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文化底蕴显文采

第三节    文化底蕴显文采
第三节    文化底蕴显文采

第三节文化底蕴显文采

【技法点拨】

文化底蕴”,就是指考生在文章中透过一般的叙事写景,谈古论今,能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地区、行业等的某种历史文化传统、氛围、特征、风格,显示出考生的文化积淀、学识素养等等。

一、巧用文化意象,彰显文化底蕴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很多物象在经过历史的积淀之后,都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是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如一提到“月”,月夜思妇、月下羁旅的意象便闯入我们大脑,月亮就成了愁思的代名词,它承载了诸如“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的借月思乡之情,“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的悲愁之情,“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蕴含时空永恒之感慨。

如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富有文化内涵的意象,就会使文章呈现出丰厚的文化底蕴,从而征服读者。例如:

清减了绣花鞋、罥烟眉的精致与秀气,香消了胭脂粉的古典淡雅,消抹了水墨粉彩的古香古色,时尚以其绚烂的姿态,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时尚充盈着新鲜与活力,以其简单、舒适、新颖的特点驱除了迂腐与沉寂。(王鑫《时尚与经典》)

这段文字就选取了“绣花鞋”“罥烟眉”“胭脂粉”等富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时尚与经典的区别,使文章显得文化味十足。

二、妙用诗词名句,彰显文化底蕴

文化底蕴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在文章中巧妙运用诗词名句。运用诗词名句可分为直接引用和化用。直接引用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模式,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准确无误。例如:

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席慕蓉说:“生命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我们都是过河的人。”因此,人生免不了在风平浪静中伴着波涛汹涌。但我们只要能怀瑾握瑜,从挫折的阴影中走出,就一定会站成一道美丽的风景。(山东高考满分作文《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

作者巧妙地引用当代著名作家席慕蓉富有哲理的名言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地印证了“美丽,从光与影中绽放”的主旨,意味深长。

化用就是灵活地化用诗句,使它与自己的语言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更好地为文章中心服务。它比直接引用更能见出驾驭语言的能力。例如:

阴者如小桥流水,阳者如大漠孤烟;阴者如杨柳岸,晓风残月,阳者如长江边,惊涛拍岸;阴者如料峭春风,一蓑烟雨,阳者如风吹走石,三山半落;阴者如懒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阳者如会挽雕弓,西北射天狼;阴者如倚门回首嗅青梅,阳者如壮志饮血餐胡虏;阴者如凄凄风雨、舞殿冷袖,阳者如融融春光,歌台暖响;阴者如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水清而月昏,阳者如五更鼓角,三峡星河,声壮而影摇。(钟新程《阴与阳》)

作者以古诗词所描绘的不同自然景观入手,化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阐明了阴与阳的不同特点。而对古诗词的运用不是直接把诗词的原句拿来用,而是根据句式的需求,对诗句进行恰当的化用,不着痕迹地与自己的语言融为一体,确实需要丰富的文化积淀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三、借用历史名人,彰显文化底蕴

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很多文化名人本身就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文化载体,把他们身上所蕴含的文化因子运用的作文中去,可以彰显出厚重的文化底蕴。

比如我们要用有关陶渊明的“文化因子”来作文,就可以将这些文化因子作为写作素材,点缀在语言之中,这样我们的文章就会呈现出一种厚重的文化感。

【精彩片段一】

南山隐士——陶渊明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他,“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在充满是非的官场,他迷茫,他辨别不了前进的方向,终于有一天,他明白了,自己是“羁鸟恋旧林,池鱼死故渊”,于是在“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后,他回到了南山,在东篱之下,与菊为伴,保留了“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志气,让菊香来熏陶自己受污已久的心灵,让自己更清楚的辨别是非,最后成就了一代南山隐士之名,得到了快乐的人生。

菊香中的明辨是非,成就了陶潜的快乐。

——《美酒?南山?明月》

【精彩片段二】

是那个“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隐士,是那个“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的雅人,是那个“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农夫,对!是他,是这享誉文坛百千年的五柳先生——陶渊明。他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挂印归田园。他忘却了官场的失意,忘却了三次出仕的痛苦,却记住了世人的愿望,写出了心中的圣地——桃花源。

——《那阵风吹过》

【亮点赏析】这两段文字在行文上,都很好的利用了陶渊明这一历史名人的相关信息,特别是巧妙的运用了与陶渊明相关的文化因子——南山隐士、东篱、不为五斗米折腰、菊香、隐士、五柳先生、三次出仕、桃花源,并且大量引用了陶渊明写作的诗句,作为写作的素材,作者借陶渊明这一个历史名人身上具备的文化因子,写出了自己的观点与见解,为文章的中心服务,显示出很强的文化底蕴,因为能谈论名人是一种学识丰厚的表现,能谈出自己的观点,那是文化积淀的体现,是具有厚实底蕴的外化。

【佳作展示】

阴与阳

钟新程

阴阳之辨,古来共谈。阴者冷,阳者热;阴者柔,阳者刚;阴者灵动,阳者威武;阴者虚无缥缈,若即若离,阳者岿然不动,不怒自威……

阴者如小桥流水,阳者如大漠孤烟;阴者如杨柳岸,晓风残月,阳者如长江边,惊涛拍岸;阴者如料峭春风,一蓑烟雨,阳者如风吹走石,三山半落;阴者如懒画蛾眉,弄妆梳洗迟,阳者如会挽雕弓,西北射天狼;阴者如倚门回首嗅青梅,阳者如壮志饮血餐胡虏;阴者如凄凄风雨、舞殿冷袖,阳者如融融春光,歌台暖响;阴者如疏影横斜,暗香浮动,水清而月昏,阳者如五更鼓角,三峡星河,声壮而影摇。

阴与阳,本就是自然界中两个最基本的元素。二者的秉性也是迥乎不同,甚至看似针尖麦芒,势不两立。其实,阴与阳本是调和互存的。分属阴阳阵营的元素,只要调和得当,就能创造出一种令人沉醉的美。巍峨的高山直上摩天,却难免死气沉沉,这时,它就需要一

条蜿蜒清洌的溪水环山而下,给高山带来生机与活力,才有了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的魅力。试想,一块死气沉沉的土石之山,怎会有如此地号召力,引得山水诗人不吝笔墨,大加赞赏?“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终南山山与水、与云的调和不是最好的佐证吗?

阴与阳,不只存在于书卷诗文,更蕴含在千古无数英雄人物心灵里、行动里。阴,是隐忍,是待时,是韬光养晦,是欲置敌于死地前的平静。阴,是勾践朝夕舔食的苦胆,是老子嘴里仅余的舌头,是韩信不得已屈下的膝盖,是刘备一次次对曹操的陪笑。而阳,是进取,是坚毅,是勇往直前,是奋斗到最后一刻的不屈。阳,是秦王扫六合的军令,是汉武帝北击匈奴的诏书,是杨家将精忠报国的长枪,是苏武手中节毛尽脱的汉节。阴与阳,并驾齐驱将中华五壬年历史点染得璀璨,耀眼。

而作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只顾阴阳中的一方,就像只要手与脚中的一方一样愚蠢。只知阴而不知阳,则优柔,畏葸,阴暗,狭隘;只知阳而不知阴,则冒进,武断,鲁莽,幼稚。只有阴阳相调,阴阳相济,才能兼得其善而避其害。

阴为阳合,阳为阴始,阴阳之间相互调和才能滋养万物。而在为人处世中,要根据现实变化积极调和,才能完善身心,有所广益。

【点评】

“阴与阳”是一个抽象的哲学命题,想要写好非常困难。作者却能把抽象的哲学命题阐释得具体、形象、生动,这主要得益于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的王国里,作者以阴阳二字视之,这就于纷繁的材料中拨开云雾,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不仅如此,作者从诗文又谈到做人,“阴,是隐忍,是待时,是韬光养晦”,“阳,是进取,是坚毅,是勇往直前”,把一个个历史人物置于笔端,充分显示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文学素养。

【跟踪训练】

1、仿照下面文字中的画线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

现如今,“个性”早已成为新新人类的宣言。“你真有个性”成为一种语言的时尚。其实,个性不是奇装异服,不是夸夸其谈。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个性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那忠贞爱国的殷切与无望;;

。当个性化为一种精神,一份力量,当个性成为一种气质、一种风度时,你能不快乐地接受并享有吗?

答案示例:

个性就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那蔑视权贵的不羁与洒脱;个性就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那蹈死不顾的英勇与豪迈。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大自然是一部博大精深的教科书,她可以启发人们去思索生活,去寻求生命的意义。高山教人以刚强,溪流教人以欢快;菊花教人以高洁,绿茵教人以质朴;大海教人以胸怀豁达,森林教人以庄重沉静。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请你结合自己的思想经历,以“大自然的启迪”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颇具特色的话题作文试题。考生写作此文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根据作文材料的行文特色,特别是写作要求,要写好这篇作文,最好选用托物言志的散文体裁;第二,认真审读作文材料,仔细揣摩写作要求,从作文审题方面,切实把握好“从大自然中得

到的人生启迪”的话题导向,并以此作为立意的基点。

【例文】

沙洲的芦苇

叶晓菲

我爱芦苇,我爱沙洲之上初春的芦苇——苇芽尖尖,光泽莹莹,贮满了生命的淡泊和淳朴。春日伊始,乍暖还寒时候,沙洲的芦苇已悄悄地伸展开它的根须,汲取着泥土中些许的营养,生机萌动,破冰拔节,茁壮生长。虽然它清醒地知道,这里没有温室,没有肥料,没有农人勤恳的呵护,没有梨园歌手柔情万种的歌咏和赞叹,但它们只要有湛湛的蓝天,朵朵的白云,便觉知足,便觉愉悦而惬意。有了这些,它们就可以在第一缕阳光溜进眼眸的时候,开始平凡而诗意的生活,演绎朴素而淡泊的生命乐章。

我爱芦苇,我爱沙洲之上秋日的芦苇——“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披霜的芦苇最可诠释不屈的坚韧和刚强。秋风瑟瑟,百花凋零,而芦花却开得圣洁而潇洒;严霜袭来,百草枯萎,而沙洲的芦苇却仍然凛然挺立,不屈不挠。君可知,在历史的时空中,沙洲的芦苇曾被三国争雄的烽火烧得满目疮痍,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来年“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时候,沙洲的芦苇又是葱葱绿绿,风采无限;君可知,在汗青的记忆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荆轲为燕国铲除暴秦踏上了千古不归路,而沙洲上的芦苇则伴着萧瑟秋风,伴着高渐离的击筑声,沙沙作响,为荆轲壮行;君可知,在抗战的史册中,日寇的铁蹄曾肆意地践踏北国白洋淀沙洲的芦苇,然而一片芦苇倒下了,千千万万丛芦苇顽强地聚在一起,霹雳一闪,无边的火海把日寇的残暴和淫威烧成了灰烬。

我爱芦苇,我爱春夏之际沙洲上的芦苇——苇叶飘举,苇秆婷婷。此时此刻,沙洲的芦苇最能给人“和睦和谐,与人为善”的微妙启迪。你看,河流涨了,湖泊满了,一片片沙洲次第隐没,芦苇便怡然自得地融进河湖港汊的大家庭。红鱼在芦苇中穿梭,青蛙在芦苇的脚跟鸣唱,调皮的蜻蜓一只只、一群群在苇叶之间、芦花之上盘旋嬉戏,而芦苇则像极了敦厚的兄长,它不恼不怒,一株株、一丛丛,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为大家庭搭建起凉棚,任风雨敲击摧残亦无怨无悔。

举目芸芸众生,放眼山山水水,我要说,我爱芦苇,我爱在水一方的沙洲的芦苇。

这一片芦苇,青翠欲滴,郁郁葱葱,深深地扎根于沙洲之上,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摇曳着尘世的沧桑,滴溅着生命的启迪,教我心境淡泊,教我朴质刚强,教我与人为善,教我每天笑迎那一轮温馨的朝阳……

我爱在水一方的沙洲的芦苇!

【点评】本文作者审题准确,描写极富文采,字里行间激情洋溢。作者借沙洲芦苇,体悟出“淡泊淳朴”“坚韧刚强”“和谐处世”的人生哲理,层次清晰,逻辑严密。“红鱼在芦苇中穿梭,青蛙在芦苇的脚跟鸣唱,调皮的蜻蜓一只只、一群群在苇叶之间、芦花之上盘旋嬉戏,而芦苇则像极了敦厚的兄长,它不恼不怒,一株株、一丛丛,你挨着我,我挨着你,为大家庭搭建起凉棚,任风雨敲击摧残亦无怨无悔”这段行文,颇有诗情画意,艺术而形象地体现了主旨情感,令人频频击节称叹。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总结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总结 三(3)李金林 潜移默化的教育氛围。每个同学在严格要求自己的同时还积极监督别伟大的中华民族被称为礼仪之邦!为了把文明礼仪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受到教育,进而养成良好习惯,为了让同学们在平时自己的语言中时刻注意说好文明用语。之前我充分利用班队会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小学生礼仪读本》。结合平时的生活实际总结、归纳常用的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以互动问答、情境表演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 背诵童谣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我充分利用这种形式把学生平时应说的礼貌用语,应做的礼仪行为创编成各种朗朗上口的童谣,组织学生进行背诵。不仅教师编写童谣,我们还鼓励学生自己编写,并且选择优秀的童谣在全校进行推广,让全校同学都来学习、背诵。同学们不再背诵枯燥的制度、要求,而是简单、上口的歌曲和童谣,就像合唱自己喜爱的歌曲一样。文明礼仪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了使学生真正记住自己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我校首先对全体教职工提出了以自己的行为教育带动学生的要求。平日里教师之间见面相互礼貌问好,相互帮助;不再校园内乱扔一点废弃物,见到地面上有一点杂物主动弯腰捡起来……所有的这一切都让同学们从老师的行为中受到深刻教育。在老师们的带动下,同学们的主人意识、团结意识、乐于助人的精神……更加强烈了。校园的环境面貌变化了,集体的财产被损坏的减少了。许多同学都向老师们一样,用自己的行动维护学校的干净整洁。在校园中良好的文明礼仪风气的形成过程中,榜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为了促进活动开展,我们个班每个月都要评选出文明礼仪之星。同时,为了促进班级管理,我每周都要对文明礼仪行为进行专项评比、小干部们对各中队的文明礼仪情况进行检查、评比。班级最好的小组获得文明礼仪之星小组称号。这两项评比充分体验到文明礼仪不仅给他人带来美德感受同时让自己和集体感受到了荣誉和骄傲。同学们讲礼仪的风气愈来愈浓烈。总之,文明礼仪系列教育活动的开展改变了校园的风气和面貌,同学们不仅把文明礼仪体现在简单的口号上更是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者、实践者、示范者。我们用自己的小手拉起了社会的大手,共同创造张集小学文明礼仪新风尚。

XXX单位文明风尚传播方案

XXXXX关于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的实施方案 为夯实文明建设基础,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干部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XXXXXXX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和谐企业活动为载体,全面提升干部职工整体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水务企业服务职能,促进集团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XXXXX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组长: 成员: 三、活动内容 1、在本厂走廊、大厅等显要位置悬挂引人崇德修身、向善向上的文明风尚宣传语,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和道德文化底蕴。 2、加入集团公司文明风尚传播QQ群,成立本厂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开展网上和手机文明的风尚传播,积极配合中国文明网开展重大网上宣传活动,努力搭建文明风尚传播网络平台。 3、制定员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引导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具体内容为: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单位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2)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或传送有损国格、人格的信息;禁止在网络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不得发表任何诋毁国家、政府、党的言论,不得发表任何有碍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言论。

(3)不得擅自复制和使用网络上未公开和未授权的文件;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传播或拷贝享有版权的软件,或销售免费共享的软件。网络上所有资源的使用应遵循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利用网络盗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4)不得使用软件的或硬件的方法窃取他人口令,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阅读他人文件或电子邮件,滥用网络资源。不得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禁止破坏数据、破坏网络资源,或其它恶作剧行为。 (5)不在网络上接收和散布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不得浏览色情、暴力、反动站点。 (6)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诽谤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信息。 (7)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8)有违反上述规则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将视情节给予严肃处理。 四、活动要求 1、各班组要经常性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做到活动主题明确、有记录,每次开展活动后上报活动总结。 2、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每月发送文明信息,并载图汇总统计上报至宣传文化部。

优美对偶句大全

有关对偶句的特点 在文章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对偶句,那么对偶句的特点是什么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对偶句的特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偶的特点: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 2018-07-02 常用的对偶句 对偶句是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时要注意格式统一。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常用的对偶句”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1.名扬四海,声震八方2.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 2018-05-31 什么叫对偶句 对偶句是一种修辞手法,那么什么叫对偶句?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什么叫对偶句”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偶句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 2018-05-10 关于对偶句的作用 对偶句是一种修辞手法,在许多的文章中都可以看到。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偶句的作用”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偶从形式上可分为两种。1、严式对偶:要 2018-04-18 关于对偶句的特点 我们经常运动的对偶句,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偶句的特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 2018-04-09 优美的对偶句精选 下面是作文网对偶句栏目为你准备的一篇《优美的对偶句精选》,更多对偶句就上作文网。 1.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2.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3.心胸阔/天地宽 4.棋逢敌手

/将遇良才 2017-01-11 对偶句摘抄大全 下面是作文网对偶句栏目为您准备的一篇《对偶句摘抄大全》,更多对偶句就上作文网。对偶句大全优美对偶句小学生常用对偶句大全对偶句的作用优美对偶句大全什么是对偶句对偶句的特点 2016-11-21 精选对偶句大全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百学须先立志。(朱熹)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笔落惊 2017-02-22 对偶句:言必信 出国留学作文网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以下对偶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想了解更多的写作技巧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作文栏目。言必信行必果名扬四海声震八方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游子魂 2017-07-07 对偶句特点 对偶句是我们经常会用到的写作手法,那么它有什么特点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偶句特点”欢迎阅读,仅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对偶的特点】: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 2018-03-27 查看更多对偶句>>

我国改革开放-40-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我国改革开放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 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 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 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 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 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年年均经济增速高达9.7%,比世界年均增速快 6.8个百分点,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跃居世界第 一,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17年的8788美元,已进入中高收入国家之列。

从经济结构看,近40年来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下降了近16.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下降了约7.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 占比则上升了23.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城镇化率由 1978年的17.9%上升至2017年的58.5%,增幅之大在世界上绝无仅有。 从财政情况看,由于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近40年来我国多数年份财政收支处于赤字状态,2016年虽略高于3%的警戒线,但仍处于可控范围。截至2017年末,公共部门债务占GDP比重为36.2%,低于世界主要国家,且已连续两年下降。 从金融市场看,我国金融业占GDP的比重由1978年的2.1%上升至2017年的8.0%,已成长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银行业信贷发放量占GDP比重超过200%,高于高收入国家水平。 从基础设施来看,人均电力消费从1978年的247千瓦时增

文明风尚活动总结

吐鲁番市第二中学2012年 关于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 为全面推进我校德育实践活动深入开展,充分展示我校学生的文明风采,我校开展了文明风尚传播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积极组织动员 为配合这项活动的开展,学校专门成立了由学校主管领导、德育处组成领导小组。并召开动员大会,倡导在校园内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积极组织动员全校师生参与其中。 二、德育载体,抓出育人实效 这次活动的内容是直接和学校的文化课、德育课教学和德育活动结合在一起,学生和老师参与的积极性很高。本次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是个很好的载体,强化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力度。 为了这次活动取得好的效果,学校除团委发文号召外,我们还指定了专门教师和学生会、班主任联合开展主题班会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吸引学生参与。在此次活动中,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关注,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学生代表,让更多的学生开始了解自己、正视自己、相信自己。学生的职业理想、职业观、人生观正发生着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次活动,也再次丰富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增强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时代感,使学生的精神风貌焕然一新。为每名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使学生从中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份感受,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习惯,学会一种本领,实现一次成功,感受一份愉悦。不少学生反映:“通过这些活动,使我们觉得生活有了目标,有了理想和追求,不再生活在茫然中了,以后,我们会好好做人做事。”可见,这次活动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共同协作,师生相互提高

这次文明风尚传播活动也使同学们获得了自信,有了生活的目标。学生总是认为自己什么事情都做不好,通过参加活动,使他们自己感到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努力,能够做事,做成事,做好事。老师们也感到:虽然我们学生的底子薄,但他们一努力,进步会很大。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使同学们业余生活更加充实。反映:“坚持这样的活动,会让我们学的更多更好更快乐。” 总之,通过这次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我们深深体会到:对学生的教育,应多在活动中放手让其自己主动的探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体验到职业规范和从事职业活动的责任感。此次活动既强化德育工作开展的方向性,也促进了学校德育教育的深入,最重要的是让我们的学生从中体会和认识到了当一名文明人和为社会做奉献的快乐与崇高! 吐鲁番市第二中学 2012年10月

20XX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20XX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下面是小编分享的20XX 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希望大家会喜欢!【20XX 年单位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1】 为夯实我局文明建设工作基础,传播文明风尚,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结合工作实际,制定xxxx年度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开展践行文明风尚活动,全面、快速、持续提升全局干部职工文明素质,扎实推进文明建设,为平潭地税事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组织领导 为更好地做好此项工作,我局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郑建新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阎红岩同志担任,成员为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和局属各单位负责人。 局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开展。办公室主任由局机关党办主任徐榕华同志担任,局党办人员为办公室成员。 三、主要任务及分工

(一)从x月起至年底,逐步更新局办公楼及周边宣传栏、宣传牌和宣传标语,在机关显要位置悬挂文明风尚宣传标语,宣传展板,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具体实施由党办和办公室负责,各科室配合。 (二)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小组,小组成员在中央文明网等国家级网站、福建省文明网等省级网站和平潭综合实验区文明网等市级网站注册博客账号,积极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每周在各级网站上发表不少于两条文明风尚博文、评论或报道等;在局网站开设文明风尚传播版块,倡导文明风尚,各科室每月投稿一篇,信息中心负责网站维护更新,党办负责文稿和图片编辑。 (三)开展文明风尚传播宣传语征集活动和文明风尚传播我先拍活动,征集优秀的文明风尚宣传语和优秀的文明行为摄影作品及曝光不文明行为摄影作品。具体实施由党办牵头负责,各科室配合。 (四)制定下发《平潭综合实验区地方税务局干部职工文明上网规范》,各科室要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并遵照执行。人事科、监察室负责监督检查。 (五)对各科室和个人参与文明风尚传播活动进行年度考核表彰,对表现突出的科室和个人、优秀博文和评论文章,进行宣传表彰。具体实施由党办牵头负责,各科室配合。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总结

胶莱小学“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抓住创建市级文明单位的有利契机,围绕普及文明风尚、规范公共秩序、提高服务水平、争创一流业绩,紧扣“讲文明、树新风”这个主题,扎实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着力提高职工干部文明素质,全力营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二、主要做法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我校充分认识到开展“迎接十八大,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作为加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切实摆上重要日程,认真安排部署。成立了以杨江校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使得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加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我校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为切入点,努力培育形成崇德向善、谦恭有礼、勤俭节约的社会新风尚,广泛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师生文明意识。

1、大力进行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利用广播、班会等进行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活动。号召学生人人参与到以“懂礼仪、讲卫生、守纪律、护环境、保平安”的活动中来。呼吁全体学生: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仪的好学生。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学放学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教室,不乱涂乱划;爱护门窗,不猛推猛撞;爱护桌椅,保持无脚印刀痕;爱护电器,不乱开乱关;爱护公共财物,保持无污无损……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让文明礼仪之风吹满校园。 2、我校组织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主要从养成教育入手,组织学习了《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开展了“我拣一片纸、清洁我校园”,“比一比、赛一赛”等活动,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那些事该做、哪些事不该做。 3、充分挖掘学校与课堂的教育主导作用,并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守则》、《规范》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崇尚礼仪、争做文明使者的良好风气,把文明礼仪宣传教育活动转变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4、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与行为规范教育以及学校的其它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我校以“讲文明树新风为主题活动,重点开展了“懂礼仪、讲卫生、守纪律、护环境、保平安”的一系列活动。 (二)精心组织,狠抓落实。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 方案

开展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为大力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学校管理人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实现全校教职工的全面发展,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我校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以加强职业道德和创建环境为重点,以营造良好“校风学风教风”为目标,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和谐校园活动为载体,大力加强中心思想作风建设,全面提升教职工整体文明素质,充分发挥教书育人职能,促进我校持续健康发展。为构建和谐校园、绿色校园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学校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各班班主任 领导组下设传播文明风尚工作组,负责传播文明风尚工作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由任组长,任副组长,组员由各班班主任及文明监督岗的学生组成。 三、活动内容 1.在学校门口悬挂文明风尚宣传语,营造浓厚的文明风尚传播氛围和道德文化底蕴。 2.学校通过教师会、家长会,向各位家长及教师宣传社会及学校文明风尚,全面提高学校教师及家长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教师通过班会、队会,向学生宣传社会及学校文明风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及文明意识。 3.通过文明监督岗的同学,对全校学生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和提醒,促进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 4.学校通过校讯通,定时向家长发送一些关于社会风尚及文明的温馨提示,提醒家长以及教育好自己的孩子,文明出行、文明办事。 5.制定教职工文明上网规范要求,引导教职工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具体内容为: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执行单位计算

浅论改革开放之利弊(正文)

浅论改革开放之利弊 摘要: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改革开放对中国是利是弊,如何去评判?用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辩证的去看待这些问题,就可以很好的解决对改革开放利弊评判的问题。本文借助所学的自然辩证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地分析了改革开放对我国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改革开放;两面性;矛盾的主要方面 1引言 改革开放过去三十多年了,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尤为突出的是经济的发展,从78年的贫困落后到今天强大的经济实力,中华民族已开始崛起在世界的东方。这些经济成就值得每个中国人为之欢欣鼓舞,但在中国经济腾飞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饱受诟病。环境污染,腐败滋生,外来不良思想的入侵,贫富差距加大……如何正确评判改革开放的成果,这要求我们使用自然辩证法归根溯源,客观地去看待它。 2改革开放的成就与弊端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改革开放也是如此,在三十多年的改革进程中,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负面影响。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不能去忽视的,必须认清其成就和弊端。 2.1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已过去三十五年了,其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言而喻的,这要归功于国家的有力政策和科技的发展。试想三十多年前的中国是什么样子。想想文化大革命刚刚结束时中国是何等的衰败,持续十年的经济倒退让中国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但改革开放后,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政策,由封闭半封闭的社会主义社会,变为高度开放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也由公有制的计划经济体制转换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于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国内外的观察者都很少有分歧,就是中国持续三十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逐渐使中国从一个人均GDP只有199美元贫困的低收入国家,走进了人均GDP 5432美元(国家统计局2011年数据),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更加重要的是这种经济的增长惠及我们每一个人,改善了几乎所有人的生活和福利水平,迄今为止,中国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过程中的停滞陷井或在经济增长期所出现的那种社会两极化的大规模对抗和动荡。占人口主体的中国农民,被免除了几千年以来的农业税,农业的机械化和专业程度逐渐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总结

( 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47758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总结 A summary of the activities of speaking civilization and building a

讲文明树新风活动总结 2010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周年,同时也是市迎接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的一年,区按照市文明办工作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庆祝新中国成立x周年的有利契机,以“迎国庆讲文明树新风”活动为载体,围绕提升市民文明素养、优化城区环境、扎实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工作,着力提高城市文明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营造热烈喜庆、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 一、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根本,提高市民文明素质。 1、开展市民公共文明道德实践活动。以增强诚信意识、责任意识为重点,以解决道德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确定7月14日为全区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集中宣讲日,组织全区各单位开展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我支持、我参与、我奉献”宣讲活动,学习宣传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相关知识。在全区各街道、社区,开展“我文明、你文明、家乡更文明”学礼仪、讲文明宣传学习活动,以及宣传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根本,利用在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文明礼仪课程等形式,激发社区居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树立了注重礼仪、热情友善、文明礼貌的良好风尚,进一步把文明礼仪宣传普及活动推向高潮。

“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 为夯实文明建设基础,传播文明风尚,弘扬文明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全县干群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文明素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报社文明风尚传播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开展践行文明风尚、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活动为载体,提升全县干群整体文明素质,充分发挥媒体优势职能,促进我县持续健康发展。二、组织机构 为做好此项工作,成立文明风尚传播领导小组。总编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成员由各不是负责人,志愿者服务队全体成员组成。三、活动内容 发挥《金湖快报》优势,开设专栏、专版,积极传播文明风尚。 1.在头版头条位置开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陆续刊登精细策划的《文明荷都竞芳菲》、《凝聚道德力量构筑道德高地》、《为群众撑起公正保护伞》等5篇精心策划的系列报道稿件稿件。在一版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主题词24个字,努力实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大力发掘和宣传诚信人物、诚信企业、诚信群体,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在二版头条位置开设“创建省级文明城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栏,陆续刊登“金湖好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

3.刊发言论,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监督作用,对失信败德行为进行批评揭露,形成震撼效应。 4.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曝光。结合旅游黄金时节,刊发各类稿件28篇,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市民文明旅游;对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及时曝光。 5.牢牢把握公益广告宣传主题,建立公益广告刊登工作的工作机制,制定详细的公益广告宣传方案和计划安排。在四版按照计划刊登公益广告,积极引导市民讲文明树新风,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重点刊登面向未成年人的公益广告,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6.多种形式宣传我县及各镇、各部门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性主题活动,普及优秀文化传统,并形成制度,实现优秀文化传统宣传工作常态化。 (本范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偶句大全精选106句

對偶句大全精選106句 發表時間:2011-11-30 19:23:07 [查看原文] 1.久旱逢甘雨/他鄉遇故知 2.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是我師 3.心胸闊/天地寬 4.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5.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6.黑髮不知勤學習/白髮方悔讀書遲 7.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 8.登高極目/覽水送歸 9.英雄氣短/兒女情長 10.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11.樹已半枯休縱斧/果然一點不相干(無情對) 12.細羽家禽磚後死/粗毛野獸石先生(無情對) 13.太極兩儀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無情對)

14.五月黃梅天/三星白蘭地(無情對) 15.公門桃李爭榮日/法國荷蘭比利時(無情對) 16.獨立小橋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館夢魂曾逐故鄉來 17.誰曾將此樓一拳打破/我也在上頭大膽題詩 18.青山原不老為雪白頭/綠水本無憂因風皺面 19.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黃偉濤個人很欣賞此聯) 20.未必逢凶化——吉/何曾起死回——生 21.廩生抹圍裙——斯文掃地/屠戶戴頂子——殺氣沖天 22.人過大佛寺/寺佛大過人(回文倒順) 23.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文倒順) 24.僧遊雲隱寺/寺隱雲遊僧(回文倒順) 25.處處紅花紅處處/重重綠樹綠重重(回文倒順) 26.雪映梅花梅映雪/鶯宜柳絮柳宜鶯(回文倒順) 27.靜泉山上山泉靜清水塘裏塘水清(回文倒順) 28.上海自來水來自海上/山東落花生花落東山(回文倒順)

29.萬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順 30.人和家順百事興/富貴平安福滿堂 31.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長 32.堅冰已經打破/航道已經開通 33.偉濤個人很欣賞的:孫行者/祖沖之 34.新春福旺鴻運開/佳節吉祥如意來 35.日子紅火喜迎門/天隨人意福星照 36.打鐵錘鳴,紅火焰中三尺雪/彈棉弓響,白雲堆裏一聲雷 37.月朗星稀,今夜斷然不雨/天寒地凍,明朝必定成霜 38.葉落枝枯,看光棍如何結果/刀砍斧劈,是總督也要拔根 39.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 40.淚隨流水急/愁逐野雲飛 41.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42.貓兒竹下乘涼,全無暑氣/蝴蝶花間向日,更有風來

大学毛概论文 论-改革开放 6000字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论改革开放 学校专业姓名学号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使祖国母亲彻底摆脱了被压迫的境地,中国这头东方睡狮开始慢慢觉醒,却步履维艰。直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全面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从此改革开放的春风使中华大地再次焕发了活力,中华民族终于踏上了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三十年改革,三十年风雨探索,三十年沧桑巨变,三十年喜悦收获,三十年光辉历程。三十年我们是如何走过来的,其中蕴藏着哪些深刻的启示,这需要我们进行认真的总结。 1978年12月,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它是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第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拨乱反正的会议。具体表现在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抛弃了“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当下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决定把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第二,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次开创未来的会议。全会明确指出党在新时期的历史任务是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第三,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逐步开辟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30多年来,中国人民沿着这条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会议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1978年12月中国开始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 那么改革开放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改革开放,是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的实质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人民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从一定意义上说,改革开放存在着其必然性。首先,改革开放是根除历史遗留的需要。封建经济、殖民地经济的影响在人们思想中的遗留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开拓。从明清至民国,“重农抑商”、“闭关锁国”的封建经济理念;外国入侵掠夺、军阀混战蹂躏的动荡经济环境;明中期以后,东南沿海遭受倭寇骚扰、荷兰入侵;晚清,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大举入侵,瓜分中国;民国时期,帝国主义支持各派军阀,为争夺地盘而长时间混战,导致民不聊生。这些导致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封闭性、排外性。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进行过土

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总结4篇

创建文明班级活动总结4篇 创建文明班级 活动总结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的美誉,为了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学习现代文 明礼仪知识,遵守现代文明礼仪规范,我班结合“文明”特色班级的创建工作,开展了一些 相应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我班有学生17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9人。从行为习惯上来看,男生的行为习惯相对较差一些,他们的行为有些散漫,听不进老师的教诲,比如不遵守课堂纪律,个人卫生搞不好等等,在礼仪上他们不是很注重。这些情况一度引起了我校领导和老师的注意、重视。在这次的创建过程中,学生的改变让我有了以下的感想。 一、加强宣传,坚持教育 文明是人与人之间进行友好交流的窗口,只有我们每个人自觉提高文明意识,规范自己的 行为,使之形成良好的习惯,社会才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才会愉悦。为此,宣传文明礼仪 知识,加强文明建设尤为重要。 在利用读报时间,让学生们看看课外书籍,然后交流读后感,从这些发自学生内心的文字中,我看到了学生对“文明”的向往。 同时,在学校开展的“行为规范达标评比”活动中,我班积极参与。在此绝好的机会中,我 加紧了“文明”的宣传,将“文明”细节化,如:教室卫生、用餐纪律、放学秩序、礼貌用语 等等。采取“互帮互助”的方法,让每个学生都有所提高。 二、开展活动,促良好习惯养成。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既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如法制演讲,表演活动等。活动中我们老师和学生积极性都很高,不但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而且此 活动还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促进了同学们的自觉行为意识,使校园文明意识大大提升。文 明最重要的是体现在自己的行动上。为了使学生真正记住自己所学习的文明礼仪知识,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结合学校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我在班级倡议:校园是我家,环境靠大家。让每位学生都知道保护校园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鼓励学生将这样的感受付诸于行动。 在公车上,要让座给老、弱、病、残、孕;在亲戚朋友家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仪表;在公共场合要遵守公共秩序等等。

2019年对偶句大全精选100句

2019年对偶句大全精选100句 1.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2.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3.心胸阔/天地宽 4.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5.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6.黑发不知勤学习/白发方悔读书迟 7.宁吃鲜桃一口/不吃烂杏一筐 8.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9.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10.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1.树已半枯休纵斧/果然一点不相干(无情对)

12.细羽家禽砖后死/粗毛野兽石先生(无情对) 13.太极两仪生四象/春宵一刻值千金(无情对) 14.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无情对) 15.公门桃李争荣日/法国荷兰比利时(无情对) 16.独立小桥人影不流河水去/孤眠旅馆梦魂曾逐故乡来 17.谁曾将此楼一拳打破/我也在上头大胆题诗 18.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绿水本无忧因风皱 19.君子之交淡如——水/醉翁之意不在——酒(黄伟涛个人很欣赏此联) 20.未必逢凶化——吉/何曾起死回——生 21.廪生抹围裙——斯文扫地/屠户戴顶子——杀气冲天 22.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回文倒顺) 23.客上天然居/居然天上客(回文倒顺)

24.僧游云隐寺/寺隐云游僧(回文倒顺) 25.处处红花红处处/重重绿树绿重重(回文倒顺) 26.雪映梅花梅映雪/莺宜柳絮柳宜莺(回文倒顺) 27.静泉山上山泉静清水塘里塘水清(回文倒顺) 28.上海自来水来自海上/山东落花生花落东山(回文倒顺) 29.万事平安幸福年/吉祥如意拜年顺 30.人和家顺百事兴/富贵平安福满堂 31.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32.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33.伟涛个人很欣赏的:孙行者/祖冲之 34.新春福旺鸿运开/佳节吉祥如意来 35.日子红火喜迎门/天随人意福星照

改革开放中国文化的发展”

【演讲主题】:改革开放与中国文化产业的新发展 一、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真正向世界敞开国门,这个时候,世界各国的文化开始大规模地涌入中国人的视野中,而许多作为中国对外宣传的部门或者说是机构抑或是组织,它们也正在逐步改变它们在政治形态或者说是带有政治语言的角色,而开始逐渐转型为“文化产业”,就像一些报业,一些电视传媒页,他们也尝试把自身的角色变得更加多样化,并不局限于代表官方正统角色的一种外宣或者是内宣,他们逐渐变得灵活,试图向文化产业方向迈进。 文化产业是一个至今依然有颇多争议的概念。因为人们很容易地想到,市场并非文学艺术等强调个性化和创造性的活动理想的发展场所。我们并不否认艺术创造基本上只能是一种个人行为,但这只是站在艺术的立场上所作的评判。倘若我们的最终关怀是人而不单单是艺术,我们就可以从社会发展以及现代化的角度来看待文化。因此,在我们的视野中,文化可以作为产业被运作。文化产业首先是一种产业,制作的是大众文化,目的是追逐市场利润。那么,除却满足企业的经济利益,文化产业还能有什么功能呢?我们认为,文化产业还可以在意义形态上满足大众的精神诉求,在意识形态上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作为一个传统共识,人们都认为企业是文化产品的生产者,大众是文化产品的消费者;文化产业乃是一种商品拜物教的结果,文化企业生产什么商品,取决于这些商品能够实现什么市场价值,利润的追逐决定了文化形式的性质;消费者在文化产业中占据的不是主位而是客位。换言之,文化产业的内容不是大众自己所为,而是文化企业按照自己的判断炮制出来强加给大众的,其初衷并非为满足公众自身的精神诉求。但是,文化产业的内容果真是权力阶层或知识精英的一种强势控制和傲慢教导,而不是来自大众自身,来自他们经验模式的自然表达?果真能诱使大众为一种虚假的感官快乐而牺牲许多历久弥新的价值观念?事实上,传统共识的前提即大众之于文化产品仅是消费者而非生产者,是值得怀疑的。任何一个文化产品,都具有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双重价值。金融经济注重的是交换价值,流通的是金钱;文化经济注重的是使用价值,流通的是意义和快感。这“意义和快感”是消费行为的结果,消费者在此成了“生产者”。因此,将文化产业框定在纯粹的利润追逐之中,是有失偏颇的。 还需指出,文化产业的内容不纯粹是一个底层社会的自唱自叹,它还是一个具有潜在解放力量的自足的资源。从社会经济角度看,电影的生产和汽车的生产一样,为市场经济的原则所决定,文化和物质的产品似乎没有真正的区别。但是,文化产品毕竟不同于一般商品,它承载着一定民众乃至一些国家的价值观念,这种价值观念以某种隐蔽的形式和方法,表征了对现存社会秩序的叛逆和反抗,表述了对统治阶级推行之意识形态的抵制和颠覆。因而,文化产业实际上提供了可能是完全不同于主流或官方文化的另一种视野和行为方式,维护了社会稳定。 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决定了它的发展对意识形态变迁在三个方面起着促进作用:第一,文化产业发展是全球化时代意识形态传播的现实基础。(而改革开放后,中国真正向世界敞开了国门,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更加密切,各国的多种文化开始涌入中国,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文化产业发展使意识形态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更广的影响范围。(文化产业就是一种大众传播)第三,文化产业发展使意识形态变迁更具隐蔽性。

XX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

XX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 对学生的教育,应多在活动中放手让其自己主动的探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才能真正的让学生体验到职业规范和从事职业活动的责任感,下面是的xx文明风尚传播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今年以来,为充分发挥文明风尚传播志愿者的作用,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根据市文明办的要求,市局组织全市文明风尚传播志愿者、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积极开展各类文明传播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广泛动员,及时部署,文明传播工作宣传声势大、效果好 为了确保活动有序开展,市局党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年初下发了《20XX年泰州市国家税务局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部署》,结合市局人事调整,适时调整了市局文明风尚传播活动领导小组和文明风尚传播志愿者队伍,并重新梳理了文明传播志愿者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工作方式和考评机制等,对全局开展网络文明传播志愿服务工作做出具体部署,有效地保证了“文明风尚传播”活动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由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办公室安排落实,责任到人。各单位积 极组织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运用微博、 ___、论坛、跟帖等多种手段,通过转发、推荐、评论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在网上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银川市地税局专门成立网络文明传播志愿者活动小组,并对小组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要求活动小组认真做好网络文明传播活动,积极参与网上讨论,通过转发和撰写微博、博文、评论、留言发帖等方式,参与中国文明网、中央和地方重点新闻网站的网上讨论,定期更新本局地税内网及外网文明建设活动信息,认真收集网络文明传播工作档案资料,做好网络宣传活动开展的督办、协调等工作,倡导文明风尚。 二、认真组织,突出特色,文明传播工作开展有声有色、深入 人心 一是利用 ___群、微博等形式开展传播活动。各有关单位积极 组建本单位网络文明传播 ___群,由专人负责,及时转发中央文明办推荐的优秀博文。同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观看中央文明办推荐《公益广告——郭明义》,并在网络空间广泛宣传科学发展的辉煌成就、优秀共产党员和时代楷模等先进典型、红色经典等优秀作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二是举办“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赛。泰州市委宣传部与泰州市文明办在全市共同举办“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大赛,结合此次大赛,市局在全系统范围内也开展了泰州国税系统“讲

对偶句大全

对偶句大全 一、写材料常用对偶过渡句92例 1.心中有魂,脚下有根。 2.知之愈深,信之弥坚。 3.改革者新,创新者强。 4.要让人懂,先需平等。 5.听掌声易,听批评难。 6.心态对了,状态就对。 7.格局大了,路就宽了。 8.领导领导,既领也导。 9.干部干部,干字当头。 10.强军伟业,要在得人。 11.上有馅饼,下有陷阱。 12.讲话要精,以少胜多。 13.鱼不离水,瓜不离秧。 14.学以修身,欲不逾矩。 15.没有蜕变,就没新生。 16.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1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18.平时打乱仗,战时吃败仗。 19.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 20.领导带好头,群众有劲头。 21.改革涛声紧,备战步伐急。 22.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23.利害见操守,进退见境界。 24.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 25.眼中有敌情,练兵有激情。 26.制胜先治虚,求胜先求真。 27.今天的痛点,明天的亮点。 28.遮短短更短,护丑丑更丑。 29.寡欲则心安,心安则身安。 30.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31.队伍行不行,先看前两名。 32.心有大格局,自生大境界。 33.无私者无畏,重信者众信。 34.留任是信任,使用是重用。 35.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 36.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37.你扯大嗓门,我就关心门。 38.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 39.把脉须寻根,观流宜溯源。 40.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 41.人心换人心,玛瑙换黄金。 42.退伍不退色,走人不走神。 43.营盘可以变,传统不能丢。 44.劈柴看纹路,选题看思路。 45.解决好不好,关键看领导。 46.奖励有标准,努力有方向。

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教学文案

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对文化发展战略进行了长期不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认为无论是革命战争、社会改造,还是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思想。他的一些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思想,至今仍是我们文化发展战略研究的宝贵财富。例如,他的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思想,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的思想,以及繁荣文化的一系列方针原则,为我党全面认识与把握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遗产。这些具有创造性的战略思想和系统性的文化理论,奠定了中国文化建设的基础,对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党继承了毛泽东关于文化建设的战略理论,在文化建设新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党关于文化发展战略的思想,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考察这个生动的发展演进过程,深刻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中央历届领导集体对文化发展战略的探索及其成果,对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开始后中国文化发展战略的发展(1978—199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起点,我国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科学地总结以往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对文化“为人民大众服务,为政治服务”的方向进行了调整,创造性地提出并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范畴,创造性地提出文化建设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战略方针,丰富了毛泽东文化发展战略思想,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了基本的战略框架。 1、战略方针:“二为”方向的调整。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提出了文化工作要“为人民大众(工农兵)服务”。这个方针指导了抗日战争后期解放区的文艺创作和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创作的发展。但是,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关于“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关于把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简单地归结为作品的第一标准的提法,关于把具有社会性的人性完全归结为阶级性的提法,是不确切的、片面的。“文艺从属于政治”的提法,随后演变成了“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这个不准确的口号连同文艺政治标准和人性阶级性的不确切提法,对新中国成立后文艺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种不利的影响表现为:在文化领域以阶级斗争为纲,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的斗争当作文化领域的主要矛盾;经常地对文化工作者和文艺作品发动一种急风暴雨式的群众批判,“上纲上线”;否定文化工作的主流和成绩,认为在文化思想界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因而要“坚决进行一场文化战线上的社会主义大革命”,彻底搞掉这条黑线。这也是导致十年动乱的重要原因之一。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鉴于党的工作重点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同时也鉴于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工作“左”的教训,我们党决定不再提“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而提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1980年1月16日,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不继续提文艺从属于政治这样的口号,因为这个口号容易成为对文艺横加干涉的理论根据,长期的实践证明它对文艺的发展利少害多。但是,这当然不是说文艺可以脱离政治。文艺是不可能脱离政治的。任何进步的、革命的文艺工作者都不能不考虑作品的社会影响,不能不考虑人民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党的利益。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就是政治……文艺工作对人民特别是青年的思想倾向有很大影响,对社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