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军用信息技术与软件标准精选(最新)

GJZ102A《GJB/Z 102A-2012 军用软件安全性设计指南》

GJ117《GJB/T117-1999 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计划指南》

GJ136Z《GJB/Z 136-2003 Z 通用信息处理平台集成与运行指南》

GJ140Z《GJB/Z140-2004 Z 电子对抗装备现场维修数据收集指南》

GJ141Z《GJB/Z141-2004 Z 军用软件测试指南》

GJ142Z《GJB/Z142-2004 Z 军用软件安全性分析指南》

GJ143Z《GJB/Z143-2004 Z 军用智能辅助决策开发工具》

GJ156Z《GJB/Z156-2011 Z 军事电子信息系统体系结构设计指南》

GJ157Z《GJB/Z157-2011 Z 军用软件安全保证指南》

GJZ161《GJB/Z 161-2012 军用软件可靠性评估指南》

GJ229A《GJB 229A-2000 军用微波接力通信系统接口》

GJ238A《GJB238A-1997 战术调频电台测量方法》

GJ318《GJB318A-1997 战术调频电台通用规范》

GJ322A《GJB322A-1998 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

GJ367A《GJB367A-2001 军用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438B《GJB438B-2009 Z 军用软件开发文档通用要求》

GJ662《GJB662A-1997 野战数字无线电接力设备的频繁段和容量系列》

GJ663A《GJB 663A-2012 军用通信系统安全通用要求》

GJ883A《GJB883A-2003 对流层散射通信系统通用规范》

GJ915《GJB915A-1997 纤维光学试验方法》

GJ1127《GJB 1127A-2003 机载短波单边带通信设备通用规范》

GJ1128A《GJB 1128A-2002 机载超波电台通用规范》

GJ1142.4《GJB 1142.4A-2004 野战地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第:回路群》

GJ1142.5《GJB 1142.5A-2004 野战地域通信系统通用要求:单路有线入口》 GJ1145A《GJB1145A-2010 Z 通信和指挥自动化军工产品定型试验规程》

GJ1211A《GJB 1211A-2007 野战用户电话交换机通用规范》

GJ1268A《GJB1268A-2004 军用软件验收要求》

GJ1427A《GJB1427A-1999 光纤总规范》

GJ1428A《GJB1428A-1999 光缆总规范》

GJ1567.2《GJB1567.2-1992 话音频带调制解调器的差错控制方法 用于带有异步至同步转换DCE的差错校正方法》

GJ1659《GJB1659-1993 光纤光缆接头总规范》

GJ1783《GJB1783-1993 硬波导组件总规范》

GJ1901《GJB 1901A-2003 军用巨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GJ2077A《GJB 2077A-2007 短波自适应通信系统自动线路建立规程》

GJ2088A《GJB 2088A-2002 压制性雷达干扰机通用规范》

GJ2089A《GJB 2089A-2003 通信对抗监测分析接收机通用规范》

GJ2090A《GJB 2090A-2003 瞄准式通信干扰机通用规范》

GJ2101《GJB 2101A-2002 超短波对空指挥电台通用规范》

GJ2242《GJB2242-1994 时统设备通用规范》

GJ2434《GJB2434A-2004 军用软件产品评价》

GJ2436《GJB2436-1995 天线术语》

GJ2454《GJB 2454A-2003 军用光缆填充膏规范》

GJ2763《GJB2763-1996 通信设备话音质量等级标准与评测方法》

GJ2786A《GJB2786A-2009 Z 军用软件开发通用要求》

GJ2824《GJB 2824-1997 军用数据安全要求》

GJ2928A《GJB 2928A-2012 战术超短波跳频电台通用规范》

GJ2929《GJB2929-1997 战术短波跳频电台通用规范》

GJ2991A《GJB2991A-2008 Z B时间码接口终端通用规范》

GJ3012A《GJB 3012A-2007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中心台信道机通用规范》GJ3083A《GJB 3083A-2007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移动用户台通用规范》 GJ3084A《GJB 3084A-2007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交换机通用规范》

GJ3180《GJB 3180-1998 军用计算机容错要求与测评》

GJ3181《GJB3181-1998 军用软件支持环境选用要求》

GJ3629《GJB3629-1999 军用通信装备使用手册编写规定》

GJ4072A《GJB4072A-2006 军用软件质量监督要求》

GJ4195《GJB4195-2001 外设部件互连(PCI)总线》

GJ4210.1《GJB4210.1-2001 军用无线电通信设备通用检验验收规程超短波电台》GJ4210.2《GJB4210.2-2001 军用无线电通信设备通用检验验收规程短波电台》 GJ4211《GJB4211-2001 军用通信台站通信电源系统通用要求》

GJ4353《GJB4353-200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与性能测试要求》

GJ4354《GJB4354-2002 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通用要求》

GJ4371《GJB4371-2002 通信设备诊断知识数据结构》

GJ4411《GJB 4411-2002 光缆组件通用规范》

GJ4897《GJB 4897-2003 军用计算机病毒防治要求》

GJ4951《GJB 4951-2003 军用通信装备维修手册编写规定》

GJ4952《GJB 4952-2003 战术互联网通用要求》

GJ5000A《GJB5000A-2008 Z 军用软件研制能力成熟度模型》

GJ5024《GJB 5024-2003 军用光缆阻水纱规范》

GJ5080Z《GJB 5080-2004 Z 军用通信设施雷电防护设计与使用要求》

GJ5081Z《GJB 5081-2004 Z 军用ATM层信元传送性能测试通用要求》

GJ5082Z《GJB 5082-2004 Z 战术无线通信系统软件通信体系结构》

GJ5083Z《GJB 5083-2004 Z 核爆炸冲击波对地面野战通信装备的破坏等级及防护要求》

GJ5084Z《GJB 5084-2004 Z 光纤通用数字通道故障检测》

GJ5085Z《GJB 5085-2004 Z 军事综合信息网多协议标记交换互通技术要求》 GJ5086Z《GJB 5086-2004 Z 军事综合信息网路由交换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GJ5087Z《GJB 5087-2004 Z 指挥自动化网无线接入模式》

GJ5088Z《GJB 5088-2004 Z 军用建筑物网络布线系统工程设计通用要求》

GJ5095《GJB5095-2002 信息技术安全通用要求》

GJ5169《GJB5169-2004 高性能计算机磁盘阵列通用规范》

GJ5174《GJB5174-2004 短波/超短波有源测向天线参数系列》

GJ5175《GJB5175-2004 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处理系统通用要求》

GJ5177《GJB5177-2004 军用通信器材出口包装要求》

GJ5185《GJB5185-2004 雷达对抗数字瞬时测频接收机模块规范》

GJ5187《GJB5187-2004 有源相控阵通信干扰天线通用规范》

GJ5196《GJB5196-2004 短波通信对抗搜索分析接收机通用规范》

GJ5234《GJB5234-2004 军用软件验证和确认》

GJ5235《GJB5235-2004 军用软件配置管理》

GJ5236《GJB5236-2004 军用软件质量度量》

GJ5241《GJB5241-2004 概念建模语言IDEF1X的句法和语义》

GJ5301《GJB5301-2004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管理和控制设备通用规范》

GJ5368《GJB 5368-2005 计算机病毒防治系统技术要求》

GJ5301《GJB5301-2004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管理和控制设备通用规范》

GJ5371《GJB 5371.1-2005 信息技术安全评估准则:简介和一般模型》

GJ5793《GJB5793-2006 Z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分析产品测评方法》

GJ5454Z《GJB5454-2005 Z 短波数字化抗干扰系列电台操作显示要求》

GJ5455Z《GJB5455-2005 Z 无线综合接入系统通用规范》

GJ5462Z《GJB5462-2005 Z 军用通信装备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GJ5463Z《GJB5463-2005 Z 军用通信装备随机文件配发和使用要求》

GJ5672《GJB5672-2006 Z 车载式通信对抗测向站通用规范》

GJ5716《GJB5716-2006 Z 军用软件开发库、受控库和产品库通用要求》

GJ5793《GJB5793-2006 Z 网络安全漏洞扫描分析产品测评方法》

GJ5794.1《GJB5794.1-2006 Z 网络入侵检测产品测评方法第1部分:网络型产品》

GJ5794.2《GJB5794.2-2006 Z 网络入侵检测产品测评方法第2部分:主机型产品》

GJ5806Z《GJB5806-2006 Z 智能密钥卡通用规范》

GJ5865K《GJB 5865-2006 K 线性令牌传递多路数据总线有效性测试方法》

GJ5866K《GJB 5867-2006 K 航空单芯多模光纤光缆连接器规范》

GJ5880K《GJB 5880-2006 K 软件配置管理》

GJ5927K《GJB 5927-2007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合路器通用规范》

GJ5928K《GJB 5928-2007 军用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信道控制器通用规范》 GJ5930Z《GJB 5930-2007 军用电台配套设备品种系列》

GJ5931Z《GJB 5931-2007 军用有中继海底光缆通信系统通用要求》

GJ5932Z《GJB 5932-2007 军用搬移式全光中继设备规范》

GJ5933Z《GJB5933-2007 Z 军用搬移式同步数字传送网设备规范》

GJ5934Z《GJB 5934-2007 军用微波接力通信设备测试接口》

GJ5935Z《GJB 5935-2007 军用低速声码器接口通用要求》

GJ5942K《GJB 5942-2007 军用光接入网通用要求》

GJ5950《GJB 5950-2007 战略卫星通信支线网Ku频段车载站通用规范》

GJ5951《GJB 5951-2007 呼入军用电话网主叫标识传送要求》

GJ5952《GJB 5952-2007 装甲综合通信车通用要求》

GJ5954K《GJB 5954-2007 通信靶场通用试验规程 中长波电台》

GJ5955K《GJB 5955-2007 通信靶场通用试验规程 化学电源》

GJ5956K《GJB 5956-2007 通信靶场通用试验规程 通信车》

GJ5957K《GJB 5957-2007 通信靶场通用试验规程 卫星通信系统地球站》

GJ5958K《GJB 5958-2007 战场通信频率管理系统干扰频谱监测仪通用规范》 GJ5959K《GJB 5959-2007 战场通信频率管理系统频率管理终端通用规范》

GJ5958K《GJB 5958-2007 战场通信频率管理系统干扰频谱监测仪通用规范》 GJ5959K《GJB 5959-2007 战场通信频率管理系统频率管理终端通用规范》

GJ6321Z《GJB6321-2008 Z 军用计算机电磁泄漏干扰器通用规范》

GJ6363Z《GJB6363-2008 Z 地空通信干扰设备定型试验规程》

GJ6389Z《GJB6389-2008 Z 军用软件评审》

GJ6411K《GJB6411-2008 K 光纤通道航空电子环境》

GJ6741Z《GJB6741-2009 Z 数字通信干扰效果评定准则》

GJ6919Z《GJB6919-2009 Z 导电纤维丝束性能测试评价方法》

GJ6921Z《GJB6921-2009 Z 军用软件定性测评大纲编制要求》

GJ6922Z《GJB6922-2009 Z 军用软件定性测评报告编制要求》

GJ7082Z《GJB7082-2010 Z 卫星通信机载站天线分系统通用规范》

GJ7093Z《GJB7093-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中间件接口》

GJ7094Z《GJB7094-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波形装配与部署要求》

GJ7095Z《GJB7095-2010 Z 软件通信系统结构硬件抽象层应用程序接口》

GJ7096.1Z《GJB7096.1-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第1部分:通则》

GJ7096.2Z《GJB7096.2-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第2部分:核心框架》

GJ7096.3Z《GJB7096.3-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第3部分:资源组件》

GJ7096.4Z《GJB7096.4-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第4部分:设备组件》

GJ7096.5Z《GJB7096.5-2010 Z 软件通信体系结构标准符合性测试方法第5部分:波形》

GJ7151Z《GJB7151-2011 Z 可信计算平台通用要求》

GJ7170Z《GJB7170-2011 Z 网络安全管理类产品测评方法》

GJ7174Z《GJB7174-2011 Z 抗拒绝服务类产品测评方法》

GJ7249Z《GJB7249-2011 Z 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J7250Z《GJB7250-2011 Z 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GJ7562《GJB 7562-2012 军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局域网防护通用要求》

GJ7563《GJB 7563-2012 无线通信综合测试仪检定规程》

GJ7700Z《GJB7700-2012 Z 军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测评要求》

H244《HB/Z244-1993 软件支持环境》

H7691《HB7691-2001 三十二位计算机指令系统结构》

H7692《HB7692-2001 三十二位机载计算机内总线》

QJ3126A《QJ3126A-2008 航天软件产品保证要求》

QJ3262《QJ 3262-2005 高可靠性实时嵌入式软件设计指南》

SJ10367《SJ/T10367-1993 计算机过程控制软件开发规程》

SJ10663《SJ/T10663-1995 光纤设备与部件测量方法》

SJ10711《SJ/T10711-1996 移动通信设备标准试验条件》

SJ10721《SJ/T10721-1996 公用移动通讯系统移动台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SJ11116《SJ/T11116-1997 光纤预制棒总规范》

SJ11118《SJ/T11118-1997 8GHz数字微波通信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SJ11193《SJ/T11193-1998 微型数字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性能要求》

SJ11201《SJ/T11201-1999 2000年符合性测试规范》

SJ11228《SJ/T11228-2000 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体制》

SJ11229《SJ/T11229-2001 手持式个人信息处理设备中文应用程序接口规范》 SJ11240《SJ11240-2001 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2点阵字型》 SJ11241《SJ11241-2001 信息技术: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4点阵字型》 SJ11242.1《SJ11242.1-2001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64点阵字型:宋体》

SJ11242.2《SJ11242.2-2001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64点阵字型:黑体》

SJ11242.3《SJ11242.3-2001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64点阵字型:楷体》

SJ11242.4《SJ11242.4-2001 信息技术:通用多八位编码字符集(Ⅰ区)汉字64点阵字型:仿宋体》

SJ11243《SJ/T11243-2001触摸查询一体机通用规范》

SJ11262《SJ/T11262-2002 互联网机顶盒通用规范》

SJ11270《SJ/T11270-2002 信息技术鼠标器通用规范》

SJ11271《SJ/T11271-2002 数字域名规范》

SJ11289《SJ/Z11289-2003 面向对象领域工程指南》

SJ20657《SJ 20657-1998 特警通信系统通用规范》

SJ20682《SJ 20682-1998 Lx波段固态脉冲功率模块通用规范》

SJ20686《SJ 20686-1998 中继信令处理模块通用规范》

SJ20723《SJ20723-1998 GG6001型脉冲信号光电隔离组件详细规范》

SJ20724《SJ20724-1998 GG240型多路高速数据光电隔离组件详细规范》

SJ20726《SJ 20726-1999 GPS定时接收设备通用规范》

SJ20727《SJ 20727-1999 舰载数字光接收机通用规范》

SJ20728《SJ 20728-1999 低频/甚低频发射机通用规范》

SJ20771《SJ20771-2000 军用通信系统音质的MOS评价法》

SJ20772《SJ20772-2000 军用激光大气通信机规范》

SJ20773《SJ20773-2000 野战光缆开口引接系统通用规范》

SJ20775《SJ20775-2000 军用磁光盘通用规范》

SJ20822《SJ20822-2002 信息技术:软件维护》

SJ20823《SJ20823-2002 信息技术:软件生存周期过程配置管理》

SJ20839《SJ20839-2002 长波地波传输道计算方法》

SJ20840《SJ20840-2002 三军协同无线电通信系统与相关网系互连互通要求》 SJ20841《SJ20841-2002 II型无线双工移动通信系统保密设备接口要求》

SJ20849《SJ20849-2002 军用通信网络管理系统通用安全要求》

SJ20850《SJ20850-2002 军用UHF移动通信系统数字加密体制》

SJ20851《SJ20851-2002 军用数字保密自动电话网密钥管理中心通用规范》 SJ20852《SJ20852-2002 军用通信系统音质MOS评价测试语音数据库》

SJ20854《SJ20854-2002 数字视频光纤传输系统通用规范》

SJ20855《SJ20855-2002 波分复及光纤通信系统通用规范》

SJ20856《SJ20856-2002 高频串行调制解调器互操作性和性能要求》

SJ20860《SJ 20860-2003 军用光缆引接设备通用规范》

SJ20861《SJ 20861-2003 军用SDHB传送网技术规范》

SJ20862《SJ 20862-2003 中长波战术电台通用规范》

SJ20863《SJ 20863-2003 数字车内通话器通用规范》

SJ20864《SJ 20864-2003 有源抗噪声送受话器组通用规范》

SJ20876《SJ 20876-2003 军用测试接收机通用规范》

SJ20880《SJ 20880-2003 军用信息传送安全标记》

SJ20881《SJ 20881-2003 安全证书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SJ20932《SJ 20932-2005 超短波定向机通用规范》

WJ431《WJ/Z431-2005 单兵综合作战信息系统安全设计要求》

GA216.1《GA 216.1-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产品部件:安全功能检测》

GA243《GA243-2000 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

GA715《GA/T 715-2007 公安信息系统应用开发管理规范》

GA387《GA/T387-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网络技术要求》

GA388《GA/T388-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操作系统技术要求》

GA389《GA/T389-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数据库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A390《GA/T390-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通用技术条件》

GA391《GA/T391-2002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 管理要求》

GA609《GA/T 609-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信息代码》 GA610《GA/T 610-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 数据格式》 GA611《GA/T 611-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技术要求》 GA612《GA/T 612-2006 互联网信息服务系统 安全保护技术措施通讯标准》 GA658《GA 658.1~10-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信息代码》

GA659《GA 659.1~659.9-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 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数据交换格式》

GA660《GA 660-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上网服务场所端功能要求》

GA661《GA 661-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远程通讯端功能要求》

GA662《GA 662-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上网服务场所端接口技术要求》

GA663《GA 663-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远程通讯端接口技术要求》

GA671《GA/T 671-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技术要求》 GA672《GA/T 67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终端计算机系统安全等级评估准则》 GA681《GA/T 681-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关安全技术要求》

GA682《GA/T 6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GA683《GA/T 683-2007 信息安全技术 防火墙安全技术要求》

GA684《GA/T 684-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交换器安全技术要求》

GA685《GA/T 685-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交换器安全评估准则》

GA686《GA/T 686-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虚拟专用网安全技术要求》

GA687《GA/T 687-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安全技术要求》

GA695《GA/T 695-2007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通讯安全审计数据留存功能要求》 GA696《GA/T 696-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单机防入侵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GA697《GA/T 697-2007 信息安全技术 静态网页恢复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GA698《GA/T 69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过滤产品安全功能要求》

GA699《GA/T 699-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入侵报警通讯交换技术要求》GA700《GA/T 700-2007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网络入侵分级要求》

GA708《GA/T 708-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体系框架》

GA709《GA/T 709-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模型》

GA710《GA/T 710-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配置》

GA711《GA/T 711-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技术指南》

GA712《GA/T 712-2007 信息安全技术 应用软件系统安全等级保护通用测试指南》

GA713《GA/T 713-2007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测评》

GA849《GA 849-2009 移动终端病毒防治产品评级准则》

GA855《GA/T 855-2009 公安信息网络课件制作规范》

GA986《GA/T 986-2012 信息安全技术 反垃圾邮件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GA987《GA/T 987-2012 信息安全技术 USB移动储存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A988《GA/T 988-2012 信息安全技术 文件加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归纳 (2007-06-10 22:16:11) 转载▼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 例如老师读:“wo shi ge wen ming de xiao xue sheng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 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 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2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ENIAC),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18000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30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5000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1958年,运算速度是每秒3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 《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

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 1.本标准的定位 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 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 的传统企业。既适合于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企业,也可 以为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立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2.技术创新 a)以企业建模标准体系(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为指导ISO发布了企业建模的系列标准,包括“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 论”GERAM,其范围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所需的所有知识。要求把 改变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学科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工业工程、管理科学、 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法。GERAM框架的目的是要把基于产品模型和基 于业务过程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企业工程方法统一起来。 b)以企业管理体系为指导 ISO已发展和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成套的标准体系,此外还有“风险管理”、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小学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一)信息 我们身边充满各种各样的信息,并且每天都要接收大量的信息。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与家长、老师、同学谈话使我们获得了大量的信息。此外,用口尝,用鼻闻,用手摸也能获得一些信息。 (二)信息处理 我们随时在接受(输入)信息、处理信息和输出信息。例如老师读: “ ”,同学们通过耳朵,输入这些声音信息,从大脑的记忆中,知道这是“我是个文明的小学生”九个字,把这九个字写(输出)在纸上。这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三)电脑是信息处理机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三种重要资源。 轧钢机、缝纫机等是加工物质材料的机器;蒸汽机、发电机是转换能量的机器;电脑是处理信息的机器。 我们给电脑输入各种数据,经过电脑的处理,输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四)各种各样的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于年月诞生,它的名字叫埃尼亚克(),学名是“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由多支电子管组成,重达多吨。它的运算速度是每秒次。 我国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年,运算速度是每秒千次。现在我们使用的电子计算机,体积小巧,运算速度却比埃尼亚克快了成千上万倍。 电子计算机有很多种,根据它的外观,可以分成微型机、便携式计算机和大型计算机等;根据计算机的用途可以分为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一般用来处理一种数据;超级市场用的收款机,记考勤用的打卡机,以及比较流行的游戏机、学习机等都属于专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只能做一件或几件工作,而办公和家庭用的计算机基本都属于通用计算机。 目前家庭最常用的是多媒体通用计算机,它除了具备普通计算机具有的文字

处理、数据计算等功能外,还能够听音乐、看影碟、玩游戏和漫游网络等。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电脑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五)电脑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设备。软件是计算机工作时需要的各种程序和数据。 从外观上看,一台计算机主要由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打印机、存储设备等组成。 .主机:主机是电脑的核心,由许多精密的电子器件组成。它决定了电脑的运算速度和性能。主机主要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两部分组成。我们常常听说的“”就是中央处理器。的型号通常决定了整个计算机的型号和基本性能。 .显示器:显示器的样子很像电视机,它把电脑工作的结果显示给我们。 .键盘:我们通过敲键的方式,指挥电脑工作。 .鼠标:通过拖动鼠标和点按鼠标上的按键,指挥电脑工作。常见的鼠标有双键鼠标和三键鼠标。键盘和鼠标都是电脑的输入设备。 .打印机:打印机是输出设备,它的作用是将输入的内容打印到纸上。打印机可以打印文字,也可以打印图形。根据打印的色彩,打印机可以分为黑白打印机和彩色打印机。 .外存储器:外存储器通常有“软盘”、“硬盘”和“光盘”。软盘是由一张圆形软磁片制成,外面套一个塑料外壳。软盘插在软盘驱动器里进行工作。很多人习惯把硬盘划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区域,分别用:、:、:、:……表示这些区。这样,光盘盘符最后一个硬盘符号依次向后推,如硬盘划分至盘,则光盘符号为盘。表示存储器存储容量大小的常用单位是、和。;。英寸软盘存储容量一般是,一般光盘存储容量为,硬盘容量常为几~十几。常用的内存有、、、等。以上硬件设备中,键盘、鼠标器是把信息传入计算机的设备,它们都叫做“输入设备”。还有一些设备也属于输入设备。例如:扫描仪——用来把图片、照片和文稿等按照原样输入到计算机中;话筒——连接在计算机上的话筒可以把各种声音输入到计算机中。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发展项目申报材料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Hainan College of Software Technology 二〇一一年十月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负责人: 王弗雄(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系主任,副教授,海南省高等学校软件技术特色专业负责人,省级教学团队软件技术Web应用系统教学团队成员) 项目组主要成员: 钟声(海南大学,教授,计算机系主任) 胡赟(中山大学软件工厂,副教授,博士,总经理) 吴毅(海南在线,高级工程师,程序架构师,技术总监) 朱志(海南天涯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杨淳至(海南生态软件园,总经理) 林挺然((日本)海南领信株式会社,总经理) 一、专业建设基础 1.行业背景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把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新形势下,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具有海南特色的经济结构和更具活力的体制机制,要求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全力推动两个信息产业基地建设,打造一南一北两大园区: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海南生态软件园和三亚创意产业园,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知名信息技术企业向园区集聚,根据国家软件产业发展规划和产业基地建设总体布局,积极支持海南发展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逐步形成软件产业基地”。2009年底,海南省政府专门出台了《海南省鼓励软件产业和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政策》,设立了每年2000万元的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从投融资、税收、风险投资引导激励、政府资助与奖励、人才引进和“一企一议”等多方面鼓励扶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还拿出1亿元工业发展资金用于海南生态软件园基础设施配套,并在新增的中央投资相关项目中划拨7200万元用于支持软件园建设,全方位给软件企业在海南发展创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1.1 信息及其特征 信息无处不在 1.物质、能源和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P2 2.相同的信息,可以用多种不同的载体来表示和传播。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P3 信息的五个特征 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P3 2.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信息也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P3 3.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和保留和传播。 P3 4.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信息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像物质和能源那样产生损耗。P3 5.信息具有时效性。P3 1.2 信息的编码 1.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2.计算机只能识别和处理由“0”、“1”两个符号组成的数字代码。或称计算机只能识别机器语言。 3.?诺依曼经典性建议:数据和程序都应采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基本单位:字节,Byte简写“B”;最小单位:位,bit简写“b”。 5.1B=8b;1KB=1024Be;1MB=1024KB;1GB=1024MB。 6..进位制标识:二进制(B),十进制(D),十六进制(H) 7.二进制转换为十进制:按权展开。如(110101)2=1*25+1*24+1*22+1*20=53 8.十进制转换为二进制:除2取余法。如26=(1101)2 1.2.2字符编码: 1.计算机的英文字符编码采用ASCII码,即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American Standard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该编码使用一个字节(byte)中的后7位二进制数,最左用“0填充”,可以表示27=128种编码。2.具体请见书本P6页。其中控制字符有34个,编码0-32和127;图形字符包括26个大写英文字母65-90、26个小写字母97-122、10个数字符号、32个标点及其他常用符号。 3.如(1)已知“A”的ASCII值为65,问“C”的ASCII值为多少? 答:“C”的ASCII值为65+2=67。 1.2.3汉字编码 1.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也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2.汉字输入码:将汉字输入计算机的编码称为输入码,又称外码。 3.常用的输入码:音码、形码、音形码、形音码。 4.1个汉字占2字节,2字节=2*8位=16位;能提供216=65536个代码。1个字符(包括英文字符)占1字节。 5.汉字的编码按照GB2312-80标准,使用2字节编码。 6.会观察码:如用16进制显示了“PC个人电脑”这几个字的码:50 43 B8 F6 C8 CB B5 E7 C4 D4,问“个”字码是什么? 答:因为英文占1字节,中文占2字节,所以“PC个人电脑”占10字节,1字节=8位,所以总共80位,每4位二进制转换成1位十六进制,所以对应的“个”字码是:B8F6 1.2.4多媒体信息编码 1.声音信号是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模拟量的数字化。这个过程称“模数转换(A/D转换)”,承担转换任务的电路或芯片称为“模数转换器”简称ADC。 2.数模转换(D/A转换):即将数字化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3.采样:就是按一定的频率,即每隔一小段时间,测得模拟信号的模拟量值。如CD采用的采样频率为44.1KHZ,即每秒钟要采样44100次。 4.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数据量也越大。 5.像素(pixel):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像看成由许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的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版

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2011版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定位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必修课程,是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创新性)为特征的指定学习领域。在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领域外,各省、市、自治区在保证最低要求的基础上,在课程内容、培养目标、课时安排等方面有一定的自主权。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巩固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目标 总体而言,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为培养—发展学生积极学习和探究信息技术的兴趣,养成—巩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形成—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强化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支持各种学习和解决各类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强调,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借助计算机和网络获取、处理、表达信息并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开展学科学习的过程……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内容设置和选择原则 一、小学、初中、高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衔接。 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基本完成应用软件的学习;初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要具有“双衔接”,初中不再是零起点。关于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及目标要求的衔接,参考下表: 兴趣与特长应用技能信息素养技术创新 小学激发兴趣,保持学习动机。掌握常用软件/工具的应用技能。体验信息活动,形成信息意识。勇于质疑的问题意识,敢于尝试的创新精神。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建设背景与人才社会需求分析 (4) (一)建设背景 (4) (二)人才需求 (6) 二、专业建设基础 (7) (一)现有基础 (7) (二)专业优势 (7) (三)专业特色 (9) (四)存在的主要差距 (10) 三、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1) (一)专业建设发展总目标 (11) (二)人才培养目标 (12) (三)教学质量与监控目标 (12) 四、建设内容 (13) (一)校企合作体制机制建设 (13)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5) (三)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 (17) (四)教学团队建设 (26) (五)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30) (六)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建设 (32) (七)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与辐射能力建设 (33) (八)校企合作,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 (34) 五、改革举措 (35) (一)与软件行业协会、软件研发企业建设互惠多赢的长效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 35 (二)突出职业能力养成,确定校企“双主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35) (三)实施教学改革,构建“岗位引领、项目导向”的课程体系 (36) (四)实施四大工程,提高师资队伍质量 (36) (五)整合资源,系统构建实践教学平台 (37) (六)统筹设计,客观评价 (37) (七)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与辐射能力建设 (37) (八)联合企业,探索中高职衔接的人才系统培养 (38) 六、建设进度与预期绩效 (39) 七、项目建设资金预算 (41) 八、保障措施 (42)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院校 软件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项目组组长: 徐翠娟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项目副组长: 杨文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带头人副教授 韩建军哈尔滨鑫联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孙世宽黑龙江中软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项目组成员: 王琼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副教授 张春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 吴奇英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宋磊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初世波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宿佳宁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李晓会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助教 李强哈尔滨鑫联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部经理于天哈尔滨鑫联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刘伟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公司软件部部长沙宁黑龙江省瀚博软件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高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必修)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值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 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 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人性化)和(大众化),其中人性化是大众化的基础,大众化的最根本原因在于(人性化)。.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图形用户界面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和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 (1)、虚拟现实技术:3D游戏等。 (2)、语音技术: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3)、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如Office助手、电子商务(EC)等。 GUI:图形用户界DOS:磁盘操作系统CPU:中央处理器EC:电子商务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最新标准答案(1)

2014年7月3日系统升级信息技术与信息安全考试标准答案 1、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错误的(C)? A、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察、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I级(特别严重)、级和级、级,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政府批准后生效。 2、以下关于操作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A、分时操作系统为每个终端用户分时分配计算资源,每个终端用户彼此独立,感觉在独立使用整台计算机。 B、分布式操作系统是为分布计算系统配置的操作系统,它支持分布系统中各个计算节点协同工作。 C、操作系统负责对硬件直接监管,对内存、处理器等各种计算资源进行管理。 D、实时操作系统具有较强的容错能力,其特点是资源的分配和调度时首要考虑效率。 3、进入涉密场所前,正确处理手机的行为是(BC)。 A、关闭手机后带入涉密场所 B、不携带手机进入涉密场所 C、将手机放入屏蔽柜 D、关闭手机并取出手机电池 4、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BCD)。 A、事件研判与先期处置 B、预防预警 C、应急结束和后期处理

D、应急处置 5.(2分) 关于信息安全应急响应,以下说法是错误的( C)? A.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通常是指一个组织机构为了应对各种信息安全意外事件的发生所做的 准备以及在事件发生后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避免、降低危害和损失,以及从危害中恢复。 B.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工作流程主要包括预防预警、事件报告与先期处置、应急处置、应急结束。 C. 我国信息安全事件预警等级分为四级: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 (一般),依次用红色、橙色、黄色和蓝色表示。 D. 当信息安全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后,可按照程序结束应急响应。应急响应结束由处于响应状态的各级信息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提出建议,并报同级政府批准后生效。 6.(2分) 蠕虫病毒爆发期是在(D )。 A. 2001年 B. 2003年 C. 2002年 D. 2000年 7.(2分) 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是指(C )。 A.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 B.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 C.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使用的信息安全产品实行按等级管理,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 D. 对国家安全、法人和其他组织及公民的专有信息以及公开信息和存储、传输、处理这些信息的信息系统分等级实行安全保护,对信息系统中发生的信息安全事件分等级响应和处置。 8.(2分) 防范ADSL拨号攻击的措施有(CD )。 A. 修改ADSL设备操作手册中提供的默认用户名与密码信息 B. 重新对ADSL设备的后台管理端口号进行设置 C. 在计算机上安装Web防火墙 D. 设置IE浏览器的安全级别为“高” 9.(2分) 常见的网络攻击类型有(ABCD )。 A. 被动攻击 B. 协议攻击 C. 主动攻击 D. 物理攻击 10.(2分) 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按照处理内容可划分哪些类型?(ABD ) A. 党政机关内网 B. 涉密网络 C. 互联网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初中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1、信息、物质、能源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2、信息技术包括信息的采集(获取)、传递、存储、处理(加工)、发布、交流等技术。 3、信息技术的五次技术革命:①语言的使用;②文字的使用;③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应用; ④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⑤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应用。 4、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信息社会的重要技术支柱。 5、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名叫埃尼阿克(ENIAC),它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6、按所使用的主要元器件划分,计算机经历了①电子管②晶体管③集成电路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四代。 7、“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简称PC机)。 8、计算机由原来的单纯的数值计算发展成同时具有文字、绘图、表格、音像处理以及数据通讯等多种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诞生,各种形式的信息都能由计算机进行处理。 9、计算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是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新一代的计算机将是智能化的多媒体计算机。 10、计算机的主要特点:①运算速度快②运算精度高③具有存储记忆能力④具有逻辑判断能力⑤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计算机的应用主要领域有:①数值计算②数据处理③自动控制④计算机辅助设计⑤计算机辅助教育⑥人工智能⑦计算机网络。 12、信息包括文字、数字、声音、图像、图表等。 13、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CAD; 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sted Instrction)简称CAI; 计算机管理教学(Computer Managed Ins trction)简称CMI。 14、人工智能主要包括专家系统、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以及机器人等。 1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资源共享、数据通信。 16、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能否有效、迅速地获取并处理信息,已成为判断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及其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未来的“信息高速公路”将成为整个世界的巨大的神经中枢。 17、从外观看,计算机主要由显示器、主机、键盘和鼠标组成。

军用软件测试现状及对策_李晓丽

2008年10月第22卷第5期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A c a d e m y o f A r m o r e dF o r c eE n g i n e e r i n g O c t .2008 V o l .22N o .5   文章编号:1672-1497(2008)05-0066-05 军用软件测试现状及对策 李晓丽 龙 翔 刘 超 李 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3) 摘 要:随着我军信息化建设深入发展,军用软件的规模和数量空前增长,军用软件的质量建设成为极端重要而紧迫的任务。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重要途径和必备手段,但当前无论是在软件测试的认识层面,还是对软件测试的管理和技术支撑等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软件测试工作形势依然严峻,急需得到改进和加强。在深入分析军用软件测试现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综合设计体系结构,研究提出对策措施,为整体推进软件测试工作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关键词:军用软件;软件测试;测试服务中图分类号:T P 311.5 文献标志码:A S t a t u s Q u o a n dS o l u t i o n s t o M i l i t a r y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L I X i a o -l i L o n g X i a n g L I UC h a o L I H u (S o f t w a r e E n g i n e e r i n g I n s t i t u t e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A e r o n a u t i c s a n d A s t r o n a u t i c s ,B e i j i n g 100083,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F u t u r e w a r w i l l b e I n f o -W a r ,w h i c hr e q u e s t s t h a t w e m u s t f o r m a ni n f o r m a t i o na r m y .T h e s e y e a r s ,g l o b a l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n o t o n l y p r o m o t e s t h ei n f o r m a t i o nc o n s t r u c t i o no f C h i n e s e a r m y ,b u t a l s o i m p r o v e s t h e s o f t w a r e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t o a n e w p h a s e .M o r e o v e r ,t h e s c a l e a n d q u a n -t i t y o f s o f t w a r e f o r a r m y i s c o n t i n u a l l y i n c r e a s i n g ,w h i c h a l s o s e t s a h i g h e r r e q u e s t t o t h e q u a l i t y o f s o f t -w a r e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i s j u s t t h e n e c e s s a r y c o n d i t i o n a n d i m p o r t a n t m e a n s o f e n s u r i n g s o f t w a r e q u a l i t y a n d i m p r o v i n g t h e s o f t w a r e r e l i a b i l i t y .H o w e v e r ,w e s t i l l h a v e m a n y p r o b l e m s i n t h e f i e l d s o f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s u c h a s o u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n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t h e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m a n a g e m e n t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a n d s o o n .T h i s p a p e r e x p o u n d s a n d a n a l y z e s t h e a c t u a l i t y o n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o f C h i n e s e a r m y ,t h e e x -i s t i n g p r o b l e m s a n d t h e r e a s o n s ,t h e n p r o p o s e s r e l e v a n t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a n d v a l i d a t e s t h e a v a i l a b i l i t y o f c o u n t e r m e a s u r e s t h r o u g h a p p l i c a t i o n s i n p r a c t i c e . K e y w o r d s :m i l i t a r y s o f t w a r e ;s o f t w a r e t e s t i n g ;t e s t i n g s e r v i c e 收稿日期:2008-06-10 作者简介:李晓丽(1975-),女,北京人,博士研究生.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动和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世界各主要军事强国都开始朝着建设信息化军队的方向发展,制信息权成为夺取未来战场主动权的决定因素,直接决定未来战争的胜负,信息系统(软件)作为战场纷繁复杂信息的“管理者”,其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信息的获取、传递、处理和使用的全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信息系统(软件)的可靠与否,对于夺取战场的制信息权有着举足轻 重的作用。 软件测试就是在软件交付用户使用或投入运行前,对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设计规格说明和编码的最终复审[1] ,是确保软件质量、提高软件可靠性的关 键步骤,是为了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其最终目的是为了避免错误的发生,确保应用程序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军用软件是指为遂行作战任务或业务管理需要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软件学院 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1-2015) 专业建设是高等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它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相互依托,成为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具有一定特色的学科专业对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和办学效益将起到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及高等教育自身改革的需要,科学规划专业结构体系,有计划的做好专业建设工作势在必行。根据软件学院发展战略和定位,为了逐步落实专业建设规划,拓宽专业口径,优化专业资源,突出专业特色,进一步加强学院教学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2011-2015年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建设规划。 一、专业现状分析 (一)专业特点及国内发展现状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今天,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也是各国争夺科技、经济、军事主导权和制高点的战略性产业。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国家信息化建设将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软件产业是21世纪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已成为发达国家乃至世界经济的基础产业,对世界各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软件产业的发展水平决定了一个国家的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及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目前,我国软件高级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软件产业快速发展的一个瓶颈。如何培养与国际接轨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当务之急。在中国,国内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每年高达80万人,而院校毕业生中的软件工程人才还很缺乏,尤其是高素质的软件工程人才的极度短缺。尽快培养起适合信息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软件工程人才,已经成为信息化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二)专业建设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知识梳理】 二、信息的基本特征 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 1.什么是信息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 技术。 ●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 技术。 ●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 学技术。 2 3 4.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 5.信息技术的影响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 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存储器ROM 、RAM 、软盘、 硬盘、光盘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 CPU (中央处理器)

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 软件系统: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知识梳理】 1.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P18) 2.信息来源示例(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与他人交流、检索媒体 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 文字.txt Windows系统自带 .doc 使用WORD创建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 .html 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 .pdf 便携式文档格式,由ADOBE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 图形图象.jpg 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JPEG) .gif 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bmp 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 动画.gif 主要用于网络 .swf FLASH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 音频.wav 该格式记录声音的波形,质量非常高 .mp3 音频压缩的国际标准,声音失真小、文件小,网络下载歌曲多采用此格式 .midi 数字音乐/电子合成乐器的统一国际标准 视频.avi 用来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象信息.mpg 运动图象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 .mov 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 .rm 一种流式音频、视频文件格式 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flashget)、web迅雷、网络蚂蚁、cuteftp、影音传送带等。 7.网络信息检索的方法(P25 表2-7):直接访问网页、使用搜索引擎、查询在线数据库 8.目录类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的区别(P26): 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

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ITSS)系列培训IT服务经理试题参考答案

国家信息技术服务标准系列培训 IT 服务经理试题 一、单选题(为单选题量为40题,每题 1 分,共计40分) 1. 以下哪项不是实施ITSM 的根本目标: A 以客户为中心提供IT 服务 B 扭转“轻服务、重技术”的现象 C 提供的服务是可以准确计价的 D 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服务 2. 按照ITSS 的定义,IT 服务生命周期包括哪几个阶段? A. 计划、执行、检查、实施 B. 人员、流程、技术 C. 服务战略、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 D. 规划设计、部署实施、服务运营、持续改进、监督管理 3. 戴明环包括哪几个环节? A. 计划、实施、检查、改进 B. 人员、流程、技术、资源 C. 设计、部署、实施、改进 D. 计划、改进、技术、人员 4. 下列几项中,不是IT 服务经理职业规划中必备要素的是? A.职业定位 B.目标设定 C.薪酬水平 D.通道设计 5. IT 服务涵盖的围很广,IT 服务项目以ITSS 中为依据来划分项目类型。A.GB/T 29264—2012 《信息技术服务分类与代码》 B.GB/T 28827.1—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1 部分:通用要求》 C.GB/T 28827.2—2012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第2 部分:交付规》 D.ITSS.1-2015 《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 6. 哪一类服务是采用信息技术手段及方法,依据需方提出的服务级别要求,对其信息系统的基础环境、硬件、软件及安全等提供的各种技术支持和管理服务。 A.设计与开发服务 B.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C.运行维护服务 D.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 7. 以下哪一项不是硬件运维服务的容: A.网络运维服务 B.主机运维服务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7年-2020年)

XXXXX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规划(2017-2020年) 二0一七年四月

专业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切实提高专业建设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家、教育部、广东省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有关文件精神和学院“十三五”建设与发展规划,制定本专业建设规划。 第一章“十二五”发展的回顾 本专业于2004年设立,当年招生155人,现在校生414人。本专业建设取得的主要成绩如下: 一、构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一是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与行业企业专家一起制定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二是努力探索并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和“并行排课,技能优先;专业集中,基础模块”的教学模式。如以“校中厂”、“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化等形式,开设各类教学实验班,培养具有较强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三是努力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制定符合人才培养新模式下的课程改革体系,对于专业课已经形成“认识实习——理论——环境模拟——顶岗实习——交流总结——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六元一体的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体系,突出的是教学模式的职业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将职业技能鉴定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开展职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校企合作为工作平台,以专业改革为切入点,开展课程建设、基地建设和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教学改革工作,先后建立“大学生IT创业孵化基地”、“多迪网络工作室”,取得了可喜成绩。在教学形式和方法上,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专业理论课与实习实训课的“一体化”教学,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多媒体课件质量,并与传统的直观教学、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相结合,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积极有效的利用网络资源,进一步增加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比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要点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 主题1 信息的获取 一、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一词通常是指数据、信号、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2、信息的基本特征 a)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信息的表现载体:图片、声音、动作、表情、文字等 信息的实物载体:CD、U盘、硬盘、纸张等 b)信息是可加工处理的 c)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 d)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而且可以增值 e)时效性:信息反映事物某一特定时刻的状态 f)共享性:信息可被多个信息接受者接收且多次使用 1.下列情形可能引起信息丢失的………………………………………() (A)载体的损坏(B)共享范围扩大(C)获知人数增加(D)有效期限延长 2.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 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简史 1、信息技术:简称IT 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都称之为信息技术。 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是信息技术的四大基本技术,其中现代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的两大支柱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机器人、数字地球、虚拟现实、云技术、物联网等。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语音技术 ?关键技术有自动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 智能代理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 (3)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 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 知道电脑的主要性能参数:cpu(频率越大运算速度越快)、硬盘(存储空间)、内存、显示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