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古代文学、文体常识

文学常识

(一)诗歌

一条线索:

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

两大传统:

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

..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又称“诗三百”“诗”。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多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

..

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篇。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

..

汉代以赋闻世。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代表作家、作品:

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

枚乘:《七发》

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

扬雄:《长扬赋》《羽猎赋》

班固:《两都赋》

张衡:《二京赋》

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

乐府

..

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后世诗人仿照乐府古题所写的诗歌也叫乐府。乐府民歌继承了诗经以来的现实主义传统。“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出现了不少反映当时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人民性的好作品。诗歌以五、七言为主,间

以杂言。诗题有“歌、行、引、曲、吟”。同时,有诗就有歌,在当时都有曲谱可以传唱。一直到唐代,诗与歌才算真正分开,撇开音乐注重社会内容,白居易的新乐府运动变乐府为批判现实的讽刺诗;宋元以后,也称词、曲为乐府。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大家熟悉的《敕勒歌》《陌上桑》等也都是乐府名篇。

汉魏六朝诗

.....

这一时代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代表。名篇有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词,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等。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他是文学史上五言诗的奠基人,能自如地运用乐府体裁,大大开拓了五言诗的境界。由于他才思敏捷,创作丰富,晋代的山水诗人谢灵运称他“才高八斗”。这一时期著名的文人还应知道“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比他们稍后要知道的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晋代的陶渊明。陶渊明,名潜,又名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自称五柳先生,他的作品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都是传世名篇。

唐诗

..

1.初唐

初唐四杰,王勃,字子安,代表作有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咏鹅》《狱中咏蝉》《讨武曌檄》。他们的主要贡献是,摆脱了六朝沿袭下来的浮艳文风,扩大了诗歌的题材,开创了一代诗风。继四杰之后,另一个重要人物就是陈子昂,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2.盛唐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清新飘逸,豪迈奔放,被称为诗仙;也称谪仙。代表作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律《送友人》,以及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左拾遗,故又称杜拾遗;因他曾任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他用自己的诗作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我国的社会现实,因此人们称他的诗为诗史。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创作态度严谨,讲求炼字炼句,被人称为诗圣。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山水诗派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名篇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孟浩然,是山水诗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名作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五绝《春晓》更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边塞诗派

高适,字达夫,官至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别董大》。

岑参,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王之涣,字季陵,著名作品有《凉州词》《登鹳雀楼》。

王昌龄,字少伯,曾任江宁丞,又曾被贬为龙标县尉,又称王江宁,王龙标。代表作有《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

崔颢,以一首《黄鹤楼》令李白惊叹不已。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回乡偶书》。

3.中唐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他的诗作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是它的代表作,均收入《白氏长庆集》中。

孟郊,字东野,与贾岛齐名,素有“郊寒岛瘦”之称。代表作《游子吟》。

贾岛,字阆仙,注重词句的锤炼,“推敲”的典故就出于其诗“僧敲月下门”。

李贺,字长吉。他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诗人。继承了楚辞的传统,并受李白浪漫主义精神的启发,善于发挥想象,运用深化,表现自己不满现实的悲愤感情。

4.晚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无题》(相见时难)《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杜牧,字牧之,他的诗作以绝句最为出色,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山行》(远上寒山)《清明》《夜泊秦淮》等。他的《阿房宫赋》也成为传世名作。

宋词

..

词这种文学样式,萌芽于隋,形成于唐,盛行于宋。由于当时都有曲调可以传唱,所以又称为“曲子词、曲子”。词的形式按照字数多少可以分为小令(58字以下)、中调(59字—90字)、长调(91字以上)。词调的名字叫词牌,每一词牌有固定的字数、句数、平仄要求,按照词牌的曲调写词叫“倚声填词”,由于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参差错落,所以又被称为“长短句”,当时人们有“诗庄词媚”的说法,认为“诗言志”,是一项很庄重、严肃的工作,而词不过是闲暇无事花前月下的一种消遣,因此又称词为“诗余”。唐代就有一些诗人写过词,如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都是词家名作。到了五代时期,南唐后主李煜,更是词家高手。他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到了宋代,不仅创作丰富,词家众多,而且出现了不同的风格流派。其中最主要的是婉约、豪放两大流派。

1.婉约派

柳永,字耆卿,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人称柳七。作过屯田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柳屯田。他大量写作慢词,并创制新调,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柳永的词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代表作是《雨霖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绝句“生当作人杰”都曾选入中学教材,她的《声声慢》开头三句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渲染出一个冷清、凄惨、寂静、孤独的环境,很好的表现了词人晚景的凄凉。她的词爱用口语,明白如话,充满了生活气息,给婉约词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包括辛弃疾在内的许多词家,都曾模仿她的词风,并名之为“易安体”。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他精通乐律,对词的格律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他自创的《扬州慢》是传世名篇。

2.豪放派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仅文章写得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苏黄米蔡齐名,诗词也很出名,成为豪放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选入中学教材中的有他的诗《惠崇〈春江晚景〉》《海棠》,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苏轼周围团结了一批出色的文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老人,)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中学教材曾经选了他的《鹊桥仙》)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晁补之(字无咎),号称“苏门四学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西江乐·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至今留下诗作最多的诗人。著名诗作有《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莫道农家腊酒浑)《示儿》,词作有《诉衷情》《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均曾被选入中学教材。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他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他的诗集名为《指南录》。《过零丁洋》是他最著名的诗篇,《正气歌》是他的代表作。

除了以上这些人物以外,选入中学教材的宋人诗词还有: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茅檐长扫净无苔)《元日》《泊船瓜州》朱熹《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观书有感》林逋的《山园小梅》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岳飞的《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满江红》等,诗词中的名句应该记住。

元曲

..

元曲基本知识

1.宫调:是标志曲调高低的名词。元曲的宫调,常用的有十一个,这就是仙吕宫、南吕宫、中吕宫、黄钟宫、正宫,合称五宫;双调、越调、商调、大石调、小石调、般涉调,合称六调。

2.曲牌:所谓曲牌,就是曲调的名字。元曲每一宫调都包括若干曲牌,每一曲牌都有一定的程式,即字数、句数、平仄、韵脚的规范。

3.元曲四大家:所谓元曲四大家,主要从杂剧成就角度而言,有几种说法:关王马白,关王马郑,关郑白马。这几种说法实际共涉及了五个人: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马致远《汉宫秋》,郑光祖《倩女离魂》,白朴《梧桐雨》《墙头马上》。

散曲分为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单支曲子称为小令,套数又叫散套、套曲,是由两首或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连缀而成,与杂剧中的一折略同。每一套数以第一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每一套数都有尾声,以表示内容和乐曲的完整。中学教材选入过两首小令和一个套数。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被人们称为千古秋思之祖;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睢景臣的《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以奇特的构思,诙谐的语言,表现了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和鞭挞。另外,初中教材还选入过明代王磐的《朝天子·咏喇叭》。

明清诗歌

....

于谦《石灰吟》,夏完淳《别云间》,赵翼《论诗》,秋瑾的《对酒》,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二)戏剧

元杂剧

...

元杂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戏剧的成熟。杂剧的结构,通常是四折和一个楔子,也有五六折的,是少数变例。

元杂剧术语

1.折:是戏剧情节发展的一个自然段落,也是音乐演奏的同一曲调的单元,相当于现代话剧的一幕。

2.楔子:序幕或过场戏。

3.宾白:杂剧中人物语言叫宾白,对话为宾,独白为白。

4.角色:杂剧的角色分末旦净杂四种行当。

末,男角,主要男角为正末,其他为副末、冲末等。

旦,女角,主要女角为正旦,其他为花旦、老旦等。

净,指男角中的花脸,分正净、副净、丑等。

杂,相当于后世的群众演员。

5.科介:戏剧中动作、表情、舞台效果的总称。

6.题目正名:元杂剧的剧名往往写在最后,在散场时念出来,多用两句或四句对称的诗句总结全剧的内容,取其中的几个字概括为剧名。例如:《窦娥冤》题目:秉鉴持衡廉访法,正名:感天动地窦娥冤。后世就以“窦娥冤”作了它的剧名。

元杂剧的代表作品是关汉卿的《窦娥冤》。

关汉卿,号已斋叟。是我国元代杰出的剧作家。他一生创作过六十多个杂剧,最有代表性的要数《窦娥冤》了。中学教材选了它的第三折。

明清传奇

....

汤显祖,字义仍,号海若、清远道人,晚号若士,江西临川人,明代最著名的戏剧大师。他创作的传奇剧有四部内容都与梦有关系,所以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这四部传奇是《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其中以《牡丹亭》最为著名。

清代剧坛双星

洪升,字昉思,号稗畦。杭州钱塘人。他的代表作是《长生殿》。

孔尚任,字聘之、季重,号东塘、岸堂,山东曲阜人,孔子第六十四代孙。他的代表作是《桃花扇》。

(三)散文

散文以文学史为线,穿插作家作品,按先秦、汉魏六朝、唐宋、元明清的顺序进行复习。

先秦散文

....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社会发生激烈变革的时代,也是文学空前繁荣的时代。这一时代的散文主要分两大类,一类是诸子散文,一类是历史散文。

1.诸子散文

诸子散文,又叫哲理散文,是当时各学派阐述自己政治主张的著作。这一时期的重要著作有儒墨道法等几家。

儒家,以孔孟为代表,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家,以墨翟为代表,著作有《墨子》;道家,以老庄为代表,著作有《老子》《庄子》;法家,以韩非为代表,著作有《韩非子》。

孔子,名丘,字仲尼。他是春秋时鲁国陬邑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是他的门人弟子们集体编写的,一部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著作。中学教材选过《论语六则》《论语两章》。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他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中学教材选过他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等篇章。

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荀子,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况和他的弟子们合著的《荀子》一书,是儒家学派的重要著作,也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之一。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劝学》。

墨子,名翟,春秋战国之际的思想家,政治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

墨家学派著作的总集,记述了墨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反映了墨子的思想学说。代表作《公输》曾选入中学教材。

老子,名聃,《史记》上说他姓李名耳,字伯阳,是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今河南鹿邑东),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又名《道德经》,是老子所著的道家典籍。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今河南商丘县东北),著名思想家,散文家。他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成为继老子之后的又一位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一书是庄周及其后学所著,想象丰富,气魄宏大,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庖丁解牛》。

韩非,出身韩国贵族,战国末期的思想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先秦散文的代表作之一。选入中学教材的有《五蠹》。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命令他的门人集体编著的。这部书的内容以儒、道为主,兼及名、法、墨、农等各家学说,保留了春秋战国时期不少文献资料,可以算一部杂家著作。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察今》。

2.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又叫史传散文,是当时各国史官积累的一些史料汇编。这一时期重要的历史散文著作有三部:《左传》《国语》《战国策》。

《左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是春秋末期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又称为“左氏春秋”。选入中学教材的有《曹刿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本国别体史书。作者相传也是左丘明,因此又称它为春秋外传,其中的《叔向贺贫》《勾践灭吴》曾被选入中学教材。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作者已不可考,西汉的刘向编辑整理。全书分为西周、东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国记事,共三十三篇。内容主要记载当时的一些策士谋臣的活动及言行,其中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选入中学教材的有《触龙说赵太后》《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荆轲刺秦王》等。

秦代立国时间不长,在文学上唯有李斯的《谏逐客书》流传于世。

汉魏六朝散文

......

这一阶段的散文大致也可分为两大类别,就是政论文和史传文。

1.政论文

贾谊,世称贾太傅、贾长沙、贾生。西汉初年杰出的政论家,文学家。著有《新书》十卷,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又名《治安策》)。他还是辞赋大家,代表作有《吊屈原赋》《服鸟赋》等。当时与他齐名的还有一位晁错,他所写的《论贵粟疏》立意与贾谊的《论积贮疏》相似。

2.史传文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全书130篇,包括12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30世家(记诸侯兴亡),70列传(记重要历史人物的言行事迹),10表(记大事年月),8书(记各种典章制度)。鲁迅说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人(今陕西韩城县附近),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选入中学教材的有《陈涉世家》《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

《汉书》是继《史记》之后又一部重要的史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汉书》语言严谨、整齐,刻画人物、叙述史事也有较高的成就。班、马并称,史、汉连举的说法,反映了人们对这两个人和两部书的评价。曾选入中学教材的有《苏武》。《汉书》的作者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历史学家。

《后汉书》是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字蔚宗)编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选入中学教材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是西晋著名史学家陈寿(字承祚)编写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曾选入中学教材的有《隆中对》。

《史记》开创了我国历史上纪传体的先河,清代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就是从《史记》开始的,一直到《明史》。人们通常称二十四史的前四部为“四史”,或“前四史”,即《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唐宋散文

....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人(今河南孟县),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官至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为“文”,后人又称其为韩文公。代表作有《师说》《答李翊书》等。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今山西永济县),唐代散文家和诗人,世称柳河东;因他曾任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他和韩愈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列名于唐宋八大家。中学教材选入他的文章有《小石潭记》《黔之驴》《捕蛇者说》等。

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文忠,庐陵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选入中学教材的有《醉翁亭记》《卖油翁》等。他除了大量散文传世之外,还参加编写《新唐书》,撰写《新五代史》,在史学上的造诣也相当高。《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也被选入中学教材。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因主持变法名垂后世,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唐宋八大家,指唐宋两代八位著名的散文家。除唐代的韩、柳之外,宋代有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和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他们主张“文以载道,文道合一”,重视文章的思想内容,提倡平易质朴,反对浮华雕饰。其中以韩愈、苏轼的成就最为突出。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代表作有《六国论》。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谥文忠,苏洵之子。他在文学艺术上有多方面的才

能。他的文章波澜迭出,变化无穷,语言晓畅,有很强的感染力。诗歌则明快自然,清新豪健,特别是他开创了豪放词派,对后世有很大影响。他的作品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石钟山记》。

苏辙,字子由,号颖宾遗老,苏轼之弟。代表作为《黄州快哉亭记》。

宋代其他散文家

范仲淹,字希文,谥文正。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岳阳楼记》。

司马光,字君实,封温国公,谥文正。陕州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史学家,文学家。《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著作。与《史记》一起被合称为“史学双璧”。选入中学教材的有《赤壁之战》。

沈括,字存中,钱塘人,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梦溪笔谈》是他用笔记文体裁写成的综合性学术专著,被称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活板》《采草药》《雁荡山》都被选入中学教材。

明清散文

....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代表作有《送东阳马生序》。

刘基,字伯温,封诚意伯,著有寓言体散文《郁离子》。中学教材曾选过他的《卖柑者言》。

归有光,字熙甫,号震川,明代中期著名的散文家。代表作《项脊轩志》。

张溥,字天如,号西铭,明末文学家,复社的创始人之一。他写过不少抨击时弊,与阉党斗争的文章,《五人墓碑记》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

方苞,字凤九,号灵皋,晚年自号望溪。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古文家,桐城派的创始人。代表作《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

姚鼐,字姬传,号惜抱轩老人,代表作《登泰山记》。

袁枚,字子才,号简斋,又号随园老人。他的诗歌评论集《随园诗话》十分著名,代表作《祭妹文》。

(四)小说

小说的发展线索是:古代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志人志怪——唐代传奇——宋元话本——明清章回小说。

志人志怪

....

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人。史学家。《搜神记》中的《李寄》曾选入中学教材,《干将莫邪》《韩凭夫妇》《东海孝妇》等多成了后世话本小说或戏曲的题材。

刘义庆,是南朝宋的宗室,被封为临川王。他令人编纂的《世说新语》,记汉末、魏、晋士族阶层人物的思想言行。其中的《管宁割席》《周处》都曾选入中学教材。

唐代传奇

....

唐传奇大体可以分为爱情和豪侠两大类,前者像《柳毅传》(李朝威)《莺莺传》(元稹)《李娃传》(白行简)《霍小玉传》(蒋防)《无双传》《长恨歌传》(陈鸿)等,后者像《红线传》《昆仑奴》《虬髯客传》等,还有一类带有讽刺劝诫意味的,如《枕中记》《南柯太守传》等。李朝威的《柳毅传》曾选入中学教材。唐传奇对后世文学

影响极大,话本小说和戏曲有不少都是根据唐传奇改编的。

宋元话本

....

传奇小说到了宋代就衰落了,随之兴起的是话本。话本经过文人加工,就变成许多话本小说和演义小说。宋元话本中较为著名的有“小说”《碾玉观音》《宋四公大闹禁魂张》,“讲史”《新编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等。这些对于明清小说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明清章回小说

......

明清时期是我国小说空前繁荣的时期。这时不仅出现了像四大古典名著这类优秀的长篇小说,而且出现了“三言”“二拍”这样的优秀短篇小说集;不仅有以当时口语创作的白话小说,而且有文人墨客的文言小说。尤其是出现了像《红楼梦》《聊斋志异》这样一些堪称我国古典小说顶峰的优秀作品。

《三国演义》全称《三国志通俗演义》,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长篇历史小说。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太原人,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除《三国演义》之外,他还写了《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三国演义》是用“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浅近的文言写成的,加上故事性很强,流传很广。选入中学教材的有《杨修之死》《群英会蒋干中计》。

《水浒传》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作者相传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施耐庵。选入中学教材的有《智取生辰纲》《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

《西游记》是一部长篇章回体神魔小说。作者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猴王出世》。

《金瓶梅》署名兰陵笑笑生,是我国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对《红楼梦》的创作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人们通常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合称为“明代四大奇书”。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白话小说的顶峰,也是举世公认的文学名著。作者曹雪芹,名霑,字梦阮,雪芹是他的号。他是我国清代著名的小说家。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有《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等。人们把《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作者吴敬梓,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代著名小说家。选入中学教材的有《范进中举》。

受《儒林外史》的影响,晚清出现了一批以揭露社会黑暗为主旨的小说,被称为谴责小说,其中最有名的四部是《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老残游记》《孽海花》,被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

《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字伯元,号南亭亭长。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制台见洋人》。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作者吴沃尧,字趼人,号我佛山人。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写过小说三十余种。

《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字铁云,号洪都百炼生。选入中学教材的有《明湖居听书》。

《孽海花》作者曾朴,字孟朴,号东亚病夫。

《聊斋志异》是我国最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人,清初著名小说家。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狼》《促织》。

“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三部拟话本小说集的总称。“三言”的作者冯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别号墨憨子、龙子犹、顾曲散人等。明代文学家。除“三言”外,他还增补过《平妖传》,改编过《新列国志》,编辑过民谣《挂枝儿》《山歌》等。他的笔记《古今谭概》也颇为有名。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灌园叟晚逢仙女》。

“二拍”是《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的合称。作者凌蒙初,自玄房,号初成,和冯梦龙一样,也是明代文学家。

文体常识

1.论说

论说文是说理的文章,包括政论、史论、文论、事论等。先秦诸子的散文,有很多议论性的章节片段,都可以看作是论说文,如《孟子》中的《鱼我所欲也》、《苟子》中的《劝学》。单篇的论说文,最早的是汉初贾谊的《过秦论》,分上、中、下三篇。论说文可以细分为论、说、辨等若干小类。“论”偏重于论理,一般有鲜明的论点,充分的论据,系统的论述,如苏洵的《六国论》。“说”偏重于申述,一般都是因事生情,有感而发,多一事一议,如周敦颐的《爱莲说》、韩愈的《师说》、《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苏轼的《日喻说》。“辨”偏重于辨别、反驳、订正,王充的《论衡》中多是这样的文章,如《订鬼》。

2.史传

史传文首创于司马迁(后为历代正史仿效),无论是“本纪”、“世家”还是“列传”,都是以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如《垓下之战》(《项羽本纪》)、《廉颇蔺相如列传》。这些文章不但记叙了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作为,也有许多心理描写和细节刻画,如项羽的帐中悲歌,廉颇的居功自傲及负荆请罪,突出了人物个性。除了史传外,还有文人所写的单篇传记,一般写普通人的事迹,写法灵活多样,内容有所侧重,并在一定程度上寄寓了作者的某些思想情感,如柳宗元的《童区寄传》、宋濂的《王冕读书》。此外还有自传,自述生平,兼书写怀抱或抒发感慨,如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

3.笔记

笔记文包括的范围很广,除了传状、碑志外,凡是记事、记物的文章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根据文章内容,笔记文又可分为台阁名胜记、山水游记、人事杂记等。

台阁名胜记是为修建亭台楼阁或是游览名胜古迹而写的记文。这类文章一般要介绍事情本末、建造者、建造过程、四周景物等,作者也常常借题发挥,寄寓自己的思想情感。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都是台阁名胜记中的名篇,

而且都以记叙带议论、抒情,写出了各自的抱负和志趣。

山水游记主要是写登山临水的见闻观感,以描写自然景物为主。如苏武的《记承天寺夜游》写月色、写竹柏,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写雪、写堤、写亭、写舟,像风景画一样真切可感。有些山水游记不以写景见长,而以议论、说理取胜,表现了作者非凡的才识和高超的思致,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武的《石钟山记》就是这类游记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

人事笔记是以记人叙事为内容的文章,如全祖望的《梅花岭记》写的是史可法抗清的事迹,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写的是家常小事,龚自珍的《病梅馆记》则是借写疗梅以讽刺社会。

另外,古人的书画器物题记也较多,一般记述书画的内容或器物的形制、工艺成就等,魏学洢的《核舟记》就是这样的文章。

4.序跋

序跋文是对一部书或一篇诗文进行说明的文字。《史记》有《太史公自序》,《汉书》有《叙传》,《论衡》有《自纪》,都是序文性质的,并且放在书后。到南北朝时,序文才放在前面,如萧统的《文选》。序文主要是说明作者身世、写作缘起、内容、体例等,让读者心中有“序”。《(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就是孙中山先生为邹鲁的书写的序。有的序以记事为主,有的序以议论为主,前者如文天祥的《(指南录)后序》,后者如欧阳修的《伶官传序》。跋类似编后记,是放在书(文)后的说明文,一般比序短小简约。序跋文沿续至今,也是我们现在常见到的文体。

5.赠序

赠序文是为送别亲友而写的文章,即临别赠言,与序跋文中的“序”不同,但有一定联系。古代文人在饯别亲友的宴席上往往饮酒赋诗,诗成之后则请在场的一人作序记其事。后来由此演变成两种情形:一是虽无饯别宴饮,也赠文表示惜别、祝愿、劝勉之情,唐宋人,如李白、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等这类文章很多,明人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也属此列。一是虽宴饮赋诗,但无饯别内容,也写序文,记聚会之盛和饮酒作诗、高谈阔论之乐,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王勃的《膝王阁序》、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6.书信

公牍文是指古代朝廷、官府通常使用的公文。牍原意为古代写字用的木简,公牍指官方文件、书信。帝王给臣民的文告有诏、令、命、制、谕等名目,总称诏令类;臣下给帝王的上书有奏、议、章、表、疏、启等名目,总称奏议类。我们常见的有表和疏等。表又称“奏表”,是用来向皇帝陈述衷情的。诸葛亮的《出师表》、李密的《陈情表》都是感人肺腑的名篇。疏的本义是逐条述说,是向皇帝提建议、意见的一种文体,如贾谊的《论积贮疏》、魏徵的《谏太宗十思疏》。

书牍文是与公牍文相对而言的,即指个人之间交往的书信,在古代有书、简、笺、札、牍等称名。书信在古代如同在今天一样也是常用文体,是人们交流思想、通报境况的重要媒体。古人很重视书信的写作,许多书信都词情并茂,文质兼美,如曹丕的《与吴质书》、王维的《山中与裴秀才迪书》。书信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因人因事而

异,如马援的《诫兄子严敦书》是一封具有劝勉性质的家书。

7.箴铭

箴铭文是用于规劝、告诫的文章,多数是用来勉励自己的。箴就是古“针”字,古人以针石治病,故箴文亦寓“疗救”之意。铭是刻(或写)在日常器物、居室乃至山石上的警戒性的文字,“座右铭”则是指题写后置于身边座旁,以便随时警示自己的铭文。古今铭文,当首推刘禹锡的《陋室铭》。这篇仅八十一字的短文,自负而不自诫,写得意气扬扬,堪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8.哀祭

哀祭文是哀悼死者所写的文章,有祭、吊、哀、诔等名称。有的哀祭文分“文”、“辞”两部分,文以记事,辞(用韵)以悼念。韩愈的《祭十二郎文》、袁枚的《祭妹文》都是这类文章的名作。

9.碑志

碑志文是指一种刻于石碑上的文章。碑是石碑,志是记识的意思。碑志文包括的面很大,有纪功碑文、封禅碑文、宫室庙宇碑文和墓碑文,其中以墓碑文数量最多。墓碑文一般由死者家属请人代笔,内容大体上有死者的籍贯、姓名、生平、生卒年月等,多褒扬之辞。也有由死者的生前好友写的墓碑文,最著名的是韩愈写的《柳子厚墓志铭》,全面评价了柳宗元的一生。张博的《五人墓碑记》是为一次政治事件中五位死难者写的,兼有纪功的性质。

古代文体分类表

风——诗经:四言为主

古体诗骚——楚辞:六言为主

乐府——汉乐府:五、七言,杂言;歌、行、引、吟、曲诗五言律诗

律诗七言律诗

近体诗(格律诗)排律对仗、平仄、押韵

绝句五言绝句

七言绝句

小令(58字以内)

词中调(59-90字)词调、词牌(格式固定)、单调、双调、三叠、四叠长调(91字以上)

韵小令(一支曲子)

文散曲曲调(宫调)、曲牌(格式固定)、曲套数(多支曲子)

一般结构:一本四折一楔

杂剧科介:人物动作、舞台说明

宾白:人物对话、独白

剧本构成角色:旦(女角)、末(男角)、净(花脸)、外(外末,

老年男子)、丑(丑角)

唱词:套曲(十一宫调——五宫六调、曲牌若干)赋介于诗和散文之间,句子大致整齐、押韵,“骈文”(四六文)。

史传文: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以重要历史事件为

题,按年月顺序记事始末,独立成篇)

论说文:论(《过秦论》)、说(《师说》)、原(《原君》)、订(《订鬼》)

台阁名胜记(《岳阳楼记》)

散杂记文山水游记(《石钟山记》)

文书画杂物记(《核舟记》)

人、事杂记(《梅花岭记》)

表:又称表文,向皇上表志陈情、诉说心曲(《陈清表》)奏疏类策:对策、策论,回答皇帝或出谋划策的文章(《教战守策》)

疏:分条向皇帝陈说事情的文章(《论积贮疏》)应用文碑志类:记功碑、宫室庙宇备、墓碑,(《墓志铭》)

祭文:哀悼死者或祝祷天地山川神灵的文章(《祭妹文》)

赠序:写文章表示惜别、祝贺、劝慰或勉励(《送东阳马生序》)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2

(一).先秦作家作品 1、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2、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3、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4、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5、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6、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7、韩非子,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8、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9、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著有《列子》8篇。 10、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二).汉代作家作品 1、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过秦论》、《鹏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2、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著《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3、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4、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5、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著名。 6、张衡(78-139),东汉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先秦篇 一、散文 (一)历史散文 (1)《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 多年的史事。 (2)《国语》:我国第一部的国别体史书,共21 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 余年的史事,从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国语》和《左传》区别是《国语》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战国策》:即《国策》,《国语》后又一部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所编订,共33 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该书语言生动,富于雄辩与运筹的机智,描写人物绘声绘色,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 (二)诸子百家散文 (1)道家 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始人,生活于春秋时期。主张“无为”,以“道”解释宇宙万物的演变,“道”为客观自然规律,代表朴素辩证法观点。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并能由对立而转化。代表作《老子》,又名《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逍遥游》。 (2)儒家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荀子,名况,尊号“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3)墨家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4)法家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 ▲春秋三传:《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诗经):风、雅、颂、赋、比、兴 十三经:《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十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道教、佛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二、诗歌 (一)《诗经》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 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 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详解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先秦作家作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着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着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着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着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着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着有《列子》8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他用楚辞形式写了我国第一首长篇政治抒情诗《离骚》(即遭遇忧愁,“离”通“罹”),还有《九歌》、《九章》、《天问》等。《涉江》是《九章》中的一篇。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汨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2.汉代作家作品 贾谊,世称贾生,或贾长沙、贾太傅,洛阳(河南)人,西汉政治家、文学家。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有“疏”7篇,《新书》10卷58篇;代表作有《吊屈原赋》、《鵩鸟赋》。明朝人辑有《贾长沙集》,是以他曾做过长沙王太傅命名的。 刘安,沛郡(江苏)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孙,袭父爵封为淮南王。集体编着《淮南鸿烈》,也叫《淮南子》。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陕西)人,太史令司马谈之子。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艰辛撰成《史记》,原名《太史公书》。 刘向,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撰有《说苑》、《新序》,还整理修订了《战国策》、《楚辞》。 班固,字孟坚,扶风(陕西)人,东汉史学家、文学家,历尽二十余年修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开创了“包举一代”的断代史体例。辞赋方面以《两都赋》最着名。 3.魏晋南北朝作家作品 曹操,字孟德,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汉献帝时官到丞相,后被封为魏王,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有抒情诗《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等乐府歌辞。

古代文学文学常识

高二古代文学文学常识 1.商代甲骨文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古文字、隶楷、篆书到隶书 2.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造字、用字、甲骨文、金文 3.经、史、子、集、儒家经典、《诗》、《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从先秦的历史散文到“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墨子》、《庄子》、《韩非子》、《公孙龙子》、《杜工部集》、《欧阳文忠公集》、汉族诗文总集、 4.儒家、春秋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儒家、二十、中庸、记言、语录 5.丘、仲尼、春秋、思想家、教育家、创始人、古代私人讲学、“学在官府”、教育事业、《尚书》、《诗经》、《春秋》 6.对话、孟轲 7. “百家争鸣”、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名家、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圣人、正统思想 8. 记言、记事、孔子、《春秋》、《尚书》、《左传》、《战国策》、鲁国、左丘明、《左氏春秋》、编年体、叙事、 9.西汉、刘向、国别体史书、战国、议论文 、 叙事文 10.《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11. 《老子》、《庄子》和《周易》 12.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13.史传文、政论文和赋、司马迁、班固、班马、司马迁、《史记》、纪传体、《太史公书》、“本纪”,“世家”、“列 传”、“表”、“书”、黄帝、纪传体史书、“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14. 纪传体断代史、东汉、班固、《高帝纪》 15.纪传体断代史、南、范晔 16. 西汉、贾谊、晁错、《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论贵粟疏》、《论衡》 17. 赋、唐诗 、宋词、 元曲 、司马相如、班固、张衡 18.司马迁、司马相如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编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魏晋南北朝 一、诗歌 (1)三曹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三国时政治家。死后其子曹丕代汉建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建安文学开创者,其诗气魄宏伟、慷慨悲凉,代表建安风骨的特色。代表作《观沧海》、《龟虽寿》、《蒿里行》乐府歌辞等。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三国文学家。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论。 曹植:字子建,五言诗的奠基人。代表作《名都篇》《白马篇》《洛神赋》。南朝谢灵运有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的评价。 (2)建安七子 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与三曹同是建安风骨的重要代表。王粲的《七哀诗》成就最高。 ▲建安风骨:汉末建安时期文坛巨匠三曹七子继承了汉乐府民歌的现实主义传统,普遍采用五言形式,以风骨遒劲而著称,并具有慷慨悲凉的阳刚之气,形成了文学史上建安风骨的独特风格,被后人

尊为典范。 (3)竹林七贤: 嵇康、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戎、刘伶。 七人崇尚老庄,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4)陶渊明 东晋诗人,名潜,字渊明,自称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开创了田园诗一体,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散文有《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诗歌有《归园田居》、《饮酒》、《归去来兮辞》、《饮酒二十首》、《杂诗十二首》、《咏贫十七首》。 (5)谢灵运 南朝诗人,开创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陶谢并称。诗歌有《登池上楼》、《白门岩上宿》。文赋有《山居赋》。 二、历史散文 (1)《后汉书》 范晔,南朝宋时期历史学家,编纂了《后汉书》。它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史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2)《三国志》 陈寿,西晋著名史学家,编纂了《三国志》。它是一部记载魏、

高中语文 必修1-5古代文学常识大汇总

必修一 《烛之武退秦师》 1.《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称《春秋左氏传》,别称《左氏春秋》,和《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2.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春秋初期,周天子分封天下,一般就是功劳大的,分得土地多,爵位就高,就可以分封为公爵,比如晋文公、秦穆公、齐桓公等。 3.子: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4.寡人:诸侯谦称,寡德之人。 5.执事:办事的官吏,也用于对对方的敬称。 6.大夫:官职等级名。夏商周时,官分卿、大夫、士三级,大夫又分上、中、下三等。后来成为对有官位者的通称。 《荆轲刺秦王》 1.《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又称《国策》。由西汉刘向所整理编写,共33篇,分为十二策。《国语》是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2.卿:古代对人的敬称。如燕人称荆轲为荆卿。 3.竖子:对人的蔑称。除此之外还有“童仆”和“小孩”的意思。 4.祖:临行祭路神,引申为饯行和送别。 5.古代音乐分宫、商、角、徵、羽、变宫、变徵七音。变徵是徵的变调,音调悲凉;羽,声调激愤。

6.中庶子:管理国君的车马之类的官。 7.郎中:宫廷的侍卫。民间又称医生。 8.箕踞:坐在地上,两腿张开,形象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方的姿态。 《鸿门宴》 1.《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下到汉武帝。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类,共130篇,50余万字。本纪记帝王,世家述诸侯,列传叙人臣,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等,表记各个时期的简单大事记。鲁迅评价该书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2.关中:函谷关以西,今陕西一带。 3.山东:崤山以东,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 4.季父:叔父。古代兄弟或姊妹间长幼排序为伯、仲、叔、季。 5.河:特指黄河。江,特指长江。 6.亚父:对对方的敬称,意为仅次于父亲。 7.参乘:亦作“骖乘”,古代乘车,站在车右担任警卫的人。 8.窃:私下,常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 9.竖子:骂人的话,相当于“小子”。(与《荆轲刺秦王》的“竖子”结合起来理解) 《优美的汉字》(了解一下即可) 汉字的形体经历了由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楷书的演变过程。分为古代汉字阶段(商代—秦代,甲骨文—

考试必备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整理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9、沈诗任笔:指南朝齐梁间的沈约和任昉。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1、沈宋:指初唐武后时期著名的宫延诗人沈全期和宋之问。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3、张王乐府:指张籍、王建所写的乐府诗。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6、南唐二主:指五代时南唐的两个皇帝,中主李璟和后主李煜。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22、明代后七子:指宗臣、李攀龙、王世贞、谢榛、梁有誉、涂中行、吴国伦。 23、唐宗派:是明代前后七于的反对派作家有:王慎中、唐顺之、归有光。 24、公安派三袁: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25、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指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26、南施北宋:指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和宋琬。 27、宋诗派:即清代“同光体”诗人,代表作家是陈三立、陈衍。 28、浙西词派:清初词派,以浙江秀水(今嘉兴市)人朱彝尊为代表。 29、阳羡词派:清初词派,以江苏省宜兴人陈维崧为代表。 30、常州词派:清中叶词派,代表人物是张惠言。 31、桐城派:清中叶最著名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作家有方苞、姚鼐。 32、苏州作家群:清初戏曲家群体,代表人有李玉、朱素臣、朱佐朝。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异和孔尚任。 34、南社:成立于1909年,发起人为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苟于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员著名的代表。 7、李斯是秦代散文作家中的代表人物。 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 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1、鲍照:是南朝刘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其乐府诗对唐代诗人有很大影响。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 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拭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古代文学常识类90题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共90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3道) 1.下列文学家中,不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B?)? A.欧阳修????? B.王勃????? C.柳宗元????? D.王安石 2.“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C)? A.朱淑真? B.秦良玉 C.李清照 D.谢道韫 3.“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集?(B) A.论语 B.大学 C.道德经 D.春秋 4.“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C?)? A.窗户???? B.卧具????? C.井上的围栏???? D.门 5.我们通常所说的“韩孟诗派”中的孟是指:(?A?)? A.孟郊???? B.孟浩然???? C.孟光???? D.孟云卿 6.出色的文人总是得到盛誉,我们称杜甫为“诗圣”,李白为“诗仙”,欧阳修为 “文圣”,那么请问,下面哪位人物被称为“诗家夫子”( B )? A.苏轼??? B.王昌龄???? C.陆游???? D.李商隐 7.古龙小说《圆月弯刀》中的青青的那柄魔刀上刻着一句诗“小楼一夜听春雨”,请 问这是哪个诗人的哪首诗?(?C??)? A.韦庄《登咸阳县楼望雨》??????? B.苏轼《新城道中》?? C.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D.陆游《书愤》 8.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一本词话着作名叫:(?B)? A.《蕙风词话》???? B.《人间词话》??? C.《白雨斋词话》???? D.《观堂林集》

9.我国古代保留神话资料最多的着作是:( A ) A.《山海经》 B.《庄子》 C.《吕氏春秋》 D.《淮南子》 10.我国古代戏曲中的杰作《西厢记》的作者是( B ) A.关汉卿? B.王实甫? C.白朴?? D.马致远 11.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词选集是?( D ) A.《浣花集》 B.《漱玉词》 C.《乐章集》 D.《花间集》 12.巧姐是哪一部作品中的人物?( B ) A.《西厢记》 B.《红楼梦》 C.《水浒传》 D.《聊斋志异》 13.“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 A ) A.《离骚》 B.《天问》 C.《招魂》 D.《湘夫人》 14.“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中的“小谢”指?( B )A.谢灵运 B.谢眺 C.谢安 D.谢道韫 15.杜丽娘是哪部作品中的女主角?( C ) A.《西厢记》 B.《玉堂春》 C.《牡丹亭》 D.《长生殿》 16.《与山巨源绝交书》是竹林七贤中的谁写给山涛的?( A )A.嵇康 B.阮籍 C.王戎 D.鲍照 17.“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 C ) A.《出师表》 B.《祭十二郎文》 C.《陈情表》

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一)名家作品及称谓 1.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初唐四主: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3.李杜:李杜:李白和杜甫的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和杜牧的合称。 4.韩柳:韩愈和柳宗元的合称,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5.书法四大家:唐代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和元代的赵孟頫。 6.唐宋八大家:指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7.苏辛:苏轼、辛弃疾。 8.苏黄:苏轼、黄庭坚 9.三苏: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10.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11.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简称关、白、马、郑。 12.诸子百家:是指我国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著作,目前流传中 最为广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12家。 主要流派及代表:儒家——孔子、孟子;法家一一韩非子;道家一一庄子、列子;墨家一墨子;兵家一孙武。(2017 资阳) 1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美国的欧·亨利。 14.世界文学作品中四大客啬鬼:葛朗台(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人物)、夏洛克(英 国作家莎士比亚的喜剧《威尼斯商人》中的人物)、泼留希金(俄国作家果戈理《死魂灵》中的人物)、阿巴 贡(法国作家莫里哀的喜剧《吝啬鬼》(又译《悭吝人》)中的主人公)。 15.“四书”“五经”:“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16.“三吏”“三别”:指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三吏”指《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指 《新婚别》《垂别》<无家别》。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2

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 。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_9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 导读:中国古代氏族社会时,人类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不能科学地解释,就借助于想像和幻想,创造了许多故事。神话是纯粹的虚构,传说有历史的影子,比较著名的有:精卫填海、女祸补天、羿射九日,嫦娥奔月、夸父逐日以及黄帝,尧、舜、禹等。 《诗经》: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成书于春秋时期,共305篇,亦称《诗三百》,分为风(十五国风),雅(大雅、小雅)、颂(高颂,周颂,鲁颂),其中最有价值的是“风”。创作方法主要是“赋、比、兴”。 《尚书》和《春秋》,“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言为《尚书》,事为《春秋》。“这是中国古代有记载的(甲骨书)最早的两部书。《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来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粱传》,《左传》。现仅存左丘明编写的《左传》。《春秋》和《左传》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是依照战国时国别来记述各国史实的史书。《战国策》也同样,称为“国别体”,《战国策》同时也是一部历史散文集,经汉刘向重新改编整理,共三十三篇。 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儒家的著作有孔子的《论语》、孟子的《孟子》、荀况的《荀子》;墨家著作有墨翟的《墨子》;道家著作有老聃的《老子》(道德经)、庄周的《庄子》(南华经);法家著作有商

鞅的《商君书》、朝非的《朝非子》,兵家著作有孙或孙膑的《孙子兵法》杂家的有吕不韦的《吕代春秋》等,这些著作都是语录体散文(也称“记言体”)。 西汉时的司马迁创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分为“本纪”十二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表”十篇、“书”八篇,共一百三十篇。《史记》是一部“信史”,“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开后代“二十四史”之先河。 战国时楚国的屈原因遭谗贬,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诗体“楚辞”、名篇有《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渔父》等。 西汉时的政论散文大家有晃错,名篇《论贵粟疏》《言兵事疏》等。还有贾谊,名篇《过秦论》。 汉赋是一种直接延续楚辞的新诗体,主要作家有司马相如,作品有《子虚赋》、《上林赋》等,还有杨雄,作品有《甘泉赋》、权乘作品有《七发》。 班固创作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西汉时的民歌经整理成为“汉乐府”。其中的名篇《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中国诗歌史上的“双壁”。(另一首是北朝民歌《木兰辞》。) 魏晋时期的曹氏父子被称为“三曹”。曹操创作了《观沧海》、《蒿里行》、《龟虽寿》第四言体诗。曹丕的名篇有《燕歌行》、他还撰写了中国最早的文论,现仅存《典论?论文》。曹植则著有《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复习资料汇编

先秦 一、散文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2、历史散文:《左传》、《战国策》、《国语》。 (1)《左传》——《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前后记叙了春秋时期250多年的史事。《左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影响很大。 (2)《战国策》——《战国策》西汉末年刘向编订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共33编。记事上起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下迄秦二世元年(前209),辑录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各方面的历史史实,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战国策》在语言运用上很成功,雄辩的论说,铺张的叙事,尖刻的讽刺,耐人寻味的幽默,构成了独特的语言风格。它标志着我国古代历史散文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给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以重大影响。 (3)《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共21卷。传为左丘明所著。全书按不同国家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500余年的史事。《国语》和《左传》明显的区别是《国语》分别写不同国家,以记言见胜;《左传》则按年代编写,长于记事。 3、诸子百家散文: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十家: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1)道家:老子,又称老聃、李耳,道家学派创世人,著有道德经。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是《逍遥游》。 (2)儒家: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论”,读lún,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著有《孟子》一书。 (3)墨家:墨子,名翟(d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4)法家: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二、诗歌 1、《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诗经》通称为《诗》或《诗三百》,到汉代,儒家把它奉为经典才称《诗经》,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共160篇,大都是各地民间歌谣,这是《诗经》的精华,如《伐檀》、《硕鼠》。“雅”分《大雅》、《小雅》,共105篇,多系西周王室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少数民谣,内容大都是记述周贵族历史,歌功颂德的。“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是我国诗歌现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

文学常识-中国古代文学 (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 辟地、黄帝战蚩(ch 1)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C 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 老子,李耳,字聃(dm ),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 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 刀,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 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 我所欲也》。) ⑤ 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 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 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A 儒家经典 “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 《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又 称六艺(《乐》 “六经” B 历史散文。 别体) 《左传》(编年体)《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 “春秋三传”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A两汉散文 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 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 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代音乐机关所搜集的诗。《孔雀东南飞》 2、赋是我国古代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都很有名。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 A魏晋南北朝的诗歌和散文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篇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篇 导读:(一)、先秦文学 1、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 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刘安《淮南子》等。 2、先秦散文 A、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六经”又称六艺(《乐》) B、历史散文。《左传》(编年体) 《战国策》(国别体) 《国语》(国别体) “春秋三传”《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文著名的有: 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季氏》《荷》)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继承者。《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著《庄子》。(《庖丁解牛》)

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 ⑦韩非子,法家。著《韩非子》。(《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3、先秦诗歌 A、《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屈原:名平,我国伟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代表作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文学 A、两汉散文①贾谊,世称贾生。又称贾长沙,贾太傅。著《新书》十卷。《过秦论》、《论积贮疏》是他的.代表作。②司马迁,字子长,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著《史记》首创“纪传体”,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③班固的《汉书》、刘向编订的《战国策》都名垂史册。 B、乐府民歌和赋。 1、乐府民歌:乐,民乐;府,官府。乐府原为汉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高中适用版-中国)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一、文学流派或团体的归类。 1、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 2、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庄子。 3、墨家的代表人物有:墨子。 4、法家学派化人物有:韩非子。 5、屈宋:指战国时期的屈原、宋玉。 6、扬马:指西汉扬雄、马司相如。 7、三曹:指曹操、曹植、曹丕。 8、建安七子:指孔融、王粲、陈琳、刘桢、徐干、阮禹、应玚 10、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12、唐代诗人属于边塞诗派的有:王昌龄、岑参、高适、王之涣、李颀。 14、郊寒岛瘦:苏轼语,是对中唐诗人孟郊、贾岛诗风的形象概括。 15、元白:指中唐诗人元稹和白居易。 17、三苏:是苏轼、苏洵、苏辙。 18、唐宋八大家:指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 19、宋代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有:苏轼、辛弃疾。 20、宋代词人中属于婉约派的有:柳永、李清照。 21、元代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33、南洪北孔:指清初著名的戏剧家洪升和孔尚任。(《长生殿》《桃花扇》) 二、作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的归类。 1、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2、孟子是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 3、庄子是老子之后道家的主要代表。 4、屈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 5、荀子是战国末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6、韩非于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著名的代表。8、曹操是建安文坛的领袖,开风气之先,影响一代诗风。 9、曹植是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10、陶渊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人以自己的田园生活为内容进行诗歌创作。 12、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作家。13、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14、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15、岑参是盛唐著名的边塞诗人。 16、白居易是中唐杰出的现实主义诗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主要代表。 17、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袖,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18、李商隐是晚唐诗坛上的著名诗人。 19、欧阳修是北宋诗人革新运动的领袖。 20、王安石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21、苏轼是宋代文艺创作成就最为全面的一位作家,豪放词派的创始人。 22、柳永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也是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23、陆游是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 24、李清照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难得的女作家、女词人。 25、关汉卿是元代杂剧的奠基人。 26、马致远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散曲家,有“曲状元”之称。 27、王实甫是元代前期杰出的杂剧作家。30、汤显祖是明代成绩最高的剧作家。31、冯梦龙是明末通俗文学的一代大家。34、曹雪芹是我国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三、主要文学创作基本特点的归类。 1、《论语》的艺术特色有:①浅显、简练、富于哲理性。②在简单的对话中表现人物形象。 3、孟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气势充沛,笔力锋芒,富于鼓动性,有纵横家、雄辩家气概。 ②常用巧妙的譬喻和寓言式的小故事来阐明道理,生动而有说服力。 4、庄子散文的艺术特色有:①想象奇幻,构思奇特,极富浪漫主义色彩。②好用各种比喻和寓言来阐明道理,寓抽象概念于具体形象。②行文汪洋恣肆,变化万端。 8、《离骚》的艺术特色是:①273句,24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典籍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文化典籍 导读:【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 【风骚】—《诗经》和《楚辞》的并称。(《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开创了中国诗歌的现实主义传统。《离骚》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四书五经】—"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书。"五经"指《易》、《尚书》、《诗》、《礼》、《春秋》五部儒家的经典。 【六子】《老子》、《庄子》、《列子》、《荀子》、《扬子法言》、《文中子中说》 【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道德家 【六部】礼部、户部、吏部、兵部、刑部、工部 【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 【六法】规、矩、权、衡、准、绳 【六礼】冠、婚、丧、祭、乡饮酒、相见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六义】风、赋、比、兴、雅、颂

【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 【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 【八旗】镶黄、正黄、镶白、正白、镶红、正红、镶蓝、正蓝【吕氏春秋】—先秦杂家代表著作,又名《吕览》,系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 【左传】—《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 【战国策】—国别体史书,是战国时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的汇编,系西汉刘向编订。 【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世说新语】—我国第一部笔记小说集。 【说文解字】—我国第一部字典。 【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诗》 【三言二拍【—《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三吏三别】—《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汉字六书】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书法九势】落笔、转笔、藏峰、藏头、护尾、疾势、掠笔、涩势、横鳞竖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