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实验5河蚌的形态结构与软体动物观察

※<目的要求>

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名的一般特征

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研究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4、认识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代表。

5※<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活河蚌,蚶、牡蛎、扇贝、蜗牛、田螺、章鱼、乌贼等的浸制标本,贝壳。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5※<实验步骤>

1、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1.1 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圆形。钝圆的一端是

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

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

1.2 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

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

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人数滴炭末水悬浮

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人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

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攴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

作用?

2、河蚌的解剖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

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

镊子柄取出。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

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3.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

心脏在其内搏动。

3.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

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左右。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3.4 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记录一次心率。随水温变化,心脏的博动从开始到正常至停止大致经历了以下的过程。

(1)4~16℃约在5工时心脏开始跳动,但十分缓慢、微弱。随温度上升,心脏搏动的次数逐渐增加。

(2)16~20℃可见河蚌心脏搏动的幅度大,但频率低。

(3)20~36℃河蚌心脏搏动有力,但幅度略微下降。并且随着温度的上升,心率明显加快。

(4)36~40℃随温度的上升,心率开始减慢,心脏收缩的力量明显减弱,幅度也开始下降。

(5)40~45℃随温度上升,可见心脏收缩十分微弱,搏动幅度更小。

(6)45~47℃温度刚上升到此温度范围时,还可以看到心脏微弱、但为连续的搏动。随

后,心脏只能间断地搏动,且随温度上升,两次搏动的间隔时间越来越长,最后心脏停止搏动,这时,即使将河蚌放回到正常水温的水中,心博也无法恢复。

4、内部构造

打开河蚌贝壳后,可见由外套膜包围内脏团,内脏团十分柔软,观察时,需要经常用镊子拨开某个器官,才能看到另一个器官。

4.1 肌肉、外套膜与水管系统

在身体的前、后端各有一大束肌肉,分别为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由于它们的收缩,贝壳能紧密关闭。紧接前闭壳肌内侧腹方有一小束肌肉,为伸足肌。前、后闭壳肌内侧背方各有一小束肌肉,为缩足肌。可在揭开的贝壳内表面见到这几束肌肉的断面痕迹。

在柔软身体外部的左右两侧各有一半透明的膜状构造,称为外套膜。其外侧的贝壳即由外套膜的上皮细胞所分泌的物质形成。左右两外套膜包含的空腔,叫外套腔。贝壳内面跨于前后闭壳肌痕之间、靠近贝壳腹缘的弧形痕迹称外套线,是外套膜边缘附着的地方。位于两外套膜之间、呈斧状的一大块肌肉是河蚌的足。

外套膜的后缘部分合抱形成2个短管状构造,腹方的为入水管,背方的为出水管。用解

剖针试探插入出、入水管,看它们分别通向哪里。

4.2 器官系统

(1)呼吸系统

①鳃瓣将外套膜向背方揭起,可见足与外套膜之间、足后缘的两侧各有2片鳃瓣,靠近外套膜的1片为外鳃瓣;靠近足部的1片为内鳃瓣。用剪刀剪取一小片鳃瓣,置于显微镜下观察,看其表面是否有纤毛在摆动?这些纤毛对河蚌的生活起什么作用?

②鳃小瓣每1鳃瓣由2片鳃小瓣合成,外方的为外鳃小瓣,内侧的为内鳃小瓣。内外鳃小瓣在腹缘及前、后缘彼此相连,中间则有瓣间隔把它们彼此分开。

瓣间隔为连接两鳃小瓣的垂直隔膜,它把鳃小瓣之间的空腔分隔成许多鳃水管。

鳃丝用手术刀切取一薄片鳃于载玻片上,置低倍镜下观察,可见鳃小瓣由许多背腹纵走的细丝组成。转高倍镜观察,可见到丝间隔。

丝间隔是鳃丝间相连的部分。其间不相连部分形成鳃小孔,水由此进入鳃水管。

③鳃上腔为内、外鳃小瓣之间背方的空腔,用镊子挑开鳃背方的薄膜即可见到。水在

鳃内如何穿流?有的河蚌外鳃瓣特别肥大,何故?

(2)循环系统

①心脏位于围心腔内,用眼科镊轻轻提起围心膜,用眼科剪小心地从背面剪开围心膜,可见心脏由一心室二心耳组成。

心室为1个长圆形富有肌肉的囊,能收缩,其中有直肠贯穿。

心耳在心室腹方左右侧各1个,为三角形薄壁囊,也能收缩。

②动脉干由心室向前及向后发出的血管,沿肠的背方前行的为前大动脉;沿直肠腹侧后行的为后大动脉。

(3)排泄系统由肾脏和围心腔腺2种器官组成。

①肾脏1对,位于围心腔腹面左右两侧,由肾体及膀胱构成。沿着鳃的上缘剪除外套膜

及鳃,即可见到。

肾体紧贴于鳃上腔上方,为肾脏的腹侧,呈黑褐色、海绵状。其前端以肾口开口于围心腔前部腹面,可用解剖针通探察看,也可将肾脏取下浸入水中,在体视显微镜下寻找肾口。

膀胱将肾脏浸入水中可见膀胱位于肾体背方,薄膜状,末端有排泄孔,很小,开口于内鳃瓣的鳃上腔,与生殖孔接近并位于其背方。

②围心腔腺位于围心腔前端两侧,分支状,略呈赤褐色。

(4)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生殖腺均位于足基部内脏团中,以手术刀除去内脏团的外表组织,可见白色的腺体(精巢)或黄色的腺体(卵巢),即为生殖腺,左右两侧生殖腺各以生殖孔开口于排泄孔的前下方。

(5)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肝脏和肠等部分。

口位于前闭壳肌腹侧,横裂缝状,两侧各有2片内外排列的三角形触唇。触唇有何功用?

口后的1个短管即为食道;再后稍膨大的部分就是胃;肝脏分布在胃周围,是呈淡黄色的腺体;肠接胃后盘曲在内脏团内,试以眼科剪小心剖开,找寻其走向。直肠从肠延伸,折向背方,穿过心室,最后以肛门开口于后闭壳肌背方的出水管附近。

5、钩介幼虫的观察

取雌性河蚌肥厚外鳃瓣的分泌物1滴于载玻片上,置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河蚌的幼体阶段——钩介幼虫。幼虫生有1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壳一张一合。贝壳张开时,可看到壳的腹缘有带齿的钩,腹部中央有1条细丝称足丝。钩介幼虫营寄生生活,其钩和足丝有何功用?钩介幼虫是亲蚌的受精卵在雌体外鳃瓣的鳃腔中发育而成的。精卵如何相遇而受精?依钩介幼虫所在部位,它们将通过何路径从雌蚌中排出?

1、其它软体动物标本观察

通过观察标本,了解腹足纲、头足纲动物的特征,并与瓣鳃纲作比较,它们各有哪些与其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点?

参观标本室贝壳标本,了解软体动物种类的多样性。

实验6、河蚌解剖观察

实验六、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的解剖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的主要 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2、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 1、提前一周用水冲洗的浸制河蚌标本 2、河蚌的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蛏、三角 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 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河蚌的外形 (1)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 (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

(3)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的韧带。 2. 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 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的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的左侧,右侧为河蚌的右侧。 3. 河蚌的内部解剖: (1)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 (2)把解剖刀的刀柄伸进河蚌左侧的壳和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和左侧的壳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的刀面伸进去,把河蚌的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左侧的贝壳掀起,露出河蚌的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 (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闭壳肌、缩足肌和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的后闭壳肌和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5)去掉左侧的外套膜,露出左侧的两个瓣鳃,如果外瓣鳃肥厚,则说明此河蚌为雌性的,反之为雄性的。瓣鳃的结构:由外鳃小瓣和内鳃小瓣及二者之间的瓣间隔、腮上腔等组成,外、内鳃小瓣由许多鳃丝和丝间隔组成,从而形成了很多鳃小孔;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实验 鱼类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实验 鱼类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鲫鱼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了解硬骨鱼类的主要特征以及鱼类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征; 2. 掌握硬骨鱼内部解剖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1. 观察鲫鱼外部形态及其呼吸动作。 2. 解剖鲫鱼,观察内部结构。 3. 观察示范标本:鲤鱼的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 三、 实验器材 解剖剪、镊子、解剖盘。鲜活鲤鱼(或鲫鱼)、脱脂棉等 四、 实验步骤 1. 每人取一条鲫鱼,先观察鲫鱼的外形、鳞式、鳍式,取下一片鳞片观察其结构。(外形上适应水生生活特征有哪些?) 鳞式:侧线鳞的数目 l 侧线鳞:有侧线器官穿孔的鳞片; l 侧线上鳞:由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l 侧线下鳞:由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比如鲤鱼的鳞式为34~38 ,就是说鲤鱼的侧线鳞为34~38片,侧 线上鳞为5片,侧线下鳞为8片。 侧线上鳞 侧线下鳞 5 8

鳍式:D、A、C、P、 V分别代表背鳍、臀鳍、尾鳍、胸鳍和腹鳍;鳍棘数目-罗马数字;鳍条数目-阿拉伯数字;“-”表示鳍棘与鳍条相连,“,”表示二者分离;“—”表示变化范围。 比如鲤鱼的鳍式为:D.Ⅱ,18—19;P.Ⅰ,16—18;V.Ⅱ,8—9;A.Ⅲ,5—6;C.20—22。表示鲤鱼有背鳍一个,棘2个,软鳍条18—19;胸鳍有棘1个,软鳍条16—18;腹鳍有棘2个,软鳍条8—9;臀鳍有棘3个,软鳍条5—6;尾鳍有软鳍条20—22。 2.解剖鲫鱼 外形观察完毕,剪去鲫鱼左侧体壁,掀去左鳃盖,先原位观察内脏器官的结构,观察内脏自然位置。 2.1循环系统 去掉左侧体壁和鳃盖即可看到其心脏,按心脏跳动的顺序可区分:静脉窦、心房、心室,另外还有动脉球。 2.2鳔 位于消化管的背方、体腔的背部呈银白色的囊状结构。

河蚌的系列实验

一、目的与内容 (一)目的 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了解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二)内容 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 3.心脏搏动与水温的关系。 4.河蚌幼体的观察。 二、材料与用品 (一)材料 活河蚌 (二)用品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炭末水溶液。 三、操作与观察 (一)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面形。钝圆的一端是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

称为生长线。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 (2)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入数滴炭末水悬浮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入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作用? (二)河蚌的解剖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三)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心脏在其内搏动。 2.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人水浴涡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49℃左右。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搏频率)。 4.开始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

鲫鱼观察实验教案

鲫鱼观察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鱼的生殖发育特点。 (3)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2.能力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的主要结构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3.思想情感方面 通过观察鱼的外部形态和主要内部结构的实验,渗透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观察鲫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和生理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因为修订后的大纲把着眼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所以本节课把以上内容列为重点。 2.鱼类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学会对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方法,因为学生对实验结果的观察、记录、整理和报告方法是较难掌握的。 2.动脉与静脉的概念,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概念。 因为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动脉、动脉血、静脉、静脉血等概念,因此应该让他们学的扎实,为以后学习其它脊椎动物循环系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把容易混淆的动脉、静脉、动脉血、静脉血等概念认识清楚。教具准备 鲫鱼骨骼的标本、活鲫鱼(或其他的鱼)、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内部结构模型、有关内容的多媒体软件、鲫鱼的内部结构剪贴图。 教学过程 1.教学过程设计思路: 实验趣导→观察鲫鱼内部结构的实验操作→归纳总结出鱼类的主要特征 2.教学过程说明: (1)观察鲫鱼的循环系统 心脏

可结合观察解剖开体壁的鲫鱼或鲫鱼的内部结构模型的实验,或多媒体软件,组织学生观察心脏的颜色及组成, 鲫鱼的心脏体积很小,位于体腔最前端,即最后一对鳃弓的后下方。 注意把静脉窦与心房分开,心房在前,静脉窦在后。把心室和动脉球分开,心室浅红色,壁厚,而动脉球是白色的,心室在前面,心房在后面,并观察与心脏相连的血管。 动脉与静脉 动脉与静脉、动脉血与静脉血既是本节课的重点,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此教师在讲此课前,可根据鲫鱼的循环系统图解作一个抽拉式幻灯片(制作方法:在心脏和血管里画斜杠,斜杠画的要细、密、同时流动脉血的位置画红杠,流静脉血的位置画蓝杠,这是幻灯片的上面一篇,下面一篇用电脑激光打印机又细又密的画竖杠。这样幻灯片上下一抽拉即可明显看出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流动的方向。) 教师在上课时可演示此幻灯片,引导学生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然后让学生根据动脉、静脉的概念,到幻灯片上去找动脉、静脉的位置,并说出依据,或者用多媒体软件让学生以心脏为中心看血流方向,找出动脉与静脉。教师做适当的点拨,以后其他脊椎动物的血管也按此理区分。 关于动脉血、静脉血的概念,学生容易混淆,往往误认动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动脉血,静脉血管里流的一定是静脉血,教师应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明确认识,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别是根据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氧的多少和血液的颜色而定的(不宜联系养料和废物的多少),然后让学生根据此依据在鲫鱼的血液循环图上标出动脉血、静脉血,并说出自己标出各部位流动脉血和静脉血的依据。 让学生分析鲫鱼的心脏里流几种血(为学生学习两栖动物的血液循环打基础),依据是什么(心脏一心室一心房,一条血液循环路线)。 讲课时可理论联系实际安排学生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情况(用湿纱布或湿棉花把小鱼包起来,注意不要伤害小鱼的生命,把鱼放在载玻片上或培养皿里,把尾鳍移动到物镜下观察)。 ②观察鲫鱼的排泄系统 可直接问学生鲫鱼血液里的废物如何排除体外?然后组织学生观察鲫鱼体腔背侧的一对红色的肾脏,让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血液流经肾脏时血液里的废物形成了尿,尿液最后经尿殖孔排出体外。 让学生分析总结出鲫鱼除了外部形态。结构和生理方面与水中生活相适应外,在生殖发育方面也表现出了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鱼类的主要特征

河蚌解剖观察

实验6 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的 主要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2. 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 1. 提前一周用水冲洗的浸制河蚌标本 2. 河蚌的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蛏、 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 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1. 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河蚌的外形 (1)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 (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 (3)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的韧带。 2. 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 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的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的左侧,右侧为河蚌的右侧。 3. 河蚌的内部解剖: (1)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 (2)把解剖刀的刀柄伸进河蚌左侧的壳和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和左侧的壳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的刀面伸进去,把河蚌的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左侧的贝壳掀起,露出河蚌的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闭壳肌、缩足肌和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的后闭壳肌和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5)去掉左侧的外套膜,露出左侧的两个瓣鳃,如果外瓣鳃肥厚,则说明此河蚌为雌性的,反之为雄性的。瓣鳃的结构:由外鳃小瓣和内鳃小瓣及二者之间的瓣间隔、腮上腔等组成,外、内鳃小瓣由许多鳃丝和丝间隔组成,从而形成了很多鳃小孔;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水流经鳃的过程:外界的水---入水孔---外套腔---鳃小孔---鳃水管---鳃上腔---出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河蚌内部结构的观察 实验5河蚌的形态结构与软体动物观察 ※<目的要求> 1、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技术。 2、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名的一般特征 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研究变温动物心搏频率与温度的关系。 4、认识软体动物门各纲的代表。 5※<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设备> 活河蚌,蚶、牡蛎、扇贝、蜗牛、田螺、章鱼、乌贼等的浸制标本,贝壳。 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5※<实验步骤> 1、河蚌外形、运动及呼吸的观察 1.1 外形壳分左右两瓣,大小和形状一样,近椭圆形。钝圆的一端是 前端,后端稍尖,背缘互相铰合,腹缘分离。壳背方隆起部分为壳顶,略 偏向前端,壳表面以壳顶为中心而与壳的腹缘相平行的弧线称为生长线。 两壳在背部相连的地方有富有弹性的韧带,韧带有何功能? 1.2 运动与呼吸在安静无振动情况下,观察生活在培养缸中的河蚌, 可见河蚌左右贝壳被撑开,斧足从壳缝中伸出来。如果振动培养缸,可见 河蚌斧足缩回,紧闭双壳。在河蚌的后端用滴管轻轻注人数滴炭末水悬浮 液,可看到炭末随着水流从近腹侧的人水孔被吸人蚌体内,不久又看到它 随着水流从近背方的出水孔排出来。攴这种水流是怎样产生的?有何生理 作用? 2、河蚌的解剖 用手术刀柄自两壳腹面中间合缝处平行插人,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然后用镊子柄取代刀柄,取出手术刀。将镊子柄用力移近闭壳肌处,撑开 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 镊子柄取出。这时左右壳还能自由关闭吗?为什么?揭开左贝壳,即可进 行实验和观察内部结构。 3、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3.1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可见 心脏在其内搏动。 3.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此温度

观察鲫鱼实验4164209

实验方案:观察和解剖鲫鱼 上海市蒙山中学叶建伟 一、问题的提出 “动物”这一节是继植物类群之后学习的第二大生物类群。鱼类是脊椎动物中最低等、种类多的一个类群,鲫鱼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后面各类脊椎动物的基础,它在全章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介绍鲫鱼的基本特征,了解鱼类的形态结构与其水生环境相适应,为学习其他类群动物时形成“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奠定基础。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1、实验假设 本节课以鲫鱼为研究对象,讨论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采用“问题→实验→观察→归纳”的教学方法,先提出思考题:鲫鱼有哪些形态结构特点与水生生活相适应?带着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解剖、观察、探究,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总结,解决问题。 2、理论依据 八年级学生大都在14-15岁,表现为爱动,好奇心强,对鲫鱼也有一定感性认识,但对其内部结构没有认识,解剖小动物也是第一次。针对这一点,本节课采用实验和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学生通过自己实验、观察、思考,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三、实验目标 1、科研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逐步形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育人目标 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逐步养成科学的实验观察方法。 3、工作目标 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在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 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四、实验对象、方法及手段 1、实验对象 鲫鱼。 2、实验方法

观察、解剖。 3、检测手段 (1)鲫鱼的形态图、鲫鱼的解剖图、视频。 (2)实验器材:鲫鱼、蜡盘、解剖剪、镊子、解剖针、吸水纸。 五、实验原则 通过实验解剖与观察,理解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并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方法。 六、实验内容 鲫鱼的解剖和观察

河蚌解剖观察

实验6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的主要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2.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 1.提前一周用水冲洗的浸制河蚌标本 2.河蚌的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蛭、 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 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河蚌的外形 (1)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 (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 (3)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的韧带。

2.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 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的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的左侧,右侧为河蚌的右侧。 3.河蚌的内部解剖: 河蚌内配结构損式團 1.前阳壳肌; 2.后阳瓷竝; 3.口;电袖唇; 5.沓首:艮胃:7 F:虫肠:g生M : 直肠:IL JHH;12. 13. : 14阖右腔;is. 02 ;16.也房;17,祥足: 1$出水孔;39入水乳;乩外肾孔; 21 .生殖孔 (1)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 (2)把解剖刀的刀柄伸进河蚌左侧的壳和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和左侧的壳 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的刀面伸进去,把河蚌的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 左侧的贝壳掀起,露出河蚌的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 (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闭壳肌、缩足肌和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的后闭 壳肌和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5)去掉左侧的外套膜,露出左侧的两个瓣鳃,如果外瓣鳃肥厚,则说明此河蚌为雌 性的,反之为雄性的。瓣鳃的结构:由外鳃小瓣和内鳃小瓣及二者之间的瓣间隔、腮上腔等 组成,夕卜、内鳃小瓣由许多鳃丝和丝间隔组成,从而形成了很多鳃小孔;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水流经鳃的过程:外界的水---入水孔---外套腔---鳃小孔---鳃水管---鳃上腔---出 水管--- 体外(外界)

河蚌

8河蚌 简介 河蚌Anodonta读音:[hébàng]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蚌目珠蚌科无齿蚌亚科无齿蚌属贝类的通称。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北非。大部分能在体内自然形成珍珠。 河蚌外形呈椭圆形和卵圆形。壳质薄,易碎。两壳膨胀,后背部有时具后翼。壳顶宽大,略隆起,位于背缘中部或前端。壳面光滑,具同心圆的生长线或从壳顶到腹缘的绿色放射线。胶合部窄,无齿。斧足发达。雌雄异体。卵在春季受精,约2个月可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卵若在秋季受精,胚体在母体内越冬,次年春季发育成钩介幼虫排出体外,钩介幼虫排出体外后,均需寄生在鱼体上,待发育成幼蚌后脱离鱼体,沉入水底,营自由生活。肉可食,亦为鱼类、禽类的天然饵料,家畜、家禽的饲料。有的种类可用做淡水育珠。 中国习见种背角无齿蚌(A. woodiana woodiana)壳长可达200毫米,外形呈角突卵圆形,两壳膨胀,后背缘后部有翼,后背部有3条自壳顶发出的肋脉,最下条肋脉位于贝壳中线上。多栖息于淤泥底、水流缓慢和静水的水域,分布于江河、湖泊、水库和池塘内。雌雄异体。在江苏3月份性腺成熟,成熟卵在雌体外鳃中受精发育,约在4~5月钩介幼虫发育成熟排出体外,寄生于鱼体,待发育成幼蚌后,沉落水底生活。为淡水育珠蚌,但产珠质量次。肉供食用。贝壳为中药药材。 外形和内部结构 外壳 无齿蚌具有两瓣卵圆形外壳,左右同形,呈镜面对称,壳项突出。壳前端较圆,后端略呈截形,腹线弧形,背线平直。绞合部无齿,其外侧有韧带,依靠其弹性,可使二壳张开。壳面生长线明显。 壳的内面有肌肉附着的肌痕。与壳腹缘并行的外套痕;壳前上方有3肌痕,最大的一个椭圆形,为前闭壳肌痕;其后上缘为一小的略呈三角形的前缩足肌痕;其后下

河蚌解剖观察

实验6 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 一、实验目得: 1、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与内部结构得观察,了解软体动物得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得 主要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得形态、结构特点。 2、认识一些重要得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得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 1、提前一周用水冲洗得浸制河蚌标本 2、河蚌得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蛏、 三角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 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1、观察河蚌得外部形态 河蚌得外形 (1)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 (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得部分; (3)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得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得韧带。 2、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

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得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得左侧,右侧为河蚌得右侧。 3、河蚌得内部解剖: (1)把河蚌得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 (2)把解剖刀得刀柄伸进河蚌左侧得壳与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与左侧得壳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得刀面伸进去,把河蚌得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左侧得贝壳掀起,露出河蚌得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得闭壳肌、缩足肌与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得后闭壳肌与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得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得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 (5)去掉左侧得外套膜,露出左侧得两个瓣鳃,如果外瓣鳃肥厚,则说明此河蚌为雌性得,反之为雄性得。瓣鳃得结构:由外鳃小瓣与内鳃小瓣及二者之间得瓣间隔、腮上腔等组成,外、内鳃小瓣由许多鳃丝与丝间隔组成,从而形成了很多鳃小孔;鳃丝内有丰富得毛细血管,鳃就是河蚌得呼吸器官。 水流经鳃得过程:外界得水---入水孔---外套腔---鳃小孔---鳃水管---鳃上腔---出水管---体外(外界)。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动物学河蚌系列实验实验报告河蚌的解剖与观察实验报告 一、课题名称:河蚌系列实验二、文献综述:动物学实验(白庆笙、王英永编著)(高等出版社)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 学习解剖观察河蚌内部器官的。 2. 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特 征及其与生活方式相适应的特征。 3. 了解变温动物心博频率与温度的关系。四、实验条件: 1 、实验:活河蚌。 2 、实验器材:显微镜、放大镜、恒温水浴锅、温度计、解剖器具、解剖盘、载玻片、滴管。 3 、实验药品: 炭末水混合液。五、实验原理和方法: 方式,河蚌是典型的代表;六、实验步骤设计 1 (1)外形壳分左右两瓣,钝圆的一端是 2

扭转刀柄,将壳稍撑开,缝隙,再以刀锋紧贴左贝壳内表面切断 前、后闭壳肌及其附近的肌肉,将镊子柄取出。揭开左贝壳。 从入水口沿鳃上腔边缘至唇瓣至前闭壳肌腹缘剪掉左侧外套膜, 即可进行实验和内部结构。 3 、心脏搏动与水温关系 (1 )在内脏的背侧,即贝壳绞合部附近找到围心腔,仔细观察, 可见心脏在其周围搏动。 (2 )将河蚌置于盛有室温水的水浴锅内,让水淹没心脏,记录 此温度下每分钟心博次数。 (3 )将预先制好的冰块放入水浴锅内,使水温逐渐下降,直到 4C 左右。此时心脏基本不跳动(心博频率)。 (4 )逐步加温,用温度计随时测量水温。水温每升高1~2C,记录一次心率

4 、内部构造观察⑴ 原位观察 ?前闭壳肌和后闭壳肌;伸足肌、缩足肌?外套膜、外套腔、外套线;入水管、出水管?斧足?呼吸系统:鳃瓣、(从出水口剪开一鳃瓣的鳃上腔)鳃小瓣、瓣间隔、鳃丝、丝间隔和鳃上腔。 ?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操作:沿鳃的上缘 剪掉左侧腮?? ,即 ?? 5 、钩介幼虫的观察 11 对左右对称的小贝壳,贝1条1 2 、河蚌的解剖 内部构造的观察(1)原位观察 ?斧足?呼吸系统:鳃小瓣、瓣间隔、 循环系统:观察河蚌的心脏(心室、心耳)、动脉干

实验 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实验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 学习哺乳动物一般解剖方法。 2 . 学习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法。 3 . 了解小白鼠的内部结构。 二.实验内容 1.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白鼠 2. 小白鼠外部形态观察 3. 小白鼠解剖与内部结构观察 三.实验器材 1.小白鼠 2.解剖器具、大头针、蜡盘、棉花, 乳胶手套。 四.实验步骤 (一)外部形态观察 观察整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等。 (二)解剖观察 用棉花蘸清水润湿腹正中线上的毛,然后左手用镊子把皮肤提起,右手用剪刀沿纵向剪开,直达下颌底为止。再用镊子夹起腹壁肌肉,用剪刀尖自体后端向前挑起,沿腹中线偏左向前剪至白色胸骨柄处。观察膈,膈是胸腔腹腔之间横隔着的肌肉膜,是哺乳动物独有结构。膈的前面是胸腔,后面是腹腔。然后剪断胸廓两侧肋骨。将胸壁慢慢提起,小心剪断上下的联系,取掉胸壁。 胸腔和腹腔完全暴露,先观察自然位置再观察各器官系统,按顺序观察以下内容: (1)循环系统观察仍在搏动的心脏,辨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小白鼠的心脏位于左右肺叶的中间。小心剪开心包膜,看到圆锥形的心脏。上部是两个形似耳朵的心房,下部是心室。如果小白鼠麻醉程度较浅,可以看到心房和心室交替收缩。用手指捏心室,感到左心室的壁比右心室的壁厚得多。 (2)呼吸系统 心脏两侧各有海绵状肺,颈前方有长管状的气管,有不完全的软骨环支持。用指触摸,感觉到有弹性。气管下端分成两条支气管入肺。肺是玫瑰色的,呈海绵状,分左右叶紧贴着肋骨。用解剖刀在气管上方切个纵切口,插入细玻管,向里吹气,可以看到肺叶扩张,停止吹气,肺便慢慢回缩。小白鼠右肺三叶,另有较小的副叶,左肺一叶。 观察后可将膈肌、心脏、连同体动脉、体静脉、肺静脉取下,肺连同气管取下,按一定位置放在另一个白瓷盘中,注意辨认气管与食道,不要剪错。 (3)消化系统 用镊子撑开口腔,可以看到:4枚门齿、12枚臼齿和舌。再用镊子提起颈前部的气管,可以看到肌肉质的食管穿过胸部和膈,连接口袋状的胃,胃下是肠,由肠系膜相联系着盘曲在腹腔内,腹腔前上方有紫红色的肝脏,右肝内侧有一个黄绿色的胆囊,胃下方有红色的脾脏。夹起小肠前段,可见一些分支的淡黄色腺体,即胰腺。用解剖刀轻轻划开肠系膜,把肠拉直,在细长的小肠和较粗短的大肠交界处有盲肠,在大肠里可以看到呈橄榄形的粪块。 观察完后,可将消化系统取出,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在解剖盘中排列。 (4)排泄系统 取出消化系统各部分器官,可见腹腔背面脊柱两侧紧贴体壁有一对紫红色豆形的肾脏,肾脏前下连着的细管为输尿管。输尿管与膀胱相通,膀胱是一个膨大的囊。 (5)生殖系统在雄鼠的腹腔下端的膀胱两边有一对白色卵圆形的睾丸,睾丸在繁殖期下

实验6河蚌解剖观察

实验六、河蚌及其它软体动物的解剖一、实验目的: 1通过对河蚌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掌握瓣鳃纲的主要特征,理解河蚌等瓣鳃类动物适应底栖生活方式的形态、结构特点。 2、认识一些重要的经济种类,初步了解瓣鳃纲分类的基本知识。 二、实验材料: 1、提前一周用水冲洗的浸制河蚌标本 2 、河蚌的钩介幼虫整体装片;蚶、牡蛎、贻贝、栉孔扇贝、文蛤、杂色蛤仔、竹蛭、三角 帆蚌、褶纹冠蚌、珠蚌、河蚬、船蛆等浸制标本。 三、实验用具: 显微镜、蜡盘、解剖刀、尖嘴镊子、解剖剪等 四、实验操作与观察: 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 河蚌的外形 (1 )贝壳:左右两瓣,等大,近似于卵圆形,合抱于体外,所以河蚌称为双壳类; (2)壳顶:为两壳背方之隆起的部分;

(3 )生长线:以壳顶为中心,呈痛心员圆排列的弧线。 (4)、铰合部:左右两壳在背部相连饿部分,其两侧有具弹性的韧带。 2.河蚌有前后、背腹、左右之分: 把河蚌拿在手中,使其壳顶向上,河蚌钝圆端朝前,稍尖端超向自己,那么:壳顶为背部,与之相对的为腹面;钝端为前,尖端为后,那么左侧就为河蚌的左侧,右侧为河蚌的右侧。 3.河蚌的内部解剖: 河蚌内部结构棋式图 1.前田壳肌;£.后阳壳竝;3.口;电泌卮; 5.音營:?胃:T.肝:艮筋:g. 士殖腺: 10.直肠:薛肛门;12.SSJ 13.肾脏:J4團创腔;15一心荃:述.」创房: 17.祥足;16出永孔;19.入水孔;20.外酌L ; 21 ?生殖孔 (1 )把河蚌的左侧向上放在蜡盘上 (2 )把解剖刀的刀柄伸进河蚌左侧的壳和外套膜之间左右移动,使外套膜和左侧的壳尽可能分离,然后把解剖刀的刀面伸进去,把河蚌的前、后闭壳肌紧贴左贝壳割离,把河蚌左侧的贝壳掀起,露出河蚌的左侧外套膜、左侧两个瓣鳃、及内脏团等、 (3)肌肉:前端有一个比较大的闭壳肌、缩足肌和一个伸足肌;后端有一个大的后闭壳肌和一个后缩族肌。 (4)先观察一下,在河蚌的后端由左、右外套膜形成的两个孔:腹方为入水孔,背方为出水孔。(5)去掉左侧的外套膜,露出左侧的两个瓣鳃,如果外瓣鳃肥厚,则说明此河蚌为雌性的, 反之为雄性的。瓣鳃的结构:由外鳃小瓣和内鳃小瓣及二者之间的瓣间隔、腮上腔等组成, 外、内鳃小瓣由许多鳃丝和丝间隔组成,从而形成了很多鳃小孔;鳃丝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鳃是河蚌的呼吸器官。

实验3 鲫鱼的形态与结构

实验日期:2011年12月11日 实验3 鲫鱼的形态与结构 一、目的和要求 通过鲫鱼的解剖和观察,了解鲫鱼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掌握鱼类的主要特征。 二、材料和器具 剪刀,解剖刀,解剖镊,解剖针,解剖盘,活鲫鱼。 三、实验内容 ㈠鲫鱼(Carassius auyatus)外部形态 鲫鱼呈纺锤形,左右侧扁,体表粘滑,被覆瓦状排列的圆鳞。身体分为头、躯干和尾三部分。 ⒈头部自吻端至鳃盖后缘为头部。其两侧有眼,无眼睑和瞬膜。眼的前方有外鼻孔一对(被瓣膜隔成四孔),用镊子探鼻孔,看是否与口腔相通?口位于头部前端(口端位),有上下颌。头的两侧为鳃盖,有鳃盖骨支持。其后端游离缘有鳃盖膜覆盖鳃孔。 ⒉躯干部和尾部由鳃盖后缘至泄殖孔为躯干部。泄殖孔至尾鳍基部(最后一枚椎骨)为尾部。躯干部背方有不成对的背鳍,腹面有成对的胸鳍和腹鳍;尾部有不成对的臀鳍和一正形尾鳍。泄殖孔前有肛门。 侧线:在躯体两侧,自鳃盖后缘至尾部,各有一条由鳞片上的 小孔排列成的点线结构,此即侧线。具有小孔的鳞片为侧线鳞,侧线 有何功能? ㈡内部解剖

取鲫鱼一条,用剪刀从肛门前端由体左侧向背方剪至侧线附近,转向前延脊柱下方剪至鳃盖后缘,然后向前向下剪去部分鳃盖,小心翻开左侧体壁,进行内部观察。[图10—1]。 ⒈原位观察:最后一对鳃弓后腹方的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在腹腔里,背面是白色囊状的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腹腔腹面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在肠管和肝胰 脏之间一细长的红褐色器官 为脾脏。 ⒉循环系统 :察心脏[图 10—2]。 10-1 鲫鱼的内脏

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汇总

实验 6 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 学习哺乳动物一般解剖方法。 2 . 学习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法。 3 . 了解小白鼠的内部结构。 二.实验内容 1.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白鼠 2. 小白鼠外部形态观察 3. 小白鼠解剖与内部结构观察 三.实验器材 1.小白鼠 2.解剖器具、大头针、蜡盘、棉花 , 乳胶手套。 四.实验步骤 (一外部形态观察 观察整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等。 (二解剖观察 用棉花蘸清水润湿腹正中线上的毛,然后左手用镊子把皮肤提起,右手用剪刀沿纵向剪开, 直达下颌底为止。再用镊子夹起腹壁肌肉, 用剪刀尖自体后端向前挑起, 沿腹中线偏左向前剪至白色胸骨柄处。观察膈,膈是胸腔腹腔之间横隔着的肌肉膜,

是哺乳动物独有结构。膈的前面是胸腔, 后面是腹腔。然后剪断胸廓两侧肋骨。将胸壁慢慢提起,小心剪断上下的联系,取掉胸壁。 胸腔和腹腔完全暴露,先观察自然位置再观察各器官系统,按顺序观察以下内容: (1循环系统观察仍在搏动的心脏, 辨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注意搏动的节律, 心房与心室的交替收缩。 (2呼吸系统 心脏两侧各有海绵状肺,取一支塑料饮料吸管, 切断气管插入, 用力吹气。气经气管进入肺,当肺逐渐膨大颜色变淡时, 可以看清肺是由肺泡组成。小白鼠右肺三叶,另有较小的副叶,左肺一叶。停止吹气,肺便慢慢回缩。 观察后可将膈肌、心脏、连同体动脉、体静脉、肺静脉取下,肺连同气管取下,按一定位置放在另一个白瓷盘中,注意辨认气管与食道,不要剪错。 (3消化系统 按由前到后的观察顺序,先观察消化管,依次为口、口腔、食管、胃、小肠、盲肠、大肠、直肠、肛门。用镊子掰开上、下唇,可见口腔中牙齿,位于最前端的一对长而呈凿状的牙齿为门齿,无犬齿,后有 3对短而宽,具有磨面的臼齿。口腔中可见肌肉质的舌。除食管外, 胃和肠都在腹腔里。指导学生拉出肠,找出盲肠,认清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再观察消化腺, 在颈部腹面可见颌下腺。位于腹腔前部遮盖在胃上的是三叶深红色的肝脏 (鼠类不具胆囊。夹起小肠前段,可见一些分支的淡黄色腺体,即胰腺。 观察完后,可将消化系统取出,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在解剖盘中排列。 (4排泄系统 取出消化系统各部分器官, 可见腹腔背面脊柱两侧紧贴体壁有一对紫红色豆形的肾脏, 肾脏前下连着的细管为输尿管。输尿管与膀胱相通,膀胱是一个膨大的囊。

实验四 河蚌

实验三河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对河蚌外形及内部解剖的观察,了解软体动物门的一般结构及其特征,认识软体动物门一些常见和重要的经济种类。 二、实验内容 1.河蚌活体观察; 2.河蚌的外形观察及解剖; 3.瓣鳃纲常见和重要的经济种类的示范。 三、实验仪器设备 电脑、投影仪、解剖镜、解剖器具、解剖盘等。 四、使用材料、药品及试剂 河蚌的活体和浸制标本、常见软体动物的示范标本等 五、实验操作与观察 一.河蚌生活状态观察

结合你的观察,讨论河蚌的生活方式与其形态结构的关系。 二.河蚌解剖 (一)麻醉 将河蚌放入盛有水的锅内,彼此不能相压,然后加温。当水温慢慢地升到35℃左右时,蚌壳逐渐张开,伸出斧足。将水温控制在45℃左右,河蚌就逐渐失去知觉,触动斧足不再收缩时,河蚌已被麻醉。 河蚌被麻醉后的照片

(二)外形观察 1.观察河蚌的外部形态(图8-1),确定河蚌的背、腹、前、后、左、右 (三)内部解剖和观察 1.经麻醉的河蚌头端向左,腹缘向上,壳顶部靠在蜡盘上,左手从上向下将其按住。用解剖刀柄插入左侧蚌壳与外套膜之间,仔细地将外套膜与蚌壳分离。在解剖盘上握住河蚌时,解剖刀的用力方向应朝向蜡盘。(视频1) 河蚌的外形 2..将河蚌前端向左,壳顶向外置于蜡盘中,进行内部构造观察。去除贝壳后,所看到的覆

盖在体表的一层膜状结构即外套膜。左右两片外套膜将河蚌的身体包住,并围成一个腔,称为外套腔(mantle cavity)。 3.在身体的前后端寻找闭壳肌。闭壳肌呈圆柱形,乳白色,在切痕处可见到有许多肌肉束的断面。 4.在河蚌的后端,可见该处的左右外套膜合在一起,边缘增厚,色泽变深。用镊子轻轻捏起该处上层外套膜,可见到上、下外套膜之间形成两个稍突出的孔道,背面一个较小的为出水孔(exhalant siphon),腹面较大的为进水孔(inhalant siphon),其周围有乳头状突起。 5.仔细观察铰合部下方的部位,可见一个长囊形的淡色区域,如麻醉适度,此处还在轻微搏动,该处就是心脏的位置。心脏位于围心腔(pericardial cavity)内,围心腔属于真体腔。围心腔外覆有外套膜和围心腔膜。小心地用尖头镊子捏起外套膜和围心腔膜,将其剪去,可清晰地见到心脏在围心腔内有规则地跳动。(视频2) 心脏由心室和心耳两部分组成。心室一个,位于背面,壁厚,呈椭圆形,包围着直肠。心耳一对,在心室的两侧下方,为呈三角形的薄膜囊。血液从身体的血窦(blood sinus)流入心耳,在心室的前、后端有血管通出。

最新鲫鱼的外形和内脏解剖(教案)

鲫鱼的外形和内脏解剖 一、实验目的: 1.熟悉鲫鱼的外部形态(身体分区、鳍、鳞片以及侧线等)和内部构造; 2.了解一般硬骨鱼的主要特征; 3.学习鱼类的解剖方法。 二、实验材料和用具: 材料:活鲤鱼(或鲫鱼),鱼整体和分散骨骼标本; 工具:解剖刀、解剖盘、放大镜、棉花、镊子。 三、实验操作及观察: 实验材料:鲫鱼 学名: (Carassius auratus) 英文名: (Crucian) 分类地位: 硬骨鱼纲(Osteichthyes)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 鲤形目(Cypriniformes) 鲫鱼属(Crucian) (一)外部形态观察 1.体呈梭形,左右侧扁。 2.身体部分:头、躯干、尾。 (二)内部解剖与观察 将新鲜鲫鱼置解剖盘,使其腹部向上, 用剪刀在肛门前与体轴垂直方向剪一小 口,将剪刀尖插入切口,沿腹中线向前经 腹鳍中间剪至下颌;使鱼侧卧,左侧向上, 自肛门前的开口向背方剪到脊柱,沿脊柱 下方剪至鳃盖后缘,再沿鳃盖后缘剪至下 颌,除去左侧体壁肌肉,使心脏和内脏暴露。用棉花拭净器官周围的血迹及组织

液,置入咸水的解剖盘内观察。 (三)内脏器官的观察 1.原位观察: 在胸腹腔前方、最后1对鳃弓的腹方,有一小腔,为围心腔,它借横隔与腹腔分开。心脏位于围心腔内,心脏背上方有头肾。在胸腹腔里,脊柱腹方是白色囊状鳔,覆盖在前、后鳔室之间的三角形暗红色组织,为的肾脏的一部分。鳔的腹方是长形的生殖腺,在成熟个体,雄性为乳白色的精巢,雌性为黄色的卵巢。胸腹腔腹侧盘曲的管道为肠管,在肠管之间的肠系膜上,有暗红色、散漫状分布的肝胰脏,体积较大。在肠管和肝胰脏之间一细长红褐色器官为脾脏。 2.生殖系统: 生殖系统由生殖腺和生殖导管组成。生殖腺外包有极薄的膜。雄性有精巢1对,性未成熟时往往呈淡红色,性成熟时纯白色,呈扁长囊状;雌性有卵巢1对,性未成熟时为淡橙黄色,呈长带状,性成熟时呈微黄红色,呈长囊形,几乎充满整个腹腔,内有许多小型卵粒。生殖腺表面的膜向后延伸的短管,即输精管或输卵管。左右输精管或输卵管在后端汇合后通入泄殖窦,泄殖窦以泄殖孔开口于体外。观察毕,移去左侧生殖腺,以便观察消化器官。 3.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包括口腔、咽、食管、肠和肛门组成的消化管及肝胰脏和胆囊等消化腺体。此处主要观察食管、肠、肛门和胆囊。肠管最前端接于食管,食管很短,其背面有鳔管通入,并以此为食管和肠的分界点。用圆头镊头将盘曲的肠管展开。肠为体长的2—3倍,肠的前2/3段为小肠,后部为大肠,最后一部分为直肠,直肠以肛门开口于臀鳍基部前方,但肠的各部外形区别不甚明显。胆囊为一暗绿色的椭圆形囊,位于肠管前部右侧,大部分埋在肝胰脏内,掀动肝脏,从胆囊的基部观察胆管如何通入肠前部。观察完毕,移去消化管肝胰脏,以便观察其它器官。

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实验6 小白鼠的外形观察和内部解剖 一.实验目的 1 . 学习哺乳动物一般解剖方法。 2 . 学习小鼠颈椎脱臼处死法。 3 . 了解小白鼠的内部结构。 二.实验内容 1. 颈椎脱臼法处死小白鼠 2. 小白鼠外部形态观察 3. 小白鼠解剖与内部结构观察 三.实验器材 1.小白鼠 2.解剖器具、大头针、蜡盘、棉花, 乳胶手套。 四.实验步骤 (一)外部形态观察 观察整体,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部分,全身被毛等。 (二)解剖观察 用棉花蘸清水润湿腹正中线上的毛,然后左手用镊子把皮肤提起,右手用剪刀沿纵向剪开,直达下颌底为止。再用镊子夹起腹壁肌肉,用剪刀尖自体后端向前挑起,沿腹中线偏左向前剪至白色胸骨柄处。观察膈,膈是胸腔腹腔之间横隔着的肌肉膜,是哺乳动物独有结构。膈的前面是胸腔,后面是腹腔。然后剪断胸廓两侧肋骨。将胸壁慢慢提起,小心剪断上下的联系,取掉胸壁。 胸腔和腹腔完全暴露,先观察自然位置再观察各器官系统,按顺序观察以下内容: (1)循环系统观察仍在搏动的心脏,辨认左右心房和左右心室。注意搏动的节律,心房与心室的交替收缩。 (2)呼吸系统 心脏两侧各有海绵状肺,取一支塑料饮料吸管,切断气管插入,用力吹气。气经气管进入肺,当肺逐渐膨大颜色变淡时,可以看清肺是由肺泡组成。小白鼠右肺三叶,另有较小的副叶,左肺一叶。停止吹气,肺便慢慢回缩。 观察后可将膈肌、心脏、连同体动脉、体静脉、肺静脉取下,肺连同气管取下,按一定位置放在另一个白瓷盘中,注意辨认气管与食道,不要剪错。 (3)消化系统 按由前到后的观察顺序,先观察消化管,依次为口、口腔、食管、胃、小肠、盲肠、大肠、直肠、肛门。用镊子掰开上、下唇,可见口腔中牙齿,位于最前端的一对长而呈凿状的牙齿为门齿,无犬齿,后有3对短而宽,具有磨面的臼齿。口腔中可见肌肉质的舌。除食管外,胃和肠都在腹腔里。指导学生拉出肠,找出盲肠,认清它与小肠、大肠的关系。再观察消化腺,在颈部腹面可见颌下腺。位于腹腔前部遮盖在胃上的是三叶深红色的肝脏(鼠类不具胆囊)。夹起小肠前段,可见一些分支的淡黄色腺体,即胰腺。 观察完后,可将消化系统取出,按从前到后的顺序在解剖盘中排列。 (4)排泄系统 取出消化系统各部分器官,可见腹腔背面脊柱两侧紧贴体壁有一对紫红色豆形的肾脏,肾脏前下连着的细管为输尿管。输尿管与膀胱相通,膀胱是一个膨大的囊。 (5)生殖系统雄鼠具一对白色豆形的睾丸,睾丸在繁殖期下降到阴囊中,非繁殖期睾丸位于腹腔肾脏下方,睾丸各连一条白色、很细、不易看到的输精管。雌鼠,在腹腔背侧有一对较小的卵巢,常不易看到,在卵巢的下方成“∨”字形的输卵管和子宫清晰可见。;

观察鲫鱼实验电子教案模版

二次备课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动物的主要类群 主备人: 王慧君 备课组成员:王慧君 王东 第7课时 总第9课时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鲫鱼与水生生活相适应的形态结构,逐步形成生物的结构和功能与环境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2、初步学会解剖鲫鱼的技能,逐步养成科学的实验观察方法。 3、观察鲫鱼的外形特点,知道其在水中生活的形态特点。 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知道各器官的分布和功能。 教学重难点: 重点:鲫鱼的形态结构特点. 难点:说明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点. 教学步骤:(内容根据实际添加,但教学环节必须齐全) 引言:俗话说“鱼儿离不开水”,鱼为什么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呢? 今天,让我们以鲫鱼为例,一起来探究鱼类有哪些适应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出示鲫鱼外形图,组织学生观察鲫鱼实物。 1、体形、体色 2、身体分为几部分 3、观察鳞片的排列 4、观察侧线 5、观察鳍、鼻孔 播放视频:“鱼是怎样游泳的”,认识鳍的作用。 归纳: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一)播放“解剖鲫鱼”的录像。 强调鲫鱼解剖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 (二)组织学生分组实验:解剖并观察鲫鱼的内部结构,同时出示鲫鱼的解剖图。 1、呼吸系统:鳃的位置、形状、颜色 2、消化系统:食管、肠、肝胰脏、胆囊。

二次备课 3、生殖系统:精巢或卵巢的形状、颜色等。 4、鳔:形状、颜色、组成 5、心脏:位置、形状、颜色 6、肾脏:位置、颜色 (三)组织学生交流实验结果,适时作出评价。 师生共同归纳总结:鲫鱼适应水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作业: 1、填写好实验报告 教后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