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

论文写作方向:

1、论科学规定和践行“生态红线”

2、关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思考

3、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思考

4、为什么说反腐败的目的是建设清廉政风

5、试论“法治中国”对推进反腐败、建设清廉政风的意义

6、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对你择业的影响

7、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折射的积极影响

正文

1、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目前,省、壮族自治区等省区正稳步开展试点工作。生态红线是自18亿亩耕地红线后,另一道被上升到国家安全层面的“红线”,生态红线守住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态安全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笔者以为,实施生态红线规划应当突出以下4性。1、严肃性。国家针对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敏感区和生态脆弱区划定的生态红线,是保证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是产业发展的禁止区,也是为子后代保留生态资源、实现厚积薄发的基本储备区,它体现了国家以强制性手段强化生态保护的政策导向。凡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越过生态红线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将被严肃追究责任,而且是终身追究。

2、差异性。生态红线区划定综合考虑了区域的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区、地质灾害、水土流失、海水入侵、风暴潮、暴雨山洪、近岸海域脆弱性等多重因子,既考虑生态系统本身的敏感性和服务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也将自然环境给产业发展带来的风险作为重要因素加以引入。因此,各地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差异性,动态开展生态环境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评价;依照规定程序,对生态红线区域规划进行科学评估和优化调整。

3、协调性。落实生态红线规划需要有前瞻思维,区域、流域甚至全球尺度的视角,科学协调多方关系。首先要协调好经济发展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的关系。生态功能区划一定要先行,这是实施生态红线的基本需求。为此,要改变干部考核任用体制,坚决扭转不顾民生和环保而刻意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惟GDP现象,让地方政府把更多的钱花在民生和环保上,大幅度提高绿色官员的升迁几率。其次要协调好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中央确定的国家生态红线是底线,各地对辖区的生态系统可进行再评估,增加更多的地方生态红线区。地方政府生态红线区域越多,留下的资源越多,发展的后劲也越足。第三要协调好区域之间协调的关系。既要注重协调解决区域部的问题,又要注意协调好区域之间的关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措施,在生态红线区开展生态补偿。

4、连续性。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实施以后,必须严格落实规划要求,不因领导人的变化产生断层、落差、真空和不连续。只有这样,才能杜绝生态红线区域规划实施过程中的“软图章”现象,牢牢守住区域生态红线。

生态红线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制度创新,虽然已成为国家政策,但尚未进入法律层面成为法律制度。为了保证生态红线的合理划定、维护,需要建立健全生态红线的法律保障制度体系。在建立生态红线法律保障制度中,应当坚持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原则、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管控结合分级保护原则,同时构筑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并通过生态补偿和改革政绩考核评价体系来保障制度的执行和遵守。

2、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治理是一种偏重于工具性的政治行为。无论在哪一种社会政治体制下,无论哪个阶级行使统治,谁上台执政,都希望有更高的行政效率,更低的行政成本,更好的公共服务,更多的公民支持。换言之,都希望自己执政的国家有良好的治理。治理改革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容,治理体制也是政治体

制的重要容。但是,归根到底,治理是实现一定社会政治目标的手段,相对于国家的统治体制而言,治理体制更多体现工具理性。

要实现善治的理想目标,就必须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治理体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是社会政治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它本身也是政治现代化的重要表征。衡量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至少有以下五个标准。首先是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化,它要求政府治理、企业治理和社会治理有完善的制度安排和规的公共秩序;其二是化,即公共治理和制度安排都必须保障主权在民或人民当家作主,所有公共政策要从根本上体现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主体地位;其三是法治,即宪法和法律成为公共治理的最高权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许任何组织和个人有超越法律的权力;其四是效率,即国家治理体系应当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秩序,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和经济效益;其五是协调,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有机的制度系统,从中央到地方各个层级,从政府治理到社会治理,各种制度安排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协调,密不可分。其中,是现代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传统国家治理体系的根本所在。所以,政治学家通常也将现代国家治理称为治理。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它是对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经验的理论总结,另一方面也是对我国在新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的主动回应。

总而言之,只有沿着社会主义法治的道路,才能真正实现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反过来,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进程,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中国法治的进程。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容的高度概括和超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理念的统一体,它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最直接地反映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规定性,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容的各个方面,影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各个领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基本原则、核心理念、基本容、基本特征、总体目标等诸多元素构成,是一个容极为丰富的理论体系。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座理论大厦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石;如果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逻辑整体的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性的层面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在实质和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同于其他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标志。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凝练而成的以“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同以“自由、平等、博爱”等基本价值理念为主要容的资本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性质和具体要求上有着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理论体系,同时也是实践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主旨就在于,使人民群众在认知、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理念化

6、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毕业生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以“蚁族”为典型代表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族化”群体本该是社会中具有向上流动潜质的群体,他们怀揣着理想,愿意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拼搏。但是,当他们面对趋向固化的社会阶层,想通过个人奋斗实现向上流动时,却显得力不从心。国家、社会、高校需要联手破除阻碍大学毕业生向上流动的种种藩篱,为他们提供就业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外因:世界经济形势不景气影响了全球就业。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全球经济遭遇重挫,发达国家就业率大幅下降。在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出现了阶段性困难。中国经济在持续两位数增速的高速增长后,面临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增速开始放缓,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效果有所减弱,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下降。经济高速发展,我国社会加速变迁,大学生就业承受着额外的社会转型压力。我国的户籍、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还不尽完善,导致城乡之间、体制外的社会工作岗位之间在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福利待遇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因: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第一,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导致许多学生“学无所用”,专业不对口。第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不匹配,学生存在专业技能不精、通用技能不全、基本素养欠缺、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第三,大学生的择业观与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不匹配。大学生在择业地点上仍普遍倾向于选择大城市,择业单位上倾向于国企、事业单位,在职业选择上,则普遍不愿意从事销售、市场、客服等基础性工作。

外部环境与部因素的共同作用,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发展难的局面。“族化”群体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无论是外因还是因,在短时间仍无法消除,“族化”生存现象将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依然会持续存在。

大学毕业生:能力和素质不全面

(1)个人认知有偏差。有些毕业生就业不畅,并不是因为社会提供的工作机会少,而是因为学生自身没有能够准确评价自己,有时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对求职、就职中遇到的困难估计不足。此外,还存在一些盲目跟风现象,有些同学不是寻找适合自己的企业或单位,而是和别人攀比,没有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就业单位不适合自己,反而会妨碍自己的发展。

(2)就业观念存在误区。首先,价值取向模糊。有很大一部分毕业生受到计划经济体制惯性思维影响,求职紧盯“金饭碗”,非大城市和大单位不去,过分强调首次就业作用的结果。其次,过于强调专业对口,认为只有专业对口才能得心应手。再次,急于一步到位。一些大学生一心想着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不愿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更不想自主创业。第四,过分依赖考研。一部分同学将考上研究生等同于找到一份好工作,实际上只是将找工作的压力转移到了两到三年后。

(3)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首先,职业目标模糊。许多大学生对未来从事的职业没有明确的目标,从未真正把学习、实践和职业目标结合起来,有的毕业生虽然制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是自我认识不足,眼高手低,目标与现实相距甚远,无法实现。其次,对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了解。不少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工作仅仅停留在就业政策宣讲层面,没有将各类职业介绍放入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中。再次,职业生涯规划缺乏针对性。不少学校缺少专业的师资队伍,无法开设常规课程,更谈不上针对不同专业学生提供不同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指导。

(4)心理素质有待加强。一些大学生心理素质不稳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承受挫折的能力弱。在求职过程遇到挫折时,部分大学生束手无策,不能正确地面对挫折,久而久之会自我否定,丧失信心,影响就业。其次,习惯外部归因。遇到困难、面对失败的时候常常将原因归罪于外部社会环境,不能及时自我反省。再次,自信心不足。一些大学生遇到逆境容易放弃,不敢面对挑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最后,自卑感强烈。由于理想与现实中的自己相差太大,他们会产生消极、偏激、焦虑和犹豫的情绪。

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规划职业生涯

(1)客观认识自己。大学生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对个人发展目标理性定位,在充分认识自我的情况下合理制定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目标。大学生要不断提升学习能力和做事能力,充分利用学校教学资源和网络资源,根据自己的规划和目标充实自我,不断积累沉淀,提升自己的价值,加大实现自我价值的砝码。

(2)转变就业观念。总书记于2013年5月到考察时,曾勉励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艰苦地方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大学生要直面就业压力,正确研判就业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改变对高收入、大

城市、安逸舒适工作的片面追求。择业时更应注重职业规划、自我发展的长期性,把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3)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应从以下五步人手:第一步,认识自我,了解社会。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之前,每个大学生应明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将来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环境能支持我做什么”。第二步,确立目标,规划未来。大学生应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要出发,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了解实现职业目标需要具备的素质,充分认识实现目标需要面临的挑战。第三步,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这就需要脚踏实地地学习好专业知识和相关非专业知识,不能仅仅满足于课堂上的学习和考试,还要具备专业知识运用、实践操作、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多方面能力。第四步,参加有益的社会实践和职业训练,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第五步,加强自我修养,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抗挫折能力。

6、改善大学毕业生“族化”生存现象,促进大学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国家、社会、高校以及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大学生就业问题,加大教育体制、就业体制等相关领域的改革力度,不断出台相关优惠激励政策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等方面的部署。各地各高校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想尽办法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许多大学生也感到了压力,纷纷通过考取各种证书增加自身砝码,提前备战毕业季。

1.政府:保证公平有序竞争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1)建立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政府的工作重点是建立公平、机会均等、回报相当的就业环境,积极促成招聘程序公开透明,尽可能拆除各种就业壁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职业中介机构从事职业中介活动,不得对求职者设置性别、民族等条件,招聘高校毕业生,不得以毕业院校、年龄、户籍等作为限制性要求,不得将毕业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这将有助于创造更加公平的就业环境。

(2)促进区域、城市、城乡间平衡发展。政府必须继续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鼓励大学生到农村、西部、基层创业,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大对贫困落后地区的政策扶持和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其就业环境和生活环境。

(3)推动各项制度改革。在众多亟待改革的制度中,户籍制度改革需最为紧迫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给出了户籍制度改革的时间表: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合法稳定住所和合法稳定职业为户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为基本形式,城乡统一、以人为本的新型户籍制度。从近期看,要推动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扩展;从较长时期看,则要以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公共文化、社

会保障以及保障住房、就业服务等为重点,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统一和服务水平的基本均衡。

政府还需切实有效地促进毕业生就业政策落实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公布了一系列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提出“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政府购买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更多用于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健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服务保障机制,提高公务员定向招录和事业单位优先招聘比例。实行激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创业政策,整合发展国家和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基金。实施高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把未就业的纳入就业见习、技能培训等就业准备活动之中,对有特殊困难的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各级政府特别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以及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和贯彻这些政策,细化政策落实措施。

政府还需完善毕业生失业保险制度、未就业毕业生登记制度、毕业生失业登记制度、特困家庭毕业生援助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另外,各级政府要严格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情况,维护就业大学毕业生的合法权益。

(4)健全促进就业创业的机制体制。政府应建立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加快就业服务信息化建设,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及覆盖全国的“高校就业联盟网”,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从事的知识技能型职业岗位,开拓毕业生就业新领域,同时全面推行技术技能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强学业证书与职业书之间的衔接。政府还要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建设,建立规、高效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加强各类市场管理,建立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信用制度,严厉打击非法职业中介在大学生应聘、招聘过程中的各类欺诈行为。

2.社会:树立理性用人标准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1)树立正确人才观,坚持理性用人标准。全社会要营造有利于树立职业平等理念的环境,不能人为地给职业贴上高低贵贱的标签。用人单位在人才选拔中应表现出科学理性的价值取向,避免片面追求高学历、聘用博士和硕士来装点门面的风气。同时,用人单位要从长远考虑,建立人才储备机制,以能力为录用标准,增强自身竞争能力。

(2)加强舆论导向,传播汇聚正能量。信息时代,,媒体在信息传播、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力量不可低估。面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现实,新闻媒体需要及时给出科学解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势。对于积极自主创业.通过自身努力改变命运的典型案例,应当予以弘扬,让他们成为大学生心中的榜样。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