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 道 术 势

气 道 术 势
气 道 术 势

Art,Tao,Energy “术”、“道”、“势”

“术”、“道”、“势”的由来

本文的英文标题的翻译,借鉴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的英文翻译。对于“道”字,英文普遍翻译成"Tao",已经没有什么异议。《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兵书,其英文名称是《The Ar t Of War》,所以,如果从字面上对照这个翻译,“法”似乎同英文单词“Art”对应,但是,“法”一般翻译成“Law”或者“Methodology”。中文中的“术”同“法”的含意有重叠的部分,也有差异的部分,这两个字的含意的具体解释,就要查字典考据了,这超出了本文的范畴,这里我们就姑且认为这两个字是等同的。而且,就《孙子兵法》的内容来看,翻译成《The Ar t Of War》更适当一些。

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一段,似乎是对“道”的解释,就我的理解“道”是自然界当中的规律,是超越个人存在的,我们需要遵循这个规律。

另一方面,《道德经》的开篇也说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也就是说,“道”是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的,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人,对“道”都可能有不同的解释。

在《道德经》中,并没有出现“术”和“势”两个字,反而是《孙子兵法》开篇“始计第一” 说到:

“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

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

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其中,有对“道”的解释是:“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危也”;对“法(术)”的解释是:“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对“势”的解释是:“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在后续“ 兵势第五”也有:“势如扩弩,节如发机”的解释。

长江管理学院的:“取势、明道、优术”

第一次看到“取势、明道、优术”的说法,来自长江管理学院的广告,借用网文对这六个字的解释:

“国内知名的长江商学院在其MBA的培养目标上,也将世界级企业家应具备的内在气质归纳为“取势、明道、优术”三个方面。这里,所谓取势,就是要求能够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将这种理念引伸到银行业的市场营销之中,就是要顺应市场经济发展之大势,贴近客户,洞察需求,以此为“正道”,才可能目光高远,在营销策略上招招见奇效,屡屡克敌制胜。”

长江管理学院结合中国现状的解释是:

“在长江商学院中,我希望培养学生具有全球视野,这就是我的“新洋务运动”思想,我把它归纳为“取势、明道、优术”。所谓取势,就是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之势,把中国的民族企业作为最重要的客户,为他们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的商业领袖;“明道”是希望培养的学生不仅要了解老祖宗留下的精粹,同时也要了解西方的人文精神,但是又

不要拿洋人当爷;“优术”就是要在学习西方先进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勇于超越。”

刘邦和项羽

可能是因为长江管理学院广告作的好,这六字诤言被广泛引用,有从个人成长角度来谈的,有从公司策略来理解的,有从管理学角度来谈的,而我最喜欢的是以“刘邦和项羽”为例子来说明的,下面摘录一些同大家分享:

试谈取势,明道和优术

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在两首诗里面体现出来了。

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

方?

项羽的最后一首诗: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

兮虞兮奈若何?

刘邦强调的是事业,威加海内。强调的是人才,“安得猛士”。

项羽强调的是自己,力可拔山。其次强调爱情,虞兮虞兮奈

若何

据说项羽一人可敌一万人,刘邦却手无持刀之力。但决定胜

负的,不是两人对决,不是比老婆谁的漂亮,而是比管理能

力和团队。

另外一个解释的摘录

一块石头,放在地上,它就是块石头。如果,这块石头,吊

悬在百丈高崖,它就有了势。

势,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是内外因影响下而形成的一个环境。

势又往往和时联系在一起,这就是时势。刘邦可以说是典型

时势造英雄的产物,他先入咸阳,很多人要他自立为王,张

良却劝他,势未到,不可轻易为王,后来刘邦出蜀后,与项

羽立鸿沟之盟,张良在此时劝他应该借着时势灭了项羽。

作为企业的营销总经理,就应该像刘邦一样,在没有势时,

不要硬去造势,或者借势,在内外环境均不成熟时,就要循

势,像朱元璋一样“广积粮,缓称王”,一旦天时地利人和形

成了势时,就要果断地取势,为我所用。

取势,远见也;明道,真知也;优术,实效也。

方圆之说

生生不息唯有文化,企业发展更植根于此,中国文化有方圆之说。方可谓道,是共同的价值观;圆则是术,指多元的意识形态,卓越的企业战略和文化应该是交相辉映,形神合一的,我们谓之明道、优术、取势。

修身之说

虽然是针对教师职业的,对于任何人的职业成长都有参考价值。

明道·优术·取势·合众·践行——一条化蛹成蝶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明道——“道为术之灵,术为道之体;以道统术,以术得道”;

道是教育理念、教学规律,是教学原则。“明道”就是加强教

育理论研修,学习新课程理念,研习教学论和学习理论,领

悟信息技术以及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理论框架。

优术——“术”是能力,能力是知识、方法、策略和经验的集合

体;“术”也是可解决实际问题的流程和策略,是可以提高效

果和效率的技巧。“优术”即不断提升教学方法,探索和积累

课堂教学中实用的教学策略,积淀适合于自己和本校的教学

经验,当然还要持续更新信息技术教学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知

识技能。

取势——“势”是大的发展趋势和各级政策导向。“势”往往无

形,却规定了方向,顺势而上则事半功倍,逆势而动则事倍

功半。在教学之余,须了解世界信息技术教育发展之“趋势”,

把握国家信息技术教育政策之“大势”,顺应当地信息技术设

备、师资、学生学习水平之“形势”,积极筹备中小学信息技

术教育转折之“走势”。

合众——“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自我研修的同时,通

过合作教研开展同行互助,分享信息和成果,交流感受和经

验,合作攻关,互勉进取。

践行——“知行合一”、“学以致用”是教师专业化的永恒任务,

积极实践各种理论和方法,在行动中谋求创新和突破,在不

懈的努力中落实教育教学的实效。自我专业发展是持续的循

环发展,在实践中应注意体悟理论的局限性,明了后续理论

学习的方向;要在行动中考查方法的适用性和实用性,为再

次实践时的方法改进提供参考。

企业策略之说

第一部分:取势篇

“小人谋利,大人谋势”,顺势而为,无往不利。本篇全面探

讨中国的政经发展,全景展示今后若干年中国在世界政治经

济中的地位和角色,深入分析中国企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分

布!

第二部分:明道篇

凡善为贾者,其识必广;善取利者,其智必高。商以智为本,

而智以商为枢。以思维缔造非凡视野,以理解缔造人生境界,

以仁义缔造“贵族”品格。

第三部分:优术之领导力篇

创业重在识人、聚人,守成重在育人、用人。透视伟人的事

功,以鉴企业领袖审时、度势、知人、用人、御人的韬略!第四部分:优术之执行力篇

无论是万科的王石,海尔的张瑞敏,华为的任正非,还是联

想的柳传志,华远的任志强等,中国标杆企业的CEO很多原

是军人。军队是最具执行力的组织。向军队学管理,正成为

企业家追求卓越的榜样!

第五部分:优术之控制力篇

晋商的票号是高风险的金融行业,其规模之大,分号之多,

所跨区域之广,令人难以想象。但更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彼

时没有汽车和飞机,没有电话和网络,东家何以能端坐晋中

的山中大宅,运筹帷幄,指挥天下分号有序经营!

第六部分:优术之谋略篇

在社会动荡,群雄并起的时代里,最后的胜利者往往都是一

开始看起来弱小而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的后来者。然而,在残

酷竞争中,从来都是实力说话。我们感兴趣的是,弱者如何

由弱变强从而战胜强者。

第七部分:优术之管理篇

如果把王朝看成组织,其和现代企业别无二致。任何组织的

成功,本质上是一致的。王朝成败之理,即乃商家得失之道!第八部分:优术之警示篇

行百步而半九十,接近成功而功亏一篑,中国历史上有太多

这样的遗憾。对于正走在“进京赶考”路上的企业家,研究失

败比关注成功更重要!

策略是一个很灵活的东西,很难总结出明确的步骤或者是方法,个人认为“取势,明道,优术”这六个字倒是很好地总结了执行要掌握的原则。取势是对执行环境和时机的把握;明道则是对执行意义的阐述,争取每一个人的支持,把阻力降到最低;优术就是因人因事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执行目标。

总结

“取势、明道、优术”这六个字本身并没有顺序,可以根据需求解读,比如:按照个人成长的顺序,可以解读成:先“优术”,后“明道”,再“取势”。而从企业策略规划的角度来解读,可以理解成:先“取势”,后“明道”,再“优术”。可是不论是如何解读,读懂了《道德经》和《孙子兵法》,理解了“术”、“道”、“势”的涵义,也就能够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境界了。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研究与进展 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解决呼吸道梗阻,抢救及治疗危重症患者的重要措施,但对于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后,不需要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就丧失了上呼吸道对吸入气体的加温加湿功能。易使气管导管及呼吸道形成痰痂,引起气道堵塞,黏膜干燥,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等。因此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的气道湿化尤为重要,气道湿化的方法也逐渐的增多,本文就人工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传统的气道湿化方法 1.1简易气道湿化方法用无菌生理盐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浸泡过的纱布将人工气道口直接覆盖,然后通过中心供氧连接气泡式的流量表湿化瓶,再用鼻导管与人工气道相连进行吸氧。 1.2间断推注湿化法间断推注湿化法是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取一定量的湿化液,取下针头,每1~2 h向气管内滴注3~5 mL湿化液。间断推注湿化法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工气道的干燥失水。但不能满足气道持续湿化的要求。由于刺激性的咳嗽把部分湿化液咳出,影响了湿化效果,使痰液变得黏稠甚至结痂,不易咳出,使吸痰次数增加,吸痰时间延长,容易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出血,增加肺部感染的发生率[1]。 1.3一次性输液器持续湿化法龚俊等[2]将一次性输液器按输液法排气,剪掉针头,在远端打一个结形成盲端,然后在盲端处用5号针头扎一个孔,将输液器盲端插入气管套管内壁5~8 cm处。调节滴速2~3滴/min,持续滴入湿化液。 1.4微量泵持续湿化法张洪霞[3]将装有湿化液的50 mL注射器、微量泵、一次性延长管、一次性头皮针。按常规静脉注射方法连接好,剪去头皮针的针头,将头皮针的细管置于气管套管内3~5 cm,24 h不间断地均匀地向气管套管内滴人湿化液。武淑萍等[4]将60例老年人工气道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30例采用输液泵控制持续进行气道湿化,对照组采用传统间断或定时气道湿化,最后通过连续观察后证实,试验组形成痰痂和发生刺激性咳嗽及气道出血的例数、次数都明显少于对照组。 1.5氧气雾化湿化法林惠华等[5]将167例开胸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氧气雾化湿化组和超声雾化湿化组进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氧气雾化湿化组在减少日均痰吸出量及日均吸痰次数等方面疗效优于超声雾化吸人组。氧气雾化比较柔和持久,刺激性小,舒适度好,患者容易接受。 2持续被动湿化法 人工鼻湿化法:钟艳[6]通过对40例呼吸衰竭后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脱机锻炼的患者,进行常规气道湿化法和人工鼻(美国:泰利福)气道湿化法,

赵班长-DevOps道法术器及全开源端到端部署流水线

DevOps道法术器及全开源端到端部署流水线 赵班长@DevOps学院

讲师介绍 赵舜东 ?昵称:“赵班长”,速云科技CEO;曾在武警某部负责指挥自动化的架构和运维工作,国内首批Exin DevOps Master授权讲师、中国SaltStack用户组发起人、运维社区 创始人、DevOps学院创始人;著有《SaltStack入门与实践》、《运维知识体系》、《缓存知识体系》;2008年退役后一直从事互联网运维工作,历任运维工程师、运 维经理、运维架构师、运维总监。现创业专注于企业DevOps运维服务和在线教育。 ?DevOps学院:https://www.360docs.net/doc/21905285.html,/ ?Github: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21905285.html,/unixhot/

目录 1 DevOps的道法术器 2 如何构建一个真正的DevOps平台3 全开源端到端部署流水线 4 全开源全链路自动化运维体系 5 你来问,我来答

什么是DevOps? ?DevOps是一组最佳实践 ?强调IT专业人员(开发人员,运维人员,支持人员)在应用和服务生命周期中的协作和沟通 ?强调整个组织的合作以及交付和基础设施变更的自动化,从 而实现持续集成、持续部署和持续交付 ?DevOps,双态IT的实现之道 并非开发和运维之间的 简单暧昧

DevOps的缘起 ?2008年,Andrew Clay Shafer 和Patrick Debois初次提出DevOps ?2009年,Patrick Debois发起DevOpsDays运动 ?2017年,DevOpsDays北京(318)、上海(818) ?DevOps是什么? DevOps之父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的湿化 发表时间:2014-01-16T11:02:55.95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12月第34期供稿作者:王婷婷 [导读]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在甲亢病的基础上出现心脏增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心脏病症状 王婷婷 (浙江省义乌市中医医院重症医学科 322000)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4-0338-01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人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湿化液选择按照其作用可分为两类: 1 气道湿化液、痰液稀释用药 1.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最为常见的气道湿化液之一。生理盐水可增加气道腔内水分稀释痰液,还可以保证冲洗液的高渗性能,对水肿的气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0.9%生理盐水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小,对痰液的稀释能力比低渗液差一些,通常用于那些痰液较稀薄的病人。单纯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可稀释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因痰液淤积造成的肺部感染,避免因局部应用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0.9%生理盐水作湿化液,由于肺蒸发面大,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很快,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用0.9%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法常达不到理想的湿化效果,用0.45%盐水更符合生理要求。 0.45%为低渗盐水,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保持了纤毛运动活跃,不易行成痰痂,痰液稀薄,减少了气道黏膜的损伤,缩短了吸痰时间。 1.2碳酸氢钠碱性溶液中痰的吸附力降低,并可加强内源性蛋白酶的活性与纤毛运动。此外可取代黏蛋白的钙离子,促进黏蛋白降解。 1.25%碳酸氢钠与传统生理盐水进行气道冲洗相比,其优点在于若气道内冲洗一次注入的湿化液量较大,刺激病人的咳嗽反射,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其碱性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其湿化效果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此外,真菌在碱性环境中不宜生存,故碳酸氢钠还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1.3蒸馏水蒸馏水属低渗液体,对痰液的稀释能力较强,但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大一些,用于痰液黏稠且多的病人。蒸馏水因其不含杂质,被广泛应用于呼吸机常规气道湿化。但由于呼吸机的加温加湿器很难设定湿度,不易判断吸入气体湿度,很难把握气道内气体是否达到所需标准。若湿化器温度过高,可以引起气道黏膜温度过高或烧伤,导致肺水肿和气道狭窄。此外,蒸馏水应用于长期雾化吸入,若过度湿化,使细小支气管黏膜表面黏液超过气管、肺对液体的清除能力,阻碍气体于呼吸膜的接触可导致氧分压降低。 2 抗炎抑菌药物 2.1抗生素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对本品敏感;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庆大霉素应用治疗气管切开、气管套管内点药性能稳定,方法简单。 2.2地塞米松在疾病或病理过程中,特别是COPD病人,气道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和黏膜下腺体增生,黏液量和性状发生明显改变。地塞米松与胞质内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移位到胞核,或直接与胞核内受体结合,作用于特定的DNA序列,调节其表达,从而减少了呼吸道内炎性因子的产生,也就抑制了其对黏蛋白合成分泌的刺激作用;并能与转录因子结合,使之失活,从而抑制其对炎性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气道湿化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黏膜损伤 药物的毒性作用,以纤毛的受损程度主要取决于气管粘膜与药物作用次数。纤毛受损后排痰困难,有套管的病人阻塞的危险性增加,且受损的纤毛系统完全修复一般4-6周,科学的配制气道湿化液可以避免气道黏膜损伤,使康复期缩短。 2、二重感染,细菌耐药 人工气道建立之后,大量抗生素应用使正常菌群失调,耐药菌易于繁殖,大量激素、皮质激素的应用,机体防御能下降,导致真菌感染。 3、气道湿化过度,不适加温系统 湿化过程要根据痰液的粘稠度来确定气管内滴药的量及间隔时间,这样能防止滴药间隔时间过长,痰液粘稠及排痰困难,又能防止滴药过量,超过气道内对水分的消除能力导致痰量生成过多,避免了窒息或因反复对气管深部吸痰造成的粘膜损伤等并发症,有效预防感染。 湿化液的量与速度: 气管切开患者每日呼吸道失水量约为350ml,应用持续气道内滴注时以5~10ml/h的速度泵入,24h的湿化量以250~300ml为宜。湿化液的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随时调节。根据痰液的黏稠度,湿化液量为:I度痰每次2ml,间隔2~3h,II度痰每次2~4ml,间隔lh;Ⅲ度痰每次4~8ml,间隔0.5h。持续湿化液量一般为3-6ml/h,不超过10ml/h为宜,以痰液稀薄易于吸出,无呛咳,呼吸平稳为准。 小结: 人工气道的湿化对于维持呼吸道正常功能和防止各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气道内湿化或给药需要考虑和注意多方面因素,不仅要考虑气道及肺局部的情况还要注意全身情况进行用药和护理。

道 法 术 器 势与商业模式

解读道、法、术、器,势与企业的绝胜结合 “道”:规律、理念、信念 “法”:公开颂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刑罚制度。 “术”是君主驾驭臣民、使之服从于统治的政治权术。 “势”即权势,主要指君主的统治权力。 “器”,就是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 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势以立人,器以成事。 法家学派中,商鞅重法,申不害重术,慎到重势,韩非则主张抱法处势而用术,三者是互相联系的整体。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有云:“君无术则蔽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从企业来看,法是制度、规范、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管理的纲领,企业“以法为本”,“以吏为师”,将规章制度付诸实施,谓之“法莫如显”。 术是管理者的管理模式、技巧、能力,是良好贯彻“法”的有效手段,管理者“以其言而授之事”,“以其事而责其功”,通过做的事来反映管的人,谓之“刑名之术”。 势是企业管理者的绝对权威、决策凝聚力,管理者以“法”、“术”来树立管理权威,又以管理权威来施行“法”、“术”的职权,法与术运用得相得益彰,谓之“法势合一”。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企业管理不仅要有规章制度、有管理思想,同时要与正确的管理方法相结合,依“法”行“术”,以术理事,以术驭人,方可造就管理之“势”,达到“治虑不用而国治”的轻松管理的境界。 把传统的管理思想跟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

道:理念和概念; 法:规章制度,即用什么制度保证“道”的实施; 术:管理方法和技巧; 器:工具,即以简单的工具把复杂问题简单化。 中国人很讲究“关系”,但美国人把客户关系管理做成了工具软件,他们将客户分成等级,配置相应等级的资源,并把外部客户关系如何跟内部资源对接等问题制作成一整套的信息化工具。 “势”是指权势、地位; “法”是指法律、规律(因道全法,“道”是中国哲学中一个独特的概念。“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世界上任何一个具体的事物(器),都有它存在的规律,这就是“道”。) “术”是指方法、手段。 道法自然——客观思维;天人合一——整体思维;大制不割——系统思维;互育并行——和根思维;和而不同——和道思维;执端取中——辩证思维;不偏不倚——中道思维;周循不殆——循环思维;先战后胜——预立思维;不平则流——平衡思维;知止不殆——制衡思维;袭明要妙——活源思维;见素抱朴——纯本思维;不战全胜——战略思维;德本财末——德财思维;以义为利——义利思维;诚立天地——诚信思维;仁者无敌——民本思维。 企业经营有“道、法、术、器”四个层面: 商业模式就是“道”,是商道的最高境界。如果企业总是沉湎在“法、术、器”里找出路的话,就会像爬山一样,总在山脚、山腰打转,很难直达山巅。 中国策划的“道-法-术”思想体系原创之“源”,经过西方策划思想的“质”、“域”两次飞跃,再经过东西方共同达成的“位”的飞跃——道、法、术、质、

人工气道湿化试卷及答案

人工气道湿化试卷及答 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一填空题1.湿化液的选择 _____生理盐水____、__0.45%氯化钠_______、 ___1.25%碳酸氢钠________、_灭菌注射用水________、_联合用药 ____。 2.气道湿化方法 __主动湿化___、_被动湿化____。 3.气道内滴药分为__间断给药法___、_持续给药法________。 4.气饱式湿化器湿化研究表明,气流量越大,氧气与水接触时间越 _____短_______、湿化效果越 ______差_______。 5.人工气道建立后,如果吸入气体的温度高于___40°C________可造成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体温______升高______出汗。 6.痰液粘稠度可分为_____稀液____、_中度粘痰_____、_重度粘稠____-。 7.不推荐温湿交换器(HME)用于___无创通气______________。 8.急救常用的人工气道是_____气管插管__和__气管切开_______。 9.成人气管插管的深度___18~26cm。 10.吸痰时间不易过长,少于 ____15__________秒╱次。 二单选题 1.空气湿化,湿化水不少于( D )。 A 100ml╱h B 150ml╱h C 200ml╱h D 250ml╱h 2.正常人体经呼吸道蒸发水分每日约300~500ml,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丢失水分( D )。

A 500~600ml B 600~800ml C 800~1000ml D 800~1200ml 3.无创通气病人建议使用( B )。 A 人工鼻 B 加湿湿化 C 空气湿化 D 雾化吸入湿化法三多选题 1.什么是最佳湿化( A B C D )。 A 分泌物稀薄,能顺利吸入 B 37°C C 听诊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 D 100%RH 2.气道湿化法中被动湿化有哪些( A B C E )。 A 人工鼻 B 空气湿化 C 雾化吸入湿化法 D 加湿湿化 E 注入湿化法 3.湿化不足表现为( A B C D )。 A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 B 听诊气道内有干鸣声 C 导管内形成痰痂 D 突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紫绀、spo2下降 4.气道湿化的副作用( A B C D )。 A 湿化过度 B 湿化液温度过低 C 湿化液温度过高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

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 当前,在呼吸疾病以及危重症患者的治疗中,人工气道湿化问题已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从湿化液的选择、湿化方法、湿化效果等评价三方面出发,就人工气道湿化管理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今后的人工气道湿化工作提供可靠参考。 标签:人工气道;湿化管理 人工气道是在空气与生理气道之前建立一种确保患者气道通畅的连接。正常情况人们的鼻腔呼吸道黏膜具有湿化、加温气体的功效,但建立起相应的人工气道时,气管与支气管便担负起了加温、湿化吸入气体的责任。其中,合理湿化人工气道,不但可达到稀释痰液,使其及时排除体外、确保患者呼吸顺畅的作用,而且还能湿润气道,具备抗菌消炎、预防肺部感染等显著功效。由此可知,在危重症患者的呼吸道管理过程中,人工气道湿化具有重要意义。 1 人工气道湿化液的选择 1.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属等渗液体,主要作用是使气道的纤毛与黏膜的功能维持在正常状态。经过失水后,生理盐水就会发生浓缩,大大增强了对气道的刺激。其中浓度为0.45%的氯化钠溶液在经过浓缩后,浓度与生理盐水相接近,但对气道产生的刺激作用要明显小于生理盐水,通过将其作为人工气道的湿化剂,可从患者的气道黏膜细胞中吸收水分,达到促进痰液稀释与排出的目的[1]。 1.2无菌注射用水无菌注射用水为一种低渗的液体,通过采取湿化吸入的方式,能够向患者的气管黏膜提供充分的水分支持,进而使纤毛与黏膜的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此种湿化液通常应用在高热脱水、气道分泌物粘稠的患者身上。据相关研究报道,控制无菌注射用水的湿化量在200ml便可取得优于生理盐水的效果。但注射用水会产生比较大的刺激,一旦使用量过大,极有可能导致黏膜细胞水肿,大大增加气道阻力。 1.3 α-糜蛋白酶稀释液此种稀释液溶解痰液的原理便是对痰液中的粘蛋白进行溶解,通常应用在痰液粘稠或存在痰栓而难以将痰液自行咳出的患者身上[2]。但相关研究人员支出此种气道湿化液会对患者的气道黏膜产生一定程度的损伤。 1.4盐酸氨溴索盐酸氨溴索又被称为沐舒坦,可有效降低痰液的粘附力,在促进痰液排出的基础上,达到显著的改善危重症患者呼吸状况的功效。 2 人工气道湿化的方法 2.1气管内直接滴注法①间断给药法:采用一次性的注射器,抽取5~20ml 湿化液后将针头去掉,然后将3~5ml的湿化液滴入气管中,1~2h滴入1次。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人工气道湿化护理实践方案 一、目的:维持呼吸道正常的生理功能,稀释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病人 舒适。 二、人工气道湿化的临床指征: 所有开放人工气道的病人(住院)都应按需进行气道湿化。 三、评估: 1、患者生命体征状况,包括体温、呼吸、脉搏、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内容。 若患者血氧饱和度≤95%,暂缓进行气道湿化。 2、患者痰液的性状; 3、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有无湿化禁忌证(如气道阻塞); 4、湿化需求,根据人工气道建立方式、治疗时间、病人病情需求,选择不 同的湿化方式。 四、用物选择及注意事项: 1、湿化设备的选择 (1)人工鼻(HME):见图1-3。 图1 完整包装图2 气切患者使用中图3 气管插管患者使用中HME的原理是模拟人体湿化系统机制,将呼出气体的热量和水分回收后对 吸入气体进行加温、加湿并充分滤过,维持气道纤毛系统功能,保持温度和湿度 恒定。 HME使用简便,将HME 置于人工气道口,常规每日更换一次,污染或堵 塞时随时更换更。 HME主要适合于病人的短期治疗(气管插管或塑料气切套管)。人工鼻的 禁忌证:有明显血性痰液,痰液过多、过黏,呼出潮气量低于吸入潮气量70%

的病人,小潮气量通气病人,体温低于32℃,自主通气量过高(>10 L/min),面罩漏气量过多的无创通气病人,以及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时。 注意事项: ①人工鼻一旦污染应及时更换; ②护士反复观察并调整人工鼻的位置,使其处于气管内管上方; ③应用人工鼻时,由于无效腔量的增加,可能会出现的高碳酸血症可导致通气不足。 (2)加热湿化器(HH):见图4。 主要用于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通过加热湿化器 使湿化液以蒸汽的形式与吸入气体混合,使进入气道 内气体的温度达37℃左右,相对湿度达100%。 图4 加热湿化器 注意事项: ①不定时观察记录加热湿化器湿化液的水位,若水位过低,及时添加灭菌注射用水;湿化灌加水过多或呼吸机管路内冷凝水积聚过多,可导致气道灌洗或人机不协调以及呼吸机性能异常,应及时清除湿化罐内过多的灭菌注射用水或是管道内的冷凝水; ②注意观察呼吸机相关设置和参数(模式、温度、潮气量、呼吸频率、吸入气体的氧浓度、温湿度、吸呼比、气道阻力); ③加热湿化器设置或使用不当,可导致病人发热、气道灼伤; (3)气管切开面罩:见图5-8。 ①适用于长期带管(金属气切套管)患者。 ②由喉罩、连接管、药杯及氧气连接管四部分组成(见图6),使用前依次连接(见图7),接氧气后即可为患者使用(见图8)。 ③该装置即可进行氧气吸入,也可进行湿化或雾化吸入。氧气吸入时药杯里不加任何药液,湿化时药杯中加入湿化液即可,雾化吸入时遵医嘱加入雾化药。

道法术器-文化管理

文化管理:道法术器 —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文化兴企,决胜未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文化管理是企业管理变革的发展趋势,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综述国内外文化管理实践,彼此各有侧重,差异较大,或高层引导,或主题推进,或考核驱动……尚无定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管理的内涵实质是什么?理论框架是什么?如何锻造优秀企业文化管理模式,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和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值得探究的重大课题。 一、文化管理是什么? 企业文化管理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是指通过价值观的培育和转化,以潜移默化的形式使全体员工统一思想,统一行为,变被动管理为自觉行动,实现人、企业、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文化管理是“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更高境界。主要包括三方面的特点: 首先,以人为本。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人”,其管理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强调把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满足人、发展人作为组织管理的根本目标。 第二,深植管理。注重将文化理念和价值因素融入经营管理,固化于制度,应用于实践,深入解决管理中“问题背后的问题”()。 第三,支撑战略。注重文化软实力的转换和提升,通过优秀文化管理模式的总结、应用和推广,使文化软实力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文化管理矩阵模型

深圳海博智业企业文化管理矩阵模型 基于对国内外优秀企业文化管理理论和实证研究,深圳海博智业创新性地提出了契合中国企业实际的“企业文化管理矩阵”。该矩阵包括道、法、术、器四个层面,形成一个系统的、闭环的、动态发展的“四位一体”企业文化管理体系,为企业文化管理问题提供了系统解决方案。 道:是指价值理念,包括核心价值观、使命、愿景,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出企业精神、经营理念、管理理念、服务理念、人才理念、安全理念等应用理念体系。 法:是指制度规范,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运营管理流程、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行为规范等。 术:是指方法载体,包括领导垂范、员工关爱、氛围营造、加强沟通、班组切入、标杆带动等有效方法。 器:是指支撑工具,包括考核评估、激励机制、平台等。 三、道:价值理念 “道以明向”。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方向,如果方向出了问题,就会南辕北辙,最终失败。 文化管理之“道”是价值理念。价值理念是对企业道德伦理和价值追求的凝练概括,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和“方向标”。如果大的价值理念错了,文化建设就没有意义了。 价值理念主要包括企业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三大部分。愿景回答的是“追求什么”,是企业的理想目标和发展蓝图。使命回答的是“为何追求”,是企业存在的价值意义。核心价值观回答的是“如何追求”,是企业员工共同的价值追求和根本准则,是不能触碰的“高压线”。 企业如何提炼设计高瞻远瞩、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理念?深圳海博智业认为以下三点至关重要。 一是从提炼方法来看:要遵循“有机融合、体现特色”的原则,从时代发展要求、行业发展趋势、发展战略需要、地域文化特征、优秀文化沉淀、领导管理风格、标杆最佳实践等方面综合考究,提炼关键文化因子,形成具有特色的价值理念体系。在理念设计的过程中,必须广泛发动员工参与,自下而上、自上而下地达成共识。 二是从内涵本质来看:价值理念的根本是向善、遵循商业良知。也就是说,企业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为客户、员工、合作伙伴以及社会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做到共赢互利,共同发展。新时期,诚信、责任、创新、人本、协同等理念尤为重要。 三是从理念表述来看:价值理念要尽量简单化,做到“三个一”:一看就能明白,一听就能记住,一想就能认同,才能真正转化成行动。世界500强企业的价值理念都很简单,比如公司企业精神“就是服务”,迪斯尼的“给千百万人带来快乐”等。 四、法:制度规范 “法以立本”。企业文化只有与管理制度有机融合,才能支撑发展战略,转化为员工行为习惯。 文化管理之“法”是制度规范,是指将企业价值理念融入管理体系、制度流程、行为规范的过程。 如何把价值理念融入制度规范?深圳海博智业认为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与人力资源管理融合。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载体。要实施价值观评估,将价值观的践行情况作为干部选拔、培养、考核、晋升、淘汰的重要指标,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和员工的考核评价体系中,强化价值观的牵引作用。要不断完善员工培训体系,完善激励分配机制,拓宽职业发展通道,促进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概述

中央电大护理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概述 学生:陈晨 学号:1534001263416 指导老师:胡丹

2017 年8 月 1 日 人工气道湿化方法概述 【摘要】目的探究人工气道湿化的重要性、方法、湿化液的温湿度及选择,并在出现并发症时采取措施。方法通过查阅中国期刊数据库相关研究,对其进行归纳、分析、总结、概括。结果人工气道湿化方法的选择对人体健康起到决定作用。结论应提高人工气道湿化的技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气道湿化;湿化液;护理;不良反应

人工气道是一种通过口、鼻或直接进气管置入导管而建立的气道通道。正常时,人体的呼吸道对吸入的气体有湿化和温化、过滤、清洁和保水作用。当人工气道建立后,上呼吸道完全丧失了以上各种功能,吸入气体完全由下呼吸道加温和加湿。湿化不足的气体进入气道引起呼吸道纤毛运动频率下降,使其清除分泌物的能力下降,分泌物不易排出,使肺部感染率身高,极易发生气管导管被阻塞。由于分泌物的阻塞,可出现肺不张、肺表面活性物质减少致肺顺应性下降,造成通气量减少[1]。有实验证明,肺部感染伴随气道湿化极度的降低而升高[2]。因此,合理的呼吸道湿化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个重要措施。近年来,广大护理工作者对人工气道的湿化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几种气道湿化的方法,给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意见。 1气道湿化的重要性吸入气体未经温湿化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患者气道黏膜损伤、纤毛运动受限、痰痂堵塞、肺部感染率升高等严重并发症[3]。气体湿化不足可以破坏气道纤毛和黏液腺、使假复层柱状上皮和立方上皮的破坏和扁平化、基膜破坏、气管支气管黏膜细胞膜和细胞质变性、细胞脱落、黏膜溃疡和气道损伤后反应性充血等。气道内绝对湿度低限为20mg/L。人工气道建立后,可以接受的低限为30mg/L。研究表明,在37℃时气道内的湿度为100%,即44mg/L 才能维持呼吸道黏膜纤毛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而临床常规流量设置不能达到这个标准。可见,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做好患者气道内有效湿化的重要性。2湿化方法 2.1加热湿化器加热湿化器是呼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方法是将无菌水加热,产生水蒸气,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减少寒冷、干燥的空气对呼吸道黏膜的直接刺激,使气体进入呼吸道后温度逐渐升至体温水平,并可使相对湿度达到维持纤毛活动的生理要求,预防气道水分丢失过多所致的分泌物粘稠和排除障碍。在使用中建议做到以下几点避免湿化器温度过高而引起气道黏膜烧伤及气道狭窄痉挛。具体措施有:提高湿化器温度、缩短通气管道(因为气体在软管中传送时,每10cm传送管道,温度下降1 度),使湿化液的温度应该保持在32-35 ℃;提高室内温度,临床上建议室内温度在20-24 ℃;对痰液粘稠患者可配用雾化器,将装有所需药物的雾化液与呼吸机上的雾化装置和呼吸机管道相通,使用呼吸机雾化,每日2-3 次。湿化罐每周应消毒更换1 次,以保证湿化效果,避免感染。

人工气道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与管理操作指引 目的①保证呼吸道的通畅。②保护气道,预防误吸。③便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清除。④为机械通气提供封闭通道。 人工气道的种类:①简易人工气道:口咽、鼻咽通气管②经口气管内插管③经鼻气管内插管④气管切开置管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技术 1、向清醒病人解释操作过程。 2、准备必要的器械。在喉镜柄上接上镜片,检查光源是否正常,如电珠不亮,检查是否旋紧,如旋紧后还不亮,更换电珠或电池。检查所用的气管导管是否堵塞。给气囊充气,保证气囊对称、无漏气,检查后把气囊内气体完全抽出。 3、如有需要,用无菌水溶性润滑剂润滑导管的气囊和管芯。 4、待肌松剂起效后,把病人的头及颈部仰起。 5、如有假牙,把假牙取出。 6、给病人手控呼吸,使其过度氧合。 7、左手握住吼镜,沿口腔的右侧放入镜片。把镜片移向口腔中央,使舌被推向口腔左侧,暴露视野。为避免撕破嘴唇和牙龈,用右手中指把病人的上中切牙向上推,同时可用拇指保护下嘴唇。 8、成45o角向前提起吼镜直到看见声带和声门,应该用肩和臂的力量,手腕始终保持笔直。不能撬,以免损伤牙齿和牙龈。 9、沿口腔右侧插入气管导管,这样可看见声带。声带应该完全外展,声门打开。如没有看见声带和声门,不能试图插入气管导管。如发生

声带合龙,等待几秒后或许会看见声带在呼气时张开。如还不张开,给病人过度供氧,再试暴露声门(缺氧会引起喉痉挛)。如过度供氧后仍不张开,可用肌松剂。 10、继续插入气管导管直至气囊刚好越过声带。如果插入过程遇到阻力,可先试着用力压住甲状软骨使喉部往甲状软骨方向移动。如不成功,可用MAILL钳夹住气管导管末端,把末端送入喉部。 11、小心取出喉镜,给气囊充气。 12、检查气管导管位置。如果怀疑气管导管的位置,在移动或重新插管之前用喉镜观察喉部。 13、用急救皮囊给病人通气,检查双侧呼吸音以及胸部活动度。如果腹部隆起,肺部没有呼吸音,则气管导管不在气管内。需立即气囊放气,拔出导管,重新插管。 14、如果呼吸音存在但不对称,则气管导管可能进入一侧主支气管。气囊放气,重新调整位置后,听诊呼吸音确保达到预期效果。 15、固定气管导管。 16、必要时接人工呼吸机。第一次气囊充气时,应用最小漏气技术。气管切开术术前应作好充分准备,除准备手术器械外,并应备好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或气管镜,以及各种抢救药品。 对于小儿,特别是婴幼儿,术前先行插管或置入气管镜,待呼吸困难缓解后,再作气管切开,更为安全。 1.体位:一般取仰卧位,肩下垫一小枕,头后仰,使气管接近皮肤,暴露明显,以利于手术,助手坐于头侧,以固定头部,保持正中位。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的湿化 人工气道是指将导管经口、鼻或气管切开置人气管内建立的气体通道。湿化疗法是指应用湿化器将溶液或水分散成极细微粒(通常为分子式),以增加吸入气体中的湿度,呼吸道和肺吸入含足够水分的气体,达到湿润气道黏膜、稀释痰液、保持黏膜纤毛正常运动和廓清功能的一种物理疗法。 湿化液选择按照其作用可分为两类: 1 气道湿化液、痰液稀释用药 1.1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是最为常见的气道湿化液之一。生理盐水可增加气道腔内水分稀释痰液,还可以保证冲洗液的高渗性能,对水肿的气道壁有一定的脱水收敛作用。0.9%生理盐水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小,对痰液的稀释能力比低渗液差一些,通常用于那些痰液较稀薄的病人。单纯用生理盐水进行气道湿化可稀释痰液使之易于排出,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因痰液淤积造成的肺部感染,避免因局部应用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0.9%生理盐水作湿化液,由于肺蒸发面大,盐水进入支气管肺内水分蒸发很快,盐分沉积在肺泡及支气管形成高渗状态,引起支气管肺水肿而加重呼吸困难。因此,用0.9%生理盐水气管内滴药法常达不到理想的湿化效果,用0.45%盐水更符合生理要求。0.45%为低渗盐水,水分蒸发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要求,保持了纤毛运动活跃,不易行成痰痂,痰液稀薄,减少了气道黏膜的损伤,缩短了吸痰时间。 1.2碳酸氢钠碱性溶液中痰的吸附力降低,并可加强内源性蛋白酶的活性与纤毛运动。此外可取代黏蛋白的钙离子,促进黏蛋白降解。1.25%碳酸氢钠与传统生理盐水进行气道冲洗相比,其优点在于若气道内冲洗一次注入的湿化液量较大,刺激病人的咳嗽反射,有利于痰液的咳出。其碱性具有皂化功能,可使痰痂软化,痰液变稀薄,其湿化效果也明显优于生理盐水。此外,真菌在碱性环境中不宜生存,故碳酸氢钠还有抑制真菌生长的作用。 1.3蒸馏水蒸馏水属低渗液体,对痰液的稀释能力较强,但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性大一些,用于痰液黏稠且多的病人。蒸馏水因其不含杂质,被广泛应用于呼吸机常规气道湿化。但由于呼吸机的加温加湿器很难设定湿度,不易判断吸入气体湿度,很难把握气道内气体是否达到所需标准。若湿化器温度过高,可以引起气道黏膜温度过高或烧伤,导致肺水肿和气道狭窄。此外,蒸馏水应用于长期雾化吸入,若过度湿化,使细小支气管黏膜表面黏液超过气管、肺对液体的清除能力,阻碍气体于呼吸膜的接触可导致氧分压降低。 2 抗炎抑菌药物 2.1抗生素庆大霉素对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克雷伯杆菌、奇异变形杆菌、某些吲哚阳性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某些奈瑟菌、某些无色素沙雷杆菌和志贺菌等革兰阴性菌有抗菌作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株)对本品敏感;主要用于革兰阴性菌引起的系统或局部感染。庆大霉素应用治疗气管切开、气管套管内点药性能稳定,方法简单。 2.2地塞米松在疾病或病理过程中,特别是COPD病人,气道在炎症的反复刺激下,黏膜上皮杯状细胞化生和黏膜下腺体增生,黏液量和性状发生明显改变。地塞米松与胞质内相应受体结合后,形成的复合物移位到胞核,或直接与胞核内受体结合,作用于特定的DNA序列,调节其表达,从而减少了呼吸道内炎性因子的产生,也就抑制了其对黏蛋白合成分泌的刺激作用;并能与转录因子结合,使之失活,从而抑制其对炎性基因表达的激活作用,具有较强的抗感染作用。 气道湿化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黏膜损伤

道法术器介绍模板

中国管理智慧:道法术器势 令狐采学 “以道御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意为:以道义来承载智术道是境界、修养,术是智力、技巧 悟道比炼智更高一筹 “道、法、术、器”也是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从道家传承来讲,它强调四个字,叫“道、法、术、器”。“道”是天道,“法”是人定的,就是说你该怎么跟着“天道”去做。“法”也有善恶之分。顺应天道的“法”就是善法,相反,违背天道的“法”就是恶法。“术”是指技术层面上的操作方法。“器”是指有型的物质或是有形的工具。有句话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四者关系:做事做人要以“道”为根本,讲究方“法”和利用规律,通过采用最好的工具(器),采用最好的技“术”,来完成你要达到的目的! 道,是最终的真理,是这个囊括这个世界,甚至更广阔时空的自然法则。法,是办法,即寻道的手段。术,是法的表现,是建立在道、法之上的,表象方式。器,是工具,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法好比树干,是展现在人们中,最雄壮的东西。术好比枝叶,特别繁荣茂盛,看起来最为漂亮。而实际上,

道,才是本源。 “道”:规律、理念、信念 “法”:公开颂布的成文法律以及刑罚制度。 “术”是君主驾驭臣民、使之服从于统治的政治权术。“势”即权势,主要指君主的统治权力。 “器”,就是所使用的工具和手段。 道以明向,法以立本,术以立策,势以立人,器以成事。 从企业来看, 法是制度、规范、管理理念,是一个企业管理的纲领,企业“以法为本”,以吏为师”,将规章制度付诸实施,谓之“法莫如显”。 术是管理者的模式、技巧、能力、是良好贯彻“法”的有效手段,管理者“以其言而授之事”,“以其事而责其功之“刑名之术。 势是企业管理者的绝对权威、决策凝聚力,管理者以“法”、“术”来树立管理权威,又以管理权威来施行“法”、“术”的职权,法于术运用相得益彰,谓之“法势合一”。 “人主之大物,非法则术也”,企业管理不仅要有规章制度、有管理思想,同时要与正确的管理方法相结合,依“法”行“术”,以术理事,以术驭人,方可造就管理之“势”,达到“治虑不用而国治”的轻松管理的境界。 把传统的管理思想和现代市场经济相结合: 道:理念和概念:

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干货】

《跃迁》|普通人实现跃迁的势道法术器 势:第一章,利用好时代底层的规律,把握高手的暗箱。 1、当今时代已经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许多传统的认知方式已经发生转变。移动互联网带来了整个社会连接方式、速度的极速变化,甚至改变了许多社会和组织的运作结构和模式。 在书中总结了三个改变: 认知方式的转变:调用知识而非记忆知识; 思考方式的转变:从独自思考到联机的独立思考; 核心竞争力的改变:人机合一。 2、通过画家使用暗箱投影辅助画画的例子,书中提出一个问题:各领域的高手是否也有自己的暗箱? 带着这个问题,提出了本书的目的就是寻找出高手成功的背后,都采用了哪些暗箱。 没有一个人是仅凭努力、天赋、机遇而获得巨大成功的,跃迁式的成功都是利用了更底层的规律,激发了个体的跨越式成长。 3、跃迁有三个循序递进的过程,分别是认知跃迁、能力跃迁、能级跃迁。 (二)道:第二章,选择高手的战略模式,找到更少却更好的事。 本章内容告诉每一个成长学习者,要找到高价值区,要学会选择做正确的事,即“更少但是更好”的事。书中讲了两个令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一个是棒球手泰

德的故事,他在进行击球的时候,不是每一个球都去击打。而是选择打高概率的球,并且学会等待好球。第二个故事是股神巴菲特的故事。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他坚持一个理念:只投资高价值、可迭代、有护城河的公司,不追求短期利益。棒球手泰德和巴菲特都选择了同一个战略,那就是高手战略:找到高价值区,战略性专注,用最有把握的方式取胜。 什么是高价值区?幂律分布概括了这一规律。幂律分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个是高度不平均,二是分形。幂律告诉我们需要找到杠杆点,即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抓重点。 进入高价值区后,我们还要努力找到自己的优势位置,高价值+高优势便是书中说到的头部效应。个人和企业要寻求跃迁式的发展,都要努力进入头部区域。 (三)法:第三章,建立联机学习模式 第三章是本书的法的部分。为我们阐述了大量的跃迁方法。 联机学习:找到知识源头、提升认知效率。在学习方法上,介绍了功利读书法、萃取知识晶体、联机学习法、终身提问法、知识IPO法。 功利读书法:带着实际要解决的问题,通过高效地配置学习资源,利用高效阅读法(具体的速读法可以参考其他书籍)进行阅读学习。 萃取知识晶体:这个方法的应用,相信读者朋友在学习中看到了大量的别人总结出来的晶体理论,比如SWOT分析法、SMART原则、2K5E模型等。知识晶体将零散的知识点,通过结构化的关联,形成了晶体般的架构,从而方便自己和他人提取及使用。

中国式风险管理

中国式风险管理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知识经济的到来,建立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管理模式日益迫切和重要。当前是多变的年代,变是永恒的不变,任何已有的和常规的管理模式都将被创新的管理模式所取代,管理创新是管理的主旋律,“今天不同于昨天,而明天又将不同于今天,但今天是我们全部过去的一种协力的结果,明天也将是这样”---雷恩《管理思想的演变》。我们应该在不断的发展中完善,改进管理模式,不能固守陈规,应紧紧关注当前管理发展的动态与趋势,修正我们的管理模式。(一)知识已经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世界经济已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发展到了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知识已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知识在创造社会财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知识已成了创造物质的重要工具。(二)企业再造是一场管理的革命 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企业再造革命,被喻为是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也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的第二次管理革命,企业再造有两个方面和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一是从传统的从上至下的管理模式变成信息过程的增值管理模式;二是企业再造不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的渐进式改造,而强调从根本上着手。(三)学习型组织是未来企业的模式学习型企业组织是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首先提出的,他认为要达到学习型组织需要有这几个方面扎实的基础:系统思维、自我超越、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和团队学习。(四)组织结构的倒置--将来组织中权

力的大规模转移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式的,最上面的是企业的总裁,然后是中间层,最后是基层。指挥键从上到下,决策来自最上层,下面是执行层。但是,接触市场最多的是基层。在多变的时代,顾客的个性化日益突出,就要求将上述金字塔式结构倒置,应为:顾客--一线工作人员--管理人员。现在决策由一线工作人员决定,而上层领导变为支持服务。(五)跨文化管理--处理好异文化之间的交融与冲突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必然带来管理活动的国际化,管理活动受人们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准队社会习俗的全面影响,当其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风格,中国应该如何建立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吸纳人类一切先进又化成果的管理文化模式,是一个迫切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作者希望在中国用中国自己的文化和观点,来解释中国自己的风险管理哲学,用中国自己的文化摸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管理理论与哲学。本书依托混沌学,和阴阳学,和五行八卦希望来解释风险管理在企业管理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定位风险管理在企业和行政机构的地位和实施。借鉴国外成熟的管理工具,来解决实际操作层面的事情,总体上是上层架构是中国自己的哲学与文化,中层整合一些国外先进管理理论整合作为填充,下层工具用国外工具实施。以道法术势器的顺序来些本书。

人工气道湿化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1.湿化液的选择 _____生理盐水____、__0.45%氯化钠_______、___1.25%碳酸氢钠________、_灭菌注射用水________、_联合用药____。 2.气道湿化方法 __主动湿化___、_被动湿化____。 3.气道内滴药分为__间断给药法___、_持续给药法________。 4.气饱式湿化器湿化研究表明,气流量越大,氧气与水接触时间越 _____-短_______、湿化效果越 ______差_______。 5.人工气道建立后,如果吸入气体的温度高于___40°C________可造成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或消失,并出现体温______升高______出汗。 6.痰液粘稠度可分为_____稀液____、_中度粘痰_____、_重度粘稠____。 7.不推荐温湿交换器(HME)用于___无创通气______________。 8.急救常用的人工气道是_____气管插管__和__气管切开_______。 9.成人气管插管的深度___18~26cm。 10.吸痰时间不易过长,少于 ____15__________秒╱次。 二单选题 1.空气湿化,湿化水不少于( D )。 A 100ml╱h B 150ml╱h C 200ml╱h D 250ml╱h 2.正常人体经呼吸道蒸发水分每日约300~500ml,人工气道建立后,呼吸道丢失水分( D )。 A 500~600ml B 600~800ml C 800~1000ml D 800~1200ml

3.无创通气病人建议使用( B )。 A 人工鼻 B 加湿湿化 C 空气湿化 D 雾化吸入湿化法三多选题 1.什么是最佳湿化( A B C D )。 A 分泌物稀薄,能顺利吸入 B 37°C C 听诊无干鸣音或大量痰鸣音 D 100%RH 2.气道湿化法中被动湿化有哪些( A B C E )。 A 人工鼻 B 空气湿化 C 雾化吸入湿化法 D 加湿湿化 E 注入湿化法 3.湿化不足表现为( A B C D )。 A 痰液粘稠,不易吸引出或咳出 B 听诊气道内有干鸣声 C 导管内形成痰痂 D 突然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紫绀、spo2下降 4.气道湿化的副作用( A B C D )。 A 湿化过度 B 湿化液温度过低 C 湿化液温度过高 D 干稠分泌物湿化后膨胀 5.气道湿化不足的危害( A B C E )。

陈卫中: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与管理三板斧 2天公开课

《阿里巴巴企业文化与管理道》(2天版公开课) 向阿里学什么 阿里最擅长的:“4个1”: 构建一个精神气场(文化和价值观),选择一条广阔的赛道(商业设计),设计出一套能战斗的体系(组织设计),把他想要的人才聚拢旗下(断事用人、领导力发展),然后共同去完成一件目标(愿景和使命)。换句管理学味儿浓的说法,就是:用“愿景、使命和价值观”确定方向,用组织设计和商业设计来抵达终点。 ●适合学员:企业负责人、中高层管理者及HR管理人员 ●课程收益: 1.了解阿里发展历程,透析阿里文化,并应用于实践 2.深入学习阿里政委体系,打造业务推动型HRBP 3.全面了解阿里管理的总纲,领略阿里三板斧的魅力 4.学习阿里干部培养的道法术器,解决人才不够用的问题 模块一:阿里巴巴企业文化 1、阿里管理之道 ?阿里管理的基本哲学 ?阿里的道、术、势、器 ?阿里管理总纲 2、阿里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的演变 ?阿里价值观演变:六字方针、独孤九剑、六脉神剑、太阳/底线 ?阿里文化的内涵:天地人文化、校园文化、家文化、铁军文化、武侠文化、

复盘文化 3、文化如何落地 ?文化落地的三个层 ?文化落地纵队:政委体系 ?文化落地的六大招式 4、文化如何推动生产力 ?企业目标链接个人梦想激励员工?“SELL”文化驱动员工 ?基于战略的组织制度保障鞭笞员工?管理者言传身教信服员工 模块二:阿里巴巴腰部三板斧 1、懂战略 ?“我”存在的意义 ?从使命到战略:先WHY后HOW ?战略的三位一体图 ?用上帝视角 ?从未来看现在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战略落地八步曲 2、搭班子 ?组织的铁三角 ?组织架构设计

?组织绩效管理体系设计 ?选人、用人、育人、留人 3、做导演 ?一颗心:“我们的”;懂你、懂我、我懂你懂我?一张图:共同看见、关键行动 ?一场仗: 以战养兵 DAY 2 《阿里巴巴政委体系及运作》 模块一:阿里政委的起源与角色定位 1、政委的缘起与发展 ?阿里设立政委的初衷 ?阿里政委的发展史 2、政委的角色定位 ?使命愿景的坚守者 ?文化的捍卫者 ?组织机制的架构师 ?业务的战略合作伙伴 3、政委的主要职责 ?懂业务:理解业务逻辑,从业务视角看组织?促人才:人才结构的升级和增值 ?推文化:公司文化价值观的传递和守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