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填空题精选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填空题精选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填空题精选

一、填空题

1. 聚合物有两个分散性,是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和聚合度多分散性。

2. 聚合反应按机理来分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大类,如按单体与聚合物组成差别分为加聚反应、缩聚反应和开环反应。

3.阻聚和缓聚反应的本质:链自由基向阻聚剂和缓聚剂的链转移反应,可能生成没有引发活性的中性分子,也可能是活性低的新自由基。两者的区别是程度上的不同,前者使聚合反应完全终止,后者只是使聚合反应速度降低。

4. 在自由基聚合中,具有能同时获得高聚合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实施方法有乳液聚合

5.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可以同时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和反应速率,原因是: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是一致的,对乳化程度的强化而可以同时达到较高的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目的。

6.合成高聚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阴离子聚合

7. 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控制。所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

8.在自由基聚合和缩聚反应中,分别用单体的转化率和反应程度来表征聚合反应进行的深度。

9. 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端基封锁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

10.所谓的配位聚合是指采用的引发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过渡化合物的络合体系,单体在聚合反应中通过活性中心进行配位而插入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之间,最后完成聚合过程。所谓的定向聚合是指指能够生成立构规整性聚合物为主(>=75%)的聚合反应。

11.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阳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快增长、难终止、易转移。阴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慢增长、易转移、无终止。

12.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溶液聚合、界面聚合、熔融聚合。

13.用动力学推导共聚组成方程时做了五个假定,分别是等活性理论、稳态、忽略链转移、双基终止、无解聚反应和无前末端效应。

14.推导微观聚合动力学方程,作了4个基本假定是:链转移反应无影响、等活性理论、聚合度很大、稳态假设。

15.自由基聚合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而增高,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转化率。缩聚反应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无关,延长反应时间是为了提高聚合度。

16. 在聚合过程中,加入正十二硫醇的目的是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原理是发生链转移反应

17. 悬浮聚合的基本配方是水、单体、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影响颗粒形态的两种重要因素是分散剂和搅拌。乳液聚合的配方是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

18.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IVB~VIIIB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是IA~IIIA 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19. 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纤维、橡胶。

20. 非晶高聚物随温度变化而出现的三种力学状态是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21. 影响聚合物反应活性的化学因素主要有极性效应和共轭效应。

22. 两种单体的Q、e值越接近越易发理想共聚聚合,相差越远易发生交替共聚聚合。

23.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而玻璃化温度则主要是非晶态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

24. 室温下,橡胶处于高弹态,粘流温度为其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为其使用下限温度。

25.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6.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27.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28. 缩聚反应按缩聚产物的分子结构分类分为线型缩聚反应和体型缩聚反应。

29、偶氮二异丁腈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FeCl3是高效(阻聚剂)用于测定聚合反应速率。

30、常见乳液聚合体系除有单体、引发剂、水外,还有(乳化剂)。

31、使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最快的聚合方式是光敏聚合

32、在自由基聚合反应中,链自由基的诱导效应是过氧类引发剂引发剂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33、MMA(Q=0.74)与AN ( 0.6 )最容易发生共聚

34、异戊二烯配位聚合理论上可制得6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35、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DPPH

36、丁二烯(e=-1.05)与马来酸酐( 2.25)最容易发生交替共聚

37、不需要引发剂的聚合方法是热聚合。

38、是阻聚剂并可用于测定引发反应速率的是FeCl3

39、丁二烯配位聚合可制得4种立体规整聚合物。

40、常用于保护单体的试剂是对苯二酚

41、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连锁)聚合反应。

42、某一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在短期内达到很高,分子量随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它属于(逐步聚合)聚合反应。

43、BPO在高分子合成中是(引发剂),对苯二酚加在单体中用作(阻聚剂)。

44、氧在低温时是(阻聚剂)、在高温时是(引发剂)。

45、常用的逐步聚合反应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

46、常用的连锁聚合反应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和(乳液)聚合。

47、链转移剂能使聚合物的分子量(降低)

48、引发剂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诱导分解)和(笼壁效应)。

49、梯形结构聚合物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50、聚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和聚丙烯的结构分别是-[CH2CH2]n-、-[CH2CH(C6H5)]n-、-[CH2CHCl]n-和-[CH2CHCH3]n-。

5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52、聚丙烯的立体异构包括全同(等规)、间同(间规)和无规立构。

53、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54、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歧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55、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56、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57、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58、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2.37;

59、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2(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60、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61、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理想共聚

62、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Q和e值相近;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

63、能采用阳离子、阴离子与自由基聚合的单体是St

64、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阴离子活性聚合

65、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的消失

66、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乳液聚合方法

67、在缩聚反应的实施方法中对于单体官能团配比等物质量和单体纯度要求不是很严格的缩聚是界面缩聚

68、合成高分子量的聚丙烯可以使用TiCl3+AlEt2Cl催化剂

69、阳离子聚合的特点可以用以下哪种方式来描述快引发,快增长,易转移,难终止;

70、下面哪种组合可以制备无支链高分子线形缩聚物2-2官能度体系

71、1953年德国K.Ziegler以TiCl4/AlR3为引发剂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制得了少支链的高结晶度的聚乙烯。

72、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73、腈纶的化学名称是(聚丙烯腈)。

74、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大多数非乙烯基单体发生(逐步)聚合。

75、聚合物—[NH(CH2)10NH-CO(CH2)8CO]—n的结构单元NH2(CH2)10NH2、

HOCO(CH2)8COOH,复合单元—NH(CH2)10NH-CO(CH2)8CO—.

76、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其分子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104~106。

77、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可分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聚合物。

78、按聚合物材料性能及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塑料、橡胶、纤维三大类。根据聚合物主链所含元素,又可将聚合物分为: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有机聚合物。

79、按单体和聚合物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变化聚合反应可为:缩聚反应、加聚反应。按聚合机理聚合反应可分为:连锁聚合反应、逐步聚合反应

80、聚乙烯的结构单元为—CH2CH2—,此结构单元又可以称为单体单元、重复单元、链节

81、缩聚中的副反应:消去反应、化学降解、链交换反应。

82、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端基封锁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

83、单体浓度对成环或线性缩聚倾向也有影响,低浓度有利于成环,高浓度有利于线性缩聚。

84、等摩尔的乙二醇和对苯二甲酸进行缩聚反应,反应程度P=0.95时的数均聚合度20。

85、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控制;所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

86、逐步聚合法有熔融缩聚和溶液缩聚、固相缩聚、界面缩聚等四种。

87、合成涤纶聚酯的单体主要为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88、运用酯交换法合成涤纶聚酯的步骤为甲酯化、酯交换、终缩聚。

89、涤纶的化学名称为聚对苯二甲酰乙二醇酯,它是由单体对苯二甲酸、乙二醇,经线性缩聚聚合制得的。工业上生产涤纶比较成熟的技术是先使对苯二甲酸甲酯化、然后酯交换,最后缩聚。

90、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为涤纶聚酯,第二大类合成纤维为聚酰胺-66。

91、酚醛反应形成酚醇无规预聚物的条件是碱催化而且醛过量,形成结构预聚物的条件是酸催化而且酚过量。

92、线性缩聚机理特征:逐步、可逆。

93、缩聚反应是缩合聚合反应的简称,是指带有官能团的单体经许多次的重复缩合反应而逐步形成聚合物的过程,在机理上属于逐步聚合,参加反应的有机化合物含有两个以上官能团。

94、对于可逆平衡缩聚反应,到反应后期往往要在高温高真空下进行,目的是为了脱除小分子,使反应向正方向移动,提高产物分子。

95、从聚合机理看,PS属于连锁聚合,尼龙—66属于逐步聚合,此外还有加成反应和开环聚合,前者如聚氯乙烯,后者如聚环氧乙烷。

96、单体结构影响对聚合类型的选择,氯乙烯只能进行自由基聚合,异丁烯只能进行阳离子聚合,丙烯可选择配位聚合,而甲基丙烯酸甲酯可以进行自由基聚合、阴离子聚合。

97、由于苯环的共轭结构,苯乙烯可以采用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聚合得到聚合物。

98、自由基聚合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而增高,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转化率。缩聚反应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无关,延长反应时间是为了提高聚合度。

99、引发剂引发自由基聚合,如欲提高聚合物的分子量,可以降低(升高或降低)聚合温度,或降低(升高或降低)引发剂浓度。

100、在自由基聚合和缩聚反应中,分别用单体的转化率和反应程度来表征聚合反应进行的深度。

101、本体聚合应选择油溶性引发剂、乳液聚合应选择水溶性引发剂

102、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是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聚合温度、引发剂分解活化能

103、引发剂损耗原因:诱导分解、笼蔽效应。

104、推导微观聚合动力学方程,作了4个基本假定是:等活性理论、稳态假设、聚合度很大、链转移反应无影响。

105、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玻璃化转变温度增加引起的,又称为粘流温度;加速的原因可以由链终止受熔点控制来解释。

106、本体聚合至一定转化率时会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这时体系中的自由基浓度[M·]和自由基寿命τ的变化为[M.]增加,τ延长。

107、引发剂、温度是影响聚合速率和分子量的两大因素。

108、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当转化率较高时,会出现聚合反应速率自动加速现象这种现象又称为凝胶效应,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体系粘度增大、终止反应受扩散变慢所控制。109、苯乙烯本体聚合初期不需要考虑自动加速现象,而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初期需要考虑自动加速现象(均填需要/不需要)

110、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双基终止”是指偶合终止、歧化终止。

111、自由基的链终止反应中,温度对其有很大影响,低温有利于偶合终止,高温有利于歧化终止。

112、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最大的优点是适用单体范围广,聚合条件温和,可以合成无规、嵌段、接枝、星形、梯度共聚物。

113、在自由基聚合中,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转化率增大,而分子量增大;在缩聚反应中,随反应时间的增加,转化率不变,而分子量增大。

114、根据共聚物大分子链中单体单元的排列顺序,共聚物分为无规共聚物、交替共聚物、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

115、共聚中控制聚合物平均组成的方法控制转化率的一次投料比、补加活泼单体。

116、竞聚率的物理意义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对于r1=r2=1的情况,称为理想恒比共聚;r1=r2=0,称交替共聚;而r1<1和r2<1时,共聚组成曲线存在恒比点,恒比点原料组成公式为[M1]/[M2]=(1-r2)/(1-r1)。

117、从竞聚率看,理想共聚的典型特征为r1 r2 = 1。

118、M1-M2两单体共聚,r1=0.75,r2= 0.20。其共聚曲线与对角线的交点称为恒比点。若

f10=0.80,随共聚进行到某一时刻,共聚物组成为F1,单体组成为f1,则f1小于f10,F1小于F10(大于或小于)。

119、单体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竞聚率倒数判定,自由基的相对活性习惯上用K12判定。在Q-e值判断共聚行为时,Q代表共轭效应,e代表极性效应。

120、聚苯乙烯是偶合终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是歧化终止、聚氯乙烯是向单体转移终止121、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的散热问题可由预聚、后聚合两段来克服。

122、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时一般先做成甲基丙烯酸甲酯的预聚体,然后再进行浇模,这样一则减少体积收缩,二则预聚体具有一定的粘度,在采用夹板式模具时不会产生液漏现象。123、溶液聚合就是将引发剂、单体溶于溶剂中成为均相,然后加热聚合。

124、悬浮聚合体系一般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等四部分组成。

125、悬浮聚合的基本配方是水、单体、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影响颗粒形态的两种重要因素是分散剂和搅拌。乳液聚合的配方是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126、阳离子交换树脂的制备的实验,采用悬浮聚合方法,反应温度控制在80~85℃,加入PVA作为作用是分散剂。

127、乙酸乙烯酯乳液聚合的机理与一般乳液聚合相同。采用过硫酸盐为引发剂,最常用的乳化剂是聚乙烯醇。

128、乳液聚合中,经典理想体系的组成为:难溶于水的单体、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去离子水。

129、在自由基聚合中,具有能同时获得高聚合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实施方法为乳液聚合. 130、在作乙酸乙烯酯的乳液聚合实验时,单体的加入是用滴液漏斗分两次缓慢滴加的。131、乳液聚合的最简单的配方主要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四部分组成。132、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可同时提高聚合速率、聚合度,原因是两者都与胶粒数呈一次方的正比关系。

133、乳液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引发剂、水和乳化剂等四组份构成,其聚合场所为胶粒内,聚合过程分为增速期、恒速期、减速期三个阶段

134、乳液聚合中,单体液滴的尺寸取决于乳化剂浓度、搅拌强度。

135、乳液聚合中,单体和乳化剂处在水溶液、胶束和液滴三相中。

136、乳液聚合的三种成核机理:胶束成核、水相成核和液滴成核。

137、常见的聚合方法主要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液聚合、乳液聚合。

138、离子聚合包括阳离子聚合、阴离子聚合、配位阴离子聚合等三类。

139、阴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碱金属、碱金属配合物和强碱等

140、阳离子聚合的反应温度一般都是在低温下进行,这是因为向单体转移是主要的链终止方式。

141、阳离子聚合的机理特征为快引发、快增长、难终止;动力学特征是低温高速,高分子量。

142、阳离子聚合的特点是链增长中有重排反应,阳离子必须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原因是温度较低使聚合速率提高。

143、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阳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快增长,难终止,易转移;阴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慢增长,易转移,无终止。

144、离子聚合时,活性种离子和反离子可有共价键、离子对、自由离子三种结合方式, 并处于平衡, 溶剂极性增大, 聚合速率将增大。

145、合成高聚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阴离子聚合

146、聚合物的立体异构可有_______和_______两种类型。竞聚率的物理意义是均聚增长能力和共聚增长能力之比,对于r1=r2=1的情况,称为恒比共聚,r1=r2=0,称为交替共聚。147、凡能获得立构规整性聚合物的聚合反应,都称为等规聚合,采用Ziegler-Natta引发剂所得的聚合物通常是规整的,也可以是不规整的。

148、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催化剂为IVB族~VIII族的过渡金属元素化合物;举例如TiCl3; 助催化剂为IA~IIIA族金属有机化合物;举例如Al(Et)3。

149、二烯烃配位聚合的引发剂大体分为Ziegler型、p-烯丙基型、烷基锂型三类。

150、丙烯配位聚合时,一般选用TiCl3-AlEt2Cl作为引发体系,而乙烯聚合时则选用

TiCl4-AlEt3为引发体系。

151、从热力学角度,三四元环单体聚合的主要推动力是角张力;从动力学角度,杂环单体聚合能力比环烷烃单体高(高或低)。

152、配位聚合引发剂的指标是:等规度、聚合活性。

153、响环张力的三大因素:环的大小、环上取代基、构成环的元素。

154、环氧丙烷阴离子开环聚合与环氧乙烷的差在:开环方式、链转移。

155、己内酰胺可用水、酸或碱来引发开环,分别按逐步、阳离子和阴离子机理进行聚合156、苯乙烯和二乙烯基苯的共聚物是离子交换树脂的母体,在苯环上引入磺酸根基团基团成为阳离子交换树脂,引入氯甲基,再引入季铵基团,成为阴离子交换树脂

157、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聚合度变大的反应主要有交联、嵌段、接枝、扩链。

158、热降解可发生多种反应,最主要的是解聚、无规断链、取代基脱除反应。

159、聚合物的降解反应有_____等,降解方式有生化降解、热降解、力化学降解、化学降解。

160、尼龙-66的单体是己二酸、己二胺。

161、合成天然橡胶单体是异戊二烯。

162、无定型高聚物的物理状态及力学性质随温度而变,其中Tg是:玻璃化转变温度;T f 是:粘流温度。而在结晶高聚物中T m是:熔点。

163、玻璃化温度、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1 高分子化学试题库 一、基本概念题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天然聚合物或由单体经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为一级聚合物,若其侧基或端基为反应性基团,则在适当的条件下可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化学反应,谓之。 缩聚反应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低分子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 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谓之。 乳化作用某些物质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能形成胶束,胶束中能增溶单体,对单体液滴有保护作用,能使单体和水组成的分散体系成为稳定的难以分层的乳液,这种作用谓之。 动力学链长一个活性中心,从引发开始到真正终止为止,所消耗的单体数目,谓之。 引发剂半衰期引发剂浓度分解至起始浓度的一半所需的时间,谓之。 离子交换树脂离子交换树脂是指具有反应性基团的轻度交联的体型无规聚合物,利用其反应性基团实现离子交换反应的一种高分子试剂。 界面缩聚反应将两种单体分别溶于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形成两种单体溶液,在两种溶液的界面处进行缩聚反应,并很快形成聚合物的这种缩聚称为界面缩聚。 阴离子聚合增长活性中心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的连锁聚合,谓之。 平均聚合度平均一个大分子链上所具有的结构单元数目,谓之。 阻聚剂某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和链自由基作用生成非自由基物质,或生成不能再引发单体的低活性自由基,使聚合速率为0, 这种作用称为阻聚作用。具有阻聚作用的物质,称为阻聚剂。 平衡缩聚:缩聚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达到平衡,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的乘积之比是个常数(称为平稳常数),用K表示。该种缩聚反应谓之。 无定型聚合物:如果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复杂的,二次结构则为无规线团,无规线团聚集在一起形成的聚合物谓之。 反应程度P:已参加反应的官能团的物质的量(单位为mol)占起始官能团的物质的量的百分比,称为反应程度,记作P。 杂链聚合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O、S、N、P、S i和苯环等杂原子的聚合物。交替共聚物:共聚物大分子链中两种单体单元严格相间排列的共聚物。 体型缩聚的凝胶点Pc: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反应程度,记作Pc 。 引发剂的引发效率f: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记作f,(f <1=。 向大分子转移常数Cp:链自由基可能向已形成的大分子发生转移反应。转移结果,链自由基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Cp=ktr,p/kp,它表征链自由基向大分子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 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聚合物的扩链、嵌段、交联和接枝使聚合物聚合度增大,称为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稳定化法: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达到要求时,加入官能团封锁剂,使缩聚物两端官能团失去再反应的能力,从而达到控制缩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目的的方法。乳化

高分子化学考试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高分子化学导论考试模拟试题 一、 写出合成下列高聚物一般常用的单体及由单体生成聚合物的反应式,指出反应所属类型(自由基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共聚等反应中任何一种即可,对于需要多步反应的,可分步注明反应类型),并简要描述该高聚物最突出的性能特点。 1.丁腈橡胶; 解:单体为:H2C C H C H CH2 和 H2C CH CN 自由基聚合反应 H2C C H C H CH2+H2C CH CN H2 C C H C H H2 C H2 C H C CN m n AIBN 耐油性极好,耐磨性较高,耐热性较好,粘接力强。 2. 氯磺化聚乙烯; 解:反应式: CH2CH2 Cl2,SO2 -HCl CH2CHCH2CH2 SO2Cl 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大气老化性、耐化学腐蚀性等,姣好的物理机械性能、耐老化性能、耐热及耐低温性、耐油性、耐燃性、耐磨性、及耐电绝缘性。 3. 聚环氧乙烷; 解:阴离子开环聚合(醇钠催化)或者阳离子开环聚合(Lewis酸或者超强酸催化) H2C O CH2CH 2 CH2O n 良好的水溶性和生物相容性。4.SBS三嵌段共聚物;

解:阴离子聚合 m H2C CH RLi H2 C H C R Li m n H2C C H C H CH2 H2 C CH R H2 C m C H C H H2 C Li n p H2C CH H2 C CH R H2 C m C H C H H2 C H2 C n H C Li p 双阴离子引发: 2m H2C CH ,Na n H2C C H C H CH2 H2 C C H C H H2 C Na Na H2 C CH H2 C m C H C H H2 C H2 C n H C p 具有优良的拉伸强度,表面摩擦系数大,低温性能好,电性能优良,加工性能好等特性,成为目前消费量最大的热塑性弹性体。 5. 环氧树脂(双酚A型); 解:缩聚反应,单体 HO C CH3 CH3OH 和 H2C H C O CH2Cl 反应式: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和答案

《高分子化学》 复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热塑性高聚物 在熔融状态下塑化, 冷却后定型, 再加热又形成一个新的形状, 如此反复若干次, 从结构上看, 没有大分子链的严重断裂,其性质也不会发生显著变化, 这样的高聚物成为热塑性高聚物. 2.聚合度 聚合物中重复结构单元重复次数称为聚合度. 3.单体 带有某种官能团、并具有聚合能力的低分子化合物, 或能形成高分子化合物中结构单元的原低分子化合物称为该聚合物的单体. 4.重复结构单元 重复组成高分子分子结构的最小的结构单元。 5.阻聚剂和缓聚剂 有些物质能与初级自由基及增长自由基反应,生成非自由基或活性过低而不能增长的自由基,使聚合反应受到抑制。. 根据抑制程度可将这些物质分为: 阻聚剂: 能终止所有自由基并使聚合反应完全停止到这些物质耗尽为止。 缓聚剂: 只能终止一部分自由基而使聚合速率降低。 这两类物质的作用,只有程度不同而非本质区别。 6.高分子化合物 也叫聚合物分子或大分子,具有高的相对分子量,其结构必须是由多个重复单元所组成,并且这些重复单元实际上或概念上是由相应的小分子衍生而来。高分子化合物或称聚合物,是由许多单个高分子(聚合物分子)组成的物质.

7.结构单元 构成高分子链并决定高分子结构以一定方式链接起来的原子组合称为结构单元。 8.单体单元 聚合物中具有与单体相同化学组成而不同电子结构的单元称为单体单元. 9.通用塑料 通用塑料指产量大, 成本低和应用广泛的一类塑料. 10.工程塑料 广义地说, 工程塑料是作为工程材料或结构材料的塑料; 狭义地说, 一般是指具有某些金属性能, 能承受一定外力作用, 并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尺寸稳定性, 以及在较高或较低温度下仍能保持其优良性能的塑料. 11.均聚物 由一中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均缩聚 12.混聚物 由两种带不同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的缩聚反应称为混缩聚. 13.共聚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进行的, 并能形成两种或两种以上重复单元的缩聚反应称为共缩聚 14.平衡缩聚和非平衡缩聚 平衡缩聚通常指平衡常数小于103的缩聚反应.非平衡缩聚通常则指平衡常数大于103从缩聚反应或基本不可逆的缩聚反应. 15.反应程度和转化率 反应程度指反应了的官能团数与起始官能团数之比.转化率指反应了的单体分子数与起始单体分子数之比. 16.聚合物的多分散性 聚合物是由一系列分子量(或聚合度)不等的同系物高分子组成这些同系物

(完整版)中考选择填空压轴题专项练习

20 2.( 2015?苏州)如图,在一笔直的海岸线 初二中考数学压轴题专题 珏辅砸专项突服(一)i*空、选抒压紬礎 选择题中的压轴题和一般选择题相比,具有综合性较强、数形兼备、解题方法多样化、充满思 辨性等特点,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多种知识解题,思维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并会运用多种不同的 方法灵活解题?这类题目重点考察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方法:解答这类题目的方法除常用的直选法、观察法外,重点要掌握排除法和代入法 ?根据 题目条件从四个选项中逐次排除选项的方法,包括分析排除法和反例排除法两种 ?若用一般方法不能 求解时,可采用代入法,就是根据题目的有关条件,采用某些特殊情况分析问题,或采用某些特殊 值代入计算分析,或将题目中不易求解的字母用符合条件的某些具体的数字代入,化一般为特殊来 分析问题,通常包括已知代入法、选项代入法和特殊值代入法等 ?特别注意:这些方法在通常都是要 综合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 填空题与选择题相比,没有选项,因此没有错误选项的干扰,但也就缺少了有关信息提示,给 解题增加了一定难度,要求学生要有扎实、熟练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还要灵活运用多种不同的解 题方法? 解题方法:解答填空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求解法、数形结合法、构造法、分类讨论法与转化法 等直接求解法就是从已知出发,逐步计算推出未知的方法,或者说由“因”索“果”的方法 很多题目都 需要将题目中的条件与相关图形或图象结合起来考察,这就是数形结合法 ?有时在分析解题过程中所 需要或所缺少的有关条件可通过作辅助线或建立模型等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构造法 ?在题目 的相关条件或信息不够明确具体时, 则应分情况求解,也就是分类讨论法?把不易解决的问题或难点, 通过第三个等价的量,转化为已知的或易于解决的问题来解题的方法就是转化法 苏州市中考真题赏析 1. ( 2014?苏州)如图,△ AOB 为等腰三角形,顶点 A 的坐标(2, △ A'0'B',点A 的对应点A 在x 轴上,则点 0的坐标 为( ) .■),底边0B 在x 轴上?将 △ AOB 绕点B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 (第 B .

高分子化学试题及答案汇总

一、名词解释 1、热塑性聚合物:聚合物大分子之间以物理力聚而成,加热时可熔融,并能溶于适当溶剂中。热塑性聚合物受热时可塑化,冷却时则固化成型,并且可以如此反复进行。 2、热固性聚合物:许多线性或支链形大分子由化学键连接而成的交联体形聚合物,许多大分子键合在一起,已无单个大分子可言。这类聚合物受热不软化,也不易被溶剂所溶胀。 3、官能度:一分子聚合反应原料中能参与反应的官能团数称为官能度。 4、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5、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6、胶束成核: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捕捉水相中的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7、笼蔽效应:在溶液聚合反应中,浓度较低的引发剂分子及其分解出的初级自由基始终处于含大量溶剂分子的高黏度聚合物溶液的包围之中,一部分初级自由基无法与单本分子接触而更容易发生向引发剂或溶剂的转移反应,从而使引发剂效率降低。 8、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称为引发剂效率。 9、活性聚合:当单体转化率达到100%时,聚合仍不终止,形成具有反应活性聚合物(活性聚合物)的聚合叫活性聚合。 10、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r1=k11/k12,r2=k22/k21,竞聚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11、阻聚剂:能够使每一自由基都终止,形成非自由基物质,或形成活性低、不足以再引发的自由基的试剂,它能使聚合完全停止。 12、凝胶点: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出现了所谓凝胶,这时的反应程度称做凝胶点。 13、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14、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二、填空题 1.尼龙66的重复单元是-NH(CH2)6NHCO(CH2)4 CO- 。 2.过氧化苯甲酰可作为的自由基聚合的引发剂。 3.自由基聚合中双基终止包括岐化终止和偶合终止。 4.聚氯乙烯的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控制聚合度的方法是控制反应温度。 5.苯醌可以作为自由基聚合以及阳离子聚合的阻聚剂。 6.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的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或r1=k11/k12, r2=k22/k21) 。 7.邻苯二甲酸和甘油的摩尔比为1.50 : 0.98,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37 ;邻苯二甲酸酐与等物质量 的甘油缩聚,体系的平均官能度为 2 (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 8、聚合物的化学反应中,交联和支化反应会使分子量变大而聚合物的热降解会使分子量变小。 9、己内酰胺以NaOH作引发剂制备尼龙-6 的聚合机理是阴离子聚合。 10.一对单体共聚时,r1=1,r2=1,其共聚行为是理想共聚。 11.两对单体可以共聚的是①Q和e值相近②Q值相近而e值相差大; 12在高分子合成中,容易制得有实用价值的嵌段共聚物的是阴离子活性聚合 13、乳液聚合的第二个阶段结束的标志是单体液滴的消失; 14、自由基聚合实施方法中,使聚合物分子量和聚合速率同时提高,可采用乳液聚合聚合方法。 6、自基聚合的特点: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 7、引发剂效率小于1的原因是( 诱导分解)和(笼壁效应)。 8、聚合方法分为两大类,大多数乙烯基单体发生连锁聚合,大多数非乙烯基单体发生逐步聚合。 9、玻璃化温度是无定形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是橡胶使用的下限温度;熔点是结晶聚合物的使用上限温度。 10、链锁聚合反应一般由链引发、链增长、链终止等基元反应组成。(顺序错不扣分) 11、根据自由基聚合机理,自由基聚合体系内往往由单体和聚合物两部分组成。

高分子化学试卷4答案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四)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15分,每小题3 分,) 1.聚合物的无规热降解:对于一般聚合物而言,其使用温度的最高极限为150℃,如超过150℃可能发生降解反应。聚合物在热的作用下大分子链发生任意断裂,使聚合度降低,形成低聚体,但单体收率很低(一般小于3%),这种热降解称为无规降解。⒉缩合反应和缩聚反应:缩合反应——含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缩去一个小分子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可逆平衡反应。缩聚反应——而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官能团的化合物,在官能团之间发生反应,在缩去小分子的同时,生成高聚物的可逆平衡反应。 2.. 乳化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乳化剂能够形成胶束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记作CMC。 3.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黏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4.共聚合和共聚物: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混合物,经引发聚合后,形成的聚合物其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过程,称为共聚合反应,。大分子链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称为共聚物 5.聚醚型聚氨酯:以二异氰酸酯和端羟基聚醚为原料,经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的大分子链中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和聚醚链段的一类聚氨酯。 二、填空题(共20分,每空1分)

⒈ 阴离子聚合的单体有 丙烯腈 、偏二腈基乙烯、偏二氯乙烯 和 甲基丙烯酸甲酯 等。 ⒉ 聚合物降解的原因有 热降解 、 化学降解 、 机械降解 和聚合物的老化四种。 ⒊ 乳化剂有 阴离子型 、 阳离子型 、 两性 和 非离子型 四种。 ⒋ 阳离子聚合的引发体系有 含氢酸 、 Lewis 和 有机金属化合物 等。 ⒌ 逐步聚合反应包括 缩聚 和 逐步加成聚合 两类。 ⒍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 扩链反应 、 交联反应 和 接枝反应 等。 三、简答题(共20分,每题5分,简答下列各题) ⒈ 写出下列常用引发剂的结构式和分解反应式: ⑴ 偶氮二异庚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并说明这些引发剂的引发活性和使用场合。 解:⑴ 偶氮二异庚腈(2分) 油溶液性、高活性,适用于本体聚合、悬浮聚合和溶液聚合。 ⑵ 氢过氧化异丙苯 2CH 3 CH CH 2 C + N CH 3CH 3CN CH 3 CH CH 2 C N N C CH 2 CH CH 3 CH 3CH 3CH 3CH 3 CN CN

(完整版)(含答案)高分子化学练习题.doc

高分子化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重复单元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2、结构单元高分子中多次重复的且可以表明合成所用单体种类的化学结构。 3、线型缩聚 2 官能度单体或 2-2 体系的单体进行缩聚反应,聚合过程中,分子 链线形增长,最终获得线型聚合物的缩聚反应。 4、体型缩聚有官能度大于 2 的单体参与的缩聚反应,聚合过程中,先产生支链,再交联成体型结构,这类聚合过程称为体型缩聚。 5、半衰期物质分解至起始浓度(计时起点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6、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7、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r 1 =k11/ k12,r 2 = k 22/ k21, 竞聚 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向。 8、悬浮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9、乳液聚合是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 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10、接枝共聚物聚合物主链只由某一种结构单元组成,而支链则由其它单元组 成。 二、选择题 1、聚酰胺反应的平衡常数为400,在密闭体系中最终能够达到的反应程度为 ( B ) A. 0 .94 B. 0.95 C. 0.96 D. 0.97 2、在线型缩聚反应中,成环反应是副反应,其中最易形成的环状化合物是( B ) A. 3, 4 元环 B. 5,6 元环 C. 7 元环 D. 8-11 元环 3、所有缩聚反应所共的是(A) A. 逐步特性 B. 通过活性中心实现链增长 C. 引发率很快 C. 快终止 4、关于线型缩聚,下列哪个说法不正确?(B)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专项复习题(最新)

填空题专项复习题 1、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计量单位。 (1)一个药水瓶的容积是100( )。 (2)一间教室的占地面积是50( )。 (3)一间教室的容积是170( )。 (4)一个玻璃鱼缸的容积是60( )。 2、 5.023m = ( )d 3 m 4.08L = ( )ml 3、 12.43 d 3m =( ) d 3m ( )c 3m 800ml=( )c 3m =( ) d 3m 4、一个长方体的长是3dm,宽2 dm ,高是1.5 dm ,它的表面积是( ),体积是( )。 5、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24 dm ,它的棱长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6、一个可乐瓶上标着1.25 L ,说明可乐的瓶的( )是1.25 L 。 7、将40 L 水倒入棱长为4 dm 的正方体鱼缸里,水面距缸边还有( )。 8、一个长方体长3 dm ,宽2 dm ,高1 dm ,如果高增加1 dm ,体积比原来增加( )。 9、把一个棱长是a 的正方体,截成两个同样大小的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和是( )体积和是( )。 10、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另一个正方体棱长的3倍,那么,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另一个正方体体积的( )倍。 11、一个喷雾器的药箱的容积是13 L ,如果每分钟喷出药液650 ml ,喷完一箱药液需用( )分钟。 12、一个长方体长扩大2倍,宽扩大3倍,高扩大4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1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表面积扩大( )倍,体积扩大( )倍。 14、把一个长4㎝,宽2㎝,高2㎝的长方体截成两个完全相同的正方体,表面积增加了( )c ㎡,是( )c ㎡,它的体积是( )c 3m 。 15、一根方木,长是5 dm ,横截面是一个正方形,沿高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0.32 d ㎡,原来这根方木的表面积是( )d ㎡,体积是( )d 3m 。 16、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a 厘米,它的棱长之和是( ),底面积是( )表面积是( ),体积是( )。 17、用两个棱长是3㎝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c ㎡,体积是( )c 3m 。 18、 1立方米的正方体可以分成( )个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如果把这些小正方体摞成一行,长是( )米。 19、5升水倒入长0.4米,宽0.2米的玻璃缸中,水深( )米。 20、一个数的最大因数是24,这个数的最小倍数是( )。 21、用质数和的形式表示:20 =( )+( )=( )+( )。 22、48的因数有( ),其中( )是4的倍数。 23、20以内既是合数又是奇数的数是( ),20以内内既是质数又是偶数的数是( )。 24、50以内最大的质数与最小的合数的乘积是( ),50以内最大偶数除以最小质数的商是( )。 25、偶数+奇数 = ( ),奇数 + 奇数 =( )。

高分子化学试题

高分子化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Introduction) 高分子化合物(High Molecular Compound):所谓高分子化合物,系指那些由众多原子或原子团主要以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相对分子量在一万以上的化合物。 单体(Monomer):合成聚合物所用的-低分子的原料。如聚氯乙烯的单体为氯乙烯 重复单元(Repeating Unit):在聚合物的大分子链上重复出现的、组成相同的最小基本单元。 结构单元(Structural Unit):单体在大分子链中形成的单元。 单体单元(Monomer Unit):结构单元与原料相比,除了电子结构变化外,其原子种类和各种原子的个数完全相同,这种结构单元又称为单体单元。 聚合度(DP、X n)(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衡量聚合物分子大小的指标。以重复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重复单元数目的平均值;以结构单元数为基准,即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 聚合物分子量(Molecular Weight of Polymer):重复单元的分子量与重复单元数的乘积;或结构单元数与结构单元分子量的乘积。 数均分子量(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数目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重均分子量(Weight-average Molecular Weight):聚合物中用不同分子量的分子重量平均的统计平均分子量。 粘均分子量(Viscosity-average Molecular Weight):用粘度法测得的聚合物的分子量。 分子量分布(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 MWD ):由于高聚物一般由不同分子量的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因此它的分子量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子量分布一般有分布指数和分子量分布曲线两种表示方法。 多分散性(Polydispersity):聚合物通常由一系列相对分子量不同的大分子同系物组成的混合物,用以表达聚合物的相对分子量大小并不相等的专业术语叫多分散性。 分布指数(Distribution Index) :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用来表征分子量分布的宽度或多分散性。 连锁聚合(Chain Polymerization):活性中心引发单体,迅速连锁增长的聚合。烯类单体的加聚反应大部分属于连锁聚合。连锁聚合需活性中心,根据活性中心的不同可分为自由基聚合、阳离子聚合和阴离子聚合。 逐步聚合(Step Polymerization):无活性中心,单体官能团之间相互反应而逐步增长。绝大多数缩聚反应都属于逐步聚合。 加聚反应(Addition Polymerization):即加成聚合反应,烯类单体经加成而聚合起来的反应。加聚反应无副产物。 缩聚反应(Condensation Polymerization):即缩合聚合反应,单体经多次缩合而聚合成大分子的反应。该反应常伴随着小分子的生成。 塑料(Plastics):具有塑性行为的材料,所谓塑性是指受外力作用时,发生形变,外力取消后,仍能保持受力时的状态。塑料的弹性模量介于橡胶和纤维之间,受力能发生一定形变。软塑料接近橡胶,硬塑料接近纤维。 橡胶(Rubber):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在很小的外力作用下能产生较大形变,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状。橡胶属于完全无定型聚合物,它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 g)低,分子量往往很大,大于几十万。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题B答案

模拟题B 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20分,每小题4分) ⒈ 体型缩聚及其凝胶点c P :在缩聚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单体只要有一种单体具有两个以上官能团(f >2),缩聚反应将向三个方向发展,生成支化或交联结构的体型大分子的缩聚反应,称为体型缩聚。体型缩聚中出现凝胶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或称临界反应程度,记作P c 。 ⒉ 引发剂及其引发效率f :含有弱键的化合物,它们在热的作用下,共价键均裂而产生自由基的物质,称为引发剂。引发剂分解产生初级自由基,但初级自由基不一定都能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用于引发单体形成单体自由基的百分率,称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记作f ,(f <1)。 ⒊ 向溶剂转移常数S C :链自由基可能向溶剂发生转移反应。转移结果,链自由基活性消失形成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溶剂变为一个自由基。p S tr,S =k k C ,它表征链自 由基向溶剂转移速率常数与增长速率常数之比。 ⒋ 逐步加成聚合反应:形成大分子的方式如同连锁聚合那样是通过单体反复加成而进行的,而动力学过程如同缩聚那样是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步增大,聚合物的结构酷似缩聚物。⒌ 聚合物的化学反应:单体通过聚合反应合成的聚合物以及天然的聚合物称为一级聚合物。一级聚合物并非都是化学惰性的,如果其侧基或端基官能团是反应性基团(具有再反应的能力),那么在适当的条件下,端基或侧基仍可以发生化学反应变为新的基团,从而形成新的聚合物,这种新的聚合物称为二级聚合物。由一级聚合物变为二级聚合物的聚合过程称为聚合物的化学反应,或者叫高分子的化学反应。 二、(共10分,每错一处扣1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中。 1.(本题1分)某工厂为了生产PV Ac 涂料,从经济效果和环境考虑,他们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答案资料

答案大部分都是在网上或者书上找到的,少数自己总结的,不能确保百分之百正确,仅供 参考,如发现错误和遗漏之处,请大家指出! 计算题第二题方法应该没错,答案有保留小数方面的问题,如果有人找到正确的解答欢迎 补充。 一、名词解释 1. 凝胶化现象:多官能团单体聚合到某一程度,开始交联,粘度突增,气泡也难上升的现象。 2. 多分散性:合成聚合物总是存在一定的分子量分布,常称作多分散性。 3. 玻璃化温度:非晶态热塑性聚合物在玻璃态下受热转变成高弹态时的转变温度。 4. 自由基聚合:自由基成为活性种,打开烯类的n键,弓I发聚合,成为自由基聚合。| 5. 胶束成核:难溶于水的单体其短链自由基只增长少数单元(<4),就被沉析出来,与初级自由基一起 被增溶胶束捕捉,引发其中的单体聚合而成核,即所谓胶束成核。 6. 力口聚:稀类单体n键断裂而后加成聚合起来的反应。 7. 缩聚反应:是官能团单体多次缩合成聚合物的反应,除形成缩聚物外,还有水、醇、氨或氯化氢等低分子副产 物产生。 8. 接枝共聚物:主链由某一种单元组成,支链则由另一种单元组成。 9. 竞聚率:是指单体均聚和共聚链增长反应速率之比。 10. 均相成核:溶于水中的单体引发聚合形成短链自由基,多条这样亲水性较大、链较长的短链自由基 相互聚集在一起,絮凝成核的现象。 11. 定向聚合:定向聚合指单体经过定向配位、络合活化、插入增长等形成立构规整(或定向)聚合物 的过程 12. 开环聚合:环状单体b -键断裂而后开环、形成线性聚合物的反应,称作开环聚合。 13. 共聚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共同聚合,生成同一分子中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单体单元的聚合物的反应。 14. 化学计量聚合 :阴离子的活性聚合由于其聚合度可由单体和引发剂的浓度定量计算确定,因此也称为化学计 量聚合。 15. 嵌段共聚物: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聚合物链段连在一起制备而成的一种特殊聚合物,每 一锻炼可长达至几千结构单元。

高分子化学模拟题完版

一.名词解释 1.聚合度:聚合物大分子链上所含结构单元数目的平均值。 2.平均官能度:至反应体系中平均每一分子上带有的能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或新中心)的数目 3.反应程度:参加反应的官能团数占起始官能团数的分率。 4.凝胶点:体型缩聚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体系粘度将急剧增大,迅速转变成不溶、不 熔、具有交联网状结构的弹性凝胶的过程,即出现凝胶化现象,此时的反应程度叫凝胶点。 (出现凝胶化现象时的反应程度) 5.偶合终止:两链自由基的独电子相互结合成共价键的终止反应 6.歧化终止:某链自由基夺取另一自由基的氢原子或其他原子的终止反应 7.双基终止:链自由基的独电子与其它链自由基中的独电子或原子作用形成共价键的终止 反应 8.引发剂效率:引发聚合部分引发剂占引发剂分解消耗总量的分率叫引发剂效率 9.自动加速现象:聚合中期随着聚合的进行,聚合速率逐渐增加,出现自动加速现象,自 动加速现象主要是体系粘度增加所引起的 10.动力学链长:每个活性种从引发阶段到终止阶段所消耗的单体分子数定义为动力学链 长,动力学链在链转移反应中不终止 11.链转移常数:是链转移速率常数和增长速率常数之比,代表链转移反应与链增长反应 的竞争能力。 12.竞聚率:是均聚和共聚链增长速率常数之比,竞聚率用来直观地表征两种单体的共聚倾 向。(由共轭效应、极性效应、位阻效应三个因素决定) 13悬浮聚合:悬浮聚合一般是单体以液滴状悬浮在水中的聚合,体系主要由单体、水、油 溶性引发剂、分散剂四部分组成。 14乳液聚合:是单体在水中分散成乳液状而进行的聚合,体系由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 水溶性乳化剂组成。 15胶束成核:在经典的乳液聚合体系中,由于胶束的表面积大。更有利县城捕捉水相中的 初级自由基和短链自由基,自由基进入胶束,引发其中单体聚合,形成活性种,这就是所谓的胶束成核。 16均相成核:又称水相成核,当选用水溶性较大的单体,溶于水的单体被引发聚合成的短 链自由基将含有较多的单体单元,并有相当的亲水性,水相中多条这样较长的短链自由基互 相聚集在一起,絮凝成核,以此为核心,单体不断扩散入内,聚合成乳胶粒,这个过程即为 均相成核。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资料

《高分子化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 逐步聚合法有熔融缩聚和、、等四种。 2. 按聚合物材料性能及用途进行分类,一般可分为、、三大类。 根据聚合物主链所含元素,又可将聚合物分为:、、。 3. 按单体和聚合物在组成和结构上发生变化聚合反应可分为:、、。 按聚合机理聚合反应可分为:、。 4. 合成天然橡胶单体是。 5. 高分子化合物(又称聚合物)其分子量一般在多大范围内。 6. 乳液聚合中,经典理想体系的组成为: 、、、。 7. 苯乙烯连续本体聚合的散热问题可由、来克服。 8影响缩聚物聚合度的因素有、、。其中是决定因素 9.生成线形缩聚物的必要条件是单体的官能度为。 10. 聚合物降解的原因元有有、、、和四种。 11. 聚合物的一次结构是与结构单关的结构它包括、和 12 本体聚合应选择引发剂、乳液聚合应选择引发剂。 13 聚合物聚合度变大的化学反应有、和等 14 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是、、 和。 17..高分子,又称(),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通过()重复键接而成。 18.()和()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19 高分子化合物有()和()两大类。 20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有()、()、()和()等。 21 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影响聚合速率的因素是()、 ()、()和()。 22 60℃时,在自由基聚合体系中,链自由基链终止方式苯乙烯是(),甲基丙 烯酸甲酯是()终止兼有()终止,氯乙烯是()终止。 23 引发剂引发的自由基聚合体系中,影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的因素是()、 ()和()等。 24 使引发剂引发效率降低的原因有()、()和()。 25 引发剂的选择原则是根据聚合实施方法选择引发剂的()、根据聚合温度 选择引发剂的()、根据聚合周期选择引发剂的() 26 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相比较,其特征表现在()、 ()和()等三方面。 26 按照参加反应的单体种类,缩聚反应的单体可分为()、() 和()等三类。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专项练习题

部编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填空题专项练习题 1. 小智买了一本350页的故事书,看了50页,剩下的要在5天看完,问剩下的平均每天要看多少页?列综合算式______. 2. 下面是青山乡采摘园的示意图 (1)大门在采摘园的______角;草莓基地在采摘园的______角。 (2)葡萄基地在蔬菜基地的______面,在西瓜基地的______面。 (3)梨园在蜜桃基地的______方向,在苹果基地的______面。 (4)帅帅一家来到采摘园,从大门进人后,想去苹果基地、葡萄基地、梨园、樱桃基地,最后从大门出来,请安排一下他们的路线。 3. 看一看,填一填. 小刀长______厘米______毫米;线段长______厘米______毫米. 4. 印刷厂在装订910本图书,平均每天装订90本,工作______天后,还剩下190本没完成. 5. 一栋教学楼共6层,每一层之间都有32节台阶.王老师的办公室在二楼,他自己班的教室在六楼,他从自己的办公室走到自己的班上,一共要走过______节台阶。 6. 7. 平移和旋转的共同点是:物体或图形只是______ 发生了变化,______ 和______ 都没有变化。 8. 551÷6的商大约是______十多;823÷4的商大约是______百多。 9. 最大的三位数除以7,商是______,余数是______。

10. 因为2个40是80,2个3是6,所以2个43是______. 11. 李明从7时到11时,共加工了228的零件,他平均每小时加工零件______个. 12. 涂一涂。 13. 观察下图,然后完成下列各题。 (1)动物园在人民广场的______方向;学校在人民广场的______方向。 (2)______在人民广场的东北方向,______在人民广场的西北方向, (3)海底世界在果树林的______方向,在海上乐园的______面。 14. 63与36的和乘它们的差,积是多少?列综合算式是______. 15. 小红有3顶帽子和3套裙子,一共有______种不同的搭配方法。 16. 80毫米和8分米一样长.______(判断对错)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试题合辑附答案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 得分 一、基本概念(共15分,每小题3分) ⒋动力学链长 ⒌引发剂半衰期 二、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下列各题的横线处)( 每空1 分,总计20分) ⒈自由聚合的方法有本体聚合、溶液聚合、乳液聚合和悬浮聚合。 ⒉逐步聚合的方法有熔融缩聚、溶液缩聚、固相缩聚和界面缩聚。 ⒊聚氨酯大分子中有、、 和基团。 ⒋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可分为连锁聚合、逐步聚合、 开环聚合和聚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四类。 ⒌聚合物按大分子主链的化学组成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元素无机聚合物和元素有机聚合物四类。 得分 三、简答题(共20分,每小题5分) ⒈乳液聚合的特点是什么? ⒊什么叫自由基?自由基有几种类型?写出氯乙烯自由基聚合时链终止反应方程式。 四、(共5分,每题1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中。 ⒈自由基共聚合可得到( 1 4 )共聚物。

⑴无规共聚物⑵嵌段共聚物⑶接技共聚物⑷交替共聚物 ⒉为了得到立构规整的PP,丙烯可采用( 4 )聚合。 ⑴自由基聚合⑵阴离子聚合⑶阳离子聚合⑷配位聚合 ⒊工业上为了合成聚碳酸酯可采用( 1 2 )聚合方法。 ⑴熔融缩聚⑵界面缩聚⑶溶液缩聚⑷固相缩聚 ⒋聚合度基本不变的化学反应是( 1 ) ⑴PVAc的醇解⑵聚氨酯的扩链反应⑶高抗冲PS的制备⑷环氧树脂的固化 ⒌表征引发剂活性的参数是( 2 4 ) ⑴k p(⑵t1/2⑶k i⑷k d 五、计算题(共35分,根据题目要求计算下列各题) ⒈(15分)用过氧化二苯甲酰(BPO)作引发剂,60℃研究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本体聚合。已知:C (偶合终止系数)=0.15;D (歧化终止系数)=0.85; f =0.8; k p=3.67×102 L/ mol.s;k d =2.0×10-6 s-1; k t=9.30×106 L/ mol.s;c(I)=0.01 mol / L; C M=1.85×10-5;C I=2×10-2; 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密度为0.937 g./ cm3; X。 计算: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的平均聚合度 n 《高分子化学》课程试题 一、基本概念(共14分,5. 2分, 其余3分) ⒋自由基共聚合反应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卷(五)答案

《高分子化学》模拟试卷(五)答案 一、基本概念题(共15分,每题3分) ⒈连锁聚合:连锁聚合是指聚合反应一旦开始,反应便可以自动地一连串的进行下去,生成一个大分子的时间是极其短暂的,是瞬间完成的,只需要0。01s到几秒的时间。因此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时间的关系不大。但是,单体的转化率是随时间的延长而提高的。这类聚合反应称为连锁聚合。 ⒉正常聚合速率:在低转化率(<5%~10%)条件下,聚合速率遵循速率方程所表现的速率为正常聚合速率,随聚合时间的延长单体浓度和引发剂浓度降低,聚合速率降低。 ⒊向大分子转移:链自由基向大分子夺取一个基团,结果,链自由基终止为一个大分子,而原来的大分子变为一个链自由基,这就是链自由基向大分子的转移反应。 ⒋共聚物组成:在共聚过程中,先后生成的共聚物组成不一致,共聚物组成一般随转化率而变,存在着组成分布和平均组成的问题。共聚物组成,包括瞬时组成、平均组成、序列排布。共聚物大分子链中单体单元的比例即为共聚物组成。 ⒌聚合物的老化:聚合物在使用或贮存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影响,性能变坏,强度和弹性降低,颜色变暗、发脆或者发粘等现象叫聚合物的老化。 二、(共10分,每错一处扣1分)选择正确答案填入( )中。 1.(本题1分)某工厂用PVC为原料制搪塑制品时,从经济效果和环境考 虑,他们决定用(⑶)聚合方法。 ⑴本体聚合法生产的PVC ⑵悬浮聚合法生产的PVC ⑶乳液聚合法生产的PVC ⑷溶液聚合法生产的PVC ⒉(本题1分)为了提高棉织物的防蛀和防腐能力,可以采用烯类单体与棉纤 维辐射技术或化学引发接枝的方法,最有效的单体是(⑶) ⑴ CH2=CH-COOH ⑵ CH2=CH-COOCH3 ⑶ CH2=CH-CN ⑷ CH2=CH-OCOCH3 ⒊(本题1分)在乙酸乙烯酯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中加入少量苯乙烯,会发生( ⑴聚合反应加速;⑵聚合反应停止; ⑶相对分子量降低;⑷相对分子量增加。 ⒋(4分)丙烯酸单体在85℃下采用K2S2O8为引发剂,在水溶液中引发聚合,可 的产品。若要制得的产品,在聚合配方和工艺上可采取(⑴⑵⑶⑷)手

(完整版)高分子化学复习题——填空题精选

一、填空题 1. 聚合物有两个分散性,是相对分子质量多分散性和聚合度多分散性。 2. 聚合反应按机理来分逐步聚合和连锁聚合两大类,如按单体与聚合物组成差别分为加聚反应、缩聚反应和开环反应。 3.阻聚和缓聚反应的本质:链自由基向阻聚剂和缓聚剂的链转移反应,可能生成没有引发活性的中性分子,也可能是活性低的新自由基。两者的区别是程度上的不同,前者使聚合反应完全终止,后者只是使聚合反应速度降低。 4. 在自由基聚合中,具有能同时获得高聚合和高相对分子质量的实施方法有乳液聚合 5.乳液聚合的特点是可以同时提高相对分子质量和反应速率,原因是: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反应速率和聚合度的影响是一致的,对乳化程度的强化而可以同时达到较高的聚合速率和聚合度的目的。 6.合成高聚物的几种聚合方法中,能获得最窄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是阴离子聚合 7. 线形缩聚的核心问题是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体形缩聚的关键问题是凝胶点的控制。所有缩聚反应共有的特征是逐步特性 8.在自由基聚合和缩聚反应中,分别用单体的转化率和反应程度来表征聚合反应进行的深度。 9. 线形缩聚相对分子质量的控制手段有加入单官能团的单体,进行端基封锁和控制反应官能团加入的当量比。 10.所谓的配位聚合是指采用的引发剂是金属有机化合物与过渡化合物的络合体系,单体在聚合反应中通过活性中心进行配位而插入活性中心离子与反离子之间,最后完成聚合过程。所谓的定向聚合是指指能够生成立构规整性聚合物为主(>=75%)的聚合反应。 11.自由基聚合的特征慢引发、快增长、速终止。阳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快增长、难终止、易转移。阴离子的聚合特征是快引发、慢增长、易转移、无终止。 12.自由基聚合的实施方法有本体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溶液聚合。逐步聚合的实施方法溶液聚合、界面聚合、熔融聚合。 13.用动力学推导共聚组成方程时做了五个假定,分别是等活性理论、稳态、忽略链转移、双基终止、无解聚反应和无前末端效应。 14.推导微观聚合动力学方程,作了4个基本假定是:链转移反应无影响、等活性理论、聚合度很大、稳态假设。 15.自由基聚合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而增高,延长反应时间可以提高转化率。缩聚反应规律是转化率随时间无关,延长反应时间是为了提高聚合度。 16. 在聚合过程中,加入正十二硫醇的目的是调节相对分子质量,原理是发生链转移反应 17. 悬浮聚合的基本配方是水、单体、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影响颗粒形态的两种重要因素是分散剂和搅拌。乳液聚合的配方是单体、水、水溶性引发剂、水溶性乳化剂 18.Ziegler-Natta引发剂的主引发剂是IVB~VIIIB族过渡金属化合物,共引发剂是IA~IIIA 族金属有机化合物。 19. 三大合成材料是塑料、纤维、橡胶。 20. 非晶高聚物随温度变化而出现的三种力学状态是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21. 影响聚合物反应活性的化学因素主要有极性效应和共轭效应。 22. 两种单体的Q、e值越接近越易发理想共聚聚合,相差越远易发生交替共聚聚合。 23.熔点是晶态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而玻璃化温度则主要是非晶态聚合物的热转变温度。 24. 室温下,橡胶处于高弹态,粘流温度为其使用上限温度,玻璃化温度为其使用下限温度。 25.高分子,又称聚合物,一个大分子往往由许多简单的结构单元通过共价键重复键接而成。 26.玻璃化温度和熔点是评价聚合物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比的性质选择填空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ok

比的性质---- 1 比的性质专项练习30题(有答案) 1.7:9的后项要增加1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就增加( ) A . 12 B . 13 C . 14 D . 15 2.一个比的比值是,后项是15,比的前项是( ) A . B . 10 C . D . 3.在8:15中,如果前项加上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 . 加上4 B . 乘以2 C . 加上15 D . 乘以1 4.如果3:5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 A . 4 B . 5 C . 6 D . 10 5.一个比的比值是,如果后项乘以,前项不变,则新的比值是.( ) A . 1 B . C . 6.比的前项扩大4倍,比的后项扩大2倍,比值与原比值相比较( ) A . 扩大8倍 B . 缩小8倍 C . 扩大2倍 D . 缩小2倍 7.比的前项扩大2倍,后项缩小2倍,其比值( ) A . 扩大4倍 B . 不变 C . 缩小到原来的 8.比的前项扩大10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比值( ) A . 不变 B . 扩大100倍 C . 扩大10倍 D . 缩小到原来的 9.把1:2的前项,后项都乘5,它的比值( ) A . 扩大5倍 B . 缩小5倍 C . 不变 D . 不确定 10.若两个数的比是3:4,当前项加上12时,要使比值不变,那么后项应( ) A . 扩大4倍 B . 加上16 C . 加上20 11.一个比的比值是 ,如果把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扩大3倍,这时的比值( ) A . B . C . D . 12.4:3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 ) A . 乘以8 B . 加上16 C . 乘以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