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gis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gis与自然地理的关系

GIS与自然地理学的关系

自然地理学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科学。不管是部门自然地理学还是综合自然地理学,学科的分科特点和研究对象,都决定了它与其它技术学科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GIS也正是在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遥感技术逐渐成熟,制图手段更为先进,管理科学逐步重视,地球科学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发展起来的一门边缘学科;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它就与资源及环境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资源与环境问题正是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目前,GIS在全球性研究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无论是全球变化,还是全球监测,都不同程度地属于自然地理学的研究范畴,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GIS与RS等技术的有机结合,并通过建立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模拟分析和动态研究.在人类迈向21世纪的进程中,持续发展已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中国“21世纪议程”是我国持续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提倡采用新技术,把GIS的应用放到一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并提出了建立持续发展信息系统(SDIS),充分说明了GIS已成为实现区域持续发展的一种技术保障.自然地理学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技术的支撑,而在现阶段,GIS、RS及GPs等技术的发展,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手段,推动着自然地理学理论、方法、实践等各个领域的变革,特别是信息的应用,在GIS技术中得以极大的体现,势必影响着人们对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问题的认识.归根到一点,GIS为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手段及工具,自然地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又为GIS提供了必要的数据源及研究对象,两者相互结合,并将开拓出新的应用领域,同时,也孕育着新学科领域的诞生·GIS研究自然地理学问题的一般途径与方法

GIS是一种管理与分析空间数据的有效工具,它如果脱离了应用对象或数据来源就失去了作为信息管理与分析的本质特征.在自然地理学涉及的各学科领域,由于各种学科的研究对象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有所不同,但GIS作为一种新技术应用于各学科的研究中,针对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目的等不同,可以有不同的途径.一般说来,自然地理学任何一门分支学科,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都必须收集前人的成果资料,并进行调研和分析测试,上述数据,则是GIS信息管理分析的重要数据源之一;同时,遥感(RS)技术的发展,也渗透到了自然地理学各分支学科的每一个研究领域,各种遥感数据是GIS信息管理与分析的又一个重要数据源;而通过各种方法编制的自然综合体的专题图件,则是直接可以通过一系列数字化过程与GIS结合起来,图件所提供的数据是GIS三大数据源之一因此,在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工作中,不管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有何差异,三种类型的基本数据是利用GIS进行管理与分析的必要条件;然后针对具体问题,采用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解决所要研究的问题:最后可以应用GIS进行专题图件的编辑处理,或者应用GIS数据库资料及相应的数据模型,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或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预测.

GIS应用于自然地理学各学科的研究中具有一系列重要特点和功能

3.1 3S一体化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一体化技术,即为三S技术,它与多媒体(Multimedia)技术的结合将在资源环境与区域性的信息管理等众多应用领域中发挥重要作用·GPS与RS的结合是GIS数据采集和数据及时更新的主要技术手段,而GIS的应用,又理所当然地为自然地理学各学科的研究提供有力的分析途径.GIS的不断发展,它既离不开地理学、测绘学、统计学等一些基础学科,又取决于象计算机硬、软件技术,航天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技术的进

步与成就,GIS与地学应用及相关技术学科发展密切相关.三S一体化正是适合于地学研究,特别是资源与环境研究逐步发展起来的,三S技术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并将推动地理信息科学的发展.

3.2 GIS制图与分析

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无论是地质地貌格局、成矿规律预测、水土资源利用、气候资源分布,还是生物类群演替及人为活动影响,都离不开采用专题制图手段去定量描述研究对象的客观属性,从这个意义上讲,制图学与自然地理学密不可分;GIS对图形的编辑处理是其用户界面的最显著特点之一,许多软件开发者都把GIS与制图融为一体,使GIS更适合于专业化的发展,特别是专题制图学的发展.计算机视觉技术及CAD的发展,使GIS的图形显示功能更为灵活,并富有新意.GIS与多媒体、Internet的结合,可以实现资源环境制图的信息共享及快速动态制图研究,而GIS与DTM、CAD的结合,使专题地图的立体显示成为可能,并为自然地理学的分析应用开拓了新领域.

3.3 GIS数据管理与模型预测

数据管理是GIS的重要功能之一,良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数据共享,并满足自然地理学研究必不可少的信息基础.目前的GIS软件多以DBASE、ORACLE、SQL、INFORMix、INGRESS等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INFO、ASCll、FOXBASE、ExCEL、PROGRESS等也较为常见.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通过数据采集与编辑后,送人到计算机的外存设备上,需要采用上述的管理系统进行管理.无论是地质矿产资源、气候生物资源,还是土地利用、行政区划、灾害评估、环境保护等内容,都可以纳人GIS 的管理系统.

我国目前已建立了三北防护林地区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黄土高原信息系统,全国土地资源与环境基础数据管理系统等重大区域性的信息管理系统,为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及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GIS作为一种地学分析工具,它可以与众多的数学分析模型,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建立起联系,从而快速和有效地分析、预测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规律及发展趋势.世界上发达的国家对于资源与环境的研究多侧重于模拟、监测和管理,而这些工作与GIS数据管理及模型预测密不可分.

GIS在现代自然地理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1、重大自然灾害监测---以地震为例

(城市抗震防灾系统)

2、GIS在林业方面的应用

GIS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的发展方向及应用潜力

目前,GIS 软件的开发十分活跃,操作系统更为灵活,数据库管理系统多样化,而且专业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强,针对某个行业、某个专业研究的GIS近年来不断地被开发出来,并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GIS作为一种新技术手段,它与自然地理学及其它相关技术的有机结合,将以全新的工作方式,使人们更加开阔眼界,从而开拓新的应用领域,21世纪的自然地理学,将蕴含着GIS的新思想,而发生质的飞跃。

GIS与地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地理学是GIS的理论依托并可以促进GIS向更高层次发展。

地理学为GIS提供了有关空间分析的基本观点与方法,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依托。

随着地理学科的发展,一些新的技术正源源不断地充实到GIS中去,促进了GIS理论和技

术的进步,拓宽了学科领域,使GIS得到快速发展,而GIS的发展也为地理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并使地理学研究的数学传统得到充分发挥。

GIS数据库答案

X41614027 余云鹏 一、什么是空间数据库,具有什么特点? 答:1、空间数据库是某一区域内关于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数据集合,是地理信息系统在计算机物理存储介质存储的与应用相关的地理空间数据的总和,一般是以一系列特定结构的文件的形式组织在存储介质之上的。 2、特点:(1)数据量特别大。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要用数据来描述各种地理要素,尤其是要素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等,其数据量往往很大。 (2)不仅有地理要素的属性数据,还有大量的空间数据,即描述地理要素空间分布位置的数据,并且这两种数据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 (3)数据应用广泛。例如地理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和规划、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市政管理、道路建设等。 二、矢量数据的管理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1、文件─关系数据库混合管理。 优点:除通过OID连接之外,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几

乎是完全独立组织、管理与检索的。其中图形系统采用高级语言编程管理,可以直接操纵数据文件,因而图形用户界面与图形文件处理是一体的,两者中间没有逻辑裂缝。 缺点:(1)需要同时启动图形文件系统和关系数据库系统,甚至两个系统来回切换,使用起来不方便。 (2)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通过ID联系起来,使查询运算、模型操作运算速度慢。 (3)数据发布和共享困难。 (4)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分开储存,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完整性、并发控制以及数据损坏后的恢复方面缺少基本的功能。 (5)缺乏表示空间对象及其关系的能力。2、全关系数据库管理。 (1)对变长的几个数据进行关系范式分解,分解成定长记录的数据表进行存储。 (2)将图形数据的变长部分处理成Binary二进制Block块字段。 优点: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都采用现有的关系型数据库存储,使用关系数据库标准机制来进行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连接。 缺点:(1)处理一个空间对象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连接操作,非常费时,并影响效率。

GIS空间与属性数据库建库规范

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 2004DKA20180 空间与属性数据库建库规范 (征求意见稿)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二○○五年三月,北京

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试点 矢量数据库建库规范 (征求意见稿) (二○○五年三月) 前 言 资源环境领域的历史数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把历史数据及时数字化、建库管理,不仅能够使积累的历史数据更方便地为科技工作者使用,同时这也是科学数据共享工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长期矢量数据库建库(以下简称矢量库)的过程中,对其建设路线、操作规程和实际应用进行总结提炼、制定出本矢量数据库建设规范,以期为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中的矢量建库进行指导。 本规范包括五个部分和一个附录。 本规范起草单位: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本规范由中国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组织起草并负责解释。 1 适应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地学领域的矢量数据建库建设以及相关的空间数据处理工作。 2 引用标准 GB/T 14512—93 1:1000000地形图编绘规范及图式 GB/T 16831--1997 地理点位置的纬度、经度和高程的标准表示法 GB/T 17278—1998 数字地形图产品模式 GB/T 17797—1999 地形数据库与地名数据库接口技术规程 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 GB/T 18315—2001 数字地形图系列和基本要求 GB/T 18316—2001 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 GB/T 18317—2001 专题地图信息分类与代码 GB 14051—93 地形图用色 GB 12409—90 地理格网 GB/T 2260-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2808-81 全数字式日期表示法

GIS数据库复习资料

1、GIS数据库:是空间数据集合,它实现对具有一定地理要素特征的相关空间数据集合的统一管理,空间数据间紧密联系共同反映现实世界中某一区域内综合信息或专题信息间的联系,主要应用于地理空间数据处理和分析。 2、空间数据库是存在于电脑信息介质(如硬盘、光盘)上,而且数据按一定的格式存放,可长期存储、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2、数据(data):是数据库中存储的基本对象,是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 3、数据库(database):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 5、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一般有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 6、地理系统:开放的复杂系统。是指某一个特定时间、特定空间的,由两个以上相互区别又相互凉席、相互制约的地理要素或过程所组成的,并具有特定功能和行为,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并能自动调节和具有自组织功能的整体,是一种宏观范围的时空有序结构,具有自组织功能。 7、地理现象:地理现象是指地理事物在发生、发展和变化中的外部形式和表面特征 8、几何实体(空间对象):将地理现象进行抽象处理后,就得到空间现象。可分为简单空间对象和复合空间对象。

9、描述空间对象的数据组织方式,称为空间数据内部结构。分为矢量结构和栅格结构。矢量结构中,地理现象被抽象成点、线、面来表达。栅格结构中,空间被规则地划分为栅格。栅格数据表示的是二维表面上的地理数据的离散化数值。 10、关系是一个规范化了的二维表。表的每行对应一个元组;表的每列对应一个域,称为属性。 11、主键:如果一个属性集能唯一地标识一个关系中的元组并且不包含多余的属性,则称该属性集为该关系的候选键。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键时,可以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主键。主键是那个被用户选中的候选键。 12、外键:如果一个关系R1的某个属性集是另一个关系R2的主键,则该属性集对于关系R1来说是外键。使用外键能够将多个关系联系起来。 13、关系模式:是对关系的描述,一个关系模式确定了这个关系的框架。 14、关系模型:是由若干个关系模式组成的集合。它是用二维表格结构表示数据集数据之间联系的数据模型。 15、要素类:要素表示有空间集合的尸体,有位置相关信息。要素类是一个地理要素的集合。要素类中的个要素具有相同的集合类型、相同属性列集合,以及相同的坐标系统。 16、数据仓库:是支持管理决策过程的、面向主题的、继承的,稳定的、不同时间的数据集合。

(完整版)主流GIS软件介绍及比较(2)

一、国内外主流GIS软件介绍 国外: (1)ArcGIS:ArcGIS是美国ESRI公司在全面整合了GIS与数据库、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技术及其他多方面的计算机主流技术之后,成功地推出的代表GIS最高技术水平的全系列GIS产品。ArcGIS作为一个可伸缩的平台,无论是在桌面,在服务器,在野外还是通过Web,为个人用户也为群体用户提供GIS的功能。 ArcGIS系列软件包括: ArcGIS Desktop:一个专业GIS应用的完整套件 ArcGIS Engine:为定制开发GIS应用的嵌入式开发组件 ArcSDE、ArcIMS和ArcGIS Server:服务端GIS ArcGIS Mobile:Esri公司移动GIS解决方案之一; ArcGIS Online:一个面向全球用户的公有云GIS平台,为用户提供了按需的、安全的、可配置的GIS服务。 ( ArcGIS Desktop界面) (2)MapInfo:是美国MapInfo公司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是一种数据可视化、信息地图化的桌面解决方案。它依据地图及其应用的概念、采用办公自动化的操作、集成多种数据库数据、融合计算机地图方法、使用地理数据库技术、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分析功能,形成了极具实用价值的、可以为各行各业所用的大众化小型软件系统。MapInfo 含义是“Mapping + Information(地图+信息)”即:地图对象+属性数据。

(MapInfo Professional界面) (3)Skyline:是美国Skyline公司研发的一套优秀的三维数字地球平台软件。凭借其国际领先的三维数字化显示技术,它可以利用海量的遥感航测影像数据、数字高程数据以及其他二三维数据搭建出一个对真实世界进行模拟的三维场景。目前在国内,它是制作大型真实三维数字场景的首选软件。 Skyline软件优点 1)产品线齐全,涵盖了三维场景的制作,网络发布,嵌入式二次开发整个流程; 2)支持多种数据源的接入,其中包括WFS,WMS,GML,KML,Shp,SDE,Oracle,Excel以及3DMX,sketch up等,方便信息集成; 3)通过流访问方式可集成海量的数据量,它可制作小到城市,大到全球的三维场景; 4)飞行漫游运行流畅,具有良好的用户体验; 5)支持在网页上嵌入三维场景,制作网络应用程序; SkylineTerrasuite主要包含3类产品: 1)TerraBuilder 融合海量的遥感航测影像数据、高程和矢量数据以此来创建有精确三维模型景区的地形数据库。 2)TerraExplorer

GIS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ArcView简介 ArcView是美国环境系统研究所(Environmental System Research Institute简称ESRI)开发研制的集成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它集空间图形、关系型数据库、统计图形、空间分析、网络通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于一体。它支持应用程序之间的通讯并提供与其它应用程序之间的接口它支持多种平台:Unix,Microsoft Windows98和Windows NT等并保持用户界面基本相同而且可利用Windows 的各种资源具有强大潜力的桌面GIS系统。 一、ArcView主要优点 1) 数据兼容性好:ArcView可以支持多种格式的空间数据格式并与其它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或制图软件数据兼容。属性数据库可经SQL Connect 与读取其它类型数据库如Sybase、Excel、Access 等且可以直接读取INFO、DBASE数据及以逗号间隔的文本文件。ArcView生成的数据库是DBF格式也可被其它软件使用。 2)支持汉字汉字处理:ArcView的操作界面是英文的但它支持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对汉字的处理极其方便。 3)系统升级容易:ArcView是采用模块组合方式构成如果有新的需求时可配置其它扩展模块如空间分析模块(Spatial analysis 、网格分析模块(Network analysis)、3D(3D analysis)分析模块或可在INTERNET上发布系统信息的IMS模块。 4)系统可跨平台运行:ArcView具有跨平台运行的能力可在常见的操作系统如Windows 95Windows NT以及Unix等上运行。 二、ArcView主要功能 数据采集手段图层管理功能属性库及其管理功能专题图和统计图各类查询功能导出图形(象)功能二次开发功能空间分析功能。 三、ArcView的项目基本结构 ArcViewGIS是以项目(project.apr)为空间图形(像)单位。 项目构成: 1、View: 可以进行地图显示信息查询空间分析它支持多种数据格式主要有shape文件、Arcinfo中的coverage文件和Autocad中的.dxf .dwg 文件以及各种图象文件.image .jpeg .gif. bmp等等。ArcView 所引入的数据格式—SHAPE是一种矢量数据它有属性数据库可以与其它表(Table)相连可和其他主题(Theme)一样进行多种操作。ArcView可以直接建立编辑删除shape文件而且shape格式是开放的用户也可以用各种方法产生shape文件并加入到View中。 此外对点的位置信息可以直接显示和编辑其坐标可由ASCII文件、数据文件和GPS外部数据源输入。 ArcView是通过xy坐标存储地理要素的点被看作一个xy坐标对线是一组有序的xy坐标序列面(多边形)则是由通过xy定义的起始点相同的一组线构成的。ArcView的shape的数据结构扩展了其原有保存图形xy坐标方式增加了存储值(m)和高程值(z)的信息。因此地理要素被保存成(xym)(xyz)(xymz)。高程值(z)的增加可以在二维空间中显示查询在3D Analyst扩展模块中生成的数据。度量值(m)的增加使得ArcView可以支持动态分段。

GIS数据库设计报告

GIS实习数据库设计报告 一、任务要求 1.道路扩建引起的建筑物拆迁补偿估计; 2.以村为单位,统计该村农业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所占的比例, 并以专题地图的方式输出; 3.完成该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制作。 二、任务分析 任务一:道路扩建引起的建筑物拆迁补偿估计 1.流程分析 1)选定欲扩建的道路,通过缓冲区分析建立该道路的缓冲区图层; 2)对缓冲区图层及居民地图层进行叠置分析建立叠置图层; 3)对叠置图层进行空间查询,提取位于缓冲区内的居民地建筑物; 4)统计不同建筑物的类型(楼房、简易房、棚房、廊房)及各自面积, 根据不同补偿标准及补偿面积计算补偿金额,并计算总补偿总额; 5)成果输出。 2.所需数据 1)道路图层; 2)居民区图层。 任务二:以村为单位,统计该村农业用地、建筑用地和未利用土地所占的比例,并以专题地图的方式输出 1.流程分析 1)将土地类型图层与行政区划图层进行叠置分析生成叠置图层; 2)将叠置后的图层进行融合处理; 3)打开融合图层属性表,添加区别字段; 4)选中每个区域的属性数据并分别以饼图的形式输出。 2.所需数据 1)土地类型图层; 2)行政区划图层。

任务三:完成该区域的三维可视化场景制作 1.流程分析 1)在ArcScene中导入数据图层; 2)设置每个图层的基本高度; 3)设置居民区图层的拉伸系数; 4)调整边界线图层与行政区划图层形成封闭盒子。 2.所需数据 1)边界线图层; 2)居民区图层; 3)行政区划图层; 4)利用高程点数据建立的TIN图层; 5)蚌埠开发区卫星影像图。 三、数据结构设计 1.表结构 1)高程点(点要素:点号、高程点类型、高程值) 2)道路(线要素:线号、长度、道路名) 3)居民区(面要素:面号、类型、层数、补偿单价、补偿总价) 4)土地类型(面要素:面号、面积、土地类型) 5)行政区划(面要素:面号、面积、区域) 6)边界线(线要素) 2.文件目录结构

GIS空间数据库综述

GIS空间数据库文献综述 姓名:张磊 摘要:通过分析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空间数据库的建设内容1 综述空间数据块的划分、图层的分层设计方法、专题图层划分和数据集设计、分析空间数据库的结构,讨论了空间数据库系统建设的方法和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关键字:GIS;空间数据库 引言:地理信息系统是集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测绘遥感科学、环境科学等学科于一体的新兴边缘科学1GIS 从20 世纪60 年代出现以来,至今只有短短的40 多年时间,但已成为已成为多学科集成并应用于各领域的基础平台,成为地学空间信息分析的基本手段和工具。目前,地理信息系统不仅发展成为一门较为成熟的技术科学,而且已成为一门新兴产业,在测绘、地质、水利、环境检测、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国防建设等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国际上在此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并形成软件产品的有目前,国际上在该领域进行过深入研究并形成软件产品的有:ESRIArcSDE1,MapInfo Spatial Ware2以及Oracle Spatial 3,DB2 Spatial Extender4和Informix Spatial Data Blade 等。 1 . 空间数据库的设计 1.1空间数据库的设计思路 空间数据库由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两部分组成,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别建好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后, 通过统一的编码来实现滑坡的图形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库的无缝连接, 最终形成完整的空间数据库5。 1.2 间数据库的主要内容 每个GIS 数据集都提供了对世界某一方面的空间表达,包括: 基于矢量的要素(点、线和多边形) 的有序集合; 诸如数字高程模型和影像的栅格数据集; 网络; 地形和其他地表; 测量数据集; 其他类型数据,诸如地址、地名和制图信息; 描述性的属性。 除了地理表现形式以外,地理数据集还包括传统的描述地理对象的属性表1 许多表和空间对象之间可以通过它们所共有的字段(也常称为“关键字”) 相互关联1 就像它们在传统数据库应用中一样,这些以表的形式存在的信息集和信息关系在GIS 数据模型中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 1.3 空间数据表现形式 1.3.1空间关系:拓扑和网络 空间关系,比如拓扑和网络,也是一个GIS 数据库的重要部分1 使用拓扑是为了管理要素间的共同边界、定义和维护数据的一致性法则,以及支持拓扑查询和漫游 1胡金星.空间数据库实现及其集成技术研究[J].计算机应用研究,2003,3:12-15. 2Andrew S Tanenbaum,Albert S.Woodhull :Operating System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Z]. 3Forta B, Fonte P, Brewer G.Windows2000 开发人员指南[M].杜大鹏,译.北京: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 社,2001.144 ,428. 4David J Kruglinski.Visual C++6. 0 技术内幕[M].4 版.希望图书创作室.北京:北京希望电子出版 社.209-426. 5 兰恒星,吴法权,周成虎,等.基于GIS 的滑坡空间数据库研究以云南小江流域为例[ J].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2, 13( 4):10-16.

gis地理数据库建立

实验四地理数据库建立 1.实验目的 练习一、熟悉Geodatabase数据模型的基本知识。 练习二、在ArcGIS Desktop中做叠加运算过程中,系统不能自动实现对输出数据拓扑关系的更新,landsoil.shp就是这类输出数据。本练习中,你将通过将shapefile转换为geodatabae 的方式,恢复其拓扑关系并使面积和周长得到更新。 练习三、拓扑关系对于数据处理和空间分析具有重要意义,拓扑分析经常应用于地块查询土地利用类型更新等。 通过本练习,掌握创建拓扑关系的具体操作流程,包括拓扑创建、拓扑错误检测、拓扑错误修改、拓扑编辑等基本操作。 本练习要求在Topology数据集中导人两个Shapefile,建立该要素数据集的拓扑关系,进行拓扑检验,修改拓扑错误,并进行拓扑编辑。 2.实验数据 练习一数据:elevzone.shp,stream.shp, 两者具有相同的坐标系统和空间范围 练习二数据:landsoil.shp,是一个在面积和周长方面有点问题的多边形shapefile文件。 练习三数据Blocks.shp,Parcels.shp,分别为某地区的总体规划和细节规划的地块矢量数据。 3.实验步骤 练习一 ①启动ArcCatalog,加载数据Chap04\Ex1,右键击Ex1.mdb文件,选New > Personal Geodatabase,将新建的personal geodatabase 更名为Ex_1.mdb。

②创建要素集(feature dataset)。选择Ex_1击鼠标右键,选New > Feature Dataset。在出现的菜中,键入Area1作为要素集的名称。从界面可见,其坐标系统为未知。击edit编辑要素集的空间参照系,导入(Import)stream.shp的坐标系统作为要素集的坐标系统。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