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doc

3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doc
3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doc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腈纶厂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QLSH/CX-10/31-2010

发行版本:A/0

编制部门:质检中心

编制人:李巧英蔚峰

审核人:李艳芬

批准人:李胸有

2010-06-30发布 2010-07-01实施

1 目的

为规范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厂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 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生产技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产品标准,协调各生产车间检验事宜。4.2 中心化验室、质检中心分别负责南、北区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

4.3 生产技术部负责协调采购产品验证事宜,并审核对采购产品的紧急放行。

4.4 中心化验室、质检中心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验证。

4.5 相关车间负责对产品包装物进行验证,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取样点,配合本过程的实施。

4.6 储运车间、原料车间负责采购产品的入库验收。

5管理内容

5.1 产品标准的管理

5.1.1 生产技术部确定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及相应的方法标准,并由检验部门按要求进行产品检验。

5.1.2 未建立的检验项目可委托具有较强检验能力和有可靠信誉度的单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作为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出厂数据。

5.1.3 实验室应依据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所执行标准等相关要求,每年定期修订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检验频次。检验计划应经生产技术部批准、发布后方可实施。应控制质量检验计划的发放范围和修订状态,确保产品检验管理和操作岗位能得到有效版本。

5.1.4 生产技术部应确定对产品出现不合格、装置开停工、原料(工艺)变更、生产异常波动等非正常状态时的检验要求。

5.2 产品检验过程控制要求

5.2.1生产技术部要按照有利于生产操作,有利于质量监督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进行产品检验工作控制,必要时下达分析计划,确保对生产的每批成品进行内在质量检验和包装(容器)质量进行检验或验证。计划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产品检验部门应严格执行。

5.2.2 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的要求,选择和配备抽样、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及其

软件,并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和台帐,制定操作规程(指导书),保留使用、校准和检修等相关记录。测量设备的管理执行《测量设备管理程序》。

5.2.3 检验部门应做好取样和检验记录,并规定原始记录和检验报告单的保存期,检验数据要科学、准确和及时报出,必须使用法定计量单位,应建立LIMS系统管理规定,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

5.2.4检验部门应按腈纶厂留样管理的相关制度,对检验质量进行有效控制,积极参加实验室间比对,使用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定期进行监控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审查。

5.2.5 质量检验应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要做到“三及时”(及时采样、及时分析、及时报结果)、“五准确”(采样准确、基准准确、分析准确、计算准确、结果准确)、和成品“三级检查”(自检、互检、班长检查)。

5.2.6应当加强对产品检验人员的管理,确保每个岗位人员得到应有的培训,熟练掌握产品检验技能,持证上岗。

检验人员的检验活动应当受到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借故干涉和阻碍检验人员的正常检验工作。检验人员对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工艺质量规定、在产品质量上弄虚作假等行为,有权制止和向上级反映。

5.3 检验试验材料

5.3.1经论产应当建立健全检验管理办法,安全处置、运输、存储、使用各种化学试剂、基准物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

5.3.2化验分析用的蒸馏水、溶剂、标准试剂(溶液)以及基准物质应当符合标准和试验方法规定的技术条件。

5.3.3 所用的标准溶液应当标识清楚,有准确的名称、浓度(纯度)、配置日期和有效期限等,并保留各种标准溶液的配置、标定记录,建立发放台账,以便追溯。

自行配置的非标准溶液可参照标准溶液的要求进行管理。

5.4在产品检验的各个阶段,应当以“合格”“不合格”“待检”三种方式来标识检验试验状态,每批产品的标识应当具有唯一性,对质量容易发生变化的产品,要按规定的期限进行复检,一旦发现产品变质(不合格),应立即停止出厂,并及时处理。

5.5 产品检验过程

5.5.1 采购产品

5.5.1.1 采购产品到货后,由供应公司人员与仓库保管员一同按化工原材料/辅助材料接收准则对采购

产品的包装、标识、供方质量检验单、数量、品种、规格验证,并填写验收记录,由仓库保管员和供应公司人员共同签字确认。

5.5.1.2 经仓库保管员和采购员检查符合要求并办理交接手续后,仓库保管员将采购产品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管理程序》予以标识。

5.5.1.3 产品包装物由生产车间采用目测(外观)、实测(尺寸、袋质量、经密、纬密等)、工艺使用等方法对产品进行验证;化工原材料由供应公司填写《化工原材料报验通知单》通知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并报验采购产品生产厂家、采购数量,同时提供该批采购产品有效的随货化验单。

5.5.1.4 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接到通知后,检验人员按化工原材料/辅助材料验收准则及相应的试验方法进行分析检验、验证,出具检验单,并对所取样品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管理程序》予以标识。

5.5.1.5 仓库保管员、供应公司人员凭检验报告,对已检验合格的办理入库手续,做好入库验收记录。对检验不合格的,由供应公司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原料车间或储运车间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管理程序》予以标识。

5.5.1.6 因生产急需来不及检验时,供应公司填写《采购产品紧急放行/让步使用申请表》报生产技术部审核、分管厂领导批准后才能入库投料生产,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取样分析检验,并将检验结果反馈生产技术部。

5.5.1.7 对管输丙烯由原料车间做好记录。中心化验室做好检验,对检验不合格的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5.5.1.8需到供方现场采取样品时,由供应公司协助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人员前往供方取样检验。

5.5.1.9 若顾客需到供方现场或我厂现场验证采购产品时,由供应公司协助验证。

5.5.2 中间产品

5.5.2.1生产技术部组织制定产品标准,并根据工艺管理要求,负责确定分析项目、检验频次等,由生产技术部报分管厂领导批准执行。

5.5.2.2 质检中心按取样规程取样,中心化验室由生产车间或原料车间通知取样。

5.5.2.3 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依据执行的检验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取样、分析检验,并按《生产和服务提供管理程序》对所取样品进行标识。

5.5.2.4 分析检验人员将分析检验结果记入相应的原始记录/lims系统,并盖章或签字。

5.5.2.5 由授权的检验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照产品标准出具相应的检验报告或日报表,并盖章或签字。

5.5.2.6 由生产车间根据检验报告或日报表进行工艺调整。

5.5.3 最终产品

5.5.3.1质检中心、中心化验室依据产品标准及相应的检验方法取样、分析检验,做好原始记录,并在记录上盖章或签字。

5.5.3.2 由授权人员根据检验结果,对照产品标准出具相应的检验单。

5.5.3.3 生产车间根据质量检验单进行工艺调整。

5.5.3.4 罐装液体产品出厂前必须按封罐规定实行封罐检验。

5.5.3.5 在检验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执行。

5.5.3.6 未检验完毕,未出具检验单的产品不得出厂。在不违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下列情况例外:

a) 经分管厂领导批准;

b) 当合同有要求时,须经顾客批准。

对例外放行的产品,同时要按规定的要求继续完成全部检测活动,并做好标识。当发现已放行的产品不符合规定的要求时,销售公司应及时通知顾客,按《不合格品管理程序》中的规定执行。

5.5.3.7成品出厂应严格执行“五不许出厂”的规定:

1)质量品种规格不符合标准要求不许出厂;

2)检验项目不全不许出厂;

3)没有质量合格证不许出厂;

4)包装容器不符合标准规定不许出厂;

5)未按规定留样不许出厂。

5.6 本程序形成的记录按《记录管理程序》予以保持。

6 相关文件

6.1 《腈纶厂质量管理办法》(Q/JL3.生.XZGZ.002-2007)

6.2 产品标准

6.3 《测量设备管理程序》(QLSH/CX-10/30-2010)

6.4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QLSH/CX-10/33-2010)

6.5 《记录管理程序》(QLSH/CX-10/02-2010)

7 记录

物资入库单

采购产品紧急放行/让步使用申请表

采购产品到货验证记录

化工原材料报验通知单

化工原料分析报告单

原料质量检验报告

丙烯腈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乙腈产品质量检验报告

质检中控化验分析日报表

腈纶短纤维质量检验单

腈纶毛条质量检验单

7 附录

附录A 产品检验流程

附录 A

产品检验流程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6063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 理程序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1 范围 1.1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六冶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的内容、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实施、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评价、结果的处理、监测记录和相关附录。 1.2 本程序适用公司各有关单位对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Q/LY G0 3.02-2007 《记录管理程序》 2.2 Q/LY G11.01-2007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

理程序》 2.3 Q/LY G17.03-2007 《改进管理程序》 2.4 Q/LY G012.06-2007 《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 3 职责 3.1 两级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应为本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工作提供资源保证,并为监测结果负责;项目部(车间)主管生产的经理(主任)组织安排项目部(车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及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的日常工作。 3.1 两级公司由质量安全处(科)负责管辖范围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3.2 两级公司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工作

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 1.目的 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控与测量,以便及时掌握公司及可能施加影响相关方的环境绩效,对法律法规遵循情况及与有关运行控制、目标与指标运行的符合情况。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等的监控与管理。 3.职责: 3.1 行政人事部负责联系法定检测部门对公司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和测量;负责对废弃物的处置并统计排放量。 3.2 设备动力科负责统计能源的使用情况和对环境监测设备进行校准及维护。 3.3 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对环境表现、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等进行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 环境监测的基本要求 4.1.1 外部监测项目 环保局—— 监测站—— 消防局—— 4.1.2内部监测项目 4.1 公司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 4.1.1 行政人事部负责联系地方环境监测站等法定监测部门对公司的噪声、废水、废气等污染物进行每年一次的定期监测与测量,测量结果交环境管理者代表,经评价后反馈给相关部门。 4.1.2 当监测结果出现不符合时,按照《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1.3 所有监测设备、能源计量设备都和质量管理体系中检测设备同样作法,具体详见《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4.1.4 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对废弃物进行合理处置,每月分类统计一次,结果记录在《废弃物处置统计表》中。 4.1.5 水、电、气、燃料(油)等类别每月由设备动力部统计公司总的能耗,记录于《能源使用统计表》中。 4.2 环境管理者代表组织品质管理部实施,对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符合情况、办公环境行为执行情况等随时进行监督检查,记录《环境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检查表》、《环境管理体系适用法规评审表》和《办公环境行为检查表》,每半年全面评价一次;当出现不符合情况时,按照《纠正和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4.3法律法规评价每年一次由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通常在管理评审之前进行,特殊情况应及时执行。主要检查法律法规识别、收集是否齐全;适用条款是否标明;执行的环保标准是否准确。检查方法主要是比对公司环境表现与法律法规要求,对执行情况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记录《合规性评价表》;评审发现不合格时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进行处理。 5、相关文件 5.1《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5.2《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3《运行控制程序》 6、相关记录 6.1 《污染监测记录表》行政人事部保存,期限一年; 6.2 《废弃物处置统计表》行政人事部保存,期限一年; 6.3 《能源使用统计表》设备动力科保存,期限一年; 6.4 《合格性评价表》品质管理部保存,期限一年; 6.5 《环境目标和指标完成情况检查表》品质管理部保存,期限一年; 6.6 《办公环境行为检查表》品质管理部保存,期限一年;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1.0 目的 对用于证实产品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2.0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0 职责 3.1 质量策划小组负责确定检测设备的需求。 3.2技术部负责专用检具、样板的设计。 3.3 生产部负责组织专用检具、样板的制造。 3.4 供应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采购。 3.5 质保部负责: a) 组织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检定、校准和维修; b) 监视和测量装置更新的审核; c) 负责对监视和测量装置偏离校准状态检测结果有效性进行评审。 3.6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对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资格确认。 3.7 各使用部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使用和维护,提出更新申请。 4.0 工作程序 4.1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确定 4.1.1根据产品的要求,质量策划小组在进行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时,须确定 所需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并确保其测量能力与规定的测量要求相一致。 4.1.2实施检测工作的部门,根据质量策划小组确定的检测设备的要求,选 择适当的检测设备,填制《购买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申请表》,经质保部部部长、技术部部长审核,由供应部按《采购控制程序》的规定实施采购。 4.1.3 技术部根据先期策划的设计所需的检具,由生产部负责组织检具的制造,并确保检测设备应在试生产之前完成配备。 4.2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验收、鉴定 4.2.1 新购进的监视和测量装置,质保部须核对其名称、型号、精度、生产 厂家、数量、随机附件及资料等与所采购要求是否相符,若相符,则对其进 行编号,登记入《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台帐》中,建立《检验、测量和检 验设备履历表》。 4.2.2新购进的计量器具和检测装置必须经检定或校准合格后贴附计量《合格证》,各部门填写《领料单》,部门负责人签字后到工具室领取。 4.2.3 新购进检测设备检定/校准不合格,无法修复的,经技术副总审批同意后,由供应部将该检测设备退回原供应厂家。 4.3 测量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 4.3.1对于需要确保测量有效的场合下使用的计量器具,质保部应根据检测设备的精度、使用频次、磨损等情况,于每年12月份编制下一年度的《仪器、仪表、量具年度校准计划》,经质保部部长审核,公司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4.3.2 需外校时,由计量管理员负责送国家法定计量单位或联系国家计量单位到厂内进行校准,并要求校准单位出据相应的校准报告,保证其溯源性。 4.3.3 需要内部校准时,由质保部负责编制相应的计量器具内部校准规程, 规定校准的周期、方法、测量标准及验收准则等内容,经质保部部长批准后,作为校准的依据,校准后填写相应的《计量器具内校记录》。内校过程中所用的测量标准应确保能够溯源至国际或国家标准,若不存在这样的测量标准,则应记录校准所依据的标准件。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目录 0修改记录 1目的 2范围 3 职责 4 工作程序 5 支持性文件

1 目的 通过对公司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大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和项目进行可靠准确的监测和监控,以确保: 1.1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实现,并定量掌握其实现程度; 1.2对照能源基准和标杆,对能源管理绩效进行评价; 1.3对能源消耗、能源利用率有重大影响的关键特性的变化进行监视测量和评价; 1.4 进行法律、法规的符合性及其他要求遵循的评价。 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能源管理的监测、测量。 3 职责 3.1 设备处和各使用部门负责对公司有关用能设备进行监测和数据测量,并保存能源绩效监测数据。 3.2设备处负责组织对公司体系运行控制,能源目标、指标完成,能源管理绩效,法律、法规的符合程度等情况进行评价。 4 工作程序 4.1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测与测量 4.1.1目标、指标检查、验证的内容包括: 1.各相关部门达到目标、指标的具体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 2.目标指标量化参数的达标情况。 4.1.2如发现偏离或与目标、指标不符合时,必须加以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记录,直至偏离及不符合消失。

4.1.3设备处对能源管理方案的实施,定期进行评价;评价时,应测试能耗状况,评价能源管理方案实施后的节能效果和经济效益,并保存评价结果记录。 4.2设备处制定能源管理基准,管理代表者进行能源管理基准的评审,具体按《能源基准与能源绩效参数设定程序》执行。 4.3 能耗、能效相关的运行控制的监测与测量 4.3.1 设备处和其他相关单位不定期地按照能源管理各项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等进行监督检查,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对能源采购、转换、分配、传输、使用与回收过程,包括燃料的装卸、贮存、运输过程,输配电线路,供耗能工质如供水、供热的贮罐、管道等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 4.3.2设备处每6个月对能源事故进行统计,对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查。 4.3.3相关单位对检查中出现的不符合,提出纠正措施,并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记录。 4.3.4各分厂负责对能源计量器具进行维护、保养和校准。 4.3.5可行时设备处组织相关部门对设备的经济运行状态测试,配变压器的能效测试。对重点耗能设备的技术性能、运行状况、能源使用情况,与基准或标杆进行对比,识别出持续改进的机会,具体执行《季度经济活动分析工作管理办法》的规定。 4.4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遵循的评价 4.4.1 设备处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并每年全面检查评价一次。 4.4.2监测、测量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遵循内容时,要针对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条文标准及要求,逐一检查,其监测和测量的结果要有记录,具体执行《统计制度》的规定。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精编版)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温馨提示:该文件为本公司员工进行生产和各项管理工作共同的技术依据,通过对具体的工作环节进行规范、约束,以确保生产、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优质进行。 本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1、目的 对公司内重大环境因素进行监视和测量, 对公司内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环境运行情况及环境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为质量环境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公司的废气、污水、噪声、固体废物、粉尘的检测活动, 对环境运行情况, 环境绩效及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安全部负责对环境的管理方案、目标和指标的完成情况的检查、环境运行控制、重要环境因素、负责联系有资质监测单位, 对废气、废水、噪音的排放, 环境设施的监测、药品使用检查。 3.2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环境运行情况, 环境绩效及环境目标完成情况的监视和测量。 4.环境的监视和测量工作程序 4.1监测依据

a.相关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其他要求; b.ISO14001:2004、OHSAS18001:2007标准; c.管理体系文件规定; d.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4.2环境的监视和测量项目和内容 4.2.1重要环境因素及环境因素的运行控制情况; 4.2.2环境设施的运行控制情况; 4.2.3公司主要能源水、电、油的消耗情况; 4.2.4公司环境噪音检测; 4.2.5环境管理方案的实施的完成情况; 4.2.6环境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 4.2.7公司的环境行为表现及环境活动。 4.2.8环境和职业健康关键特性和安全绩效的测量 4.3环境的监视和测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公司产品实现过程处于受控状态,并按照既定策划要求进行,以保证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质量目标的实现,保证产品质量和交货期,满足客户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公司产品实现各阶段质量目标达成所涉及的所有过程。 3职责 3.1总经理负责公司总目标的批准及监视和测量过程资源的配置。 3.2公司战略规划小组负责公司总目标达成的归口管理及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3.3质量目标责任部门负责单一目标达成监视和测量过程的监督管理。 3.4质量目标分解责任部门负责公司分解目标的达成。 4工作程序 4.1公司总目标 4.1.1公司总目标内容确认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根据战略定位、市场需求、内部资源等情况,确定公司年度总目标,设定目标时间为每年12月份,总目标包括以下模块:

4.1.2公司总目标指标确定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根据公司上一年度总目标完成情况确认下一年度总目标,具体指标参照使用《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表》。 4.1.3公司总目标监视和测量 公司战略领导小组按月(部分按季度/年)收集公司质量总目标月度完成情况,由各责任部门将相关监视和测量的结果汇报给战略领导小组,由战略领导小组对各责任部门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总经理批准。

4.2质量目标分解 4.2.1分解质量目标内容确认 战略规划小组根据公司总目标按照目标模块对相关目标项进行分解,部分目标由相关分解责任部门共同负责该项目标项,监视及测量监督工作由目标项责任部门负责,具体参照下表,例如:产品不良数量分解项,责任部门为质量部,分解质量部门包括设计部、工艺部、采购部、生产部、质量部,按具体分解要求进行目标项分解,具体参见《公司质量目标分解表》。

环境及安全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了有效的监控测定公司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和指标的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维护、遵循符合ISO14001及OHSAS18001标准的要求,对已发生的异常或潜在的异常能得到适当纠正,以达到防止再次发生或预防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基准适用于以下事项: (1)目标、指标 (2)管理方案 (3)日常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作(含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符合性)。 (4)体系规定。 3 职责 3.1 各部门负责2-1中项目的日常监督检查,管理者代表组织ISO小组定期或平时随机抽查监督。 4 定义(略) 5 运作流程 5.1 监督 5.1.1 对于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监督,由其所属部门推进委员每季度向管理代表提交《管理方案实施报告》,针对计划进展状况及目标指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说明。 5.1.2 对于各部门日常的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运作项目,由各部门推进委员每月针对本部门所管理的项目进行监督,确保符合体系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并将监督结果记录于《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日常运作监督表》。 5.1.3 人事科针对以上监督内容,每季度定期监督,并将监督结果记录于《季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监督总表》。 5.1.4 人事科每年度制定《日常监督项目管理目标一览表》。 5.1.5 在各项监督项目中,推进委员或人事科在抽查中发现如下情况: (1)未按照体系文件规定实施; (2)目标指标未达成;

(3)管理方案未实施; (4)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外部要求等。 人事科编制《纠正及预防措施报告》给责任单位,责任单位应针对问题点分析原因、对策改善。人事科应针对对策内容进行确认,并与责任单位协调,直至不符合完全改善完毕。改善结果应报告管理代表。若改善的内容涉及到体系文件的变更时,责任单位应同时提交变更内容给秘书科。 5.2监测 5.2.1 环境监视和测量范围包括: a、废水排放口(检验标准参见《废水水质检验规程》)。 b、各废气排放口(废气排放没有可见的黑色污染物即为合格)。 c、厂界噪音(以环境保护部门检测为准)。 5.2.2 环境绩效监视和测量。 5.2.2.1 工艺科依据《废水水质检验规程》,对废水排放口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相应 记录;若监测不合格,工艺科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2.2 工程部对废气排放口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相应记录;若监测不合格,工艺科 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2.3 总务科对相关废弃物堆放区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填写相应记录;若监测不合格, 工艺科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2.2.4 工艺科负责与外部有关检测机构进行联络,对公司相关环境绩效进行监视和测量, 并保存记录;若监测不合格,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5.3 法律、法规符合性定期评价。 5.3.1 管理者代表于每年年底,组织公司各部门以会议形式进行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评 价,并填写《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 5.3.2 评价结果有不适宜时,管理者代表应依据《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提请采取纠 正与预防措施。 5.4 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范围包括: 5.4.1监测事故、事件和其它不良的职业安全健康绩效的历史证据,由人事科组织进行,并

环境监视与测量控制程序ISO14001-2015

*****科技(东莞)有限公司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文件修订记录

1.目的 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有重大环境影响的活动进行例行监视和测量,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2.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日常监视和测量、目标的跟踪检查和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评价。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行政部 4.1.1 定期联络环境监测站对公司生产、生活活动中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视和测量。 4.1.2定期跟踪检查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和目标,并保存相关记录。 4.2 品质部: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遵循情况的评价。 4.3 各相关部门:对本部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实施情况进行自查。 5.程序 5.1 环境污染物的监视和测量 行政部每年一次联系当地的环境监测站对本公司生产、生活活动中排放的环境污染物(污水、废气、噪声)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向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报告监测结果,保存监测相关记录。 5.2 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日常监视和测量 5.2.1 行政部每月一次对公司的水电使用情况按《节水节电控制程序》进行检查。 5.2.2 行政部每月一次对全厂消防安全检查、废弃物处理、化学品使用及保管的相关管理 进行全面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处置事故潜在隐患,将检查结果记录在《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表》并保存。 5.3 对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 行政部每月底对公司相关部门的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记录

《环境目标达成情况统计表》结果,交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通报各部门。 5.4 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要求遵循情况的评价 5.4.1 行政部应对各部门遵守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相关要求情况进行评价,并在每年的管 理评审中报告评价结果。 5.4.2 文控应对本公司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相关的变更进行检查和修订,并在每年 的管理评审中报告评审结果。 5.5不符合的纠正 行政部在环境污染物监视和测量、体系的日常监督检查、环境目标的完成情况检查和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评价时发现的不符合,按《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由行政部向相关责任部门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5.6行政部依据《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保存环境监视和测量的相关记录。 5.7整个活动过程所产生的相关废弃物依据《废弃物处置控制程序》处置。 6. 相关文件 《文件化信息控制程序》 《节水节电控制程序》 《合规义务识别评价控制程序》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废弃物处置控制程序》 7.表单 《环境目标达成情况统计表》 《环境管理方案检查表》 《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

过程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

过程监视与测量管理程序文件版本V1文件编号:QP-806 发布日期2013-4-28 实施日期2013-5-08 1 目的 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以证实其过程都具备了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产品的符合性,最终确保顾客满意。 2 范围 适用于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所有过程,包括质量目标的监视和测量,燃气表以及零部件等产品实现过程的监控。 3 术语和定义(无) 4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产品的生产制造过程,并监督跟踪生产进程,实现有效监控。 4.2质管部负责所有进货、过程、最终产品的检验;组织不合格品评审;对产品质量追溯。同时对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有过程实施监视和测量。 4.3 研发中心和车间负责组织工艺纪律的检查。 5输入、输出及过程绩效指标 ◆过程输入◆过程输出◆过程绩效指标 体系审核、过程审核、产品审核以及日常监督检查●工艺纪律检查表 ●过程检查表 ●过程分析评价表 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数 6 流程及流程说明 责任部门流程步骤流程说明输出 管理者代表 质管部 6.1过程策划和识别 6.1.1 梳理过程及其相互关系,明确 监视和测量的层次。按其范围的大小 可分大过程、主过程和分过程。如将 产品实现大过程,分为生产和服务提 供等主过程,再分为一般过程、关键 过程、特殊过程等,分层次按重要性 实施监视和测量。 过程策划 和识别

责任部门流程步骤流程说明输出 管理者代表 质管部6.1.2剖析过程,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监视点和相应的测量指标。确定哪些地方需要监视,哪些地方需要测量。可以采用矩阵图、过程识别表等方法,结合各部门职责剖析过程,确定监测点,设定监测频次。 质管部6.2明确职责权限 明确所策划的该过程由谁,哪个部门负主责,哪些部门共同完成。 质管部6.3确定过程目标和实施方案 6.3.1质管部根据上述策划和识别结 果汇集,确定对各部门主管及相关过 程监视和测量数据采集点,形成过程 绩效监控指标。 6.3.2质管部梳理质量管理体系所有 过程,制定《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实施 方案》,包括监视测量过程以及部门职 责,监视测量内容、方法、频次和记 录,监视和测量信息收集、传递和利 用,按文件规定要求实施编审批。 过程绩效 监控指标 过程的监 视和测量 实施方案 质管部 6.4过程监视和测量的管理 质管部按照《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实施方案》,对各部门的各个主责过程 进行管理,监控各部门是否按照方案 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并有相应记 录证据。 过程的监 视和测量 实施方案 6.5实施监视和测量 依据公司的产品和体系的特点, 实施过程的监视和测量可以分别采取 调查、评审、审核、评价、检验、试 验、验证、确认、数据分析、对管理 过程进行日常的监督检查等类型,并 以程序、指导书、图表和规范等形式 纳入质量体系文件。 明确职责权限 确定过程目标 和实施方案 持续改进 过程监视和测量 的管理 实施监视和测量

指挥监控中心管理程序

指挥监控中心管理程序 1.目的 规范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明确指挥监控中心的职责。 2.范围 适用于公司各业务部门(没有指挥监控中心的管理处,由部门经理指定人员或岗位执行指挥监控中心的功能)。 3.职责 3.1管理处经理负责指导、检查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 3.2指挥监控中心主管负责具体计划、组织、落实、实施指挥监控中心的工作。 4.方法和过程控制 4.1指挥监控中心的内部管理 4.1.1要求指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消防知识或本管理处消防设备操作的培训,且考核合格,具备处理紧急事件的能力。 4.1.2在指挥监控中心代班、顶班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消防知识的培训,由部门经理指定的人员担任,代班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并在中心交接班记录的备注栏填写代班人姓名、代班时间及代班期间的重要事项。指挥监控中心须保存经部门经理确认的可在指挥监控中心代班、顶班的人员名单。 4.1.3指挥监控中心是整个小区(大厦)的控制枢纽,负责对接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及时调度、安排相关人员执行。 4.1.4运用各类通讯设施及时通知相关人员处理有关事宜并保证公司的正常工作联系。 4.1.5受理顾客投诉,及时调配人员处理并做好记录,同时向管理处汇报,及时跟踪处理结果。 4.1.6指挥监控中心人员必须熟悉小区(大厦)各类管理人员的职责范

及特长,熟悉小区(大厦)环境、楼宇结构、设施、设备、器材布置及其控制范围。 4.1.7通过监视器密切监视出入小区(大厦)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或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就近护管员监视和处理,及时跟踪处理结果。 4.1.8监督护管员严格履行物资搬运放行手续。 4.1.9指挥监控中心必须至少有一种有效方式与宿舍护管员及时联系,以保证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支援。 4.1.10指挥处理各种紧急情况,下达处理方案,必要时通知上级领导或向社会机构求援,事后及时做好详细记录。 4.1.11任何时间,指挥监控中心值班人员不得让无关人员在指挥监控中心逗 留。作好住户资料及公司质量记录的保密工作。 4.2指挥监控中心必备的常用联系电话、资料和消防设备 4.2.1指挥监控中心必备的常用联系电话:管理处住户的联系电话名单、供水、供电、供气、辖区派出所、周边医院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联系电话,管理处重要设备厂家或保养单位的联系电话,公司内部联系电话,常用紧急电话等。 4.2.2指挥监控中心须保存有关资料:《家庭居室装饰装修管理办法》、《郑州市城市市容环境卫生条例》、《郑州市居住小区物业管理办法》、业主公约、停车场收费标准,有线电视、水、电、煤气、电话收费标准,市有关出租房屋管理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郑州市消防条例》等资料。 4.3对钥匙的管理(没有指挥监控中心的部门由管理处管理) 4.3.1本款所称钥匙是指设备房、消防通道门、管理处等场所以及空置房的钥匙,由部门经理指定专人(一般为指挥监控中心主管)对钥匙加以标识,并进行分类保管。 4.3.2除了员工因工作需要随身携带的钥匙外,其它钥匙统一放在本部门管理处或指挥监控中心特制的钥匙柜内,多余钥匙统一放在备用钥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正式版

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 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 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目的 为了对本矿监视和测量装置进行校准、维护和管理,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度与精确度,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矿管理体系范围内所有以证实职业健康安全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和管理。 3 术语和定义 本程序引用管理手册中的相关术语。 4 职责 4.1企管科是监视和测量装置的主控部

门,负责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建档、统计、组织外委校准等管理工作。 4.2各单位负责本单位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日常管理及维修保养。 5 工作程序 5.1监视和测量装置的配置 5.1.1各使用部门依据测量要求及所需的精度,选择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填写《监视测量装置配置申请表》,交企管科对其所需的装置进行确认,以确保该装置的测量能力与测量要求相一致。 5.1.2企管科将各部门的《监视测量装置配置申请表》进行汇总,报机电副矿长批准后交供应科制定采购计划或内部调剂。

31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doc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腈纶厂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文件编码:QLSH/CX-10/31-2010 发行版本:A/0 编制部门:质检中心 编制人:李巧英蔚峰 审核人:李艳芬 批准人:李胸有 2010-06-30发布 2010-07-01实施

1 目的 为规范产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确保产品质量,以验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我厂原辅材料、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职责 4.1 生产技术部是本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制定产品标准,协调各生产车间检验事宜。4.2 中心化验室、质检中心分别负责南、北区产品监视和测量过程的归口管理。 4.3 生产技术部负责协调采购产品验证事宜,并审核对采购产品的紧急放行。 4.4 中心化验室、质检中心负责对采购产品进行检验、验证。 4.5 相关车间负责对产品包装物进行验证,负责管理辖区内的取样点,配合本过程的实施。 4.6 储运车间、原料车间负责采购产品的入库验收。 5管理内容 5.1 产品标准的管理 5.1.1 生产技术部确定原辅材料和中间产品的质量指标及相应的方法标准,并由检验部门按要求进行产品检验。 5.1.2 未建立的检验项目可委托具有较强检验能力和有可靠信誉度的单位进行检验,检验结果作为对顾客提供的产品的出厂数据。 5.1.3 实验室应依据原材料/辅助材料、中间产品、产品所执行标准等相关要求,每年定期修订检验计划,明确检验项目、试验方法和检验频次。检验计划应经生产技术部批准、发布后方可实施。应控制质量检验计划的发放范围和修订状态,确保产品检验管理和操作岗位能得到有效版本。 5.1.4 生产技术部应确定对产品出现不合格、装置开停工、原料(工艺)变更、生产异常波动等非正常状态时的检验要求。 5.2 产品检验过程控制要求 5.2.1生产技术部要按照有利于生产操作,有利于质量监督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原则进行产品检验工作控制,必要时下达分析计划,确保对生产的每批成品进行内在质量检验和包装(容器)质量进行检验或验证。计划的具体形式可根据内部管理的实际需要确定,产品检验部门应严格执行。 5.2.2 检验部门应根据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的要求,选择和配备抽样、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及其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1 范围 1.1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六冶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的内容、方法、应考虑的因素、实施、法律法规遵循情况评价、结果的处理、监测记录和相关附录。 1.2本程序适用公司各有关单位对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测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Q/LY G0 3.02-2007 《记录管理程序》 2.2Q/LY G11.01-2007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2.3Q/LY G17.03-2007 《改进管理程序》 2.4Q/LY G012.06-2007 《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 3 职责 3.1 两级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应为本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工作提供资源保证,并为监测结果负责;项目部(车间)主管生产的经理(主任)组织安排项目部(车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及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的日常工作。 3.1 两级公司由质量安全处(科)负责管辖范围内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循情况的监督检查与考核。 3.2 两级公司其他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主管工作的环境因素、危险源监视、测量工作,并负责本部门系统的垂直测量和监测工作; 3.3项目(车间)安全环保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施工现场(车间)的环境因素、危险源测量和监测工作、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工作,并负责与本单位外的监测单位联系,委托其进行自己不能进行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测工作。 4 工作程序 4.1 监视、测量的内容 4.1.1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符合性情况。 4.1.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标准、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遵循情况。 4.1.3对重要环境因素、重大风险因素的运行控制。 4.1.4 有关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 4.1.5事故、事件、不符合项的处理情况。 4.1.6个体防护的管理、使用情况。 4.1.7排污设施的日常管理,废水、废气、噪声、废弃物排放、能耗等的控制情况。 4.1.8公司员工,尤其是特种作业人员定期进行国家规定的专项健康检查;作业场所对员工造成伤害的噪声的排放;事故、职业病、事件等不良绩效。 4.1.9爆炸、火灾及火警隐患;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现场设施、设备安全;现场的安全管理。 4.1.10化学危险品的管理、应急准备与响应、对相关方的管理等。 4.2 监视、测量应考虑的因素 4.2.1重要危险源辩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过程的情况; 4.2.2 环境因素对重大危险因素、风险水平评价结果产生的影响;

监视及测量控制程序文件

CYJ/CX16-2004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修订状态:0 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具有重要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用以确定和评价所策划的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及适用法规的遵循情况,实现持续改进。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范围内所有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活动有关的各个过程。 3 术语 3.1 监测: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量分析的过程。 3.2 监控: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产生影响或具有影响的关键特性进行定性分析的过程。 3.3 监督:对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的过程。 4 职责 4.1 公司安全科 4.1.1 负责本程序的编制、修改、监督实施和归口管理; 4.1.2 组织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绩效情况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2 工程项目党支部 组织对环境绩效进行监测,并对整体结果在年终进行汇总、分析、评价。 4.3 质监科

组织对质量管理的综合绩效进行监测、监控、监督,并对其结果进行汇总及评价。 4.4 体系管理办公室 负责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并按《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组织每年度的内部体系审核,提出持续改进的措施及建议,提交管理评审。 4.5 工会 负责对公司员工劳动保护情况(职业病防治工作及女职工、未成年工的使用等)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改进措施及建议。 4.6 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 实施本单位、本项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的监视和测量活动。 4.7 财务科 负责对工程质量、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费用的投入、统计,并在年度进行汇总。 5工作程序 工作流程 5.1 监视与测量的内容 各科室/分公司/项目部应对管理体系的各个过程进行监视,对有量化要求时应进行监测,并保持测量相关的数据。当只能通过定性分析对过程进行监视时,应进行监

物料监控管理程序

物料监控管理程序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1.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原辅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及不合品和退回产品。 2.职责 QA现场监控员:严格按该管理程序进行监控,并填写《库房物料监控记 录》及《车间物料监控记》。 3.内容 3.1.物料进厂的监控 3.1.1.检查频次 凡物料进厂均应检查。 3.1.2.检查内容 3.1.2.1.该物料(原辅、包装材料)应为本公司定点采购单位的定点品种。不准 在已批准的“供应商”及供应品种目录以外的供方采购,否则,物料拒 收。 3.1.2.2.供应商产品的质量波动较大,一年内出现三批次物料不合格或对生产使 用产生较大损失及显着影响,质量部QA须立即向物控部门反映或提出 撤销该供应商对该产品的供货资格,报质量总监审批。 3.1.2.3.质量总监审批以后,质量部QA以书面形式通知物控部门,由批准之日 起执行。从此,该供货方不再是定点供货单位,采购员不得采购其产 品。 3.1.2. 4.《寄库单》中成品的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包装与实物相符,无混 品种、混批情况。 3.1.2.5.物料的外包装是否注明品名、批号、规格、重量、来源、供货单位名称 等,同时应无破损、受潮、污染、鼠咬、霉变等。

3.1.2.6.物料寄库前外包装的清洁工作执行情况,外包装未经清洁不得寄库。 3.1.2.7.库管员及时填写《请验单》和《收料单》;成品由车间物料员填写《请 验单》和《寄库单》。 3.1.2.8.取样应执行《物料取样SOP》,取样件数符合规定,已取样包件封口 严密,有封口标志,并贴取样证。 3.1.2.9.原辅、包装材料经QC检验,出具合格报告书,且以上检查符合规定, 办理入库手续,准许物料放行;成品具有合格报告书,且每件的指定位 置贴有经质量部QA发放的《产品合格证》,办理入库手续,准许物料 放行;不合格品入库凭QC出具的不合格报告书入库;退库产品凭《退 库单》入库。 3.2.在库物料的监控 3.2.1.检查频次 每天1次; 3.2.2.检查内容 3.2.2.1.原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体、成品、不合格品和退回产品分区存放。 3.2.2.2.库区温、湿度符合要求,有原始记录;对温、湿度有特殊要求的原辅 料,必须按规定条件贮存。 3.2.2.3.物料堆放符合要求:应置于垫板上,堆码整齐,间距符合规定。 3.2.2. 4.物料外包装清洁、无破损及污染现象。 3.2.2.5.有效期物料制定并执行定期复检制度,距贮存期满前一个星期应由库管 员填写《请验单》,请求复验,到期未复检的不得发放。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实用版

YF-ED-J8607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 管理程序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 范围 1.1 本程序文件规定了中国有色金属工 业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以下简称六冶公司)环 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的内容、方 法、应考虑的因素、实施、法律法规遵循情况 评价、结果的处理、监测记录和相关附录。 1.2 本程序适用公司各有关单位对环 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绩效的监视和 测量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1 Q/LY G0 3.02-2007 《记录管理程序》 2.2 Q/LY G11.01-2007 《监视和测量装置管理程序》 2.3 Q/LY G17.03-2007 《改进管理程序》 2.4 Q/LY G012.06-2007 《事故、事件、不符合管理程序》 3 职责 3.1 两级公司经理、项目经理应为本单位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工作提供资源保证,并为监测结果负责;项目部(车间)主管生产的经理(主任)组织安排项目部(车间)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监视、测量及管理体系实施过程监视、测量的日常工作。

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规范产品过程检验和验证控制,对材料、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对生产过程各阶段的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按规定的方法进行标识,以防止未经检验或未经验证合格的材料和产品非预期使用、流转和发货。 2.范围 适用于原辅材料检验、产品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出厂进行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产品部 ●负责提供进货、过程、最终检验或试验所需的技术标准、规范、图样或标准样件等,并明 确控制方法。 3.2.工程部 ●负责制订生产/装配全过程工艺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3.3.质量部 ●负责原材料的进厂检验。 ●负责对不合格来料进行原因分析,分类处置。 ●负责对来料的进厂检验报告定期检查。 ●负责来料的检验和试验。 ●负责保存相关的检验和试验记录。 ●负责制订来料、生产/装配全过程和最终产品相关的检验指导书;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 产品图样及工艺文件等进行生产过程巡检、产品终检及出厂检验。 3.4.物流部 ●负责生产过程的生产材料、零部件件及辅助材料的配套上料; ●负责产成品的入库、出货管理。 3.5.生产部 ●负责生产/装配全过程的自检/互检及半成品的专检;并按检验结果对产品进行处置、入库 等工作。并配合检验员、维修员的不合格品的返工、返修。 3.6.采购部 ●负责按审批后的采购计划采购物料。 ●负责已检验完的物料的入库。 ●负责不合格品的退货协调工作 4.术语和解释 4.1.检验: 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4.2.确认:

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特定的预期用途或应用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5.程序

本程序分为进厂检验、生产过程及最终检验和出厂检验控制程序。 6.1.进厂检验 6.1.1来料到货确认 来料到公司后,采购部将《暂估入库送检单》交物流部物控员,物控员先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核对数量及标识是否和《暂估入库送检单》一致,符合后按单收货,查看库存和第二天的生产计划,判定是否为急用物料(急用物料为2天内需使用的物料),若是急用物料需在《暂估入库送检单》上写明急用,表明需优先检验,签字确认后将来料摆放在待检区。 6.1.2 检验 物控员将《暂估入库送检单》送质量部检验组长,检验组长接到《暂估入库送检单》后,按优先程度编制检验计划,检验员严格按照《检验作业指导书》对来料进行抽样、测量、检查、试验和验证等一系列工作,将数据记录填入《进厂检验记录/报告》或《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报告》相应的表单,若本批来料全部合格,则需检验组长确认签字,否则需经过SQE工程师对不合格品做出处理意见且签字确认,《进厂检验记录/报告》或《电子元器件进厂检验报告》一式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示范文本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示范文 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 程序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目的 为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 可能具有重要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影响的关键活动进行监 视、测量,以便判断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指标的实 现,评价与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并对职业健 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的策划、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对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表现、运行控制、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及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 符合情况监视和测量。 3职责

3.1综管部负责组织定期评价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负责组织对公司重大危险源和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活动进行监测;负责对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活动运行控制的测量、监督、检查,对目标、指标和方案完成情况的监控、测量及结果进行评价。 3.2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活动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监视与测量内容 4.1.1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表现 判断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表现的提高程度,反映持续改进的效果,重点是对造成疾病、伤害、环境影响的监测(包括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以及控制重大危害因素和重要环境因素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