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代数及几何知识点概括

初中数学代数及几何知识点概括
初中数学代数及几何知识点概括

代数部分

一、实数

1.实数的分类

2.数轴 (1)数轴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相反数

(1)a 的相反数是 -a 。 (2)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 a +b=0 。 4.倒数

(1)a 与b 互为倒数,则a b=1; (2)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_ a b=-1_; 5.绝对值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它本身 ;0的绝对值是 0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它的相反数。 (2)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 这个数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 。 6.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若x 2=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2)??

???<=±>00

00a a a a (3)?????<-=>==00002

a a a a a

a a 7.有关实数的非负性: a 2≥0 , | a | ≥0 ,

0(a ≥0)

如果c b a ,,是实数,且满足0||2

=+

+c b a ,则有0,0,0===c b a 。

8.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 ×n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表示整数,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数字,所有的数

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有理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整数 分数

实数

正实数

0 负实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实数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有2个 且为 有1个 没有平方根

二、代数式

1.整式重要的性质 (1)乘法公式:

平方差:①2

2

()()a b a b a b -+=-

完全平方公式:② 2

2

2

()2a b a ab b +=++

③ 2

2

2

()2a b a ab b -=-+

(2)整式幂的运算性质:1)n m n m a a a +=?;2)(0)m n m n a a a

a -÷=≠;3)mn

n

m a

a =)(;

4)m

m

m

b a ab =)(;5)零指数:0a =1(a ≠0);(6)1

(0)m

m

a a a -=

≠ 。 三、方程及不等式

(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一般形式:)0(02

≠=++a c bx ax

※ 根的判别式:ac b 42

-=? 求根公式:)04(24222

,1≥--±-=ac b a

ac b b x

四、函数

(一) 一次函数

(1)定义:b kx y +=(0≠k )

图像如右图所示:

(2)图像: ??

???

?

???

???????<=>>00000000b b b k b b b k

(3)图像的性质:

0>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减小而减小); 0

(5)注意:一次函数b kx y +=与y 轴的交点为(0,b ),与x 轴的交点为(k

b

-,0)。

ac b 42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c b 42-=?=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ac b 42-=?<0 ,没有实数根

一、二、三象限

一、三

一、三、四 一、二、四象限 二、四 二、三、四

(二)反比例函数: (1)定义:x

k

y =

(0≠k ) (2)图像:(双曲线)???<>00k k

(3)性质:

0>k ,在每一个象限内.......,y 随x

0

k

x

(k>0)在第一象限内的图象如图,点M(x,y)是图象上一点,MP 垂直x 轴于点P , MQ 垂直y 轴于点Q ;

结论:

① 点 M(x,y) 是双曲线上任意一点, MP x =,OP y =

则矩形OPMQ 的面积是MP MQ x y xy k ?===g

② 11112222

MPO S MP OP x y xy k ?=

?===g (三)二次函数

(1)定义:c bx ax y ++=2

(0≠a );

由一般式可以直接写出顶点坐标为:(a

b a

c a

b

44,

22

--

) (2)顶点坐标

将一般式化为顶点式k h x a y +-=2

)(,则顶点坐标为),(k h (3)图像的性质:

① 当a >0时,图象有最低点,当a

b

x 2-=时,y 有最小值,为a b ac 442-;

当a b x 2-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a

b

x 2->,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② 当a <0时,图象有最高点,当a

b

x 2-=时,函数有最大值,为a b ac 442-;

当a b x 2-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a

b

x 2->,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4)根据图象判断c bx ax y ++=2

(0≠a )中a 、b 、c 的符号。

一、三象限

二、四象限

开口向上,

a >

0 a 由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决定

开口向下,a <0

b 由对称轴和a 决定;(左“同”右“异”) 补充:①b=0时,对称轴为y 轴;也即为顶点在y 轴上;

②若顶点在x 轴上,则有ac b 42

-=?=0;

c 决定了图象与 y 轴的交点位置;(注意: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c ) ) ac b 42-=?由抛物线与x 轴的交点个数决定:

、 ① 若抛物线与x 轴两个交点,则ac b 42

-=?>0;

② 若抛物线与x 轴有一个交点,则ac b 42

-=?=0;

③ 若抛物线与x 轴没有交点,则ac b 42

-=?<0;

(5)图象的平移:k h x a y +-=2

)( 平移口诀: 左上“+”、 右下“-” (6)求抛物线解析式的三种方法:

①已知抛物线上的三点,通常设解析式为c bx ax y ++=2

,用三元一次方程组去解得a ,b ,c ; ②已知抛物线顶点坐标(h , k ),通常设抛物线解析式为k h x a y +-=2

)(,代点求出a ; ③已知抛物线与x 轴的两个交点(1x ,0), (2x ,0),通常设解析式为))((21x x x x a y --=,再求a 。

五、概率与统计

(一)统计: (1)统计的相关概念:

1.总体:考察对象的全体。

2.个体:总体中每一个考察对象。

3.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一部分个体。

4.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

5.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

6.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大小依次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或最中间位置的两个

数据的平均数)

(2)统计的相关公式:

1.样本平均数:⑴)(1

21n x x x n

x +++=

Λ; 2.加权平均数:)(212211n f f f n

f x f x f x x k k

k =++++++=

ΛΛ

3.样本方差: ])()()[(1

222212

x x x x x x n

s n -++-+-=Λ; (二)概率 (1)事件分类

(2)求概率的方法:画树状图或列表 。

确定事件(包括不可能事件、必然事件)

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

几何部分

第一章:线段、角、相交线、平行线

一、直线:直线是几何中不加定义的基本概念,直线的两大特征是“直”和“向两方无限延伸”。

二、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直线的这条性质是以公理的形式给出的,可简述为: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三、射线:

1、射线的定义:直线上一点和它们的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2.射线的特征:“向一方无限延伸,它有一个端点。”

四、线段:

1、线段的定义:直线上两点和它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2、线段的性质(公理):所有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

五、角

1、角的两种定义:一种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要弄清定义中的两个重点①角是由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②这两条射线必须有一个公共端点。

2.角的平分线定义:一条射线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六、角的分类:

(1)锐角:小于直角的角叫做锐角

(2)直角:平角的一半叫做直角

(3)钝角: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4)平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止位置和起始位置成一直线时,所成的角叫做平角。

(5)周角:把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顺着一个方向旋转,当终边和始边重合时,所成的角叫做周角。

(6)周角、平角、直角的关系是:l周角=2平角=4直角=360°

七、相关的角:

1、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2、互为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平角,这两个角做互为补角。

3、互为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一个直角,这两个角叫做互为余角。

4、邻补角:有公共顶点,一条公共边,另两条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做互为邻补角。

注意:互余、互补是指两个角的数量关系,与两个角的位置无关,而互为邻补角则要求两个角有特殊的位置关系。

八、角的性质

1、对顶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九、相交线

1、斜线:两条直线相交不成直角时,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斜线。它们的交点叫做斜足。

2、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

条直线互相垂直。

3、垂线:当两条直线互相垂直时,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4、垂线的性质

(l)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己知直线垂直。

(2)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垂线段最短。

十、距离

1、两点的距离: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的距离。

2、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3、两条平行线的距离:两条直线平行,从一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点向另一条直线引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平行线的距离。

十一、平行线

1、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3、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5、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6、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于另一个角的两边,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互补。

第二章:三角形

一、关于三角形的一些概念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一条线段(顶点与内角平分线和对边交线间的距离)

2、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的中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中点间的距离)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线也是一条线段(顶点到对边的距离)

二、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有两条边相等的叫等腰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则叫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边叫腰,另一边叫底边,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底角,两腰的夹角叫项角。

三角形接边相等关系来分类:

??

?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

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不符合定理的三条线段,不能组成三角形的三边。

三、三角形的内角和

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由定理可知,三角形的二个角已知,那么第三角可以由定理求得。

由定理可以知道,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中,只可能有一个内角是直角或钝角。 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三角形按角分类:

?

?

?

?????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斜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三角形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三角形的外角。

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四、全等三角形

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三角形。

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对应顶点, 互相重合的边叫对

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全等用符号“≌”表示

△ABC ≌△A `B`C`表示 A 和 A`, B 和B`, C 和C`是对应点。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五、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1、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注意:一定要是两边夹角,而不能是边边角。

2、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3、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角角边’域“AAS”)

4、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由边边边公理可知,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三角形的稳定性。 注意:边边角”或“角角角”都不能保证两个三角形全等。

5、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以简写成 “HL”) 六、角的平分线

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由定理1、2可知: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可以证明三角形内存在一个点,它到三角形的三边的距离相等这个点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心)

七、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推论1: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推论2: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八、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这两个角所对的两条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动”)。

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3: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O°,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九、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十、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二如果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轴对称,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这条直线叫对称轴。 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也叫轴对称。

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十一、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c b a =+2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 2

2

2

c b a =+,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第三章:四边形

一、多边形

1、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连结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2、多边形的边:组成多边形的各条线段叫做多边形的边。

3、多边形的顶点:多边形每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多边形的顶点。

4、多边形的对角线:连结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5、多边形的周长:多边形各边的长度和叫做多边形的周长。

6、多边形的角:多边形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内角,简称多边形的角。

7、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角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8、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内角和等于(n -2)180°。

9、多边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n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10、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相等。

特殊的正多边形内角:正三角形60度、正四边形90度、正五边形180度、正六边形120度、正八边形135度

二、平行四边形

1、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4、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5、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说明:

(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性质和判定是研究特殊平行四边形的基础。同时又是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或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的重要方法。

(2)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即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性质,又是平行四边形的一个判定方法。

三、矩形

1、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通常也叫做长方形)

2、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3、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4、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说明:

要判定四边形是矩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个直角(这是用定义证明)

法二:只需证出三个角都是直角。(这是判定定理1)

法三:先证明出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相等(这是判定定理2)四、菱形

1、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

3、菱形的性质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4、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5、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说明:

要判定四边形是菱形的方法是:

法一:先证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有一组邻边相等。(这就是定义证明)。

法二:先证出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再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这是判定定理2)

法三:只需证出四边都相等。(这是判定定理1)

五、正方形

1、正方形: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2、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3、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4、正方形判定定理1: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矩形是正方形。

5、正方形判定定理2:两条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注意:要判定四边形是正方形的方法有

方法一:第一步证出有一组邻边相等;第二步证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第三步证出是平行四边形。(这是用定义证明)

方法二:第一步证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第二步证出是菱形。(这是判定定理1)

方法三:第一步证出对角线相等;第二步证出是菱形。(这是判定定理2)

六、梯形

1、梯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梯形的底:梯形中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通常把较短的底叫做上底,较长的边叫做下底)

3、梯形的腰:梯形中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

4、梯形的高:梯形上底到下底的距离叫做梯形的高。

5、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做直角梯形。

6、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7、等腰梯形性质定理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8、等腰梯形性质定理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9、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l。:在同一个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10、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研究等腰梯形常用的方法有:化为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或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和一矩形;或作对角线的平行线交下底的延长线于一点;或延长两腰交于一点。

七、中位线

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结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说明:三角形的中位线与三角形的中线不同。

2、梯形的中位线:连结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中位线。

3、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4、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八、多边形的面积

说明:多边形的面积常用的求法有:

(1)将任意一个平面图形划分为若干部分再通过求部分的面积的和,求出原来图形的面积这种方法叫做分割。

(2)将一个平面图形的某一部分割下来移放在另一个适当的位置上,从而改变原来图形的形状。利用计算变形后的图形的面积来求原图形的面积的这种方法。叫做割补法

第四章:相似

一、比例线段

1、比:选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 、b 的长度分别是m 、n ,那么就说这两条线段的比是a :b =m :n (或

n

m b a =) 2、比例: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

d

c b a = 3、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

d

c

b a =,那么ad =b

c 逆命题也成立 二、相似三角形

1、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2、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k ,叫做相似比(或叫做相似系数)。

3、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

(1)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就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2)判定定理2: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和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 (3)判定定理3: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

(4)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 5、相似三角形的性质:

(1)相似三角形性质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

(2)相似三角形性质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 (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第五章:三角函数

一、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是直角

1、正弦:把锐角A 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正弦,记作c a A =

sin 2、余弦:把锐角A 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做∠A 的余弦,记作c b

A =cos

3、正切:把锐角A 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做∠A 的正切,记作b

a

A =tan

0< sinA < l ; 0<cosA <l

4、锐角的正弦和余弦之间的关系: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如果A 和B 是互余的两个角) 那么sinA =cosB ;cosA =sinB 5、三角函数值的变化规律

(1)当角度在0°— 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正切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

(2)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6、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公式 (1)1cos sin 2

2

=+B A ;(2) tanA =

A

A

cos sin 7.一些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30度、60度、90度)

第六章:圆

一、圆的基本要素

(1)圆心与半径: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圆心相同,半径不等的圆是同心圆,半径相等的圆是等圆。

(2)弦:连结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叫做弦,直径是经过圆心的弦,是圆中最长的弦。

(3)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圆弧,简称弧。弧分三类:半圆、劣弧、优弧。其中小于半圆的弧叫做劣弧,大于半圆的弧叫做优弧。 二、圆心角与圆周角

(1)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和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关系: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圆周角与半圆或直径: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圆的直径。

(4)圆周角与同弧或等弧: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三、圆的对称性

(1)圆是中心对称图形,圆心是它的对称中心,圆具有旋转不变性 (2)圆也是轴对称图形,经过圆心的任意一条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①垂直于弦②经过圆心③平分弦④平分弦所对的优弧⑤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具备②③条件时,应注意平分的弦不是直径)

知道其中的任意两个条件就可以得到其他三个结论 四、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三角形的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三角形的内心是三角形角平分线的交点,内心到三边的距离相等 五、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1、点和圆的位置关系

如果圆的半径为r ,已知点到圆心的距离为d ,则

2、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相离、相切、相交

(1)相离:直线与圆没有公共点

(2)相切:直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1)与圆有唯一公共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2)经过半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切线的性质:

(1)切线与圆只有一个公共点

(2)切点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3)切线垂直于过切线的半径

3、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相交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外离

相离

内含

相切内切

(1)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S= C=

(2)弧长计算l=

(3)扇形面积的计算S= 或S=

(4)圆锥侧面积、全面积的计算

①决定圆锥形状的元素:圆锥的大小由圆锥的底面圆半径和高决定,进行计算时有时要用到圆锥的母线

母线:把圆锥底面圆周上的任意一点与圆锥顶点的连线叫做母线

②圆锥的侧面积就是弧长为圆锥底面的周长,半径为圆锥的一条母线的长的扇形面积。

③圆锥的全面积就是它的侧面积与它的底面积的和

S全=S扇形+S底面积

(5)圆中常见的辅助线

①遇到直径时,一般要引直径上的圆周角

②遇到切线时,一般要引过切点的半径

第七章尺规作图

(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

(3)作角的平分线

(4)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5)已知三边作三角形

(6)已知两边及其夹角作三角形

(7)已知两角及其夹边作三角形

(8)已知底边及底边上的高作等腰三角形

(9)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第八章视图与投影

(1)物体在光线下的照射下,会在地面上或者墙面上留下它的影子,这种现象就是投影。(2)太阳的光线可以看作平行的,像这样的光线照射在物体上,所形成的投影叫做平行投影。(3)一般的,两个直立于地面的物体在阳光下的投影,或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个物体,它们的平行投影及物体顶端的投影线,分别组成直角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4)观察点所在的位置叫作视点,由视点发出的线叫作视线,看不到的地方叫作盲区。

(5)三视图:从正面得到的视图叫作主视图,从上面得到的视图叫作俯视图,从左面得到的视图叫作左视图。

(6)中心投影:探照灯、手电筒、路灯的光线可以看作是从一点发出的,像这样的光线形成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

第九章图形的对称、平移、旋转

1、图形的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作对称点。

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一条直线对称,那么,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点所连的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图形的平移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由一个位置沿某个方向移动到另一个位置,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平移。

性质: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经平移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各对应点所联结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3、图形的旋转

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过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叫作旋转,这个定点叫作旋转中心,转过的这个角叫作旋转角。

性质:在平面内,一个图形经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原来图形之间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

距离相等,每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成的角都是相等的角,它们都是旋转角。

4、中心对称

如果一个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度后能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叫做关于这个点对称,简称中心对称。这个点叫作这两个图形的对称中心。

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的对称点、对应线段分别叫做关于对称中心的对称点、对应线段。在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结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5、位似图形

两个相似的多边形,如果它们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相交于一点,我们就把这样的两个图形叫作位似图形。这个交点叫作位似中心,这时的相似比叫作位似比。

初一数学代数式知识点概括

第四章代数式 用字母表示数的规范格式: 1.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相乘,或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省略不写,或用“.”来代替。 2. 当数和字母相乘,省略乘号时,要把数字写到前面,字母写后面。如:100a或100?a,na或n?a。 3. 后面接单位的相加式子要用括号括起来。如:(5s )时 4. 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 5.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带分数要写成假分数的形式。 面积公式: 正方形面积=边长X 边长 长方形面积=长X宽 三角形面积= 圆形面积= 周长公式: 三角形周长=三边之和 正方形周长=边长×4 长方形周长=(长+宽)×2 圆的周长= 行程问题 路程=时间×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价格问题 总价=单价×数量 单价=总价÷数量 数量=总价÷单价 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同运算符号连接而成的数学表达式——代数式(单个字母和数字也是代数式) 列代数式时要注意 (1)语言叙述中关键词的意义,如“大”“小”“增加”“减少” “倍”“几分之几”等词语与代数式中的运算符号之间的关系.

(2)要理清运算顺序和正确使用括号,以防出现颠倒等错误,例如“积的和”与“和的积”“平方差”“差的平方”等等 (3)在同一问题中,不同的数量必须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代数式的值:一般地,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单项式:由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相乘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叫做单项式,如0,1,a -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多项式:由几个单项式相加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多项式的次数: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单项式、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注意:特别强调1 , x y x x y - + 等分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不是整式。 同类项:多项式中,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所有常数项也看做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法则: 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符号。

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 除了课堂上的学习外,数学知识点也是学生提高数学成绩的重要途径,本文为大家提供了初三数学几何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一定帮助。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初中几何公式:角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初中几何公式:三角形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2020年初中数学代数式的变形与代数式的求值练习题

代数式的变形与代数式的求值 (时间:100分钟 分数: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x ,13,23xy ,12x+12y ,xy -2,a π 中,单项式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2.x 的5倍与y 的差等于( ) A .5x-y B .5(x-y ) C .x-5y D .x 5-y 3.用正方形在日历中任意框出的四个数一定能被( )整除 A .3 B .4 C .5 D .6 4.现规定一种运算:a*b=ab+a-b ,其中a 、b 为常数,则2*3+1*4等于( ) A .10 B .6 C .14 D .12 5.已知一个凸四边形ABCD 的四条边长依次是a 、b 、c 、d ,且a 2+ab-ac-bc=?0,?b 2+bc-bd-cd=0, 那么四边形ABCD 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梯形 6.若m 2x 2-2x+n 2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则mn 的值为( ) A .1 B .2 C .±1 D .±2 7.某商店有两个进价不同的计算器都卖了64元,其中一个赢利60%,?另一个亏本20%,在这次买卖中这家商店( ) A .赔38元 B .赚了32元 D .不赔不赚 D .赚了8元 8.要使22969 m m m --+的值为0,则m 的值为( ) A .m=3 B .m=-3 C .m=±3 D .不存在 9.已知23x ++23x -+22189 x x +-的值为正整数,则整数x 的值为( ) A .4 B .5 C .4或5 D .无限个 10.已知有理数a 、b 满足ab=1,则M=11a ++11b +,N=1a a ++1b b +的大小关系是( ) A .M>N B .M=N C .M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目录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 第一章有理数(1) 第二章整式的加减(3)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4) 第四章图形的认识初步(5) 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6) 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6) 第六章平面直角坐标系(8) 第七章三角形(9) 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2)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13)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3)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14)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14) 第十二章轴对称(15) 第十三章实数(16)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17)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18) 八年级数学(下)知识点(19) 第十六章分式(19)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20)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21) 第十九章四边形(22)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3) 九年级数学(上)知识点(24) 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24) 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根式(25) 第二十三章旋转(26) 第二十四章圆(27)

第二十五章概率(28) 九年级数学(下)知识点(30) 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30) 第二十七章相似(32) 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33)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34) 1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②???????????????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知识点 一、选择题 1.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五角星按照一定规律所组成的,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n 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为( ) A .31n - B .3n C .31n + D .32n +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前4个图形中五角星的个数得到规律,即可列式得到答案. 【详解】 观察图形可知: 第1个图形中一共是4个五角星,即4311=?+, 第2个图形中一共是7个五角星,即7321=?+, 第3个图形中一共是10个五角星,即10331=?+, 第4个图形中一共是13个五角星,即13341=?+, L ,按此规律排列下去, 第n 个图形中一共有五角星的个数为31n +,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图形类规律的探究,观察图形得到五角星的个数的变化规律并运用解题是关键. 2.下列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2323a a a += B .326a a a ?= C .824a a a ÷= D .326()a 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同底数幂的计算法则 【详解】 解:A 、不是同类项,无法进行合并计算; B 、同底数幂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原式=5a ; C 、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原式=6a ; D 、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原式=6a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就是同底数幂的计算法则.在运用同底数幂的计算的时候首先必须将各幂的底数化成相同,然后再利用公式来进行计算得出答案.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在进行逆运算的时候很多同学容易用错,例如:m n m n a a a +=+等等. 3.观察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已知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250、251、252、、299、2100,若250=a ,用含a 的式子表示这组数的和是( ) A .2a 2-2a B .2a 2-2a -2 C .2a 2-a D .2a 2+a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等式:2+22=23-2;2+22+23=24-2;2+22+23+24=25-2,得出规律:2+22+23+…+2n =2n+1-2,那么250+251+252+…+299+2100=(2+22+23+…+2100)-(2+22+23+…+249),将规律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 解:∵2+22=23-2; 2+22+23=24-2; 2+22+23+24=25-2; … ∴2+22+23+…+2n =2n+1-2, ∴250+251+252+…+299+2100 =(2+22+23+...+2100)-(2+22+23+ (249) =(2101-2)-(250-2) =2101-250, ∵250=a , ∴2101=(250)2?2=2a 2, ∴原式=2a 2-a . 故选:C . 【点睛】 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发现其中的规律,并应用发现的规律解决问题.解决本题的难点在于得出规律:2+22+23+…+2n =2n+1-2. 4.如图,由4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与中间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若大正方形面积是9,小正方形面积是1,直角三角形较长直角边为a ,较短直角边为b ,则ab 的值是( )

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点汇总一

初中平面几何知识点汇 总一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平面几何知识点汇总(一)知识点一相交线和平行线 1.定理与性质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2.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5.平行线的判定: 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判定3: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知识点二三角形 一、三角形相关概念 1.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要点:①三条线段;②不在同一直线上;③首尾顺次相接. 2.三角形中的三种重要线段

(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三角形的中线:在一个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3)三角形的高线: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限度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①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c>a,c+a>b. ②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故同时满足△ABC三边长a、b、c的不等式有:a>b-c,b>a-c, c>b-a. 注意:判定这三条线段能否构成一个三角形,只需看两条较短的线段的长度之和是否大于第三条线段即可 三、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三边确定了,那么它的形状、大小都确定了,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就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例如起重机的支架采用三角形结构就是这个道理. 四、三角形的内角 结论1: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表示:在△ABC中,∠A+∠B+∠C=180° 结论2:在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互余. 注意:①在三角形中,已知两个内角可以求出第三个内角 如:在△ABC中,∠C=180°-(∠A+∠B) ②在三角形中,已知三个内角和的比或它们之间的关系,求各内角. 如:△ABC中,已知∠A:∠B:∠C=2:3:4,求∠A、∠B、∠C的度数. 五、三角形的外角 1.意义: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2.性质: ①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与与之相邻的内角互补 六、多边形

初中代数必须记住的知识点

初中代数必须记住的知识点 (运算及基本定义部分) 一、代数式 1、代数的特点是:用字母表示数是代数的一个重要特点。 2、加法的交换律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3、乘法的交换律是: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4、代数式中出现乘号时,通常写成“.”或省略不写,但数字与数字相乘还是要写成“×”。 5、又有数字又有字母的代数式,数字写在前面。 6、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一般写成分数形式(被除数做分子,除数做分母)。如:a÷b写成a/b; ah÷2写成:ah/2。 7、加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

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即:a+b+c=(a+b)+c=a+(b+c)。 8、乘法结合律是: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即:abc=(ab)c=a(bc)。 9、乘法的分配律是: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这两个加数相乘,再把积相加。即:a(b+c)=ab+ac。 10、列代数式就是: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事,往往需要先把问题中与数量有关的词语,用含有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的式子表示出来,也就是列出代数式。 11、代数式的值是:用数字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的结果,就叫代数式的值。 12、代数里常用的公式: (1)、路程s、速度v、时间t的关系:s=vt v=s/t t=s/v (2)、梯形面积公式:上底b,下底a,高h,面积s, s=1/2(a+b)h (3)、正方形面积公式:面积s,边长a s=aa 或 s=a2,正方形的周长:C=4a。 (4)、长方形的面积公式:面积S,长a,宽b, S=ab , 长方形的周长:C=2(a+b) (5)、三角形的面积公式:面积S,底a,高h, S=1/2ah 园的半径R,面积S,面积:S=πR2周长:C=2πR。 (6)、环形面积S=πR2—πr2(R 表示圆环的外半径,r

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代数式的相关概念

知识点总结 一、代数式的定义: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1)单个数字与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与公式、等式的区别是代数式中不含等号,而公式和等式中都含有等号;(3)代数式可按运算关系和运算结果两种情况理解。 三、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为整式。 1.单项式:数与字母的积所表示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单项式的次数。特别地,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在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四、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五、代数式书写要求: 1.代数式中出现的乘号通常用表示或者省略不写;数与字母相乘时,数应写在字母前面;数与数相乘时,仍用号; 2.数字与字母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时,一般按照先写数字,再写单项式,最后写多项式的书写顺序.如式子(a+b)2a 应写成2a(a+b); 3.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再与字母相乘; 4.在代数式中出现除法运算时,按分数的写法来写; 5.在一些实际问题中,有时表示数量的代数式有单位名称,如果代数式是积或商的形式,则单位直接写在式子后面;如果代数式是和或差的形式,则必须先把代数式用括号括起来,再将单位名称写在式子的后面,如2a米,(2a-b)kg。 六、系数与次数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知识点总结78点中考数学几何压轴题

中考数学几何专题知识点总结78点中考数学 几何压轴题 1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全集汇编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全集汇编 一、选择题 1.如图1所示,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将其沿线剪开,正好可以剪成完全相同的8个长为a ,宽为b 的小长方形,用这8个小长方形不重叠地拼成图2所示的大正方形,则大正方形中间的阴影部分面积可以表示为( ) A .2()a b - B .29b C .29a D .22a b -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图1可得出35a b =,即53 a b =,图1长方形的面积为8ab ,图2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阴影部分的面积即为正方形的面积与长方形面积的差. 【详解】 解:由图可知,图1长方形的面积为8ab ,图2正方形的面积为2(2)a b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2(2)8(2)a b ab a b +-=- ∵35a b =,即53 a b =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2 22(2)()39 b b a b -=-= 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完全平方公式,根据图1得出a ,b 的关系是解此题的关键. 2.下列各式中,运算正确的是( ) A .632a a a ÷= B .325()a a = C .223355= D 632=【答案】D 【解析】 【分析】 利用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二次根式的加法和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计算. 【详解】

解:A 、a 6÷a 3=a 3,故不对; B 、(a 3)2=a 6,故不对; C 、和不是同类二次根式,因而不能合并; D 、符合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正确. 故选D . 3.一种微生物的直径约为0.0000027米,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 A .62.710-? B .72.710-? C .62.710-? D .72.710? 【答案】A 【解析】 【分析】 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科学记数法所使用的是负指数幂,指数由原数左边起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前面的0的个数所决定. 【详解】 解:0.0000027的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2的前面有6个0,所以指数为-6,由科学记数法的定义得到答案为62.710-?.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绝对值小于1的正数科学记数法表示,一般形式为10n a -?. 4.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1ab ab -= B 3=± C .222()a b a b -=- D .326()a 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实数的平方根、幂的乘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以及完全平方公式. 【详解】 解: A 项,2ab ab ab -=,故A 项错误; B 3=,故B 项错误; C 项,222()2a b a ab b -=-+,故C 项错误; D 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32236()a a a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 (1)实数的平方根只有正数,而算术平方根才有正负.

初中代数知识点总整理

初中代数知?识整理简化?版 一、实数 1、实数概念 () ?????? ?? ?????????????????????????? ??????????????010010001.02722、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π① ?? ? ??<=>000 a a a ②负实数零正实数实数(没有最大实?数、也没最小实?数) 2、性质(哪个数的××等于他本身?)8种 ①倒数 a 1 1=?b a ()0≠a ②相反数a - 0=+b a )0(1≠-=a b a ③绝对值 a ≥0 到原点的距?离 ?? ? ??<-=>=000 0a a a a a a 它本身(或相反数) ④平方2 a ≥0 ⑤立方3a 三句话 ⑥平方根a ± 三句话 ⑦算术平方根?)0(0≥≥a a ⑧立方根3a 三句话 3、数轴 ①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②数轴上的点实数一一对应 ???→← ③如何读数轴? 大小 绝对值大小? ④两点间距离? B A x x AB -=

4、比较大小 ①正数>0>负数 ②两个正数,绝对值大就?大 ③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④无理数一般?采用平方法? 5、近似数 ①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记?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 ②有效数字 ③精确到×位 7、计算步骤(计算步骤的?清晰性、计算结果的?预见性) ①看 运算符、括号、几段 ②想 法则、简便计算(连加减\连乘除\乘法分配律?、乘法公式顺?逆使用)、个人注意点? ③定 定顺序、分段定符号?、定绝对值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知识点总复习

人教版初中数学代数式知识点总复习 一、选择题 1.已知:()()22x 1x 32x px q +-=++,则p ,q 的值分别为( ) A .5,3 B .5,?3 C .?5,3 D .?5, ?3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此题可以将等式左边展开和等式右边对照,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即可得到p 、q 的值. 【详解】 由于()()2x 1x 3+-=2x 2-6x+x-3=2 x 2-5x-3=22x px q ++, 则p=-5,q=-3, 故答案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多项式乘多项式的法则,根据对应项系数相等求解是关键.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222x y x xy y -=-- B .224a a a += C .226a a a ?= D .()2224xy x y =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直接利用合并同类项法则以及积的乘方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完全平方公式分别化简求出答案. 【详解】 解:A.、()2222x y x xy y -=-+,故本选项错误; B.、2222a a a +=,故本选项错误; C.、224a a a ?=,故本选项错误; D 、 ()2224xy x y =,故本选项正确;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完全平方公式,熟练掌握相关的计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 .232235x y xy x y += B .()323626ab a b -=-

C .()22239a b a b +=+ D .()()22 339a b a b a b +-=-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积的乘方,完全平方公式以及平方差公式分别化简即可. 【详解】 A .22x y 和3xy 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B .()323628ab a 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C .()2 22396a b a ab b +=++,故该选项计算错误,不符合题意; D .()()22339a b a b a b +-=-,故该选项计算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合并同类项、幂的运算性质以及乘法公式,熟练掌握相关公式及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各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 .835a b ab -= B .352()a a = C .842a a a ÷= D .23a a a ?=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别根据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以及同底数幂除法法则解答即可. 【详解】 解:A 、8a 与3b 不是同类项,故不能合并,故选项A 不合题意; B 、()326a a =,故选项B 不合题意; C 、844a a a ÷=,故选项C 不符合题意; D 、23a a a ?=,故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幂的运算性质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法则,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是( )

最新初中数学代数式难题汇编及答案

最新初中数学代数式难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571a a a -÷= B .()222a b a b +=+ C .2+= D .()235a a = 【答案】A 【解析】 分析:直接利用完全平方公式以及二次根式加减运算法则和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 详解:A 、257 1a a a -÷=,正确; B 、(a+b )2=a 2+2ab+b 2,故此选项错误; C 、,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 D 、(a 3)2=a 6,故此选项错误; 故选:A .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完全平方公式以及二次根式加减运算和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336a a a += B .632a a a ÷= C .()235a a a -?=- D .()336a a =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分别求出每个式子的值,3332a a a +=,633a a a ÷=,()235a a a -?=-,()339a a =再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A: 3332a a a +=,故选项A 错; B :633a a a ÷=,故选项B 错; C :()235a a a -?=-,故本选项正确; D.:()339a a =,故选项D 错误.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的应用;掌握乘方的概念,即求n 个相同因数的乘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分清()22n n a a -=,

() 2121n n a a ++-=-. 3.将正整数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排列下去,若有序实数对(n ,m )表示第n 排,从左到右第m 个数,如(4,2)表示9,则表示58的有序数对是( ) A .(11,3) B .(3,11) C .(11,9) D .(9,11)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排列规律可知从1开始,第N 排排N 个数,呈蛇形顺序接力,第1排1个数;第2排2个数;第3排3个数;第4排4个数 根据此规律即可得出结论. 解:根据图中所揭示的规律可知,1+2+3+4+5+6+7+8+9+10=55,所以58在第11排;偶数排从左到右由大到小,奇数排从左到右由小到大,所以58应该在11排的从左到右第3个数. 故选A . 考点:坐标确定位置. 4.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 A .236()a a = B .222()x y x y +=+ C .0(51)1= D .61200 = 6.12×10 4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 ()326a a =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B.()222 x y x 2y xy +=++,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 )0 511=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D. 61200 = 6.12×104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B. 5.计算 2017201817(5) ()736-? 的结果是( ) A .736- B .736 C .- 1 D .367 【答案】A

初中代数知识点整理

初中代数知识整理简化版 一、实数 1、实数概念 () ?????? ?? ?????????????????????????? ??????????????010010001.02722、、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π① ?? ? ??<=>000a a a ②负实数零正实数实数(没有最大实数、也没最小实数) 2、性质(哪个数的××等于他本身)8种 ①倒数 a 1 1=?b a ()0≠a ②相反数a - 0=+b a )0(1≠-=a b a ③绝对值 a ≥0 到原点的距离 ?? ? ??<-=>=000 0a a a a a a 它本身(或相反数) ④平方2 a ≥0 ⑤立方3a 三句话 ⑥平方根a ± 三句话 ⑦算术平方根)0(0≥≥a a ⑧立方根3a 三句话 3、数轴 ①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②数轴上的点实数一一对应 ?? ?→← ③如何读数轴 大小 绝对值大小 ④两点间距离 B A x x AB -=

4、比较大小 ①正数>0>负数 ②两个正数,绝对值大就大 ③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④无理数一般采用平方法 5、近似数 ①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记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 ②有效数字 ③精确到×位 6、计算法则 7、计算步骤(计算步骤的清晰性、计算结果的预见性) ①看 运算符、括号、几段 ②想 法则、简便计算(连加减\连乘除\乘法分配律、乘法公式顺逆使用)、个人注意点 ③定 定顺序、分段定符号、定绝对值 ④查 做一步查一步

初中数学代数及几何知识点概括(精细整理)知识分享

代数部分 一、实数 1.实数的分类 2.数轴 (1)数轴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3.相反数 (1)a 的相反数是 -a 。 (2)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 a +b=0 。 4.倒数 (1)a 与b 互为倒数,则a b=1; (2)a 与b 互为负倒数,则_ a b=-1_; 5.绝对值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 它本身 ;0的绝对值是 0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 它的相反数。 (2)一个数的绝对值表示 这个数的点在数轴上离原点的距离 。 6.平方根 (1)平方根的定义:若x 2=a ,那么x 叫做a 的平方根; (2)?? ???<=±>00 00a a a a (3)?????<-=>==00002 a a a a a a a 7.有关实数的非负性: a 2≥0 , | a | ≥0 , 0(a ≥0) 如果c b a ,,是实数,且满足0||2 =+ +c b a ,则有0,0,0===c b a 。 8.科学计数法 科学计数法:将一个数字表示成 (a ×n 10的形式),其中1≤a <10,n 表示整数,这种计数方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9.近似数与有效数字 (1)近似数: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哪一位。 (2)有效数字:一个数从左边第一个不为0的数字数起一直到最后一位数字,所有的数 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有理数 或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整数 分数 实数 正实数 0 负实数 正有理数 正无理数 实数 负有理数 负无理数 有2个 且为 有1个 没有平方根

二、代数式 1.整式重要的性质 (1)乘法公式: 平方差:①2 2 ()()a b a b a b -+=- 完全平方公式:② 2 2 2 ()2a b a ab b +=++ ③ 2 2 2 ()2a b a ab b -=-+ (2)整式幂的运算性质:1)n m n m a a a +=?;2)(0)m n m n a a a a -÷=≠;3)mn n m a a =)(; 4)m m m b a ab =)(;5)零指数:0a =1(a ≠0);(6)1 (0)m m a a a -= ≠ 。 三、方程及不等式 (1)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及一般形式:)0(02 ≠=++a c bx ax ※ 根的判别式:ac b 42 -=? 求根公式:)04(242 22 ,1≥--±-=ac b a ac b b x 四、函数 (一) 一次函数 (1)定义:b kx y +=(0≠k ) 图像如右图所示: (2)图像: ?? ??? ? ??? ???????<=>>00000000b b b k b b b k (3)图像的性质: 0>k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减小而减小); 0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ac b 42-=?=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ac b 42-=?<0 ,没有实数根 一、二、三象限 一、三 一、三、四 一、二、四象限 二、四 二、三、四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总结

初中数学代数知识点总结 1、实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 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 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 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

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3、代数式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合并同类项:①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②把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就叫做合并同类项。 ③在合并同类项时,我们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4、整式与分式A、整式:①数与字母的乘积的代数式叫单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 ②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③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整式运算:加减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幂的运算:AM+AN=A(M+N)(AM)N=ANMN(A/B)N=AN/BN除法一样。 整式的乘法:①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他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 ②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就是根据分配律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③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外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公式两条: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①单项式相除,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

初中几何知识点总结非常全

证明(一) 1、本套教材选用如下命题作为公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2)、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3)、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4)、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6)、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此外,等式的有关性质和不等式的有关性质都可以看做公理。 2、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公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定理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定理 公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定理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 5、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推论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证明(二) 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 (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 (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 (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 二、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 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 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 2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