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避免接触过敏原,防止尘土飞扬。保持病室安静、舒适,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

3.维持气道通畅,缓解呼吸困难:患儿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呼吸。给予吸氧,及时调节氧流量。给予雾化吸入,痰液多而无力咳出者及时吸痰。

4.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严禁食用诱导发病的食物,摄入足够的水分,以降低分泌物的粘稠度。

5.教会并鼓励患儿做深而慢的呼吸运动,加强呼吸肌的功能。

6.遵医嘱给予支气管扩张剂和糖皮质激素,观察其效果及副作用。

7.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呼吸困难的表现若出现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表现及时通知医生共同抢救。

8.做好心理护理,安抚患儿,向家长解释哮喘的诱因、治疗过程、预后。

护理学毕业论文 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压缩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林他溶液以及爱全乐三联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年8月至12月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林他溶液以及爱全乐三联联合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患儿100例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措施。结果采用压缩雾化治疗组患儿雾化吸入后哮喘症状得到明显控制或基本消失,呼吸困难症状逐渐缓解或消失。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硫酸特布他林溶液和爱全乐稀释后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压缩雾化吸入疗法操作简单、药物直达病灶、局部病灶药物浓度高、安全性好、毒副作用小等优点,且所用仪器简单,使用方便,用药快捷,无痛苦,患儿较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压缩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特布他林;爱全乐;护理体会

Compression aerosol inhalation in asthmatic children nursing Abstract Budesonide suspension of sulfuric acid solution and Te Bulin he atrovent triple combination therapy of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 and nursing. Methods: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09 to December for budesonide inhalation suspension, solution of sulfuric acid Tebu Lin and his triple atrovent combined adjuvant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clinical and nursing.Results:Children with nebulized inhalation treatment group after controlling asthma symptoms are apparent or disappeared, breathing difficulties or symptoms and signs disappeared. Conclusion:Budesonide, Terbutaline sulfate solution and diluted atrovent inhalation treatment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significantly. Simple compression inhalation therapy, drug directly to lesions, localized disease, high concentrations of drug, safety, good, side effects, etc, and the instruments simple and easy to use, medication fast, no pain, children with more acceptabl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Bronchial asthma;Compression inhalation;budesonide;atrovent terbutaline nursing

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及其护理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或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的气道阻塞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以1~6岁患病较多,大多在3岁以内起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哮喘的病因复杂。主要影响因素是遗传和环境。哮喘是一种多基因遗传病,患儿多具有过敏体质(特异反应性体质,atopy)及家族史。环境因素包括过敏原吸入及呼吸道感染等。气道高反应是哮喘基本特征,气道慢性(变应性)炎症是哮喘的基础病变。机体在发病因子的作用下,免疫因素、神经和精神因素以及内分泌因素导致了哮喘的基本病损的形成。本症存在由免疫介质、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参与的气道粘膜病理改变过程。 二、临床表现:哮喘发病时往往先有刺激性干咳、接着咯大量白粘痰,伴以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哮吼声,出现烦躁不安或被迫坐位。体征为胸廓饱满,呈吸气状、叩诊鼓音,听诊全肺布有哮鸣音。小儿哮喘有三种常见类型即婴幼儿哮喘、3岁以上儿童哮喘及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又称过敏性咳嗽)。凡年龄>3岁,喘息发作者,可按记分法进行诊断,记分方法为:喘息发作≥3次,3分;肺部出现哮鸣音,2分;喘息症状突然发作,1分;有其它特异性病史,1分;一二级亲属中有哮喘病史,1分。评

分标准为:总分≥5分者诊断婴幼儿哮喘;哮喘发作只2次,或总分≤4分者初步诊断婴幼儿 哮喘(喘息性支气管炎),如肺部有哮呜音可作以下试验: ①l%o肾上腺素每次0.01ml/kg皮下注射,15~20分钟后若喘息缓解或哮鸣者明显减少者加2分;②予以舒喘灵气雾剂或其水溶液雾化吸入后,观察喘息或哮呜音改变情况,如减少明显者可加2分。 哮喘发作以夜间更为严重,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后缓解。若哮喘急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仍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称作哮喘持续状态。病久反复发作者,常伴营养障碍和生长发育落后。到成年期后约50%病例症状体征完全消失。部分病人可留有轻度肺功能障碍,本病死亡率约为优。 三、治疗原则:包括去除病因、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可使用支气管扩张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抗生素等解痉和抗炎治疗,达到控制哮喘发作的目的。吸入治疗是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法。应根据病情轻重、病程阶段因人而异地选择适当的防治方案。 四、常见护理诊断: 1.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气道梗阻有关。 2.活动无耐力与缺氧有关。 3.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与肺循环阻力增加有关。 4.焦虑与哮喘反复发作有关。 五、护理措施: (一)消除呼吸杏迫,维持气道通畅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常规 支气管哮喘是指在支气管高反应状态下,由于变应原及其他因素引起的可逆性气道阻塞性疾病。反复发作性的咳嗽和带有喘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主要的护理问题 (一) 低效性呼吸型态与支气管痉挛、气道阻力增加有关。 (二) 体液不足与过度换气、肺蒸发水分过多和大量出汗有关。 护理措施 (一) 常规护理 1 保持病室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 保持患儿安静,给予舒适的体位,卧床休息。 3给予清淡饮食,提供患儿喜爱的饮料,增加饮水量,防止脱水。 4 给予氧气吸入,注意将氧加温和湿化,避免引起支气管的干燥和痉挛。 5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鼓励患儿做有效的咳嗽,协助翻身拍背,将痰液排除,必要时准备吸痰。 6 遵医嘱输入药物及静脉补液,记录24小时出入液量。 7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哮喘发作的时间,注意发现诱因和避免接触过敏原,随时准备抢救危急状态。 (二) 专科护理 1 哮喘发作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给患儿以半卧位或坐位,背后给予衬垫,使患儿舒适。正确使用定量气雾剂或静脉输入止喘药物,记录发作及持续时间。 2 哮喘持续状态应及时给予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准确给药。并备好气管插管及呼吸机,随时准备抢救。 (三)、健康教育 (一) 指导家长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禁放花草或毛毯等。 (二)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低盐、高维生素、清淡无刺激食物。避免食用与发病有关的食物,如鱼、虾、螃蟹类等,以免诱发哮喘发作。 (三) 活动发作时卧床休息,保持患儿安静和舒适,指导家长给予合适的体位,缓解期逐渐增加活动量。 (四) 帮助家长认识哮喘发作的先兆,及时正确使用气雾剂,及早用药控制,减轻哮喘症状。 (五) 指导患儿及家长确认哮喘发作的诱因,避免接触过敏原,去除各种诱发因素。

小儿哮喘护理中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小儿哮喘护理中循证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护理论文-医学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哮喘患者在护理过程中按照循证护理模式展开护理的具体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共计纳入病例为100例,为本院在2017年2月—2019年5月所接诊,任意选择组中50例,在治疗过程中对应护理操作均按照常规模式进行展开,即对照组,余下50例则展开循证护理干预,即观察组。针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综合对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哮喘缓解用时以及治疗配合度等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干预运用到小儿哮喘护理干预过程中,可降低患儿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并加快患儿恢复速度,对于提升综合治疗效果存在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循证护理;小儿哮喘护理;并发症;康复;住院时间;哮喘缓解

在临床常见儿科疾病中,小儿哮喘属于最为常见且发生率较高的病症类型,呼吸急促、胸闷、喘气属于该部分患儿最为主要临床表现。该症治疗周期较长,多数患儿恢复较为缓慢,将对患儿健康以及日常生活等均造成较大影响。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帮助患儿尽快恢复,在对用药方案逐步完善的同时更需要对各方面护理工作加以重视[1-3]。循证护理干预属于当前临床运用率较高的护理模式,本研究侧重针对该护理模式在小儿哮喘患儿护理过程中的运用效果加以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对比护理的方式展开本次研究,选择我院在2017年2月—2019年5月所接诊的100例小儿哮喘患者,将其按照护理方法不

同,分为对照组(男20例,女30例),平均(6.22±1.33)岁,观察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6.45±1.56)岁。结合对两组患儿以上各方面数据对比,P>0.05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展开对比护理前,护理人员逐一向患儿家属讲解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取得家属同意的情况,所有患者家属对本研究均完全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也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在治疗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开展,在患儿进行吸氧治疗过程中,结合患儿具体情况对给氧速度进行控制,同时严格按照医师指示进行抗感染治疗。此外,需做好患儿在用药期间各方面生命指标(主要为温度、心律、血压等)统计工作,详细为患儿以及家属宣贯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注意的各方面问题。且需向患儿家属讲解常规护理操作的基本方法,以免家属不正确护理影响到患儿恢复。而观察组在护理过程中采用循证护理进行开展。具体护理方法如下:1)分析护理问题。在开展护理工作之前,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需具备2年及其以上护理经验,随后通过查阅相关临床报道以及以往

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令狐采学 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护理 一、概述 喘息性支气管炎也叫哮喘性支气管炎,是一种过敏性质的、常与呼吸道感染有关的疾病。多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常有湿疹及其他过敏史,尤以肥胖者多发。病程较长有反复发作史。多是由于上呼吸道感染了病毒所致。 二、病因 1、内在因素:婴幼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机体的免疫功能不健全,加上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特点,故婴幼儿易患支气管肺炎。 2、环境因素:肺炎的发生与环境有密切的关系。 3、病原体:常见的病原体为细菌和病毒。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常见,其次是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其它有链球菌、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等。近年来,肺炎支原体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所致的肺炎日见增多。 三、临床表现 1、轻度 轻度仅表现为呼吸系统的症状及相应的肺部体征主要症状为发热、咳嗽、气促为主要变现。

(1)发热:热型不一,多数为不规则热。 (2)咳嗽:较频,初为刺激性干咳,极期咳嗽略减轻,恢复期咳嗽有痰,新生儿、早产儿仅表现为口吐白沫。 (3)气促:多在发热、咳嗽之后出现。 (4)体征:典型病例肺部可听到较固定的中、细湿罗音,以背部两肺下方脊柱旁较多,吸气末更为明显。此外,患儿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2、重症 重症除全身中毒症状及呼吸系统的症状加重外,尚出现循环、神经、消化等系统的功能障碍,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循环系统:常见心肌炎,心力衰竭。 (2)神经系统: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烦躁不安或嗜睡。(3)消化系统:表现为胃纳差、吐泻、腹胀等。 四、病例分析 病例导入 患者25床患儿高家乐,男,2月,因“咳吼4天”于05-25入院。患者4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咳嗽,咳嗽呈阵发性,有痰不易咳出,鼻塞、流涕,稍喘,在家予口服药物治疗(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至我院门诊就诊。门诊拟“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收住入院。病程中,患儿精神一般,食欲欠佳,睡眠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父母体健,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史。 五、查体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护理 垫江中医院汪玉梅 何为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为主的气道变应性慢性炎症性疾病。对易感者此类炎症可以起广泛的不同程度气道阻塞症状。临床以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为特点,常在夜间与清晨发作,症状可经治疗或自行缓解。患者气道具有对变应原刺激的高反应。 常见诱发因素 ?哮喘的病因较复杂,与遗传和环境有关。常见的诱发因素: ?(1)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是哮喘发作的重要因素。 ?(2)非特异性刺激:如烟、尘螨、花粉、化学气体、油漆等。 ?(3)气候变化:如寒冷刺激、空气干燥、大风等。 (4)药物:如阿司匹林、磺胺类药物等。 ?(5)食物:如牛奶、鸡蛋、鱼虾、食品添加剂等。 ?(6)其他:如情绪激动、剧烈运动等。 ?发病机制:气道高反应是哮喘的基本特征。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以咳嗽、胸闷、喘息和呼吸困难为典型症状,常反复出现尤以夜间和清晨为甚。发作前有刺激性的干咳、流涕、喷嚏,发作时呼气性呼吸困难和喘息;重症患儿呈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面色青灰。体检可见胸廓饱满,三凹征,听诊可听见哮鸣音,重症患儿哮鸣音可消失。哮喘急剧严重发作,经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仍然不能在24小时内缓解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儿童慢性或反复咳嗽有时可能是支气管哮喘的唯一症状,即咳嗽变异性哮喘。 护理要点 ?1)缓解呼吸困难:协助患儿取舒适坐位或半坐位,另外还可采用体位引流以协助排痰; ?给予氧气吸入,浓度为40%为宜。监测患儿呼吸,并注意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衰竭的表现,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遵医嘱给予气管扩张剂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必要时静脉给药,并注意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2)活动与休息:给患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以利于休息,护理操作应尽量集中完成。协助患儿的日常生活,指导患儿活动,依病情而定,逐渐增加活动量,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及剧烈活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学小讲课

支气管炎的护理 主讲人:XJ 【疾病简述】 支气管炎又称急性支气管炎,是指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气管常同受累,以发热、咳嗽、肺部可变的干湿罗音为主要表现,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亦常为肺炎的早期表现。病原为各种病毒、细菌或混合感染。本病婴幼儿多见,且症状较重。免疫功能低下、特应性体质,先天性心脏病、营养不良、佝偻病等患儿常易反复发生支气管炎。【护理评估】 1、建康史 评估患儿是否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湿疹或其他过敏史;是否有营养不良、佝偻病、免疫功能低下等疾病史。评估居住环境卫生情况、有无空气污染等。 2、临床表现 起病可急可缓,大多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咳嗽为主要表现,开始为刺激性干咳,以后咳有痰声。痰为白色粘液,合并有细菌感染后为黄痰。婴幼儿全身症状明显,表现精神不振、发热、呕吐、腹泻等;年长儿全身症状较轻,部分患儿有头痛、周身不适、胸痛等症状。病程一般为7-10天,少数患儿咳嗽可迁延2-3周。 体检见咽部充血、双肺呼吸音粗糙,闻及易变的散在的干、湿罗音,改变体位或咳嗽后啰音减少或消失。频繁咳嗽可引起腹部牵拉性

疼痛。一般无气促和发绀。 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息样支气管炎)是婴幼儿时期有哮喘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支气管炎。除临床表现外,期特点为:1、多见于三岁以下,常有湿疹或其他过敏史的体胖儿。2、有类似哮喘表现,起病急,以咳嗽、喘息为主要表现。咳嗽频繁、伴有呼气性呼吸困难、喘息,夜间、清晨较重或在哭闹后、活动后加重。肺部叩诊呈鼓音,听诊两肺闻少量粗糙湿罗音。3、有反复发作倾向,大多与感染有关。一般随年龄增长到学龄前期发作渐少直至痊愈,仅少数可发展为支气管哮喘。 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正常或偏高,合并细菌感染时多增高。(2)胸部X线检查:多无异常改变或有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宽。 4、心理-社会状况 患儿因咳嗽、咳痰而感到烦躁不安,家长因患儿反复咳嗽伴发热二担心发展位肺炎,因哮喘性支气管炎少数能发展呈支气管哮喘,而忧虑、紧张。少数患儿可频繁患支气管炎,使小儿消瘦体弱,给家长带来心理负担。 5、治疗要点 主要是控制感染和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经常变动体位,适当提高室内空气湿度,多饮水,以利于痰液咳出。 (2)控制感染:病毒感染一般不采用抗生素;疑为细菌感染可适当

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护理配合

儿童哮喘规范化管理中的护理配合 发表时间:2015-10-20T15:08:00.31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作者:翟晓燕 [导读]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采用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管理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翟晓燕 (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儿科 214400) 【摘要】目的:在儿童哮喘治疗中推行哮喘规范化管理,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管理效果。方法:选取年龄>5岁,根据GINA 哮喘控制水平分类属于未控制的哮喘患儿60例,进行规范化管理治疗及护理干预,每个月复诊1次,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分别进行呼气峰流速占预计值百分比(PEFpred%)检测及填写C-ACT量表并比较。结果:经过规范化管理及护理干预,患儿PEFpred%值明显上升 (P<0.05),C-ACT评分明显增加(P<0.05)(见表1),并且PEFpred%值与C-ACT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结论:在儿童哮喘诊治中,采取及时有效正确的护理干预,并且尽早应用ACT病情自评估并结合PEF监测进行规范化治疗管理非常重要。 【关键词】哮喘;PEF;哮喘控制测试;护理干预;儿童 【中图分类号】R47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266-02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时期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本文对60例哮喘儿童治疗过程中联合监测PEF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并给予正确、耐心的护理干预,现将管理效果和护理干预方法总结如下。 1.研究对象 我科2012年0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支气管哮喘儿童60例,年龄5~14岁,平均8.4岁,男性35例,女性25例。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2008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关于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1],并排除心脏、气道、消化系统的器质性疾病。 2.方法 2.1 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C-ACT) 应用葛兰素史克公司提供的C-ACT量表(见图1),由专科医生向患儿及家长解释问卷中每句话的含义,然后请患儿和家长分别回答各自的问题,回顾过去四周哮喘控制情况,回答ACT问卷中5个问题,计算得分,<20分为哮喘未控制;20~24分为哮喘良好控制;25分为完全控制。 2.2 PEF检测 用科卡峰速仪进行最大呼气流量的测量,分别于晨起和晚睡前进行,并将PEF值、PEF变异率、PEFpred%值记录在“哮喘日记”上(见图2)。PEFpred%≥个人预计值80%、PEF变异率<20%为哮喘控制;PEFpred%<个人预计值80%、PEF变异率>20%为哮喘未控制。 2.3 规范化治疗和管理 建立个人哮喘档案,即哮喘日记(见图3)。 2.4 随诊复查 治疗3个月后,收集患儿哮喘日记,并使用肺功能仪再次检测肺功能,记录治疗后的PEF%预计值,再次填写C-ACT量表,得出治疗后的C-ACT评分。 3.护理干预 3.1 吸入方法指导 吸入方法根据病情进行个体化治疗指导。加压定量气雾剂吸入器(MDI)在临床上最常用,使用时面罩应罩住患儿口鼻,储雾罐中的瓣膜随呼吸运动开启和闭合,喷药后吸入时间不少于1min。年长儿使用干粉吸入器(DPI)时,应耐心示范吸入方法,避免吸入药物过量或浪费。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时,耐心解释,消除家长对激素的恐惧心理,用后应立即漱口或帮助清洗口腔,以防止药物经口腔黏膜吸收引起全身副作用和口腔霉菌感染。注意提醒家长,密切观察患儿心率、呼吸、面色等情况,吸入时呼吸应缓慢而规律,治疗完毕.观察患儿喘息有无减轻和呼吸困难有无改善,安静休息,并观察片刻无不适才可离开。 3.2 心理干预 对患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干预,尤其对于年长儿,可告知其哮喘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及时了解其心理及行为问题,积极给予疏导。同时指导家庭成员进行正确的养育方式,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使患儿及家长心情舒畅,保持健康和乐观情绪,以减少哮喘发作次数。 3.3 健康宣教 定期举行哮喘之家联谊会、哮喘夏令营等活动,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向患儿及家长讲解哮喘发病机理,介绍药物治疗方法,与患儿及家长形成互动。对不同疾病阶段、不同文化层次的患儿及家长,还可进行分阶段、分层次的多种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方法[2]。 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l3.0统计分析软件,管理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 5.结果 经过规范化管理及护理干预,患儿PEFpred%值较之前明显上升(P<0.05),C-ACT评分明显增加(P<0.05),并且PEFpred%值与C-ACT 评分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 6.讨论 早期规范化治疗能有效避免哮喘患儿气道重塑,有利于肺功能的完全恢复,达到很少或不使用缓解药物,减少哮喘严重发作几率,从而增加完全控制的机会,提高生活质量。长期监测PEF及PEF变异率、PEFpred%值有助于了解患儿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受限程度,动态反映哮喘患儿的病情,有利于儿童哮喘的分级诊断和治疗[3]。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 在2006年被GINA推荐使用。C-ACT是以问卷的方法评定哮喘控制情况,问卷包括7项内容(详见图1),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可信度及操作性高,被认为是监测和评估哮喘病情简单安

育儿经验: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须知.doc

育儿经验: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须知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以下是我为您整理育儿经验:哮喘儿童的家庭护理须知,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儿童哮喘的规范化管理和健康教育已成为治疗哮喘的重要程序。就哮喘患儿家长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配合家庭护理: 1、环境的监护居室内温度18℃—20℃为好,不潮湿,以减少室内尘螨的繁殖和霉菌生长;清除卫生死角,消灭蟑螂变应原;勿在家中饲养宠物;尽量使用纯棉织品;勤洗床上用品;房间最好使用吸尘器,避免尘土飞扬,打扫卫生时患儿最好避开;室内不得吸烟和摆放花草。 2、饮食要得当避免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如鱼、虾、蛋等;在哮喘发作期以清淡饮食为主,缓解期则需加强营养;避免进食冷饮;饮食不宜过饱、过甜、过咸;不食有刺激性的食物,如芥末、辣椒等;避免某些食物添加剂、食物防腐剂、味精及一些色素食物;避免某些饮料如葡萄酒、啤酒等。患儿要吃出健康,强调健康、均衡、多样六个字:健康指多吃天然食物及绿色食品;均衡指注意荤素搭配;多样指多吃不同品种食物,避免挑食和偏食。 3、仔细观察哮喘发作的先兆 ①粘膜过敏现象如:鼻、眼睑痒、打喷嚏、流鼻涕、干咳等。 ②胸部有紧缩感、胸闷。 ③咽喉发痒。 ④呼吸加快。 一旦发现此类症状,立即按哮喘治疗原则用药,对迅速控制哮喘发作很重要。 4、哮喘发作时的护理让患儿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及时按医生嘱托给药,并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家长陪伴在身边,安慰患儿,鼓

励多饮水及咳出痰液,尤其是婴幼儿要防止痰液堵塞气管,否则危及生命;病情严重时及时送医院就诊。 5、正确掌握气雾剂的使用方法根据就诊时医护人员的演示、指导熟练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吸入气雾剂,并督促患儿在使用后及时漱口,避免喷药后引起干咳和预防口腔霉菌感染。 6、心理护理在孩子发病时,家长不要惊惶失措,以免造成孩子精神紧张,让孩子知道“哮喘缓解后就没事了”,让其有安全感;家长平时不要因拖累而责骂孩子,而应鼓励患儿在控制症状中起主角作用,时刻保持心情愉快。 7、哮喘预防平时鼓励孩子进行必要的体格锻炼,多晒太阳,多进行户外活动,尽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开花季节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活动,可预防哮喘发作。当必须外出时,提前使用短效支气管扩张剂,以避免哮喘急性发作。

小儿哮喘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小儿哮喘的护理与健康指导 发表时间:2013-01-24T15:21:53.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8期供稿作者:李少媚林丹巫珊珊 [导读] 对哮喘患儿,平时的日常护理也是格外重要的。 李少媚林丹巫珊珊(英德市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英德 513033)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的特点,结合临床的护理经验,提出相关的治疗方法,以及详细的护理措施。作者希望通过医护人员的细心护理,来降低小儿哮喘的发作率,缩短其病程,使其早日康复。 【关键词】哮喘小儿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28-0247-02 1 前言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炎性细胞(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等)参与介导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临床以反复发作性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咳嗽等为主要表现,严重时患儿可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口唇、指甲青紫,心律增快,喉中发出阵阵哮鸣音,表情痛苦异常。患儿常在夜间或清晨发作。近年来,小儿哮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据有关资料调查统计显示,1979~1988年间,在我国城乡因哮喘而住院的儿童约12万,占同期儿科住院人数的4.8%,病死率0.03%[1]。可见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护理已十分重要。 2 哮喘特点 哮喘分为外源性哮喘和内源性哮喘。内源性哮喘多见于成年人,常成慢性或常见性反复发作,无明显季节性和家族性。外源性哮喘的发生则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也有明显的个人史或家族史,多见于儿童时发病,症状以过敏性鼻炎为主,变现为连续打喷嚏,流清涕,鼻粘膜成苍白色。 大量临床资料显示,多数哮喘患儿都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在患儿哮喘不发作期间,他们和常健康的小孩一样生活学习。但是不可剧烈运动,运动时可出现呼吸急促,喘息咳嗽等症状,也不可接触像花粉,尘螨,真菌等过敏原。另外情绪的激动,过度紧张的生活学习也能引起哮喘的发作[1]。 婴幼儿哮喘发作时,喘息呼吸症状很严重,因为他们的呼吸道、气管狭窄,器官系统和免疫尚未发育成熟,在遇到病原微生物入侵呼吸道时,易发生感染,病情加重。 3 哮喘治疗 介于小儿哮喘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相关医疗部门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护理预防。虽然本病并无特效药,但是合理的治疗能控制病情的发展,防止病情恶化,减少患儿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3.1 消除病因 避免小儿直接接触能引起哮喘的非特异性刺激及过敏原,是从根本上杜绝哮喘病的方法。对于已经发作了哮喘病的小孩,应及时使其远离刺激或者过敏源头,这是保证哮喘病康复的前提条件[2]。 3.2 控制急性发作 患儿哮喘急性发作时,多有鼻、眼睑痛痒、咳嗽、喷嚏、流涕等过敏症状,继而出现急促呼吸、胸闷,呈端坐呼吸,喉中哮鸣音。因而在急性发作期,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给予解痉、抗炎、去除气道粘膜栓,合并抗生素等联合用药。如具有强舒张作用的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像特布他林、沙美特罗气雾剂等,适用于控制哮喘急性发作期。另外,抗胆碱药物和茶碱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非激素类抗炎药等药物的单用或者联合用药都可使很好的缓解病情的急性发作。由于小儿的中枢神经系统尚不稳定,因而在给药后要认真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变化,根据具体情况,随时向医生报告。 3.3 危重哮喘 患儿出现哮喘发作时,不宜立刻吸入高浓度的氧,主要以通气功能为主。而在出现紫绀,呼吸困难的严重哮喘时,应经鼻导管通高浓度的氧,病情严重需要经面罩或鼻罩给氧,使Pa>60mmHg。宜间歇性通氧,防止连续通氧造成呼吸道干燥,咳痰不出,同时氧气必须充分湿化后低流量通过。 4 护理与指导 4.1临床观察 凡是住院的哮喘患儿,大多是顽固性发作者,因而医护人员需要对其关心,以认真的态度深入查房,了解患儿的生活环境及家庭状况,时刻注意他的精神状态、呼吸频率及面色唇色,在出现呼吸频率>40次/min或心率突然减慢,血压降低,原来的呼吸哮鸣音减弱或消失等症状时,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此外,医护人员还应该注意患儿服药后的不良反应,是否出现腹泻、恶心、呕吐、头晕、心律失常等症状。 4.2 环境护理 时刻保持室内干净清洁,无烟雾、灰尘,无其他刺激呼吸道的有害物质;室内禁止摆放鲜花草木,避免空气中的粉尘异物加重病情;此外经常开窗通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宜在23℃~25℃之间,保持湿度在70%[3]以上,以防止气道干燥加重咳嗽。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给患儿提供一个舒适、空气清新的环境,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4.3 饮食护理 哮喘患儿宜进食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是半流质的食物,以及补充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严禁食用鱼、虾、螃蟹大豆、牛奶、韭菜、葱等易引发过敏性哮喘的食物。由于患儿呼吸急促,应多补充水分,尤以凉白开为宜,不应过饮冷饮。另外不要过冷、过甜、过咸等的食物,以避免诱发哮喘。哮喘发作期间,保证呼吸顺畅的同时,不宜多说话,少食多餐,合理膳食,保证营养的合理搭配,利于病情的缓解和恢复[5]。 4.4 心理护理 当哮喘患儿疾病发作时,胡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血压上升,有种濒死感,病人常常感觉精神紧张、压力大。尤其儿

小儿哮喘护理常规

小儿哮喘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精神状态的观察。 2.观察哮喘发作的规律及伴随症状:如有无呼吸困难、发绀、喘憋、三凹征等。 3.观察患者面色,呼吸频率、节律。患儿咳嗽、咳痰的性状、规律。 4.询问患者家族史、过敏史、有无变应原(尘螨、花粉、食物)、接触史。 5.患儿睡眠情况,有无夜间喘息,加重及观察患者进食、排便情况。 护理问题及相关因素: 1.低效性呼吸形态:与支气管痉挛所致通气、换气功能障碍有关。 2.清理呼吸道无效: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粘稠,咳嗽无力有关。 3.体温过高:与感染有关。 4.知识缺乏。 5.潜在并发症: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自发性气胸等。 护理措施: 1.镇静、解痉,维持有效通气:卧床休息,半卧式端坐,缓慢深呼吸,遵医嘱 予支气管解痉药,必要时输氧。 2.指导有效咳嗽,正确拍背,协助患儿有效排痰,痰液年春不易咳出者予雾化 后拍背系吸痰。 3.合理给氧。根据医嘱监测血糖、血气及血氧饱和度。 4.监测体温,及时采取物理降温措施。 5.加强口腔护理,及时更换衣物,保持口腔、皮肤清洁。 6.并发症的观察:咳嗽、呼吸、有无烦躁不安、胸疼、发绀等。备好急救药物 和器材。 健康教育: 1、采取正确的体位,缓解呼吸困难。 2、指导有效咳嗽,正确拍背。 3、指导家属正确用药,介绍常用平喘药物的名称、用法、注意事项等。 4、指导家属做好患者的家庭防护,增强体质,避免各种哮喘的诱发因素。

5、避免进食诱发哮喘的食物,如牛奶、鱼虾等。 6、居室内空气清新,不宜放置花草、毛毯等,不养宠物。 7、充分休息,合理饮食,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 8、保持有规律的生活和乐观的情绪、加强耐力锻炼,增强体质,预防复发。 9、缓解期坚持遵医嘱吸入支气管扩张剂、掌握正确使用方法。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

小儿哮喘持续状态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5-13T10:27:12.63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侯彦华 [导读]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 侯彦华 (黑龙江省绥芬河市传染病院 157300)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2-0237-01 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发作在合理应用常规缓解药物治疗后,仍有严重或进行性呼吸困难者。我国是哮喘病的多发国家,患病率为2—4%,已成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因此,积极的治疗及护理尤为重要。 一、临床资料 自2000年1月至2006年4月我科共收治本病18例,其中女患12例,男患6例,年龄5—16岁。 二、病因及表现 2.1 (1)遗传因素(2)过敏因素:当吸入尘螨、花粉、动物毛屑或进食鱼、虾、禽类等食物(3)气候改变:气温、湿度、气压等发生改变时(4)感染:反复呼吸道感染(5)精神因素:情绪激动、紧张不安等(6)运动:运动后过度通气,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2.2 临床表现 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咳嗽、喘息、呼吸困难、大汗淋漓和烦躁不安,甚至出现端坐呼吸,严重紫绀,意识障碍及心肺功能不全的征象。 三、护理 1.环境适宜 病室内温湿度适宜,温度18-22℃,湿度50-60%,空气流通,病室内应安静、整洁,避免接触过敏源。 2.心理护理 由于小儿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哮喘急性发作时,喘憋严重,甚至有窒息感,患儿极度紧张、烦躁不安,产生恐惧心理,此时,应安慰患儿,耐心地满足患儿的合理要求,消除恐惧心理。 3.饮食 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多食蔬菜、水果。严禁食鱼、虾、蛋、生姜等刺激性食物。鼓励患儿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4.卧位舒适 哮喘持续状态发作时,患儿多数端坐呼吸,应给予适宜的靠背架或过床桌,减少疲劳。 5.吸氧 重症哮喘往往伴有二氧化碳潴留,宜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如效果不佳,缺氧严重,需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以及机械通气的准备。 6.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擦干患儿身上的汗液。保持皮肤清洁、干燥,经常更换体位,按摩受压部位,防止压疮发生;做好口腔护理,不能进食的患儿,应给予鼻饲。 7.密切观察病情 除持续心电生命体征监测外,还应严密观察有无自发性气胸、肺不张、脱水、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呼吸衰竭、肺性脑病等并发症,如发现异常,及时配合医生抢救。 8.用药护理 8.1受体兴奋剂 缓解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改善通气,但不宜长期使用。如博利康尼、舒喘灵等,亦可用雾化吸入剂,指导患儿喷药时深吸气,使药物迅速直接达到局部气道,发挥更好疗效。 8.2茶碱类 具有舒张气道平滑肌、强心、兴奋呼吸中枢及呼吸肌的作用。由于茶碱的有效浓度与引起毒性的血药浓度接近,所以浓度过高或滴速过快会引起心律失常、血压下降、抽搐甚至死亡。在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观察患儿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烦躁、失眠等不良反应。哮喘持续状态是威胁患儿生命的一种急性危重疾病,及时正确采用药物治疗及准确的护理,是治疗和缓解哮喘持续状态的重要方法。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诊断标准 1.婴幼儿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发作≥3次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具有特应性体质,如过敏性湿症,过敏性鼻炎等; 4)父母有哮喘病或其他过敏史; 5)除外其他引起喘息的疾病。 凡具有以上1、2、5条即可诊断哮喘,如喘息发作2次,并具有第2、5条,诊断可疑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3岁)。如同时具有第3和(或)第4条时,可考虑给予哮喘治疗性诊断。 2.3岁以上儿童哮喘诊断标准: 1)年龄≥3岁,喘息呈反复发作者(或可追嗍与某种变应原或刺激因素有关) 2)发作时双肺闻及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 3)支气管舒张剂有明显的疗效 4)除外其他引起喘息、胸闷和咳嗽的疾病 3.咳嗽变异哮喘(儿童年龄不分大小)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1月,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痰少、运动后加重。临床无感染征象。或经较长抗生素治疗无效 2)有过敏史或家族过敏史,气道呈高反应性,变应原皮试阳性等可作辅助诊断4.哮喘严重程度分级: 哮喘持续状态:哮喘发作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在合理应用拟交感神经药物和茶碱类药物仍不见缓解(无时间限制)即诊断。

儿童支气管哮喘诊疗常规长期医嘱: 重症监护护理常规 重度哮喘/哮喘持续状态护理常规 重症监护 病危 饮食 心电呼吸监护 经皮测氧饱和度 无创测血压Q4h 氧疗(根据血气结果决定吸氧方式) 鼻饲管注食 鼻饲管注药 Normasoline 30ml ivbydrip Q12h 头胞三代150-200mg/kg Normasoline 氧气雾化 全乐宁0.03ml/kg (总液量为2ml)(根据病情开始每隔20分钟一次或1-2小时一次待病情好转后,可每隔6小时吸一次)10%Glucose 30-50ml ivbydrip Q6h 氨茶碱4-5mg/kg.次 10%Glucose 20-50ml ivdydrip Q6-8h 甲基强的松龙1-2mg/kg 临时医嘱: 三大常规 PPD 5U ID 抗生素皮试 血气分析 急抽血查:E4A、BUN、BS、肝功能、心肌酶、免疫全套、呼吸道系列病毒检测 痰找嗜酸细胞 痰培养+药敏 胸片 10%Glucose 50ml ivbydrip Dopamine 3mg/kg 泵入4ml/h Regitine 1.5ml/kg

小儿支气管哮喘70例的护理

小儿支气管哮喘70例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7-04-23T14:29:20.897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作者:赵佳 [导读] 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 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黑龙江齐齐哈尔 1610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应采用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70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儿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实验组35例患儿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服务,实验并比较两组患儿的病情、生命质量及肺功能状况。 结果:实验组患儿的病情0~1级所占的比例较对照组高,而2~3级所占的比例却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生命质量得分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干预后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可使呼吸道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并得到良好的营养补充,有助于身体的复原。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哮喘;综合护理;呼吸道护理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nursing effect of bronchial asthma in children.Methods;selecting 70 cases of bronchial asthma 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group,including 3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the experimental group of 35 case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quality care in the control group on the basis of the experiment,and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ith the diseas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lung function.Results: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0 ~ 1 percentag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2 ~ 3 the proportion i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1);the two groups do the scores of quality of life outcome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P < 0.05);the experimental group di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lung function was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als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 of children with bronchial asthma can improve respiratory symptoms,and get a good nutritional supplement,which is helpful to the recovery of the body. Key words:children bronchial asthma;comprehensive nursing;respiratory care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慢性变态性炎症,是易感者对各种激发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其中小儿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儿科常见的慢性气道炎性疾病,其较复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涉及到多方面因素,如遗传、环境、行为心理、机体免疫等。我国五大城市的调查资料显示,13 ~14 岁学生的发病率为 3% ~ 5%,儿童发病率高于成人。有些患者在病情发作时有严重的呼吸困难,导致滴血杨峥的出现,会对小儿患者带来严重的身体损伤,不利于身心的健康成长。在治疗同时进行护理,能够及时干预患者出现的症状,减少危险性。选取2016 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70例小儿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护理措施,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评判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儿70例,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防治协作组制订的《儿童哮喘防治常规》的诊断标准(1998年修订)。7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5例患儿中,男占15例,女占20例,年龄7个月~13 岁,平均(7.0± 2.1)岁,病程 0.7 ~ 7.6 年,平均(4.3 ±2.3)年;对照组35例患儿中,男占24例,女占11例,年龄6个月~13岁,平均(6.9 ±1.9)岁,病程0.6 ~7.9 年,平均(4.1±1.8)年。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史及哮喘发作情况等方面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基础护理,保持病室环境安静,定时开窗通风,室内温湿度适宜。根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采用鼻塞法或面罩法吸氧,氧流量1 ~3 L/min,吸入的氧气需要经过湿化,同时保持呼吸道通畅实验组,进行综合护理服务,心理护理当患在病情发作时,会有严重的焦虑,因此护理人员需给予患者和家属一定的健康知识讲解,包括该疾病产生的原因,在生活中的注意事项,使其对该种疾病有正确的认识;治疗护理,患者会有较为严重的呼吸困难和缺氧症状,需采用药物的相关治疗,经常使用的药物有支气管的扩张剂,如氨茶碱等,这类药物起效快,使用剂量较少,且不良反应较少;饮食护理,该疾病在饮食上需要格外注意,因为部分患者的过敏原为某种食物,若食用不当,会导致病情的加重。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在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的过程中主要采用来了统计学软件SPSS15.0,并进行了通过统计学软件的分析结果χ2检验。通过统计学软件的检验我们发P<0.05,本研究数据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患儿的病情0~1级所占的比例较对照组高,而2~3级所占的比例却较对照组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干预后的生命质量得分均明显升高,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儿干预后的肺功能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支气管哮喘这种疾病的病情复杂,且发展较快,若不给予症状的及时处理,会导致并发症的出现,且小儿又不能清楚表达出身体的具体症状和感受,会增加治疗难度,所以要给予护理干预。传统的常规基础护理,由于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如随意性大、不够规范等,故常规基础护理已经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的患者要求。卫生部于 2010 年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综合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化临床护理工作,加强护理职责,落实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医疗护理安全,给予患者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