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疼痛诊疗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疼痛诊疗学

英文名称:Studies of pain treatment

课程类型: 专业课必修考试

总学时:34 学分:2.0 理论课学时:24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 麻醉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疼痛沴疗学是一门研究疼痛性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疼痛学是-门新的学科, 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个组成部分, 又是麻醉学的重要分支学科, 它是研究和阐述疼痛及各种疼痛性疾病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及沴断与处理的一门学科。在医学教学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必修课。它是渉及外科、內科、神经科、妇产科和皮肤科等许多临床学科的疾病、其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疗法、物理疗法、神经阻滞疗法、中医针灸、心理治疗和手术等多种方法。因此,又可以汄为疼痛诊疗字是一门多学科互相渗透、交叉的边缘学科。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方法和手段

疼痛诊疗学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授、讨论、考试等。其中课堂讲授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多媒体课件及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法的应用,达到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的目的。讨论课是通过具体的病例让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使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的。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疼痛诊疗学的概念与范畴

【掌握】疼痛诊疗学的内容,掌握疼痛诊疗学的概念。

【了解】疼痛诊疗学的任务、地位。

第二节疼痛诊疗学发展史

【了解】疼痛诊疗学的发展规律。

本章思考题:

1. 疼痛的定义?

2.疼痛诊疗的定义?

3.临床疼痛治疗的主要分类及分类的内容?

4.疼痛诊疗的主要意义?

5.疼痛与疾病的关系并举两个例子?

6.2005年WHO新规定的五项生命体征?

第二章疼痛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疼痛的机制

【了解】各种疼痛的发生机制及学涚。

第二节疼痛的分类

【掌握】各种疼痛的分类方法。

第三节疼痛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方法

【了解】疼痛性疾病的诊疗程序。

第四节疼痛的测量与评估

本章思考题:

1.疼痛产生的两种机制及其具体过程。

2.外周敏感的定义及其表现。

3.疼痛的分类标准及具体分类。

4.疼痛诊断的内容和程序。

5.疼痛治疗的原理和方法。

6.什么是疼痛的测量?

7.疼痛测定和常用方法及各自的优点。

8.什是VAS评分法?

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

第一节理学诊断

【了解】理学诊断方法。

第二节影像学检查与诊断

【了解】阅片的基本步骤及特点。

第三节常用实验室检查

【了解】各种实验检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第四节其他辅助检查

【了解】-些相关检查项目, 及所说明的意义。

本章思考题:

1.疼痛病人病史的采集和包括的内容。

2.常用的对疼痛的描述包括那些?

3.体格检查的重要方法及内容。

4.常见疼痛性疾病的X线平片的特点。

5.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及MRI特点。

第四章疼痛的药物治疗

第一节麻醉性镇痛药

【掌握】吗啡使用的优缺点。

【熟悉】各种麻醉性镇痛药的药理特点应用方法。

第二节非甾体抗炎药

【掌握】阿司匹林, 了解其它非甾体抗炎药。

第三节抗抑郁、抗癫痫与神经安定药

【了解】抗抑郁、抗癫痫与神经安定药在疼痛患者中的应用。第四节糖皮质激素类药

【熟悉】糖皮质激素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作用机理及地位。第五节局部麻醉药

【了解】局麻药在疼痛治疗中的应用。

第六节其他药物

【了解】与疼痛治疗相关的药物。

本章思考题:

1.疼痛治疗常用药物有那些?

2.麻醉性镇痛药的共同特点包括?

3.麻醉性镇痛药的作用机制。

4.吗啡的不良反应。

5.吗啡在疼痛中的主要应用。

6.吗啡的禁忌证及中毒的典型表现及处理办法。

7.不同剂量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及其作用机理。

8.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及药理作用。

9.局麻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抢救办法。

10.曲马多的镇痛机制及在疼痛中的应用。

11.疼痛治疗的常用维生素及作用机理。

12.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相比的优越性?

第五章神经阻滞疗法

第一节概述

【掌握】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

【熟悉】神经阻滞疗法的概念。

【了解】该方法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第二节脑神经阻滞疗法

【熟悉】各种脑神经的支配区域及阻滞方法。

第三节神经节阻滞疗法

【掌握】星状神经节的解剖,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概念、操作方法、适应证、并发证。【了解】各种神经阻滞的操作要领。

第四节神经丛、神经干阻滞疗法

【了解】各种神经丛、神经干阻滞的操作要领。

第五节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了解】神经刺激器定位技术的原理与技术要点及在外周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第六节硬膜外腔阻滞疗法

【了解】硬膜外腔阻滞疗法的常用药物、适应证、并发症。

第七节骶管阻滞疗法

【了解】骶管阻滞疗法的常用药物、适应证、并发症

第八节蛛网膜下腔阻滞疗法

【了解】蛛网膜下腔阻滞疗法的常用药物、适应证、并发症。

本章思考题:

1.神经阻滞疗法的定义及作用机制。

2.神经阻滞的适应症。

3.神经阻滞的具体操作方法,适应症及并发症。

4.星状神经节的解剖。

5.星状神经节阻滞的方法。

6.星状神经节阻滞的适应证及并发症。

7.硬膜外阻滞和硬膜外麻醉的区别。

8.神经阻滞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第六章病人自控镇痛术

第一节病人自控镇痛原理

【了解】病人自控镇痛术及其原理。

第二节常用病人自控镇痛的分类及技术参数

【了解】常用病人自控镇痛的分类及技术参数的调节。第三节 PCA的临床应用

【了解】PCA的临床应用。

第四节 PCA的优缺点

【了解】PCA的优缺点。

本章思考题:

1.PcA的定义及分类。

2.PcA的临床应用及优缺点。

3.不同途径PcA的适应证、用药及优缺点。

第七章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法

第一节疼痛的物理疗法

【了解】疼痛的物理疗法。

第二节经皮神经电刺激

【了解】经皮神经电刺激。

第三节神经刺激疗法

【了解】神经刺激疗法。

第四节微创疗法

【了解】微创疗法。

第五节疼痛的心理学

【了解】疼痛的心理学。

第六节疼痛的中医、针灸疗法

【了解】疼痛的中医、针灸疗法。

本章思考题:

1.疼痛治疗常用的其它治疗方法。

2.疼痛治疗常用的物理疗法。

第八章头痛

第一节概述

【了解】头痛的发生机制、头痛的分类、头痛的诊断程序。

第二节偏头痛

【了解】偏头痛的病因,熟悉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

第三节紧张型头痛

【了解】紧张型头痛的病因,熟悉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第四节丛集性头痛及其他三叉神经自主神经性头痛

【熟悉】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

【了解】各型头痛的病因。

第五节头部外伤后头痛

【了解】头部外伤后头痛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第六节颈源性头痛

【了解】颈源性头痛的特点及治疗原则。

本章思考题:

1.公认的头痛相关因素有哪些?

2.头痛ICHD—2的分类。

3.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包括哪些及常用治疗方法。

4.紧张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常用疗法。

5.从集性头痛的临床特点和常用疗法。

6.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特点。

第九章颌面部疼痛

第一节三叉神经痛

【掌握】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三叉神经痛的病因与病生。

第二节舌咽神经痛

【了解】舌咽神经痛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三节面神经麻痹

【了解】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四节面肌痉挛

【了解】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本章思考题:

1.三叉神经痛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常用疗法。

2.舌咽N 痛的典型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常用疗法。

3.Bell麻痹与周围性面肌瘫痪的鉴别。

4.面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5.面肌痉挛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6.面肌痉挛。

第十章颈、肩及上肢疼痛

第一节颈椎病

【掌握】颈椎病的概念、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了解】颈椎病的病因与病理。

第二节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了解】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概念、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三节肩关节周围炎

【了解】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因与病理,掌握肩关节周围炎的概念、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四节肱骨外上髁炎

【了解】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五节滑囊炎

【了解】滑囊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六节腱鞘炎

【了解】腱鞘炎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七节腱鞘囊肿

【了解】腱鞘囊肿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本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颈椎病、肩周炎、滑囊炎、腱鞘囊肿

二、简答题:

1.颈椎病分为哪几型?各型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颈椎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3.颈肩肌筋膜综合症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4.肩周炎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5.颈肩肌筋膜疼综合症定义,病因及病理,临床表现。

6.颈椎病,颈肩肌筋膜疼综合症及肩周炎的鉴别及治疗。

7.肱骨外髁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8.滑囊炎的治疗。

第十一章胸、腹部疼痛

第一节肋间神经痛

【掌握】肋间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肋间神经痛的临床表现。

【了解】肋间神经痛的概念、病因。

第二节肋骨软骨炎

【掌握】肋骨软骨炎的诊断与治疗。

【熟悉】肋骨软骨炎的临床表现。

【了解】肋骨软骨炎的概念、病因。

第三节心绞痛

【了解】心绞痛的概念、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型、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第四节腹腔脏器疾病急性疼痛

【了解】腹腔脏器疾病急性疼痛的特点。

本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肋间神经痛、心绞痛

二、简答题:

1.肋间神经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2.心绞痛的特点是什么?

3.心绞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4.肋间神经痛的定义及常见病因和治疗方法。

5.心绞痛的常见诱因及疼痛特点。

6.心绞痛与肋间神经痛的鉴别。

三、论述题:论述心绞痛的治疗。

第十二章腰及下肢痛

第一节概述

【掌握】腰及下肢痛的概念。

【熟悉】腰痛的分类。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

【掌握】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腰腿痛发生机制、诊断与治疗。

【熟悉】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

第三节急性腰扭伤

【熟悉】急性腰扭伤的治疗。

【了解】急性腰扭伤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诊断。

第四节坐骨神经痛

【了解】坐骨神经痛的概念、病因、临床表现,熟悉坐骨神经痛的诊断与治疗。第五节梨状肌综合征

【了解】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六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了解】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七节尾痛症

【了解】尾痛症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第八节足跟痛

【了解】足跟痛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本章思考题:

1.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病因。

2.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3.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4.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5.腰椎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发生机制。

6.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概念。

7.急性腰扭伤的治疗。

8.坐骨神经痛的定义。

9.坐骨神经痛的分类。

10.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病因。

11.坐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

12.梨状肌综合征的定义。

13.梨状肌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4.坐骨神经痛和梨状肌综合征的鉴别诊断。

1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第十三章神经病理性疼痛

第一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熟悉】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了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旳定义及分期、带状疱疹的发生机制、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特点。

第二节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了解】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三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了解】糖尿病性神经病变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本章思考题:

1.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定义和Michael 的分型。

2.带状疱疹后N 痛的临床特点。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第十四章周围血管性疾病的疼痛

第一节雷诺综合征

【了解】雷诺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第二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了解】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本章思考题:

1.什么是雷诺综合征?

2.雷诺综合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如何进行治疗?

3.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临床分期?

4.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如何治疗?

5.TAO及伯格病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分期。

6.伯格病的诊断依据及辅助诊断检查和治疗。第十五章手术后疼痛

第一节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掌握】术后镇痛的意义。

【了解】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术后镇痛的方法

【掌握】椎管内给药。

【熟悉】口服给药。

【了解】硬膜外和静脉镇痛的方法及优缺点。本章思考题:

1.术后镇痛的意义。

2.椎管内给局麻药镇痛的缺点有哪些?

3.椎管内联合用药进行术后镇痛有哪些方法?

4.周围神经阻滞用于术后镇痛有哪些优缺点?

5.术后疼痛对生理的具体影响

6.术后镇痛的常用方法。

7.椎管内镇痛的优点及常用方法。

8.术后椎管内镇痛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第十六章分娩镇痛

第一节分娩疼痛的原因

【熟悉】不同产程疼痛的特点及神经支配。【了解】分娩疼痛有关的神经分布。

第二节镇痛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熟悉】镇痛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了解】药物通过胎盘的转运。

第三节镇痛药物与分娩镇痛对母体的影响【了解】镇痛药物与分娩镇痛对母体的影响。第四节分娩镇痛的方法

【掌握】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

【熟悉】静脉给药分娩镇痛。

【了解】各种分娩镇痛的方法。

本章思考题:

1.理想分娩镇痛的方法和药物应具有的条件。

2.子宫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范围。

3.产程的3个阶段及各阶段分娩痛的产生机制。

4.分娩镇痛对母体及胎儿的影响。

5.EA在分娩镇痛的具体应用,对母体和胎儿的影响。

6.分娩镇痛的指征和运用镇静止痛药的原则。

7.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优点?

8.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适应症?

9.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的禁忌证?

10.硬膜外阻滞用于分娩镇痛需注意哪几个方面?

第十七章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

第一节诊断性操作与治疗的相关性疼痛处理的特殊性与原则

【了解】工作环境的特殊性、疼痛的处理原则、注意亊项。

第二节内镜检查与治疗的疼痛处理

【熟悉】内镜检查与治疗的疼痛处理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三节妇科诊断性检查和治疗中疼痛处理

【熟悉】妇科诊断性检查和治疗的疼痛处理的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第四节介入诊断与治疗的疼痛处理

【了解】介入诊断与治疗的疼痛特点及主要镇痛方法。

本章思考题:

1.诊断与治疗相关性疼痛处理的原则是什么?

2.妇科诊断性检查和治疗的镇痛方法主要有哪些?

3.内镜检查与治疗常用的镇静、镇痛方法有哪些?

4.介入诊断与治疗镇静、镇痛的常用药物与方法有哪些?

第十八章癌性疼痛

第一节概述

【了解】了解癌性疼痛的原因与分类、癌痛对机体和社会的影饷。

【熟悉】癌痛的临床表现及疼痛评估。

第二节癌性疼痛的治疗

【了解】都有哪些癌性疼痛的镇痛方法及特点。

【掌握】三阶梯药物治疗原则及三阶梯和改良三阶梯治疗方案。

本章思考题:

1.癌性疼痛的病理和病因

2.癌痛的主要分类方法,各举两例

3.癌痛三阶梯疗法药物治疗原则

4.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案及改良的癌痛三阶梯治疗方法

5.N阻滞用于癌痛治疗的适应标准

6.神经毁损术的适应证,常用方法及适应范围

第十九章小儿疼痛

第一节小儿疼痛的特点

【了解】小儿疼痛的特点。

第二节小儿疼痛的评估

【了解】小儿疼痛旳泙估注意亊项。

第三节小儿疼痛的治疗

【熟悉】小儿的镇痛药物治疗与局部和区域麻醉。

本章思考题:

1.小儿疼痛的特点。

2.小儿疼痛治疗的常用方法。

四、临床见习

第三章疼痛的诊断学基础

【见习目的】了解理学诊断方法,

【见习对象】各种需要进行疼痛治疗的病人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要求】要求学生了解,阅片的基本步骤及特点,各种实验检查结果所代表的意义,-些相关检查项目, 及所说明的意义.

思考题:

1.疼痛病人病史的采集和包括的内容

2.常用的对疼痛的描述包括那些

3.体格检查的重要方法及内容

4.常见疼痛性疾病的X线平片的特点

5.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及MRI特点

第五章神经阻滞疗法

【见习目的】了解各种神经阻滞的概念、操作方法、适应证、并发证。

【见习对象】各种需要进行神经阻滞治疗的病人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无菌原则、操作步骤、操作要领、阻滞效果的判定、各种可能出现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主要预防措施、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腰交感神经阻滞疗法、神经阻滞疗法

二、简答题:

1、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

2、神经阻滞治疗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

三、论述题:神经阻滞疗法的作用机制。

第十章颈、肩及上肢疼痛

【见习目的】了解颈、肩及上肢疼痛的概念、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见习对象】患有各型颈、肩及上肢疼痛的病人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要求】了解颈、肩及上肢疼痛的诊疗程序、各种相关检查项目、如何进行体检、学会阅各种颈椎片、如何进行保守治疗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肩周炎、颈椎病

二、简答题:颈椎病的分型?

三、论述题:

1. 颈椎病的治疗?

2.肩关节周围炎的常用治疗方法?

第十二章腰及下肢疼痛

【见习目的】了解腰及下肢疼痛的概念、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见习对象】患有各型腰及下肢疼痛的病人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要求】了解腰及下肢疼痛的诊疗程序、各种相关检查项目、如何进行体检、学会阅各种腰椎片、如何进行保守治疗。

【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腰间盘突出症

二、简答题:

1.腰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

2.腰间盘突出症腰腿痛的发生机制?

3.腰痛分类?

4.腰间盘突出症的体征?

三、论述题:

1.患者,男,42岁,体重72公斤,以腰腿痛三周来疼痛门诊就诊,经询问病史,有腰扭伤史,经查体,CT检查,诊断为腰间盘突出症。

问题1:是否需做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指标是什么?

问题2: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问题3:腰腿痛的发生机制?

问题4:大致有几种治疗方法?

2. 患者,女,40岁,工人,搬物扭伤后突发腰痛及放射性右股前下,膝前小腿内侧疼痛2年.查体:腰椎旁肌紧张,活动受限,L3_L4脊间放射至右股前下疼痛,右下肢抬高实验50度,右股神经牵拉实验阳性。

(1)考虑诊断为什么?

(2)若确诊还需什么检查?

(3)请给出治疗原则?

第十三章神经病理性疼痛

【见习目的】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概念、分型、临床表现、诊断、治疗。

【见习对象】患有各型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病人

【见习时数】2学时

【见习要求】了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诊疗程序、各种相关检查项目、如何进行体检、如

何进行规范化治疗。

【思考题】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治疗。

五、各教学环节学时及进度分配表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必修考试课,考核采用形成性考试加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要求主要是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适当考核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简要考核学生对前沿知识的了解程度。

考核方式:理论课出勤和课堂表现、见习课考核、课程结业理论考试(闭卷)。课程结

业理论考试(闭卷)题型及所占分值:选择题1分×40(其中A型题30分,B型题5分 X型题5分);概念题2分×5;填空1分×10;简答题5分×5;病例分析15分×2题。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出勤和课堂表现占5%、见习课成绩占20%)占25%;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闭卷)占75%。

七、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书目

参考教材:

《疼痛诊疗学》第二版,主编:谭冠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出版

主要参考书:

《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学分册》,主编:中华医学会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出版《实用临床疼痛学》,主编:宋文阁,王春亭,傅志俭,薛富善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实用疼痛学》,主编:刘延青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出版

《颈腰痛介入治疗学》,主编:刘延青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年出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秘书学经典案例

秘书学经典案例 《秘书学》的经典案例你学过多少个?背景信息、思考问题、分析提示、讨论评点?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关于秘书学经典案例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秘书学经典案例1 用什么方式说话,永远比说些什么更重要(方式时机场合) 局里就要开年度总结会了,要对今年的工作进行总结。还有不到一周的时间,为了保证会议顺利召开,秘书处的全部人马都集中到会议室,研究讨论会议的有关文件。首先讨论的是秘书处李处长给局长写的年度总结报告。李处长不愧是局里的第一支笔,报告写得洋洋洒洒,声情并茂,令人振奋。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秘书小周直截了当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李处长的报告中有多处统计数据不准确,原因在于李处长采用的统计方法不正确,应该加权处理的数据没有进行加权处理。而李处长认为他采用的这些数据都是下属各个单位报上来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加减就可以,无须进行其他处理。可是,周秘书自恃自己是学统计学专业的,是科班出身,坚持认为李处长的数据处理不当。惹得李处长很不高兴,脸越拉越长,说了一

声:“大家先休息一下”,就端着茶杯出去了。趁休息期间,秘书处的老秘书张大姐过来和蔼地提醒周秘书说:“小周,要注意一下提意见的方式,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用这么肯定的语气说李处长错了,他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如果我是李处长,我会觉得你就跟直接骂我?无知?一样。所以,即使你的意见是对的,也应该注意说话的方式。”周秘书马上辩白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实话实说,我这个人生来就是这样的性格,有什么说什么,不会装假,不会拐弯抹角。我认为做人要正直坦白。”话音未落,张大姐严肃地说:“为人正直和注意说话方式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为人正直,是指不撒谎,不欺骗,是个人道德品质问题; 而说话方式是个技巧问题,是个工作方式方法问题,两者不能混为一谈。请你记住,对于我们这些职业秘书来说,用什么方式说话,永远比说些什么更重要!” 分析与评述作为职业秘书,周秘书应该用规范的职业语言标准要求自己,应该懂得有效沟通的知识和技巧,不能像一般人那样说话随便,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在什么时候说就在什么时候说。秘书说话,不单纯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或情感,更主要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为了达到预期的沟通效果,就必须注意说话的方式和选择恰当的沟通时机,特别是提意见的方法和时机。如果你提意见的方法和时机不正确,那么,即使你意见的内容再正确,也是正确的错误。对于职业秘书来说,用什么方式说话,永远比说些什么更重要!

疼痛诊疗学及危重病医学试题

疼痛诊疗学及危重病医学试题 一、以下每道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关于肩周炎,下列哪项错误 A肩周疼痛 B肩关节活动受限 C活动后加重 D颈肩背压痛点 E疼痛可向颈、背及上臂放散 2.下列哪项不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特点 A为阵发性烧灼或电击样剧痛 B多见于第2、3支 C有扳机点 D常为单侧性 E多伴有神经系统异常体征 3.癌痛的三阶梯用药原则以下哪项不正确 A阶梯给药 B按需给药 C口服给药 D用药个体化 E辅助用药 4.下列哪项不是干性坐骨神经痛的表现

A沿坐骨神经走行疼痛 B小腿及足外侧感觉障碍 C咳嗽及喷嚏时疼痛明显加重 D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E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5.有关创伤后机体反应(创伤后应激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A是一种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B主要以神经内分泌反应为主 C免疫和凝血等系统亦参与反应 D对机体有防御性和保护性作用 E机体反应越强,对机体越有利 6.创伤后神经内分泌反应下列哪项错误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上腺皮质激素合成和分泌增加 C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增加 D甲状腺素分泌增加 E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分泌增加 7.以下哪项不是大量输血的并发症 A凝血功能障碍 B血声升高 C枸椽酸中毒和低血钙 D高血钾

E血型交配困难 8.对肩周炎的治疗,哪项是不妥的 A能自愈,无需治疗 B理疗 C功能锻炼 D服用消炎痛 E局部封闭 9.关于脓骨外上裸炎,治疗与预防复发的原则是 A手腕肘诸关节石膏托外固定 B及时治疗 C反复多次注射醋酸泼尼龙 D限制握拳与伸腕动作 E限制屈腕 10.患者出现心动过速,可能是由于心输出量减少和血压降低所致,这种反应的内脏传出神经是 A内脏大神经 B且融申经 C喉返神经 D舌咽神经的颈动脉窦支 E颈、胸交感干神经的心支 11.腰痛最常见的原因是 A腰椎间盘突出症

秘书实务教学大纲(可编辑修改word版)

《秘书实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秘书实务 学分:4 总学时:72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高级文秘) 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秘书实务是秘书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高级文秘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它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和规范性,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秘书语言、办文、办事、办会、社交礼仪等实际能力均有突出的意义,是将本专业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秘书业务工作能力之人的重要一环。 本课程主要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秘书专业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后续课程的学习及今后从事相关的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个人形象设计 教学内容: 仪表与礼仪 教学要求: 掌握:仪表中的个人形象设计(发型、化妆、服饰、体姿) 了解:礼仪(握手、接递名片、介绍等)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办公室工作 教学内容: 办公环境;办公用品;时间表和工作日志、办公自动化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管理办公用品、办公自动化。 掌握:时间表和工作日志的使用。 了解:印章和介绍信的使用和财务管理知识。 第三章会务工作 教学内容: 会议要素;会务管理;会议组织与控制;会议记录和会议简报;会展服务。 教学要求: 掌握:会议组织与控制的理论。 掌握:会展服务工作。 掌握:布置会场、会议记录和编发会议简报。 第四章文书处理 教学内容: 文书形成与处理的基本程序;进行文书处理的基本要求。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文书处理的基本程序。 掌握:文书处理的要求。 了解:文书及相关知识的概念。 第五章信息工作 教学内容: 信息管理;网络信息的搜集整理;调查研究。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利用恰当的调查方法得出信息写调查报告 掌握:常见的调查方法。 了解:了解信息管理的基本要求。 第六章公务旅行 教学内容: 国内和国外的公务旅行要求及注意事项。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国内公务旅行计划制定要求; 掌握:出国公务旅行的流程并学会编制公务旅行计划。 了解:国内外公务旅行的基本常识。 第七章保密工作 教学内容: 密级及其范围、保密政策与纪律;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 教学要求: 熟练掌握:密级、保密政策与纪律。 掌握:国家秘密与商业秘密的界定。 了解:典型泄密事件。 三、课程学时分配 四、其它 1、教学方法建议 以课堂讲授为辅,实训为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方法应以实例贯穿始终。学生要在理解课堂内容的基础上,重在应用,多练多应用。在实训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秘书实务的基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中医中药学基础《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医中药学基础 英文名称:Basic theor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inese herbology 课程号(代码):50506225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42 学分:2.5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以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教学内容以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三基”为主线,通过本课程学习,拟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中医气血津液及的脏腑含义及内容,熟悉各脏腑及气血津液的基本生理功能;掌握中医病因学的主要内容及各种致病邪气的特点。 2.熟悉辨证中八纲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的主要内容。 3.掌握中药学的性能的含义以及包含内容;掌握药物的功效与主治病证。 4.记忆各节掌握中药的功效及部分药物的主治病证特点。 三、教学内容 上篇中医学基础 教学内容 1.绪论 1.1中医药发展简史。 1.2.中医学的基本特点。 1.2.1整体观念。 1.2.2辨证论治

1.3.中医学的思维方式 2.阴阳五行 2.1阴阳学说 2.1.1阴阳的基本含义 2.1.2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2.2五行学说 2.2.1五行的基本含义 2.2.2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 3.气血津液 3.1气的含义及分类、运行及生理功能 3.2血的含义、生成与运行及生理功能 3.3津液的含义、生成与输布排泄及生理功能 3.4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 4.脏腑经络 4.1五脏 4.1.1心的生理功能 4.1.2肺的生理功能 4.1.3脾的生理功能 4.1.4肝的生理功能 4.1.5肾的生理功能 4.2六腑 4.2.1胆的生理功能 4.2.2胃的生理功能 4.2.3小肠的生理功能 4.2.4大肠的生理功能 4.2.5膀胱的生理功能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前言 【开设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掌握中药、中药学和本草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炮制方法、用量、用法等。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他炮制方法。 (2)掌握121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用法;并了解其来源(指一味药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86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87种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2.对本课程授课要求 中药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中药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用药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药性和应用。 中药的理论和功效主治是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教学时要求讲清楚功效的概念,运用中医药理论分析功效,以功效联系主治、用法,有机地将几方面内容结合起来,并突出要点。故教学时要做到明确共性突出个性,注意前后有关内容的联系,加强系统性;对于功效近似的药物,采用归纳比较的方法进行讲授,在教学中要有重点地说明某些药物通过配伍后性能的变化,治疗范围的扩大及各类药物之间的配伍规律。 鉴于中药数量较多,并且一药有多种功效,内容比较复杂。以课堂教学为主,并可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部分章节采用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内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指导学习方法,注意学生所学知识的反复巩固,既抓好平时教学,又要重视单元复习及总复习。 教学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目的要求】 明确中药学、中药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其中着重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教学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 【教学方式】

疼痛试题及答案

疼痛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 疼痛: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 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国际疼痛学会 (IASP ) 1994年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 感觉和情感体验。 2三阶梯用药原则:阶梯给药,无创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3. 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反复 发作的阵发性电样剧烈疼痛,维持短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通常,疼痛仅局限于 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也可能涉及多个分支。 4.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起病隐匿,病变主要侵犯骶髂关节、 椎旁小关节、滑膜、软组织,该病也称血清阴性风湿病 . 5. 中枢性神经痛的病理过程常常是严重和令人痛苦的,什么护理常常更适合于这类患 者(A ) A. 心理调适 B.药物治疗 6. 以下对疼痛的描述哪个正确( C A 疼痛是患者的客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C. 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止痛要物的用药剂量 D. 护士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7.. 按WH (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 A ) A. 0级 1级 2级 3级 C.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D. 轻度疼痛 中度疼痛 重度疼痛 1.疼痛是 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 A )感觉。 A.主观感觉 B.客观感觉 C.自我感觉 D.不良感觉 2世界疼痛大会将 ( C )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A.呼吸 B.脉搏 C.疼痛 D.血压 3.世界疼痛日是那 天( A ) A.十月第二周的第 天 B.十月第周的第天 C.十月第二周的第二天 D.十月第一周的第二天 二.单项选择(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4.对疼痛进行评估下面哪项正确( A.相信患者,患者说痛就是痛。 C.只相信患者主诉便给药物治疗 A ) B.根据经验总体评价患者 D.无需动态评估患者 C.物理治疗 D.局部治疗 ) B. 疼痛不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B.1级 2级 极 重度疼痛 无法忍受疼痛

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每周6课时)

重庆市红春藤教育集团 行政管理专业《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类型:专业课适用对象:行政管理总学时:108 授课期数:一学期 第一部分 一、课程性质及教学目的和要求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学科以建立组织与公众之间良好的沟通关系,在社会上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为宗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完善的今天,没有公关意识的企业不是一个好企业,不掌握一定公关知识和技巧的人不是一个好的企业经营者。开设公共关系学的目的就是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的基本理论,熟悉公共关系的主要技巧,成为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综合性应用人才。 公共关系学是公共关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等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也是房地产经营管理、国际贸易、计算机应用、乡镇管理、教育管理、新闻传播、广告、秘书等专业的选修课程。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共关系学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的重视,没有公共关系能力的企业,不可能赢得社会公众的信赖而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同时,由于改革的全面深化,公共关系学在理论上的指导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所接纳。在现代社会中,没有公共关系意识的机构、社团、事业单位不可能成为优秀的组织,政府也不能很好地完成为人民服务的职能。公共关系学在现代社会发展中承担着推动社会进步,完善各类社会组织,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服务的历史重任。 1.通过公共关系学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掌握以下内容: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定义、基本要素与研究范畴。公共关系产生和发展的历史、社会条件和中国公关事业的历史机遇。 2.公共关系的角色、功能和原则。公共关系组织机构的类型及其特征。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类型及其工作范围,公共关系人员的培养和选拔。公共关系工作开展的基本程序和“四步工作法”的实施。不同类型公众的特点与分类公共关系工作。不同类型公众的心理特点以及公关工作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各类大众传播媒介的特点、功能及选择的原则。大众传播的写作技巧和发布技巧,新闻与公关广告。人际传播的特点、线路及手段。公关谈判、演讲、劝说、沟通的技巧。赞助、庆典、开放组织、展览、危机公关、举办会议等公关专题活动的技巧。公共关系与组织CI设计的关系及CI设计的主要步骤、方法。公关礼仪的性质与公共关系的个人礼仪、组织活动礼仪。企业公关中公共关系与整合营销、名牌战略、CS战略的关系。政府公共关系的特点与主要工作。团体、事业单位公共关系工作的目标与主要工作。2.内容掌握层次,重点掌握(包括熟悉、知道、理解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深刻理解、熟练运用、全面准确表述。一般掌握内容:要求学生正确理解、简明概述。一般了解内容:要求学生知道、了解,以扩大知识面。

疼痛科试题及答案

疼痛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疼痛: 疼痛是伴随着现存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令人不快的感觉 和情绪上的感受,是机体对有害刺激的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国际疼痛学会(IASP)1994年定义为: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 2.三阶梯用药原则: 阶梯给药,无创给药,按时给药,个体化给药,注意具体细节 3.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是指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出现反复发作的阵发性电样剧烈疼痛,维持短时间后可自行缓解。通常,疼痛仅局限于三叉神经的一个分支,也可能涉及多个分支。 4.强直性脊柱炎;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起病隐匿,病变主要侵犯骶髂关节、椎旁小关节、滑膜、软组织,该病也称血清阴性风湿病. 二.单项选择(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疼痛是一种与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相关的不愉快的( A )感觉。 A.主观感觉 B.客观感觉 C.自我感觉 D. 不良感觉 2世界疼痛大会将 ( C ) 人类第五大生命指征。 A.呼吸 B.脉搏 C.疼痛 D.血压 3.世界疼痛日是那一天( A ) A.十月第二周的第一天 B.十月第一周的第一天 C.十月第二周的第二天 D.十月第一周的第二天 4.对疼痛进行评估下面哪项正确( A ) A.相信患者,患者说痛就是痛。 B.根据经验总体评价患者 C.只相信患者主诉便给药物治疗 D.无需动态评估患者 5.中枢性神经痛的病理过程常常是严重和令人痛苦的,什么护理常常更适合于这类患者( A ) A.心理调适 B.药物治疗 C.物理治疗 D. 局部治疗 6. 以下对疼痛的描述哪个正确( C ) A.疼痛是患者的客观感受,缺少客观体征 B.疼痛不受精神和心理因素影响。 C.用药期间的疼痛程度评估有助于及时调整止痛要物的用药剂量 D.护士应以自我观点对疼痛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7..按WHO的疼痛分级标准进行评估,疼痛分为四级( A ) A.0级 1级 2级 3级 B.1级 2级 3级 4级 C.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极重度疼痛 D.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无法忍受疼痛 8. .疼痛的给药原则是( D ) A.病人要求便给药 B.疼痛发作时给药 C.只要有疼痛便给药 D.按药效的强弱依阶梯顺序使用、使用口服、按时给药、联合给药、用药剂量个体化 9. .三阶梯用药说法正确的是( B ) A.重度和剧烈疼痛的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B.中度疼痛的患者,选用弱阿片类药物 C.轻度疼痛的患者用阿片类药物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本标准主要适用于高职高专(含两年制)文秘类专业。 1 前言 本标准根据我高职高专文秘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秘书国家职业岗位技术(高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制定《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标准。 本标准在广泛进行企业、社区秘书岗位工作内容的基础上,规定了《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为课程教学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随着文秘专业的发展,本标准也将不断修订,一般三年修订一次。 本标准为《文秘》专业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由教育部高职高专文秘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最后审定报教育部通过,自2010 年9 月起实施。 本标准由湖州职业技术学院人文与旅游分院负责解释。 1.1 课程的性质 文秘(含秘书方向)专业是高校开设的一个热门专业,秘书作为现代社会中兴旺的专业,其工作范围、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在迅速发展变化。《秘书理论与实务》是高等学校文秘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必要的秘书理论、秘书业务素质和较强的秘书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按照国家秘书职业资格要求,结合秘书工作岗位特点,新时期秘书实际工作需要,传授与培养专业技能,目的是让学生对秘书职业及秘书工作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职业能力。 1.2 设计思路 《秘书理论与实务》课程以职业岗位为主线,讲课程内容以岗位任务的形式出现,进行模块式教学。本课程标准的总体设计思路:打破传统知识传授方式的框架,以“工作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境,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以文秘专业学生的企业和社区等单位就业为导向,根据广泛调查以及行业专家对本专业所涵盖的岗位群进行的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以相应的秘书岗位职业能力为依据,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紧密结合秘书国家职业资格高级秘书(三级)要求中的“秘书实务”项目,确定本课程以办文、办会、办事秘书工作内容为模块的课程内容。本课程以技能训练为主,教、学、做一体化。按照秘书工作职业活动的技能要求安排学习项目,使学生掌握各项目的技能操作要领。为了充分体现任务驱动、项目导向课程思想,将本课程的教学活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教学大纲 (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中药学教研室 中药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市场营销专业本科使用) 学分数: 4."5周学时:5课程性质: 中药学专业本科生必修课程,市场营销专业本科生A类选修。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中药的性能(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中药的配伍及用药禁忌等基本理论;掌握或了解约350种常用中药的分类、性能、功效、临床应用及用法用量;了解药材采集及炮制知识;为学习方剂学及其他学科打下基础。 基本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总论、各论两部分。总论以讲授药性理论为重点,并简要介绍中药的起源和发展概况、产地、采集、炮制、配伍、用药禁忌、用量用法等基本知识。各论则收载药物538种左右,按中药功效的不同分为二十一大类,课堂讲授约350种,其余药物供学生参考。 教学方式: 教学的具体方式以课堂讲授为主,引入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同时采用观看药材标本、布置作业、组织讨论,或以个别章节进行自学为主,教师适当辅导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实施启发式教学法,内容可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自浅入深,循序渐进。 教学内容:

总论系统地介绍了中药学基本理论,包括中药、中药学的含义,中药的起源和发展,其中重点阐述各个历史时期中药学发展的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中药的产地与采集,介绍产地、采集与药效的关系,道地药材的含义,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和适时采集中药的一般知识;中药炮制介绍炮制的含义、目的与方法;药性理论是总论的核心,主要阐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的含义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的配伍阐明中药配伍应用的目的、原则和药物“七情”的含义、中药配伍应用规律;用药禁忌着重介绍证候禁忌、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的含义及主要内容;用药剂量与用法介绍剂量与疗效的关系,确定剂量的依据及中药煎服法等内容。 各论共收载全国各地常用中药538味,按主要功效分列为二十一章介绍。 每章先列概说,介绍该章药物的含义、药性特点、功效、适用范围、分类、配伍方法、使用注意等内容。然后依次介绍每味药物的药性、功效、应用,其中功效和应用是各论的重点,在运用中医药基本理论概括出功效、主治病证的同时,着重说明辨证用药的理法特色。 教学用书: 高学敏主编,《中药学》(第一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年。 教学参考书: 雷载权,张廷模主编,《中华临床中药学》(第一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 开课学期: 春季。中药学教学时数分配 顺序910 11 12

疼痛护理学试卷A

泰山医学院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2005级护理本科1-2班《疼痛护理学》试卷(A)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痛觉感受器 2.神经阻滞疗法 3.星状神经节阻滞 4.PCA的背景剂量 5、Buerger病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 1.根据痛觉感受器位置及对不同刺激条件的敏感性,将其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不同的类型。 2.三叉神经为第____________对脑神经,三叉神经出颅后分为3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3.病人自控镇痛技术(PCA )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途径。 4. 颈椎病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六种类型。 5、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病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期。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将答 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关于刺痛,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又称第二痛、慢痛或钝痛 B .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 C .痛觉的形成也慢,消失也慢 D .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 δ纤维传入中枢的 E .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 2.关于灼痛,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 .又称第一痛、锐痛或快痛 B .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A δ纤维传入中枢的。 C .特点是定位明确 D .痛觉的形成也慢,消失也慢 E .伴有受刺激的肢体出现保护性反射,且无明显情绪反应 3.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属于哪种疼痛( )

中医基础教学大纲

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五年本科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类五年制专业用) 前言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属于中医学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本课程中有关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包括中医学的哲学基础(精气、阴阳、五行学说)、中医学对人体生理的认识(藏象、精气血津液神、经络、体质)、中医学对疾病及其防治的认识(病因、发病、病机、防治原则),为继续学习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打好基础。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多媒体教学和课堂讨论等方法,以增强学生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认知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学习方法,锻炼培养思维和科研能力,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以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教师语言应规范通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突出重点,讲清难点并交代疑点,既要充分考虑大学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在学习方法方面的适应能力,又要充分体现中医基础理论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反映中医现代化的要求。 正文 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2.了解中医学、中医基础理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一、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属性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形成与发展 (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概念 (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中医学理论的继承与创新 三、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

(一)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整体观与现代医学模式。 (二)辨证论治:病、证、症的基本概念;辨证论治的概念;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四、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课时与方法】 总课时6主要特点4 其他2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结合多媒体教学 第一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古代哲学精、气的概念、精气学说的内容及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2.掌握阴阳的概念和阴阳学说的内容。 3.掌握五行的概念和五行学说的内容。 4.掌握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5.了解中医学思维方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 第一节精气学说 一、古代哲学精与气的概念 (一)精的概念 (二)气的概念 二、精气学说的内容 (一)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 (二)精气的运动与变化 (三)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 (四)天地精气化生为人 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第二节阴阳学说 一、阴阳的概念及属性 (一)阴阳的概念 (二)阴阳的属性 (三)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阴阳学说的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反、阴阳相互抑制削弱。 (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相互依存、阴阳相互促进化生。

音乐教学大纲

目录 《音乐》教学大纲 (1) 《舞蹈基础》教学大纲 (4) 《服装表演》教学大纲 (7) 《服饰赏析》教学大纲 (10) 《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12) 《市场营销》教学大纲 (14) 《现代推销理论与技巧》教学大纲 (17) 《服装表演编导》教学大纲 (20) 《广告影视表演》教学大纲 (22) 《秘书学》教学大纲 (24) 《消费心理学》教学大纲 (26) 《营销实务与案例分析》教学大纲 (29) 《应用文写作》教学大纲 (32) 《秘书实务》教学大纲 (34) 《乐器钢琴》教学大纲 (36) 《服饰搭配艺术》教学大纲 (38) 《摄影艺术》教学大纲 (41) 《文学欣赏》教学大纲 (43) 《客户关系管理》教学大纲 (45) 《服装品牌策划》教学大纲 (48) 《发型》教学大纲 (51)

《形象礼仪》教学大纲 (54) 《实用美容技术》教学大纲 (56) 《化妆》教学大纲 (58) 《服装表演实践》教学大纲 (60) 《现代营销模拟实训》教学大纲 (62) 《毕业设计与答辩》教学大纲 (64) 《岗位实习》教学大纲....................................................................................... 错误!未定义书签。 《音乐》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音乐》 课程代码:306035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学时学分:50学时3.0学分(其中讲课30 学时,实践20学时) 先修课程:无 适用专业:服装表演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音乐课程是服装表演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该课程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艺术思维能力及良好的音乐感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根据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理解能力,力图对音乐文化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基本要求: 1、要注意培养、发展学生演唱歌曲的兴趣与爱好,增强演唱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表演潜 能及创造潜能,使他们能够运用歌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并在歌唱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得到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2、通过指挥教学使学生学会歌唱指挥的基本技能。 3、音乐欣赏教学要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在聆听、歌唱等活动中,发展感受、体验和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课程重点与难点 本课程的重点:培养节奏感;掌握一定的音乐表现力;通过音乐的赏析,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 本课程的难点:学生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能力和对音乐作品的审美能力的掌握。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歌唱指挥

2017年版中药学专业方剂学教学大纲

方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方剂学是研究治法与方剂的配伍规律及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各专业的基础课之一。通过方剂学的学习,使学生掌握150首左右常用方剂的组成、用法、主治、配伍意义及其加减运用,引导学生掌握组方原理和配伍规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运用方剂和临床组方的能力,并为学习中医中药课程奠定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 1.明确方剂学在中医学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 2.掌握组方原则和方剂的运用变化及其对方剂功能主治的影响。了解方剂与治法的关系,以及剂型、用法等基本知识。 3.教材中的方剂分为三级,一级的方剂90首左右,要求学生全面掌握其组成、用法、功用、方义、主治及其主要加减变化,特别注重药物的配伍意义。二级的方剂60首左右,要求学生熟悉其组成、功用、主治及其主要配伍意义。三级的方剂,对本专业学生不做要求。 (二)教学方法 方剂学是中医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而讲授方剂学必须以中医药的理论为指导,突出辨证论治的特点,使学生能正确掌握和使用方剂。 1.循序渐进,由浅入深,重点讲授,前后联系对比。运用启发式、讨论式和逻辑推理的教学方法,教给学生分析方剂的方法,培养学生组方能力和初步运用能力。 2.结合实际,利用声像教学,使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对组成或主治相近似的方剂,应进行分析比较,使学生从比较鉴别中掌握其异同点,进而深入理解其配伍关系及其主治要点。 3.每类方剂首先阐明其概念、适应范围、组方配伍原则及其注意事项等。然后对重点方剂进行系统讲授,特别是对其组成原理、配伍变化及功用、主治要讲深讲透。 4.各章规定的方剂数,主讲教师可在5-10%内自行调整,但一级方剂原则上不宜变动。规定的学时数,主讲教师可在总学时范围内适当调整。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疼痛诊疗学试卷(含答案)

疼痛诊疗学试卷 1、关于肋间神经痛的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经皮肋间神经冷凝术 B、肋间神经阻滞疗法 C、痛点阻滞疗法 D、药物疗法 E、经皮电刺激治疗 2、关于心绞痛神经阻滞治疗的说法错误的是(D) A、星状神经节阻滞 B、胸部硬膜外阻滞 C、胸部交感神经节阻滞 D、胸部副交感神经阻滞 3、下列哪项不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治疗方法(E) A、神经阻滞治疗 B、双下肢牵引治疗 C、骨盆牵引治疗 D、经皮超激光疗法 E、卧软板床休息 4.小儿手术后镇痛常选:(A) A、氯胺酮 B、阿片类药物 C、阿司匹林 D、吩噻嗪类 E、丁酰苯类 5.老年人术后镇痛时,应特别注意:(B) A、尿储留 B、呼吸抑制、血压大幅度波动 C、睡眠不足 D、伤口不愈合 E、体温升高 6.耳鼻咽喉手术后镇痛首先注意(B) A、给予足量镇痛药 B、保障有效通气 C、给予足量镇静剂 D、补充血容 E、保持侧卧位 7. 以下术后疼痛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除外(E) A、恶心 B、呕吐 C、括约肌张力增加 D、胃穿孔 E、胃肠平滑肌痉挛

8.术后止痛,最有效的给药方法是(B) A、口服 B、肌注 C、静滴 D、皮下注射 E、椎管内注射 9.椎管内注射用于手术后止痛,最常用的方法是(A) A、硬膜外腔镇痛 B蛛网膜下腔镇痛 C、硬膜下腔镇痛 D、骶管镇痛 E、椎间孔镇痛 10.术后镇痛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的方法是:(D) A、肌肉内给药 B、皮下给药 C、硬膜外给药 D、静脉内给药 E、蛛网膜下腔给药 11.硬膜外2mg吗啡的作用时间(D) A、3-4小时 B、5-6小时 C、7-9小时 D、12-24小时 E、24-30小时 12.WHO推荐的癌痛治疗方案以外,还有哪种治疗方法最有效(C)A、心理治疗 B、康复治疗 C、神经阻滞 D、饮食疗法 E、针灸 13.糖尿病患者出现肩周炎,需注射治疗,哪种药物不宜应用(C)A、局麻药 B、维生素 C、山莨菪碱 D、强的松 E、抗生素14.关于疼痛的基本概念,下列哪项不正确(D) A、疼痛是由于机体内外较强刺激产生的一种症状 B、疼痛是机体的主观感觉和体征 C、不能单纯依靠疼痛出现与否来判断机体有无伤害和疼痛 D、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差异不大 E、每个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反应差异不同

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秘书实务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秘书实务》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秘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课内72学时,4学分。开设时间为一学期。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从事秘书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与分工 与本课程相关的课程有:《应用写作》、《公关与沟通》、《办公自动化》、《办公信息处理》等。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秘书工作的特征、定义、要素;秘书形象塑造与行为规范;办公室事务管理、公文运转处理、会议管理与服务、商务活动、差旅安排等。本课程教学要求如下: (一)秘书实务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与公共关系学、应用写作、信息处理、档案处理、办公自动化等相关学科关系密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相关学科和相关课程的融会贯通。 (二)秘书实务也是一门重在“实际操作”的课程。在教学中,应注意避免学生只注意死记硬背书本知识的现象,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基础上,重视实际操作,掌握秘书工作实务。 四、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本课程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秘书实务》课程知识点划分为“了解、“掌握”两个层次要求。“了解”即要求一般性地知道相关知识,“掌握”即要求较为深入地弄清相关内容。

根据课程实操性较强的特点,增加了对《秘书实务》技能方面的要求,技能方面的要求用“能够”、“会”来表述。教学层次要求与本课程考核说明的层次要求和题型有一定联系。 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72学时,建议课时分配如下: 第一章秘书与秘书工作概述(10学时) 第二章秘书外在形象塑造与基本礼仪(12学时) 第三章办公室事务管理(12学时) 第四章公文运转与处理(10学时) 第五章会议管理与服务(15学时) 第六章商务活动(10学时) 第七章差旅安排(3学时) 二、多种媒体教材的总体说明 (一)文字教材 本课程文字主教材为《秘书实务》(张丽琍主编,中央电大出版社2011年出版)。文字主教材是教学大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组织教学和期末复习考试的基本依据。 (二)录像教材 为便于学生自学,本课程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制作电视录像课,主要讲授课程重点难点问题。具体设计及节数将在本课程“一体化方案”中体现。

药学、中药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安徽中医学院 生理学教学大纲 (physiology) (供四年制药学、中药学专业使用) 中西医结合临床学院审订安徽中医学院教务处批准统一印发 二〇一一年四月 一、课程目标 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课程性质:生理学是研究人体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生理学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限修课程之一。通过生理学的学习,为进一步学习后继药学基础课和药学专业各课程奠定基础。 目的: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生命活动的现象、过程、发生机制、意义以及机体内、外环境对它的影响,从而正确地认识和掌握生命活动的规律,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根据。在教学进程中,应致力于加强对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讲授和训练;要注重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科学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适当介绍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医药的突出而具有启发性成果;要适当介绍国内外生理学新进展,以能反映现代科学水平。 生理学教学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在理论课方面,本大纲所列的项目内容均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为体现教学计划、教学时数及本学科教学目的,本大纲内容按教学三级要求(掌握、熟悉及了解):要求“掌握”的内容,均为学生必备的医学基础知识、重点内容,要求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能熟练掌握,准确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意义,包括必要的记忆,并能联系实际、分析综合、灵活运用;要求“熟悉”的内容,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生理意义及相关的影响因素,能熟悉其应用范围;要求“了解”的内容,了解其基本概念、应用性意义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实验课部分包括实习和示教两部分,实验课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习基本的生理学实验方法及现代生理仪器的使用,验证、巩固和理解生理学的某些基本理论;通过实验课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作风。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生理学的先修课程包括《正常人体解剖学》,后续课程包括《药理学》以及药学相关课程。学生 必须在学习和掌握生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学习药理学和药学相关专业课程。 二、课程学时分配

导游实务教学大纲

《导游实务》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导游实务 学时:72(理论课54学时+实践课18学时) 学分:4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考核方式:考试 开课对象:旅游英语专业专科学生 教学目的与要求: 导游是旅游活动的中心和灵魂,导游业务是旅游经营活动的代表性业务,导游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本课程从导游工作的实际需要,以合格导游员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着眼点,融理论性、知识性和实践性于一体。既有导游基本概念、导游员地位和作用、导游员职业道德等基本概念;也有导游员工作程序、带团技巧和特殊问题和事故处理等使用技能;还有导游服务、旅游交通、旅游线路常识以及主要客源国、少数民族礼仪风俗等基础知识。 通过授课,使学生对导游业务有个概略的了解,具备基本的导游技能,使之成为有较扎实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动手能力的专家型导游人员。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 一导游的由来与发展 2 二导游员 2 三导游工作 1 四导游服务质量管理 1 五导游工作程序12 六旅游者个别要求及问题的处理8 七事故的预防与处理8 八导游的组织技能 4 九导游的语言技能 4 十导游的个性化服务 4 十一导游的审美艺术 2 十二旅行服务必备知识 2

十三社交礼仪基本知识 2 十四旅游资源及景点基础知识 2 总计54 第一章导游的由来与发展(2学时) 教学重点:导游的概念及未来发展 教学难点:导游人员的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导游的概念,由来与发展 教学内容: 一、导游的概念 二、导游的由来与发展 三、面向21世纪的导游 第二章导游员(2学时) 教学重点:导游人员的概念、分类以及职责。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导游人员的素质及修养。 教学目的与要求:要求了解导游人员的概念及分类,掌握导游人员的职责,理解导游人员的素质与修养,了解导游人员的考核与管理。 教学内容: 一、导游员的概念和分类 二、导游员的职责 三、导游员素质 四、导游员资格获取 五、导游员的培训 第三章导游工作(1学时) 教学重点:导游服务的性质、特点及原则。 教学难点:导游工作的特点 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导游职业准则 教学内容: 一、导游工作的性质 二、导游工作的价值 三、导游工作的特点 四、导游职业准则 第四章导游服务质量管理(1学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