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说明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科学(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 1 章第 4 节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知识内容包括温度的初步概念;温度计的构造、原理、使用方法;摄氏温度的意义、单位、符号和读写;实验用的温度计和体温计的构造和使用区别。对于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学生感知较深而又不可更进一步延伸,但对于实验用的温度计是学生在今后诸多实验中都要用到它,例如,观察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探究物质的比热等现象,学会温度计的使用对今后其它测量仪器的学习很有帮助,也是今后继续学习热学知识的基础,并在生活、生产的应用方面,以及地理和化学科的学习中都有一定的益处。温度的测量作为预备性知识和学生学习本章所应具备的基本技能。所以温度计的教学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教材以实验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交流表达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有关温度的内容,对这部分知识并不陌生。每天各种

媒体上都有天气预报,尤其因为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有关方面的报道特别多,稍加留意就能知道,而且

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学过温度计的使用。但各媒体上关于温度的读法有很多错误,所以,教学时要注意

教给学生正确的读、写方法,及时纠错。温度计是实验室和生活中都常用到测量工具,学生对它会用,但

不规范,不了解它的工作原理,也不知道不同的温度计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

三、设计思路

通过多媒体和实验创设生成问题情景,引出疑问激发求知欲望,创设互动交流合作学习的氛围,实现问题教学解决疑问。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教师“引”和“导” 的作用,留给了学生阅读、实践(实验)、分析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突出体现课堂教学的“三个中心” ,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的新课改理念。

四、教学方法通过自学、交流,合作研讨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观察细管中

液柱的上升与下降来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热胀冷缩,突破本节课的难点,从而引出现实生活中的温度的测

量工具温度计。通过动手实验、观看多媒体材料,分析总结等方法理解温度计的原理并能够使用温度计

对液体的温度进行测量从而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测量方法,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

五、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液体温度计的构造原理。知道摄氏温度的零摄氏度和100 摄氏度的规定,掌握摄氏度的

读写法。了解并记住一些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能对物体的温度进行估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及工作原理;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其使用。

六、教学器材

自制温度计模型、各种温度计、烧杯、热水、冷水等,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实验室常用的水银、酒精等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

的。介绍温度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温度计的刻度是如何划分的?讲解温度的单位和正确读法。水沸点100 C,冰水混合物0 C。

体验:温度计的热胀冷缩。

多媒体: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你会用温度计吗?试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热水的温度。

用多媒体展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总结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估,选,放,读,取。并通看图说话,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温度计的注意事项(重点是读数训练)。

分组实验:将适量的热水和冷水

混和,同组的两个同学先用手分别估计出水的温度,再用正确的方

会写会读温度的单位:摄氏度(用“C”表示)。联系生活实际,自主消除原有的错误概念。

手心握住温度计的玻璃泡,体验温度计里的液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上升;然后松开手,继续观察。

知道常见的三种温度计。

学生试用(允许学生出错)。

通过观看了解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看图说话练习。

练习温度计的读数(不能将“摄

氏度”读作“度”!!

学生分组实验。

汇报实验情况

造及工作原理够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现象。

简介伽利略温度计

述。

三、温度计的使用

观察实物,了解液体温度计的构

造及工作原理。

胀冷缩,并同

时注重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及语言表达能

力。

培养学生的观

察能力。

知道温度计的

刻度划分和温

度的单位的正

确读写。

在体验中感

悟。

认识三种常

用的温度计。

纠正生活

中的一些错误做

法和说法。

使学生能

够迅速掌握温度

计的使用方法,

并知道使用温度

计的注

八、板书设计

、温度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测量:(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计结构:玻璃管、液柱、玻璃泡、刻度

(水沸点100 C,冰水混合物0 C)

单位:摄氏度(C)

种类:实验室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

1使用:估,选,放,读,取。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教学方法宜多样灵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温度计的原理及其使用。关于液体温度计的原理,学生虽然知道物质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是这种性质一般情况下学生很

难用肉眼直接观察到,所以在自制教具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利用了气体的热胀冷缩,学生很直观地观察到了液柱的上升与下降,但必须让学生明白这是由于瓶内的空气受热或遇冷所引起的变化。对于“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的知识,学生掌握得较好,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是有很多问题,在学生实验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错。组织小组合作探究时,由于学生间学习能力的差异,有时会演变成单个学生的活动展示,通过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参与,组织学生互评,从而有效提高小组合作的效果。让学生在探究中得到快乐,在合作中得到成果,在交流中有所提高,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附:

酒精沸点78 C

酒精凝固点-117 C

水银凝固点-39 C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