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案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案
图书馆里的小镜头教案

27图书馆的小镜头教案

干巷学校xx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争先恐后、细腻、小心翼翼”。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养成边读边思的习惯。

3、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特征描写的表达方式,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进行描写。

4、通过图书馆里不同的小镜头,了解各种不同的人是如何努力学习的,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二、教学重难点:

模仿课文第五小节的写法,结合生活中的小镜头进行描写。

三、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

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热爱生活的人们,他们用摄影器材捕捉一些小镜头,来反映多姿多彩的生活,体现拍摄者对生活的热爱。(出示:

小镜头)

2、师:

有一个小摄影师,他也是个热爱生活的人,他特别偏爱图书馆(板书:

图书馆里的)现在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

1、出示学习任务单一:

①默读课文,思考:

作者选择了图书馆的哪些地方来拍摄小镜头的?分别在哪一小节?②小组讨论:

这些小镜头的描写顺序可否调换?

2、交流。随机板书:

xx、书架前、阅览区。分别在

2、3、5小节。

3、交流“能否调换顺序”一问,随机概括:

这三个镜头是按人们进馆、选书、看书的先后顺序来写的,不可混乱。

(三)镜头分类,发现异同

1、出示学习任务xx:

①再次默读

2、3、5小节,读清楚这三个小镜头中的描写内容。

②小组讨论:

给三个镜头归归类,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归类?

③三个镜头,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可以适当圈划、做批注。

2、给镜头分类,寻找异同

生交流归类。追问:

你们小组为何这样归类?(预设:

1、2镜头写局部,并列着写,3写得很详细)

询问其他小组,归纳:

看来大家都发现了镜头1和2都是写了人体的局部,从语言表达特点上看,这两个镜头我们可以归为一类。而镜头三写得非常详细,与前两组镜头有所不同。

3、发现镜头

1、2的选材特点与语言表达特点。

1)师:

那我们就把这两个镜头放一起看看。出示:

2、3小节。要求:

大声自由读,看看作者在这两处分别记录下哪些小镜头,用括号括出有关内容。

①生朗读并寻找内容。

②指名交流,随机出示四组短句。

③指4名,读4组短句,其余思考:

说说在这两组镜头中,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生交流,随机板书:

发、鞋、手、眼

师归纳板书:

作者在大门口选取的是人们的——,在书架前又写了——

④引读:

留披肩发的、梳小辫儿的那是——,剃平头的、梳分头的那是——,黑发的是——,白发的是——。从他们的发型上,我们可以知道进图书馆看书的有()有()有()有(),一个词概括是——男女老少。

⑤再根据他们的手或穿的鞋子,大家猜猜他们可能从事什么工作?

生交流,师追问:

你从哪里看出来?归纳板书:

看来,各行各业的男女老少都在图书馆中看书。

2)学会质疑,感悟文意

过渡:

师指着板书(各行各业,男女老少)图书馆中人这么多。

出示学习任务xx:

①快速默读第

2、3小节,找找两处写出图书馆里“人多,爱读书”的句子,并直线画下来。

②反复朗读这两句,提一个问题,并尝试解答这个问题。

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是用___________的方法来提问的。

交流学习任务单:

①有两处写得很巧妙,也反映出图书馆里“人多”,“爱读书”的氛围,找找哪两处?生交流,师随机出示:

宽敞的图书馆中似乎显得拥挤了些。

……似乎这封闭了一夜的图书馆空气很清新似的。

②读读这两句,你有什么疑惑吗?生提问质疑。

点评:

很好,你抓住了句中看上去矛盾的两个词来提问了。那到底矛盾吗?作者为何要这样写?

生交流,师随机点拨:

为了写出人多,反映出社会上各种人都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宽敞-拥挤:

突出了人多;封闭-清新:

书香满屋,对渴求知识的人来说,这充斥着浓浓书香的空气就是最清新的。)

3)理解词语,体会朗读

①师:

是呀,作者用两对表面上看有些矛盾的词来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人多,人们爱读书。

这两节中,还有一些词也能反映出这一点,谁找到了?

生随机交流:

争先恐后(理解)、涌进、小心翼翼(理解)、极温柔、抚摸

②师:

每个词、每句话,字里行间中都透露着人们爱读书的信息。现在请大家选择其中一个镜头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我从你的朗读中听出人很多;你的朗读真有节奏感。

③问:

考虑过,作者为什么在这里只写局部,并且节奏很快?

生交流,师归纳:

是呀,正因为人们迫不及待地要读书,一下子涌进图书馆,你来得及看清每个人吗?抬起头看见的是不同的(指板书:

发),低下头看见的是大家的(鞋);进入图书馆后,大家迫不及待地蜂拥到书架前选取自己喜爱的书,只看见书架上挑选书的——手,一双双寻找书本的——眼睛。

4、总结

作者的第1,2组镜头,抓住人物这些局部特点来描写人们进馆和借书的场面,让我们感受到来图书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都有。由于人那么多,那么急切,所以用短句来进行表现。

(四)镜头比较,明确特点

1、师:

书借好了,下面我们就要去阅览区看看。刚才大家把镜头三与前两个镜头区分开来。

出示学习任务xx:

①静心默读镜头三,找找作者写了哪些人物?他是怎么描写这些人物的?

②小组讨论:

从不同角度,来找找镜头三与前两个镜头的不同之处。

2、生默读,并交流,师随机归纳并板书

①粗——细(局部粗略写,某一个人详细写)

②动——xx(大声朗读与xx默读)

③快——慢(从朗读节奏中体会)

④急——专(读书时专注,进馆借书时着急)

为什么写法不同?(关键在于作者表达目的不同)

3、师:

如果说,前两个镜头是全景镜头的话,那镜头三便是特写镜头了。看看镜头都对准了谁?指名4人读四种人物。

①思考:

为什么要选这几个人物?

生交流,师归纳:

作者选取的4个人,代表男女老少。通过描写这4个典型人物阅读时的情况,让我们感受到图书馆所有人都是那样——(预设:

旁若无人,孜孜不倦,专心致志)

②可文中并没有直接说出你们刚才的词,作者是怎样让我们感受到人们读书时的专注?③出示:

以为梳披肩发……xx铰了。

自由读句,圈划让你感受到小姑娘专注的词。交流。

重点:

贪婪:

原是贬义词,用在这里表现出姑娘对读书的渴望。

扫着:

看书速度快,求知若渴。

甩:

连用手整理头发的时间都不愿浪费。

觉得头发影响了她看书,连漂亮也顾不上了。

自由读,注意描红的词,可加上动作,指名读,齐读。

小结:

“贪婪、扫着”这些动作、神态极其细小,我们一不留神就会疏忽,而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细微的动作和神态,表现了姑娘读书的专注。

④自学其余三句,要求:

看作者是怎样抓住人物细微的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们读书时的专注。

生交流并反复朗读

小伙子:

一边……一边……、伏案疾书(理解,给出义项)、有时、时不时、想着老人:

眯、费力、舍不得

小孩:

趴、指、吃力、一个字

小结:

原来这四个典型作者描写细节时侧重点也不相同:

青年男女抓住外貌来描写动作、神态,而老人和小孩抓住了年龄特点来描写。

(五)迁移运用,仿写镜头

1、师:

阅览区也参加完了,你们猜,接下去作者去哪里拍一组小镜头?(还书区)

2、师:

是呀!镜头一、二或镜头三的写法,你们觉得哪个更适合镜头四?

生交流。追问:

能否用一个词来概括人们还书时的心情?

3、现在,我们利用学习任务单来进行交流讨论,并模仿课文第五节来写一组小镜头。

出示学习任务单五:

①小组讨论:

还书时,可以抓住哪些人物典型写?

②组内决定选择一个人物,并想象该人物还书时依依不舍的动作、神态。

③xx出一些关键词,每个人尝试说一说。

④模仿第5自然段,通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把镜头四写清楚。

4、写好后组内评议,选写得最好,最有特点的同学交流。

5、小结:

通过比较,找出不同点,发现不同的表达目的,要选用不同的语言方式进行表达。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