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_赵法生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_赵法生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_赵法生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赵法生

摘要关于孟子的人性论,港台儒学界近期有性善与向善之争。本文认为,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与向善其实并不矛盾,向善乃性善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更为广泛的视角看,孟子

的人性论应包括性善、向善、为善与致善四个环节,这四个方面环环相扣,构成了一个有机的

思想整体,只有在这一有机的整体中,孟子的性善论才能得到合理的诠释。

关键词性善向善为善致善

中图分类号B2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627(2007)06-0016-10

作者:赵法生,男,1963年生,山东青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北京100102

孟子的性善论是儒学思想史上影响重大而又深远的人性理论,这一理论从诞生之日就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秦汉以降,这一人性理论更是不断地被加以再诠释,形成了儒学发展史上一个源远流长的解释学传统,充分显示了其内在的生命活力。近期,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提出新解,认为孟子的人性论不是性善论而是向善论,并在港台儒学界引发了一场关于孟子人性论的讨论1,为我们理解孟子的人性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笔者以为,以往对孟子性善论诠释中的主要问题在于理解维度过于单一,而理解维度的单一有可能使我们肢解或曲解这一内涵丰富的人性学说。如果我们调整一下视角,从多个维度观察一下孟子的性善论,我们或许能够对它的意蕴和理路产生新的体悟,顺着其内在的理路,并着眼于孟子性善论思想的整体,我们会发现那些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对立的理解或许并不是真的那样水火不容。

一、性善:善的禀赋与可能

5孟子6一书中,最早提到性善的是5滕文公上6,它开篇即说:/滕文公为世子,将之1刘述先:5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6,收入安乐哲、江文思主编5孟子心性之学6,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174页。

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0在与告子争论时,孟子明确提出/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0(5告子上6)。后来公都子列举了当时颇有影响的三种人性理论,进而问孟子:/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0(5告子上6)由此可见,孟子主张性善是毋庸置疑的,孟子本人及其弟子的话皆足以为证,否认孟子是性善论者的观点有违于5孟子6一书的基本事实。

可是,孟子的性善论在当时未必是占主导地位的人性理论。王充在论及先秦人性论时曾说:/周人世硕以为人性有善有恶,举人之善性,养而致之则善长;性恶,养而致之则恶长。如此,则性各有阴阳,善恶在所养焉。故世子作5养性书6一篇。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之徒亦论情性,与世子相出入,皆言性有善有恶0(5论衡#本性6)。其中宓子贱和漆雕开均为孔子弟子,公孙尼子可能是孔子的弟子或再传弟子,他们的生存年代均早于孟子。王充的论述和郭店楚简中的性情论表明,以气论性、以情论性和以生论性是七十子及其后学人性论的主流思想1,基本观点是性有善有恶论。在这种背景下,孟子首倡性善论,可谓在理论上别开生面,在当时的思想界引起巨大反响,以至于连他的学生都公开对性善说表示疑惑,而性善问题也就成了5孟子6一书中反复辩难的核心命题。

孟子所以能提出独特的人性理论,是因为他观察人性时特有的视角与维度:

1.主张人禽之辨,反对/生之谓性0。告子认为/性无善无不善0(5告子上6),并将性比喻为水:/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与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0(5告子上6)告子的这种人性论有其理论依据,就是/生之谓性0。所谓生之谓性,就是以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定义人性,也就是告子所说的/食色,性也0(5告子上6),而这正是孟子所反对的:

告子曰:/生之谓性。0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0曰:/然。0/白

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0曰:/然。0/然则犬之性犹牛之

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0(5告子上6)

人们对孟、告之间的这一段论辩向来有不同评价,有人认为孟子的推理在逻辑上有不通之处。但是仔细体味这段话的含义,孟子在这段话中并不是要直接推导出一种有关人性的定义,而是重在强调人与动物的差别,即人禽之辨。正是这一点显示了孟子与其他七十子后学对人性论所持有的不同观察视角,这种差异对我们理解孟子的人性论至关重要。事实上,孟子并不否认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但是,他对这些相同之处给予了不同的定位与评价。在孟子看来,人和动物一样都具有类似的生理欲望与本能,/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0(5离娄下6)这句话表明,人与动物的相同之处很多,而差异却很少。以生论性者侧重的是前者,孟子侧重的却是后者。因为在孟子看来,正是这一点/几希0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将人提高到动物之上,因而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质之所在。李存山先生指#

17#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1陈来:5郭店楚简与儒家的人性论6,5儒林6,第一辑,第31页。

出:/孟子所讲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区别于其他物类的特性01。而人身上同时固有的生理欲望,属于人的动物性,由于不能体现人的特性,孟子并没有将其列入他的人性范畴。剥离了动物性的人性必然是善的,因此性善才是真正的人性。与告子相比,孟子定义人性的维度显然更为合理,因为凡可以称之为某一事物之性者,不应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共同点,而应是这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不同点,即该事物所以为该事物者。

2.对命以言性,突显人的道德主体性。在反对以生言性的同时,孟子的人性论特别强调了命与性的区别:/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0(5尽心下6)这就是说,味色声臭安佚之欲,对于人来讲也是天性,程子曰:/然有分,不能皆如其愿0(朱熹:5孟子集注6),所以君子称之谓命而不称之谓性;仁义礼智圣,虽是受命于天,却可/责成于己0(朱熹:5孟子集注6),所以君子视之为人的天性而不称之谓命。

在另一段论述人性的话中,孟子将性与命的区别解释得更为清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是求有益于得也,求在我者也。求之有道,得之有命,是求无益于得也,求在外者也。0(5尽心上6)这样,孟子根据内外之别和作用机理之不同,将性和命区别开来:性作为人的内在禀赋,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其成就操之在我;命却是一种外在的客观必然,求无益于得,其成否取决于天。通过性与命的区分,孟子把求得舍失和操之在己确定为人性的基本特征,从而把人性与人的耳目口鼻之欲严格区别看来,就此而言,孟子的性善论是孔子/我欲仁,斯仁至矣0思想的开显广大,它进一步凸显了人的道德自由,使人的道德主体性得以最终确立。

3.以心论性,以心善说性善。性既不是生,又区别于命,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孟子转向了心,从人心深处体认人性的本体,这就是他所说的/不忍人之心0。在解释人的不忍人之心时,孟子举过两个著名的例子:

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

蚋姑嘬之。其颡有泚,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虆

梩而掩之。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5滕文公上6)

身为人子,目睹至亲为狐狸所食,为蝇蚋所嘬,不觉额头汗出,睨而不敢正视。孝子的这种生理反应导因于其内在的痛凄之心,而生理反应最终又导致了归掩其亲的社会行为。在从心理、生理到行为的过程中,孝子的痛凄之心无疑是本源性因素。但是这种痛凄之心完全是一种内在的天然良心之发现,没有任何外在目的,所谓/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0。在孟子看来,这种内在的天然良知正是葬礼的起源。如果说这一例证表明的是孝子与至亲的关系,不足以说明普遍的人性,那么请看孟子的另一段话:#

18#孔子研究 2007年第6期

1李存山等:5中国文化通志#哲学志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50页。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

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

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

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5公孙丑上6)

/乍见0和/孺子将入于井0,营造了一种刻不容缓的紧急情境,这种情境下的心理反应,既摆脱了生理欲望之裹挟,又消除了世俗利害的算计,是人之内在本心的当下呈露,这种突然呈露的不忍人之心,正是孟子所谓性善的渊源之所在。这种天然存在的善心是人性之本体,而仁义礼智则是本体之心的发用与流行。这种善心,孟子称之为人的/本心0(5告子上6)。

4.孟子所谓性善,是指人内在拥有善的禀赋,是/可以为善0。孟子所谓性善是一种应当实现的人性理想,还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现实?换句话说,孟子所谓的性善,到底是人性的应然还是实然?这是孟子学诠释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许多学者把孟子的性善论解释为人性的实然,如徐复观先生在解释/孟子论性善,言必称尧舜0时认为:/孟子说这句话,不是把它当作-应该地.道理来说;而是把它当作-实然地.事实来说01。这种解释是颇值得推敲的,请看孟子下面的比喻: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

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

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5告子上6)

在这里,孟子把性善比喻为种子,通过种子与植物的关系,我们可以看出孟子所谓的性善是一种潜在而非实在,是可能而非现实,是一个有待于展开的过程而非已经达到的结果。在回答公都子的提问时,孟子明确指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0(5告子上6)。孟子在这里明白无误地指出,他说的/性善0,是指人性/可以为善0的意思,孟子将四心说成是仁义礼智的四端,说/仁义礼智根于心0,和种子的比喻一样,表达的都是同一意思。钱穆先生曾引用陈澧释孟子性善旨意曰:/孟子所谓性善者,谓人人之性皆有善,非谓人人之性皆纯乎善。0o因此,就其本意而言,孟子所谓性善,是指人人皆有善根,人人具有善的秉赋与可能,因而是/可以为善矣0,而现实形态的善即仁义礼智等,仍然有待于后天的道德实践功夫。因此,在孟子的性善论这一表面看来的实然判断中,包含着人性应当如何的应然判断。正如李存山先生指出过的:/人性是人生的起点,是天道与人道交接的枢纽;人性奠定了人将怎样生活或应该怎样生活的基础。中国古代对人性的探讨主要是围绕着善恶起源问题而展开的。人性是怎样的?在这一看#

19#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1

o徐复观:5中国人性论史6,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142页。钱穆:5孟子研究6,开明书店,1948年版,第80页。

似事实判断的问题中蕴含着人应当怎样的价值预设。01

张岱年先生指出:/关于性论,最应注意者,是各家同在论性,而其所说之性,意义实不相同0o。的确,从中国人性论发展史的角度看,孟子可以说重新定义了人性,孟子的人性论强调人禽之辨,对命以言性,以心论性,从而使它与以往的人性论者具有全然不同的思考维度。他从人自身寻找善的依据,认为人先天具有善的秉赋,以为人的道德行为作论证,创立了中国思想史上意义重大而又影响深远的性善理论。

孟子还说:/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在乎熟之而已矣。0(5告子上6)这就是说,人性中的善的种子固然美,如果不能成熟,就连荑稗也不如。那么性善的种子何以最终成熟并长成仁义礼智的参天大树呢?这是因为人性本身含有向善的力量。

二、向善:善的动力与自由

孟子以心善说性善,把性善看作是人的材质、禀赋,是一种善的可能,那么这种可能何以会变成现实呢?其动力何在?根据孟子的观点,动力就在人性本身。这里涉及孟子性善论的另一重要层面:向善。人之向善表现在以下方面:

1.向善是人之/良能0。孟子认为性善之本源是人的不忍人之心,但是这种不忍人之心,不会仅仅停留在主观意识阶段,它一定要实现自己。实现的动力,来自不忍人之心自身的驱动。在/乍见孺子将入于井0和归葬其亲的例子中,孟子对此都有形象的说明。在前一种情形,恻隐之心的发用与实现没有任何外在的功利目的;在后一种情况下,/其颡有泚0也非为人泚,而是中心达于面目,是诚于中而形于外的自然流露。这种内在的不忍人之心一定要实现出来,否则人便会产生巨大的负罪感。

另外,孟子与告子有过下面一段辩论:/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0(5告子上6)这又是一个意味深长的比喻。作为精于东方式形象思维的语言大师,孟子的许多思想都是通过比喻来言说的。从学理的角度讲,这一方面使他的思想意蕴深厚,同时也因解释空间过大而时显其扑朔迷离。要把握其思想的真实意义,我们就不得不对这些形象化的比喻反复涵咏以力求有所会心。在这一段论辩中,两位思想家将他们的分歧表现在对水的不同解读上。告子认为,人性如同流水,让它东流则东流,让它西流则西流。人性之不分善恶,就像水本身不分东西一样。孟子马上起而反驳:的确,水是不分东西,但是它也不分上下吗?水,就其本性而言,必然是要向下流的。接下去,孟子对他的性善论做出一个重要说#

20#孔子研究 2007年第6期

1

o李存山等:5中国文化通志#哲学志6,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8页。张岱年:5中国哲学大纲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251页。

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0。显然,孟子说的是,人性向善的方向发展,就如同水一定要向下流一样,都是本性使然。可见,孟子在这里所说的性善,应是向善的意思,这是孟子性善论的一个重要层面。

因此,孟子所谓性善,不仅是指人有性善之材质禀赋,而且指人有向善之能力。用孟子本人的话说,它不仅是一种不虑而知的/良知0,而且是一种不学而能的/良能0。他说: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0(5尽心上6)可见,孟子所谓性善,是良知与良能之统一,是禀赋与能力的统一。孟子对人类向善的良能充满信心,认为它一定能使人类内在的善性呈现出来,豪杰之士尤其如此:/待文王而后兴者,凡民也。豪杰之士,虽无文王犹兴。0(5尽心上6)

2.向善还表现在人对善言善行的反应能力。人性是善的,可多数人看上去却更热衷于追逐私利,这是什么原因呢?孟子认为这是人心中向善的力量易为耳目之欲蒙蔽以至于/为养其小而失其大0的缘故。可是人天生对善具有反应能力,一旦内在的向善的力量被唤醒,人便会发自内心地转向对善的追求。孟子说:/舜之居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0(5尽心上6)也就是说,当舜居深山之时,与木石为邻,与鹿豕嬉戏,和深山中的野人差不多少。但是,一旦心中向善的能力被唤醒,便像江河一样,沛然而莫之能御,使舜成为圣人。而如何唤醒人之内心深处这种向善的力量,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故此,孟子十分重视环境与教育对人的影响:

孟子曰:无或(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5告子上6)

由此看来,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一种完成式,如果人人自以为性善而不再做向善的努力,反倒会沉沦于物欲之中而自失本心,这绝非孟子性善论之旨。孟子不仅发现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善根,而且将人看作是一种向善的存在,认为人天生具有向善的动机与力量,促使他突破耳目之欲的局限,追求仁义礼智,使善的潜能变成现实。正是对善的动因的不同解释,构成了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主要区别。荀子同样把仁义礼智设定为人的道德目标,但他认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动力不是来自人性内部,而是来自外在的社会约束,因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0(5荀子#性恶6)因此荀子主张通过隆礼重法以化性起伪,实现仁义法正。与荀子相比,孟子不但肯定了每个人都具有善的禀赋,而且肯定每个人自身拥有向善的力量,这便将道德完善的能力赋予了人自身,孟子因此坚信/人皆可以为尧舜0。人现在所面临的是个体选择问题,他可以选择仁义,也可以选择不义,如果他恰好选择了后者,那么对于前者来讲,可以说/是不为也,非不能也0。因此,孟子的性善论赋予了人道德自由并确立了人的道德主体地位。

可见,向善论乃是孟子性善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不过,我们能否像有的学者那样以孟

#

#

21

子的向善论而否认其性善论?不能。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与向善是密不可分的。从禀赋而言谓之性善,就能力而言谓之向善;性善是向善的必要前提,向善是性善的必然结果。如果没有向善的努力,人内在的善性就会黯而不彰,郁而不发,所谓性善之说也就成了一个永不能兑现的假设,/求则得之,舍则失之0表达的正是这个意思。但是,如果人不是内在地具有不忍人之心,人之向善就失去了先天的依据。人惟其性善,所以向善;因其向善,故能成善。孟子的性善论,意味着它也是一种向善论,其中的性善与向善,可谓一物两体,是不能割裂的。

三、为善:善的存养与扩充

对个体的人性修养而言,仅有向善的动机是不够的,在孟子的人性论中,善要想从潜在变成现实,必须经过一系列存养扩充的功夫,这便进入了孟子性善论的第三个层面:为善。钱穆先生指出:孟子所谓本心,就是/本可以为善之心也0;/孟子所谓求放心者,亦指其可以为善之心而已也01。的确,孟子十分强调为善的意义,视之为实现性善的重要一环。他告诫滕文公说:/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也。若夫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强为善而已矣。0(5梁惠王下6)在5告子6篇中,孟子进一步强调为善的意义:/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人能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不可胜用也。人能充无穿窬之心,而义不可胜用也。0(5尽心下6)

孟子不但强调为善之重要,而且提出了一整套关于为善之道的理论。孟子以心善论性善,把善心作为性善之本源,他有关为善的思想主要是围绕人的心志展开的。

首先是善的省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孟子十分重视思的作用,把它视为人开启内心向善能力的管钥:/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此天之所与我者。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0(5告子上6)思的目的及运思之方向在于/求其放心0,将丧失的本心找回来。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0(5告子上6)

其次是善的存养与扩充。求得放心之后便是存心,存心之道在于存之于仁、礼:/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0(5离娄下6)君子不但应存心于仁礼,而且要时时涵养之:/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知其乡。.惟心之谓与?0(5告子上6)那么,如何养心呢?养心之要在于寡欲,养心之道在于扩充:/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0(5尽心下6)孟子还指出:/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

22#孔子研究 2007年第6期

1钱穆:5孟子研究6,第89,91页。

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0(5公孙丑上6)可见,存养的过程可以说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从用心、存心、求放心、养心以至于尽心,为善之道乃尽心之道。

再次是知言与养气。就如何扩充人心中之四端,孟子根据自己的修养体验提出了知言养气说:/-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0(5公孙丑上6)所谓/知言0,就是明辨各种言论之是非。言为心声,错误的言论反映了错误的认知,而错误的认知必然导致错误的行为,贻害无穷,孟子所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0(5公孙丑上6)。所以孟子一生致力于批邪说,放淫词,力辟杨墨以维护孔子之道。所谓/浩然之气0,是集义所生,正是修持仁义的结果,而且只有配义与道,它才能得以巩固、持久、广大。

最后是大丈夫人格的产生。上述存养、扩充、知言、养气等一系列为善功夫,产生出一种大丈夫人格,孟子这样描绘它:/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0(5滕文公下6)朱注曰:/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与民由之,推其所得于人也;独行其道,守其所得于己也0(5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6)。可见,这种大丈夫人格是以仁义为根本,以/与民由之0为宗旨,以浩然之正气屹立于天地之间,力行其道而不为外物所移,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上下于天地同流。这种人格正是向善和为善的必然结果,是性善的人格化表现。前面曾引孟子的比喻,说麦的种子播下后,/至日至时皆熟矣0,而大丈夫人格之形成标志着善的种子的成熟。

钱穆先生指出:/孟子言-为.。又言-充.,充者即为之之方也。,,为者,为此人人之可能;充者,充此人人之所固有也。欲明孟子性善之真义者,亦在乎有为与能充而已,此外则无他道也。01这足以说明为善在孟子性善论中的重要地位。现在,善的种子已经成熟了,善的人格也已经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但是,对孟子而言,善的历程并没有就此结束,因为到目前为止的一切探索都只能看作是一个善的社会的前奏。

四、致善:善的外推与实现

以往学者们在讨论孟子人性论时,很少联系到他的政治哲学。实际上,正如/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0这句话所表明的,孟子的性善论与其政治哲学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内圣旨在为外王提供人性论基础,而只有王道政治才使性善从一种理论变成社会现实。这一过#

23#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1钱穆:5孟子研究6,第86页。

孔子研究2007年第6期

程可以称之为致善。如果说为善是扩充人性的善端以培养理想人格,致善则是对存养成熟的善心善性进行第二步扩充,使之推广到全社会以实现孟子心目中理想的王道政治。

1.推恩与仁政。在孟子心目中,尧舜是施政的典范,因为他们首先是人性的典范,人伦的典范。就秉性而言,尧舜与常人是一样的,所异于常人者,在于他们能够发明本心,尽心知性以知天,经过向善和为善的功夫,使自身内在的善根善性得以成熟,培养成至善至美的人格,并将自己的不忍人之心发以为行政,推之于天下。孟子称之为/推恩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0(5梁惠王上6)孟子还说:/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0(5尽心上6)

可见,推扩自己的不忍人之心达之于天下,这是仁政的本质所在。于是,孟子便将人性与政治、内圣与外王直接统一起来了。这是孟子学问路向的一个重要结果,也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显著特征。既然人性是善的,人人心底都有不忍人之心,那么自然可以得出结论:任何执政者都有实行仁政的潜力。当孟子听说齐宣王因不忍心看见用于牺牲的牛临死前的样子而下令换成羊时,立即肯定/是心足以王矣0,他之所以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0(5梁惠王上6)。当齐宣王承认自己好货、好色时,孟子因势利导,说只要他/与百姓同之0,将自爱之心推之于黎民百姓,也同样可以实现仁政理想。

2.君正而国定。既然仁政是执政者内在之善的外推,执政者是否具有仁爱之心便是致善的关键之所在。孟子强调:/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者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0 (5离娄上6)他还指出:/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0(同上)这些说法强调了执政者自身的道德修养对仁政的极端重要性。可是,如果执政者丧失良知,残暴不仁,应当如何?孟子提出了对儒家政治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格君心之非0思想:/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唯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0(同上)

但是,如果君主既不行仁政又拒不纳谏,应该怎么办?孟子提出了/易位0的主张,以至于宣王/勃然变乎色0(5万章下6)。孟子还公开肯定汤武革命,说是/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0(5梁惠王下6)。孟子公然否定君主的绝对权威,正是基于其性善理论。在孟子心目中,一个残贼仁义的君主不仅违背三代的政治理想,而且也违背了人的本性。既然君主只不过是实现仁政的手段,如果他已经成了仁政的障碍,就应当被抛弃。孟子基于性善论对专制制度的批判,达到了他那个时代的最高峰。

3.发政施仁。推恩是仁政的必要条件,但还不是充分条件。正如孟子所说的:/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0(5离娄上6),王道政治之实现需要一系列制度与措施作保障:

一是/制民之产0。孟子认为,通过/制民之产0满足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是实现仁政的必要前提:/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

#

24

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0(5梁惠王上6)针对当时贵族豪强大量占有土地,而众多平民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孟子提出/正经界0的主张:/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均),穀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0(5滕文公上6)

二是/薄税敛0。孟子认为过重的赋税必将使百姓生灵涂炭,因此必须/薄其税敛0。他说:/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0(5尽心下6)孟子还提出了一套旨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赋税优惠措施:/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耕者,助而不税,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廛,无夫里之布,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0(5公孙丑上6)

三是/设庠序之教0以明人伦。在满足了基本生活需要后,还要参照三代模式对百姓进行教化:/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0(5滕文公上6)可见,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达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0的社会效果,这也是王道政治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表明了仁义礼智根于心,证明了仁义内在、性由心显;向善赋予了人自身臻于至善的力量,赋予人以道德自由;为善是个体修养的基本功夫,提供了一套独具特色的人格修养方法;致善则是个体之善在社会范围内的推广,借以实现三代之治的社会理想。在孟子的人性论中,性善、向善、为善和致善四个层面相互关联并层层推进,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思想整体,而性善论的涵义也只能在这一思想整体中才能获得正确的阐释。美国汉学家安乐哲先生曾经指出,孟子的性善之性字不能翻译成英语中的/nature(本质)0,因为孟子在人性问题上并不持有类似西方哲学家的本质主义观点1。指出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孟子的性善论并不是要在人性中寻找固定不变的本质,他采取的是全然不同的思维路向。他的性善论旨在突出人与动物的差异,寻找人之为人的特性,并在人性自身寻找人类向善的依据与动力,并据此说明仁义礼智并非违背人性,而是完全符合人的内在本性的。但是,内在的秉赋并不会自动实现,心理动机也不能等同于现实的仁义礼智。尽管人人都具有天然的良知,如果他拒绝存养扩充的道德实践,他仍会陷溺其心而与禽兽无异。因此,在性善的前提下践履向善和为善的一系列功夫,并将个体之善推而广之以实现仁政,这才是孟子性善论的重点,也是孟子性善论的旨归。#25#孟子性善论的多维解读

1参见刘述先:5孟子心性论的再反思6,第179)180页。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浅议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作为儒家“亚圣”,在儒家学说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丰富了儒学内涵,其思想主要凝集在《孟子》一书中。在孟子学说中,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仁政学说和王道理想的逻辑起点和理论依据。孟子的性善论不是向善论, 而是性本善论,他强调了加强后天道德修养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所蕴含的思想对今天的道德建设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修身 一、孟子在儒家学上的地位 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儒学历史上,孟子被后世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东汉赵岐在《孟子题辞》里面,就首次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了。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学理上的深入阐发,继承和发展了孔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让儒学在孔子的基础上更加的精致细腻且富有理论色彩,在儒学的发展上是功不可没的。因此,孟子其人和《孟子》其书的价值和意义被后人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挖掘出来。唐代以后,孟子越来越逐渐被尊崇,韩愈就认为孟子“功不在禹下”,并称赞“孟轲好辩,孔道以明”。到了宋时,《孟子》始列入经部,

其价值得到了充分的认识和肯定。《四书章句集注》的《孟子序说》中记录了程子对孟子的评价,称“孟子有大功于世,以其言性善也”,“孟子性善、养气之论,皆前圣所未发”。 二、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则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他的性善论与孔子的仁有着内在的思想脉络的关系,既是对孔子仁的思想的继承,又是对仁的思想的发展。孟子把仁义并重,突现出孔子仁的能动性思想,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认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其天也。”他把孔子哲学中带有浓重个人体验色彩的仁、义、礼、智等概念抽象提升为普遍意义的伦理学范畴,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从而构建了其严谨、缜密、完整的“性善论”体系。 三、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性乃人生所禀之天理,人性本善 孟子学说的起点,就在于他对人性的判断——性善论,这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对孟子性善论的认识 [摘要] 孟子在继承孔子“仁”的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以“性善论”为重要内容的思想体系。孟子把性善论作为道德修养思想和仁政思想的理论依据,并从“同类意识”、“心”、“性”、“天”的统一性的角度论述性善论,孟子在指出人之善端的仁义礼智“四端”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的同时,更提出要“扩充善端”、“滋养善性”的心性修养学说,在儒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四端 一、孟子性善论的思想渊源 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文化史上备受关注的问题,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孔子在《论语·阳货》中最早提出了关于人性的论断“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提出了性与习的关系,并强调学习、习染对人性的改造作用。孔子没有详细论证人性的本质问题,但是他对“仁”学思想的解释与论证,却为孟子提出“性善论”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使得孟子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孟子继承了孔子“贵仁”的思想,而且还突出了“义”。 孟子的性善论除了主要继承了孔子的“仁”的思想,其性善论理论体系主要是在孟子否定吿子的性无善恶的辩论中成型的。告子说:“性无善无不善也。”①他认为人的天性就像流水,东边决口就向东流,西边决口就向西流,一切是随着形势变化的;同样,“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②人的天性特无法分成善和不善,而是由于后天的环境、教育、修养造成的。孟子不同意这种观点,他反驳说:“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③意思是,水确实不分东西方,是随着地势而变化流向的,但是难道水不分上下么?难道不是水往地处流么?一切人都有善的天性,就像一切水都往低下之处流淌。当然,孟子也解释说,如果用力拍击,谁可以高过额头;如果设法倒运,水可以流上高山。但那难道是水的本性吗?当然不是。只不过是迫于形势而改变了本性。同样,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但也可能由于后天的各种原因变为不善,但不善不是人的天性。孟子在否定吿子的同时,又进行了总结和解释,并进一步指出,人的本性都是可以为善的,这就是所谓性 ①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尽心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②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③李双.孟子白话今译.孟子·吿子上.北京:中国书店,1992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浅谈孟子的性善修养 这学期上了这门叫“先秦诸子导读”的课,通过对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的学习,他们的思想对我在修身养性方面给了我很多的有益的启示。那么今天我就来谈一下我对孟子的性善修养的认识。我将按照存心、养心、尽心三方面来理解孟子的性善修养。 一、存心 孟子“性善说”主张人性本善,那么我们如何保持这种与生俱来的善心呢?孟子认为首先要“存心”,存心的意思就是保持自己的善心。孟子认为,能否保持自己的善心,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孟子的这句话我认为说的非常对,可以说善心就是一个分割点,具有善心了,就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没有了善心,就加入了小人的行列,可以说保持善心对我们人生非常重要。其实,“性善”的首要条件就是有一颗善心,并且要把这一善心保持下去,就像《三字经》所说的“人之初,性本善”那样,人从出生开始都有一颗善心,但随着我们的成长能否保持这种善心,不被利益、名声、金钱所诱惑,不再这大千世界中所迷失是十分重要的。人只有不断保持的保持这种善心,才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说好话、做好事、做好人。 二、养心 养心就是不断培养自己的善心。孟子说过“养心莫过于寡欲”,这句话的大致意思是修养品行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减少欲望。我认为养心是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说实话,当今社会我们作为一个人不可能一点欲望都没有,因为我们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与人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要面对的机会、诱惑太多,没有欲望是不可能的。那么,我们来如何养心的呢?其实“养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今天你不随意乱扔废纸,明天不乱扔果皮,后天不乱扔空水瓶,以此类推,久而久之,你就不会在乱扔垃圾,你就是一个环保的人。养心也一样,就是不断提高自己“善”的层次,今天可以做半件好事,少百分一直的欲望,明天做一件好事,少百分之二的欲望和杂念……,时间长了,我们的内心欲望、杂念就会不断地减少,从而让善心占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班级 10汉语言2班 姓名乌珊珊 学号 成绩 论孟子的性善论思想 摘要:孟子是传统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学。作为孔子学说的继承者,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人生哲学。他对人性进行了系统的探索,提出了着名的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建构了他的人生哲学。本文以孟子的性善论为核心,阐述了其“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思想,并于当今社会现实相结合,探讨孟子性善论的现代价值。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理想人格道德教育和谐社会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极大丰富了儒家学说的内涵。其中“性善”乃孟子之中心学说,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和人格修养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是对人类本质的自我认识和肯定,也是对道德的正面肯定,具有历久弥新的理论魅力。因此两千多年来对中国传统文化及民族心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它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仍然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孟子性善论的涵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论人性的思想,是第一个系统提出性善论的人。“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1他认为性源于天,为天所赋,所以是善的。他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2人的心性构成人的本质特征,也是人将自己与自然界的其他物种相互区别的主体意识。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这个本性是以仁、义、礼、智等道德意识为内容的社会属性,而不是与禽兽无别的自然属性。“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3“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4善之“端”或者善的原初形态是本就存在于人的本质中的,正是这种善端的存在,才构成了人区别于“禽兽”的特殊性。否则,“人”与“禽兽”相互区别的界限便亦不复存在了。 “人皆有之”的善性,最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扩而充之”,才能最终发展成为完美的道德。“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1《孟子·滕文公上》 2《孟子·离娄下》 3《孟子·尽心上》 4《孟子·尽心上》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关于孟子的性善论及其意义 远古时代,至高无上的天神占据了意识形态的统治地位。但到了西周末年,周王朝的统治日益衰微,象征天神主宰人世的周天子地位不断下降。对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人们在对天神寻求解救而不可得的情况下,人们逐渐失去了往日对天神的虔诚,而开始把关注的重点转移到人本身。 春秋时期的孔子最早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论断,这是中国思想史上最早关于人性问题的论断。而孟子则作为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他在否定告子的性无善恶的基础上,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创立并完善了自己的性善论思想体系。孟子说:“仁义礼智,非由外烁我也,我固有之也。”即强调人的善性是先天固有的、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形成的。而这种与生俱来的善的核心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即人人都有不伤害别人之心。这种不忍之心即“恻隐之心”,即对别人不幸的同情心。围绕不忍之心,还有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概括言之称“四心”。扩而充之, 就是“四德”,即仁、义、礼、智四种道德。此四心即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耻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孟子之所以把人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才可能产生的道德观念,说成是先天就有的、与生俱来的,把美化了的特定时期和特定阶级的人性说成是共同的人性,目的有二:一是为封建地主阶级的道德伦理观念提供理论依据,二是为仁政提供理论依据。 孟子所处的阶级地位、历史条件、思想局限,使他的思想认识不可能没有偏颇,这是历史之使然,随着历史的发展,必然被淘汰。但我们必须辩证看待,性善论作为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除了具有美化地主阶级政治,麻痹人民意志等消极方面外,也是有其积极影响和借鉴作用的。 性善论给人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美好愿望,使人们更加容易的处理好人与人之间那种睦邻友好的关系。也符合了儒家爱人爱己的思想。同时还提出了要关心人民疾苦,爱惜社会生产力,也劝诫地主阶级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暴统治。在孟子的性善论中也蕴含着古老的、朴素的平等思想。性善论认为,像人生而固有四肢一样,人亦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上自达官贵人、正人君子, 下至贩夫走卒、斗筲小人,在人性上的“四心”是相同的。从这一意义上说,我们可以称孟子的性善论为朴素的平等思想。其所以称朴素,是因为性善论中所论及的是道德、人格方面的平等,不涉及政治、经济上的平等。 对于当今社会,性善论同样有借鉴意义。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在后天的影响下是会消失的。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人的本性为善有利于鼓舞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自觉地接受教化与环境的培育与熏陶,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将社会道德作为人的行为的自觉规范。这也就是孟子性善论的社会实践意义之所在。 孟子的性善论虽有其理论上的漏洞,不是科学的道德人性理论,但其中包含教人向善、行善的思想,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充分使之与当今的社会主义文化相结合,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大家提高道德素质的又一条途径。

谈孟子性善论

谈孟子性善论 中文0801 1703080202 摘要 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是孟子人道精神在动乱不堪的时代的选择,孟子人性善的实现途径是自我反省和恪守道德规范。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性善论。 【关键词】孟子性善 孟子的性善论在孟子的思想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孟子的很多思想都是从人性之善出发进行论证的,性善论是孟子思想的基点。 在政治治理上,孟子提出“保民而王”,“保民”即实施仁政,孟子在论证实施仁政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时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于掌上。”(《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不忍人之心”其实就是人性之善,孟子将性善作为仁政的基础,实施仁政便可实现王道。在道德观念上,孟子提倡“舍生取义”的重义轻利的道德价值导向,并且在论证时也认为作为性善之一的“义”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明确提出“取物以时”的自然和谐的主张,“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对于这个主张,孟子是这样加以阐释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由此可见孟子认为“人应该把善心通过推己及人的思维方式由推己及人到推己及物,把人伦道德推衍到生态环境中,进而提出‘取物以时’和‘取物以节’的主张,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可见孟子的性善论是其思想的出发点。孟子是中国历史上性善论的代表, 对性善论的阐述最为详细 ,了解孟子的性善论有助于我们正确的认识孟子的思想,至今对孟子的性善论研究可以说是非常深入了,但笔者仍想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能够对孟子的性善论有新的理解,故本文从性善论的内容,目的和实现途径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的性善论。 一、性善论的内容 李学才,张焱兵《浅谈孟子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8月第7卷第8期 李伟言,柳海民《中国传统人性论对德育价值取向的预制及其批判》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4) 145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研究

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摘要: 儒家思想内部存在着激烈的争论,其焦点之一就是关于人性的讨论。孟子和荀子就是关于人性问题的两个不同观点的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人的天性是善良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都是人类本性中固有的,并非外在的功利所决定的。这四心是人类本质的特征,无此四心,就不属于人类。这四心是人类的伦理道德——仁、义、理、智的基础,既所谓“四端”。如果推广和扩充此“四端”,就能保全天下;反之,连服侍父母也做不到。荀子主张性恶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恶的,必须通过化性起伪,把人的恶性转化为善性。认为人性只限于食色、喜怒、好恶、利欲等情绪欲望,不论“君子”、“小人”都一样,所以荀子说“人之生也固小人。”“人之生固小人”就叫做“性恶”。至于仁义,则是有后天所学、所行、所为而获得的。两人的人性观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又有许多内在的联系,深入分析和比较他们的人性论观点是很有意义的。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性恶比较 正文: 冯友兰先生说:“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更确切的说人性的本质是什么?向来是中国哲学中争论最激烈的问题之一。”又说:“先秦儒家三个最大的人物是孔子、孟子、荀子。……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是孟子思想的对立面。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的过分简单化了。”孟子和荀子分别代表了性善论和性恶论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那么究竟是谁的观点代表了儒家的原则?是孟子的性善论还是荀子的性恶论呢?按照庄子所说,是非的双方除了有一方是一方的可能性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二者都是错误的。既然双方是同处于一个体系之内的,那么如果其中一方错误,无论另一方是正确还是错误,二者都可能是错的。本文就此分别浅谈一下孟子的性善论和荀子的性恶论并对此进行一下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的价值本性是善良的,性善论中的性指的是人的价值本性,它与人的自然的本性是不同的,后者是经验的、现实的,前者却是先验的、理想的。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尽心上)善按照后来的儒家所说,指至善,即绝对的价值,不是一般的、经验意义的善,故不与经验意义的恶相对。所谓性善论是说人的价值的本性是善良的。这个主张并非讲人性的发生历程而是讲本质历程。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 摘要: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同时用举例归纳、比喻等多种方法给予了论证,虽然论证漏洞百出,但的确带来了一些积极影响。本人主要就孟子的具体观点和具体论证方法进行分析批评。 目录: 1、导语 2、孟子的性善论观点 3、孟子对性善论的论证 4、对孟子性善论的批评 5、总评 1、导语 人性,大致的意思是指人出生下来便具有的本性,这一概念与动物本性相对,也与人的后天学习相对。人性善恶问题从孔子、告子、孟子、荀子到后世的扬雄都有论述,最早在孔子那里孔夫子只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人性相近。但是并没有判断是善是恶。《论语·阳货》载,“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后来被放到了古代儿童教材《三字经》的第二句。到了孟子,“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便具体地指出了后来被列入《三字经》第一句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即,性善论。 2、孟子的观点 在《孟子·公孙丑上》里,孟子比较系统性地提到了自己对人性趋向的看法: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在这里他提出了人生下来便具有的“四心”:同情怜悯别人的“恻隐之心”、本能地对邪恶猥琐的事产生羞耻和嫌恶感的“羞恶之心”、为别人着想的“辞让之心”、能做出基本价值判断的“是非之心”。这“四心”分别就是“仁义礼智”这“四端”的肇始,人人都有这四端,就像人人都有四肢一样。孟子给这些“心”一个总称叫“不忍人之心”,于是从性善论出发,孟子的逻辑开始洋洋洒洒地推导: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简单地说,就是把这“不忍人之心”发扬光大为“仁义礼智”,然后发扬光大为一种政治制度,就可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记·大学》)。鲍鹏山老师在《王者师与大丈夫》一文里形象地描述了这种逻辑: “孟子的政治构想是这样的,很有一厢情愿的味道:人本性是善的。因此就有仁心的苗子,把这仁心加以扶植,不让其放失,且使之枝繁叶茂,便是养身了;然后用自身这光辉的形象作样板,‘刑于寡妻’(给妻子做道德规范),便是齐家;‘以御于家邦’(以此治理家国)

浅谈性善论

浅谈性善论 【摘要】:封建时期把儒家思想作为法定的治国思想,实际上,儒家思想首先是一种伦理道德哲学,其关心的问题是心性之学。“心性之学就是人之所以有理义,之所以有道德之学”。“性善论”是传统儒学的一个重要哲学基础,其不但对心性之学,乃至对中国古代的法制都产生了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经过几千年的洗礼沉淀给现今的民众留下了深深的烙痕。至今许多民众的法律意识心态及价值形态中仍留有“人性善”的痕迹,这种法律价值心态对现今的法治是极为不利的。 【关键词】:人性本善、人性向善、孟子 【正文】:“性,从心,生声”。在中国古代,“性”就是“生”,即“人之初”的“生”。孔子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意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大致相近的。孔子没有明言性善还是性恶,为其后人向不同方向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孟子继承孔子,首创“性善论”。孟子认为,人刚一出生时人性是善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进一步认为善有仁义礼智四端,而“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孟子所谓的‘性善’不是指人具有先天的道德观念,而是说人天生具备向善的要求和为善的能力”。关于人为什么为恶,孟子认为一是客观环境的影响,二是主观上是否有向善的愿望。二者之中后者是最重要的,所以孟子特别强调个人加强自身修养,修回善性。孟子在“性善”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的思想,即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仁政”思想是孟子“性善论”的顶峰,也是其终极目的。 孟子之所以从人性入手“正人心,息邪说,拒诐行,放淫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一方面,剧变的历史现实,激烈竞争的政治形势要求哲学理论更具有说服力,可信度和可操作性;另一方面,相对自由的理论环境,严峻的思想理论竞争要求诸子百家只能以理论的深刻性解释现实、探讨现实以立足于众学说之中。道德是关于人的行为的理论,人既是道德的主体,也是道德的客体,因此,深入到道德的深层挖掘其背后的原因就不可避免的要从人自身入手,这样才能符合历史的需要。 性善论”大致贯穿了两千年来的思想史。中国古代的儒家圣人基本都持人性本善的观点。孟子之后,汉董仲舒认为善与性有一定距离,但他并不否认人人都有善端:“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尽管宋代大理学家朱熹增加了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二分说法,但天命之性本善却是根本。所谓天命之性是“理”,“理则无有不善”,而气质之性则“一本而万殊”,以此补充孟子人性本善的不够全面之处,如他所说:“孟子说性善,他只见得大本处,未说得气质之性细碎处”。明代大儒王阳明虽为心学家,但也认为“心也,性也,天也,一也”,“性无不善,则心之本体,本无不正也”。由此,儒家学说虽历经两汉经学,宋代理学,明代心学的变迁,然而儒学者在“人性本善”的倾向上却没有改变。宋代《三字经》开篇就将“性善论”概括为“人之初,性本善”,并将其作为儿童的启蒙读物,可见从宋开始,“性善论”不仅为士人所接受,并已深入一般民众的心里,进一步形成了价值意识形态。 孟子提出“性善论”在当时并未受到统治者重视,但随着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善与巩固,儒

浅谈孟子

浅谈《孟子》 七年级(1)班孙小凯 最近,笔者通读了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孟子》一书,颇有些感想。 《孟子》一书的内容,总起来看大体上可以概括为两个字“仁政”。大多数的篇章就是讲什么是“仁政”,如何才能实现“仁政”。同时还兼顾有还有关于修身、学问和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十分的伟大,启迪人生。 往事跨越千年,永恒的,是智慧;不变的,是思想。作为一代亚圣——孟子,这位儒家宗师,一生推崇其人生主张,游说各国,后来隐退著书立说,为后世留下这包含了永不褪色的儒家文化的《孟子》。 程颐曾说过:“孟子有功于圣门,不可胜言。仲尼只说一个仁字,孟子开口便说仁义。仲尼只说一个志,孟子便说许多养气出来,只此二字,其功甚多。”寥寥数语,却将《孟子》精要概述无疑。可见,孟子的思想之于孔子,既是继承,更是升华。孟子也强调仁义,仁是人心的本质,义是人所必由的大道,倡导“性善论”,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仁政学说和修养学说。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谓之本心,且与仁义礼智分别相对应。孟子对梁惠王说“仁者无敌”以强调“仁”的作用;对齐宣王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来推广仁爱之心;孟子还说“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可见“仁义”在孟子学说中的重要地位。而“性善论”则是说人性本善,通过自觉努力,完善道德,人人都能成为圣人。 孟子经常用一些完整的小故事、寓言来表达自己地观点和看法。而这些小故事和寓言就慢慢变成了今天我们常用地成语,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再作冯妇”等等,可见孟子思想对我们地影响对我们来说不可不谓深厚。 除了像“孟母三迁”、“孟母断机杼”这样家喻户晓的故事外,说到孟子,我们还会想起“孔孟之道”,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使后世将其与孔子并称为“孔孟”,且称其为“亚圣”。孟子提倡“仁、义、礼、智”,并认为,“仁、义、礼、智”四者之中,“仁、义”最为重要。仁,就是宽厚,指同情、关心和爱护的心态,即“仁爱之心”。义,就是正直,指正当、正直和道义的性格,即“正义之气”。礼,就是谦让,指礼仪、礼貌和礼节的规矩,即“礼仪之规”。智,就是才能,指明辨是非、善恶分明和明理睿智的能力,即“智谋之力”。信,就是诚实,指诚实守信、坚定可靠、相互信赖的品行,即“诚信之品”。他的这些思想和观点在由他及其弟子共同编写而成的言论汇编《孟子》中有所体现,尤其是在那些被誉为孟子经典名言的语录中更是得到了充分展示。 《孟子·公孙丑》中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站在正义方面,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和帮助;违背正义,必陷于孤立。关于这一点,告诉我们做事情的出发点要正确,才能得到别人的支持和帮助,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承认,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否则,即是你通过一些手段使自己占据了有利形式,但最后还是会失败。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之所以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最终的胜利,就是因为我们的行为是正义的,得到了绝大多数人的赞成和支持。孟子思想中迸发出的智慧火花及其语言中放射出的艺术魅力是无法让人忽略的,在历史积淀下一直熠熠生辉,愈发珍贵。尽管当时孟子无法将他的理想实现——改变诸侯割据局面,一统中国,养名教民,可后人能从《孟子》中汲取更多精华,在儒家文化中感悟大道,努力提升自我道德,将孟子学说沿用到当今社会建设及立身处世之道中。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浅谈孟子之“性善论” 人性论是中国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从古而今,围绕着人性之善恶,哲学家有过许多辩论。关于人性的探讨,最初可以追溯到孔子,在《论语·阳货》篇,有“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人的本性都是差不多的,只是因为后天的习染不同而使差距扩大而已。不过在这里孔子只是略微提到了人性这个话题,并没有展开论述。后来孟子提出了著名的“性善论”,主张人性本善。与之相对的是荀子的“性恶论”,主张人性本恶,人的善是后天教化而成。除此之外,还有性不善不恶论,由吿子提出。先秦的关于人本性的讨论大概是以上三种学说。 孟子的“性善论”作为重要的德性伦理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成为中国伦理思想的重要源泉和基础。孔子创立了仁学,劝人学仁行义,但是却没有告诉人为何要如此做。孟子的性善论的提出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人们学仁行义,是因为人们具有向善的本性,向善是人的本能。 孟子认为人性由两个层面组成,一个是性,另一个是命。体现在下面这段话: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智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于不谓命也。(《孟子·尽心下》) “性”是指人的普通生理欲望,口之于好吃的食物,眼睛之于好看的色彩,耳朵之于好听的声音,鼻子之于好闻的味道,四肢之于安逸。而“命”则是指人的社会属性,也就是人在社会的人伦关系。孟子说: 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在。(《孟子离娄下》) 这里的“几希”就是“命”,“性”是人与动物共同拥有的,而“命”则是人不同于动物的存在。“命”的具体是仁、义、礼、智,这四者是人的善端,是人性本善的根源。孟子对于仁义礼智的说法是: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 羞恶之心,义也; 恭敬之心,礼也; 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吿子上》)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吿子上》) 四心相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仁义礼智不是外部赋予的,是我本身就拥有的,只是平时人们都没有用心思想、领悟罢了。 为了证明“仁义礼智”是“我固有之”,孟子举了一个著名的例子:

性善论

性善论 基本概念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的一种人性论。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典故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孟子以性善论作为根据,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不忍人之政”)。 孟子对于性善论的最用力的论证,是通过人的心理活动来证明的。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内容 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四种,即仁、义、礼、智。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以上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性善论。注意是人性向善,不是人性本善。 孟子性善论的论证过程 1. 以“不忍人之心”论“本心”,确立性善论。孟子看重心的道德本性“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2. 由本心论本性,由不忍人之心得出’四端’说,所以人才有“仁义礼智”四德。即将善这种本性看做生而有之的先验的。 孟子的四端说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四端是人之本性的自然呈现,是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所以孟子认为没有四端,则不能成为人。 3. 孟子的尽心、知性、知天只有尽自己的道德本心去行事,就可以认识了解到自己的本性是善的,在内心上不会抗争,由此知本性与本心。而了解自己的本心是善的就知天了。确认人的善来自于天将人的价值源头客观存在化。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性善论与性恶论 经思考后不难得出,自然界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弱肉强食——所谓欺负弱小而畏惧强者,并不算是恶,但若是放在人类社会,这就是恶了,所以可以说,人作为自然生物,其本性中是不存在善和恶的,善和恶是人的社会属性。而人类社会中有被普遍认同的心理和行为标准,这就价值观,或称为道德。抢夺,是违背道德的,是恶的;奉献,是符合道德的,是善的。这就是善和恶,善和恶体现出各种限制性,具有无常性,也就是说,善和恶并不是绝对的,而又如何能被视为人的绝对本性呢?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由性善论和性恶论组成的人性论并非是在认识人性,而是在主张人性。人性论本质上就是人性观。 (三)“性善论”的特征

性善论与性恶论的比较极其意义

摘要: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对于人性善恶的不同认识与思考一直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孟子提供了人性之善的内在依据和人天生具有的修己的可能性和主动性,忽视了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和被动性;苟子则强调修己的必要性和被动性,但却忽视了主体向善的可能性和主动性,二者的相互补充恰好克服了对方理论上的片面性和不足。所以,孟子和荀子对于人性的揭示都是不完整的,他们虽互相对立,实为相辅相成。 关键词: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 孟子和荀子对于什么是人性,各有不同的理解。孟子以为的人性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是人区别于其它动物所具有的根本标志。他认为人的本质特征在于人具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心,这四心同时是孟子主张性善论的叙述起点。而荀子以为的人性,是指人还未进入社会生活之前、生来俱有的自然本性,正所谓:“凡性者,天之就也”。①可见,在荀子这里,人性主要是指自然生成的人的本能。 一、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的区别在于: (一)时代背景不同。 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②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二)根源不同。 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三)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 ①杨英法. 荀子“性恶论”与孟子“性善论”比较研究[J]. 北方论丛,2012,06:100-102. ②叶惠宏.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及其现实意义 姓名:付小雨学号:1049721403417 摘要: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体系的理论基础,是其仁政学说、道德学说和教育学说的理论前提。孟子的性善论对两千多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性善论思想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性善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现实意义 Abstract:The 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 is Mencius’theoretical principle of system philosophy,and is also the theoretical premise of the Benevolence policy,the Moral and the Education.It has produced profound influence to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national personality in more than two thousand years.Nowadays,it still playing the importent role in our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m harmonic. Key words:theory of original goodness of human nature;socialism harmonic;realistic meaning. 一、性善论的提出 性善论的提出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紧紧围绕着天命与道德的关系展开,首先是殷周之际道德的重要性在政治中的作用凸显出来;其次是孔子为代表的仁道思想,让道德从政治层面走向了个人的修身;再次,是《中庸》将人性与天道直接相联系,解决了人性来源的问题。这个过程蕴含着儒家用道德转化不可知的天命并为道德寻找最终的源泉的努力。 (一)殷周之际的人文精神跃动 在殷周之际这个大变革时代,道德的重要性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开启了一种从愚昧向道德文明前进的大方向,这体现在从天命不易、祈祷祖宗保佑到天命靡常、修得以俟天命的转移。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政治层面上,道德在政治权威中的份量越来越重。这一转变使神权所代表的威权转变为事实的道德理想规范,更加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对道德的重视体现在制度的设置上,从《周礼周

孟子的性善论与现代意义

一、性善论的主要内容 (一)人性是善的。孟子曰:“水性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二)性善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差别。也就是说人之性应该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三)人的善性体现为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四心。孟子又称之为“不忍人之心”。四心即仁义礼智这“四端”。“恻隐之心,人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讲到:“人之有四端,犹其有四体也。”因此可得出,他认为四心或仁义礼智“四端”犹如人的身体是人本来就有的。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二、性善论的现代意义主要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性善论对于社会道德的意义 人性“四德”可为现代道德教育找到了人之可教化的理论基础。为人“向善”与“行善”提供“动机”,揭示了为善的意义是实现人生的自我价值。另一方面,性善论也警示后人,善性虽是天之所赋,却易于失去。如果没有后天环境对善端的培育和引导,人的善良本性也会由于缺乏关照而丧失殆尽。因此,道德完善重在建设,这就要求我们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来鼓舞人、激励人、引导人、塑造人,使每一个人充分发展自己的善性,顺利实现个人道德的完成,达到“人皆为尧舜”的理想境界。所以有《孟子·离娄上》:“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学会做人,参与社会,恰如孟子所说的,居于安宅、行于正路,我们一定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因此我得出“性善论”能减轻当今社会道德建设的压力。将“性善论”解读为“人性向善”,由于是一个动态评价标准,“向善”是一个过程,所以会减轻当今社会因本着“人性本善”的原则进行道德建设的许多压力,从而加速国民素质比较普遍的提高。 (二)“性善论”对于现代教育的意义 “性善论”是教育史以来,第一次从理论高度上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现代教育思想从施教者和受教者两个方面,探究出人“善”之本性,是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教师本着“善”的品行,为学生树立了榜样;以学生“善”之本,规划了其发展的进程。学生本着“善”之端,在他人教化中使其得到拓展;本着“善”之根,在自我教化中实现自我价值。“仁者无敌”“与民同乐”的“民本论”启示学校教育必须立“德教”为本,倡“尊贤尚德”为主的德育目标,仅此才能真正发挥德育的真正意义所在。道德教育的知情意行基于“善之始”,即性善论,它为学生自我身心发展提供了舞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