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数学课

梁铭慧

试问你们各位数学老师,要想教好自己的数学学科,是不是很想让学生喜欢上自己的数学课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想找到最好的方法。

教数学几年,我常想: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什么是最大的成功?什么是最惨的失败?我思索的结论是:最大的成功在于有更多的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走进数学、爱上数学;最惨的失败在于学生因为教师的因素而从小远离数学、厌恶数学。

喜爱,是人类重要的持久学习动因,也是人在某门学科上产生创造欲望,获得创造成功的最重要的基石。陈景润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地追求“1+1”的答案,?居里夫人在清贫中孜孜不倦地探索元素的秘密……都缘于他们对科学的一往情深。因此,新教学大纲把“使学生具有学习数学的兴趣”作为数学教学目标之一,我认为是十分必要的。学生对数学的喜爱,除少数人因先天因素而对数学“一见钟情”外,绝大部分学生需要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慢慢产生兴趣,反复体验个中滋味,才会爱上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自觉地把让学生爱上数学作为教学的首要任务。

要出色完成这一教学任务,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许多教育家都论述过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习过程的作用,英国教育家洛克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面写上一个平正的文字,正同你不能在一张震动的纸上写上平正的文字是一样的。”这说明,只有让学生感到安适和自由的人际关系时,他们才能对数学产生兴趣。良好的师生关系,首要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尊重学生学习数学的权利、选择、差异,特别要宽容犯错误、说错话的同学。尊重是爱的前提,数学老师对学生的尊重,拉近了学生与数学这门学科的距离,使学生对数学产生“移情”效果,从而爱上数学课,爱上数学。

2、创设生动的数学情景。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我们的生活正逐渐数字化,生活是数字的源头活水,又是数字研究的终极目标。把数学问题设置在生动活泼的生活情景中,带着学生走进了问题情景,无疑也就带着学生走进了数学王国。数学问题情景的创设,必须做到有序、有趣,才能有效。所谓有序,是指针对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有序性,设置的情景要有合理的程序,由易到难,层层递进。所谓有趣,是指针对学生心理特征和其生活经验,设置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兴趣、调动情绪、集中精力的情景。有效的数学情景,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半功倍。

3、设置适宜的学习目标。

让学生爱上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每一个学生都对数学产生兴趣,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学习中,因为学生知识基础、爱好倾向、

能力水平、智商情商的差异,会导致相当部分学生因达不到统一的学习目标而产生失败的情绪体验,从而使他们对数学产生厌恶感。

所以,我们要深入了解学生,把握不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适宜于不同层面学生学习需要的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所有的学生都有符合自身持续发展需要的学习目标,都能通过“跳一跳”而摘到数学的“桃子”,使我们的数学教学活动达到“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育,促进有差异的发展”的效果。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任重而道远。让更多的学生爱上数学,是每一个数学老师的义务和职责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