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音乐名人

黑龙江音乐名人
黑龙江音乐名人

音乐名人录

车行(1957一 )哈尔滨人。词作家。1974年至2001年下乡。做过邮电报务,当过老师、艺术馆员,曾在黑龙江省电视台任电视编导。2001年12月特招入伍。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室创作员。

1978年开始发表音乐文学作品。1988年《乌苏里放歌》和《西北恋情》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词赛二等奖。先后出版了歌词集《关不住的风流》和《一去二三里》。代表作《孩子就是全世界》、《大鞭子赶着风雪走》、《好日子》、《常回家看看》、《母亲》、《越来越好》、《儿行千里》、《与世界联网》、《父亲》、《好运来》、《妻子辛苦了》。其中《常回家看看》、《好日子》、《越来越好》、《警察的承诺》获“五个一工程”奖;《母亲》、《越来越好》获广播新歌一等奖;《常回家看看》、《越来越好》、《好运来》、《与世界联网》、《心想事成》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一、二、三等奖;《常回家看看》获1999年华语榜中榜最佳作词奖。

刘和刚(1977-- )黑龙江拜泉人。祖籍山东巨野。先后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演唱作品有《情路长长》、《儿行千里》、《又唱山歌》、《节日快乐》、《大北方》、《孩子妈》、《放飞忠诚》、《父亲》、《梦中的卓玛》、《大西北的鼓声》、《与祖国同在》、《放飞黑土地》、《黑土恋歌》、《下第一桥》等。2000年6月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一首《母亲》获个人荧屏奖、团体一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02年8月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演唱《儿行千里》,获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2003年10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2003全国声乐(新人新作)比赛”荣获民族组男声二等奖。2003年11月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举办的“中国广播文艺奖”、“金号奖”,全国听众喜爱的“十佳歌手奖”、“最佳歌手奖”。2003年12月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04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职业组民族唱法银奖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唯一特别大奖,并获“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

刘锡津(1948-- )哈尔滨人。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国家级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曾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院长,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品有: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主题曲,第六届全运会运动员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第三届亚洲冬季奥运会主题歌《亚细亚走向辉煌》等。器乐作品有合奏《丝路驼铃》,月琴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柳琴组曲《满族风情》,大型民乐合奏《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箜篌组曲(八首)《袍修罗兰》,大型组曲《漩浪颂》,交响序曲《一九七六》,交响诗《乌苏里》,月琴协奏曲《铁人之歌》,交响合唱《金鼓》等。舞剧《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出奖、作曲奖;音乐剧《鹰》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本人获文华作曲奖。他还为数百部电影、电视剧作曲。其中他担任作曲的电影《花园街五号》、《女人的力量》、《飘逝的花头巾》、《城市假面舞会》、《天下第一剑》、《离婚喜剧》等,获文化部“华表奖”(政府奖);他担任作曲的电视剧《不该将兄吊起来》、《硝烟散后》、《黑土》、《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车间主任》、《雪乡》、《西部太阳》等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各项奖励。作品曾在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

孙悦(1973-- )哈尔滨人。曾在黑龙江省军区通讯营,任话务兵兼文艺兵。1990年考入哈尔滨铁路文工团。1992年考入铁道兵文工团。

在部队时曾获第一届全军战士歌手大奖赛三等奖。1992年获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第三名。1994年演唱的《祝你平安》在中央电视台94MTV大赛中荣膺金奖;多次获得最受欢迎女歌手奖。相继推出个人专辑《心情不错》、《伙伴》、《怎么HAPPY》、《百合花》等,并演出了4l集电视剧《年轮》、20集电视剧《泯灭》。多次参加央视春节联欢晚会。2003年,专辑《百合花》荣获最佳唱片奖;2004年获第六届CCTV--MTV音乐盛典“内地年度最佳女歌手”奖;2005年获第十一届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内地最受欢迎女歌手”奖,演唱的《顾城之恋》获年度最佳歌曲奖。

李双江(1942-- )哈尔滨人。歌唱家。教授。1963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曾在新疆军区文工团、总政歌舞团任独唱演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音乐系主任,研究生导师,文职二级,技术二级。兼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和表演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声乐协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声乐系客座教授,新加坡南坡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全军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获1997年全军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筹建了第一个军旅音乐研究机构--军旅音乐研究所。在《解放军报》、《光明日报》、《文艺报》等报刊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论文《我是怎样唱高音的》被译成四种文字发表。曾在北京、天津、上海分别举行过个人独唱音乐会。主编《李双江歌曲选》、《军歌大全》、《军旅音乐文献库》、《解放军音乐史》。担任《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歌曲博览》艺术顾问、《中外流行音乐歌曲1000首》顾问。首唱的《红星照我去战斗》、《骑马挎枪走天下》、《打个胜仗笑哈哈》、《北京颂歌》、《船工号子》等歌曲,在全国广为传唱。曾获首届中国金唱片奖;MTV《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获首届中国音乐电视金奖。唱片《红星照我去战斗》

发行380万张、《李双江歌曲集锦》全球发行120万套、CD《李双江全集》发行40万套。荣获1999年国际音乐盛典“终生成就奖”。

陈红(1967-- )女。哈尔滨人。1986年应征入伍到黑龙江省军区。1987年调入黑龙江省武警文工团任独唱演员。1988年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音乐教育系学习四年。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政歌舞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全国青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94年出版第一张唱片《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1998年推出个人主打歌曲《喜乐年华》;1999年推出个人主打歌曲《常回家看看》等。主要作品有:《常回家看看》、《喜乐年华》、《潇洒女兵》、《小桃红》、《古老的故事》、《我的未来你放心了吗》、《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蝶舞》、《旧梦重圆》、《颂》、《童年》、《有个小姑娘》、《青春同路人》、《一九九七永恒的爱》、《让世界充满爱》等。所获奖项: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古老的故事》获金奖;中国音乐电视大赛《小桃红》获金奖;中国音乐电视大赛《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获银奖;中国音乐电视大赛《潇洒女兵》获“五个一工程”奖;《常回家看看》获“五个一工程”奖和亚洲“十大金曲奖”。

郁文(1926-- )哈尔滨人。词作家,剧作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47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1959年自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转业至哈尔滨歌剧院。

从事音乐文学创作近半个世纪,作词的主要作品有:交响合唱《星火燎原》,声乐套曲《北国风光》、《乌苏里音画》、《意志颂》,童声合唱《雪花》、《冰雪圆舞曲》、《黑土歌》、《红叶》、《天鹅家乡的姑娘》、《傻瓜之歌》、《升旗颂》等。1964年作曲的歌曲《大海航行靠舵手》影响广泛,后流传百余个国家。另创作(含合作)有《太行丹青》、《嘱托》、《杜鹃啼归》、《青青芳草地》等歌剧剧本。创作的歌剧脚本《仰天长啸》在塑造民族英雄岳飞的艺术形象上,一反历史上的“为尊者讳”的遗风,还岳飞在历史上的真面目,集史诗性、英雄性、悲剧性于一体,被誉为“中国当代具有代表性的歌剧名作”。

殷秀梅(1965-- )女。黑龙江鹤岗人。女高音歌唱家。中国广播艺术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海外联谊会理事。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歌剧系。师从著名男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沈湘。

曾出演歌剧《伤逝》中的女主角。曾获金唱片奖、神州十二星奖、十大金曲奖、影视歌曲奖、新时期优秀歌曲演唱奖、广播优秀歌曲四十年演唱奖;两次获听众喜爱的歌唱演员美声金奖;获音乐电视美声大奖、全国唱片艺术歌曲金奖、金玛格杯美声金奖等。演唱了亿万人民喜爱的歌曲《青春啊!青春》、《祖国啊!我永远热爱你》、《党啊!亲爱的妈妈》、《我们是黄河泰山》、《妈妈教我一支歌》、《长江之歌》、《我爱你,塞北的雪》、《中国大舞台》、《永远是朋友》等家喻户晓的优秀歌曲。经常在国家的大型晚会及重要活动中参加演出。曾出访东欧、西欧、澳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许多国家,受到专家、同行和观众朋友的高度评价,为祖国赢得了荣誉。

在歌唱领域属艺术表现广泛的实力派歌唱家。获“德艺双馨”歌唱家称号。

贾宝林(1934-- )哈尔滨人。国家一级指挥。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任职于黑龙江省歌舞剧院。

1953年考入哈尔滨苏联高等音乐学校,在别洛诺斯基娜班上学习钢琴。1957年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刘孝扬学合唱指挥,师从王宗鉴学管弦乐指挥。毕业后历任西藏歌舞团、延边京剧团、黑龙江歌舞剧院指挥。

四十余年指挥专场音乐会百余场,现代京剧逾百场,歌舞晚会数百场。指挥录制过交响序曲《一九七六》、《翻身农奴逛新城》、《赶着牦牛送公粮》等唱片;录制过管弦乐《春到达乡来》、《西北生活素描》及马太萱、周其华独唱专集等盒带;指挥录制过二十余部电影、电视片、广播剧音乐,并为电台、电视台录制创作新歌三百余首。多次与德国、美国、日本来访的音乐家合作指挥交响音乐会、合唱音乐会、室内音乐会。曾为大型音乐电视片《松花江交响曲》、《镜泊奏鸣曲》、《冰雪圆舞曲》创作音乐并指挥。其中《松花江交响曲》获庆祝建国三十五周年全国电视展播优秀节目奖。为广播剧《肝胆相照》作曲并指挥,获全国“丹桂杯”大赛优秀节目奖。曾指挥该团参加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和历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专场演出。2004年被大连爱乐乐团聘为音乐总监、首席指挥。

郭颂(1931-- )沈阳人。歌唱家、词曲作家。

1953年调入松江省歌舞队任独唱演员。历任黑龙江省人大常委,黑龙江省歌舞团副团长,

黑龙江歌舞剧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中国音协理事。现任海南省文联顾问,海南省音协名誉主席,中国音协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现代音乐学院名誉院长,美国波士顿声乐研究所名誉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一级演员。

艺术生涯五十余年。改编、演唱的《丢戒指》、《看秧歌》、《瞧情郎》、《王二姐思夫》等东北民歌及个人创作和与人共同创作的《越走越亮堂》、《乌苏里船歌》、《串门》、《农家乐》、《白嘎拉山情歌》、《鄂温克草原--我心中的金凤凰》等表现东北各民族风情的歌曲,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与演唱影响了几代人,是共和国第一代歌唱艺术家和歌曲作家。曾获黑龙江省天鹅文艺创作大奖、全国优秀歌曲创作奖。1964年获文化部举办的《越走越亮堂》“唤起我美好回忆的那些歌”奖。

1989年《新货郎》、《乌苏里船歌》获中国音协举办的“中国唱片总公司首届金唱片奖”。由他作曲、王德作词的《农家乐》一歌,在建党80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在由中国音协等单位举办的“优美的旋律献给党”全国征歌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由他提供的歌谱和录音的《乌苏里船歌》,于197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定为亚太地区音乐教材。他多次代表国家到亚洲、欧洲、美洲等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唱。他录唱的各种纹型唱片、磁带、光盘等专辑销售国内外。

高扬(1934-- )黑龙江呼兰人。国家一级作。1948年参加东北鲁艺文工团。曾在东北鲁、东北文工团、东北人民艺术剧院、辽宁歌舞、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等单位工作。离休前任黑江歌舞剧院艺术室主任兼作曲。

六十年来创作了大量声乐、器乐、舞蹈音乐、影音乐,并出版了个人专辑CD三本。他的作多次在全国及省内获一等奖,并在省内及全国演。创作了月琴曲《百万雄师过大江》、《珍宝》;笙曲《水库引来金凤凰》、《林海新歌》,协奏《文成公主》,筝曲《冰排》,声乐曲《咱是生产队半边天》、《对花》,关东酒歌《一遍大雪地》等。

蹈音乐有《女民兵》、《哭婚》、《绢花迎春》及舞《王二姐》。电影音乐有《大富之家》、《娶你好福》等五部。出版个人CD专辑《关东摇滚》、《山摇滚》、《风雪摇滚》等三部。

傅庚辰(1935-- )黑龙江双城人。作曲家。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联常务委员。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到东北鲁艺音乐工作团。1950年毕业于东北鲁迅艺术学院,1957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曾任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少将军衔。波兰“索波特”第22届世界歌曲节评委。

主要音乐作品:为电影《雷锋》、《地道战》、《风雨下钟山》、《闪闪的红星》作曲;为歌剧《星光啊星光》等作曲。作品在全国和军队中多次获奖。

傅笛声(1961-- )哈尔滨人。ll岁师从其父学长笛,15岁在哈尔滨市京剧院任长笛演员。1977年考入中央乐团,1980年在中央乐团交响乐队担任长笛演奏员,1983年在中国轻音乐团任独唱演员、长笛演奏员。

1988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获得优秀歌手奖。1993年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演唱《众人划桨开大船》获得了全国观众投票选出的最喜爱节目二等奖。主要作品有《知

心爱人》、《众人划桨开大船》、《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初恋的味道》、《一生一个梦》、《团团圆圆》等。

于侃(1937-- )哈尔滨人。大专学历。中共党员。副研究员。历任北京军区战友歌剧团歌剧演员,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文艺辅导员、副主任、主任,哈尔滨市文化局副局长。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哈尔滨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顾问等。

创作的歌曲《拉履带》获1958年全军第二届文化汇演银奖。《比比看》获全军第二届文化汇演创作铜奖。《朋友,你想过没有》获1984年全国职工文化汇演创作二等奖。《驾驭电子计算机在蓝天翱翔》获1985年全国电子工业系统职工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天鹅姑娘的传说》获1985年黑龙江省职工文艺汇演创作一等奖。1998年率哈尔滨合唱艺术团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合唱比赛荣获第一名。1987年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工会优秀文化宣传工作者”称号,1988年荣获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的“群众文化先进工作者”称号。

王付林(1945-- )笔名付林。黑龙江富锦人。海政歌舞团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中国电视音乐学会会员,中国轻音乐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歌迷大世界》杂志主编。

主要作品有词作《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妈妈的吻》;歌曲作品有《小小的我》、《小螺号》、《故乡情》、《故园之恋》等;出版《歌星成功之路》、《付林歌曲精选》专著。为50多部电影、电视作曲。辞条辑入《中国音乐家词典》、《中国音乐家名录》、《通俗歌曲鉴赏》。

王琳(1934-- )哈尔滨人。中国广播艺术团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49年毕业于东北鲁艺学院,1950年在中央音乐学院进修,1952年入中央歌剧院苏联专家班团。1956年调入中国广播艺术团。

曾赴苏、朝、蒙、澳等国家进行演出,用原文演唱外国著名歌剧《卡门》、《茶花女》等,在国际音乐节演唱中受到外国音乐专家的赞扬和好评。传略辑入《中国音乐家名录》。

王黎光(1961-- )黑龙江八五三农场人。国家一级作曲,研究生导师。199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分配到北京电视台工作。1996---1998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新闻研究生班。曾任北京电视台总编室科长、台长办公室主任、新闻中心主任等职。北京市慈善协会理事、音乐家协会理事、新闻工作者协会理事、电视艺术家协会理事。现任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

1984年创作歌曲《晚风的歌》获黑龙江省“建设者之歌”声乐作品比赛一等奖。1993年开始影视音乐创作。音乐作品曾获1995--1996年度“春燕杯”优秀电视剧音乐创作奖,《宰相刘罗锅》主题歌《清官谣》获90年代听众最喜爱的歌曲创作奖,《年轮》主题歌《天上有没有北大荒》获中国流行音乐十年回顾作品金奖、《拉着你的手》获北京音乐排行榜优秀作品奖。电影《看车人的七月》获2004年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京华烟云》原声碟获2005年度中国金唱片奖,《一年又一年》获第十八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音乐奖,歌曲《笑颜》获中国55

年共和国艺术成就奖。出版《青年作曲家--王黎光影视作品精品选》、《天下无贼》、《京华烟云》等原声带大碟。传略收入《中国音乐家辞典》。

金曼(1957-- )女。朝鲜族。黑龙江牡丹江入。

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歌剧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院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1976年考入黑龙江省艺术学校,1979年考入延边艺术学院进修班,1981年考入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任独唱演员。

八十年代初演唱的《金梭和银梭》、《祝你一路顺风》、《女兵》等歌曲产生广泛影响。曾获全国首届少数民族文艺汇演金奖、全军文艺汇演一等奖、第十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金奖、中国金唱片奖等。因在歌剧《江姐》中成功塑造了江姐的艺术形象荣获第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2000年组织、策划并主持创作了大型交响清唱剧《江姐》在全国巡演;2004年主持、策划了以纯粹西方音乐形式表现中国经典戏曲的交响诗颂《东方的咏叹》;2008年主持创作大型中国歌剧音乐会《中国咏叹》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上演;2009年为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她在北京大学歌剧研究院创作推出歌剧《青春之歌》并饰演林道静。

发表《当代中国歌剧人的责任和使命》、《交响清唱剧(江姐)的艺术形式及特点》等论文。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20135014245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 12 月 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一、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 中国古典音乐的历史,古代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中国《吕氏春秋·仲夏记·古乐篇》记载:“黄帝令伶伦作音律。伶伦自大夏之西,乃之昆仑之阴,取竹之懈谷……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但据目前的考古发现,中国音乐的历史远不止于此。1986年—1987年,在河南省舞阳县贾湖村新石器遗址发掘出了随葬的至少16支骨笛。据碳14测定,这些骨笛距今已有8000—9000年之久。至于在8000—9000年之前何时开始出现音乐,是千年还是以万年计,难以定论。经过几千年的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国古典音乐在世界上独树一帜,并以其浓郁的民

关于音乐的名言谚语

关于音乐的名言谚语 本文是关于好词好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关于音乐的名言谚语 1、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瓦格纳 2、作曲并不难,但剔除多余的音符却是极为困难的。--勃拉姆斯 3、民间音乐是在人民的斗争生活中产生的,人们歌唱着它、演奏着它总是有感而发,所表现的感情是真挚的、质朴的。--马可 4、没有民族性的音乐是不存在的。实际上,一般认为是全人类的音乐都是具有民族性的。--(俄)里姆斯基·科萨科夫 5、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6、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7、最好是创作出真实情景,而不是照搬。--威尔弟 8、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个人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莫扎特 9、像诗是词汇的和声一样,音乐是音符的和声;像诗是散文和演说的升华一样,隐约是诗的升华。--(英)珀赛尔 10、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王光祈 11、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

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柏拉图 12、通过与诗的内在联系,音乐获得了新生。--李斯特 13、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14、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维克多·雨果 15、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图 16、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歌德 17、音乐常使死亡迟延。--伊索 18、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尼采 19、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苏)普罗科菲耶夫 20、通过音乐并在音乐中教育我们的孩子。--(英)海伦。辛普森 21、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梁启超 22、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修养上最为卓越的一个人快乐。--柏拉图 23、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法)

有关音乐的名人名言

◆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福楼拜 ◆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贝多芬 ◆音乐是比一切智能、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 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苦难。——贝多芬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 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 ◆不同生活接触,不能为其生活的创作;不锻炼自己的人格, 无由产生伟大的作品。——聂耳 ◆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自己的,我把欢 乐注进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 ——莫扎特 ◆人们认为:我的艺术创作是轻而易举得来的。这是错误的。 没有人像我那样在作曲上花费了如此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没有一位大师的作品我没有再三地研究过。——莫扎特 ◆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威尔第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大声不入里耳、曲高和寡。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乐也。 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 ———古人 ◆音乐是上天给人类最伟大的礼物,只有音乐能够说明安静 和静穆。———柴科夫斯基 ◆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 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罗杰·诺斯 ◆拥有音乐,对人的一生而言已然足够,但是,只用有限的 一生去拥抱音乐,是不够的。———拉赫玛尼诺夫 ◆音乐与音符并没有任何关系,音符不过是传达音乐实体的 媒介物而已。———柴利毕达克 ◆音乐只对安宁的心境具有魅力。———蒲柏声 ◆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最优美的旋律的宝库。 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 ◆艺术正如生活那样,他是无穷无尽的。因此......也不可能 有什幺能使我们认为:还有比本身就是时代的海洋的音乐更美好的东西。———罗曼.罗兰 ◆音乐是一种语言,它能确切地反映个人和人民的精神品 质。——艾涅斯库

中国古典音乐赏析

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音乐赏析摘要: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典音乐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浪漫、温馨。《高山流水》是中国十大古典音乐之一,除此之外还包括《梅花三弄》、《夕阳箫鼓》、阳春白雪》、《渔樵问答》、《胡笳十八拍》、《广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单单《汉宫秋月》、《听了这些名字就已经沉浸其中,再加上由传统乐器古筝、古琴、琵琶的演奏,声音优雅,尽现中国韵味之美。 关键词:中国古典音乐《高山流水》传统乐器古筝古琴 1.典故 《高山流水》这首乐曲取材于“伯牙鼓琴遇知音”,传说春秋的琴师俞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断弦,终身不操,故有高山流水之曲。后人有诗赞叹道:“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俞伯牙和钟子期都是春秋战国时代的人,但俞伯牙是晋国的大夫,钟子期却是楚国的樵夫,两人虽然国别不同,地位悬殊,却都精通音律,酷爱琴艺,堪称古代的两位音乐家。两人萍水相逢,即由于“知音”而结交为“契友”。 2.版本派别 作为古筝曲,《高山流水》为代表曲目。但高山流水最普遍的是三个版本,一个是山东筝派,一个是浙江筝派,还有一个就是河南筝派。之所以是三个版本,是因为曲调完全不同,而不是演奏技法的不同。 2.1山东筝派 "齐鲁大板"的山东筝派演奏时,大指使用频繁,刚健有力。即令是"花指",也是以大指连"托"演奏的下花指为多;而左手的吟揉按滑则刚柔并蓄,铿锵,深沉,其演奏风格纯朴古雅。 2.2河南筝派 在河南筝中,把这一技巧称为"游摇"。其中尤以左手的滑按(左手按至音位,弹弦时略退少许,迎音迅速滑上,敏越无迹)、小颤(颤音细密紧促)、滑颤(边沿边颤)、大颤(颤幅阔大,动宕有情)等招法最有特色。在演奏风格上,不管是慢板或是快板,亦无论曲情的欢快与哀伤,均不着意追求清丽淡雅、纤巧秀美的风格,而以浑厚淳朴见长,以深沉内在慷慨激昂为其特色。在傅玄《筝赋·序》中对河南筝曲评价是"曲高和寡,妙技难工"。 2.3浙江筝 浙江筝派的曲调优美。在最开始,右手跨三个八度同时表现山的庄严和水的清亮。曲中部右手如水般流畅,左手在低音位置的配合如山耸立其间。后半部用花指不断划奏出流水冲击高山的湍急。最后用泛音结尾,如水滴石般的柔和清脆。 3.《高山流水》谱本 此曲有琴曲和筝曲两种,两者同名异曲,风格完全不同。 3.1琴曲 古代琴曲,战国时已有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流传,故亦传《高山流水》系伯牙所作。乐谱最早见于明朝《神奇秘谱》,此谱之《高山》《流水》解题有:“《高山》《流

伟大的名人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

伟大的名人音乐家贝多芬的故事 贝多芬是西方古典音乐中的恺撒。可有谁知道,贝多芬25岁时患耳疾,45岁时失聪。贝多芬的音乐给后人带来了无尽的享受,可他却不能在生前享受到自己创作的作品。 请注意这个天生的音乐家 17XX年12月6日,贝多芬诞生在波恩市的一个音乐世家。他4岁时就会弹奏羽管键琴,8岁起就登台演出,并获得了音乐神童的美誉。10岁时,他拜师于普鲁士最着名的音乐教育家聂费。12岁时经聂费的推荐,到瓦尔特斯坦伯爵的宫廷乐队充任管风琴师助手,这是贝多芬音乐仆役生涯的开始。 17岁时,贝多芬去拜访音乐大师莫扎特,受到热情接待。莫扎特在听完贝多芬弹了几首钢琴曲子后兴奋地说:各位,请注意这位年轻人,不久的将来他就会博得世人的称赞!莫扎特还答应给贝多芬上课。可惜此后两个月,贝多芬母亲突然去世。对此,贝多芬父亲意志消沉,终日酗酒,贝多芬不得不挑起了养家糊口的重担,再次回到原来的歌剧院当钢琴师。 19岁那年,法国大路程爆发,贝多芬满怀激情地写了《谁是自由人》的合唱曲来表达他对自由与民主的渴望。后来,贝多芬通过人介绍,认识了李希诺夫斯基公爵。他很欣赏贝

多芬的才华,收他为音乐仆役。贝多芬也很快以自己的即兴钢琴奏迷住了维也纳人,其音乐旋律时而如细水潺流,时而如惊涛骇浪,时而如鸟语鸡鸣,时而如暴风骤雨。有人曾评论贝多芬的即兴曲充满了生命和美妙。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 30岁时,贝多芬爱上了一个伯爵小姐朱丽叶.琪查尔迪,但她父亲嫌贝多芬出身低贱,硬是把女儿许配给一个伯爵。这给了贝多芬极大的精神刺激,据说他的名曲《致爱丽丝》就是在这段时间内创作的。 失恋固然令他伤心,但更令他伤心的是他的耳朵开始发聋。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过着一种悲惨的生活要是干别的职业,也许还可以;但在我的行当里,这是最可怕的遭遇!贝多芬曾竭力治疗,却无济于事,他搬到维也那乡下去疗养了两年。结果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加恶化了,就连窗口对面的教堂钟声都听不到了。 绝望中,贝多芬多次想到了死,但他不甘心就这样离开人世,他坚信只有音乐才能拯救他。他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写到: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不容它毁掉我!贝多芬立志要在余生中从事音乐创作。从此,维也那的官廷乐会少了一位出色的钢琴弹奏家,但世界乐坛却诞生了一位不朽的作曲家。 贝多芬从32岁起开始音乐创作,在近两年的彷徨与探

中国古典音乐鉴赏

中国古典音乐欣赏 中国古典音乐--经典、永恒、温馨、浪漫。当古典音乐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体悟到空气中流动的是高山、是流水、是丝竹、是冬雪,是千古缠绵不绝的生命呼唤。那份说不清、道不尽的感觉,正是中国古典音乐特有之美。 你知道中国也有古典音乐吗?你知道中国音乐也能发烧吗?中国古典音乐 历经时代沧桑,依然在不知不觉中触动了我们的灵魂,在那亘古不变的太阳下,跨 越时间、空间,其悠扬的回音正如钻石一样――依然经典、永恒、温馨、浪漫。 这里有有古筝、笛子、二胡、琵琶、大鼓等民族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名曲。当音乐自你的音箱流泻而出的一刹那间,你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空气中流动的、是山、是水、是叶落、是冬雪、是千古的生命里,那份说不出、道不尽的感动,那是你从未经历过的中国古典音乐之美。 中国音乐起于何时?这个问题颇难确定,据古籍所载,伏羲女娲时,已有“琴”,“瑟”、“箫”的发明。这时的“琴”即是现在所讲的“古琴”之前身。围绕古琴所作的 诗所发生的故事不计其数,有诗曰“窈窕淑女,琴瑟友之”。有故事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可见琴声乃心声, 古琴在国乐中占有极高的地位。“筝”之渊源于“瑟”,与“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因其在春秋国之际流行于秦,故史称“秦筝”。“筝”之音色华丽优美,明亮抒情,歌唱性强,善于表现行云流水的意境。今天我们将“琴”、“筝”并置,呈现在您的眼前,愿您能在悠悠琴声中,领略到华夏民族博大精神的文化渊源及厚重的艺术底蕴。 在这里,你可以领略到中国古典音乐和中国民乐乐器的特有魅力。体会到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悠久长远。在现代重金属流行音乐盛行的喧嚣声中,来听听具有 传统风味的丝竹乐器,相信您一定会喜欢上它的 古典音乐的真正精品则如秀外慧中的成熟女性,给人的不仅是单纯的外貌之美,更是一种综合了外在、内在美的更深层次的美感。欣赏古典音乐的人大都属于内向型,内心世界丰富敏感,情感细腻。原因很简单:古典音乐的美是那么微妙含蓄、意境深远,没有敏感的内心和非凡的感知力又怎能体会到它蕴含的宁静致远、冲淡平和的意境。 古典音乐用纯净、朴素洗去这世界的纷繁复杂,用严格秩序、完美和谐去淡

音乐知识名言名句

音乐知识名言名句 【篇一:音乐知识名言名句】 关于音乐的名言 1、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 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冼星海 2、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维克多雨果 3、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 (法)费提斯 4、音乐常使死亡迟延。 伊索 5、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 (苏)普罗科菲耶夫 6、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 转向外界。 歌德 7、音乐家的艺术不在于直接描绘形象,而在于把心灵置于这些对象 能够在心灵里创造的情绪中去。 卢梭 8、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 9、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 苏霍姆林斯基 10、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 柏拉图 11、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渗透我音乐的意义,便能超脱寻常人无以自拔的。 贝多芬 12、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贝多芬 13、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 (匈)李斯特 14、音乐是建筑在美的基础上面的一种艺术。 青主 15、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 恩格斯 16、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 雨果 17、音乐是万德胚胎的源泉。不为音乐所动的人,我必定把他比做木石。假使身充教师而不会唱歌,那简直没有为人师表的资格。 马丁路德

18、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 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 弗德雷里克。柏辽兹 19、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 (德)贝多芬 20、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 瓦格纳 21、音乐语言的真正活动范围就像其他艺术的活动范围一样是没有 界限的。 (俄)谢洛夫 22、音乐中含有美感,能使人态度娴雅,深思清爽,去野入文,怡 然自得,以领略有生之乐。 王光祈 23、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 梁启超 24、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 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 恩格斯 25、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26、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家只不过把它们编成曲子而已。 格林卡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中国古典音乐十大名曲 一、《高山流水》 据文献记载,《高山流水》原为一 曲,自唐代以后,《高山》与《流 水》分为两首独立的琴曲。其中 《流水》一曲,在近代得到更多的 发展,曲谱初见于明代《神奇秘 谱》(朱权成书于1425年)。管平 湖先生演奏的《流水》曾被录入美 国太空探测器的金唱片,于1977年 8月22日发射到太空,向茫茫宇宙 寻找新的“知音”。 山东派的《高山流水》是《琴韵》、《风摆翠竹》、《夜静銮铃》、《书韵》四个小曲的联奏,也称《四段曲》、《四段锦》。河南派的《高山流水》则是取自于民间《老六板》板头曲,节奏清新明快,民间艺人常在初次见面时演奏,以示尊敬结交之意。这三者及古琴曲《高山流水》之间毫无共同之处,都是同名异曲,风格也完全不 同。 二、《广陵散》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 息》,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 器乐作品,为汉魏时期相和楚 调但曲之一。嵇康因反对司马 氏专政而遭杀害,临刑前曾从 容弹奏此曲以寄托。据《神奇 秘谱》载录,此曲原是东汉末

年流行于广陵地区(即今安徽寿县境内)的民间乐曲,曾用琴、筝、笙、筑等乐器演奏,现仅存古琴曲。 《神奇秘谱》所载《广陵散》,分开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共45段。乐曲定弦特别,第二弦与第一弦同音,使低音旋律同时可在这两条弦上奏出,取得强烈的音响效果。此曲之所以能跻身十大古曲之一,还得部分归功于嵇康。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对司马氏的专政而惨遭杀害,在临行前嵇康从容弹奏此曲以为寄托,弹奏完毕他叹息道,《广陵散》今天成为绝响。之后《广陵散》名声大振,人们在理解这首乐曲时又多了一层意义,它蕴涵了一种蔑视权贵、愤恨不平的情绪。 三、《平沙落雁》 《平沙落雁》是一 首展景抒怀的琴 曲,又名《雁落平 沙》、《平沙》, 作者传有唐代陈子 昂、宋代毛逊、明 代朱权等,众说不 一。曲谱最早载于 公元1634年(明 末崇祯七年)刊印 的藩王朱常淓纂集 《古音正宗》。此 曲原为四段,在流 传的过程中发展成 六段、七段、八段 等不一。 全曲以水墨画般的笔触,淡远而苍劲地勾勒出大自然寥廓壮丽的秋江景色,表现清浅的沙流,云程万里,天际群雁飞鸣起落的声情。曲意爽朗,乐思开阔,给人以肃穆而又富于生机之感,借鸿雁之高飞远翔,抒发和寄托人们的胸臆,体现了古代人民对祖国美丽风光的歌颂与热爱。

(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艺术家成长故事_早逝的音乐天才莫扎特

莫扎特出生在一位宫廷乐师的家庭。3岁起显露音乐才能,4岁跟父亲学习钢琴,5岁作曲,6岁又随父亲学小提琴,8岁创作了一批奏鸣曲和交响曲,11岁写了第1部歌剧。他仅仅活了36岁。繁重的创作、演出和贫困的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使他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他的音乐作品成为世界音乐宝库的珍贵遗产。 1762年,6岁的莫扎特在父亲的带领下到慕尼黑、维也纳、普雷斯堡作了一次试验性的巡回演出,获得成功。1763年6月~1773年3月,他们先后到德国、比利时、法国、英国、荷兰、意大利等国作为期10年的旅行演出均获成功。这些旅行演出对莫扎特的艺术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有机会接触到欧洲当代最先进的音乐艺术──意大利歌剧、法国歌剧、德国的器乐,又结识了作曲家J.C.巴赫G.B.马蒂尼、G.B.萨马蒂尼等,跟他们学习作曲技术,这使他以后能够成为他那个时代在创作上风格最为广泛的一位作曲家。少年莫扎特在旅行演出中一方面熏染了贵族上流社会的风尚礼仪和华丽的艺术风格,另方面因处于市民音乐家的低下地位,也养成了清高自傲、蔑视权贵的性格。而带有商业性质的繁重的演出任务,又摧残了他的健康。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伦敦出版了6首哈普西科德和小提琴(或长笛)的奏鸣曲,写作了3首交响曲和歌剧《虚伪的善意》(1768)、《巴斯蒂安与巴斯蒂娜》(1768)、《本都国王米特里达特》(1770)、《卢齐奥·西拉》(1772)等作品。有些作品反映了他受J.C.巴赫的影响。这一时期的作品已经显示莫扎特创作体裁的广泛性和他对歌剧创作的兴趣。 1773年底,莫扎特返回萨尔茨堡,在父亲的辅导下,弥补被中断了的音乐与文化的学习,同时利用旅行中获得的知识与素材,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包括歌剧《假园丁》(1775)和《牧人王》(1775)。 这时已经成人的莫扎特,对自己卑微的奴仆地位感到不满。为了争取人身与创作的自由,他经过激烈的斗争,终于在1777年9月获得大主教的同意,又跟母亲进行了两年的旅行演出。为了另谋职位,以便永远离开萨尔茨堡,他先后在慕尼黑和曼海姆教学、演出,进一步加深了对不平等制度的认识和体会。在曼海姆时,他得到一些市民音乐家的帮助与同情,并接触到当时欧洲重要的曼海姆乐派,听到第一流管弦乐队的演奏。1778年5月,他回到巴黎,由于母亲病逝,加上未能谋到职位,不得不在1779年1月返回萨尔茨堡。 这一时期,莫扎特在曼海姆创作了2首长笛协奏曲1首双簧管协奏曲、7首钢琴小提琴奏鸣曲、3首钢琴奏鸣曲,这些作品反映了曼海姆乐派的影响。在巴黎,他还写了《巴黎》交响曲、交响协奏曲、管弦乐序曲、长笛和竖琴协奏曲、长笛弦乐四重奏、4首钢琴变奏曲、4首钢琴奏鸣曲等。第2次途经曼海姆时,写了一些宗教音乐3部交响曲、小提琴中提琴的交响协奏曲、小夜曲、嬉游曲、两架钢琴的协奏曲、3首风琴协奏曲等。1780年完成了歌剧《伊多梅纽》的创作。 这一时期莫扎特的作品,在内容上反映了当时狂飙运动思潮的影响,在形式上出现了新的要素,如奏毒鸣曲式第1乐章的呈示部,出现了与第1主题相对比的第2(或更多的)主题在再现部中,常常改换主题出现的次序,有时对主题材料也进行了不同于呈示部的处理,在第1、2乐章间,有了强烈的力度对比等等。这些手法,增强了他的音乐作品的戏剧性,使古典奏鸣曲式进一步形成。

音乐人生格言_格言

音乐人生格言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下面是由橙子为大家带来的关于音乐人生格言,希望能够帮到您! 1.如果你问我,怎样成为好的钢琴家,那么你先告诉我,练了多少音阶。——车尔尼 2.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居里夫人 3.音乐可以治心病。——约·洛根 4.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图 5.我坚持我的音乐,我喜欢我的音乐,谁叫我是周杰伦。——周杰伦 6.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蒙特 7.真正的朴实性是最难能可贵的,而且是最难以企及的造诣。——斯特拉文斯基 8.贝多芬的音乐激发了恐怖惧怕惊愕和痛苦的力量,引起了无穷尽的渴望,这正是浪漫主义的本质。——霍夫曼 9.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我心中的欢乐不是我个人的,我把欢乐注入音乐,为的是让全世界感到欢乐。——莫扎特 10.水里的游鱼是沉默的,陆地上的兽类是喧闹的,空中的飞鸟1 / 6

是歌唱着的。但是,人类却兼有海里的沉默,地上的喧闹与空中的音乐。——泰戈尔 11.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威尔第 12.音乐之目的有二,一是以纯净之和声愉悦人的感官,二是令人感动或激发人的热情。——罗杰诺斯 13.如果没有音乐,生活就是一个错误。——尼采 14.我不是一个新闻很多的人,我不愿意我的名字和音乐以外的东西一起出现。——田震 15.因为音乐这种艺术就其性质而言,对神经有着直接的生理上的作用。——列夫·托尔斯泰 16.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高贵。——福楼拜 17.在音乐里面,我可以畅所欲言,自由自在。——王力宏 18.一首我喜爱的乐曲,所传给我的思想和意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门德尔松 19.但是我要强调,我们做音乐的方式虽然是旧的,但不代表是错的。——周华健 20.音乐是空气的诗歌。——保罗 21.音乐是医治思想疾病的良药。——沃·海登 22.一切时髦的东西总会变成不时髦的,如果你一辈子追求时髦,一直追求到老,你就会变成一个受任何人轻视的花花分子。——舒曼 23.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2 / 6

中国经典音乐鉴赏

中国经典音乐鉴赏 [摘要]中国经典音乐犹如中国名山大川一样,韵味独特,美丽多姿,传世名曲,数不胜数。每一中华儿女都应该去听一听,因为它们是中华音乐之精髓,是中国人几千年的精神寄托。伴随着优美的旋律,置身于中国山河美景当中,与大师进行心灵沟通。 [关键词]音乐内涵经典音乐 在上鉴赏课之前,我认为音乐只是用来听的。其实不然,音乐来源于生活,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受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与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具备很多人类难以料想的功能。 所谓的音乐,广义上来说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就是音乐。它是一种符号,声音符号,表达人的所思所想,是人们思想的载体之一;是有目的的,是有内涵的,其中隐含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思想情怀;它能用有组织的旋律和节奏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和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音乐的最大功能是从精神上让我们超越有限的生命的围墙,把视野投向另一个关于美的音乐世界。她最奇妙的力量在于让我们日益漂泊的灵魂有回家的感觉,扩充我们生命的宽度和深度,寻找到生命的精神支柱,找到灵魂的归属。 作为中国音乐精髓的经典音乐更加体现了音乐的功能,例如《汉宫秋月》,《广陵散》,《高山流水》等。 《汉宫秋月》:中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但乐曲的历史并不长。原为

崇明派琵琶曲,乐曲要表达的主题不是很具体。不少相关文章对此曲解题时都模糊地称,此曲旨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细腻深远的幽怨悲愁的情绪及一种无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心无限惆怅,流露出对爱情的强烈渴望。该名曲描述了在秋高气爽,明月高悬的寂静夜晚,被禁锢在深宫大院中的汉朝宫女,以月当人,诉说自己在宫中的悲惨遭遇,发泄对封建社会黑暗统治的不满。此曲情思缠绵,伤感动人,如泣如诉,悲愤凄凉,充分表达了宫女哀怨愤懑的心情。 这首乐曲是“山东大板筝曲”典型慢板乐曲之一。山东筝派演奏时多用右手大指,刚劲有力,又以大指连“托”的下花指为多,左手则“吟、揉、按、滑”,刚柔并蓄。乐曲一开始,右手大指“连托”一个6连音,每个音从高音5—→中音5都要弹得清楚、干净,明亮,时值平均,描述宫女思乡的心情。15小节后的一系列大指“托、劈”要有力、干脆,体现宫女悲愤心情,第25、26小节,连续运用了中指有力的“双音连勾”并上滑,紧接大指连托一个三连音的指法,加强和突出了重音,使音乐表现力上出现“激烈”的情绪,很好地丰富了乐曲内容。左手以吟、揉、按、颤、上下滑音等指法,配合右手,充分表达了宫女们复杂的内心情感。曲有两种较为流行的演奏形式,一为筝曲;另一为二胡曲,由刘天华先生所传。本曲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筝曲演奏运用了吟、滑、按等诸多技巧,风格纯朴古雅,是一首有代表性

音乐家名人故事

音乐家名人故事 音乐家,是个广泛的名词,简明的说,就是专注于音乐领域中的艺术家。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音乐家名人故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故事一:音乐之父巴赫 17世纪上半叶的德国上空被那浓烟迷雾覆盖着。这是一个窒息人性的阴森世界。大小公侯、僧侣和神甫们为了争权夺利,利用新教和旧教的分歧,分成两个阵营,各自勾结外国势力,在本国的国土上烧杀抢掠,从1618年起一直打到1648年。持续了30年之久的这场残酷的战争使德国人口减去1/3,城市萧条,土地荒芜,矿山损坏,工商业衰退。统治者用棍棒和鞭子维持他们的专治统治。自由农民犹如白乌鸦一样稀少。这是德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但是,漫长的黑夜总会有几缕星光的。就在这样一个动乱的时代却孕育了18世纪欧洲音乐的巨擘、古典音乐大师巴赫。他的音乐像一道闪光,给德国黑暗时代带来了一线光明,并影响着将来世界音乐的开展。 巴赫这个家族注定要和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在近两百年的时间中,巴赫家族出现了许多位音乐家。1685年3月21日,星期六。历史的镜头聚焦在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叫爱森纳赫的小镇。镇上的一所二层红顶楼房内,一个啼声洪亮的男婴呱呱坠地了。两天以后,孩子在圣奥尔格教堂受洗,父母为他取名约翰·塞巴斯蒂安。孩子的父亲是镇乐队的指挥。在塞巴斯蒂安出生以前,巴赫家族已在图林根生息

繁衍了五代人。从他的祖父一代开始,整个家族就以音乐为主要职业,真可谓是音乐世家。 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巴赫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音乐教育。在父亲的教诲下,他能熟练演奏小提琴和中提琴,还在他就学的当地学校的唱诗班中崭露头角。巴赫虽说没有像后来的莫扎特那样从小就被称为神童,却也在平实的家庭教育中打下了扎实的音乐功底。 巴赫10岁时便父母双亡,不得不背井离乡,来到奥尔德鲁夫他大哥家居住。巴赫在这位当管风琴师的兄长指导下,掌握了键盘乐器的演奏技巧,为日后成为键盘乐器演奏大师奠定了基础。由于家庭和经济的原因,巴赫没能像亨德尔那样去接受大学教育,在15岁时就远行到吕内堡求学。在三年多艰辛的求学历程中,巴赫广泛汲取了前人留下的丰富营养,亲自造访了附近的一些音乐名师,掌握了精湛的作曲技巧。 18岁时,巴赫的音乐生涯开始了。在当时的保护人管理办法下,巴赫不可能如后来的李斯特和帕格尼尼一般风光,更不可能像今天的明星一样大红大紫,而是以仆人的身份,在保护人的荫庇下生活和创作。这虽然让巴赫有了稳定的收入,却也不可避免地要和保护人发生冲突,乃至蒙受耻辱。巴赫最初于1703年和1707年先后在阿恩施塔特和米尔豪森的教堂中任管风琴师,创作也以宗教音乐为主。随着演奏技巧和作曲技艺的日趋成熟,巴赫随之声名鹊起,成为了一名宫廷乐师。从1708年到1723年的15年间,巴赫先后在魏玛和科滕的宫廷中供职。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号: 20135014245 《音乐鉴赏》论文 学院政法学院 专业法学 年级2013级 姓名陈华悦 论文题目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指导教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2014年12 月28 日 浅析中国古典音乐 学生姓名:陈华悦学号20135014245 政法学院法学专业 指导老师:邵良柱职称:讲师 摘要:中国的音乐有着很长的文化历史,但是中国真正欣赏中国古典音乐的人却不多。本文首先就中国古典音乐的大体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中国古代文化与古典音乐的关系,重点探讨中国古典音乐的主要特点及其蕴含的意境和感情,由此向世人展示中国古典音乐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音乐赏析中国古典音乐特点影响 Abstract: China music has a long cultural history, but Chinese appreciate classical music Chinese person but not much. Firstly, the general situation China classical music to analyze,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and classical music, focusing on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and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and the feelings contained, thus to show the world the charm of art and appreciation of classical music China method. Keywords: music appreciation Chinese classical music Characteristic Influence 中国古典音乐有悠久的历史传统,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丰富的民族音乐文化。中国古典音乐犹如一棵古老而常青的参天大树,以其源远流长和多彩多姿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它反映了中华民族以音乐修身养性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意志、道德、文化和追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反映中国古典音乐难以欣赏,不如流行音乐和西方音乐那么直感。当然,热衷于中国古典音乐者也大有人在,其关键在于是否懂得欣赏。

有关于音乐名言谚语

有关于音乐名言谚语 有关于音乐名言谚语1、音乐歌颂人们的生活,引导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苏)普罗科菲耶夫 2、音乐是生活中最美好的一面。--恩格斯 3、音乐家必须不断地反身自省,培养自己最内在的东西,以便使它转向外界。--歌德 4、音乐是建筑在美的基础上面的一种艺术。--青主 5、音乐是思维着的声音。--雨果 6、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梁启超 7、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 8、音乐表达的是无法用语言描述,却又不可能对其保持沉默的东西。--维克多·雨果 9、音乐不只是表达的艺术,它还是能引起激动的艺术。--(法)费提斯 10、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1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11、音乐应当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德)贝多芬 12、音乐是不假任何外力,直接沁人心脾的最纯的感情的火焰;它是从口吸入的空气,它是生命的血管中流通着的血液。--(匈)李斯特 13、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 14、音乐是心灵的迸发。它不象化学那样能进行实验分析。对伟大的音乐来说只有一种真正的特性,那就是感情。--弗德雷里克。柏辽兹 15、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苏霍姆林斯基 16、音乐常使死亡迟延。--伊索 17、在一切艺术中,只有音乐才能产生与广大群众的合作,同时在表达力量上,音乐也是优胜者。--恩格斯 18、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图 19、音乐用理想的纽带把人类结合在一起。--瓦格纳 20、音乐语言的真正活动范围就像其他艺术的活动范围一样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供参考 2

影响音乐发展100人

1:Aretha Franklin(出生于1942年3月25日的黑人女歌手Aretha Franklin,她将灵乐虔诚的信仰表现得淋漓尽致。1967-1973是艾瑞莎.弗兰克林巅峰时期,以灵魂、福音式曲风以及女性自觉的歌曲内容掳获广大歌迷的心,畅销曲一首接一首。在她三十多年的演唱生涯中艾瑞莎获奖无数,其中包括15座葛莱美奖,尤其节奏蓝调的项目似乎就专为她设置。另外终生成就奖、第一位女性艺人进入摇滚名人殿堂者也唯有艾瑞莎.弗兰克林。跨越流行与黑人音乐界线的她拥有七十多首流行单曲与近百首节奏蓝调单曲,除号称“灵魂乐第一夫人”外,“灵魂歌后”的尊称更确切说明了艾瑞莎.弗兰克林在美国流行音乐的地位。她深深影响了后来的Whitney Houston, Alicia Keys, Aaron Neville, Annie Lennox等知名女歌手。)2:Ray Charles(出生于1930年9月23日的Ray Charles,已于2004年6月10日与世长辞。从6岁开始,雷的眼睛出了问题,视力愈来愈弱,家里又没有钱为他看病,7岁时便已完全失明,雷的母亲对他非常严格,在他失明后,还教他洗衣、生火烧水。他说:“旁人都认为她十分残忍,可我母亲一直认为,我必须要学会这一切,眼睛看不见并不代表我比别人笨。”童年在一个乡村、蓝调、灵魂、爵士、Big Band音乐五味杂陈的音乐环境中长大,他10岁时开始在佛罗里达州Orlando的圣奥古斯汀聋哑学校的学习,并学习了古典音乐,在那里,他用布莱叶盲文学乐谱,创作音乐,并先后学会了弹钢琴、风琴,吹喇叭和演奏萨克斯管。这位伟大的黑人歌手除了留下一大批优秀而经典的作品以外,也深深得影响着Van Morrison, Otis Redding, Stevie Wonder等当今乐坛名家。) 3:Elvis Presley(大名鼎鼎的猫王。开辟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先河。生于1935年1月8日,于1977年8月16日逝世。20世纪50年代,猫王的音乐开始风靡世界。他的音乐超越了种族以及文化的疆界,将乡村音乐、布鲁斯音乐以及山地摇滚乐融会贯通,形成了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曲风,强烈的震撼了当时的流行乐坛,并让摇滚乐如同旋风一般横扫了世界乐坛。猫王在世界范围内售出的专辑是唱片业历史上销量最大的歌手之一。仅仅在美国,猫王就已经拥有RCA唱片公司和美国录音工业协会(RIAA)追颁的131张金唱片及白金唱片。据估计,猫王总销量中,40%是在美国国外创造的。猫王影响了至少整整一代人,而其中后来成为知名音乐家的也不在少数:U2乐队的主唱BONO,美国摇滚精神代表人物Bruce Springsteen,著名老将Led zeppelin主唱Robert Plant等等。 ) 4:John Lennon(披头士) 5:Sam Cooke 6:Marvin Gaye 7:Bob Dylan 8:Otis Redding 9:Stevie Wonder 10:James Brown 11:Paul McCartney 最成功的摇滚乐作者,歌手,乐队Beatles的一员。 12:Little Richard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知名歌手。 13:Roy Orbison 六十年代流行乐之王-猫王恭称他是全世界最伟大的歌者 14:Al Green 七十年代灵魂乐大师。 15:Robert Plant Led Zeppelin乐队主唱,他演唱的硬摇滚,民谣和节奏蓝调都堪称摇滚乐经典。 16:Mick Jagger 滚石乐队的主唱,是摇滚乐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主唱之一。 17:Tina Turner 美国摇滚教母,叱诧歌坛数十年。 18:Freddie Mercury 皇后乐队主唱,史上最优秀的歌手之一。 19:Bob Marley 牙买加的民族英雄。品格正直,对牙买加以及世界流行音乐做出伟大

关于音乐的名言

关于音乐的名言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音乐的名言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1、音乐是惟一可以尽情而不会侵害道德和宗教观点的享受。——爱迪生 2、音乐,有人将它比做花朵,由于它铺满人生的途径上,披发出不绝的芳香,把生涯装潢得更美。——贝多芬 3、音乐与音符并没有任何关系,音符不过是传达音乐实体的媒介物而已。———柴利毕达克 4、作曲家在创作一个作品时是全力以赴的。他轮番地经历了相信、怀疑、热心、绝望、欣喜和痛苦。——比才 5、音乐唤起了我们未曾想过它的存在和不曾清楚过它的意义的那些埋伏着的情绪。——斯宾塞 6、人都需要娱乐和变换兴趣,以防止变得迟钝,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苏霍姆林斯基 7、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叔本华 8、感人的歌声留给人的记忆是久远的。无论哪一首激动听心的歌,最初在哪里昕过,那里的情景就会深深地留在记忆里。——吴伯萧

9、体操和音乐两个方面并重,才能够成为完全的人格。因为体操能锻炼身体,音乐可以陶冶精神。——柏拉图 10、最好的音乐是这种音乐,它能够使最优秀、最有教养的人快乐,特别是使那个在品德和素养最为卓著的一个人快乐。——柏拉图 11、如果心头只能歌颂着自己的悲痛和欢笑,那么世界并不须要你,不如把你的琴一起摔掉。——装多菲 12、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贝多芬 13、音乐的魔力,足以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事变为可能。——列夫·托尔斯泰 14、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柏拉图 15、音乐好就好在能依照任何一种感想来调剂对音乐的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 16、因为音乐这种艺术就其性质而言,对神经有着直接的生理上的作用。——列夫·托尔斯泰 17、音乐,是任何处所都可以理解的真正的广泛性语言。——叔本华 18、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乐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马克思 19、音乐是属于群众的,这是人人有份的。——威尔第

黑龙江音乐名人

音乐名人录 车行(1957一 )哈尔滨人。词作家。1974年至2001年下乡。做过邮电报务,当过老师、艺术馆员,曾在黑龙江省电视台任电视编导。2001年12月特招入伍。现任空军政治部文工团编导室创作员。 1978年开始发表音乐文学作品。1988年《乌苏里放歌》和《西北恋情》获第二届全国青年歌词赛二等奖。先后出版了歌词集《关不住的风流》和《一去二三里》。代表作《孩子就是全世界》、《大鞭子赶着风雪走》、《好日子》、《常回家看看》、《母亲》、《越来越好》、《儿行千里》、《与世界联网》、《父亲》、《好运来》、《妻子辛苦了》。其中《常回家看看》、《好日子》、《越来越好》、《警察的承诺》获“五个一工程”奖;《母亲》、《越来越好》获广播新歌一等奖;《常回家看看》、《越来越好》、《好运来》、《与世界联网》、《心想事成》获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观众最喜爱节目一、二、三等奖;《常回家看看》获1999年华语榜中榜最佳作词奖。 刘和刚(1977-- )黑龙江拜泉人。祖籍山东巨野。先后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校和中国人民解放军艺术学院。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舞团。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主要演唱作品有《情路长长》、《儿行千里》、《又唱山歌》、《节日快乐》、《大北方》、《孩子妈》、《放飞忠诚》、《父亲》、《梦中的卓玛》、《大西北的鼓声》、《与祖国同在》、《放飞黑土地》、《黑土恋歌》、《下第一桥》等。2000年6月参加第九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以一首《母亲》获个人荧屏奖、团体一等奖,并荣立三等功一次。2002年8月参加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演唱《儿行千里》,获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2003年10月参加文化部举办的“2003全国声乐(新人新作)比赛”荣获民族组男声二等奖。2003年11月获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举办的“中国广播文艺奖”、“金号奖”,全国听众喜爱的“十佳歌手奖”、“最佳歌手奖”。2003年12月获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2004年8月第十一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获职业组民族唱法银奖和“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唯一特别大奖,并获“全国观众最喜爱的歌手”奖。 刘锡津(1948-- )哈尔滨人。著名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国家级优秀专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全国政协委员,中央歌剧院院长。曾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院长,黑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黑龙江省音乐家协会主席。 代表作品有:歌曲《我爱你,塞北的雪》,《北大荒人的歌》,《我从黄河岸边过》,《东北是个好地方》,《北大荒--北大仓》主题曲,第六届全运会运动员之歌《闪耀吧,体育之星》,第三届亚洲冬季奥运会主题歌《亚细亚走向辉煌》等。器乐作品有合奏《丝路驼铃》,月琴组曲《北方民族生活素描》,双二胡协奏曲《乌苏里吟》,为四种民族乐器而作--《满族组曲》,柳琴组曲《满族风情》,大型民乐合奏《紫金宝衣之秋--众善普会》,箜篌组曲(八首)《袍修罗兰》,大型组曲《漩浪颂》,交响序曲《一九七六》,交响诗《乌苏里》,月琴协奏曲《铁人之歌》,交响合唱《金鼓》等。舞剧《渤海公主》在香港演出成功,并获文化部优秀演出奖、作曲奖;音乐剧《鹰》获文化部文华大奖,本人获文华作曲奖。他还为数百部电影、电视剧作曲。其中他担任作曲的电影《花园街五号》、《女人的力量》、《飘逝的花头巾》、《城市假面舞会》、《天下第一剑》、《离婚喜剧》等,获文化部“华表奖”(政府奖);他担任作曲的电视剧《不该将兄吊起来》、《硝烟散后》、《黑土》、《俄罗斯姑娘在哈尔滨》、《车间主任》、《雪乡》、《西部太阳》等获“飞天奖”、“金鹰奖”、“五个一工程”奖、“金虎奖”等各项奖励。作品曾在亚洲、欧洲、美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演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