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2018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三)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不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原创)

A.无论是国外媒体抑或国内媒体,VR都是热门的新兴载(zài)体,但它有着时空因素的极

大掣肘,人们不应盲目乐观,更不能流于肤浅的“技术决定论”的窠(kē)臼。

B.世界色彩斑斓,变幻莫测.(cè),谁拥有了一双慧眼,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就能洞察世

事真相,占领思想高地,就能得到命运的亲睐.(lài)。

C.金秋时节,淡雅玲.(líng)珑的桂花开始绽放自己的生命,满树金黄细小馥.(fù)郁飘香的

花儿,点辍着红叶艳丽的季节,芳香中透着丝丝甜意,使人久闻不厌。

D.天气渐凉,在一次未知的寻访中,我踏入古寺,在这尘世喧嚣中,古寺像极了一湾宁静的

海港,身处.(chù)其中,似.(sì)是掉入追溯前世的梦境。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语料贴近现实。预估难度系数0.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原创)

〔甲〕粹精原指五谷的精华部分,是隐藏起来的宝贝,从来不会良莠不齐

....,更不会虚妄地骗取人们的信赖。粹精,黄灿灿的衣裳,让人敬畏,那坚硬的个性仿佛诚实倔强的祖辈。当打

破硬邦邦的外壳,发现美在其中的韵味,竟然

..那样珍贵。粹精不怕风雨,不畏艰难,一生一世都在满足人类的味蕾。

〔乙〕稻谷以糠皮作为甲壳,麦子用麸皮当作外衣:粟、粱、黍、稷都如同隐藏在毛羽之中。精粹不会轻而易举地得到,要通过扬簸和碾磨等工序,去掉虚伪,才能提取货真价实的粹精。〔丙〕农业生产,需选择精粹的粮种;科学膳食,需选择精粹的食品;美食美味,都是

选用了精粹的食材。精粹,与人类休戚相关

..。

....,人们健康的身体离不开它的护卫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良莠不齐

B.竟然

C.休戚相关

D.护卫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本题所选的语句包括成语、词语的运用,并不生僻,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难度系数0.65。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标点符号,这是新高考的新考点,因此难度要适中,考查要典型,难度系数0.7。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原创)

A.无论是《魔兽世界》还是《王者荣耀》,青少年均十分沉迷,这是因为青少年在游戏过

程中不但可以找到成就感和主宰感,还可以释放学业上的压力。

B.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购物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

也有大量的诈骗事件,这让人防不胜防。

C.移动数据流量与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

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累计使用流量达88.9亿G,平均下来,每个人用掉了好几个G。

D.一批以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具有先进技术装备、高科技开发能力和现代管理技术水

平的项目正落户昆山,初步形成了电子资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几大主导产业。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考查的类型包括语序不当、介词滥用、结构混乱等类型,选句来自报纸及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及代表性。难度系数0.66。

5.下面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考核的具体要求,请分条概括主要考核的内容。(5分) (原创)

规划合理,公共建筑、广告牌等造型美观实用;街道整洁卫生,公共场所气氛祥和。

公共场所无乱扔杂物、污言秽语、抽烟等不文明行为,纪念馆、博物馆等场所安静。

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不闻红灯;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禁止酒后驾车等。

公交车上为老、弱、病、残、孕等主动让座,友善对待外来人员或其他需要帮助的人等。

供电供水、工商税务、车站机场、宾馆等窗口服务行业是否文明规范等。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信息的整理与语言表达能力,既然是“分条概括”,说明材料内容是包含不同方面的,需要找出每则材料的话题,然后概括,能力层级为E。

6. 下面是“近年中小学生上网调查”统计表,请阅读后回答问题。(4分)(根据18年高考模拟卷)

(1) 全面把握图表信息,从学生或家长的角度概述结论。(不超过40字)(2分)

(2) 就你的结论提一条合理化建议。(不超过30字)(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图文转换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难度系数0.5。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原创)

所谓“手机小说”,有人说是以手机为载体并通过手机进行创作、传播、阅读的文学新样式。但也有作家认为手机小说只是“文学的零食”。尽管争议颇多,但手机小说这一草根文化正在全国日渐兴起。

进入21世纪以来,浓缩现代科技精华的手机已经成为科技时尚界的风向标,仅从手机功能花样翻新的速度上,就足以看出电讯科技几乎发展到了超乎想象的完美程度。当手机阅读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时,任何忽略移动阅读时尚的人,都将变成电子时代的新文盲。俨然超越物质与精神的手机,几乎可以说是新世纪最难以抵挡的诱惑。

毫无疑问,手机小说正是这种几乎挡不住的诱惑之一。手机读者可根据作者、书名和类别在网上随意下载小说,而且还可发表评论甚至直接给作者发邮件申购自己喜爱的小说,真可谓一机在握,万卷相随!那么,与传统写作甚至网络写作相比,手机小说究竟有些什么样的个性特征呢?

首先,手机小说拓展了网络化写读及时互动的新空间,把文学从沙龙和书斋中真正地解放了出来。另外,手机小说带来了文学的传播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改变,也改变了文学的文体形式,比如篇幅精短、句式紧凑,还有节奏快、日常化和生活经验的细致模拟体验等,当然还有以娱乐为主的欣赏趣味。这些都不能不对文学,特别是微型文学或超短文学的艺术手法和形式元素产生一定的微妙影响。总之,它新颖别致的表达方式使人们潜在的乐观幽默等品格获得尽情展露的平台。评论家马相武教授认为,小说、诗歌、散文、剧本等体裁,都可以是短信文学角逐的赛场。应该鼓励原创的、想象超群的,充满先锋性、流行性、娱乐性和互动性的作品。当然,作为短信文学的手机小说在获得技术馈赠的表达自由的同时也必然要受到IT行业的制约,毕竟这是个用商业效益衡量价值存在的年代。

手机小说毕竟是一个文学新锐,它在极端化的“短、平、快”写读过程中频繁“变脸”,无形中增加了网络文学世界变化不定、捉摸不透的惶惑、繁杂与焦灼。对这个大有市场的文学新贵,我们必须保持足够的警惕,谁也不知道未来的手机文学究竟潜伏着什么样的危机。手机小说的热卖不仅仅是小说的热卖,它还包蕴着数之不尽的商机。但从文学立场来说,这种“共赢”局面却未必是好事,商业化的发展趋向,势必伤害手机小说的文学性和人文性。

随着技术的革新,手机小说的种种局限也将消弭一空,新一代手机在向海量贮存的完美音像与视频进军途中,一路高奏凯歌,未来的手机文学将不再只是短信文学,因为新一代手机将是一个可以随身携带的因特网。走向移动,走向声像,这将是文学回归“数字化审美生存”的必由之路。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7.下列关于文中“手机小说”的阐述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手机小说”是指把手机作为载体的阅读方式,即通过手机来进行阅读的形式。

B.“手机小说”是指把手机作为载体的创作方式,即通过手机进行创作的小说形式。

C.“手机小说”是指把手机作为载体的传播方式,即把小说录入手机中来传播的形式。

D.“手机小说”是指把手机作为载体来完成小说的创作或者阅读的形式,具有可传播性。【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能力等级C,难度系数0.75。

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手机小说“以手机为载体进行传播、阅读,对文学的文体形式有一定冲击,微型文学

或超短文学的艺术手法和形式元素都会受影响。

B.内容丰富,可轻松而方便地“随身行”的手机小说,拥有传统图书无法比拟的性价比,

差不多已成为21世纪最难以抵挡的诱惑之一。

C.“手机小说”的热卖,能够牵动作者、网站、运营商、报纸,传统出版社乃至电影电视等产业的深度联动,形成一套完整的产业链条。

D.因为手机实体的大小有限,“手机小说”会有字小、图小等方面的局限,这也决定了这

个大有市场的文学新贵未来的路会举步维艰。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剖析、归纳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因为题目考查范围为全篇,因此也有对学生做题细心程度的考查,难度系数0.7。

9.根据文本,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手机小说”的个性特征。(4分)

【命题意图】考查考生对作者的基本观点进行概括整合,能力层级为C,预估难度系数0.65。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原创)

生命的原色

曹德权

这里完全是另外一个世界,另外一种生存环境:海拔5346米,空气稀薄,终年积雪。最厉害的隆冬,气温在零下40度左右,一夜狂风,雪封门窗,很难再有什么生命存在。就在这样一个地方,有一个哨所。这里必须有一个哨所,因为背后是我们的国家。

我上山后仅两天,班长就告诉我了,在这里的274公里长的雪山边境线上,只有我们这个哨所。班长说我们要在这雪窝里守住我们的西部后院。当然这里很苦,苦得无法在书上找到恰当的形容词。几年前,军委一位高级首长听说了我们哨所的情况后,老将军竟双眼发潮,说:“那个哨位上的全体战士,只要在那里钉住一年,都应评功啊!”

班长时常向我们八个兵讲这个故事,我们每次都很认真地听这个故事,总觉得我们是第一次听到这个故事。班长是个陕西兵,在这个哨所蹲了快三年了,这里的雪风将班长的脸皮刮成了山羊板,才二十二岁的人看上去有三十六七岁了,我们八个兵都替他担心,班长退伍后,怎么找老婆呀!

班长就点着我们的头嬉笑着说:“你们犯糊涂了不是?我看上去成了壮年大汉,还不知道专找个离了婚的三十来岁的姐子呀?大姐疼小幺弟,我今后的日子还能不幸福?!”

我就想班长挺傻的,退伍回去后脸上肯定要换皮,等换了皮光生了再找女孩嘛!

在哨所门前,不知是哪一年的兵砌了四个小石坑,在坑里栽了四棵小树,小树有大拇指

般粗,人肩那么高。小树好像永远都长不大,但它是活着的,叶片是绿色的,我们数了,最多的一棵有64片绿叶,最少的一棵有32片绿叶。在雪山上,除了战友之间的友情外,我们对两样东西感情最深,第一是界碑中国的那一半,第二便是这四棵小树。为了防止多种雪地症,上级给我们发了维生素片。我们每个兵都要省下一些,拿去养树,班长说,只要有半个月不给它供应维生素片,它就没有命了!

我们每个兵呵护小树如呵护亲儿子一般,它是我们生命的组成部分。我盼望它能长大,能为哨所阻挡住狂风暴雪,为哨所增添一点生命的朝气。可它长不大,一直没有长大的迹象。

我到哨所仅四个多月后,大风雪提前来了。每天早上,我们多了一项工作,那就是清除封住门窗的积雪,把包裹小树的积雪小心地用手慢慢抹开,生怕几时不小心弄落了一片叶片。

终于有一天,我发现那四棵小树开始枯萎,叶片也脱落了不少。我扭头冲进哨所,惊抓抓地叫道:“班长,不好了!小树要死了!”

班长和五个老兵脸上没有太多的惊惶之色,倒是同我一起上山的另外两个新兵,一听说小树死了,脸上都露出十分难过的神色。班长走过来拍着我的肩膀,拍了许久才说:“这四棵小树不能挺过隆冬的风雪,每年都要死,死了我们再栽。现在你们明白了吧,我们哨所建立四十多年了,小树为什么永远长不大!”

我明白了,但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从没听班长和老兵们说过我们哨所门前的小树每年都要死一次,死了后第二年又栽的事呢?

这个问题第二年春天我才弄明白。班长和另外两个老兵退伍了。班长临下山时带着我们又在哨所门前栽上了四棵小树。班长看着小树双眼红了,对我们说:“新战友上山来了后,你们都不要说小树会死的事。哨所门前有小树,就有希望啊!”

哦,我明白了,这是生命的原色,而对于哨所前的生命,竟赋予了怎样一种生命内涵啊!

第二年,我担任了哨所的第二十一任班长。

在以后我服役期满时,我做的事竟与历任班长一样,带着兵们栽树,栽完后我竟掉了泪,对围在我身边的兵们说道:“新战友上山来了后,你们都不要说小树会死的事。哨所门前有小树,就有希望啊!

10请分析文中第一段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第一段许多语句都在写环境的恶劣,如“空气稀薄,终年积雪。最厉害的隆冬,气温在零下40度左右,一夜狂风,雪封门窗”。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