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_心电图同步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探讨

动态血压_心电图同步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探讨
动态血压_心电图同步观察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的探讨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应用

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应用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日本尼士DS-250 24 h动态血压仪记录动态血压,同时采用GE Mars 5000型系列及Mars PC系列闪光卡Holter记录盒,3通道及12通道连续24 h记录动态心电图,GE Mars系列软件分析,经人机对话编辑确保准确。监测236例(男156例,女80例)有临床症状但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者,找出症状与血压及心脏的关系。结果 64例患者出现症状时心电图改变与血压波动有关联。结论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有利于分析临床症状与血压及心脏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动态心电 近年来随着监测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得到应用和重视,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时监测对于了解心电图改变与血压变化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现将我院2005年10月~2007年2月同时监测成功的236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36例中男156例,女80例;年龄48~79岁,平均67.4岁。均为Ⅰ~Ⅱ级高血压病患者或血压不稳定需确诊者,常

规心电图无明显异常。 1.2 动态心电图监测采用GE Mars 5000型系列及Mars PC系列闪光卡Holter记录盒,3通道及12通道连续24 h记录,GE Mars系列软件分析,经人机对话编辑确保准确。动态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的标准是:以J点后80 ms测量ST段呈水平或下斜型下降≥0.1 mV,持续1 min以上;ST段恢复后1 min以上再次下降≥0.1 mV为再次发作[1]。与心电图有关联的标准是:血压升降变化时间段内心电图出现ST段呈缺血型改变、心律失常发生或增多(大于每小时平均数值的30%为增多)为有关联。 1.3 动态血压监测采用日本尼士DS-250 24 h动态血压仪。将袖带缚于左上臂,袖带下缘距肘窝2 cm,其松紧以刚能容纳2横指为适度。监测时间为24 h,每次监测间隔时间为30 min,白天与夜间一致。7:00~19:59为白天,20:00~6:59为夜间。24 h应获得48个血压监测值,大于80%即获得39个血压监测值为有效监测。血压波动>其时间(白天或夜间)平均值15%时,观察同时间段的心电图变化。 1.4 其他要求患者详细记录监测时间内的生活日记,以便分析症状、心电图和血压之间的联系。 2 结果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

高血压患者血压晨峰现象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作者:袁如玉杨立东 文章号:W089109 摘要:血压晨峰现象血即清晨醒后血压急剧上升的现象,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本文从血压晨峰现象的判定,晨峰血压发生的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晨峰血压对靶器官造成的损害等多方面,阐述了防治过高的血压晨峰,对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意义。 在24小时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即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时,血压从相对较低的水平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甚至达到一天内最高水平。晨峰高血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血压晨峰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过度的血压晨峰则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可加速靶器官损害,并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因此,有效控制血压晨峰成为使高血压治疗达标及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关键,但是,不少医生对血压晨峰现象缺乏必要的认识,清晨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亦尚无统一标准。为此,有必要明确血压晨峰现象的概念及相关问题。 1 血压晨峰的概念 清晨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后血压迅速上升的现象,即短时间内(2~3h内)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甚至达到一日之内最高水平的现象,这种现象即为“血压晨峰”(blood pressure morning surge,BPMS)。目前血压晨峰程度的判定主要是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评估,一般采用收缩压(SBP)上升的速度或幅度来定量判断其血压晨峰的程度。 血压晨峰的判定方法有四种,一般以收缩压作为计算标准。 (1) “睡眠-谷”血压晨峰(Sleep-trough Surge):起床后2小时内血压的平均值减去包括夜间最低血压在内的1h 平均血压(即最低血压及其前后两个血压共3个血压值的平均值); (2) “觉醒前”血压晨峰(Preawakening Surge):起床后2小时内血压的平均值减去起床前2h内血压的平均值; (3) “起床”血压晨峰(Rising Surge):起床时血压与起床前30分钟内卧位血压之间的差值; (4) “清晨-晚上”血压差值(Morning-evening Difference):以家庭自测血压为依据,用清晨血压平均值减去夜间血压平均值。 由于计算方法不一, 目前对晨峰血压的正常范围没有定论。多数研究以正常血压者为对照来确定。一份研究以14 例年龄为( 67±6) 岁的正常血压者为对照, 他们的收缩压晨峰为( 19±6) mm Hg, 舒张压晨峰为( 10±5) mm Hg。以其90%的上限为标准, 确定清晨收缩压增幅≥50 mm Hg 或舒张压增幅≥22 mm Hg为血压晨峰。有研究使用四分位的方法确定研究人群的血压晨峰切点为≥45 mm Hg。可以推测,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群晨峰血压可能有不同。但是目前的相关研究很少。 2 血压晨峰的发生机制 血压晨峰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密切关联。血压峰值对于血管具有直接血流动力学效应,并促使相关的神经体液激活,反复的压力峰值通过剧增的机械压力和剪切应力促进了心血管重塑的进展。除此之外,血压峰值在动脉粥样硬化进展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Marfella强调过高的血压峰值与易损斑块有显著的相关性,并强调氧化应激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系统)激活在血压峰值导致斑块不稳定的重要性。此外,在过高血

动态心电图是什么,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康康体检网,中国人的健康体检服务平台,提供全国范围内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套餐预约,检后结果查 询。 动态心电图是什么,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动态心电图仪动态心电图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动态心电图的正常值 动态心电图也有一个相对的正常值,但是,这个正常值也只是供大家参考,因为动态心电图的数值受情绪、饮食及睡眠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生理变化范围很大,很难制定出明确的正常值。 1、心律:成年人24h全部心搏数多在80000--140000个。但是,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又有所不同,静止和运动时的心率又有所不同。 2、早搏:24小时房性早搏小于100次。室性早搏数目小于800次。多为单形室性早搏,少数有偶发多源室性早搏,室性QRS波群时间≤0.14S,无RonT现象。 3、房性心动过速:正常人房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约为了10 --20 左右,多由3--7个房性QRS波群构成,心率100--250bmp,24h不超过3阵。 4、心房扑动与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的发生率约为0.25 --2 。 5、ST--T变化;剧烈运动ST段轻度上斜型下降≥0.75mv。不同状态下记录到的T波可直立低平,一般不出现深而倒置的T波。 6、Q--T间期;Q--T间期变动在0.40±0.04S之间。心率快时Q--T间期缩短,心率慢时Q--T间期相应延长,一般不超过480ms。 动态心电图的作用 1、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律失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等等。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进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及其分型。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2016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清晨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糖尿病 ? B.代谢综合征 ? C.精神焦虑 ? 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清晨血压治疗方案的选择应遵循四项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服药1次就能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 B.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 C.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患者,不可调整服药时间; ? D.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下列关于清晨诊室血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存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 ? B.不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 C.应服药后测量血压 ? D.测量诊室血压无法作为长期监测评估清晨血压的方法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关于血压晨峰和清晨血压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压晨峰定义不统一 ? B.血压晨峰正常值不确定 ? C.血压晨峰除了能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还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 ? D.清晨血压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血压测量实现,操作方便,实践性更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关于人类通常情况下24小时血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傍晚 ? B.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 ? C.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中午 ? D.以上均不是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关于晨峰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 B.难以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 C.血压晨峰定义明确 ? D.目前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7 . 关于清晨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目前尚无统一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 B.更容易获取参数 ? C.可在临床工作中广泛使用 ? D.清晨高血压与心脑血管事件密切相关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8 . 关于家庭血压监测,正确的是() ? A.应在起床后1h内进行,通常在6-10点之间 ? B.尽可能在服药后,早饭前测量血压 ? C.测压尽可能取卧位 ? D.每次测量2-4次取其均值,每周测2-4天 我的答案: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 9 . 下列关于清晨血压动态监测说法错误的是()

16.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清晨血压增高的影响因素包括() ? A.糖尿病B.代谢综合征C.精神焦虑D.以上均是 我的答案:D 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清晨血压治疗方案的选择应遵循四项原则说法不正确的是()? A.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服药1次就能控制24小时血压的药物,避免因治 疗方案选择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B.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个24小时血压的药物,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C.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患者,不可调整服药时间; D.使用心脑获益临床试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降低长期心脑血管事件的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下列关于清晨诊室血压说法错误的是() ? A.可能存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 B.不能及时了解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C.应服药后测量血压D.测量诊室血压无法作为长期监测评估清晨血压的方法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关于血压晨峰和清晨血压的区别说法错误的是() ? A.血压晨峰定义不统一B.血压晨峰正常值不确定C.血压晨峰除了能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还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 D.清晨血压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血压测量实现,操作方便,实践性更强 我的答案:C 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关于人类通常情况下24小时血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傍晚 B.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清晨 C.在24h内,血压变异程度最大的时间段是在中午 D.以上均不是 我的答案: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关于晨峰血压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 B.难以广泛用于临床实践C.血压晨峰定义明确D.目前尚无统一的计算方法 我的答案:C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18导联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一、技术特点及实现原理: 十八导联动态心电图是指在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V6导联基础上,以心脏横面胸导联的延伸作为理论根据,扩展出向左、向右各三个导联,从而形成由六个肢体导联、十二个胸前导联共同组成的同步十八导联心电图系统。具体的做法是:以V6导联为基础向左后方按一定角度推衍出V7、V8、V9 导联,用以检测左心室正后壁心肌缺血、损伤情况;以V1导联为基础向右后方按一定角度推衍出V3R、V4R、V5R 三个导联,用以检测右心室心肌缺血、损伤情况。十八导联动态心电图仪导联系统以经典的心电二次投影理论为依据,以校正Frank 导联体系为基础,对其导联轴转向角度根据需要进行一系列校正(关于心电向量产生的基本理论和Frank体系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 二、十八导联动态心电图的特点: 心电图的改变总的大致分为心律失常和缺血、损伤、坏死引起的ST、T 及异常Q波等改变两大类,早期的动态心电图类仪器,由于科学技术水平面所限,一般为2-3导联同步记录形式(如V1、V5;V1、V3、V5;V1、V5、Ⅲ;V1、V5、avF等)作为单纯心律失常检测而言,二至三导联同步记录动态心电图已足以作为医生临床一般诊断应用,长时间来医学界专家一般认为动态心电图主要用于心律失常的检测原因皆于此。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分布部位特征所决定,作为心肌缺血、损伤等引起的ST-T 改变和心肌坏死引起的异常Q波等,有发作部位广泛、表现的心电图现象有部位特征性等特点,一块由某枝冠状动脉供血的心肌所产生的心电图改变往往只用1-2个导联难于正确、全面反映心肌缺血情况。因此,在长期的临床医疗实践中,专家总结了各种方式的依靠组合导联方法来判断心肌缺血程度。如在各种不同类型专业文献和临床实践中广泛应用的心肌缺血、损伤、坏死部位诊断法,如:下壁缺血常观察Ⅱ、Ⅲ、avF导联ST-T情况、前壁损伤常观察V3、V4、V5导联ST、T情况等等,不一而评。 如根据黄宛教授所著《临床心电图学》第五版中所提出心肌梗死区的定位划分,目前采用是根据Meyer氏临床病理对比研究,将心肌梗死分为前壁(含前壁、前间壁、前側壁、高側壁四个分区)及下壁(心室后側和膈面)

动态心电动态血压的应用

动态心电与动态血压的应用 一、动态心电图的回顾与发展 1、心电图先驱 A. Waller Waller是英国杰出的生理学家,1856年6月12日, 出生于法国巴黎,先后在法国、德国、英国就学,主攻生理学,在圣马丽医院教授生理学16年。1902年任伦敦大学生理实验室主任。1922年3月11日逝世于伦敦。1887年, Waller应用毛细管电流计,在体表记录出首例心电图。 2、心电图之父 Willem Einthoven 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10年后返回荷兰。1885年任Leiden大学生理学教授,直到1927年9月28日逝世。1913年,提出著名的“Einthoven三角”理论。同年创造并确定心电图标准双极肢体导联记录系统。1924年荣获诺贝尔医学奖。鉴于他对心电图理论和记录技术的开创性功绩,Einthoven 被誉为心电图之父。 3、动态心电图发明的漫长历程 Holter技术问世三步曲(1933-1961年):动态远距离刺激及生物磁学;无线电心电图(远距离接收);动态心电图。 1933-1961年,历时28年的研究,动态心电图技术最终问世,Holter 给全人类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遗产,为人类的健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Norman Jefferis Holter(1914-02-01—1983-07-21)。1914年,

N.J.Holter出生于美国西部Montana(蒙大拿州)的一个叫做Helena(海伦纳)的小镇,在当地从小学读到高中,1931年,Holter进入洛杉矶初级大学(Los Angeles Junior College)化学系学习,1934年毕业,获得化学AA学位,而后进入洛杉矶加州大学卡罗尔学院(Carroll College,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n Los Angeles),1937年获得文学学士学问(Bachelor of Arts)。同年还曾经短期到德国海德堡大学(University of Heidelberg,Germany)学习,之后入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学习,1938年获得理学硕士(Master of Science)1939年进入芝加哥大学(University of Chicago)研究生学习,1940年他又获得加州大学文学硕士(Master of Arts)。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中断学业应征入伍,参加美国海军。 Holter没有进过医学院,但对生物医学却有着卓越贡献:早在1936年,Holter 在加州大学卡罗尔学院攻读文学学士期间,就协助Lawrence Detrick博士进行青蛙肌疲劳试验,1939年他又与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的Josep A.Gengerelli博士共同开展“间接不接触性机械活电刺激青蛙肌神经”研究,这样开创了生物磁学(Biomagnetics)开创了生物遥感和遥测技术(Biotelemetry),1954年发明了无线电心电图,1961年发明了动态心电图。 Holter在物理学很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二战期间,为了对付德国和日本潜艇,他在美国海军曾经主持对潜水艇航迹追踪研究,颇有建树。二战以后,他参加过美国原子弹和氢弹的多次试验,1951年,Holter的民间研究所根据追踪到的大气资料分析,居然发现了前苏联正在进行原子弹爆炸试验的秘密,令当时世界为之震惊。他也是声学物理学家,研究成果在美国声学杂志发表,并写入高级物理教科书。终其一生,他没有进过医学院,但是他对医学贡献良多;他没有获得博

动态高血压监测的诊断标准及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有何价值? 作者:彭峰,谢良地(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省高血压研究所) 发布时间:2012-6-4 15:49:00 点击数:57 动态血压监测(ABPM)是通过仪器自动间断性定时测量日常生活状态下血压的一种诊断技术。由于ABPM 克服了诊所血压测量次数较少、观察误差和白大衣效应等局限性,所以能较客观地反映血压的实际水平与波动状况。因此较其它血压监测方法具有很多优点:能够发现白大衣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24 小时血压变异及晨峰现象等。对高血压的诊断、治疗、疗效评定、预后及对靶器官损害的判断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1动态血压监测的优点和缺点 ABPM 的优点:无观察误差和读数选择偏差;有较多血压读数,可获得24 小时、白昼、夜间和每小时的血压均值,24 小时血压均值有较好的重复性;无白大衣效应和安慰剂效应;可评估短时血压变异、昼夜血压改变和降压治疗后24 小时血压控制状况。 ABPM 的缺点:每次测得的血压读数可能欠准确,尤其在活动时;受睡眠质量的影响;每小时血压均值的重复性较差;费用较高。 2ABPM的诊断标准 2010 年版高血压指南明确指出,24 小时、白天与夜间血压的平均值反映不同时段血压的总体水平,是目前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诊断高血压的主要依据,其诊断标准包括:24 小时≥ 130/80

mmHg,白天≥ 135/85 mmHg,夜间≥120/70 mmHg。

3ABPM在高血压诊断中的应用 3.1甄别白大衣性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是指日常血压正常,但由于对医院环境和医务人员的警觉反应致使血压升高的现象。在轻型高血压约占20% ~35%,多见于女性、年轻人、体形瘦小以及病程较短、病情较轻的患者。诊断时要注意与高血压患者的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区别开来。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可能属于条件反射。这些患者在规律性出现的应激情况,例如上班工作,并不引起血压升高。有研究显示,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未来进展为持久性高血压的危险为血压正常人群的2倍。目前一般认为这种类型患者并不需要实施积极降压治疗。白大衣性高血压的预后和治疗取决于所伴随的心血管危险因素。 3.2发现隐匿性高血压隐匿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正常,但ABPM 高于正常值,这一类患者又被称为“反白大衣高血压”。约占正常血压者的15% 左右,这类患者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应激状况或运动有较强的升压反应。多见于男性、老年人、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诊所血压在正常高值者。隐匿性高血压患者中在确诊时大部分人已经有微量蛋白尿和左心室肥厚等明显靶器官损害。如果临床上有难以解释的明显靶器官损害,例如鼻出血、眼底出血、心力衰竭,应高度怀疑隐匿性高血压,其诊断主要依靠动态血压监测。对这类患者,应该实施积极降压治疗,尽可能逆转靶器官损害。 3.3了解老年高血压的特殊表现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动脉血管僵硬、顺应性减退、血管压力感受器的调节功能障碍等因素,血压波动性很大,易出现特殊情况,如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白大衣性高血压、饭后低血压以及体位性低血压等。ABPM 既可以早期发现高血压,又可以避免过度治疗引起严重低血压。

晨峰血压管理

【血压管理:一日之“峰”在于晨 重视晨峰血压管理,预防心脑血管事件】 众所周知,血压在一天中是波动的,存在血压变异。正常人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呈明显的昼夜节律。人体由睡眠状态转为清醒并开始活动,血压从相对较低水平迅速上升至较高水平,这种现象即为“血压晨峰”。据观察,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清晨时段收缩压平均升高14mmHg,甚至有患者可上升80mmHg。而有意思的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也呈明显的昼夜节律,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及脑卒中等都于清晨高发,而夜间发生率较低。这些现象说明,清晨血压急剧升高或者说异常血压晨峰现象,可能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运用有效手段控制清晨血压,减少血压晨峰,对减少患者靶器官损害,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有益,也是血压晨峰理论运用于临床实践的一条有效途径。 血压晨峰发生机制多 研究认为,血压晨峰的发生机制与神经体液因素有关。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可能是晨起血压急剧升高的主要原因,因为24小时血浆儿茶酚胺的水平昼夜节律与血压一致。影响血压晨峰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血浆肾素活性经上午的峰值后逐渐降低,于下午4∶00降至最低,然后逐渐升高,持续整夜,到第2天上午8∶00再次达到峰值。此外,醒后剧烈运动、吸烟、酗酒、喝咖啡、摄食过多食盐等也与血压晨峰的发生有关。

血压晨峰危害大 正常人体需要适度的清晨血压升高,但如果清晨血压升高过快或上升幅度过大,则可能带来心血管病发生风险。 血压晨峰增加脑卒中发生风险 2003年日本首先报道了在老年人中,异常增高的血压晨峰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增加有关。在519名日本老年(平均年龄72岁)高血压患者中,研究者将起床后2小时内平均血压与包括夜间最低血压在内的1小时平均血压(即最低血压及其前后两个血压测得值的平均值)之间的差值定义为“睡眠-谷”血压晨峰,将患者分为晨峰组(血压晨峰≥55 mmHg)和非晨峰组(血压晨峰<55mmHg)。平均随访41周后发现,晨峰组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晨峰组(19%vs7.3%,P=0.004)。在调整年龄、性别、24小时收缩压及夜间血压是否下降后,血压晨峰每增加10mmHg,发生缺血性脑卒中事件风险增加25%(P=0.008)。 晨峰血压升高增加左心室肥厚风险另外,有研究对507例未经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了动态血压监测,同时应用心脏超声监测患者左心室质量。结果发现,血压晨峰的严重程度与左心室质量以及其他心血管合并症密切相关,且这种关联独立于24小时平均血压水平。 晨峰血压升高增加肾脏的损害众所周知,尿微量白蛋白是识别早期肾脏损害的一项敏感而可靠的指标,是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有研究对201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分析,依据收缩压晨峰变异,分为晨峰组和非晨峰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尿微量白蛋白。结果发现,晨峰血压升高患者尿微

晨峰高血压与J型曲线

晨峰高血压与J型曲线 发表时间:2011-9-30 15:44:10 来源:创新医学网医学编辑部陈琦玲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 人类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昼夜交替,养成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白天,为适应工作学习的需要,保证各个脏器能量供应,黎明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等物质分泌增加,使心率加快,血压上升,心脏排血量增加,这就是血压的“晨峰现象”。而夜间交感神经活性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这可能与人体的生物节律有关,因为人体在夜间休息时需氧量减少。因此,人体各系统的功能调节呈现这种周期性规律改变,也就出现正常的杓型血压,但高血压患者的这种波动性会更大。由于晨起交感神经的过度激活,而导致血压的过度升高(指清晨时段血压快速上升,收缩压比夜间血压平均上升14mmHg甚至急剧上升70~80mmHg)及血液黏度增强,出现高凝状态,心率增快,血流剪切力增加,斑块破裂,动脉血栓形成,发生卒中、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常和心脏猝死等心脑血管事件。有调查显示,约40%心肌梗死和29%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此时段,此时段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时段的3~4倍,是死亡的高发时间。 J型曲线 血压水平持续增高(即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血压可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但是血压水平过度降低同样会因重要脏器血流灌注不足而对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在人体血压水平与心血管危险性之间存在着J型曲线关系。而J型曲线的辩论已经持续了30多年,充分认识这一现象对于制定科学合理的降压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长期以来,由于相关研究证据较少且其结论不甚一致,不同学者对于J型曲线现象是否存在以及降压治疗是否应设低限一直存在争议。 近年来,随着一些新研究及其荟萃分析结果的公布,J型曲线现象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同。从前瞻性,随机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的研究数据引起了人们对血压J型曲线和心血管关系/非心血管事件关系的一些思考,发现存在潜在疾病的患者,血压降得过低会使心血管疾病和非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大。从HOT研究可以看出,对于单纯高血压患者使舒张压(DBP)降低至≤80mmHg,有利于单纯高血压的治疗,它是安全的。然而,在冠心病(冠状动脉血流储备有限)存在时有J型曲线与DBP和治疗心肌梗死的关系。 新近的ONTARGET试验(替米沙坦单用或与雷米普利联用全球终点试验)研究指出,降压治疗中血压并非越低越好,在高危患者中收缩压(SBP)<130mmHg会增加心血管病死率。美国高血压学会(ASH)公布的新靶点治疗试验(TNT)指出SBP和DBP均与心血管事件之间有着J型曲线关系,提示低血压水平有害无益。这些新的循证医学证据肯定了降压治疗中的J型曲线现象。 需要注意的是,从上述研究中可以看出,J型曲线往往发生在特定的人群中,如老年、既往有缺血性心脏病、合并左心室肥厚的高血压患者。Bangalore等对INVEST研究的最新分析结果显示,在高危高血压患者中,血压水平,尤其是DBP水平与全因死亡、致命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以及卒中均呈现J型关系。DBP<82.7mmHg显著增加致命性和非致命性心肌梗死的危险。

动态心电图简介

动态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是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人体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 动态心电图仪 动态心电图技术于1947年由Holter首先应用于监测心脏电活动的研究,所以又称Holter监测心电图仪,目前已成为临床心血管领域中非创伤性检查的重要诊断方法之一。与普通心电图相比,动态心电图于24小时内可连续记录多达10万次左右的心电信号,这样可以提高对非持续性心律失常,尤其是对一过性心律失常及短暂的心肌缺血发作的检出率,因此扩大了心电图临床运用的范围。 动态心电图仪器 动态心电图(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y DCG)于1949年由美国Holter首创,故又称Holter心电图. 国外80年代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国内近几年迅猛发展,其仪器由磁带式记录发展为固态式记录、闪光卡记录,由单导、双导发展为12导联全记录。DCG可连续记录24小时心电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休息、活动、进餐、工作、学习和睡眠等不同情况下的心电图资料,能够发现常规 ECG不易发现的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是临床分析病情.确立诊断.判断疗效重要的客观依据。近半世纪以来,随着动态监护领域的进一步拓展,如动态血压、动态脑电、动态睡眠呼吸监测等技术在医学临床及科研中的广泛应用,现今,Holter的全新诠释应包括:动态心电/动态血压/动态睡眠呼吸等多种参数。

以往诊治的局限或失误提醒人们,无论是预防、治疗疾病,还是判断疾病预后者需要充分证据。但人类疾病往往是继发或同时并存的,如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可引发高血压、肺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高血压可引发冠心病、心衰等,而多数降压药物又会对呼吸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由此可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SAS)、高血压(Hypertension)与心脏病(Heart Disease)之间DCG有着广泛的因果联系。同步多参数Holter可有助于我们准确甄别出原发病灶与继发改变。 由于Holter是个英文名字,不好理解,但是记录仪是背在身上的,很多人就把它形象的称其为“背包”。 动态心电图可确定病人的心悸、头晕、昏厥等症状是否与心律失常有关,如极度心动过缓、心脏停搏、传导阻滞、室性心动过速等,这是目前24小时动态心电图最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情况之一。24小时动态心电图也是监测心肌缺血的标准化方法之一。 动态心电图临床使用 1. 检出隐匿性心律失常:短暂的,特定情况下始出现的心律失常,常规ECG易漏诊,而DCG可以捕捉到短暂的异常心电变化, 了解心律失的起源.持续时间、频率、发生与终止规律,可与临床症状,日常活动同步分析其相互关系。 2.监测快速性心律失常:可进一步了解其发生与终止规律.是否伴有SSS综合征或预激综合征(尤其间歇性)以及其分型。 3. 观察缓慢性心律失常:了解其主要表现形式及有无窦房结功能不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进展

动态心电图(Holter)临床应用进展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虎) 动态心电图仪(Dynamic Electrocardiograph,DCG)又称Holter;是随身佩带的小型心电记录器,可连续24小时以上记录受检者在日常活动过程中的心电信息,然后通过主机回放、分析、诊断,并打印出心电图波形和诊断报告。 动态心电图从1957年发明、60年代初开始临床应用。动态心电图仪由心电记录器和计算机回放系统组成。常规心电图一般仅记录数分钟的心电信号,而动态心电图具有可以在日常活动中连续记录24小时或更长时间的心电信号的特点,因而对一过性心电异常有很高的检出率,现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心电监测技术。 随着现代医学和电子学技术的发展,动态心电图(HoLTER)仪器设备,检查项目新月异,临床应用等也迅速发展了。 一、动态心电图仪器进展

心电记录器:又称为长时间动态心电监测系统。早期主要采用磁带记录技术大多数磁带记录器采用模拟记录方式,,磁带信息存储量大,多数磁带记录器采用模拟记录方式,磁带资料可长期保存,价格较低。缺点是使用时间较久后易出现机械故障。数字式记录器:数字式记录器以能存储数码的数字式存储器作为存储介质,包括超大规模集成存储芯片、微型磁盘、也可以使用数字式盒式磁带。超大规模集成存储芯片主要使用快闪式存储器(Flash memory)。快闪存储芯片可以直接组装在记录器中。也可以组装成一个部件称为快闪存储卡(Flash memory card)。目前内存芯片已由4MB已发展到64 MB,128 MB,256 MB以上。大容量的固态存储器,体积小、无机械性磨损问题,不存在数据压缩间题,可不失真全信息数字化记录,全信息的记录24 小时,48 小时多导联的Holter心电图。记录质量较高。体积微型化,。工作电池由9V积层电池发展到一节5号电池1。5V就可工作。数字化电路广泛应用。使频响、采样率均明显提高,有些仪器采样率达到1000 HZ,可清晰记录出患者的起搏器发放的脉冲信号。以利于对起搏心电图,和起搏器工作状态的分析。 Holter心电图记录导联进展 目前有三通道3导联;三通道正交投影12导联,三通道正交投影18导联;八通道12导联;十二通道同步12导联心电HOLTER。实现十二通道12导联Holter心电图记录。

清晨高血压及处理

清晨高血压及处理 中日友好医院柯元南清晨高血压及其处理分五个内容给大家介绍。第一是血压昼夜变化和心血管事件的关系;第二血压晨峰和清晨高血压;第三血压晨峰增加心血管风险的机制;第四是血压晨峰的分类;第五给大家介绍一下清晨高血压的处理。 心血管病事件发生的时间特点往往是清晨6点到中午是心肌梗死、猝死、缺血性或者出血性卒中的高发的时段。动态血压监测显示,昼夜血压有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在早晨有一个峰值,而在午夜有一个谷值,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大约降低10%到20%,所以是呈杓型。那么心率也有相似的变化,白天的心率高,晚间的心率比较慢。峰值和谷值的异常都可能与心血管病相关。 (PPT4)这个图介绍了从6点到中午12点的时候,上面是缺血性的卒中,下面是心脏的猝死,发生率都是明显的增高的。 那么心肌梗死也是6点到12点的时候升高的,下面是血压的情况,也是6点到10点、11点的时候是一天中最高的血压。所以心血管病事件和血压的升高有一定的关系。 变化的原因。一个原因是由于它长期生物进化形成。因为我们人是夜间的休息,代谢较低,不需要过高的血压和心率,而一旦觉醒,则要求较高的血压和心率,以应对周围的环境。这是长期生物进化、人的进化,习惯引起的血压昼夜变化的周期性与血压和心率昼夜周期变化相对应,人体的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有张力,以及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也有相应的变化。 (PPT7)这个图是血浆的去甲肾上腺素这一天里面随时间的关系,你看这个中间比较低的是睡眠时间,它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是低的,这是成年的健康的男性。他睡眠时间是低的,而早晨醒了以后,6、7点钟醒了以后,马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就增高,白天一直是持续较高的。 (PPT8)这是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醛固酮的水平。黑的是血浆肾素活性和血浆醛固酮水平早晨的时候也是高的,相应的变化。 血压昼夜变化的类型,我们根据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分成杓型,杓型的定义,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10%到20%,杓型血压属于正常的血压变化。非杓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不到10%,就是晚上血压下降的幅度不够。反杓型,夜间血压较日间高压升高,常见于那些继发性高血压或者合并有靶器官损害的,或者是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晚间血压比白天血压还要高。超杓型,夜间血压较日间血压降低大于20%以上,夜间血压降低比正常的更多。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标准

动态心电图是将患者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3通道或多导联记录器连续24h,有的可48h或更长时间记录,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动态心电图则可对日常活动中心脏增加负荷时的心肌供血状况、心肌细胞缺氧后的状况以及夜间深睡时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状态的心律状况进行检测。它不仅是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也可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尤其是它可捕捉复杂疑难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2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围 ①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患者加以评估。②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头晕、黑蒙现象以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③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④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定位分析。⑤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定。⑥评定窦房结功能,并可对心脏的变时性功能作初步评估。⑦评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⑧评定ICD和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以及起搏器的参数和特殊功能对该患者适宜与否。⑨检测长QT综合征、心肌病等患者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瑏瑠可进行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pTe间期、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DC(心率减 速力)、DR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检测分析,并可根据这些无创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 3基本技术指标 动态心电图系统是由记录系统、回放分析系统和打印机3部分组成。专业人员应该对记录器影响心电图波形质量的关键指标大概了解,即频率响 应、采样率和分辨率。 3.1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电子学领域中用来衡量线形电子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频响围是0.5~60Hz,低频下限频率过高时,可使动态心电图波形的ST段产生失真;如高频的上限不够高时,动态心电图的影响表现为Q波、R波和S波的波幅变低,形状变得圆滑,R波的切迹和δ波可能消失。 3.2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是指记录器每秒钟采集心电信号电压的点数。采样频率越高,心电图波形的失真就越小,所采集的数据就会更加精确地描述连续的心电图波形。当采样频率过低时,Q波、R波、S波的波幅都会减小,波形呈阶梯状,心电图将会丢失部分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应用适当的采样频率是必要的。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采样率为128、256、512Hz,但对频响上限达100Hz的系统来说,合适的采样频率应达到,而对于有起搏信号通道的记录器,其采样频率的要求更高。 3.3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运算采样数据并进行模-数转换采集信号的能力,用数码的二进制位数表示,最小分辨率为8bit。分辨率32bit时方可达到计算机运算水平。分辨率可决定QRS复合波振幅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器的频率响应、采样频率和分辨率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如果采用较低的分辨率,则会使QRS复合波振幅精确性减低;如果追求太高的采样频率,则会使记录的数据成倍增加,为数据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

动态心电图临床应用规范

————————————————————————————————作者:————————————————————————————————日期:

动态心电图是将患者昼夜日常活动状态下的心脏电活动,用3通道或多导联记录器连续24h,有的可48h或更长时间记录,在专业技术人员干预下经计算机分析处理,并打印出图文分析报告和各类明细数据。动态心电图则可对日常活动中心脏增加负荷时的心肌供血状况、心肌细胞缺氧后的状况以及夜间深睡时自主神经调节失衡状态的心律状况进行检测。它不仅是心律失常、无症状心肌缺血首选的无创性检查方法,而且也可用于药物疗效的评价和起搏器功能的评定。尤其是它可捕捉复杂疑难心电图,是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无可替代的重要手段。 2 动态心电图的临床应用范围 ①对间歇性或阵发性的症状进行检测,并对患者有症状时相关的心律失常进行诊断以及对运动时胸痛患者加以评估。②对不明原因的晕厥、先兆晕厥头晕、黑蒙现象以及发作性心律失常的患者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对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危险性评估。③协助鉴别冠心病心绞痛的类型,如:变异型心绞痛、劳力型心绞痛、卧位性心绞痛,尤其是无症状性心绞痛。④对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进行心肌缺血的定性定量及相对定位分析。⑤对心肌梗死或其他心脏病患者的评估以及生活能力的评定。⑥评定窦房结功能,并可对心脏的变时性功能作初步评估。⑦评定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药物的疗效。⑧评定ICD和起搏器的起搏与感知功能以及起搏器的参数和特殊功能对该患者适宜与否。⑨检测长Q T综合征、心肌病等患者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瑏瑠可进行心率变异性、心室晚电位、TpTe间期、T波电交替、窦性心率震荡、DC(心率减 速力)、DR以及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检测分析,并可根据这些无创的高危预测指标为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和风险评估,以便给予有效的干预性治疗。 3 基本技术指标 动态心电图系统是由记录系统、回放分析系统和打印机3部分组成。专业人员应该对记录器影响心电图波形质量的关键指标大概了解,即频率响 应、采样率和分辨率。 3.1频率响应频率响应是电子学领域中用来衡量线形电子学系统性能的主要指标。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频响范围是0.5~60Hz,低频下限频率过高时,可使动态心电图波形的ST段产生失真;如高频的上限不够高时,动态心电图的影响表现为Q波、R波和S波的波幅变低,形状变得圆滑,R波的切迹和δ波可 能消失。 3.2采样频率 采样频率是指记录器每秒钟采集心电信号电压的点数。采样频率越高,心电图波形的失真就越小,所采集的数据就会更加精确地描述连续的心电图波形。当采样频率过低时,Q波、R波、S波的波幅都会减小,波形呈阶梯状,心电图将会丢失部分有意义的信息。因此应用适当的采样频率是必要的。目前多数记录器的采样率为128、256、512Hz,但对频响上限达100Hz的系统来说,合适的采样频率应达到,而对于有起搏信号通道的记录器,其采样频率的要求更高。 3.3 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运算采样数据并进行模-数转换采集信号的能力,用数码的二进制位数表示,最小分辨率为8bit。分辨率32bit时方可达到计算机运算水平。分辨率可决定QRS复合波振幅测量的准确性。记录器的频率响应、采样频率和分辨率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统一,如果采用较低的分辨率,则会使QRS复合波振幅精确性减低;如果追求太高的采样频率,则会使记录的数据成倍增加,为数据的下载和存储带来较大的负担,并影响分析效率。

2021年执业药师继续教育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异及在血压管理中的位置答案

执业药师继续教诲 清晨高血压与血压晨峰差别及在血压管理中位置答案 返回上一级 单选题(共10题,每题10分) 1 . 清晨血压增高影响因素涉及() ? A.糖尿病 ? B.代谢综合征 ? C.精神焦急 ? D.以上均是 我答案:D 参照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 2 . 清晨血压治疗方案选取应遵循四项原则说法不对的是() ? A.使用半衰期24小时及以上、真正长效、每日服药1次就能控制24小时血压药物,避免因治疗方案选取不当导致医源性清晨血压控制不佳; ? B.使用安全可长期坚持使用并能控制每一种24小时血压药物,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C.对于单纯清晨高血压患者,不可调节服药时间; ? D.使专心脑获益临床实验证据充分,并可真正减少长期心脑血管事件药物,减少心脑血管事件,改进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 我答案:C 参照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3 . 下列关于清晨诊室血压说法错误是() ? A.也许存在白大衣性高血压及隐匿性高血压 ? B.不能及时理解病情变化、调节治疗方案

? C.应服药后测量血压 ? D.测量诊室血压无法作为长期监测评估清晨血压办法 我答案:C 参照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4 . 关于血压晨峰和清晨血压区别说法错误是() ? A.血压晨峰定义不统一 ? B.血压晨峰正常值不拟定 ? C.血压晨峰除了能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还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 ? D.清晨血压可通过家庭血压测量、24小时动态血压、诊室血压测量实现,操作以便,实践性更强我答案:C 参照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 5 . 关于人类普通状况下24小时血压变化,下列说法对的是() ? A.在24h内,血压变异限度最大时间段是在傍晚 ? B.在24h内,血压变异限度最大时间段是在清晨 ? C.在24h内,血压变异限度最大时间段是在中午 ? D.以上均不是 我答案:B 参照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 6 . 关于晨峰血压在血压管理中位置,说法不对的是() ? A.血压晨峰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密切有关 ? B.难以广泛用于临床实践 ? C.血压晨峰定义明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