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概论试题

物流管理概论试题
物流管理概论试题

下列对集装箱特点的描述,哪个是正确的:

A.集装箱不能重叠垛放

B.可以减少无效运输

C.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小型的仓库

D.不利于提高单位面积的储存数量

答案:C

2.第2题

我国的联合运输方式主要有:

A.铁路联运、公路联运、水路联运

B.陆海联运、陆空(海空)联运、大陆桥运输

C.企业联运、城市联运、国际联运

D.跨区联运、多种物品联运、远距离联运

答案:B

3.第3题

根据不同级别的物流管理人员和管理部门应负的责任,收集、汇总和报告其有关的会计资料的一种会计制度称为()。

A.物流成本会计

B.物流财务会计

C.物流责任会计

D.物流管理会计

答案:C

4.第4题

物流产生的基础是

A.生产与流通成本的大幅度上升

B.生产与消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离

C.现代交通运输手段的进步

D.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答案:B

5.第5题

对用户而言,联合运输的好处是:

A.安全可靠

B.确保运输质量

C.不需要投资建设物流设施

D.手续简便、周转速度快、节省费用

答案:D

集装箱的容积一般是()。

A.大于1立方米

B.大于10立方米

C.大于20立方米

D.大于40立方米

答案:A

7.第7题

不同运输方式的运距与成本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差异,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公路运距的增加幅度要大于成本上升的幅度

B.铁路运距的增加幅度要大于成本上升的幅度

C.200-250公里中,铁路比公路更经济

D.国外的惯例是将300公里以内称为短途运输,应由铁路承担

答案:B

8.第8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运力选择不当:

A.弃水走陆

B.铁路及大型船舶的过近运输

C.选择运输成本过高的运输工具

D.运输工具承载能力选择不当

答案:C

9.第9题

以下关于托盘缺点的描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托盘的主要缺点却是集装箱的优点

B.托盘的保护性较集装箱差

C.不便于露天存放

D.不需要仓库等配套设施

答案:D

10.第10题

分类随机储存兼具分类储存及随机储存的特色,需要的储存空间()。

A.与分类储存相同

B.大于分类储存

C.小于随机储存

D.介于两者之间

答案:D

11.第11题

物流企业信息化的层次关系是( )。

A.物流作业信息系统→物流业务信息平台→企业外部网→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B.Intranet→Extranet→SCM

C.物流功能子系统→物流一体化管理平台→物流行业信息平台→政府信息平台

D.企业内部信息系统→电子数据交换系统→企业外部交易网→政府职能部门信息平台

答案:A

12.第12题

盈利能力较强,可以作为企业选择物流业务的优先备选方向的行业是()。

A.仓储业

B.搬运业

C.包装业

D.配送业

答案:D

13.第13题

()深刻体现了交通运输业中的分工专业化与一体化对立统一。

A.多式联运

B.综合运输体系

C.交通网络规划

D.交通枢纽建设

答案:B

14.第14题

物流成本管理的前提是()。

A.市场机制

B.公平竞争

C.价格策略

D.物流成本计算

答案:D

15.第15题

()的主要思想是供应商在用户允许下设立库存,确定库存水平和补给策略,拥有库存控制权。

A.自动库存补给法

B.共同库存管理法

C. 联合库存法

D.供应商管理库存(VMI)

答案:D

16.第16题

下列不是在线营销的特点是()。

A.产品由顾客设计

B.顾客确定成本价格

C.产品分销方便顾客

D.拉式沟通转变为推式促销

答案:D

17.第17题

供应链管理的英文简写为:()。

A.SST

B.SC

C.SCM

D.CIMS

答案:C

18.第18题

CV A分析法中归为较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

答案:B

19.第19题

社会物流可划分为:

A.绿色物流、准时物流、协同物流

B.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

C.地区物流、国内物流、国际物流

D.宏观物流、城市物流、逆向物流

答案:C

20.第20题

为了综合评价一个仓库的作业效率,需求出堆垛机的()。

A.平均作业时间

B.平均作业周期

C.平均出入库量

D.平均搬运作业量

答案:C

21.第21题

"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是美国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Hau L. Lee教授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象描述。其基本思想是( ??)。

A.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随着供应商对零配件的需求不确定性延供应链向下顺流逐级放大

B.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随着制造商对零配件的需求不确定性延供应链向下顺流逐级放大

C.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随着分销商对商品的需求不确定性延供应链向上逆流逐级放大

D.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随着顾客对商品的需求不确定性延供应链向上逆流逐级放大

答案:D

22.第22题

在选择非主要原材料的合作伙伴时,常采用的方法是()。

A.直观判断法

B.招标法

C.协商选择法

D.采购成本比较法

答案:A

23.第23题

与库存决策最相关的商品价值是( )。

A.商品的成本

B.商品的销售额

C.商品的买价

D.商品的利润

答案:C

24.第24题

物流过程中的消费者是指:

A.顾客

B.零售商

C.供应链环节中的各类需求者

D.配送中心

25.第25题

符合“按照确定的周期、确定的商品品种和数量、确定的客户进行配送”这一特点的配送方式是:

A.定时定量配送

B.定时定量定点配送

C.定时定线配送

D.即时配送

答案:B

26.第26题

零担货物班车应有()的班期、运行线路和停靠站点。

A.固定

B.灵活

C.临时

D.以上都不对

答案:A

27.第27题

物流运营过程中,通过物流技术的改善和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降低和控制物流成本,这指的是()。

A.物流成本管理系统

B.物流成本的日常控制系统

C.物流成本信息系统

D.物流成本决策系统

答案:B

28.第28题

关系数据库语言SQL也称为结构化查询语言,它是( )。

A.数据管理系统

B.数据操作系统

C.数据管理基础

D.数据识读系统

答案:C

29.第29题

西方国家的物流业分析证明,独立的第三方物流至少占社会的()时,物流产业才能形成。因此,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B.50%

C.60%

D.70%

答案:B

30.第30题

冷藏保温车是属于()。

A.罐式汽车

B.集装箱汽车

C.厢式汽车

D.以上都不对

答案:C

31.第31题

工保险费属于商品流通企业物流成本中的()。

A.人工费用

B.运营费用

C.财务费用

D.其他费用

答案:B

32.第32题

库存控制管理的定量订货法中,关键的决策变量是( )。

A.需求速率

B.订货提前期

C.订货周期

D.订货点和订货量

答案:D

33.第33题

流企业的整个运营成本和费用实际上就是()

A.货主企业

B.工商企业

C.制造企业

D.零售企业

答案:A

34.第34题

配送中心的主要功能有:

A.集货功能、理货功能、储存功能、流通加工功能、

分拣功能、配货功能等

B.信息处理功能、采购功能、中转运输功能、展示功能等

C.集货功能、理货功能、采购功能、中转运输功能等

D.分拣功能、配货功能、信息处理功能、采购功能等答案:A

35.第35题

CV A分析法中归为最高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

答案:A

36.第36题

零担货物单件质量一般不超过()kg。

A.400

B.300

C.200

D.500

答案:C

37.第37题

第二个利润源的挖掘对象是生产力中的()。

A.劳动者

B.劳动对象

C.劳动产品

D.劳动工具

答案:A

38.第38题

供应链环境下的新型物流不包括()。

A.国际物流

B.第三方物流

C.第四方物流

D.绿色物流

答案:A

39.第39题

人们设置库存的目的,不包括( )。

A.增加固定资产

B.防止缺货

C.保持生产连续性

D.快速满足订货需求

答案:A

40.第40题

CV A分析法中归为中等优先级的库存产品应采取的管理措施是()。

A.不许缺货

B.允许偶尔缺货

C.允许合理范围内缺货

D.允许缺货

答案:C

41.第41题

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表明,企业实际物流成本的支出往名要超过企业对外支付物流成本额的()倍以上。

A.3

B.5

C.7

D.10

答案:B

42.第42题

据“物流成本冰山”说,露在水面之上的部分是()

A.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

B.制造费用

C.委托的物流费用

D.自家物流费

答案:C

43.第43题

( )是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最重要环节。

A.需求分析

B.组织结构与功能分析

C.业务流程分析

D.数据流程图

答案:A

44.第44题

1AA型集装箱的长度是()m。

A.4

B.6

C.8

D.12

答案:D

45.第45题

货品如何处理、如何放置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货位分配原则

B.储存策略

C.机械设备的作业能力

D.仓库的面积

答案:B

46.第46题

企业对现有顾客推销其他产品被称为是()。

A.激励顾客反馈

B.扩大推销

C.事前服务

D.交叉推销

答案:D

47.第47题

物流管理的最终目标是()。

A.用户服务

B.物料管理

C.组织系统管理

D.优化物流渠道

答案:A

48.第48题

办公管理费属于()的物流成本的构成。

A.制造企业

B.流通企业

C.工商企业

D.第三方物流企业

答案:B

49.第49题

下列哪一管理模式不是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

A.减少零件变化

B.成组技术

C.敏捷制造

D.柔性制造系统

答案:C

50.第50题

体现市场中介功能的供应链是()。

A.稳定供应链

B.平衡供应链

C.倾斜供应链

D.反应性供应链

答案:D

物流管理基本知识

物流管理基本知识 1、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 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2、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加工附近价值。 3、现代物流的构成要素:输送、保管、流通加工、包装、装卸、信息等六要素。 4、现代物流的作用: A、物流保障再生产过程; B、以尽可能低的物流成本,给客户以尽可能好的物流服务; C、提高效益,增加销售和盈利; D、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 5、物流管理:是指为了以最低的成本达到客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6、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 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7、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价格在合适时间和地点 提供给客户。 8、我国物流技术高速发展,物流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表现在以下方面:信息化、自动化、智 能化、集成化。 9、供应链:是围绕一个核心企业,对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各个环节所涉及的物流、资金流、 信息流进行整合,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有关中间商等各方链接成一个具有整体功能的网络。 10、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到的四个领域:供应、生产、物流、需求。 11、供应链的四个流程:物资流通、商业流通、信息流通、资金流通。 12、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的特点: A、物流和物流业大大扩展; B、信息量大大增加,透明度提高; C、物流网络规划能力增强,物流作业精细化; D、物流过程高度协调。 13、供应链管理的目的:提高整个供应链运行速度、效益及附加值,为整个供应链上的所有贸易伙伴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 14、第三方物流:是指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又叫合同制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服务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的管理和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 15、第三方物流的特征: A、合同承包; B、个性化服务; C、多样化、复杂性、随机性; D、规模化、专业化;

物流管理概论考试试题

2012年物流管理概论自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备选答案中除(D )外,都是物流系统目标。 A.适合的数量 B.适合的时间 C.适合的地点 D.适合的技术 2.最典型意义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是( D ) A.操作性的物流企业 B.行业倾向的物流企业 C.多元化的物流企业 D.顾客化的物流企业 3.下列服务要素中属于交易后要素的是( D ) A.系统柔性 B.订货周期的稳定性 C.替代产品 D.产品跟踪 4.港口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为了货物的疏通,还必须与( C )交通相接。 A.航空 B.公路 C.陆路 D.铁路 5.如果库存系统没有连接的库存记录,可采用( B ) A.双堆库存管理系统 B.定期库存系统 C.MRP系统 D.准时制 6.不属于集货中心主要功能的是(C ) A.初级加工 B.运输包装 C.分送货物 D.货物储存 7.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物流结点是(C )

A.物流中心 B.配送中心 C.仓库 D.车站 8.中小型企业间通过分工和协商,制定统一的计划,满足用户对货物需求的配送形式是( C ) A.分散配送 B.集中配送 C.共同配送 D.成套配送 9.使用最广泛、最普通的包装材料是(C ) A.塑料 B.木材 C.纸 D.金属 10.包装的首要功能是(B ) A.方便物流 B.保护商品 C.单元化 D.以上三项 都是 11.现代物流管理的首要目标是( C ) A.降低成本 B.提高作业效率 C.满足客户需求 D.取得利润 12.专门从事商品采购、短期储存、配货和送货业务的行业称为( C ) A.储运业 B.货代业 C.配送业 D.第三方物流业 13.第三方物流企业实质是取代( C ) A.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 B.流通企业

物流基础知识介绍

物流基础知识 【基础知识】 1、物流从涉及的领域和使用价值来分,可以分为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 2、物流管理中的柔性化是为了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的理念而提出的。 3、物流管理的目标主要由快速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和产品质量这六个部分组成。 4、在内容上,可以把物流技术大致概括为硬技术和软技术两个方面。 5、包装技术主要包括包装方法、包装设备和包装材料三个部分。 6、常见的供应链管理方法有6R和ECR两种。 7、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有法律制度、行政命令、业内标准化和商业习惯四部分。 8、物流系统的首要目标是服务性。 9、物流系统分析方法主要有数学规化法、系统分析法、系统仿真法和统筹法四个方法。 10、运输按其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可以分为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五种。 11、仓库按其用途可以分为自有仓库、公共仓库、营业仓库、保税仓库和保税堆货场。 12、实现仓储合理化的途径有ABC控制法、先进先出法、储存定位、加速总周转、监测清点方式、集中库存和提高仓容利用率共7种方法。 13、物流配送中心按经济功能标准分为销售配送中心和供应配送中心。 14、装卸搬运按装卸搬运对象可以分成单件货物装卸、散装货物装和集装货物装卸三种。 15、包装的自然功能有保护功能和方便功能两大功能。 16、有一种特殊的包装技术,也就是防虫包装技术,它一般分为五种,收缩包装、拉伸包装、充气包装、真空包装、脱氧包装等五种。 17、物流标准化种类按其定义分为物流软件标准和物流硬件标准。 18、所谓“5S”包含服务性、快捷性、面积和空间、库存控制和规模适当化五个方面。 19、供应链管理主要涉及四个领域,需求、供应、生产计划和物流。 20、运输按作用分集货运输和配送运输。 【名词解释】 1、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2、宏观物流:又称为社会物流或国民经济物流,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国家之间的物流活动。具体地说,他又包括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部门物流三种形式。 3、物流成本: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4、供应链管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5、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 6、仓储管理:对库存物品和仓库设施及其布局等进行规划、控制的活动。 7、配送中心:从事配送业务的物流场所或组织。 8、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栓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9、物流: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 10、物流管理:为了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怎么学习及运用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定义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的概念 解释一: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二: 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三: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 解释四: stream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加入或排出的固体物料也可称为物流。 物流管理主要有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物流管理(L o g i s t i c s M a n a g e m e n t)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管理主要有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

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叫做实物配送管理协会,而加拿大供应链与物流管理协会则叫做加拿大实物配送管理协会。在这个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去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准确地说,这个阶段物流管理并未真正出现,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和库存管理。物流经理的职位当时也不存在,有的只是运输经理或仓库经理。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物流: 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物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东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物流管理: 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 1、物流与运输是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物流是一个系统,运输是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或者说子系统。 2、运输是实现物流目的的手段。在保证物流目的实现的前提下,运输距离越短越好。现代物流对于服务的要求可以用5R(5个“合适”)来表示,即将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送达合适的地点。 3、传统的运输活动、运输管理重视的是运输本身的合理化,并没有将其同物流系统整体的合理化结合在一起。 4、物流管理是运输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物流概念和物流管理都是现代运输网相当完善以有才出现的,他们对应着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完善运输化的阶段。 5、货物运输系统正在逐渐融为社会物流体系额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6、交通运输与社会生产的物流结构是相互影响的。物流结构的变化对运输体系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而运输业的进步则更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物流体系的变化。 物流的三要素: (1) 流体。流体是指物流中的“物”。物流中的“物”都要经过运输等形式实现空间的转移。因此总的来说,“物”是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是流体的两个基本属性,社会属性是指其所体现的价值,以及生产者、采购者、物流作业者与销售者之间的各种关系。自然属性是指其物理、化学、生物属性。(2) 载体。载体是流体借以流动的设备和设施。载体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盛载并运送流体的设备,如车辆、飞机等装卸搬运设备;另一类是指基础设施,如铁路、公路、港口等。(3) 流向。流向是指流体从起点到终点的流动方向。三者缺一不可! 物流经济学说: 物流学科产生的基础: 现代物流的特征: 1、系统化。 2、总成本最小化。 3、信息化。 4、技术手段现代化。 5、服务社会化。 6、管理专门化。 7、电子化。 8、快速反应化。 9、网络化。10、柔性化。11、标准化。

物流基本知识结构.

物流基本知识结构 物流是现代社会赖以存在的基本经济活动之一,被喻为“第三利润源泉”;谁掌握了物流,谁就掌握了市场。 第一节物流定义 按照目前被普遍认同的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在1985年所下的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和效益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换句话说,物流是这样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存货的流动和储存的过程,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满足客户需求的过程,是若干功能协调运作的过程,是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效益的过程。总之,物流是一个规划、管理和控制的过程。 物流相应的基本活动包括:需求预测、订单处理、客户服务、分销配送、物料采购、存货控制、交通运输、仓库管理,工业包装、物资搬运、工厂和仓库或配送中心的选址,零配件和技术服务支持、退货处理、废弃物和报废产品的回收处理等。 第二节物流的理念 具体来说,物流的基本理念包含如下一些内容: 1.物流是制造商的产品工艺流程通过物料采购和实物分配这两个功能性活动分别向其供应商和客户两个方向的纵向延伸所构造的一体化供应链,因此,物流也是以制造商为中心即以产品的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为主线,以相关信息流协调供应商和客户行为的协作性竞争体系或市场竞争共同体,物流企业是服务供应商。2.物流管理的核心是在供应链中流动的存货。所以物流管理在本质上是对存货资产的管理。这是企业理解物流体系,把握物流过程的关键所在。一般来说,企业存货的价值占企业资产总额的25%左右,占企业流动资产的50%以上。因此,控制存货的数量,形态和分布,提高存货的流动性就成了企业可追求的“第三利润源泉”。所以也有学者从企业资产运营的角度,把物流解释为是对供应链中各种形态的存货进行有效协调、管理和控制的过程。因此,物流企业必须为制造商的存货管理提供解决方案。 3.物流系统的功能目标是满足客户需求。因此,从客户服务的角度来说,也有学者把物流定义为:要以正确的成本(right cost)和正确的条件(right condition),去保证正确的客户(right customer)在正确的时间(right time)和正确的地点(right location),对正确的产品(right goods)的可得性,即物流的6Rs概念。所谓产品的可得性,就是在客户想要得到产品时可能面临的时间和空间的距离问题。实际上,产品的可得性不仅是对物流系统功能评价的首要指标,也是物流系统优化的最主要目标。 4.存货资产必须在运动中创造价值而又不能不包含必要的停顿,因此物流管理的两个最主要的范畴,也是对产品的客户可得性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而存货维持成本则要占物流总成本的37%左右。所以,许多人也常把物流等同于一般的仓储和运输业务。 5.存货资产的移动是由许多功能性活动共同参与并逐步完成的。正是这些功能性活动构成了物流系统运行的基本模块。所以,任何能够提供这些功能服务的企业都可以作为物流业者加入到物流产业中去。物流服务具有可传递性。 6.由于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物流系统是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手段,故把波特教授有关《竞争战略》“价值链”的概念引入物流的系统管理,形成了“供

怎么学习及运用物流管理知识

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在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的概念 解释一: 物流是指为了满足客户的需要,以最低的成本,通过运输、保管、配送等方式,实现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信息由商品的产地到商品的消费地所进行的计划、实施和管理的全过程。 物流构成: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物流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用户服务、需求预测、定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 解释二: 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的定义中指出: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解释三: 物流中的“物”是物质资料世界中同时具备物质实体特点和可以进行物理性位移的那一部分物质资料。“流”是物理性运动,这种运动有其限定的含义,就是以地球为参照系,相对于地球而发生的物理性运动,称之为"位移"。流的范围可以是地理性的大范围,也可以是在同一地域、同一环境中的微观运动,小范围位移。“物”和“流”的组合,是一种建立在自然运动基础上的高级的运动形式。其互相联系是在经济目的和实物之间,在军事目的和实物之间,甚至在某种社会目的和实物之间,寻找运动的规律。因此,物流不仅是上述限定条件下的“物”和“流”的组合,而更重要在于,是限定于军事、经济、社会条件下的组合,是从军事、经济、社会角度来观察物的运输,达到某种军事、经济、社会的要求。 解释四: stream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化学或物理变化的物料常常以气态或液态参与生产过程,并以管道输送,这样参与过程的原料、中间产物、产品等称为物流。在连续操作过程中不断地加入或排出的固体物料也可称为物流。 物流管理主要有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解释五: (1)日本综合研究所,《物流手册1981》中的物流概念:“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向需要者的物理性移动,是创造时间性、场所性价值的经济活动。从物流的范畴来看,包括:包装、装卸、保管、库存管理、流通加工、运输、配送等诸种活动。”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前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 第二章物流基本活动 第三章物流管理 前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是通过因特网进行商务活动的新模式,它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为一身,物流虽然包含在电子商务之中,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却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而忽略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 在电子商务中,物流系统的运作效率高低已成为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可以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使得货物运输配送更快捷、高效,从而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 1 物流的定义 当前国内外对物流定义很多,它们各有侧重,有的偏重物流系统组成,有的强调物流功能要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定义为: 物流是指物质实体从供给者向需求者的物理移动,它由一系列创造时间价值和空间价值的经济活动组成,包括运输、保管、配送、包装、装卸、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多项基本活动,是这些活动的统一。 2 物流的分类 物流主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社会物流和企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区域物流。 如果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则物流可被划分为: 1) 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它是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 2)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内部范围内物品的流动活动。它又可以区分为五个具体的物流活动,即: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3 供应链概念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Modified by JEEP on December 26th, 2020.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目录 物流管理的基本知识

第一节物流概述 一、物流的概念 早期的“物流”译自英文Physical Distribution(实体分配)“物的流通”,简称PD。简单地说,早期的物流概念就是指商品实体的储存与运输,即商品的空间位移。20世纪80年代物流的概念普遍用Logistics取代PD。“Logistics”的愿意为“后勤”,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在运输武器、弹药和粮食等给养时使用的一个名词。它是为维持战争需要的一种后勤保障系统。198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正式将名称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改为National 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从而标志现代物流观念的确立,以及对物流战略管理的统一化。 人们在不同的时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对物流的认识也有所不同。因而,在不同的角度对物流下了不同的定义。同时,随着经济和社会需要的发展,对物流的概念和定义也更加完善。 日本学者林周二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包括物料的废弃与还原,联结供给主体与需要主体,克服空间与时间距离,并创造一部分形质效果的物理性经济活动。具体包括运输、保管、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活动以及有关的信息活动。” 德国学者R 尤尼曼对物流所下的定义是:“物流是研究对系统的物料流(material flow)及有关的信息流(information flow)所进行的规划与管理的科学理论。”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精选文档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精选 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 物流管理的定义 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根据物质资料实体流动的规律,应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现代物流管理是建立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基础上的。 物流管理主要有4个特点 (1)以实现客户满意为第一目标; (2)以企业整体最优为目的; (3)以信息为中心; (4)重效率更重效果。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 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

物流管理强调运用系统方法解决问题。现代物流通常被认为是由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诸环节构成。各环节原本都有各自的功能、利益和观念。系统方法就是利用现代管理方法和现代技术,使各个环节共享总体信息,把所有环节作为一个一体化的系统来进行组织和管理,以使系统能够在尽可能低的总成本条件下,提供有竞争优势的客户服务。系统方法认为,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系统方法意味着,对于出现的某一个方面的问题,要对全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这一思想出发,物流系统并不简单地追求在各个环节上各自的最低成本,因为物流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倾向,存在着交替易损的关系。比如过分强调包装材料的节约,就可能因其易于破损造成运输和装卸费用的上升。因此,系统方法强调要进行总成本分析,以及避免次佳效应和成本权衡应用的分析,以达到总成本最低,同时满足既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目的。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 物流管理的发展经历了配送管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3个层次。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输送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在战后这些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界,并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运作效率,为企业赢得更多客户。当时的物流管理主要针对企业的配送部分,即在成品生产出来后,如何快速而高效地经过配送中心把产品送达客户,并尽可能维持最低的库存量。美国物流管理协会那时

物流管理知识点

物流管理知识点----骏 1.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在实际运作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的基本职能:包装、装卸搬运、运输、储存保管、流通加工、配送、废旧物的回收与处理、情报信息。 3.流通加工:物品在从生产地到使用地的过程中,根据需要施加包装、分割、计量、分拣、刷标志、拴标签、组装等简单作业的总称。 4.物流信息加工:对于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象、数据、文件等进行收集、整理、储存、加工、传输和服务的活动。 5.物流的发展过程:物流初级阶段、物流开发阶段、物流现代化阶段。 6.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扩大化、一体化、社会化、系统化、现代化、合理化。 7.物流的性质:物流的生产性、物流管理的二重性物、流职能的独立性 8.物流的特点:价值服务性商流的比较社会主义市场下的物流。 9.商品流通的一般过程:商流物流资金流 10.物流的作用: (1)物流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工商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完成企业主营业务,并降低经营成本。物流企业经营中,物流的作用表现为创造经营利润。(2)物流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好像人体中的动、静脉系统,即起到物质资源的循环作用。在特定条件下,物流还可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其表现为可以支撑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3)物流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流起到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的作用,甚至还可以帮助国家抵抗区域性经济危机。 11.系统分析:就是利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分析和确定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与效益等问题,抓住系统中需要决策的若干关键问题,根据其性质和要求,在充分调查研究和掌握可靠信息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系统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若干可行方案,通过模型进行仿真试验,优化分析和综合评价,最后得出完整、正确、可行的综合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12.系统分析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出并比较各种方案的技术经济指标,形成最优方案,为决策提供依据。 13.系统分析的特点:以整体为目标、以特定问题为对象、运用定量方法、凭借价值判断 14.物流系统分析:综合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工具,对物流系统的目的、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进行充分的调研、收集、比较、分析和数据处理,建立若干替代方案和模型,对各种方案和模型进行比较和分析,寻求使物流系统整体效益最佳和有限资源配备最佳的方案,为决策者最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息。 15.物流系统分析的五个基本要素,即:目的、代替方案、模型、费用和效益、评价基准。 16.物流系统分析的准则: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结合)、子系统效益与整个系统效益相结合(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17.物流系统分析的要点:系统分析工作漫长;想象力、经验和判断依然重要;解决问题的容易部分;以经济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对全部可选方案进行比较;有效的方案才是最佳的方案。 18.包装:是指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储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和辅助材料的总体名字。包装也包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操作活动。

国际物流管理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 1.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2.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以最低的物流成本达到用户所满意的服务水平,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降低成本;达到顾客的服务水平) 3.物流的7个方面:商品的运输、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 4.现代物流实质:用新的理念和现代化技术来管理物流,从而提高客户服务水平和降低物流成本。 5.提高物流效率要用什么机器:(案例中有涉及):物流设备:有自动仓库、冷藏和冷冻库、搬运和搬送设备、保管设备、配货用设备,流通加工、计量、包装和捆包机器、贴价签机器,分拣系统以及其他的自动化、机械化设备,信息处理设备、货场和出库用平台,还有空调、防灾、防范设备,托盘、集装箱、包装材料等。 6.物流产生的效用:空间效用、时间效用 7.物流系统目标: ●服务目标:适地 ●快速、及时目标:适时 ●节约目标:适价 ●规模化目标:适利 ●库存调节目标:适量 8.现代物流的特征:一体化;网络化;信息化;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 9.一体化:纵向一体化也称为集成化,集合考虑各物流功能的联合效果,来达到整体物流的效率化和效果化。横向一体化也称为协同化。主要的特征是资源的共享。主要是在物流运营过程中,为了实现规模经济而采用的一种资源共享策略,来降低物流运营成本。 10.网络化:网络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空间网络结构:销售网络、配送网络、计算机系统网络 逻辑处理结构网络:物流信息系统功能结构处理逻辑结构。 作用: ?提高了服务水平,销售网络能够使顾客在购买商品时更加方便,配送网络则是对销 售网络的一种支持,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逻辑处理结构网络对提高物流速度和准确度 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证。 ?降低了物流成本,通过一体化运作来降低物流成本,主要是运输和仓库成本 11.从物流作业执行者的角度分为: 第一方物流需求方为采购而进行的物流,如赴产地采购、自行运回商品。 第二方物流供应方为了提供商品而进行的物流,如供应商送货上门。 第三方物流由物流的供应方和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所进行的物流。 第四方物流提供各种物流信息咨询服务的企业。 第五方物流提供各层次物流人才培训服务的企业。 12.回收物流是指不合格物品的返修、退货以及周转使用的包装容器从需方返回到供方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13.废弃物物流是指将经济活动中失去原有使用价值的物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收集、分类、加工、包装、搬运、储存等,并分送到专门处理场所时所形成的物品实体流动。 第二章

物流管理知识分析(doc 28页)

物流管理知识分析(doc 28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根据上述结果可以看出,生产制造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关注物流综合满足能力,而商贸企业选择新的物流服务商首先关注的是经济性,其次是综合物流满足能力。说明企业目前对物流的需求还是以物流经济性及综合满足能力为主要考虑因素。3、商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内容 工业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如下图所示: 0%20%40%60%80% 调查表明:生产制造企业期望新的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主要以干线运输、市内配送、物流管理与咨询、物流系统改造、仓储保管。说明生产制造企业还是以基本的物流物流服务需求为主,但企业已经对物流改善的管理咨询服务和物流系统改造给与了很大关注。

商贸企业希望物流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内容如下图所示: 0%10%20%30%40%50%60%70%80% 从中可看出,商贸企业目前的物流需求主要以市内配送、仓储保管为主,说明商贸企业物流运作主要以区域为主,更关心同城物流的仓储与配送。对包装加工、物流系统再设计需求、开发物流信息系统需求、仓储保管需求的企业比例也保持在31%%以上。与第五次调查相比,对干线运输、物流系统设计、包装加工的需求比例有所上升,说明这些服务服务也开始得到企业的重视。 七、收费方式与结款周期分析 1、工商企业使用第三方物流的费用结算方式

如上图所示,调查结果表明,回答费用结算方式的企业中,大多数都采用仓储、运输、包装、信息服务等项服务分开收取的单笔单结方式及总量协议方式,采用销售比例提成方式的企业很少,这也与第五次调查结论大体一致。 2、物流服务收费的结算周期分析 货到付滞后10滞后1个滞后1-3 个滞后3个月以 调查结果表明,与第五次调查比较,物流服务费用结算情况有所改善,货到付款和滞后10天的企业比例有所上升。但大部分的结算周期一般还是都集中在滞后1个月-3个月之间,合计所占比例在58左右。 第二章 物流供给市场分析 一、 样本构成分析及企业基本信息 物流供给企业回收问卷的样本构成比例如下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笔记

一.物流的内涵 (一)定义: 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给地向接收地的物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二)对物流定义的理解: 1.传统而通俗的理解:物的流动 2.正确的理解: ①“物”:实体—物品、物资、物料、货物 ②“流”:表现形式—7项活动 3物流的六要素: ①流体:货物(包装、维护、设计、作业次数、成本) ②载体:设施、设备、工具(仓储) ③流向:(流动的方向,供应地到接收地),自然流向 ④流量:重量、体积、数量 ⑤流速:流动的速度 ⑥流程:流通的距离、路线(最优路径)

(三).物流的意义与价值: 1.物流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国民经济其他产业的联系纽带。 2.物流对国民经济发展及社会生产与生活的作用,就像人体的动脉、静脉系统,起到物质资源的配置作用。 3.物流的价值:时间价值、空间价值、加工价值 4.物流的使用价值:合适的时间、准确的数量、正确的场所、需要的形体 (四).物流的生产与发展 1.物流活动和人类历史一样久远,当社会出现了商品交换,便有了原始的物流。 2.“物流”作为名词最早被提出(萌芽):1915年美国营销阿奇*萧提出。 3.美国营销协会提出(PhysicalDistribution)PD (实物分销、分配、分拨)即包含于销售中的物资流动伴随的种种经济活动。 4.真正意义上的(logistics)始于:二战期间,美国将物流管理理想应用于军备供应,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5.我国物流的发展历史: ①1978年通过访日学术交流活动,了解学习国外物流管理先进经验。

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题库

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题库 一、单选题 1.运输的功能有() A物品移动、储存B运输C加工、储存D搬运、配送 2.下列运输方式中,成本最低的是( )。 A.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 C. 水路运输D.公路运输 3.下列哪一项是影响运输方式选择因素中的不可变因素( )。 A 运输时间B.运输成本C.运输方式 D 运输商品数量 4.下列运输方式中,速度最快的是( )。 A.铁路运输 B 航空运输C 水路运输 D 公路运输 5.下列运输方式中,哪一种运输方式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服务() 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水路运输D航空运输 6.公路运输的适用范围是( ) A远距离、大批量B近距离、小批量C远距离、小批量D近距离、大批量7.铁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量 D.远距离、小批量8.航空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C.近距离、小批量D.远距离、小批量9.水路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C.近距离、小批 D.远距离、小批量10.干线运输的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 D.远距离、小批量11.支线运输主要承担的货运是()。 A.远距离、大批量 B.近距离、大批量 C.近距离、小批量 D.远距离、小批量12.下列不属于货主范畴的是()。 A.托运人B.收货人C.委托人D.承运人 13.一般来说,运输速度和运输成本的关系是()。 A.正相关B.负相关C.无关D.不确定 14 物流活动中,配送的本质是什么() A送货B送达C配货D配齐 15.应选择整车未选择,反而采取零担托运,应当直达而选择了中转运输,应当中转运输而选择了直达运输等都属于( )。 A.迂回运输B.过远运输C.托运方式选择不当D.对流运输 16.保证货物运输的()是反映道路运输企业运输质量的首要指标。 A、及时性 B、安全性 C、方便性 D、可得性 17.提单的签发人是( )。 A、托运人 B、承运船大副 C、承运船船长 D、卖方 18.港口水域面积决定了该港()。 A、能同时能接纳的船舶艘数B、能接纳的船舶吨位

企业物流管理核心知识点

1、物流定义: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在起始地与消费地之间有效且有效率的正向与反向流动和储存所进行的规划、执行与控制,目的是满足顾客需求。 2、物流“衔接黑洞” 衔接黑洞是指在物流诸环节中,货物到达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交接点或停顿点后没有人关注他们在何时应该运往何地。“衔接黑洞”地带往往造成物品停留时间的不确定,增加了库存成本,如果有一个人能够适时知晓货物经过的所有地点和时间,愿意且有能力掌控节奏,“衔接黑洞”现象就不会出现。 3、物流重复与迂回物流 “物流重复”常见的现象是随着物品所有权的转移,物品的储存位置也从买房仓库转移到买方仓库中,物品从真正进入到制造环节或销售环节之前分别在两个仓库停留,买卖双方都要设置仓库,且都要达到足够的容量,这会增加装卸、仓储、和包装费,这些物流成本最终都要加到销售价格上,降低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效益背反原理 物流诸多活动之间的成本和收益上,存在在此消彼长的关系。 仓储成本与运输成本、库存资金成本与缺货成本,存货成本与订货成本。 5、物流集成的目标 1)、物流集成的低级阶段(最低程度) 有一个人有权力组合核心物流活动并能够掌控物流的节奏。 2)、中级阶段(中级程度) 物流的核心活动甚至部分外围活动都被整合在一个实体组织内,如一些大型企业的物流事业部、物流公司等。 3)高级阶段(高级程度) 一个组织有能力使用自己的和社会的物流网络借助于现代通讯技术,随时构建物流系统并控制它。 6、物流集成者的主导地位 有能力实施集成的组织将会成为一个物流系统的集成者,被集成到物流系统充当要素的组织就是被集成者。集成者通过利益分配机制享有被集成者所拥有的物流要素的使用权和协调权。 7、网络溢出效益的获得者 谁先想到将物流要素整合在一个系统中,更重要的是谁有能力操作物流要素的整合。(一个组织内——物流要素的上一级管理层;数个组织之间——核心企业) 8、企业物流集成 物流元活动在企业内部的整合,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废弃物物流。 集成:物流要素集成化是指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对物流系统中的活动要素、信息要素、空间要素及物品要素等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追求要素之间的协调和配合使所有要素能够像一个整体在运作,以达到物流系统整体最优的目标。 9、客户服务的定义 客户服务是使销售的产品增加顾客价值的所有活动。 10、客户价值 客户价值是指产品在客户心目中的价值,或者说是客户宁愿付出这些货币也不愿放弃该产品的价格。 11、物流服务对提升客户价值的作用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物流管理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前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关系 第一章物流基本概念 第二章物流基本活动 如果采用第二种分类方法,则物流可被划分为: 1) 社会物流 社会物流是指超越一家一户的以一个社会为范畴面向社会为目的的物流。它是一个整体的物流系统。 2) 企业物流 企业物流是指在企业内部范围内物品的流动活动。它又可以区分为五个具体的物流活动,即: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与废弃物物流。 3 供应链概念

供应链是指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经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我们可以简要地将供应链系统分成三个大的网络:供应网络、制造网络、分销网络。与这三个网络匹配存在有三种物流形态:供应物流、生产物流、分销物流。 一个企业的供应链系统是否具有竞争力,不仅要看这个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而且还要看它和整个供应链上合作伙伴运作的协调水平。具体到物流管理而言,就是对供应链上的三个主要物流过程的运作要有很高的管理水平,才能使供应链系统真正具有竞争力。 运输距离、运输环节、运输工具、运输时间与运输费用。 以下为运输合理化的几项有效措施: (1)提高运输工具实载率。 提高实载率的意义在于: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额定能力,减少车船空驶和不满载行驶的时间,减少浪费,从而求得运输的合理化。 (2)采取减少动力投入,增加运输能力的有效措施求得合理化。 如在铁路运输中,在机车能力充许情况下,多加挂车皮,在不增加机车情况下增加运输量。在公路运输中,实行汽车挂车运输,以增加运输能力等。

(3)发展社会化的运输体系。运输社会化的含义是发展运输的大生产优势,实际专业分工,打破一家一户自成运输体系的状况。 (4)开展中短距离铁路公路分流,“以公代铁”的运输。这一措施的要点,是在公路运输经济里程范围内,或者经过论证,超出通常平均经济里程范围,也尽量利用公路。 (5)尽量发展直达运输。 此外,常见的合理化措施还有:配载运输,合装整车运输,流通加工等。 的物流活动。这些辅助性物流活动对于整个物流体系而言,又是不可或缺的。概括地讲,辅助性物流活动主要有三个:包装、装卸搬运和流通加工。 第三章物流管理 1.物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目标 物流系统是处在社会经济大环境中,由若干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部分紧密结合而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有机整体,所以物流是一个系统。 物流系统由“物流作业系统”和支持物流信息流动的“物流信息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