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与能量的推断题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含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利用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既能净化尾气,又能获得应用广泛的Ca(NO2)2,其部分工艺流程如下:

(1)上述工艺中采用气液逆流接触吸收(尾气从吸收塔底部进入,石灰乳从吸收塔顶部喷淋),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滤渣可循环利用,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该工艺需控制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接近1∶1。

若排放的尾气中NO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若产品Ca(NO2)2中

Ca(NO3)3含量升高,则NO和NO2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填写序号)

①=1∶1 ②>1∶1 ③<1∶1 ④无法判断

(3)生产中溶液需保持弱碱性,在酸性溶液中Ca(NO2)2会发生分解,产物之一是NO,据此信息,某同学所写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2+NO↑+H2O,你同意吗?

_________(填“同意”或“不同意“),如不同意,请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尾气中NO、NO2被充分吸收 Ca(OH)2②③不同意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物中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

【解析】

【分析】

由流程可知,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生成Ca(NO2)2,过量的石灰乳

以滤渣存在,碱性溶液中尾气处理较好;

(1)使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充分接触;滤渣的主要成分是Ca(OH)2;

(2)若n(NO):n(NO2)>1:1,则一氧化氮过量,若<1:1,则二氧化氮过量;

(3)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由流程可知,石灰乳和硝酸工业的尾气(含NO、NO2)反应,生成Ca(NO2)2,过量的石灰乳

以滤渣存在,

(1)使尾气中NO、NO2与石灰乳充分接触,NO、NO2被充分吸收,滤渣主要成分是

Ca(OH)2;

(2)若n(NO):n(NO2)>1:1,则一氧化氮过量,排放气体中NO含量升高,若n(NO):n(NO2)<1:1,则二氧化氮过量,二氧化氮可与石灰乳反应生成Ca(NO3)2,产品中Ca(NO3)2含量升高;

(3)若离子方程式为2NO2-+2H+=NO2+NO↑+H2O,二氧化氮能与水会发生反应,产物中

不可能生成二氧化氮,则不同意该同学书写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2.以辉铜矿为原料生产碱式碳酸铜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若要提高辉铜矿煅烧效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填两种)。

(2)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___(填化学式),写出该气体的一种用途___。

(3)蒸氨过程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4)溶液E与Na2CO3溶液反应制取Cu2(OH)2CO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

(5)某实验小组研究溶液E与Na2CO3溶液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对产品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

加料顺序及方式沉淀颜色沉淀品质产率/%序号

1溶液E一次加入Na2CO3溶液中并迅速搅拌浅蓝色品质较好87.8

2溶液E逐滴加入Na2CO3溶液中并不断搅拌暗蓝色品质好71.9

3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迅速搅拌浅绿色品质好96.7

4Na2CO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中并不断搅拌浅蓝色品质较好102.7

由上表可知制取Cu2(OH)2CO3最佳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是___(填序号)。

【答案】减小辉铜矿颗粒大小、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增大O2浓度等 SO2制备硫酸、漂白剂、防腐剂等 [Cu(NH3)4]Cl2+H2O CuO+2HCl↑+4NH3↑ 2Cu2++2CO32-

+H2O=Cu2(OH)2CO3↓+CO2↑ 3

【解析】

【分析】

辉铜矿通入氧气充分煅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固体B主要为CuO、Fe2O3,加入盐酸得到含有Cu2+、Fe3+的溶液,加入过量氨水,可得到[Cu(NH3)4]2+和Fe(OH)3,[Cu(NH3)4]2+经加热可得到CuO,加入酸酸化得到Cu2+,经浓缩后在溶液中加入碳酸钠可得到碱式碳酸铜,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通过粉碎辉铜矿减小辉铜矿颗粒大小、适当提高煅烧温度、增大O2浓度等措施均可提高辉铜矿煅烧效率;

(2)Cu2S可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则气体X的主要成分是SO2,SO2是酸性氧化物,有

漂白性、还原性,则利用SO 2制备硫酸、漂白剂、防腐剂等; (3)蒸氨过程[Cu(NH 3)4]2+经加热可得到CuO ,反应的方程式为[Cu(NH 3)4]Cl 2+H 2O

Cu O+2HCl↑+4NH 3↑;

(4)向含有Cu 2+的溶液中滴加Na 2CO 3溶液生成Cu 2(OH)2CO 3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Cu 2++2CO 32-+H 2O=Cu 2(OH)2CO 3↓+CO 2↑;

(5)由图表信息可知Na 2CO 3溶液一次加入溶液E 中并迅速搅拌,获得浅绿色的碱式碳酸铜,品质好,且产率高,故制取Cu 2(OH)2CO 3最佳加料顺序及加料方式是实验序号3。

3.氧化锌工业品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陶瓷、化工、医药、玻璃和电子等行业,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对氧化锌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成为国民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础化工原料和新型材料。用工业含锌废渣(主要成分为ZnO ,还含有铁、铝、铜的氧化物,2Mn +、2Pb +、2Cd +等)制取氧化锌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相关金属离子(

)n c M

0.1

mol /L +

??=??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 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为调节溶液的pH ,则试剂X 为_________(填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高锰酸钾的作用是_________,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4写出“碳化合成”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碳化合成”过程需纯碱稍过量,请设计实验

方案证明纯碱过量:_________。

【答案】ZnO[或2Zn(OH)或3ZnCO ] 除去2Mn +

24222MnO 3Mn

2H O 5MnO 4H -+

+++=↓+ 3Fe(OH)、3Al(OH)、2MnO 32232322233Zn(NO )3Na CO 3H O ZnCO ?2Zn(OH)?H O 2CO 6NaNO [++=↓+↑+或

(32232322333Zn(NO )5Na CO 5H O ZnCO ?2Zn OH)?H O 4NaHCO 6NaNO ?++=↓++?

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纯碱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或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2CaCl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 【解析】 【分析】

()1根据除杂的同时不要掺入新的杂质考虑;

()2加入高锰酸钾的作用是将2Mn +转化为2MnO 沉淀,除去2Mn +; ()3 由()1、()2知,“过滤”所得滤渣;

()4“碳化合成”时加入23Na CO ,产物为322·

2()?ZnCO Zn OH H O ,写出化学方程式。 【详解】

()1加入试剂X 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 ,使3Fe +、3Al +生成沉淀除去,为不引入新的杂

质离子,可加入ZnO 、2()Zn OH 、3ZnCO 等;

()2加入高锰酸钾的作用是将2Mn +转化为2MnO 沉淀,除去2Mn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42223254MnO Mn H O MnO H -

++++=↓+;

()3由()1、()2知,“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3()Fe OH 、3()Al OH 、2MnO ;

()4“碳化合成”时加入23Na CO ,产物为322·

2()?ZnCO Zn OH H 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232322233()33?2()?26Zn NO Na CO H O ZnCO Zn OH H O CO NaNO ++=↓+↑+或322323223323

3()55?2()?46(Zn NO Na CO H O ZnCO Zn OH H O NaHCO NaNO Na CO ++=↓++过量时);若23Na CO 不足时,溶液中还有32()Zn NO ,继续滴加23Na CO 溶液有沉淀产生,或23Na CO 过量时,可检验溶液中的23CO -

,具体方法为: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继续滴加纯碱溶液,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或静置,取少许上层清液滴加2CaCl 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纯碱过量)。

4.如图是常见原电池装置,电流表A 发生偏转。

(1)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铁、铜,电解质溶液是浓硝酸,Cu 极发生反应_______(填“氧化”或“还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2)若两个电极分别是镁、铝,电解质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Al 电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原电池的总反应是2FeCl 3+Cu=2FeCl 2+CuCl 2,则可以作负极材料的是_______,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氧化 Cu -2e -=Cu 2+ 负 Al -3e -+4OH -=AlO 2-+2H 2O Cu(或铜) Fe 3++e -=Fe 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虽然铁比铜活泼,但是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该原电池中铜被氧化,即铜电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Cu-2e-=Cu2+;

(2)镁虽然比铝活泼,但镁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所以该原电池中Al被氧化,即Al 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Al-3e-+4OH-=AlO2-+2H2O;

(3)根据总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可知Cu被氧化,Fe3+被还原,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材料为Cu;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Fe3++e-=Fe2+。

【点睛】

第1小题为易错点,虽然铁和铜都能被浓硝酸氧化,但要注意铁在浓硝酸中发生钝化,所以该原电池中铜为负极。

5.在一定温度下,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NO2和N2O4之间发生反应:2NO2(g)(红棕色)N2O4(g)(无色),如图所示。

(1)曲线_____________(填“X”或“Y”)表示N2O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3min内,以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

(3)下列措施能使该反应速率加快的是________。

①升高温度②减小容器体积③通入N2O4 ④通入Ar使压强增大⑤通入HCl气体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①②④

(4)此反应在该条件下达到限度时,X的转化率为________。

(5)下列叙述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混合气体原子总数不变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E.v(NO2)=2v(N2O4) F.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的Y的同时消耗2n mol的X

【答案】Y 0.1mol·L-1·min-1 B 60% A 、D 、F

【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图可知相同时间内△n(X)是△n(Y)的两倍,根据方程式2NO 2(g)N2O4(g)可知单位时间内NO2的变化量更大,所以Y代表N2O4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2)X代表NO2,3min内,v(NO2)=

1mol-0.4mol

2L

=

3min

c

t

?

?

=0.1mol·L-1·min-1;

(3)①升高温度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百分含量,增大反应速率,故正确;

②减小容器体积,各物质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③通入N2O4,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均增大,反应速率加快,故正确;

④通入Ar使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⑤通入HCl气体,各物质的浓度没有发生改变,反应速率不变,故错误;

综上所述选①②③,答案为B;

(4)据图可知初始X的物质的量为1mol,平衡时X的物质的量为0.4mol,转化率为

1mol-0.4mol

100%

=60%;

1mol

(5)A.容器恒容,平衡移动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发生改变,所以未达到平衡时体系内压强会变,压强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

B.气体总体积不变,总质量不变,所以密度一直不变,故B错误;

C.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平衡移动时原子总数不变,故C错误;

D.气体总质量不变,平衡移动时气体总的物质的量会发生改变,所以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会变,当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时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

E.未指明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故E错误;

F.相同时间内消耗n mol的Y的同时消耗2n mol的X即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F正确;

综上所述选A、D、F。

【点睛】

判断压强是否影响反应速率时关键是要看压强的改变是否改变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若改变了则压强的改变影响反应速率,若不改变,则压强的变化不影响反应速率。

6.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一定体积为2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已知:2NO2(g)N2O4(g)+Q。

(1)前10min内用NO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v(NO2)=___;

(2)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是___;

(3)35min时,反应2NO2(g)N2O4(g)在d点的平衡常数K(d)___K(b)(填“>”、“=”或“<”)。

(4)若要达到使NO2(g)的百分含量与d点相同的化学平衡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

的措施是___。

A .加入催化剂

B .缩小容器体积

C .升高温度

D .加入一定量的N 2O 4 【答案】0.04mol/(L·min) b 和d = B 、D 【解析】 【分析】

据图可知单位时间内X 的浓度变化是Y 的两倍,根据方程式2NO 2( g )?N 2O 4(g)+Q 可知,反应中NO 2的浓度变化是N 2O 4的两倍,所以X 表示N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Y 表示N 2O 4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X 表示NO 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则

v (NO 2)=-1-1

0.6mol L -0.2mol L =

10min

c t ??= 0.04mol/(L·min); (2)达到平衡时X 、Y 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故b 、

d 处于化学平衡状态;

(3)据图可知25min 时NO 2的浓度瞬间增大,N 2O 4的浓度不变,可知改变的条件是又通入一定量的NO 2,温度不变,则平衡常数不变,所以K (d)=K (b);

(4)因在25 min 时,增大了NO 2的浓度,同时容器内压强也增大,则d 点平衡状态NO 2的百分含量小于b 点NO 2百分含量,

A .使用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移动,二氧化氮含量不变,故A 错误;

B .缩小体积,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氮含量减小,故B 正确;

C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含量增大,故C 错误;

D .加入一定量的N 2O 4,等效为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二氧化氮含量减小,故D 正确;

故答案为:BD 。 【点睛】

第4为易错点,学生容易认为d 点二氧化氮浓度大,则二氧化氮含量高,注意等效平衡原理的应用。

7.I 某课外兴趣小组对H 2O 2的分解速率做了如下实验探究。

(1)下表是该小组研究影响过氧化氢(H 2O 2)分解速率的因素时采集的一组数据: 用2210mLH O 10mL H 2O 2制取2150mLO 150mL O 2所需的时间(秒)

2230%H O 2215%H O 2210%H O 225%H O

无催化剂、不加热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几乎不反应 无催化剂、加热

360 480 540 720 2MnO 催化剂、加热

10

25

60

120

①该研究小组在设计方案时,考虑了温度、________、催化剂等因素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②从上述影响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因素中任选一个,说明该因素对分解速率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

(2)将质量相同但颗粒大小不同的MnO 2分别加入到5mL5%的双氧水中,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测试。测定结果如下: 催化剂(MnO 2) 操作情况

观察结果 反应完成所需的时间 粉末状

混合不振荡

剧烈反应,带火星的布条复燃

3.5分钟

块状

反应较慢,火星红亮但木条未复燃

30分钟

实验结果说明催化剂作用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Ⅱ.在体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 2 (g)和1molI 2 (g),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下列反应:

()()

22H g I g +()2HI g ,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I(g),反应速率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 氦气,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填“加快”“减慢”或“不变”)。

(3)反应进行到2min ,测得容器内HI 的浓度为0.2mol/L ,用H 2表示前2min 该反应的平均化学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I 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浓度 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浓度越大,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温度越高,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催化剂表面积 加快 减慢 0.05mol/(L·min) 20% 【解析】 【详解】

I(1)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无催化剂不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是几乎不反应,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情况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都分解,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温度有关;但是得到相同气体的时间不同,浓度越大,反应的速度越快,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浓度有关;比较同一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如30%时,在无催化剂加热的时候,需要时间是360s ,有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需要时间是10s ,说明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与催化剂有关,故答案为:浓度;

②其它条件相同时,使用催化剂比不用催化剂,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浓度越大,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或其它条件相同时,反应物H 2O 2的温度越高, H 2O 2分解速率更快。);

(2)因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粉末状二氧化锰比块状二氧化锰反应所需时间短,说明催化剂表

面积对反应速率有影响,故答案为:催化剂表面积;

Ⅱ. (1)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HI(g),生成物浓度变大,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左移,左移之后反应物浓度增大,正反应速率增大,之后重新达到平衡,故答案为:加快;

(2)保持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向其中充入1mol 氦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都减小,所以反应速率减慢,故答案为:减慢; (3)反应进行到2min ,测得容器内HI 的浓度为0.2mol/L ,则

v (HI)=-1

0.2mol L 2min

=0.1mol/(L·min),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表示反应速率时反应速率之比等

于计量数之比,所以v (H 2)=

1

2

? v (HI)=0.05mol/(L·min);容器体积为2L ,碘的初始浓度为0.5mol/L ,平衡时HI 的浓度为0.2mol/L ,根据方程式()()22H g I g +()2HI g 可知,

消耗的c(I 2)=0.1mol/L ,所以I 2的转化率为-1

-1

0.1mol L 100%0.5mol L ?=20%,故答案为:

0.05mol/(L·min);20%。

8.在A 、B 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NO 2?2NO +O 2反应过程中NO 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状况如图所示:

(1)若A 容器的体积为5 L ,反应经6 min 达到平衡状态,则0~6 min 内以O 2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2)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写出表达式)。 (3)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 A .v 正(NO 2)=v 逆(NO) B .c(NO 2)=c(NO)

C .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D .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4)若A 、B 两容器中只是温度不同,则T A ____T B (填“>”或“<”),请写出一条能提高二氧化氮转化率的措施_____________。

【答案】0.002 mol/(L?min) ()()

()

222

2c NO c O c NO AC < 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 【解析】 【分析】 (1)根据c

v t

?=

?计算反应速率;

(2)平衡常数是可逆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与反应物的浓度(方程式系数幂次方)乘积比或反应产物与反应底物的浓度(方程式系数幂次方)乘积比。

(3)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各组分的浓度不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结合变量不变的状态是平衡状态来回答;

(4)温度越高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越短,不增加NO 2的物质的量使平衡右移即可增大其转化率。 【详解】

(1)据图可知初始时n (NO 2)=0.30mol ,平衡时n (NO 2)=0.18mol ,△n (NO 2)=0.12mol ,△c (NO 2)=

-10.12mol

=0.024mol L 5L

,则()()()2-1

20.024mol L ===0.0046min

NO NO mol/L min c v t ??,同一反应中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

学计量数之比,所以v (O 2)=0.002 mol/(L?min),故答案为:0.002 m ol/(L?min);

(2)根据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

()222

2NO O NO c c c ,故答案为:()()

()

2222NO O NO c c c ;

(3)A .反应平衡时v 正(NO 2)=v 逆(NO 2) ,同一反应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v 逆(NO 2)=v 逆(NO) ,所以v 正(NO 2)=v 逆(NO) ,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

B .反应过程中c (NO 2)减小,c (NO)增大,某一时刻二者可能相等,但不能说明反应平衡;

C .反应过程中气体总质量不变,但气体的物质的量在改变,即平均摩尔质量会变,所以当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时可以说明反应平衡;

D .气体总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故密度一直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时不能说明反应平衡; 故答案为:AC ;

(4)根据图可知容器B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更短,反应速率更大,温度更高,且平衡时二氧化氮浓度更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右移,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使平衡右移,增大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该反应为压强减小的反应,故减小压强可使平衡右移,增大二氧化氮的转化率,故答案为:<;升高温度(或减小压强)。 【点睛】

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直接求某物质的反应速率不好求时可以通过求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推算。

9.为了减少CO 对大气的污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拟研究CO 和H 2O 反应转化为绿色能源H 2。 已知:① CO(g)+

1

2

O 2(g) = CO 2 (g) △H=-283kJ·mol -1 ② H 2(g)+1

2

O 2(g) = H 2O (g) △H=-241.8kJ·mol -1 ③ H 2O (l)=H 2O (g) △H=+44.0kJ·

mol -1

(1)H2的燃烧热△H=________。

(2)写出CO(g)和H2O (g)作用生成CO2 (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相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O=O(O2)H—H H—O

E/(kJ·mol-1)x436463

计算x=________kJ·mol-1。

(4)某反应2X(g)+Y(g)?2Z(g) △H= -Q kJ·mol-1,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其中虚线表示加入催化剂M时的情况。

①加入催化剂M后,△H________ (填“改变”或“不变”)。

②在使用催化剂的两部反应中,________ (填“第一步”或“第二步”)决定反应速率。

【答案】-285.8kJ·mol-1 CO(g) + H2O (g) = H2(g) + CO2 (g) △H=-41.2kJ·mol-1 496.4 不变第一步

【解析】

【分析】

(1)在25摄氏度,101 kPa时,1 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2)根据盖斯定律继续计算;

(3)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物键能,再根据氢气的燃烧热方程式计算;

(4)①反应热与反应路径无关;

②反应活化能大的一步决定反应速率。

【详解】

(1)由反应② H2(g)+1

2

O2(g) = H2O (g) △H=-241.8kJ·mol-1

③ H2O (l)=H2O (g) △H=+44.0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体水放出的热量为241.8kJ+44.0kJ=285.8kJ,故答案为:-285.8kJ·mol-1;

(2)由反应① CO(g)+1

2

O2(g) = CO2 (g) △H=-283kJ·mol-1

② H2(g)+1

2

O2(g) = H2O (g) △H=-241.8kJ·mol-1

结合盖斯定律可知反应CO(g)+H2O(g)═CO2(g)+H2(g)可由①-②得到,所以该反应的△H=-

283kJ·mol-1-(-241.8kJ·mol-1)=-41.2kJ·mol-1,故答案为:CO(g) + H2O (g) = H2(g) + CO2 (g) △H=-41.2kJ·mol-1;

(3)由第(1)题可知:H2(g)+1

2

O2(g) = H2O (l) △H=-285.8kJ·mol-1,根据焓变=反应物键能-生成

物键能可得436 kJ·mol-1+1

2

x-2×463 kJ·mol-1=-285.8kJ·mol-1,解得x=496.4kJ·mol-1,故答案

为:496.4;

(4)①催化剂只改变反应活化能不改变焓变,故答案为:不变;

②根据图示可知第一步反应活化能较大,所以第一步决定反应速率,故答案为:第一步。

10.(1)将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稀NaOH溶液中,分别形成原电池。写出插入稀NaOH溶液中形成原电池的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写出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

(2)铅蓄电池是最常见的二次电池,由于其电压稳定、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所以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写出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充电时的阴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Al - 6e? +8OH? =2AlO2-+4H2O 4H++ 2e? +2NO3? =2NO2↑+2H2O 4H++ 2e? +SO42?

+PbO2=PbSO4+2H2O PbSO4+2e?=Pb+SO42?

【解析】

【分析】

(1) 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NaOH溶液中,只有Al能与NaOH溶液反应,形成原电池,负极为Al失电子,在碱性溶液中,Al转化为AlO2-。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由于Al发生钝化,所以Cu作负极,Al作正极,正极为溶液中的NO3-获得电子,生成NO2气体。

(2)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PbO2得电子,生成PbSO4等;充电时的阴极反应为PbSO4获得电子转化为Pb。

【详解】

(1) 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稀NaOH溶液中,只有Al能与NaOH溶液,在碱性溶液中,负极Al失电子转化为AlO2-,电极反应式为2Al - 6e? +8OH? =2AlO2-+4H2O。Al片和Cu片用导线连接,插入浓硝酸中,形成原电池,由于Al发生钝化,所以Cu作负极,Al作正极,正极反应为溶液中的NO3-获得电子,生成NO2气体,电极反应式为4H++ 2e? +2NO3? =2NO2↑+2H2O。答案:2Al - 6e? +8OH? =2AlO2-+4H2O;4H++ 2e? +2NO3? =2NO2↑+2H2O;(2)铅蓄电池放电时,正极反应为PbO2得电子,生成PbSO4等,电极反应式为4H++ 2e?

+SO42? +PbO2=PbSO4+2H2O;充电时阴极为PbSO4获得电子转化为Pb,电极反应式为PbSO4+2e?=Pb+SO42?。答案为:4H++ 2e? +SO42? +PbO2=PbSO4+2H2O;PbSO4+2e?=Pb+SO42?。【点睛】

判断原电池的电极时,首先看电极材料,若只有一个电极材料能与电解质反应,该电极为负极;若两个电极材料都能与电解质发生反应,相对活泼的金属电极作负极。在书写电极反应式时,需要判断电极产物。电极产物与电解质必须能共存,如Al电极,若先考虑生成

Al3+,则在酸性电解质中,能稳定存在,Al3+为最终的电极产物;若在碱性电解质中,Al3+不能稳定存在,最终应转化为AlO2-。

11.如图所示,A、B、C三个装置中的烧杯分别盛有足量的CuCl2溶液。

(1)A、B、C三个装置中属于原电池的是___(填标号)。

(2)A池中Zn是___极,电极反应式为___;A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3)B池中总反应的方程式为___。

(4)C池中Zn是___极,发生__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__;反应过程中,CuCl2溶液浓度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A 负 Zn-2e-=Zn2+ Zn+Cu2+=Zn2++Cu CuCl2Cu+Cl2↑阴还原 Cu2++2e-=Cu 不变

【解析】

【分析】

(1)A、B、C三个装置中,没有外接电源的属于原电池。

(2)A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金属失电子生成金属离子;A中总反应为负极金属与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B池中总反应为电解氯化铜。

(4)C池中,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为阳极,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通过分析两电极反应,可确定反应过程中,CuCl2溶液浓度变化情况。

【详解】

(1)A、B、C三个装置中,没有外接电源的属于原电池,则原电池是A。答案为:A;(2)A池中,相对活泼的金属是Zn,Zn是负极,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A中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Cu2+=Zn2++Cu。答案为:负;Zn-2e-=Zn2+;Zn+Cu2+=Zn2++Cu;(3)B池中总反应,就是电解氯化铜的反应,方程式为CuCl2Cu+Cl2↑。答案为:

CuCl2Cu+Cl2↑;

(4)C池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Zn与电源负极相连,是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反应过程中,阳极Cu-2e-=Cu2+,生成的Cu2+与阴极消耗的Cu2+物质的量相等,则CuCl2溶液浓度不变。答案为:阴;还原;Cu2++2e-=Cu;不变。

【点睛】

不管是原电池还是电解池,解题的切入点都是电极的判断。通常,原电池的负极金属材料都会失电子生成阳离子;而电解池的阳极材料是否失电子,则要看其是否为活性电极。若

阳极为活性电极,则在电解时阳极材料失电子;若为惰性电极,则阳极发生溶液中阴离子失电子的反应。

12.合成氨反应N2 ( g ) +3H2 ( g ) = 2NH3 ( g ) ,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N2 ( g ) 与 H2( g )反应生成 17 gNH3(g),放出46. 1kJ的热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通常用铁作催化剂,加催化剂会使图中E_______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

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有无影响?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2)图中△H=________kJ·mol -1。

(3)起始充入2mol·L-1N2和5.5mol·L-1H2,经过50min,NH3的浓度为1mol·L-1,则v(N2)

=______mol·L-1·min-1,c(H2)=_____mol·L-1

(4)已知NH3(g)=NH3(l) △H=-QkJ·mol-1,则N2 ( g ) +3H2 ( g ) = 2NH3 ( l )的△H=_______kJ·mol-1

【答案】变小无ΔH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92.2 0.01 4 -(92.2+2Q)

【解析】

【分析】

(1)依据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分析;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变化,活化能和反应热无关;

(2)结合已知N2(g)与H2(g)反应生成17g NH3(g),放出46.1kJ的热量,分析图象是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计算得到;

(3)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

(4)结合(2)计算的焓变写出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依据盖斯定律计算所需让化学方程式。【详解】

(1)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平衡,反应热不变,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反应热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故答案为:变小;无;△H取决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和生成物的总能量差;

(2)已知N2(g)与H2(g)反应生成17g NH3(g),放出46.1kJ的热量,图象是表示的是反应

N2(g)+3H2(g)=2NH3(g)能量变化,所以生成34g氨气放热92.2kJ,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H=-92.2kJ/mol,故答案为:-92.2;

(3)起始充入2mol?L-1N2和5.5mol?L-1H2,经过50min,NH3的浓度为1mol?L-1,则依据所给数据建立如下三段式:

()()()

223N g 3H +2 5.50

0.5 1.511.54

g 2NH g 1

开始变化平衡 由三段式可得v(N 2)=

0.5mol/L

50min

=0.01mol/(L?min),c(H 2)=4mol/L ,故答案为:0.01;4;

(4)由热化学方程式①N 2(g)+3H 2(g)=2NH 3(g)△H=-92.2kJ/mol ,②NH 3(g)═NH 3(l)△H=-QkJ?mol -1

,依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到N 2(g)+3H 2(g)═2NH 3 (l)△H=-(92.2+2Q)kJ?mol -1,故答案为:-

(92.2+2Q )。

13.某小组利用H 2C 2O 4溶液和酸性KMnO 4溶液反应来探究“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原理)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 ===K 2SO 4 +2MnSO 4 +10CO 2↑+8H 2O (实验内容及记录)

实验时,先分别量取两种溶液,然后倒入试管中迅速振荡混合均匀,开始计时,通过测定褪色所需时间来判断反应的快慢。该小组设计了如下的方案。

(1)已知反应后H 2C 2O 4转化为CO 2逸出,KMnO 4转化为MnSO 4,每消耗1mol H 2C 2O 4转移________mol 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H 2C 2O 4与KMnO 4初始的物质的量需要满足的关系为:n(H 2C 2O 4):n(KMnO 4) ≥______________。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可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编号是_____________。

(3)实验①测得KMnO 4溶液的褪色时间t 1为40s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体积的微小变化,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 (KMnO 4)=_______ mol·L -1·min -1。 【答案】2 2.5 ②和③ ①和② 0.010或1.0 ×10-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中信息及化合价升降法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根据电子守恒计算出1mol 草酸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根据“观察到紫色褪去”必须满足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小于草酸的物质的量解得二者浓度关系;

(2)根据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温度外其它条件必须相同判断;根据体积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时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必须完全相同分析;

(3)先根据醋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判断过量,然后根据不足量及反应速率表达式计算出反应速率。 【详解】

(1)根据反应后H 2C 2O 4转化为CO 2逸出,KMnO 4转化为MnSO 4,利用化合价升降相等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K 2SO 4+2MnSO 4+8H 2O+10CO 2↑;H 2C 2O 4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变成二氧化碳后化合价总共升高了2×(4-3)价,所以每消耗1mol H 2C 2O 4转移2mol 电子;为了观察到紫色褪去,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应该少量,即c (H 2C 2O 4):c (KMnO 4)≥5

2

=2.5; 故答案为:2;2.5;

(2)探究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必须满足除了温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所以满足此条件的实验编号是:②和③;探究反应物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除了浓度不同,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编号是①和②; 故答案为:②和③;①和②;

(3)草酸的物质的量为:0.10mol?L -1×0.002L=0.0002mol ,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010mol?L -1×0.004L=0.00004mol ,草酸和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之比为:0.0002mol :0.00004mol=5:1,显然草酸过量,高锰酸钾完全反应,混合后溶液中高锰酸钾的浓度为:

0.010mol/L 0.004L 0.002L+0.0043

L

2=

?×0.010mol/L ,这段时间内平均反应速率v (KMnO 4)

=

23×0.010/60/40mol L s min s

?=0.010mol?L -1?min -1; 故答案为:0.010或1.0×10-2。

14.(1)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 和活塞F 都可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 A 和

1mol B ,乙中充入2mol C 和1mol He ,此时K 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

应:2A(g)B(g)

+2C(g);反应达到平衡后,再恢复至原温度。

回答下列问题:

①可根据________现象来判断甲、乙中反应都已达到平衡。

②达到平衡时,隔板K 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 处,则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若一开始就将K 、F 固定,其它条件均同(1),则达到平衡时:

①甲、乙中C 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是甲__________乙(填“>”、“<”或“=” )。 ②如果测得甲中A 的转化率为b ,则乙中C 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答案】K 、F 不再移动 02a << = 1b - 【解析】 【分析】

(1)①当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隔板K 和活塞F 不再移动; ②根据可逆反应的特征进行分析;

(2)①体积固定,恒温、恒压容器中,两边达到的平衡状态相同,乙中的He 对平衡无影响;

②根据转化率的概念进行计算。 【详解】

(1)①当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此时隔板K 和活塞F 不再移动,因此当隔板K 和活塞F 不再移动时,可判断甲、乙中反应都已达到平衡;

②甲中气体若不转化,则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大为3mol ,即停留在“0”刻度处,若甲中的A 、B 气体全部转化为C ,则气体物质的量变为2mol ,则隔板K 应停留在“2”的位置,所以

02a <<;

(2)①假设甲中投入2mol A 和1mol B ,乙中投入2mol C 达平衡时两容器内是等效的,即平衡时C 的物质的量相等,然后再向乙容器中投入1mol He ,由于是恒容容器,且

He 不参与反应,故乙平衡不移动,则甲、乙两容器中的C 的物质的量仍相等;

②若甲中A 的转化率为b ,则平衡时生成C 的物质的量为2b ,由于甲、乙完全等效,则乙容器中C 的物质的量也为2b ,即C 的转化率22b

2

1b -=

=-。

15.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因受到环境腐蚀,欲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_____(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 ˉ?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铜锈Cu 2(OH)3Cl ,其离子方程式为_____;

③若生成4.29 g Cu 2(OH)3Cl ,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_____L(标准状况)。 【答案】c 2Cu 2++3OH -+Cl -=Cu 2(OH)3Cl↓ 0.448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根据图示,该装置为原电池,Cu作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根据图示可知腐蚀过程中,负极是c,正极是b,a为腐蚀之后生成的产物;

②环境中的氯离子扩散到孔口,负极上Cu失去电子变为Cu2+,正极上O2得到电子变为OH-,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铜锈Cu2(OH)3Cl,离子方程式为

2Cu2++3OH-+Cl-=Cu2(OH)3Cl↓;

③4.29 gCu2(OH)3Cl的物质的量n[Cu2(OH)3Cl]=

4.29?g

241.5?g/mol

=0.02 mol,每反应产生1 mol

Cu2(OH)3Cl转移4 mol电子,根据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n(O2)=n[Cu2(OH)3Cl]=0.02 mol,所以理论上耗氧体积V(O2)=0.02 mol×22.4 L/mol=0.448 L。【点睛】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物质性质及转移电子守恒,注意同一闭合回路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进行解答。

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化学实验综合与探究 1. 的有关性质。S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HS气体,并探究H22回答下列问题:是密性的方法查实验开始时,检装置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若装置不漏气,加入装置中的药品为 ________(填字母)。(2) 和稀硫酸NaS b.和稀硫酸a.FeS2 CuS.和稀盐酸c.ZnS和稀硝酸d为程式该反应的离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 (3)打开弹簧夹使反应发生,将生成的HS气体通入1.0 2为探究实际参与该反应Fe(NO)观察到有浅黄色固体析出。溶液中,33的微粒种类,设计如右图装置:B1=,则1.0 若A装置中加入mol/L

的FeCl溶液,并测其pH3中均有浅黄色固体、B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观察到A为式方程子反)S,析出则H与Fe(NO溶液应的离3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停止________(4)实验结束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样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①S(5)常温下,以Na2则需要的主(H 证明氢硫酸为二元弱酸②测量并估算氢硫酸的K,S)2a2精品文 档.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高考有机推断题型分析经典总结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全国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研究+6价铬盐不同条件下微粒存在形式及氧化性,某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已知: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H=+13.8kJ/mol,+6价铬盐在一定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3+,Cr3+在水溶液中为绿色。 (1)试管c和b对比,推测试管c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管a和b对比,a中溶液橙色加深。甲认为温度也会影响平衡的移动,橙色加深不一定是c(H+)增大影响的结果;乙认为橙色加深一定是c(H+)增大对平衡的影响。你认为是否需要再设计实验证明?__________(“是”或“否”),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试管a、b、c的实验现象,可知pH增大 2- 27 2- 4 c(Cr O) c(CrO) _____(选填“增大”, “减小”,“不变”); (4)分析如图试管c继续滴加KI溶液、过量稀H2SO4的实验现象,说明+6价铬盐氧化性强弱为Cr2O72-__________CrO42-(填“大于”,“小于”,“不确定”);写出此过程中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 (5)小组同学用电解法处理含Cr2O72-废水,探究不同因素对含Cr2O72-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如表所示(Cr2O72-的起始浓度,体积、电压、电解时间均相同)。 实验ⅰⅱⅲⅳ 是否加入 Fe2(SO4)3 否否加入5g否 是否加入H2SO4否加入1mL加入1mL加入1mL 电极材料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阳极均为石 墨 阴极为石墨, 阳极为铁 Cr2O72-的去除率/%0.92212.720.857.3 ①实验ⅱ中Cr2O72-放电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ⅲ中Fe3+去除Cr2O72-的机理如图所示,结合此机理,解释实验iv中Cr2O72-去除率提高较多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2018年高考化学真题与模拟类编:专题14-化学反应原理综合(含答案)

1.【2018新课标1卷】采用N2O5为硝化剂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硝化技术,在含能材料、医药等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Devil用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得到N2O5。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F.Daniels等曾利用测压法在刚性反应器中研究了25℃时N2O5(g)分解反应: 其中NO2二聚为N2O4的反应可以迅速达到平衡。体系的总压强p随时间t的变化如下表所示(t=∞时,N2O5(g)完全分解): t/min0408016026013001700∞ p/kPa35.840.342.5. 45.949.261.262.363.1 ①已知:2N2O5(g)=2N2O4(g)+O2(g) ΔH1=?4.4kJ·mol?1 2NO2(g)=N2O4(g) ΔH2=?55.3kJ·mol?1 则反应N2O5(g)=2NO2(g)+ 1 2 O2(g)的ΔH=_______ kJ·mol?1。 ②研究表明,N2O5(g)分解的反应速率() 25 31 210?min N O p kPa υ-- =??。t=62min时,测得体系中2 O p p O2=2.9kPa,则此时的 25 N O p=________kPa,v=_______kPa·min?1。 ③若提高反应温度至35℃,则N2O5(g)完全分解后体系压强p∞(35℃)____63.1kPa(填“大于”“等 于”或“小于”),原因是________。 ④25℃时N2O4(g)2NO2(g)反应的平衡常数K p=_______kPa(K 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计算 结果保留1位小数)。 (3)对于反应2N2O5(g)→4NO2(g)+O2(g),R.A.Ogg提出如下反应历程: 第一步N2O5NO2+NO3快速平衡 第二步NO2+NO3→NO+NO2+O2慢反应 2018年高考试题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一工艺流程题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 一工艺流程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艺流程 1.【2017新课标1卷】(14分) 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 形式存在,写出相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集锦 2.以石油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和G,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E的分子式为C4H6O2,F的分子式为(C4H6O2)n(俗名“乳胶”的主要成分),G的分子式为(C2H4O)n(可用于制化学浆糊),2CH2=CH2+2CH3COOH+O2 2C4H6O2(醋酸乙烯酯)+2H2O 又知: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不稳定,发生分子重排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一种名为菲那西汀的药物,其基本合成路线如下: 则: (1)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2)反应③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有机物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为芳香族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F的两种结构简式 , ; (2)指出①②的反应类型:①;②; (3)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发生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D→E 。 4.已知卤代烃在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时,卤原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原子团OH+所取代。现有一种烃A,它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解题技巧 襄阳三中樊春潮陈玉华 近几年的高考中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大部分搜索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电化学、物结构与离子平衡理论板块与原始化合物之间的综合题。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应注重计算能力(重点训练平衡常数以及转化率的计算)、语言表述能力(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训练,提高解读图像的能力,掌握解题技巧。解答此类综合题的基本思路是:仔细审题→弄懂原理→掌握要点→抓住特例→规范答题。 一、综合能力的应用技巧 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二综合分析能力水平的高低就体现在考生能否把总会让分解成若干个较简单的单一模块的问题,并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即考生要把答题化为小题,把综合性问题分解为一个个相对独立的小问题,降低难度,各个击破。 二、盖斯定律的应用技巧 盖斯定律主要是利用题中信息求某一特定热化学方程 GAGGAGAGGAFFFFAFAF

式的反应热。计算时先要确定热化学方程式的组合关系,在确定△H间的计算关系,技巧如下: 1、确定已知方程式的加减:注意观察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与待定的热化学方程式,如果待定热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中找到且只在该方程式中出现,那么在“=”或“≒”号的同一侧用加法,不同侧用减法。 2、调整化学计量数:如果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不同,则要调整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使需要消掉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也要作同倍数的变化),从而快速确定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所需要的倍数。 GAGGAGAGGAFFFFAFAF

3、注意检查核对:得到计算反应热的关系式后,一定 要核对一下所求的反应热是不是与要求的特定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 三、平衡计算的应用技巧 1、平衡常数的应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确定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就不变。利用平衡常数可以处理多次投料的结果比较问题。 2、常用的计算思路:涉及赔偿的计算常利用“三段式”法,要注意几个关系的应用,反应物的c(平)=c(初)-c (转),生成物的c(平)=c(初)+c(转),反应物的c(初)×a(转化率)=反应物c(转),不同物质的c(转)之比等于它们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四、四大平衡常数的应用技巧 1、化学平衡常数(K):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时,既可根据“相同时间内某物质的增加量是否等于减少量”来判断,也可根据相同温度下浓度商(Qc)与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来判断:Qc=K,已达平衡;Qc>K,平衡逆 向移动;Qc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总汇(含解析)

3013年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汇编(含解析) 四川.(17分) 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 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 ;G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赏析:以框图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CH 3)2C=CH 2与HBr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生成A(CH 3)2CHCH 2Br,②水解反应,生成B(CH 3)2CHCH 2OH,③是氧化反应,生成(CH 3)2CHCHO , 根据反应信息和G 的结构特征,C 是CH 3CH 2OOCCHO ,D 是 在水解生成CH 3CH 2OH 和E 再和H 2加成,E 中—CHO 变成F 中—CH 2OH ,F 的—COOH 、—CH 2OH 再酯化生成G 。 参考答案: (1)①C 6H 10O 3(2分) ②羟基、酯基(各1分,共2分) (2) (3)2-甲基-1-丙醇(2分) (4)②⑤(各1分,共2分) (5) (6)CH 3COOCH 2CH 2OOCCH 3 CH 3CH 2OOCCOOCH 2CH 3 CH 3OOCCH 2CH 2COOCH 3(各1分,共2分) (北京卷)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恒诚路线如下 CH 3CHCHO + OHCCOOC 2H 5 → CH 3C —CHCOOC 2H 5(3分) 3 3 CHO CH 3C=CH 2 + HBr → CH 3CHCH 2Br (2分) 3 CH 3 CH 3CH 2OOCCHOH (CH 3)2C —CHO , HOOCCHOH (CH 3)2C —CHO ,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实验大题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题型二:化工产品制备型 题型三:实验设计与探究型 题型四:假设验证型 题型五:有机实验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1.【2015·新课标II】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 。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2:1 (2)①NH4Cl+2HCl电解3H2↑+NCl3②Cl—、OH—③c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及答案解析 一、化学反应原理 1.三草酸合铁酸钾K 3[Fe(C 2O 4)3]·3H 2O 是一种绿色晶体,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光照或受热易分解。实验室要制备K 3[Fe(C 2O 4)3]·3H 2O 并测定2- 24C O 的含量。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I .FeC 2O 4·2H 2O 的制备 向烧杯中加入5.0g(NH 4)2Fe(SO 4)2·6H 2O 、15mL 蒸馏水、1mL3moL/L 的硫酸,加热溶解后加入25mL 饱和H 2C 2O 4溶液,继续加热并搅拌一段时间后冷却,将所得FeC 2O 4·2H 2O 晶体过滤、洗涤。 (1)制备FeC 2O 4·2H 2O 时,加入3mol /L 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 .K 3[Fe(C 2O 4)3]·3H 2O 的制备 向I 中制得的FeC 2O 4·2H 2O 晶体中加入10mL 饱和K 2C 2O 4溶液,水浴加热至40℃,缓慢加入过量3%的H 2O 2溶液并不断搅拌,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然后滴加饱和H 2C 2O 4溶液使红褐色沉淀溶解。向溶液中再加入10mL 无水乙醇,过滤、洗涤、干燥。 (2)制备过程中有两个反应会生成K 3[Fe(C 2O 4)3],两个化学方程式依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2Fe(OH)3+3K 2C 2O 4+3H 2C 2O 4=2K 3[Fe(C 2O 4)3]+6H 2O 。 (3)H 2O 2溶液完全加入后将混合物加热煮沸一段时间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 .2-24C O 含量的测定 称取0.22g Ⅱ中制得的K 3[Fe(C 2O 4)3]·3H 2O 晶体于锥形瓶中,加入50mL 蒸馏水和15mL3mol /L 的硫酸,用0.02000mol /L 的标准KMnO 4溶液滴定,重复3次实验平均消耗的KMnO 4溶液体积为25.00mL 。 (4)滴定时KMnO 4溶液应盛放在__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判断滴定终点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 (5)滴定终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K 3[Fe(C 2O 4)3]·3H 2O 样品中2-24C O 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抑制2Fe +的水解(答案合理即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分解过量的22H O (答案合理即可) 酸式滴定管 最后一滴标准4KMnO 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30s 不再改变 ()244243K SO MnSO Fe SO 、、 50% 【解析】 【分析】 (1)制备242FeC O 2H O ?时,加入3mol/L 硫酸的作用是抑制2Fe +的水解; (2)根据信息第一个生成K 3[Fe(C 2O 4)3]的化学方程式是 ()()2422422324336FeC O 6K C O 3H O 404K Fe C O 2Fe OH ℃??+++↓??;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精选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 X 、Y 、Z 、W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 分别与Y 、Z 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 W 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 YX 3与X 2Z ﹑YX 2- 与ZX - ﹑Y 3- 与Z 2- 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 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已知0℃时X 2Z 的密度为a g/cm 3 ,其晶胞中X 2Z 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是 .两个X 2Z 分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pm(用a 和N A 表示). 已知X 2Y 的升华热是51 kJ/mol ,除氢键外,X 2Z 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 ),则X 2Z 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kJ/mol. ⑶ WZ 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 3)2·6X 2Z 和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备. ①W 2+ 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 ③YZ 3-的空间构型 . ④WZ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 晶 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 2+空缺,另有两个W 2+被两个W 3+ 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 合物中W 和Z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 3+与W 2+ 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 x Z ,则x= . 【答案】(15分)(1)3 Mg(NH 2)2==Mg 3N 2+4NH 3↑ (2分) (2) 水中的O 和金刚石中的C 都是sp 3 杂化,且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可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314443A aN ×1010 (2分) 20(1分)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13题练习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11:第13题 【考纲】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 等内容相结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预测2018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 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 巧性,在2016在高考中仍将会涉及;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 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在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应予以重视。 【知识汇总】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注意: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如Cu、氯水等。 ②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⑤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 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⑧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难溶的CaCO3、BaSO4都是难溶于水的,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因此硫酸 钡、碳酸钡都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等,故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⑨“电解”“电离”和“通电”的区别:“电解”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电离” 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电”指接通电源, 它是电解反应的条件。 [方法技巧]: 判断弱电解质的四个思维角度 角度一: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判断: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就认为盐是强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Ca(OH)2]为强电解质;而常见的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如H2CO3、H2SO3、HClO、 H2SiO3、NH3·H2O等。 角度二: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如测·L-1的CH3COOH溶液的pH>1。 角度三: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如pH=1的CH3COOH加水稀释10倍1<pH< 2。(见下表) |浓度均为|mol/L的强酸HA与弱酸HB |pH均为2的强酸HA与弱酸HB ①pH或物质的量浓度| |pHHA=2<pHHB 浓度c(HA)= mol/L<c(HB) ②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HA>HB |HA=HB ③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时消耗碱的量 |HA=HB |HA<HB ④体积相同时与过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HA=HB |HA<HB ⑤c(A-)与c(B-)大小 |c(A-)>c(B-) |c(A-)=c(B-) ⑥分别加入固体NaA、NaB后pH变化 HA:不变;HB:变大] |HA:不变;HB:变大 ⑦加水稀释10倍后 |pHHA=3<pHHB |pHHA=3> 3>pHHB>2 ⑧溶液的导电性 |HA>HB |HA=HB ⑨水的电离程度 |HA<HB |HA=HB 角度四: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 ①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测其pH,现象:pH>7。 二、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 1.(18分)化合物A (C 8H 8O 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 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 硝化时可生成四种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 的分子式为C 6H 6O ,G 能进行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A ,E ,K 。 (2)反应类型:(Ⅰ) ,(Ⅱ) ,(Ⅲ) ;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H → K , C → E ,

C+F→G 。【答案】 (1)A:或E:HCHO K:(每空2分) (2)(Ⅰ)水解反应;(Ⅱ)酯化反应;(Ⅲ)取代反应(每空1分) (3)+3Br2→+3HBr 2CH3OH+O2? ?催化剂2HCHO+2H2O ?→ CH3OH+HCOOH?? ?42SO ?→ 浓HCOOCH3+H2O(每空3分) H 2.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E能溶于NaOH溶液中,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简式:A:B: (2)化学方程式: C的银镜反应: C→D: F→G: 【答案】 (1)CH 3 --O-CH=CH 2 CH 3 --O--CH 3 (2)CH 3 CHO+2Cu(NH 3 ) 2 OH CH 3 COONH 4 +2Ag↓+3NH 3+H 2 O CH 3 CHO+2Cu(OH) 2 CH 3 COOH+Cu 2 O+2H 2 O 3.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I H △ B ①NaOH溶液/△ ②H2O/H+ ①NaOH溶液/△ ②H2O/H+ A C D E F G O2、Cu催化剂氧化剂H2O2酸催化 C2H8O7 只能得到2种 一溴取代物CH3OOH 甲酸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反应原理的综合题附详细答案 一、化学反应原理 1.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解毒药,用于氟化物、砷、汞、铅、锡、碘等中毒,临床常用于治疗荨麻疹,皮肤瘙痒等病症.硫代硫酸钠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分解产生S和SO2 实验I:Na2S2O3的制备。工业上可用反应:2Na2S+Na2CO3+4SO2=3Na2S2O3+CO2制得,实验室模拟该工业过程的装置如图所示: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b中利用质量分数为70%?80%的H2SO4溶液与Na2SO3固体反应制备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c中试剂为_______ (2)实验中要控制SO2的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 (写出一条) (3)为了保证硫代硫酸钠的产量,实验中通入的SO2不能过量,原因是_______ 实验Ⅱ:探究Na2S2O3与金属阳离子的氧化还原反应。 资料:Fe3++3S2O32-?Fe(S2O3)33-(紫黑色) 装置试剂X实验现象 Fe2(SO4)3溶液混合后溶液先变成紫黑色,30s 后几乎变为无色 (4)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初步判断最终Fe3+被S2O32-还原为Fe2+,通过_______(填操作、试剂和现象),进一步证实生成了Fe2+。从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的角度解释实验Ⅱ的现象: _______ 实验Ⅲ:标定Na2S2O3溶液的浓度 (5)称取一定质量的产品配制成硫代硫酸钠溶液,并用间接碘量法标定该溶液的浓度: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基准物质K2Cr2O7(摩尔质量为294g?mol-1)0.5880g。平均分成3份,分别放入3个锥形瓶中,加水配成溶液,并加入过量的KI并酸化,发生下列反应:6I-+Cr2O72- +14H+ = 3I2+2Cr3++7H2O,再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立即用所配Na2S2O3溶液滴定,发生反应I2+2S2O32- = 2I- + S4O62-,三次消耗 Na2S2O3溶液的平均体积为25.00 mL,则所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浓度为_______mol?L-1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高考化学推断题专题整理(精)

化学推断题专题 高考化学推断题包括实验推断题、有机物推断题和无机物推断题,它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网络构造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即要求考生有较深厚的化学功底,知识网络清晰,对化学的所有知识点(如元素、化合物的性质了如指掌。 一、找到突破口进行联想:推断题首先要抓住突破口,表现物质特征处大都是突破口所在,所以考生在掌握化学知识概念点上,要注意总结它的特征。在推断题的题干中及推断示意图中,都明示或隐含着种种信息。每种物质都有其独特的化学性质,如物质属单质还是化合物,物质的颜色如何,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有怎样的反应条件,反应过程中有何现象,在生活中有何运用等,同时还要注意表述物质的限制词,如最大(小、仅有的等。考生看到这些信息时,应积极联想教材中的相关知识,进行假设重演,一旦在某一环节出错,便可进行另一种设想。 二、在训练中找感觉:一般而言,推断题的思维方法可分三种:一是顺向思维,从已有条件一步步推出未知信息;第二种是逆向思维,从问题往条件上推,作假设;第三种则是从自己找到的突破口进行发散推导。解推断题时,考生还可同时找到几个突破口,从几条解题线索着手,配合推断。可以说化学推断题没有捷径可谈,它需要考生在训练中总结经验、寻找规律,发现不足后再回归课本,再进行训练,螺旋上升。如此而为,做推断题便会有“感觉”。 无机推断题既能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又能对信息的加工处理、分析推理、判断等方面的能力加以考查,因此此类题型应是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最佳题型之一。 无机物的综合推断,可能是对溶液中的离子、气体的成分、固体的组成进行分析推断,可以是框图的形式,也可以是文字描述的形式(建议考生有时可以先在草稿纸上把文字描述转换成框图形式,这样可以一目了然。不管以哪种方式出题,解题的一般思路都是:迅速浏览→产生印象→寻找突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和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依物质的特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题眼,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因此首先应熟练掌握各种常见元素及其

2020年高三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含答案)

课题 有机化学推断专题复习 教学目标 1、 了解烃(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及其衍生物(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组 成、结构特点和性质; 2、 能找出突破口通过推理得出其他物质的结构及相关反应; 3、 学会有机推断的解题方法、思路和技巧。 重点、难点 重点:不同类型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难点:题眼的把握和运用 教学内容 【内容提要】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完整word版)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高考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解题方法指导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2、电解池或原电池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6、酸碱中和滴定的扩展应用(仪器使用、平行实验、空白试验、误差讨论) 7、Ksp的计算和应用 8、综合计算(混合物计算、化学式的确定、关系式法、守恒法在计算中的应用) 三、不同知识点的解题技巧 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反应热计算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要求书写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并配平,其次在反应物和产物的后面括号内注明其状态,再次将目标热化学方程式与已有的热化学方程式比对(主要是反应物和产物的位置、系数),最后根据盖斯定律进行适当运算得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热△H,空一格写在热化学方程式右边即可。 注意:并非所给的热化学方程式一定都用到。 2、电解池或原电池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或电极反应式书写、新情景下陌生氧化还原型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方法指导】首先根据题意写出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产物,其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电子守恒配平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系数,再次配平还原产物和氧化产物的系数,最后根据质量守恒添加并配平其他未变价物质的系数。 注意:一般未变价物质是酸、碱或水。 【方法指导】读懂题意尤其是相关示意图,分析电解池的阴极室和阳极室存在的阳离子、阴离子及其放电顺序,必要时根据题目要求还要考虑分子是否会放电。首先写出阴(阳)极室发生还原(氧化)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离子(分子),分析其化合价变化,标出其得失电子的情况,然后根据电荷守恒在左边或右边配上其他离子,左后根据质量守恒配上其它物质。注意:①并非放电的一定是离子,应根据题目要求及时调整。 ②用来配平电极反应式的离子(物质)应是电解池中含有的,而且前后不能矛盾。 3、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 【方法指导】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探究实验中,控制变量是关键。 4、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以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 【方法指导】①判断一个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两个直接标准是正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保持不变,另外间接标准是“变量不变”即观察一个可逆反应的相关物理量,采用极端假设的方法(若全部为反应物如何、全部转化为产物该物理量又如何,如果该物理量是可变的而题目说一定条件下保持不变即可认为该条件下达到化学平衡)。另外也可以用Q与K比较(Q=K则处于平衡状态;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Q>K、未达平衡状态、v正<v逆)。 ②平衡移动的方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产率变化均可通过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的改变,平衡移动的方向加以判断,也可以通过平衡常数的计算得到。但要关注特殊反应的特殊性。 5、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转化率的计算 【方法指导】平衡常数的计算可用三段法即找出浓度可变的反应物、产物在起始时、转化的、平衡时的浓度,然后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