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德意志

永远的德意志
永远的德意志

永远的德意志

我已经不想再去和那些盲目的人争论,二战是谁的错,希特勒是人还是恶魔。

我只记得,卡拉扬在死前和别人去鹰巢,他孤独地看着元首最后的地堡,低声说,是不是没有人把你们好好埋葬。

邓尼茨元帅在纽伦堡审判上,依然骄傲而坚定,他的肩膀有不动声色的忠诚和镇静,他说,

如果我可以回去,我依然会这样做,我们都没有后悔,我们依然要义无返顾,全力以赴地走下去,他没有欺骗我们,我们也不会欺骗我们的心。

那些申称客观的书忘了太多,

他们忘了说,1945年的5月,在德军投降的那一刻,全世界的德国潜艇凿艇自沉,那个名为彩虹的行动,无言地代表了多少军官士兵的忠诚勇敢的心,他们的骨骸在深海里下沉,而魂魄却亮丽地升上天堂,他们的灵魂是不是最终回到柏林,在勃兰登堡门下拥抱。

他们忘了,诺曼底登陆盟军杀死的敌军,都还是孩子,那些SS青年师的男孩,相信着他们自己的祖国,坚信着,不惧怕地走向灭亡。如果说你们都觉得,这一切都是元首的错,那么谁来拯救德意志?

三十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元首的统治才使失业人数大量减少,也就是那个时候德意志才开始振奋而觉醒。

我的确一直看不起法国,一战结束的时候他们对德意志要求签定的条约,苛刻得不下于近代列强在中国签定的条约,并且在贡比涅森林福煦列车附近的签定地点,刻着永远无法磨灭的屈辱的字迹,1918年11月11日,以罪恶为荣的日尔曼帝国在此屈膝投降。而他们号称最伟大的撤退,无非是元首不屑而嘲讽地说的,没有看过逃得那么快的国家。

克里斯塔施罗德是元首的秘书,我在工作的间隙看了她写的自传,那段话我永远没有办法忘记,

只要还有一丝渺茫的希望他就要抵抗,他痛苦着,幻想着,固执顽抗地相信着,从拉斯登堡的狼穴,到巴特诺海姆的鹰巢,甚至是柏林总理府地堡那一个一个阴沉昏暗,盟军空袭不断的日子。他依旧还是梦想着他的帝国,从未明白,他的子民正带着他们共同坚信的荣耀和忠贞,毫不犹疑地走向灭亡,而他颤抖地为青年师的孩子带上铁十字,苍老的记忆里只记得,自己曾站在哪一年的柏林中心,向这整个德意志许诺,要带给他们一千年的幸福。

他看着远处的艾菲尔铁塔,纳粹的党旗已经在上面飘扬,他说,

你看,巴黎是不是很漂亮。

是。

柏林呢?

柏林永远是我心里最美丽的城市。

但不是这个世界上公认的。

......

等战争结束,我们就重建柏林,找世界上最好的设计师,用最好的材料,重建国家美术馆,收集世界上所有著名的画作,重建柏林爱乐大厅,

重建国家歌剧院,柏林将会是这个世界上最骄傲最美丽的城市。

XXXXXX很多年以后也还一直记得元首那天的脸和话语。

在巴黎的天空下,某一个不为人知的黄昏,夕阳零碎地撒在地上。周围葱郁的树木偶尔被风吹起沙沙的响声,远处的艾菲尔铁塔上德意志的旗帜张扬着它的辉煌。

他是记得的。

你在哪一年柏林的中心说你要为这个德意志带来一千年的幸福。

你在哪一年巴黎的街道说你要把柏林建成世界上最美丽的城市。

即使所有人都背叛了,走开了,失散了。

即使我们败了,被审判了,被唾骂了,我却依然记得。

我们是错了还是胜了,是复仇了还是荣耀了。

你是虚情的还是真心的,是疯狂的还是忠心的。

到最后我们悲伤了还是坚定了,我是固执了却依然还是记得了。

我相信我是见过了你最深情的脸和最单纯的热情,在千万里的战线上,风雪还是烈日,绝望还是杀戮,给我们永不悔改的信念,奔赴不同的远方,死生不渝。

这年十月,我们站在华沙的中心,正如站在一个世界的起点,德意志的挣扎和呐喊,你听见了吗?

使命在召唤。

这无关于复仇和权力,无关侵略和背叛。这种声音仅仅是一个民族的优越感与被荣耀的光环赐予的震惊与感动。

这个瞬间,在那年的华沙,在我们的一生,在帝国的历史里,在日益沉沦被遗忘的时间里,一切都如尘土沉寂,却在刹那间成为了我们对于这个国家,永恒不朽的誓言。

我们是德意志的军人,背负了整个德意志的幸福。告别了之后,天涯海角的战场,相隔千里的战线,我们都要去战斗。

未来依然是天寒地冻,举火燎天。

未来依然是天寒地冻,举火燎天。柏林办公室壁炉里的的火在熊熊燃烧,不时传出木柴烧焦断裂的劈啪声。他平静地面朝窗户,看着窗

外凛冽的风卷起残留的枯叶,而天有浓重的灰色,云层厚重,低沉而阴郁。

他低头,发觉自己修长泛白的手指因寒冷而僵硬。

你在萨克森豪森看见的阴霾天空,有着柏林所没有的苍凉沉默。

想起曾经梦想过的生活,在远方渐行渐远,而自己的手,已经僵硬成再无法挽回的残忍姿态。

已经多少年了,已经多少个昼夜。

再也没有关系。

几十年以后的今天,所有的战争和杀戮,消亡和新生,都被遗忘。帝国在那年灭亡。没有一个人留下来,倾听我们的哭泣。没有人愿意提起,那些死去的人。

他们走过的路,他们的付出,他们的挣扎,他们辗转的路途,奔赴的战场,都如施普雷河最深处的沙石般寂静。

施普雷河缓慢却坚强地流淌,穿越我们的记忆,穿越所有的冰冷眼泪。我们还在这里

,平静地坚信着,他们曾经辉煌,未来终将辉煌。

我依然会梦见你们

那画面始终定格在1939年你们带着荣耀与骄傲穿越勃兰登堡门的午后

阳光剧烈遥远天空

梦里我不再记得萨克森豪森和达豪铁丝和木栏纠缠的营区

不认识去布痕瓦尔德和奥斯维辛的路

没有看见维斯杜拉的硝烟

华沙的人们没有盯着天空绝望地猜测轰炸机会不会来

没有看见饶过马奇诺的装甲车巴黎的青年还在浪漫而甜蜜地恋爱

不列颠的天空依旧还是干净而透蓝伦敦的街道还是繁华而喧嚣

你们没有一个人在斯摩棱斯克的夏夜遥望星空想念家乡

没有一个人在风雪冰天的莫斯科因寒冷而颤抖

没有人被孤独地葬在了斯大林格勒漫天飞雪的枯死白桦下面

没有一个青年师的孩子死在诺曼底的沙滩

死在柏林的废墟中间

仿佛那些雪虐风饕寒风冷雨沧海横流烽火连天的日子

从来就没有来过

施普雷河那么多年依旧穿越柏林的街道穿越我的记忆变成冰冷的眼泪

它缓慢而沉闷地流淌滚动着悲伤与想念的低沉的

音律_

第三帝国

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我们终将为了荣誉誓死而战!

铁路现代化信息技术概述

铁路现代化信息技术概述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铁路建设中的作用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铁路一直被视为我国经济的命脉。铁路在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仍将是我国内陆的主要交通工具。针对当今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铁路运力的需求不断增长的状况,除了加大投资大力发展我国铁路事业外,提高运营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挖掘现有铁路设备的技术潜力已是铁路部门的当务之急。为此,铁道部在TMIS系统的研究上投下大量的财力、人力。其应用领域将在如下几个方面得到体现: 1.铁路现代化通信系统; 2.行车指挥自动化系统中图象处理技术的应用; 3.自动导航及安全控制系统; 4.列车的自动检测、实时监测及保养系统; 5.列车服务支援系统中的应用; 6.遥感图象处理在铁路建设中的应用。 二、运输管理信息 TMIS(TransportationManagementInformationSystem),中文含义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简称M1S)是管理学科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关键因素。TMIS是管理信息系统在铁路运输

领域的具体应用。 铁路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先行产业。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铁路运输系统。 根据铁路运输发展的需要,铁道部决定在现有基础上建成一个完整的铁路信息系统,使铁路的管理从现在的经验管理跃进到现代化管理的水平。 铁路信息系统总体上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业务部门管理信息系统,属执行决策层;第二层为综合信息系统,收集和综合各业务部门的信息,提供各种分析资料,编制季度、年度计划和某些重要决策,属于战术决策层;第三层在综合信息系统基础上,以战略决策为重点,为宏观决策支持系统。 在铁路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诸多系统中,铁路运输管理信息TMIS是一个核心系统,TMIS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货运营销与计划编制; 客票发售与预订; 行车组织管理; 现在车管理; 调度综合管理; 列车预确报; 货运管理; 机务管理;

中华民族精神题库 全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 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6.民主化必定带来极端的个人主义……×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 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 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_讲解

幻灯片1 《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 讲解 幻灯片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唯物史观的系统阐述 幻灯片3 一、写作、出版背景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写作意图 ● 1.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 ●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 3.系统阐述唯物主义历史观 幻灯片4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创作过程和出版情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这部著作,写于1845—1846年。共分两卷。 第一卷(序言、1-3章), 第二卷(序言、1-5章)。 他们生前仅发表第2卷第4章。1932年在苏联用德文出版,1933年用俄文出版。 幻灯片5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一卷第一章文本概况 ●第一卷第一章中心内容:第一次系统地叙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根据唯物史 观阐明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共产主义的重要论点。第一次使用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这一术语。 幻灯片6 (四)写作背景: 《形态》写于1845年11月——1846年8月。 写作这部著作是为了彻底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和“真正的社会主义”,并清算他们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幻灯片7 青年黑格尔派 青年黑格尔派是德国激进的资产阶级思想流派,高举批判的大旗,在哲学上力图从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中引出革命的和无神论的结论;在政治上抨击封建制度,主张实行资产阶级改革;但对反动势力的斗争仅停留在对宗教和基督教义的批判上,因此,青年黑格尔运动虽然在德国历史上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哲学批判却严重脱离现实,将改造社会的事业等同于理论斗争,日益蜕化为革命运动的羁绊。 他们认为,思想、概念是世界的本原,世界受观念的支配,现实世界是观念世界的产物,故而从观念、思想出发就可以理解物质世界。要改变现实只需进行思想上的革命即可。对于如何进行思想革命,费尔巴哈提出用抽象的人及人与人的相互需要代替现存的宗教观念,鲍威尔将理论家的批判视为历史前进的唯一动力,而施蒂纳则以为宣称某些思想观念为“怪影”并予以抛弃就可以摧毁现存的世界。 幻灯片8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一、简介 《德意志意识形态》全称为《德意志意识形态,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以及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作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本书第一次系统地全面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成熟的标志。 一)写作背景 1、揭露青年黑格尔学派的唯心史观 2、彻底清算自己从前的哲学信仰 3、革命实践的需要 二)创作与出版 1、创作:1845年秋至1846年5月 2、出版:马恩生前未能出版,1932年第一次在苏联用德文全书发表 三)篇章结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共有两卷组成,每卷各由三章组成 1)第一卷:对费尔巴哈、布·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 该卷包括:序言 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费尔巴哈》章是全书最重要的部分,由四个手稿构成。 莱比锡宗教会议 第二章圣布鲁诺 第三章圣麦克斯 莱比锡宗教会议闭幕 2)第二卷:对各式各样先知所代表的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 该卷包括:真正的社会主义 第一章莱茵年鉴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哲学 第四章卡尔·格律恩。“法兰西和比利时的社会运动”(1845年达姆斯塔德版)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历史编纂学;

第五章“霍尔施坦的格奥尔格·库尔曼博士”或“真正的社会主义”的预言。 (其中第二章、第三章已缺失) 著作的最后还附有恩格斯的著作《真正的社会主义者》,它作为《德意志意识形态》第二卷的直接承续。 二、文本解说——对《费尔巴哈》四份手稿的分析 手稿Ⅰ(P6~P18,第1段至第29段):着重阐述分工与所有制在历史发展的的不同阶段上的相互对应关系,并阐明了从事实际活动的现实的个人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的生产者的观点。 1、写作目的:揭露青年黑格尔派的实质(1-4) 2、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5-9) 3、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前提:现实的个人的存在(10-14) 4、生产和分工。劳动分工和所有制的形式:部落所有制、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封建 的或等级的所有制(15-25) 【P129,文本节选Ⅰ:3、4,第10到25段】 5、对历史的唯物主义理解的实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26-29) 【P133,文本节选Ⅱ:5,第26到29段】 手稿Ⅱ(P18~P42,第30段至第59段):着重对费尔巴哈的感性直观的唯物主义观点进行了批判,并强调了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其实就是使现存世界革命化的共产主义者。 1、人的解放(30-31) 2、批判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直性观、不彻底性(32-34) 【P137,文本节选Ⅲ:1、2,第30段到第34段】 3、三种生产方式: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满足新的需要的生产、社会关系的生产(人的生 产,家庭)(35-38) 【P140,文本节选Ⅳ:3,第35段到第38段】 4、社会分工及其结果:私有制、国家、社会活动的异化(39-45) 【P143,文本节选Ⅴ:4,第44、45段】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关键技术

我国铁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关键技术 前言 高速铁路正在全世界如火如萘地发展,2002年底统计世界新建高速铁路已达5435km,2004年4月1日韩国首条高速铁路开通,速度达300km/h,2005年中国台湾省首条高速铁路也将开通,到2007年全世界新建高速铁路还要增加3267km。 高速列车是高速铁路的技术核心,是机车车辆现代化的具体载体。如果说高速铁路是现代高新技术的综合集成,则高速列车是机械、电子、材料、计算机、控制等现代技术综合集成的集中体现。根据国务院批准执行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要求,2020年前我国将修建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及三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共计达12000km以上,为此研究开发并攻克高速列车的关键技术,推进我国机车车辆现代化已成为当前摆在铁路科技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高速列车如按列车动力轮对分布和驱动设备的设置来分类,可分为动力集中型和动力分散型,如按列车的转向架布置、车辆联结方式来分类,可分为独立转向架式和铰接转向架式,各种类型的高速列车各有其优、缺点,但总体上均取得成功。随着高速列车速度提高到300km/h以上,动力集中与动力分散两种类型正在相互靠拢,界线逐渐模糊,动力分散式相对集中,动力集中式将动轴扩展,粘着利用更加充分而性能价格比提高,正向着综合型式发展。 各型高速列车不论具体结构及设备如何,其关键技术是一致的,可以列出如下十大技术领域: 一、交流传动技术 1. 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装置的特殊要求 高速列车在高速下运行,其基本阻力大大增加,尤其是空气阻力与速度成二次函数关系,其功率与速度成三次函数关系,因此,必须具备大功率的牵引动力。高速列车牵引传动装置的特殊要求是: ◆大的额定输出功率。 ◆牵引电机重量轻,易维修,耐恶劣环境条件。 ◆速度控制方便。 ◆电机的转矩—速度特性较陡,可抑制空转,提高高速下粘着利用。 ◆电机无换向,不会引起电气、机械损耗,无环火故障。 2. 交—直—交变换系统 交—直交变换系统是将单相交流电通过整流转变为直流电,又通过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变为可改变频率与电压的三相交流电,供交流牵引电机牵引所用,高速列车的交流传动系统与一般工业领域的变流装置相比,有其技术上的特点:◆调速范围宽,可从0速度一直到最高速度300km/h以上,而且调频连续无冲击。 ◆控制特性全面。从恒功控制到恒转矩控制,再到自然特性区控制,均可实现。 ◆有良好的快速动态响应特性。能适应空转,打滑、跳弓、离线等各种网压波动。

德国的公民教育

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德国的公民教育 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姓名:商奉献 学号:2013110103 导师:唐克军 2014年11月20日

德国的公民教育 摘要公民教育在德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公民教育也经历了相当复杂的发展过程。尤其是战后德国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公民教育,塑造新一代德国公民,以此提高全体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一直是教育行政机关以及学校工作实践的重点。本文主要从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德国公民教育的现状分析、德国公民教育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介绍德国的公民教育,希望对我国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所启示。 关键字德国公民公民教育民主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一)德国公民教育的概念 公民教育,在德国也被理解为政治教育(Politische Bildung),是一门有关政治科学的公民学科。1945 年以后,德国教育界已达成一种共识:一方面,中小学的公民教育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另一方面又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独立性课程是指:在学校课程设置中,公民教育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所谓综合性课程,主要是指公民教育课程涉及一些其他学科知识,比如历史、宗教、伦理、政治、公民、社会科学、地理等学科。德国公民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公民教育的里程碑——《博特斯巴赫共识》被誉为德国公民教育的“圣经”,共识中达成以下三项重要原则。 第一,禁止灌输,不允许教师用任何手段对学生进行灌输,因为这会妨碍学生形成独立的判断;第二,保持争议;在科学和政治上有争议的一切内容,在教学中也必须保持争议;第三,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维护个体利益的能力,政治教育必须使学生能够分析政治形势以及他自己的相关利益,能够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寻求影响既定形势的手段。 (二)德国公民教育发展历程 1.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政治教育始终以培养“驯服的臣民”为最高目的 在德国的封建君主专制时期,统治者把公民教育归结为“国民教育”,其始终把培养“驯服的臣民”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政治目标。尤其是在威廉二世(1859~1941)掌权之后,为了推行其社会政策和“世界政策”,反复灌输以“君主主义”为核心的,包括权威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在内的思想,最终

《德意志意识形态》详解

基本观点 众所周知,《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巨著中,马、恩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式各样唯心史观的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详细分析 为了分析研究之便,这里先把《形态》中对唯物史观所作的近1000字的表述抄引如下: “这种历史观就在于: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态,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这样做当然就能够完整地描述全部过程(因而也就能够描述这个过程的各个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由此还可得出下述结论: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也不是可以通过把它们消融在‘自我意识’中或化为‘幽灵’、‘怪影’、‘怪想’等等来消灭的,而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历史的动力以及宗教、哲学和任何其他理论的动力是革命,而不是批判。这种观点表明: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每个个人和每一代当作现成的东西承受下来的生产力、资金和社会交往形式的总和,是哲学家们想象为‘实体’和‘人的本质’的东西的现实基础,是他们神化了的并与之作斗争的东西的现实基础,这种基础尽管遭到以

德意志意识形态

《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部著作是马克思主义创立时期马克思和恩格斯合写的。1845-1846年 分为两卷:第一卷的主要内容是批判费尔巴哈和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史观;第二卷的主要内容是批判当时德国的“真正社会主义”。《费尔巴哈》是这部著作第一卷的第一章。它概括了全书的基本观点,是整部著作的导论。 产生的原因: 第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运动的兴起。 第二,马克思和恩格斯积极进行革命实践的产物。 第三,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和组进行理论研究取得初步成果的条件下产生的。 内容说明: 主要内容有: 第一,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第二,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 第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 第四,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

第五,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作用。 第六,未来的共产主义的特征。 当然,应该指出,在《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首创的理论的某些基本概念,有的还是用不太确切的术语来表达的。例如:生产关系这个概念经常是用“交往方式”、“交往形式”、“交往关系”等术语来表达。有些提法不确切。如:“消灭分工”、“消灭劳动”、家庭是“起初”的社会关系等。 一 《费尔巴哈》 (共四节) A、一般意识形态,特别是德意志意识形态 这一节共25段。中心内容是阐明唯物史观的前提、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明确地论述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 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青年黑格尔派哲学及其批判的实质 从四个方面剖析: 青年黑格尔派从来没有离开黑格尔哲学的基地。 青年黑格尔派和黑格尔一样,都把观念的东西当成世界万事万物的决定者和创造者。

德国文化的13个Themen

Lektion 1 Glücksymbol oder Unglücksymbol? Hufeisen Spiegel Katze Klee Regenschirm Kuckuck Geld auflesen Dreck

Lektion 2 Euromünzen EU -- Europ?ische Union Geld Euro Cent Münze Seite V orderseite Rückseite Deutschland: Adler Stern …Einigkeit Recht Freiheit“ ?sterreich: Frieden Mozart Schloss Dom 说明:Die Vorderseite der Münzen ist in allen zw?lf L?ndern des Euroraums einheitlich gestaltet. Die Rückseite zeigt in jedem Teilnehmerland ein anderes, von nationalen Künstlern entworfenes Motiv. Alle Münzen k?nnen im gesamten Euroraum verwendet werden.

Lektion 3 Ich sehe das, was Sie nicht sehen k?nnen! ---- Ich sehe das, was Sie nicht sehen k?nnen! Ich sehe einen/ein/eine…---- Ich vermute, Sie sehen einen/ein/eine… ---- Nein, ich sehe keinen/kein/keine…/// Ja, der/das/die …ist sch?n.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 【摘要】:文章通过研究《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论述,揭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主题思想和基本内容是马克思的个人理论,而这种理论的核心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的人”,其本质是在”社会中、历史中行动的人” 。 【关键词】:马克思;现实的人 一、个人的含义 “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个人在马克思的哲学和思想中的地位是很高的,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个人始终是马克思关注的核心,个人始终是马克思进行研究的一条主线。 读到这里,很容易让人想到,我们当今社会所特别强调和提倡的”集体主义”--就是一切从集体出发,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的思想,和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是有些出入的,那么究竟集体和个人谁是更基础性的?当二者的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样处理?笔者认为,个人是社会的细胞,是基础性的,集体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之上的,只有重新发现个人,尊重个人的价值和各项权利,充分发挥个人的创造性,这样的集体才更有活力,更强大,集体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二者的利益出现冲突时,应该怎样处理?对于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建立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的,所以这个问题的答案也应该建立在上一个答案的基础之上的,当我们个人遇到这个问题时,个人可以完全根据个人的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解决,你可以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可以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这完全是一个个人化的问题,个人有选择的权利。单个人遇到这个问题,单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选择,这是自由的和偶然的,但是从总体上来考虑,总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或者多数人会选择”个人利益是第一位的”,或者多数人选择”集体利益是第一位的”,无论单个人怎样选择,从统计上讲,总会有一个多数人的选择,这个却是必然的,就是这个多数人的选择,就是对问题的最好回答,也是问题的最后的答案。这里面好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一样,在调节着大家对这个问题的选择和解决。 在写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在人的问题上的两个错误,第一、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成是抽象的人,而不是依附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现实的历史的人”。第二、批判费尔巴哈脱离人的实践活动,简单、直观地把人只看作是感性的对象,而不是感性的活动,没有看到人改造世界的能动作用。在完成对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的批判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对”现实的人”作了具体说明:”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

美国文化VS德国文化

German culture VS American culture 蒋开芳学号:201403020514 Germany I grew up with a dream to have a further study in Germany, although I have heard a lots of assessment about German, such as inflexibility, stiffness and so on. However, I do believe that they even have known nothing authentically about Germany, while I have not went to Germany yet, but I’ve already gathered a lot of information about Germany from all kinds of social networking site and communication website. There are some reasons why I’m interested in Germany and it’s easier for me to adapt. First of all, I’d like to introduce something about education that I have known. It’s quite different from our country that their higher education is separated from the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heir ultimate goal of education is not to invest or money,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to be a revolutionary idea. Secondly, it’s a nation of economy, modesty, and caution, while these features were interpreted as conservative and stiffness. There are some examples to explain these misunderstandings. Example 1: We can often see a sign on the construction site, which marks the completion time. In Germany, almost all of the projects will be finished as the sign marks. Example 2: I have ever seen an authentic story about a student who is the first time to catch bus. He has known that he needed to buy the monthly tickets, while he has no idea that he needs to buy it on the bus station, so he said that he will buy a day tickets.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现代铁路信息技术课程的报告 成员:电牵1班 胡根连 电牵2班 陈广思 电牵2班 欧尚聪 电牵2班 谢秀旭 指导老师:刘珺老师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目录 摘要 (2) 一、中国铁路发展历程 (3) (一)晚清——开创时代 (3) (二)民初——缓慢前行 (3) (三)新中国成立之初——恢复生产与运输 (3) (四)三大改造到文革结束——基本框架形成 (3) (五)新时期——新的发展时代 (4) 二、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4) (一)中国铁路现状 (4) (二)中国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 (5) (三)中国高速铁路发展 (6) 三、中国铁路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7) (一)加强技术创新 (7) (二)降低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7) (三)优化高铁产业结构 (8) 四、结束语 (8) 参考文献 (8)

中国铁路现代化发展 摘要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大陆性国家,经济联系和交往跨度大,需要有一种强有力的运输方式将整个国家和国民经济联系起来,同时引导和促进其他运输方式的发展。而铁路最显著的特点是载运质量大、运行成本低、能源消耗少,是最适合中国经济特征和人们收入水平的区域骨干运输方式。自20世纪以来,随着汽车、航空和管道运输的迅速发展,铁路不断受到新的浪潮的冲击。为了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适应货主和旅客安全、准确、快速、方便、舒适的要求,各国铁路纷纷进行大规模的现代化技术改造,同时改革运输组织工作,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在重载、高速运输和信息技术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再加之现代管理和优质服务以及铁路的区域联网、洲际联网,使铁路增添了新的活力,在现代化运输方式中占着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中国铁路的发展历程和现代化技术发展,伴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中国铁路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正朝着现代化目标快速前进。 关键词:中国铁路;发展历程;现代化技术发展;高速铁路 Abstract:China is a typical continental countries , economic ties and exchanges span,there is a strong need for the entire country and the mode of transport linking the national economy , but to guide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other modes of transport.And the most notable feature of the railway is carrying a massive , low operating cost, low energy consumption,both passenger and freight transport in large traffic over long distances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it is much best suited to people's income and level of regional backbone of transportation.. Since the 20th century ,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tive , aviation and pipeline transportation , the railway continues to meet a new wave of shock.Countries have carried out large-scale modernization of railway transform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and adaptation shippers and travelers - safe, accurate, fast , convenient, comfortable requirements .At the same time, reforming the transport organization and adopting new technology actively,which has made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heavy-duty ,high-speed transport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is essa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technological moderniz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ways ,what’s more ,with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China's railway development has entered a new phase, moving rapidly forward for the goal of modernization. :Keywords : China Railway ; Development of History ; Modern Technology;High-speed Railway

德国民族精神

德国民族精神:一是讲理性,守纪律,办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二是文化素质普遍较高,说话有修养,知识面广,不怕辩论。三是崇尚自强不息,精益求精,永不满足 大国崛起,软实力至关重要。在德国崛起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和文化到底对德国的崛起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其成功的经验对当代中国有何启示?日前,本刊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前驻德大使、前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先生。 《人民论坛》:德国二战失败后,为什么能迅速恢复和发展,成为欧洲经济第一强国。在德国崛起过程中,教育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梅兆荣:德国取得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高度重视国民教育,着力提高民族凝聚力和国民素质,从而为国家的振兴提供强大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撑。对此,普鲁士元帅毛奇在普法战争胜利后曾经自豪地说:“普鲁士的胜利早就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决定了。” 德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实施《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早在1717年,普鲁士帝国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就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明文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在普鲁士,受教育和服兵役一样被视为公民必须的义务,而国家则为它的公民提供免费教育,通过教育,灌输民族统一的思想,全面提高国民的素质。当有些大臣劝威廉一世考虑办学经费问题时,国王斩钉截铁地说:“这些钱相对于我的长远收益来说,算得了什么?我推广教育,改善的将是我整个国民的素质啊!”威廉一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大帝继位后,坚决贯彻义务教育的基本国策,于1763年8月12日亲自签署了世界上第一部《普通义务教育法》。 德国在发展教育方面首先是教育理念的变革。主张公民受教育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在将来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其二是提倡教育和研究的有机结合。三是建立灵活的教育制度。四是职业技术教育十分发达。 德国的教育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19世纪60年代,适龄儿童入学率已经达到97.5%。在普及全民教育的同时,普鲁士还建立起教学与科研并重的现代大学——柏林大学。国王威廉三世把豪华的王宫捐献出来作为大学校舍,同时保证国家必须对教学和科研活动给予物质支持,但是不得干涉教育和学术活动。柏林大学的活力与人才培养,为德国强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基础,也为全世界现代大学模式开了先河。 全民教育为德国培养了高素质的国民,大学给德国带来了创造和发明。国民素质的大幅提高使德国终于在1871年实现了统一,并一跃而成为世界一流强国。19世纪中期后,德国的科学家所做的贡献,比英国、美国、法国的总和还多得多。从1851年到1900年,在重大科技革新和发明创造方面,德国取得的成果达到202项,超过英法两国的总和,居世界第二位。直到今天,德国依然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 追问 这是摘自《德国精神》这本书的序言,估计你自己都不知道,我想听听你自己的意见 武士道精神影响了整个日本的国民性,比如武士道精神中献身精神,责任感,使命感。武士道精神在近代,逐渐沦为军国主义的工具,也是与其强调的“忠”,“义”,“名誉”等性质是离不开的。武士道具有两面性,它既毁灭了日本,又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共产主义思想解读

摘要:共产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框架。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一部重要的哲学著作,不仅完成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以及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而且系统的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进一步揭示了共产主义运动的一般规律,对于当今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有着深刻地指导意义。 一、阐释了实现共产主义的前提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主要从分工的角度以及私有制的产生角度来分析共产主义的。他们认为,私有制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分工造成的,分工的出现使得社会生产力不断地发展与扩大,与此同时,分工的出现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阶级矛盾的激化,甚至人的本质的异化。如何消灭这种“异化”,首先,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高度发达。其次,由于异化造成了阶级出现了分化,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越演越烈,无产阶级革命最终爆发。最后,交往的建立和发展,特别是普遍交往的建立和发展。“异化”作为实现共产主义道路上的主要障碍,只有消除了“异化”现象才能够为共产主义的实现铺平道路创造先决条件。换句话说,消除“异化”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共同发展和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为了生存,无产阶级必须联合起来形成同盟,继而为实现共产主义,扫清障碍,创造有利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就交往的力量本身来说是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某种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因此,马克思、恩格斯得出以下这样的结论:“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普遍存在,就像共产主义——它的事业——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也就是说,共产主义是一项世界历史性的事业,只有从全世界的角度把握才能够实现共产主义。 二、共产主义不能在一个国家首先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可能的。”这句话指明共产主义是不能也不可能由某个国家单独完成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联合的运动,只有通过几个先进的国家联合起来共同斗争才能够实现。否则,共产主义只是一种“经验上的可能”。 三、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特点 1.以彻底消灭私有制为根本目的 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指出:“但随着基础即随着私有制的消灭,随着对生产实行共产主义的调节以及这种调节所带来的人们对于自己产品的异己关系的消灭,供求关系的威力也将消灭,人们将交换、生产及他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方式重新受自己的支配。”“私有制推翻了一切旧的生产关系和交往关系的基础。”这些论述从某种角度阐述了共产主义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消灭私有制,这在以前是完全没有的,也是不可能做到的。过去以往的社会革命不过是以一种私有制取代另一种私有制,而共产主义本质上是要消灭这种私有制。 2.共产主义运动是自由联合体的运动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每个参加共产主义运动的个体都是抱着为了完全消灭阶级的信念而组成的自由联合体。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多次使用“联合起来的个人”“各个人之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 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1/3 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 。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铁道部机关共设置16 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铁道部部属企业有20 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16 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资金清算中心、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部所属协学会、协会12 个:中国铁道学会(含中国蒸汽机车协会)、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 中国铁路主要指标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3002公里 国家铁路运输收入:1483.4亿元,客运:476.7 亿元,货运:784.3 亿元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9.73亿人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22.12 亿吨 全国铁路换算周转量:22035.26亿吨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4788.61亿人公里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17246.65亿吨公里 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16320台,内燃:11355 台,电力:4622 台 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40487辆 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510327 辆 国家铁路职工人数:228.41万 人,运输业:152.68万人 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533.47 亿元 运输设备更新改造投资:128.71 亿元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67.55 亿元运输业劳动生产率:145.2 万换算吨公里/ 人(按价值量计算)跨越式发展战略 2003 年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到2020 年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质量基本满足旅客货主需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在运输能力上,到2020 年,使铁路网规模有一个较大发展,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改变能力紧张的状况,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和大能力货运网络。 (2 )在技术装备上,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线路桥涵技

德国人的七种品质

德国人的七种品质 德意志,经过世界第一,第二次数百年的世界大战,直到今天,仍屹立在世界强国之列。德国人民所具备的品质,的确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希望你能认真读完,对比对比自己,一定会有所收获的: 讲究秩序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讲究秩序的民族。接触过德国人、或是去德国观光访问过的人对此都有深刻的印象。在德国大到庆典、展会,小到家庭主妇外出购物都被事先安排得井井有条。维持秩序的标志牌和禁令牌随处可见,事无巨细都有明文规定,并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如商店的营业时间是有严格规定的,如果商店8点开始营业,店员7点左右就开始上班,擦拭门窗、整理货物,8点准时开张,甚至不会偏差半秒。除此之外,连火车、飞机,甚至公交车也有各自准确的时刻表,的确可称得上是守时的模范。 严肃认真 和德国人初交,他们给人的印象往往是沉默寡言、不苟言笑,显得呆板、沉重。相处久了,你就会觉得德国人待人接物虽严肃拘谨,但态度诚恳坦直。如果你在街上向陌生的德国人问路,他会热情地、不厌其烦地为你指点迷津。如果他也不知道,他会替你去问别人,或不辞劳苦地陪你走上一段,直至你明白为止。在公共社交场合,德国人显得非常拘泥形式,不擅幽默。他们一板一眼、正襟危坐,做事谨慎小心,一切按规矩和制度行事。德国人办事仔细,责任心极强,对工作不能有一点儿敷衍塞责,一旦出现马虎失职,那只有请你另谋高就。德国有句俗话“公务是公务,烧酒归烧酒”,私下烟酒不分的朋友,办起公事来却公私分明,不讲一点儿私情。德国人工作起来一丝不苟、不徇私情,就像一部机器,严格而冷峻。一些人不赞同这种品质,但我认为这绝不是死板,而是一种难得的品 勤劳整洁 德意志民族是一个勤劳的民族,具有整洁的生活习惯。一般人家黎明即起洒扫庭院,起居室整理得井然有序、一尘不染。创造一个温馨、舒适、美观、清洁的家,这是每一个德国主妇的最大愿望。走在德国的乡村、城镇,美丽的花园小别墅随处可见。德国式严格的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决定了他们和散漫作风格格不入。有一位美国教师对德国进行长期观察后,在他的调查报告中对美德儿童作了这样的比较:在一个雨过天晴、阳光明媚的日子,一位美国小姑娘会被明媚的阳光所吸引,在外面玩上一会儿再读书;而一位德国小姑娘则会在做完作业之后,再出去玩。先工作,后娱乐,这就是德国教育。人们只有在辛勤劳动之后,才有权力享受生活。 .不尚浮夸 他们具有强烈的“实事求是”的意识,注重实际、不尚浮夸。居家住室朴实无华,整齐大方。各种生活用品,如门、锁、开关、衣架、玻璃、灯罩等都牢固结实,注重实用,宁肯失之笨重,决不虚有其表。对一座建筑、一件家具、一套设备都讲究百年大计,讲究内在质量,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