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剂

絮凝剂
絮凝剂

简介

絮凝剂的理论基础是:“聚并”理论,絮凝剂主要是带有正(负)电性的基团中和一些水中带有负(正)电性难于分离的一些粒子或者叫颗粒,降低其电势,使其处于稳定状态,并利用其聚合性质使得这些颗粒集中,并通过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分离出来。

一般为达到这种目的而使用的药剂,称之为絮凝剂。絮凝剂主要应用于给水和污水处理领域。

分类

聚丙烯酰胺→属于高分子聚合物。专业针对各种难以处理的废水的处理以及污泥脱水的处理。(污泥脱水一般采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市政污水以及造纸印染行业的污泥处理中,应用广泛。

聚合氯化铝→属于无机混凝剂。主要是饮用水处理,市政污水处理以及造纸印染废水处理。其价格低,市场应用范围广。

聚合氯化铝铁加入单质铁离子或三氧化铁和其它含铁化合物复合而制得的一种新型高效混凝剂。主要用于饮用水以及工业废水处理。

有不少品种。它们都是含有大量活性基团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有三大类:

1、以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为基础,经过化学处理增加它的活性基团含量而制成。

2、用现代的有机化工方法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

3、用天然原料和聚丙烯酰胺接枝(或共聚)制成。

某些天然的高分子有机物例如含羧基较多的多聚糖和含磷酸基较多的淀粉都有絮凝性能。用化学方法在大分子中引入活性基团可提高这种性能,如将一种天然多糖进行醚化反应引入羧基、酰胺基等活性基团后,絮凝性能较好,可加速蔗汁沉降。

将天然的高分子物质如淀粉、纤维素、壳聚糖等与丙烯酰胺进行接枝共聚,聚合物有良好的絮凝性能,或兼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国内研制的一些产品,主要应用于污水处理和污泥脱水。

在国内水处理中使用最广泛的絮凝剂,是合成的聚丙烯酰胺系列产品,主要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常简写为PAM(过去亦有简写为PHP)。水处理使用的各种PAM,实质上是用一定比例的丙烯酰胺和丙烯酸钠经过共聚反应生成的高分子产物,有一系列的产品。

丙烯酰胺的分子式为:CH2 = CH-CONH2

丙烯酸钠的分子式为:CH2 = CH-COONa

类别

主要分为两大类别:铁制剂系列和铝制剂系列,当然也包括其丛生的高聚物系列。絮凝剂有不少品种。

有机絮凝剂:

聚丙烯酰胺(polyacrylamide),常简写为PAM。分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非离子聚丙烯酰胺。聚丙烯酰胺按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超高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高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中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和低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超高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主要用于油田的三次采油,高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主要用做絮凝剂,中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主要用做纸张的干强剂,低相对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主要用做分散剂。

双机絮凝剂

药剂中含有经改性的植物多酚,由于它同时含有酚羟基、醇羟基、羧基等多个反应活性基团和活性部位,以及亲核中心和亲电中心,使其可以同时发生亲核、亲电等多种化学反应。在技术上较好地融合了有机和无机絮凝剂的优点和特长,攻克了传统有机和无机絮凝剂同时投放时互不相溶的弊端。

药剂应用于红霉素预处理、淀粉加工、中水回用、啤酒、菲汀、城市污水、垃圾渗沥液、酒精生产等高难度污水处理中,具有一次性投资省,工艺、操作简便,运行成本低,效果好的特点。

分类和性质

无机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常用的铝盐有硫酸铝AL2(SO4)3.18H2O和明矾AL2(SO4)3.K2SO4.24H2O,另一类是铁盐有三氯化铁水合物FeCL3.6H2O.硫酸亚铁水合物FeSO4.17H2O和硫酸铁。

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低、腐蚀性强的缺点。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无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总产量30%~60%。

简单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这类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的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聚合氯化铁(PFC)以及聚合硫酸铁(PFS)等。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它无机絮凝剂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络合离子,且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吸附、桥架、交联作用,从而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δ电位,使胶体微粒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相吸,破坏了胶团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2/g,极具吸附能力。

硫酸铁

性状:灰白色粉末或正交棱形结晶流动浅黄色粉末。对光敏感。易吸湿。在水中溶解缓慢,但在水中有微量硫酸亚铁时溶解较快,微溶于乙醇,几乎不溶于丙酮和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缓慢地水解。相对密度(d18)3.097。热至480℃分解。商品通常约含20%水呈浅黄色。也有含9分子结晶水的。相对密度2.1。175℃失去7分子结晶水。

用途:1、用于银的分析,糖的定量测定。用作染料。墨水。净水。铝的雕刻。消毒。聚合催化剂等。2、分析试剂、糖定量测定、铁催化剂、媒染剂、净水剂制颜料、药物。3、水处理行业用作净水的混凝剂和污泥的处理剂。4、被用作媒染剂以及工业废水的凝结剂,也用于颜料中。5、医药上用硫酸铁作收敛剂和止血剂。6、用于镀锌镍铁合金、镀锌铁钴合金等电解液中。

聚合硫酸铁

聚合硫酸铁是一种多羟基、多核结合体的阳离子型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它可以与水以任意比例快速混合,它比一般的无机混合凝剂有较大的分子量,用作水处理剂时,具有较强的吸附、絮桥、凝聚沉淀性能,且絮凝体形成大而快,絮体不易破碎,重凝性能好,沉淀后的水过滤快,净水PH值范围宽等优点。

硫酸铝

性质:极易溶于水,硫酸铝在纯硫酸中不能溶解(只是共存),在硫酸溶液中与硫酸共同溶解于水,所以硫酸铝在

硫酸中溶解度就是硫酸铝在水中的溶解度。常温析出含有18分子结晶水,为18水硫酸铝,工业上生产多为18水硫酸铝。含无水硫酸铝51.3%,即使100℃也不会自溶(溶于自身结晶水)。不易风化而失去结晶水,比较稳定,加热会失水,高温会分解为氧化铝和硫的氧化物。加热至770℃开始分解为氧化铝、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水蒸气。溶于水、酸和碱,不溶于乙醇。水溶液呈酸性。水解后生成氢氧化铝。水溶液长时间沸腾可生成碱式硫酸铝。工业品为灰白色片状、粒状或块状,因含低铁盐而带淡绿色,又因低价铁盐被氧化而使表面发黄。粗品为灰白色细晶结构多孔状物。无毒,粉尘能刺激眼睛。

作用:1.造纸工业中用作纸张施胶剂,以增强纸张的抗水、防渗性能;2.溶于水后能使水中的细小微粒和自然胶粒凝聚成大块絮状物,从而自水中除去,故用作供水和废水的混凝剂;3.用作浊水净化剂,也用作沉淀剂、固色剂、填充剂等。在化妆品中用作抑汗化妆品原料(收敛剂);4.消防工业中,与小苏打、发泡剂组成泡沫灭火剂;5.分析试剂,媒染剂,鞣革剂,油脂脱色剂,木材防腐剂;6.白蛋白巴氏杀菌的稳定剂(包括液体或冷冻全蛋、蛋白或蛋黄);7.可作原料,用于制造人造宝石和高级铵明矾,其他铝酸盐;8.燃料工业中,在生产铬黄和色淀染料时作沉淀剂,同时又起固色和填充剂作用。

改性的单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改性的目的是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引入羟基、磷酸根等以增加配位络合能力,从而改变絮凝效果,其可能的原因是:某些阴离子或阳离子可以改变聚合物的形态结构及分布,或者是两种以上聚合物之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聚硅酸絮凝剂(PSAA)由于制备方法简便,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对油田稠油采出水的处理具有更强的除油能力,故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及广泛的应用前景。聚硅酸硫酸铁(PFSS)絮凝剂,发现高度聚合的硅酸与金属离子一起可产生良好的混凝效果。将金属离子引到聚硅酸中,得到的混凝剂其平均分子质量高达2×105,有可能在水处理中部分取代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聚磷氯化铁(PPFC)中PO43-高价阴离子与Fe3+有较强的亲和力,对Fe3+的水解溶液有较大的影响,能够参与Fe3+的络合反应并能在铁原子之间架桥,形成多核络合物;对水中带负电的硅藻土胶体的电中和吸附架桥作用增强,同时由于PO43-的参与使矾花的体积、密度增加,絮凝效果提高。聚磷氯化铝(PPAC)也是基于磷酸根对聚合铝(PAC)的强增聚作用,在聚合铝中引入适量的磷酸盐,通过磷酸根的增聚作用,使得PPAC产生了新一类高电荷的带磷酸根的多核中间络合物。聚硅酸铁(PSF)它不仅能很好地处理低温低浊水,而且比硫酸铁的絮凝效果有明显的优越性,如用量少,投料范围宽,矾花形成时间短且形态粗大易于沉降,可缩短水样在处理系统中的停留时间等,因而提高了系统的处理能力,对处理水的pH值基本无影响。

改性的多阳离子无机絮凝剂

聚合硫酸氯化铁铝(PAFCS)在饮用水及污水处理中,有着比明矾更好的效果;在含油废水及印染废水中PAFCS比PAC的效果均优,且脱色能力也优;絮凝物比重大,絮凝速度快,易过滤,出水率高;其原料均来源于工业废渣,成本较低,适合工业水处理。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也属这类产品,它的生产原料氯化铝和氯化铁均是廉价的传统无机絮凝剂,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开发应用。铝盐和铁盐的共聚物不同于两种盐的混合物,它是一种更有效地综合了PAC 和FeCl3的优点,增强了去浊效果的絮凝剂。

随着人们对水处理认识的不断提高,残留铝对生物体产生的毒害作用倍受人们的关注,如何减少二次污染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重视。国内现有生产方法制得的饮用水中铝含量比原水一般高1-2倍。饮用水中残留铝等含量高,原因可能是絮凝过程不完善,导致部分铝以氢氧化铝的微细颗粒存在于水中。采用强化絮凝净化法,改善絮凝反应条件,延长慢速絮凝时间等可有效地降低铝等含量。考虑到无机絮凝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人们研制开发出了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有机无机复合絮凝剂以品种多样和性能多元化占主导地位。作用机理主要与协同作用相关。无机高分子成分吸附杂质和悬浮微粒,使形成颗粒并逐渐增大;而有机高分子成分通过自身的桥联作用,利用吸附在有机高分子上的活性基团产生网捕作用,网捕其它杂质颗粒一同下沉。同时,无机盐的存在使污染物表面电荷中和,促进有机高分子的絮凝作用,大大提

高絮凝效果。我国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生产和应用已取得长足进展,最具有代表性的聚合氯化铝和聚合硫酸铁的研究,已居世界前列。

应用

聚合硫酸氯化铁铝(PAFCS)是其中之一,其有效铁铝含量(AL2O3+Fe2O3)大于22%,产品吸湿性强。研究表明:在聚合氯化铝的(PAC)的有效铝含量大于PAFCS有效铝铁含量的情况下,PAFCS在污水处理中有着比明矾更好的结果;在含油废水中及印染废水中PAFCS比PAC的效果均优,且脱色能力也强。絮凝物比重大、絮凝速度快、易过滤、出水率高,其原料均于工业废渣,成本较低,适合废水处理。

聚合聚铁硅絮凝剂也是其中之一,采用其处理生活污水,其处理效果及COD去除率均优于聚合铁,除浊率达99%以上,脱色率65%~70%,COD去除率达70%,同时可除去生活污水中的大部分氨氮和全部磷。

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也属于这类产品,它的生产原料氯化铝和氯化铁均是廉价的传统的无机絮凝剂,来源广、生产工艺简单,有利于开发利用。铝盐和铁盐的共聚物不同于两种盐的混合物,它是一种更有效地综合了PAC和FeCL3的优点,增强了去浊效果的絮凝剂。其中铝铁共聚复合絮凝剂中铁的含量及形态分布对絮凝性能的影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共聚物的pH值由PAC和FeCL3溶液的水解能力决定,对应溶液的pH值在其两种母液之间,视其中铝盐或铁盐含量的多少而定。

有机分子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它们应用前途广阔,发展非常迅速。已用于给水净化,水/油体系破乳,含油废水处理,废水再资源化及污泥脱水等方面;还可用作油田开发过程的泥浆处理剂,选择性堵水剂,注水增稠剂,纺织印染过程的柔软剂,静电防止剂及通用的杀菌、润滑剂等。

种类和性质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有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两大类。从化学结构上可以分为以下3种类型:(1)聚胺型-低分子量阳离子型电解质;(2)季铵型-分子量变化范围大,并具有较高的阳离子性;(3)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分子量较高,可以几十万到几百万、几千万,均以乳状或粉状的剂型出售,使用上较不方便,但絮凝性能好。根据含有不同的官能团离解后粒子的带电情况可以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非离子型3大类。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大分子中可以带-COO-、-NH-、-SO3、-OH等亲水基团,具有链状、环状等多种结构。因其活性基团多,分子量高,具有用量少,浮渣产量少,絮凝能力强,絮体容易分离,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好等特点,在处理炼油废水。

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非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是聚丙烯酰胺。它由丙烯酰胺聚合而得。

阴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聚丙烯酸、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酸钙以及聚丙烯酰胺的加碱水解物等聚合物。

苯乙烯磺酸盐、木质磺酸盐、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等共聚物。

阳离子型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2.4.1季铵化的聚丙烯酰胺

季铵化的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均是将-NH2经过羟甲基化和季铵化而得,可以分为聚丙烯酰胺阳离子化和阳离子化丙烯酰胺聚合。

聚丙烯酰胺(PAM)先与甲醛水溶液反应,酰胺基部分羟甲基化,其次与仲胺反应进行烷胺基化,然后与盐酸或胺基

化试剂反应使叔胺季铵化。

在碱性条件下,先由丙烯酰胺与甲醛水溶液反应,然后与二甲胺反应,冷却后加盐酸季铵化。产物经蒸发浓缩、过滤,得季铵化丙烯酰胺单体。

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衍生物

这类产品多是由丙烯酰胺与阳离子单体共聚合得到的。

两性聚丙烯酰胺聚合物

以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加入适量甲醛和二甲胺,通过曼尼兹反应合成出具有羧基和胺甲基的两性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

因为淀粉价廉来源丰富,其本身也是高分子化合物,它具有亲水的刚性链,以这种刚性链为骨架,接上柔性的聚丙烯酰胺支链,这种刚柔相济的网状大分子除了保持原聚丙烯酰胺的功能之外,还具有某些更为优异的性能。

由于大多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或其水解、降解产物有毒,且合成用丙烯酰胺单体有毒,能麻醉人的中枢神经,应用领域受到一定限制,迫使絮凝剂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

微生物

概述

国外微生物絮凝剂的商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应用前景诱人。如红平红球菌及由此制成的NOC-1是目前发现的最佳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很强的絮凝活性,广泛用于畜产废水、膨化污泥、有色废水的处理。我国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品尚未见报导。

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细胞壁代谢产物的絮凝剂、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剂和克隆技术所获得的絮凝剂。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物质为糖蛋白、粘多糖、蛋白质、纤维素、DNA等高分子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在105以上。

微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体或其分泌物提取、纯化而获得的一种安全、高效,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可以克服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本身固有的缺陷,最终实现无污染排放,因此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正成为当今世界絮凝剂方面研究的重要课题。

种类和性质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者早就发现,一些微生物如酵母、细菌等有细胞絮凝现象,但一直未对其产生重视,仅是作为细胞富集的一种方法。近十几年来,细胞絮凝技术才作为一种简单、经济的生物产品分离技术在连续发酵及产品分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絮凝功能的高分子有机物。主要有糖蛋白、粘多糖、纤维素和核酸等。从其来源看,也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因此它具有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一切优点。同时,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工作已由提纯、改性进入到利用生物技术培育、筛选优良的菌种,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高效的絮凝剂的研究,因此其研究范围已超越了传统的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研究范畴。具有分泌絮凝剂能力的微生物称为絮凝剂产生菌。最早的絮凝剂产生菌是Butterfield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1976年,Nakamura j.等人从霉菌、细菌、放线菌、酵母菌等菌种中,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以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uae)AJ7002产生的絮凝剂效果最好。1985年,Takagi H等人研究了拟青霉素(Paecilomyces sp.l-1)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PF101。PF101对枯草杆菌、大肠杆菌、啤洒酵母、血红细胞、活性污泥、纤维素粉、活性炭、硅藻土、氧化铝等有良好的絮凝效果。1986年,Kurane等

人利用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研制成功息生物絮凝剂NOC-1,对大肠杆菌、酵母、泥浆水、河水、粉煤灰水、活性碳粉水、膨胀污泥、纸浆废水等均有极好的絮凝和脱色效果,是目前发现的最好的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剂的分子质量、分子结构与形状及其所带基团对絮凝剂的活性都有影响。一般来讲,分子量越大,絮凝活性越高;线性分子絮凝活性高,分子带支链或交联越多,絮凝性越差;絮凝剂产生菌处于培养后期,细胞表面蔬水性增强,产生的絮凝剂活性也越高。处理水体中胶体离子的表面结构与电荷对絮凝效果也有影响。一些报道指出,水体中的阳离子,特别是Ca2+、Mg2+的存在能有效降低胶体表面负电荷,促进“架桥”形成。另外,高浓度Ca2+的存在还能保护絮凝剂不受降解酶的作用。微生物絮凝剂高效、安全、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在医药、食品加工、生物产品分离等领域也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

1城市污水

用从城市生活污水中分离出的具有絮凝、降解作用的高效混合菌群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可使污水COD 和BOD 的去

除率达到100 %1[0。]

2 建材废水

前者主要含有较多的黏土颗粒,后者除含黏土颗粒外,还有相当数量釉药。当添加NOC-1 后5 min,胚体废水的浊度从原来1.4 降低到0.043;釉药废水的浊度从17.2 下降到0.35;浊度去除率分别为96.6 %和97.9 %,可得到几乎透明的上清液1[2。]用红平红球菌产生的絮凝剂处理瓦厂废水,处理后的上清液几乎是透明的[13。]

3 其他应用

由于微生物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的特性,逐渐在食品废水处理中被采用,并达到了满意的效果。此外,微生物絮凝

剂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医院污水、石化废水、造纸废液、制药废水等多方面的处理过程中。

结语

性及残留量不再造成2 次污染,是今后絮凝剂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安全、无毒、高效的微生物絮凝剂大有取代传统絮凝剂的趋势,

工作原理

絮凝沉淀法是选用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和有机阴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铵(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去除废水中的大量悬浮物,从而达到水处理的效果。为提高分离效果,可适时、适量加入助凝剂。处理后的污水在色度、含铬、悬浮物含量等方面基本上可达到排放标准,可以外排或用作人工注水采油的回注水。

应用

1城市污水用从城市生活污水中分离出的具有絮凝、降解作用的高效混合菌群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可使污水COD 和BOD 的去除率达到100 %1。

2 建材废水在建材生产中会产生好多废水,例如钢材加工厂,不锈钢厂,保温材料厂,腻子粉加工厂,等建材都不分程度的出现污水,用絮凝剂可得到几乎透明的上清液。用红平红球菌产生的絮凝剂处理瓦厂废水,处理后的上清液几乎是透明的。

3 其他应用由于水处理絮凝剂具有安全、无毒的特性,逐渐在食品废水处理中被采用,并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此外,微生物絮凝剂还可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医院污水、石化废水、造纸废液、制药废水等多方面的处理过程中。

结语综上所述,从低分子到高分子、由无机到有机及微生物、由单一型到复合型是絮凝剂的发展走向。追求高效、廉价、及残留量不再造成 2 次污染,是今后絮凝剂研究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注意事项

絮凝剂在不良条件下发生的导致絮凝性能下降的变化,通称为降解作用(degradation),具体表现为分子量下降、溶液粘度降低、絮凝性能变差甚至失效。可能产生这种作用的因素很多。就此而言,高分子量的pam是相当“娇气”的物质。而且,pam的分子量越高,越容易产生这些变化,对有关的因素就越敏感。必须十分重视这个问题,否则再好的絮凝剂也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现代的聚丙烯酰胺产品的分子量很高,这是它具有良好絮凝性能的基础。但是这种絮凝剂的大分子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破坏,使它的性能大大下降。絮凝剂的配制和使用过程必须认真防止出现这个问题。导致pam溶液粘度和絮凝效能降低的主要因素有:1、机械的作用:高速搅拌或在溶液中施加强烈的机械剪切,都会使大分子断裂。如将pam溶液在离心泵内搅几秒钟,其分子量下降达75%。如用高速搅拌溶解或高速设备输送,都会明显降低它的分子量和絮凝性能。2、铁锈和铁化合物:在pam溶液中加入很微量(如2mg/l)的铁化合物(如fecl3),或微量的铁锈粉末,轻微搅拌使之分散,pam溶液的粘度和絮凝性能便大幅度降低。将pam溶液置于生锈的铁器中,4小时后粘度下降78%,絮凝效能大大降低。3、高温的作用:pam大分子对高温很敏感,如0.1%的pam溶液在80℃下放4小时,分子量由2100万降至760万,在50℃下放置亦降至1690万;分子量为1050万的pam,在80℃下放置4小时后分子量降到330万。如在30℃下,分子量下降很慢。若pam原来的分子量很低,如370万,则受热的降解很少。4、并存杂质的影响:pam溶液中如有悬浮杂质会降低它的粘度。无机离子特别是高价离子也有很大影响。如一种pam溶液的粘度为191厘泊,加入含na+100mg/l的nacl后,溶液粘度降至140,而加入含ca2+100mg/l的cacl2后,粘度降至30厘泊。5、其他:紫外线照射会使pam迅速降解,强烈照射4小时可使pam的分子量由1800万下降到1000万,溶液中存有氧化剂亦加速降解。pam的降解属于通过游离基的链式反应(free radical chain reaction),凡是能引发产生游离基的因素都会加速pam 的降解。氧和铁的反应能生成游离基,紫外线也是这样,都要注意避免。pam溶液的性能下降,部分是由于大分子形态的变化:由线形伸张的长链状变为收缩卷曲的球状。pam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负电基,它们互相排斥而使大分子呈伸展状态,分子较长并充分露出活性基团,善于起架桥联结作用,絮凝性能较好。但是如果pam 溶液中存有较多阳离子,它们在大分子负电基的周围形成双电层,就会减弱负电基之间的相斥力,使pam大分子转变成卷曲状态。离子浓度越高,这种影响越大。双价离子如ca2+不但较强烈地被负电基吸附,而且可能使两个负电基桥联起来,更增强了大分子的卷缩。这既造成了溶液粘度下降(球状大分子的溶液粘度比线状分子低很多),而且也降低了pam分子中羧基的有效活性,使絮凝性能明显下降。

结语

纵观絮凝剂的现状可以看出,絮凝剂的品种繁多,从低分子到高分子,从单一型到复合型,总的趋势是向廉价实用、无毒高效的方向发展。无机絮凝剂价格便宜,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虽然用量少,浮渣产量少,絮凝能力强,絮体容易分离,除油及除悬浮物效果好,但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应(致崎、致癌、致突变),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微生物絮凝剂因不存在二次污染,使用方便,应用前景诱人。微生物絮凝剂将可能在未来取代或部分取代传统的无机高分子和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和应用方兴未

艾,其特性和优势为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展示了一个广阔的前景。

作用

净水过程中加絮凝剂的作用是什么

絮凝剂主要有无机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都主要是处理各种污水用的,具体——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在处理炼油废水加入絮凝剂就是使水与杂质快速、比较彻底的分离开来

微生物絮凝剂作用

与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相比,微生物絮凝剂拥有絮凝范畴广、活性高、安全无毒、不污染环境等特色,而且使用条件细置,存在广谱絮凝活性,因而,能够普遍用于给水污水处理中。

⑴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主要包含畜产废水及其它一些食品及农厂废水,此类废水在生化处理之前正常添絮凝等预处理进程。微生物絮凝剂比SPA的絮凝动机更糟,借指没假如异时将微生物絮凝剂战大批SPA混杂先,错味精废水的预处理后果可退一步进步,且药剂的总投添质显明缩小。

⑵印染废水的穿色印染废水果其色泽浅,组总庞杂,露无染料、浆料、帮剂、纤维、因胶、蜡量、有机盐等多种物资,仍替邦内隐止产业废水乱理下的多少小困难之一。其处理易点一非COD高,而B/C值较老,可师化较差;二非色度高且组总庞杂。处理印染废水要害在于脱色,在各种处理方式外以絮凝法果其投资用度矮、装备占天多、处置容质小、脱色率高而被广泛采取。异聚铁种絮凝剂种相比微死物絮凝剂不仅具备良孬的絮凝积淀性能,而且存在良糟的穿色后果,在印染废火西无着正常絮凝剂不拥有的上风,絮凝剂。

⑶高淡度有机物悬浮废水的解决高淡度有机悬浮废水非一种不否熟化提系的废水,传统农艺正常采取化教絮凝及处理法。微熟物絮凝剂也否用于高岭洋、泥水浆、粉煤灰等水样处理外,在实验外通功用微师物絮凝及处理陶瓷厂废水,釉药废水战坯体废水。

⑷活性污泥解决零碎的效力常果污泥的轻提性能变差而下降,在活性污泥西参加微死物絮凝剂时,否使污泥容积指数能很速降落,预防污泥系絮,打消污泥收缩状况,主而恢回生性污泥重升才能,进步全部处置体系的效力。

息替一种故型的絮凝剂,微熟物絮凝剂有着良糟的利用远景,未普遍运用于高淡度无机废水的解决、染料废火的穿色、活性污泥的处理等宝物处置西,并显示了强盛的性命力。微死物絮凝剂未。

PAC使用方法

最佳设置方案如下:

1 先进行实验室分析,如果悬浮物质固液相面电位为阴性(一般情况下为阴性),可以采用PAC+CPAM方案。

2 确定PAC的用量:也需要先在试验室内做一个用量试验,确定PAC单独使用时的用量与去浊效果曲线。

3 如果PAC单独使用时候的最佳效果下添加量为A,则可以将实际使用量定为A值的1/4--1/3,而剩余的工作交给CPAM来完成。

4 试验室确定PAC与CPAM的添加比例:就是在PAC使用量为A值的1/3情况下,确定需要多少CPAM来将PAC 的凝聚效果桥联起来最合适。通过实验,确定PAC与CPAM的添加使用比例。

以上几步,将使污水处理企业获得最佳效果与最低的絮凝成本。

例如:如果1000方水消耗PAC量20KG时效果最佳,那么,实际上可以采用6KG的PAC来完成凝聚。而用200

克CPAM(一般为PAC用量的1/30)来完成原本14KGPAC才能完成的微小絮团的连接工作。在此配合中,PAC与CPAM 各自完成了自己的最得心应手的工作,并实现了最佳效益。

以上处理方法,也是一致公认的高效,低成本组合。

选择要领

废水处理中如何选择絮凝剂要根据具体行业的废水的特性来选择,同时还要看在哪个环节添加絮凝剂,做何用途。一般选择无机絮凝剂时要考虑废水的成分及PH 等,然后选择最适合的一种(铁盐、铝盐或铁铝盐、硅铝盐、硅铁盐等)。在选择有机絮凝剂时(比如:聚丙烯酰胺PAM),主要是看要用到阴离子聚丙烯酰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还是非离子聚丙烯酰胺。阴离子聚丙烯酰胺依据水解度不同一般分弱阴、中阴、强阴。

阳离子的选择一般用在污泥脱水方面,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选型很重要,城市污水处理厂一般用到中强阳离子聚丙烯酰胺,造纸、印染厂污泥脱水一般选择弱阳离子,医药废水一般选强阳离子等等。

每一种废水都有它自己独有的特性,非离子聚丙烯酰胺主要是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印染厂用到非离子PAM 的比较多。

所有的这些絮凝剂的选型都要根据试验才能确定,在试验中首先确定大致加药量,观察絮凝沉淀速度,核算处理成本,选择经济、适用的絮凝药剂。

选型规律

从絮凝剂的带电类型、电荷密度、分子量、分子结构剖析关于絮凝剂的分类情况,了解其概况,更加明晰的了解各种絮凝剂的应用情况,对污水絮凝剂的选择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1、絮凝剂的带电类型;

根据污水中颗粒的类型来选择絮凝剂带电性。一般来讲,絮凝剂的带电性选择应该遵循如下

原则;

利用带负电的絮凝剂来捕捉无机物颗粒

利带正电的絮凝剂来捕捉有机物颗粒

通常通过实验的方法才能比较准确的絮凝剂带电类型

2、絮凝剂带电电荷分布密度(离子度)

絮凝剂带电电荷分布的密度表示,在絮凝剂使用量最少的情况下,获得最佳的絮凝效果所需要絮凝剂所带的正电荷或者负电荷的数量。电荷分布密度与污泥类型相关,市政污泥的电荷分布密度通常是污泥中有机物含量的函数,而有机物含量通常又与挥发份的含量有关,挥发份含量越高,则需要带电量越高的絮凝剂。

3、分子量

分子量的选择取决于脱水处理所用设备的类型,同时分子量也表示了聚合物链的长度。对于离心机式的脱水处理设备:聚合物的分子量越大越好,因为在进行离心脱水处理工程中,絮团将受到一个很大的剪切力的作用。对于过滤式的脱水处理设备:选择分子量较低到中等分子量之间的絮凝剂就可以满足要求,同时可以得到一个良好的虑水功能。

4、分子结构

絮凝剂分子结构的选择取决于所要求的脱水性能。阳离子絮凝剂的分子结构分为:线性结构、支状结构、交联网状结构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不难发现,絮凝剂的选择是有很大的规律性的,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其规律,在日常应用中去总结,发现每一种废水都有其特定的那一种或几种絮凝剂可以满足污水处理絮凝或脱水状况。

应用

絮凝剂是目前污水治理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药剂,絮凝过程是污水处理工艺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按其化学成分可分为:无机盐类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用户可以依据废水性质不同进行合理选择。絮凝剂与废水处理设备相结合,使废水处理效果更加,有效解决了废水处理难题。

工作原理

絮凝沉淀法是选用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和有机阴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铵(PAM)配制成水溶液加入废水中,便会产生压缩双电层,使废水中的悬浮微粒失去稳定性,胶粒物相互凝聚使微粒增大,形成絮凝体、矾花。絮凝体长大到一定体积后即在重力作用下脱离水相沉淀,从而有效的去除废水中大量悬浮物和难以降解的物质,为了提高分离效果,可以适量加入助凝剂。

絮凝剂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有效的提升了污水处理速率,使废水处理效果显著。目前,该药剂在各行业废水处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确保经大型污水处理设备处理后的水质能够符合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有效防止了水污染现状的恶化,确保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生产工艺

(1)絮凝剂生产工艺一水解法。

共聚法相比,一般水解法制备的产物水溶性去屑因子(HD)不高,低于30%,理论上HD大于70%的产物应通过共聚法制取,该法对水解温度和事件有一定要求,同时水解过程中易发生大分子降解。天津大学的冀兰英等人采用水解剂NaOH、Na2CO3对水解法进行研究,发现NaOH不但有加速水解的作用,还有加深水解的作用。如果要值得低水解度(<10%)的胶乳可用NaOH为水解剂,要制中水解度(大于10%)的胶乳,最好用NaOH和Na2CO3共水解,从而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高水解值。近些年,高相对分子质量特别是超高相对分子质量丙烯酸、丙烯酰胺聚合物在三次采油方面具有无可争议的作用。与水解法相比,共聚法制得的AA/AM共聚物一般相对分子质量不高,水溶性不好,故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AA/AM共聚物多用水解法制备。季鸿渐、孙占维等人建立了丙烯酰胺水溶液聚合的潜在型引发体系,研究了在碳酸盐法聚合体系,添加不同量氨、尿素、EDTA-2Na,以及聚合体系PH值、单体浓度、聚合水浴温度对聚合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及其溶解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原因,解决了产物高相对分子质量与产生不溶聚合物之间的矛盾。李小伏、李绵贵采用非均相水解与反向悬浮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10的阴离子聚丙烯酰胺,研究了水解度与水解时间及体系PH值得关系、不同水醇比条件下水解度与时间的关系、水解度与温度的关系,获得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的反应条件。

(2)絮凝剂生产工艺二:水溶液聚合反应

(3)絮凝剂生产工艺三:反相乳液聚合

反相乳液聚合及反相悬浮聚合之前都需要制备反相胶体分散体系,即将单体水溶液借助搅拌分散或乳化剂的油相中,形成水/油(W/0)非均相分散体系,然后加入引发剂进行游离基聚合。1、水解法:

阴离子型絮凝剂(聚丙烯酰胺)质量指标: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指标名称指标

固含量% ≥90

分子量M 800-1800

残单含量% ≤0.2

水不溶物% ≤0.2

PH值7-8

水溶时间h 1-2

影响絮凝效果因素

影响絮凝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絮凝剂的种类、浓度、用量、混凝处理时的搅拌状况、ph值、温度及其变化等,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对策。

1、絮凝剂的种类和用量:对不同的废水应该选用不同的絮凝剂。絮凝剂的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絮凝的效果,过量与不足都将导致溶胶粒子的分散和稳定,因此都应该通过实验确定最佳投加量。

2、搅拌与反应时间的影响:把一定的絮凝剂投加到废水中后,首先要使絮凝剂迅速、均匀地扩散到水中。絮凝剂充分溶解后,所产生的胶体与水中原有的胶体及悬浮物接触后,会形成许许多多微小的矾花,这个过程又称混合。混合过程要求水流产生激烈的湍流,在较快的时间内使药剂与水充分混合,很合时间一般要求几时秒到2分钟。

3、ph值、碱度的影响:ph值对絮凝剂操作具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废水进行絮凝处理时,必须充分注意其有效的ph值范围。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对ph值的限制不太严格,但ph值偏小时对絮凝剂的絮凝效果有较大的影响。无机絮凝剂对废水的ph值比较敏感,由于絮凝剂水解反应不断产生氢离子,因此要保持水解反应充分进行。

4、温度的影响:水温对絮凝效果也有影响,无机絮凝剂的水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水温低时不利于絮凝剂的水解,水的黏度也与水温有关,如果水温低时水的黏度大,致使水分子的布朗运动减弱,不利于水中污染物质胶体的脱稳与絮凝,因而絮凝体形成不易。因此冬天絮凝剂使用量要比夏天多。温度升高有利于胶体间的碰撞而产生凝聚,但温度超过90摄氏度易使絮凝剂老化或分解产生不溶性物质,反而降低絮凝效果。

絮凝剂的种类之浅谈_靳侠侠

收稿日期:2008-08-04 作者简介:靳侠侠(1983-),女,工程师,E-mail:jxx8789@https://www.360docs.net/doc/216768959.html,. 絮凝剂的种类之浅谈 靳侠侠,张伟才 (海军4805工厂象山修船厂,浙江宁波315718) 摘要:絮凝剂技术是国家“863”和“九五科技攻关”重点项目。污泥固液分离中絮凝工艺对污泥分 离的前处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絮凝效果的好坏往往决定了后续流程的运行状况、最终出水水质和费用。按其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盐类絮凝剂、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微生物絮凝剂。 关键词:絮凝剂;种类;污水处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TQ0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8265(2009)01-0044-05 目前使用的絮凝剂按其来源及性质可分为无机絮凝剂、合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和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三大类。无机絮凝剂主要是铁盐和铝盐,这类药剂在使用过程中耗量较大,并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和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会产生不利影响;合成的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酞胺、 聚丙烯酸等具有用量少、絮凝速度快等优点,但这类高聚物的残余单体具有“三致”效应(致畸、致癌、致突变),因而使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相比之下,天然生物高分子絮凝剂,如壳聚糖、淀粉衍生物、明胶等,是从自然物质中提取并稍经化学改性处理的物质,这类絮凝剂无毒或低毒、无二次污染,但絮凝活性低,单独用于絮凝净化效果也不理想。现在提出一种新型的微生物絮凝剂。絮凝剂具有可降解某些高分子杂质,降低粘度,或能吸附、包合固体微粒等特性,可加速悬浮粒子的沉降,经滤过除去沉淀而获得澄清药液。吸附澄清技术还在饮料、酱油等食品的生产过程中广泛应用,尤其在中药制剂的工艺改进中及制剂分析中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无机盐类 1.1无机低分子絮凝剂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废水处理剂。与传统絮凝剂相比,它能成倍的提高效能,且价格较低,因而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目前日本、俄罗斯、西欧及我国生产此类絮凝剂已达到工业化、规模化和流程自动化的程度,加上产品质量稳定,无机聚合类絮凝剂的生产已占絮凝剂 总产量的30%~60%[1]。 无机低分子絮凝剂包括硫酸铝、氯化铝、硫酸铁、氯化铁等,其中硫酸铝最早是由美国开发的,并一直沿用至今的一种重要的无机絮凝剂。常用的铝盐有硫酸铝AL 2(SO 4)3·18H 2O 和明矾AL 2(SO 4)3·K 2SO 4·24H 2O,另一类是铁盐有三氯化铁水合物FeCL 3·6H 2O.硫酸亚铁水合物FeSO 4 ·17H 2O 和硫酸铁。无机絮凝剂的优点是比较经济、用法简单;但用量大、絮凝效果低,而且存在成本高、腐蚀性强的缺点。1.2简单的无机聚合物絮凝剂 这类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主要是铝盐和铁盐的聚合物。如聚合氯化铝(PAC )、聚合硫酸铝(PAS )、聚合氯化铁(PFC )以及聚合硫酸铁(PFS)等。无机聚合物絮凝剂之所以比其它无机絮凝剂效果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它能提供大量的络合离子,且能够强烈吸附胶体微粒,通过吸附、 桥架、交联作用,从而使胶体凝聚。同时还发生物理化学变化,中和胶体微粒及悬浮物表面的电荷,降低了δ电位,使胶体微粒由原来的相斥变为相吸,破坏了胶团稳定性,使胶体微粒相互碰撞,从而形成絮状混凝沉淀,沉淀的表面积可达200~1000m 2/g,极具吸附能力。 1.3改性的单阳离子聚合絮凝剂 除常用的聚铝、聚铁外,还有聚活性硅胶及其改性品,如聚硅铝(铁)、聚磷铝(铁)通过引入某些高电荷离子改性以提高电荷的中和能力;如聚硅酸硫酸铝(PASS)、聚硅酸絮凝剂(PSAA )等引入羟基、磷酸根等

聚合硫酸铝(新型絮凝剂)

新型絮凝剂聚合硫酸铝的研究及应用 杨叶毅卢建业梁伟杰冯蔚龙广东奇力士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摘要:以硫酸铝为原料,采用中和法研制新型絮凝剂聚合硫酸铝,进行了最佳碱化剂的选择,并确定了最佳碱化度、最佳聚合反应时间及最佳PH值,并针对聚合硫酸铝稳定性相对较差的缺点,进行了聚合硫酸铝稳定剂的筛选。通过对其性能研究表明,聚合硫酸铝在无论在絮凝性能上还是在投加量上都比传统的硫酸铝有更大的优越性,并且具有更宽广的对原水PH值的使用范围。同时,在相同条件下,聚合硫酸铝的除浊效果明显优于硫酸铝,比聚合氯化铝略好。 关键词:聚合硫酸铝絮凝剂水处理 1 前言 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用水量急剧增加,工业废水也相应增加,不论饮用水、工业用水,还是废水都必须经过处理才能使用或排放。水处理方法很多,如絮凝沉淀法、生化法、离子交换法等等。但应用最广泛、成本最低的处理方法还是絮凝沉淀法。 絮凝沉淀法的关键是絮凝剂,作为水处理方面的絮凝剂主要是无机絮凝剂和有机絮凝剂,无机絮凝剂主要有铁盐和铝盐两大类[1,2]。由于有机絮凝剂可能存在的毒性,加之其价格昂贵等原因,很少在净水处理上应用[3]。铁盐絮凝剂,其絮凝效果不错,但由于铁离子对饮用水及各种工业用水有着不良影响及其使用时对设备的强烈腐蚀性,在水处理上没有得到广泛应用[4]。在水处理方面,应用最广泛的还是铝盐絮凝剂,它主要有硫酸铝、聚合氯化铝等,但随着水处理工业的发展,对它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改善铝盐的絮凝效果和减少铝盐药剂的投加量,我们进行了聚合硫酸铝絮凝剂的研究。聚合硫酸铝絮凝剂在国外已有报道,但在国内,这方面的工作还相对较落后,因此积极研究和开发聚合硫酸铝絮凝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基本原理 2.1 以氢氧化钙为碱化剂 反应方程式为: nAl2(SO4)3·14H2O+(n×m/2)Ca(OH)2+xH2O 磷酸 [Al2(OH)m(SO4)3-m/2]n+( n×m/2)CaSO4↓

分散剂絮凝剂技术附件

工程简要 华亭中煦煤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 2、总则 2.1本技术附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保证提供符合本技术规格书和有关最新工业标准的产品。 2.2本技术附件所使用的标准如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发生矛盾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2.3卖方根据买方提供的数据单和技术要求,对其供货范围内的产品质量等承担 全部责任。 2.4买方为保证招标产品的质量所采取的一切技术手段,不能免除卖方在产品质量等应承担的全部责任。 2.5遵循本技术附件说明的任一条款均不能认为可以解除卖方对所供货物应承担的责任。2.6卖方的供货应遵循本技术附件提出的要求,如有偏离应取得买方的书面认可。卖方如果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附件的条文提出异议,买方可以认为卖方完全满足本技术附件的要求。 2.7买方有权因设计等原因对参数做局部的修改和调整。 3、技术要求 3.1煤样分析数据表:

3.2分散剂、絮凝剂技术指标要求 3.2.1名称:灰水分散剂 3.2.2作用:添加在由沉降槽溢流至灰水槽的灰水中及泵的入口管线,用来防止气化灰水系统和给水系统设备及管道结垢,防止堵塞,提高生产系统运行时间。 3.2.3技术要求: (1)按正常添加量约80ppm使用分散剂后能够有效的防止水系统结垢问题。 (2)分散剂能够有效地控制无机盐垢、金属氧化物和胶体沉积。 (3)分散剂阻垢性能优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耐氧化性, 不易水解,能耐较咼温度,热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咼温、咼硬、咼pH的水质条 件下具有良好的阻垢性能。 3.2.4系统灰水数据: 温度:45C?285E 压力:常压?6.5MPa 流量:w 560m3/h 3.2.5名称:絮凝剂 3.2.6作用:添加在气化渣水处理沉降槽中,用来沉降沉降槽内黑水中的固体颗粒,以得到悬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2015.05.13成绩: 班级:石工12-班学号:12021367姓名:善人教师: 同组者: 实验九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 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 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实验仪器、药品与材料 1. 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 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污水(在1L 水中加入60g 高岭土,高速搅拌20min 后,在室温下密闭养护24h) 四、设计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中用目视比色法观察絮凝剂的净水现象和作用效果,以表格形式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1、单独使用混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净化污水所需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2、单独使用助凝剂,测定实验条件下助凝剂的最适宜使用浓度。 3、助凝剂配合混凝剂使用,确定在助凝剂存在下混凝剂的最适宜浓度。 五、数据处理 计算净化污水所用混凝剂和助凝剂的最适宜质量浓度(用mg/L表示)。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与原始数据记录表 混 (滴) 凝 剂

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 摘要: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因其具有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等性质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并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和发酵工业。本文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进展,包括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微生物絮凝剂的分类及特点、结构、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絮凝能力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了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研究进展 絮凝剂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食品生产和发酵等工业中。一般把絮凝剂分为3 类:1、无机絮凝剂,如硫酸铝、聚合氯化铝、聚合硫酸铁等;2、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胺及其衍生物、聚乙烯亚胺、聚苯乙烯磺酸盐等;3、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如改性淀粉、聚氨基葡萄糖、壳聚糖、藻酸钠、几丁质和微生物絮凝剂[1]。 人们逐渐认识到:无机絮凝剂一般使用量较大,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如水中残留铝离子过多,不但对水生生物和植物有害,还可造成老年人的铝性骨病及痴呆症。铁离子虽对人体无害,但铁离子会使处理的水呈现红色,并刺激铁细菌繁殖,从而加速对金属设备的微生物腐蚀。目前使用的PAM 等高分子有机絮凝剂,通常价格昂贵,在水中的残留物不易降解,而且有些聚合物单体具有毒性和致癌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卫生及环境的关注,急需研究和开发絮凝效果好、价格低廉、易降解、环境友好、应用范围广、无二次污染的新型絮凝剂。 当今国内外对絮凝剂研究和发展方向是由无机向有机、低分子向高分子,单一向复合、合成型向天然型发展。基于生物多样性,开展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可以使水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菌体细胞及胶体粒子等凝集、沉淀的特殊高分子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新型、高效、无毒、廉价的水处理剂,近些年来受到极大关注, 有逐步取代传统絮凝剂的趋势[2]。 1 合成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 能产生絮凝剂的微生物有很多种类,细菌[3,5]、放线菌[4]、真菌[5]以及藻类[6]等(见表1)都可以产生絮凝剂。这些已经鉴定的絮凝微生物,大量存在于土壤、活性污泥和沉积物中,从这些微生物中分离出的絮凝剂不仅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和改进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还能用在微生物发酵工业中进行微生物细胞和产物的分离。 表1 一些能产生絮凝剂的微生物 微生物种类Microorganisms 絮凝剂主要成分Components of flocculats 细菌Bacteria Rhodococcus erythropolis蛋白质Protein Alcaligeues cupidus 酸性聚多糖Acid polysaccharide Pseudomouas sp 粘多糖Mucopolysaccharide Lactobacillus fermeutum 蛋白质Protein Flavobacterium sp 蛋白质Protein Zoogolea sp 氨基多糖Animopolysaccharide 放线菌Antinomyces Nocardia amarae 蛋白质Protein

絮凝剂投放方案

絮凝剂(氯化铝)投放方案 一、絮凝剂的选择情况 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由氢氧根离子的架桥作用和多价阴离子的聚合作用而生产的分子量较大、电荷较高的无机高分子水处理药剂,产品质量符合国家GB15892-2003标准。聚合氯化铝英文名称为:Polyaluminium Chloride,缩写为PAC ,产品外观为金黄色、土黄色、褐色、红色颗粒状,分子式如下:[AL2(OH)n CL6-n](n为1-5.m≤10)盐基度:B=n/6×100%,属于常用污水处理絮凝剂,针对项目所在地初期雨水的情况,选用的氯化铝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氯化铝基本情况表 二、聚合氯化铝的种类: 1、按聚合氯化铝中三氧化二铝的含量来划分聚合氯化铝可分为三种:含量为30%;含量为28%;含量为26%。 这三种有着不同的用途和使用范围,可根据自身的使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1)含量为30%:纯度较高可用于饮用水、除氟、除氯等特殊水质的处理。 2)含量为28%:可广泛用于生活、生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净化。 3)含量为26%:此种在价格上要便宜一点,也可根据需要合理采用。 2、按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可分为喷雾聚合氯化铝和固态聚合氯化铝。 喷雾聚合氯化铝由于产品和水之间有较大的接触面积,因此润湿性能比粉状产品好,净化水的速度明显高于粉状产品,广泛应用于电厂等水处理中。 固态聚合氯化铝也即我们最普遍使用的pac(板框压滤聚合氯化铝和滚筒干燥聚合氯化铝),有着较广泛的用途。 三、聚合氯化铝作用机理 聚合氯化铝在水中主要形态为AL13O4(OH)247+ ,混凝作用表现如下: a、水中胶体物质的强烈电中和作用。 b、水解产物对水中悬浮物的优良架桥吸附作用。

絮凝剂种类

絮凝剂种类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216768959.html, 1无机絮凝剂 无机盐类絮凝剂主要分为铝盐和铁盐,它们有很大的缺点:残留在水中的铝离子会导致二次污染;铁离子本身有颜色,并对设备有腐蚀作用,提高成本;投加量大,产泥量高,运行费用高.无机盐聚合物类絮凝剂效果好,残留在水中的铝、铁离子少,而且易生产、价廉、使用范围广,在我国实际用量占絮凝剂总量的80%以上. 2有机合成高分子絮凝剂 合成高分子絮凝剂投加量少,一般在2%以下,效果好,形成的絮体大,而且强度大,不易破碎,不增加泥量,降低热值,无腐蚀性.它分非离子型、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四种.常用有机絮凝剂有: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酸钠、聚氧乙烯、聚乙烯胺、聚乙烯磺酸盐等,其中聚丙烯酰胺的应用最多,占合成高分子絮凝剂的80%左右.然而这一类絮凝剂由于存在着一定量的残余单体丙烯酰胺,不可避免的带来毒性,所以限制了它的应用。高分子量聚丙烯酸钠属阴离子型絮凝剂,有强烈的絮凝作用而且无毒;对悬浮于水中的细微粒产生非离子性吸附,使粒子之间产生交联;对具有金属氢氧化物这类正电荷的胶体粒子更显示出其优良性能. 3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天然高分子絮凝剂易生物降解,本身或中间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具有选择性大、价廉、产泥量少等优点.若在生化系统中投加该类絮凝剂,可为城市污水处理后的回用提供符合要求的水质.另外淀粉磷酸酯和淀粉黄原酸脂也是良好的絮凝剂.壳聚糖、甲壳素类絮凝剂作为水处理剂在工业上已大量应用,美国主要用于给水及饮用水处理;日本主要用于水处理及污水处理,其中用于水处理的壳聚糖每年达500吨之多;我国改良了工艺,絮凝剂除了对水中的固体悬浮物(ss)有较好的絮凝作用外,还对水中的COD、色度和重金属离子等有较好的去除效果.由于该类聚合物具有无毒无味、抗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使其被大量应用于食品工业废水处理中,壳聚糖可使各种食品加工废水的固形物减少70%~98%. 4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产生的代谢产物,它是利用微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提取、精制而得的,是具有生物分解性和安全性的高效、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它主要由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多聚糖类、蛋白质,或是蛋白质和糖类参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能产生微生物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很多,它们大量存在于土壤、活性污泥和沉积物中.由于絮凝剂的分子量很大,一个絮凝剂分子可同时与几个悬浮颗粒结合,在适宜条件下迅速形成网状结构而沉积,从而表现出很强的絮凝能力.微生物絮凝性与分子结构、分子量、活性基团等多种内部环境因素有关,另外,外界环境因素如pH值、温度、离子种类、离子强度等对微生物絮凝剂的活性也有影响.微生物絮凝剂

絮凝剂技术文件

(一) 无机混凝剂 1.低分子无机混凝剂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简单无机型絮凝剂是铁系、铝系金属盐.主要有三氯化铁、硫酸亚铁和硫酸铝.三氯化铁(Fe:常用的是六水合三氯化铁(FeCl3?6H20)形成的矾花沉淀性好,处理低温水或低浊度水效果比铝盐好,适宜pH值范围较宽,但处理后水的色度比铝系的高,有腐蚀性. 硫酸亚铁(FeS04?H20)离解出的Fe2+只能生成最简单的单核络合物,不如二价铁盐那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硫酸铝(Al2(S04)3)是废水处理中使用最多的絮凝剂,使用便利,絮凝效果好,当水温低时水解困难,形成的絮体较松散,它的有效pH值范围较窄.明矶 (Al2(S04)3?的作用机理与硫酸铝同. 2.无机高分子絮凝剂无机离分子絮凝剂混凝效果高、价格低,有逐步成为主流药剂的趋势.我国此类絮凝剂的开发成绩显著.无机高分子絮凝剂的品种有阳离子型,如聚合氯化铝(PACL聚合硫酸铝(PAS)、聚合磷酸铝(PAP)、聚合硫酸铁(PFS)、聚合氯化铁(PFC)、聚合磷酸铁(PFP)、聚亚铁和阴离子型,如聚合硅酸〔PS〕. 聚合氯化铝(PAC):对各种废水都可以达到好的絮凝效果,能快速形成大的矾花,沉淀性能好,适宜的pH值范围较宽(pH在5-9之间),且处理后水的pH值和碱度下降较小.水温低时,仍可保持稳定的絮凝效果,其碱化度比其它铝盐、铁盐为高,因此药液对设备的侵蚀作用小. 聚合硫酸铁(PFS):混凝体形成速度快,密集且质量大且沉降速度快.尤其对低温低浊水有优良的处理效果,适用水体pH值范围(pH在4-11之间),腐蚀性小.实验表明,用聚铁净化水,可降低亚硝氮及铁的含量.因此,它是优良安全的饮用水混凝剂剂,有取代对人体有害的聚合铝混凝剂的趋势. 聚亚铁:可将高价金属离子还原成低价金属离子,且不需酸化.该混凝剂在水体中具有电荷中和与吸附架桥双重功能.与活性剂共用,可使胶体物质转变为混凝体,同时除去废水中的Cu、Zn、Ni等金属离子,成为高效电镀废水净化剂. 聚合硫酸铝(PAS):去除浊度效果显著,并有较广的温度使用范围和对原水的适用范围.不仅可处理工业用水,还可处理工业废水.聚合硫酸铝混凝剂国外已有报道.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中国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实验报告 实验日期: 2011/11/1 成绩: 班级:石工09-10 学号: 09021452 姓名:任 婷教师: 同组者:周霞 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絮凝剂(即混凝剂与助凝剂)净化水的现象,了解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性质。 2.掌握一种寻找絮凝剂最适宜质量浓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水的净化可使用各种絮凝剂。在絮凝剂中,能使水中泥沙聚沉的物质叫混凝剂。常用的混凝剂主要有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如羟基铝、羟基锆等,这些无机阳离子型聚合物可在水中解离,给出多核羟桥络离子,中和固体悬浮物表面的负电性。此外,也可用三氯化铁、三氯化铝和氧氯化锆等化学剂通过水解、络合、羟桥作用,形成多核羟桥络离子,起到羟基铝、羟基锆同样的作用。 混凝剂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混凝剂使用浓度过高将使泥沙表面吸附过量的铁离子而带正电,致使铁的多核羟桥络离子对它失去聚沉作用。因此,混凝剂的使用应有一个最适宜的质量浓度。 配合混凝剂使用,从而使它的净化效果提高、用量减少的物质叫助凝剂。助凝剂多是水溶性高分子。高分子的分子(或其缔合分子)可将被混凝剂聚结起来的泥沙颗粒进一步聚结,从而加快它的聚沉速度。常用的助凝剂有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钠羧甲基纤维素和褐藻酸钠等。 同样,助凝剂也并非用得越多越好。因助凝剂超过一定质量浓度,就可在水中形成网状结构,反而妨碍了泥沙颗粒的聚沉。因此,助凝剂的使用也有一个最适宜的浓度。 三、仪器、药品与材料 1.实验仪器 电子天平(感量0.001g)、具塞比色管、小滴瓶、小烧杯、温度计。 2.药品与材料 三氯化铁(化学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工业品)。

絮凝剂

聚合氯化铝[PAC] 分子式:[Al2OH)n Cl6-n·xH2O]m,式中m≤10,n=3—5 一、特性 该产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液体产品分为无色或淡黄色的透明或半透明液体。固体产品为黄色粉末状,易容于水,固体产品易吸潮结块。 二、用途 该产品在工业给水和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中,做为絮凝剂使用。最佳絮凝pH 范围在5-9以上,最好与碱性药剂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联合使用效果最佳。 注:工业具有的聚合氯化铝不检验砷和重金属 四、使用方法 该产品腐蚀性较强,投加设备需做防腐处理,操作人员应配备劳动保护用具。 五、包装、贮运 固体用内衬塑料袋、外套编织袋双层包装,内袋扎口或热合,外袋牢固封口。液体用塑料桶包装或玻璃钢罐贮存及运输。

聚合氯化铝铁 分子式:[Al2(OH)n Cl6-n]m·[Fe2(OH)n Cl6-n]m,式中n.m.N.M为整数。 一、特性 该产品为黄色和黄褐色粉末状固体,易容于水,有较强的架桥、吸附性能。 二、用途 该产品在工业给水合生活饮用水的净化处理中,做为絮凝剂使用。集铝盐铁盐絮凝剂优点于一体,是聚合铝和聚合铁的良好替代品。最佳使用pH在4~10.投加量根据原水水质而定。 四、使用方法 该产品腐蚀性较强,设备需做防腐处理,操作人员应配备劳动保护用具。 五、包装、贮运 用内衬塑料薄膜的编织袋包装,净重25kg。运输及贮存时应注意防水、防潮。禁止与有毒有害物质同运。 聚合硫酸铁[PFS] 分子式:[Fe2(OH)n(SO4)3-n/2]m,式中n≤2m=f(n) 一、特性 本厂产品为液体聚合硫酸铁,为红褐色的粘稠液体,相对相对密度(d420)1.450,水解后可产生多种高价和多络离子,对水中悬浮胶体颗粒进行电性中合,降低其电位,促使颗粒相互凝聚,同时产生吸附、架桥、交联等作用。该产品使用pH

新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研究

文章编号: 1001-227X(2002)03-0015-05 新型聚丙烯酰胺絮凝剂的研究 谭正德, 龙有前, 王碧莲, 李协成 (湖南工程学院化工系,湖南湘潭 411101) 摘要:研制出一种锌系复合絮凝剂和改性聚丙烯酰胺絮凝剂。介绍了其制备方法、絮凝剂中各组分的作用及反应条件的确定。通过实例研究了絮凝剂的投加量及絮凝pH值对絮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絮凝剂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无毒、无污染、净水效果好等优点。 关键词:聚丙烯酰胺; 絮凝剂; 锌系; 改性 中图分类号:TQ153.2 文献标识码:A Study of new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s TAN Zheng-de,LONG You-qian,W ANG Bi-lian,LI Xie-cheng (Chemical Dept.,Hunan Inst.of Engineerin g,Xiangtan411101,China) Abstract:New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ts were developed which include a zinc group composite flocculant and a modified polyacrylamide flocculan t.Preparation and componen ts of the flocculants mentioned above were de scribed,reacti on conditions for preparation were op timized as well.The effect of flocculating p H value and ad dition amount on flocculation results was ex empli f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locculants have strengths such as low cost,easy preparation,non-toxic,pollution free and good flocculation results. Keywords:polyacrylamide;flocculant;zinc group;modify 1 前言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的排放不断增加,对水处理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絮凝剂的发展经历了从铝系絮凝剂及铁系絮凝剂到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和改性高分子絮凝剂[1]。铝絮凝剂(如:硫酸铝,三氯化铝及聚合铝)中的铝所带来的危害较重,在人体中蓄积导致老年性痴呆、脑病、骨病、肾病、非缺铁性贫血、肝功能障碍、眼眶骨膜出血,卵巢萎缩、关节和支气管炎等。对水生物的毒害也比较严重,当含铝量高于0 2~0 5mg/L时,可使鱼致死;土壤中的铝过多,会抑制植物的生长,空气中的铝能使雨水的pH值降低,出现 酸雨,这些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所以铝系絮凝剂的应用受到限制,某些国家和地区已经禁止使用铝系絮凝剂处理饮用水。另外,铝系絮凝剂(尤其是聚合铝)制作工艺要求严格(反应温度、压力、时间要求严格控制)、成本高。铁系絮凝剂中含有Fe3+,Fe3+具有氧化性,对设备有腐蚀性,且处理过程难以控制,对某些水(尤其是有机物含量较多的水)易引起色度增加且无法絮凝等问题。而对于聚合铁,制作较复杂,周期长,且产品贮存性差,易水解沉淀分层而影响絮凝效果,另外,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如聚丙烯酰 收稿日期:2002-01-28

新型絮凝剂

新型絮凝剂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介绍了近年来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和应用现状,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进展,对产絮凝剂的微生物种类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絮凝反应条件、絮凝机理等研究近况。对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做了预测。微生物絮凝剂无毒无害无二次污染的特性使其应用前景明显优于普通絮凝剂。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应用 1 生物絮凝剂是具有高效絮凝活性的微生物代谢产物或化学改性天然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通过培养微生物的方法得到的一类新型絮凝剂,其化学成份主要是糖蛋白、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核酸等物质,分子量约为几十万以上。生物絮凝剂的研究始于20世纪5O年代,日本学者首先发现微生物培养液具有絮凝作用。1976年,J.Nakamura等人对能产生絮凝效果的微生物进行了专门研究,掀起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热潮。在水处理中,传统的化学絮凝剂不具有投加量多、产泥量大的特点,而且产生的化学污泥不易被生物降解,排放至水体中对人体健康和环境生态都具有潜在的危害作用。因此,化学絮凝剂在应用范围和使用条件上受到了限制,前景不容乐观。2O世纪7O年代以来开始研究开发的生物絮凝剂,是利用生物技术,对微生物进行发酵、抽提、精制而得到的一种新型水处理药剂。它不仅具有普通絮凝剂所具有的絮凝性能,还具有普絮凝剂所不具备的用量少、絮凝效果好、絮体易于分离、易生物降解、无二次污染、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生物絮凝剂的研制和应用已成为新型高效絮凝剂开发的热点和重点。目前已发现多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絮凝剂,其中对酱油曲霉 J、红平红球菌 J、拟青霉L6 等研究较详细。尽管目前已发现多种微生物能够产生絮凝剂,且有些能够产生特效絮凝剂,但絮凝剂用量大,成本高等问题给生物絮凝剂在工业上广泛应用造成了巨大障碍。资料表明,微生物絮凝剂絮凝高岭土的用量为(1~20)x 10-3,处理废水时用量更大。因此,寻找高效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提高絮凝活性,降低絮凝剂用量,是微生物絮凝剂能否在工业上推广的关键所在。 2 微生物絮凝剂的类型、特点 表1 具有絮凝性的微生物种类

关于编制液体絮凝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说明

液体絮凝剂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编制时间:https://www.360docs.net/doc/216768959.html, 高级工程师:高建

关于编制液体絮凝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说明 (模版型) 【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 核心提示: 1、本报告为模板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 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专 业 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 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1) 1.1项目概要 (1) 1.1.1项目名称 (1) 1.1.2项目建设单位 (1) 1.1.3项目建设性质 (1) 1.1.4项目建设地点 (1) 1.1.5项目主管部门 (1) 1.1.6项目投资规模 (2) 1.1.7项目建设规模 (2) 1.1.8项目资金来源 (3) 1.1.9项目建设期限 (3)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 1.3编制依据 (3) 1.4编制原则 (4) 1.5研究范围 (5)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 1.7综合评价 (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 2.1项目提出背景 (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 2.3.1促进我国液体絮凝剂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 2.4.1政策可行性 (10) 2.4.2市场可行性 (10) 2.4.3技术可行性 (11) 2.4.4管理可行性 (11) 2.4.5财务可行性 (11) 2.5液体絮凝剂项目发展概况 (12)

生物絮凝剂技术详版

精心整理 生物蛋白絮凝剂产品介绍 一、产品概述 生物蛋白絮凝剂生物蛋白絮凝剂是以动植物蛋白为原料,在生物工程提取的蛋白酶的催化作用下,经过酶催化合成、分级提纯,最终形成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产品纯度高、分子量大、分子量分布均匀,相比微生物絮凝剂,其可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填补了国内外工业化生产生物絮凝剂的空白。 动力粘度(25℃) 2000-12000cps,分子链线性程度≥ 95%,化学性质稳定,耐酸碱( pH5-11),适用温度范围广( 0- 50℃),极易溶于水,可生物降解。分子链上 有大量活性功能团,能有效与废水中的胶体颗粒表面产生氢键和范德华力,具有极强的吸附、架桥和网捕能力。生物蛋白絮凝剂还可与聚铝或聚铁产品协同使用,降低聚铝或聚铁的使用量,减少上清液中铁离子或铝离子的残留。 二、产品优势 1、高效广谱生物絮凝剂系列产品分子量高,分子链上携带大量活性功能基团,絮凝效果佳,不仅能大幅降低水体浊度和 COD,还具有优越的除臭、除磷和降 NH-N等功能。产品广泛应用于水处理行业的各个领域,对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养殖废水、饮用水原水及河道污水处理等领域均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除此之外,产品在活性污泥和煤泥水浓缩、尾矿处理、有色金属浮选等方面也具有显着效果。 2、环境友好生物絮凝剂性质稳定、不挥发、无毒无害,具有极好的生物降解性,使用在水中不存在二次污染。污水经絮凝沉淀后,上清液中基本无残留,上清可循环使用,属于环境友好型产品。 3、成层沉降 在絮凝沉淀时, PAM一般与水体中的胶体形成大颗粒而进行抱团沉降,压缩性较差,底泥含水率高,不利于污泥深度处理。生物絮凝剂产品通过电荷中和、吸附、架桥和卷扫作用与水中胶体颗粒形成紧密均匀的絮体,进行成层沉降,压缩性好,泥水分离界面清晰,能更大程度去除水中污染物。 三、生物絮凝剂的应用范围 1、污水处理污水处理可分为三级,一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的悬浮固体污染物,一般采用格栅法或混凝沉淀法。二级处理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 ( BOD、COD 物质),大多采用生化处理法,COD去除率可达 90%以上。如二级处理后,出水仍无法达到排放或回用标准,需进入三级处理,如活性炭吸附法、砂滤法、混凝沉淀法或膜过滤法等。由于混凝沉淀法占地面积小、工艺简单、投资小、运营廉价且效果显着,在污水一级处理或三级处理中应用非常普遍。相比传统絮凝剂 PAC和 PAM,生物絮凝剂具有高效广谱、环境友好、价格合理、使用简便等优势,可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处理中,包括城市生活污水、印染废水、造纸废水、食品加工废水、化工废水、含油废水以及河道污水等,充分发挥其降 COD、除浊、除色、除油等作用。尤其应用在市政污水、造纸废水的三级处理中,应用案例丰富,效果稳定,根据水质参数上下微调絮凝药剂配方即可。

絮凝剂在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絮凝剂在煤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王飞,邹立壮,陈正中,吴启才,郭亦欣,朱书全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E-mail:panther_wf@https://www.360docs.net/doc/216768959.html, 摘 要:本文介绍了煤泥水的性质及主要特点,并讨论了处理煤泥水常用的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情况。 关键词:煤泥水,絮凝剂 1.前言 煤泥水是由湿法选煤加工的煤矿选煤厂排放出来的工业尾水,其中含有大量的煤泥和泥砂, 大量排入水域,沉积水底,淤塞河道,污染了河水,它已成为重要的煤炭损失源之一,并对环境有较严重的污染1。 为了提高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在某些处理过程中往往用化学药剂来强化处理效果。而使用絮凝剂是水处理的主要途径之一2,3。因此,高效、价廉絮凝剂的开发应用至关重要,是选煤厂实现煤泥厂内回收、洗水闭路循环、保护环境的技术关键。同时,随着环境保护要求的日益提高,以及大量极细颗粒的存在, 使得煤泥水处理起来十分困难。尽管随着工艺流程及设备的不断改进这一现象已有所改观, 但是根据煤泥水的性质, 合理选择、使用絮凝剂对煤泥水处理仍十分重要, 特别是在对难净化煤泥水的处理中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对处理煤泥水常用的絮凝剂的作用机理及其应用情况做一简单介绍。 2.煤泥水的性质及主要特点4~6 煤泥水由煤和水组成, 其性质既与煤的性质有关又与水的性质有关, 并受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 主要有: 煤泥水浓度、粘度、灰分、化学性质及煤泥的粒度, 其中煤泥的粒度组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煤泥水沉降过程的难易程度, 且随着粒度变细及细粒含量的增多, 将使颗粒的布朗运动加剧, 煤泥水粘度增大, 颗粒间表面电荷斥力作用明显, 并使煤泥水具有某些胶体性质, 从而导致煤泥水很难自然澄清。一般情况下,地质年代较长的原煤所产生的煤泥水浓度低,处理比较容易,而对于那些年轻煤种,所产生的煤泥水不仅浓度高,而且粘度大、粒度小,处理非常困难。高浓度煤泥水难于处理的主要原因在于它是一个稳定体系,静置几天,甚至几个月也不会自然沉降。 煤泥水的主要特点是:浓度高,粒度细,灰分高,颗粒表面多数带负电荷,同性相斥,使得这些微粒在水中保持分散状态,它们在水中不仅受重力的作用,还受布朗运动影响。此外,煤泥水不但

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优点及作2

生物絮凝剂在污水处理中的优点及作用 郑爽 (重庆文理学院材料与化工系环境科学2班) 摘要:生物絮凝剂可使液体中不易降解的固体悬浮颗粒凝聚、沉淀的特殊高分子代谢产物,是由微生物产生的。一般利用生物技术,通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发酵、抽提、精炼而得到。传统絮凝剂在水处理中存在有毒、二次污染等缺陷。微生物絮凝剂是具有高效、廉价、无毒、无二次污染的水处理剂,可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废水处理。 本文将从什么是生物絮凝剂及其种类、传统絮凝剂存在的问题、生物絮凝剂的优点和它在污水中处理的相关例子及其作用来探讨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絮凝剂、生物絮凝剂、污水处理、 Biological flocculating agent on advantages and effec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Abstract: the biological flocculating agent can make the difficult degradation of solid suspended particles in the liquid, condensation, precipitation of special polymer metabolites are produced by microorganisms. The general use of biotechnology, through bacteria, fungi and other microbes fermentation, extraction, refining and get it. Traditional flocculant in water treatment defects toxic, secondary pollution, etc. Microbial flocculant is a efficient, cheap, nontoxic and no secondary pollution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water treatment, waste water treatment Keywords: flocculating agent, biological flocculating agent, sewage treatment,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水污染也越来越严重。污水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工程应用已经成为维系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絮凝技术作为众多水处理技术当中较为经济、简便的一种而广受人们的青睐。经济的快速发展引发了更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随着物理、化学、生物原理的各种污水处理工艺的出现,生物处理技术最为广泛的技术之一。由于传统的絮凝技术存在很多的不足,与其相比逐渐发展起来的生物絮凝技术更为经济环保。 1微生物絮凝剂 微生物絮凝剂(MBF)是由微生物产生的有絮凝活性的次生代谢产物,是一类可使液体中不易沉降的固体悬浮颗粒凝聚、沉淀的物质。微生物絮凝剂主要包括: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剂(如土壤、活性污泥中分离筛选得到的放线菌、细菌等)、利用微生物细胞壁提取物的絮凝剂(如提取酵母细胞壁得到的蛋白质、葡聚糖、甘露聚糖等)、利用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生的絮凝剂(如细菌的荚膜和粘液)和利用克隆技术所获得的絮凝剂。按化学组成不同可将其分为:糖蛋白、纤维素、蛋白质、脂肪、核酸等[5]。 到目前为止已报道的微生物产生的絮凝物质为糖蛋白、粘多糖、蛋白质、纤维素等高分子合物,其分子量一般在105以上。从化学组成上来看,微生物絮凝剂主要是微生物代谢产生的各种多聚糖、蛋白质,或者是蛋白质和糖类参与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多聚糖中有的是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而有的则是由多种糖单体聚合而成的杂多糖类。此外,有的微生物絮凝剂中还有无机金属离子,如Ca2+、Mg2+

水处理药剂概述及絮凝剂种类和特点

水处理药剂概述及絮凝剂的种类和特点 1 我国工业废水现状 我国对废水污染的治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先进处理技术经验的基础上,引进、消化并开发了大量的废水处理新技术,某些项目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新技术的投产运行为缓解中国严峻的水污染现状,改善水环境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中,化工、造纸、纺织及煤炭行业废水排放总和几乎占到一半,是工业废水排放大户。 近年来,我国工业废水处理量达到300-370亿吨,处理率约为62%,虽然已取得显著进步,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在当前国污水处理实际应用中,传统的、比较成熟的技术和设备还是以下几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1.1工业废水的物理处理 定义:应用物理作用没有改变废水成分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处理法。 操作单元:气浮、吸附、萃取、沉淀、过滤、磁选等。废水经过物理处理过程后不会改变污染物的化学本性,适用于简单的将污染物和水分离的情况。1.2工业废水的化学处理

定义:应用化学原理和化学作用将废水中的污染物成分转化为无害物质,使废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中和、化学沉淀、药剂氧化还原、臭氧氧化、电解、光氧化法等。污染物在经过化学处理过程后改变了化学本性,处理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化学变化。 1.3工业废水的物理化学处理 定义:废水中的污染物在处理过程中是通过相转移的变化而达到去除的目的的处理方法称为物理化学处理。 操作单元:混凝、气浮、吸附、离子交换、电渗析、扩散渗析、反渗透、超滤等。污染物在物化过程中可以不参与化学变化或化学反应,直接从一相转移到另一相,也可以经过化学反应后再转移。 1.4工业废水的生物处理 定义:是利用微生物的代作用氧化、分解、吸附废水中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有机物,并使其转化为无害的稳定物质从而使水得到净化的方法称为生物处理。 操作单元:好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生物处理过程的实质是一种由微生物参与进行的有机物分解过程,分解有机物的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其它微生物如藻类和原生动物也参与该过程,但作用较小。 2 水处理中使用的药剂种类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微生物絮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刘敏,张兴 作者简介:刘敏(1986-),女,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微生物絮凝剂 通信联系人:张兴(1964-),男,教授,重要从事环境生物技术的研究. E-mail: kuangdazh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16768959.html,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8) 摘要:微生物絮凝剂(MBF)是利用生物技术,从微生物或其分泌物中提取、纯化而获得的一种安全、高效,且能自然降解的新型水处理剂,微生物絮凝剂种类直接利用微生物细胞的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细胞提取物的絮凝剂、利用微生物细胞代谢产物的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可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饮料工业、生物制药、重金属废水处理及贵重金属回收与选择性絮凝选矿等方面。 关键词:微生物絮凝剂;絮凝;水处理;应用;进展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Microbial Flocculant Liu Min, Zhang Xing (Department of Chenistry,CUMT, JiangSu XuZhou 221008) Abstract: Microbial Flocculant (MBF) is to use biotechnology, is taken from microorganisms or their secretions extract, purification, then get a safe, efficient, and natural degradation of water dispose reagent and oakum of the main coagulant directly from the cells flocculant, using microorganisms's cell extract flocculant, using flocculant bring by microorganisms cell metabolism. Microbial flocculant widely applied in waste treatment and beverage industry, the biological waste treatment and pharmaceutical, the heavy metal waster water treatment , metal reclaim noble metal and selectivity flocculant mill run. Keywords:MBF;flocculate;water treatment;application;development 0 引言 微生物的絮凝作用首先是由路易斯·帕斯特于1876年在酵母菌中观察到的,两年后类似现象亦在细菌中发现。1976年J. Nakamura 等从霉菌、细菌、放线菌和酵母菌等214种菌株中筛选出19种具有絮凝能力的微生物,其中以酱油曲霉(Asperillussojae)AJ7002产生的絮凝剂效果最好。1985年H. Takagi 等研究了拟青霉属(Paecilomyces sp .I-1)微生物产生的絮凝剂,精制获得PF-101絮凝剂。1986年R. Kurane 等从能降解酞酸酯的微生物中筛选出日本旱田土壤中常见的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erythropolis),并利用该菌研制开发了絮凝剂NOC-1。该絮凝剂对大肠杆菌、酵母、泥浆水、河水、粉煤灰水、活性碳水、膨胀污泥、纸浆废水均有良好的絮凝和脱色效果[1~4]。 生物絮凝剂能絮凝处理的对象广泛,包括粉煤灰、活性污泥、木炭、墨水、泥水、饮用水、河低沉积物、高岭土、印染废水、果汁、细菌、酵母菌以及各种生产废水等。如现已研制成的生物絮凝NOC —1是以红平红球菌为主体,在Ca 2+存在下,对大肠杆菌、酵母、泥浆水、河底泥水、河底沉积物、粉煤灰、活性炭粉水、畜产废水、膨胀污泥、瓦长废水、纸浆废水、染料废水有极好的絮凝和脱色效果,该产品已商业化。生物絮凝对悬浊液絮凝速度快、用量少、效果好,对胶体、溶液均有较好的絮凝效果,对富含有机质的屠宰水等也有较好的絮凝、去色效果,而其它絮凝剂由于各自的特点在某些应用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不足之处是,生物絮凝的效果容易受到有毒物质的干扰,菌体生长受影响较多,因此,被处理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