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发酵车间工艺计算书

柠檬酸发酵车间工艺计算书
柠檬酸发酵车间工艺计算书

江苏××××生物化工有限公司

年产六万吨柠檬酸生产线初步设计发酵车间工艺计算书

一、计算依据

江苏××××公司新建柠檬酸生产线采用发酵法生产柠檬酸,规划年产柠檬酸六万吨。全年按300天计算,发酵周期72小时,按照三天一罐计算。主要生产原料为木薯和玉米,初步规划为1000m3发酵罐6台,100 m3种子罐3台,设计生产技术指标为产酸13.5%,提取总收率90%,粮耗1.8T/T成品。

二、原料粉碎工段

1.总原料需求:6×104t产量×1.8=1.08×105t

每年生产日:300day

成品每天产量:60000÷300=200t

每天投料量:108000÷300=360t

2.原料中品种配比:木薯:玉米=80:20

每日投木薯量:360×0.80=288t

每日投玉米量:360×0.20=72t

3.粉碎工艺要求,按工厂劳动生产力组合和电力负荷粉碎

木薯每天粉碎时间为8h,玉米每天粉碎时间为6h

木薯粉碎量:288÷8=36t

玉米粉碎量:72÷6=12t

采用锤片式粉碎机2台:木薯、玉米各一台

初步选型:木薯粉碎机

玉米粉碎机

粉碎后要求:粉料80%以上过40目筛。

4.粉料仓储量

木薯粉容重0.5,玉米粉容重0.6,粉仓要求储存24h容量

粉碎后木薯粉储仓设计为200 m3二台

每仓可以储存木薯粉100t,共储存木薯粉200t

粉碎后玉米粉储仓设计为160 m3

可以储存玉米粉96t

能满足24h生产原料储存。

三、调浆工段

1、发酵罐单罐容积1000 m3

发酵定容0.9×1000=900 m3

发酵液原料浓度:20%,每罐批用料量180t

调浆浓度35%,连续调浆

调浆总量为:500m3左右

2、调浆池容积10 m3左右,配污水泵送料

3、配料罐

初步设计配料罐容积60 m3,三台总容积180 m3,料液木薯粉浓度30%,

每罐木薯粉调浆总量480 m3。

循环使用每罐批,8罐批可以完成。

四、喷射液化工段

1、工艺条件

木薯粉采用一级液化

玉米粉采用一级液化

单罐批总液化量600 m3左右

单罐液化工作速度60 m3 (18T干物料)/h

喷射装置单个工作能力60 m3 /h

木薯喷射后维持罐工作温度95℃,设计容量60 m3×2

单罐液化维持时间大概45min

五、过滤工段

木薯液化液采用箱式板框过滤,选用840 m2/台大型板框3台。每台板框残渣空间为16m3,3台共可贮残渣48m3。

每天按300t木薯粗纤维16%,则共有干渣重48t,板框容积符合要求。

玉米液化液不过滤,混合进罐。

六、液化糖贮罐

工艺要求:可以满足每日二个罐批贮存,料温不低于70℃。

设计450m3液化糖贮罐三只,总容量1350m3,液化糖贮罐保温和加热装置。

七、连消工段

建议采用连续灭菌工艺

1.大罐木薯液化糖体积830 m3/罐批,要求三小时内灭菌完成,每小时灭菌

277 m3

采用料带汽喷射装置

进料采用离心式料泵

灭菌温度100℃

后维持罐30 m3容积

维持时间60×30/277=6.5min能达到灭菌要求

2.木薯液化糖连消后喷淋冷却至50℃,进大罐。

喷淋冷却采用Φ65口径管道,多管并联

喷淋Φ65管20根,总截面积(0.065/2)2×π×20=0.0663㎡

流速:0.0769 m3÷0.0663=1.16m/s

冷却面积设定为500㎡

Φ65管道每m面积0.065×π=0.214㎡

管道总量:2450m,取2400m

分为10组同时进料并联冷却

进料温度100℃,出料温度50℃

冷却总热量:277 m3/h=4.6m3/min

4.6×1000×50kcal=230000kcal

冷却负荷:230000÷500=460kcal/㎡.min

八、发酵工段

1.种子罐

容积100 m3

装罐系数70%,装料容量70 m3

种子罐培养时间18h

种子罐进料灭菌冷却时间8h

辅助工作时间2h

种子罐工作周期28h

三台种子罐

2.发酵罐

容积1000 m3

装料系数0.9,单罐装料容量900 m3

平均产酸13.5%,单罐总酸900×13.5%=121.5t

每罐发酵周期60h

发酵前后辅助时间12h

单罐工作周期72h

每天二罐,总放罐体积1800 m3

3.发酵液过滤

①.初滤:采用200㎡箱式板框过滤共三台

助滤层,100㎡厢式过滤器二台

②.复滤:采用CaSO

4

③.助滤剂调浆池

④.清液贮罐400 m3一台

九、空气系统

1.空气压缩机

发酵用气比为:1:0.2

发酵罐总容积:1000 m3×6+100 m3×3=6300 m3

用气系统:0.8

用气总量:6300×0.2×0.8=1008 m3

装置三台380m3/分,一台190 m3/分,空气压缩机总输出量1330 m3/min

机器运转系数0.83,可以保证保养检修时间

空压机选型建议出口压力不小3kg/cm2

2.空气前贮罐

设置30 m3空气贮罐三台15 m3一台并联,平衡系统减少压力波动

3.空气热交换器(预冷却器)

利用冷却去水后的空气和热空气进行热交换,既冷却了热空气,又加热了处理后空气,减低空气温度,而且能节省能源。

配制一台500㎡高效热交换器(卧式)

4.空气冷凝器

配制一台500㎡卧式高效热交换器,以水为冷却介质,水温以最高28℃计算,将空气中超饱和的水份冷却到露点,以利后段气水分离。

5.空气油水分离器

采用卧式高效油水分离器使空气中油水分离,几件空气处理装置考虑卧式串接,减少管路弯道,降低损耗。

6.空气总管初选

常压下空气t0=20℃,总流量v=1000 m3/min,空气流速设12m/s,经过空压机后空气压力为0.35Mpa,温度为180℃,经过空气冷却器后出口压力为0.33 Mpa,温度为60℃

根据P1V1/T1= P2V2/T2有0.1×1000/(273+20)=0.35×V2/(273+180)

V2=442 m3/min

流速×管道截面积=流量

442/60÷12=ΠR2

R=0.442 D=0.88m

根据P2V2/T2= P3V3/T3有0.35×442/(273+180)=0.33×V3/(273+60)

V3= 344.6 m3/min 小于V2=442 m3/min

故选用直径为900mm的管

7.空气过滤器

柠檬酸生产发酵过程PH低,抗感染杂菌能力强,所以本方案选用种子罐二级过滤,发酵采用一级过滤。

a.种子罐过滤器

采用二级过滤,前级采用3μ预过滤芯,不灭菌,后级采用0.01μ精过滤芯,灭菌配一台蒸汽过滤器,2-3台种子罐每台相应配置空气过滤器

种子罐100 m3,定容70 m3,通风比0.15-0.2

每分钟用气量:10.5 m3-14 m3

选用20 m3/min,通气量过滤器

20”5芯聚四氟膜芯过滤器,蒸汽过滤器选用四氟微孔芯

b.发酵罐过滤器

采用一级精过滤器,选用0.01μ精过滤芯

灭菌配一台蒸汽过滤器

发酵罐1000 m3,定容900 m3,通风比1:0.2

每分钟最大用气量180 m3

⑴.选用200 m3/min,通气量过滤器,20”36芯聚四氟膜芯过滤器

⑵.选用100 m3/min,通气量过滤器二台并列使用,20”18芯聚四氟

膜芯过滤器

十、水平衡计算

1、工艺用水(河水)

①、种子罐配料用水

无菌冷凝水为种子液的10%

F种子罐=70×(1-10%)=63t

共有3只种子罐,配料中水和物料的配比是7:3

最大按每天两罐计算,每天最大用水量为:63×2×70%=88.2t 取90t

②、发酵罐配料用水

F发酵罐=(900-63)×(1-10%)=753.3t

共有6只发酵罐,配料中水和物料的配比是7:3

最大按每天两罐计算,每天最大用水量为:753.3×2×70%=1054t

③、洗罐用水

主要用于罐的清洗,根据经验种子罐用水1t,发酵罐用水2t

最大按每天两罐计算,清洗种子罐每天最大用水量为:1×2=2t

最大按每天两罐计算,清洗发酵罐每天最大用水量为:2×2=4t

2、灭菌冷却用水

①、种子罐灭菌冷却用水

种子罐灭菌后,温度为121℃,需要冷却到37℃,冷却水采用河水,夏天最高水温为28℃,出水温度为32℃,水的比热4.187kJ/(kg·k),发酵液比热0.95×4.187 (kg·k),平均冷却3小时。因为该过程是变温过程,可看做二段冷却:

第一阶段:冷却到50℃,冷却水出口温度46℃

70×(121-50)×0.95×4.187/{(46-28)×4.187}=262.3t

第二阶段:冷却到37℃,冷却水出口温度32℃

70×(50-37)×0.95×4.187/{(32-28)×4.187}=216.1t

∴每只种子罐的冷却水用量为:262.3+216.1=478.4t 取480t

最大按每天两罐计算,冷却水用量为:480×2=960t

每小时冷却水用量为:960÷6=160t/h

②、发酵罐灭菌冷却用水

a.喷淋冷却用水量:

冷却用水进口温度40℃,设升到55℃

物料喷淋的温度:90℃-50℃

喷淋水量(900-70)×(100-50)×0.95×4.187/{(55-40)×4.187}=2628.3t 取2630t

冷却水用量为:2630/3=877t/h

b.内盘管冷却用水量:

喷淋冷却后料液进罐温度50℃,冷却到37℃,冷却水采用河水,夏天最高水温为28℃,出水温度为32℃,平均冷却3小时。

水量900×(50-37)0.95×4.187/{(32-28)×4.187}=2778.75t

6只发酵罐用水总量:2778.75×6=16672.5t 取16680t

每小时最大用水量:2778.75/3=926t/h

3、发酵过程中冷却用水

查手册知每m3柠檬酸发酵液每小时产热11700kj/ (m3.h)

①、种子罐用水量:2×70×11700/{(32-28)×4.187}=98t/h

②、发酵罐用水量:6×900×11700/{(32-28)×4.187}=3770t/h

4、空压机耗水量:175m3/h

5、空气冷却用水量:500 m3/h

十一、蒸汽消耗量

1、1000 m3单罐发酵原料配料消耗蒸汽量

配料罐每罐60 m3,料液初始温度40℃,55℃进喷射液化器

D1=GC(t2-t1)÷(I- t2×C)×(1+η)

D—蒸汽消耗量,kg

G—被加热料液量,kg

C—料液的比热,KJ/(kg.℃)

t2—加热结束时料液的温度,℃

t1—加热开始时料液的温度,℃

I—蒸汽的热焓,KJ/kg

η—加热过程中由于热损失而增加的蒸汽消耗量,η可取5%-10% D1=GC(t2-t1)÷(I- t2×C)×(1+η)

=60×1000×4.18(55-40)÷(3040-55×4.18)×(1+0.05)

=1400kg

共计10批罐,蒸汽消耗总量:14000kg

2、喷射液化消耗蒸汽量(10h完成)

①、一级液化

D2=60×1000×4.18(105-55)÷(3040-105×4.18)×(1+0.05)

=5060kg/h

②、二级液化

物料质量变化为:(60+5.06)×1000=65060 kg/h

D3=65060×4.18(125-105)÷(3040-125×4.18)×(1+0.05)

=2270 kg/h

共计:5060+2270=7330 kg/h

3、连消阶段消耗蒸汽量

①、物料:玉米浆65×2=130t;木薯65×8=520t

玉米浆14t 95℃时进种子罐,116t 95℃时进贮罐

木薯56t 95℃时进种子罐,464t 75℃时进贮罐

洗涤水75℃时220t进贮罐

混合物78℃,共计800t

②、洗涤水加热所耗热量

D4=220×1000×4.18(80-50)÷(3040-82×4.18)×(1+0.05)

=10703kg

连消耗蒸汽(时间3小时)

D5=800×1000×4.18(100-78)÷(3040-100×4.18)×(1+0.1)

=30800kg

原料共计:800+30.8=830.8t

4、种子罐:W=40000kg,总面积230㎡

单台罐实消:95℃-121℃(表压1×105Pa)

直接蒸汽加热消耗蒸汽量

S5=70×1000×4.18(121-95)×1.05/ (3040-121×4.18)

=3152kg

保温消耗蒸汽量

S6=0.5×S5=1576 kg

5、1000 m3罐空消蒸汽消耗量W=70000kg,总面积650㎡

①、单台罐空消:罐内表压0.5×105Pa

发酵罐体加热蒸汽消耗量:

S1=70000×0.5(110-20)/ (3040-110×4.18)= 1220.8kg

填充发酵罐空间所需蒸汽消耗量(此时蒸汽密度0.8467kg/ m3):S2=1000×0.8467=846.7 kg

灭菌过程热损失量:

S3=650×43.4(70-20)/ (3040-110×4.18)=546.7 kg

罐壁附着洗涤水升温的蒸汽消耗量:

S4=650×0.001×1000×4.18(110-20)/ (3040-110×4.18)=94.8 kg 空消蒸汽总量:

S总= (S1+ S2+ S3+ S4)×1.05=2844 kg

综上所述每天消耗蒸汽:28.0+146.6+9.5+83.0+5.7=272.8(t)

6、闪蒸汽蒸汽生成量

液化液温度125℃,表压1.4×105Pa;维持罐温度100℃

物料流量65t/h,饱和水在125℃时的热焓为527.02kj/kg,在100℃时水的热焓为415.21kj/kg,在100℃时蒸汽的热焓为2674.02kj/kg,蒸汽密度0.5797kg/m3

质量为:67.3×(527.02-415.21)÷2674.02=2.81t/h

体积为:2810/0.5797=4847m3/h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

柠檬酸生产工艺简介第一节概述 一、柠檬酸的用途 (一)在食品工业的应用 1、饮料 据统计75%~80%的柠檬酸用于饮料工业。 2、果酱与果冻 3、糖果 4、冷冻食品 5、酿造酒 6、冰淇淋和酸奶 7、脂肪与油 8、腌制品 9、罐头食品和水果加工 10、豆制品和调味品 (二)柠檬酸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上应用 1、药物 “999胃泰” 2、发蜡与化妆品 (三)柠檬酸在工业上应用 1、金属净化

2、去垢剂 3、无土栽培农艺 4、矿物 5、…… 二、乳酸的用途 L-乳酸聚合成聚乳酸(PLA) 三、L-苹果酸的用途 三、葡萄糖酸的用途 四、琥珀酸的用途 我国柠檬酸发展简史 1968年我国第一家以淀粉为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成功投产的厂是上海酵母厂。同期,天津工微所开展了以适合我国国情的薯干原料深层发酵柠檬酸的研究工作。之后,上海工微所用该所的“东酒2号”黑曲霉为出发菌株,用薯干粉做培养基,很快选出了我国第一代深层发酵柠檬酸生产菌种AL558,由原轻工业部立项,组织上海、天津两个工微所、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上海新型发酵厂(筹)、上海酵母厂、天津柠檬酸厂(筹)、南通油洒厂(南通发酵厂前身)等单位,在南通油酒厂展开了善于深层发酵、全离交提取工艺的中、大型试验工作,并取得了成功,因而推动了我国柠檬酸工业于20世纪70年代初形成了工业体系。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是我国柠檬酸菌种选育的高峰期,先后选育出5代薯干原料高产菌株和适应淀粉、木薯、葡萄糖母液、糖蜜等原料的优良菌株。上海、天津两工微所和上海复旦大学生物系为此做出了很大贡献。各生产厂的广大科技人员和生产工人通过不懈地努力,提高了柠檬酸行业的整体水平,特别在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单产方面成绩突出,使我国柠檬酸发酵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无锡轻工业学院和天津轻工业学院为柠檬酸行业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力量,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1995年金其荣与蚌埠柠檬酸厂共同开发了玉米去渣发酵新工艺。同年黑龙江甘南柠檬酸厂于脱胚玉米去渣发酵工艺也成功投产。玉米新工艺的成功,使我国的柠檬酸工业进入一个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一.柠檬酸的简介 1. 柠檬酸的理化性质 柠檬酸(Citric acid),又称枸椽酸,是一种三元羧酸,其学名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于柠檬、柑桔、梅、子、梨、桃、无花果等水果中。柠檬酸具有无毒,无色,无臭特性,一般为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乙腈、乙醚等[1],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相对密度1.542g/cm3,熔点153℃(失水)。柠檬酸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175℃以上分解放出水及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水溶液呈酸性,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2. 柠檬酸的用途 柠檬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酸味,入口爽快,无后酸味,安全无毒,被广泛用作食品和饮料的酸味剂;能与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形成络合物,被用作金属加工的鳌合剂和洗净剂(起软化水作用的洗净力补充剂);还能衍生形成许多衍生物,可用作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清洗与化装品、有机材料等领域,是目前世界需求量最大的一种有机酸[2],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二.生产技术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 3 种: 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三种[17],目前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为主[18]。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

层发酵法。固态发酵能耗小但劳动力大,占地面积大,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深层通风发酵法采用不锈钢罐体,机械搅拌通风,微生物在液体相中分布均匀,发酵时不生成孢子,全部菌体细胞用于代柠檬酸,发酵速度高,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利于大规模生产。 三.生物发酵法制取柠檬酸 1.本工艺选择的原料及生产方法 本次生产工艺设计以薯干为原料,采用直接粉碎、调浆、液化,进行好气液体深层发酵,钙盐法提取,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柠檬酸 2.工艺流程 接收糖浆后,根据糖浆组成作适当的处理或配制,配成发酵原料,进行连续杀菌并冷却后,进入发酵罐,加入菌种和净化压缩空气后进行发酵;发酵液经升温、过滤处理后,进入中和罐,用中和处理;再经过过滤洗涤,得到柠檬酸钙固体,送入酸解罐,再添加酸解,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通过带式过滤机过滤、酸解过滤,除去及废炭;酸解过滤液经离子交换处理后,进行蒸发、浓缩,再进行结晶;结晶后,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对得到的湿柠檬酸晶体进行干燥与筛选,最后得到成品柠檬酸。

柠檬酸技术方案.(优选)

丰源集团 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精制柠檬酸 技术方案 北京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00二年七月

目录 1.单位简介 (3) 2.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简介 (4) 3.设计依据 (6) 4.技术指标及质量保证 (7) 5.工艺流程说明 (8) 6.供货范围 (10) 7.设备价格 (10) 8.系统交货期 (11)

1、单位简介 北京中天元环境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中天元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和岳阳市新科环保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发起并组建的高新技术企业,具有工程甲级设计资质和环境工程专项乙级设计资质。公司以环保技术和膜分离技术为主导,通过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开发了一系列的膜分离设备和环境保护设备,成功应用于石油、石化、化工、生物化工、油脂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 公司拥有一支由高级管理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研发、设计、生产和营销队伍,有着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公司凭借自己雄厚的实力,卓越的产品、先进的技术、专业的工程队伍和完善的售后服务,竭诚向您提供以下服务: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工程总包、设计、设备提供和运行管理,先进的膜分离、环保和节能设备的制造和提供,节水和回用水项目的设计、实施。

2、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简介 无机陶瓷膜的发展始于20世纪40年代,至今已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始于二战时期的Manhattan 计划,当时采用多孔陶瓷材料进行铀同位素的分离富集。 第二阶段自80年代无机陶瓷膜进入工业应用领域,相继开发出工业用无机陶瓷微滤膜(Micro filtration membrane)和无机陶瓷超滤膜(Ultra filtration membrane)及其组件,这就是液体分离时期。 第三阶段自90年起,由于无机陶瓷膜优异的性能及材料科学的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开始进入了以膜催化反应为核心的全面发展时期。 通过这三个阶段的发展,无机陶瓷膜分离技术已产业化,80年代初期成功地在法国的奶业和饮料(葡萄酒、啤酒、苹果酒)业推广应用后,其技术和产业地位逐步确立,应用已拓展至食品工业、生物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业,石油化工、冶金工业等领域,成为苛刻条件下精密过滤分离的重要新技术。 无机陶瓷膜由载体层、过渡层和膜层组成,主要以Al2O3、TiO2、ZrO2为材料,通过采用固态粒子烧结法制备载体层和过渡层,然后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膜层。起过滤作用的是膜层,它是以形状规则的喇叭形孔道均匀分布于膜层,孔径分布窄,孔隙率高。采用错流过滤的方式,以压差作为推动力,利用筛分原理,截留比膜孔径大的微粒,小于膜孔径的粒子通过膜,达到分离或浓缩的目的。常用的高分子膜微滤多采用终端过滤,随着过滤的进行,被截留微粒的积累形成滤饼,过滤阻力越来越大,膜通量则越来越小,无法长期连续运行。无机陶瓷膜采用错流过滤,错流过滤方式则明显优于终端过滤,由于存在与膜面平行方向的流体流动,产生的剪切作用使被膜截留的微粒无法沉积,随流动介质进行循环,膜面不可能形成滤饼,而是会出现动态平衡,这样膜通量不会持续下降,会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稳定或下降极慢。由于陶瓷膜孔隙率高,故阻力很小,膜通量大,过滤速度快,所需膜面积小,占地小。孔径分布窄,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0802班生物科学饶慧 (指导教师:胡远亮) 0前言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或2-羟基丙烷-l,2,3-三羧酸(2-hydroxy propane-1,2,3-triearboxylic acid)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梅、李、梨、桃、无花果等果实中,尤以未成熟者含量居多。分子式:C6H8O7(相对分子质量:192.13),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涩味。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结构上讲柠檬酸是一种三羧酸类化合物,并因此而与其他羧酸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加热至175°C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剩余一些白色晶体。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被称为第一食用酸味剂,极广泛地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等,用于饮料、糖果、酿造酒、冰淇淋、酸奶、罐头食品、豆制品与调味品等的生产中。另外,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工业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是香料和饮料的酸化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同时是化学中间体,用于制造药物,也可用于金属清洁剂、媒染剂等。柠檬酸的盐类、酯类和衍生物也各具特点,用途极为广泛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又称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体内物质糖、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三羧酸(柠檬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 实验发酵机理: 1)以薯干粉、玉米粉或淀粉等糖类为原料经黑曲霉柠檬酸产生菌(我们采用黑曲霉M288)糖化后产生高浓度的葡萄糖。 2)黑曲霉利用糖类发酵产生柠檬酸:葡萄糖以EMP(糖酵解途径或者)、HMP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摘要: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方面。它可利用糖质原料如土豆、地瓜中的淀粉等,在多种霉菌及黑曲菌的作用下,控制较低的温度和pH值、较高的通气量和糖浓度,用发酵法制得。 关键词:柠檬酸化工产品发酵法 1 产品说明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为无色、无臭、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未,易溶于水及酒精。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因为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柠檬酸在化学工业上可作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作实验试剂、色谱分析试剂及生化试剂,用作络合剂,掩蔽剂,配制缓冲溶液。采用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类作助洗剂,可改善洗涤产品的性能,可以迅速和沉淀金属离子,防止污染物重新附着在织物上,保持洗涤必要的碱性,使污垢和灰分散和悬浮,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 2 生产原理 2.1 生产方法简介 中国现有柠檬酸生产厂近百家,总年产能力约8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柠檬酸生产方法有水果提取法,

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三种。水果提取法是指柠檬酸从柠檬、橘子、苹果等柠檬酸含量较高的水果中提取,此法提取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化学合成法的原料是丙酮,二氯丙酮或乙烯酮,此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安全性低。而发酵法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节省劳动力,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仪表控制和连续化,现已成为柠檬酸生产的主要方法。 2.2 反应方程式 C12H22011 +H20+302→2C6H8O7+4H2O (蔗糖) (柠檬酸) 3 工艺过程及流程图 3.1工艺过程 3.1.1菌种培养 在4~6波美度的麦芽汁内加入25%至30%的琼脂,然后接入黑曲霉菌种(无茵操作),在30~32℃条件下培养4天左右。这种培养方法称为“斜面培养”。将麸皮和水以1:1的比例掺拌,再加入10%的碳酸钙、0.5%的硫酸铵,拌匀后装入容量为250毫升的三角瓶中,用1.5公斤压力灭菌60分钟。接人斜面培养法培养出的菌种,培养96~120小时后即可使用。 3.1.2原料处理 湿粉渣必须经过压榨脱水,使含水量在60%左右;干粉渣含水量低,应按60%的比例补足水分;结块的粉渣需粉碎成二至四毫米颗粒。然后加入2%碳酸钙、10%至11%的米糠,掺匀后,堆放2小时,

柠檬酸生产习题

柠檬酸的生产 一,填空 1、生产的柠檬酸的方法生产柠檬用的是菌。 2、发酵是利用微生物的与围棋提供适宜的条件以生产目的产物的工业技术。 3、发酵工业产品分为、、三类。 4、常用的微生物有、、和等。 5、柠檬酸发酵有、、和。我国主要采用。 6、柠檬酸发酵的工艺条件有、、和。提高培养基的溶解氧的浓度,有利于酸的产量,搅拌器的转速,可提高溶解氧的浓度。 7柠檬酸生产工艺流程包括、、和等。 8、柠檬酸生产的主要设备。 9、发酵灭菌的操作主要

有、、、等。 二、判断 1、柠檬酸是重要的生物化工产品,在柑橘类水果中含量最高。() 2、无水柠檬酸比结晶柠檬酸的吸湿性高。() 3、微生物难以用肉眼观察到,结构复杂。() 4、无菌消毒是菌种制备和发酵前的必要操作() 5、厌氧发酵生物需要氧气,柠檬酸是好氧发酵产物。() 6、柠檬酸对普通的碳钢的腐蚀性较强。() 7、柠檬酸提取纯化应用较多的是钙盐法。() 三、选择题 1、在发酵过程中,需控制微生物代谢的主要条件有() ①培养基组成②PH值③温度④通气和搅拌的影响⑤溶解浓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⑤D,②③④⑤2,下列不属于黑曲酶菌的保藏方法的是()A,冰箱保藏B,沙土管保藏C,常温保藏D,液体石蜡法 3、下列不属于柠檬酸分离提取的方法或步骤的是

() A,吸交法B,结晶C,分解D,过滤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发酵温度不仅与菌体自身的特性有关,而且还与培养基成分和浓度有关。 B,柠檬酸发酵过程中PH值控制在2——3 C,柠檬酸是发酵液固液混合物 D,湿热灭菌属于化学灭菌 四,思考题 1,为什么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发育及其代谢活动的重要因素? 2,发酵中的杂菌对操作有哪些危害?

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第十章发酵过程的工艺控制 ●知识要点和教学要求 (1)、理解微生物发酵的动力学 (2)、掌握补料分批培养 (3)、掌握连续培养 (4)、掌握发酵工艺控制最优化 (5)、掌握温度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 (6)、掌握PH值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7)、掌握泡沫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能力培养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理解微生物发酵的分类及温度、PH值、泡沫等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和控制。 ●教案内容 10.1 微生物发酵的动力学 一般来说,微生物学的生长和培养方式可以分为分批培养、连续培养和补料分批培养等三种类型。 1. 分批培养 分批培养又称分批发酵,是指在一个密闭系统内投入有限数量的营养物质后,接入少量的微生物菌种进行培养,使微生物生长繁殖,在特定的条件下只完成一个生长周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随着微生长细胞和底物、代谢物的浓度等的不断变化,微生物垢生长可分为停滞期、对数生长期、稳定期和死亡期等四个阶段,图10-1为典型的细胞菌生长曲线。 2. 停滞期 停滞期是微生物细胞适应新环境的过程。

实际上,接种物的生理状态和浓度是停滞期长短的关键。如果接种物处于对数生长期,那么就很有可能不存在停滞期,微生物细胞立即开始生长。反过来,如果接种物本身已经停止生长,那么微生物细胞就需要有更长的停滞期,以适应新的环境。 3. 对数生长期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微生物细胞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单位时间内细胞的数目或重量的增加维持恒定,并达到最大值。其生长速度可用数学方程表示: 式中,x---细胞浓度(g/l);t---培养时间(hr);---细胞的比生长速度(1/h)。如果当t=0时,细胞的浓度为x0(g/l),上式积分后就为:于是,用微生物细胞浓度的自然对数对时间作图,就可得到一条直线,该直线的斜率就等于。 微生物的生长有时也可用“倍增时间”(td)来表示,“倍增时间”(td)定义为微生物细胞浓度增加一倍所需要的时间,即: 3. 稳定期 由于细胞的溶解作用,一些新的营养物质,诸如细胞内的一些糖类、蛋白质等被释放出来,又作为细胞的营养物质,从而使存活的细胞继续缓慢地生长,出现通常所称的二次或隐性生长。 4. 死亡期 当发酵过程处惊天动地死亡期时,微生物细胞内所储存的能量已经基本耗尽,细胞开始在自身所含的酶的作用下死亡。 5. 微生物分批培养生长速度的动力学方程

柠檬酸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柠檬酸生产工艺技术及进展 周明 (辽宁科技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化工08·5) [ 摘要 ]介绍了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3种柠檬酸的生产方法以及传统生产工艺。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在开发柠檬酸生产的新原料、改进生产工艺及提取工艺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并对各种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比较。 [ 关键词 ]柠檬酸;发酵;提取 Abstract : Three methods of citric acid-production are introduced, such as separating from fruit, chemical synthesis, biological ferment .The tradition technology of citric acid-production is reviewed. The exploitation of new material, some progresses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and separation technology are presented. In addition, the principles, technique development , advantages and application are described and compared. Key words: citric acid; ferment ; separation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是世界产量较大的一种有机酸。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医药业、化学工业,并且在电子、纺织、石油、皮革、建筑、摄影、塑料、铸造和陶瓷等工业领域中也有十分广阔的应用。传统的柠檬酸生产是以薯干为原料,经生物发酵工艺和钙盐法提取工艺制得。传统工艺存在环境污染严重,生产成本高,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近年来,在生产新原料方面,研究出了以玉米粉、稻米、秸杆等为原料的生产方法[1-4],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废物排放减少。采用工业离子色谱法、母液净化处理、循环利用废糖液等技术[5-7]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降低了生产成本、能耗及污染物的排放。为保护环境,使用了离子交换树脂法、电渗析、膜分离和吸交法等提取技术[8-12] ,基本实现了清洁的生产工艺。通过这些改进,使柠檬酸的生产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等。本文介绍了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及传统的生产工艺, 阐述了国内外在新原料,生产工艺改进及新提取技术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其原理、优缺点、应用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和比较。 1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3种: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生物发酵法。1.1 水果提取法 柠檬酸可以从柠檬、橙、橘子、苹果等柠檬酸含量较高的水果中提取。当今,水果的生产已经产业化,水果产量也随之增加,并且比较集中,在考虑生态果园和综合利用时,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提取柠檬酸。但此法成本较高,不利于投入工业化生产[12,13] 。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的工艺生产流程 摘要 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方面。它可利用糖质原料如土豆、地瓜中的淀粉等,在多种霉菌及黑曲霉的作用下,控制较低的温度及PH值、较高的通气量和糖浓度,用发酵法制得。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为无色、无臭、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及酒精。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发生反应。柠檬酸主要用于食品工业,因为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柠檬酸在化学工业上可做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作实验试剂,色谱分析试剂及生化试剂,用作络合剂,掩蔽剂,配制缓冲溶液。采用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类做助洗剂,可改善洗剂产品的性能,可以迅速和沉淀金属离子,防止污染物重新附着在织物上,保持洗剂必要的碱性使污垢和灰分散和悬浮,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螯合剂。 关键词:柠檬酸,黑曲霉,发酵法

Citric Acid In The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BSTRACT citric acid is widely used in food industry,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and chemical industry, etc. It can use sugar in the raw materials such as potato, sweet potato starch, etc., under the action of a variety of mold and aspergillus Niger, control of low temperature and PH value, high ventilation and sugar concentration, using fermentation method. Citric acid or citrate, scientific name 3 - hydroxy - 3 - carboxylic glutaric acid, molecular formula C6H8O7 is colourless, odourless, translucent crystals or white powder, soluble in water and alcohol. Heating can be decomposed into a variety of products, react with acid, alkali, glycerin. Citric acid is mainly used in food industry, because of citric acid has a mild and refreshing acidity,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drinks, soft drinks, wine, candy, snacks, biscuits, canned fruit juices, dairy products, such as food manufacturing. Citric acid in the chemical industry to do chemical analysis reagent, used as laboratory reagents, chromatography analytical reagent and biochemical reagents, used as complexing agent and masking agent, buffer solution. Using citric acid or citric acid salts do help lotion, ca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detergent product, can quickly and precipitation of metal ions, and prevent pollutants are attached to the fabric again, keep the lotion, alkaline necessary make the dirt and dust dispersion and suspension,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surfactant is a kind of excellent chelating agent. Keywords: citric acid, aspergillus Niger, fermentation

柠檬酸生产工艺

柠檬酸生产工艺介绍 摘要:柠檬酸应用广泛,在食品、医药等方面都占有重要位置。制取所用材料价格低廉,条件要求适中,且采用的深层发酵法具有普遍、经济的特点。 关键词:柠檬酸发酵 1.柠檬酸简介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柠檬酸是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无臭,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后涩味。柠檬酸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它在植物体内常与酒石酸、苹果酸、草酸等有机酸共存,在动物组织中柠檬酸以游离状态或以金属盐的形式存在。商品柠檬酸主要有一水化合物和无水物。 柠檬酸用途极其广泛,在食品工业广泛用于酸味剂、增溶剂、抗氧化剂、缓冲剂、除腥脱臭剂等。在其他工业中,可作金属净化剂、去垢剂、分散剂、电镀缓冲剂和配位剂、胶粘剂,并可用于治理工业废气、废水、回收金属等。在药物中可产生泡腾,使药物中活性配料迅速溶解并提高味觉能力。 制取柠檬酸可以从水果中提取、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其中发酵是最常用和最有经济价值的方法。 2.柠檬酸发酵菌种及原材料。 2.1菌种及原材料 柠檬酸发酵工艺中,具有工业生产价值的微生物有黑曲霉、棒曲霉、文氏曲霉、芬曲霉、丁烯二酸曲霉、橘青霉、解脂假丝酵母等,其中黑曲霉和文氏曲霉在深层液态发酵生产柠檬酸最具有商品竞争优势。 凡能通过微生物代谢而产生柠檬酸的物质,都可以作为柠檬酸的发酵原料。如乙醇、木质素、纤维素、淀粉、蔗糖、乳糖、正烷烃和脂肪等。黑曲霉生产菌可以在薯干粉、玉米粉、可溶性淀粉、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糖蜜等多种培养基中生长、产酸,而且产量在微生物中最高。 2.2黑曲霉 在米曲汁或麦芽汁培养基上菌丝白色,不是绒球状,凸起。边缘整齐,菌落较小,带皱折。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生长4d成熟的孢子呈黑褐色。在察氏培养基上生长较慢,菌落边缘整齐,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着生较密。菌丝顶端着生稀疏的大型的黑褐色孢子德,成熟后呈开花状而崩裂。分生孢子是串珠状着生,黑褐色,表面粗糙且有明显的刺状突起,4.7-5.2μm,成熟后遇振动易散落。黑曲霉具有多种活力较强的酶系,能利用淀粉质物质,并且对蛋白质、单宁、纤维素、果胶等具有一定的分解能力。所以黑曲霉可以边生长、边糖化、边发酵产酸的方式生产柠檬酸。 3.设备 发酵生产过程中主要的设备有发酵罐、种母罐、抽滤桶、脱色柱、结晶锅、浓缩锅等。 其中发酵罐是用来对微生物进行发酵之用,罐中有搅拌浆,罐身有传感器,用来控制发酵中各条件的变化。种母罐用来串培养种母醪。抽虑桶采用真空和加压过滤,用于固液分离。 4.柠檬酸深层液态发酵工艺 4.1工艺流程:培菌--发酵--中和--酸解--浓缩结晶 原料粉碎培养基制备实罐液化原始菌种环境空气 实罐灭菌试管斜面过滤 麸取菌种空气机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艺工及生产柠檬酸柠檬酸的简介.一 1. 柠檬酸的理化性质 柠檬酸(Citric acid),又称枸椽酸,是一种三元羧酸,其学名为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无水物),在自然界中存在于柠檬、柑桔、梅、李子、梨、桃、无花果等水果中。柠檬酸具有无毒,无色,无臭特性,一般为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末,易溶于水、乙醇、乙腈、乙醚等[1],不溶于苯,微溶于氯仿。相对密度cm3,熔点153℃(失水)。柠檬酸结晶形态因结晶条件不同而不同,有无水柠檬酸,也有含结晶水的柠檬酸。在干燥空气中微有风化性,在潮湿空气中有潮解性,175℃以上分解放出水及二氧化碳。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水溶液呈酸性,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2. 柠檬酸的用途 柠檬酸具有令人愉悦的酸味,入口爽快,无后酸味,安全无毒,被广泛用作食品和饮料的酸味剂;能与二价或三价的阳离子形成络合物,被用作金属加工的鳌合剂和洗净剂(起软化水作用的洗净力补充剂);还能衍生形成许多衍生物,可用作有机化学工业的原料。因此被广泛用于食品饮料、医药化工、清洗与化装品、 有机材料等领域,是目前世界需求量最大的一种有机酸[2],到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取代柠檬酸的酸味剂。 二.生产技术 柠檬酸的生产方法共可分为3 种: 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 生物发酵法

三。发酵法又分为固体发酵法和液体深[18],目前以发酵法生产柠檬酸为主[17]种 不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固态发酵能耗小但劳动力大,占地面积大,层发酵法。深层通风发酵法采用不锈钢罐体,机械搅拌通风,微生物在液体相中分布均匀,发酵时不生成孢子,全部菌体细胞用于代谢柠檬酸,发酵速度高,实现了机械化或自动化操作,利于大规模生产。 生物发酵法制取柠檬酸.三 本工艺选择的原料及生产方法1. 本次生产工艺设计以薯干为原料,采用直接粉碎、调浆、液化,进行好气液体深层发酵,钙盐法提取,最后结晶、干燥得到柠檬酸 工艺流程2. 接收糖浆后,根据糖浆组成作适当的处理或配制,配成发酵原料,进行连续杀菌并冷却后,进入发酵罐,加入菌种和净化压缩空气后进行发酵;发酵液经升中和处理;再经过过滤洗涤,得到柠檬酸钙固温、过滤处理后,进入中和罐,用酸解,并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然后,通过带式过滤机体,送入酸解罐,再添加浓缩,酸解过滤液经离子交换处理后,及废炭;进行蒸发、过滤、酸解过滤,除去 再进行结晶;结晶后,用离心机进行固液分离,对得到的湿柠檬酸晶体进行干燥与筛选,最后得到成品柠檬酸。 淀粉筛配 酸

柠檬酸生产工艺设计

柠檬酸生产工艺设 计 1

柠檬酸及生产工艺 摘要:柠檬酸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医药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方面。它可利用糖质原料如土豆、地瓜中的淀粉等,在多种霉菌及黑曲菌的作用下,控制较低的温度和pH值、较高的通气量和糖浓度,用发酵法制得。 柠檬酸又名枸橼酸,学名3-羟基-3-羧基戊二酸,分子式C6H8O7为无色、无臭、半透明结晶或白色粉未,易溶于水及酒精。加热能够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主要应用于食品工业,因为柠檬酸有温和爽快的酸味,普遍用于各种饮料、汽水、葡萄酒、糖果、点心、饼干、罐头果汁、乳制品等食品的制造。柠檬酸在化学工业上可作化学分析用试剂,用作实验试剂、色谱分析试剂及生化试剂,用作络合剂,掩蔽剂,配制缓冲溶液。采用柠檬酸或柠檬酸盐类作助洗剂,可改进洗涤产品的性能,能够迅速和沉淀金属离子,防止污染物重新附着在织物上,保持洗涤必要的碱性,使污垢和灰分散和悬浮,提高表面活性剂的性能,是一种优良的鳌合剂。 承办单位:南充市柠檬酸生产厂 可行性研究: 中国现有柠檬酸生产厂近百家,总年产能力约8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柠檬酸生产国和出口国。当前,柠檬酸生产方法有水果提取法,化学合成法和生物发酵法三种。水果提取法是指柠檬酸从柠檬、橘子、苹果等柠檬酸含量较高的水果中提取,此法提取 2

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化学合成法的原料是丙酮,二氯丙酮或乙烯酮,此法工艺复杂,成本高,安全性低。而发酵法发酵周期短,产率高,节省劳动力,占地面积小,便于实现仪表控制和连续化,现已成为柠檬酸生产的主要方法。南充的农副产品大多为红 薯、地瓜。原料来源充分,交通便利,人口聚集,给柠檬酸的销售带来了莫大的好处。 反应方程式 C12H2 +H20+302→ 2C6H8O7+4H2O (蔗糖) (柠檬酸) 项目设计方案: 一.工艺过程 1菌种培养 在4~6波美度的麦芽汁内加入25%至30%的琼脂,然后接入黑曲霉菌种(无茵操作),在30~32℃条件下培养4天左右。这种培养方法称为”斜面培养”。将麸皮和水以1:1的比例掺拌,再加入10%的碳酸钙、0.5%的硫酸铵,拌匀后装入容量为250毫升的三角瓶中,用1.5公斤压力灭菌60分钟。接人斜面培养法培养出的菌种,培养96~120小时后即可使用。 2原料处理 湿粉渣必须经过压榨脱水,使含水量在60%左右;干粉渣含水量低,应按60%的比例补足水分;结块的粉渣需粉碎成二至四毫米颗 3

发酵工艺过程控制样本

第七章发酵工艺过程控制 教学目的: 1、熟悉发酵过程的主要控制参数; 2、掌握各因素对发酵过程的影响、过程控制方法和原理; 3、熟悉几种发酵操作类型。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发酵过程中的代谢变化与控制参数 一、发酵工艺过程控制的重要性 从产物形成来说, 代谢变化就是反映发酵中的菌体生长、发酵参数的变化(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和产物形成速率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发酵过程的代谢变化规律 这里介绍分批发酵、补料分批发酵、半连续发酵及连续发酵四种类型的操作方式下的代谢特征。 1、分批发酵 指在一个封闭的培养系统内含有初始限制量的基质的发酵方式。即一次性投料, 一次性收获产品的发酵方式。 在分批培养过程中根据产物生成是否与菌体生长同步的关系, 将微生物产物形成动力学分为 ( 1) 生长关联型 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成正比。这种产物一般是微生物分解基质的直接产物, 如酒精, 但也有某些酶类, 如脂肪酶和葡萄糖异构酶 对于生长关联型产品, 可采用有利于细胞生长的培养条件, 延长与产物合成有关的对数生长期。 ( 2) 非生长关联型 产物的生成速率与菌体生长速率成无关, 而与菌体量的多少有关。

对于非生长关联型产品, 则宜缩短菌体的对数生长期, 并迅速获得足够量的菌体细胞后, 延长稳定期, 从而提高产量。 2、补料-分批发酵 是指分批培养过程中, 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与传统的分批发酵相比, 优点在于使发酵系统中维持很低的基质浓度。低基质浓度的优点: ( 1) 能够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 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 使不至于加剧供氧的矛盾; ( 2) 克服养分的不足, 避免发酵过早结束。 3、半连续发酵 是指在补料-分批发酵的基础上, 间歇地放掉部分发酵液的培养方法。 优点: ( 1) 能够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 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 使不至于加剧供氧的矛盾; ( 2) 克服养分的不足, 避免发酵过早结束; ( 3) 缓解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 4、连续发酵 又称连续流动培养或开放型培养, 即培养基料液连续输入发酵罐, 并同时放出含有产品的发酵液的培养方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培养, 所提供的基质对菌的生长就受到限制, 培养液中的菌体浓度能保持一定的稳定状态。 与传统的分批发酵相比, 连续培养有以下优点: ( 1) 维持低基质浓度: 能够除去快速利用碳源的阻遏效应, 并维持适当的菌体浓度, 使不至于加剧供氧的矛盾; ( 2) 避免培养基积累有毒代谢物; ( 3) 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单位时间的产量, 节省发酵罐的非生产时间; ( 4) 便于自动控制。 但连续培养也有缺点:

实验室生产柠檬酸

实验五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或2-羟基丙烷-l,2,3-三羧酸(2一hydroxy propane-1,2,3一triearboxylic acid)。商品柠檬酸 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无色透明,有光泽的含一个结晶水的晶体,其分子式为C 6H 8 O 7 ·H 2 O,相对分子 质量为210.14。另一种为无色半透明全对称晶体的无水柠檬酸,分子式为C 6H 8 O 7 ,相对分子质量 192.13。柠檬酸因无毒、水溶性好、酸味适度、易被吸收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 医药、化工、化妆品、清洗(洗涤)、建筑等工业部门。其中食品和饮料业占56%,清洗(洗涤剂)业占20%,医药和化妆品占11%,其他工业占13%。 1893年前,人们主要从柑橘、菠萝和柠檬等果实中制取柠檬酸。.1893年后发现微生物可产生柠檬酸,1951年美国Miles公司首先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浅盘发酵生产柠檬酸,60年代开始采用薯干粉直接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 能够产生柠檬酸的微生物很多,青霉、毛霉、木霉、曲霉、葡萄孢菌及酵母中的一些菌株都能够利用淀粉质原料或烃类大量积累柠檬酸。最具商业竞争优势的是采用黑曲霉、文氏曲霉和解脂假丝酵母等菌种的深层液体发酵。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黑曲霉的糖质原料发酵生产柠檬酸。 本实验以薯干粉或玉米粉为原料,采用黑曲霉,通过深层液体(摇瓶)发酵产生柠檬酸。柠檬酸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丝体和残存杂质,过滤液中加入碳酸钙中和,生成柠檬酸钙沉淀。将获得柠檬酸钙再用稀硫酸酸解生成柠檬酸和硫酸钙沉淀而制得粗制柠檬酸液,粗制柠檬酸液再经活性炭脱色、离子交换脱盐制得精制柠檬酸液。精制柠檬酸液经真空浓缩、结晶制得符合英国药典BP-98版标准的无水或一水柠檬酸。 一、实验目的 了解柠檬酸发酵原理及过程,掌握柠檬酸深层液体发酵及中间分析方法。 二、实验原理 黑曲霉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代谢途径被认为:黑曲霉生长繁殖时产生的淀粉酶、糖化酶首先将薯干粉或玉米粉中的淀粉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糖酵解途径(EMP)和HMP途径转变为丙酮酸; 丙酮酸由丙酮酸氧化酶氧化生成乙酸和CO 2 ,继而经乙酰磷酸形成乙酰辅酶A,然后在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缩合酶)的作用下生成柠檬酸。黑曲霉在限制氮源和锰等金属离子条件下,同时在高浓度葡萄糖和充分供氧的条件下,TCA循环中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受阻遏,TCA循环变成“马蹄形”,代谢流汇集于柠檬酸处,使柠檬酸大量积累并排出菌体外。其理论反应式为: C 6H 12 O 6 +1.5O 2 C 6 H 8 O 7 +2H 2 O 柠檬酸理论得率为106.7%,若以含一个结晶水的柠檬酸计为116.7%。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

柠檬酸液态发酵及提取工艺综述 摘要:发酵有固态发酵、液态浅盘发酵和深层发酵3种方法。液态浅盘发酵多以糖蜜为原料,其生产方法是将灭菌的培养液通过管道转入一个个发酵盘中,接入菌种,待菌体繁殖形成菌膜后添加糖液发酵。发酵时要求在发酵室内通入无菌空气。国内目前有很多人研究了MgCl2、普鲁兰酶、植酸钠、磷浓度、菌种、木薯原料、纤维素糖化液、玉米粉淀粉混合原料、接种量和碳氮比、溶解氧、发酵罐搅拌系统、尿素、乙醇等添加剂、初始含糖量、温度、pH、发酵时间等等对黑曲霉发酵产酸的影响,从而改良提取工艺。 关键词:柠檬酸液态发酵提取工艺 一、前言 柠檬酸(citric acid)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或2-羟基丙烷-l,2,3-三羧酸(2-hydroxy propane-1,2,3-triearboxylic acid)是生物体主要代谢产物之一,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存在于柠檬、柑橘、菠萝、梅、李、梨、桃、无花果等果实中,尤以未成熟者含量居多。分子式:C6H8O7(相对分子质量:192.13),无色透明或半透明晶体,或粒状、微粒状粉末,虽有强烈酸味,但令人愉快,稍有涩味。极易溶于水,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从结构上讲柠檬酸是一种三羧酸类化合物,并因此而与其他羧酸有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加热至175°C时它会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剩余一些白色晶体。柠檬酸是一种较强的有机酸,有3个H+可以电离;加热可以分解成多种产物,与酸、碱、甘油等发生反应。 柠檬酸被称为第一食用酸味剂,极广泛地用作酸味剂、增溶剂、缓冲剂、抗氧化剂等,用于饮料、糖果、酿造酒、冰淇淋、酸奶、罐头食品、豆制品与调味品等的生产中。另外,在药物、美容品、化妆品工业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它是香料和饮料的酸化剂,在食品和医学上用作多价螯合剂,同时是化学中间体,用于制造药物,也可用于金属清洁剂、媒染剂等。柠檬酸的盐类、酯类和衍生物也各具特点,用途极为广泛而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二、柠檬酸液态发酵 1、柠檬酸发酵机理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又称三羧酸循环[5](tricarboxylic acid cycle),克雷

发酵工艺控制

发酵工艺控制 2.1概述 一. 发酵体系的主要特征 1. 细胞内部结构和代谢反应的复杂性 2. 细胞所处环境的复杂性 3. 过程系统状态的时变性及参数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影响因素多,有的因素未知,主要影响因素变化。 发酵水平主要取决于:生产菌种的特性;对工艺条件的控制(适合程度) 必须了解:菌体的生理代谢规律工艺条件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控制发酵过程的有关变化规律 常规发酵的工艺控制参数:温度、pH、搅拌转速与功率、空气流量、罐压、液位、补料速率及补料量等。 二. 发酵过程的参数检测 1.直接状态参数 指能直接反映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生理代谢状况的参数 包括:pH、DO、溶解CO2、尾气O2、尾气CO2 、黏度、基质和产物浓度、菌体浓度(OD、DCW、湿重)等 参数的检测 在线检测各种传感器:pH电极、DO电极、温度电极、液位电极、泡沫电极尾气分析仪:测尾气O2和CO2含量 离线检测分光光度计、pH 计、温度计、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色质连用(GC-MS)等 2.间接状态参数 指利用直接状态参数计算求得的参数 包括:比生长速率μ、摄氧率OUR、CO2释放率CER、呼吸商RQ、氧的得率系数YX/O 、氧体积传质系数KLa、基质比消耗速率QS、产物比生成速率Qp等 综合各种状态参数,获得代谢过程的各种信息,从而对发酵过程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控制,以获得最经济的发酵生产。 三. 发酵过程的代谢调控和优化 1. 代谢调控 以代谢(流)的调节最重要 调节酶的合成量,称为“粗调”调节酶的催化活性,称为“细调” 工艺控制和过程优化的实质,就是利用各种方法和手段,使细胞的外部和内部环境最适合基质和能量流向产物合成的生物途径,以获得最大的产量。 2. 发酵过程优化的一般步骤 确定反映发酵过程的各种理化参数及其检测方法 研究这些参数的变化对发酵过程的影响及其机制,获得最佳的范围和最适的水平 建立数学模型定量描述个参数间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过程优化控制提供依据 通过计算机实施在线自动检测和控制,验证各种控制模型的可行性及其适用范围,实现发酵过程的最优控制 2.2基质浓度对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先进的培养基组成是充分支持高产、稳产和经济的发酵过程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 基质种类 一般包括: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前体

实验24-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

黑曲霉发酵生产柠檬酸 柠檬酸(citric acid )又名枸橼酸,学名2-羟基丙烷三羧酸(2-hydroxytricarboxylic acid )、2--羟基丙烷-1,2,3-三羧酸(2-hydroxy propane-1,2,3-tricarboxylic acid )。商品柠檬酸有两种形式:一种为无色透明,有光泽的含一个结晶水的晶体,其分子式为C 6H 807·H 2O,相对分子质量为210.14。另一种为无色半透明全对称晶体的无水柠檬酸,分子式为C 6H 8O 7,相对分子质量192.13。柠檬酸因无毒、水溶性好、酸味适度、易被吸收和价格低廉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化妆品、清洗(洗涤)、建筑等工业部门。1893年前,人们主要从柑橘、菠萝和柠檬等果实中制取柠檬酸。1893年后发现微生物可产生柠檬酸,1951年美国Miles 公司首先采用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我国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开始浅盘发酵生产柠檬酸,60年代开始采用薯干粉直接深层发酵法生产柠檬酸。 能够产生柠檬酸的微生物很多,青霉、毛霉、木霉、曲霉、葡萄孢菌及酵母中的一些菌株都能够利用淀粉质原料或烃类大量积累柠檬酸。至今世界上消费的柠檬酸主要采用发酵法,而最具商业竞争优势的是采用黑曲霉(Asp.niger )、文氏曲霉(Asp.Wentii )和解脂假丝酵母等菌种的深层液体发酵。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黑曲霉的糖质原料发酵生产柠檬酸。 本实验以薯干粉或玉米粉为原料,采用黑曲霉,通过深层液体(摇瓶)发酵产生柠檬酸。柠檬酸发酵液经过滤除去菌丝体和残存杂质,过滤液中加入碳酸钙中和,生成柠檬酸钙沉淀。将获得柠檬酸钙再用稀硫酸酸解生成柠檬酸和硫酸钙沉淀而制得粗制柠檬酸液,粗制柠檬酸液再经活性碳脱色、离子交换脱盐制得精制柠檬酸液。精制柠檬酸液经真空浓缩、结晶制得符合英国药典BP-98版标准的无水或一水柠檬酸。 5.3.1 柠檬酸发酵 1、 实验目的 了解柠檬酸发酵原理及过程,掌握柠檬酸深层液体发酵及发酵过程中生化指标的分析方法。 2、实验原理 黑曲霉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代谢途径被认为是:黑曲霉生长繁殖时产生的淀粉酶、糖化酶首先将薯干粉或玉米粉中的淀粉转变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过酵解途径(EMP )和HMP 途径转变为丙酮酸;丙酮酸由丙酮酸氧化酶氧化生成乙酸和CO 2,继而经乙酰磷酸形成乙酰辅酶A ,然后在柠檬酸合成酶(柠檬酸缩合酶)的作用下生成柠檬酸。黑曲霉在限制氮源和锰等金属离子条件下,同时在高浓度葡萄糖和充分供氧的条件下,TCA 循环中的ɑ-酮戊二酸脱氢酶受阻遏,TCA 循环变成“马蹄型”,代谢流汇集于柠檬酸处,使柠檬酸大量积累并排出菌体外。其理论反应式为: O H O H C O O H C 27862612625.1+→+ 柠檬酸理论得率为106.7%,若以含一个结晶水的柠檬酸计为116.7%。 3、实验装置材料与流程 (1) 实验装置与材料 ① 实验装置 旋转式摇床、恒温培养箱、高速离心机(4000-6500r/min )。 ② 菌种 黑曲霉(Asp.niger )柠檬酸生产菌株Co8-27。 ③ 材料 麸皮、马铃薯 、薯干粉、蔗糖、玉米粉、大麦芽、大米、琼脂、淀粉酶(中温酶与高温酶)。 ④ 器皿 15mL 试管、100mL 三角瓶、2000mL 烧杯、500mL 三角瓶、离心管若干。 ⑤ 试剂 0.1429mol/L NaOH 、1%酚酞试剂、斐林甲、乙溶液、0.01%标准葡萄糖溶液。 (2) 试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