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作者:————————————————————————————————日期: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讲义)

教学内容:长度和时间的测量、速度、直线运动、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重难点: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时间的单位及测量、参照物、速度公式计算、测量平均速度

知识梳理: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 m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 μm

1m=106 μm1m=109 nm1μm= 103 nm

(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 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 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5)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看: 先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破损,认清它的量程(测量范围)和分度。

放: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的边缘,尺面要紧贴被测物体且沿着被测长度的方向。读: 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尺面,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 记录的数据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即要记录准确值,又要记录估计值,注明单位。

(6)特殊的测量方法:

①累积法(测量一张纸的厚度、硬币厚度,金属丝的直径)

②化曲为直法(测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

③轮滚法( 测量圆形跑道的长度)

④三角板直尺配合测量法

(7)误差:

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人为因素。

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而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和主观粗心造成的,是能够避免的。

习题:(1)下列国际单位中,长度单位是()

A.℃

B.kg

C.m

D.m/s

(2)一个粗心的同学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他的记录数据中哪一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

A.一枝毛笔的长度是2.5

B.一个书架的高是2

C.一本初二物理课本的厚度是1.3

D.一栋楼房的高是16.4

(3)一般人步行1分钟所通过的路程最接近于()

A.7米

B.70米

C.700米

D.7000米

(4)衬衫领口上标有38或41等数字,它表示衣领的周长,其单位是()

A.米

B.分米

C.厘米

D.毫米

2、时间的测量

(1)单位: 秒(S)

(2)测量工具: 秒表小表盘时间是分、大表盘时间是秒。

(3)秒表的用法: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转动(启

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转动(停止);第三次按

下时,表针弹回零点(回表)。

读数:表中小圆圈的数字单位为min,大圆圈的数字单

位为s。

(4)1min=60s1h=60min=3600s

习题:(1)校运会百米赛跑中记录成绩最合适的工具是

()

A.停表

B.刻度尺

C.手表

D.电子表

(2)如图所示的秒表记录的时间是()

A.2min10s

B.34s

C.1min34s

D.4min1s

(3)

如图用停表测量比赛成绩,则所测时间是

______min______s,合______s.

(4)图中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第二节速度

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大小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用符号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则速度公式可写为:

v=s t

速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m/s,常用单位还有 km/h(1m/s=3.6km/h)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相同路程,比较时间:时间段就快。

②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路程多就快。

③速度路程时间都不同:比较路程时间的比值,比值大,就快。

习题:(1)为了赶去坐火车,大人牵着小孩一起快走了30m,其中大人共走了50步,小孩共走了110步,则走得较快的是()

A.大人

B.小孩

C.一样快

D.无法确定

(2)小丽和小雨进行跑步比赛,他们讨论比赛方案.小丽说:“我们跑相同的路程,看谁用的时间短,短者为胜”.小雨说:我们跑相同的时间,看谁跑的路程长,长者为胜”.对他们所说的方案,你认为()

A.只有小丽的方案可行

B.只有小雨的方案可行

C.两个方案都可行

D.两个方案都不行

(3)2016年里约奥运会男子20公里竞走比赛中,我国选手王镇以1h19min14s 率先冲线,队友蔡泽林以1h19min26s的成绩摘银,根据他们走完全程所用时间比较竞走运动的快慢,采用的方法是相同______比较_____(均选填“路程”或“时间”),本届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金牌也被我国选手刘虹以1h28min35s摘得,在竞走运动中刘虹比王镇______(快/慢).

(4)有三个物体在运动,甲在30min内前进了1.75km,乙在1h内前进了3780m,丙在10s内前进了10m,那么甲、乙、丙三个物体的运动快慢的关系是()A.甲>>乙>>丙 B.甲<<乙<<丙

C.乙>>甲>>丙

D.乙>>丙>>甲

(5)比较哪个运动得最快()

A.百米赛跑成绩是10秒

B.半小时走路1千米

C.1分钟跑了500米

D.1秒钟跨步1000毫米

(6)甲、乙、丙三人骑自行车匀速行驶,甲在2h内行驶36km;乙在5min内行驶1500m;丙行驶100m需20s;则三人骑车的快慢为()

A.甲最快,丙最慢

B.甲最慢,丙最快

C.乙最快,甲最慢

D.三人一样快

(7)速度的两个单位:千米/时和米/秒相比较()

A.千米/时是较大的单位

B.米/秒是较大的单位

C.两个单位一样大

D.无法判断

(8)下列物体运动速度最大的是()

A.百米世界纪录是9.84s

B.手扶拖拉机每分钟行驶300m

C.某学生骑车速度20km/h

D.城区汽车10min行驶6km

(9)校运动会800m比赛中,前500m小明落后于小王;后300m小明加速冲刺超过了小

王领先到达终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B.前500m,小明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C.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大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D.800m全程,小明的平均速度小于小王的平均速度

(10)短跑运动员在某次百米赛跑中共用时10秒;测得第5秒末的速度为9.0m/s,第10秒末到达终点时的速度为10.2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前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4.5 m/s

B.在后5秒内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6m/s

C.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10.0 m/s

D.在本次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的平均速度为9.1 m/s

第三节直线运动

1、匀速直线运动:

定义:物体运动速度保持不变的直线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变速直线运动:

定义:运动速度变化的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3、平均速度:=总路程

总时间

计算哪段路程内的平均速度,一定要用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

物理意义:表示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常识:人步行速度 1.1m/s ,自行车速度 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 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 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 108km/h 光速和无线电波 3×108 m/s

习题:(1)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h:min:s).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A.0.1m/s

B.0.09m/s

C.0.08m/s

D.0.07m/s

(2)在学校春季运动会百米赛跑中,我们用科学方法测得晓燕同学前50m的平均速度是4m/s,后50m的平均速度为6m/s,则晓燕同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A.4.8 m/s B.5m/s C.4 m/s D.6 m/s

(3)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速度为20m/s,后一半路程中的速度是30m/s,那么该物体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0m/s

B.24m/s

C.25m/s

D.50m/s

(4)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6.25 m/s

C.5 m/s

D.4.17 m/s

(5)一个物体作直线运动,全程50m,通过前一半路程用了4s,通过后一半路程用了6s,则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A.10 m/s

B.6.25 m/s

C.5 m/s

D.4.17 m/s

(6)物理兴趣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以判断()

A.0﹣2s内,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

B.2s﹣5s内,小车在做2m/s的匀速直线运动

C.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4m/s

D.5s﹣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3m/s

(7)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沿同一直线向东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a)和(b)所示.若经过6秒钟两车相遇,则A、B两地间的距离为()

A.1.2米

B.2.4米

C.3.6米

D.6米

(8)由图可知,速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B.

C.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9)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两物体在0~1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B.两物体在15~20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

C.两物体在15s末相遇,且0~15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D.两物体在20s末相遇,且0~20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10)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B.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3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倍

(11)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的速度之比为3:2,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它们所用的时间之比为()

A.2:3

B.4:9

C.1:1

D.9:4

(12)长50m的队伍,匀速通过一座长100m的大桥需1.25min,则队伍过桥的速度为()

A.1.33m/s

B.7.2km/h

C.2.5m/s

D.4.8km/h

(13)车站的自动扶梯用1min可将一个站在扶梯上的人送上去,自动扶梯不动,人沿自动扶梯走上去要3min,若此人沿运动的扶梯走上去,则需要()

A.3min

B.2min

C.0.25min

D.0.75min

(14)一列火车正以8m/s的速度作匀速直线运动,一个人以2m/s的速度在车上从车厢的尾端走到前端,车厢长为48m,需用的时间是()

A.4.8s

B.6s

C.8s

D.24s

第四节运动的相对性

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改变的过程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在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来作为标准的另一个物体叫做参照物。(常选地面或固定于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被研究对象以外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运动的判断: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位置发生改变就运动,没改变就静止。

习题:(1)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小红坐在行驶的公交车上,若说她是运动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车上的座椅

B.司机

C.其他乘客

D.路边的电线杆

(2)乘坐轻轨时,小明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铁轨

B.轻轨车

C.路旁的树木

D.路旁的电线杆

(3)某蹦极者蹦极时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这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自己

B.跳台

C.另一个正在下落的蹦极者

D.地面上的树

(4)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相对于()是静止的.

A. 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行驶来的船

D.河水

(5)俗话说“水涨船高”,“水涨”是以_____为参照物的(选填“水”或“船”或“地面”).

(6)“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写的一句诗.诗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取的参照物为()

A.船桨

B.山

C.船夫

D.船上的诗人

(7)苏轼的《江上看山》中写到:“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这句诗中,作者是以______作为参照物的.(选填:船/山/大地)

(8)甲骑车回家,与甲同行并排的乙车在超车,甲感觉自己在后退,则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车

B.乙车

C.地面

D.路旁的树

(9)小明陪着妈妈在奥体大街散步,拍了些远处的街景照片,先后连续拍了两张,如图所示,根据照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大卡车、小轿车、自行车都是运动的

B.以小轿车为参照物,大卡车是向左运动的

C.以自行车为参照物,马路旁的树木是静止的

D.以卡车为参照物,路灯是向左运动的

(10)甲乙两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也在匀速上升,乙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甲在匀速下降,则他们相当于地面()

A.甲上升,乙下降

B.甲下降,乙上升

C.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

D.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

(11)在一条南北方向的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辆汽车都在向北行驶,若甲、乙两车

速度相等,丙车速度大于甲、乙两车的速度,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以地面为参照物,三车均向北运动

B.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静止

C.以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南运动

D.以乙车为参照物,丙车向南运动(12)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