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威强--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在管道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山东大学汤杰王威强终稿

王威强--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在管道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山东大学汤杰王威强终稿
王威强--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在管道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山东大学汤杰王威强终稿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在管道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汤杰1, 2, 3 王威强1, 2, 3

(1. 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东济南250061;

2. 山东省特种设备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

3. 山东大学特种设备安全保障与评价研究中心山东济南250061)

摘要:管道运输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能源等领域。在全球范围内,管道建设突飞猛进,但管道安全事故不断增多,管道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当前管道检测技术主要针对管道剩余壁厚、裂纹、腐蚀缺陷、输送介质泄漏等,而无法对服役管道进行在线的材料性能测试,本文引入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针对管道开展压痕试验,进行材料性能测试,为管道安全服役和稳定运行提供必要保障,必将获得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应力应变显微探针;压痕试验;管道;安全保障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technology in pipeline

security and detection

TANG Jie1, 2, 3W ANG Weiqiang1, 2, 3

(1. Schoo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China;

2.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61, China;

3. Research Center of Safety Guarantee and Assessment to Special Equipment, Shandong University; Jinan 250061, China)

Abstract: Pipeline transport has obvious superiority, and it is widely used in petroleum, natural gas, chemical, energy industry, etc. In view of global scale,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pipeline construction, the safety accident of pipeline has increased obviously. People pay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o the safety problem of pipeline. Currently, the pipeline detection technology mainly focus on the remaining wall thickness of pipeline, the crack defects of pipeline, the corrosion defects of outer wall and inner wall, the leakage of transmission medium, etc. And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in- service pipeline could not be tested online. In this paper, the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technology is introduced specifically, testing material properties using indentation test on pipeline. It could play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security service and steady operation of pipeline, meanwhile the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technology will get better application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Indentation test; Pipeline; Safety guarantee

压力管道作为特种设备中的一类,广泛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化工、能源、航空、医药等领域,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管道运输作为五大运输方式之一,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之处,它不但能够消除气候等因素对运输的不利影响,而且还可以根据市场用户需求进行灵活操作供应,对产销一体化有积极意义,此外管道运输还具有运输安全、损耗少、投资较省、运行费用低等优势[1],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自全球第一条长距离输油管道于1865年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州铺设完成以来[2-3],管道运输已经成为全球石油和天然气运输的最主要方式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油气管道干线长度已超过200万千米[2],相当于地球与月球间距离的5倍以上,并以每年4万至5万千米速度快速增长[4]。而我国长输油气管道总里程已经达到8万多千米[5],城市燃气管道约9万千米,集输油气管网约30万千米[6]。据有关报道,2010年我国工业压力管道已有73.2万千米[7]。

随着管道建设量地突飞猛进,现有管线服役时间地不断增长,管道事故地不断增多,管道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重视。虽然目前在设计建设油气管道以及运行管理中采用更加严格的规范和标准,而且优质管材和防腐蚀涂层技术不断应用,但是影响管道安全的因素非常多,比如管道服役期间的第三方破坏、自然灾害、腐蚀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机械装备再制造的基础科学问题(2011CB013400)资助。

第一作者:汤杰,男,1987年8月生,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现为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承压设备安全

穿孔、残留的缺陷损伤等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严重的管道安全事故[4],给周围的人员和建筑物造成重大的危害,产生严重的不良社会影响。因此,各类管道的安全服役和平稳运行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

1 管道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我国油气管道建设起步较晚,但在役管道每年却都发生多起安全事故,给人民的生命安全形成严重的威胁,造成极其巨大的经济损失和非常恶劣的社会影响。例如2010年7月16日,大连新港一艘30万吨级的巴拿马籍油轮在泄油时引起陆地输油管线爆炸并引发大火,大量原油泄漏并有部分泄漏原油流入附近海域,海洋环境受到严重污染,事故导致相关作业人员1人轻伤、1人失踪,又在灭火时造成消防官兵1人牺牲、1人重伤,另据统计此次事故造成直接财产损失达22330.19万元;1998年1月21日,湛江至茂名的原油长输管道在距离湛江转油站约14.3千米处破裂,路过的汽车引爆了泄露原油并发生大火,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泄露和烧掉的原油约145吨[6];2011年7月2日,在济南市济青高速华山出口向西约2公里处,一条输送天然气的主干管道爆炸并引发火灾,大火在肆虐了8个多小时后得以扑灭,济青高速被迫封闭,事故造成天然气损失10多万立方米,导致管道下游沿线数百公里地区中断供气,并造成现场人员受伤;2008年12月7日,位于宁波市江北区的杭甬天然气管道主干线发生爆燃事故[8],强烈爆炸将地上炸出一个深达四五米的大坑,事故造成附近居民断水、断电、断天然气;2004年5月29日,四川泸州纳溪区炳灵路一条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发生爆炸事故,导致5人死亡,35人受伤,并造成数千居民停水停电,上万居民断供天然气;2000年1月5日,乌鲁木齐市一条输送天然气的管道发生爆炸,造成9000多户居民断供天然气,更导致将近30万平方米的住宅停供暖气;1995年1月3日,济南市和平路一条煤气管道破裂,煤气泄露进入电缆沟后起火发生爆炸,导致13人死亡,40余人受伤的严重后果[6]。1970至1990年,仅四川气田共发生了108 起输气管道爆裂事故[9]。

管道安全事故不仅仅在我国发生,在全球范围内也是屡见不鲜。2010年7月27日,加拿大安大略省与美国印第安纳州之间的一条石油运输管道因腐蚀进而发生泄漏事故,造成3000多立方石油流入卡拉马祖河的支流,造成极其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大量野生动植物死亡[9];2000年8月,美国新墨西哥州东南部的一条输送天然气管道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造成至少10人死亡[4]。然而迄今损失最为惨重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在1989年的前苏联,当时乌拉尔山隧道周围的输气管道爆炸,烧毁两列火车,造成1024人伤亡(包括约800人死亡),另有数千亩森林被烧毁[10];而破裂裂缝最长的管道安全事故发生在1960年的美国,Trans-Western公司一输气管道的破裂裂缝长达13千米[9]。根据美国管道与危险物资安全管理局的统计结果显示,在1999至2010年间,美国发生天然气管道重大事故多达2840起,造成323人死亡,1327人受伤;1971至2000年间,欧洲平均每年发生油气管道干线事故13.8起;近20年,加拿大的油气管道干线平均每年发生事故达30至40起[9]。

2 当前管道评价与检测技术

管道的安全保障问题,发达国家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也在上个世纪末以来不断设立相关科研课题进行研究,此外,中石油也陆续开展了包含“含缺陷管道剩余强度评价方法研究”和“含缺陷管道剩余寿命预测方法研究”等课题项目在内的系列研究工作[11],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管道缺陷安全评定技术的发展。

管道服役过程中由于环境、介质和机械载荷等因素导致材料性能劣化和承载能力降低的评价问题,一直是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和难点。根据文献[11]表明有两种安全评价技术:(1)基于损伤理论的压力管道安全评价。如今连续损伤力学已经成为设备性能退化评估的重要手段,基于连续损伤力学的数值模拟在一定程度上可得到材料局部损伤及寿命等信息,因此对管道进行有限元数值分析计算,可以获知损伤演变规律,从而更好为管道的设计与维修服务[11]。(2)基于断裂理论的压力管道安全评价。安全评价分析需要以检出缺陷的规则化和模型化作为前提和基础,若存在不止一条裂纹或缺陷时,裂纹间将会互相作用与互相影响,则需建立多个裂纹之间的干涉效应和处理技术。若在失效评定图的基础之上引入损伤维度,将损伤、断裂和极限载荷构建成一个三维失效评价空间,则在复杂损伤机制下的失效评定将可望取得一定的进展[11]。

当前针对管道的安全监测与检测一般包括无损检测、应力与应变测试、振动检测和材料试验等,其中最为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有射线检测、磁粉检测、超声波检测和渗透检测,此外涡流检测、声发射检测和红外热成像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超声导波检测技术、漏磁检测技术、远场涡流检测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很大发展,另外,以在线检测为基础的管道智能猪检测技术[12]也表现出了显著的优点,在国内外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3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

目前工程中应用的管道检测技术主要是用于检测管道的剩余壁厚、管道表面裂纹、内外管壁腐蚀缺陷、管道输送介质泄漏、阴极保护系统测试、防腐层及保温层检测等。笔者结合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开展压痕试验,针对目标管道进行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为管道安全服役提供保障[13]。

3.1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基本原理

1989年,来自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金属和陶瓷分部的F. M. Haggag,将研究成果“现场压痕显微探针”(Field indentation microprobe for structural integrity evaluation)申请美国专利[14],Haggag在申请了该专利之后依托Advanced Technology Corporation公司,将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商业化生产并加以推广应用(图1)。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利用自动球压痕(Automated Ball Indentation )测试技术,它是唯一一种能够通过局部的、非破坏性的试验,来测量金属结构和微小试样的现行主要力学性能的系统。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及自动球压痕测试技术代替了传统的材料万能试验机进行拉伸和断裂韧度测试,而且无需取样。

该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测试材料性能的基本原理是:球形压头在机电驱动载荷施加机构的作用下,压头垂直压入已抛光被测材料表面,在同一作用点进行连续循环加载卸载,使被测材料表面发生持续位移,由此可获得压痕曲线(即载荷-位移曲线),并将此载荷-位移曲线转化成真应力-真塑性应变曲线,从而获得材料的综合性能,包含流动性能、屈服强度、应变硬化指数、强度系数、弹性模量、估算断裂韧度等性能参数[14]。

图1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在离线管道上测试试验[15]图2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基本部件组成[16] Fig. 1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SSM) system is used Fig. 2 Basic components of the SSM system here for testing off-line steel pipeline

3.2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设备组成

美国A TC公司F. M. Haggag等人[14-18]研究设计的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图2)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用来确定材料力学性能的自动球压痕(ABI)装置和用来确定材料物理性能的无损评价(NDE)装置(含超声波传感器、摄像机等)。具体的主要组成元件包括:由机电驱动的载荷施加机构、球形硬质合金压头、线性可变差动位移传感器、载荷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控制器、摄像头、个人计算机系统、打印机、一套版权保护的软件、基座等。

笔者所在单位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购买了美国A TC公司SSM-B4000TM System型号的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该型设备为实验室用平台,增添了高低温环境箱设备,涵盖了每一个成套系统的SSM-Suite TM软件,含有自动球压痕和拉伸试验模块。如果有需要,该台式系统同样也可以当作计算机控制的普通试验机来操作,开展常规破坏性试验。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是能够在单个机器上完成完整力学测试实验。

3.3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主要功能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在最基本的组成元件设备基础上增加部分试验所需附件,在SSM-Suite?软件的控制实施下,可以实现自动球压痕试验、压痕蠕变试验、压痕应力松弛试验、拉伸试验、断裂韧度试验、纤维顶出试验等6类试验。SSM-Suite?软件包囊括了下述6大程序:(1)自动球压痕;(2)压痕蠕变;(3)压痕应力松弛;(4)纤维顶出;(5)拉伸;(6)断裂韧度。SSM-Suite?软件是由National Instruments’ LabView?图解语言写成的,允许测试中实时的图形处理和实时数据分析。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在载荷和位移的控制方面的闭环操作是完全计算机控制;提供了用户确定和内部软件限制的允许最大载荷和最大位移,以免损害任何传感器、测试试样以及压头;载荷控制到位移控制平滑转换,反之亦然;所有电机速度和试样在测试结束时的卸载都完全由计算机控制;可变数据采集速率最大值500数据点每秒;在测试过程中载荷和位移实时数字和图形显示;在每一个测试时,用户可以选择用英制或者公制的列表数据和曲线图。多个测试结果的汇总表同样提供英制或者公制单位;曲线图的多重叠加允许原始数据和一些力学测试结果瞬间对比。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的各项功能试验中,最需重点指出的是自动球压痕测试。利用自动球压痕测试可以通过非破坏性的无需取样试验,实现对材料性能的测试和评价,通过试验获得载荷-位移曲线,转化成真应力-真塑性应变曲线,并且后者还可以和在同一种金属材料上进行常规破坏性拉伸试验获得的相应曲线叠加。这种能力提供了自动球压痕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与拉伸试验获得的应力应变曲线的瞬间对比。通过自动球压痕测试试验最终可以分析获得材料的综合性能,包含流动性能、屈服强度、应变硬化指数、强度系数、弹性模量、估算断裂韧度和极限抗拉强度等性能参数[14]。

SSM-B4000TM System型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提供最大试验载荷17.80kN(约4000 lb),附带高低温环境箱,可在实验室内对材料在高温和低温(-157℃至800℃)下的材料性能进行分析和评价;SSM-M1000TM System型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提供最大试验载荷4.5kN(约1000 lb),为便携式现场用试验设备,附带蓄电池供电,能开展现场在线测试,特别是针对服役中的压力管道开展在线测试,无需取样非破坏性试验,测试快速方便简单,对管道设备的正常运行几乎没有影响。

3.4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系统应用领域

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与常规材料性能测试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是一种非破坏性的试验测试技术,无需取样,现场和实验室均能使用。该测试技术非常适合应用于针对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工业压力管道、市政燃气自来水管道的性能检测评价与安全服役保障,比如测试服役管道材质劣化程度、现场修复后的性能评估、服役管道热处理评估等。该测试技术也能广泛应用于相关压力容器、飞机、舰船、航空、钢制桥梁、石油钻井平台、地铁、坦克、工程结构件等领域,可以适用于碳钢、不锈钢、镍合金、锆合金及电子焊接材料等,而且对检测核工程用压力容器和管道的辐射导致脆化等也能适用[14-20]。此外,由于原始数据或者球压痕测试结果可以叠加,允许在各种测试位置测定材料性能的变化,所以对于焊接区域(焊缝和热影响区等)的性能变化

测试与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

管道建设不断推进,已有管道服役时间不断增加,管道安全事故屡见不鲜,管道的安全服役和性能测试评价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当前现有管道评价与检测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管道的剩余壁厚、管道表面裂纹、内外管壁腐蚀缺陷、管道输送介质泄漏等,而无法对服役管道进行在线的材料性能测试,在某种程度上使得服役管道因材料性能发生严重劣化而未能被及时发现或者检测到,从而引发管道安全事故。笔者创新性地引入了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针对管道开展在线或离线的压痕试验,进行材料性能测试与分析,为管道安全服役和稳定运行提供必要的保障,而且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开展无损非破坏性试验,无需取样,可对管道性能进行在线测试,操作简单方便。所以,应力应变显微探针技术在管道安全与检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获得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朱喜龙.我国油气管道发展的探讨[J]. 炼油与化工, 2005, 16(2): 4-9.

[2] 宋艾玲, 梁光川, 王文耀.世界油气管道现状与发展趋势[J]. 油气储运, 2006, 25(10): 1-6.

[3] 高爱茹, 钱程文. 国外管道公司的组织管理与发展[J]. 石油企业管理, 1999(8): 46-47.

[4] 张启波, 贾颖, 闫晓静. 石油天然气长输管道危险性分析[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2008, 18(7): 134-138.

[5] 孙建桄. 长输管道交叉施工风险探讨[J]. 中国石油企业, 2010(3): 78-79.

[6] 林树青. 基于风险的埋地管道事故预防关键技术研究[C] // 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 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2-5.

[7] 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细化特种设备安全监管[J]. 劳动保护, 2011(8): 92-94.

[8] 李林平.系统化管理管道安全巡查工作[J]. 劳动保护, 2011(8): 82-83.

[9] 李鹤林. 油气管道失效控制技术[J]. 油气储运, 2011, 30(6): 401-410.

[10] Starostin V. Pipeline disaster in the USSR: it had to happen, yet it could have been averted [J]. Pipes and Pipelines International, 1990, 35(2): 7-8.

[11] 轩福贞. 压力管道安全监测-评价的一体化技术[C] // 压力管道技术研究进展精选集: 第四届全国管道技术学术会议. 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

6-11.

[12] 陈积懋. 管道无损检测与评价技术[J].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1997, 18(1): 59-62.

[13] Tang J, Wang W Q, Li M L, et al. The exploration of evaluation of strain aging embrittlement in metallic materials using indentation test [C] // Tu S T, Wang Z D,

Sih G C. Structural Integrity in Nuclear Engineering. Shanghai: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2011: 121-126.

[14] Haggag F M. Field indentation microprobe f or structural integrity evaluation: US, 4852397 [P]. 1989-08-01.

[15] Haggag F M, Wang J A, Sokolov M A, et al. Use of portable/in situ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system to measure stress-strain behavior and damage in metallic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C] // Lucas G, Stubbs D. Nontraditional Methods of Sensing Stress, Strain, and Damage in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ASTM STP 1318.

Philadelphia: American Society f 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1997: 85-98.

[16] Haggag F M, Nanstad R K, Braski D N. Structural integrity evaluation based on an innovative f ield indentation microprobe [C] // Marriot t D L, Mager T R,

Bamf ord W H. Innovative Approaches to Irradiation Damage and Fracture Analysis: Proceedings of the ASME 1989 Pressure V essels & Piping Conf erenc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Mechanical Engineers, 1989: 101-107.

[17] Haggag F M, Murty K L. A novel stress-strain microprobe f or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C] // Liaw P K, Buck O,

Arsenault R J, et al. Nondestructive Evaluation and Materials Properties III.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1997: 101-106.

[18] Haggag F M, Nanstad, R K, Hutton, J T, et al. Use of automated ball indentation to measure f low properties and estimate f r acture toughness in metallic materials

[C] // Braun A A, Ashbaugh N E, Smith F M. Applications of Automation Technology to Fatigue and Fracture Testing. American So ciety f 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1990: 188-208.

[19] Haggag F M. In-situ measurements of mechanical properties using novel automated ball indentation system [C] // Corwin W R, Haggag F M, and Server W L.

Small Specimen Test Techniques Applied to Nuclear Reactor V essel Thermal Annealing and Plant Life Extension. Philadelphia: Am erican Society f or Testing and Materials, 1993: 27-44.

[20] Murty K L, Haggag F M. Characterization of strain-rate sensitivity of Sn-5%Sb solder using ABI testing [C] // Liaw P K, V iswanathan R, Murty K L, et al.

Microstructure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ging Materials II. The Minerals, Metals & Materials Society, 1996: 34-44.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都是物体受到外界载荷产生的响应。物体由于受到外界载荷后,在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要产生互相之间的力的作用,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就会产生相应的变形;或者由于变形引起相应的力的作用。则一定材料的物体其产生的应力和应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 应力-应变关系 影响本构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材料、环境、加载类型(载荷、温度)、加载速度(动载荷、静载荷)等,当然,本构关系有很多类型,包括弹性、塑性、粘弹性、粘塑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本构关系,那么首先来叙述一下简单情况本构关系,所谓简单情况就是六个应力分量x y xy yz zx σσστττ、、z 、、、只有一个不为零, 六个应变分量x y xy yz zx εεεγγγ、、z 、、、只有一个自由变化,应力应变关系图1-1。 图1-1 应力应变关系图 图中OA 为线弹性阶段,AB 为非线弹性阶段,故OB 为初始弹性阶段,C 点位初始屈服点,()s σ+为初始屈服应力,CBA 为弹性阶段卸载,这一阶段中E σε=, 初始弹性阶段结束之后,应力继续增大,进入塑性阶段,CDE 为强化阶段,应变强化硬化,EF 为颈缩阶段,应变弱化软化。如果在进入塑性阶段卸载后再加载,

例如在D 点卸载至零,应力应变关系自D 点沿'DO 到达'O 点,且'DO ∥OA ,其中'O O 为塑性应变p ε,DG 为弹性应变e ε,总应变为它们之和。此后再继续加载,应力应变关系沿ODEF 变化,D 点为后继屈服点,OD 为后继弹性阶段,()'s σ+为后继屈服应力,值得一提的是初始屈服点只有一个,而后继屈服点有无数个(由加载历史决定)。若在卸除全部载荷后反向加载,弹性阶段'COC ,()()s s σσ+-=,而在强化阶段'DOD ,()()s s σσ+->,称为Bauschinger 效应。 从上述分析得出材料弹塑性行为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且是单值对应关系,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非单值对应。 因为通常情况下物体不仅仅处于简单应力状态,那么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将材料性质理想化即假设材料是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忽略T 、t 的影响,忽略净水压力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可以将应力应变关系归结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理想线弹性模型、理想刚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幂强化模型、等向强化模型、随动强化模型。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理想线弹性模型 理想刚塑性模型

ABAQUS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定义塑性(最新整理)

在ABAQUS 中必须用真实应力和真实应变定义塑性.ABAQUS 需要这些值并对应地在输入文件中解释这些数据。 然而,大多数实验数据常常是用名义应力和名义应变值给出的。这时,必须应用公式将塑性材料的名义应力(变)转为真实应力(变)。 考虑塑性变形的不可压缩性,真实应力与名义应力间的关系为: , 00l A lA = 当前面积与原始面积的关系为: 0 l A A l =将A 的定义代入到真实应力的定义式中,得到: 00 ()nom F F l l A A l l σσ===其中 也可以写为。0l l 1nom ε+ 这样就给出了真实应力和名义应力、名义应变之间的关系: (1) nom nom σσε=+真实应变和名义应变间的关系很少用到,名义应变推导如下:0001nom l l l l l ε-= =-上式各加1,然后求自然对数,就得到了二者的关系: ln(1) nom εε=+ ABAQUS 中的*PLASTIC 选项定义了大部分金属的后屈服特性。ABAQUS 用连接给定数据点的一系列直线来逼近材料光滑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用任意多的数据点来逼近实际的材料性质;所以,有可能非常逼真地模拟材料的真实性质。在*PLASTIC 选项中的数据将材料的真实屈服应力定义为真实塑性应变的函数。选项的第一个数据定义材料的初始屈服应力,因此,塑性应变值应该为零。 在用来定义塑性性能的材料实验数据中,提供的应变不仅包含材料的塑性应变,而是包括材料的总体应变。所以必须将总体应变分解为弹性和塑性应变分量。弹性应变等于真实应力与杨氏模量的比值,从总体应变中减去弹性应变,就得到了塑性应变,其关系为: /pl t el t E εεεεσ=-=-其中是真实塑性应变,是总体真实应变,是真实弹性应变。 pl εt εel ε

应力-应变曲线

混凝土是一种复合建筑材料,内部组成结构非常复杂。它是由二相体所组成,即粗细骨料被水泥浆所包裹,靠水泥浆的粘接力,使骨料相互粘接成为整体。如果考虑到带气泡和毛细孔隙的存在,混凝土实际是一种三相体的混合物,不能认为是连续的整体。[2] 1. 普通高强度混凝土只能测出压应力-应变曲线的上升段,因为混凝土一旦出现出裂缝,承力系统在加压过程中积累的大量弹性能突然急剧释放,使得裂缝迅速扩展,试件即刻发生破坏,无法测得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1] 2. 拟合本文的高强混凝土和纤维与混杂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的受压本构方程的参数结果 图3和图4为掺杂了纤维与混杂纤维的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的压缩应力一应变全曲线,由曲线可以看出,纤维与混杂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则能够准确地测出

完整的压应力.应变曲线.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和混杂纤维增强高强混凝土的这两种曲线具有相同的形状啪,都由三段组成:线性上升阶段、初裂点以后的非线性上升阶段、峰值点以后的缓慢下降阶段.[2] 3.[3]再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C25,C30,C40,再生骨料取代率100%。标准棱柱体试件150mm*150mm*300mm,28天强度测试结果。

“等应力循环加卸载试验方法”测定再生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全曲线,即每次加载至预定应力后再卸载至零,再次进行加载,多次循环后达不到预定应力而自动转向包络线时,进行下一级预定应力的加载。 再生粗骨料来源的地域性和差异性使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差别。 4.通过对普通混凝土和高强混凝土在单轴收压时的应力应变分析发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混凝土的强度的提高而提高,混凝土弹性段的范围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增大,混凝土应力应变曲线的下降段,随混凝土强度的提高而越来越陡,混凝土的峰值应变与混凝土的抗压强 度无正比关系。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实验测定和绘制 2、加深对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物理意义的认识 二、实验内容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反映了试样随塑性变形程度增加而流动应力不断上升,因而它又称为硬化曲线。主要与材料的化学成份、组织结构、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因素有关。现在我们把一些影响因素固定下来,既定室温条件下拉伸退火的中碳钢材料标准试样,由拉力传感器行程仪及有关仪器记录下拉力-行程曲线。实测瞬间时载荷下试验的瞬间直径。特别注意缩颈开始的载荷及形成,缩颈后断面瞬时直径的测量,然后计算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σ真=f(ε)=B·εn 三、试样器材及设备 1、60吨万能材料试验机 2、拉力传感器 3、位移传感器 4、Y6D-2动态应变仪 5、X-Y函数记录仪 6、游标卡尺、千分卡尺 7、中碳钢试样 四、推荐的原始数据记录表格 五、实验报告内容 除了通常的要求(目的,过程……)外,还要求以下内容: 1、硬化曲线的绘制 (1)从实测的P瞬、d瞬作出第一类硬化曲线(σ-ε) (2)由工程应力应变曲线换算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 (3)求出材料常数B值和n值,根据B值作出真实应力-真实应变近似理论硬化

曲线。 2、把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与近似理论曲线比较,求出最大误差值。 3、实验体会 六、实验预习思考题 1、 什么是硬化曲线?硬化曲线有何用途? 2、 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和工程应力应变曲线的相互换算。 3、 怎样测定硬化曲线?测量中的主要误差是什么?怎样尽量减少误差? 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的计算机数据处理 一、 目的 初步掌握实验数据的线性回归方法,进一步熟悉计算机的操作和应用。 二、 内容 一般材料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都是呈指数型,即σ=B εn 。如把方程的二边取对数: ln σ=lnB+nln ε, 令 y =ln σ;a =lnB ;x =ln ε 则上式可写成y =a+bx 成为一线性方程。在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试验过程中,一般可得到许多σ和ε的数据,经换算后,既有许多的y 和x 值,在众多的数值中如何合理的确定a 和b 值使大多数实验数据都在线上,这可用最小二乘法来处理。 已知有测量点σ1,σ2……σk ,ε1,ε2……εk ,既有y 1y 2y 3……y k ,x 1x 2x 3……x k ,把这些数据代入回归后的线性方程y =a+bx 中去,必将产生误差△v 。 △v 1=a+bx 1-y 1 △v 2=a+bx 2-y 2 · · · △v k =a+bx k -y k 即 △V i =a+bx i -y i 我们回归得直线应满足 ∑△V ︱i 2 ,最小 △ V ︱i 2 =a 2+b 2 x ︱i 2+y ︱i 2 +2abx i -2ay i -2bx i y i ∑△V ︱i 2 = ka 2+b 2∑x i x i +∑y i y i +2ab ∑x i -2a ∑y i -2b ∑x i y i

应力与应变关系

一、应力与应变 1、应力 在连续介质力学里,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所承受的作用力。 通常的术语“应力”实际上是一个叫做“应力张量” (stress tensor)的二阶张量。 概略地说,应力描述了连续介质内部之间通过力(而且是通过近距离接触作用力)进行相互作用的强度。 具体说,如果我们把连续介质用一张假想的光滑曲面把它一分为二,那么被分开的这两部分就会透过这张曲面相互施加作用力。 很显然,即使在保持连续介质的物理状态不变的前提下,这种作用力也会因为假想曲面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必须用一个不依赖于假想曲面的物理量来描述连续介质内部的相互作用的状态。 对于连续介质来说,担当此任的就是应力张量,简称为应力。 2、应变 应变在力学中定义为一微小材料元素承受应力时所产生的单位长度变形量。因此是一个无量纲的物理量。 在直杆模型中,除了长度方向由长度改变量除以原长而得“线形变”,另外,还定义了压缩时以截面边长(或直径)改变量除以原边长(或直径)而得的“横向应变”。 对大多数材料,横向应变的绝对值约为线应变的绝对值的三分之一至四分之一,二者之比的绝对值称作“泊松系数”。 3、本构关系 应力与应变的关系我们叫本构关系(物理方程)。E σε=(应力=弹性模量*应变) 4、许用应力(allowable stress ) 机械设计或工程结构设计中允许零件或构件承受的最大应力值。要判定零件或构件受载后的工作应力过高或过低,需要预先确定一个衡量的标准,这个标准就是许用应力。 凡是零件或构件中的工作应力不超过许用应力时,这个零件或构件在运转中是安全的,否则就是不安全的。 许用应力等于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后经适当修正的材料的失效应力除以安全系数。 失效应力为:静强度设计中用屈服极限(yield limit )或强度极限(strength limit );疲劳强度设计中用疲劳极限(fatigue limit )。 5、许用应力、失效应力及安全系数之间关系 塑性材料(大多数结构钢和铝合金)以屈服极限为基准,除以安全系数后得许用应力,即[]()/ 1.5~2.5s n n σσ==。(许用应力=屈服极限/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铸铁和高强钢)以强度极限为基准,除以安全系数后得许用应力, 即[]()/2~5b n n σσ==。(许用应力=强度极限/安全系数) 表3机床静力学分析结果总结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目次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1.4 管道荷载 1.5 变形与应力 1.6 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1.7 强度理论 1.8 蠕变与应力松弛 1.9 应力分类 1.10 应力分析 2管道的柔性分析与计算 2.1管道的柔性 2.2管道的热膨胀补偿 2.3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主要工作2.4 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基本假定2.5 补偿值的计算 2.6 冷紧 2.7 柔性系数与应力增加系数 2.8 作用力和力矩计算的基本方法2.9 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的计算

3 管道的应力验算 3.1管道的设计参数 3.2钢材的许用应力 3.3管道在内压下的应力验算 3.4 管道在持续荷载下的应力验算 3.5管道在有偶然荷载作用时的应力验算3.6 管系热胀应力范围的验算 3.7力矩和截面抗弯矩的计算 3.8 应力增加系数 3.9 应力分析和计算软件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火力发电厂管道(以下简称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是验算管道在内压、自重和其他外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一次应力和在热胀、冷缩及位移受约束时所产生的二次应力;判断计算管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以及管道对设备产生的推力和力矩应在设备所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 管道的热胀应力应按冷、热态的应力范围验算。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应按冷状态下和工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分别进行验算。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 (1)DL/T 536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2)ASME B 31.1-2004动力管道 在一般情况下,对国内工程采用DL/T 5366进行管道应力验算。对涉外工程或顾客有要求时,采用B 31.1进行管道应力验算。 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对于静荷载,例如:管道内压、自重和其他外载以及热胀、冷缩和其他位移荷载作用的应力计算,采用静力分析法。DL/T 5366和B31.1规定的应力验算属于静力分析法。同时,它们也用简化方法计及了地震作用的影响,适用于火力发电厂管道和一般动力管道。 对于动载荷,例如:往复脉冲载荷、强迫振动载荷、流动瞬态冲击载荷和地震载荷作用的应力计算采用动力分析法。核电站管道和地震烈度在9度及以上地区的火力发电厂管道应力计算采用动力分析法。 1.4 管道荷载

应力应变关系

1.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温度场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试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恢复到变形前的位置。 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同截面相切的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 应力仪或者应变仪是来测定物体由于内应力的仪器。一般通过采集应变片的信号,而转化为电信号进行分析和测量。 方法是:将应变片贴在被测定物上,使其随着被测定物的应变一起伸缩,这样里面的金属箔材就随着应变伸长或缩短。很多金属在机械性地伸长或缩短时其电阻会随之变化。应变片就是应用这个原理,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而对应变进行测定。一般应变片的敏感栅使用的是铜铬合金,其电阻变化率为常数,与应变成正比例关系。 通过惠斯通电桥,便可以将这种电阻的比例关系转化为电压。然后不同的仪器,可以将这种电压的变化转化成可以测量的数据。 对于应力仪或者应变仪,关键的指标有:测试精度,采样速度,测试可以支持的通道数,动态范围,支持的应变片型号等。并且,应力仪所配套的软件也至关重要,需要能够实时显示,实时分析,实时记录等各种功能,高端的软件还具有各种信号处理能力。另外,有一些仪器是通过光谱,膜片等原理设计的。 应力的单位:应力的单位是Pa,简称帕(这是为了纪念法国科学家帕斯卡Blaise· pascal而命名的),即牛顿/平方米(N/ ㎡)。 2.应变 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下会产生一定的变形,变形的程度称应变。应变有正应变(线应变),切应变(角应变)及体应变。正应变公式为 ,式中l是变形的前长度,Δl是其变形后的伸长量。 应变单位:应变是形变量与原来尺寸的比值,用ε表示,即ε=ΔL/L,无量纲,常用百分数表示。 3.弹性模量 一般地讲,对弹性体施加一个外界作用,弹性体会发生形状的改变(称为“应变”),“弹性模量”的一般定义是:应力除以应变。 材料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即符合胡克定律),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又称杨氏模量,弹性材料的一种最重要、最具特征的力学性质,是物体弹性变形难易程度的表征,用E表示。定义为理想材料有小

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化学化工学院材料化学专业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高分子材料应力-应变曲线的测定 年级: 10级材料化学 日期: 2012-10-25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一、 预习部分 聚合物材料在拉力作用下的应力-应变测试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最基础的力学试验。聚合物的应力-应变曲线提供力学行为的许多重要线索及表征参数(杨氏模量、屈服应力、屈服伸长率、破坏应力、极限伸长率、断裂能等)以评价材料抵抗载荷,抵抗变形和吸收能量的性质优劣;从宽广的试验温度和试验速度范围内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有助于判断聚合物材料的强弱、软硬、韧脆和粗略估算聚合物所处的状况与拉伸取向、结晶过程,并为设计和应用部门选用最佳材料提供科学依据。 1、应力—应变曲线 拉伸实验是最常用的一种力学实验,由实验测定的应力应变曲线,可以得出评价材料性能的屈服强度,断裂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等表征参数,不同的高聚物、不同的测定条件,测得的应力—应变曲线是不同的。 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即:P bd σ= 00100%t I I I ε-= ? E ε σ = 式中 σ——应力,MPa ; ε——应变,%; E ——弹性模量,MPa ; A 为屈服点,A 点所对应力叫屈服应力或屈服强度。 的为断裂点,D 点所对应力角断裂应力或断裂强度 聚合物在温度小于Tg(非晶态) 下拉伸时,典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冷拉曲线)如下图

曲线分以下几个部分: OA:应力与应变基本成正比(虎克弹性)。--弹性形变 屈服点B:应力极大值的转折点,即屈服应力(sy);屈服应力是结构材料使用的最大应力。--屈服成颈 BC:出现屈服点之后,应力下降阶段--应变软化 CD:细颈的发展,应力不变,应变保持一定的伸长--发展大形变 DE:试样均匀拉伸,应力增大,直到材料断裂。断裂时的应力称断裂强度( sb ),相应的应变称为断裂伸长率(eb) --应变硬化 通常把屈服后产生的形变称为屈服形变,该形变在断裂前移去外力,无法复原。但如果将试样温度升到其Tg附近,形变又可完全复原,因此它在本质上仍属高弹形变,并非粘流形变,是由高分子的链段运动所引起的。 根据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其应力-应变曲线特征,可将应力-应变曲线大致分为六类:(a)材料硬而脆: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仅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之前发生断裂,有高模量和抗张强度,但受力呈脆性断裂,冲击强度较差。 (b)材料硬而强:在较大应力作用下,材料发生较小的应变,在屈服点附近断裂,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 (c)材料强而韧:具高模量和抗张强度,断裂伸长率较大,材料受力时,属韧性断裂。 (d)材料软而韧:模量低,屈服强度低,断裂伸长率大,断裂强度较高,可用于要求形变较大的材料。 (e)材料软而弱:模量低,屈服强度低,中等断裂伸长率。如未硫化的天然橡胶。 (f)材料弱而脆:一般为低聚物,不能直接用做材料。 注意:材料的强与弱从σb比较;硬与软从E(σ/e)比较;脆与韧则主要从断裂伸长率比较。

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MA 02139,剑桥 麻省理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David Roylance 2001年8月23日 引言 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图形。所有学习材料力学的学生将经 常接触这些曲线。这些曲线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特别对试验时会产生显著的几何变形的塑 性材料。在本模块中,将对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几个点作简略讨论,使读者对材料力 学性能的某些方面有初步的总体了解。本模块中不准备纵述“现代工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 线”这一广阔的领域,相关内容可参阅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博依(Boyer )编的图集。这里提 到的几个专题——特别是屈服和断裂——将在随后的模块中更详尽地叙述。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在确定材料力学响应的各种试验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拉伸试验1 了。进行拉伸试验时, 杆状或线状试样的一端被加载装置夹紧,另一端的位移δ是可以控制的,参见图1。传感器 与试样相串联,能显示与位移对应的载荷)(δP 的电子读数。若采用现代的伺服控制试验机, 则允许选择载荷而不是位移为控制变量,此时位移)(P δ是作为载荷的函数而被监控的。 图1 拉伸试验 在本模块中,应力和应变的工程测量值分别记作e σ和e ε, 它们由测得的载荷和位移值,及试样的原始横截面面积和原始长度按下式确定 0A 0L 1 应力-应变试验及材料力学中几乎所有的试验方法都由制定标准的组织,特别是美国试验和材料学会 (ASTM)作详尽的规定。金属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试验E8规定;塑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638规定; 复合材料的拉伸试验由ASTM D3039规定。

天然气管道现场应力测试

天然气管道现场应力测试 .、八、一 前言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的研究一直都受到人们的关注,各国学者从不同途径对管道应力分析方法进行了大量研究。某天然气分输站阀室管道自建成运行以来,发现地基有沉降现象,为确定敷设在此软土地基上管道的应力水平,应用应力测试方法对管道关键部位进行长达半年多的应力监测。通过应力测试,获得管道运行时的应力变化状况,从而为管道的安全评定积累大量数据。同时,对现场管道进行沉降测试,测试结果为下文综合分析沉降作用对管道应力的影响提供有力的支持。 一、现场基本情况 (1)环境介绍阀室所在地为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干燥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年平均气温为22.3 C。管线部分以填海人造平原地貌为主,沉积了较厚的海相冲积物。根据岩土的工程特性、场地内岩土层分为:上部土层为人工填土(素填土)、近代海相冲积层(粘土、粉细砂、粗砂、淤泥质土),基底岩石为燕山三期花岗岩(全风化花岗岩)。 (2)试验对象 天然气从生产到销售需经过采集、净化、运输、配气等过程。 整个过程都是在密闭的管道或容器中完成的。采集、运输、配气过程所用的的管道分别称为矿场集气管线、长距离输气管道、城

市输配管网。长输管道是连接脱硫净化厂和城市门站之间的管道。对于一条输气干线,一般有首站、增压站、分输站、清管站、阀室和末站等不同类型的工艺站场。长输管道必须具备以下各项功能:计量功能、增压功能、接收和分输功能、截断功能、调压功能、清管功能、储气调峰功能。典型的长输管道系统构成如图 1 所示。 注:1-输气首战:2-输气干线:3- 气体分输站:4-城市门站(末站):5-气体处理厂:6-气体接收站:7-增压站:8-截断阀室:9-清管站:10-河流穿越:11-输气支线:12-进气支线图1 长输管线系统构成图本试验的研究对象是某天然气阀室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在输气干线约20?30km范围内应设置阀室,在特殊情况下,如河流等穿越处两侧应分别设置阀室。阀室的典型流程如图2-2 所示,分别由快速截断阀和放空阀组成。 图2 典型阀室工艺流程图阀室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当管线上、下游发生事故时,管线内天然气压力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快速截断阀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允许压降速率自动关断阀门,切断上、下游天然气,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二是在维修管线时切断上下游气源,放空上游或下游天然气,便于维修。 本文研究对象——阀室的平面布置图如图3 所示。此阀室共 分为七个区,其中①为截断阀室7.8mx 7.2m :②电池室 3.9mx 3.6m;③配电仪控室6.9mX 3.6m;④小门,宽1.5m;⑤ 放空管DN2O0 h15000;⑥围墙,高2.0m;⑦发球阀组区。干线管道采用L450MB 尺寸为660 1 4.2mm;支线管道采用L360MB 尺寸为323.9 8.8mm 放空管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新生培训教材 管道应力分析和计算 (机务专业篇) 国核电规划设计研究院机械部 二零一零年十一月 北京

校核人: 编写人:

目次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1.3 管道应力分析方法 1.4 管道荷载 1.5 变形与应力 1.6 强度指标与塑性指标 1.7 强度理论 1.8 蠕变与应力松弛 1.9 应力分类 1.10 应力分析 2 管道的柔性分析与计算 2.1 管道的柔性 2.2 管道的热膨胀补偿 2.3 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主要工作2.4 管道柔性分析与计算的基本假定2.5 补偿值的计算 2.6 冷紧 2.7 柔性系数与应力增加系数 2.8 作用力和力矩计算的基本方法 2.9 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的计算 3 管道的应力验算

3.1 管道的设计参数 3.2 钢材的许用应力 3.3 管道在内压下的应力验算 3.4 管道在持续荷载下的应力验算 3.5 管道在有偶然荷载作用时的应力验算3.6 管系热胀应力范围的验算 3.7 力矩和截面抗弯矩的计算 3.8 应力增加系数 3.9 应力分析和计算软件

1 概述 1.1 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 火力发电厂管道(以下简称管道)应力计算的主要工作是验算管道在内压、自重和其他外载作用下所产生的一次应力和在热胀、冷缩及位移受约束时所产生的二次应力;判断计算管道的安全性、经济性、合理性,以及管道对设备产生的推力和力矩应在设备所能安全承受的范围内。 管道的热胀应力应按冷、热态的应力范围验算。管道对设备的推力和力矩应按冷状态下和工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最大值分别进行验算。 1.2 管道应力计算常用的规范、标准 (1)DL/T 5366-200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应力计算技术规程及其勘误 (2)ASME B 31.1-2007动力管道 (3 ) DL/T 5054-1996 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在一般情况下,对国内工程采用DL/T 5366进行管道应力验算。对涉外工程或用户有要求时,可采用B 31.1进行管道应力验算。 1.5.3 应力 在外力作用下,构件发生变形,这说明构件材料内部在外力作用下变形时原子间的相对位置产生了改变,同时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吸引力与排斥力)也发生了改变。这种力的改变量称为内力。 内力是沿整个断面连续分布的,单位面积上的内力强度,即应力,以“σ”表示。

如何用Origin画应力应变曲线

如何用Origin画应力应变曲线 edited by: jsphnee,2011-11-22 本文是作者从小白开始一步一步学着用excel和origin作应力应变曲线的经验分享,只适于初学者,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高手多多指教。在此也一并感谢网上提供origin及excel相关技巧解答的同志们。 一、数据导出 1.用Access打开数据库,并将OriginalData导出到excel中(97-03版,否则ori打不 开); 2.打开导出的OriginalData.xls文件和试验报告文件(实验结果中另一个以日期命名的 excel文件,Tip:为方便统一打开与存放,可将试验报告文件复制到OriginalData的新工作表sheet中,可命名为report); 3.保存,并更改文件名,(Tip:每次更改后都点一下保存,以免程序卡死时丢失数 据。) 4.新建以试样编号命名的sheet,有几组试样就建几个sheet;

二、数据处理 1.筛选各个试样的拉伸数据 在OriginalData中,选中TestNo列,再点数据工具栏中的筛选。 点击列标题旁的下拉箭头,出现下面左图中的对话框。 取消全选,依次选中一个TestNo后确定,便能筛选出各次拉伸试验的数据,如上图中右边的对话框所示。(一个试样对应一个TestNo)

(虽然一组试样对应多个TestNo,但为后续处理的方便,个人认为此处还是一个一个筛选比较好。) 2、复制LoadValue及ExtendValue值 选中LoadValue及ExtendValue列,并将其复制到相应试验组的sheet中。 然后按照相同的步骤依次筛选该组的各个拉伸试样的数据拷贝到该sheet中。如下图:

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关系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一在前面两章的分别学习了关于应力与应变的学习,第三章的本构关系讲述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弹塑性力学的本构关系。 在单向应力状态下,理想的弹塑性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其简单满足胡克定律即 ,E ,,XX 在三维应力状态下需要9个分量,即应力应变需要9个分量,于是可以把单向应力应变关系推广到三维应力状态,及推广到广义的胡克定律 本式应该是91个应变分量单由于切应力互等定理,此时后面的三个应力与式中的切应力想等即现在剩余36个应变分量。 (1)具有一个弹性对称面的线弹性体的应力应变公式如下

(2)正交各向异性弹性体的弹塑性体公式如下 (3)各向同性弹性体的本构方程 各向同性弹性体在弹性状态下,主应力方向与主应变方向重合容易证明。在主应变空间里,由于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重合,各向同性弹性体体内任意一点的应力和应变之间满足: ,,,,,,,CCCxxyz111213 ,,,,,,,CCCyxyz212223 ,,,,,,,CCCzxyz313233 (2-3) ,,,,,,yyxzxz对的影响与对以及对的影响是相同的,即有 ,CCC==,CC=CC=,y112233x12132123z;和对的影响相同,即,同理有和CC=3132等,则可统一写为: CCCa==,112233 CCCCCCb=====,122113312332 (2-4) 所以在主应变空间里,各向同性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常数只有2个。在任意的坐标系中,同样可以证明弹性体独立的弹性参数只有2个。 广义胡可定律如下式 ,,xy1,,,,,,,,,,,[()]xy,xxyz,2GE,,,,1,yz, ,,,[()],,,,,,,,yzyyxz 2GE,,

梁应力应变测量

梁应力应变测量

梁应力应变测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电阻应变片的结构及种类; 2、掌握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巧; 3、掌握利用电阻应变片测量应力应变的原理; 4、掌握动态测试分析系统的使用及半桥、全桥的接法; 二、实验内容 进行悬臂梁的应变测量 三、实验原理 1、电阻应变片的测量技术 将应变片固定在被测构件上,当构件变形时,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发生相应的变化。通过电阻应变测量装置(简称应变仪)可将电阻应变片中的电阻值的变化测定出来,换算成应变或输出与应变呈正比的模拟电信号(电压或电流),用记录仪记录下来,也可用计算机按预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所需要的应力或应变值。 2、电阻应变式传感器 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测量应变、力、位移、加速度、扭矩等参数。具有体积小、动态响应快、测量精度高、使用简便等优点。电阻应变式传感器可分为金属电阻应变片和半导体应变片两类。 常用的金属电阻应变片有丝式和箔式两种。它由敏感元件、引出线、基底、覆盖层组成,用粘贴剂粘贴在一起,如图所示。

图1 电阻应变片结构 图2 电桥 3、应变片的测量电路 在使用应变片测量应变时,必须有适当的方法检测 其阻值的微小变化。为此,一般是把应变片接入某种电路,让它的电阻变化对电路进行某种控制,使电路输出一个能模拟这个电阻变化的电信号,之后,只要对这个电信号进行相应的处理(滤波、放大、调制解调等)就行了。 常规电阻应变测量使用的应变仪,它的输入回路叫 做应变电桥 ① 应变电桥:以应变片作为其构成部分的电桥。 ② 应变电桥的作用:能把应变片阻值的微小变化 转换成输出电压的变化。 U ) )((U 432142310?++-=R R R R R R R R )--KU(41][4U U 4321443322110εεεε+=?-?+?-?=R R R R R R R R 常用电桥连接方法有三种: (1)单臂半桥接法: R1作为应变片

LNG管道应力计算与分析

LNG管道应力计算与分析 1 应力分析的基础知识 1.1 应力分析的主要目的 首先,使管道各处的应力水平处在允许的范围内,使与设备相连的管口荷载符合制造商或公认的标准规定的受力条件。其次,计算出各约束处所受的荷载及各种工况下管道的位移。最终,帮助技术人员对管系进行优化。 1.2 应力分析的理论 材料破坏的形式主要有两类:流动破坏和断裂破坏。强度理论相应分为两类。一类是解释材料断裂的强度理论,包括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和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另一类是解释材料流动破坏的强度理论,包括最大剪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和形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1、2]。 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是目前国内应力计算方面较权威的规范,与美国标准ASME B31.3《工艺流程管道》(Process Piping)基本等效。我国其他有关管道应力分析的行业标准基本上参照了ASME B31《压力管道规范》系列。ASME B31系列中各标准在应力校核条件方面存在一些差别,但总的来说这些差别是非原则性的。 从强度理论分类方面来讲,GB 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与美国标准ASME B31.3《工艺流程管道》相同,均采用了最大剪应力理论。 1.3 应力的分类 在应力分析领域,工程师为便于分析,人为将应力分为一次应力、二次应力、峰值应力。在计算前假定了一定的边界条件,计算出的应力按照一定的判别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计算出的应力不是管道实际承受的应力,与实际工程中在管道上用应变仪测量出来的应力无任何关系。

1.3.1 一次应力 一次应力是由机械外荷载引起的正应力和剪应力,它必须满足外部和内部的力和力矩的平衡法则。其特征是:一次应力是非自限性,它始终随所加荷载的增加而增加,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或持久强度时,将使管道发生塑性破坏或总体变形,因此在管系的应力分析中,首先应使一次应力满足许用应力值。 1.3.2 二次应力 二次应力是由于变形受到约束所产生的正应力或剪应力,它本身不直接与外力平衡。其特征是: ①管道内二次应力通常是由位移荷载引起的(如热膨胀、附加位移、安装误差、振动荷载)。 ②二次应力是自限性的,当局部屈服和产生少量塑性变形时,通过变形协调就能使应力降低。 ③二次应力是周期性的(不包括安装引起的二次应力)。 ④二次应力的许用极限基于周期性和疲劳断裂模式,不取决于一个时期的应力水平,而是取决于交变的应力范围和交变的循环次数。 1.3.3 峰值应力 峰值应力是局部应力集中或局部结构不连续或局部热应力等所引起的较大的应力。 1.4 应力计算的结果判别依据[3] 1.4.1 《压力管道规范》简介 ① ASME B31.1《动力管道》(Power Piping):主要为发电站、工业设备和公共机构的电厂、地热系统以及集中和分区的供热和供冷系统中的管道。

管道应力分析主要内容及要点

管道应力分析的原则 管道应力分析应保证管道在设计条件下具有足够的柔性,防止管道因热胀冷缩、管道支承或端点附加位移造成应力问题。 ASME B31《压力管道规范》由几个单独出版的卷所组成,每卷均为美国国家标准。它们是子ASME B31压力管道规范委员会领导下的编制的。 每一卷的规则表明了管道装置的类型,这些类型是在其发展过程中经考虑而确定下来的,如下所列: B31.1压力管道:主要为发电站、工业设备和公共机构的电厂、地热系统以及集中和分区的供热和供冷系统中的管道。 B31.3工艺管道:主要为炼油、化工、制药、纺织、造纸、半导体和制冷工厂,以及相关的工艺流程装置和终端设备中的管道。 B31.4液态烃和其他液体的输送管线系统:工厂与终端设备剑以及终端设备、泵站、调节站和计量站内输送主要为液体产品的管道。 B31.5冷冻管道:冷冻和二次冷却器的管道 B31.8气体输送和配气管道系统:生产厂与终端设备(包括压气机、调节站和计量器)间输送主要为气体产品的管道以及集汽管道。 B31.9房屋建筑用户管道:主要为工业设备、公共结构、商业和市政建筑以及多单元住宅内的管道,但不包括B31.1所覆盖的只寸、压力和温度范围。 B31.11稀浆输送管道系统:工厂与终端设备间以及终端设备、泵站和调节站内输送含水稀浆的管道。 管道应力分析的主要内容 一、管道应力分析分为静力分析和动力分析 1.静力分析包括: 1)压力荷载和持续荷载作用下的一次应力计算——防止塑性变形破坏; 2)管道热胀冷缩以及端点附加位移等位移荷载作用下的二次应力计算一一防止疲劳破坏; 3)管道对设备作用力的计算——防止作用力太大,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4)管道支吊架的受力计算——为支吊架设计提供依据: 5)管道上法兰的受力计算一防止法兰汇漏。 2.动力分析包括: 1)管道自振频率分析一一防止管道系统共振: 2)管道强迫振动响应分析——控制管道振动及应力; 3)往复压缩机(泵)气(液)柱频率分析一一防止气柱共振; 4)往复压缩机(泵)压力脉动分析——控制压力脉动值。 二、管道上可能承受的荷载 (1)重力荷载:包括管道自重、保温重、介质重和积雪重等 (2)压力荷载:压力载荷包括内压力和外压力; (3)位移荷载:位移载荷包括管道热胀冷缩位移、端点附加位移、支承沉降等; (4)风荷载; D H L

应力应变曲线

应力应变曲线 stress-strain curve 在工程中,应力和应变是按下式计算的: 应力(工程应力或名义应力)ζ=P/A。,应变(工程应变或名义应变)ε=(L-L。)/L。 式中,P为载荷;A。为试样的原始截面积;L。为试样的原始标距长度;L 为试样变形后的长度。 这种应力-应变曲线通常称为工程应力-应变曲线,它与载荷-变形曲线相似,只是坐标不同。从此曲线上,可以看出低碳钢的变形过程有如下特点:当应力低于ζe 时,应力与试样的应变成正比,应力去除,变形消失,即试样处于弹性变形阶段,ζe 为材料的弹性极限,它表示材料保持完全弹性变形的最大应力。 当应力超过ζe 后,应力与应变之间的直线关系被破坏,并出现屈服平台或屈服齿。如果卸载,试样的变形只能部分恢复,而保留一部分残余变形,即塑性变形,这说明钢的变形进入弹塑性变形阶段。ζs称为材料的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对于无明显屈服的金属材料,规定以产生0.2%残余变形的应力值为其屈服极限。 当应力超过ζs后,试样发生明显而均匀的塑性变形,若使试样的应变增大,则必须增加应力值,这种随着塑性变形的增大,塑性变形抗力不断增加的现象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当应力达到ζb时试样的均匀变形阶段即告终止,此最大应力ζb称为材料的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它表示材料对最大均匀塑性变形的抗力。 在ζb值之后,试样开始发生不均匀塑性变形并形成缩颈,应力下降,最后应力达到ζk时试样断裂。ζk为材料的条件断裂强度,它表示材料对塑性的极限抗力。 上述应力-应变曲线中的应力和应变是以试样的初始尺寸进行计算的,事实上,在拉伸过程中试样的尺寸是在不断变化的,此时的真实应力S应该是瞬时载荷(P)除以试样的瞬时截面积(A),即:S=P/A;同样,真实应变e应该是瞬时伸长量除以瞬时长度de=dL/L。下图是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它不像应力-应变曲线那样在载荷达到最大值后转而下降,而是继续上升直至断裂,这说明金属在塑性变形过程中不断地发生加工硬化,从而外加应力必须不断增高,才能使变形继续进行,即使在出现缩颈之后,缩颈处的真实应力仍在升高,这就排除了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力下降的假象。 应力-应变曲线是描述材料力学性能的极其重要的图形。所有学习材料力学的学生将经常接触这些曲线。这些曲线也有某些细微的差别,特别对试验时会产生显著的几何变形的塑性材料。在本模块中,将对表明应力-应变曲线特征的几个点作简略讨论,使读者对材料力学性能的某些方面有初步的总体了解。本模块中不准备纵述“现代工程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这一广阔的领域,相关内容可参阅参考文献中列出的博依(Boyer)编的图集。这里提到的几个专题——特别是屈服和断裂——将在随后的模块中更详尽地叙述。 “工程”应力-应变曲线 在确定材料力学响应的各种试验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拉伸试验1了。进行拉伸试验时,杆状或线状试样的一端被加载装置夹紧,另一端的位移δ是可以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讲解

我所认识的应力应变关系 应力应变都是物体受到外界载荷产生的响应。物体由于受到外界载荷后,在 物体内部各部分之间要产生互相之间的力的作用,由于受到力的作用就会产生相 应的变形;或者由于变形引起相应的力的作用。则一定材料的物体其产生的应力 和应变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应力-应变关系 影响本构关系的因素有很多,例如材料、环境、加载类型(载荷、温度) 、 加载速度(动载荷、静载荷)等,当然,本构关系有很多类型,包括弹性、塑性、 粘弹性、粘塑性、各向同性、各向异性本构关系,那么首先来叙述一下简单情况 图中0A 为线弹性阶段,AB 为非线弹性阶段,故0B 为初始弹性阶段,C 点位 初始屈服点, J ?为初始屈服应力,CBA 为弹性阶段卸载,这一阶段中二=E ;, 初始弹性阶段结束之后,应力继续增大,进入塑性阶段, CDE 为强化阶段,应变 强化硬化,EF 为颈缩阶段,应变弱化软化。如果在进入塑性阶段卸载后再加载, 本构关系,所谓简单情况就是六个应力分量 J 、y 、z 、?邓* zx 只有一个不为零, 六个应变分量 1-

例如在D点卸载至零,应力应变关系自D点沿DO'到达O'点,且DO' II OA其中 00'为塑性应变;p,DG为弹性应变;e,总应变为它们之和。此后再继续加载,应力应变关系沿ODEF变化,D点为后继屈服点,0D为后继弹性阶段,Cs'.为后继屈服应力,值得一提的是初始屈服点只有一个,而后继屈服点有无数个(由加载历史决定)。若在卸除全部载荷后反向加载,弹性阶段COC',、二s . - ;「s_,而在强化阶段DOD',匚_,称为Bauschinger效应。 从上述分析得出材料弹塑性行为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弹性应力应变关系是线性,且是单值对应关系,而塑性应力应变关系是非线性的非单值对应。 因为通常情况下物体不仅仅处于简单应力状态,那么复杂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关系又如何呢?如果我们将材料性质理想化即假设材料是连续的、均匀的、各向同性的,忽略T、t的影响,忽略净水压力对塑性变形的影响,可以将应力应变关系归结为不同的类型,包括理想线弹性模型、理想刚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刚塑性模型、理想弹塑性模型、线性强化弹塑性模型、幕强化模型、等向强化模型、随动强化模型。各种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图如下图所示:

3-5 应力应变曲线

第17章 材料本构关系 本章内容:本构关系constitutive relations (应 力应变关系stress-strain relations )的建立 本章重点:增量理论 单向拉伸(或压缩)→屈服应力s σ 继续变形→材料强化→流动应力(真实应力) 真实应力应变曲线true stress strain curve 可以由实验建立 17.1 拉伸试验曲线 单 向 拉 伸 uniaxial tensile : 2 323211 ,0,εεεσσσ-====存在 等效应力1σσ= 1εε=, 因此εσεσ-?-曲线一致

17.1.1 拉伸图和条件应力——应变曲线 0 0A F = σ l l ?=ε p.比例极限 e.弹性极限 c.屈服极限 b.抗拉强度(颈缩点) b s σσσ,2.0,概念与定义 拉伸失稳tensile instability 拉伸缩颈 tensile necking 17.1.2真实应力——应变曲线true stress strain curve 真实应力()εσε +===+110A F A F S , 真实应变()ε+∈=1ln 颈缩后断裂点:K K K A F S = K K A A 0ln =∈ 修正correction :ρ8/ 1S K K S S +=(颈缩处为三向

应力) 17.1.3 失稳点instability 特性(S :真实应力) () b b d dS S =∈ A A l l SA F 00 ln ln ......=∈== ∈ =∴e A A 0 因此 ∈=e A S F 0 由于失稳点 F 有极大值, dF=0( ) 00=∈-?∈ -∈ -d Se dS e A 化简得dS-Sd ∈=0 17.2 压缩试验compressive test 曲线 拉伸时∈达不到很大(一般∈≤1.0),但压缩时存在摩擦必须解决 方法:1) 直接消除摩擦的圆柱体压缩法 试样D 0=20~30mm ,D 0/H 0=1,压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