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事大学考船长知识点整理(船舶避碰)

大连海事大学考船长知识点整理(船舶避碰)
大连海事大学考船长知识点整理(船舶避碰)

船舶避碰

1.水上飞机:包括为能在水上操作而设计的任何航空器。(即只要任何航空器设计了能在水上操作的功能)

①在水面的水上飞机,通常应宽裕地让清所有船舶并避免妨碍其航行。然而有碰撞危险的情况下,则应遵守第二章规则。

A.水上飞机无论是起飞、降落、贴近水面飞行还是水上操作(即任何时候),都不应妨碍他船,但条件是:互见;

B.水上飞机超低空飞行时不遵守海上避碰规则;

C.在空中飞行的“水上飞机”仍属于规则定义的水上飞机;

②如果是在狭水道或IMO认可的分道通航:则狭水道或IMO认可的分道通航规定的“不妨碍”优先于“水上飞机的不妨碍”;

2.地效船:是多式船艇,其主要操作方式是利用表面效应贴近水面飞行的各种船艇。

①地效船在起飞、降落和贴近水面非排水状态下飞行时,应让请所有其它船舶并避免妨碍其航行,但条件是:互见;夜间此时应显示高亮度的环照红色闪光灯(气垫船是黄色闪光灯);

②地效船在水面操作(即水上航行)时,应作为机动船,遵循第二章规则;此时亮桅灯、尾灯和舷灯;

③特例:如果地效船(或水上飞机)沿分道通航贴近水面起飞、降落、飞行,另一穿越船:

A.如果穿越船L≥20m,地效船不妨碍穿越船;

B.如果穿越船L<20m,穿越船不妨碍地效船;

④如果是在狭水道或IMO认可的分道通航:则狭水道或IMO认可的分道通航规定的“不妨碍”优先于“地效船的不妨碍”;

3.气垫船:

A.在排水状态下:显示桅灯、尾灯和舷灯;

B.在非排水状态下:显示桅灯、尾灯和舷灯,还应再加黄色环照闪光灯;

C.规则只为气垫船规定了号灯、号型,没有规定特殊的责任规定;

D.避碰责任:无论是否处于排水状态均按照普通机动船遵守规则;

③定义:

A.机帆并用船是机动船;

B.未装机器并未挂帆的船认为是帆船;

C.失控船必须处于“在航中”(操限船也是);在锚泊、抢滩、搁浅和系泊中不存在“失控”;

ⅰ.常见失控船:帆船无风遇急流;火灾船按灭火要求操纵;大风浪船无法变向变速;走锚船;拖锚船;干舷消失无法正常航行的船舶;

ⅱ.不属于失控船:大风浪主机降速滞航;起锚时锚机故障,另一锚机正常;罗经、雷达等导航设备发生故障;

④号灯号型:

ⅰ.各种天气条件下:

A.应(必须)显示号灯的时间:从日落至日出;白天能见度不良的时间;

B.应(必须)显示号型的时间:白天;

C.应(必须)同时显示号灯号型的时间:白天能见度不良;晨昏蒙阴;

ⅱ.各种灯装设位置:

A.桅灯、尾灯尽可能装在船首尾中心线上;

B.舷灯:不一定装在左右舷最宽处;

C.拖带灯:要求设置在尾灯的垂直上方;

ⅲ.号灯射程:

A.射程分点:50、20、12海里;

B.桅灯:6、5、3、2;

C.舷灯;3、2、2、1;

D.环照灯:红绿白黄;

E.不在“射程分点”的灯:操纵号灯(五套操-即其射程5海里),未定闪(即闪光灯射程未规定);

F.闪光灯:黄红;

G.特殊:不易察觉被拖船闪光灯:3海里;临近捕鱼船的额外号灯:至少1海里,但小于渔船规定号灯射程;

ⅳ.号型;圆锥体号型高与底面直径相等;圆柱体号型高是地面直径的两倍;

ⅴ.机动船、帆船、划桨船、拖带船、被拖带船、限吃水船、失控船、在航转运和拖带严重受限锚泊时号灯和号型:

A.L<50m时,一盏白灯(一盏白灯代替前后锚灯,甲板灯没要求);

B.50m≤L<100m,前后锚灯(必亮前后锚灯,甲板灯可以亮);

C.L≥100m,必亮前后锚灯,必亮甲板灯;

D.号型:以上都是在最易见处一个锚球;

E.长度<7m的船,不是在狭水道、航道、锚地或其他通常航行的水域或其附近锚泊时,不要求显示锚灯、锚球;

F.注意:锚灯就是环照白灯;

G.注意:锚泊中并靠在一起的船;各显示各的锚泊号灯、号型;

H.注意:锚泊时间:从“抛锚开始”至“锚离底”;

ⅴ.机动船(包括气垫船和机帆并用船)航行时号灯:

A.L≥50m时,都是桅灯、舷灯、尾灯;但

B.12m≤L<50m时,前桅灯+舷灯+尾灯(后桅灯可不亮);

C.7m≤L<12m时,一盏环照白灯+合色舷灯+尾灯(前后桅灯都可用一环照白灯代替);

D.L<7m,且(最高)航速≤7Kn,一盏白灯+尾灯(可只亮一盏环照白灯,舷灯有条件亮);

ⅵ.帆船(包括划桨船)航行时的号灯:

A.总的都是舷灯、尾灯(没有桅灯);

B.L≥20m时,可另加上红下绿环照灯;

C.7m≤L<20m时,三色灯(可显示三色环照灯);

D.L<7m时,电筒或白灯(可电筒或白灯代替三色灯);

注意:舷灯在船长L<20m时(无论是机动船还是帆船),可合并成一盏合色灯,显示在船舶首尾中心线上;

ⅶ.拖带:(拖带长度:拖船船尾至被拖船后端)

A.尾拖(拖带长度>200m)时:

①应用三盏桅灯代替一桅灯(前桅灯或后桅灯);

②号型:菱形体;

B.顶推、旁拖和尾拖(拖带长度≤200m)时:(注:顶推、旁拖时,不显示拖带灯)

①应用垂直两盏桅灯取代一盏桅灯(前桅灯或后桅灯);

②无号型;

③非拖船临时拖带:不能显示拖船号灯时,不要求显示号灯,但应采取招引信号,应标明拖带船与被拖船之间的关系,尤其应将拖缆照亮;但必须显示号型(拖带长度>200m时,拖带船和被拖船各显示菱形体)

④与被顶推船成牢固组合体:按一个同等长度机动船显示;

⑤如果拖船两舷各有一队船被旁拖,则每舷的船作为一艘船显示号灯(任何数目的被旁拖船);

⑥被旁拖时,舷灯要靠前,以表示旁拖长度;

ⅷ.被拖船;(注:每个被拖带物上都得点灯,但只要在最后一拖带体且配备人员时船名声号)

A.总的就是显示舷灯、尾灯;

B.被尾拖时,可以点灯或表明其存在代替;

C.旁拖时:舷灯、尾灯;

D.被顶推时:舷灯;

E.被尾拖时(拖带长度>200m)号型:最易见处菱形体;

ⅸ.部分淹没不易察觉被拖带体:(能见距离为:3海里)

A.总的间隔不超过100m显示环照白灯;

B.宽度<25m时,只前后显示环照白灯;

C.宽度≥25m时,前后左右各显示一环照白灯;

D.不能按规定显示:点灯至少表明其存在;

E.号型:

①拖带长度>200m时,被拖体前后端各显示一个菱形体;

②拖带长度≤200m时,被拖体末端显示一个菱形体;

ⅹ.操限船:(长度必须≥12m)

A.对在抛锚时号灯、号型无特殊定义(和机动船相同):①在航转运;②拖带;

B.不对水移动关闭桅灯、舷灯和尾灯:①在航转运;②疏浚;③捕鱼船(包括拖网、非拖网)(拖网有后桅灯时也应关闭)(简记:转浚捕鱼关)

C.在航不对水移动不需关闭桅灯、舷灯和尾灯的操限船:①拖带船;②清雷船;(简记:拖雷)

D.只看到红白红:除拖雷外的操限船在航不对水移动;

E.号灯不是红白红和号型不是球菱球:清雷(在航号灯:三绿;在航号型:三球;锚泊号灯:三绿+锚灯;锚泊号型:四球);

F.不显示锚泊号灯号型(即没有锚灯、锚球):①水下作业;②疏浚;③从事捕鱼的船;(其中①同在航号灯、号型;②和③同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号灯,同在航号型)(简记:下浚捕鱼)

G.无桅灯的船舶:帆船、划桨船、被拖带船、引航船、船长L<50m的拖网渔船和所有非拖网渔船;(简记:引划帆被拖,小50拖网,所有非拖网)

H.显示品字形三绿灯+在中间绿灯下方一盏白灯:①白灯可能为清雷船尾灯;(是否对水移动不能判断)②白灯可能为清雷船锚灯;

③距离此船1000m范围内危险;

I.显示菱形体的船:

①尾拖拖带长度>200m的拖船;

②尾拖拖带长度>200m的被拖船;

③拖带部分淹没不易发现被拖体末端;当拖带长度>200m时,在前端最易见处也显示一个;

J.疏浚船;绿菱(记:绿领)侧能过;

Xi.失控船:(长度必须≥12m)

①失控开始:立即关闭前后桅灯,并显示两个垂直环照红灯;

②不对水移动后:关闭舷灯和尾灯;

Xii.搁浅船;(长度必须≥12m)

A.号型:锚灯+两个垂直环照红灯;(不要求显示甲板灯)

B.号型:垂直三个黑球;(无锚球)

Xiii.长度<12m的船:

A.不要求(有条件可显示)显示:失控、操限和搁浅船的号灯、号型;(简记:失操搁)

B.以上要求,潜水船(水下作业)除外;

C.但是锚泊的号灯、号型要按要求显示

Xiv.从事捕鱼的船舶:(舷灯、尾灯不对水移动关闭)

A.拖网渔船;

①上绿下白环照灯;

②船长≥50m时,应显示后桅灯(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关闭);

③船长小于50m时,也可显示后桅灯(在航不对水移动时关闭);

注意:

①看到的灯为绿白白(上下绿白环照灯,和尾灯):拖网渔船,由于看不到桅灯,船长无法确定;

②看到的灯为白绿白(后尾灯+上下环照白灯):由于船长<50m的拖网渔船也可显示后桅灯,所以船长无法确定;

B.非拖网渔船;总的都是上白下红环照灯;

①渔具伸出距离>150m时:在伸出方向加一盏环照白灯;

C.号型:

①所有拖网渔船和长度<150m的非拖网渔船:尖端对接的两个圆锥体;

②渔具伸出距离>150m的非拖网渔船:除尖端对接的两个圆锥体,另加尖端向上的单个圆锥体;

③锚泊号灯:同在航不对水移动时;锚泊号型:同在航号型;

Xv.临近捕鱼的额外信号:(射程:至少1海里,小于渔船规定的号灯的能见距离)

A.拖网渔船:(不论是用底拖还是中层渔具可显示)

①非对拖;放网:垂直两盏白灯;起网时;上白下红;网挂障碍物:垂直二盏红灯;

②对拖:同上,另朝前方并向另一对拖船方向照探照灯;

B.围网渔船(非拖网渔船):(船的行动为渔具所妨碍时才可显示)

垂直两盏黄色号灯(等明暗,1秒)

注意:用曳绳钓钓鱼的船不是规则定义的从事捕鱼的船,不要求显示任何捕鱼信号;

Xvi.限吃水船:

A.夜间显示号灯:同等长度机动船号灯,还可显示垂直三盏红灯;

B.号型:最易见处应显示垂直圆柱体;

Xvii.引航船:

A.在航应显示号灯:舷灯+尾灯+白红环照灯(无桅灯);

B.锚泊应显示号灯:锚灯+白红环照灯;

C.夜间看到白红白三盏灯:

①可能是引航船在航(白红灯+尾灯);

②可能是引航船锚泊(白红灯+锚灯);

声号

1.船舶应配备声响器具的要求:(记分界点:100、20、12)

①L<12m,可不配备号笛,但应配置其他有效声号设备;(其他有效声号设备)

②12m≤L<20m,应配备:一个号笛;(笛)

③20m≤L<100m,应配备:一个号笛和一个号钟;(笛钟)

④L≥100m,应配备:一个号笛、一个号钟和一个号锣;(笛钟锣)

⑤注意:

A.钟锣声音、音调不能混淆;

B.钟锣可以其他声音特性相同的设备代替,只要求这些设备随时以手动鸣放规定声号;

2.操纵声号(也是行动声号):

①除帆船,任何机动船行动时应鸣放操纵声号;(帆船没气没电)

②鸣笛是良好船艺,警告是责任;

③行动(操纵)声号鸣放条件:(即:一短声正右转;二短声正左转;三短声正后退)

A.应用号笛鸣放的条件:(必须鸣放,只一遍,不可重复)

ⅰ.互见;

ⅱ.在航机动船;(除帆船外的任何机动船)

B.可操纵号灯(可用环照白灯,射程至少5海里)补充的条件:(可不用该灯号,用了可重复)

ⅰ.互见;

ⅱ.任何在航船舶;

注意:

ⅰ.可用操纵号灯补充的操纵(行动)声号有:操纵声号和警告声号;不可用于补充追越声号;

ⅱ.两次操纵号灯的间隔至少10s。

C.企图追越声号(用号笛鸣放):(企图右:——?;企图左:——??;同意追越:—?—?)鸣放条件:(此声号不可用操纵号灯补充)ⅰ.互见;

ⅱ.在狭水道或航道内任何在航船舶;

ⅲ.不需要被追越船采取行动即可安全通过时,可不鸣放;但鸣放是良好船艺;(即:不是一定会鸣放)

注意:被追越船对能否安全追越持有怀疑时:可鸣放五声短而急的声号;

D.怀疑企图信号:至少??,用号笛和操纵号灯;适用于:互见的任何船舶;

E.航道弯头声号(只能用号笛)条件:

ⅰ.能见度良好;

ⅱ.不互见(被居间障碍物遮挡);

能见度不良使用的声号

1.能见度不良声号适用:

A.在能见度不良的水域或其附近时;(不一定在航行,与能否互见没有关系,只强调“在”)

B.不论白天还是夜间;

2.机动船(不是所有机动船)、旁拖船和顶推组合体在雾中航行:(简记:机旁组)

A.在航对水移动:一长声;

B.在航不对水移动:两长声;

C.以上都是: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间隔;

3.在雾中发出三声(即:一长两短)“—??”的船:帆失操限捕拖,捕鱼操限锚泊作业;即:

A.“拖”指:尾拖拖带船和顶推船;

B.“捕”包括:拖网渔船和非拖网渔船;

D.以上都是: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间隔;

E.注:我国非机动船:每隔约1分钟发出约5秒钟声号;

4.被拖船最后一艘配员:

A.鸣放四声,即一长三短:—???;

B.在拖船鸣放之后立即鸣放;

C.尾拖中,被拖船每艘都得点灯,但只有最后一艘且配员才名声号;

D.以上都是: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间隔;

5.小船:

A.L<20m的船:不要求鸣放在航、锚泊声号,但应鸣放其它有效声号;

B.L<12m的船:在雾中可用有效声号代替规则规定的声号;(如在雾中航行:不超过2分钟的时间间隔鸣放其它有效声号)

6.锚泊船:

A.应鸣放的声号:

ⅰ.L≥100m时,前钟后锣5秒钟;(之所以是“前钟”,因为前面有锚钟)

ⅱ.L<100m时,前钟5秒钟;

B.还可鸣放三声笛号:短长短(?—?);

C.锚泊船不超过1分钟间隔鸣放;

ⅲ.L<20m的船,因不需要配备钟锣,能见度不良时不要求鸣放规定的锚泊声号;但应鸣放其它有效声号;

7.搁浅船:

A.应按同等长度的锚泊船鸣放钟号和锣号;

B.除同等长度的锚泊船声号外,应在急敲钟前后间隔而清晰的敲锣三下;

C.除同等长度的锚泊船声号外,应在急敲锣前后间隔而清晰的敲钟三下;

D.还可鸣放笛号:U莫尔斯信号(??—),意思:你船正在临近危险中;

E.搁浅船:不超过1分钟间隔鸣放;

F.L<20m的船,因不需要配备钟锣,能见度不良时不要求鸣放规定的搁浅声号;但应鸣放其它有效声号;

8.引航船:

A.按规则应鸣放声号:对水移动、不对水移动和锚泊信号;

B.还可鸣放识别声号:四短声(????);

总结;

A.雾中号笛(声号):不超过2分钟鸣放;

B.号钟、号锣不超过1分钟鸣放;

C.在能见度不良水域及其附近时,不要求鸣放声号的情况:(即不是任何活动都鸣放)

ⅰ.最后不配员被拖船;

ⅱ.被顶推的船;

ⅲ.被旁拖的船;

招引他船信号

1.避免使用频闪灯或高亮度的间歇灯、旋转灯;

2.雾号连续发声:遇险需要救助信号;

3.N.C.简码是遇险求助;

4.将衣服张开挂在桅顶是中国《非机动船海上航行暂行规则》,在国际上不用;

任何能见度情况下的行动

1.任何时候,决定安全航速的首要因素:能见度情况;(即使在能见度不良使用雷达时也是如此)

2.确定(或判断)碰撞危险最好的方法:罗经方位(包括:磁罗经方位和电罗经方位)

3.能见度不良,判断碰撞危险最有效的方法:雷达标会;海上通常把雷达放在12海里标会;

4.来船方位有明显变化,有时可能存在碰撞危险:

A.驶进很大的船;

B.驶近拖带船组;

C.近距离驶近他船;

D.来船可能做航向、航速的一连串小变动;

E.来船的航向不稳定;

5.AIS与GPS和电罗经相连,所有提供对地航向和对地航速(GPS提供)以及船首向(电罗经提供);AIS受传播距离限制;

雷达标会

1.在雷达标会时:通过方式取决于来船具体方位和本船具体方位角;

2.规律:

A.对于正横附近(本船正横和正横后)来船,无论本船如何转向,他船过本船船首;

B.对于正横后来船朝他转向或正横前来船背向他转向:(对于此项中为给定转向角和正横方位角的关系,按“A”中原则选)ⅰ.转向角=2倍正横方位角:它船方位不变,存在碰撞危险;

ⅱ.转向角<2倍正横方位角:本船过他船船头;(最易抢头时:转向角=正横方位角)

ⅲ.转向角>2倍正横方位角:他船过本船船头;(本船过他船船尾)

C.对正横后来船本船背着他转向或者对正横前来船迎向他改向:他船过本船船首;

D.以上在避让行动中的运用:(即让路船的措施)

ⅰ.对正横前来船:朝来船改向比背向来船改向(此时有如上所述角度限制)效果好;

ⅱ.对正横后来船:大幅度背向来船改向比减速效果好;(交叉局面中:让路船可以减速,但不可以加速)

ⅲ.对于交叉局面(别处让路船没有此限制):让路船只要不穿越直航船船首可以采取任何行动;

3.最此类题原则:先明确本船转向角与来船正横方位角关系;

4.紧迫局面(close-quarter situation):单凭一船的行动以不能在安全的距离上驶过。

5.紧迫危险(immediate danger):单凭一船的行动不能避免碰撞的局面。即: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能耽搁的危险。

6.采取避免碰撞的行动:

A.单凭转向可能是避免紧迫局面最有效的行动;先决条件:

ⅰ.有足够的水域;ⅱ.及时的、大幅度的;ⅲ.不致构成另一紧迫局面;ⅳ.转向行动应按照本章《驾驶与航行规则》各条规定避免碰撞的任何规定;

B.采取减速、停车或倒车把船停止的时机:局面不定或难以判断,留时间估计局面;

C.关系:

ⅰ.根据规则满足条件的转向是有效的时:减速和停车不是强制的。(只能说可,不能说应);

ⅱ.如有必要(局面不定)时:应减速、停车;

7.不妨碍

A.目的:避免构成碰撞危险;

B.适用:形成碰撞危险之前和之后;

狭水道航行

1.应在狭水道右侧通行条件:只要安全可行;

2.不应妨碍:(简记:只能在)

A.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安全航行的船舶通行的船:

ⅰ.帆船、穿越船和长度小于20的船舶;

ⅱ.不应被妨碍船包括限吃水船(还没有发现其它船),与船长、作业没关系;判定依据的是:偏离航向的能力;ⅲ.即使长度超过20m的船不应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中通行,也应遵守:良好船艺;

ⅳ.穿越船不能穿越的条件:妨碍只能在狭水道或航道安全航行的船通行;

B.从事捕鱼的船:不应妨碍任何其他在狭水道或航道内航行的船通过;

ⅰ.任何其它船包括:穿越船、帆船和长度小于20m的船;

3.应避免在狭水道内锚泊:

A.适用船舶:任何船舶;(特殊:失控船可抛锚)

B.适用条件:当时环境许可;

C.规则只限制在狭水道,没限制在航道;

分道通航

1.理解:

A.适用:

ⅰ.IMO采纳的分道通航;

ⅱ.在港口水域内,未被IMO采纳的分道通航制区域:

①规则中“分道通航制条款”不适用该区域,

②规则其它条款适用该区域;

③只要在规则适用的水域,船舶必须遵守所属的有关主管机关为该区域制定的分道通航制的规定;

④除了港外锚地、港口、江河、湖泊和内陆水道外,其它属于主管机关不能规定

B.不解除:

ⅰ.任何船舶;ⅱ.遵守任何其他条规定的责任;

2.沿岸通航带:(不是分道通航的一部分,是独立的定线制;)

A.不应适用的条件:可安全适用临近分道通航制区域中相应的通航分道;

B.可以适用沿岸通航带的船:

ⅰ.帆船、从事捕鱼的船和长度小于20m的船;

ⅱ.船舶抵离沿岸通航带中的港口、近岸设施或建筑物、引航站或任何其他地方;

ⅲ.避免紧迫危险;

ⅳ.不能安全使用临近通航分道的船;

注意:

A.沿岸通航带没有避免锚泊的规定;

B.沿岸通航带没有不妨碍的规定;

3.可进入分隔带或穿越分割线的船:(其他船不应)

A.穿越船;

B.驶进驶出通航分道的船;

C.除非:

ⅰ.紧急情况下避免紧迫危险;(主要是失控船)

ⅱ.在分隔带内从事捕鱼;

ⅲ.清除水雷的船在作业;

4.不应妨碍:(不妨碍和是否互见没有关系)(简记:按机动)

A.从事捕鱼的船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任何船舶;(可妨碍穿越船,驶进驶出船)

注:从事捕鱼的船可在分道通航内捕鱼,但航迹向应和总流向尽可能一致;

B.帆船、长度小于20m的船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行驶的机动船;(可妨碍穿越船、驶进驶出船)

ⅰ.此处的机动船指:长度大于20m的机动船;

C.穿越船和驶进驶出船没有不应妨碍的责任(船长都≥20m);

D.互见(即:看到航行灯)中地效船在分道通航内贴近水面起飞、降落、飞行(即:亮高亮度红色闪光灯):ⅰ.当穿越船船长≥20m时:地效船不应妨碍;

ⅱ.当穿越船船长<20m时:穿越船不应妨碍;

ⅲ.本质:在分道通航水域内,适用分道通航要求的不妨碍优先考虑;

ⅳ.只要满足互见的条件,地效船才不妨碍其它船;但是在狭水道和分道通航水域中的不妨碍没有互见限制;ⅴ.即使互见,渔船也不应妨碍按通航分道航行的地效船(L≥20m)

5.从事捕鱼的船的航法:

A.在通航分道内的航法:除不应妨碍义务外

ⅰ.如果在使用分道通航制区域,其航迹向应和总流向一致;

ⅱ.在通航分道内的从事捕鱼的船也有可能是在穿越:尽可能成直角穿越;

B.在分隔带内或沿岸通航带内:航法没有具体限制;

6.尽可能避免锚泊的区域:(沿岸通航带不属于分道通航水域,而是另外的定线制)

A.分道通航水域内(包括通航分道内和分隔带内);

B.端部附近;

7.免受本条规定的船舶:

A.操限船,但只限于:

ⅰ.在分道通航区域内从事维护航行安全的作业;

ⅱ.在分道通航区域内从事敷设、维修或起捞海底电缆;

ⅲ.在作业必须的限度内;

ⅳ.不包括:过驳、收发航空器和拖带;

帆船

1.本条款适用条件:

A.不在追越;(追越条款优先考虑)

B.帆船同帆船;

C.互见;

D.有碰撞危险;

2.让路规则:(简记:左上让路)

A.不同舷受风:左舷受风船让;

B.同舷受风:上风船让;

C.左舷受风船不能判定对方船哪舷受风,该船让;

3.受风舷:

A.主帆吹向一舷的对面舷;

B.方帆船:最大纵帆被吹向一舷的对面舷侧;

4.帆船让路方法:

ⅰ.规则没有规定让路帆船的让路方法;(所以题中说让路帆船应……的都错;)

ⅱ.让路帆船应符合规则其它条款(第八条和第十六条)规定的让路船的行动要求;

ⅲ.不需让路的帆船:应保向保速(规则第十七条规定);

5.中国帆船:

A.适用条件;

ⅰ.两帆船;ⅱ.有碰撞危险;

B.避让原则:

ⅰ.左舷让右舷;

ⅱ.上风让下风;(狭水道:顶流让顺流)

ⅲ.顺风让逆风;

ⅳ.尾风让其他;

互见中的行动

1.让路船:

A.遵守第八条、第十二、十三、十五、十六和十八条规定(注意:没有第十四条);

B.“避免横越他船前方”只在交叉局面中对让路船的规定,条件是:当时环境许可;在其他处的让路船没有此项限制;但是此时让路船:

ⅰ.可以左转;

ⅱ.可以右转;

ⅲ.可以减速;

C.让路船行动必须符合:(不包括B项)

ⅰ.及早地采取行动;

ⅱ.行动是大幅度的;

ⅲ.能宽裕的让请他船;

2.直航船:

A.遵守第八条、第十二、十三、十五、十七和十八条规定(注意:没有第十四条);

B.“不能向左转向”是直航船的独自行动,只适用于交叉局面,且条件是:当时环境许可;

C.直航船义务:

ⅰ.保向保速;

ⅱ.对直航船的行动要求不解除让路的责任;

D.保向保速含义:

ⅰ.保持初始时“航向航速”;

ⅱ.并不意味着一定非得保持同一罗经航向或同一主机转速;

ⅲ.允许直航船航向航速改变的时机:航海操纵所必要的,且能被让路船所理解时,认为是“正当的”;

ⅳ.不合理的航海操纵:各种校对、试验和测试;

E.直航船可独自行动的时机:

ⅰ.让路船显然没有遵照规则条款采取适当行动时;

ⅱ.单凭让路船的行动已经不能在安全距离驶过时;

ⅲ.紧迫局面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

ⅳ.能见度不良时,直航船独自采取避碰行动的时机:海上2-3海里;(形成紧迫局面的两船距离)

F.直航船“应采取最有助于避碰的行动”(即直航船终止“保向保速”的时机)的时机:(此时在交叉局面中要求“避免向左转向”已不适用,此时:如必要,可以背离规则)

ⅰ.单凭让路船的行动已经不能避免碰撞;

ⅱ.存在或正在形成紧迫危险;(已经形成紧迫局面,紧迫危险正在形成)

注意:法定责任:A.让路船:应避免紧迫局面;B.直航船:如有必要,可避免紧迫危险;

3.区别:

A.追越:

ⅰ.在第十九条中不在互见中的追越:没有追越船让路的规定;

ⅱ.只规定了让路责任,没规定避碰行动;(从左舷、右舷追越自己选)

ⅲ.追越条款优先于:任何能见度条款和互见中条款;

ⅳ.当前船对右(左边不需要)正横后来船是否追越怀疑时,应假定交叉;当后船对是否追越(无论左舷还是右舷)怀疑时,应假定追越;

ⅴ.对追越中的让路船只规定“早大宽清”,再没有别的要求;

B.对遇:

ⅰ.没有规定让路责任,只规定避碰行动;(向右改向,左舷过)

ⅱ.两船对对遇局面(或对小角度交叉和对遇混淆)怀疑时,应假定为对遇局面;

ⅲ.正前方=船首附近方向=左右舷5°左右=左右舷6°左右=左右各半个罗经点≠前方;

ⅳ.右对右且横距不宽对驶互看到舷灯(绿灯)时:构成对遇局面,按对遇局面采取行动;

C.交叉:

ⅰ.既规定了让路责任,又规定避碰行动;(规定了让路船和直航船和让路直航船的行动)

ⅱ.在构成碰撞危险前:

①此时没有构成交叉局面,不受交叉条款限制;

②有船位于左舷的船(在交叉时是直航船):可以采取行动;

4.不应妨碍:在形成碰撞危险前采取行动是不妨碍,行动为:及早地采取行动,留出足够的水域供他船通过;

船舶间责任

1.适用:

ⅰ.不同种类船舶间的责任;

ⅱ.两船不在追越;

ⅲ.两船互见;

ⅳ.存在碰撞危险;

注意:不适用:同级(操纵能力相同)船舶之间的责任;

1.优先级:

A.第九(狭水道)、十(分道通航)和十三条(追越)优先于船舶间条款;

B.船舶间条款优先于处“A”中规定的其它互见中条款;

3.让路责任的确定:

A.首先看看是否构成追越;(如是追越,不考虑船舶种类,追越船让路)

B.其次看船舶间责任;(如操纵能力层次不同,操纵能力好的让路)

C.最后(操纵能力相同)又重新考虑局面(第12条帆船,第14条对遇和第15条交叉)

4.不妨碍责任的确定:

A.在狭水道或IMO采纳的TSS:首先适用第9条(狭水道)或第10条(分道通航);

B.然后考虑第18条(船舶间责任)的规定;

5.不同种类船舶间让路优先级:机动船>帆船>渔船>失操;(简记:机帆渔失操)

6.限吃水船:除失控船和限吃水船(除失操),任何船舶不得妨碍限吃水船;

A.任何船舶的责任:在碰撞危险形成前,均应采取行动留出足够的水域供限吃水船通过;

B.限吃水船责任;应充分注意其特殊条件,特别谨慎驾驶;

能见度不良的行动规则

1.适用:

A.能见度不良的水域中或其附近;

B.航行时;

C.不互见;

2.特别要求:第二章第一节的行动每一船应充分考虑能见度不良的环境和情况;

3.能见度不良时行动:

A.仅凭雷达测得他船时:

ⅰ.应先判定是否存在:

①紧迫局面;和/或

②碰撞危险;若是,

ⅱ.及早的采取避让行动;如果行动包括改向,

①除追越外,对正横前的船舶:避免向左改向;(如果发现和正横前的船舶是追越关系:可以向左改向;即:如果是追越关系,可以向任何方向改向;)

注意:做题时,第一步要先排除追越;

②对正横或正横后的船舶:避免朝他改向;

B.每一船“将航速减到维持其航向的最小速度。必要时,把船停住”

ⅰ.时机:

①根据听到的他船雾号显似在本船正横以前,除非判定不存在碰撞危险;(主要是根据雾号;而且根据雾号传播距离,在听到时,即已不可避免紧迫局面)或

②在雷达上发现与正横以前的他船存在不能避免的紧迫局面;(只能用雷达判定,没有雷达就没法判定)

ⅱ.行动:无论如何,应及其谨慎驾驶;

ⅲ.结束时机:驶过让清;(指碰撞危险过去)

C.每一船在能见不良环境中航行要求:

ⅰ.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的安全航速行驶;

ⅱ.机动船:将机器做好随时操纵的准备(即备车);(此要求适用:任何水域);区别:进入渔区备车是海员通常做法,不是规则规定;

雷达避碰转向示意图

1.介绍:

A.适用:能见度不良时不互见两船会遇;

B.与避碰规则(第十九条)的差别:

ⅰ.右正横前两个罗经点的来船;

ⅱ.船尾左右30°的来船;

C.缺陷:需两船协调,不能单凭一船行动(单凭一船行动并不一定能安全通过(对左正横前一定范围的来船));

D.应用:作为良好船艺;

2.操纵;

A.向右转:

ⅰ.方位210°-292.5°来船:向右转至来船在本船船尾后;

ⅱ.方位292.5°-330°来船:向右转向直至来船在本船左正横处;

ⅲ.方位330°-030°来船:向右转向60-90°;

ⅳ.方位030°-067.5°来船:向右转向直至来船在本船左前方至少30°;

B.向左转:

ⅰ.方位067.5°-150°来船:向左转向直至来船在本船船尾或接近船尾处;

ⅱ.方位150°-210°来船:向左转向约30°;

C.开始采取行动距离:以方位112.5°和292.5°过船舶连线为界:

ⅰ.此线之前:4-6海里采取行动;

ⅱ.此线之后;3海里采取行动;

规律:向左转或向右转,从起点随着顺时针变化,转向角度越来越小;

高中数学考试必备的知识点

高中数学考试必备的知识点整理 温馨提示:在复习的同时,也要结合课本上的例题去复习,重点是课本,而不是题目应该怎样去做,所以在考前的一天必须回归课本复习,心中无公式,是解不出任何题目来的,只要心中有公式,中等的题目都可以解决。 必修一: 一、集合的运算: 交集:定义:由集合A 和集合B 中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叫交集,记为A B I 并集:定义:由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并集,记为 A B U 补集:定义:在全集U 中,由所有不属于集合A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叫补集,记为U C A 二、指数与指数函数 1、幂的运算法则: (1)a m ? a n = a m + n , (2)n m n m a a a -=÷, (3)( a m ) n = a m n (4)( ab ) n = a n ? b n (5) n n n b a b a =?? ? ?? (6)a 0 = 1 ( a ≠0) (7)n n a a 1=- (8)m n m n a a = (9) n m a - = 2、根式的性质

(1)n a =.(2)当n a =; 当n ,0 ||,0a a a a a ≥?==? -≠>. 6、对数的运算法则: (1)a b = N <=> b = log a N (2)log a 1 = 0 (3)log a a = 1 (4)log a a b = b (5)a log a N = N (6)log a (MN) = log a M + log a N (7)log a ( N M ) = log a M -log a N (8)log a N b = b log a N (9)换底公式:log a N = a N b b log log (10)推论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 (0a >,且1a >,,0m n >,且1m ≠,1n ≠, 0N >). (11)log a N = a N log 1 (12)常用对数:lg N = log 10 N (13)自然对数:ln A = log e A 必修4: 1、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船舶操纵与避碰

锚泊 锚泊程序: 首先根据海图和港口资料或气象大风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锚地,除非到指定的锚地,自选的锚地以硬度适中的沙底和黏土底质,且底质平坦的为好。无风浪影响或影响较小的水域,锚位周围有足够的水深和旋回余地,静水域低潮时富裕水深要大于20%的船舶吃水,有涌浪的水域低潮时,水深要大于1.5倍的吃水和2/3倍的最大波高之和,且水深不能太深,不宜超过一舷锚链总长的1/4倍。最小水域半径在港外取链长与1-2倍的船长之和,在港内取船长加上60-90米。以某次本船单锚锚泊为例: 船舶重载,吃水9.5m,水深约20m,最大流速约2.2kn,风流合力的方向参照临近锚泊点的其它锚泊船的指向。备车减速驶向锚泊点,用舵调整船舶航向与参照的锚泊船一致,临近锚泊点200M时船速2kn,后退一倒车,船速降至0.3kn时停车,余速滑行至原定的锚泊点时下令右锚一节入水并打住,船后退时再继续松链,共松至四节甲板时通知驾驶台进车将锚链刹住,时,四节水面。待锚链得力后松弛回头,表明锚已经抓牢,即报告驾驶台,锚抛妥。督促并检查显示规定的锚泊信号。 从事捕鱼的船舶的特点及避让方法 渔船大多数是成群结队地从事捕鱼作业的。特别是在渔汛期间,拖网渔船所集结的范围有时可达数十海里。从事捕鱼的船舶除按《规则》规定显示相应的灯号或号型外,当它们邻近在一起捕鱼时,还将显示额外的信号,或者他们自定的相互联系的信号。因此,在渔船群集的渔场内,灯光闪烁,不易识别。捕鱼方式不同,使用的渔具也不一样,渔具伸出的长度也自然有较大差别。布设渔网范围的大小也不同,而且,一般也无特别灯号显示。目前在沿海仍然存在使用非机动船进行捕鱼的船舶。这些船舶设备简陋,显示灯号﹑灯型和鸣放的声号也不够规范。对这类船舶应引起特别注意。 ◆ 避让方法:(一)在海上与密集渔船相遇,应迅速判明其范围和动态,尽量绕行和规避,夜间尤其不宜从中间穿过。 (二)必须经过渔网区或无法绕行时,应加强了望,通知机舱做好绕行准备,收起计程仪和声纳换能器。 (三)一般都应减速通过,以免影响捕鱼作业或浪损渔具。 双船拖网避让方法:避让双船拖网渔船时,应在其船尾或两船外舷不少于 0.5n mile 处通过,切不可从两船之间驶过。当发现两船背向行驶准备放网时,应从两船上风流一侧驶过。应注意其放网的一舷,当发现其航向不稳时,则表明渔船正在放网或收网。 单船拖网避让方法:避让单船拖网渔船时,应从其船尾 1 n mile 之外通过 流网:避让方法:流网渔船带网漂流时,网在其船首方向,避让时应从其船尾通过,绝不能在其船首和网上通过。如果想从其船首网的端部通过时,应在认清

船舶操纵题库6

四章一节 1、在大风浪中顺浪航行的条件是: I.波长小于船长时;II.波长大大长过船长时;III.波长与船长相近似,船速又与波速接近时 A、仅I对 B、仅II对 C、I、II对 D、仅III对 2、船舶横摇周期Tθ,波浪周期τ,当Tθ >τ时,则船舶横摇周期较 ,甲板上浪较 .。 A、慢;少 B、快;少 C、慢;多 D、快;多 3、在北半球台风的危险半圆是指台风的半圆。 A、左 B、右 C、前 D、后 4、在北半球可航半圆内避台操纵法是: I.以左首约15°~20°顶风全速驶离;II.使右首受风顶风滞航;III.使右尾受风驶离 A、仅I对 B、仅II对 C、仅III对 D、II、III对 5、船舶为避免卷入台风中心的操纵方法是: A、在北半球,船舶应以右首舷的15°~20°顶风全速航行 B、在南半球,船舶应以右尾受风全速航行 C、A、B都对 D、A、B都不对 6、船舶在海上航行时遇到大风浪,使该船剧烈摇摆,拍底和甲板大量上浪,螺旋桨打空车,该船应采取: A、滞航 B、顺浪航行 C、漂滞 D、顶风,顶浪航行 7、在大风浪中航行的船舶,为避免谐摇,改变波浪的遭遇周期,可采取下述那种措施? A、改变航向 B、即改变航向又变速 C、改变船速 D、A、B、C、均可采取 8、船舶在大风浪中掉头操纵,下述哪个是不正确的? A、利用海浪的三大八小变化规律,使船舶在风浪较平静是掉头 B、掉头过程中要快车满舵,以求尽快掉成 C、从顶浪转向顺浪时,转向应在较平静海面来到之前开始,以求在较平静海面时正好转到顺浪 D、从顺浪转到横浪较危险,必须降低惯性冲力,等待时机,以求在较平静的海面掉头完毕 9、有关大风浪中采取漂滞法的船,下述哪项不正确? A、保持舵效的最小速度并将风浪放在船首2~3个罗经点迎浪航行 B、船舶停止主机随风浪漂流 C、适用保向性差或衰老的船舶 D、可在船首抛出锚链或大缆使船首迎风浪 10、海上波浪周期为10秒,如本船横摇周期分别为下列所述,正确的船舶摇摆情况是: A、周期6秒时,横摇较快 B、周期10秒时,横摆最剧烈 C、周期14秒时,横摇较慢 D、A、B、C、都对 11、在大风浪中航行,为减轻拍底现象应保持首吃水大于满载吃水的多少? A、1/3 B、1/2 C、3/4 D、以上都可以 12、当船舶处于纵摇和垂荡都很严重时,为了减轻摇荡,须避开临界区域,采取最有效的措 施是: A、减速 B、改变航向 C、调整吃水差 D、以上都行 13、在大风浪中航行,船舶受波浪的作用,使其围绕着通过重心的X、Y、Z轴作线运动和 回转运动,过X轴的摇摆运动称为:

避碰规则,号灯号型,口诀

船舶避碰规则、号灯、号型判断口诀 一、避碰口诀 保持了望最重要,安全航速常记牢。发觉来船要警惕,方位不变危机来。避碰行动应显著,大得容易觉察到。如果环境确许可,变动向速避免小。采取避碰行动后,还应仔细验效果。倘觉避碰无把握,把船停住是一招。狭水道靠右外缘,妨碍他船不穿行。顺着分隔航道走,进出都应小角度。穿越尽量成直角,两端特别要警慎。互见对遇互向右,交叉绿灯让红灯。直航船应保向速,机动船让受限船。追越一直到让请,避免抢越他船头。倘有怀疑发警告,若让路船不让船。当机立断避碰撞。 视线不良发雾号,加强了望最重要。船位中心要有数,随时变速准备好。雷达测到他船时,判断险否第一条。若是存在有危险,避让行动应及早。正横前面来的船,应该避免向左转。必要时把船停住,直到危险过去啦。 二、号灯口诀 在航船,航行灯,机动船,有桅灯。红绿舷灯和尾灯,船长超过五十米。加上一盏后尾灯,拖轮前桅两桅灯,船尾另加一黄灯,拖带超过二百米。前桅三盏白桅灯,被拖船舶或物体,显示舷灯和尾灯,以上灯光有弧度。 (以下都是环照灯) 失控船,两盏红,搁浅锚灯加双红,船舶操纵受限制,垂直显示红白红,双红那边有碍物,双绿这舷可通航,看见垂直三盏红,这是限于吃水船。上白下红引水船,上红下绿是帆船。扫雷船,三个绿。桅顶两端各一绿。渔船拖网挂绿白,其他作业挂红白。渔具外超百五米,这个方向加白灯。气垫船体离水面,加示黄色闪光灯。锚泊船,白锚灯,小船船头挂一盏,大船两盏分首尾,船长超过一百米,还加甲板灯照明。 三、号型口诀 锚泊船,挂黑球,失控船两球上下挂。搁浅垂直三黑球。扫雷三球成三角,桅顶衍端各一球,拖带超过二百米,拖和被拖挂黑菱,船舶操纵受限制。上球下球中间菱。双球那边有障碍。双菱这舷可通航。机帆船,锥朝下。限于吃水圆柱体,从事捕鱼挂信号。两个圆锥尖对尖,小渔船,挂渔箩。渔具外超百五米,向着渔具锥朝天。 四.声号口诀 互见操纵鸣声号一短声,我向右。两声短,我向左。三声短我正向后退。追越船明企图。两长两短从左越,被追越如同意。鸣笛两次长短声,过弯道拉一长声。怀疑警告五短声,视线不良拉汽笛。船在航,一长声不动船,一长声。每次间隔两分钟,船舶操纵受限制。捕鱼失控和拖带,都是一长两短声。最后住人被拖船,紧接一长三短声。锚泊每分发声号,船头急敲钟五秒。船长超过一百米,首敲钟来尾敲锣。搁浅也敲钟五秒,前后另加三击钟。锚泊船还得鸣,一短一长一短声。

船舶操纵与避碰试题A(操纵部分,含答案)

2013至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船舶操纵与避碰》试卷(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12级航海技术01、02、03班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 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 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 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 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 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 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 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 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 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 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 3.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 A.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趋于稳定 B.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继续增大 C.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趋于稳定 D.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继续增大 4. 船舶作舵旋回时: A.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 B.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 C.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 D.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 5. 船舶旋回时间是指: A.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90°所用的时间 B.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180°所用的时间 C.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270°所用的时间 D.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360°所用的时间 6. 船舶旋回时的转心位置 A. 保持不变,位于首柱后1/3至1/5船长处 B. 由船中向船首方向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后,该位置稳定 C. 由船尾向船中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后,该向将稳定在船中 D. 保持不变,位于船中 7. 下列有关影响旋回圈大小因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Ⅰ.方形系数大的船,旋回圈小Ⅱ.有球鼻首的船,旋回圈较小Ⅲ.船舶重载时,旋回初径有所减小Ⅳ.浅水中旋回时,旋回圈变大 A.Ⅰ~Ⅲ B.Ⅱ~Ⅳ C.Ⅰ、Ⅱ、Ⅳ D.Ⅰ~Ⅳ 8. 船舶航行中,在船首前方发现障碍物,为了使船在最短的纵向距离上避开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 A. 当制动纵距大于旋回纵距时,用车让 B. 当制动纵距小于旋回纵距时,用车让 C. 当制动横距大于旋回横距时,用舵让 D. 当制动纵距小于旋回纵距时,用舵让 9. 船舶根据外界风流大小预配风流压差保证船舶行驶在预定航线上,此时船舶实现的是: A.动航向稳定性 B.位置稳定性 C.直线稳定性 D.方向稳定性 10. 船舶首倾时比尾倾时的: A.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大 B. 航向稳定性差,旋回圈小 C.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大 D. 航向稳定性好,旋回圈小 11. 船舶的基本阻力包括: A.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空气阻力 B.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兴波阻力 C.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波浪阻力 D. 摩擦阻力、涡流阻力和浅水阻力 12. 减速直线航行的船舶所受的各种阻力之和应: A. 等于所受到的推力 B. 大于所受到的推力 C. 小于所受到的推力 D. 等于或小于所受到的推力 13. 螺旋桨排出流的特点是: A. 流速较快,范围较广,水流流线几乎相互平行 B. 流速较慢,范围较广,水流流线几乎相互平行

大连海事大学船舶操纵复习提纲1到19条

避碰部分复习提纲(1~19) NO.1 一、适用对象及水域 1. 适用的水域 1)公海 2)连接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 2. 适用的对象 适用于上述适用水域中的一切船舶,而非仅适用于海船。 二.“规则”与地方规则的关系 1.特殊规定(特殊的航行规则) 1)制定的部门——有关主管机关: An appropriate authority 2)适用对象: 港口、港外锚地、江河、湖泊、内陆水道. 3)关系: (1)特殊规定优先于“规则” (2)特殊规定应尽可能符合“规则”各条,以免造成混乱。 2. 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特殊的号灯、号型及声号) 1)制定部门---各国政府:The Governmant of any State 2)适用对象、信号种类及要求 NO.2 一、对象 1.船舶 2.船舶所有人 3.船长或船员 二、三种疏忽的分类: 1.遵守本规则的疏忽 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忽职守,麻痹大意。不执行甚至违反《规则》; 2)错误地解释和运用《规则》条文; 3)片面强调《规则》的某一规定,而忽视条款间的关系和系统性; 4)只要求对方执行《规则》,不顾自身的义务和责任。 2.对海员通常做法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 (1)不熟悉本船的操纵性能及当时的条件的限制而盲目操船; (2)对风流的影响估计不足;

(3)对浅水,岸壁,船间效应缺乏应有的戒备; (4)不复诵车钟令和舵令; (5)未适应夜视而交接班 (6)狭水道,复杂水域航行时没有备车,备锚,增派了望人员; (7)在不应追越的水域,地段或情况下盲目追越; (8)未及时使用手操舵; (9)锚泊的水域或方法不当;或对本船或他船的走锚缺乏戒备 (10)了解地方特殊规定及避让习惯。 3.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戒备上的疏忽 构成特殊情况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自然条件的突变;复杂的交通条件; 相遇船舶突然出现故障;出现《规则》条款没有提及的情况和格局等。 例如:(1)突遇浓雾,暴风雨等严重影响视距和船舶操纵性能的天气; (2)两艘以上的船舶相遇构成碰撞的局面; (3)夜间临近处突然发现不点灯的小船,或突然显示灯光的船舶; (4)他船突然采取具有危险性的背离《规则》的行动; (5)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使本船或他船无法按照《规则》的规定采取避碰行动。 三.“背离”的目的,条件与时机 1.目的:为避免紧迫危险。 2.条件: (1)“危险”确实存在,不是臆测或主观臆断的; (2)危险是紧迫; (3)“背离”是合理(且有效)的,不背离反而不利于避碰。 4.时机: 采取背离行动的时机显然只能在紧迫局面形成之后,“紧迫危险”尚未出现之前,不可过早或过晚。 NO.3 1.船舶: (1)显然,军舰专用船舶和从事海上勘探的各种钻井船等均属于船舶。 (2)潜水艇——当其在水面航行时,方为“船舶”。 (3)非排水船舶——航行时,基本上或完全不靠浮力支持船舶重量的船舶。 2. 机动船:这里为广义,但在第二章各条中,不包括: 失去控制的船舶,操限船和限于吃水的船舶,从事捕鱼的船舶。 3. 帆船Sailing vessel (指任何驶帆的船舶,如果装有推进器但不在使用.) 为单纯用帆行驶的船舶。机帆并用----为机动船。 4.从事捕鱼的船舶: (1)正在从事捕鱼,不论其是否对水移动; (2)作业时,所使用的渔具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 5.水上飞机——水面航行时属“船舶”,水上超低空飞行时属“飞机”。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与历史沿革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长简介与历史 沿革 大连海事大学简单介绍 大连海事大学(原大连海运学院)位于辽宁省大连市凌海路1号,是直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的综合性大学,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是中国著名的高等航海学府,是被国际海事组织认定的世界上少数几所"享有国际盛誉"的 海事院校之一。学校成立于1909年,是中国第一所拥有高等航海教育的学府。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沿革 大连海事大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1909年晚清邮船部上海高等实业学堂(南洋公学)船政科、邮传部高等商船学堂。解放前,中国高等航海教育历尽艰辛,几度中断。解放以后,高等航海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1953年,上海航务学院、东北航海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时为我国唯一的高等航海学府。1960年,大连海运学院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94,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更名为大连海事大学,江泽民总书记亲笔为学校题写校名。 大连海事大学设置及其所有专业

大连海事大学现设航海学院、轮机工程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交通运输管理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运输装备与海洋工程学院、法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数学系、物理系、体育工作部、交通运输高级研修学院、专业学位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航海训练与研究中心、船舶导航系统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航运发展研究院(航海教育研究所)等教学单位。 大连海事大学历任校(院)长: 王祖温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2004年01月到至今); ( 1983年6月至1984年8月);周光庭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 陈祖慰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 1984年8月至1991年12月);司玉琢任大连海运学院院长:( 1991年12月至1994年4月);司玉琢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1994年4月至1998年12月);吴兆麟任大连海事大学校长:(1998年12月至2004年1月)。 本文来自: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liaoning/yangb/dllgdx.html 由: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0807876.html,整理上传

船舶避碰规则灯型判断口诀

船舶避碰规则、号灯、号型判断口诀一、避碰口诀 保持了望最重要,安全航速常记牢。发觉来船要警惕,方位不变危机来。 避碰行动应显着,大得容易觉察到。如果环境确许可,变动向速避免小。 采取避碰行动后,还应仔细验效果。倘觉避碰无把握,把船停住是一招。 狭水道靠右外缘,妨碍他船不穿行。顺着分隔航道走,进出都应小角度。 穿越尽量成直角,两端特别要警慎。互见对遇互向右,交叉绿灯让红灯。 直航船应保向速,机动船让受限船。追越一直到让请,避免抢越他船头。 倘有怀疑发警告,若让路船不让船。当机立断避碰撞。 视线不良发雾号,加强了望最重要。船位中心要有数,随时变速准备好。雷达测到他船时,判断险否第一条。若是存在有危险,避让行动应及早。 正横前面来的船,应该避免向左转。必要时把船停住,直到危险过去啦。 二、号灯口诀 在航船,航行灯,机动船,有桅灯。红绿舷灯和尾灯,船长超过五十米。 加上一盏后尾灯,拖轮前桅两桅灯,船尾另加一黄灯,拖带超过二百米。 前桅三盏白桅灯,被拖船舶或物体,显示舷灯和尾灯,以上灯光有弧度。 三、以下都是环照灯 失控船,两盏红,搁浅锚灯加双红,船舶操纵受限制,垂直显示红白红, 双红那边有碍物,双绿这舷可通航,看见垂直三盏红,这是限于吃水船。 上白下红引水船,上红下绿是帆船。扫雷船,三个绿。桅顶两端各一绿。 渔船拖网挂绿白,其他作业挂红白。渔具外超百五米,这个方向加白灯。 气垫船体离水面,加示黄色闪光灯。锚泊船,白锚灯,小船船头挂一盏,

大船两盏分首尾,船长超过一百米,还加甲板灯照明。 三、号型口诀 锚泊船,挂黑球,失控船两球上下挂。搁浅垂直三黑球。扫雷三球成三角, 桅顶衍端各一球,拖带超过二百米,拖和被拖挂黑菱,船舶操纵受限制。上球下球中间菱。双球那边有障碍。双菱这舷可通航。机帆船,锥朝下。限于吃水圆柱体,从事捕鱼挂信号。两个圆锥尖对尖,小渔船,挂渔箩。渔具外超百五米,向着渔具锥朝天。 四、声号口诀 互见操纵鸣声号 一短声,我向右。两声短,我向左。 三声短我正向后退。追越船明企图。 两长两短从左越,被追越如同意。 鸣笛两次长短声,过弯道拉一长声。 怀疑警告五短声,视线不良拉汽笛。 船在航,一长声不动船,一长声。 每次间隔两分钟,船舶操纵受限制。 捕鱼失控和拖带,都是一长两短声。 最后住人被拖船,紧接一长三短声。 锚泊每分发声号,船头急敲钟五秒。 船长超过一百米,首敲钟来尾敲锣。 搁浅也敲钟五秒,前后另加三击钟。 锚泊船还得鸣,一短一长一短声。

(完整版)船舶操纵与避碰总结

船舶操纵与避碰 9101: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9102: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9103: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9104:500~3000总吨船舶大副9105: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9106: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9107: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9108: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9109: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 考试大纲 适用对象 9101 9102 9103 9104 9105 9106 9107 9108 9109 1 船舶操纵基础 1.1 船舶操纵性能 1.1.1 船舶变速性能 1.1.1.1 船舶启动性能√√√√√√ 1.1.1.2 船舶停车性能√√√√√√ 1.1.1.3 倒车停船性能及影响倒车冲程的因素√√√√√√ 1.1.1.4 船舶制动方法及其适用√√√√√√ 1.1.2 旋回性能 1.1. 2.1 船舶旋回运动三个阶段及其特征√√√√√√ 1.1. 2.2 旋回圈,旋回要素的概念(旋回反移量、滞距、 纵距、横距、旋回初径、旋回直径、转心、旋回 时间、旋回降速、横倾等) √√√√√√ 1.1. 2.3 影响旋回性的因素√√√√√√ 1.1. 2.4 旋回圈要素在实际操船中的应用(反移量、旋回 初径、进距、横距、旋回速率在实际操船中的应 用;舵让与车让的比较) √√√√√√√√√ 1.1.3 航向稳定性和保向性 1.1.3.1 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1.1.3.2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法√√√√√√ 1.1.3.3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素√√√√√√ 1.1.3.4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的关系;影响保向性的因素√√√√√√ 1.1.4 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义及其与操纵性 √√ 能的关系 1.1.5 船舶操纵性试验 1.1.5.1 旋回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1.1.5.2 冲程试验的目的、测定条件、测定方法√√√√√√ 1.1.5.3 Z形试验的目的和试验方法√ 1.1.6 IMO船舶操纵性衡准的基本内容√√√ 1.2 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 1.2.1 螺旋桨的运用 1.2.1.1 船舶阻力的组成:基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1.2.1.2 吸入流与排出流的概念及其特点√√√√√√ 1.2.1.3 推力与船速之间的关系,推力与转数之间的关系√√√√√√ 1.2.1.4 滑失和滑失比的基本概念,滑失在操船中的应用√√√√√√ 1.2.1.5 功率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 1.2.1.6 船速的分类及与主机转速之间的关系√√√√√√ 1.2.1.7 沉深横向力产生的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8 伴流的概念,螺旋桨盘面处伴流的分布规律√√√√√√ 1.2.1.9 伴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10 排出流横向力产生条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11 螺旋桨致偏效应的运用√√√√√√ 1.2.1.12 单、双螺旋桨船的综合作用√√√√√√ 1.2.1.13 侧推器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1.2.2 舵设备及其运用

人工智能考试必备知识点

第三章约束推理 约束的定义:一个约束通常是指一个包含若干变量的关系表达式,用以表示这些变量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贪心算法:贪心法把构造可行解的工作分阶段来完成。在各个阶段,选择那些在某些意义下是局部最优的方案,期望各阶段的局部最优的选择带来整体最优。 回溯算法:有些问题需要彻底的搜索才能解决问题,然而,彻底的搜索要以大量的运算时间为代价,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回溯法来去掉一 些分支,从而大大减少搜索的次数 第四章定性推理 定性推理的定义是从物理系统、生命系统的结构描述出发,导出行为描述, 以便预测系统的行为并给出原因解释。定性推理采用系统部件间的局部结构规则来解释系统行为, 即部件状态的变化行为只与直接相邻的部件有关 第六章贝叶斯网络 贝叶斯网络的定义: 贝叶斯网络是表示变量间概率依赖关系的有向无环图,这里每个节点表示领域变量,每条边表示变量间的概率依赖关系,同时对每个节点都对应着一个条件概率分布表(CPT) ,指明了该变量与父节点之间概率依赖的数量关系。 条件概率:条件概率:我们把事件B已经出现的条件下,事件A发生的概率记做为P(A|B)。并称之为在B出现的条件下A出现的条件概率,而称P(A)为无条件概率。 贝叶斯概率:先验概率、后验概率、联合概率、全概率公式、贝叶斯公式 先验概率: 先验概率是指根据历史的资料或主观判断所确定的各事件发生的概率,该类概率没能经过实验证实,属于检验前的概率,所以称之为先验概率 后验概率: 后验概率一般是指利用贝叶斯公式,结合调查等方式获取了新的附加信息,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后得到的更符合实际的概率 联合概率: 联合概率也叫乘法公式,是指两个任意事件的乘积的概率,或称之为交事件的概率。 贝叶斯问题的求解步骤 定义随机变量、确定先验分布密度、利用贝叶斯定理计算后验分布密度、利用计算得到的厚颜分布密度对所求问题作出推断 贝叶斯网络的构建 为了建立贝叶斯网络,第一步,必须确定为建立模型有关的变量及其解释。为此,需要:(1)确定模型的目标,即确定问题相关的解释;(2)确定与问题有关的许多可能的观测值,并确定其中值得建立模型的子集;(3)将这些观测值组织成互不相容的而且穷尽所有状态的变量。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唯一的。第二步,建立一个表示条件独立断言的有向无环图第三步指派局部概率分布 p(xi|Pai)。在离散的情形,需要为每一个变量 Xi 的各个父节 点的状态指派一个分布。 第七章归纳学习 归纳学习是符号学习中研究得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给定关于某个概念的一系列已知的 正例和反例,其任务是从中归纳出一个一般的概念描述。 归纳学习能够获得新的概念,创立新的规则,发现新的理论。它的一般的操作是泛化和特化泛化用来扩展一假设的语义信息,以使其能够包含更多的正例,

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

【大连海事大学知名校友】钱永昌:学校前身吴淞商船专科学校1950 级学生,大连海运学院首届毕业生。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会长。曾当选为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84—1991 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部长。林祖乙:1954 年毕业于大连海运学院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中国水上消防协会理事长、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洪善祥:学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58 级学生。现任中国航海学会理事长。曾先后担任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副总经理,广州远洋运输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刘松金:1965 年8 月毕业于大连海事大学远洋运输轮机专业。1986 年12 月任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总经理。1991 年10 月任交通部副部长,1994 年5 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徐祖远: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3 级学生。现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曾任广州海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中海发展股份公司货轮公司总经理。陈政高:该校原航海系海洋船舶驾驶专业1972 级学生。现任中共辽宁省委副书记兼辽宁省省长。先后担任大连海运学院团委书记,共青团大连市委常委、学校部部长、副书记,大连市长海县副县长,大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辽宁省副省长,沈阳市市长,沈阳市委书记。朱正昌:1962 年9 月至1968 年6 月在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学习;1993 年3 月任山东省交通厅厅长、党组书记;2000 年7 月任省委常委、省直机关工委书记、山东大学党委书记;2002 年7 月任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2005 年2 月任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黄先耀:现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纪委书记。大连海事大学轮机管理1978 级学生,中国社会科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1998 年09 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海事局党委书记、副局长,中央纪委、监察部驻交通部纪检组副组长、监察局局长;2004 年02 月,挂职任黑龙江省政府副秘书长;2004 年08 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8 年03 月,任中共湖北省委常委、纪委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1972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适用范围 1.本规则各条适用于在公海和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切船舶。 2.本规则各条不妨碍有关主管机关为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任何港外锚地、港口、江河、湖泊或内陆水道所制订的特殊规定的实施。这种特殊规定,应尽可能符合本规则各条。 3.本规则各条,不妨碍各国政府为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所制订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或笛号,或者为结队从事捕鱼的渔船所制定的关于额外的队形灯或信号灯的任何特殊规定的实施。这些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或笛号,应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本规则其他条文所规定的任何号灯或信号。 4.为实施本规则,本组织可以采纳分道通航制。 5.凡经有关政府确定,某种特殊构造或用途的船舶,如须完全遵守本规则任何一条关于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备的配置和特性的规定,就不能不影响其特殊功能时,则应遵守其政府在号灯或号型的数量、位置、能见距离或弧度以及声号设备的配置和特性方面为之另行确定的尽可能符合本规则所要求的规定。 第二条责任 1.本规则各条不免除任何船舶或其所有人、船长或船员由于对遵守本规则各条的任何疏忽,或者对海员通常做法或当时特殊情况可能要求的任何戒备上的疏忽而产生的各种后果的责任。 2.在解释和遵行本规则各条规定时,应适当考虑到,为避免紧迫危险而须背离本规则各条规定的一切航行和碰撞的危险,以及任何特殊情况,其中包括当事船舶条件限制在内。 第三条一般定义 除其他条文另有解释外,在本规则中: 1.“船舶”一词,指用作或者能够用作水上运输工具的各类水上船筏,包括非排水船舶和水上飞机。 2.“机动船”一词,指用机器推进的任何船舶。 3.“帆船”一词,指任何驶帆的船舶,包括装有推进机器而不在使用者。 4.“从事捕鱼的船舶”一词,指使用网具、绳钓、拖网或其他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的渔具捕鱼的任何船舶,但不包括使用曳绳钓或其他并不使其操纵性能受到限制的渔具捕鱼的船舶。 5.“水上飞机”一词,包括为能在水面操纵而设计的任何航空器。 6.“失去控制的船舶”一词,指由于某种异常的情况,不能按本规则各条的要求进行操纵,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舶。 7.“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一词,指由于工作性质,使其按本规则要求进行操纵的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不能给他船让路的船舶。 下列船舶应作为操纵能力受到限制的船舶: (1)从事敷设、维修或起捞助航标志、海底电缆或管道的船舶; (2)从事疏浚、测量或水下作业的船舶; (3)在航中从事补给或转运人员、食品或货物的船舶; (4)从事发放或回收航空器的船舶; (5)从事扫雷作业的船舶; (6)从事拖带作业的船舶,而该项拖带作业使该拖船及其被拖船偏离所驶航向的能力严重受到限制者。 8.“限于吃水的船舶”一词,指由于吃水与可用水深的关系,致使其偏离所驶航向的能力严重地受到限制的机动船。 9.“在航”一词,指船舶不在锚泊、系岸或搁浅。 10.船舶的“长度”和“宽度”是指其总长度和最大宽度。 11.只有当一船能自他船以视觉看到时,才应认为两船是在互见中。 12.“能见度不良”一词,指任何由于雾、狸、下雪、暴风雨、沙暴或任何其他类似原因而使能见度受到限制的情况。

船舶操纵与避碰 期末考试题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船舶操纵与避碰》试题(必修,A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用题年级、专业(班级):2012级航海技术01、02、03班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80分) 1.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旋回初始阶段的船体: A.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 B.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 C. 开始向操舵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大 D. 开始向操舵相反一侧横移,横移速度较小 2.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加速旋回阶段的: A.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常量 B.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变量 C. 转向角速度为变量,横移速度为变量 D. 转向角速度为常量,横移速度为常量3. 直航船操一定舵角后,其定常旋回阶段: A.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趋于稳定 B.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继续增大 C. 船速继续下降,外倾角趋于稳定 D. 降速达到最大,外倾角继续增大 4. 船舶作舵旋回时: A.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 B.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 C. 船尾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相反一侧横移 D. 船尾向转舵一侧横移;船舶重心向转舵一侧横移 5. 船舶旋回时间是指: A.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90°所用的时间 B.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180°所用的时间 C.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270°所用的时间 D. 自转舵起至航向角变化360°所用的时间 6. 船舶旋回时的转心位置 A. 保持不变,位于首柱后1/3至1/5船长处 B. 由船中向船首方向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后,该位置稳定 C. 由船尾向船中移动,当船舶进入定常旋回后,该向将稳定在船中 D. 保持不变,位于船中 7. 下列有关影响旋回圈大小因素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Ⅰ.方形系数大的船,旋回圈小Ⅱ.有球鼻首的船,旋回圈较小Ⅲ.船舶重载时,旋回初径有所减小Ⅳ.浅水中旋回时,旋回圈变大A.Ⅰ~Ⅲ B.Ⅱ~Ⅳ C.Ⅰ、Ⅱ、Ⅳ D.Ⅰ~Ⅳ 8. 船舶航行中,在船首前方发现障碍物,为了使船在最短的纵向距离上避开障碍物,应如何操纵船舶? A. 当制动纵距大于旋回纵距时,用车让 B. 当制动纵距小于旋回纵距时,用车让 C. 当制动横距大于旋回横距时,用舵让 D. 当制动纵距小于旋回纵距时,用舵让 9. 船舶根据外界风流大小预配风流压差保证船舶行驶在预定航线上,此时船舶实现的是: A.动航向稳定性 B.位置稳定性 C.直线稳定性 D.方向稳定性

仪器分析考试必考知识点(全面)

仪器分析考试必考知识点 分子光谱法:UV-VIS、IR、F 原子光谱法:AAS 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位滴定 色谱分析法:GC、HPLC 质谱分析法:MS、NRS ⒈经典分析方法与仪器分析方法有何不同? 经典分析方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及其计量关系,由某已知量求待测物量,一般用于常量分析,为化学分析法。 仪器分析方法:是利用精密仪器测量物质的某些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以确定其化学组成、含量及化学结构的一类分析方法,用于微量或痕量分析,又称为物理或物理化学分析法。 化学分析法是仪器分析方法的基础,仪器分析方法离不开必要的化学分析步骤,二者相辅相成。 ⒊简述三种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要求 一、工作曲线法(标准曲线法、外标法) 特点:直观、准确、可部分扣除偶然误差。需要标准对照和扣空白 应用要求:试样的浓度或含量范围应在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内,绘制工作曲线的条件应与试样的条件尽量保持一致。 二、标准加入法(添加法、增量法) 特点:由于测定中非待测组分组成变化不大,可消除基体效应带来的影响 应用要求:适用于待测组分浓度不为零,仪器输出信号与待测组分浓度符合线性关系的情况三、内标法 特点:可扣除样品处理过程中的误差 应用要求:内标物与待测组分的物理及化学性质相近、浓度相近,在相同检测条件下,响应相近,内标物既不干扰待测组分,又不被其他杂质干扰 1、吸收光谱和发射光谱的电子能动级跃迁的关系 吸收光谱:当物质所吸收的电磁辐射能与该物质的原子核、原子或分子的两个能级间跃迁所需要的能量满足ΔE=hv的关系时,将产生吸收光谱。M+hv→M* 2、带光谱和线光谱 带光谱:是分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分子光谱法是由分子中电子能级、振动和转动能级的变化产生。 线光谱:是原子光谱法的表现形式。原子光谱法是由原子外层或内层电子能级的变化产生的。 2、原子吸收定量原理:频率为ν的光通过原子蒸汽,其中一部分光被吸收,使透射光强度减弱。 3、谱线变宽的因素(P-131): ⑴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Doppler宽度随温度升高和相对原子质量减小而变宽。 ⑵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外界压力愈大,浓度越高,谱线愈宽。 ⒈引起谱线变宽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⑴自然变宽:无外界因素影响时谱线具有的宽度 ⑵多普勒(Doppler)宽度ΔυD:由原子在空间作无规热运动所致。故又称热变宽。 ⑶. 压力变宽ΔυL(碰撞变宽):由吸收原子与外界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

国际海上避碰规则(中英)

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 INTERNATIONAL REGULATIONS FOR PREVENTING COLLISIONS AT SEA, 1972 (第1- 19条) 第一章总则Part A – General 第一条Rule 1 适用范围Application 1 本规则条款适用于公海和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一切水域中的一 切船舶。 (a)These Rules shall apply to all vessels upon the high seas and in all waters connected therewith navigable by seagoing vessels. 2本规则条款不妨碍有关主管机关为连接于公海而可供海船航行的任何港外锚地、江河、湖泊或内陆水道所制订的特殊规定的实施。这种特殊规定,应尽 可能符合本规则条款。 (b)Nothing in these Rules shall interfere in the operation of special rules made by an appropriate authority for roadsteads, harbors, rivers, lakes or inland waterways connected with the high seas and navigable by seagoing vessels. Such special rules shall conform as closely as possible to these Rules. 3.本规则条款不妨碍各国政府为军舰及护航下的船舶所制定的关于额外的 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或者为结队从事捕鱼的渔船所制定的关于额外 的队形灯、信号灯或号型的任何特殊规定的实施。这些额外的队形灯、信号灯、号型或笛号,应尽可能不致被误认为本规则其他条文所规定的任何号灯、号型 或信号。

船舶操纵与避碰考试2012大纲

船舶操纵与避碰9101: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船长 9102: 500?3000总吨船舶船长 9103: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大副 9104: 500?3000总吨船舶大副 9105: 3000总吨及以上船舶二/三副 9106: 500?3000总吨船舶二/三副 9107 :未满500总吨船舶船长 9108 :未满500总吨船舶大副 9109 :未满500总吨船舶二/三副

O O O O O O 1.1.3.1航向稳定性的定义及 直线与动航向稳定性

考试大纲 1.132 航向稳定性的判别方 1.2 1.1.4 1.1.5 1.1.6 1.133 1.1.3.4 影响航向稳定性的因 保向性与航向稳定性 的关系;影响保向性 的因素 船舶操纵性指数(K、T指数)的物理意 义及其与操纵性能的关 船舶操纵性试验 1.1.5. 1 1.1.5.2 1.1.5.3 旋回试验的目的、测定 条件、测定方法 冲程试验的目的、测 定条件、测定方法 形试验的目的和试 验方法 IMO 船舶操纵性衡准的基本内容 船舶操纵设备及其运用 1.2.1 螺旋桨的运用 1.2.1. 1 船舶阻力的组成:基 本阻力和附加阻力 1.2.1.2 吸入流与排岀流的概 念及其特点 1.2.1.3 推力与船速之间的关 系,推力与转数之间 的关系 1.2.1.4 滑失和滑失比的基本 概念,滑失在操船中 的应用 1.2.1.5 功率的分类及其之间 的关系 1.2.1.6 船速的分类及与主机 转速之间的关系 1.2.1.7 沉深横向力产生的条 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1.2.1.8 伴流的概念,螺旋桨 盘面处伴流的分布规 1.2.1.9 伴流横向力产生条 件、机理及偏转效果 适用对象

(全)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

高考语文考试必备基础知识点大全一.语文知识点20条 1.小说三要素: A 人物 B 情节 C 环境 2.议论文三要素: A 论点 B 论据 C 论证 3.比喻三要素: A 本体 B 喻体 C 喻词 4.记叙文六要素(五W+H): 何时when 何地where 何人who 何因why 何过how 何果whA t 5.律诗四条件: A 八句四联(首颔颈尾) B 偶尾同韵 C 中联对偶 D 平声合调 6.五种表达方式: A 叙述 B 议论 C 抒情D说明E 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 A 举例子 B 列数字 C 打比方(喻) D 作比较 E 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 A 总分总结构 B 总分结构 C 分总结构 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 A 按时间顺序 B 按空间顺序 C 按逻辑顺序 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 A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B 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

A 举例法 B 对比法 C 喻证法 D 归谬法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 A 比喻 B 拟人 C 排比 D 夸张 E 反问G 反复 F 设问H 对偶 (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 A 外貌描写 B 语言描写 C 动作描写 D 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 A 并列短语 B 偏正短语 C 主谓短语 D 动宾短语 E 动补短语 F 介宾短语 G 的字短语 (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 名词性短语 B 动词性短语 C 形容词性短语 (按词性分三种) 15.六种句子成分: A 主语 B 谓语 C 宾语 D 补语 E 定语 F 状语16.十二词类(性): A 名动形 B 数量代 C 副介连 D 助叹拟 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 A 顺叙 B 倒叙 C 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