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V1.0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V1.0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V1.0

移动多媒体广播

紧急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

V1.0

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 (3)

3.1 术语和定义 (3)

3.1.1 紧急广播 emergency broadcasting (3)

3.1.2 电视广播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3)

3.1.3 声音广播 radio broadcasting (3)

3.1.4 数据广播 data broadcasting (3)

3.1.5 可扩展协议封装 extensible protocol encapsulation (3)

3.1.6 业务 service (3)

3.1.7 复用帧 multiplex frame (3)

3.1.8 复用子帧 multiplex sub-frame (4)

3.1.9 内容 content (4)

3.1.10 节目 event (4)

3.1.11 编排 schedule (4)

3.1.12 数据文件 data file (4)

3.1.13 加扰/解扰 scrambling/descrambling (4)

3.2 缩略语 (4)

4 约定 (5)

5 业务概述 (5)

6 紧急广播系统的两种实现方式 (6)

6.1 方式一:采用“自动触发+图文视频”的方式 (6)

6.2 方式二:采用“自动触发+CML图文”的方式 (7)

7 紧急广播系统架构 (8)

8 中央紧急广播与地方紧急广播同步方案 (9)

8.1 中央到省到地市的CML图文数据同步接口协议 (10)

8.1.1 紧急广播同步请求EbInfoSync.REQ (10)

8.1.2 紧急广播同步应答EbInfoSync.RES (10)

9 紧急广播前端系统 (11)

9.1 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 (11)

9.2 紧急广播图文视频播出前端 (14)

9.2.1 图文视频编辑器 (15)

9.2.2 图文视频审核器 (15)

9.2.3 图文视频编码器 (16)

9.2.4 与紧急广播平台的同步 (16)

9.3 CML图文播出前端 (16)

9.3.1 紧急广播业务管理平台 (17)

9.3.2 数据广播平台 (21)

10 紧急广播信息发布业务终端实现 (21)

10.1 紧急广播信息发布业务终端功能模块 (21)

10.1.1 紧急广播自动触发 (21)

10.1.2 紧急广播提示 (21)

10.1.3 紧急广播图文展现 (22)

10.1.4 紧急广播消息查询 (22)

10.2 紧急广播信息发布业务终端实现流程 (22)

10.2.1 方案一 (22)

10.2.2 方案二 (24)

10.3 紧急广播信息发布业务终端参数配置 (25)

附录1 EBINFOREQSCHEMA (25)

附录2 EBINFORESSCHEMA (26)

附录3 各省代码 (26)

1范围

本技术方案描述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的紧急广播业务平台。主要解决紧急广播的发布,以及全国与地方的同步问题。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或注明版本号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本规范的使用者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

[1] GY/T 220.5-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5部分:数据广播》

[2] GY/T 220.4-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

[3] GY/T 220.7-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7部分:接收解码终端技术要求》;

[4] 《CMMB基于浏览器数据业务应用技术规范》

[5] 《CMMB推送业务技术规范》

3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

3.1 术语和定义

3.1.1紧急广播emergency broadcasting

一种利用广播通信系统迅速向公众通告紧急事件的业务。

3.1.2电视广播television broadcasting

包含视频与伴音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

3.1.3声音广播radio broadcasting

仅包含音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

3.1.4数据广播data broadcasting

以文件、流方式展现的移动多媒体广播数据业务。

3.1.5可扩展协议封装extensible protocol encapsulation

可扩展的、能对多种协议数据进行封装的协议。

3.1.6业务service

在广播者的控制下,可以按照时间表分步广播的一系列节目。

3.1.7复用帧multiplex frame

封装了业务或控制信息的数据帧,不同标识的复用帧使用不同的物理层逻辑信道来发送。

3.1.8复用子帧multiplex sub-frame

复用帧的基本组成单元,承载一个业务或者一个控制信息表的数据。

3.1.9内容content

一组包含视频、音频,或者由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组成的综合数据。

3.1.10节目event

一组给定了起始和结束时间的内容。

3.1.11编排schedule

业务当前和/或将来一段时间内待播放节目的时间表,按时间顺序进行排序。

3.1.12数据文件data file

文件模式数据业务的组成文件。

3.1.13加扰/解扰scrambling/descrambling

加扰是指对音视频节目和数据加以一定扰乱处理,使未授权的接收端无法正确地呈现信息。通常在广播前端的条件接收系统控制下通过改变或控制被传送业务的某些特性实现。

解扰是加扰的逆过程,在用户接收端的解扰器中完成。

3.2 缩略语

BOSS (Business and Operation Support System) 业务运营支撑系统

CAS (Conditional Access System) 条件接收系统

CML(CMMB Markup Language) CMMB可扩展描述语言

CMMB (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

CM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 内容管理系统

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校验

FAT (File Attribute Table) 文件属性表

FAI (File Attribute Information) 文件属性信息元素

UI (User Interface) 用户界面

UDP (User Datagram Protocol) 用户数据报协议

HTTP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超文本传送协议

bslbf (bit string, left bit first)比特串,左位在先

uimsbf (unsigned integer,most significant bit first)无符号整数,高位在先

4约定

下列约定适用于本文件。

“必须”、“需”、“应该”、“应”、“要”必须达到或执行的必要条件

“禁止”、“不应”、“不应该”必须达到或执行的禁止条件

“可以”、“可”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实现或不实现的可选条件

“例如”、“比如”、“如”包括但不限于随后所列出的条目的举例

5业务概述

紧急广播业务是CMMB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提供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业务。

紧急广播是一种移动多媒体系统向公众通告紧急事件的方式。当发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时,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紧急广播系统可以提供一种迅速快捷的通告方式。

移动多媒体紧急广播系统具备以下特点:

(1)在出现国家规定的紧急情况和突发事件时,可以实现向用户提供紧急

通告服务。

(2)紧急广播以文字信息为基本方式,扩展支持音频、图片、图像等方式,接收终端收到紧急广播信息时,必须强制切换。

(3)全国性的紧急广播消息通过卫星和地面覆盖网络向全国覆盖,地方广播网收到中央紧急广播消息必须立即转发。

(4)地方的紧急广播消息通过本地广播网覆盖。

(5)系统安全可靠,具有安全防范能力,能实现定期测试,以保障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国家在紧急广播领域发展的相关要求。

6紧急广播系统的两种实现方式

按照上述的紧急广播整体系统方案,可分成两种方式进行实现。

方式一,采用“自动触发+图文视频”的方式。

方式二,采用“自动触发+CML图文”的方式。

6.1 方式一:采用“自动触发+图文视频”的方式

自动触发:终端每5分钟自动触发一次解调芯片,接收紧急广播信息。如有紧急广播,则显示文字提示的紧急广播简讯,经用户确认后切换到图文视频频道;如没有紧急广播,则进入下一次触发等待。

图文视频:主要包括和紧急广播简讯同步的详细图文资讯,以音视频流的形式播出。

此方式的前端实现由图文视频播出前端及紧急广播播出前端同步联合完成。终端实现由具有自动触发、切换到图文视频频道的终端接收系统完成。

具体实现流程见5.2节。

图1“自动触发+图文视频”示意图

6.2 方式二:采用“自动触发+CML图文”的方式

自动触发:终端每5分钟自动触发一次解调芯片,接收紧急广播信息。如有紧急广播,则显示文字提示的紧急广播简讯,经用户确认后切换到CML图文频道;如没有紧急广播,则进入下一次触发等待。

CML图文:主要包括和紧急广播简讯同步的详细图文资讯,以CML网页形式展现。

此方式的前端实现由CML图文播出前端及紧急广播播出前端同步联合完成。终端实现由具有自动触发、切换到CML图文频道的终端接收系统完成。

具体实现流程见5.3节。

图2“自动触发+CML图文”示意图

7紧急广播系统架构

移动

图3紧急广播系统架构图

紧急广播系统的实现方案为:

(1)紧急广播分为中央紧急广播和地方紧急广播,中央紧急广播消息面向全国播出,地方紧急广播消息面向本地播出。紧急广播系统播出的紧急广播信息遵循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数据封装与传送。

(2)中央紧急广播信息由国家应急办紧急广播播出前端播出,通过广播方式覆盖移动终端,确保处于开机、关机状态的各类移动终端有效接收到中央紧急广播信号。

(3)地方紧急广播信息由地方应急办紧急广播播出前端播出,地方紧急广播信息主要通过本地网络覆盖终端。

(4)中央紧急广播与地方紧急广播实现同步,按照优先级高低次序先后播出。

根据上图所示紧急广播系统主要包括紧急广播播出前端系统及紧急广播终端接收系统。紧急广播播出前端系统分为中央紧急广播播出前端及地方紧急广播播出前端。其中紧急广播前端系统包括三个部分: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紧急广播图文视频播出前端、紧急广播CML图文播出前端。

8中央紧急广播与地方紧急广播同步方案

同步方案目的:通过此构架能够实现,中央、省、市(地方)的紧急广播的发送,并且在无紧急广播时期,地方平台能播发的原有音视频或数据节目。卫星方式始终做为紧急广播文字简讯的中央地方同步方式。

图4中央紧急广播和地方紧急广播同步总体架构

如上图所示:方案中,中央紧急广播播出前端的CML数据信息、图文视频数据信息,紧急广播文字信息都通过全国专用宽带网络同步给省平台;省平台同理将同步过来的全国信息和省平台发布的信息通过省专用宽带网络同步给市平台;市平台汇总全国、省、市的所有信息后发布给用户。

此方案特点:

1.不占用IPE资源。

2.由于都用一个播出平台播发,所以播出信号与紧急广播文字协调时间误

差最小。

3.占用全国、省之间的一定宽带通道。

4.占用各省省市之间的一定宽带通道。

5.同步有一定时间的延时。

8.1 中央到省到地市的CML图文数据同步接口协议8.1.1紧急广播同步请求EbInfoSync.REQ

表1 紧急广播同步请求表

8.1.2紧急广播同步应答EbInfoSync.RES

表2 紧急广播同步应答表

9 紧急广播前端系统

紧急广播前端系统包括包括三个部分: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紧急广播图文视频播出前端、紧急广播CML 图文播出前端。

9.1 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

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主要包括信息编辑器、信息审核终端、数据服务器和播出服务器,如下图所示。

图5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的功能框图

应急办公室

编辑器

审核器

图6应急办公室编辑和审核

(1)紧急广播信息编辑器

根据国家或地方应急办公室要求发布的紧急广播信息,编辑生成紧急广播消息。紧急广播消息编辑器生成的紧急广播消息,上传到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存档备案,等待下一步的审核。

编辑功能包括:

a) 有人机交互界面,以直观的方式对紧急广播消息进行编辑;

b)对紧急广播消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查询和存储等操作;

c)对紧急广播消息各字段进行编辑(前台编辑还是后台编辑),包括:

●类型、级别、编码字符集、发送时间、持续时间;

●语种、文本内容、发布机构名称、参考业务标识;

●辅助数据;

d)从CML或其它格式的数据文件导入紧急广播消息;

e)导出紧急广播消息,并保存为CML或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

图7新建紧急广播消息

图8编辑紧急广播消息

(2)紧急广播信息审核终端

紧急广播信息审核终端用于对提交的紧急广播消息的消息来源、消息级别、消息内容等方面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将审核的结果和意见上传到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中,等待修改或发送。

审核功能包括:

a)有人机交互界面,以直观的方式对紧急广播消息进行审核;

b)对紧急广播消息进行审核、查询和存储等操作;

c)提供紧急广播消息的预览功能。

图9审核紧急广播消息

(3)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

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用于存储、管理紧急广播消息,根据系统要求提供数据服务,生成播发策略和播放列表。数据服务器同时具备对历史数据进行管理的功能,可按要求提供查询数据。

(4)紧急广播播出服务器

从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读取待发送的紧急广播消息,遵循CMMB紧急广播标准对数据进行封装,根据紧急广播消息的类型和级别分配播发策略,并将紧急广播表发给复用器。

9.2紧急广播图文视频播出前端

图文视频广播前端系统由图文视频编辑器、图文视频审核器、图文视频编码

器组成,各部分作用,如下图所示。

图10图文视频播出前端的功能框图

应急办公室

编辑器

审核器

图11应急办公室编辑和审核

9.2.1 图文视频编辑器

根据国家或地方应急办公室要求发布的紧急广播图文,编辑生成紧急广播图文。图文视频编辑器生成的紧急广播消息,上传到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存档备案,等待下一步的审核。编辑子系统完成模板编辑、节目单编排,提交到图文编码器的数据库中;

9.2.2 图文视频审核器

图文视频审核子系统用于对提交的紧急广播图文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将审核的结果和意见上传到紧急广播图文数据库中,等待修改或发送。审核子系统对节目单及关联素材、素材上传情况、动态采集信息进行审核,由素材及动态信息监控工作站、播出计划审核工作站组成;

9.2.3图文视频编码器

图文视频编码器承担资讯的采集、呈现、编码、发送、播出监控等功能,由

图文编码器、音频编码器、播出监控工作站组成。遵循CMMB视频编码标准(H.264)

对图文数据进行视频编码,并根据播发列表,将图文视频发给复用器。

9.2.4与紧急广播平台的同步

同步方式:http+request

同步内容:同步紧急广播消息标题以及有效期限

同步流程:

1.业务参数名称

jname: 节目名称 UTF8编码

jsdate:节目生效时间单位:年月日秒例如:20081201113445 jedate:节目失效时间单位:年月日秒

id:节目唯一标识

2.同步新增

同步URL:

http://.....................MeidumtoEbs?jname=....&jsdate=...&jed

ate=...&id=....

同步结果:1:成功其他:失败

3.同步删除(失效)

同步URL:http://.....................MeidumtoEbsDel?id=....

同步结果:1:成功其他:失败

9.3CML图文播出前端

CML图文播出前端主要包括紧急广播业务管理平台、数据广播系统,如下图

所示。

图12 CML图文播出前端的功能框图

应急办公室

图文

编辑器

图文

审核器

图13应急办公室编辑和审核

9.3.1紧急广播业务管理平台

紧急广播业务管理平台,包含内容编辑、内容审核、数据库和播控管理。根据国家或地方应急办公室要求发布的紧急广播图文,编辑生成紧急广播CML图文。内容审核模块对提交的紧急广播CML图文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确认,并将审核的结果和意见上传到紧急广播数据服务器中,等待发送。

9.3.1.1 对CP进行管理

业务管理平台提供对用户增加,删除,修改,激活/暂停功能;提供对用户权限分配功能。

9.3.1.2 对模板进行管理

业务管理平台提供针对不同业务类型的模板管理,包括对紧急广播业务模板的制作,模板素材管理以及模板编排管理等。

9.3.1.3 对业务内容进行管理

业务管理平台提供对业务内容的编辑,修改,删除和预览功能,在编辑过程中新闻标题名称的长度不应超过30个字;提供对内容存储和审核功能;提供对内容修改的历史记录功能。

9.3.1.4 对业务进行播控管理

业务管理平台提供把审核通过的业务与数据广播平台的FTP账号绑定,制定业务的播放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通过接口发送到数据广播系统;提供对业务的播放预览功能。

9.3.1.5 对业务进行日志管理

业务管理平台提供对业务的日志记录,查询功能。

9.3.1.6 平台自动生成业务数据包

用户发布节目时,自动生成相应的业务数据包【静态页、图片等终端可以接收的ZIP包,以及该ZIP包的XML描述文件】,供FTP上传到数据广播平台。业务数据包格式详见表3。

9.3.1.7 接口功能

紧急广播业务信息同步分为和数据广播平台同步,以及和紧急广播平台同步。

图14紧急广播业务同步流程图

9.3.1.7.1与数据广播平台的同步

同步方式:FTP

同步内容:紧急广播的业务信息以及相关描述的XML

同步流程图:

图15紧急广播业务信息与数据广播业务管理平台的同步同步XML文件的结构定义:

表3 XML文件描述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V1.0

移动多媒体广播 紧急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 V1.0 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 (3) 3.1 术语和定义 (3) 3.1.1 紧急广播 emergency broadcasting (3) 3.1.2 电视广播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3) 3.1.3 声音广播 radio broadcasting (3) 3.1.4 数据广播 data broadcasting (3) 3.1.5 可扩展协议封装 extensible protocol encapsulation (3) 3.1.6 业务 service (3) 3.1.7 复用帧 multiplex frame (3) 3.1.8 复用子帧 multiplex sub-frame (4) 3.1.9 内容 content (4) 3.1.10 节目 event (4) 3.1.11 编排 schedule (4) 3.1.12 数据文件 data file (4) 3.1.13 加扰/解扰 scrambling/descrambling (4) 3.2 缩略语 (4) 4 约定 (5) 5 业务概述 (5) 6 紧急广播系统的两种实现方式 (6) 6.1 方式一:采用“自动触发+图文视频”的方式 (6) 6.2 方式二:采用“自动触发+CML图文”的方式 (7) 7 紧急广播系统架构 (8) 8 中央紧急广播与地方紧急广播同步方案 (9) 8.1 中央到省到地市的CML图文数据同步接口协议 (10) 8.1.1 紧急广播同步请求EbInfoSync.REQ (10) 8.1.2 紧急广播同步应答EbInfoSync.RES (10) 9 紧急广播前端系统 (11) 9.1 紧急广播文字播出前端 (11) 9.2 紧急广播图文视频播出前端 (14) 9.2.1 图文视频编辑器 (15) 9.2.2 图文视频审核器 (15) 9.2.3 图文视频编码器 (16) 9.2.4 与紧急广播平台的同步 (16) 9.3 CML图文播出前端 (16) 9.3.1 紧急广播业务管理平台 (17)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终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 CHINA MOBILE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XX - XXX - XXXX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 终端规范 Term inal Specificati on for Mobile Multimedia Broad cast/ Mobile T V Service 版本号:1. 0. 0 XXXX - XX - XX 发布XXXX - XX - XX 实施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1. 通信功能要求 (1) 42 机卡接口要求 (2) 4.3. 终端自注册 (2) 4.4. 广播接收要求 (2) 4.5. 解复用功能 (2) 4.6. 解扰功能 (3) 4.7. 显示功能 (3) 4.7.1. 信号强度显示 (3) 4.8. SG功能要求 (3) 4.8.1. 节目单显示功能 (3) 5. 编制历史 (3)

本标准对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实现过程中需要规范的终端提出全面要求,是终端厂商手机电视业务终端研发、生产的参照依据。 本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通信功能要求、机卡接口要求、广播接收要求、解复用功能和解扰功能要求。 本标准是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结构、名 称或预计的名称如下: 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 [1]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总体技术要求 [2]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业务规范 [3]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接口规范 [4]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NAF设备规范 ⑸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 备规范 /手机电视业务指南服务器设 ⑹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BSF设备规范 [7]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 范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Portal设备规 [8] [9]QB-X-XXX-2009 QB-X-XXX-2009 /手机电视业务指南技术规范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互动应用技术规氾 [10]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客户端规范 [11]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终端规范 [12]QB-X-XXX-2009移动多媒体广播 范 /手机电视SIM/USIM卡技术规 本标准需与《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客户端规范》配套使用本标准由中移号文件印发。 本标准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数据部提出,集团公司技术部归口。 本标准由标准归口部门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侯清富、常嘉岳、张慧媛、严砥。

移动多媒体广播公共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V1.0

移动多媒体广播 公共信息业务系统技术方案 V1.0 中广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2010年12月

目录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定义、缩略语和约定 (3) 3.1术语和定义 (3) 3.1.1紧急广播emergency broadcasting (3) 3.1.2电视广播television broadcasting (4) 3.1.3声音广播radio broadcasting (4) 3.1.4数据广播data broadcasting (4) 3.1.5可扩展协议封装extensible protocol encapsulation (4) 3.1.6业务service (4) 3.1.7复用帧multiplex frame (4) 3.1.8复用子帧multiplex sub-frame (4) 3.1.9内容content (4) 3.1.10节目event (5) 3.1.11编排schedule (5) 3.1.12数据文件data file (5) 3.1.13加扰/解扰scrambling/descrambling (5) 3.2缩略语 (5) 4约定 (6) 5业务概述 (6) 6系统结构 (6) 6.1系统结构图 (6) 7公共信息的复用和传输 (7) 7.1公共信息描述表 (8) 7.2公共信息指示信息 (11) 7.2.1复用帧头约定 (11) 7.2.2数据单元类型约定 (13) 7.3公共信息传送 (13) 7.4公共信息的业务标识分配 (14) 8前端系统 (14) 8.1公共信息描述表配置 (15) 8.2公共信息编播 (15) 8.3ESG配置 (16) 9终端实现 (16) 9.1实现方式 (16) 9.2终端功能模块 (17) 9.2.1公共信息自动触发 (17) 9.2.2公共信息提示 (17) 9.2.3公共信息展现 (17) 9.2.4公共信息保存 (17) 9.3终端实现流程 (17)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概论(doc 10页)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概论(doc 10页)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概论 0、概述 2006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奥运前不久,CMMB通过UHF地面覆盖,在全国37个城市(奥运城市、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试验播出。 CMMB在奥运会期间提供中央电视台的1、3、5、9、新闻、少儿六套电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各一套,另外37个试点城市中,还增加了本地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各一套。 目前,国内已经有175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始了CMMB广播;计划到2009年底全国333个地级市的网络建设全部建成;到2009年底,估计CMMB用户达到1000万,到2010年底达到5000万。目前有200多种款接收终端。 CMMB的整套技术标准基本配齐并发布。 1、什么是CMMB?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缩略语,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主要面向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音视频和信息服务。是现有广播网络的延伸和补充,是广电网络的组成部分。 2、CMMB的主要特点 (1)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实现卫星传输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同覆盖,支持公共服务。 (2)支持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上的小型接收终端,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 (3)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可根据运营要求逐步扩展。 (4)支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运营体系,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支持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 (5)系统安全可靠,具有安全防范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要求。 CMMB已经做到了在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稳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CMMB提供了电子业务指南功能,可以支持观看节目的同时,浏览节目播出时间表、比赛信息、演职员介绍、节目简介等信息。 现在的CMMB终端至少可以支持连续接收3个小时的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有能连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综述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技术综述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的数字化及与移动技术的相互融合,中国的手机电视业务发展迅速。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在奥运会期间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现在的最热门话题。对CMMB手机电视业务的网络框架、标准、各种技术:信道传榆技术、信源编码和解码、时间分片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给出了CMMB的发展前景和优势,在不久的将来,CMMB移动多媒体技术必将成为中国主流的技术。 关键词: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STiMi,信道编码,调制,复用 Abstract:With the digitization of radio and television broadcasting and the convergence with mobiletechnology,China's mobile TV service has been developeingrapidly.Mobile TV service supported by the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 technologyhad aroused great interest from users duringthe 2008 Beijmg Olympic Games.which has become a hot topic.In this article,the network framework,standards,a variety of techniques(transmission channel,source coding and decoding,time slicing technology)of CMMB mobile TV services tile described,and the prospects of CMMB and its advantages are discussed.It is believed that in the near future,CMMB will become the mainstream technology in China. Key Words: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STiMi,channel coding,modulate,multiplexing 一、引言: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hina MobileMultimedia Broadcasting,CMMB),是我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套面向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七寸以下小屏幕、移动便携手持式终端的系统。它采用数字编码,经过无线发射,利用s波段和地面屯视广播频谱向终端进行点到多点的多媒体业务传送,实现随时随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收视与信息服务。 CMMB是国家广电总局确立的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行业标准,确定了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传输技术(简称StiMi),目标是建立覆盖全国的移动多媒体网络。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首先已经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了服务,具有随时随地为用户提供及时的赛事进展和结果的优势,奥运会期间以手机电视为代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已在几个奥运城市和省会城市投入全面运营。 二、CMMB构成的体系框架 CMMB系统针对我国幅员辽阔、传输环境复杂、东部地区城市密集西部稀疏、用户众多和业务需求多样化的特点,立足我国国情,吸纳成熟先进技术而设计的“天地一体”系统。这一系统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实现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在全国的覆盖,促进东西部“数字鸿沟”的弥合。 它采用大功率卫星系统与地面同频增补网络相结合的技术体制,具体来说,是利用一颗高功率频带卫星覆盖中国的多数地区,然后用地面转发器形成波段将信号送达移动设备,再在信号接收不到的地区架设地面补点网络,形成一个覆盖全国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网络传输广播信号,卫星信号到达接收终端的时间与地面增补设备转发信号到达接收终端的时间一致,实现了地面增补网与卫星系统同步,进而实现全国天地一体覆盖、全国漫游。如图2.1所示 2.1 CMMB标准的手机电视广播组网 CMMB系统体系中的核心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STiM;技术。它是由广播科学研究院研制,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的卫星与地面覆盖相结合的广播信道传输技术。STiMi技术是面向移动多媒体广播的业务需求而专门设计的无线信道传输技术。STiMi技术充分考虑到移动多媒体广播业务的特点,针对手持设备接收灵敏度要求高,移动性和电池供电的特点,采用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终端AT命令规范

资料范本 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终端AT命令规范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 终端A T命令规范 A T C o m m a n d f o r M o b i l e M u l t i m e d i a B r o a d c a s t/M o b i l e T V 版本号:1.0.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4.AT命令设计原则 (1) 5.AT指令接口描述 (2) 5.1.(新增)检查卡支持服务的能力^MBEN (2) 5.1.1.语法结构 (2) 5.1.2.接口描述 (2) 5.1.3.取值说明 (2) 5.2.(新增)查询和保存用户密钥信息^MBKS (2) 5.2.1.语法结构 (2) 5.2.2.接口描述 (2) 5.2.3.取值说明 (3) 5.3.读取卡用户标识+CIMI (3) 5.3.1.语法结构 (3) 5.3.2.接口描述 (3) 5.3.3.取值说明 (3) 5.4.(新增)处理Authentication Command 命令^MBAU (3) 5.4.1.语法结构 (3) 5.4.2.接口描述 (4) 5.4.3.取值说明 (4) 5.5.(新增)读取MRK命令^MBMRK (4) 5.5.1.语法结构 (4) 5.5.2.接口描述 (4) 5.5.3.取值说明 (4) 5.6.(新增)处理MSK MIKEY消息^MBMSK (5) 5.6.1.语法结构 (5) 5.6.2.接口描述 (5) 5.6.3.取值说明 (5) 5.7.(新增)处理MTK MIKEY消息^MBMTK (5) 5.7.1.语法结构 (5) 5.7.2.接口描述 (6) 5.7.3.取值说明 (6) 5.8.(新增)读取CMMBSN用户标识命令^MBSN (6) 5.8.1.语法结构 (6) 5.8.2.接口描述 (6) 5.8.3.取值说明 (6) 5.9.(新增)读取当前小区ID命令^MBCELLID (7) 5.9.1.语法结构 (7) 5.9.2.接口描述 (7) 5.9.3.取值说明 (7)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终端命令规范

{业务管理}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终端命令 规范

目录 前言I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1 4.AT命令设计原则1 5.AT指令接口描述2 5.1.(新增)检查卡支持服务的能力^MBEN2 5.1.1.语法结构2 5.1.2.接口描述2 5.1.3.取值说明2 5.2.(新增)查询和保存用户密钥信息^MBKS2 5.2.1.语法结构2 5.2.2.接口描述2 5.2.3.取值说明3 5.3.读取卡用户标识+CIMI3 5.3.1.语法结构3 5.3.2.接口描述3 5.3.3.取值说明3 5.4.(新增)处理AuthenticationCommand命令^MBAU3 5.4.1.语法结构3 5.4.2.接口描述4 5.4.3.取值说明4 5.5.(新增)读取MRK命令^MBMRK4 5.5.1.语法结构4 5.5.2.接口描述4 5.5.3.取值说明4 5.6.(新增)处理MSKMIKEY消息^MBMSK5 5.6.1.语法结构5 5.6.2.接口描述5 5.6.3.取值说明5 5.7.(新增)处理MTKMIKEY消息^MBMTK5 5.7.1.语法结构5 5.7.2.接口描述6 5.7.3.取值说明6 5.8.(新增)读取CMMBSN用户标识命令^MBSN6 5.8.1.语法结构6 5.8.2.接口描述6 5.8.3.取值说明6 5.9.(新增)读取当前小区ID命令^MBCELLID7 5.9.1.语法结构7 5.9.2.接口描述7 5.9.3.取值说明7

5.10.(新增)读取MSK的时间戳命令^MBMSKTS7 5.10.1.语法结构7 5.10.2.接口描述7 5.10.3.取值说明7 5.11.(新增)读取MUK的时间戳命令^MBMUKTS8 5.11.1.语法结构8 5.11.2.接口描述8 5.11.3.取值说明8 6.编制历史8

移动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 如果说八十年代是微机腾飞的年代,那么九十年代就是多媒体迅猛发展的年代。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以及声音、视频处理技术的成熟,已经有众多的多媒体产品陆续进入市场,并且已经入到了计算机应用的各个领域中。多媒体技术与产品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专门的领域,它提供了处理声音、图像、视频等最普通直观信息的方法手段,使得计算机除了能处理文字、数据等信息以外还可以处理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大大增强了计算机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与成熟为计算机应用翻开了新的一页,必将会对计算机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深远的影响。 1、多媒体介绍 通常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可以处理文字、数据和图形等信息,而多媒体计算机除了处理以上的信息种类以外,还可以综合处理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信息,开创了计算机应用的新纪元。 多媒体有两大特点: ·信息种类广:多媒体信息除了常规信息种类以外还包括最直观、表现力最强的音、视频信息 ·交互性:直接控制多媒体演播 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意义在于: ·使计算机可以处理人类生活中最直接、最普遍的信息,从而使得计算机应用领域及功能得到了极大的扩展。 ·使计算机系统的人机交互界面和手段更加友好和方便,非专业人员可以方便地使用和操作计算机。 ·多媒体技术使音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三大信息处理技术紧密地结合起来,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奠定了新的基石。 多媒体技术发展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到目前为止声音、视频、图像压缩方面的基础技术已逐步成熟,并形成了产品进入市场,现在热门的技术如模式识别、MPEG压缩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相信不久也会进入市场。 2、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涉及面相当广泛,主要包括: ·音频技术:音频采样、压缩、合成及处理、语音识别等。 ·视频技术:视频数字化及处理。 ·图像技术:图像处理、图像、图形动态生成。 ·图像压缩技术:图像压缩、动态视频压缩。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SD卡技术规范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SD卡技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QB-╳╳-╳╳╳-╳╳╳╳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 用户认证模块(S D卡)技术规范 Te c h n i c a l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M o b i l e M u l t i m e d i a B r o a d c a s t/M o b i l e T V S e r v i c e U s e r A u t h e n t i c a t i o n M o d u l e(S D c a r d)

版本号:1.0.0 ╳╳╳╳-╳╳-╳╳发布╳╳╳╳-╳╳-╳╳实施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发布

目录 前言 ................................................................ V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4) 4.概述 (6) 5.终端与卡的应用流程 (7) 5.1.2G/3G识别流程 7 5.2.GBA初始化 7 5.2.1.2G模式 8 5.2.2.3G模式 9 5.3.MRK请求过程 11 5.4.MSK更新过程 12 5.5.MTK获取过程 14 6.SD卡接口定义 (15)

6.1.SD机卡接口协议 15 6.2.SD机卡接口数据交互流程 15 6.3.SD机卡接口数据包定义 16 6.3.1复位指令描述 20 6.3.2.普通APDU指令描述 23 7.命令 (25) 7.1..................................... A UTHENTICATE 25 7.1.1.命令描述 25 7.1.2.命令参数和数据 35 7.2.返回状态条件 46 7.2.1.安全管理 47 7.2.2.命令状态字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 ) *CMMB 的特点 CMMB :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 的缩略语,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主要面向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音视频和信息服务。 CMMB在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稳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CMMB工作在UHF波段:470-798MHZ,射频信道带宽8MHz(也可2MHz)。CMMB是多载波系统,共有3076个载波,载波间隔为2.44140625kHz,使用的调制方法有2PSK(BPSK)、QPSK、16QAM,CMMB 可提供的数据率为:2.046Mb/s-15.165Mb/s。 *系统构成 CIOfB信号处理?S程 OIB'S统构成示意图

2 iHnu \巧目传鴿井呢4* / 』 ______ ?~?-L CMMB 发射机 1发射机整体构成 CMMB 发射机是产生大功率CMMB 射频信号的设备。地面覆盖的发射机工 作于UHF 波段。发射机主要由激励器、高频放大器、电源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 显示系统组成。图10-9-1所示是1kW CMMB 发射机(成广电产)原理方块图。 图10-9-1 CMMB 发射机原理方块图 2 CMMB 激励器 CMMB 激励器是发射机的核心部分,其技术指标对发射机的技术性能起决 定作用。激励器的功能是产生符合技术规范的 CMMB 基带信号,进行D/A 转换、 频率变换和监控,完成从输入的打包数据流 (PMS )到符合标准的有一定电平要 求的RF 信号,然后送入后面的RF 功率放大 .Z /■ ▼ ■ ■ 、 必Kit ■fc i. I'MMJl *1捎 E 由 T mil 门 4 11 A r CfS fsnin _ h 溼箱故九3 -- 1 (誓】 —i 总 N M 晋 V 1 TV a 星乔"制 s* 凡 --- 一\ -- f 一坤利" _」1 *A X' .X ,1 丽 ?J A ? * ; 逐思屋口 £ t t 7 ift ?Kh 副可主电fid

《移动多媒体技术》课程标准汇总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 《移动多媒体技术》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 软件技术 (3G移动) 开课学期第4学期制订时间2015年7月 课程代码322234 课程学时48 课程学分 3 课程类型B类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别专业方向课对应职业资格证或内容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孙旸合作者审核人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软件技术(3G移动)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课程。课程总学时为48学时,开设于第四学期。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高等数学》、《移动通讯协议与技术》,无后续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初步掌握移动多媒体技术采用的语音/音频/图像/视频等编解码技术、信源信道联合编码技术及传输协议、移动多媒体的开发平台以及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系统等知识。为学生将来从事难度较大的移动多媒体应用开发做好基本知识和素养储备。 二、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根据3G移动互联开发程序员岗位知识体系的需要,采用模块化的课程设计模式,遵循高职高专“够用、实用”的职业教育理念,确定本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初步掌握移动多媒体技术从核心技术到开发平台再到应用系统的相关知识。 三、课程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移动多媒体技术采用的语音/音频/图像/视频等编解码技术,掌握多媒体技术的通信协议、开发平台以及应用等相关知识。 知识目标 ①掌握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 ②理解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的理论依据。了解取样频率的转换、多媒体数据的转码、移动多媒体数据格式。 ③了解移动多媒体技术采用的语音/音频/图像/视频等编解码技术。 ④了解移动多媒体技术的各种通信协议和开发平台。 ⑤了解移动多媒体实现系统、移动多媒体业务终端的现状和发展、移动多媒体技术的业务发展。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发生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行业暂行技术文件 GD/J023-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发生器 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1) 3.1 术语和定义 (1) 3.2 缩略语 (1) 4 概述 (2) 5 技术要求 (2) 5.1 一般要求 (2) 5.2 接口要求 (2) 5.3 功能要求 (3) 5.4 性能要求 (4) 6 测量方法 (4) 6.1 紧急广播符合性 (4) 6.2 编辑和审核 (5) 6.3 组播 (5) 6.4 输出 (5) 6.5 发送间隔 (5) 参考文献 (7) I

前言 2007年11月20日起GY/T 220.4-2007《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正式实施。为规范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发生器各项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特制定本技术文件。 本技术文件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科技司归口。 本技术文件起草单位: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 本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陈德林、张定京、胡军、王颖、陈鹏、郭晓强、夏治平、王东飞、赵良福、孟祥昆。 II

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发生器技术要求和测量方法 1 范围 本技术文件规定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发生器的主要技术要求与测量方法。对于能够确保同样测量不确定度的任何等效测量方法也可采用。有争议时,应以本技术文件为准。 本技术文件适用于移动多媒体广播紧急广播发生器的设计、生产、验收、运行和维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本技术文件的引用而成为本技术文件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技术文件,然而,鼓励根据本技术文件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技术文件。 GY/T 220.2-2006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2部分:复用 GY/T 220.4-2007 移动多媒体广播第4部分:紧急广播 GY/Z 234-2008 移动多媒体广播复用实施指南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文件。 3.1.1 紧急广播 emergency broadcasting 一种利用广播通信系统向公众通告紧急事件的方式。 3.1.2 紧急广播消息 emergency broadcasting message 采用文本、多媒体数据等方式描述的一个紧急事件,且通过紧急广播系统播发的信息。 3.1.3 紧急广播数据段 emergency broadcasting data segment 紧急广播消息的最小封装传输单元,同GY/T 220.2-2006定义的紧急广播表的“紧急广播数据段”字段。 3.1.4 触发 trigger A网络正在播发紧急广播消息,提请B网络播发一个通知信息,使得正在接受B网络服务的用户切换到A网络去接收紧急广播消息,这种行为定义为触发。 3.1.5 辅助数据 auxiliary data 紧急事件主要是通过文本方式描述,对于采用图片、音频、视频等方式描述的紧急事件信息,定义为辅助数据。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技术文件。 1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客户端规范

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 移动多媒体广播/手机电视业务客户端规范 C l i e n t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f o r M o b i l e M u l t i m e d i a B r o a d c a s t /M o b i l e T V S e r v i c e 版本号:1.0.0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布 ╳╳╳╳-╳╳-╳╳发布 ╳╳╳╳-╳╳-╳╳实施 QB-╳╳-╳╳╳-╳╳╳╳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缩略语 (1) 4. 业务概述 (2) 4.1. 业务定义 (2) 4.1.1. 单向广播业务 (2) 4.1.2. 互动业务 (2) 4.2. 网络架构 (2) 5. 终端业务流程 (3) 6. 客户端功能要求 (5) 6.1. 客户端启动、退出与后台操作 (5) 6.1.1. 客户端启动和退出 (5) 6.1.2. 挂起与后台操作 (6) 6.2. 参数设置要求 (6) 6.3. 播放器功能要求 (6) 6.3.1. 播放器的显示 (6) 6.3.2. 播放操作处理 (6) 6.3.3. 频道切换 (7) 6.3.4. 节目录制 (7) 6.3.5. 截取图片 (8) 6.3.6. 其它播放要求 (8) 6.4. 业务开通/暂停/恢复/注销功能 (8) 6.5. 业务指南(SG)功能要求 (9) 6.5.1. SG获取 (9) 6.5.2. SG的显示 (10) 6.5.3. 查看节目单 (10) 6.6. 订购关系表 (11) 6.6.1. 订购关系的获取流程 (11) 6.6.2. 订购关系表本地维护 (11) 6.6.3. 订购关系的判断 (12) 6.6.4. 订购关系表的内容 (13) 6.7. 业务订购和退订 (13) 6.7.1. 订购信息的显示 (13) 6.7.2. 通过HTTP方式订购 (13) 6.7.3. 业务退订 (14) 6.7.4. 业务订购信息查询 (14) 6.8. 互动要求 (16) 6.8.1. 互动业务功能要求 (16) 6.8.2. 互动流程 (16) 6.8.3. 终端显示 (18) 6.9. 同密功能要求 (18) 7. 鉴权认证与密钥管理 (18)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的企业应用初探

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的企业应用初探 作者:赵荣海 来源:《电子世界》2012年第15期 【摘要】当前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响应能力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广泛要求。本文首先介绍了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技术特点,然后根据这些技术特点论证了企业应用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的优势,并且在理论上设计了企业应用移动多媒体广播的拓扑结构,进而对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在企业当中的应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移动多媒体广播;企业应用;市场竞争 1.引言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经济”时代,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做到实时化、准确化、精细化,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赢得发展空间。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简称CMMB)是一种新兴的广播技术,能够通过广播电视网络向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音视频和信息服务,理论界已经在技术层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但是,先进的技术必须应用于具体的领域,特别是商业领域,才能真正创造价值。有鉴于此,本文对于移动多媒体广播技术的企业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这项新兴技术在企业生产经营当中的实际应用。 2.CMMB概述 CMMB采用卫星和地面无线广播联合作业的模式,即使用大功率S波段的卫星对全部国土进行有效覆盖,利用地面覆盖网络对城市人口密集区域进行有效覆盖、利用双向回传通道实现交互,形成单向广播和双向互动相结合、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无缝覆盖的系统。CMMB主要面向七寸以下小屏幕、小尺寸、移动便携的手持终端,能够使这些移动终端的用户随时随地接收音频、视频广播节目和信息服务,具有低功耗、低码率、移动接收性能优良、业务特性具有可扩展性、服务质量高、服务人群广泛等特点。 在CMMB的体系结构当中,广播信号主要由S波段卫星覆盖网络和U波段地面覆盖网络实现信号覆盖。S波段卫星网络广播信道用于直接接收,Ku波段上行,S波段下行;分发信道用于地面增补转发接收,上、下行均采用Ku波段,然后再由地面增补网络转发器转为S波段发送到终端接收设备。CMMB的体系拓扑结构见图1所示。 3.企业应用CMMB的优势 3.1 扩展了管理的有效范围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概论(doc 10页)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概 论(doc 10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可下载自行编辑

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概论 0、概述 2006年10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正式颁布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标准:《移动多媒体广播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奥运前不久,CMMB通过UHF地面覆盖,在全国37个城市(奥运城市、省会、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试验播出。 CMMB在奥运会期间提供中央电视台的1、3、5、9、新闻、少儿六套电视节目,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广播节目各一套,另外37个试点城市中,还增加了本地的广播和电视节目各一套。 目前,国内已经有175个地级以上城市开始了CMMB广播;计划到2009年底全国333个地级市的网络建设全部建成;到2009年底,估计CMMB用户达到1000万,到2010年底达到5000万。目前有200多种款接收终端。 CMMB的整套技术标准基本配齐并发布。 1、什么是CMMB? CMMB:是英文China Mobile Multimedia Broadcasting的缩略语,意为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通过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网主要面向各种便携式终端设备提供数字音视频和信息服务。是现有广播网络的延伸和补充,是广电网络的组成部分。 2、CMMB的主要特点 (1)可提供数字广播电视节目、综合信息和紧急广播服务,实现卫星传输与地面网络相结合的无缝协同覆盖,支持公共服务。(2)支持手机、PDA、MP3、MP4、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上的小型接收终端,接收视频、音频、数据等多媒体业务。(3)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系统可运营、可维护、可管理,具备广播式、双向式服务功能,可根据运营要求逐步扩展。(4)支持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运营体系,具备加密授权控制管理体系,支持统一标准和统一运营,支持用户全国漫游。(5)系统安全可靠,具有安全防范能力,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适应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技术和业务的发展要求。 CMMB已经做到了在时速250公里/小时的条件下,稳定接收广播电视信号。 CMMB提供了电子业务指南功能,可以支持观看节目的同时,浏览节目播出时间表、比赛信息、演职员介绍、节目简介等信息。现在的CMMB终端至少可以支持连续接收3个小时的广播电视节目。目前,已有能连续收看6小时电视节目的CMMB终端面市。符合要求的CMMB终端,非加扰业务换台时间小于4秒,加扰业务换台时间小于7秒。目前,已有换台时间只有1秒的CMMB终端面市。

移动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

随着基于移动网络的多媒体数据业务的蓬勃发展,移动多媒体应用系统的开发技术日渐成为业内的研究热点。随着3G时代的到来,人们对手机、PDA等数字终端的功能不再满足于简单的通话、短信、游戏和MP3等,需要支持更强大的多媒体业务功能,如VoIP系统、视频电话、无线多媒体监控系统等。 移动多媒体通信系统,能够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是为完整的多媒体应用提供信息源,数据打包,协议支持等功能的无线通信系统。然而,多媒体信息尤其是视频信息在无线网络上传输存在着网络带宽有限、误码严重、终端处理能力较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在移动多媒体系统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系统设计时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移动多媒体终端、抗干扰的音视频编解码机制、无线通信网络组网及多媒体传输控制等 2 移动多媒体终端设计架构 移动多媒体通信终端,能够实现多媒体信息的实时采集、处理(编解码)和网络传输,提供信息源,数据打包,协议支持等功能。 系统一般分为四个部分,微处理器系统、多媒体外设、数据存储设备和无线网络接口。2.1微处理器系统 微处理器: 目前,比较流行的核心微处理器的选择方案主要有以下几种: 采用特殊用途的数字信号处理器(DSP)芯片利用可编程DSP芯片实现。 用FPGA等可编程阵列产品实现。。 2.2多媒体外设 多媒体外设主要包括摄像头、显示设备、音视频处理设备,还包括耳机话筒、网络智能卡、天线和电池等。摄像头采集视频信号,显示设备将从本地或网络得到视频数据打开数据包,进行视频解码,并把得到的视频数据显示出来,同时,如果嵌入式网络多媒体终端需要验证视频压缩的数据的正确性,还可以带有本地解码器,支持解码数据的本地显示。 2.3数据存储设备 数据存储设备包括RAM、ROM、SDRAM和FLASH,用来扩展系统存储空间,存储经过编解码的多媒体数据和终端控制程序。 2.4无线网络接口模块 无线网络接口模块处理音视频编码流,把音视频数据打包为适合网络传输的数据包,并把它通过无线网络传输出去。并支持系统选定的无线网络传输控制协

移动多媒体通信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移动多媒体通信是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 通过探讨移动多媒体通信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无线信道缺乏QoS保证等特点,介绍了和移动多媒体通信密切相关的几种技术:网络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流媒体技术。 随着竞争的加剧以及话音市场的日益饱和,移动运营商为了增加收入必须寻求新的出路,那就是开展移动多媒体业务。在过去的一年里,移动音乐、移动电视等业务引起了业界极大的关注,移动多媒体通信成为未来通信的发展趋势。本文要探讨的就是移动多媒体通信的关键技术。主要介绍了和移动多媒体通信密切相关的几种技术:网络技术、视频编码技术、流媒体技术等。在移动多媒体通信中,终端技术、业务平台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不做讨论。 一、使移动多媒体通信更加有效的技术 移动多媒体通信具备以下特点: ①数据量大。多媒体通信的数据量远远大于话音通信,例如,移动可视电话一般采用QCIF分辨率的图像,有176×144=25344像素。如果每个像素由24位表示,一帧图像的数据量就达594kbit。实时视频图像传输要求的帧频为25帧/s。则数据传输速率将达到14.5Mbit/s。 ②实时性要求高。多媒体通信往往对实时性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视频电话,要求延迟小、实时性好。 ③无线信道缺乏QoS保证。无线信道不稳定的特点容易使通信不可靠,传输速率表现出时变的特点,而且容易带来连续、突发性的传输错误。 ④多媒体业务对终端要求较高,比如下载类的视频业务,对终端存储容量也有着较高的要求,音乐、视频类的业务需要手机能支持相应功能。

针对移动多媒体通信的上述特点,人们想出了一些解决办法。相对于移动多媒体业务数据量大的特点,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采用更加先进的网络技术,从而提高网络的通信速率;另一个办法则是采用较好的编码技术,这样也可以使待传输的数据量变小。好的编码技术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抗无线信道不可靠的特点,这对于提高移动多媒体业务的质量也大有好处。另外,针对一些需要下载的多媒体业务对终端存储容量要求较高的问题,引入了流媒体技术,这样就不需要把所有的内容都下载下来,可以边下载边播放,一方面可以缓解终端存储空间的不足,另一方面流媒体启动播放的延时非常短,使用户能够即时收看收听视频业务,提高了实时性。当然,终端技术的发展,如彩屏、摄像头、音乐功能等,对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也会起到保障和推动作用。 二、网络技术发展 今天3G移动通信系统在很多国家已经进入商用,然而,随着移动多媒体业务的发展,3G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其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难以达到较高的通信速率。3G最高可支持2Mbit/s的速率。然而在高速移动环境下,却远远达不到这一速率,因此不能满足用户对高速多媒体业务的要求。 ②难以提供动态范围多速率业务。由于3G空中接口标准对核心网有所限制,因此3G将难以提供具有多种QoS及性能的各种速率的业务。 ③难以实现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间的无缝漫游。由于采用不同频段的不同业务环境需要移动终端配置有相应不同的软、硬件模块,而3G移动终端目前尚不能够实现多业务环境的不同配置。 以上3G系统的一些局限性,人们希望能够通过第四代移动通信来解决。4G系统具有如下特点: ①速率更快。4G通信系统的速率可以达到10~20Mbit/s,最高可达100Mbit/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