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摘要:介绍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现状,解析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指出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精神层面上的生态设计意识、物质层面上环保材料的使用、技木层面上的设计基本措施,并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墙体自保温中空遮阳玻璃可持续性环境保护

1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现状

可持续性建筑和可持续性发展一样,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可持续性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建筑业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可持续性建筑的主要问题往往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观念。当前的一些经济政策也不利于可持续性建筑的推行,必须通过建立环境评估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重新思考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重新审视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 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业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建筑物都是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的产物,而且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将继续不断地消耗能源与材料。我们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认识建筑,实现对建筑的“再认识”,减少建筑物对大自然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2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可持续性建筑的基本技术原则——“整体适用性”。建筑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大系统”,可持续性建筑应强调系统集成。城市地区可以比非城市地区多使用更为高层次的技术,农村地区更可以结合生态村、生态庭院的建设来实施可持续性建筑。从建筑类型讲,奢侈类建筑可相应采用中、高技术来实现可持续性建筑,其运用的一些技术可以和西方可持续性建筑看齐。非奢侈类建筑可以通过中、低技术措施实现其可持续性,但是可持续性建筑标准不可降低。

3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探索

3.1 精神层面上的设计

在精神层面上,除注重对空间布局等的感受,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人类意识的精神平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人类的自然观等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外环境创造中,尽管环境生态设计把“改善人居条件,提供更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倡导适度消费思想,运用科技手段改造自然,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无原则地为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去破坏环境。应充分考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术语中英文对照

城市和城市化 2.0.1 居民点 settlement 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按性质和人口规模,居民点分为城市和乡村两大类。 2.0.2 城市(城镇)city 以非农不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 2.0.3 市 municipality; city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4 镇 town. 经国家批准设市建制的行政地域。 2.0.5 市域 administrative region of a city 城市行政管辖的全部地域。 2.0.6 城市化 urbanization 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都市化。 2.0.7 城市化水平 urbanization level 衡量城市化发展程度的数量指标,一般用一定地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来表示。 2.0.8 城市群 agglomeration 一定地域内城市分布较为密集的地区。 2.0.9 城镇体系 urban system 一定区域内在经济、社会和空间发展上具有有机联系的城市群体。 2.0.10 卫星城(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在大城市市区外围兴建的、与市区既有一定距离又相互间密切联系的城市。 城市规划概述 3.0.1 城镇体系规划 urban system planning

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人口分布、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的配置等方面所作的进一步安排。 3.0.12 近期建设规划 immediate plan 在城市总体规划中,对短期内建设目标、发展布局和主要建设项目的实施所作的安排。 3.0.13 城市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对一定时期内城市局部地区的土地利用、空间环境和各项建设用地所作的具体安排。 3.0.14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3.0.15 修建性详细规划 site plan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0.16 城市规划管理 urban planning administration 城市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等管理工作的统称。 城市规划编制 4.1 发展战略 4.1.1 城市发展战略 strategy for urban development 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所作的全局性、长远性和纲领性的谋划。 4.1.2 城市职能 urban function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 4.1.3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city 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以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 4.1.4 城市规模 city size 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

浅谈建筑设计细节的重要性

浅谈建筑设计细节的重要性 摘要:本文介绍了建筑设计细节的重要性,并对国内建筑设计中常见的一些细节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建筑设计细节 建筑设计中细节的考虑,是建筑设计人员的职责所系,责任所在。任何一个伟大的建筑都是由许许多多细节所构成的;而对任何一个细节的忽略,都有可能造成建筑作为一个作品的永久缺憾。 建筑既是一种物质产品又是一种艺术创作。建筑除了供人们从事各种活动以外,同时也是造型的艺术、空间的艺术、环境的艺术。建筑不仅是人本的人文的,更应该是生态的自然的。有机建筑理论的代表人物赖特一再强调“建筑应该是自然的,要成为自然的一部分。”在今年的武汉会议上,国际知名建筑师唐纳德▪霍特先生通过自己设计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和Collinslanding大厦等作品,就“怎样理解设计中功能形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作了很好的阐释。唐纳德•霍特先生介绍说,建筑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与人的关系、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建筑设计需要创新,它的根本是要为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服务,要体现建筑设计中功能形态与人文生态的统一原则。国际知名建筑师何晓先生认为,建筑不应该是单独存在的,优秀的建筑必须以人为本,一座新的建筑物的建成不仅有其本身的建筑形态,更是直接影响着它周围的环境,它本身的内部功能,以及其中居住和工作的使用者的生活。每一个项目的完成要求设计者必须充分考虑到每一个方面和每一个细节,并将之结合成一个完善的整体。 谈到细节的重要,恐怕很少有人会反对,但说起容易做起难。说到底,这并不仅仅是一个水平高低的问题,而更是一种责任感和对精细的执著问题。德国人的严谨和对任何工作细节的关注,是闻名于世的。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对上海地铁二号线和一号线的差距进行了详细的叙述和比较。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看似平常,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只是室外出口都设计了三级台阶;出口处都设计了一个转弯;站台宽阔,靠近站台约50厘米内铺上一条装饰线;设计了相应的站台门。实际使用起来,原来看似多余的三级台阶,在多雨的上海,可以阻挡雨水倒灌,减轻地铁的防洪压力;而地铁出口转弯的作用就是减少空调冷气逸出,达到节电作用;站台宽阔,满足了上下班高峰期人潮蜂拥的实际需要;一条装饰线和站台门,让顾客更安全。而由我们中国设计师设计的地铁二号线却将那么多的细节忽略了,其后果是事故频发。二号线就因为缺了这几级台阶,曾在大雨天被淹,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窄站台让人非常拥挤难受,至今运营成本远远高于一号线,尚未实现收支平衡。书中说道,“硬件项目的管理更多地体现在细节的管理,细节到每个设计、每次改动、每天操作。我们的差距其实就在我们的思想里”。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建筑设计中对细节的忽略,造成抹不去的硬伤和巨大的损失,还有很多的例子。近几年,由于建筑设计和质量方面的问题引起的

深圳市建筑设计规则2019(修订稿)

第1章总则 1、0、1为实现建设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得目标,促进经济、社会与环境得可持续发 展,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水平,提升建筑品质,推进建筑设计得标准化与规范 化,根据《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以及其她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则。 1、0、2 本规则以国家与广东省、深圳市得有关标准及规范为基础依据,参照市场经 济发达地区同类技术标准与规定,结合深圳得城市发展目标要求与实际情况 制定。 1、0、3 建筑设计应根据经市规划主管部门核准得规划设计条件(《建设用地规划许 可证》及相关得各层次规划、城市设计等)进行,并遵循适用、经济、美观得 原则,符合安全、卫生、环保等要求,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材。 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改建与扩建项目得建筑设计工作,适用本规则。1、0、 4 第2章名词解释 2、1建筑分类名词 2、1、1 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与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得总称。 2、1、2 居住建筑 以提供日常生活居住场所及配套设施为主要目得,供人们居住使用得建筑。 2、1、3 住宅建筑 配套设施较为齐全,布局完整,建筑按套型设计,独门独户并设有卧室、起 居室、厨房、卫生间等空间供家庭居住使用得建筑。 2、1、4 宿舍建筑 为相应功能区配套建设,有集中管理且供单身人士使用得居住建筑。 2、1、5 公共建筑 以为公众提供公共活动场所为主要目得,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得建筑。 2、1、6公共配套设施 与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得,各类非独立选址得小型或辅助型公共设施、 交通设施与市政设施等。 2、1、7 办公建筑 供机关、团体与企事业单位办理行政事务与从事各类业务活动得建筑。 2、1、8 公寓式办公建筑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 作者:薛静, 余翔, Xue Jing, Yu Xiang 作者单位:薛静,Xue Jing(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60), 余翔,Yu Xiang(中国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成都,610017) 刊名: 天然气与石油 英文刊名:NATURAL GAS AND OIL 年,卷(期):2010,28(2) 参考文献(11条) 1.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 2002 2.张建华建筑设计 2007 3.张兵城市规划实践的分析理论 1998 4.谢文慧;邓卫城市经济学 1999 5.全国城市规划执业制度管理委员会城市规划原理 2006 6.徐建刚城市规划信息技术开发及应用/新世纪中国城乡规划与建筑设计丛书 2002 7.王爱华;夏有才城市规划新视角 2005 8.王祖华;蔡健;徐进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2008 9.同济大学;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城市环境保护 1982 10.许浩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理论与技法 2005 11.日本建筑学会建筑与城市空间绿化规划 2006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窦志.赵敏试论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建筑学报2002(10) 2.王民成.WANG Min-cheng浅析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的关系[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26) 3.高云.金长峰试论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期刊论文]-城市建设2010(9) 4.李冠.朱方位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关系[期刊论文]-科技信息2009(27) 5.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期刊论文]-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16) 6.彭碧.向德军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研究[期刊论文]-大科技·科技天地2010(9) 7.郑伟.王健浅议城市设计在城市规划中的运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0(11) 8.尹彦凤.李勇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一体论[期刊论文]-中国科技博览2010(25) 9.郑倩.Zheng Qian现代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影响分析[期刊论文]-价值工程2010,29(6) 10.冯志刚浅谈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期刊论文]-科技创新导报2008(8) 引证文献(1条) 1.胡术颖.叶崇福关于建筑设计与城市的综合探讨[期刊论文]-中华民居 2011(6)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2114580520.html,/Periodical_trqysy201002016.aspx

建筑规范强制性条文

第一章设计总则 3.1.1 住宅建设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条件和环境,经济、合理、 有效地使用土地和空间。(住宅建筑规范) 3.1.2 住宅选址时应考虑噪声、有害物质、电磁辐射和工程地质灾害、水文地质灾害 等的不利影响。(住宅建筑规范) 3.1.3 住宅应具有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适应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住 宅建筑规范) 6.1.4 住宅的设计与建造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和太阳能等 可再生资源。(省住宅设计标准) 3.1.5 住宅结构在规定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必须具有足够的可靠性。(住宅建筑规范) 3.1.6 住宅应具有防火安全性能。(住宅建筑规范) 3.1.7 住宅应具备在紧急事态时人员从建筑中安全撤出的功能。(住宅建筑规范)3.1.8 住宅应满足人体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住宅建筑规 范) 3.1.9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住宅建筑规范) 5.2.6 住宅建筑中设有管理人员室时,应设管理人员使用的卫生间。(住宅建筑规范)3.1.4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套内空间和设施应能满足安全、舒适、卫生等生活起居的基 本要求。(住宅建筑规范) 3.1.1 住宅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卫生间等基本空 间。(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 5.1.1 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住宅建筑规范) 5.4.5 电梯不应与卧室、起居室(厅)紧邻布置,受条件限制需要紧邻布置时,必须采 取有效的隔声和减振措施。(省住宅设计标准) 4.3.1 厨房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 4.3.2 厨房应配置洗涤池、操作台、灶台及排油烟机等设施或预留位置。(省住宅设 计标准)(住宅设计规范)(住宅建筑规范) 4.4.2 卫生间应设置便器、洗浴器、洗面器等设施或预留位置;布置便器的卫生间的 门不应该直接开在厨房内。(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范) 4.4.4 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厨房、餐厅的上层, 并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措施。(省住宅设计标准)(住宅建筑规范) 3.4.3卫生间不应直接布置在下层住户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可布置在 本套内的卧室、起居室(厅)和厨房的上层;并均应有防水、隔声和便于检修的 措施。(住宅设计规范)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发表时间:2012-12-06T08:37:49.93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年7月Under供稿作者:罗炳华 [导读]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 罗炳华广东省佛山528000 摘要:当前,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人类社会的指导思想。如何在建筑设计中充分体现出可持续发展观念已成为建筑设计师所要面临的新挑战,也是现代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首先分析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进而重点阐述了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关键词: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体现 近年来,可持续发展观的提出已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里程碑,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R?布朗在1981年最先对其提出准确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模式,是人类文明史上有一次质的飞跃。其本质是追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在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前提下,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可持续发展作为新时代发展的根本理念,已经融入了现今各行各业,建筑设计也不例外。 一、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首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新型的发展道路。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逐年增长,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许多不足之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来自经济的发展与资源消耗同比上升方面的压力巨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牢固地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建立健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坚持控制人口增长、节约使用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方针,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大力开发新科技、新能源、新技术,从根本上控制好社会、经济、生态三方面的关系,提高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由“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向“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转变的经济增长方式。 其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把生态、协调、可持续等概念引入到农村各产业、乡镇经济与社会。从全局、长远方面考虑,做出整体协调性的重大调整。 二、建筑设计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1、从线性设计到整体设计的原则。相对于以为所遵循的线性设计来讲,整体设计就是要建造整体关联的生态,在设计中将自然与社会环境考虑进行,树立起能用消耗低、用途广、资源利用率高及资源可循环的设计理念,致力于创造一个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2、从灰色设计到绿色设计的原则。绿色设计是转变传统的灰色钢筋混凝土设计理念,摒弃以为盲目最求高水平的设计手法,强调高水平与合理技术共同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体现出人们生活对生命本能的向往。它遵循的是最少利用资源、最大结合环境,尊重自然的准则,创建出适合我国社会主义一特色的绿色建筑。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许多旧城区面临着改造的局面,建筑设计师在对此进行规划设计时,应通过树立修缮和再利用的设计理念来对维持有价值的城市建筑结构的活力,比如对废弃的工业厂房进行开拓利用,建设新式工业园区、绿地等来改善环境,调整土地的利用率。 3、从普适设计到地方设计的原则。传统的普适设计主要特征是千篇一律的方形建筑、玻璃幕墙等。建筑设计师应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设计工作,将自然条件最大化利用,用建筑的形式来展现当地的文化和特色;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尽可能的降低能源消耗,而且还能促进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 1、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内部功能设计中的体现。建筑是人们营造的生活、工作空间,它是随着时间的因素而动态发展的,当今许多建筑的材料还足以维持其使用,但其功能已不再适用,经常被改造或者搁置,这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对建筑内部功能进行设计时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使其能够较长时间满足功能的需求。首先,在建筑设计时应强调整体设计的意识。众所周知,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往往今日的精心设计换来的却是明日的不适用性,建筑设计师应注重设计的长远性,最大程度上把握住全局的整体设计。其次,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对于结构体系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比如大跨度预应力复合楼板等,尽可能的利用最少的的结构体系来支撑起最大的空间,为将来的功能变化提供有利帮助。还有,在建筑体形的设计时,应遵循简单、节约的原则,比如设计门窗位置时应尽可能考虑到满足多种室内布置要求,避免过大的改动。 2、可持续发展在建筑与环境协调中的体现。当今,建筑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处理好持久性发展与“破坏性建设”之间的矛盾。我们都知道,在建筑规模的无限扩大的同时伴随着的是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能源消耗的急剧增强,这严重的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那么,如何贯彻好建筑与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呢?这就要求建筑本身是适应地方生态的。古时人们就会利用房屋的构造进行节能,建筑冬暖夏凉的舒适住宅,如我国西北地区的窑洞,北方的四合院建筑,都是设计者利用构造很好的与当地的居住环境相融合,形成舒适安全的居住条件,例如将吊顶设计成折线形,根据物理的光学原理利用其反光,使房间充分地利用太阳光以达到节能的作用。古时民居在环境那么恶劣的情况下,尚能有如此诸多创意,更何况具有高科技、高水平的现代社会,我们应充分利用好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创造出一个宜人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为此,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注重建筑节能。加强推广使用高效、绝热、节能的建筑材料。现在外墙维护节能材料多通过材料的中空,涂抹保温砂浆和一些隔热保温屋面等手段完成,可以大大提高建筑的保温隔热能力。又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设置高效热反射材料,尽可能的将高热能的红外射线反射出去,从而保证建筑物起到保温隔热的效用。 (2)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充分利用好太阳光能,通过高科技材料将光能吸收、储存用作照明、采暖等;利用空气流动产生的低气压来实现制冷的效用等,尽可能的避免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等对能源、环境有害的设备。例如被动太阳能恒温式住宅就是以建筑本身为太阳能收集器,从而达到室内取暖、制冷目的。 (3)节约用水。水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可在建筑内设置污水净化循环系统来对生活污水进行多次利用。 (4)通过绿化建筑来净化空气,采用新技术来回收废品,维护生态平衡。可在屋面、墙面、窗台等处种植花草、蔬菜、水果,加强建筑的绿色效果。采用废品加工技术和设备,将生活垃圾中有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做到垃圾无害化和再生资源化。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04-14T02:55:03.904Z 来源:《建筑细部》2019年第21期作者:玉显宁[导读] 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进展速度也愈来愈快,并且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期望值也愈来愈高,对建筑设计的美观程度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城市通过改造的方式来优化整体的整体建设,然而,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许多的设计规划人员常常会忽略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出现建筑设计与城市整体规划风格不匹配的情况,破坏了城市整体 结构的协调性。 玉显宁 广西鸿运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在社会经济持续进步的社会背景下,建筑行业的进展速度也愈来愈快,并且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期望值也愈来愈高,对建筑设计的美观程度也有了更高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城市通过改造的方式来优化整体的整体建设,然而,在城市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许多的设计规划人员常常会忽略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作用,继而出现建筑设计与城市整体规划风格不匹配的情况,破坏了城市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基于此,本文针对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进行了研究,期望可以为相关工作带来帮助。 关键词:建筑设计;城市规划;重要性 引言 城市规划会直接决定整个城市的经济状况和社会地位,并且对城市今后的发展情况也会带来影响,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就是建筑设计,人们不但期望能够规划出高质量的城市生活环境,同时也希望建筑设计可以变得越来越美观。因此,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分析 1.1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的内容存在差异 城市规划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前提,直接影响了建筑设计的方向,然而建筑设计的内容主要呈现的就是城市规划的具体内容,所以,两者之间有着互相囊括的关系,城市规划主要着眼于宏观层面,而建筑设计呈现出的则是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城市建设不但表现在具体的规划书上面,由于城市建设的工程规模巨大,建设过程也比较复杂,而且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因此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一直对规划与设计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建筑设计的进行是为了适应时代的进步而出现的,城市规划主要将百姓的居住需要作为目标,所以,并没有确定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为了满足百姓的需要而进行建设的。然而,建筑设计却并非如此,它有一个清晰的目标,除了保证本身的实用价值以外还要适应时代需要的前提下来开展设计工作。 1.2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两者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筑设计是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并且也是构成城市空间建设不能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建筑设计属于局部,而城市规划设计属于整体,在设计过程中,要将城市规划的整体建设思想理念带入到建筑设计的过程中,也就是说,建筑设计对城市的整体规划有着十分重要的正面影响。城市的主要构成部分就包含了众多的建筑物,对城市的发展有着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建筑设计必须要以城市的整体规划作为出发点,如此才能有益于在进行建筑设计时可以一直掌握正确的方向。与此同时,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的是,要将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情况视为起始点,同时还要严格按照施工项目的具体标准要求,协调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设计两者之间的协同发展,以确保呈现最佳的建筑效果。 二、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2.1城市规划能够全面体现出城市规划

深圳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深圳市绿色建筑相关标准 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2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 3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 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 5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 6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 7 《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2006.11 8 《深圳市节约用水条例》2005.3 9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10 《深圳市城市规划标准与准则》2004 11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12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13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2003 14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规范》SJG10-2003 15 《深圳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实施细则》SJG15-2005 16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17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工程设计规范》GB50019-2004 18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19 《深圳经济特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条例》1993.12 20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J118-88 2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22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23 《绿色照明工程技术规程》DBJ01-607-2001 24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5 《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 26 《建筑与小区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GB50400-2006 27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2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9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GB50364-2005 30 《污水再生利用工程设计规范》GB50335-2002 31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3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3-2002 33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3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7-2001 35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18580∽18588-2001 3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6566-2001 37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GB50011-2001 38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39 《居住区智能化系统配置与技术要求》CJ/T174-2003 40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03 41 《深圳市建筑智能化系统等级评定方法》。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

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及建筑设计单位信息库 国内知名规划设计专家信息库 一、国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排名不分先后) 1.美国易道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香港国际工程设计咨询研究院 3.英国工程设计院 4.阿特金斯顾问有限公司 5. USA RHM 6.艾斯弧建筑规划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7.澳大利亚DBJ建筑设计事务所 8.盛邦国际咨询有限公司 9. BAZO国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0.德国五合国际设计公司 11.太原建筑设计(李祖原)咨询有限公司 12.英国合乐集团 13.美国东肯国际有限公司 14.亚杰克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15. 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6.迪生罗斯蔡尔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17.中新佳联国际规划设计与咨询有限公司18.阿卡规划设计公司 19.英国奥雅纳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20.伟信顾问集团有限公司 21.日本竹田设计株式会社 22.美国龙安建筑规划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23.新加坡CPG集团新工工程咨询有限公司24.加拿大AB—CPL国际建筑与城市设计有限公司25.国依德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6.德国欧博迈亚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27.吕贝尔设计公司 28.美国CA规划设计师事务所 29. AAUPC 30. ARTX同轩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31.新加坡DPC国际规划与设计事务所 32.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SCP)33.裕廊国际工程(苏州)有限公司 34.德国ISA意厦国际设计集团 35.法国ILEX景观规划设计公司 36.五兹贝格建筑设计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37.法国AREP公司 38.澳大利亚IAPA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39.美国W&R国际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40.加拿大普迪国际设计机构 41.德国LATZ城市与景观规划设计事务所 42.美国劳伦斯设计公司 二、国内知名规划设计单位(排名不分先后)1.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3.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4.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5.北京土人景观与规划设计研究院 6.亚泰都会(北京)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7.城市建设研究院 8.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9.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0.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11.天津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 12.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13.石家庄市规划设计院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 摘要:介绍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现状,解析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发展趋势,指出建筑设计中的可持续性主要包括精神层面上的生态设计意识、物质层面上环保材料的使用、技木层面上的设计基本措施,并需要这三个方面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墙体自保温中空遮阳玻璃可持续性环境保护 1可持续性建筑设计现状 可持续性建筑和可持续性发展一样,许多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积极投身于可持续性建筑的研究与实践。在我国,建筑业是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最深的行业之一,建筑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可持续性建筑的主要问题往往不在于技术,而在于观念。当前的一些经济政策也不利于可持续性建筑的推行,必须通过建立环境评估制度和环境管理体系,重新思考很多过去习以为常的东西,重新审视某些传统的价值观念, 只有这样我国的建筑业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任何建筑物都是消耗大量能源和材料的产物,而且在其使用过程中还将继续不断地消耗能源与材料。我们需要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认识建筑,实现对建筑的“再认识”,减少建筑物对大自然的伤害和不良影响。 2可持续性建筑设计发展趋势 可持续性建筑的基本技术原则——“整体适用性”。建筑是一个动态非线性的“大系统”,可持续性建筑应强调系统集成。城市地区可以比非城市地区多使用更为高层次的技术,农村地区更可以结合生态村、生态庭院的建设来实施可持续性建筑。从建筑类型讲,奢侈类建筑可相应采用中、高技术来实现可持续性建筑,其运用的一些技术可以和西方可持续性建筑看齐。非奢侈类建筑可以通过中、低技术措施实现其可持续性,但是可持续性建筑标准不可降低。 3可持续发展建筑设计的探索 3.1 精神层面上的设计 在精神层面上,除注重对空间布局等的感受,生态环境也是一种人类意识的精神平台。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应该建立在人类的自然观等发生了根本变化的基础之上。在建筑外环境创造中,尽管环境生态设计把“改善人居条件,提供更舒适优美的环境”作为目标;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和形式美法则的前提下,倡导适度消费思想,运用科技手段改造自然,倡导节约型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无原则地为满足某一方面的需求去破坏环境。应充分考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9T16:41:40.0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范旺[导读]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510655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对于建筑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方案是必不可少的,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建筑设计工作的投入力度,通过一系列的交流讨论,确定一项能够满足预期效果的方案。本文从成本、城市面貌、文化、交通以及空间等方面说明了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希望能对我国建筑工程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方案设计;重要性引言建筑工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建筑方案设计,建筑方案决定了整个工程的质量,所以我们需要重视建筑方案设计。由于建筑方案设计具有专业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对建筑方案设计人员也具有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结合城市的实际情况和一些影响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 1缩减资金投入建筑企业不同于一些公益性的事业单位,其进行经营最主要的目标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因此工程项目的施工中,必须要考虑到对建筑成本的控制。而方案设计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个目标,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同时缩减资金投入。可以说方案设计是进行建筑工程成本的重要环节,要想有效控制建设成本,就需要在方案设计中体现出建筑物的结构形式、立面材料等。对于结构形式,方案设计人员要根据业主的经济实力、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等进行体量的组合设计。只有这样,才能通过精美的设计效果和过硬的技术发挥出各类建筑材料最好的视觉效果。这样一来,方案设计不仅满足了建筑物结构形式的美观需求,还因合理的规划设计减少了建筑材料的使用成本。不合理的方案设计就是没有细化建筑物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项目。因此,设计人员应将各个建设环节的分析规划形成既定的原则,这是控制建设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这些内容充分体现了方案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系统、全面地细化施工方案,并按照相关规范、标准实现施工技术交底工作的流程化。例如,将施工方案作为建筑设计的指导,把设计环节划分为各个设计对象。在此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设计情况及其针对的客户人群,从最基本的项目开始划分。这样,就可以更加深入、具体地分析施工方案。至此,除了突发事件所增加的成本外,方案设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工程建设的成本。 2提升城市整体风貌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情况、文化进步的程度都是可以从建筑物规模和形态方面体现出来的,建筑作为城市的主体对于城市的面貌有着决定性作用。而建筑设计工作又能够决定建筑物的整体形态和具体功能,因此方案设计的质量对于城市面貌而言意义重大。因此,进行建筑工程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慎之又慎的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既要顾及到建筑物的自身使用功能,又要考虑到建筑物的审美价值等等,绝不是能够随意决定和规划的,必须要结合城市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设计。换句话来说,方案设计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建筑项目和城市本身存在的建筑和规划的关系之外,还需要结合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等等进行细化的思考。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的设计出一个符合城市风貌、审美价值极高、色彩形态优美的高质量建筑物。而这一个又一个的高质量建筑物的有序排列和分布,也能够在满足人们的基本起居需求的同时,为城市的整体美感做出贡献。 3促进文化传承回顾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建筑文明始终保持着蓬勃的生命力,为人们提供着遮风挡雨的基本功能和艺术性极高的审美体验,不同的朝代的建筑物往往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和风貌,其真真切切的反映着那个时代人们的精神风貌,一些建筑物上的装饰和纹路也正在向我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文化发展情况。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建筑物的样式和功能不断的创新和改进,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体验,其是一种文化传播的最佳介质。体现的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和产能的不断发展,满足了基本的温饱需求之后,人们才能够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用来革新建筑设计。所以说,一个建筑其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载体,它真正的反映着城市从建成到发展再到持续进步的每一个历程。而方案设计就必须要能够充分的考虑到这一点,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城市的独特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探索,结合城市的传统文化、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把这些独具城市特色的东西融入到方案设计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设计之初融入在建筑中的文化印记就会成为外地人了解这座城市的重要凭证,建筑的文化传播功能以此得到实现。 4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进步有目共睹,这种基础性的提升促使各行各业以及人们的生活质量也都得到了跨越式的发展,这种情况体现的最为明显的地方就是人们的出行工具的变更,汽车不再是奢侈品,人们的出行不再完全依靠公共交通,更多的时候选择私人出行的几率比较高。这种现象对于社会发展而言自然是积极的,但是这种私人出行方式的普及,也使得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一路走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方案设计才能尽最大可能的缓解交通压力也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不得不去思考的问题。一个质量极佳的方案设计,能够尽最大可能性的完成建筑群之间的路线规划,并且将建筑群很好的融入到城市的交通系统中去,减少新建筑可能带来的城市交通不便。而方案设计中如果没能统筹考虑到城市交通这方面的问题,缺乏建筑交通流向设计,那么在落成之后将会带来非常多的麻烦。 5确保空间合理利用上文中我们提到过,城市的主体构成部分就是建筑,不同形态、不同高度的建筑的有序排列,构成了一个城市最为壮阔的美景,因此建筑的形态如何、空姐利用效率如何至关重要。对比于过去的建筑物,现代建筑的功能不再局限于日常起居,而是不断的朝着更加功能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建筑拔地而起,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为城市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契机。不同的城市和地区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在生活生产方式中必定会有所差异,这样一来不同城市的建筑风格乃至于建筑布局也势必产生差异化的形态。在进行建筑方案设计的时候,我们不能仅仅把目光放在建筑本身的设计上,更多的也需要去思考城市与众不同的特征,从而让建筑的空间设计、色彩应用等等都完美的融入城市,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建筑成为装点城市的最佳选择。除此之外,方案设计中对建筑的整体布局进行思考,也是完全符合城市规划发展要求的,能够确保空间和土地资源进行高效的利用,从而提升城市的发展质量。结语

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关系

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规划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理,属于宏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城市和城市所在的区域,建筑设计是微观的,它的研究对象是建筑,城市规划是建筑设计的前提与先导,而建筑设计则是城市规划在空间上的具体落实,研究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建筑设计应服从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因而城市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而城市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地域系统。人在任何时候都在领会城市,城市提供给人们的各方面感受便是城市空间,我们对城市空间进行分析及设计,使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之间的关系协调,就是城市规划。而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因此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城市规划对城市的有序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建筑作为城市构成的基础要素之一又必须服从于城市内容,他们之间在空间上是点与面的关系,好的建筑如同凝固的音乐,是城市的灵魂,但建筑也不能脱离城市环境,必须与城市环境相融合,因此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同等重要。 城市规划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建筑的问题,建筑设计服从城市规划设计,美国城市规划师伊?沙里宁曾说:“通常做设计是要把它置于一栋房子中;将一栋房子置于周围的环境中;将周围的环境置于一个城市规划中”。建筑师在设计单体或群体建筑时,必须考虑建筑的大环境和开发地盘红线内的小环境问题。在新的市场环境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建筑创作繁荣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在快速发展中,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对人文的关注、对环境的关注显然不够。存在着一味追求“新、奇、特”而不考虑建筑物所处的环境问题。如北京的长安街,虽然每栋建筑单体都采用了中国最好的设计院和最优秀的建筑师的作品,而且在建筑造价上也毫不吝啬,就其艺术价值本身而言,仍然是业界人士批判的焦点,究其原因,主要不在于建筑本身造型,而在于对周围环境的忽视,以及强烈的个体表现欲所造成的整体不和谐;再如希腊的爱琴海上有一座叫伊特拉的小岛,每年都吸引大量的游客,尤其是摄影家和画家,被称为“艺术家之岛”,整座岛上布满了十分简单的希腊式的民居,连警察局、医院、饭店都化整为零,成为民居式建筑尺度。几百年来,岛上的居民始终恪守一个规则,就是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层,所有外墙均为白色,这种热爱自然、相互协调的观点,已经形成了一种设计理念。可见,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指导下,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即使是最简单的建筑设计也能取得好的效果。 2 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应协调 建筑设计不仅仅是对单个建筑物体的设计,还牵涉到场地设计问题。 场地设计是为满足一个建设项目的要求,在基地现状条件和相关的法规、规范基础上,组织场地中各组成要素(建筑、交通系统、室外活动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工程系统)之间关系的设计活动。其根本目的是通过设计使场地中各要素和谐,其中,建筑物是场地设计中的核心内容,与其它要素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分析如下: (1)从工作内容上看。场地设计即是整个建筑设计中除建筑物单体的详细设计外所有的设计活动,一般包括建筑物、交通设施、绿化景园设施、场地竖向、工程设施等的总体安排以及交.通设施(道路、广场、停车场等)、绿化景园设施(绿化、景园小品等)、场地竖向与工程设施(工程管线)的详细设计。 (2)从建设流程来看。实际建设流程中,一般首先是业主确定一个建设项目,并取得了相应的用地,然后再委托建筑师来设计,建筑师是在业主所提出的设计任务和基地条件的基础上开始工作的。设计者在进行具体的设计前要做细化和完善设计任务的工作,包括项目的组成内容,并对这些内容的规模、形式等一些有关问题做出较为明确的认定,同时要与业主协商,

可持续设计案例综合

类别:建筑设计 甲方:九江县建设局 规模:2.5公顷 地点:江西省九江县 状态:方案设计 特色: 九江县文化艺术中心位于九江县场地位于江西省九江县,西侧为城市主干道渊明大道,东侧为正在建设中的青少年文化中心,南侧为城市广场公园,北侧跨路为城市居住区。场地特点为有一条冲沟,3米到4米的堆土。设计着重考虑场地内的堆土,建筑与政府广场及庐山的关系。整合场地内的堆土,建筑四周形成环形土台,阶梯状土台上种有竹子。土台上可以作为人的交流及活动空间。各方向开有出入口同时减少噪音及外部车流的那个对本建筑的干扰。与政府广场用缓坡湿地自然衔接。建筑屋面及地面均考虑雨水收集,屋面上雨水用于种植屋面浇灌。种植屋面夏季隔热冬季保温,相对降低建筑的运行成本。设计了地面雨水收集系统,一部分用于地面景观浇灌,一部分用于水上观演广场。建筑内部空间多样性,底部架空,人可以在此活交流及观看露天表演,不同高度设有不同的室外露台空间,同高的内院种有植物,有利于建筑采光及通风。建筑体量为简洁的方型,与周围环境相呼应,立面采用可旋转方型印花玻璃,不同季节根据需要调整阳光的射入。保证室内舒适度,减少设备运行费用。场地景观设计成不同的雨水收集池及种植池,生态节能。 类别:建筑设计 甲方:秦皇岛市园林局 规模:30公顷 地点:河北省秦皇岛市 状态:2006年建成 特色: 规划的场地位于滨海旅游胜地秦皇岛市北戴河区,南起鸽赤路,东至鸽子窝公园,西至滨海大道,北至赤土山桥的海湾地带,面积约20公顷。场地北部建有秦皇岛市级体育中心、奥林匹克水上运动中心,西北部为森林公园,南部为北戴河疗养区,东部为旅游胜地鸽子窝公园。作为理所当然的滨海旅游和游憩绿地,其具体内容有待设计确定,但其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它具有成为旅游点的潜在价值。场地曾经被开发作为珍稀动物园,未果,半途而废,原有的部分滩涂地已被填埋,残留下一些工程痕迹。自然演替已悄然进行,野草丛生,其中不乏许多美丽的乡土物种,自成群落。场地的以下几大特征为项目的设计和景观设计带来了灵感,概括为浅滩、湿地、低潮、海风、涌浪、观鸟、诗情。 本方案充分利用场地的特征,营造生态的滨海湿地景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场地中,可以体验生物的多样性,根据栈道的设置和形式,给人以多样性的景观体验。在海滨的南部、中部、北部分别设置服务休憩驿站分中心,提供完善的标识系统、平台休息系统及自行车停放系统、鸟类教育体系等服务设施,人或坐、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设计1.doc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建筑设计11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建筑设计 1 设计基本规定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87 2.1.2基地高程 一、基地地面高程应按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标高设计。 2.1.4相邻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与空地 三、除城市规划确定的永久性空地外,紧接基地边界线的建筑不得向邻地方向设洞口、门窗、阳台、挑檐、废气排出口及排泄雨水。 2.2.1不允许突入道路红线的建筑突出物 一、建筑物的台阶、平台、窗井。 二、地下建筑及建筑基础。 三、除基地内连接城市管线以外的其他地下管线。 3.3.2地面排水 一、基地内应有排除地面及路面雨水至城市排水系统的设施。

4.2.1楼梯 二、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净宽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一般按每股人流宽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 三、梯段改变方向时,平台扶手处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净宽。 四、每个梯段的踏步一般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五、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应小于2.20m。 九、有儿童经常使用的楼梯的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4.2.4栏杆凡阳台、外廊、室内回廊、内天井、上人屋面及室外楼梯等临空处应设置防护栏杆,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栏杆应以坚固、耐久的材料制作,并能承受荷载规范规定的水平荷载; 二、栏杆高度不应小于1.05m,高层建筑的栏杆高度应再适当提高,但不宜超过 1.20m; 三、栏杆离地面或屋面0.10m高度内不应留空; 四、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