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动作原理绘制的,用于分析动作原理和排除故障.而不考虑电气设备的电气元器件的实际结构和安装情况。通过电路图,可详细地了解电路、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可在测试和寻找故障时提供足够的信息,同时电气原理图也是编制接线图的重要依据。

1.电气原理图绘制

电气原理图中,一般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分别画出。主电路是设备的驱动电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根据控制要求由电源向用电设备供电。主电路通常用粗实线画在图样的左侧(或上方)。在电力拖动线路中,实际上就是设备的电源、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等。

控制和辅助电路一般用细实线画在图样的右侧(或下方)。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要分开画。控制电路画出控制主电路工作的控制电器的动作顺序,画出用作其他控制要求的控制电器的动作顺序。控制电路由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以及各种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组合构成控制逻辑,实现需要的控制功能。辅助电路是指设备中的信号和照明部分。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其他辅助的信号照明电路,保护电路一起构成电控系统。

电气原理图中的电路可以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当水平布置时,电源线垂直画,其他电路水平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画在电路的最右端。当垂直布置时,电源线水平画,其他电路垂直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画在电路的最下端。

2.元器件绘制和器件状态

电气原理图中的所有电气元器件不画出实际外形图,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同一电器的各个部件可根据需要画在不同的地方,但必须用相同的文字符号标注。电气原理图中所有元器件的可动部分通常表示在电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其中,常见的元器件状态有:

(1)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处在非激励状态。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系统结构

Dow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主电路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Dow 3L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Dow4L 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图1 Dow3L/4L主电路功能图

图2 Dow 3L主电路结构框图

图3Dow 4L主电路结构框图

Dow有源电力滤波器/APF主要由缓启动电路、LRC高频滤波电路、电抗器、IGBT逆变桥和储能电容组成。各部分功能原理功能如下:

1)缓启动电路:该模块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直流电容器组充电时可能引发的冲击电流,当直流电容器电压达到内部控制电路临界值,即可启动有源滤波器来做谐波电流补偿。主要组成元件如下:

n 限流电阻

n 接触器

限流电阻的设置致使通过电能转换器而流入直流电容器的冲击电流被限制在一定程度的内,待控制电路下达启动指令时,电磁开关闭合并旁路限流电阻,使得电能转换器真正与电力系

统连接。

2)LRC高频滤波电路:LRC高频滤波电路为一安装在有源滤波器输出端的并联型无源滤波器组,其主要功能为吸收高频谐波电流,主要的组成元件如下:

n 串并联谐振滤波器

n 过电流保护继电器

n 异常跳脱控制装置

正常工作情况下,谐波电流滤波器和电力系统并接,吸收来自电能转换器运转时所产生的高频谐波电流。

LRC高频滤波电路设置有过电流保护继电器,当电能转换器工作异常时,则可能会引发大量高频谐波电流流入谐波电流滤波器,使得过电流保护继电器跳脱,而关闭有源滤波器达到保护功能。

3)高频电抗器:该电抗感器作为电能转换器与电力系统间的电力传输介面元件。

4)IGBT电能转换器:该电能转换器的主要功能在将电力系统所提供的能量转换成谐波补偿电流源,回馈至电力系统上,达到降低谐波的功能。主要组成元件如下:

n IGBT电桥

n 驱动电路

n 电压浪涌缓冲器(Snubbers)

电能转换器的电桥由IGBT组成,采高频脉宽调制(PWM)技术驱动IGBT,以产生所需要的补偿电流波形,为了避免IGBT工作时产生的浪涌电压过高而造成破坏,IGBT电桥亦装置有

电压浪涌缓冲器。

5)直流电容器组:直流电容器组将来自电力系统的能量透过电能转换器的控制而加以储存,其由多只电容值相等的直流电容器并接而成。电能转换器工作时除了输出欲补偿的谐波电流外,也在直流电容器组上建立稳定的直流电压。

我就在旁边静静地呆着,不言不语,生怕惊扰这静谧的美好,惟愿时光驻留,变成永恒回忆;惟愿几十年后,两鬓斑白的我们仍然携手坐在阳台上,不谈悲喜,只闻花香。

携手的日子总是温暖多过于寒冷,欢笑多过于失意,此时此刻,感恩日子的温润让自己满足。一个人的独立,两个人的扶持,让光阴有滋有味,富有弹性。

时光清浅,流年素淡,携挽着光阴同行,缠绕着故事与共。酸甜苦辣和油盐酱醋茶的生活让日子交织着烟火味,感受生活的踏实和柔韧。

时光如梦,梦里梦外总是有许多憧憬美好,执着这份美好,烟火的生活在平淡中闻到花香,茶香和米香。

静坐时光,把喧嚣关在窗外,悠然恬淡。一缕缕柔风也会温润流年,一轮明月也会涌出丝丝柔情。

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时光如水,与君老。

相伴的时光,简单微笑着,从容平淡着。如若真心,那份灵犀,那份执意,那份默契,让一切俗世纷扰,也过得惬意悠然。

爱就一个懂,一份守,一个眼神就领会了眼眸里的含义,一个怀抱就温暖了整个身心。

光阴无言流淌,岁月无声的叩问着百味世事,彼此相视一笑,你在,我在,阳光还是那么明媚,日子还是那么温馨,你若安好,岁月无恙。

红尘陌上,择一方心灵的净土,种下文字的馨香,于文字中寻一份感悟,让心安暖;于岁月中守一份懂得,感恩生命。

朝霞暮露,四季更迭,花开花谢皆如画,月圆月缺皆如诗。当时光辗转着记忆的年轮,当清风摇曳起祝福的风铃,我在风中优雅的翩跹,回味携手的光阴,淡淡的犹如一朵茉莉花,洁白淡雅,清香宜人。

在素色光阴里,有古韵婉转的琴音入耳,有清幽淡然的花香入鼻,有真情实意的友情入心,有相处不厌的爱入魂,温柔地牵起时光的手,用善待一朵花开的温婉,来守望一生的幸福。人生会在知足中嫣然一笑,花香依旧。

凉风习习,花影阑珊,瓜果飘香,时光是多么轻盈、温柔和生动。

永远是多长,爱意有多浓,一切无足轻重,只想把此刻定格成温暖的笑靥。回味,感恩,彼此执手的岁月,是多么知足和无悔。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电气082 姓名:邓大伟 学号: 1609080203 指导教师:国海 日期: 2011年12月22日

目录 摘要: (1) 1 绪论 (2) 1.1概述 (2) 1.2抑制谐波的方法 (2) 1.3本文研究的内容 (3) 2 APF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4) 2.1APF的基本原理和种类 (4) 2.2APF的谐波检测方法 (5) 2.3APF的补偿电流控制方法 (6) 3 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检测及控制策略 (8) 3.1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简介及其应用 (8) 3.2SVPWM调制策略 (10) 4 控制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 (14) 4.1系统初始化程序的设计 (14) 4.2中断子程序设计 (14) 4.3I P-I Q法补偿谐波和无功电流的原理框图 (15) 5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仿真实现 (17) 5.1源电力滤波器仿真模型的建立 (17) 5.2结果仿真 (21) 总结与展望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ABSTRACT: (28)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摘要:随着电力电子装置日益广泛的应用,电力电子装置自身所具有的非线性导致了电网中含有大量谐波,这些谐波给电力系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严重危害了用电设备和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虽然传统的无源电力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技术成熟、运行费用低等优点,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例如只能抑制固定的几次谐波,并对某次谐波在一定条件下会与电网阻抗产生谐振反而而使谐波放大。 目前,谐波抑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采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有源电力滤波器也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且相关技术的研究也日渐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阐述了几种常见APF的拓扑结构及各自的优缺点,详细分析了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检测方法,比例控制和前馈控制两种电流环控制策略以及SPWM和SVPWM两种调制策略。介绍了电力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结构,并设计了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其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关键词:电力有源滤波器;谐波检测 ;APF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应用及效果.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应用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应用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电力电子技术》这门课,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了解到:以非线性负载为主产生的谐波会对电力系统形成很大的危害,而传统的电力电子装置本身就是产生谐波的主要污染源。要想抑制电力电子装置和其它谐波源造成的电力系统谐波,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装设补偿装置,设法补偿其产生的谐波;而是对电力电子装置本身进行改进,使其不产生谐波,同时也不消耗无功功率,或者根据需要能对其功率因数进行控制,即采用高功率因数变流器。 装设LC 调谐滤波器是传统的补偿谐波的主要手段。LC 调谐滤波器虽然存在很多缺陷,但其结构简单,既可补偿谐波,又可补偿无功,一直被广泛应用与电力系统中谐波和无功功率补偿。目前的趋势是采用先进的电力电子装置进行谐波补偿,这就是有源电力滤波器(APF )。与LC 无源滤波器相比,有源滤波器具有明显的优越性能,能对变化的谐波进行迅速的动态跟踪补偿,而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频率和阻抗的影响。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变流电路可以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从与补偿对象的连接方式看,有源电力滤波器又可分为并联型和串联型。电压型和并联型在实际中应用较广。 本学期做了一个谐波的产生和抑制的实验,其中谐波是由三相桥式整流电路这一非线性负载产生的,在实验中采用了两种抑制谐波的方法,一种是并联无功补偿电容器和LC 滤波器,另一种是并联一个有源电力滤波器。目标是经过这两次滤波,使谐波电流的畸变率降到5%左右。 有源电力滤波器基本原理如下图1所示。设负载电流为l i ,谐波检测器从负载电流中检测出谐波电流h i ,令指令电流*c h i i =-,补偿电流控制算法控制逆变 器产生补偿电流*c c i i =,注入母线,抵消负载电流中的谐波,达到抑制谐波电流流向电源的目的。系统由四个主要部分组成有源滤波主电路、外围驱动板、谐波检测器 、DSP 器件。

有源电力滤波器设计

1 引言 近年来,公用电网受到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严重污染,而电力电子装置是其主要的谐波污染源。随着电力电子装置的日益广泛应用,电网中的谐波污染也日益严重,谐波污染影响到供电质量和用户使用的安全性,因此电网谐波污染的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 滤波器在本质上是一种频率选择电路,通常用幅频响应和相位响应来表征一个滤波电路的特性。理想滤波电路在通带内应具有零衰减的幅频响应和线性的相位响应,而在阻带内应具有无限大的幅度衰减。按照通带和阻带的相互位置不同,滤波器可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带阻、全通5类。有源滤波器采用有源器件需要使用电源,加上功耗较大且集成运放的带宽有限,因此目前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得很高,一般不能用于高频场合。但总的来讲有源滤波器在低频(低于1MHz)场合中使用有较无源滤波器更优的性能,因而目前在音频处理、工业测控等领域广泛应用。有源电力滤波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功率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能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及无功功率进行补偿。和传统的无源滤波器相比,有以下几点突出的优点: (1)对各次谐波和分数谐波均能有效地抑制,且可提高功率因数; (2)系统阻抗和频率发生波动时,不会影响补偿效果。并能对频率和幅值都变化的谐波进行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 (3)不会产生谐振现象,且能抑制由于外电路的谐振产生的谐波电流的变化; (4)用一台装置就可以实现对各次谐波和基波无功功率的补偿; (5)不存在过载问题,即当系统中谐波较大时,装置仍可运行,无需断开。 由以上可看出,它克服了传统的无源滤波器的缺点,具有良好的调节性能,因而有很大的发展前途。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及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绘制及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就是将许多电器元件按一定的要求连接而成并用一定的图形表达出来,用于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计意图,方便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的图纸。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各种图有其不同的用途和规定画法,采用统一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标准画法来绘制。) 绘制电气原理图时应遵循的原则: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的原则安排。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1 KM2文字符号区别。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

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_ 90 °,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下图为参考样板) <1>图纸上方的1、2、3、4 ....... 1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 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 <2>图区编号下方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APF有源电力滤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Active power filter)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不同大小和频率的谐波进行快速跟踪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是相对于无源LC滤波器,只能被动吸收固定频率与大小的谐波而言,APF可以通过采样负载电流并进行各次谐波和无功的分离,控制并主动输出电流的大小、频率和相位,并且快速响应,抵销负载中相应电流,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和不平衡。

1、概述 2、理论基础 3、工作原理 4、标准 5、三电平 ?技术优势 ?滤波器 ?基本应用 ?主要应用场合 ?其他 ?优势 6、性能说明 7、配件选型 1、概述 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是APF发展的主要APF;APF有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前者用的多;并联有源滤波器主要是治理电流谐波,串联有源滤波器主要是治理电压谐波等引起的问题。 2、理论基础 有源滤波器同无源滤波器比较,治理效果好,主要可以同时滤除多次及高次谐波,不会引起谐振,但是价位相对高!实际应用安全系数很低,国际普遍做法是以变压器升压,来保证可靠性,国家相关部

门也要求以变压器升压的形式和有源滤波器结合,治理高压谐波! 3、工作原理 Satons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负载电流,并通过内部DSP计算,提取出负载电流中的 谐波成分,然后通过PWM信号发送给内部IGBT,控制逆变器产生一个和负载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谐波电流注入到电网中,达到滤波的目的。 指令电流检测电路的功能主要是从负载电流中分离出谐波电流分量和基波无功电流,然后将其反极性作用后发生补偿电流的指令信号。电流跟踪控制电路的功能是根据主电路产生的补偿电流,计算出主电路各开关器件的触发脉冲,此脉冲经驱动电路后作用于主电路。 这样电源电流中只含有基波的有功分量,从而达到消除谐波与进行无功补偿的目的。根据同样的原理,电力有源滤波器还能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负序电流分量进行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一般由PWM逆变器构成。根据逆变器直流侧储能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容)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感)。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使直流侧电压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

电气控制线路图

1.单按钮控制电动机起停线路 常规电动机起动、停止需用两个按钮,在多点控制中,则需按钮引线较多。利用一个按钮多点远程控制电动机的起停,则可简化控制线路又节省导线。如图所示,其工作原理是:起动时.按下按钮AN,继电器1J线圈得电吸合,1J常开触点闭合,交流接触器C线圈通电,C吸合并自锁.电动机起动。C的常开辅助触头闭合,常闭辅助肋头断开.这时,继电器2J的线圈因1J的常闭触点已断开而不能通电,所以2J不能吸合。松开按钮AN,因C已自锁,所以交流接触器C仍吸合,电动机继续运转。但这时1J因AN放松而断电释放,其常闭触点复位,为接通2J作好准备。在第二次按下按钮AN,这时继电器1J线圈通路被C常闭触头切断,所以U不会吸合,而2J线圈通电吸合。2J吸合后,其常闭触点断开,切断C 线圈电源,C断电释放,电动机停转。 2.接触器控制电机线路 具有自锁功能的电机控制线路,如图所示,当起动电动机时合上电源开关HK,按下起动按钮酗,接触器C线圈获电,C主触点闭合使电动机M运转;松开QA,由于接触器C常开辅助触点闭合自锁,控制电路仍保持接通,电动机M继续运转。停止时,按TA接触器C 线圈断电.C主触点断开,电动机M停转,同时自保持辅助触点分断。具有自锁的正转控制线路的重要特点是它具有欠压与失压(零压)保护作用。 有很多生产机械因负载过大、操作频繁等原因,使电动机定子绕组中长时间流过较大的电流,有时熔断器在这种情况下尚未及时熔断,以致引起定子绕组过热,影响电动机的使用寿命.严重的甚至烧坏电动机。因此,对电动机还必须实行过载保护。本线路具有热继电保护功能,当电动机过载时.主回路热继电器RJ所通过的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值,使RJ内部

有源电力滤波器品牌排行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品牌排行 当前,市场上生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厂家很多,各个品牌参差不齐,且国家标准未正式出台,所以只能挑选出一些市场上一些主流的APF品牌,从质量、稳定性各方面介绍一下当前市场上主流有源电力滤波器品牌的市场情况: 合资主流品牌:霍尼韦尔、GE、诺基亚、ABB、施耐德、 传统的电气行业的几大合资品牌从稳定性、可靠性来说都依然是值得可靠信赖,但是技术参数比得上国内品牌,国内品牌因为竞争的缘故一味追求性能参数,产品稳定性大打折扣,合资品牌的价格都相对较高,一般市场标价达2000~4000元/A。传统的合资品牌西门子貌似还没有APF。 国产一线品牌:南京亚派麦克斯韦电气深圳盛弘上海思源赛博电气深圳英纳仕追日电气........数百家品牌 估计国内生产APF的厂家有上百家,以上品牌都是最近2年广告比较多的品牌,推广力度比较大而已。但是参差不齐。国产品牌的通病就是质量不稳定,国产品牌没有7年以上的应用案例,价格也不一定便宜,国产品牌的价格一般是合资的50%~100%。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核心器件比如IGBT、电容器、CPU等国内电子元件技术都不稳定,所以国内生产APF 的厂家大多依靠进口国外品牌的核心元器件,然后再在国内组装,所以成本总体也不低,主要是人工成本较低。另外国产有源电力滤波器的通病就是并联技术,IGBT并联技术还不过关。但是未来的趋势肯定是核心器件国产化后,国内APF厂家的价格也许才会真正降到很低。 另外,有源电力滤波器出来10年左右,市场上有部分打着国外欧美公司品牌(如意大利、美国)的旗号,游龙混杂,有些品牌名字看着大气,实际上是国内生产的,满足国内市场扬眉崇外的心理,所以要注意辨别。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电气控制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是根据电气动作原理绘制的,用于分析动作原理和排除故障.而不考虑电气设备的电气元器件的实际结构和安装情况。通过电路图,可详细地了解电路、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可在测试和寻找故障时提供足够的信息,同时电气原理图也是编制接线图的重要依据。 1.电气原理图绘制 电气原理图中,一般分为主电路和控制电路两部分分别画出。主电路是设备的驱动电路,在控制电路的控制下,根据控制要求由电源向用电设备供电。主电路通常用粗实线画在图样的左侧(或上方)。在电力拖动线路中,实际上就是设备的电源、电动机及其他用电设备等。 控制和辅助电路一般用细实线画在图样的右侧(或下方)。控制电路、辅助电路要分开画。控制电路画出控制主电路工作的控制电器的动作顺序,画出用作其他控制要求的控制电器的动作顺序。控制电路由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以及各种电器的常开、常闭触点组合构成控制逻辑,实现需要的控制功能。辅助电路是指设备中的信号和照明部分。主电路、控制电路和其他辅助的信号照明电路,保护电路一起构成电控系统。 电气原理图中的电路可以水平布置或者垂直布置。当水平布置时,电源线垂直画,其他电路水平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画在电路的最右端。当垂直布置时,电源线水平画,其他电路垂直画,控制电路中的耗能元件画在电路的最下端。

2.元器件绘制和器件状态 电气原理图中的所有电气元器件不画出实际外形图,而采用国家标准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同一电器的各个部件可根据需要画在不同的地方,但必须用相同的文字符号标注。电气原理图中所有元器件的可动部分通常表示在电器非激励或不工作的状态和位置。其中,常见的元器件状态有: (1)继电器和接触器的线圈处在非激励状态。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在断开位置。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系统结构 Dow有源电力滤波器/APF的主电路功能框图如图1所示,Dow 3L结构框图如图2所示,Dow4L 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 图1 Dow3L/4L主电路功能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根据电气原理图绘制电气接线图 首先,我们要弄清楚什么叫做电气原理图,什么叫做电气接线图。 我们来看下图: 此图就是控制原理图。 接线图的第一个任务:绘制和标明接线端子的进线与出线关系 1)实现门板过渡和柜间过渡任务的接线端子 我们先来看电流测量和显示回路。 从图中我们看到柜内的各种开关电器,还有门板上的控制按钮、信号灯和多功能电力仪表。多功能电力仪表的电流信号线就来自于电流互感器。 图中我们看到了过渡接线端子,它的任务就是过渡柜内与门板上的开关电器之间的导线连接。 下图的上部是用于柜间连接的接线端子,用于控制线、控制电源小母线、信号线、接地线的连接。 2)远程控制线、信号线的进线和出线的接线端子 所谓远程控制线、信号线一般用于远程控制,也包括DCS的干接点测控线。 所谓干接点,指的是电源由测控装置提供,被测线路不提供电源。 接线图的第二个任务:标明某根线来自何处,去向何方

现在,我们再来看电流测量和显示回路图。不过,这里的图已经是准接线图和接线图了。如下: 我们已经知道,引自电流互感器的线必须上端子,然后再从端子接到电流表。 我们来看1TAa的接线: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回路有两个端子,分别标记为S1和S2。这两个端子与同名端有关,当电流互感器一次回路电流流入互感器穿心时,S1是同名端。 我们看到,从1TAa的S1端子引了一条线到XT接线端子的第一 个端子XT1。因此,这条线在电流互感器1TAa的S1侧标记为XT1, 而在XT1处则标记为1TAa:s1。可以看出,这条线的线头标记是以接到何处来标记的。 再看电流表侧:从XT1接到电流表PAa第1点的接线左右两侧分别标记为:PAa:1和XT1。注意看电流表PAb的2点,它引出两条线,一条接到PAa:2,另一条接到PAc:2。我们看到,从一个点只能引出 不超过2条线,并且每条线的头尾都明确无误,不可能接错。同时,整台开关柜内哪怕有几百条线,但所有的线都不会重复。所以,按接线图配置的线,又叫做工艺配线,它的特点就是准确,不重复。接线图适用于开关柜制造厂配线之用。 如何从控制原理图绘制接线图? 不用说,这都是开关柜制造厂制图人员的工作了。我们看到,从控制原理图绘制接线图是很麻烦的。绘制接线图一定要对开关电器实

只要一分钟,教你看懂电气控制电路图!

只要一分钟,教你看懂电气控制电路图! 看电气控制电路图一般方法是先看主电路,再看辅助电路,并用辅助电路的回路去研究主电路的控制程序。电气控制原理图一般是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其中的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流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 、“顺 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线路中还设置了一系列电气保护和必要的电气联锁。在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过程中,电气联锁与电气保护环节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遗漏。 总体检查:经过“化整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看是否有遗漏。

特别要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原理图中每一个电气元器件的作用。 1、看主电路的步骤 第一步:看清主电路中用电设备。用电设备指消耗电能的用电器具或电气设备,看图首先要看清楚有几个用电器,它们的类别、用途、接线方式及一些不同要求等。 2 则可先排除照明、显示等与控制关系不密切的电路,以便集中精力进行分析。 第一步:看电源。首先看清电源的种类。是交流还是直流。其次。要看清辅助电路的电源是从什么地方接来的,及其电压等级。电源一般是从主电路的两条相线上接来,其电压为380V.也有从主电路的一条相线和一零线上接来,电压为单相220V;此外,也可以从专用隔离电源变压器接来,电压有140、127、36、6.3V等。辅助电

路为直流时,直流电源可从整流器、发电机组或放大器上接来,其电压一般为24、12、6、4.5、3V等。辅助电路中的一切电器元件的线圈额定电压必须与辅助电路电源电压一致。否则,电压低时电路元件不动作;电压高时,则会把电器元件线圈烧坏。 第二步:了解控制电路中所采用的各种继电器、接触器的用途。如采用了一些特殊 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这种互相控制的关系有时表现在一条回路中,有时表现在几条回路中。 第五步:研究其他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如整流设备、照明灯等。 综上所述,电气控制电路图的查线看图法的要点为: (1)分析主电路。从主电路人手,根据每台电动机和执行电器的控制要求去分析各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要求及应用

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电流互感器检测负载电流,并通过内部DSP计算,提取出负载电流中的谐波成分,然后通过PWM信号发送给内部IGBT,控制逆变器产生一个和负载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谐波电流注入到电网中,达到滤波的目的。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现代化工业的主要副产品之一,随着工业现代化程度提高,谐波的问题日益严重。这主要是现代化工业的用电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工业的主要电力负荷是电动机和电阻加热设备,这些设备是线性负载,不会产生谐波电流。而现代化工业的主要电力负荷是电流变换器,包括变频器、中频炉、直流电机驱动器等,这些负荷都是非线性负载,工作时产生严重的谐波。 另一方面,大部分配电系统,包括变压器、开关柜、继电保护器、无功补偿柜等,都是按照线性负荷设计的。当实际负荷为非线性负荷时,对配电系统造成严重的危害,轻则导致系统过热、不稳定,重则损坏配电设备。 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非线性设备的电源输入端安装有源电力滤波器,将非线性负荷转变为线性负荷,谐波导致的各种问题便迎刃而解。这种安装在设备的电源输入端的谐波滤波器就是设备级谐波滤波器。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殊要求 设备级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母线级谐波滤波器有不同的要求。设备级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所配的设备一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谐波滤波器的作用是保证这个系统的谐波电流发射满足特定的标准,例如,GB17625标准。因此,设备级有源电力滤波器要满足一下四个方面的要求: 1)不与系统发生不良作用:配装了谐波滤波器的设备可能在任何系统中使用,而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与系统之间发生不良的相互作用,例如与系统发生谐振,放大谐波电流。 2)不会导致超前的功率因数:设备配装了滤波器,功率因数要达到0.98以上,不允许出现过大的感性无功功率和容性无功功率; 3)滤波效果确定:滤波器与特定设备组合起来后,谐波电流发射必须是确定的,与系统的参数无关,这样才能确保设备安装了滤波器后,满足特定的要求;

电气控制电路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A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B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 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图区编号下方的的文字表明它对应的下方元件或电路的功能,使读者能清楚地知道某个元件或某部分电路的功能,以利于理解全部电路的工作原理。 符号位置的索引 q 符号位置的索引用图号、负次和图区编号的组合索引法,索引代号的组成如下: q 图号是指当某设备的电气原理图按功能多册装订时,每册的编号,一般用数字表示。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1.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指令电流检测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 图1 有源滤波器示意图 指令电流检测电路的功能主要是从负载电流中分离出谐波电流分量和基波无功电流,然后将其反极性作用后发生补偿电流的指令信号。电流跟踪控制电路的功能是根据主电路产生的补偿电流,计算出主电路各开关器件的触发脉冲,此脉冲经驱动电路后作用于主电路。这样电源电流中只含有基波的有功分量,从而达到消除谐波与进行无功补偿的目的。根据同样的原理,电力有源滤波器还能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负序电流分量进行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一般由PWM逆变器构成。根据逆变器直流侧储能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容)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感)。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使直流侧电压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侧输出为PWM电压波。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感电流进行控制,使直流侧电流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侧输出为PWM电流波。电压型有源滤波器的优点是损耗较少,效率高,是目前国外绝大多数有源滤波器采用的主电路结构。电流型有源滤波器由于电流侧电感上始终有电流流过,该电流在电感阻上将产生较大损耗,所以目前较少采用。 图2 电压型有源滤波器

图3 电流型有源滤波器 2.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按电路拓朴结构分类,电力有源滤波器可分为并联型、串联型、串-并联型和混合型。 图4 并联型有源滤波器 图4所示为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它主要适用于电流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抵消、无功补偿以及平衡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等。目前并联型有源滤波器在技术上已较成熟,它也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有源滤波器拓补结构。 图5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 图5所示为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它通过一个匹配变压器将有源滤波器串联于电源和负载之间,以消除电压谐波,平衡或调整负载的端电压。与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相比,串联型有源滤波器损耗较大,且各种保护电路也较复杂,因此,很少研究单独使用的串联型有源滤波器,而大多数将它作为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一部分予以研究。 图6 混合型有源滤波器 图6所示为混合型有源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它是在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的基础上使用一些

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开题报告

工程学院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电力有源滤波器的设计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2014 年3月

文献综述1.3谐波的抑制方法 (1)无源滤波 无源滤波器,又称LC滤波器,是利用电感、电容和电阻的组合设计构成的滤波电路,可滤除某一次或多次谐波,最易于采用的无源滤波器结构是将电感与电容串联,可对主要次谐波构成低阻抗旁路;单调谐滤波器、双调谐滤波器、高通滤波器都属于无源滤波器。无源滤波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运行可靠性较高、运行费用较低等优点。基本的无源滤波器的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2)有源滤波 目前,谐波抑制的一个重要趋势是采用电力有源滤波器(Active Power Filter-APF)[2]。有源电力滤波器也是一种电力电子装置。其基本原理是从补偿对象中检测出谐波电流,由补偿装置产生与该谐波电流大小相等而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从而消除电网中的谐波。这种滤波器能对频率和幅值都变化的谐波进行跟踪补偿,且补偿特性不受电网阻抗的影响,因而受到广泛的重视,并且在日本等国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思想在六七十年代就己经形成。80年代以来,由于大中功率全控型半导体器件的成熟,脉冲宽度调制(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控制技术的进步,以及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谐波电流瞬时检测方法的提出,有源电力滤波器才得以迅速发展。

文 献 综 述 2.1按联接方式确定APF的种类 APF的结构形式很多,但其基本原理都是类似的,按电路拓朴结构可分为并联型APF、串联型APF和串--并联型APF。 (1)并联型APF 下图为并联型APF 基本结构。由于与系统并联, 可等效为一受控电流源。并联型APF 可产生与负荷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谐波电流, 从而将电源侧电流补偿为正弦基波电流。主要适用于抵消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无功补偿及平衡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等。并联型APF 在技术上比较成熟[4]。 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结构图 2)串联型APF 图2.3为串联型APF基本结构。通过1个匹配变压器将APF串联在电源和负载之间, 以消除电压谐波, 平衡或调整负载的端电压。与并联型APF相比, 串联型APF损耗较大, 且各种保护电路也较复杂。因此, 很少单位使用串联型APF, 大多将其作为混合型APF 的一部分。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结构图

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有源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有源滤波器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无功进行补偿。其应用可克服LC滤波器等传统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缺点。 有源电力滤波器系统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指令电流检测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 指令电流检测电路的功能主要是从负载电流中分离出谐波电流分量和基波无功电流,然后将其反极性作用后发生补偿电流的指令信号。电流跟踪控制电路的功能是根据主电路产生的补偿电流,计算出主电路各开关器件的触发脉冲,此脉冲经驱动电路后作用于主电路。这样电源电流中只含有基波的有功分量,从而达到消除谐波与进行无功补偿的目的。根据同样的原理,电力有

源滤波器还能对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负序电流分量进行补偿。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主电路一般由PWM逆变器构成。根据逆变器直流侧储能元件的不同,可分为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容)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储能元件为电感)。电压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容电压控制,使直流侧电压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侧输出为PWM电压波。而电流型有源滤波器在工作时需对直流侧电感电流进行控制,使直流侧电流维持不变,因而逆变器交流侧输出为PWM电流波。电压型有源滤波器的优点是损耗较少,效率高,是目前国内外绝大多数有源滤波器采用的主电路结构。电流型有源滤波器由于电流侧电感上始终有电流流过,该电流在电感内阻上将产生较大损耗,所以目前较少采用。

2.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分类 按电路拓朴结构分类,电力有源滤波器可分为并联型、串联型、串-并联型和混合型。 图4所示为并联型有源滤波器的基本结构。它主要适用于电流源型非线性负载的谐波电流抵消、无功补偿以及平衡三相系统中的不平衡电流等。目前并联型有源滤波器在技术上已较成熟,

有源滤波器的概念原理及设计

一、基本概念: 有源电力滤波器(APF)是一种用于动态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新型电力电子装置,它能够对大小和频率都变化的谐波以及变化的无功进行补偿,之所以称为有源, 顾名思义该装置需要提供电源,其应用可克服LC滤波器等传统的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方法的缺点(传统的只能固定补偿),实现了动态跟踪补偿,而且可以既补谐波又补无功;三相电路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是APF发展的主要基础理论;APF有并联型和串联型两种,前者用的多;并联有源滤波器主要是治理电流谐波,串联有源滤波器主要是治理电压谐波等引起的问题。有源滤波器同无源滤波器比较,治理效果好,主要可以同时滤除多次及高次谐波,不会引起谐振,但是价位相对高! 二、基本原理: 有源电力滤波器,是采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和基于高速DSP器件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制成的新型电力谐波治理专用设备。它由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两个主要部分组成。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实时监视线路中的电流,并将模拟电流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入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对信号进行处理,将谐波与基波分离,并以脉宽调制(PWM)信号形式向补偿电流发生电路送出驱动脉冲,驱动IGBT或IPM功率模块,生成与电网谐波电流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注入电网,对谐波电流进行补偿或抵消,主动消除电力谐波。 三、基本应用: 谐波主要危害: ? 增加电力设施负荷,降低系统功率因数,降低发电、输电及用电设备的有效容量和效率,造成设备浪费、线路浪费和电能损失; ? 引起无功补偿电容器谐振和谐波电流放大,导致电容器组因过电流或过电压而损坏或无法投入运行; ? 产生脉动转矩致使电动机振动,影响产品质量和电机寿命; ? 由于涡流和集肤效应,使电机、变压器、输电线路等产生附加功率损耗而过热,浪费电能并加速绝缘老化; ? 谐波电压以正比于其峰值电压的形式增强了绝缘介质的电场强度,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 零序(3的倍数次)谐波电流会导致三相四线系统的中线过载,并在三角形接法的变压器绕组内产生环流,使绕组电流超过额定值,严重时甚至引发事故。 ? 谐波会改变保护继电器的动作特性,引起继电保护设施的误动作,造成继电保护等自动装置工作紊乱;

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

有源电力滤波器拓扑结构及控制策略概述 摘要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对有源滤波器的拓扑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分类,并指出其各自的优缺点;同时,对有源滤波器的构成和控制策略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此外,还对有源滤波器的设计步骤和参数选型给出了相应的阐述。 关键字有源滤波器;拓扑结构;控制策略;设计步骤 1 主电路拓扑结构分类:从不同的观点出发,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根据接入电网的方式分类:根据接入电网的方式,有源电力滤波器可以分为串联型、并联型和串-并联型三大类。 串联型有源滤波器:串联型有源滤波器经耦合变压器串接入电力系统,如图1所示,其可等效为一个受控电压源,主要是消除电压型谐波以及系统侧电压谐波与电压波动对敏感负载的影响。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应用在直流系统中时,耦合变压器的系统接入侧很容易出现直流磁饱和问题,所以只在交流系统中采用。与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相比,由于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中流过的是正常负荷电流,因此损耗较大;此外,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投切、故障后的退出及各种保护也较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复杂。目前单独使用串联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例子较少,研究多集中在其与LC无源滤波器所构成的串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上。 1.1.2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与系统并联等效为一个受控电流源,如图2所示。有源滤波器向系统注入与谐波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电流,从而达到滤波的目的。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主要适用于电流源型感性负载的谐波补偿,技术上已相当成熟,工业上已投入使用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多采用此方案。 与串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相比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通过耦合变压器并入系统,不会对系统运行造成影

关于SVPWM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的研究

关于SVPWM有源电力滤波器控制的研究 摘要:与传统无源滤波器比较,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动态响应特性好,滤波特性不受系统阻抗影响等优势。而APF所采用的谐波电流补偿方法,直接决定了谐波补偿的效果。由于传统的瞬时值比较控制方法具有功率器件开关频率较高,损耗较大等缺点。本文提出采用SVPWM控制有源电力滤波器。仿真结果证明采用SVPWM控制方式的有源电力滤波器可有效的降低开关频率、减少系统的开关损耗。 关键词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补偿SVPWMMatlab仿真 中图分类号:TN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各种非线性电路的电力电子装置被广泛应用,其所产生的谐波电压和谐波电流对公用电网造成了严重污染。一旦出现电能质量问题,轻则造成设备故障停运,重则造成整个系统的损坏,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是很难估量的。与传统无源滤波器比较,有源电力滤波器具有动态响应特性好、滤波特性不受系统阻抗影响、可同时补偿无功和谐波电流等优势。本文在分析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根据传统瞬时值比较控制方法开关器件损耗过大的不足,提出了基于SVPWM控制的有源电力滤波器。 1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工作原理 在各种有源电力滤波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其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指令电流运算电路和补偿电流发生电路。其中补偿电流发生电路由电流跟踪控制电路、驱动电路和主电路三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系统构成框图 Fig.1 System structure of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原理是:检测补偿对象的电压和电流,经指令电流运算电路计算得出补偿电流的指令信号,该信号经补偿电流发生电路放大,得出补偿电流,补偿电流与负载电流中要补偿的谐波及无功电流大小相等、相位相反,相互抵消,最终得到期望的电源电流,使电网电流成为与电压同相位的正弦波,从而达到抑制谐波、补偿无功的目的[1]。

低压电力有源滤波器

低压电力有源滤波器(APF) 应用场合 制造、港口码头、通信、新能源汽车、医疗、现代建筑(无功、谐波源:整流器、变频器、UPS、充电机、电动机、电梯、空调、复印机、节能灯、家用电器等) 解决的问题 ?通过对谐波进行治理,改善电能治理,为电气设备提供优质的电能,降低谐波对电气设备使用寿命的影响,避免造成设备损坏。 ?有效避免谐波问题引起生产安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提升电能的利用效率等。 工作原理 奥特迅低压电能质量装置,相当于一个可编程电流源,与用户设备同时并联在电网中。以谐波补偿为主,兼顾无功补偿功能。通过检测用户设备中的谐波电流,通过其控制系统进行闭环运算,驱动PWM变流器的功率器件(IGBT),从而使APF输出与用户设备中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谐波电流,从而对消用户设备产生的谐波,达到谐波补偿的目的。 电网 用户 设备i S i L i C APF 功能特点 ◇优越的补偿性能 低压电能质量治理装置采用目前较为高端的DSP和FPGA等处理芯片,可精确地检测系统谐波、无功电流,动态跟踪补偿负载谐波、无功电流。 ◇快速的响应时间 设备能迅速响应负载或电网电压的突变,控制器响应时间≤1ms,整个设备输出性能响应时间≤10ms。 ◇安全的工作方方式 设备出现严重异常(输出过流、驱动故障、电容过压等)时,可自动切断设备与电网的连接,保证设备的安全,同时在柜体液晶屏和后台监控中显示该异常状态。

◇方便的自恢复功能 当电网出现故障(幅值越限、频率越限等)、设备出现过热时,设备会停止运行,当故障消除之后,无需人工干预,设备可自动恢复运行。 ◇人性化的监控界面 采用液晶触摸屏,界面简单易懂,用户可从触摸屏方便的读取系统及设备的各参数、状态,同时可以设定补偿方式、CT变比值等。人机界面还预留调试后台,方便技术人员进行维护。 ◇灵活的补偿模式 用户可根据需要设定全补偿、分次谐波补偿、无功加分次谐波补偿等补偿方式。 ◇细节化的设计和测试 元器件采购、电路板设计、软件设计、结构设计、热设计、底层调试、出场测试等每一个细节都精益求精,确保了奥特迅低压APF过硬的质量。 ◇方便的安装维护 变流器单元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便于安装和维护。 ◇灵活的型号选择 适用于380V/660V电网,每个电压等级包含多种额定电流的设备。如380V电压等级的额定电流可分为50A/75A/100A/150A/200A/300A等,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容量;同时也可根据用户特殊需求进行定制。 ◇完美的解决方案 利用强大的技术力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完美的全套电能质量解决方案。 技术参数 输入电压 电网电压三相交流,50Hz±1Hz,380V/660V 允许电压幅值波动范围±15% 电压谐波畸变率≤5% 性能 额定电流380V:50A/75A/100A/150A/200A/300A 660V:50A/100A/150A/200A/300A 滤波范围2~50次,消除全部或选定次数的谐波 补偿后系统THD ≤5% 过载能力短时过负荷能力不低于1.5倍(2秒) 1.05倍额定容量连续运行,1.1倍1分钟 具有满功率限流功能 运行效率≥97% 系统响应≤10ms 补偿模式谐波补偿、无功补偿或谐波无功同补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 理图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电气控制电路基础(电气原理图) 电气控制系统图一般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布置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这里重点介绍电气原理图。 电气原理图目的是便于阅读和分析控制线路,应根据结构简单、层次分明清晰的原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形式绘制。它包括所有电器元件的导电部件和接线端子,但并不按照电器元件的实际布置位置来绘制,也不反映电器元件的实际大小。 电气原理图一般分主电路和辅助电路(控制电路)两部分。 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通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一般由组合开关、主熔断器、接触器主触点、热继电器的热元件和电动机等组成。 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和辅助电路包括控制电路、照明电路、信号电路和保护电路。其中控制电路是由按钮、接触器和继电器的线圈及辅助触点、热继电器触点、保护电器触点等组成。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元件都应采用国家标准中统一规定的图形符号和文字符号表示。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中电器元件的布局,应根据便于阅读原则安排。主电路安排在图面左侧或上方,辅助电路安排在图面右侧或下方。无论主电路还是辅助电路,均按功能布置,尽可能按动作顺序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排列。 电气原理图中,当同一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如线圈、触点)分散在不同位置时,为了表示是同一元件,要在电器元件的不同部件处标注统一的文字符号。对于同类器件,要在其文字符号后加数字序号来区别。如两个接触器,可用KMI、KMZ文字符号区别。 电气原理图中,所有电器的可动部分均按没有通电或没有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对于继电器、接触器的触点,按其线圈不通电时的状态画出,控制器按手柄处于零位时的状态画出;对于按钮、行程开关等触点按未受外力作用时的状态画出。 电气原理图中,应尽量减少线条和避免线条交叉。各导线之间有电联系时,在导线交点处画实心圆点。根据图面布置需要,可以将图形符号旋转绘制,一般逆时针方向旋转90o,但文字符号不可倒置。 图面区域的划分 图纸上方的1、2、3…等数字是图区的编号,它是为了便于检索电气线路,方便阅读分析从而避免遗漏设置的。图区编号也可设置在图的下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