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真题及答案32套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真题及答案32套

目录:

1、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说课稿.

2、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说课稿.

3、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人口的空间变化》说课稿.

4、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人口的迁移》说课稿

5、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6、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说课稿.

7、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说课稿.

8、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

9、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农业的区位选择》说课稿.

10、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说课稿.

11、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地壳运动》说课稿.

12、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交通运输方式及布局》说课稿

13、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14、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地球的圈层结构》说课稿.

15、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说课稿.

16、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城市化》说课稿.

17、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大规模的海水运动》说课稿.

18、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说课稿.

19、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山地的形成——褶皱山》说课稿.

20、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常见的天气系统》说课稿.

21、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说课稿.

22、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说课稿.

23、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水循环和洋流》说课稿.

24、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说课稿.

25、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河流地貌的发育》说课稿.

26、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热力环流》说课稿.

27、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说课稿.

28、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说课稿.

29、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自然界的水循环》说课稿.

30、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说课稿.

31、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说课稿

32、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形成土壤的影响因素》说课稿

全文内容下载:

百度:星宿人才网

搜索: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说课稿真题及答案

部分内容节选:

高中地理教师招聘面试《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现在开始我的说课,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的第三章第一节,是在学习过人口、城市之后关于生产活动的第一部分内容,之后是学习工业地域类型,这一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本节内容又是本章第二、三节进一步分析世界典型农业地域类型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具有铺垫的作用。另外农业的生产和布局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是高中地理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具有很强的实际和应用价值。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虽然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土地资源和农业”一节,但大部分学生对农业的基本知识几乎没有了解,加上本节课理论性又较强,所以课堂上应给予学生时间预习课本,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动口、动手、动脑,从而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目标导学法、实例导思法、引议释疑法、点拨破难法,力求实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的教学理念。基于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的了解,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从地理位置、自然和社会因素等方面,理解农业区位的含义;理解影响农业区位

选择的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培养案例分析及读图的能力,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学会运用这一理论知识合理进行农业区位选择;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

地区发展的影响,学会分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和发展方向的选择。

3.通过对农业区位知识的学习,理解在发展农业生产因地制宜的思想,培养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思想。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难点为:

重点:影响农业选择的区位因素;农业区位因素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难点:运用所学原理合理地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五、说教法方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活动探究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我将采用图片导入法。播放“泰国湄南河平原的水稻种植与澳大利亚牧场”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农业的概念,接着说:“农业在这两个区位的不同选择,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就是农业区位因素,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农业区位因素的选择”,进而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图片法利于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回顾之前的知识,能为本节课的学习

奠定一个基础,也与本节课联系紧密。

环节二:新课讲授

在新课讲授环节主要包含“农业区位、农业区位因素、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的变化”四个知识点。

1.农业区位

农业区位的含义比较简单,学生通过看书自学后可以知道农业区位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联系,这些因素就是农业的区位因素。

我会顺势提问:那么有哪些因素在影响着农业的布局呢?引导学生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2.农业区位因素

我会通过具体例子提问,分析影响农业布局的农业区位因素:

(1)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气候】

(2)三江平原与青藏高原都比较冷,却出现了不同的农业类型。【地形】

(3)杭州的“明前龙井”引到日本,种植效果不佳。【土壤】

(4)天津汉沽区近年出现大面积葡萄园,几年前却很少。【市场】

(5)福建的平和琯溪蜜柚几年前销量不佳,现在远销海外。【交通】

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回答完后,我会与他们一起总结出: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因素包括市场、交通、政策、科技。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总结农业区位因素,学生易于理解,体现了地理教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也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3.农业区位的选择

【活动探究法】全班学生分为三大活动小组,分别完成课本43页的三个活动题,讨论完成后请各小组代表进行发言。(教师巡视指导给学生提供相应的补充资料) 【学生代表回答】教师给予点评,并与他们一起总结归纳:

(1)水稻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中海气候区的原因是,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满足水稻好暖喜湿的条件,而地中海气候热量充足,但高温期降水少。

(2)千烟洲的立体农业模式是受地形条件限制。

(3)水稻田—甘蔗地—花卉棚的农业景观变迁受市场、价格、需求及政策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