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020年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2020年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如何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入量即进入病人身体内的量和生理代谢产生的水,而出量包括隐性失水和显性失水.具体得查相关资料.

出量就是大小便+呕吐物+胃液之类的。一般有尿袋就直接把数算起来,如果没有,就用尿壶。如果用尿片的,就需要称一下多重来估算。

入量就是吃进去喝进去的东西,还有一天下来的补液量。

本人曾经拜名医为师,学习临床医学,熟读病历上万,所回答的全部都是个人见解和经验,不抄网上的答案,网上没意义的答案害人害己,延误病情,误导病者,本人深深反感,如果支持我,请把我的答案采纳,谢谢,欢迎以后有什么不懂的来问我,再次谢谢,这样把,说得太复杂呢,我怕阁下听不懂,反而延误病情,我就打比喻或说简单一点把,不是不专业,希望阁下理解,再次感谢,谢谢

出量:1.从体内排出的所有显性失水:包括大小便、呕吐物(痰、胃液)穿刺液、引流液、伤口渗出浓。2.非显性失水:皮肤不显汗或出汗及呼吸道呼出水分。记录24小时出入量,必须准确及时,认真掌握患者每小时出入量。出量:有尿管的可用带刻度的尿盒,没有尿

管的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量杯;还要结合病理情况考虑:剧烈腹泻、大量呕吐、肠瘘、高热、出汗、气切等等。

入量:饮水使用固定的带刻度的杯子,食物按照换算表(可向所在医院的营养食堂索取)折合

临床工作中通过对患者出入液量的观察及正确记录,及时了解病情动态变化,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因液体量过多或过少对患者治疗造成的不良后果,减少了合并症的发生。

为切实减轻护士书写护理文书的负担,加强基础护理,落实护理交接班制度,保证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和格式规范如下:

1. 护理文书应按照卫生部颁发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及推行表格式护理病历书写。

2.护理文书应由在本医疗机构注册的执业护士书写并签名。未注册护士、实习学生不能单独签名,应当经过在本医疗机构合法执业的护士审阅、修改并签名,采取以下方式署名:老师(注册护士)/学生姓名。

3.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危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均可采用表格式记录。

3. 护理文书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危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均可采用表格式记录。

(1)体温单:楣栏及栏书写齐全,无漏项。

(2)医嘱单:护士应及时、准确执行,并做好谁执行谁签名,字迹清晰。

(3)手术清点记录单:应在手术结束后及时完成,由手术医师、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

(4)病重(病危)患者护理记录单:内容需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范;使用医学术语,文字工整、字迹清晰、标点符号正确。

4.病历书写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日期和时间,24小时制记录。

5.护理文件书写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体现患者病情动态及护理的连续性:包括病情观察、中医辩证施护措施实施情况及效果、健康教育、情志护理。

6. 因抢救急危重症,未能及时记录的,当班护士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注明抢救完成时间及补记时间。

7.护理文件各项目和日期填写齐全,版面整洁,书写清晰,字迹工整,表述准确、无刮、涂、贴等现象

8.为使护理书写内容与其病历资料有机结合,相互统一,避免重复和矛盾,负责护士应多与主管医生沟通,使护理记录中的病情记录和一些客观资料与医疗记录保持一致,特别是反映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的数值,必须与医疗记录相符,做到“谁实施、谁记录、谁签字、谁负责”,确保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护理文书记录的意义:

1.诊断治疗护理的依据病案是医务人员临床初中的原始记录文件,完整的病案记录是诊断、治疗、护理的重要依据。当病人出现危急情况,或再次入院治疗时,都需要根据既往的病案资料加以综合判断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处理。

3.医院管理考核的重要信息和参考病案的书写与记录可反映医院的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它既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信息,又是考核医护人员的参考资料。

4.医学统计的原始记录病案资料是医学统计的原始记录,可提供防病治病和流行病学的调查。

参考资料:

E大叶性肺炎.。

因为已下情况必须记录液体出入量:1、大手术后;2、严重创伤后;3、肠梗阻;4、腹膜炎;5、呕吐、腹泻小肠瘘、胰瘘、胆瘘;

6、可能有体液失衡;

7、重病,不能自己进食、饮水;

8、心、肝、肾功能急性衰竭。

记录24小时出入量,不必是一级护理。

一级护理是根据病情,病情危重的患者的护理级别。

记录出入水量是根据疾病,比如心衰,肾衰等疾病的患者需要限制入液量,或作为进一步治疗的参考等。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