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生产与运作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1、生产运作:生产运作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它的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过程。输出是社会组织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也是一切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前提,输入是由输出决定的,输入不同于输出,这就需要转化,转化是通过人的劳动实现的,转化的过程就是生产运作。

2、生产方式: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信息的不同组合与配置,构成了不同的组织生产的方式,简称生产方式。

3、工序:工件从到达一个工作地到离开该工作地,工人所从事的加工作业。

4、节拍:流水线上前后相邻两件制品投入或生产的时间间隔

5、工序同期化

根据流水线节拍的要求,采取各种技术的、组织的措施来调整各工作地的单件作业时间,使它们与节拍相等、相近或成整数倍的关系。

6、生产能力

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年、季、月)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生产一定种类产品的最大数量。生产能力有设计能力、查定能力和现实能力之分。

7、ABC分类法

20-80原则。是指少量的因素带来了大量的结果。它提示人们,不同的因素在同一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注意力显然应该放在起着关键性作用的因素上。ABC分类法正是在20-80原则的指导下,企图对物料进行分类。

8、库存

由于物料转化过程中各个状态间时间差的存在,物料在不同状态间转化时必然存在中间状态——闲置状态。系统内处于闲置状态的物料就是库存。

物料的库存可分为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和成品库

10、单周期需求、多周期需求

单周期需求即仅仅发生在较短的一段时间内的,或库存时间不可能太长的需求,也被称作一次性订货量问题。例如圣诞树问题或报童问题。

多周期需求指在足够长的时间里对某种物品的重复的、连续的需求,其库存需要不断地补充。

11、期量标准又称作业计划标准,是为制造对象(产品、部件、零件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所规定的标准数据

12、生产间隔期

生产间隔期(也称生产重复期)指前后相邻两批同一制品投入(或出产)的间隔时间。

13、生产提前期

指产品(毛坯、零件、部件)在各车间投入或出产的时间比成品出产的日期应提前的天数,前者称投入提前期,用T投表示,后者称出产提前期,用T出表示。

15、生产周期

产品的生产周期指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起一直到成品出产为止的全部日历时间(或工作日数)。

二、问答题

1、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节奏性)、准时性。

2、什么叫工艺专业化、对象专业化及其优缺点?

工艺专业化:即按照工艺特征建立生产单位(车间、工段或小组),具体表现为“三个相同,一个不同”即“设备、工种、工艺方法相同,加工对象不同”。优点:①对产品品种变化的适应能力强;②生产系统的可靠性较高;③工艺及设备管理较方便。缺点:①工件在加工过程中运输次数多,运输路线长;②协作关系复杂,协调任务重;③在制品量大,生产周期长;④只能使用通用机床,通用工艺装备,生产率低。

对象专业化:即按照加工对象来设置生产单位,将加工某种产品(零部件)所需的设备、工艺装备和工人放到一个厂房或一个区域内。“三个不相同,一个相同”,其优缺点正好与工艺专业化相反。

4、流水线的特点及组织流水线生产的条件是什么?

①、流水生产的概念及特点

指生产对象按一定工艺线路,顺序通过各工作地并按一定速度(节拍)完成工艺的重复连续的一种生产组织模式。其特点如下:工作地专业化程度高;连续性强,工艺过程封闭;按规定的节拍进行生产;

协调性好②、组织流水生产的条件:要有足够大的产量;产品结构和工艺过程相对稳定;组成生产过程的各道工序能够分解与合并,以满足工序同期化的要求

5、生产流水线的组织设计有哪些步骤?

流水线的设计步骤(组织设计):确定流水线的节拍与节奏;工序同期化;确定工作地(设备)数量及其负荷系数;确定工作地的人员数;确定生产流水线的运输工具;生产流水线形状的选择和工作地的布置。

6、编制成批生产类型成品生产计划时应遵守哪些原则?

产量大,均匀分配到每月,季节性需求变动小,“细水长流”;产量小,分组分类,集中生产;尽量使设备负荷均匀;新老产品逐步交接,避免生产波动大;考虑末月的缓冲和计划的准备。

7、MRP系统的主要输入和输出文件是什么?

MRP的输入有三个部分:产品出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MRP的输出:另部件投入出产计划;原材料需求计划;库存状态记录;外购件采购计划等等。

8、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改变库存;改变生产率;改变工人数量

1.战略管理类型如下

2.稳定型战略:是指在企业的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准备在战略规划期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

稳定战略的类型:1、无变化战略。2、维持利润战略3、暂停战略4、谨慎实施战略

特征:

a) 企业对过去的经营业绩表示满意,决定追求既定的或与过去相似的战略

目标。

b) 企业在战略规划期内所追求的绩效按大体相同的比例递增或递减。

C) 企业准备以过去相同的或基本相同的产品和劳务服务于社会。

适用条件:1、外部环境----(1)当宏观经济在总体上保持总量不变或低速增长时(2)当企业所在的产业技术相对成熟(3)消费者需求偏好变动较小时(4)对于处于行业或产品的成熟期的企业(5)当企业所处行业的进入壁垒非常高或由于其他原因,使得该企业所处的竞争格局相对稳定。2、企业内部实力----(1)环境较为稳定时,资源较充足的企业与资源相对较稀缺的企业都应当采取稳定战略,但前者应在更宽广的市场上选择自己战略资源的分配点,后者应在相对狭

窄的细分市场上集中资源。(2)当外部环境不利时,资源丰富的企业可以采用稳定战略;资源不充足的企业可以在某个具有竞争优势的细分市场上采用稳定战略,而在其他细分市场上实施紧缩战略,而将资源投入到发展较快的行业。

优点:1.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2.保持企业内部平衡;3.充分挖掘内部潜力;

4.能避免发展过快而导致的弊端;

5.能给企业一个较好的休整期,使企业积累更多的能量,以便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缺点:企业可能失去一些迅速发展的机会,长期实行稳定型战略往往容易使企业减弱风险意识。

3.防御战略:也称紧缩战略,是指企业以目前的战略经营领域和基础水平收缩和撤退的一种经营战略。是一种消极的发展战略。

一般而言,企业实施紧缩战略只是短期的,并不是一种失败战略,是企业规避风险的战略。

类型:转变战略撤退战略(放弃战略)清理战略

特征:(1)对企业现有的产品和市场领域实行收缩,调整和撤退战略,比如放弃某些市场和某些产品线系列。(2)对企业资源的运用采取较为严格的控制和尽量削减各项费用支出,往往只投入最低限度的经管资源。(3)具有明显的短期性。

优点:(1)能帮助企业在外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节约开支和费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顺利度过不利处境。(2)在企业经营不善的情况下采用防御战略,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损失,总结经营失败教训,取得经验,提升企业素质。(3)以现实角度看,有利于产业组织结构及产品结构的调整,提高资产流动性的利用率,实现企业资产的最优组合。

缺点:(1)尺度难以把握,盲目使用紧缩战略可能会扼杀具有发展前途的业务和市场,使企业的总体利益受到伤害。(2)引起企业内外部人员的不满,引起员工情绪低落。(3)如果决策犹豫不决,优柔寡断,该放弃和分离的经营单位而不能及时的放弃和分离,则可能把整个公司自身拖垮,甚至破产。4.发展型战略:也称增长型战略或扩张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基础水平上向更高一级的目标发展的战略。是采用最为广泛的总体战略。

类型:密集型战略多元化战略一体化战略

特点:(1)发展型战略的体现不仅有绝对市场份额的增加,还有市场总容量增加的基础上相对份额的增加(2)实施发展性战略的企业往往取得大大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水平(3)实施发展性战略的企业倾向于采用非价格的手段同竞争对手抗衡。以创新的产品和劳务以及管理上的高效率作为竞争手段(4)发展型战略鼓励企业发展立足于创新(5)企业不是去适应外界的变化,他们试图通过创新和创造以前本身并不存在的事物或新的需求来使外界适应他们自己。

适应条件:(1)良好的经济形势(2)必须符合政府管制机构的政策法规和条例等的约束

(3)公司必须有能力获得充分的资源来满足发展型战略的需求(4)判断发展型战略的合适性还要分析公司文化

优点:1.企业通过发展扩大自身价值 2.创造更高的生产经营效率和效益 3.能保持企业的竞争实力,实现特定的竞争优势。

缺点:1.采用发展型战略获得初期效果后,很可能导致盲目的发展和为了发展而发展,从而破坏企业的资源平衡 2.过快的发展很可能降低企业的综合素质,出现内部危机和混乱。

5.放弃战略:放弃战略是指将企业的一个或几个主要部门转让、出卖或停止经营。这个部门可以是一个经营单位,一条生产线或者一个事业部。

目标:放弃战略的目标是清理、变卖某些战略业务单位,以便把有限的资源用于经营效益较高的业务,从而增加盈利。这种战略特别适用于那些没有前途或妨碍企业增加盈利的问题类业务。

在放弃战略的实施过程中通常会遇到一些阻力,包括:1.结构上或经济上的阻力,即一个企业的技术特征及其固定和流动资本妨碍其退出,例如一些专用性强的固定资产很难出售。2.公司战略上的阻力。如果准备放弃的业务与企业的其他业务有较强的联系,则该项业务的放弃会使其他有关业务受到影响。3.管理上的阻力。企业内部人员,特别是管理人员对放弃战略往往持反对意见,因为这往往会威胁他们的职业和业绩考核。这些阻力的克服,可以采用以下办法:在高层管理者中,形成“考虑放弃战略”的氛围;改进工资、奖金制度,使之不与“放弃”方案相冲突;妥善处理管理者的出路问题等。

6.经营单位的战略类型:如下

7.成本领先战略:也称为低成本战略,是指企业通过有效途径降低成本,使企业的全部成本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甚至是在同行业中最低的成本,从而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战略。

根据企业获取成本优势的方法不同,我们把成本领先战略概括为如下几种主要类型:

A简化产品型成本领先战略---就是使产品简单化,即将产品或服务中添加的花样全部取消;B改进设计型成本领先战略;C材料节约型成本领先战略;D人工费用降低型成本领先战略;E生产创新及自动化型成本领先战略;

目标层次:一)成本领先战略的最低要求是降低成本。二)成本领先战略的高级形式是改变成本发生的基础条件。三)成本领先战略的最低目标是增加企业利润。四)成本领先战略的最终目标是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

适用条件:⑴现有竞争企业之间的价格竞争非常激烈;⑵企业所处产业的产品基本上是标准化或者同质化的;⑶实现产品差异化的途径很少;⑷多数顾客使用产品的方式相同;⑸消费者的转换成本很低;⑹消费者具有较大的降价谈判能力。

组织要求:⑴持续的资本投资和获得资本的途径;⑵生产加工工艺技能;⑶认真的劳动监督;⑷设计容易制造的产品;⑸低成本的分销系统。⑹培养技术人员

优点:⑴抵挡住现有竞争对手的对抗;⑵抵御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⑶更灵活地处理供应商的提价行为;⑷形成进入障碍;⑸树立与替代品的竞争优势。缺点:⑴降价过度引起利润率降低;⑵新加入者可能后来居上;⑶丧失对市场变化的预见能力;⑷技术变化降低企业资源的效用;⑸容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8.差异化战略:是指为使企业产品与竞争对手产品有明显的区别,形成与众不同的特点而采取的一种战略。这种战略的核心是取得某种对顾客有价值的独特性。

类型:(1)产品差异化战略。主要因素有:特征、工作性能、一致性、耐用性、可靠性、易修理性、式样和设计。(2)服务差异化战略。主要包括送货、安装、顾客培训、咨询服务等因素。(3)人事差异化战略。训练有素的员工应能体现出下面的六个特征:胜任、礼貌、可信、可靠、反应敏捷、善于交流。(4)形象差异化战略

适用条件:外部条件(1)可以有很多途径创造企业与竞争对手产品之间的差异,并且这种差异被顾客认为是有价值的;(2)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和使用要求

是多种多样的,即顾客需求是有差异的(3)采用类似差异化途径的竞争对手很少,即真正能够保证企业是“差异化”的;(4)技术变革很快,市场上的竞争主要集中在不断地推出新的产品特色。内部条件(1)具有很强的研究开发能力,研究人员要有创造性的眼光;(2)企业具有以其产品质量或技术领先的声望;(3)企业在这一行业有悠久的历史或吸取其他企业的技能并自成一体;(4)很强的市场营销能力;(5)研究与开发、产品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之间要具有很强的协调性;(6)企业要具备能吸引高级研究人员、创造性人才和高技能职员的物质设施;(7)各种销售渠道强有力的合作。

优点:(1)建立起顾客对企业的忠诚;(2)形成强有力的产业进入障碍;(3)增强了企业对供应商讨价还价的能力。这主要是由于差异化战略提高了企业的边际收益;(4)削弱购买商讨价还价的能力。企业通过差异化战略,使得购买商缺乏与之可比较的产品选择,降低了购买商对价格的敏感度。另一方面,通过产品差异化使购买商具有较高的转换成本,使其依赖于企业;(5)由于差异化战略使企业建立起顾客的忠诚,所以这使得替代品无法在性能上与之竞争。

缺点:1.可能丧失部分客户。如果采用成本领先战略的竞争对手压低产品价格,使其与实行差异化战略的厂家的产品价格差距拉得很大,在这种情况下,用户为了大量节省费用,放弃取得差异的厂家所拥有的产品特征、服务或形象,转而选择物美价廉的产品;2.用户所需的产品差异的因素下降。当用户变得越来越老练时,对产品的特征和差别体会不明显时,就可能发生忽略差异的情况;3.大量的模仿缩小了感觉得到的差异。特别是当产品发展到成熟期时,拥有技术实力的厂家很容易通过逼真的模仿,减少产品之间的差异;4.过度差异化。

9.价值链:是企业从事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将企业的所有资源、价值活动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紧密连接起来,以价值增值为目的,形成了一个简明而清晰的结构框架,使企业可以清晰认识到其自上而下相关链条的重要意义。价值链的特点:

VC分析的基础是价值,各种价值活动构成价值链;价值活动可分为两部分:基本与辅助活动;价值链列示了总价值;价值链的总体性;价值链的异质性。价值链的意义:分析各价值活动对企业总效益的贡献,准确抓住所寻求的竞争优势的关键问题。分析各价活动之间的相互配合促进关系,评价资源配置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分析不同的价值活动的成本或差异性,为确定资源配置与竞争优势的关系

分析价值系统,了解与企业我相关价值链的配合,为竞争战略方案选择提供依据。

10.企业生命周期:是指企业诞生、成长、壮大、衰退甚至死亡的过程。一般来说,企业生命周期变化规律是以12年为周期的长程循环。它由4个不同阶段的小周期组成,每个小周期为3年。

一)普通型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低潮期(3年)。

二)起落型周期运行顺序:上升期(3年)→高峰期(3年)→低潮期(3年)→平稳期(3年)。

三)晦暗型周期运行顺序:下落期(3年)→低潮期(3年)→高峰期(3年)→平稳期(3年)。

11.企业使命:是指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所应担当的角色和责任。是指企业的根本性质和存在的理由,说明企业的经营领域、经营思想,为企业目标的确立与战略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使命的意义:保持整个企业经营目的的统一性;为配置企业资源提供基础或标准;建立统一的企业氛围和环境;明确发展方向与核心业务;协调内外部各种矛盾;树立用户导向的思想;表明企业的社会政策

12.战略控制:主要是指在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过程中,检查企业为达到目标所进行的各项活动的进展情况,评价实施企业战略后的企业绩效,把它与既定的战略目标与绩效标准像比较,发现战略差距,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纠正偏差,是企业战略的实施更好的与企业当前所处的内外环境、企业目标协调一致,使企业战略得以实现。

战略控制层次战略控制层次分为战略控制、战术控制与作业控制三个层次。战略控制是指涉及企业同外部环境关系的基本战略方向的控制,它从企业总体考虑,着重于长期(1年以上)业绩;战术控制主要处理战略规划实施过程中的局部、短期性问题,着重于短期(1年以下)业绩;作业控制则是处理近期活动,考虑近期(如月度、季度)业绩,如日常的产品质量控制。

内容 1.设定绩效标准。2.绩效监控与偏差评估。3.设计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以顺应变化着的条件,保证企业战略的圆满实施。4.监控外部环境的关键因素。

5.激励战略控制的执行主体,以调动其自控置与自评价的积极性,以保证企业战略实施的切实有效。

作用 1.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控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环节,它能保证企业战略的有效实施。2.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的控制能力与效率的高低又是战略决策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它决定了企业战略行为能力的大小。3.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控制与评价可为战略决策提供重要的反馈,帮组战略决策者明确决策中哪些内容是符合实际的、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实际的,这对于提高战略决策的适应性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4.企业经营战略实施的控制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等企业基础建设,为战略决策奠定良好的基础。

方式从控制时间来看,企业的战略控制可以分为如下三类:1.事前控制。2. 事后控制。3. 随时控制。从控制主体的状态来看,战略控制可以分为如下两类:1.避免型控制。2.开关型控制。从控制的切入点来看,企业的战略控制可以分为如下五种:1.财务控制。2.生产控制。3.销售规模控制。4.质量控制。5.成本控制。

基本特征一)适宜性二)可行性三)可接受性四)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不一致性五)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六)弹性和伸缩性

领导与管理:领导通过管理实现目标,管理是一种方法,是一种程序,领导是驾驭在管理之上,管理是领导实现目标、计划、成效的体现,通过管理可以更好的实现生产运作的程序化和效率化。领导就像大脑,通过管理实现各个组织密切协作配合,完成组织预定的目标。14、战略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战略管理定义为: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其特点是:1.战略管理具有全局性 2.战略管理的主体---是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 3.战略管理涉及企业大量资源的配置问题 4.战略管理从时间上来说具有长远性 5.战略管理需要考虑企业外部环境中的诸多因素传统的管理体现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15多元化:相关多元化战略是企业为了追求战略竞争优势,增强或扩展已有的资源、能力及核心竞争力而有意识采用的一种战略。实行这种战略的企业增加

新的、但与原有业务相关的产品与服务,这些业务在技术、市场、经验、特长等方面相互关联。优缺点:优点:1.利用生产技术的同一性,充分利用资源。

2.保持经营业务在生产技术上的统一性,同时又能将经营风险分散到多种产品中去。缺点:1.若新产品在分销渠道,促销策略上与原产品不同时,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当企业规模也来越大时,管理难度加大。

非相关多元化,又称离心多元化。是多元化战略的一种。它是指企业新发展的业务与原有业务之间没有明显的战略适应性,所增加的产品是新产品,服务领域也是新市场。企业采用该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从财务上考虑平衡现金流或者获取新的利润增长点。优缺点:优点:1:分散风险2:获得高利润的机会3:从现有的业务中撤离4:能更容易地从资本市场中获得融资5:在企业无法增长的情况下找到新的增长点6:运用盈余资金7:充分利用资源8:获得资金或其他财务利润,如累计税项亏损9:运用企业现有形象和声誉相对轻松的进入新市场缺点:1:集团式收购不会给股东带来额外利润2:集团式企业缺乏共同的身份和目的3:某项业务的失败会连累其他业务4:对股东来说这不是一个好办法

16、一体化:一体化战略是指企业充分利用自己在产品、技术、市场上的优势,向经营领域的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战略。类型:横向一体化、纵向一体化。后者又可分为前向一体化和后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战略也叫水平一体化战略,是指将生产相似产品的企业置于同一所有权控制之下,兼并或与同行业的竞争者进行联合,以实现扩大规模、降低成本、提高企业实力和竞争优势。好处:能够呑并或减少竞争对手;能够形成更大的竞争力量去和竞争对手抗衡;能够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能够取得被呑并企业的市场、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采用横向一体化战略的条件:

A希望在某一地区或市场中减少竞争,获得某种程度的垄断,以提高进入障碍。B企业在一个成长着的行业中竞争。当竞争者是因为整个行业销售量下降而经营不善时,不适于用横向一体化战略对其进行兼并。C需要扩大规模经济效益来获得竞争优势。D企业具有成功管理更大的组织所需要的资本和人力资源,而竞争者则由于缺乏管理经验或特定资源停滞不前。E企业需要从购买对象身上得到某种特别的资源

纵向一体化又叫垂直一体化,指企业将生产与原料供应,或者生产与产品销售联合在一起的战略形式,是企业在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现有经营业务的一种发展战略,是将公司的经营活动向后扩展到原材料供应或向前扩展到销售终端的一种战略体系。包括后向一体化战略和前向一体化战略,也就是将经营领域向深度发展的战略。前向一体化战略是企业自行对本公司产品做进一步深加工,或者资源进行综合利用,或公司建立自己的销售组织来销售本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如钢铁企业自己轧制各种型材,并将型材制成各种不同的最终产品既属于前向一体化。后向一体化则是企业自己供应生产现有产品或服务所需要的全部或部分原材料或半成品,如钢铁公司自己拥有矿山和炼焦设施;纺织厂自己纺纱、洗纱等。

纵向一体化的优势在于:1、带来经济性。2、有助于开拓技术。3、确保供给和需求。4、削弱供应商或顾客的价格谈判能力。5、提高差异化能力。6、提高进入壁垒。7、进入高回报产业。8、防止被排斥。纵向一体化战略的局限性在于:1、带来风险。2、代价昂贵。3、不利于平衡。4、需要不同的技能和管理能力。5、延长了时间。

17、波特五力模型:五力分析模型是迈克尔·波特于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用于竞争战略的分析,可以有效的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五力分别是:供应商的讨价还价能力、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18、SWOT分析:SWO 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转型战略(WO)、增长型战略(SO)、防御型战略(WT)、多样性战略(ST)。19、组织结构与战略:企业战略决定组织结构。20、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企业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并使企业在竞争环境中能够长时间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管理学原理 重点难点整理

管理学原理重点难点整理 第一篇绪论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名词解释 1.管理:是指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实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职能来协调他人的活动。使他人同自己一起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2.管理学:管理学是一门系统的研究管理过程的普遍规律,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的科学。 3.系统:系统是指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问答 1.管理的基本特征:(1)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2)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 (3)管理的任务只能与层次(4)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 2.管理的两重性及其意义:管理的两重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两重性反应出 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意义:(1)认真总结我国在管理理论与时间上正反两面的经验教训,更好的发挥社会注意制度的优越性。(2)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对我们有益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3)要结合实际,随机制宜地学习与运用。 3.管理学的特点:(1)一般性(2)多科性(3)历史性(4)实践性 4.系统的特征和观点:系统的特征---(1)整体性(2)目的性(3)开放性(4)交换性 (5)相互依存性(6)控制性 系统的观点---(1)整体观点(2)“开放性”与“封闭性”(3)封闭则消亡的观点 (4)模糊分界的观点(5)保持“体内动态平衡的观点”(6)信息反馈观点 (7)分级观点(8)不断分化和完善的观点(9)等效观点 5.为什么要学习研究院理学? (1)管理的重要性决定了学习研究管理学的必要性 (2)学习研究管理学是培养管理人员的重要手段之一 (3)学习研究管理学是未来的需要 第二章: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名词解释: 1.霍桑实验:四个阶段--(1)工厂照明试验(2)继电器装配室试验(3)大规模的访问者 和普查(4)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由于试验是在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称之为霍桑试验。 2.全面质量管理: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 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3.战略管理:是指组织制定和实施战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问题是确保组织的自身条件与 外部环境相适应,求得组织长期稳定的发展。 问答: 1.(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身产率(2)为了提高 劳动生产率,必须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3)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工作环境标准化(4)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工人有雇主双方都必须来一次“心理革命”(6)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7)实行职能工长制(8)在管理控制上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培训知识 点总结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LINDA on December 15, 2012.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一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一看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还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在这里建议大家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一点游戏心态,把这门课程在某种角度上当成数字游戏。那就让我们从第一章开始游戏吧! 首先,在系统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有两层含义: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 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都能归结为下述四种活动中的一种: 1、投资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样让钱生钱(包括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因为资金的世界是不搞计划生育的,所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是多多益善。该活动有两种理解: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即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教材所采用的是广义投资的概念。该活动在第四、第五章讲述。 2、资金营运活动。企业在平凡的日子里主要还是和资金营运活动打交道,该活动对企业的总体要求只有一个:精打细算。该活动在第六章讲述。 3、筹资活动。企业所有的资产不外乎两个来源:所有者投入(即权益资金)和负债(即债务资金)。该活动在第七、第八章讲述。

4、资金分配活动。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时就有一个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这就是资金分配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该活动在第九章讲述。 至于八大财务关系及五大财务管理环节,只要是认识中国字,并能把教材上的内容认认真真的看一遍,这些内容也就OK了。 财务管理忙活了半天,目的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一开始,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但后来发现它是个满身缺点的“坏孩子”,其主要缺点有四: 1、没有考虑资金时间价值; 2、没有反映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 3、没有考虑风险; 4、有导致企业鼠目寸光的危险。 后来,人们又发现了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反映了利润与资本之间的关系,但上一个“坏孩子”的其余三个缺点仍未克服,因此人们对这个“孩子”并不满意。这个“孩子”的名字叫每股收益最大化。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人们终于发现了一个“好孩子”,那就是企业价值最大化,它克服了“ 坏孩子”身上所有的缺点。它不仅受到企业家的青睐,也受到了教材的青睐(教材所采用的观点就是“好孩子”),忙活了半天,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当然,这个“好孩子”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资本市场效率低下的情况下,股票价格很难反映企业所有者权益的价值;法人

高级财务管理重点资料

第一章 一、财务管理假设的构成 1.理财主体假设:这一假设将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同另外一个主体的理财活动区分开 来,因而能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2.持续经营假设:这是指企业能够持续存在并且执行其预计的经济活动。它明确了财 务管理工作的时间范围。 3.有效市场假设:分为弱式有效市场,次强式有效市场和强式有效市场。这个假设是 指财务管理所依据的资金市场是健全有效的。 4.资金增值假设:是指通过财务管理人员的合理营运,资金的价值是不断增加的。 5.理性理财假设:是指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是理性的,因为他们的理财行为也 是理性的。 第二章 一、1. 并购:是指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为了获得其他企业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产权重 组活动。 2.并购的形式:控股合并、吸收合并、新设合并 控股合并:收购企业在并购中获得被收购企业的控制权,被收购企业在并购后仍保持其独立法人的资格并继续经营。 吸收合并:收购企业通过并购取得被收购企业的全部资产,并购后注销被收购企业的法人资格。 新设合并:参与并购的各方在并购之后法人资格均被注销,重新注册成为一家新的企业。 二、并购的类型 1、按照双方所处的行业划分: 横向并购:指从事同一行业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能有效的节约成本。 纵向并购:从事同类产品不同产销阶段生产经营的企业所进行的并购,如对原材料厂家的并购,能够带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节约。 混合并购:指的是与企业的原材料、产品销售没有直接关系的企业间的并购,有助于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更好的进入另一个行业市场。 2、按照并购的程序划分: 善意并购:是指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通过友好协议确定并购诸项事宜的并购。 非善意并购:是指当友好协议遭到拒绝时,并购方不顾被并购方的意愿强制实施并购的并购。 3、按照支付方式划分:现金支付、股票换取资产、承担债务换取资产 三、并购的动因 1.获得规模经济优势:通过横向并购能够将生产资源和要素快速的集中起来,从而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成本,从而获得规模经济。 2.降低交易费用:通过纵向并购,企业可以将原来的市场交易关系转变成为内部调拨关系,从而大大降低交易费用。 3.多元化经营战略:能使企业快速的进入到另一个行业,实现企业多元化经营。 四、并购效应 1.并购正效应:(1)效率效应理论(2)经营协同理论(3)多元化优势效应理论(4)财务协同效应理论(5)战略调整理论(6)价值低估理论(7)信息理论 2.并购零效应:向目标企业出价过高,或者投资本身没有意义仍坚持投资 3.并购的负效应:(1)管理主义(2)自由现金流量假说

传播学复习资料(简洁重点版) - 2012

必修课《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单位:青岛科技大学班级:营销09C 教师:姬相轩 标红部分为重点内容,望同学们考出好成绩! 名词解释:传播学;信息社会;符号;能指和所指;象征性社会互动;大众传播;拟态环境;“把关人”;意见领袖;文化帝国主义;“传播流”;“沉默的螺旋” 简答题:传播的分类有哪些?人类语言的特性有哪些?信号与象征符的区别是什么?对基模理论如何认识?麦克卢汉的三个媒介理论如何理解?浅析“议程设置理论”?如何认识新闻框架及框架效果?“知沟理论”与其反命题是什么?媒介素养包括哪些内容?一、传播的定义 传播一词主要指的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观点、感情或与此有关的交往活动。 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提出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科学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互动行为的介质不单单是意义,也不单单是符号,而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二、传播与信息 控制论认为,世界是由物质、能量、信息三大要素组成的,这不光是在我国较有代表性的一种看法,也是国际上流行多年的一种观点。传播学考察的是社会信息,社会信息指的是人类社会在生产和交往活动中所交流或交换的信息,具有与其它信息不具备的特殊性质。 三、传播的特点 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人类社会传播的基本特点:①社会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②社会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③从传播的社会关系性而言,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⑤传播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四、何为传播学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五、传播的分类 ?非人类传播 ① 自然传播; ② 植物传播; ③ 动物传播。 ?人类传播 ①自我传播(向内传播); ② 人际传播;

00054管理学原理重点整理2014版

第一篇基础篇 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1.识记: (1)管理的概念:管理就是组织为了更有效地实现组织目标而对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一系列协调活动的过程 (2)管理的特征:①管理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不同于作业活动;②管理的核心是处理好人际关系,以人为本;③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3)管理的职能(更改):四职能:计划、组织(将人员配备涵盖在内)、领导、控制。 (4)管理者: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 (5)管理者的分类:高层、中层、基层 (6)管理者的角色(新增):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教授亨利明·茨伯格(Henry.Mintzberg)对此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要担当的角色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认为实际管理人员的工作是在扮演十种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可概括为决策制定、信息传递和人际关系三个方面的角色。 1)决策制定方面 ①企业家角色,管理者积极利用外部机会,不断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开拓新市场时; ②混乱驾驭者角色,当管理者处理冲突或问题、调解各种争端时; ③资源分配者角色,管理者合理分配组织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时间等资源时; ④谈判者角色,当管理者为了组织的利益和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讨价还价、商定成交条件时。 2)信息传递方面 ①监听者角色。管理者通过各种媒介寻求和获取信息以便更好的了解组织和环境时。 ②传播者角色。管理者将获得的信息传递给其他组织成员时。 ③发言人角色。管理者向外界,如股东、消费者、公众、政府发布组织的有关信息时。 3)人际关系方面 ①挂名首脑角色:管理者履行礼仪性和象征性的业务时,如参加社会活动、宴请重要客户、带领有关领导参观 企业。 ②领导者角色。管理者激励、指导员工时。 ③联络人角色。管理者与内部人员进行沟通、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时。 (7)管理者的技能(新增): ①技术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熟练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营销等。技术

2020年(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知识)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财务管理》知识点总结 第壹章财务管理总论 《财务管理》对于大多数学文科的考生来说是比较头疼的壹门课程,复杂的公式让人壹见头就不由自主的疼起来了。但头疼了半天,内容仍是要学的,否则就拿不到梦寐以求的中级职称。因此,于这里建议大家于紧张的学习过程中有壹点游戏心态,把这门课程于某种角度上当成数字游戏。那就让我们从第壹章开始游戏吧! 首先,于系统学习财务管理之前,大家要知道什么是财务管理。财务管理有俩层含义: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 企业所有的财务活动均能归结为下述四种活动中的壹种: 1、投资活动。通俗的讲,就是怎么样让钱生钱(包括直接产生和间接产生)。因为资金的世界是不搞计划生育的,所以投资所产生的收益对企业来说是多多益善。该活动有俩种理解: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投资活动包括对外投资和对内投资(即内部使用资金)。狭义的投资活动仅指对外投资。课件所采用的是广义投资的概念。9月25日。 2、资金营运活动。企业于平凡的日子里主要仍是和资金营运活动打交道,该活动对企业的总体要求只有壹个:精打细算。9月26日。 3、筹资活动。企业所有的资产不外乎俩个来源:所有者投入(即权益资金)和负债(即债务资金)。9月27日。 4、资金分配活动。到了该享受胜利果实的时候了,这时就有壹个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如何权衡的问题,这就是资金分配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9月28日。 至于八大财务关系及五大财务管理环节,只要是认识中国字,且能把课件上的内容认认真真的见壹遍,这些内容也就OK了。 财务管理忙活了半天,目的是什么,这就牵扯到财务管理目标的问题。壹开始,企业追求利

高级财务管理重点整理

高级财务管理 第一章: 1.企业的性质 2.企业价值的表现形式:有账面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公平市价,现时价值,内在价值 3.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调整账面价值法、市价法、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 第二章: 1. 英美模式,日德模式等治理结构下,企业的财务目标:英美模式下,股东权益最大化;日德模式(关系控制型),股东、债权人、经理及员工的利益最大化; 2.代理成本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 3. 信息不对称的含义及其经济后果 4. 利益相关者的含义 5. 财务目标的冲突的表现形式:经理VS股东,股东VS债权人等 第三章: 1.财务战略与企业战略含义,二者的区别与联系 2. 财务战略的规划方法:SWOT、波士顿矩阵分析法的原理 3.波士顿矩阵各象限产品的财务策略 知识点: 市场增长率=(本期的销售额-上期的销售额)÷上期的销售额(高低分界点没有绝对的标准) 相对市场占有率=本企业某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该产品最大竞争对手的市场占有率(一般以1为高低分界点) 4. 基于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各阶段的经营风险、财务特征与战略定位(如发展期的投资战略等) 第四章: 1. 并购与重组的涵义 2.并购重组的发展历史以及各阶段的特征 3.并购重组的动因理论分析(如效率理论解释的前提假设等) 4.并购与重组支付方式 5.影响并购重组支付方式的主要因素 6.与并购有关的税收优惠来源 第六章: 1.业绩评价的目的 2.业绩评价的模式 3.会计指标评价的优缺点 4.EVA的含义,以及如何基于EVA进行薪酬体系设计

5.平衡计分卡的含义,及其进行业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 6.非财务指标评价的方法 第七章: 1.IPO与SEO的概念 2.我国IPO市场准入制度的变迁(如审批制,核准制,注册制,IPO定价的方法,询价制等) P282;审批制:是指拟发行的公司在申请公开发行股票时,在首先征得地方政府或者中央企业主管部门同意后,向其所属的证券管理部门提出股票发行的申请,然后经证券管理部门受理审核同意并专报中国证监会核准发行额度之后,公司提出上市申请,经过审核,复审,由证监会出具批准发行的有关文件后,方可发行新股。核准制:是指法律规定发行实质条件,发行人须将证明其具备实质条件的材料向核准机构申报,经后者审核确认发行人具备法律规定的实质条件后,方可公开发行证券。注册制:是指发行人在准备发行证券时,必须将依法公开的各种资料完全、准确地向证券主管机关呈报并申请注册。 3.IPO与SEO的相关制度规定(如新股发行的条件,原新股发行的辅导制度,再融资的要求等) 4.IPO上市的利弊分析 5.SEO的效应分析 (融资优序:①内部融资;②外部融资;③间接融资;④直接融资;⑤债券融资;⑥股票融资。) 简答: 1. 企业价值评估包括哪些方法? 调整账面价值法,投资者要求权法和资产—负债法,调整的资产账面价值法。市价法,对于证券公开上市交易的公司来说,其价值评估一个简单的做法即加总公司所有发行在外的证券的市场价值。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如果从现值角度来考虑企业的价值,那么企业价值即其未来收益的折现值。 2. 描述企业的价值形式,并简要论述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有账面价值,持续经营价值,清算价值,公平市价,现时价值,内在价值。 企业价值的本质为内在价值,但由于内在价值的难以精确性,通常用企业的FMV代表。而企业的FMV又常常用它的清算价值与持续经营价值中较高的一个,企业的持续经营价值一般以企业的盈利能力价值为基础。 *3.阐述企业的性质。 第一种性质,企业是由于凭借其有效的(完全理性与充分信息下的决策)行政权威关系而更能节约交易费用的一种垂直一体化生产组织。第二种性质,企业是综合了各生产要素所有者目标的一系列契约的组合。第三种性质,企业是一种具有核心知识与能力、能为各种生产要素所有者创造财富的资产组合。 *4. 代理成本的含义及其表现形式。 代理成本是由于代理问题的产生而导致的成本,该种成本对委托人、代理人双方都是损失。包括:1、直接的契约成本,如订立合约的交易成本、各种制约因素强制产生的机会成本以及激励费用(奖金);2、委托人、监督代理人的成本(如审计费用);3、尽管存在监督,代理人仍会有不当行为,如雇员用途不明的过量开支,此时,委托人的财富会遭到损失(剩余损失)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总结

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绪论:传播学得四位奠基人与一位集大成者: ①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国政治学家、美国社会科学得泰斗、“所有社会科学得 大师,各领域得先锋”。 贡献:她与史密斯合著《宣传、传播与舆论》,第…次明确使用了 “大众传播学” 得概念,提出了 5W 模式,为以后得研究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 《社会传播得结构与功能》一一开山之作或奠基之作。 ② 库尔特?勒温:德裔美国心理学家,传播学得奠基人之一,社会心理学得先驱, 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 程。 贡献:关于群体动力得研究: 提出“守门行为”与“守门人”得概念。 ③ 卡尔?霍夫兰:出生于美国芝加哥,就是著名得实验心理学家,也就是宣传与传 播研究得杰出人物。 贡献:与贾尼斯合作《传播与劝服》,就是最具综合性与学术性,深入探讨了说服 策略得问题,使说服研究成为传播学研究中得乂一重要课题。 ④ 保罗?拉扎斯菲尔德:美国社会学家。 贡献:对广播进行研究,分析广播得内容与形式对听众态度与行为得影响,开创 了媒体效果研究得先河;提出“二级传播论”,成为大众效果传播得转折 播论”得问世。 ⑤ 威尔伯?施拉姆:传播学科得集大成者与创始人。人们称她为“传播学鼻祖”、 “传播学之父”。她建立了第一个大学得传播学研究机构,编撰了第一本传播学 教科书,授予了第一个传播学博士学位,也就是世界上第一个具有传播学教授头 衔得人。其中《大众传播》得出版标志着传播学得正式诞生,《人类传播概论》 得问世标志着传播学基本体系己初步形成。 第一章、传播。 1、 传播得专业内涵:传播得双向性;传播得内容就是信息;传播得U 得性。 2、 传播得特点:①传播就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 传播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得,乂就是一定社会关系得体现。 迪导致“有限效果论”、“两级传播论”与“多级传 “意见领

管理学原理考点整理

管理 管理与非管理的区别 管理者: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高层管理者:对组织负全责,主要侧重于沟通组织与外部的联系和决定组织的大政方针,注重良好环境的创造和重大决策的正确性。 中层管理者:承上启下,主要职责是正确领会高层的指示精神,创造性地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工作,有效指挥各基层管理者开展工作,注重日常事务管理。 基层管理者:主要职责是直接指挥和监督现场作业人员,保证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计划和指令,他们主要关心的是具体任务的完成 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的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方式、低资源浪费)效果:所从事的工作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结果、高目标达成)管理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计划:确定目标,制定战略,开发分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明确要完成的任务,任务分类组合,谁去完成任务,信息与决策过程等; 领导:指导和激励参与者,进行沟通,解决冲突等。 控制:对活动进行监控以保证其按计划完成等。 管理职能的表现形式 决策与计划:产生方案、制定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和人员配备

领导:确定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 控制:识别和纠正偏差 明兹伯格的管理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者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危机处理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管理技能 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人际技能:成功地与别人打道并与别人沟通的能力(对下属的领导能力、处理不同小组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概念技能:把观点(子)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思维能力 附加模块 古典方法 1.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人物: 泰罗(假定工人都是“经济人”) 实验:搬运铁块实验、铁砂和煤炭的铲掘实验 内容: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配合(人事管理原则)、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劳资双方的“精神革命”,密切配合以达“双赢”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整理)复习过程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整 理)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整理) 1、财务管理的内容及职能 财务管理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和分配的管理工作。其对象是现金(或资金)的循环,主要工作涉及筹资、投资和股利分配。 主要职能:决策、计划与控制。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体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 关于企业的财务目标的综合表达,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⑴利润最大化 ⑵每股利润(盈余)最大化——只考虑了企业利润与股东投入资本的关系。 ⑶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影响因素: (1)投资报酬率(2)风险(3)投资项目(4)资本结构(5)股利政策 3、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交易时所使用的信用工具。 有时也称金融性资产,可以理解为现金、有价证券等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交易的资产。 金融工具(金融性资产)的特点: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流动性和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和风险性成正比。 4、影响利率的因素 ⑴纯粹利率⑵通货膨胀附加率⑶违约风险附加率 回避的方法是不买质量差的证券,选择信用等级高的债券。 ⑷变现力附加率⑸利率变动附加率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1、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现值——资金现在时刻的价值,用PV表示。 终值——也称将来值或未来值,用FV表示。 2、年金及其类型 (1)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是指各期末收付的年金。 (2)预付年金——是在每期期初支付的年金,又称即付年金或先付年金。 (3)递延年金——是指首笔年金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4)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永远持续)定额收付的年金。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PPT图) 1+i=(1+r/M)的m次方 r: 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i:实际利率 第三章风险和报酬 1、风险的类别: 从个别投资主体的角度看,风险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有风险; 从公司本身看,风险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投资的报酬有两种表现形式:报酬额和报酬率。 时间价值是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的无风险报酬(率)。 我们通常把投资者冒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以上的额外的报酬称作风险报酬额(风险溢酬)。 风险报酬率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率(无风险报酬率)的那部分额外的报酬率。 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风险相同,投资者会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相同,投资者会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风险、报酬率均较高,则要看投资者对风险和报酬的具体看法: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3、计算标准离差率确定预期报酬率 (1)标准差率V VA=δ/K=3.87

高级财务管理复习要点

2.非效率管理理论 现有管理层未能充分利用既有资源达到潜在绩效。外部集团的介入,可以通过更换管理层而使得管理更有效率。 两个基本假设:a.被并企业所有者无法或必须通过高昂并购来更换无效率的管理者。 b.收购完成后,目标公司的管理者会被替换。 3.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 行业中存在规模经济的潜在要求 财务协同效应 投资机会和内部现金流的互补性 管理协同效应 统一企业领导,分担管理费用 4.多元化经营理论 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越来越大,为降低非系统风险,企业不应该把所有的资本投入到一个行业领域,而应实行多元化战略。 多元化途径:内部扩张、外部兼并收购 5.长期规划理论(策略性结盟理论) 通过并购活动可以实现分散经营,战略规划不仅仅与经营决策有关,还与公司的环境和顾客有关。隐含了规模经济或挖掘出公司目前为充分利用的管理潜力的可能性。通过外部并购进行调整的速度要快于内部发展的调整速度。 6.价值低估理论 公司的价值被低估(管理潜能为充分发挥;收购方拥有未为外界所知的内部信息;通货膨胀造成市场价值小于充值价值,托宾Q理论Q<1) 7.内部化理论 基于跨国公司内部贸易日益增长现象而提出 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带来的影响而把企业的优势保存在企业内部,将市场上的讨价还价转化为企业内部的行政行为。 四、并购与重组支付方式 (一)现金支付 优点:简单易行,易为目标公司所接受,缩短并购时间。 收购方股东权益不会因此而淡化,防止股权的稀释,避免逆向收购。 缺点:短期需支付大量现金,自有资金/借入资金。 目标公司确认投资收益,使股东税负增加。 (二)资产置换 优点:减轻收购方现金支付压力 缺点:资产评估何评估需要双方认可 (三)股权支付方式

传播学概论重要资料资料整理郭庆光版期末考试版

1、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②特点: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传播双方须有共通的意义空间;一种行为、过程、系统。 1、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和应用科学。 1、社会传播的类型 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 2人类传播经历的发展阶段: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 2、信息社会的定义和特点 ①定义:信息成为与物资和能源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的资源,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信息为核心价值而得到发展的社会。 ②特点:a.社会经济主体由制造业转向以高新科技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即信息和知识产业占据主导地位;b.劳动力主体不再是机械的操作者而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c.贸易不局限于国内,跨国贸易和全球贸易成为主流;d.交易结算不再主要依靠现金,而是信用。 3、符号的定义和基本功能 ①定义: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 ②基本功能:a.表述和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传播活动首先表现为符号化和符号解读的过程);b.传达(作为精神内容的意义只有转换为一定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在时空中得到传播和保存);c.思考(即引发思维活动,思考首先要有对象及关于对象的知识,而这些都以符号形式存在于人的头脑中)。 4、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A拉斯韦尔的传播过程模式 ①(美)H.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和功能》。又称拉斯韦尔模式或五W模式。

②五W:(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向谁说);(有什么效果) 5W模式中五个要素后来还扩展为传播学的五个重要研究领域:控制研究、内容分析、受众研究、媒介研究、效果研究。 ③内容:谁(传播者)—说什么(讯息)—通过什么渠道(媒介)—对谁说(受传者)—有什么效果(效果) 4、香农-韦弗数学模式 ①(美)C.香农和W.韦弗《传播数学理论》 ②内容:信源——发射器——□——接收器——信宿 ③评价:a.意义:导入噪音概念,表明传播过程内外的障碍因素对讯息的干扰;提高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用的认识;b.不足:直线单向过程,缺少反馈环节和角色互换(作为电子通信过程并无不妥)。 5、人内传播的定义和性质特点 ①定义:个人接受外部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也称内向传播、自我传播、自在传播。 ②性质特点:a.过程不孤立,与外部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保持衔接关系;b.本质上是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实践性;c.对外部世界积极能动的反映,不是消极反映;d.其他一切传播活动的基础。 5、人内传播的主要环节(要素):感觉、知觉、表象、概念、判断、推理 5、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 ①自我是“主我”(I)与“客我”的统一。主我是个人的主体意识,通过个人围绕对象事物从事的行为和反应具体体现;客我是从周围观察到的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和角色期待,是自我意识的社会关系的体现。“主我”是形式,“客我”是内容,“客我”促使“主我”发生新变化,“主我”反过来改变“客我”,二者通过有意义的象征符在不断的互动中形成自我。 ②自我的形成是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即个人适应社会的过程,但形成后的自我反过来也会积极地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整理

财务管理复习重点 第一章财务管理总论(整理) 1、财务管理的内容及职能 财务管理就是有关资金的筹集、投放与分配的管理工作。其对象就是现金(或资金)的循环,主要工作涉及筹资、投资与股利分配。 主要职能:决策、计划与控制。 2、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及其影响因素 由于财务管理就是企业管理的一部分,所以财务管理的目标取决于企业的总体目标,并且受财务管理自身特点的制约。 关于企业的财务目标的综合表达,有以下三种主要观点: ⑴利润最大化 ⑵每股利润(盈余)最大化——只考虑了企业利润与股东投入资本的关系。 ⑶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 影响因素: (1)投资报酬率(2)风险(3)投资项目(4)资本结构(5)股利政策 3、金融工具——在金融市场上资金供需双方进行交易时所使用的信用工具。 有时也称金融性资产,可以理解为现金、有价证券等可以进入金融市场交易的资产。 金融工具(金融性资产)的特点:流动性、收益性、风险性。 注意三者之间的关系:流动性与收益性成反比,收益性与风险性成正比。 4、影响利率的因素 ⑴纯粹利率⑵通货膨胀附加率⑶违约风险附加率 回避的方法就是不买质量差的证券,选择信用等级高的债券。 ⑷变现力附加率⑸利率变动附加率 第二章资金的时间价值 1、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 货币的时间价值就是指货币经历了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 现值——资金现在时刻的价值,用PV表示。 终值——也称将来值或未来值,用FV表示。 2、年金及其类型

(1)普通年金——又称后付年金。就是指各期末收付的年金。 (2)预付年金——就是在每期期初支付的年金,又称即付年金或先付年金。 (3)递延年金——就是指首笔年金收付发生在第二期或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4)永续年金——就是指无限期(永远持续)定额收付的年金。 3、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PPT图) 1+i=(1+r/M)的m次方r: 名义利率,m:每年复利次数,i:实际利率 第三章风险与报酬 1、风险的类别: 从个别投资主体的角度瞧,风险分为市场风险与公司特有风险; 从公司本身瞧,风险分为经营风险与财务风险。 2、风险与报酬的关系 投资的报酬有两种表现形式:报酬额与报酬率。 时间价值就是没有风险、没有通货膨胀的无风险报酬(率)。 我们通常把投资者冒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以上的额外的报酬称作风险报酬额(风险溢酬)。 风险报酬率就是指投资者因冒风险进行投资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率(无风险报酬率)的那部分额外的报酬率。 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风险相同,投资者会选择报酬率高的项目;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报酬率相同,投资者会选择风险较低的项目;如果两个投资项目的风险、报酬率均较高,则要瞧投资者对风险与报酬的具体瞧法:风险越大,要求的报酬率越高。 3、计算标准离差率确定预期报酬率 (1)标准差率V VA=δ/K=3、87 VB=δ/K=0、258 (2)风险报酬率 R r = b ×V 假定b=10% 则: A项目:Rr=10%×3、87=38、7% B项目:Rr=10%×0、258=2、58% (3)预期报酬率 预期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报酬率+风险报酬率= Rf + b×V 假设Rf=6% 则:

传播学概论复习(重点整理)

传播学概论 第一章: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 第一节: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所谓传播,实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行为。 介质:是作为意义和符号、精神内容和物质载体之统一体的信息。 传播三要素:信源、讯息、信宿 信息定义:信息是物质的普遍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运动形式。 传播的定义和特点: 定义: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特点: ①一种信息共享活动 ②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体现 ③它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 ④传播成立的重要前提,传受双方必须要有共同的意义空间; ⑤传播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系统 第二节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的科学 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 社会传播的五种基本类型: 1.人内传播:人体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 2.人际传播:由两个个体系统的互相连接所形成的新的信息系统 3.群体传播:群体传播不仅存在着许多个体系统的活动,有机结合还产生了新的输出物— —群体意识、群体规范和群体价值 4.组织传播:企业传播与企业管理 5.大众传播:专业传播者、广泛受众、专业技术手段 二、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 ①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开放性系统 ②社会信息系统是有各种子系统相互连结、相互交织而构成的整体 ③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具有双重偶然性的系统(传受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 ④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自我创造、自我完善的系统 三、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与社会发展 传播障碍——结构与功能障碍 传播隔阂——无意曲解、有意曲解 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的存在是社会信息系统的一个必然现象,会造成社会成员的认知、判断、决策和行动的混乱,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妥善地解决,必会影响社会的和谐和正常发展。 第三节精神交往理论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 ·研究传播学的重要前提:必须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立场出发,树立科学的传播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精神交往理论的几条重要原则: 一、在人类交往活动的大系统中把握传播 二、在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的辩证关系中把握传播

管理学原理知识点汇总

管理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管理概述 管理的概念:是指在一定条件下,组织中的管理者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职能,协调各类资源,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载体是组织;手段是计划、组织、领导、控制;本质是协调;对象是人,财,物,信息等各类资源;目的是实现共同目标。 管理的核心:决策管理的基本职能(四个):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者的技能:①技术性技能②人际关系技能③概念性技能(构想技能) 管理的性质:①管理的二重性,即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②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3普遍性 管理者分类:按层次分:高层中层基层(中层管理者比基层管理者更多地依靠正式权力与沟通技巧)按内容分:战略战术执行 按综合程度分:综合专业 管理者素质:①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②知识能力素质③身体素质 亨利.明茨伯格[加]—角色 人际关系角色:代表人(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 信息传递角色: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谈判者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吉尔布雷斯夫妇甘特 泰罗(勒)[美],1911年《科学管理原理》—科学管理之父 科学管理原理内容:1工作定额原理2为工作挑选“第一流的工人”3标准化原理4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5劳资双方的密切合作6职能工长制7把计划职能同执行职能分开8例外原则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组织管理理论亨利.法约尔马克斯.韦伯切斯特.巴纳德 亨利.法约尔[法],1916年《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之父【第一个概括和阐述一般管理理论的管理学家】 一、区别经营和管理:六大活动:商业,安全,技术,财务,会计,管理 二、管理的职能: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三、管理的十四项原则:14条基本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报酬合理,等级制度与跳板,适当的集权与分权,秩序,公平,人员稳定,首创精神,人员的团结 四、管理教育的重要性。管理是一种独立的适用于所有类型事业的活动;随着管理层级的不断上升,管理能力越重要;管理是能够传授的。 五、管理的普遍性。 马克思.韦伯[德],《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行政管理理论【组织理论之父】 韦伯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如下: 权威来源:①合理合法式权威②传统式权威③个人崇拜式权威 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 梅奥[美]—霍桑实验 1车间照明实验 2继电器装配试验(福利试验)-工作环境和物质条件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大规模访谈计划-社会归属和人际关系 4接线板绕线组的工作室试验-正式组织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霍桑实验结论①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工人的满意度 正式组织以效率逻辑为主要标准,非正式组织以感情逻辑为主要标准 行为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个体行为研究#动机与激励理论#群体行为研究#组织行为

财务管理自学(自己整理的)重点知识点

第一章财务管理概述 6)财务关系 一、公司的财务活动 一般是指公司从事的与资本运动有关的业务活动。从公司资本的具体形态看,资本是公司的资产,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从来源看,是公司的负债和股东权益。 公司财务活动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股利分配活动。 (一)筹资活动:公司通过发行股票、发行债券、向银行借款、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筹集资本,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入。公司偿还银行借款、支付利息及股利、支付借款手续费以及债券和股票的发行费用等各种费用,则表现为公司的资本流出。这种由于资本的筹集和使用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筹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投资活动:公司把筹集到的资本投资于公司内部,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形成公司的对内投资;用于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债券,形成公司的对外投资,对内与对外投资均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出。当公司变卖其对内投资的各种资产或收回对外投资的本金和收益时,表现为公司资本的流入。这种由于公司投资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投资引起的财务活动。 (三)经营活动:首先,公司在正常生产经菅活动中,要采购材料和商品,以便从事生产和销售活动,同时还要支付工资和其他营业费用;其次,公司将产品或商品销售之后,可以取得资本的流入,收回资本;最后,如果公司现有资本不能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可以采取短期借款的方式筹集所需资本。由于生产经营而产生的资本流入与流出,便构成了公司经营活动引起的财务活动。 (四)股利分配活动:在会计期末,对生产经营产生的利润和对外投资而分得的利润,应该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分配。首先,依法纳税;其次,用来弥补亏损、提取法定公积金;最后,向股东分配股利。这种因分配而产生的资本流动便属于股利分配引起的财务活动。 二、公司财务关系 公司在组织财务活动过程中与各方面发生的经济利益关系。 (一)公司与投资人之间的财务关系:最为根本,表现为公司的投资人向公司投入资本,公司向其支付股利。 (二)公司与债权人之间的财务关系:公司向债权人借入资本,并按照借款合同的规定按期支付利息和归还本金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务与债权的关系。 (三)公司与被投资单位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将闲置资本以购买股票或直接投资的形式向其他公司投资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所有权性质的投资与受资的关系。 (四)公司与债务人之间的财务关系:主要是指公司将其资本以购买债券、提供借款或商业信用等形式出借给其他单位所形成的经济利益关系,体现的是债权与债务的关系。

传播学复习重点60930

第一章传播学的兴起和发展 一、政治背景 ①战争时期,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支持 (哈罗德·拉斯韦尔《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 ②和平时期:政治选举,利用媒介塑造形象,宣传政治主张,争取选票(拉扎斯菲尔德:《人民的选择》 1940年) 对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两次世界大战中的传播活动和实践直接催化了传播学的形成。 二、经济背景 传播学的兴起与大众传播在美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密切相关。 ①战后美国经济空前发展,自由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生产扩大,产品增多, 营销行为增加(广告的发展) ②战后大众传播业逐渐形成,媒介竞争激烈(大众传播业的发展) 三、传播学的奠基人及创立者 一、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 主要贡献: 1,美国系统研究政治传播第一人,分析研究宣传的权威; 2,提出“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指出传播的三大作用(三大功能),即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明。 3,开创“内容分析法”,为使传播学成为一门精确科学立下功勋。 二、社会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 主要贡献: 1、场论与群体动理论:场是一种整体性的存在,部分的性质由整体决定, 整体特征并非部分之和。场论应用于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形成;群体动力论:研究群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特别关注群体规范对成员个体的制约和影响。 2、把关“概念的提出。传播者通过传播改变一个人的态度、认识和观念, 不仅要考虑其个人因素,更要考虑其所属的群体因素。家庭主妇是家庭消费新食品的把关人。 三、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 主要贡献: 1,开创了传播效果研究的传统:提出”舆论领袖“、提出”两级传播“概念;破除“枪弹论“→”有线效果论“《人民的选择》 2,研究论创新:将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参与性观察和深度访谈、内容分析和个人传记、专题小组研究和焦点访谈结合起来; 3,开创了以大学为基础的研究机构的原型。 两级传播理论:讯息和影响先有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给舆论领袖,再由舆论领袖扩散给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作用是间接的,并且会受到社会基层舆论领袖的影响而削弱。 舆论领袖:人们所认识和信赖的人,往往跟他们有相同的社会地位,被认为具有某些专长和对某些问题见解深刻。舆论领袖能够向人们提供 建议和解释,改变他们的态度和影响他们的行为。与社会正规 组织的领导人物不一样,舆论领袖是非正式的领导,给人出谋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