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前海湾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深圳市前海湾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深圳市前海湾物流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深圳市前海湾物流园区

控制性详细规划

TPM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TPMK5AB- TPMK08- TPMK2C- TPMK18】

1.前海湾物流发展综合分析

1.1物流产业发展分析

1.1.1 广东省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据2003年数据显示,广东省国民经济增长加快,增速创近八年新高。GDP总量13449.93亿元,比上年增长13.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051.60亿元,增长1.2%;第二产业增加值7048.05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5350.28亿元,增长10.8%。

国内市场销售平稳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587.2亿元,比上年增长11.4%。

对外贸易成效显着,进出口货物仍以低附加值和资源性产品为主,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增长迅速

出口形势好于预期。全年进出口总额2836.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3%。其中出口1529.44亿美元,增长29.1%;进口1307.02亿美元,增长27.3%。实现贸易顺差222.42亿美元,比上年增加64.18亿美元。

在出口中,机电产品出口998.10亿美元,增长37.3%;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81.74亿美元,增长55.5%;服装、纺织品出口165.06亿美元,增长15.7%;鞋类、家具、塑料制品、灯具及照明装置类产品出口分别增长13.7%、31.7%、13.7%和16.5%。

大类商品和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其中机电产品进口740.37亿美元,增长34.1%;高新技术产品进口454.05亿美元,增长39.4%;钢材55.44亿美元,增长34.3%;农产品33.71亿美元,增长39.1%;成品油21.62亿美元,增长47.6%;汽车和汽

车底盘7.76亿美元,增长22.5%。

外向型经济拉动交通运输业,特别是港口和航空运输业的高速增长

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3302.54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 2.3%。其中铁路283.86亿吨公里,增长2.2%;公路553.45亿吨公里,增长0.4%;水运2318.36亿吨公里,增长1.3%;民航11.65亿吨公里,增长17.2%;管道36.20亿吨公里,下降13.7%。

沿海主要港口货物吞吐量42391.26万吨,增长18.1%;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8471.61万吨,增长19.7%。集装箱吞吐量1838.68万TEU,增长30.0%;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1102.11万TEU,增长36.2%。

1.1.2 深圳市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十五”期间,深圳市经济主要发展目标如下表:

深圳市“十五”主要经济发展目标

注:表中的三次产业规划值为按规划三次产业比例的推算值

从表中的数字可以看出,“十五”头三年的经济发展已经超过了“十五”计划的预期增长,比预期增长速度提高了6.3个百分点。为深圳“十五”计划的实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从三次产业来看,第二产业增长十分强劲,“十五”头三年年均增长18.3%,比预期高出 6.4个百分点。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则比规划的要低。2003年,深圳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27亿元,要实现200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亿元的目标,则尚须加大

发展力度。

从深圳市外贸进出口来看,深圳市的外贸发展则相当快,2003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已经超过2005年计划目标(855亿美元),达到1173.99亿美元,2005年可望达到1200~1300亿美元。

在国内贸易方面,“十五”的头三年,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0.1%,基本和“十五”计划目标相当。

●第二产业发展迅速

1990年深圳市三次产业结构为6.3:40.8:52.9,2003年为0.6:59.5:39.9,第二产业发展迅速。“十五”计划的头三年(2000~2003年),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8.4%,其中第一产业负增长 6.4%(预计为12.0%),第二产业增长28.6%(预计为11.0%),比预期高出18.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长16.3%(预计为16.0%)。第二产业的增长势头已超出了原计划。

●以加工贸易和保税转口贸易为主

2003年,深圳市加工贸易总额为822.72亿美元,比1999年增加100.72%,占深圳市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的70.07%。此外,深圳市近年来的保税仓库转口货物增加趋势明显,2003年,深圳市保税仓库转口货物102.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1.8%。2003年,仅加工贸易和保税转口货物的贸易额占深圳市进出口总额的78.84%。

●物流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例还很小

2001年,深圳市交通运输业和仓储业增加值为61.48亿元,仅占当年深圳市国内生产总值的3.3%。

1.1.3 深圳物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深圳物流发展特点

深圳具备优越的地理位置,优良的港口,密集的高速公路网络,大型国际航空基地,发达的海、铁运输,加上国内生产总值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约3%、进出口总额占中国的近l/7,进出口贸易总额连续十一年居于中国之冠等条件,可谓发展物流业的一流地方。深圳目前已具备信息化程度高,海、陆、空、铁交通发达的基础条件;拥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日趋完善的金融保险、商贸流通服务业;初步建成并正逐步完善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运政管理系统、无线集群通信系统等;网络技术正逐步应用于物流业,电子商务发展迅速。深圳率先与国际接轨,实行大交通管理体制,对于形成多种运输方式的合理分工布局和能力强大、便捷通畅的运输平台,给予了管理体制上的保证;深圳市作为连接香港及世界的重要门户正在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这为物流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深圳物流业发展现状

2003年,现代物流业是深圳经济运行的突出亮点,以港口、机场为龙头的物流业继续蓬勃发展,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65万标箱,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港口。国内外来深投资注册物流企业非常踊跃,如UPS、联邦快递、百安居、欧倍德、美国普尔控股、嘉理物流等跨国公司;沃尔玛、索尼、IBM、阿尔卡特等大型跨国公司也在深设立采购中心和物流中心。据统计,已有超过50多家物流巨头分别以合资、合作方式在深圳建立了辐射内地及全球的物流网络。世界最大全货机已落户深圳,此举标志着一个以深圳为轴心,辐射美国、日本和欧洲的现代化货运基地已现雏形。六大物流区建设全面展开,国际物流项目和第三方物流项目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建设物流中心城市战略初显成效。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加大,西部电厂5号机组提前建成投入运行,6号机组、盐坝高速公路B段、坪西一级公路二期等项目进展顺利,供水工程建设步伐加快,经济高

速发展造成的水、电供应紧张状况有所缓解。

据市交通局最新统计,目前,全市以物流公司命名的企业有310 多家,仓储配送企业150 多家,国际货运代理企业160 多家,国内货运服务企业有800 多家。其中投资额在1 亿元以上的骨干型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达32 家,已列为重点商贸流通配送企业如华润万佳等有30 多家,物流配送的商品种类近两万种。

深圳物流管理的最大亮点是物流管理软件的强劲发展。根据中国物流管理软件市场调查,博科以17.4%的市场占有率和38.6%的品牌认知率位居第一,成为国内最大的物流管理软件供应商。此外,深圳的招商迪辰系统有限公司研制了国内首个“物流及供应链管理综合服务系统”,是国内技术最先进、应用最成熟的物流服务系统。

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深圳的城市辐射力和经济腹地的大小。2002年10 月,《关于加快发展深圳现代物流业的若干意见》正式获得市政府审批通过并对外公布。这是国内较早的针对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指导性纲要。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市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以海港、空港、铁路、公路场站及陆路口岸为结点的高效多式联运网络,使其成为华南地区物资流通的重要枢纽。

西部港区物流发展现状评价

目前,蛇口地区冠名物流的企业超过30家,注册资本超过50000万元。西部港区的整合、集装箱吞吐量持续攀升,也带动了物流的迅猛增长。此外,仓储物流业迅速壮大,各物流企业依托港口仓储优势,充分利用水路、陆路运输条件,促使物流业日益兴旺。但相对于东部盐田港区,目前西部港区物流发展仍未形成规模,并未对西部港区形成有力的功能补充、完善作用。另一方面,西部物流业的发展也未能充分发挥依托港口的有利条件。

当前,世界大型国际贸易大港普遍呈现港口物流化的趋势,通过港口物流业的发展,提升港口的经济辐射作用,优化港口的服务水准,港口正成为主要的国际物流网络节点和关键的物流地带。即发展为第三代港口。

在深圳西部发展规模化的港口物流产业,一方面能对目前西部港区所存在的一些如堆存能力不足、通关效率相对较低等现状制约因素起到很好的改善、优化作用,使西部港区的潜力能够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能对深圳乃至珠三角东部地区的外向型制造业直接提供关键配件、材料与产品供应、仓储、配送服务。并能利用紧临外贸集装箱干线港区的航运条件及背靠世界性制造业基地的经济区位条件,吸引国际采购、配送业务落户深圳西部。因此,深圳西部迫切需要发展规模化的港口物流业,这对改进港区的服务水准,提高港区的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能充分利用港区的航运条件和腹地的经济区位优势,发挥港区的延伸性经济效应,使港口活动增值。

1.2西部港区建设现状

至2003年年末,西部港区(指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下同)集装箱泊位共9个,散杂货泊位为39个,各港区泊位及2003年吞吐量详见下表:1

2003年底西部港区各港区码头设施建设情况及吞吐量一览表

1资料来源:交通局2003年统计报表

注:妈湾港吞吐量不含妈湾电厂

1.2.1 西部港区历年吞吐量分析

西部港区目前已形成大宗散杂和集装箱共同发展的格局,其散杂货占深圳港吞吐量的91.5%,集装箱吞吐量占深圳港的46.3%。

1995年以来,西部港区货物总吞吐量以年均14.9%的速度增长,这主要来源于集装箱的快速增长,1995年以来集装箱吞吐量的年均增长达到51.5%,而散杂货增长较为缓慢,年均增长率仅为3.8%。

2003年,西部港区货物总吞吐量较上年增长31.5%,为6775万吨,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493.6万标箱,较上年增长51.3%,超出其吞吐能力约146.8%;散杂货吞吐量为2826.2万吨,较上年增长15.8%

西部港区历年吞吐量统计示意图

1.2.2 各港区功能及分工

根据统计资料,西部港区各港区的功能各有所侧重,2003年蛇口港与赤湾港集装箱吞吐量占了整个西部港区的93.9%,散杂货的59.8%,而妈湾港则主要以散杂货为主,

其散杂货吞吐量占西部港区的40.2%,详见下表。

2003年各港区码头吞吐量一览表

注:表中“其他”指各港区其余码头,吞吐量较小,主要以油品为主。

1.3西部港区集装箱运输特征分析

西部港区集装箱运输发展势头迅猛,自1995年以来,年均增长率为51.5%,而散杂货的增长相对较为缓慢,年均增长率为 3.8%。可以预见,在未来,随着西部港区主要货源地的珠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适箱货物的不断增加,西部港区集装箱吞吐量将保持较高的增长,而散杂货处于平稳增长,因此,有必要把握住西部港区集装箱的运输特征。

1.3.1 内外贸吞吐量分析

根据2002年统计资料,西部港区外贸箱吞吐量占西部港区总吞吐量的81%,主要由蛇口集装箱码头和赤湾集装箱码头(含原凯丰码头)完成,其中蛇口集装箱码头完成西部港区总外贸吞吐箱量的34.5%,赤湾集装箱码头完成57.4%。

蛇口港

招商港务主要为国内集装箱业务,而蛇口集装箱码头则以外贸箱为主。

赤湾港

其集装箱吞吐量均为外贸箱。

妈湾港

其集装箱吞吐量中约62.7%为外贸箱,其余均为内贸箱。

从上述可见,西部港区主要以外贸箱为主,其外贸箱主要由蛇口集装箱码头及赤湾港来完成,招商码头全为内贸箱,妈湾大部分亦为外贸箱。

1.3.2 集装箱箱体结构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西部港区目前集装箱运输主要以40英尺及45英尺的长柜为主,其吞吐量换算成标箱后占其总吞吐量的70.1%。

从各港区码头来看,招商港务的大箱率最低,仅为45.2%,其次为赤湾港航,为69.0%,其他各码头均在74%~88%之间。

根据各港口外贸箱吞吐量分析可以发现,目前外贸箱中以大箱为主,约77.2%的外贸箱为大箱。

1.3.3 集装箱空重箱比重分析

2002年,西部港区空箱吞吐量占到其集装箱总吞吐量的38.6%。主要是40英尺及45英尺的大箱,其空箱吞吐量较20英尺的标准箱高,大箱空箱吞吐量占到西部港区总吞吐量的31.2%,而20英尺的空箱吞吐量相对来说较低,其空箱吞吐量占到西部港区总吞吐量的7.4%。

从各港区码头来看,赤湾港航的集装箱吞吐量均为空箱,而妈湾海星的空箱率也较高,占到其吞吐量的69.6%,其余各码头的空箱吞吐量均在其吞吐量30%~38%之间。1.3.4 进出口集装箱总体分析

2002年,西部港区进口箱所占其集装箱吞吐量比例为43.5%,出口箱所占比例为37.5%,进口箱约为出口箱的1.16倍,其进口与出口相对比较平衡。

进口空箱占了西部港区进口箱量的大部分,为61.9%;而出口则正好相反,其出口重箱占其出口箱量的84.1%。

1.4交通现状分析

目前前海地区现状道路有月亮湾大道、妈湾大道和兴海大道,对外交通主要依靠月亮湾大道解决。由于西部港口吞吐量的逐年增长,月亮湾大道作为主要的疏港道路,其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制约前海地区以及西部港口发展的因素之一,尽快改善交通体系已是促进前海地区发展的根本前提。

1.4.1 制约因素

●现状交通环境

整个前海地区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主要表现在:货运与城市交通混杂;疏港道路过于单一;港口吞吐量日益增长,而道路建设水平跟不上;月亮湾大道不能与城市快速道路系统直接相连;平南铁路穿越前海地区。

●月亮湾大道通行能力

目前妈湾港的疏港交通都是依靠月亮湾大道,而赤湾港和蛇口港的部分疏港交通也是通过妈湾大道和兴海大道集中到月亮湾大道上。现状月亮湾大道的车行道数仅为双向四车道,其交通压力可想而知,月亮湾大道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前海地区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保税物流中心

保税物流中心是在功能上类似区港联动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可以推进前海地区的开发,给城市经济带来活力,但是由于保税物流中心要设立港口堆场、仓储、海关联检等功

能区,如何理顺各功能与港口相互的交通联系,以及与城市干道网络的衔接就成为首要解决的交通问题。

1.4.2 问题分析

前海地区交通不畅主要存在以下结症:

●社会交通与疏港交通混杂

由于前海地区城市道路体系不完善,社会交通体系和疏港交通体系无法完全形成,而西部港口的货运量是非常大的,导致了社会交通与疏港交通分工不明确,道路拥挤不堪。

●疏港交通设施薄弱

现有道路基础设施的薄弱也是导致前海地区交通不畅的原因之一。目前,前海地区没有一条纯粹的疏港道路,与城市快速道路系统也没有直接相连的道路。

●道路建设速度跟不上港口发展

随着西部港口的发展,前海地区交通量也会逐步上升。就目前来看,前海地区道路建设的速度远远跟不上交通量的增长,而且各片区之间道路建设的不均衡也会导致道路系统利用率降低。

1.5港口铁路运输现状

道路疏港是目前西部港区主要的疏港方式,现状道路集疏运占了约70%,水转水约30%,而铁路受经济运距及港、铁集装箱尺寸不统一等因素,所占比例极小,目前在西部港区所占比例较低,2003年为 3.6%,其主要以散杂货为主。2003年铁路集疏港量为245.8万吨,其中97.3%为散杂货,约239万吨,集装箱为6.8万吨,约合8500标箱。

本规划区域内设有妈湾铁路货运站,铁路赤湾直线已经拆除。现状妈湾站以散杂货为主,占总发送量95~98%。现状用地约8.3公顷,设3条到发线及一条沥青专用线,到发线长度为450~572米。南山分区规划妈湾站占地面积约17.9公顷,为港区车场及中间站,车场规模为6股,设置大型集装箱货场及大型综合性货场。目前使用规模不能满足规划要求。西部港区问题综合分析

●集装箱吞吐量急速增长,规划难寻量化依据

由于珠江三角洲外向型经济不断加强,并随着“WTO”和“9+2”等外部环境的促进作用,外向型加工制造业将进一步向内陆地区拓展,深圳与成都“五定班列”(定点、定线、定车次、定时、定价)的开通预示着内陆外贸物资正在寻求出海口。同时,由于深圳相对低廉的港口运输成本和日益完善的港口运输体系,加上粤——港西部通道的开通,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陆路集装箱物流分流向深圳港口。前海湾地区具有优越的交通区位条件,可以肯定未来深圳西部港区将会承接难以估测的货物吞吐量。

随着吞吐量的急速增长,港口等物流作业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改进中,因此,对我们的规划工作提出了巨大的考验:如何取得依据性的物流作业量来指导规划,如何在保持集约供给土地的同时预留足够的产业发展空间等,将是规划者必须解决的问题。

●各港区功能重叠、同类泊位布置分散、缺乏整体性

在深圳港的发展初期,与当时国内的其他港口相比,深圳市的港口企业必须面对市场,自找货源。企业往往根据货源的情况建设相应的码头设施,造成港口布局存在空间结构的不合理性,不同性质的泊位无法形成专业化分区,岸线资源未能体现深水深用、浅水浅用的特点。以蛇口为例,当时为了吸引货源,将正大康地、南顺、华南冷库均建设在港区范围内,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港口陆域资源,而且为港口布局的调整带来了诸多困难。在赤湾、妈湾都存在类似情况。

此外,由于港口生产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各港口企业在运输市场上展开恶性竞争。以化肥为例,1984年,当时的西部开发公司与挪威的一些公司签定了十年的化肥灌包和运输协定,并相应建设了与之配套的码头生产设施。但是随后,蛇口、妈湾等港区也相继开展进口化肥灌包和运输业务,同样,钢材、原木、粮食、水泥等货种也都一哄而起,形成蛇口、赤湾、妈湾三个功能雷同、经营范围交叉、市场恶性竞争的格局,在九十年代中期最为突出。目前每个港区都有油码头,都有粮食码头,都有水泥码头。目前深圳港集装箱运输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蛇口、赤湾、妈湾三大港区需要通过功能整合来适应强劲的货运增长压力,改善西部港区的营运环境。

●现有的集装箱码头后方堆存能力不足

深圳港新建的专业化集装箱码头水深、岸壁装卸设备均达到较高水平,但主要集装箱港区受后方城市的限制,陆域纵深狭小、堆场面积普遍不足。据统计盐田港区平均每个集装箱泊位的堆场面积约为11.5公顷,赤湾、蛇口平均为8.5公顷。堆存能力不足使各港区发展均采取“寅吃卯粮”挤占后续工程堆场的办法,蛇口SCT一期2个泊位目前在利用二期和三期部分堆场,赤湾港区利用即将建成的12#泊位的堆场;目前几个港区均采取各种措施拆除后方附属设施,改为集装箱堆场,但仍然难以满足集装箱吞吐量增长的需要。集装箱码头综合通过能力不足已经使深圳港出现压船和压港现象。集装箱堆场面积严重不足而且没有进一步扩展的空间,这种占用后续工程堆场的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能力不足的矛盾,而且难以为续,最终将导致港口能力全面紧张,这是深圳西部港区发展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港口集疏运通道不畅

深圳西部港区集疏运以公路为主,内河、沿海水运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西部港区公路集疏运道路大部分穿过市区,与城市交通相互干扰。西部港区的蛇口、赤湾、妈湾

港区主要集疏运通道月亮湾大道为城市道路,交通混杂、路况差、集疏运不畅。

蛇口港区的主要疏港道路南港大道-疏港路-兴海路为双向六车道,妈湾大道(南段)仅为双向四车道,该道路受小南山、妈湾电厂和港口相夹的现状条件限制,难以拓宽,造成港区间货运交通的不畅。妈湾铁路编组站已伸进前海湾物流园,这虽然具备了类似国外先进港口海铁联运的先决条件,但平南铁路目前还不具备集装箱整箱装卸的能力,这对铁路集装箱场站的快速发展将产生很大的制约。

缺乏集中统一的港口物流信息处理平台,通关效率有待提高

自2002年以来,赤湾的疏港道路妈湾大道经常出现严重的堵车现象,限制了整个港区货物的通过效率,通关速度比香港慢五倍。因此,有必要对现有西部港区的陆路货物集疏运干道进行改造,以优化通道条件,缓解交通压力;另一方面,可考虑采取集中查验的方法提高通关效率,吸引更多货源。

2.定位研究

2.1物流中心与物流园区

2.1.1物流与物流中心的概念

经济活动是生产和消费的总的体系,而将制造产品、创造价值的生产和使用产品、发挥使用价值的消费连接起来的是“流通”。流通过程要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产成品从生产者所有变为用户(消费者)所有,解决所有权转移(亦称物权转移)问题;二是要解决商品从生产地转移到使用地,即实现物的转运问题。前者称为商流,后者称为物流。

中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GB/T18354—2001)将物流中心定义为“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应基本符合下列要求:主要面向社会服务;物流功能健全;完善的信息网络;辐射范围大;少品种、大批量;存储、吞吐能力强;物流业务统一经营、管理。

物流中心主要承担物流的有关活动职能,而流通中心则主要承担流通的有关职能,其主要区别在于商流活动是流通中心内在功能和驱动力之一,而只是物流中心的外在条件之一,是物流中心功能发挥的外在驱动力之一。因此,流通中心突出特点是业务以货物的交易为中心,存在商品交易主体,流通中心内有关物流活动是货物交易的结果;而物流中心则没有商品交易行为和交易主体。1

2.1.2物流中心的分类

由于对物流中心概念理解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和标准,物流中心可划分为多种类别。本报告主要介绍从服务地域和主要业务功能角度进行的分类。

1《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张晓东

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关于对《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改的说明 (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已试行两年多,《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结合两年来的实际运用以及兄弟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我们将《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了修订。宗旨是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性化管理。下面,就我们的修改内容重点向大家进行说明: 1、适用范围的界定原《技术规定》适用范围是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依据《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修改为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范围。(第1条) 2、老、旧、新区建设提出新要求根据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政府领导的指示以及市民网站的意见,结合我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具体要求,我局在《技术规定》中对老、旧、新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城区以“双增双减”为基本原则;旧区要优化、调整用地布局结构,加强河湖水系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改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体系;新区以“建设一片、配套一片、成景一片”为目标;(第17、18条) 3、日照标准进一步提高在原《技术规定》中对高层进行日照分析要求用累计法计算。鉴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维权意识逐日加强。仍按简单的日照累计法计算建筑物的间距,经常造成被遮挡的既有建筑物内的居民提出异议。修改中对日照分析法计算间距提出了具体要求并

增加了“连续日照一个小时以上”的内容。(第39条) 4、临街建筑退让标准提高按照市政府宜政办秘[2009]47号文中提出的要求进行修改。(第56条) 5、不同性质类别建筑(群)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进行了调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区内的机动车停车要求也在提高,停车难已成居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对住宅部分的机动车停车位进行了调整,保障性用房的标准也做了适当的修改。(第75条) 6、交通影响分析范围扩大按照市政府宜政办秘[2010]78号文中提出的要求进行修改。(第82条) 《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两年多来,得到了诸多关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热心人员的关注,真诚地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见解。我们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体会以及设计、建设单位提出的建议,对《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了修订。提请大家讨论,目的是为了将安庆市规划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 二〇一三年八月九日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主要内容 (公示文件) XX县人民政府 二〇一九年七月 一、总则 1、规划目的 2017年XX县完成了《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为XX 县未来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201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

称城乡规划法)进行了修订,为有效指导城市规划建设和各建设项目的落实,实现管理活动的全程监管,雅克设计有限公司受XX县人民政府的委托编制《XX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规划范围 控规编制范围为中心城区范围,包括富林镇萝卜岗半岛、富泉镇富泉社区、流沙河大桥至寨子山之间省道306以内滨湖地区、寨子山及山前滨湖用地以及部分汉源湖区。总面积约18.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5.5平方公里。 3、规划依据及参考文件 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5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修订)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2006) ?《城市绿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2)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建设部,2006) ?《四川省城乡规划条例》(2011) 2)标准规范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2016)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2016)》(GB50180-93) ?《XX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7) 3)相关规划 ?《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和XX县县城总体规划(2015-2030年)》 ?《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2014) ?《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年》?《瀑布沟水电站汉源库区移民安置文件汇编》 ?《XX市XX县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

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

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 2012年12月 该通则已经合肥市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3年7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用地分类与空间布局 (1) 2.1用地分类 (1) 2.2混合用地混合使用 (11) 2.3用地规划与布局 (14) 2.4 居住用地布局 (15) 2.5 工业用地布局 (15) 2.6 仓储物流用地布局 (16) 2.7 基本生态空间 (17) 2.8 城市绿地与广场 (18) 2.9 公共空间布局 (21) 第三章规划控制 (22) 3.1城市密度分区 (22) 3.2地块容积率 (22) 3.3建筑间距 (23) 3.4建筑退让 (27) 第四章建筑与景观风貌 (31) 4.1建筑空间与环境 (31) 4.2建筑单体 (33) 4.3建筑附属物 (33) 4.4建筑色彩、材质与照明 (33) 4.5绿色建筑 (34) 4.6组团风貌 (35) 4.7城市景观分区 (36) 4.8街区控制 (36) 第五章公共设施 (38) 5.1分级分类标准 (38) 5.2布局准则 (38)

5.3市级(含省市共建)、区级(含市区共建)公共设施 (39) 5.4社区级公共设施 (40) 5.5公共设施混合设置指引 (40) 第六章地下空间利用 (46) 6.1一般规定 (46) 6.2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 (47) 6.3地下空间附属设施 (48) 第七章交通设施 (49) 7.1城市道路 (49) 7.2公共交通 (52) 7.3停车场(库) (54) 7.4公共自行车 (57) 7.5交通综合体 (58) 7.6交通影响评价 (58) 第八章市政设施 (58) 8.1给水工程 (58) 8.2排水工程 (62) 8.3燃气工程 (68) 8.4电力工程 (73) 8.5热力工程 (78) 8.6通信工程 (78) 8.7环境卫生 (83) 8.8加油加气、公共充电站 (90) 8.9用地竖向 (91) 8.10 管线综合 (92) 8.11 综合防灾 (94) 第九章文化遗产保护 (95) 9.1历史文化保护区 (95) 9.2文物保护单位 (96)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海口市金沙湾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金沙湾片区位于西海岸粤海铁路火车站西侧,规划用地面积1536.5公顷。目前已完成该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草案)的编制工作 功能定位 以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总体发展目标,依托滨海自然资源优势,发展精品旅游度假和时尚海岸居住,建设旅游度假与城区相融的滨海旅游新区。 规划结构 根据规划区功能定位及道路网结构,规划形成“一带七区”的功能结构。 “一带”是指沿滨海发展的海岸。 “七区”是指七个功能组团。 海湾度假区----布局于滨海第一层面,充分发挥临海优势,发展旅游度假相关的酒店、度假设施以及商业文化休闲等配套服务。 商务社区----规划于片区北部,以铁路西广场大道为轴线,发展商务、贸易、酒店、会务,以及酒店式住宅、商业配套等功能,形成综合型的商务社区。 国际社区----规划于内河北段周边,发展面向国际的高档居住社区,配置国际医院、国际学校以及多元化的商业文化服务,吸引国际化人群的居住度假需求。 游艇社区----布局于琼海大道南部、临海路东南侧部分,利用内湖两岸的水域和空间资源,建设游艇社区,并配置相关配套设施。 安置社区----规划于滨海大道以东,琼海大道两侧,设置集中的动迁安置小区,配备完善的社区及教育设施,提供良好的社区生活水平。 风情小镇区---位于片区中部,规划碧海路、荣山路周边,通过丰富多样的商业文化设施格调独特,别具风情,建筑风貌和空间布局,形成具有活力和特色的滨海休闲游览区域。 生态保育区----位于片区南部,规划作为结构性的生态用地,并通过高尔夫等以绿地为主的开发,将生态环境建设与国际度假功能互为结合。

金沙湾片区功能分区规划图

085、保护视角下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以安徽省寿县历史城区为例

保护视角下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探讨 ——以安徽省寿县历史城区为例 安艺冯新刚令晓峰于代宗 摘要:历史城区作为历史资源最为密集的地区,其发展一直备受重视,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极易出现问题,要么大拆大建、要么破旧不堪,保护的思路无法落实,而发展的需求更是无法满足,本文借机寿县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在平衡发展与保护的基础上探讨历史城区控规的编制思路、控制内容、控制方法的调整。 关键字: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寿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引言 历史城区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也是历史文化资源最为集中的区域,历史城区的保护发展一直都是文化资源保护传承的核心所在。随着近年来文化发展需求快速增长,蕴涵丰富文化资源的历史城区从原来的城市角落变成了开发建设的热点地区,各种古城再造计划层出不穷,动辄数百亿、上千亿的投资使古城成为众矢之的,然而在投资热潮涌动的同时,对历史城区保护的真正思考却受到冷落。 历史城区发展保护方法一直都是城市规划领域的研究重点和热点。在历史城区里担负责任更多的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及文保单位的保护规划,名城保护规划因缺乏手段而难以落到实处,这直接造成了文保单位保护较好,历史城区整体保护较差的现状局面。随着古城中建设活动的快速增加,对具体建设活动有更多指导意义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变得愈加重要,在多数地区成为指导历史城区建设的核心文件,因此,针对历史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探讨成为热点。 对于历史城区而言,一般的控规控制体系中缺乏对于保护内容的衔接和落实手段,其它地区控规编制的思路和控制方法难以直接套用,更加难以达到真正落实保护历史城区的目的,因此,对于历史城区控规编制中控制方法的调整成为未来历史文化名城规划体系变革的重要任务,并且相当紧迫。

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说明书

目录 一、城市基本情况 (3) (一)行政区划及历史沿革 (3) (二)自然环境 (4) (三)社会经济发展 (5) 二、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 (6) (一)现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点 (7) (二)近几年规划建设实施情况 (9) 三、城市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原由及主要内容 (13) (一)影响城市发展的宏观因素分析 (13) (二)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需要修改的原因 (16) (三)关键问题的分析 (19) (三)总体规划局部调整的主要内容及区域 (29) 四、城市总体发展规划的局部调整 (30) (一)指导思想 (30) (二)规划原则 (30) (三)规划依据 (32) (四)规划期限 (34) (五)城市规划区 (34) (六)城市性质 (34) (七)城市发展方向 (34)

(八)城市规模 (35) (九)城市结构 (35) 五、城市建设用地规划 (36) (一)建设用地的现状特点 (37) (二)建设用地调整的目标 (38) (三)建设用地布局的局部调整思路 (38) (四)建设用地的总体调整 (40) (五)主要建设用地规划调整 (42) 六、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52) (一)综合交通建设目标 (52) (二)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52) (三)城市道路交通系统 (53) 七、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4) (一)绿地系统建设的基本思路 (55) (二)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57) 八、城市市政工程规划 (58) 给水排水规划 (58) (二)电力电信网规划 (59) 九、城市近期建设规划 (59) (一)近期建设规划措施 (59) (二)近期建设用地规划 (59) (三)近期重点建设项目 (60)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002-7-5] 审批依据 审批内容 审批条件 审批程序 申报要求 公开方式 办理部门 审批依据 关于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为更好地执行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完善调整控规的程序,以及实行社会公众参与,经市政府批准,决定于2002年1月1日起,在北京市区范围内试行“北京市区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二OO一年十二月三十日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 《关于实施<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细则(试行)》 《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 审批内容 根据《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试行)》第七条的规定: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审批条件 有土地使用权的、申请调整控规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称申报单位),到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综合处申报大厅收件窗口申报。申报前须填写"控规调整审批申报表"。申报时提交由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编制的控规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纸文件一式5份,电子文件2份,图示展板1套。论证报告内容必须符合《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中有关要求。综合处经审查后认为可以受理并发给申报单位"控规调整立案表"。 审批程序 综合处在受理申报单位申报后,在1个工作日内,将论证报告转到重点处,进入预审、公示程序。 进入预审、公示程序后,由重点处进行论证报告图纸文件初步校核工作及公示材料准备工作,期限为5个工作日。之后组织论证报告预审工作及公示工作。公示与预审工作同时进行,期限为15个工作日。 预审与公示完成后3个工作日内,重点处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汇总意见整理后,请示委主管副主任及相关领导安排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将预审意见及公示意见与论证报告一并报控规调整审查组审查会议。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_齐奕

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齐奕      摘 要:旅游度假区规划介于旅游规划与城市规划之间,包含旅游发展与城镇建设双重职能。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相关规范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缺乏对旅游度假区有针对性的控制和指引,使得规划实施过程难免出现规划失效,早期建设的大部分度假区面临城镇化趋势,旅游度假职能发展受限。本文探讨了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提出度假区控制指标体系应包含基本指标控制、旅游设施控制、城市风貌引导三个方面内容,控制与引导相结合,并通过三个层次的指标细分尝试提出控制指标体系的构成。本文以武夷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控规为例,阐述了通过多层次、多类型控制指标体系妥善处理山水城的融合,旅游度假功能的完善和休闲度假环境的营造,提出了旅游度假区控规编制的新思路。  关键词:武夷山;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体系    1 前言  旅游度假区是依托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单位面积投入产出大的旅游开发形式,是最小单元的旅游目的地,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经济开发区,集中满足旅游者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刘爱利,刘家明,刘敏,郑斌,2008)。我国旅游度假区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产生,1992年开始建设12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至今已有近20年的发展历史。  早期我国的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主要以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为依据,通常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结合,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2003年2月国家旅游总局发布《旅游规划通则》,其主体借鉴了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界定了旅游区规划的层次及内容,首次规定了旅游区控规的具体内容和适宜程度。意味着旅游度假区规划第一次有针对性的规范指引。但《旅游规划通则》在具体控制指标体系方面与一般城市规划类似,主要包括针对土地利用和环境容量的一般性指标,如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缺乏对度假区的特色要素有针对性的控制和引导。  控制指标体系是控规中的核心内容,现行控制性详细规划规范针对旅游度假区而言控制指标体系较为单一,难以体现规划的实效性。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应考虑度假区自身的特点与发展诉求,在控规中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指标体系,有效引导其发展。

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六安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送审稿)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 六安市规划局 2007.06

前言 为适应六安市城市建设发展需要,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更好地指导与规范六安市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特制订本技术规定。 本技术规定在制订过程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办法、《安徽省城市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办法》、安徽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规范》等有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六安市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管理的实践经验,参考其它省、市有关资料,采纳了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方面的研究成果,考虑了六安市的经济社会条件和城市建设发展实际情况,并广泛征求了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充实,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技术规定共有12章4个附录,内容包括:总则、城市规划编制管理、建设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建筑容量控制指标、建筑间距、建筑退让、建筑高度、绿地控制、建筑停车及地下空间、建筑与环境景观控制、村镇建设、附则等。 在执行本技术规定中,请结合城市规划编制、管理与实施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和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至安徽省六安市规划局,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技术规定由六安市规划局负责管理和条文解释。 规定主编单位: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六安市规划局 规定主要起草人:汪坚强程晖杨春林韩晓东汪海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城市规划编制管理 (2) 第三章建设用地分类及适建范围 (4) 第四章建筑容量控制指标 (8) 第五章建筑间距 (12) 第六章建筑退让 (16) 第七章建筑高度 (23) 第八章绿地控制 (25) 第九章建筑停车及地下空间 (28) 第十章建筑与环境景观控制 (31) 第十一章村镇建设 (35) 第十二章附则 (41) 附录一名词解释 (42) 附录二计算规则 (46) 附录三修建性详细规划的内容及成果要求 (52) 附录四用词说明 (54)

安庆市城市体规划2030年版

一、省人民政府的批复全文 二、总体规划主要内容: 安庆市坐落在安徽省西南部,地处皖、赣、鄂三省结合部,长江中下游的北岸,东南、南、西南分别与本省铜陵市、池州市和江西省九江市隔江相望,东北与本省巢湖市接壤,西接湖北省黄冈市,北与本省六安市毗邻。市区沿长江距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分别为692、300、433、1000公里,沿公路距上海、南京、合肥、池州、九江、黄石分别为580、300、160、60、300、300公里。

安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被誉为"宜城"。现辖8县(市)3区,桐城市和怀宁、枞阳、潜山、望江、太湖、宿松、岳西七县和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总面积15398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1.04%。市区辖迎江区、大观区、宜秀区三区,,现状总用地面积为821平方公里。 面对国家层面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宁安高铁、江北高速(公路)、800万吨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重大设施对城镇空间布局的影响,以及城乡规划法对城乡问题和规划实践的思考等,为主动承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对安庆的要求,尽快融入长三角经济区,应对行政区划调整和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对城市的影响,协调城市快速发展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指导安庆城市建设,安庆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及时启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并与09年3月由完成对上版总规进行评估,09年4月省政府批准修编总体规划,同月由北京市规划院和安庆市规划院一起开始编制工作;09年11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人口和用地规模专题审查会;2010年5月通过建设厅组织的总规纲要审查会;整个编制过程在安庆市城乡规划局精心组织下,于2011年01月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总规专家评审;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城市规划协会及省内权威专家参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总规划师唐凯担任主任委员,并对安庆总规确定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城乡统筹及中心城区发展方向、用地布局和综合交通体系予以充分肯定。 2011年03月通过省规委会审查;2012年0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0年至2030年。其中:近期2010年-2015年,中期2016年-2020年,远期2021年-2030年。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索引号]CBA08G-0303-2008-00073 [信息名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信息种类]规划信息---区域规划 [文件编号] [发布机构]建设发展局 [发布时间]2008-01-31 [内容描述]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规划包括:规划范围、规划原则与目标、规划的作用和地位、规划单元的确定。 [正文] 一、规划范围 本次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范围是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城区,即由泰达大街(北),南海路(西),北海路(东),津塘四号路(南),所围合的各项城市用地,用地面积为2.7平方公里。 二、规划原则与目标 (一) 规划原则: 1. 以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为依据,以土地利用控制为重点,协调规划设计、规划管理需求与物业开发三者的关系,使规划管理实现规范化、法制化; 2. 根据目前开发区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发展的需求与可能对规划范围内各类用地进行优化利用的调整; 3. 完善规划范围内的城市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市政公用)和公共设施的载体能力和服务水平;

4. 通过土地、利用的规划调整,改善规划范围的环境质量、景观面貌,实现开发区生态景观的可持续发展和有机平衡; 5. 遵循开发建设的时序性,坚持整体规划、分期建设的原则,调整好各开发阶段的关系,更好满足土地拨划的要求; 6. 应有利于开发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有利于开发区当前与长远的有序发展。 (二) 规划目标 1. 形成完善、统一、和谐的中心区商务系统,营造高效、高质、高水平的商务运作体系,营造轻松、舒适、娱乐的商业休闲体系; 2. 形成若干具规模的高档住宅区和住宅小区,并形成完善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 3. 通过对规划范围内绿地率的严格控制,扩大绿色开敞空间,从而改善建筑景观与风貌; 4. 严格控制建筑退后红线及街面设计,形成具有韵律感、亲切感的街面景观; 5. 通过城市设计有重点的控制第一、第二、第三大街沿线的建筑景观、风貌及建筑细部小品的处理; 6. 保证规划范围内长期发展所需要的交通、市政、公用配套基础设施的用地与合理位置,确保中心城区基础设施的高标准承载能力,满足开发区可持续有机发展的需要; 7. 形成条例化、指标化、图则化的控制体系,强化规划的控制、引导功能,保证中心城区合理有序的进行发展,更加有效地服务于规划管理、土地出让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附件: 龙栖湾旅游度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一、规划概况 规划区范围和面积:东起乐东与三亚交界的石柱岭,南到海滨,西至望楼河,北靠九所镇区,规划控制范围面积约2470hm2。其中建设用地约1660.49hm2。 规划目标:建成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别具特色的热带海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社区。 总体布局:依据城市总体规划所确定的基本布局,形成“一带、两廊、四轴、五区”的总体空间结构,主要内容包括: 一带:滨海岸线形成的休闲旅游带。 两廊:由清塘河和抱套河等两条河流及沿河防护林带形成的景观廊道。 四轴:由东西向的滨海路,南北向的九龙大道——滨海路、九所公园——滨海路、西线高速公路——海榆西线等四条道路形成的交通轴线。 五区:以望楼河、清塘河、鸭母溪、抱套河、石柱岭等自然地貌互相分隔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规划区内由西至东依次为西部的望楼港组团、北部的罗马组团、南部的龙栖组团、中部的抱套组团、东部的石柱岭组团。 规划区内总人口控制在6.80万人。 二、区域环境现状 (1)该区域环境空气污染物SO 2、NO 2 、TSP、PM 10 浓度均符合GB3095-1996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一级标准限值要求,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良好。 (2)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望楼河、鸭母溪及抱套河监测结果表明,评价区内的主要地表水体已受到严重的污染,水体环境现状质量已达不到相对应的水体功能,造成水体环境质量恶化的主要原因一是河道内有大量的畜禽养殖;二是水体周边村庄的生活污水的无序排放等有很大的关系。 地表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 (3)地下水各监测点中多菌灵、百菌清、毒死蜱、甲胺磷均未检出。其中1#监测点氯化物、氨氮、硫酸盐、锰、总大肠菌群超标、2#监测点高锰酸盐指数、氨氮、锰超标、3#监测点氯化物、总大肠菌群超标外,其余监测因子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造成以上几个监测因子超标的原因主

关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关于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条为了严格执行和完善、深化《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市区控规》),依据《北京市城市规划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区控规》的规划范围。市区其他地区陆续被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管理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是《市区控规》实施的主管部门。各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依权限负责本区行政区域内《市区控规》的实施管理。 第四条《市区控规》实施应坚持严格执行的原则,在实施中不断完善、深化和调整,实行《市区控规》调整的社会参与及监督。 第五条凡在《市区控规》规划范围内进行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应依照《市区控规》和本办法进行规划建设,服从规划管理。 第六条《市区控规》文件、图纸及图则,应在不断深化和完善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公布。 第七条各级政府及组成部门、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单位和个人,因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拟改变《市区控规》规定的规划控制指标的,可向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第八条申请前应进行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由申请方委托具有甲级和乙级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单位应严格按照本规定附件《北京市区中心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调整的技术管理要求(试行)》进行论证。技术管理要求应在实施中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予以补充、完善。 第九条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在审查前应进行预审,预审工作由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第十条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应向社会公示,公示时间为十五个工作日,公众建议和意见,作为审查内容,随论证报告报审。 第十一条由市规划、环保、国土房管、文物、园林、交通管理等部门组成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查组,对规划调整可行性论证报告进行审查,审查会议每月召开一次,审查意见报市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收集、汇总《市区控规》每年的执行情况,及时向市政府报告。 第十三条市组织编制城市规划的工作机构应根据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及时对《市区控规》进行综合修订。

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讲解

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 (征求意见稿) 2012年12月 --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用地分类与空间布局 (1) 2.1用地分类 (1) 2.2混合用地混合使用 (11) 2.3用地规划与布局 (14) 2.4 居住用地布局 (15) 2.5 工业用地布局 (15) 2.6 仓储物流用地布局 (16) 2.7 基本生态空间 (17) 2.8 城市绿地与广场 (18) 2.9 公共空间布局 (21) 第三章规划控制 (22) 3.1城市密度分区 (22) 3.2地块容积率 (22) 3.3建筑间距 (23) 3.4建筑退让 (27) 第四章建筑与景观风貌 (31) 4.1建筑空间与环境 (31) 4.2建筑单体 (33) 4.3建筑附属物 (33) 4.4建筑色彩、材质与照明 (33) 4.5绿色建筑 (34) 4.6组团风貌 (35) 4.7城市景观分区 (36) 4.8街区控制 (36) 第五章公共设施 (38) 5.1分级分类标准 (38) --

5.2布局准则 (38) 5.3市级(含省市共建)、区级(含市区共建)公共设施 (39) 5.4社区级公共设施 (40) 5.5公共设施混合设置指引 (40) 第六章地下空间利用 (46) 6.1一般规定 (46) 6.2地下空间功能与设施 (47) 6.3地下空间附属设施 (48) 第七章交通设施 (49) 7.1城市道路 (49) 7.2公共交通 (52) 7.3停车场(库) (54) 7.4公共自行车 (57) 7.5交通综合体 (58) 7.6交通影响评价 (58) 第八章市政设施 (58) 8.1给水工程 (58) 8.2排水工程 (62) 8.3燃气工程 (68) 8.4电力工程 (73) 8.5热力工程 (78) 8.6通信工程 (78) 8.7环境卫生 (83) 8.8加油加气、公共充电站 (90) 8.9用地竖向 (91) 8.10 管线综合 (92) 8.11 综合防灾 (94) 第九章文化遗产保护 (95) 9.1历史文化保护区 (95) 9.2文物保护单位 (96) --

六安市城市燃气专项规划(2012-2030年) 文本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燃气工程规划 (3) 第一节气源规划 (3) 第二节天然气供气规模 (3) 第三燃气调压器气调压器天然气输配系统 (4) 第四节天然气场站工程规划 (8) 第五节液化石油气规划 (12) 第三章投资估算 (13) 第四章规划实施 (14) 第五章结论和建议 (15) 附件: 附件1:关于编制燃气专项规划的委托书 附件2:六安市燃气专项规划评审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规划依据 3)《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4)《六安市产业承接集中区总体发展规划(2010~2030)》 5)《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总体规划(2010~2030)》 6)《六安市城市天然气利用工程燃气专项规划(2005~2020)》 7)规划基础资料(包括气象、环保等资料) 第二条编制原则 1)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统筹兼顾,实行分期气化、近远期结合,以近期为主,为远期留有一定发展余地。 2)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各类用户市场调研,科学预测各类用户的燃气需求量及发展梯度,并满足其工业发展的需要。 3)规划气源以清洁环保、优质经济、长期稳定供应和安全可靠为原则。输配系统统筹解决调峰问题,满足各类用户的用气需要。 4)管网规划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并根据气源位置和各类用户用气量综合确定;规划地下燃气管网主干管道走向,符合城市道路长远规划和各类用户分布的要求,尽量避免在管道可用期限内开挖道路致使改建或重建燃气管道,做到统一规划,协调发展。 5)以满足市场需要、安全、可靠、稳定供气为目的,统筹考虑,远近期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燃气设施,合理配置全市燃气资源,优化系统方案。 6)合理规划六安市各类用户用燃气工程建设分期,做到一次规划、分期实施,逐步扩大供气范围。正确处理近期与远期关系,以近期为主,做到近、中、远期相结合,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7)坚持科学的态度,运用详实的资料,深入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的结论。本规划力求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切实可行,造福于民。 8)合理选择各种参数,优化设计方案,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的工艺、技术、设备和材料,建立一个适合的燃气供应系统。 第三条规划范围 依据六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本规划的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六安市市域范围,总面积为17976平方公里;六安市规划区范围:包括中心城区和新安镇、徐集镇、三十铺镇、城南镇、苏埠镇、城北乡、中店乡、分路口镇、韩摆渡镇、先生店乡、椿树镇10个乡镇以及横排头风景区。规划区面积为1096.8km2;中心城区范围:北至合武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包括现状城区10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接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的部分用地,总面积约120km2。 本燃气规划以六安市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周边重点城镇为主,具体如下: 中心城区:北至沪蓉(陕)高速,南至宁西铁路,东到三元河,西到商景高速。包括现状城区8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乡范围、以及与之相邻的三十铺镇、新安镇、城南镇、徐集镇和城北乡的部分用地,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约120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周边重点城镇:三十铺镇区、产业承接集中区和城北片区。 其他区域:寿县、霍邱县、舒城县、金寨县、霍山县、叶集试验区以及中心城区周边平桥、城南工业园、其他乡镇等。 注:其他区域本规划不对其进行用气量预测,仅对其供气方案进行规划。 第四条规划期限 近期规划:2012年-2015年 中期规划:2016年-2020年 远期规划:2021年-2030年 第五条规划发展目标 1)近期 规划近期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11606.0万标准立方米/年,其中居民气化率66.3%,气化居民户数21.5万户;商业用户年用气量1213.6万标准立方米/年;工业用户年用气量2668.8万标准立方米/年;发展CNG出租车2160台,替代率100%,发展CNG公交车561台,替代率85%,发展LNG城际客运车118台,替代率25%,发展LNG重型货车300台,替代率8%。 2)中期 规划中期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20889.6万标准立方米/年,其中居民气化率

合肥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修改汇总

合肥市规划审查相关补充规定(试行)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管理,提升城市建设水平,营造城市宜居环境,依据有关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政策文件及《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试行)》(市政府令183号),结合我市规划建设管理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市区内城乡规划管理及各项工程建设,临时建设、个人自建房除外。本市行政区内其他区域可参照执行。 第二章建筑控制 第三条居住类建筑结构层高不宜超过3.6米,商务办公、行政办公、研发用房、酒店等建筑结构层高不宜超过4.2米,商业建筑结构层高不宜超过4.5米。超出部分在核算综合技术经济指标时按其层高折算增加计容积率建筑面积指标,但许可证建筑面积不计其增加值。 以下内容如超过上述层高控制,不按其层高折算增加计算容积率建筑面积指标。具体包括建筑门厅、中庭、内廊、采光庭、大型会议室、宴会厅、影剧院等公共空间,单一空间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且结构层高不超过6米的商业建筑。单一空间是指在单栋建筑单层内,不设置墙体、门、窗等围护结构分割的连续建筑空间。 第四条商业办公类建筑(酒店等除外)不得按住宅套型设计,应采取公共走廊、公共卫生间式布局,不得利用层高、构件、上下水等预留改造空间。各类管线应集中设置。如确需设置食堂(厨房),

每栋建筑可在低层部分(含地下室)集中设置一处。分割单元内如确需设置卫生间的,其套内建筑面积应大于150平方米。 高层商业办公类建筑标准层单层建筑面积不宜小于1000平方米。高层商业办公类项目标准层套内建筑面积小于150平方米的分割单元面积,应小于标准层建筑面积的30%,且最小分割单元套内建筑面积不得低于60平方米。 第五条公共建筑除有住宿功能的酒店、幼儿园、托儿所、医院、疗养院之外,其他设置的阳台需按照其结构底板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全部建筑面积。 第六条住宅建筑设备平台应设置在主体结构外,满足使用及安全要求。每套住宅用于放置分体式空调外机的设备平台的数量不得超过居室(卧室、起居室、书房、餐厅等独立的室内居住房间)个数,每个设备平台水平投影面积不应大于1平方米,每套住宅其他各类形式的设备平台、构造板、结构板、抗震板等设计内容均按《合肥市控制性详细规划通则》附录B计算规则中的阳台条款进行控制。 第七条托儿所、幼儿园与相邻建筑间距应保证被遮挡的上述建筑冬至日有效日照不少于3小时。其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旧城改造中独立新建、改扩建的除外。 第三章空间环境 第八条加强公园、游园、街头绿地建设,500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一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绿地;1000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一处5000平方米以上的游园;2000至3000米半径内应当规划建设一处综合性公园。

钱江新城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文本

一、规划演变过程 杭州市钱江新城核心区的规划从90年代初开始酝酿到现在的10多年时间里,经历了从设想到逐渐成熟的各个阶段,其中的几轮规划和无数次的论证都为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具体来说: 第一阶段:定性与功能探讨 虽然在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有许多规划界专家学者提出城市向钱塘 江边发展的思路,但最终以法律的形式确认是在1996年对杭州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中,明确提出了在钱塘江边的原江滨二、三号区块建设杭州未来的商务中心区(CBD)。以此为契机,由杭州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功能定位进行了探讨,并提出建设为城市内部服务并兼顾中央商务职能的城市新中心的概念。 第二阶段:规划雏形初现 99年杭州市规划局组织编制了《杭州市钱塘江两岸城市景观设计》,对该地区与城市的联系,空间形态、功能区块的划分进行了概念方案的设计,并由杭州市规划院进行了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案的编制。以此为基础,2000年底开始由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主进行了《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规划中对区域与外围城市交通的衔接、与城市形态、功能结构的关系等内容提出了大量建设性意见,并通过借鉴国内外CBD的开发建设经验对杭州城市新中心(现称钱江新城核心区)的开发容量提出明确的建议,规划中提出的交通保护核、办公园区(OFFICE PARK)等概念都为此后的规划所贯彻和采纳。 上海院《杭州市江滨城市新中心城市设计》 第三阶段深化完善阶段 在上两个阶段规划、论证基础上,伴随杭州市政府要求设立15平方公里钱江新城这一重大决策的提出,和以杭州大剧院为代表的一些重要市级公共建筑在核心区块的启动,杭州从“西湖时代”转向“钱塘江时代”不再是纸上谈兵,已经跨出了坚实的一步。为了更好地建设杭州新城市中心地区,杭州市规划局邀请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和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整个钱江新城地区进行了概念规划;与此同时,钱江新城建设指挥部邀请德国欧博迈亚公司对核心区进行了城市设计方案咨询,杭州市规划局组织了《京杭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战略规划》等规划,为核心区的建设提供了大量好的设计理念,在综合上述规划后最终形成了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钱江新城概念性规划设计》,成为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 第四阶段后续规划与建设阶段 本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并非最终规划文件,在该规划基础上还将进行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规划和数字新城规划等内容,核心区部分地区的城市设计和修建性详细规划还将进一步深化,区域外围的交通分析研究、轨道交通线路研究、市政工程设施研究等大量的规划工作还有待进行。 二、规划解读 1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含附表)

第131号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已经2007年12月5日市人民政府第10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08年1月20日起施行。 市长 二○○七年十二月十八日

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三章建筑容量 第四章建筑间距 第五章建筑退让 第六章建筑高度 第七章绿地 第八章建筑停车及地下空间 第九章建筑景观 第十章附则 表一各类建设用地适建范围表 表二建筑密度和建筑容积率控制指标表 表三建设工程配建机动车位设置标准 附录一名词解释 附录二计算规则 附录三高层建筑日照分析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管理,保证城市规划的实施,根据《合肥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及有关法规、规范,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市详细规划编制、城市规划管理及各项建设工程均应符合本规定,临时建设、个人自建房除外。 第二章建设用地 第三条城市建设用地,按其主要用途和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依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分类如下: (一)R—居住用地;(六)S—道路广场用地; (二)C—公共设施用地;(七)U—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三)M—工业用地;(八)G—绿地 (公共绿地、公园绿地); (四)W—仓储用地;(九)D—特殊用地。 (五)T—对外交通用地; 第四条居住用地(R),指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和单位生活区等各种类型的成片或零星居民居住生活聚居地用地(商品住宅开发、经济适用住房、廉租房建设用地)。居住用地

包括住宅用地(R01)、公共配套服务设施用地(R02)、道路用地(R03)和公共绿地(R04)。 (一)一类居住用地(R1),指以低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建筑密度较低、绿地率较高且环境良好的用地; (二)二类居住用地(R2),指以多层、高层住宅为主、设施齐全、布局完整、环境较好的用地; (三)三类居住用地(R3),指设施比较齐全、布局不完整、环境一般、或与其它用地有交叉的用地。 第五条公共设施用地(C),指居住区级及以上的行政、经济、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以及科研设计等机构和设施的用地,不包括居住用地中小区级、组团级的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一)行政办公用地(C1),行政、党派和团体等机构用地; (二)商业金融业用地(C2),商业、金融业、服务业、旅游业和市场等用地,容纳除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以外的各种贸易公司、商社及其咨询机构、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及其它各类公司的办公建筑及其附属设施用地,旅馆、招待所、度假村及其附属设施用地,独立地段的农贸市场、小商品市场、工业品市场、和综合市场用地; (三)文化娱乐用地(C3),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广播电视、图书、展览、游乐等设施用地; (四)体育用地(C4),体育场馆和体育训练基地等用地,不包括学校等单位内的体育用地;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阆中市新中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引言 阆中市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意义 老城面临的突出问题: 老城现今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之间的矛盾。要对古城实施有效的保护,就必须减缓它的压力。通过新城的开发建设,将老城的一些功能尤其是行政功能通过土地置换,转移至新城区,来达到有效保护古城的目的。只有把行政职能分解出去,才能通过置换作用,通过城市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实现空间结构的调整,才能增加城市空间的有效供给,达到满足城市发展的最终目的。老城的扩张建设要迅速减少,通过减少需求,疏解城市功能来减少现有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要严格控制现有老城区的人口和功能,并最终实现人口在一定范围的净减少,进而实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效保护。 新中心区开发建设的积极意义: 阆中市能否实现新一轮的经济增长,能否提高城市化水平,实现城市及城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新中心区的开发建设的成功就显得至关重要。只有新中心区快速、稳定、健康地发展,才能带动整个新区(包括居住区、工业区)的整体发展,进而带动阆中市新的跨越式发展。 1 总则 1.1 为使阆中市新中心区的城市建设能够协调有序发展,控制和引导新区建设和改建,合理利用土地和改善城市设施及环境,特编制本规划。 1. 2 规划背景 ·阆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及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设想。

·城市自身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总规的宏观意图。 1. 3 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及相关法规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及相关法规文件; ?《阆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 137-90)》; ?阆中市规划局提供的1:1000地形图及各种现状资料。 1. 4 本规划以国家上述有关政策、规范、规划为依据,并与有关专项规划协调,规划中使用的土地分类代码,计算标准等均按国家有关统一标准执行。本规划中未详细规定的有关城建的标准均按当地的有关规定执行。 1. 5 本规划的现状时间界定:依据项目委托时所提供的现状和规划资料所认定的截止时间。 1. 6 本规划包括文本、实施细则、图则、和图纸等四部分。经批准后的文本、实施细则和图则,应作为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实施管理和指导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依据。 2 规划范围、性质和规模 2.1 规划范围 ?阆中市新中心区位于七里镇,紧邻现从南充方向来的入城大道——七里大道。西临七里大道,北靠东山路,南为长青大道,东依体育路。北距阆中市老城区一公里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