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
都江堰市

(DujiangyanCity)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

名的而得名,在西部的之上,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由鱼嘴

分水堤、和三大主体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构成的, (附属工程是为主体

工程做辅助性的配套工程。例如建筑物或构筑物周围的附属道路、围墙、化粪池、室外排水、洗涤池、

墙脚护坡、台阶、坡道等。)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变为“”。(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长

江上游支流,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是中国古代建设的至

今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

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是四川著名的。通常都认为,是由秦国蜀郡太

守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的创建,以不破坏,充分利

用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开创了中国古代上的(新历史

阶段的开端。亦指某种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标志着入了一个新阶段,在

世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划时

代的杰作。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属。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有众多的,主要有、、、、、、、、、、都江堰水利等景点

1.位于市西南、西北部、-内,距成都68公里,距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的分支。靠雪岭,面向。主峰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自古就有“”的美誉。与之险、峨眉之秀、(kuímén)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青城山分前、后山。前山是青城山的主体部分,约15平方公里,景色优美,众多,(文物古迹是具有历史价值、科学价值、艺术价值、遗存在社会上或埋藏在地下的历史文化遗物和遗迹。国际上文物主要指百年以上并具有历史艺术价值的物品。)主要景点有、、、、、等;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里,水秀、林幽、山雄,高不可攀,直上而去,冬(指十分寒冷或指阴森可怕)、夏凉爽无比,蔚为奇观,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青城山是中国首批公布的之一,1982年,青城山作为-都江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名单。2007年5月8日,成都市青城山-都江堰经正式批准为首批

(中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为五级,从高到低依次为AAAAA、AAAA、AAA、AA、A级旅游景区。

是一套性标准化的质量等级评定体系,是全国旅游景区(点)最高等级荣誉。代表了世界

级旅游品质和旅游精品景区的标杆,较AAAA级旅游景区更加注重人性化和细节化,更能反映

出对旅游景区的普遍需求,突出以游客为中心,强调。申报的5A景区要通过、游览区域、、

接待能力等12道坎,评选难度系数不亚于申报,过了申报的难度。)。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2000年11月,青城山与都江堰根据标准

C(II)(IV)(VI)被列入《》。

青城山基本信息

门票:成人票:90元:45元

开放时间:8:00 - 17:00

联系信息:市城南

最佳旅游时间:11月,10月

自然风光:[山]

:[宗教场所]

旅游喜好:[登山]

国家认证:[5A]

主要建筑∶

●●●●园明宫●●

青城山景区门票价格

游览门票前山90元∕人,后山20元∕人

前山(索道(Ropeway)又称吊车、缆车、流笼(缆车又可以指缆索铁路),是的一种,通常

在崎岖的山坡上运载乘客或货物上下山。)单程30元/人,往返50元/人.

后山金骊单程30元/人,往返55元/人

后山白云:上行35元/人,下行30元/人,往返60元/人

前山5元/人

后山翠映湖2元/人

后山门票5元/人

后山水晶门票10元/人

青城山前山半票价格:45元/人半票购买对象:(1、身高1.1-1.4

米之间的儿童;2、60岁以上老人、残疾人凭本人有效证件;3、教

师在每年7-8月份和当天凭本人有效证件。4、学生证、)

2.公园景点之一。公园占地90余亩,1932年建成。公园大门对

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

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上联说,誉称“陆海”的天府,盖世无

双,归功于李冰太守,他接过大禹的神斧仙椎,完成了伟大的;下

联说,总揽蜀中名山秀水,第一,这离堆公园就是其中增色添彩的

一处。2013年7月23日,离堆公园支线开通,下穿都江堰市区。景区景点

伏龙观

在这里可以看到耸立(高高地直立)着一个有42级台阶的小山包,称为,就是李冰父子当年率领劳动人民开,引水灌溉川西平原所凿成的和玉垒分离的孤堆。两旁的“离堆”石碑、“佛教”,是后人所立,有意在借助神力除去水害。原名范贤馆,建于晋代,是纪念三国时贤士的。,四川涪陵人,传说他得长生之术,享年130余岁,博学多才,和请他做官,屡召不赴,一心想做神仙,时人称为“逍遥公”。北宋初年,人民怀念李冰的功绩,扩建殿宇,沿袭李冰父子“降龙治水”传说,改称伏龙观。

李冰石像

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是1974年迁建时从河中发掘出来的非常珍贵的文物。通高2.9米,重四吨半,造形简朴,形态持重,袖手合于胸前,微露笑容,雕塑于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了。中间一行文字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右袖上有一行字“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于万世焉”,说明当时的水利官都水长陈壹造了三尊石像。起什么作用呢?《》说:“作三石人,立于水中,与江神约,水竭不至足,盛不没肩”,是作水文标记之用。左边是一尊残缺的持锸人石像,头被损坏了,他腰间扎了一根短短的绶带,证明他官职不高。胸前没有文字,手持铁铲,他是一名无名英雄,他就是李二郎。

第三尊石像到还没有发现,仍藏于岷江河床之中。这两尊石像是研究都江堰历史、古代水文科学的宝贵文物。右边是唐代飞龙铁鼎,全身有八条龙。这个铁鼎是的孙女、唐睿宗第八个女儿玉真公主和金华公主,不满宫廷中相互倾轧、争权夺位的生活,离宫出走,来到幽静的出家修道时,修道炼丹用的,清代咸丰年间在青城山上皇观出土,铁鼎重约千斤,八条飞龙各具神态,是一件铸工精湛的文物。另外还有一幅1938年绘制的水系图,反映了都江堰当时河渠的历史面貌。应当包括渠首工程、干流河渠和密如姝网的灌溉支流。我们一直所说的都江堰,则一般是指渠首工程这部分。

离堆支线

正式开通

96公里的离堆支线正式开门迎客,这条直接连接鱼嘴、玉垒山景区的铁路,将为游客“拜水都江堰”带来更多的便利。

离堆公园8对动车始发终到

成灌铁路离堆公园支线通车后,成灌动车组的开行也随之调整。23日起,在仍开行的19对动车组中,调整8对始发终到离堆公园。

共设三站暂时只开通2个站

初期运营速度80公里/时,设有迎宾路站、李冰广场站和离堆公园站3个车站,受限于周边配套设施尚未完善,李冰广场站暂不开通。

[1]

站口情况

离堆公园站暂只开放一个出入口

通过地下通道进入离堆公园站后发现,由于深入地下,车站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功能上,都与地铁车站别无二致。该站厅内设置了7个售票窗口、2台自动售票机以及自动贩卖机,由于尚未开通,所有设备都在进行调试中。

离堆公园站设置了4个出入口通达地面,A口位于仰天广场的西侧,B口位于水街西侧,C口则在水街东侧,D口通向仰天广场东侧。由于A、B、C口外围设施仍在建设中,该站开通后暂时只开放D口供旅客出入,其到离堆公园的直线距离为500米左右。该站位于都江堰市水文化广场,同时还与2013年投入建设的仰天地下商业综合体东南侧相接,打造城际铁路都江堰终点站的游客集散中心。“这也是支线上3座车站中最具有特点的一个,其余两个站则更多注重铁路的功能。”

迎宾路站设有4个出入口,分别可到凉水井路和岷江路。

李冰广场站位于都江堰汽车客运站附近,规划设3个出入口,可到青城路、观景路。

由于三座车站深入地下,并不像传统的铁路车站拥有大站房、

大标识,其地面上的构造极为普通,与市民常见的地铁站一致,市民、旅客需要多留意。

1·在老机场外边乘318公交车到,然后乘TAX到茶店子汽车站,茶店子汽车站有很多汽车发往。

2、在机场长途客运站旁的公交车站,乘坐300路公交车,直接到火车北站,然后乘坐快铁到,乘快铁需要身份证。

海绵城市与都江堰生态智慧 (1)

浅析都江堰古城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经验及启示 Brief analysis on ancient city of Dujiangyan wat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摘要:都江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所在地,其在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古城选址与规划、空间格局、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等方面探讨了都江堰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建设经验和启示。这些古城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经验值得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参考和借鉴。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都江堰;古城;水环境;经验 Abstract:Dujiangyan is a famous landscape and cultural city in China, and where is home to the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Dujiangya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Have a lot of experience on the wat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Discuss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experience and enlightenment of Dujiangyan on the ancient city site selection and planning,spatial pattern,landscape construction and cultural heritage. Dujiangyan City wat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follows the idea of natural philosophy and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which combines the flood control system, flood control technology with the water control culture to build sustainable wat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with the the function of ecology,aesthetics and cultural function.The experience of ancient city water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s worthy for modern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reference. Key words: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Dujiangyan, Ancient city, Water environment, Experience, Enlightenment 李 姝 LI Shu 姜 涛 JIANG Tao 舒 茜 SHU Xi 陈其兵* CHEN Qibing 水文环境是城市重要的自然要素,其对城市的选址布局、空间形态、景观营造等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水文环境相适应的城市形态关乎到城市的安全构筑与人地和谐关系的建设[1]。自古以来,城市文明的出现就与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城市发展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文环境的综合整治情况。良好的水文环境离不开城市水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不仅是城市文明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具有重要的美学、生态、社会、文化价值,而且在关乎城市兴衰存亡的城市防洪和经济发展等方面也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因此,从水生态基础设施的角度探索城市规划建设中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有很多成功的正确处理人与水文环境关系的例子,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这方面的优秀代表。这一古老的水利基础设施由先秦蜀郡太守李冰率众开凿于公元前256年前后,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仍然有效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不可替代的水生态基础设施,而且提供了防洪、灌溉、水产、旅游、教育等多种复合功能,为成 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提供了重要保障。其中位于都江堰水利工程渠首的就是因水而兴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江堰,一座具备完善水生态基础设施的“水城”,深刻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处理水文环境过程中所体现的生态智慧,是古人生存艺术的体现[2]。有学者对都江堰古城的城市形态、景观营造、风景名胜、建筑设计等进行了研究[3-6],也从遗产、旅游、文化等视角对都江堰城市建设进行了探析[7-8]。本文试图探索古城建设中的水文环境适应性,从古城选址与规划、空间格局、景观营造、文化传承等分析水文环境与古城的密切关系,总结古城在水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累的历史经验,为现代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启示。 1研究区域与方法 1.1研究区域 都江堰市古称灌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北边缘与岷山山脉交界处。城市北部为高山,西南部为低山丘陵,东部为冲击平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战国末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率众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

都江堰一日游旅游活动方案

旅游活动方案 为了增进川友协会会员之间的友谊,加强同事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增进大家的感情,特举办此次的活动。 二、 街子古镇或者水磨羌寨风情 三、 2014年7月17日 四、 川友协会人员+公司陪同人员 五、 川友协会 六、 四川鸿维建材有限公司 方案1:2014年7月17日 前往景点: 街子古镇 行驶距离: 约10.5公里;行驶时间: 约20分钟; 建议旅游线路:成都——街子镇——午餐——千年古刹(光严禅院)——元通古镇(时间允许下前往)——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晚餐 街子悠游线路一(味江景区、康道、光严禅院) 伴江游道,亲近味江河水,或乘坐竹制蓬船,或漫步石阶小径→农耕文化体验区,亲近土地,怀旧乡土情结,领悟农耕时代的智慧物语→古乐园,参与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古代娱乐活动,让身心得到放松→唐求广场,游览唐公祠,体味古街子人的诗意情怀→御龙桥,观清代铁索桥风貌,听先民御龙故事→圣灯广场,了解街子历史上的风云变幻→康道,享受青山秀水,呼吸负氧离子,探寻神奇传说→光严禅院,了解街子的禅佛文化,体会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回到古镇喝茶发呆。

街子悠游线路二(江城街、银杏广场、酒吧一条街) 江城街,保存完好的清末老街,欣赏古色古香的百年老建筑,感受传统淳朴的民俗民情→纵横交错的幽深小巷,在闲庭中感受难得的宁静→“非遗”文化一条街,感受“非遗”文化艺术品的永恒魅力→古代茶马司,了解街子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民俗融合各方面的辉煌过去→水木闲庭广场,在此可乘坐竹筏顺味江河漂流而下,欣赏沿河风光及古渡槽、古码头等遗迹→银杏广场,瞻仰古人惜字祈福字库,欣赏清代遗迹→瑞龙桥,漫步仿清代廊桥,领略浓缩于雕梁画栋间的街子历史文化民俗民情→晚上在酒吧一条街,消磨悠悠时光。 方案2:2014年7月17日 前往景点: 水磨古镇 行驶距离: 约37.5公里;行驶时间: 约58分钟; 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九、 1、在旅游过程中,请大家随时注意自身安全,如无特殊原因,请勿擅自离团自由活动。全程必须服从协办方统一安排。 2、在游览过程中请大家务必遵守时间,听从领队安排。 3、去旅游前请大家准备点现金、身份证,以备旅途中使用。同时请大家注意,因都江堰现是多雨季日,请带好雨具,以免成为落汤鸡。旅行中务必小心保管自己的行李、手机、钱包、相机及其他贵重物品。 4、如有晕车、晕船等现象者,请提前备好药品。并在出行时提前告诉领队。以防途中发生异常反应。 5、旅行中,每次出发或返回时,请各小组组长认真确认本组成员是否到齐。如有任何异常请知会领队。 6、旅行时,请大家特别要注意服装和鞋子,尽量要轻装出行,少带杂物,以减轻负荷;鞋子要选用球鞋、旅游鞋,勿穿高跟鞋,以免造成行、走登山不便和有碍安全。 7、大家在游览景区、景点时应注意无照游商围追兜售和宰客欺客的现象。这些无照商贩经常向过往行人和旅游团队兜售水果、饮料和小纪念品,请大家谨慎购买。 8、大家在景区游览时要注意景区内的各个标识牌,避免造成走失或迷路等不必要的麻烦。必要时请用笔记录下来,以便查看。 9、大家在景区游览时如果要暂时离开团队,如去洗手间,请告知导游、带团负责人、组长或其他团友。

都江堰城市基本概况【解决之道】

都江堰城市基本资料 1.基本概况 都江堰市是成都市下辖县级市,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以都江堰水利工程而得名,被誉为“天府之源”。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辖6街道、13个镇、1个乡,2012年人65万。 都江堰市也是四川省经济综合实力“十强县(市)”。2012年,全市GDP超过208.18亿元。 都江堰是国际旅游名城,古老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有“青城天下幽”之称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 都江堰市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成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都江堰市是山水园林城市,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市域林木覆盖率达70%,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良好范例奖”。 2.自然资源 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菜籽、药材、蚕桑等多种农产品,是国家发展茶叶、川芎、红梅、黄柏、杜仲、厚朴、猕猴桃生产基地。[3] 植物种类繁多,有高等植物208科、1130属、3127种,其中木本植物1000种,有国家列为珍稀濒危的重点保护植物46种,有珙桐、连香树、水青树、银鹊等“活化石”。还有大熊猫、小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等30余种国家保护动物。 都江堰市有矿产资源数十种,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石英砂、河沙等建筑材料丰富。 3.区划详情 都江堰市下辖6街道、13个镇、1个乡: 街道:灌口街道办事处、幸福街道办事处、银杏街道办事处、永丰街道办事处、奎光塔街道办事处 镇:蒲阳镇、聚源镇、崇义镇、天马镇、石羊镇、柳街镇、玉堂镇、中兴镇、青城山镇、龙池镇、胥家镇、安龙镇、大观镇、紫坪铺镇;

乡:向峨乡。 4.交通状况 航空 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60公里,30分钟可直达国家级航空枢纽、西部第一、中国第四的双流航空港,该港拥有141条国内定期航线和54条国际地区航线,通航城市达146各:具备5000万以上年旅客吞吐能力和150万吨年货邮处置能力。此外,都江堰通用航空俱乐部可全面保障各型直升机起降。[7] 公路 213国道(兰州至昆明)横贯市境东西,国省道、县市道、乡村道、专用道已形成都江堰市交通网络,截至2011年,通车里程近千公里,黑色化、水泥化的高等级和次高等级公路占1/3以上。纵向通过成灌高速、成青旅游快速通道、沙西线延伸段三大走廊与成都市相连,纵向依托三横道路体系将城市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更有都江堰-成都-北海、都江堰-成都-重庆-上海两条高速出海通道使都江堰与世界紧密相连。[7] 铁路 成汶铁路直达市区,通过都江堰-成都城际快铁至成都仅需20分钟,到重庆市仅需90分钟,都江堰市火车站距离成都货运中心站青白江车站60公里,年吞吐能力250万吨。 5.经济 综述 都江堰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1996年国内生产总值49.3亿元,到2009年GDP达116.6亿多元。 2012年,都江堰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208.18亿元,同比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99亿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76.17亿元,同比增长17.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10.02亿元,同比增长12.6%。一、二、三产业比重为10.6:36.6:52.8,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 3.6%、47.6%和48.8%。都江堰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30.86亿元,同比增长16%,民营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62.9%。[9] 第一产业 截至2011年,都江堰建成了5个高效农业示范区,粮食总产量2.7亿公斤,是国家确定的粮油生产基地县(市)和四川省、成都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市)。 2012年,都江堰实现农业增加值21.99亿元,同比增长4.5%。都江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36.87万亩,总产量16.61万吨,同比下降1.2%;油料作物播种面积12.29万亩,总产量1.95万吨,同比增长1.8%。畜牧业生产小幅增长。2012年,都江堰生猪出栏75.03万头,同比增长3.4%;猪肉产量5.11万吨,同比增长3.5%;家禽出栏1104万羽,禽肉产量2万吨,同比增长4.1%。全年新增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万亩、设施农业2400亩;启动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建设,开展“三品一标”品牌提升行动,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企业6家。[9] 第二产业 都江堰市有机械、电力、建筑建材、食品、冶金、轻纺、医药、化工等8大支柱产业。截至2011年,有工业企业1435家,年工业总产值54.7亿元。大中型企业主要有江机械厂、青城造纸厂、都江造纸厂、宁江机床厂、都江电力设备厂、青城钢铁厂。 2012年,都江堰工业完成增加值48.51亿元,同比增长17.8%。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1.1%,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都江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96家,完成增加值38.38亿元,同比增长19.3%。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都江堰市旅游产业发展概况 市情概况。都江堰市地处四川成都平原西北部,以世界水利名珠都江堰而得名,山环水绕,城景交融,天人相应,品味独绝,是享誉中外的旅游胜地。1988年撤灌县设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等众多桂冠。都江堰、青城山和龙溪—虹口自然保护区,与九寨沟、黄龙、峨眉、乐山连成一线,相得益彰,成为西部黄金旅游线上的枢纽。青城山—都江堰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十一五”期间全省三大国际休闲度假旅游区之一。全市幅员面积1207平方公里,现辖19个乡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人口60万,城市人口19.66万,建成区面积27.51平方公里。近年来,都江堰市确立了“创最佳人居环境、最佳创业环境,建西部经济强市、全国文化强市”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以发展生态型经济为导向,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围绕工业强市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围绕富民兴市大力发展旅游服务业,围绕城乡一体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经济,致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了法国拉法基等世界500强企业和扬子江、双良等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前来投资,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旅游概况。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都江堰市积极实施政府主导型大旅游发展战略,把旅游业作为市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大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即城区与景区一体化、旅游与文化一

体化、旅游与生态一体化、旅游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着力推进“旅游业三个转变”(即旅游产品由单一观光旅游向观光与休闲、度假、会展等特色旅游转变,旅游市场由国内游为主向国内游与入境游并重转变,旅游经济从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变),加强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不断加大景区投入,打造城市品牌,调整产品结构,创新旅游营销,优化旅游环境,“行、游、住、食、购、娱”六大基础产业要素规模逐步壮大,全市旅游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全市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均在400万人次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达10多亿元。全市有导游人员102人,景区讲解员540人,旅游从业人员8.9万人。旅游业已成为市域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2005年全市共接待游客530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1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15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达1亿元。预计2006年,全市接待游客将达到583万人次,其中,境外游客达1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8亿元,其中旅游门票收入确保1.3亿元,力争1.5亿元。 旅游资源。都江堰市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资源富集。一是人文胜迹众多。建于战国时期的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风雨仍发挥着越来越巨大的作用,堪称“举世无双”,其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凸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是世界水文化宝库中首屈一指的稀世奇宝,人类共同的珍贵遗产。自古即以“幽甲天下”著称于世的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天师道的祖山祖庭,凝聚了中国道教文化的精华。

家乡的人文地理——都江堰

都江堰 ——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摘要:都江堰是世界上尚在运用的唯一的拥有有2000多年历史的水利工程它既是在中国统一事业中发挥过作用的有着悠久历史意义的水利工程,又是一座生机勃勃科学美妙的自然造化与人工斧凿浑然天成的建筑物。其巨大效益一直延续至今,是对环境有良好作用的人与自然和谐的水利典范。都江堰市因堰而闻名,境内闻名世界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被誉为“活的水利博物馆”、“水文化摇篮”,是中国和世界水利史上的奇珍。奔流不息的岷江水分成密如蛛网的灌溉渠系成为天府之国的生命之源,千百年来一直被誉为镶嵌在锦秀天府的一颗明珠,享有“天府之源”的美称。 关键词:都江堰,历史,民俗民风,民族,宗教,旅游 一、都江堰的历史 历史造就了都江堰。那时,诸侯群雄争霸,而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国富兵强,一举统一华夏大势所趋。“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秦王毅然挥兵率先取蜀,使秦最终统一了天下。都江堰为战国晚期李冰所主持修建,在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前人治水经验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在成都平原顶点的岷江上游干流出山口处作为工程地点,团结和组织西蜀各族人民,经过艰苦奋斗,终于在公元前256 年前后建成都江堰。近观都江堰,一个无坝引水工程,除庞大水网河渠外,主要是渠首的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引水口,以分流分沙,泻洪排沙,引水输沙,保证枯水不缺,洪水不淹,泥沙少淤,水旱从人了。李冰不仅主持修建了都江堰,而且总结出一套“水经”。“蜀守李公凿离堆以利蜀,刻‘深淘滩,低作堰’六言于石,立万世治水者法。” 李冰任蜀郡守,深知都江堰不仅仅是水利设施,更是中华民族从割据走向统一的一项重大举措。自此“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蜀为天府之国也由此而来。最近,在宝瓶口崖壁发现清代石制量水尺,已是难得的文物了。实践证明,历2000多年效益不衰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地理位置优越、合理,工程布置适合自然规律,分水堤、溢洪道、

都江堰市

(DujiangyanCity)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城西,距成都市48km。以著 名的而得名,在西部的之上,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由鱼嘴 分水堤、和三大主体以及百丈堤、人字堤等构成的, (附属工程是为主体 工程做辅助性的配套工程。例如建筑物或构筑物周围的附属道路、围墙、化粪池、室外排水、洗涤池、 墙脚护坡、台阶、坡道等。)解决了江水的自动分流,自动排沙,控制进水流量等问题,消除了水患,使变为“”。(岷江(Min River 亦作Min Jiang)长 江上游支流,属于长江的一级支流,全流域均在四川省境内。)是中国古代建设的至 今仍在使用的大型(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 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始祖,比喻创始人。)”,是四川著名的。通常都认为,是由秦国蜀郡太 守及其子率众于前256年左右修建的,的创建,以不破坏,充分利 用为人类服务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协调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开创了中国古代上的(新历史 阶段的开端。亦指某种具重大意义的新的开始。)标志着入了一个新阶段,在 世界上写下了光辉的一章。,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划时 代的杰作。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 为特征的宏大,属。都江堰附近景色秀丽,有众多的,主要有、、、、、、、、、、都江堰水利等景点 1.位于市西南、西北部、-内,距成都68公里,距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的分支。靠雪岭,面向。主峰海拔1260米(2007年测到的数据)。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含义是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自古就有“”的美誉。与之险、峨眉之秀、(kuímén)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四川都江堰导游词

四川都江堰导游词 欢迎各位来到都江堰市游览。现在我们的车正经过宽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转上玉垒山公路,去参观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区。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在此以前,由于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地势四下漫流,常常给平原生息的远古生灵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后来经过距今大约三千年前的鳖灵治水,才使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鳖灵的巨大功绩,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让给了他,成为开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后,由于都江堰水利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前后有不少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维护中不断地将积累的经验变成规范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说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闪射出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典范,是毫不夸张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可说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积已由建国时的200万亩扩展到1000多万亩。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长效的伟大功能的奥秘所在。 我想这也是各位今天游览的目的吧!现在,我们走上了景区公路,沿途森林夹道,空气清新,使大家的旅游有了更好的心情。我们从观景楼往下游览。 都江堰鸟瞰 站在楼台的敞廊上远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见岷江从山里滚滚而来,在拐弯处被一条像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堤坝这边的江水顺玉垒山脚流到一座孤立的山头前,堤坎矮下去了,而水流都靠着山这边走向远方,这就是都江堰的渠首工程。长堤的头部叫鱼咀,堤尾矮下去那段叫飞沙堰,孤立的山头和玉垒山之间的水道叫宝瓶口。鱼咀、飞沙堰、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鱼咀用于分水,让灌溉的水进内江,多余的水走外江;飞沙堰用于溢洪排沙;宝瓶口用于引流入渠。就是这三部份工程的巧妙配合,奠定了都江堰千古长存的“不坏金身”。今天我们看起来,它们是那样的简单。甚至觉得平凡。其实

2016年都江堰街区、社区商业调查报告

都江堰商业调查报告 前言: 商业街类型多种多样,此调查是为了更好说明目前整个都江堰商业市场的特点,及目前我市集中性商业,街区商业与社区商业的发展状况、特点和区别,完善我方商业项目销售说辞,说明我方项目市场竞争力。 一、都江堰商圈分布图 按照如图板块划分,目前都江堰重点商圈:A-老城区核心商圈; B-新兴商业区;C-城南老商业区;D-城南区;E-城北区商圈调查报告 A-老城区核心商圈

(1)幸福路街区商业 地震前曾是都江堰的核心区域,以服装业为主力,带动整条路的综合性商业:鞋靴、童装、箱包、化妆品、饰品、中小餐饮等,此区域的商铺曾属于都江堰的黄金旺铺;地震后市区扩建,幸福路改造,目前虽然仍以服装业为主,但随着一大批优质商家(如:杰克琼斯,劲浪体育,卡宾男装,百丽鞋业等)撤出,加上政府规划不明,幸福路通往都江堰景区、南桥、西街特色街区,更适宜打造做旅游步行街,但目前仍以服装业为主,商业氛围一般,非节假日从从宣化门至柳河路口有一定人流,节假日整条路以游客为主,对整个区域商业带动较小。 此区域按地理条件,人流量,人流动方向较明显可划为两个区域:幸福路入口(宣化门)---柳河路入口(a);柳河路入口---南街入口前(b),这两段街区商业氛 小结:目前幸福路商业街运营状况逐渐走下坡路,大量优质商家撤场,人流减少,节假日的游客消费对促进幸福路商业并无多大作用,说明电商对服装业的冲击大,而幸福路街区商业又是依靠服装业,其风险性大,稳定性差。 (2)建设路街区综合性商业 根据地理位置,人流量,人流方向划分为两段:宣化门至天和盛世(a),此段人流量较大,商业氛围好,汇集大量优质商家(包括好利来蛋糕、海澜之家、屈层氏、声雨竹女装,精品家电城,德克士,以纯6层楼整栋商业体等);天和盛世至乔富广场段(b),此两段街区商业氛围目前差异较大,租金差异极大,b 段街区主要聚会一些小商家:小超市,奶茶店等,甚至乔富广场与天和盛世部分商铺因人流稀少而关门歇业,打出转租,招租的牌子(杨柳河转角位置尚可,浙

都江堰

都江堰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2.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3.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新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要使学生从课文中感受古代科学家、实践家李冰的人格魅力,从古代劳动人民的卓越创造中汲取思想精华,学习他们的奋斗和实干精神。4.体会散文融情寓理,思辨色彩鲜明,语言酣畅、灵动,给人以审美的多维享受。 【教学重点】 1.文中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 2.多种修辞手法的用法 【教学难点】 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 【教学方法】 1.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做到精读与略读的结合,归纳要点。 2.带着课后练习去阅读,在阅读中加深思考和领悟。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作者。 2.分析第一部对比手法的运用 3.分析第二部分对水流的生动描写 一、导入 四大文学体裁(小说散文戏剧诗歌) 本文是游记(属记叙文) 二、作者: 余秋雨(1946—)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散文家,12岁离家到上海求学,入上海晋元中学,学业成绩优秀(该校90周年校庆时,他与丁关根、翁史烈等一起列入该校英才榜)。后考入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因成绩优秀留校执教。 他治学严谨,著述宏富,早年写有《戏剧理论史稿》65万字,后又撰写《中国文化史述》和《艺术创造工程》,从戏剧理论研究转入人类文学的研究。80年代中期,他开始了散文的写作,出版《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文化苦旅》表现了余秋雨散文独特的文化特质。评论家说他用“理性和感性相融洽的语言之舟,负载着思想的重量,把现代散文推向了一流”。 三、读一读,写一写 颓壁残垣惊悸邈远庇护濡养炫耀规矩精神焕发驯顺众目睽睽遴选浚理长锸官场衮衮挟着 钹磬傩戏韬略怦然心动澄 四、分析课文 (一)师范读第一部分 粗略提问 1.作者在这一部分提到了哪两项工程?

都江堰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都江堰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都江堰市Ⅰ大区(一环路以内片区)为都江堰一环路、外江及都江堰—青城山世界遗产保护区核心区范围线围合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5.55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7.5万人。这一片区以建设路为界,分别为古城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老城生活商住组团。 按照都江堰市主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大纲,都江堰市主城区被分为都江堰市Ⅰ大区(一环路以内片区)、都江堰市Ⅱ大区(天府大道片区)、都江堰市Ⅲ大区(蒲阳路片区)、都江堰市Ⅳ大区(都江堰大道片区)四大部分。 控制性详规,对都江堰中心城区建筑建设最大高度普遍进行了调整,如建设路、公园路以内的建筑最大高度规定为14米,而都江堰市二环路以外的建筑最大高度规划为60米。了解到,灾后都江堰中心城区总体规划在提交送审稿时曾将建设路以内地区大部分建筑高度控制在6米以下,新建设的地区建筑高度控制在15~20米之间。 都江堰市Ⅱ大区(天府大道片区)为金马河、一环路、成灌高速路入城段和都汶高速路围合区域,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11.77平方公里,人口约12.6万人。这一片区是都江堰市综合交通枢纽所在地,城市门户,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城市综合新区。 都江堰市Ⅲ大区(都江堰大道片区)北至学府路,西以观景路为界,南到迎宾大道和成灌高速,东至城市建设用地边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8.68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1万人。这一片区主要功能为城市生活居住区,二环路东侧和幸福大道沿线为行政文化金融中心的职能。 都江堰市Ⅳ大区(蒲阳路片区)北至灵岩石山,西以观景路为界,南到学府路,东至城市建设用地边缘,规划总用地面积约为9.76平方公里,居住人口10万人。这一片区主要功能为城市生活居住区,片区东北侧为工业物流功能组团。

都江堰古城资源开发利用

都江堰古城资源的开发利用 ——满城水色半城山,一邑文明古今耀 德国著名诗人、思想家歌德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中国传统建筑所组成的历史城镇,都拥有优美的旋律,都有令人陶醉的韵味。漫步在铺满青石的街道,置身于湿润而舒适的凉风中,偶尔被探出雕花窗的蔷薇所倾倒,偶尔迷失在柳河大红灯笼的微醺中,偶尔坐在南桥看古色在行游画家笔下的浪漫,偶尔听着城墙根凄婉的二胡和着烧饼的叫卖。这座城穿越了历史的风风雨雨、经历兴衰更替而显得厚重、沉稳,但是她并不苍老,在历史的洗礼下,她依旧宁静婉约、传统而时尚。登上宣化门城楼,我看到的是满城水色半城山,一邑文明古今耀,而这就是都江堰古城。 一、都江堰现有古城资源 都江堰市古城区(即灌县老县城,现灌口镇)的设置始于南北朝后魏时期。老灌县城是四川省城至阿坝州的咽喉要地,茶马古道的起点,商业贸易十分发达。史料记载,清代至民国时期,阿坝州等地出产的山货、药材主要在此销售,本地特产的茶叶等也在县城行销。历史上由于灌县各种经贸业发达,带动餐馆、旅店、茶肆、酒楼、布庄、钱庄等业随之兴隆,古城内外店铺林立、繁荣兴旺,素有“小成都”之称,在四川西部占据了“西来第一门户”的重要地位。 整个灌县古城面积2.86平方公里,总人口48724人,有住户、有商铺,还有一应俱全的配套设施,同都江堰景区紧密相连。古城内,保留了与水文化密切关联的文物古迹、不同时期建筑风格的古巷深院和公共建筑,以及纯朴的民风民俗,是都江堰两千多年来沧桑变化的见证。 在老灌县城市构架下,都江堰市对西街历史文化街区和梨园巷、贵州巷等民居院落进行保护性改造,对具有100年以上明、清建筑元素的建筑予以保留,对现代建筑进行风貌塑造。同时,复原了城墙、城门、历史街巷,再现古色古香历史韵味。古城主要景点包括城隍庙、南桥、懋功寺、清真寺、古城墙、幸福路、杨柳河、文庙、万里长江第一楼玉垒阁。 都江堰不仅有历史韵味,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在传统建筑中融入现代化功能设施,配套完善了地下停车场和公厕,并新建了沿山旅游健康步道。在古城核心区域周边,规划建设了多处地下停车系统,可实现停车近4000辆,能够满足游客自驾车或团队车辆停放需求。 二、现有资源分析 (一)优势 1、资源优势——满城水色半城山,一邑文明古今耀。 灌县古城发源于南北朝后魏时期,历史文化厚重。在厚重的历史背景下,都江堰并不苍老和呆板,取而代之呈现给世人的是传统和时尚。灌县古城是以都江堰景区为依托发展的。古城资源丰富,覆盖面广,水文化、川西民居等特征显著突出。 2、区位优势——离繁华都市很近,离城市喧嚣很远。 都江堰古城区即灌县老县城,现灌口镇。因位于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灌溉渠口而得名,其建镇历史可上溯至16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古巴蜀文化的发祥地

都江堰市酒店业布局

都江堰市酒店业布局 一、已经建成投入使用: 1:青城豪生国际酒店--挂牌五星 二、在建五星级及超五星级酒店: 2:锦江国际酒店(泰逸)--上海锦江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地点:青城山高尔夫球场,内嵌式,按超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 3:第六感EVASON度假酒店--泰国第六感酒店管理集团---地点:青城山山门广场,占地面积240亩,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7亿元人民币,超五星级标准打造,全部工程将于2012年完工。该酒店建成后,将为都江堰当地提供800-1000个就业岗位。 4:皇冠假日酒店(经都)-- 礼里国际别墅社区——都江堰假日酒店位于玉堂镇白玉村,占地577亩,由四川经都置业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修建。采用国际先进的PUD开发模式分阶段开发,打造建筑面积近20万平米的集商贸、旅游、会议接待、休闲度假为一体、智能化设备一流的铂金五星级酒店,并按国际标准配套各类辅助设施。该五星级酒店将在2012年竣工。 5:百伦酒店--成都百货大楼组建的成都百伦集团,五星级酒店标准打造。项目位于都江堰市区繁华地段--都江堰大道百伦广场大型商业综合体。16层超现代感的波浪形建筑,构筑

都江堰市区最具现代感的地标建筑。 6:万豪(万丽)酒店--蓝光地产引进,万豪国际酒店管理集团--地点:西区玉堂镇,建筑面积3万平米。度假型五星级酒店,致力于打造都江堰乃至全国顶级休闲娱乐和大型会议场所。 7:龙腾青城国际酒店--项目位于青城山镇,占地214亩,由华敏集团投资5亿元建设。 即将开建五星级酒店及超五星级酒店项目 8:都江堰国际大酒店(原金叶酒店),位于西区玉堂镇,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占地200亩,该项目投资5.2亿元,嫡属中国烟草总公司四川省公司。 9:柏乐(悦)酒店(法国)--法国柏乐酒店管理集团,位于西区玉堂镇,上海绿丝带投资集团-外滩新天地子项目。计划两年内全面建成。作为外滩·新天地子项目之一,建成后的尚都外滩(法国柏乐)国际度假酒店将打造成以高端教育培训为主题的国际度假酒店,成为全球MBA游学教育基地,并为集团客户提供高端培训度假环境。 10:红树林度假酒店--位于西区玉堂镇,北京金典投资管理集团,拥有4000余间客房;是集多功能会议会展、国际电影节、20厅影院;综合演艺广场、艺术画廊、美术馆;道教养生文化体验中心;精品SPA、儿童体验城;婚礼教堂、婚庆广场于一身的度假目的地酒店。

5篇介绍四川都江堰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四川都江堰的导游词范文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约公元前256~前251),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四川都江堰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四川都江堰的导游词范文(一) 欢迎各位来到都江堰市游览。现在我们的车正经过宽敞平直的幸福大道转上玉垒山公路,去参观闻名中外的都江堰景区。 大家从成都来,都看到沿途纵横交错的河渠,奔涌着盈盈清水,流淌进远近碧绿的田畴,那就是都江古堰的灌渠。两千多年以来,古堰把滔滔东泻的岷江水引到广袤的成都平原,造就出“天府之国”的富饶和美丽。

在此以前,由于成都平原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从高山连绵的松茂峡谷中汹涌而下的浩荡岷江,一到涨水季节,总是顺地势四下漫流,常常给平原生息的远古生灵带来可怕的洪涝灾难。后来经过距今大约三千年前的鳖灵治水,才使这片土地初步得到平安。鳖灵的巨大功绩,使蜀王杜宇把王位让给了他,成为开明王朝的第一位蜀王。 而真正把岷江引进平原,缔造了“益州天府”的大功臣,则是公元前三世纪的蜀郡太守李冰。是他带领人民群众建造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工程,非常科学地实现了导江、防洪、引流灌溉的一系列功效。其后,由于都江堰水利受到历代统治者的重视,设置专门的官员管理,前后有不少为政高明的管理者,又在管理和维护中不断地将积累的经验变成规范性的典章制度,使都江堰历经两千多年一直发挥着巨大的水利功能。因此,说都江堰是孕育出四川天府的第一奇功,闪射出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典范,是毫不夸张的。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江堰可说是古堰逢春,灌溉面积已由建国时的200万亩扩展到1000多万亩。都江堰能有此千古长效的伟大功能的奥秘所在。 我想这也是各位今天游览的目的吧!现在,我们走上了景区公路,沿途森林夹道,空气清新,使大家的旅游有了更好的心情。我们从观景楼往下游览。 都江堰鸟瞰 站在楼台的敞廊上远看都江堰的水利工程,可以看见岷江从山里滚滚而来,在拐弯处被一条像鱼头的长坝一分为二,堤坝这边的江水顺玉

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

——都江堰水文化广场摘要:广场是人与人交流的公共场所。一个完整意义上的场所由空间的物理特征、人的活动和历史文化涵义所构成。本文从川西的自然和文化景观、都江堰的治水历史,场所的现状问题和当地人的生活及休闲方式诸方面入手,理解和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进行都江堰广场的设计,并将景观的艺术设计理解为解读和显现地域及场所精神的过程。关键词:川西治水历史生活方式都江堰水文化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原灌县)。城市因有二干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和J工程都江堰而得名。该堰是我国现存的最古老而且依旧在灌溉田畴的世界级文化遗产。广场所在地位于城市中心,柏条河、走马河、江安河三条灌渠穿流城区,同时,城市主干道横穿东西,场地被分为三块。本文从地域自然和文化过程,历史,场所的现状问题和当地人的生活及休闲方式诸方面人手,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将景观的艺术设计理解为解读地域和场所精神的过程。一、设计目标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以及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而产生的石文化、建筑(包括桥)文化和种植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高水平的城市中心广场,包容了文化功能、休闲功能、旅游功能。二、设计构思来源之一:地域自然与人文景观研究与历史阅读文化挖掘——水文化之精神因水设堰,因堰兴城,水文化是都江堰市特色的来源与根本特征,为此,都江堰广场之场地特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点:1.地域景观:天府之源——自然与文化景观格局都江堰市枕居都江古堰,座落在群峰脚下,镶嵌于蒲阳、走马、江安、柏条四河之间。西北古堰雄姿,群山环峙;东南平畴万里,天府良田无垠。其水由西北向东南而行,畅游百川,泽万顷良田,奔腾呼啸,气势磅礴。放射状的水网奠定了天府之国扇形自然和文化景观格局的基础。都江堰是天府扇面的起点,而广场则为都江堰市的扇面核心或称“水口”。2.阅读历史:饮水思源——以治水、用水为核心的历史文脉及含义(1)治水的渊源都江堰真正为多数人公认的始创者是秦昭王时的蜀郡守——李冰。都江堰却是一个千秋工业,它凝聚了数千年蜀人的辛劳。继李冰之后,各朝代的人都对都江堰进行了修复与改造,技术上不断得以更新。 (2)种植文化随着都江堰工程的进一步完善,成都平原处处皆为人间乐土,沟渠纵横,阡陌交错,地无旷土,已到了“天孙纵有闲针线,难绣四川百里图”的佳境。汉化后的种植文化将种植与养殖统一,稻鱼结合,自成体系。种植文化使蜀“人杰地灵”,成为政治经济的重地,也为后世种植、渔业等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并激发了我们的设计思路与灵感。(3)植根古蜀的建筑技术都江堰工程中的若干重要技术,如笼石技术(竹笼卵石及后来的羊圈一木桩石笼工程)、鱼嘴技术、火烧崖、石凿崖技术、都江堰渠首和有关河渠上的若干索桥的建筑技术,都具浓重的地方水利风格,富有民族文化特征。[!--empirenews.page--] 另外川西民居及宗教建筑也有鲜明的特点,特别是对竹木石材的应用及艺术处理都有其浓厚的地方特色。(4)石文化古代蜀人有崇拜大石、崖石的原始宗教意识。石犀、石马是具有地方特征的神物,蜀人认为犀牛神可战胜水神,而且有阴阳五行说的内涵,从五行相克的关系看,石属土,土胜水,石神有镇水的含义。(5)水的其它衍生文化都江堰因水而生的文化很多,如神话、祭祀文化、景观及历代文人留下的诗词歌赋等。这里只提一下都江堰的开水节,它源于远古对水神的祭祀,后来改祭李冰。古老的庆典民俗传承千年以上,成为都江堰极具特色的传统节日。它增进了人们对水文化的认识。3.市民休闲行为之特点时代的发展使得许多城市生活节奏愈来愈快,而这里却处处有别地少见的悠闲景象。成都有“最悠闲城《之美誉,而其中尤以都江堰为最。这里的人们喜欢悠哉自在的日子,颇有“长夏无事,夕阳西下,明月东升。搬个小板凳,沏上壶不浓不淡的茶,聚几个不衫不履的人,说几句无拘无束的话”的味道。三、设计构思来源之二:场地问题的分析景观设计的要旨是解决问题,现状都江堰广场有许多问题必须通过设计来解决:1.城市主干道横穿广场,将广场一分为二,人车混杂。2.用于分水的三个鱼嘴没有充分显现,本应是最精彩的景观,却被脏乱所埋没。3.渠道水深流急,难以亲近,其中一段已被覆盖。4.广

(红头)都江堰市举行人口普查百日倒计时启动仪式

普查动态 第 11 期 都江堰市人口普查办公室编二○一○年七月二十六日都江堰市举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 百日倒计时启动仪式 为深入宣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动员社会公众积极支持、配合、参与人口普查工作,都江堰市人普办于7月24日上午在水文化广场隆重举行人口普查百日倒计时启动仪式,全面拉开都江堰市人口普查宣传工作序幕。 上午10:00,启动仪式正式开始,首先由都江堰市人普办领导发

言,再次强调了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并要求各乡镇抓好时间进度,合理规划,严格按照上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随后由乡镇指导员和普查员代表揭开了“都江堰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00天倒计时”牌,这标志着都江堰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正式进入倒计时阶段。 活动中,市人普办全体成员和乡镇业务骨干在领誓员的带领下当场宣誓称,在即将开展的普查工作中,将严格依法开展普查工作,坚持实事求是,恪守职业道德,拒绝、抵制人口普查工作中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绝不伪造、篡改普查资料,千方百计确保源头数据质量,认真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各项任务。 最后,人普办、公安局等工作人员面向群众现场开展人口普查咨询活动,向群众解答人普疑问,发放人口普查宣传资料、流动人口清理和户籍整顿资料5000余份,使人口普查工作更加深入人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效应。 此次仪式参加人员有都江堰市人口普查办公室全体成员、市公安局工作人员、各乡镇人口普查业务骨干,幸福、灌口两镇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代表,以及我市新闻单位工作人员等。 报:富艺市长、家荣常务副市长。 送:市委办、人大办、政府办、政协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市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办)、经开区、省人口普查办、成都市人口普查办。 校对:李鹏(印30份)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19修订正式版)

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1997年6月16日四川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03年11月28日四川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四川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的决定》修正,2019年11月28日四川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修订)。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都江堰灌区水源的管理,保护世界遗产,发挥水利工程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促进灌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都江堰灌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都江堰水利工程,是指渠首枢纽(含岷江关口至青城桥河段,下同)以及各级引水、输水、蓄水、提水等工程和各类配套设施。 所称都江堰灌区,是指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并由省人民政府、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都江堰灌区总体规划划定的范围。 所称都江堰灌区水源,是指都江堰渠首以上的岷江径流、灌区边沿溪河径流、区间径流及地下水。 第三条在都江堰灌区(以下简称灌区)范围内从事涉及水利工程的建设、管理与保护、调度与供水、用水与节水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实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维护经费保障制度由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

部门会同财政主管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第五条都江堰水利工程实行统一管理和分级管理、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统一管理,其设立的省都江堰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具体承担渠首枢纽、干渠(河)、分干渠(河)、各支渠(河)分水枢纽及跨设区的市支渠(河)等水利工程的管理维护工作。 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事管理和跨县支渠的管理,并负责指导协调辖区内支渠(河)分水枢纽以下水利工程的管理。 县(市、区)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事管理和支渠(河)分水枢纽以下水利工程的管理,负责组织、指导群众性的用水管理工作。 第六条省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灌区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灌区工作协调联动机制,统筹解决灌区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保护和水资源配置等重大问题。省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健全灌区事务协商管理制度。 灌区内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按照管理权限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工程管理和保护工作的领导,保障工程的安全和正常运行,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 第七条灌区防汛抗旱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灌区水情监测预警、工程运行安全、供水调度保障等工作,按照职责做好防汛抗旱有关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