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1亿有多大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1亿有多大说课稿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1亿有多大说课稿

一亿有多大说课稿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数学新课程标准将一亿有多大安排在第二学段数(苏教版四年级上)与代数的知识体系中,且安排在认数和计算器教学之后,其目的是相当的明显的。从万以内数的认识到亿以内数、亿以上数的认识,是学生数概念的又一次扩充。但由于1亿这个数太大,学生很难结合具体的量获得直观感受。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常常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在“认数”和“用计算器计算”这二单元后,安排这个综合应用,旨在使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可想像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让学生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根据这一目标,苏教版新课程数学教材出现了这崭新的一课《一亿有多大》。

活动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特征。新课程指出:“教师应向儿童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材特点,我设计这节课时,主要以“猜一猜”、“找一找”、“推一推”等活动贯穿始终,让学生在活动中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动脑思考、合作交流,在活动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努力营造一个学生乐学,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的立体的开放式教学环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从不同角度对1亿进行感受,发展学生的数感;能用倍比法或归一法解答有关1亿的问题,能借助计算器处理较复杂的数据。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探索中经历“猜想、试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情感与态度目标: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方法来解决,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愿意与他人合作,与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品质;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经过探究1亿有多大的活动,使学生经历猜想、实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利用

可想象的素材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

教学难点:在探索中经历“猜想、试验、推理和对照”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化

难为易、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教法和学法学法

1、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用应用于生活。在本节课中,我注重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熟悉的纸张由少到多的感性体验引入新课,让学生充分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本课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的情境符合学生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经验,无疑,这将是学生理想的数学学习起点。

2、学习方式多样化

《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标准》也极力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故本课设计时极力凸显这一教学理念。

3、学习过程体验化

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认为:过程是一个课程目标。“学生要想掌握数学,就必须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学习数学。”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各自的思维方式、智力水平是不一样的,因此,数学学习的过程又必须让学生尽可能地经历合作和交流,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通过互动体验认识数和数学思想,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设计与实施,是一段艰难的过程,同时,更是一段充满着创造与激情的过程。我把本课的教学大致分成了四个部分。

活动一、复习提问,激发求知欲

一名教育家对提问的作用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在课的一开始,我问学生“1亿张纸摞起来大约有多高呢”?说实在话,本人压根就没想让学生把它回答出来,目的是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新的学习活。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自然而然地进入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活动二、研究方法,初步感知

1亿这个数确实太大了,如果与学生空对空的说教,学生肯定难以理解和掌握,必须从具体的实例入手,而即使有了具体的实例,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也等于白咋呼。所有本人

先引导学生探究研究的方法,从100张纸的高度入手,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这样不仅可

以使学生得到1亿张纸的高度,感受到1亿这个数的大小,而且还可以让学生学到研究大数的方法,无意间向学生灌输了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给学生的今后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

活动三、合作探究,再次体会

学习数学知识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践问题。因为有了上一个环节的基础,所以,在这个环节里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大胆想象,提出各种有关1亿的问题。并为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提供时间和空间,放手让学生在各自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探究,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安排了数一数和排一排这两个环节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推算出1亿张纸的高度;2、阅读资料,用学生感到非常高的物体与1亿张纸的高度进行比较,充分感知1亿的大小;3、小结归纳探究的方法。

活动四联系实际,深入认识

联系生活中的事物,通过对比,引导学生在生活实例中利用可想像的素材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充分感受1亿这个数有多大。学生可能提出:

(1)数一亿张纸需要多少时间?

(2)把一亿本数学书铺开,封面的面积有多大?

(3)走一亿步有多长?

(4)一亿滴水有多重?

(5)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在一排,大约有多少米长?

(6)数一亿个硬币需要多长时间?

这些具体的事让学生分小组研究,探究后各小组汇报,让学生充分感知1亿的大小。

四、说预设实施效果

本课的立意始终围绕着生活展开教学活动,让数学的知识紧密地贴近生活的原型,关注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之初,学生通过多媒体感受米粒由少到多的变换,建立了对一亿的感性认识;学习过程中,通过与伙伴的实践,交流、合作、学生逐步地完善了对一亿的理解,形成了比较准确的理性认识;最后,学生带着这些理性的思维去发掘生活,对一亿产生了更深层次的联想。整个学习的过程,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从生活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最后回归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习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为主线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把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变为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粗浅的认识,

恳请各位领导、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江都市武坚小学张文虎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被誉为科学的皇后。对于我们的广大小学生来说,数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以后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案例以供大家阅读。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比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探究出多种计算方法,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算式,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十几减9》教学案例:引导学生能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现实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解决现实问题。 三、教学难点: 经历探究计算十几减9的思维过程。 四、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题卡、小棒 五、教学过程: 十几减9教案 (一)热身赛 8+9= 15-9= 17-9= 6+7= 13-9= 7+9= 18-9= 9+5= 14-9= 11-9= (1)集体订正 (2)评讲:请你说说17-9你是怎样计算的?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4)师:刚才我们一起复习了前面大家共同探究的十几减九的几种方法,那么老师希望大家在后面学习过程中,能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做题。好,下面就进入我们今天的十几减九的练习课。(板书课题:十几减九的练习课) (二)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喜羊羊吗? 生:喜欢 师:老师也很喜欢,今天喜洋洋他们来到我们的课堂了,大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 生:你们好 师:今天一大早懒羊羊村长把大家召集了起来,交给他们一个重要的任务。原来灰太狼趁大家没注意,把羊村的宝藏偷走了,现在任务就是要小羊们找回宝藏。当然这一路上困难重重,大家有信心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