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

第01讲《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一)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在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中的通用技术要求。(通用性)

本标准为环境工程技术规范体系中的通用技术规范,适用于常规的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普遍性)

对于已有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同时执行本标准和相应的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对于没有工艺技术规范或重点污染源技术规范的工程,应执行本标准。(是通则,覆盖专项工程规范)

本标准可作为大气污染治理工程环境影响评价、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与管理的技术依据。(覆盖工程全过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引用的诸多文件均是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规范、规定、规程和政策法规。

强调引用文件版本的有效性、实时性。

本标准对各专业技术要求起到索引作用。

3 术语和定义

3.5 烟气调质

指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调整烟气(尘)物理化学性质的方法。

调节烟气温度、湿度、粉尘比电阻等等

3.6 液气比

指吸收工艺中,处理单位体积废气所使用的吸收液体积,单位为L/m3。

3.9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指常温下饱和蒸气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在260℃以下的有机化合物,或在20℃条件下蒸汽压大于或等于0.01kPa 具有相应挥发性的全部有机化合物。

3.10 重金属

指比重(密度)大于4g/cm3或5g/cm3、对生物体有毒性的金属。

4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一般规定

4.1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满足《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的要求。

4.2 大气污染治理应遵循综合治理、循环利用、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原则。

4.4 大气污染治理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控制污染源有组织排放,减少污染气体的处理量。

4.5 大气污染治理过程中应减少二次污染。对产生的二次污染,应执行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法规和标准的有关规定,进行治理后达标排放,满足总量控制要求。

4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一般规定

4.7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总图布置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的规定。净化系统、主体设备和辅助设施等的总图布置应符合GBZ1、GB50016、GB50187等国家及行业相关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保设计规范、规定和规程的要求。

4.8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不宜靠近、穿越人口密集的区域,布置于主导风向的下风侧。

4.11 易燃易爆及其他化学危险品应按相关标准和规范分类布置,设定安全卫生防护距离。(建筑防火规范、安全规程)

4.12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按照《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安装大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装置,并与环保部门监控中心联网。连续监测装置应符合HJ/T76的规定,运行和维护应符合HJ/T75的规定,排放监测的样品采集方法应符合GB/T16157的规定。

5 污染气体的收集和输送

5.1 污染气体的收集

5.1.1 对产生逸散粉尘或有害气体的设备,宜采取密闭、隔离和负压操作措施。在确定密闭罩的吸气口位置、结构和风速时,应使罩口呈微负压状态,罩内负压均匀,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外逸,并避免物料被抽走。

5.1.3 当不能或不便采用密闭罩时,可根据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经济条件选择适宜的其他敞开式集气(尘)罩。集气(尘)罩应尽可能包围或靠近污染源,将污染物限制在较小空间内,减少吸气范围,便于捕集和控制污染物。

5.1.5 吸气点的排风量应按防止粉尘或有害气体扩散到周围环境空间为原则确定。

5.2 污染气体的输送

5.2.3 管道宜垂直或倾斜敷设。倾斜敷设时,与水平面的倾角应大于45°,管道敷设应便于放气、放水、疏水和防止积灰。

(高尘、液体)

5.2.4 管道材料应根据输送介质的温度和性质确定。

5.2.6 含尘气体管道的气流应有足够的流速防止积尘,其流速应符合GB50019的规定。对易产生积尘的管道,应设置清灰孔或采取清灰措施。

5.2.7 输送含尘浓度高、粉尘磨琢性强的含尘气体时,除尘管道中易受冲刷部位应采取防磨措施。

5.2.8 输送含湿度较大、易结露的污染气体时,管道必须采取保温措施,必要时宜增设加热装置。

5.2.10 输送易燃易爆污染气体的管道,应采取防止静电的接地措施,且相邻管道法兰间应跨接接地导线。

5.2.12 通风、除尘管网应进行阻力平衡计算。一般系统并联管路压力损失的差额不应超过15%,除尘系统的节点压力差额不应超过10%,否则应调整管径或安装压力调节装置。

5.2.13 输送污染气体的管道应设置测试孔和必要的操作平台。

5.3 污染气体的排放

5.3.1 污染气体通过净化设备处理达标后由排气筒排入大气。

5.3.2 排气筒的高度应按GB16297和行业、地方排放标准的规定计算出的排放速率确定,排气筒的最低高度应同时符合环境影响报告批复文件要求。

5.3.7 排放有腐蚀性的气体时,排气筒应采用防腐设计。

5.3.8 大型除尘系统排气筒底部应设置比烟道底部低0.5m~1.0 m的积灰坑,并应设置清灰孔,多雨地区大型除尘系统排气筒应考虑排水设施。

5.3.9 非防雷保护范围的排气筒,应装设避雷设施。

5.4 风机系统

5.4.1 风机选型应满足所处理介质的要求。

输送有爆炸和易燃气体的应选防爆型风机。

当离心通风机布置在非爆炸环境场所时,宜选择风机叶轮防爆而风机电机不防爆的防爆

风机;

输送煤粉的应选择煤粉风机;

输送有腐蚀性气体的应选择防腐风机;

在高温场合工作或输送高温气体的应选择高温风机;

输送浓度较大的含尘气体应选用排尘风机等。

5.4.2 通风管网的计算风量、风压不能直接用于风机和电机选型,应按GB50019及相应行业技术规范的规定考虑系统漏风、管网压力损失、电机轴功率和安全系数附加等因素。

5.4.3 风机选择应使工作点处在高效率区域,风机的最高效率不宜低于85%,同时还应考虑风机工作的稳定性。

5.4.5 变负荷运行的净化治理系统中,风机宜配置与工艺设备连锁控制的变频调速装置。

5.4.6 风机电机应根据风机使用情况设置启动保护装置,并按照生产工艺要求和节能原则设置调节装置(液力耦合器以及变频调节器等);对介质温度波动大的系统,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冷态运转时造成的电机过载。

6 工艺系统

6.1 除尘系统

6.1.1 一般规定

6.1.1.1 除尘系统应根据生产工艺合理配置,控制和减少无组织排放,设备或除尘系统排放至大气的气体应符合GB16297和行业、地方排放标准及总量控制的限值。岗位粉尘浓度应符合GBZ2 的规定。

6.1.1.4 除尘器宜布置在除尘系统的负压段上。当布置在正压段时,电除尘器应采用热风清扫,袋式除尘器应保证清灰压力大于系统操作压力,配套风机应考虑防磨措施(排尘风机)

6.1.2 含尘气体的预处理

6.1.2.1 当含尘气体的浓度高于除尘器的允许浓度时,进入除尘器之前应设置预处理设施,预处理设施应简单、可靠、压力损失小。

6.1.2.2 当含尘气体温度高于除尘器和风机所容许的工作温度时,应采取冷却降温措施。烟气降温应优先考虑余热利用。

6.1.2.3 袋式除尘器处理含炽热颗粒物的含尘气体时,在除尘器之前应设有火花捕集器。

6.1.2.5 当粉尘比电阻过高或过低时,应优先选用袋式除尘器。由于条件所限必须采用电除尘器时,应对烟气进行调质处理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满足电除尘器的使用条件。

6.1.3 除尘器

6.1.3.1 选择除尘器应主要考虑如下因素:

烟气及粉尘的物理、化学性质;

烟气流量、粉尘浓度和粉尘允许排放浓度;

除尘器的压力损失以及除尘效率;

粉尘回收、利用的价值及形式;

除尘器的投资以及运行费用;

除尘器占地面积以及设计使用寿命;

除尘器的运行维护要求。

6.1.3.3 机械除尘器:

包括重力沉降室、惯性除尘器和旋风除尘器等。重力沉降室适用于捕集粒径大于50μm的尘粒,惯性除尘器适用于捕集粒径10μm以上的尘粒,旋风除尘器适用于捕集5μm以上的尘粒;

6.1.3.4 湿式除尘器:包括喷淋塔、填料塔、筛板塔(又称泡沫洗涤器)、湿式水膜除尘器、自激式湿式除尘器和文氏管除尘器等。

;需同时除尘和净化有害气体时,可采用湿式除尘器,对腐蚀性气体,应采取防腐措施

湿式除尘器不适用于疏水性粉尘、遇水后产生可燃或有爆炸危险、易结垢粉尘;

湿式除尘器有冻结可能时,应采取防冻措施;

湿式除尘器产生的含尘废水,应采取处理措施,达标排放。

6.1.3.5 袋式除尘器:

袋式除尘器属高效除尘设备,宜用于处理风量大、浓度范围广和波动较大的含尘气体;

烟气进入袋式除尘器时,应将烟气温度降至滤料可承受的长期使用温度范围内,且高于烟气露点温度10℃以上,并应选用具有耐高温性能的滤料;

处理高湿气体应选用具有抗结露性能的滤料;

滤袋的过滤风速应根据粉尘性质、滤料种类和清灰方式等因素确定,入口含尘浓度高时取较低的风速,入口含尘浓度低时取较高的风速;

粉尘具有较高的回收价值或烟气排放标准很严格时,宜采用袋式除尘器,焚烧炉除尘装置应选用袋式除尘器;

6.1.3.6 静电除尘器:

静电除尘器属高效除尘设备,宜用于处理大风量的高温烟气;

静电除尘器适用于捕集比电阻在104Ω·cm~5×1010 Ω·cm范围内的粉尘;

静电除尘器的电场风速及比集尘面积,应根据烟气、粉尘性质和要求达到的除尘效率确定;(多依奇Deutsch公式)

对净化湿度大的气体或露点温度高的气体,应采取保温或加热措施,防治结露;

6.1.4 除尘系统的卸灰、输灰

6.1.4.1 除尘器的卸灰装置应根据粉尘的状态(干或湿)、粉尘性质、卸灰制度(间歇或连续)、排灰量和除尘器排出口的压力等选择。

6.1.4.2 卸、输灰系统设备选型的原则应为:后一级输送能力高于前一级输送能力。

6.1.4.3 除尘器输灰装置宜采用螺旋输送机、埋刮板输送机和气力输送方式。应因地制宜,选择经济适宜的输灰方式。

6.1.6 除尘系统控制及检测

6.1.6.1 除尘系统控制及检测应包括系统的运行控制、参数检测、状态显示和工艺联锁等。

6.1.6.3 除尘系统集中控制的设备,应设现场手动控制装置,并可通过远程自动/手动转换开关实现自动与就地手动控制的转换。

6.1.6.4 除尘系统运行控制应包括系统与除尘器的启停顺序、系统与生产工艺设备的联锁、运行参数的超限报警及自动保护等功能。

6.2 气态污染物吸收系统

6.2.1 一般规定

6.2.1.1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在一定液体中溶解度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吸收效率和速率较高的有毒的有害气体的净化。

6.2.1.2 吸收系统应包括集气罩、废气预处理、吸收液(浆液)制备和供应系统、吸收装置、控制系统、副产物的处置与利用装置、风机、排气筒、管道等。

6.2.1.4 高温气体应采取降温措施;对于含尘气体,需回收副产品时应进行预除尘。

6.2.2 吸收装置

6.2.2.1 常用的吸收装置有填料塔、喷淋塔、板式塔、鼓泡塔、湍球塔和文丘里等。

6.2.2.3 吸收塔的选择:

填料塔宜用于小直径塔及不易吸收的气体,不宜用于气液相中含有较多固体悬浮物的场合;

板式宜用于大直径塔及容易吸收的气体;

喷淋塔宜用于反应吸收快、含有少量固体悬浮物、气体量大的吸收系统;

6.2.2.4 吸收塔选型设计:

根据被吸收气体、吸收液、吸收塔型式和要求的吸收效率,应选择技术经济合理的空塔气速;

吸收塔的高度应能保证气液有足够的有效接触时间;

吸收塔的气体出口处应设置除雾装置;

吸收塔的气体进口段应设气流分布装置;

6.3 气态污染物吸附系统

6.3.1 一般规定

6.3.1.1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对气体混合物中各组分吸附选择性的不同而分离气体混合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低浓度有毒有害气体净化。

6.3.1.3 吸附系统包括集气罩、废气预处理、吸附装置、脱附(回收)系统、控制系统、副产物的处置与利用装置、风机、排气筒和管道等。

6.3.2 预处理

6.3.2.1 废气预处理应除去颗粒物、油雾、难脱附的气态污染物,并调节气体温度、湿度、浓度和压力等满足吸附工艺操作的要求。

6.3.2.2 进入吸附床的废气温度宜控制在40℃以下。

6.3.2.3 进入吸附床的易燃、易爆气体浓度应调节至其爆炸极限下限的50%以下。

6.3.2.4 颗粒物去除宜采用过滤及洗涤等方法,进入吸附装置的废气中颗粒物浓度应低于5mg/m3。

6.3.3 吸附装置

6.3.3.1 常用的吸附设备有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工业应用宜采用固定床。

6.3.3.2 吸附工艺的选择:

吸附工艺的规模和流程应依据污染气体的流量、温度、压力、组份、性质、进口浓度及排放浓度,污染物产生方式(连续或间歇、均匀或非均匀)和安全等因素进行综合选择;

吸附工艺的选择应同时考虑脱附工艺、吸附剂再生工艺、脱附后污染物的处理利用和经济性因素等各个环节;

污染物浓度过高时,可采用前级冷凝、吸收的多级处理方式,降低浓度,减缓吸附剂的过快饱和;

6.3.3.3 吸附设备的选型设计

设备性能结构应在最佳状态下运行,处理能力大、效率高、气流分布均匀,具有足够的气体流通面积和停留时间;

净化效率、吸附剂利用率、床层厚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反比例关系,在满足排放标准的前提下,应遵循适当、节约和合理的原则进行选择;

吸附剂用量应根据吸附剂对吸附质的吸附量通过经验公式计算或实验确定;

对于连续排放且气量大的污染气体,优先选用流化床。

6.3.3.4 常用吸附剂包括:活性炭(包括活性炭纤维)、分子筛、活性氧化铝和硅胶等。

6.3.3.5 吸附装置用于处理易燃、易爆气体时,应符合安全生产及事故防范的相关规定。除控制处理气体的浓度之外,在管道系统的适当位置,应安装符合GB13347规定的阻火装置。接地电阻应小于2Ω。

6.3.4 脱附和脱附产物处理

6.3.4.1 脱附操作可采用升温、降压、置换、吹扫和化学转化等脱附方式或几种方式的组合。

6.3.4.2 脱附系统主要包括脱附气源、换热器、脱附产物的分离与回收装置和管道等。

6.3.4.3 脱附气源可用热空气、热烟气和低压水蒸汽。

6.3.4.6 采用活性炭做吸附剂时,脱附气的温度宜控制在120℃以下。

6.3.5 吸附系统控制

6.3.5.1 对于处理气量大于1000m3/h的系统应装设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可编程控制器PLC 或分散控制系统DCS控制。

6.3.5.2 吸附系统控制内容包括:风机和泵的运行控制、吸附和脱附的时间切换、吸附床层温度的显示和超温报警、冷却系统的起停等。

第02讲《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二)

6.4 气态污染物催化燃烧系统

6.4.1 一般规定

6.4.1.1 催化燃烧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固体催化剂在较低温度下将废气中的污染物通过氧化作用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等化合物的方法。

6.4.1.2 催化燃烧系统应由气体收集装置、催化燃烧装置、管道、风机、排气筒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6.4.1.3 催化燃烧装置宜用于由连续、稳定的生产工艺产生的固定源气态及气溶胶态有机化合物的净化。

6.4.2 预处理

6.4. 2.1 进入反应器的废气应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和催化剂毒物,并调整废气中有机物的浓度和废气的温度湿度满足催化燃烧的要求。

6.4.2.2 颗粒物去除宜采用过滤及喷淋等方法,进入催化燃烧装置中的废气颗粒物浓度应低于10mg/m3。

6.4.2.4 进入催化燃烧装置的废气温度应加热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

6.4.2.5 催化燃烧装置的进气温度宜低于400℃,否则应进行降温处理。

6.4.3 催化燃烧系统的性能要求

6.4.3.1 经过催化燃烧净化后排放的废气应达到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净化效率不应低于95 %。

6.4.3.2 选择换热器时应进行热平衡计算。当废气中有机物燃烧产生的热量不足以维持催化剂床层自持燃烧所需要的热量时,应在进入催化燃烧反应器前对废气进行加热升温到催化剂的起燃温度。

6.4.3.3 当废气中含有腐蚀性气体时,反应器内壁和换热器主体应选用防腐等级不低于316L的不锈钢材料。

6.4.3.5 催化剂床层的设计空速应考虑催化剂的种类、载体的型式、废气的组份等因素,宜大于10000/h,但不宜高于40000/h。

6.4.5 催化燃烧系统的安全要求

6.4.5.1 催化燃烧装置的进、出口处宜设置废气浓度检测装置,定时或连续检测进、出口处的气体浓度。进入催化燃烧装装置的有机废气浓度应控制在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以下。对于混合有机化合物,其控制浓度根据不同化合物的浓度比例和其爆炸下限值进行计算与校核。

6.4.5.2 催化床应设置防爆泄压装置,防爆泄压装置的设计、制造、运行和检验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的规定。

6.4.5.3 催化燃烧装置前应安装阻火器。

6.4.5.5 催化燃烧装置前应设置事故应急排空管,排空装置与冲稀阀、报警联动,用排空放散防止爆炸。

6.4.5.6 催化燃烧系统应采用具有防爆功能的风机、电机和电控柜。

6.4.5.8 催化燃烧系统应远离油库、储油槽、溶剂存放地以及其它可以引起爆炸的化学品存放地,满足消防、安全、环保的安全保护距离要求。

6.5 气态污染物热力燃烧系统

6.5.1 一般规定

6.5.1.1 热力燃烧法(包括蓄热燃烧法)净化气态污染物是利用辅助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废气本身的燃烧热能、或者利用蓄热装置所贮存的反应热能,将废气加热到着火温度,进行氧化(燃烧)反应。

6.5.1.2 热力燃烧系统包括过滤器、燃烧器、点火设备、燃烧室、蓄热室、热交换器、风机、管道(包括燃料输送管道)、排气筒、自控装置及切换阀门、阻火防爆装置、安全联锁装置等。

6.5.1.3 热力燃烧系统适用于处理连续、稳定生产工艺产生的有机废气。

6.5.1.4 热力燃烧系统应保证足够的辅助燃料和电力供应。

6.5.2 预处理

6.5.2.1 进入燃烧室的废气应进行预处理,去除废气中的颗粒物(包括漆雾)。

6.5.2.3 当有机废气中含有低分子树脂、有机颗粒物、高沸点芳烃和溶剂油等,容易在管道输送过程中形成颗粒物时,应按物质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喷淋吸收、吸附、静电和过滤等预处理措施。

6.5.2.4 在热力燃烧系统的安全放散装置后、燃烧室和蓄热室前,应设置去除颗粒物的过

滤器,并设压差计。

6.5.3 热力燃烧系统的性能要求

6.5.3.1 有机废气经过热力燃烧净化后的排放应满足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的要求。

6.5.3.3 进入热力燃烧系统的有机废气浓度应控制在其爆炸极限下限的25%以下,对于混合有机化合物,其有机物浓度应根据不同有机化合物的浓度比例和其爆炸下限值进行计算与校核。

6.5.3.4 热力燃烧系统的主要性能如表2所示:

6.5.3.6 热力燃烧系统的设计,应考虑:

燃烧与蓄热工艺流程对燃料平衡的要求;

系统正常稳定运行、开停工、事故处理、维修吹扫、防爆和阻火过程等对燃烧室、蓄热室、燃烧器、风机、防爆口、阻火器和检测控制系统的要求。

6.5.3.7 热力燃烧净化系统的隔热、保温层应采用阻燃材料。

6.5.4 热力燃烧系统的控制要求

6.5.4.1 热力燃烧系统的控制范围包括:废气预处理装置、燃烧室、蓄热室、管道与燃料输送系统、气流调节控制装置与阀门、辅助加热装置、热交换器、阻火器、防爆装置和自动消防

设备等

6.5.4.2 热力燃烧的控制系统应根据工艺要求对浓度、温度、压力和废气流量等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检测和控制。

6.5.4.3 热力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和点火设备的气体进出口处、燃烧室和蓄热室内部应设具有自动报警功能的多点温度检测装置,并与温度调节装置连锁。

6.5.4.4 燃烧室和蓄热室内部的两个相邻温度测试点之间距离不宜大于1m,测试点与设备内壁之间距离不宜小于60cm。

6.5.5 热力燃烧系统的安全要求

6.5.5.1 热力燃烧系统的燃烧室、蓄热室应设置温度检测及点火报警联锁装置,当温度过低或火焰熄灭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关闭有机废气进气阀门,启动安全放散装置。

6.5.5.2 热力燃烧系统的燃烧室、蓄热室的进口应设置有机废气浓度检测和报警联锁装置,当气体浓度达到有机废气爆炸极限下限的25%时,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启动安全放散装置。

6.5.5.3 热力燃烧系统的燃烧器应设置燃烧安全保护装置。该装置应包括燃料输送管紧急切断阀、燃烧监视装置和相应的检测控制系统。

6.5.5.4 在过滤器后、热力燃烧室或蓄热室前,应设置阻火器。

7 主要气态污染物的处理技术

7.1 二氧化硫

7.1.1 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及选用原则

7.1.1.1 二氧化硫治理工艺划分为湿法、干法和半干法,常用工艺包括石灰石/石灰-石膏法、烟气循环流化床法、氨法、镁法、海水法、吸附法、炉内喷钙法、旋转喷雾法、有机胺法、氧化锌法和亚硫酸钠法等。

7.1.1.2 二氧化硫治理应执行国家或地方相关的技术政策和排放标准,满足总量控制的要求。

7.1.2 技术要求

7.1.2.1 脱硫塔的结构型式、材质和防腐防磨措施应根据脱硫工艺的要求选择。塔体材质宜使用碳素钢、玻璃钢、水泥和非金属砌块等;防腐材料宜使用玻璃钢、橡胶、鳞片树脂和合金等。

7.1.2.2 强制氧化系统中宜使用氧化风机。根据氧化空气流量和所需压力,氧化风机可选用离心式、罗茨式、活塞式和螺杆式。

7.1.2.5 湿式脱硫工艺喷淋层宜采用碳钢双面衬胶或增强玻璃钢(FRP)材料防腐防磨。

7.1.2.7 吸收液的雾化宜采用压力雾化或机械雾化,喷嘴材质宜采用合金、碳化硅和陶瓷等。

7.1.2.8 浆液泵壳、叶轮、轴和密封材料等应耐腐蚀、耐磨损。

7.1.2.9 脱硫副产物的固液分离脱水装置宜采用蒸发式、过滤式、重力式和离心式。

7.2 氮氧化物

7.2.1 氮氧化物控制措施及选用原则

7.2.1.1 控制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NOx)应优先采用低氮燃烧技术。当不能满足环保要求时,应增设选择性催化还原(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等烟气脱硝装置。

7.2.1.2 燃煤电厂燃用烟煤、褐煤时,宜采用低氮燃烧技术;燃用贫煤、无烟煤以及环境敏感地区不能达到环保要求时,应增设烟气脱硝系统。

7.2.1.3 采用SCR脱硝时,应优先采用高尘布置方案。

7.2.2 技术要求

7.2.2.1 喷氨混合系统应考虑防腐、防堵和耐磨,并具有良好的热膨胀性、抗热变形性和抗振性。在喷氨混合系统上游和下游宜设置导流或整流装置。

7.2.2.3 还原剂主要有液氨、氨水和尿素等,还原剂的选择应综合考虑储运和经济性。使用液氨或氨水作为还原剂时,应符合GB18218、GB50058和GB50160的要求;采用尿素制氨时,可采用热解或水解法。

7.2.2.4 催化剂的选型宜与脱硝工艺和污染物气体特性相匹配。

7.2.2.11 还原剂储运制备系统的布置应考虑主风向的影响。系统区域内应按照相关规范设有运输、消防和疏散通道。地上、半地下的储罐或储罐组应设置非燃烧、耐腐蚀材料的防火堤,系统周围应就地设置排水沟。区域内应设风向指示标,并安装摄像头。

7.2.2.12 还原剂储运和制备区域应有应急处理安全防范设施。

7.3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

7.3.1 主要挥发性有机物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主要包括低沸点的烃类、卤代烃类、醇类、酮类、醛类、醚类、酸类和胺类等。

应当重点控制在石油化工、制药、印刷、造纸、涂料装饰、表面防腐、交通运输、金属电镀和纺织等行业排放废气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7.3.2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处理方法

7.3.2.1 回收类方法:主要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离法等。

7.3.2.2 消除类方法:主要有燃烧法、生物法、低温等离子体法和催化氧化法等。

7.3.3 挥发性有机物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

7.3.3.1 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有效分离与去除,是一种广泛应用的化工工艺单元,由于每单元吸附容量有限,宜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

7.3.3.2 吸收法宜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可用于喷漆、绝缘材料、黏接、金属清洗和化工等行业应用。

7.3.3.3 冷凝法宜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回收和处理属高效处理工艺,宜作为降低废气有机负荷的前处理方法,与吸附法、燃烧法等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回收有价值的产品。

7.3.3.4 膜分离法宜用于较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分离与回收,属高效处理工艺,选择时,应考虑预处理成本、膜元件造价、寿命、堵塞等因素。

7.3.3.5燃烧法宜用于处理可燃、在高温下可分解和在目前技术条件下还不能回收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燃烧法应回收燃烧反应热量,提高经济效益。

7.3.3.6 生物法宜在常温、适用于处理低浓度、生物降解性好的各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对其他方法难处理的含硫、含氮、苯酚和氰等的废气可采用特定微生物氧化分解的生物法。

生物过滤法:宜用于处理气量大、浓度低和浓度波动较大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可实现对各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同步去除,工业应用较为广泛;

生物洗涤法:宜用于处理气量小、浓度高、水溶性较好和生物代谢速率较低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生物滴滤法:宜用于处理气量大、浓度低,降解过程中产酸的挥发性有机废气,不宜处理入口浓度高和气量波动大的废气。

7.3.3.7 低温等离子体法、催化氧化法和变压吸附法等工艺,宜用于气体流量大、浓度低的各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处理。

7.3.4 技术要求

7.3.4.1 应依据达标排放要求,选择单一方法或联合方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

7.3.4.2 可以采用吸附剂浸渍法提高吸附剂的吸附容量和选择性,加强吸附法的处理效果。

7.3.4.4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体浓度在0.5 %以上时宜采用冷凝法处理。

7.3.4.5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体浓度在0.1 %以上时宜采用膜分离法处理,应采取防止膜堵塞的措施。

7.3.4.7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体浓度在0.1 %以下时宜采用生物法处理,含氯较多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不宜采用生物降解。

7.4 恶臭

7.4.1 恶臭气体的种类

7.4.1.1 含硫的化合物: 如硫化氢、二氧化硫、硫醇、硫醚类等;

7.4.1.2 含氮的化合物: 如胺、氨、酸胺、吲哚类等;

7.4.1.3 卤素及衍生物: 如卤代烃等;

7.4.1.4 氧的有机物: 如醇、酚、醛、酮、酸、酯等;

7.4.1.5 烃类: 如烷、烯、炔烃以及芳香烃等。

7.4.2 恶臭气体的基本处理方法

7.4.2.1 物理学方法:主要有水洗法,物理吸附法,稀释法和掩蔽法。

7.4.2.2 化学方法:主要有药液吸收(氧化吸收、酸碱液吸收)法,化学吸附(离子交换树脂、碱性气体吸附剂和酸性气体吸附剂)法和燃烧(直接燃烧和催化氧化燃烧)法。

7.4.2.2 生物学方法:主要有生物过滤法,生物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

7.4.3 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

7.4.3.1 当难以用单一方法处理以达到恶臭气体排放标准时,宜采用联合脱臭法。

7.4.3.2 物理类的处理方法宜作为化学或生物处理的预处理,在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前提下也可做为唯一的处理工艺。

7.4.3.3 化学吸收类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大气量、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在处理大流量气体方面工艺成熟,净化效率相对不高,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7.4.3.4 化学吸附类的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低浓度、多组分的恶臭气体。属常用的脱臭方法之一,净化效果好,吸附剂的再生较困难,处理成本相对较高。

7.4.3.5 化学燃烧类的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连续排气、高浓度的可燃性恶臭气体,净化效率高,处理费用高。

7.4.3.6 化学氧化类的处理方法宜用于处理高中浓度的恶臭气体,净化效率高,处理费用高。

7.4.3.7 生物类处理方法宜用于气体浓度波动不大,浓度较低或复杂组分的恶臭气体处理,净化效率较高。

7.4.4 技术要求

7.4.4.2 采用化学吸附类的处理方法应选择与恶臭气体组分相匹配的吸附剂,按照工艺要求,对温度和含尘量进行严格控制。

7.4.4.3 采用化学燃烧类的处理方法时应对机械设备采取防腐蚀措施,使恶臭气体与燃料气充分混合并完全燃烧,控制末端形成的二次污染。。

7.4.4.4 采用化学氧化类的处理方法的应依据不同的恶臭气体组分选择合适的氧化媒介及工艺条件。

7.4.4.5 采用生物类处理方法时应依据实际恶臭气体性质筛选,驯化微生物,实时监测微生物代谢活动的各种信息。

7.4.4.6 在排放浓度满足排放标准时,可考虑采用稀释法和掩蔽法。

7.5 卤化物气体

7.5.1 主要卤化物

7.5.1.1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卤化物主要包括无机卤化物和有机卤化物气体。

7.5.1.2 有机卤化物(卤代烃类)气体属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为重点关注的气态污染物质。

7.5.1.3 重点控制的无机卤化物废气包括:氟化氢、四氟化硅、氯气、溴气、溴化氢和氯化氢(盐酸酸雾)等

7.5.1.4 重点控制在化工、橡胶、制药、水泥、化肥、印刷、造纸、玻璃和纺织等行业排放废气中的无机卤代物。

7.5.2 卤化物气体的基本处理方法

7.5.2.1 物理化学类方法:固相(干法)吸附法、液相(湿法)吸收法和化学氧化脱卤法;

7.5.2.2 生物学方法:生物过滤法,生物吸收法和生物滴滤法;

7.5.3 卤化物气体处理方法的选用原则

7.5.3.1 在对无机卤化物废气处理时应首先考虑其回收利用价值。如氯化氢气体可回收制盐酸,含氟废气能生产无机氟化物和白炭黑等。

7.5.3.2 吸收和吸附等物理化学方法在资源回收利用和卤化物深度处理上工艺技术相对成熟,优先使用物理化学类方法处理卤化物气体。

7.5.3.3 吸收法治理含氯或氯化氢(盐酸酸雾)废气时,宜采用碱液吸收法。

7.5.3.4 垃圾焚烧尾气中的含氯废气宜采用碱液或碳酸钠溶液吸收处理。

7.5.3.5 吸收法治理含氟废气,吸收剂宜采用水、碱液或硅酸钠

对于低浓度氟化氢废气,宜采用石灰水洗涤;

用水吸收氟化氢时生成氢氟酸,同时有硅胶生成,应注意随时清理,防止系统堵塞。

7.5.3.6 电解铝行业治理含氟废气宜采用氧化铝粉吸附法。

7.5.4 技术要求

7.5.4.1 治理设备应特别考虑卤化物对金属的腐蚀特点,选择合适的防腐材料。

7.5.4.2 用水吸收含氟废气宜采用多级吸收,吸收装置宜采用文丘里洗涤器、喷射式洗涤器等,也可采用湍球塔、空塔等。

7.5.4.3 用吸收法处理含氯、氯化氢废气时宜采用湍球塔、喷淋塔或填料塔,设备材料宜采用聚氯乙烯、橡胶衬里或玻璃鳞片树脂衬里。用氢氧化钠作吸收剂时,应注意降温并保持较高的pH值。

7.6 重金属

7.6.1 主要重金属

大气中应重点控制的重金属污染物有:汞、铅、砷、镉、铬及其化合物。

7.6.2重金属废气的基本处理方法

7.6.2.1 重金属废气的基本处理方法包括:过滤法,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7.6.2.3 应当重点控制在石油化工、金属冶炼、垃圾焚烧、电镀电解、电池、钢铁、涂料、表面防腐、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行业排放废气中的重金属污染物。

7.6.3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

7.6.3.1 汞及其化合物废气一般处理方法是:吸收法,吸附法,冷凝法和燃烧法。

7.6.3.2 冷凝法宜用于净化回收高浓度的汞蒸汽,可采取常压和加压两种方式,常做为吸

收法和吸附法净化汞蒸气的前处理。

7.6.3.3 针对不同的生产工艺,较成熟的吸收法处理工艺有:

高锰酸钾溶液吸收法适用于处理仪表电器厂的含汞蒸汽

次氯酸钠溶液吸收法适用于处理水银法氯碱厂含汞氢气,吸收液宜为NaCl与NaClO的混合水溶液。

硫酸-软锰矿吸收法适用处理炼汞尾气以及含汞蒸汽,吸收液为硫酸-软锰矿的悬浊液;

氯化法处理汞蒸汽:烟气进入脱汞塔,在塔内与喷淋的HgCl2溶液逆流洗涤,烟气中的汞蒸汽被HgCl2溶液氧化生成Hg2Cl2沉淀,从而将汞去除。

7.6.4 铅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

7.6.4.1 铅及其化合物废气宜用吸收法处理。

7.6.4.2 酸液吸收法适用于净化氧化铅和蓄电池生产中产生的含铅烟气,也可用于净化熔化铅时所产生的含铅烟气。宜采用二级净化工艺:第一级用袋滤器除去较大颗粒;第二级用化学吸收。吸收剂(醋酸)的腐蚀性强,应选用防腐蚀性能高的设备;

7.6.4.3 碱液吸收法适用于净化化铅锅、冶炼炉产生的含铅烟气。含铅烟气进入冲击式净化器进行除尘及吸收吸收剂NaOH溶液腐蚀性强,应选用防腐蚀性能高的设备。

7.6.5 砷、镉、铬及其化合物废气处理

7.6.5.1 砷镉铬及其化合物废气通常采用吸收法和过滤法处理。

7.6.5.2 含砷烟气宜采用冷凝-除尘-石灰乳吸收法处理工艺。含砷烟气经冷却至200℃以下,蒸汽状态的氧化砷迅速冷凝为微粒,经袋除尘器净化后,尾气进入喷雾塔,用石灰乳洗涤,净化后尾气除雾,经引风机排空。

7.6.5.3 镉、铬及其化合物废气宜采用袋式除尘器在风速小于1m/min时过滤处理。烟气温度较高需要采取保温措施。

9 安全与职业卫生

9.1 一般规定

9.1.1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在设计、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劳动安全和职业卫生,采取相应措施,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9.1.2 安全和职业卫生设施应与污染治理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投产使用。

9.1.3 应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培训,提供所需的防护用品,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9.2 安全

9.2.1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在设计、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过程中应始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遵守安全技术规程和相关设备安全性要求的规定。

9.2.2 9.2.4 建立并严格执行经常性和定期性的安全检查制度,制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9.2.5 可能突然放散大量有害气体或爆炸危险气体的建筑物,应设置事故通风装置。

9.2.6 输送和储存易燃、易爆物质的设备和管道应设置泄爆装置,并采取防静电接地措施,不得使用易积累静电的绝缘材料。

9.2.7 处理易燃易爆气体时,除控制处理气体的浓度、温度之外,在管道系统的适当位置,应安装符合相关规定的阻火装置。

9.2.9 输送、处理高温气体的管道和设备应设置保温层或安全防护距离,防止烫伤。

9.3 职业卫生

9.3.2 操作(控制)室和工作岗位应采取采暖、通风、防尘和隔声等措施,防止职业病发生,保护劳动者健康。

10 工程施工与验收

10.1 一般规定

10.1.2 污染治理工程施工单位,应具有与该工程相应的资质等级。

10.1.3 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单位应成立专门的项目管理机构,参与设计会审、设备监制、施工质量检查,制定运行和维护规章制度;培训工人,组织、参与工程各阶段验收、调试和试运行;并建立设备安装及运行档案。

10.1.4 与生产工程同步建设的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应与生产工程同时验收;现有生产设备配套或改造的治理设施应进行单独验收。

10.3 工程验收

10.3.3 工程完工后,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提交工程竣工验收申请。验收程序和内容按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程序执行。

10.3.4 工程竣工验收依据主管部门的批准文件、设计文件及设计变更文件、合同及其附件和设备技术文件等。

10.4 工程环境保护验收

10.4.1 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应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以及行业环境保护验收规范的要求。

10.4.2建设单位应结合试运行组织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性能试验。性能试验报告和工程质量验收报告作为环境保护验收的技术依据。

10.4.3验收监测应符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的规定。

10.4.4 污染治理设施的自动连续监测及数据传输系统,应与治理工程同时进行环境保护验收。

高考是我们人生中重要的阶段,我们要学会给高三的自己加油打气

[大气污染,现状]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大气污染的现状及治理 摘要:大气污染是世界各国面临的最严峻环境问题,如何防止大气污染已被各国政府高度重视。中国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势尤其严峻,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居高不下。如何防止城市大气污染,减轻其危害的影响,是中国环保工作的重要课题。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及城市化和工业化发展加剧,能源消耗迅速增加,大气污染日益严重。中国已是世界少数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大气污染防治任务艰巨,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大气污染;危害;治理;措施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组织发表的一份报告说:"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如果人类生活在污染十分严重的空气里,那就将在几分钟内全部死亡。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在为人类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气和废物排入大气之中,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圈却成了空中垃圾库和毒气库。因此,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对人类和环境带来巨大灾难。 一、中国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呈逐年降低态势,部分污染较严重的城市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环境质量劣三级城市比例下降,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城市的比例也在减少,污染仍然很严重。中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活和生产用煤,主要污染物是颗粒物和SO2。颗粒物是影响中国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SO2污染也保持在较高水平。老问题还远没解决,新环境污染问题接踵而来。随着机动车辆迅猛增加,中国部分城市的大气污染特征正在由烟煤型向汽车尾气型转变,NOx、CO呈加重趋势,有些城市已出现光化学烟雾现象,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多地出现雾霾天气、沙尘暴天气.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与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归结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体受害有三条途径,即吸入污染空气、表面皮肤接触污染空气和食入含大气污染物的食物,除可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外,还可对心血管系统、肝等产生危害,严重的可夺去人的生命。②对生物的危害。动物因吸入污染空气或吃含污染物食物而发病或死亡,大气污染物可使植物抗病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叶面产生伤斑或枯萎死亡。③对物品的危害。如对纺织衣物、皮革、金属制品、建筑材料、文化艺术品等,造成化学性损害和玷污损害。④造成酸性降雨,酸雨的危害向全世界蔓延,酸雨的危害遍及欧洲和北美,我国主要分布贵阳、重庆和柳州等地。酸雨降到地面后,导致水质恶化,对各种水生动物和植物都会受到死亡的威胁。植物叶片和根部吸收了大量酸性物质后,引起枯萎死亡。酸雨进入土壤后,使土壤肥力减弱。人类长期生活在酸雨中,饮用酸性的水质,都会造成呼吸器官、肾病和癌症等一系列的疾病。据估计,酸雨每年要夺走7500-12000人的生命。 ⑤破坏高空臭氧层,形成臭氧空洞,对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危害。⑥对全球气候产生影响,如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增多会导致地球大气增暧,导致全球天气灾害增多,又如烟尘等气溶胶粒子增多,使大气混浊度增加,减弱太阳辐射,影响地球长波辐射,可能导致天

中国大气污染及其解决办法

题目中国大气污染及其解决办法 一、研究背景、概况及意义 1.背景及概况: 大气污染严重。中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烟型污染,北方重于南方;中小城市污染势头甚于大城市;产煤区重于非产煤区;冬季重于夏季;早晚重于中午。目前中国能源消耗以煤为主,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四分之三。煤是一种肮脏能源,燃烧产生大量的粉尘、二氧化碳等污染物,是中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主要原因。近年来,被称“空中死神”的酸雨不断蔓延,不仅影响中国大陆,而且也影响港澳和邻近国家。 2 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通过对大气污染的研究,1)可以控制和改善空气质量,2)为人民生活和生产创造清洁适宜的环境,3)防止生态环境破坏,4)保护人民健康,5)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现实意义:让人们开始重视起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研究主要内容 1.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文献阅读与资料查找,明确“大气污染”概念,知道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理论 2.具体结构如下 一、绪论 二、相关理论概述: (一)大气污染治理理论概述 1 大气污染的概念和特征 2 大气污染治理要素 3 大气污染治理方法的分类 4 大气污染治理发展概述 二、中国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办法的可行性 (一)中国大气污染现状介绍 (二)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策略分析 (三)中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可行性分析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本文将采用文献研究、理论逻辑分析、实证分析三种方法。 1. 文献研究:先对己有的大气污染治理理论相关文献进行系统的学习和阅读。归纳整理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理论,重点整理前人关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研究。 2. 理论逻辑分析:通过对中国当前大气污染现状的详细解读,提出当前治理手段的不足之处。循环广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提出了适合新时代模式。 3 实证分析: (1)分析当前大气污染现状 (2)分析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特点及可以借鉴之处。 (3)提出中国对该模式的假想运用。 四、研究进度计划 1.2013年05月31日,探索选题方向及思路; 2.2013年05月31日至2013年06月01日,收集资料,阅读文献,在不断修正中形成

大气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治理方案

大气污染防治工业企业治理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贯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X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组织落实《X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强化工业企业大气污染治理,减少工业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我市大气环境质量、有效减少工业大气污染为目标,以控制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为重点,依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结合我市实际,在深化燃煤锅炉专项治理、工业炉窑专项治理、工业生产性粉尘专项治理、工业堆场专项治理、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专项治理五个方面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重点整治内容、整治标准、技术措施、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采取科学施治、源头预防、重点治理、整体推进,加强组织领导、优化政策导向、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新科技应用、加强环境监管和严格问责等办法和措施,全力推进整治项目全面落实,有效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确保全市大气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二、重点工作 重点围绕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通过专项治理能明显减少污染物排放的工业项目及按工业治理标准进行污染整治的其他项目。 (一)燃煤锅炉专项治理项目 1.火电行业超低排放治理项目

治理任务及完成时限:8月底前,完成全市火电行业燃煤机组主要污染物超低排放提标治理任务。 治理标准:通过采用低温静电除尘器、湿式除尘器、单塔双循环、双塔双循环、高效率选择性催化还原法等超低排放改造,使S2O、NxO、烟尘排放浓度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X)表1燃气轮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要求,烟尘<5mg/3m、 S2O<35mg/3m、NxO<50mg/3m。 责任单位: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2.自备电厂和65蒸吨/时以上锅炉参照火电行业提标治理项目 治理任务及完成时限:8月底前,完成自备电厂燃煤机组和65 蒸吨/时以上其它用途燃煤锅炉主要污染物排放提标治理任务。 治理标准:自备电厂燃煤锅炉和65蒸吨/时以上其它用途燃煤锅炉S2O、NXO、烟尘排放浓度执行《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X)表2限值要求(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值),烟尘 <20mg/3m、S2O<50mg/3m、NxO<100mg/3m。 责任单位: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3.10蒸吨/时以上(不含10蒸吨/时)燃煤锅炉脱硫、除尘提标、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设备项目。 治理任务及完成时限:8月底前,完成全市10吨/时以上工业燃煤锅炉脱硫、脱硝(NXO不达标的)、烟尘排放提标改造任务,并在锅炉烟气出口安装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自动在线监控设备。

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展望

谈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展望 摘要: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面对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较为严峻的形势,综合分析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及治理工作。 关键词:大气污染; 成因分析; 治理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地区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由于人们日常生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而近年来大气污染所造成的阴霾天气的增多,社会大众也越来越关注大气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 1.1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1.2大气中污染是由某些有害物质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1.2.1天然污染物 天然污染物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产生的烟尘等。 1.2.2人为污染物 人为污染物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的。在人为污染源中,又可分为固定的(如烟囱、工业排气筒)和移动的(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两种。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1.2.3颗粒物及化学成分污染物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最新)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加快推进我市工业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改善空气质量,确保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按照《X省蓝天工程行动计划》和《X 市蓝天工程行动计划》相关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紧扣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项目带动、限期完成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持续抓好“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抓好 “治”,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强力抓好“关”和“停”,全面整治“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实施冬季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通过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幅削减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确保全市大气污染物排放稳步下降,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改善。 二、工作目标 完成6台207万千瓦统调燃煤发电机组和所有地方燃煤发电机组的超低排放改造;完成3家水泥粉磨站的无组织废气综合治理;完成15 家工业炉窑和3家砖瓦炉窑的废气提标治理;全面整治117家重点涉气工业企业,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依法依规关停、清退、淘汰33家涉气“小散乱差”污染企业;全面清理整改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组织实施2家水泥企业错峰生产;强化排污许可证管理。

三、时间安排 X年7月4日至X年12月31日为攻坚阶段,X年为巩固提高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1.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年12月底前,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淘汰任务,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执法检查,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钢铁、煤炭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计罚、停产整治等措施。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开展工业用能监察行动,对经整改仍未达到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钢铁、煤炭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3.有关县区政府、管委要依据国家和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本辖区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完成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各县区政府、管委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总体协调,出台支持政策;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国资部门牵头负责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将过剩产能化解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期完成产能化解任务;各级发展改革、环保部门要依据职责,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环保执法监管,倒逼过剩产能退出。 (二)全面完成燃煤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X年10月底前,完成6台207万千瓦统调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

中国大气主要污染物及其防治方法

中国大气主要污染物及防治方法 摘要:本文对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进行总计和分析。提出大气污染的几点主要危害,结合我国当下实际情况,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关键字:大气污染来源危害解决方法 大气层是人类生存的重要组成部分。纯净的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氩气等组成,还有少量的水蒸气、二氧化碳等,成分和比例相对稳定。因为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大气中增加了其他成分,当大气成分的变化增加到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时,会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对人类的生活、工作、人体健康和精神状态、建筑物及设备财产等方面直接和间接地产生恶劣影响,这种现象就是大气污染[1]。 一、我国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大气污染来源很广泛,主要分为四个方面:(1)燃料的燃烧。在我国,工农业生产及人民生活使用的各种燃料有煤炭、石油、重油,燃烧过程会产生大气污染,污染物为其燃烧产物,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飞灰等;(2)工业生产。在冶金、化工、有色冶炼、造纸、纺织、建筑材料等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如矿石破碎过程、各种研磨加工过程及物料的混合、筛分等有大量的粉尘产生,生产过程使用的原材料被加热时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此过程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工业生产因使用的原料不同,对大气造成的污染也不同。包钢使用的白云鄂博铁矿石中含有7%的氟,因生产排放的含氟气体,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3)农业生产。由于广大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粮产量大幅增加及日常生活燃料结构有很大变化,在我国一些粮食产区的大量麦杆就地燃烧,产生的烟雾不仅污染大气,使空气的能见度下降,还造成周围的机场关闭; (4)交通运输。目前大多数汽车等交通运输工具都使用汽油或柴油,由燃料燃烧不完全,大量的汽车尾气会造成大气污染。污染物主要为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硫氧化物、铅化物、甲醛等。人为污染对环境的危害较广泛,必需引起重视。 二、大气污染的危害 据统计,已经产生危害或引起人们注意的污染物有100多种,其中影响范围广,对人类环境威胁较大的主要是煤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物、氨、氟等。全球已经发生了多次重大的大气污染事件,例如1952年12月5日~8日的“伦郭烟雾”,是由硫氧化物引起,四天死亡4000人。本世界40年代初的“洛衫矶烟雾”是一种光化学烟雾,连续几天不散,使许多人喉咙发炎,眼睛、鼻子受到刺激,还出现头疼、恶心等症状。这种烟雾是由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经阳光照射形成的。 大气污染的危害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体危害。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

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攻坚战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X市X年度蓝天工程实施方案》,切实遏制和治理工业大气污染,持续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紧扣工业大气污染治理重点领域,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治理、项目带动、限期完成的原则,明确目标任务,采取超常措施,持续抓好“调”,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决抓好“治”,实现工业企业全面达标排放;强力抓好“关”和“停”,全面整治“小散乱差”和涉气环保违法违规建设项目;突出抓好重点时段,实施冬季重点行业企业错峰生产。通过工业企业污染综合治理,大幅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最大限度降低工业大气污染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为完成全市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进一步提高行业、企业环保达标排放能力与污染防治水平,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治理,确保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和治理要求,改善我市环境空气质量。 三、时间安排 X年7月10日至X年12月31日为攻坚阶段,X年为巩固提高和建立长效机制阶段。 四、主要任务

(一)加快调整产业结构。 1.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X年12月底前,完成国家下达我市的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淘汰任务,从根本上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2.各级环保部门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环保执法检查,对污染物超标排放的钢铁、煤炭、电解铝企业依法采取按日计罚、停产整治等措施。各级发展改革部门要开展工业用能监察行动,对经整改仍未达到能耗限额标准要求的钢铁、煤炭、电解铝企业依法予以关停。 3.有关县(市)区要依据国家和我省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实施方案,制定本辖区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确保按期完成钢铁、煤炭、化解过剩产能任务。 各县(市)区政府、市X区管委会是化解过剩产能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加强总体协调,出台支持政策;各级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部门和国资委牵头负责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要将过剩产能化解任务分解落实到具体企业,加强督促检查,确保按期完成产能化解任务;各级发展改革、环境保护部门要依据职责,加强工业节能监察和环保执法监管,倒逼过剩产能退出。 (二)大力推进城区工业污染治理。 按照《X市治理城区工业污染实施方案》(X政办〔X〕125号)要求,对所有城区工业企业分别实施“治理一批、搬迁一批、转产一批、关闭一批”(以下简称四个一批),推动城区工业布局合理,环境质量改善,产业结构优化。“治理一批”就是要对五城区范围内应

(完整版)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关于印发《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态环境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环境保护局: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我部编制了《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参照执行。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 2019年2月27日 2019年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点 为深入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有关要求,指导各地扎实做好2019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特制订本工作要点。 一、全面完成大气环境目标 2019年,全国未达标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同比下降2%,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率达到79.4%;全国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排放总量同比削减3%。 二、深入开展大气环境综合管理 (一)组织召开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深入总结近年来全国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经验和做法,全面分析当前大气环境形势和面临的深层次问题,安排部署下一步重点工作任务。

(二)组织开展《三年行动计划》考核评估。制定评分细则,将《三年行动计划》落实情况纳入污染防治攻坚战年度考核。秋冬季期间,每月通报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实施情况,对完不成任务的严肃问责。对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进度缓慢或恶化的地区,每季度开展预警。 (三)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时调度《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细化分工方案》重点措施进展情况,督促各有关部门按时限要求完成任务。 (四)强化监督督察。深入开展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坚持问题导向,紧盯中央高度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恶劣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加强机动式、点穴式专项督察,切实落实地方党委、政府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继续组织全国执法力量,对重点区域开展强化监督。 三、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五)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稳步推进化解钢铁、煤炭过剩产能,积极稳妥化解煤电过剩产能;重点区域完成“散乱污”企业及集群综合整治。 (六)加快制修订重点行业排放标准。印发《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和《涂料、油墨及胶粘剂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加快农药、家具制造、人造板、印刷、日用玻璃、铸造等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修订工作,并加强与相应配套监测方法标准的衔接。鼓励各地制定实施更加严格的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文章从工业大气污染的性质和危害入手,对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现状和大气污染治理面临的困境做了较详细的分析,并对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措施和建议。 标签: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随着湛江钢铁基地和中科炼化项目的建设,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步入重化工业加速发展时期,工业大气污染将迅猛加剧,只有制定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综合防治体系,才能应对新形式。 1 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1 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的现状 近年来,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增加,空气主要呈现煤烟型污染。2014年开发区二氧化硫年排放量为2500吨,氮氧化物年排放量为2880吨,烟尘排放量为500吨[1]。究其原因,一是燃料消耗量上升,2014年全区工业企业年耗煤量为62415吨,耗燃料油为1044吨[1]。二是18家粘土砖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 1.2 湛江开发区工业大气污染的发展趋势 湛江开发区将构建以钢铁工业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的同时,现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石化产业配套园,大力发展“油头化尾”产业链,努力打造国家重要的石化基地。湛江钢铁基地项目首期建设规模为年产钢1000万吨,中科炼化一体化项目建设规模为炼油1500万吨、生产乙烯100万吨,预计2015年底建成投产。钢铁和石化两大项目将拉动投资5000亿元以上,一大批上下游配套项目落户湛江开发区,东海岛石化产业园区内的广东鹏尊能源开发公司能源一体化项目和湛江京信发电公司东海电厂热电联产燃煤机组工程项目先后落户。在开发区有限的环境容量条件限定下,大气污染物排放将不可避免地增加,大气环境面临的形式非常严峻。 2 湛江开发区大气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 2.1 大气污染治理没有形成综合防治系统,管理模式滞后 湛江开发区缺乏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管理嵌入环境管理的机制。污染控制对象相对单一,未建立多污染物综合控制体系。从控制因子来看,开发区只建立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为污染控制重点的管理体系,对氮氧化物、细颗粒物、臭氧和挥发性有机物控制薄弱。从污染控制范围来看,主要集中在工业大点源,对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小企业控制重视不够,城市大气管理制度不健全。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科学研究院说课材料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及北京等相关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技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科研攻关,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支撑方案》,聚焦雾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防治科技需求,通过“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机理、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完善监管体系、促进成果应用”,构建我国大气污染精细认知-高效治理-科学监管的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技术体系,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形成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大气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市场占有率,支撑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保障国家重

大活动空气质量。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项目不超过15个,国拨经费约3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方向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原则上该指南方向只支持一个项目,但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如满足必要的条件,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监测预报预警技术 1.1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和集成海洋大气边界层内湍流交换、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垂直结构和演化过程的垂直探测技术方法,突破激光雷达探测、海气通量观测、卫星遥感和GPS水汽探测集成的技术瓶颈,形成基于多元数据归一的海洋边界层立体探测技术系统,实时探明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并选择黄海、渤海等典型海域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大气污染及治理

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大气是人类和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需条件。大气质量的优劣,对人体健康和整个生态系统都有着直接的影响。人类又通过各种生产和生活活动影响和改变着大气环境,使其质量恶化,甚至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事件。因此,大气污染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研究和控制大气污染已成为当前十分迫切的环境问题。 第一节大气污染概述 一、大气圈的结构和组成 覆盖于地球表面随地球引力而旋转的空气层叫大气圈。它的厚度一般认为有1400km,超出这一高度就成为空气极其稀薄的宇宙空间了。由于受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在垂直方向上分布极不均匀,其质量的50%集中在离地球表面5~6km以下,99%集中在30km以下,且离地球表面愈近密度愈大。 (一)大气圈的结构 根据大气的成分、密度、温度等性质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可将大气层分成5个层次。 1.对流层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随纬度和季节而不同,低纬度为16~18 km,中纬度为10~12 km,高纬度8~9km。对流层相对于整个大气圈来说是很薄的,但它的质量却占整个大气圈的3/4,并几乎占去了全部的水汽。其特点是: (1)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大约每上升100m,气温平均下降0.65℃。 (2)在该层中有大规模的垂直对流和水平对流运动,湍流混合强烈,云、雾、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此层。 (3)该层对人类生产、生活影响最大,大气污染现象主要发生在这里,特别是近地面1~2km范围内。 2.平流层对流层顶以上至50~55km左右为平流层,其特点是: (1)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增加,这是因为臭氧层强烈吸收紫外线的结果。 (2)该层无垂直对流运动,多为平流运动,因此气流平稳。 (3)该层空气干燥、清洁、尘埃少,无天气变化,大气透明度好,是超音速飞机理想的飞行场所。

工业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研发制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天洁环境科技股份 工业大气污染治理装备研发制造建设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公示全本)

冶金环境保护设计研究国环评证:乙字第2011号二O一四年二月

1前言 1.1项目由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环境污染和破坏愈发显现。目前我国环境保护虽已有一定积极进展,但形势依然严峻。大气污染物中颗粒物的排放源中,火电厂排放的烟尘列第一位,其排放烟尘量占到全国工业烟尘排放总量的35%以上,且火电厂排放烟尘中含有大量人体可吸入的细微颗粒物(PM10和PM2.5),同时含砷、镉、汞等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深化颗粒物污染控制”:推进燃煤电厂、水泥厂除尘设施改造;20蒸吨(含)以上的燃煤锅炉要安装高效除尘器。国家对烟尘(颗粒物)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正在逐步提高。 电除尘器是我国火电厂的主要除尘设备,具有耐高温,维护简单,使用寿命长,运行阻力小等优点,但电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易受煤种的影响,排放的颗粒物浓度较高。袋式除尘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干式除尘器,去除细颗粒物的能力比电除尘器强,但布袋除尘器运行阻力高,滤袋使用寿命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其在大型燃煤机组上的应用。 为弥补以上两种单一除尘器对高除尘效率和低运行成本不能兼得的不足,目前新型整体式高效电袋除尘器是最受关注的一种先进除尘技术。该设备结构布置合理、紧凑,设备总体阻力较低,可以真正实现分室在线检修,无二次扬尘现象,特别适合用于高浓度、高比电阻粉尘的脱除。在处理高比电阻粉尘时,比单纯加大电除尘器容量或采用袋式除尘器有更好的技术可靠性及经济性,对于现役电除尘器的提效改造也具有很大优势。

我国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概况

我国中国大气污染防治概况 一、大气污染物的源头及分类 大气污染系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介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了足够的时间,并因此而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危害了环境的现象。所谓人类活动不仅包括生产活动,也包括生活活动,如做饭、取暖、交通等。所谓自然过程,包括火山活动、山林火灾、海啸、土壤和岩石的风化及大气圈中空气运动等。一般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自净作用,会使自然过程造成的大气污染,经过一定时间后自动消除。所以说,大气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 按照污染的范围来分,大气污染大致可分为四类: ①局限于人范围的大气污染,如受到某些烟囱排气的直接影响; ②涉及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如工业区及其附近地区或整个城市大气受到污染; ③涉及到比一个城市更广泛地区的广域污染; ④必须从全球范围考虑的全球性污染,如大气中的飘尘和二氧化碳气体的不断增加,就成了全球性污染,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 大气污染源是指大气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大气环境产生有害的场所,设备和装置。按污染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 1、天然污染源 自然界中某些自然现象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造成有害影响的场所,是大气污染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尽管与人为污染源相比,由自然现象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物种类少,浓度低,在局部地区某一段可能形成严重影响,但从全球角度看,天然源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清洁地区。大气污染物的天然源主要有:

1)火山喷发:排放出SO2、H2S、CO2、CO、HF及火山灰等颗粒物。 2)森林火灾:排放出CO、CO2、SO2、NO2、HC等。 3)自然尘:风砂、土壤尘等。 4)森林植物释放:主要为萜烯类碳氢化合物。 5)海浪飞沫:颗粒物主要为硫酸盐与亚硫酸盐。 在某些情况下天然源比人为源更重要,有人曾对全球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作了估计,认为全球氮排放中的93%,硫氧化物排放中的60%来自天然源。 2、人为污染源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通常所说的大气污染源是指由人类活动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发生源。 大气的人为污染源可概括为四方面: 燃料燃烧: 煤、石油、天然气等燃料的燃烧过程是向大气输送污染物的重要发生源。煤是主要的工业和民用燃料,它的主要成分是碳,并含有氢、氧、氮、硫及金属化合物。煤燃烧时除产生大量烟尘外,在燃烧过程中还会形成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及烟尘等有害物质。 火力发电厂、钢铁厂、焦化厂、石油化工厂和有大型锅炉的工厂、用煤量最大的工矿企业,根据工业企业的性质、规模不同,对大气产生污染的程度也不同。 家庭炉灶排气是一种排放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危害性不容忽视的空气污染源。 工业生产过程排放: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多、数量大,是城市或工业区大气的重要污染源。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析(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 析(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析(新版) 摘要: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保护环境;大气污染;治理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

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随着人类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保卫地球、保护我们生成的环境”不再仅仅是一句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能否生存的刻不容缓的大事。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 1.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河北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组 2018年4月

项目名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标准编制单位:河北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标准编制组成员:王碧琳、刘冉、杨士超、王春敏、马学军、曹鑫、王素欣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 项目来源 (1) 1.2 主要工作过程 (1) 2 标准制订的必要性、制定原则和技术路线 (2) 2.1 标准制定的必要性 (2) 2.2 标准制定原则和技术路线 (3) 3 河北省水泥工业污染现状 (6) 3.1 河北水泥工业分布及生产状况 (6) 3.2 生产工艺及产污环节分析 (6) 3.3 河北省水泥工业污染控制措施及排放现状 (9) 3.4 污染物排放情况 (9) 3.5 河北省水泥工业主要问题分析 (12) 3.6 国内外相关标准借鉴 (12) 3.6.1 国外相关标准 (12) 3.6.2 国内相关标准 (14) 4 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16) 4.1 颗粒物 (17) 4.2 氮氧化物 (17) 4.3 二氧化碳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其他污染物 (19) 4.5 无组织排放控制 (19) 5 排放限值的确定 (20) 5.1 污染源与时段划分 (20) 5.2 污染物控制项目 (20) 5.3 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制订依据 (20) 5.4 技术与管理要求 (22) 6 强制性标准的建议说明 (23) 7 贯彻标准的措施建议 (23) 8 标准实施后的企业成本核算和环境效益 (24) 9 对实施本标准的建议 (24)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以下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装置的说法哪个错误()。 A.连续监测装置安装于排气筒 B.连续监测装置与环保部门联网 C.若连续监测装置出现故障,应报告当地环保部门 D.应采购环保部门指定的供货商和品牌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2.脱附气源一般不包括以下哪种工质()。 A.热空气 B.热烟气 C.高压蒸汽 D.低压水蒸汽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3.催化剂床层的设计空速不宜高于()。 A.1000/h B.2000/h C.3000/h D.4000/h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4.固定床吸附器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层,床层风速可选择()。 A.0.15m/s B.0.5m/s C.0.7m/s D.0.12m/s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5.以下哪个特点不是电除尘器具备的()。 A.结构简单 B.高效

C.耐高温 D.处理风量大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无机卤化物废气包括哪些?() A.氟化氢 B.四氟化硅 C.硫化氢 D.溴气和溴化氢 E.氯气和氯化氢(盐酸酸雾) 用户答案:[ABDE] 得分:8.00 2.除尘管网应进行阻力平衡计算,以下并联管路压力损失的差额哪些符合要求()。 A.5% B.10% C.15% D.20% E.25%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3.污染源控制的基本原理是()。 A.密闭 B.隔离 C.负压抽风 D.全面排风 E.自然通风 用户答案:[ACD] 得分:0.00 4.用吸收法净化高温含尘的有毒有害烟气时,应进行哪些预处理()。 A.预除尘 B.烟气冷却 C.烟气调质 D.混风 E.保温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

城市大气污染与治理研究进展综述 摘要:阐述了我国大气环境的现状以及治理政策,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应对这些政策的措施与建议。 关键词:大气环境;治理 1我国城市大气环境状况 根据2012年全国城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环境呈现总体平稳的发展态势,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但是城市酸雨污染的危害比较严重,与2011年相比,并无明显改善。从总的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状况还没有得到有效缓解,城市大气污染仍然是威胁生态平衡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2012年,对我国325个地市级以上城市的大气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其中空气质量达标的城市数量比上一年度略有增长,达标率超过了90%。但我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经济快速发展地区所覆盖的74个地市级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仅仅40.3%,比去年下降了一半以上,而我国部分环保重点城市的大气环境达标率只有24%左右。从目前情况看,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京津冀等地区的城市大气污染比较严重,城市空气质量严重不达标,因此必须改变目前我国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的现实状况[1]。 2中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的主要实践困境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政策经历了一个动态的变迁过程,治理体系逐步系统化和科学化。然而,通过对大气污染演变特征与政策治理体系变迁过程的比较分析,可以发现两者间的衔接度还不够,治理政策未能及时、有效地把握和应对大气污染演变,传统政策治理的有效性比较低,在政策认知、制定、执行、反馈等具体环节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理论研究不充分,政策内容科学性不足 当下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包括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煤烟污染、扬尘污染等多种形式,再加上污染的二次反应,污染类型混合交叉。空气污染不同于其他类

中国工业大气污染形势及防治建议

中国工业大气污染形势及防治建议 一、废气及废气中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1、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2014年,全国工业废气排放量694 190亿立方米(标态),比2013年增加3.7%。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1 974.4万吨,比2013年减少3.4%。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 740.4万吨,比2013年减少5.2%,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88.1%。城镇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233.9万吨,比2013年增加12.1%,占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的11.8%。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二氧化硫排放量0.2万吨。 全国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 2、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2014年,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 078.0万吨,比2013年减少6.7%。工业氮氧化物排放量1 404.8万吨,比2013年减少9.1%,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67.6%。 生活氮氧化物排放量45.1万吨,比2013年增加10.6%,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2.2%。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627.8万吨,比2013年减少2.0%,占全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的30.2%,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氮氧化物排放量0.3万吨。

全国氮氧化物排放(万吨) 3、烟(粉)尘排放情况 2014年,全国烟(粉)尘排放量1 740.8万吨,比2013年增加36.2%。工业烟(粉)尘排放量1 456.1万吨,比2013年增加33.0%,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83.6%。生活烟(粉)尘排放量227.1万吨,比2013年增加83.3%,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13.0%。机动车颗粒物排放量57.4万吨,比2013年减少3.5%,占全国烟(粉)尘排放总量的3.3%。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烟(粉)尘排放量0.2万吨。 全国烟(粉)尘排放量(万吨)

大气污染物的预防与治理的论文

大气污染物的预防与治理的论文 摘要大气中的污染物会对人类产生不良的影响,治理大气污染已成为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之一。对我国现阶段大气中主要污染物的基本治理方法和防治措施进行了论述,包括减少大气污染物产生的措施、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加强监管与执法等内容。 关键词大气污染物;预防;治理 abstractthe atmosphere would have an adverse effect on human beings,and to control air pollution has become a major energy-saving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in this paper,aimed at the present stage of the major pollutants in the atmosphere,the basic treatment method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were discussed,including prevention measures of production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control technology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enhancing the supervision and law enforcement,etc. key wordsatmospheric pollution;prevention;control 大气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一些常见的大气污染物会对人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大气污染物一般有2种形态,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气态状污染物,颗粒状污染物主要以烟尘为主,气态状污染物有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含氢气体等。大气污染物能够在大气中扩散,具有污染范围广、区域性和整体性强的特征。因此,大气污染的程度与该地区的自然条件、能源构成、工业结构和布局、交通状况以及人口密度等多种因素有关。防治大气污染物的根本方法,是从污染源头着手,通过削减污染物的排放量,促进污染物扩散稀释等措施来保证大气环境质量,同时从区域环境的整体出发,充分考虑该地区的环境特征,对能够影响大气质量的各个因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充分利用环境本体的自净能力,采用最佳的防治方法,已达到控制大气环境质量,减轻大气污染的目的[1]。大气污染物的综合防治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采取各种措施,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全面规划,合理布局 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必须从协调地区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出发,对该地区各污染源所排放的各类污染物质的种类、数量、空间分布做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控制污染物的最佳方案[2]。例如:工业生产区应设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在工厂区与城市生活区之间,要有一定间隔距离,并营造城市绿化带,以减轻大气污染的危害。严格对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审批,对无污染治理设施或污染治理设施不完善的要责令其停工限期整改,对于现有污染严重、资源浪费、治理无望的企业,要坚决采取关、停等措施。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有效利用率 我国是燃煤大国,煤炭燃烧过程中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以及悬浮颗粒等污染物。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短时间内不会有根本改变,因此应优先推广型煤和低硫等洗选煤的生产和使用,降低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此外,要根本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还要从改善能源结构入手。例如,使用天然气和焦化煤气、石油液化气等二次能源,加大对太阳能、风能、地热、潮汐能、生物能和核聚变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 实行区域采暖和集中供热 家庭中的燃煤炉灶和分布在市区的各类采暖、烧水小锅炉排放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是造成城市大气环境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城市采取区域采暖,集中供热措施,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区域采暖,集中供热的好处表现在:一是可以提高锅炉设备利用率,降低燃料消耗量;二是可以充分利用热能,提高热利用率;三是便于采用高效率除尘设备,大大降低粉尘排放量。四是减少燃料的运输量,从而减少运输设备的使用,间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植树造林,绿化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