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附答案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

(满分:116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岳阳楼记(46分)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3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4分)

(1)谪.守巴陵郡谪:(2)增其旧制.制: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4)横无际涯

..际涯:

(5)朝晖.夕阴晖:(6)南极.潇湘极:

(7)迁.客骚人迁:(8)连月不开.开:

(9)日星隐曜.曜:(10)樯倾.楫摧.倾:摧:

(11)薄暮冥冥

..怀乡去:国:..冥冥:(12)去国

(13)至若春和景.明景:(14)沙鸥翔集.集:

(15)锦鳞.游泳鳞:(16)岸芷汀.兰汀:

(17)长烟一.空一:(18)宠.辱偕.忘宠:偕:(19)把.酒临风把:(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

(21)或.异二者之为或: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百废具兴“”同“”,(2)属予作文以记之“”同“”,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5分)

(1)微.斯人古义:今义: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今义:

(3)越.明年古义:今义:

(4)增其旧制.古义:今义:

(5)是进亦忧,退.亦忧古义:今义: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醉翁亭记(45分)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4)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4分)

(1)蔚然

..而深秀者蔚然: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

(3)日出而林霏.开霏:

(4)云归而岩穴暝.暝:

(5)野芳.发而幽香芳:

(6)伛偻

..提携伛偻:

(7)泉香而酒洌.洌:

(8)山肴野蔌.蔌:

(9)杂然而前陈.者陈:

(10)宴酣.之乐酣:

(11)弈.者胜弈:

(12)觥.筹交错觥:

(13)峰回.路转回: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

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13分)

(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佳木秀.而繁阴()

(2)归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微斯人,吾谁与归.()

(3)乐山水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谓太守自谓.也()太守谓.谁()

(5)之山之僧.曰智仙也()名之.者谁()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4分)

(1)山.行六七里()

(2)翼.然临于泉上()

(3)名.之者谁()

(4)故自号.曰醉翁也()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三、湖心亭看雪(25分)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一处)(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拥.毳衣炉火拥:(2)余拏.一小舟拏:)

(3)雾凇沆砀

..更有此人焉得更:..沆砀:(4)焉得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2分)

(1)余.住西湖古义:今义: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今义: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2分)

(1)大雪.三日()

(2)与余舟一芥

..()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解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卷

(满分:116分考试时间:45分钟)

一、岳阳楼记(46分)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3分)

(1)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2)若夫/淫雨霏霏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4分)

(1)谪.守巴陵郡谪:贬官(2)增其旧制.制:规模

(3)予观夫巴陵胜.状胜:美好(4)横无际涯

..际涯:边际

(5)朝晖.夕阴晖:日光(6)南极.潇湘极:至、到达

(7)迁.客骚人迁:贬谪、降职(8)连月不开.开:指天气放晴

(9)日星隐曜.曜:光芒(10)樯倾.楫摧.倾:倒下摧:折断

(11)薄暮冥冥

..怀乡去:离开国:指国都..冥冥:昏暗(12)去国

(13)至若春和景.明景:日光(14)沙鸥翔集.集:停息

(15)锦鳞.游泳鳞:代指鱼(16)岸芷汀.兰汀:小洲

(17)长烟一.空一:全(18)宠.辱偕.忘宠:荣耀偕:一起

(19)把.酒临风把:持、执(20)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探求

(21)或.异二者之为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4分)

(1)百废具兴“具”同“倶”,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同“嘱”,嘱咐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5分)

(1)微.斯人古义:如果没有今义:细小

(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义:景象今义:观看

(3)越.明年古义:到今义:跨过(阻碍),跳过

(4)增其旧制.古义:规模今义:制度

(5)是进亦忧,退.亦忧

古义:指“处江湖之远”(或:处在僻远的江湖间,指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

今义:后退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他们)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恐怕会有所不同吧?

(2)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浮动的光像跳动的金子,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因外界环境和自己处境的变化而或喜或悲。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在朝廷做官就为百姓担忧,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就替君主担忧。

(5)微斯人,吾谁与归?

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二、醉翁亭记(45分)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4分)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4分)

(1)蔚然

..而深秀者蔚然:茂盛的样子

(2)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意趣,情趣

(3)日出而林霏.开霏:弥漫的云气

(4)云归而岩穴暝.暝:昏暗

(5)野芳.发而幽香芳:花

(6)伛偻

..提携伛偻:弯腰曲背,这里指老人

(7)泉香而酒洌.洌:清

(8)山肴野蔌.蔌:菜蔬

(9)杂然而前陈.者陈:陈列,摆开

(10)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11)弈.者胜弈:下棋

(12)觥.筹交错觥:酒杯

(13)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

(14)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临:居高面下

3.辨析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13分)

(1)秀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秀丽)佳木秀.而繁阴(茂盛)

(2)归云归.而岩穴暝(聚拢)太守归.而宾客从也(返回)

微斯人,吾谁与归.(投靠,依附)

(3)乐山水之乐.(乐趣)人知从太守游而乐.(欢乐)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意动用法,以……为乐)

(4)谓太守自谓.也(命名)太守谓.谁(为,是)

(5)之山之僧.曰智仙也(结构助词,的)名之.者谁(代词,代指醉翁亭)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4分)

(1)山.行六七里(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翼.然临于泉上(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3)名.之者谁(名词作动词,取名,命名)

(4)故自号.曰醉翁也(名词作动词,取名,称呼)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有一座亭子亭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于泉水之上,是醉翁亭啊。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醉翁的情趣不在喝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之中啊!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树林里的雾气散开,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这自暗而明、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的景象,就是山中的早晨和晚上。

(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

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密的绿荫;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5)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容颜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三、湖心亭看雪(25分)

1.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一处)(4分)

(1)湖中/人鸟声俱绝(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3)余/强饮三大白而别(4)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分)

(1)拥.毳衣炉火拥:裹、围(2)余拏.一小舟拏:撑(船)

(3)雾凇沆砀

..更有此人焉得:哪能更:还..沆砀:白汽弥漫的样子(4)焉得

3.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义。(2分)

(1)余.住西湖古义:人称代词,我今义:剩下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义: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今义:白色

4.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2分)

(1)大雪.三日(名词作动语,下大雪)

(2)与余舟一芥

..(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

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只小船,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在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6)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及答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侍弄(si)讷讷(應)脚踝(hudi) B. 拆散(chai) . 熬过(do) . 并蒂(tl) . C. 敲斜(qi) . 菌苔(dan) . 步履(10) . D. 分歧(q。 ? 徘徊(pdi) 搁下靂)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引人瞩目栩栩如生呼朋引伴流连忘返 B. 名列前矛杞人忧天汗流泱背再接再励 C. 笑逐眼开披蓑戴笠赏心悦目巧妙绝伦 D. 鳞次栉比通霄达旦按排工序鸦口无言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班上同学来自全省各地,大家的口语水平参差不齐,这让英语老师们有些头疼。 ? ? ? ? B.北京红黄蓝幼儿园的孩子被老师扎针、喂不明药品,这样的事情真是骇人听闻。 C.班会课上,主持人的提议深得人心,同学们都陋产附和。. D.期末考试前的复习应该有科学的计划,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从中国的简帛、埃及的莎草纸、欧洲的羊皮卷到今天的电子墨水屏,让人类的阅读载体不断演进,但人们对阅读的热爱,对精神世界的守望却从未改变。 B.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在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观影热潮,让该片屡屡赢得纪录电影的市场记录。 C.“一带一路”是中国首倡,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参与的“交响乐”,是各国共同受益的重要国际公共产品。 D.稷下学宫创立于2300年前,历经前后六代上下,是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学院之一。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 分)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注音及解释归纳汇总

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课文注音及解释归纳汇总 第1课《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隧洞suì dòng : 即隧道。 蜗行wō xíng : 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 淤滩yū tān : 淤泥形成的滩地。 驳船bó chuan : 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带动的船,用于运输货物(如煤、油木材或粮食);有时亦载客,通常由拖轮拖带。 簇新cù xīn : 极新;全新。~的大衣。 笑涡xiào wō : 脸颊上的小圆窝笑时深而明显。 喷薄pēn bó : 形容事物出现时气势壮盛,喷涌而起的样子:~欲出的一轮红日。 伤痕累累shāng hén lěi lěi : 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 第2课《梅岭三章》 阎罗yán luó : 即间罗王,也称“间王”,民间传说中掌管阴间的神。这里比喻凶恶残暴的人。 捷报jié bào : 胜利的消息:~频传。 血雨腥风xuè yǔ xīng fēng : 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取义成仁qǔ yì chéng rén : 即“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第3课《短诗五首》 漫漫màn màn : 指时间长久或空间广远的样子。~长夜。路途~。 装饰zhuāng shì: 1.在身体或物体的表面加些附属的东西,使美观:~品。~图案。她向来朴素,不爱~。 2.装饰品:建筑物上的各种~都很精巧。 舵手duò shǒu :1.操舵驾驶船的人。 2.比喻把握方向的领导者。 埋没mái mò :使显露不出来,不能发挥作用。 第4课《海燕》 苍茫cāng máng : 空旷辽远;没有边际。 高傲gāo ào : 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人;极其骄傲。 海鸥hǎi ōu : 海上常见的一种海鸟。 飞窜fēi cuàn :飞逐。 蠢笨chǔn bèn : 笨拙;不灵便的。 翡翠fěi cuì : -种珍贵的玉石,颜色多样,以绿色最为常见。 困乏kùn fá : 疲乏,疲倦。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卷及答案

2020年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卷及答案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1. 下列加点字字音、 字形全都正确的 一项是()。 A. 卷帙(zhi) 取缔(小) 聒(gud)噪 剑拔弩(时)张 . B. 撷(xi 。)取 . 发窘(jiOng) ? 羁绊(bdn) . 脍(kudi )炙人口 C. 剽(pido)悍 . 蓑(suO )衣 . 沉缅(midn) . 合辙(zho )押韵 D. 嗔(chen)视 . 蓬篙(hdo) ? 凛冽(英) ■ 引颈受戮(1。)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瞭亮 云筲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B. 贮蓄 狭隘 人声顶沸 瘦骨嶙峋 C. 战栗 怂勇 迫不急待 刨根问底 D. 感概 殉职 妄下断语 花团锦牍 3、 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妈妈在抽屉里翻来覆去好儿遍,可还是没有找到自己的身份证。 ? ? ? ? B. 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开始变得暴怒无常,他的母亲十分担忧。 C. 家住回龙村的向代惠,得了偏瘫,被界定为二级伤残,看见施工人员正在为 她提供免费无障碍改造服务,喜出望外。 ? ? ? ? D. 秋游结束后,同学们都回家写游记作业,可谓是各得其所。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 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 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 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蔵品近82 000多件。 5、 选出下列各句中运用修辞方法不同的一句( ) A. 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歟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 分)

部编版教材九年级下册语文字词梳理

九年级下册字词梳理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熏.黑(xūn) 隧.洞(suì) 蜗.行(wō) 干瘪.(biě) 淤.滩(yū) 驳.船(bó) 纤.绳(qiàn) 簇.新(cù) 胚.芽(pēi) 笑涡.(wō) 绯.红(fēi) 伤痕累.累(lěi) 迷惘.(wǎng) 薄bó喷薄 báo薄饼 bò薄荷 纤 qiàn纤绳 xiān纤细 旋 xuán旋即 xuàn旋风 台tái台风tāi台州 2.梅岭三章 伏(fú) 丛莽(mǎng) 旋(xuán) 旌旗(jīng) 阎罗(yán) 悬 (xuán) 诸君(zhū) 捷报 (jié) 血雨腥风(xīnɡ) 3.短诗五首 墓畔(pàn) 漫漫 (màn) 风雨吟(yín) 舵手(duò) 4.海燕 海鸥(ōu) 呻吟(shēn) 飞窜(cuàn) 蠢笨(chǔn) 胆怯(qiè) 翡翠(fěi) 掠起(lüè)号叫(háo) 困乏(fá) 熄灭(xī) 深渊(yuān)

蜿蜒(wān yán) 5.孔乙己 咸亨 ..(xián hēng) 荤.菜(hūn) 阔绰.(chuò) 砚.(yàn) 附和.(hè) 羼.水(chàn) 门槛.(kǎn) 蘸.(zhàn) 舀.(yǎo 打折.(shé) 绽.出(zhàn) 不屑.(xiè) 颓.唐(tuí) 6.变色龙 契诃 ..(qǐ gà..夫(qì hē) 蔑.(miè) 筛.子(shāi) 醋栗(cù lì) 乞丐 i) 魁梧 .子(zǎi) 洋溢.(yì) 恐吓.(hè) ..(péi chá猪崽 ..(kuí wú) 赔偿 7.溜索 腮(sāi) 呕(ǒu) 跺(duò) 绞(jiǎo) 鬃(zōng) 脑髓(suǐ) 一睹(dǔ)滇西(diān) 驮子(duò) 锱铢(zī zhū)黏汗(nián)盘桓(huán)顷刻(qǐng) 蓦地(mò)战战兢兢(jīng) 8.蒲柳人家 痱子(fèi) 擀面杖(gǎn) 腌臜(ā za) 捯气(dáo) 筵席(yán) 名讳(huì) 戏谑(xuè) 荣膺(yīng) 坍塌(tān tā) 呱呱坠地(gū) 两肋插刀(lèi) 嘬(zuō)剜肉(wān) 抡(lūn)烙(lào) 烟囱(cōng) 驾驭(yù) 掂量(diān) 9.鱼我所欲也 兼(jiān) 苟得(gǒu) 辟患(bì)一箪食(dān) 一豆羹(gēng) 弗(fú) 蹴(cù) 妾(qiè) 10.唐雎不辱使命 唐雎(jū) 怫然(fú) 免冠徒跣(xiǎn) 以头抢地(qiāng) 韩傀(gu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教材)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 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 教学方法:1.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一、导语设计 (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 (1)注音:干瘪(biě) 驳船(bó) 蜗行(wō) 胚芽(pēi) 迷惘(wāng) 隧洞(suì) 绯红(fēi) 淤滩(yū) 纤绳(qiàn)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文言文句式 1.省略句。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寒雪日”之前省略了介词“于”) (2)可以为师矣(“以”后面省略了代词“之”) (3)投以骨( 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4)一狼仍从( 省略了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5)场主积薪其中(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6)一狼洞其中(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7)屠乃奔倚其下( 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8)顾野有麦场( 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省略了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2.倒装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所似何”,像什么东西) (2)投以骨(“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3)意暇甚( 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4)身已半入( 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5)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3.判断句。 (1)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即”表示“这就是”,“也”在这里表加强判断语气) (2) 贤哉,回也!(“也”表判断) 二、文言文之古今异义 1.与儿女 ..讲论文义古义: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子女 2.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文章的义理今义:文章的意思3.去.后乃至古义:离开今义:到、往 4.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委屈、委托 5.元方入门不顾.古义:回头看今义:照顾 6.与人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 7.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用 8.不亦君子 ..乎古义:有才德的人今义: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9.可以 ..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许可10.饭疏.食,饮水古义:粗劣今义:疏通、疏散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背诵课文及译文汇总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文言文背诵课文及译文汇总 1、鱼我所欲也孟子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jiān),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wéi)苟(g ǒu)得也;死亦我所恶(wù),所恶(wù)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bì)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wù)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bì)患者何不为(wéi)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bì)患而有不为(wéi)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wù)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dān)食(shí),一豆羹(gēng),得之则生,弗(fú)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cù)尔而与之,乞人不屑(xiè)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wèi)宫室之美,妻妾(qiè)之奉,所识穷乏者得(d é)我欤(yú)?乡(xiàng)为(wèi)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宫室之美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qiè)之奉为(wéi)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wèi)所识穷乏(fá)者得(dé)我而为(wéi)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wèi)失其本心。 译文 鱼,是我所想要的东西;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种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鱼而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道义也是我所想要的东西。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我)会舍弃生命而选取道义。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但还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所以(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情。死亡是我所厌恶的,但还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所以有祸患(我)不躲避。如果人们没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么凡是可以保全生命的方法有什么不可以用的呢?如果人们没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事情,那么凡是可以躲避祸患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做的呢?按照这种方法可以生存却不采用,按照这种方法可以躲避祸患却不去做。是因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义),有比死亡更厌恶的东西(那就是不义)。不仅仅是贤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最新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总复习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1 春 一、作者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后定居扬州,故自称“扬州人”。1923 年发表长诗《毁灭》,震动诗坛。他的散文朴素缜密,清隽沉郁,以语言洗练、文笔清丽著称,极富有真情实感。 代表作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有《背影》《欧游杂记》《你我》,文艺论著有《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绿》《背影》《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 吹面不寒杨柳风:出处南宋的志南和尚《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二、文本研读 1.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1)盼春(反复和拟人的修辞) 第二部分(2-7 )绘春(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第三部分(8-10 )赞春(三个比喻) 2.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用了什么修辞? 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清新活泼的感情基调。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表现了对春天到来的急切盼望和喜悦之情。 3.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偷偷地”“钻”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写出不经意之间,春草已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之感。这样写是无意识、无感情的小草也似乎有了意识、有了感情。 4.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六个动词的连用,表现了人们在草地上的活动和感受,侧面写出了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5.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拟人。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竟相开放、互不相让的动态。 6.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7.花里带着甜味儿; 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儿。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秋实。 8.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一句从侧面衬托出春花的竟相开放,万紫千红,香味浓郁。一个“闹”字不仅写出了声音,也写出了情态,可以使人联想起蜜蜂嘤嘤嗡嗡,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忙碌着采蜜的情景。渲染百花争春的气氛,给人们呈现一幅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画面。 9.‘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引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春风和煦的特点。“抚摸”一词巧妙地表达了春风的温暖和柔情。这是从触觉的角度写春风的柔和。 10.“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比喻、拟人,写出春雨的细、密、多的特点。“斜织”“薄烟”形象的写出了轻盈、迷蒙的特点。渲染了春雨的轻柔、湿润。 11.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写出雨中植物新而亮的特点,“逼你的眼”突出草之青,激发读者的想象。 12.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 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这三句将视线由植物转到人,从白天写到傍晚。动静结合,有动景,有静景。“静默”一词最妙,运用拟人修辞,烘托出春雨中安静和平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意境。 13.“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句俗语激励人们抓紧大好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 三、中心思想 这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2 济南的冬天 老舍,满族,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笔名“舍予”“老舍”(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北京人,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收在《老舍文集》里。“舍予”是“舒”字的分拆:舍,舍弃;予,我。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舍予”“老舍”,就是他一生忘我精神的真实写照。 1.济南的冬天的总的特点是什么?(从文中找词语回答) 温晴(通过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2.课文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文章描写了济南的山、水、城、雪等景物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所选课文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或阐释美学观念,既富有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学习这些课文,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艺术修养。 《短文两篇》中《谈读书》和《不求甚解》这两篇短文都是谈论读书求知的。《谈读书》是英国哲学家、作家、科学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著作《随笔》中的一篇文章;《不求甚解》是一篇议论文,文章主要议论了“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即多次反复、虚心领会”这个道理。 《山水画的意境》一文通过品味山水画的意境,层层深入地论述了意境的重要性,以及全面认识客观对象和情感在意境中的重要性。 《无言之美》通过列举事例证明“言不必完全达意”和“无言之美”,表明说出来的越少,留着不说的越多,所引起的美感就越大、越深、越真切。 《驱遣我们的想象》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欣赏文艺作品的途径和方法,表明要想在鉴赏文艺时获得美感,就要驱遣我们的想象,得到人生的受用。 本单元的“写作”要求“修改润色”。这一写作主题,要求学生能掌握常用的修改作文的方法,并在修改作文时正确运用,使作文更出彩。 本单元的“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辩论”,通过对辩论的基本知识的学习,旨在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口语交际原则。进而在口语交际活动中完美表达自己的意见,建立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 教学措施 阅读议论文的要点,首先要弄清楚作者的观点是什么;其次要明白作者是用什么方法证明自己观点成立的;再次,看文章在结构和语言上的显著特点;最后,你对作者的观点是否认同,能否在此基础上提炼自己独特的观点,或者联系实际谈出深刻的感悟。因此,议论文的教学可以从“确定论点、找准论据、断定文章的论证方法、准确分析议论文的结构、体味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和逻辑性”这五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措施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切入: 1.赏读品味。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补充课内外背景资料、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对所学课文的探讨兴趣。在熟读文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课文学习,深度品鉴文章的趣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一字音、字形 一、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 朗润(rùn) 酝酿(yùn niàng) 鸟巢(cháo) 喉咙(hóu) 宛转(wǎn) 应和(hè) 嘹亮(liáo) 黄晕(yùn) 撑伞(chēng) 蓑笠(suōlì) 抖擞(sǒu) 胳膊(gēbo) 一髻(jì) 镶嵌(xiāng) 宽敞(chǎng) 贮蓄(zhù) 着落(zhuó) 湛蓝(zhàn) 唤醒(huàn) 暖和(huo) 摇篮(lán) 响晴(qíng) 安适(shì) 肌肤(fū) 秀气(xiù) 绿萍(píng) 水藻(zǎo) chénɡ(澄)清空líng(灵) 水mò(墨)画 lán(蓝)汪汪花bāo(苞) 静mì(谧) 高miǎo(邈) lì(莅)临 lìn sè(吝啬) 粗guǎng(犷) 菜qí(畦) 绿yīn(茵)茵 淅淅lì(沥)沥 jié(睫)毛干sè(涩) duō(咄)咄逼人 第二单元 瘫痪(huàn) 憔悴(qiáo cuì) 诀别(jué) 烂漫(màn) 沉寂(jì) 央求(yāng)

淡雅(yǎ) 絮絮叨叨(xù) 翻来覆去(fù) 捶打(chuí) 信服(fú) 领袖(xiù) 分歧(qí) 粼粼(lín) 嫩芽(nèn) 霎时(shà) 散步(sàn) 拆散(chāi) 委屈(qū) 牛棚(pénɡ) 庭院(tínɡ) 花bàn(瓣) xī(膝)盖笑xī(嘻)嘻 nì(匿)笑 dǎo(祷)告 mù(沐)浴 并dì(蒂) hàn dàn(菡萏) qī(攲)斜 yīn bì(荫蔽) zǐ(姊)妹 第三单元 确凿(záo) 菜畦(qí) 攒(cuán) 油蛉(líng) 桑椹(shèn) 斑蝥(máo) 秕谷(bǐ) 系(jì) 书塾(shú) 宿儒(rú) 蝉蜕(tuì) 厥(jué) 窦(dòu) 盔甲(kuī) 倜傥(tìtǎng) 拗(ǎo) 锡箔(xībó) 人迹罕至(hǎn) 人声鼎沸(dǐng) 珊瑚(shān) 蟋蟀(shuài) 敛(liǎn) 脑髓(suǐ) 陌生(mò) 倘若(tǎnɡ) 绣像(xiù) 搓捻(cuōniǎn) 企盼(qǐ) 难堪(kān) 自卑(bēi) 觅食(mì) 惭愧(kuì) 譬如(pì) 适宜(yí) 知趣(qù) 汗涔涔(cén)

(完整版)2019部编教材九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 语文教学计划 1、教学简析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为共分为六个单元。第一单元:学习诗歌,语言凝练,形式精致,讲究韵律和节奏,内容包罗万象。写作:学习扩写。第二单 元课文都是小说,题材多样,意蕴丰富,人物形象鲜明,读来令人难忘。写作:审题立意。综合性学习:岁月如歌——我们的初中生活。 第三单元是传统名篇,内涵丰富而深刻:有的论述人生的理性抉择, 有的记叙不畏强暴的故事,有的描述少年时求学的艰辛,有的则是不同时代词人们抒发的壮志豪情。阅读经典,在人生旅途中学会选择和坚持。写作:布局谋篇。第四单元:所选文章或谈论读书求知,或探讨欣赏 文艺作品的方法,或阐述美学观点,基友思想性,又蕴含艺术美。写作:修改润色。口语交际:辩论。第五单元:活动探究:演绎舞台故事。 任务一:阅读与思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任务三:演出与评议。 第六单元:本单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生活,有以弱胜强的 战争实例,有恳切诚挚的进谏忠言,有连类取譬的婉转讽劝,还有小写社会生活、抒发豪迈情怀的诗歌。学习本单元体会古人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写作:有创意的表达。 1

另外,在第三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儒林外史》,第六单元安排 了名著导读《简·爱》,在第三、六单元后安排了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2)学情分析: 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锤炼,九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积累较少,阅读面狭窄。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常用汉字都不能认识三分之一,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教育教学目标 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 1.知识积累与运用: (1)掌握九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能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2.阅读教学: (1)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 2

2020年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知识清单 一、易读错的字 元勋.(xūn) 氢.弹(qīng) 选聘.(pìn) 夐.(xiòng) 筹.划(chóu) 殷.红(yān) 弥.高(mí) 漂.白(piǎo) 迭.起(dié) 姓瞿.(qú) 抹.杀(mǒ) 上卿.(qīng) 岂.止(qǐ) 涉.猎(shè) 孰.若(shú) 遂.(suì) 邪.(yé) 即更.(gēng) 狂澜.(lán) 哺.育(bǔ) 捂.着(wǔ) 气氛.(fēn) 诧.异(chà) 惩.罚(chéng) 字帖.(tiè) 挚.痛(zhì) 嗥.鸣(háo) 亘.古(gèn) 默契.(qì) 田垄.(lǒng) 镐.头(gǎo) 辘.辘(lù) 污秽.(huì) 唧.唧(jī) 机杼.(zhù) 辔.头(pèi) 溅.溅(jiān) 燕.山(yān) 胡骑.(jì) 啾.啾(jiū) 朔.气(shuò) 金柝.(tuò) 忿.然(fèn) 倘.使(tǎnɡ) 絮.说(xù) 诘.问(jié) 惧惮.(dàn) 震悚.(sǒng) 粗拙.(zhuō) 荒僻.(pì) 取缔.(dì) 攥.(zuàn) 侮.辱(wǔ) 愧怍 ..(kuì zuò) 伛.(yǔ) 涎.水(xián) 蹿.上(cuān) 尴尬 ..(gān gà) 晌.午(shǎng) 胯.(kuà) 黏.性(nián) 自矜.(jīn) 丁卯.(mǎo) 商酌.(zhuó) 慎.重(shèn) 不懈.(xiè) 无垠.(yín) 辜.负(gū) 吞噬.(shì) 羸.弱(léi) 告罄.(qìng) 炽.热(chì) 负荷.(hè) 毋.宁(wú) 钦.佩(qīn) 舷.窗(xián) 俯瞰.(kàn) 无虞.(yú) 闲暇.(xiá) 募.金(mù) 倒掷.(zhì) 溯.流(sù) 啮.沙(niè) 譬.如(pì) 删.去(shān) 拖沓.(tà) 驿.路(yì) 倚.(yǐ) 喷.香(pèn) 修葺.(qì) 菌.子(jùn) 契.约(qì) 卸.却(xiè) 案牍.(dú) 濯.(zhuó) 迸.溅(bèng) 穗.(suì) 伫.立(zhù) 绽.放(zhàn) 忏.悔(chàn) 矜.持(jīn) 刹.那(chà) 赤裸.(luǒ) 猥.琐(wěi) 孱.头(càn) 岱.宗(dài) 鸡豚.(tún) 吟.(yín) 己亥.(hài) 决眦.(zì) 酒酿.(niànɡ) 妥帖 ..(ké sou) 恍.然(huǎng) 调羹 ..(tiáo gēng) ..(tuǒ tiē) 咳嗽 钥匙 ..(péng pài) ..(yào shi) 祈祷 ..(qí dǎo) 揩.桌子(kāi) 圮.于河(pǐ) 澎湃 疙瘩 ..(páng huáng) ..(kè hán) 彷徨 ..(ān jiān) 可汗 ..(gē da) 蚱蜢 ..(zhà měng) 鞍鞯 憎恶 ..尽瘁.(jū gōng cuì) 至死不懈.(xiè) ..(zēnɡ wù) 鲜.为人知(xiǎn) 鞠躬 九曲.连环(qū) 踱.来踱去(duó) 锲.而不舍(qiè) 目不窥.园(kuī)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无暇.及此(xiá) 群蚁排衙.(yá) 深恶.痛绝(wù) 夺眶.而出(kuàng) 怏.怏不乐(yàng) 毛骨悚.然(sǒng) 忧心忡.忡(chōng) 棹.数小舟(zhào) 湮.于沙上(yān) 如释.重负(shì) 悲天悯.人(mǐn) 忍俊不禁.(jīn) 心有灵犀.(xī) 海市蜃.楼(shèn) 潜.心贯注(qián) 慷慨淋漓 ..(lín lí) 气冲斗.牛(dǒu) 二、易写错的字 轻(氢)弹暑(署)名墓(奠)基羞瑰(愧) 功殒(勋) 狂斓(澜) 屏嶂(障) 捕(哺)育宣(喧)闹姹(诧)异澳(懊)悔字贴(帖) 梗(哽)住镰(赚)钱 泛褴(滥) 斑澜(斓) 怪蜒(诞) 默锲(契) 槁(镐)头污哕(秽) 机抒(杼) 金析(柝) 跌(迭)起深霄(宵) 咳簌(嗽) 步(涉)猎淌(倘)使惊赅(骇) 针炙(灸) 惧掸(惮) 结(诘)问粗绌(拙) 徨(惶)急取谛(缔) 荒辟(僻) 愧柞(怍) 诞(涎)水响(晌)午畴(筹)划派遗(遣) 迸贱(溅) 琼桨(浆) 疑(凝)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资料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 知识总结

资料一重点字音、字形

资料二重点词义

资料三古诗文名句 一、古诗词名句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山岛竦峙 其中;星汉灿烂 ..,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曹操《观沧海》) 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4.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5.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 6.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8.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9.自古逢秋悲寂寥 ..。【刘禹锡《秋词》(其一)】)..,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 12.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二、古文名句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刘义庆《世说新语·咏雪》) 2.“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刘义庆《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 3.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5.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 6.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1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3.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

(完整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字词专项2含答案.doc

专项复习 (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一、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1.: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花枝,比喻美丽的女子。招展,迎风摆动。 2.: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3.:形容人声喧闹,像水在鼎中沸腾一样。 4.: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5.: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 6.: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胜,完、尽。 7.: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睽睽,形容注视的样子。 8.:好像真有这回事似的。煞,极、很。介,这。 9.: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拈,抓、捏。 10.: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迁,改变。11.: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12.:指言语奇怪荒唐,不合常理。 13.: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 14.: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二、根据括号里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 .这是荒园,(少有人来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2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 3 .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长草木的地方 )上涌出的神秘泉水。 4 .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形容彼此相差很远 ) 。 5 .等它克服了这种心理障碍后,它马上变得活泼而(形容精神饱满,容光焕发 )起来。 三、选择题。 1.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这些小姑娘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更增添了节日欢快的氛围。 .... B.有些人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在他们发表见解的时候太咄咄逼人。 .... C.他在床上翻来覆去,试着强迫睡意到来。 ... D.这里人迹罕至,连草坪都被踩烂了。 .... 2.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他是一个喜欢随声附和的人,总是有很多自己的想法。 ....

新版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2020新版教材)

1.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 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重点:诵读,理解诗歌中新颖的意象所表现出的凝重的情感。 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方法:1. 诵读感悟法通过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深沉情感。2.联想想象法用于对诗中意象含义的把握。3.讨论点拨法用于对诗歌主题的分析。 教具准备:多媒体CAI 课件、投影仪、录音机教学过程 诵读,整体感知诗意,分析诗中意象含义,把握全诗的情感历程,探究诗歌主题。 一、导语设计 (一)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从《诗经》发轫,《楚辞》登程,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多的爱国诗人,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运相联系的。经 历了“文革”浩劫之苦的朦胧诗人舒婷,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将个体的“我”汇注于祖国的大形象,抒发了富有时代特征的一代人的严峻思考、深刻反省和顽强追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与传统一脉相承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 (二)同学们,我们为中国古典诗歌而自豪,因为它凝练、隽永,是多少年沉淀的精华。但这还不是中国诗歌宝库的全部。一批锦绣满腹、才华横溢的新一代诗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感受着新时代的清新气息,创作了一大批精彩华章,装点了中国以及世界诗坛的盛装。欣赏现当代诗歌,我们会得到另一种美的熏陶、情的感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朦胧诗人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去领略它别样的审美特征。(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烟》。她的诗被译成多国文字,介绍到西德、法国、美国、荷兰、日本、意大利、印度等国家。是新时期以来,最受青年欢迎的诗人。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1979年7 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压抑中释放出不定期的执情释出来的执情化验室作对祖国新兴的讴歌。 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新部编七上期末复习--期末综合试卷及答案

宿豫区实验初中2019-2020学年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 语文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第一部分(30分)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9分) 青春是一轮喷薄.(▲ ▲)浪中被卷走,从此一蹶不振;有些人却迎着风口、踏上澄chè(▲)的浪尖,上了岸,他们成功了。因为他们多了一份坚持。风口浪尖对于他们来说不是拌脚石,而是垫高自己的基石。、舞动青春,让我们在欢快的节拍里自由驰骋;舞动青春,让我们在自信的海洋中任意航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①喷薄.()②汹涛hài()浪③澄chè() (2)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你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改成②改成 (3)文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你的修改意见是(2分): (4)仿照前面两句形式,在文末再续写一句。(2分)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9分) ①得道者多助,。(《孟子》》) ②,洪波涌起。(曹操《》) ③自古逢秋悲寂寥,。( 《秋词(其一)》) ④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⑤,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⑥静以修身,。非淡泊无以明志,。(诸葛亮《诫子书》)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 ..的一项是()(3分) A.不管是那只家养的白鸭还是麝香鸭,都和真正的水鸭长得大相径庭 ....。

B.哪怕是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 ....。 C.对于各种手机游戏,一些同学沉溺其中,孤苦伶仃 ....,浪费了宝贵的青春时光。 D.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 ....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 A.卑鄙丑陋见利忘义狭隘都是充满贬义、厌恶情感的词语,称为贬义词。 B.凌乱悠闲激动清脆绿油油都是表示状态的形容词。 C.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个句子中有两组反义词。 D.怎样怎么样哪儿哪里这样自己都属于代词。 5.语文综合性学习。(6分)班级准备开展“我爱文学”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加下列活动: ①如果让你组织这项活动,你准备怎样使活动开展得生动活泼又富有成效?请简要写出你的设计方案。(2分) ②如果让你编辑一份“文学手抄报”,请你先为小报起一个有文学色彩的名称,并设计三个栏目拟定栏目名称。(4分) 小报名称:_________________ 栏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60分) 二、阅读《夜雨寄北》,回答6~7题。(6分) 夜雨寄北【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6.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与谭嗣同的《潼关》中“秋风吹散马蹄声”都写到了“秋”,点明了作诗的时节,你认为这两个“秋”所表达的情感是否一致,结合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3分) 7.虚实结合是中国古典诗歌中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法之一。李商隐实写“巴山夜雨涨秋池”的眼前之景,虚写将来与家人团聚后的情景,以此表达对远方家人的深挚思念。下列诗句中哪一项也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3分)

2019春部编新人教版教材语文九年级

九年级下册必背xx(17首) 1、渔家傲·xx 作者:xx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 2、xx·xx出猎 作者:xx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人的狂傲之气,左手牵着黄狗,右手托着苍鹰。随从的将士们头戴华美艳丽的帽子,身穿貂皮做的衣服,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报答全城的百姓都来追随我,我一定要像孙权一样射杀一头老虎给大家看看。

喝酒喝到正高兴时,我的胸怀更加开阔,我的胆气更加张扬。即使头发微白,又有什么关系呢?朝廷什么时候才能派人拿着符节来密州赦免我的罪呢?那时我定当拉开弓箭,使之呈现满月的形状,瞄准西北,把代表西夏的天狼星射下来。 3、破阵子·为xx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xx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到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战马像的卢一样,跑得飞快,弓箭像惊雷一样,震耳离弦。一心想完成替君收复国家失地的大业,取得世代相传的的美名。可惜已成了白发人! 4、xx xx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苦将侬强派作娥眉,殊未屑! 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 【译文】我在京城小住时日,转眼间就又到了中秋佳节。篱笆下面的菊花都已盛开,秋色明净,就像刚刚擦洗过一般。四面的歌声渐歇,我也终如汉之破楚,突破了家庭的牢笼,如今一个人思量着在浙江时那八年的生活况味。他们苦苦地想让我做一个贵妇人,其实,我是多么的不屑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