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与艺术

物理学与艺术
物理学与艺术

物理学与艺术

如果说物理学的想象和比喻的属性几乎是不为人所知的秘密,那么物理学的艺术属性则为大多数人所了解。许多物理学家都深深赞叹物理学本身固有的美学特征:简洁、精练、优美、对称、和谐、有序以及其逻辑性。 Freeman dyson 甚至强调,如果一个定理缺乏美感,那么它肯定是不正确的。然而,这一切只不过都是一种文字表述而已,事实上,一切科学理论都是通过实验的结果来验证的,精确的结果才是科学的最终检验标准。

科学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的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可以从点画派作品的雾化效果上,从立体主义作品的变化的断裂空间效果上,从超现实主义作品对流动空间的表现上,从未来主义作品的临时肖像的表现上,从无调的、连续音乐表现的随机不定的音律上,从抽象主义作品对无意义的景象的表达上以及从荒诞剧的无意义表演上,都能找到它的影子。

从更广泛的哲学观点上看,物理学不只是影响着艺术,实际上物理学本身也是一种艺术形式。许多物理学的描述和符号都是一种比喻,因此它代表了一种看得见的富有诗意的创造。在物理学中,除了我们发现的对概念的客观描述外,它还包含叙述性、主题性、文学性及戏剧性的成分。例如,大爆炸理论好像讲述了一个有着激动人心开端的神话传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化过程,并且具有一个悲剧的结局;发生冲突的科学理论之间的辩论就好像法庭辩论一样;苯环结构的原型是在睡梦中得到的,这些在文学题材中都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电子学的联系

看看在现代摇滚音乐会和录音棚中使用的设备,你可以很容易地看到物理学实验和技术的应用。音乐的调制、控制、录制、放大等技巧已经被现代电子和计算机技术永久地改变了。

电子技术不但操纵而且创造着现代音乐。电吉他、电子琴已成为音乐家创作和演奏音乐所必备的工具。使用合成器和计算机来合成音乐已成为标准的创作过程,艺术家们甚至利用电子技术在一些博物馆和办公建筑里创造音乐雕塑和声音环境。

音乐工业实际上是随着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例如激光音乐视盘充分地利用了激光和数字化技术,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对音乐的复制、处理、播放技术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实际上在音乐制作和播放中使用的每件器材,从录音棚的麦克风到家用音箱,都是与物理学家和物理工程师的工作密不可分的。

艺术中的物理学

艺术不仅仅受到物理学技术的影响,而且也受到物理学理论和观点的影响,这在视觉艺术形式上表现尤其突出。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新的艺术形式与物理学概念互相补充的例子,例如19世纪末的点画派画家Georges Seurat和Paul Sipnac 用细小的色点在画布上作画,当人们从适当的距离上观看时,就会在眼中呈现出合成的色彩和图像效果,这种技巧反映了观察的雾化效果以及光线和颜色是可以分成简单基本元素的观点。同样的,印象派画家Camille Pissarro和Claade Monet,以及深受印象派影响的画家Maurice Vtrillo,使用明亮的色彩和轻轻润色来模仿光线照射在物体上的物理效果以再现光线在人眼中的景象。

在20世纪,我们甚至可以在视觉艺术中发现更多现代物理学的影子,立体派画家Picasso及Georges Brague勾画了一种空间“断裂”的景象,这实际上是一种对相对论理论的暗示,在相对论的理论中,不同的观察者对时间和空间的描述是不同的,由于立体派对原来时间、空间概念的彻底否定,因此它实际上反映了许多相对论的基本观点。

我们看到的这些扭曲,充分反映了广义相对论的曲线时空的观点,这种曲线的、流动的空间概念,在超现实主义派画家Sal-vador Dali,Joan Miro,和Yves Tanguy的作品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他们的作品都是以伸展的、扭曲的、弯曲的塑料状物体来表现艺术观点的。

在绘画作品中同样也能看到物理学中关于时间的概念,例如在未来派画家Umberto Boccioni和Giacomo Balla的作品中。Mar-cel Duchamp著名的“步下楼梯的裸体”这幅画中,时间被表现为连续图片的多次曝光形式。这种作品也受到动画片的影响,但是这种在单一静止的画面中时间和运动的表现方式实际上代表了以相对论的新手法来处理时间与空间的概念。

现代物理学中的哲学观点在20世纪的绘画作品中也得到充分的体现。Giorgio De Chiricor的作品中描绘了凄凉的几何状的城市景象,在荒芜的内部以一种无目的和模糊方式充满了机器人和肢解的躯体的景象。De Chiricor和其他抽象派艺术家则以一种外部的,对立的观点来反映随机的无意义的现实。我们不难把他们的作品同量子理论的混沌概率和不规则性联系起来。

画家Rene Magritte的作品,则是通过一种错觉形式来反映现实生活的特征,在其Les Prowenades d’Euclide的画中,表现了一幅放在窗前书架上的油画,这幅画正好挡住了外面的街道和房屋,画上的内容却恰恰反映了被挡住部分的景色,画上的描述与直接看到的景色具有近乎完美的一致性,但总给观众留下了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因为一般人会意识到,一旦将画布移去,在窗前将会留下一个空洞。Magritte好像是在询问:什么是现实?而什么又是我们表现的东西?在

现代的量子理论中,人们可以精确预言现实,但却不能准确地描述它,Magritte 的作品深刻地提示了这一点。

James Roseequist的作品,“地区代码”则是用嘲讽的手法来评价现代电子通信技术的混乱与复杂性,在这幅绘画作品中,Rosen-quist描绘了有一段五颜六色、电话线暴露在外面的粗大的电缆,背景介质则是一张银灰色的聚酯薄膜,每一边都以恰当的角度卷起,以便增加反射效果并增加了整个视图效果的复杂性,Rosen-quist巧妙地运用反射材料来增强电话线的缠绕特性,并用来暗示在电话网络上传送的成百万条的交错信息的重复与反射的特性。反射的衬托也将观众带入画中并使其成为混乱的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最后这种反射使人产生一种艺术上的错觉……这到底是现实还是错觉!

Jackson Pollock的作品充满了随机性和纹理品质,这反映了现代物理学中原子的离散量化结构和随机的不定的运动构造。从更广义的角度来说:20世纪中期的艺术活动的特征——抽象艺术派画作、无调性音乐,以及荒诞剧情都是量子理论中随机性及纯科学唯物论的体现。

物理学似艺术

我们已经了解艺术反映了现代物理技术的外在表现和内在价值,但反过来是否也是这样呢?在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和想象中是否隐藏着某种艺术形式呢?我们是否能把物理学的著作不仅放在科学博物馆中,而且也放在艺术博物馆中呢?

20世纪物理学的许多可视模型和符号表示式都是有其艺术品质的,这方面明显的例子有:在广义相对论中空间被描绘成曲面空间,黑洞则被形容成时空坐标中的一个漩涡;原子中电子的概率分布被描绘成叶片的漂浮以及壳状的形式;激光或电子束的衍射被描述星形和环状结构,原子谱被描绘成彩虹色谱,以及在宇宙中行星、恒星和银河系的景象描述等。

但是不只是可见的科学现象具有艺术优点,那些对现代物理现象和概念的深层分析却也蕴藏着更强的美学观点: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时间扩张以及长度压缩的同时性观点已经产生了关于时空的惊人的新概念,他的著名公式E=mc2揭示了在质量和能量间的对称性联系,这种对称性在量子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引申,并得出了物质和反物质的概念,从而引发了对现代基本粒子的寻找。事实上,美学的对称性、有序性、简洁性、精练性以及完整性等原则,在激励和引导科学家们选择和设计研究项目时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量子理论的预言看上去是离奇的、不可想象的,但它们又是令人振奋和具有讽刺意味的,电子之间的干涉导致人们发现了电子的波粒二象性,玻尔模型和量子理论不仅为原子和它的谱结构提供了一种解释,而且提出了一种独特新颖的原

子、分子结构。只有量子理论对称的、有序的原子结构观点才能解释导体和超导体现象。

现代物理学关于原子的研究导致了原子能的利用和原子弹的产生,尽管它们有着潜在的破坏性,但其作用还是十分巨大的。对原子的研究使人们对物理学的对称性和一致性有了新的看法,这在最新的夸克模型和场论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些新的理论使得一种“最终理论”的产生成为可能,利用这种理论人们可以对一切的力和自然现象作出解释,这一理论是每个物理学家追求的最终目标。

所有这些20世纪物理学的概念、模型及理论不仅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了现实的物理世界,而且具有美学的价值,因为它们也是人们的思维创造,拥有真正的艺术品的独特、独创和富于想象力的特征。

物理学似文学

物理学的美学品质远远超出了纯视觉和概念这两种艺术形式,它们还扩展到文学和戏剧这些形式上,把物理学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听起来比把它和视觉艺术联系起来更奇怪,但是一种新的人文学科——叙述学可以在许多学科找到叙事的根源,例如从文学、人类学、哲学、历史学甚至是自然科学上均可找到,它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类喜欢讲故事,在超出文学范畴的许多领域内也在无意识运用这种方法,在阐述历史事件、哲学辩论,甚至在进化论这样的科学理论中均能找出叙述的影子。

叙述学的观点同样在物理学中得到应用,因此在物理学中发现文学与戏剧的成分并不是令人吃惊的事。毕竟,物理学也是人类活动和文化的产物。

当科学家们讲述他们自己的学科,特别是作概括介绍时,他们常先以本题目的历史或与自己有关的故事开头,这看上去非常自然。该学科的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它的特点和发展,某些人参与的故事使得外人对该题目更感兴趣,但是根据叙述学的观点,我们喜欢讲故事并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人们对事件前因后果的兴趣帮助了我们做这种事情。它同样在我们的工作中起作用,任何学科的某些结构、逻辑都是以叙述的基本元素为基础,它的发展也受其影响,物理学也是这种情况。

如果大爆炸的发生不是伟大的史诗性故事,那么它又能是什么呢?我们是否可以把它看成是创世纪的神话或戏剧呢?它具备一个传说故事应具备的全部基本要素。它有一个激动人心的开端:在剧烈的爆炸中产生了物质、能量、时间和空间。然后紧接着一个肥皂剧式的发展过程:在其中产生了基本粒子、原子和元素,并且在不断创造着物质、星系、银河以及生命等,这是一个充满着错误的开始、曲折、危险以及死胡同的过程——好像是一个典型的朝圣者朝圣的故事。最后,导出一对悲剧性的结局,其中之一是:宇宙开始崩溃、物质退化、质子衰变

等,每一种事物都逐渐走向死亡。另一种结局是,这种创造和毁灭的过程将进入一种无意义的永不停歇的循环过程。

量子理论也有其叙述成分,20世纪关于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长时间历史争论导致了两种观点的合成,即“波粒性”的出现。这种性质说明了光的两种属性,光在不同的环境下将表现不同的性质。我们可以认为这种结论是哲学史发展中命题、反命题及其综合的结果,而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认为是法庭双方为解决问题而互相妥协的一个例子。

科学历史学家Gerald Holton从更广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科学叙述性这个问题。他认为,在许多科学思想的背后,都有一个主观命题和信念支撑着。开普勒就是关于这个观点的一个很好的例子,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曾提到过这位伟大的德国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第一个正确地提出了椭圆行星轨道的理论,而柏拉图等人以前一直认为其轨道是圆形的。最初,开普勒也一直坚信圆形轨道的理论。尽管从测量的数据,特别是关于火星的轨道数据,非常符合椭圆轨道的公式,但由于他一直相信柏拉图的关于圆形是最理想的几何图形的观点,所以他一直认为行星运动必然遵循圆形轨道。在许多年以后,他才逐渐接受了椭圆轨道的理论。

另一位历史学家Thomas Kuhn认为,科学理论的提出与发展和服饰的流行趋势很相似。Kuhn给出了一个在不同历史时期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科学理论的变化趋势,其中经典物理学和替代其统治地位的相对论的更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但相对论并没有完全摆脱牛顿时代的影响。许多顽固的科学家仍然坚持旧的理论体系,但他们所扮演的角色只不过是新理论产生过程中的旧理论的卫道士而已。

创造的活动

文学和戏剧的主题不仅反映在科学理论的表面上,而且在理论创建的过程中也得以体现。例如,爱因斯坦在创立广义相对论的过程中,由于对自己的思维进行了重新认识而彻底改变了他的科学哲学观点。

在他的前半生,他认为科学理论只不过是事实的逻辑表述,随着对广义相对论研究的深入,他开始逐步认识到人类的想象在科学理论发现的过程中起着根本的作用,凭着他对自然规律的直觉,他对经典物理学提出了质疑并推导出著名的一致性公式。对于爱因斯坦来说,科学理论已经成为遵循简洁、精练、有序性等美学原则的人类思想的自由创造,它是通过实验结果来验证的。因此,爱因斯坦坚信:科学的“美感”胜于“事实”。

在得知爱丁顿在1919年日蚀的观测证实了广义相对论的正确性的消息之后,爱因斯坦的一个学生问他,如果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他该怎么办?爱因斯坦回答说:“那我只能替上帝感到遗憾,因为我的理论是正确的。”

另一个例子也可以反映这个问题,苯环结构的发现者凯库勒,是他在睡觉时梦到了一只首尾相连的蛇后得到启发,才提出了苯环的结构,从而解开了有机化学中的一个谜。

衰落的演化

人类思想和物理学现实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量子理论提出了关于人的思想和物质独立性之间关系的问题。量子理论认为,观测者将对被观测事件产生一个随机的不可预测的影响,观测者不可能在不影响电子状态的情况下观测它,这意味着人们对物理现实的观测不可能脱离人类的思想活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看法总是被渲染上美学和比喻的色彩。

这种令人困惑的研究自然的方式是现代物理学的典型特点,它已经变得越来越抽象和数学化。举个例子来说,物质已不再被认为是由实体组成的了,它们现在只是一种具有理想特性的概念而已,就像一座空中楼阁。人们不再把电子看成是一种坚硬的小球,它们只具有“波粒性”特征,只能用概率分布的形式来描述,就好像神话中的幽灵一样,时间和空间被描述成一个弯曲的四维连续流——一种非常具有科幻味道的抽象几何描述。黑洞则被理解为存在于奇怪的、扭曲的相对时空中的无底深渊,最基本的物质粒子夸克被认为隐藏在原子的深处,始终处于深不可测的状态,因此使它看上去更像是一种数学模型而不是真实的物质,就好像神话中被囚禁在塔中的公主一样。

以上所有这些,到底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仅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抑或是艺术家们的创造?事实上,现代物理学看上去更像是一种艺术和想象。现在,很难弄清什么是客观的存在,看上去,现实就像数学家所定义的一种数学模型一样。

物理与艺术论文

物理与艺术 【摘要】物理与艺术,实则艺术的物理和物理的艺术的统一,它们以一个共同的基本点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那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揭示真理的创造力。它以两条主线将二者对比统一,即艺术:乔托~达·芬奇~毕加索和物理: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坦。在我们过去的认识中好像二者是不相干的两门学科,其实二者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艺术主要是图形和比喻,物理则表现在数字和方程上。 【关键字】物理,天体运动,光学,静电场,艺术 【引言】在艺术和物理学中同时获取有关自然(实在)的观点,会从三个维度上全面看到它的更宏大的图景,会理解它在扩展开的现在上的存在。艺术与物理学的有机结合,能使人们对自然厕身其内的世界产生更高层次上的认识和理解。【正文】 天体运动与艺术 古希腊人曾强烈地致力于自然界中和谐的研究,并认为音乐仅是自然界和谐中的一种。德国物理学家开普勒曾说:“天体的运动只不过是一首歌,一首连续的、有几个声部的歌。”在他看来, 有声的乐调固然很美,但有调无声的 仙曲则更美,因为它只对人类的灵魂 吹奏。他反复计算了有关行星近日点 和远日点的运动速度和各种比例关 系,并从研究一首古老的名为《和谐 的序曲》的乐曲中受到启发,终于得 到了(这里T为行星绕日运 动的周期,D为行星距太阳的距离)的关系,进而谱写了行星运动这首不能为听觉所感知,却可以为思维所理解的“直接用乐谱、广为使用音乐语言”的行星协奏曲(如图1所示),并通过他的行星运动第三定律表达出这首乐曲的主调。 1543年,哥白尼出版《天体运行论》。按史莱因的观点,日心说从根本上来说脱胎于艺术家选定观察位置(注意乔托的“透视法”涉及观者位置)。伽利略通过观察支持哥白尼的学说,进而提出惯性参考系、绝对静止概念。前有艺术中观察透视画法作品,观者需处于一个绝对静止状态,今有物理学中绝对静止点,史莱因提醒说这是艺术与物理的有趣并行。 光学与艺术

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性

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性 发表时间:2013-05-28T16:50:15.733Z 来源:《未来教育家》2013年第5期供稿作者:王成智 [导读]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 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县第二中学王成智 075100 摘要:有趣的现象可以激起学习兴趣,有用的知识也可以产生学习兴趣,但要使学习兴趣稳定、持久,还必须依靠有效学习,使学生经常享受到成功的欢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的艺术、揭示物理科学美的艺术、促使学生情感意识的发展的艺术,这三者相互联系、形成结构。在教育教学中只有从整体上把握住这一结构,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达到艺术境界。 关键词:教学艺术、情感、课堂教学、学习乐趣 教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种艺术。成功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如果掌握了这种艺术,就可以使物理课满堂生辉,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下面仅就课堂教学谈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 一、激发求知欲望 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要使学生渴望获得知识和不断追求真理,并带有强烈的情绪色彩去探索、认识客观世界,所以教学过程必须遵循这一真理,要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设计物理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起。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没有疑问就没有思维,积极的思维往往是由疑问开始的,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的关键处设置疑问情境,教师创设的情境越新颖,刺激性越强,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认知的冲突和探究的欲望。 在学习初二《摩擦力》内容时,我首先播放一段录像:“一个清洗工坐在一块仅依靠一根绳子吊着的木板上,他正清洗着高楼模墙,并通过松放绳子的一头使自己能自如地移动。”当看完录像后,马上就有学生问到:“为了不使自己掉下来,他是不是要用很大的力来拉住绳子?” 没等我开口说话,就有学生反对说“不对。” 另一个学生也接着说“我看他的神态的动作,不象是要用很大力的样子。” …… 通过同学们七嘴八舌的争论、猜测,大部分同学都有了共识“是不要用很大力”。这时的同学们正处在一种“心求通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境界,都想跃跃欲试,但也都欲言而不能。趁势我展示了本堂课的课题《摩擦力》。 大家都知道:人的思维最活跃是在新的有趣的问题亟待解决之时。我这样把知识和情景有机地结合起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进行新一轮学习,它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并能很好地唤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同时使学生的探究欲望达到最浓烈状态。 2.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教科书中呈现的知识,通常是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固然学生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同时,物理知识的传授,它应是一个学生自己思考,亲自获得知识的探索过程,从这一意义上看,学习活动不仅是由认知和情感共同参与的过程,也是一个知识“再发现”或“重新发现”的过程。“实验探索”可以深化学习兴趣,这一过程,教师应处于主导地位,精心备课,设计好合理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学生应处在探索知识的主体地位上,教师应让学生动眼、动手、动脑、动口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要克服传统教学中教师讲的过多,统的过死的弊端,使学生完全置身于物理的环境中学习物理。 二、展示物理科学美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问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1.展示物理学美学特征。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理知识的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天性。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教学艺术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能否产生艺术效果,有赖于教材、教师的精心备课和表演水平,还要看学生是否具有一定的艺术情趣,而影响学生艺术情趣其中一条因素就是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在展示科学美的同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科学美的审美能力。所以,教师平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使他们在探索中领会许多事物的本质与联系,感受到知难而进,解疑释惑,获得新知识的愉快,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以上介绍的艺术表现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形成和手段,如语言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利用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同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并从中获得学习上的独立和探究中的成功感,丰富学生成功的体验,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对自我价值得到体认。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衔接艺术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衔接艺术 发表时间:2011-11-07T17:00:29.790Z 来源:《学习方法报·理化教研周刊》2011年第9期供稿作者:李红霞 [导读]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相对较难的学科,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实效性困难。 河南省虞城县家寨镇一中李红霞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物理是一门相对较难的学科,所以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实效性困难。目前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最大困难是教师的教学思路与学生的学习欲望存在着很大的脱节,从而出现教师与学生步调不一致的现状。因此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衔接艺术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利用衔接艺术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 课堂教学新课的引入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地结合教材实际内容和特点以及已学的物理知识点做好课堂教学新课的引入,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我们在引入新课时可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入,也可以通过有趣的物理小实验等引入。例如,在讲“摩擦力”内容时,我们可以让一位身强力壮的男学生穿上滑冰鞋和一位柔弱的女学生进行拔河比赛,通过意想不到的实验效果,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顺其自然的引入摩擦力的概念。在讲“浮力”内容时,我们可以利用“死海不死”的故事引入新课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 课堂教学就像一部电视剧,每个知识点就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每个角色的出场都要顺理成章。因此我们在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必须通过合理的过渡性语言,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例如,在学习“功”的知识后,我们可以引发学生思考:使用简单机械可以省力,那么有没有机械在省力的同时也省距离呢?如果有的话,使用这类机械就可以两全其美,就可以省功了。从而自然有趣的引入到功的原理的知识点的探究。 3. 知识点和练习题的衔接 常言道:“文科要多动口,理科要多动手”。学习物理也要进行适当的练习,练习恰当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点掌握的更牢固、更透彻。我们要做好讲完一个知识点、一个公式后,立即穿插两个试题进行及时的练习巩固;更要注意讲完一节课后做好相应的作业布置和充分的习题练习。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 4. 物理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衔接 新课标告诉我们“物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社会”,我们也要让物理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我们要教育学生:要善于利用生活知识来思考物理现象,也要利用生活用品多做物理小实验,做到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更要学会利用物理知识去解释生活现象,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做到勤于动脑,学以致用。 总之,只要我们注意物理教学中衔接的艺术,就会使我们的物理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易于学生理解接受。让学生喜欢物理,对物理充满浓厚的兴趣,从而轻松自如的学好物理。

物理与艺术

物理与艺术 (北京邮电大学民族教育学院S16E05班陈世军2016440557)摘要:物理与艺术都是人类理解自然的方式,这两种方式貌离神合,但以一个共同的基本点紧密联系,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揭示真理的创造力。凡是前卫的艺术创作,凡是革命性的物理研究,都会探究到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本质,都追求对世界进行精确而细致的观察,并给予创新性的描述。本文主要例举牛顿与达·芬奇两人在生平、思想、性格、成就上的异同与我自己的一些感悟。 关键字:牛顿;达·芬奇;物理;艺术;感悟 一、物理与艺术 李政道教授曾说“事实上如一个硬币的两面,科学与艺术源于人类活动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传统上来说,艺术创造幻象以表达情感,使用的语言是图形和比喻;物理学是一门严格意义上表达自然的实证科学,根植于清晰的数学关系,应用数字和方程表达自然规律。艺术家以艺术作品表达审美情感;科学家以自然定律描绘客观规律,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将对世界本体认识的不同侧面,各种现象贯穿在一起,经过分析、综合和思考,从而完成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因此,艺术和物理学都是构造模型的活动,它们是人类感悟、认知自然的两种相异又相关的手段。 二、达·芬奇与牛顿 达·芬奇是西方古典主义绘画的代名词,他的画作充分显示出对大自然敏锐的观察力,对人物内在细微情感的刻画,以及表现光与影的种种变化,将绘画的写实主义推向了不可企及的高峰。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最高峰,被评价为“天才中的天才”。达·芬奇和牛顿,一个是15世纪最杰出的人物,一个是17世纪的天才;一个是最伟大的艺术家,一个是最伟大的科学家,我们可以比较一下两人在生平、思想、性格、信念和成就上的异同。 两人都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牛顿的父亲是个不识字的农夫,在儿子出生前几个月死去。母亲不久后再婚,将年幼的牛顿送到外祖母那里抚养。小小孩子不得不同继父争夺母爱。他得益于舅舅的支持而来到剑桥大学读书。达·芬奇则是私生子,母亲是大字不识的农家女。他也同牛顿一样,由母亲或其祖父抚养。牛顿和达·芬奇在童年时代都没有什么朋友,且都

教学艺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艺术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教学是一门艺术,如果掌握了这门艺术,就可以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他们的 学习情绪。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艺术。 一、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 学物理的学生,头脑中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着理解和误解。如 在教学“光的折射”现象时,介绍一个实验情境: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水,水中插上一 个塑料泡沫片,在塑料泡沫片上粘贴一条用塑料纸剪成的鱼,让几个学生各用一根钢丝猛刺 水中的鱼。由于学生总认为眼睛所看到的鱼的位置那么准确界定一样,在这样错误的前科学 概念的影响下,自然出现了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对一些自然现象凭自己的经验或直觉形成错误 的判断。教师把泡沫片从水中提起来,发现三根钢丝都落在鱼的上方,接着说:要知道这个 道理,就得学习“光的折射”现象。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来,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境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 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 的认知起点。只有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物理情境,才能使教学内容变美、变活,深入到学生的 心灵之中,实现物理教学的情感转移。学生将对物理学和物理教师的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这样才能产生出艺术的效果。 二、物理科学美的展示 罗丹有一句名言:“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物理教学同样如此,但物理本 身并不是美学,要想使物理教程从枯燥的铅字变成闪烁美的光彩的科学诗篇,关键在于我们 教师平常教学中是否认真发掘物理科学美、是否去展示其美学特征、是否去创设美的意境, 让学生潜移默化受到物理科学美的陶冶,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大到天体,小到共振粒子,从实体到另一形态的场、光等都是物质的。物 质又是运动的,如机械运动、分子热运动、光波传播,实际上是不同形态的物质的不同运动 形式,它们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自然界是合理的、简单的、有序的,因此,科学家们在探索 真理的过程中,往往以科学美作为追求的目标,通过他们的努力而形成的物理理论,在内容上、形式上是那么自然、简单、和谐,都放射出美的光辉。教师平时教学中应向学生展示物 理知识美的一面,激发学生爱美的天性。 例如:物理内容的简单美,表现在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达上,科学、准确、简洁。热是众多 物理学家争论了一个多世纪的问题,却以“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十个字做了结论。物理学 的对称美,给人一种圆满。匀称的美感,运动与静止,匀速与变速,引力和斥力,反射和折射,“磁生电”和“电生磁”,平面镜成像,电荷的正负,磁场的两极等,揭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构成、运动及其运动规律的对称性而产生的美感。物理学理论内部相互间的自洽能展现 出和谐美。如自由落体、竖直上抛、下抛以及各种直线的匀加速与匀减速运动都可以统一于 运动学的速度和位移两个公式中,牛顿力学公式可以把地上的物体与天上的星体统一起来。 由此可见,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发掘,物理学的“简洁美”、“对称美”、“和谐美”等美学特征 在中学物理中便有许多例证,我们要让物理学美的素材震撼学生的心田。 三、学生发展的促进 当前,世界面临着激烈的经济竞争和人才竞争,我们的教育目标应立足于培养学生适应科学 技术的发展和未来的生存能力。物理教学必须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为完成教育培养目标作出 贡献,应致力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造力。在教学过 程中应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着教师的艺术水平。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物理学(师范)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70201 学科门类:理学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中学物理教育教学需求,培养热爱中学教育事业,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和文化素质,掌握物理学科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富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胜任中学物理教学、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本科层次、综合性、应用型人才。 二、毕业要求 1.具有正确的政治思想信念,热爱祖国,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教育事业,理解中学教育工作的价值。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和教师职业规范,为人师表,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 2.具备从事物理学领域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知识,具有物理学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外语、计算机、互联网等相关知识,了解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法规,能够将这些知识与技能渗透于物理研究与教育工作中。 3.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描述和分析物理学领域实际问题并进行实验验证,以获得对相应问题的深刻认识并得出有效结论。能通过文献检索与学术写作、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提取、整理、分析和归纳资料,为问题分析过程提供有益参考。 4.具有较为宽阔的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知识素养,具备交叉学科领域的知识基础,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 5. 具备中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职业技能,普通话、外语和计算机应用技术达到规定要求;理解和掌握有关中学生成长的规律与特点,具有尊重、理解、保护、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的意识与能力;掌握教与学的知识,熟悉中学物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学规划与设计、教学组织与实施、教学评价以及教学反思;具有一定的教育问题意识和教育研究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物理课堂教学艺术就是要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响、图像等手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探究学习的积极性,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认知并感悟知识,能培养学生爱学物理的情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艺术最佳效果进步发展 爱因斯坦对教师的修养提出三条基本要求:一是德,即崇高的思想品德;二是才,即知识渊博;三是术,即高超的教学艺术技巧。教学离不开艺术,只有讲究艺术的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物理比较抽象、难学,如果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了厌学的心理,则对学生今后的物理学习容易形成不可逾越的屏障。因此,对物理教师来说,教学艺术尤为重要。 教学必须讲求科学性,必须遵循科学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及其表达方式的规律性和原则性。但教学是一种创造性活动,要求教师发挥独创性,灵活地运用教学原则,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机智地处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只有把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结合起来,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通过近17年的物理教学,本人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了初步的认识,探索出了较为可行的方法和艺术。 一、研读学生 许多学生反映物理这门课程比较难学,不好理解,做题时往往是不知道自己该从什么地方入手,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要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思想动态,把学习物理成功的经验体会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勇气、有学好物理的动力。当然,在战略上藐视,在战术上要重视。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排除他们的苦闷,让学生接受老师,进而接受物理、爱好物理。要让学生体会学习的难度,强化意志的培养,享受成功的体验,强化学习愿望,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怕学物理、厌学物理的心理。。 二、精彩导入 激趣求知是教学艺术的先导。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对该课的主要内容产生悬念,从而产生探究学习的愿望,这将对课堂教学造成很大的影响。比如:在《静电现象》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拿出了一只日光灯管、干棉布和一只吹鼓的气球,在暗室效果较好的实验室内,教师先用干棉布将日光灯管擦干净,用吹鼓的气球以很快的速度上下摩擦,奇怪的现象出现了,原本不发光的日光

大学选修课《物理与艺术》论文

宇宙中存在的三样最本质的东西——时间、空间、光。 1、泰勒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个有名字留下来的思想家。古希腊哲学由此展开。言,万物源于水。 2,、毕达哥拉斯,言,数即万物、和谐简单。 3、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学生。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4、欧几里得,几何之父,提出宇宙观点。著有《几何原本逻辑学》。 5、如果世界上真的有什么东西坚不可摧的话,就是那些永恒的物理常量和那些伟大的诗一般的方程。——理查德·费曼 6、《十字军东征》——天主教对伊斯兰教的战争,一般被认为是天主教的暴行,为欧洲的文艺复兴开辟了道路。 7、《最后的晚餐》 8、《犹大之吻》 9、《相遇金门》 10、《哀悼基督》 11、《宫娥》 12、艺术发展史:乔拓(意大利),西方美术之父,达芬奇,最伟大的画家,毕加索(西班牙),现代美术之范。爱德华·马奈,19世纪印象主义奠基人之一。 13、物理发展史:伽利略,科学之父,物理学之父;牛顿,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物理学家之一;(麦克斯韦);爱因斯坦,理论物理学家,相对论的创立者,现代物理学奠基人,被美国时代杂志评为世纪伟人。 14、乔治·萨顿 15、拉斐尔,文艺复兴时期,,《雅典学院》。 16、黄金比例,黄金分割线 17、两百多年前的文艺复兴,是人文精神,科学精神,科学与艺术最直接的表现。 18、霍金,《时间简史》 19、乔托,奠定了艺术,远古之谜——春的故事——百花齐放——日出印象——现代艺术。 20、梵高,《星月夜》,展现的是宇宙的神秘感,螺旋状的光环在画面中央席卷整个天空,银河的表现极其形式感,扩大的星星被包围着,月亮像太阳般耀眼。包围着星体的暗物质全部发光,读到一个生命的颤动,一个想象的大成,生命在宇宙中的再生与永恒。 21、王国维——《人间词话》

物理与艺术题库,红色正确

暗物质永远不发射任何电磁信号 正确错误 《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是马里内蒂的作品正确错误 《弹曼陀琴的少女》是塞尚的作品 正确错误 《基督受洗》是达芬奇的处女作 正确错误 印象派主义开始于( ) ?A.1782年 ?B.1872年 ?C.1782年 ?D.1871年 塞尚创造的基本原则() ?A.时间性 ?B.相关性 ?C.空间性 ?D.无原则性 抽象主义绘画这种创作理念开始于哪个国家?() ?A.德国 ?B.法国 ?C.意大利 ?D.西班牙 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是哪位物理学家?() ?A.海森堡 ?B.普朗克

?C.德布罗意 ?D.薛定谔 《孪生维度》的作者是( ) ?A.纪狄庸 ?B.札摩西 ?C.阿波利奈尔 ?D.阿瑟米勒 毕加索立体主义的开山之作是( ) ?A.《阿维农少女》 ?B.《弹曼陀琴的少女》 ?C.《格尔尼卡》 ?D.《干草垛》 布莱克的作品《牛顿》是在赞美牛顿 正确错误 `下列不属于古希腊科学的品质是() ?A.理性 ?B.理想 ?C.和谐 ?D.唯美 1、下列不是宇宙中存在的最本质的东西是() ?A.空间 ?B.时间 ?C.光 ?D.物质 第一个古代哲学家是泰勒斯 正确错误

1、欧式几何的核心概念是圆和弧线 正确错误 ?黄金分割原则出自《几何原本》 ?正确错误 物理学有400年的历史 正确错误 宏观世界最普遍的运动形式是() ?A.平抛运动 ?B.机械运动 ?C.电磁感应 ?D.曲线运动 1、()的表现手法是从达·芬奇开始的 ?A.黑白对比 ?B.明暗对比 ?C.正反对比 ?D.色彩对比 1、中国画喜欢表达瞬间的任务形态 正确错误 ()将物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 ?A.麦克斯韦 ?B.伽利略 ?C.爱因斯坦 ?D.牛顿 乔托之前,人类从没有学会如何在二维面布上表达出三维空间正确错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300年哥伦布跨出欧洲 ?B.1429年乔扎的眼光超越平面 ?C.1543年哥白尼提出地心说 ?D.哥白尼临终前出版了《天体运行论》

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

浅谈物理教学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8-06-14T11:31:54.110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6月总第274期作者:姜卫莲[导读] 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 山东省莱西市城关中学266600 一、利用开场白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1.利用“开场白”揭示物理学在各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向学生说明物理是研究物质运动基本规律的学问,在天文、地学、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六大基础学科中,用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观点看,天、地、生、化都可归结到物理和数学;现代工程技术也要靠物理作为支柱。还要阐述物理对现代科学的重要影响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巨大成就,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利用“开场白”解决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障碍,克服畏难情绪。教师通过新学期、新学年的“开场白”如结论或前言等及时给学生讲解。作为科学的物理尽管有宏观上的连续性,但物理的最大特点之一是按力、热、声、光、电、原子物理学的体系讲述各部分内容,并不依赖前面讲述的全部内容。因此,过去没学好,只要努力,现在照样能学好。再讲一些“半路出家”的物理学家的故事和童趣轶事,帮助那些过去没学好而灰心丧气的同学医治心理创伤,同时鞭策了基础好的同学克服自满情绪,继续勤奋学习。 3.“开场白”要注意利用直观的趣味性。教具、挂图和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等生动具体的直观现象,都是“开场白”无声的语言,不可忽视的素材。通过直观设置悬念,诱导学生变枯燥抽象的原理学习为生动活泼的规律探索。这样,“以疑导读”、“以用入读”、“造就学生的知识饥饿感”,促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尽快地理解其真谛。 4.利用“开场白”进行情感教育,缩短师生的思想距离,创设积极、和谐、富于情趣的教学环境。师生关系的冷暖亲疏影响着情绪和心态,决定着教学功能的实现程度。“亲其师,信其道”是富于哲理的古训。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关键是教师要以身作则,知识广博,具有吸引力,从而影响学生的素质和修养。 5.“开场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常见手段,更是一种艺术。“开场白”与教学内容不能油水分离,而应水乳交融,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紧紧围绕“开场白”这个特点来设计。恰到好处的“开场白”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成为启迪思维,强化记忆、帮助理解、发展能力的兴奋剂和催化剂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联系学生的知识,层层深入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设计了如下问题:亮度可调节的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进而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自然导入了新课。 2.联系实际列举式提问。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 3.物理知识应用性提问。学生如果在教师的启发下,运用学过的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会感到一种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而且还能激发积极思考,培养运用所学的知识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热水瓶是如何防止热传递的?”这是教师提问的一般方式,学生也能作出正确回答。我尝试改成这样的问题:热水瓶外层玻璃破碎后为什么不保温;新买的热水瓶不保温可能是什么原因?对照实物让学生对不锈钢保温杯与常见的玻璃保温杯的保温原理和保温性能进行分析及比较,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作出正确解答。如果有条件,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 4.引起争论,激发思考的提问。争论可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通过争论解决的问题,理解特别深刻,其效果是一般性讲解所无法达到的。容易引起争论的,往往是生活中碰到的现实与物理原理表面上相“矛盾”,或者平时形成的概念与严格定义的物理概念不一致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引起学生的争论,对澄清学生的错误认识大有好处。 三、引导学生独立学习 所谓独立的学习,是指学生离开教师,甚至离开学校步入社会后也能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是引导学生独立地学习,还是“抱着”学生学习,既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也是一个教学艺术的问题,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授人以鱼只供一餐之需,不如授人以渔,学到捕鱼的本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学生学习方法,教会学生学习,使他们能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教学过程实际上是体现着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性活动,学习是学生主动求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的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作为教师关键是要立足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引导启发学生积极地去学习、去探索。有时,还要经过一段过程,使学生在设疑——质疑——释疑的几个反复中,逐步建立起正确的认识,要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经过自己的独立思维,要求自己想通,在学生感到自己无法解决矛盾时,教师再适时予以引导点拨,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设计题目时。题样的设计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刺激智力发展的作用,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自己独立思考自行解决问题时,学生就能够享受到成功的欢乐和喜悦,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如教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时,教师提出,要想使湿的衣服尽快变干怎么办,让学生结合平时生活经验想出自己的办法,办法越多越好,于是学生会想出许多办法,诸如用电熨斗烫、放在炉火旁边烘、用电风扇吹、尽量把衣服摊开等,再引导学生面对许多办法,总结归纳出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来,这样在引导学生独立学习的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也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艺术手法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艺术手法 物理这门学科比较特殊,如果能很好地去学习并加思考,学起来就比较容易,如果学习过程中囫囵吞枣,又不去动脑筋思考一些问题,那么学习起来就非常难。作为工作近十年的一名普通物理老师,在教育教学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同时也总结出了许多经验,下面,浅谈自己的一些体会与感悟: 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是将自己所学的知识想方设法地传授给学生,但要想使学生能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那可不是件简单容易的事,其实,靠的是一种技巧和方法,要想掌握这门独特的技巧与方法的运用,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学习,对教材有一定的深究,精心设计教学程序,以启迪学生的心灵,点燃其思维的火花,来激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意志,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成为一种乐趣,成为精神上的需要。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首先在于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1.要求课堂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许多物理现象在生活中有所先知,我们在学习物理时,头脑中不自觉地对物理知识的了解总有些“前科学概念”,其中包含了理解和误解。比如:在讲解“光的折射”一课时,老师可以先找一个透明的水槽,然后将一支筷子斜放入水中,让学生先观察有什么现象,学生肯定能看到筷子的弯曲,筷子在水面和水中之间为什么能出现折的现象呢?老师然后从理论上告诉学生这属于光的折射。当然,也可以创设一个实验情景:实验装置是一个玻璃槽中装半槽水,水中插上一些用塑料纸剪成的鱼,由几名学生各自用钢丝猛刺水中的鱼,从学生总是刺到鱼的上方来说明问题,得出结论:是由于光的折射,人眼睛所看到鱼的位置比它实际位置要高。这样的引入,将光学原理融入日常生活中,可操作性强,创设的简易实验把学生带入一个渔民叉鱼的情景中去,符合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好奇好动的特点,因而能很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就为接下来用实验研究光的折射结论创造了良好的认知起点。 2.指导学生“实验探索”,体会学习的乐趣 从所周知:就是在一种趣味性极强的情况下学习,效果明显,而且轻松易学。那么,要如何将科学家们早已发现,已形成定论的知识,让学生能轻松接受并掌握呢?在学习时,并不是去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或联系,但它不会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者所灌输的一切,把自己充当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会以自己的认识基础、心理状态为依据,有选择地吸收外部输入的各种信息,教学艺术的“基调”就在于找准学生心理状态的“固有频率”,使教学信息收发达到同步,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古人曾提倡过“寓教于乐”,或许他们把所谓的“乐”当成了一种兴趣或爱好,但无论如何,没有兴趣的学习是一种被动的学习,学习者是被动接受知识,学习过程中会感到枯燥乏味的,这样的学习方式不能让学习者在知识领域里

物理与艺术结课论文

物理与艺术 ——对艺术和物理学发展的通俗理解考究西方的科学史和艺术史的发展,不难看出,它们之间有许多或微妙或简单或直接的联系。但是纵观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可以看出,想象简直就是所有我们今天可以谈论可以接触可以演绎的事物的基础。 假设没有想象,人类看到火就没有好奇,人们看到石头就不会开始探索它可能出现的功能。所以,想象从一开始就主宰着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由于想象,于是出现了一些关于可以用于生活的简单的基本的经验,基于这些经验,人们开始建立起一套思考方案,于是出现了逻辑,出现了所谓的理性分析问题的方案,于是也就有了今天我们认识到并可以理解的语言,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由此演化的各种可以供人们不断研究探索并且得到关于人类的一般规律。 因为想象是最基础的是一切的根本,所以也就有勤奋和懒惰,并且遗传了几百万年了,如果人类一开始就直接可以进行逻辑思考,遇到问题就用理性去分析,那么现在懒人会很少,但是那样的话,会失去很多美好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就像一个人随机的出现并成长的过程,小孩子当然是想象力优于思考力的。从物理与艺术的提出到今日它的不断被探索,衍生出了很多研究课题,也让人们对想象和思考在大脑中的影响以及对研究性工作的作用有了更新的认识,以致现在对小孩的培养的侧重和重视与以往大不一样而且有过之而无不及,或许这个能反映的正是问题的本质,而且本质是在对想象这种特殊的思维活动上。 我不真正清楚艺术到底想表达什么,或许一开始是美吧,后来把对历史的刻画或者记录也算到艺术里面,也许是正确的吧,这样艺术就既表现了美又表现了真,不难得出结论,人们通过艺术阐述的境界绝对是向善的。再看看科学,发现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真,用某种简单的方程或结论来表达就是美,从科学对人类的影响来看,总的说来,也是为着人类自身的利益,所以科学是向善的。通过简单的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从人类的情感上出发,两者是共通的。它们都是在不断追求着真善美的本质。 真正有价值的开创性的东西都是先想象出来的。人的意识和潜意识在第一瞬间必然是和具体的实在的事物联系的,无论牛顿还是达芬奇,不同于常人的是,他们将第一瞬间进行处理的过程是很复杂的,可能更多是抽象的。所以对于物理学家来说,他们进行创作的过长实际上是把艺术进行科学化的过程;而对于艺术家来说,他们进行创作的过程正是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前者从美中抽象出真,也就是事物的本质;后者从真中抽象出美,也就是事物理想态的美。因为想象的共生,这两种不同的认知自然的方式注定了不是以平行线的形状存在的,必定会在遥远的未来,近一点说现在,已经以一种互相缠绕的螺旋状并进了。 因为中国人思考问题的方式的轨迹一般总是趋向圆形的,所以在古老的中国,科学和艺术是相辅相成的,太极图就是最直观的证明,或许对于西方文明发展的终极走向,可以从我们的太极图中得到答案,那时西方人直线的思维方式也会具有东方文明的圆的特性。无论如何,太极图都是艺术的,甚至是最高境界的艺术表达,但同时它表达的法则也很多,尤其是对大自然之法的终极演绎和表达,或许大一统的物理学的发展就蕴含在那幅简单的太极图里面。 我觉得西方的现代艺术文明已经超越了艺术,它更多的证明着人类思维的非线性发展,与相对论同时或者更早的绘画,从中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创造者对大自然的理解和对大自然本质原理的演绎。而那些代表着现代物理文明的,经常很难被人理解的繁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创者者,在几乎相同的年代,用想象找到了突破的关键,再用数学推出了想象的图像。他们都进入了思维的最大化模式,也找到了人类思维极限的突破点(或许称作“打破旧思维的关键点”比较合适),对于艺术家来说是稍加运用理性的思维,而对于科学家来说则是

物理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略谈

物理教学风格与教学艺术略谈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独特教学风格 高中物理概念、规律繁多,而且比较抽象,学生一时难于理解,就容易产生厌学心理。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用多种教学方法,生动有趣地组织教学。比如在教具和学具上,可以不必满足于实验室的设备,由教师和学生动手制作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如讲单摆时,我让学生找来细线和小球,每人自制一个单摆观察它的运动。在自制教具和学具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课后做些小实验。如讲“受迫振动”时,我用“米花的舞姿”小实验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具体做法是:把六个涂成不同颜色的米花用线穿起,挂在衣架的横梁上。六根细线每两根等长,最短的挂在中间,最长的两根分别挂在最外面。将一根橡皮筋拉长,从米花构成的弧下方穿过,并与米花悬线面垂直,用手指拨动皮筋,米花应声起舞。有条件的还可以将米花放在用布包紧的大口径低音喇叭上,当喇叭传出音乐声时,不同位置的米花以不同高度在上面跳跃。这个小实验使同学们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他们既动手又动脑,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物理知识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物理学中的许多概念和规律都可以用一些对联、口诀、谜语来帮助学生加强理解和记忆。我从生活中和教学实验中搜集了许多对联、谜语应用到物理课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牛顿第三定律时,我给学生出了这样一副对联:“他

蹬地,地也蹬他,双方运动为何地没动;我打你,你也打我,等值二力为何你觉疼”,横批:“说清有奖”。于是同学们立即活跃起来,利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释了这一现象。 再如:“未受外力运动状态永不变;没有摩擦机械能量总守恒”,横批:“注意条件”。这副对联是描述惯性定律和机械能量守恒定律的,朗朗上口,很容易理解和记忆。 下面这副对联:“两球落斜塔双音一响;八马拉半球一声双分”,横批:“学史奇观”。上联是描述比萨斜塔实验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下联是描述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一副小小的对联将物理学史上两大实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物理学中物理量数不胜数,物理概念更是多如繁星。我采用谜语的形式方便学生记忆。如:屡教不改——惯性;一对红——赫(赫兹);异口同声——共鸣;闹矛盾——摩擦;景德镇的作坊——磁抄…… 这些丰富多彩的对联和谜语,使学生对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实现了由“厌学”到“爱学”的转变,课堂气氛活跃而和谐,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艺术和风格。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1.讲物理首先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教师的语言要准确规范,若语法混乱、言不及意,将严重影响知识的传递,以致影响教学。 2.教师的语言要饱含激情。在语言中饱含对学生真诚的期望、对

物理与艺术学习感想

物理与艺术学习感想 班级:0110109 学号:011010915 姓名:周灿在写自己对物理与艺术的学习感想的时候,还是先谈谈自己选这门课的初衷吧。当初选报选修课的时候,当我看到《物理与艺术》这门课程的时候,想到自己的专业是飞设,以后肯定少不了跟物理打交道,所以要多学一点跟物理有关的知识,同时谈到艺术,感觉自己作为一个工科生,应该提高文学方面的素养与底蕴,文理协调发展,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争取成为一个文艺青年吧。当然最主要的是看到这门课的简介只有寥寥几个字“国家级精品课程”,而且主讲教师是您的名字时,我就毫不犹豫的选择了这门课,因为以前听学长说过,在南航不听施大宁的课是一种损失。当我在第一堂课上吃惊的发现讲课的内容是深入但是浅出,幽默而不失文采时,我就认定,这门选修课我选对了。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艺术尤其是西方艺术完全是一窍不通,但是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不仅对这些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而且对物理与艺术的联系也多了一些见解。在写这篇论文之前我还特地到图书馆借了一些有关西方艺术的书籍,虽然自己的认识还十分肤浅但多少有一些收获。感受最深的还是自己在物理学习方面的收获,以前在中学虽然学习了很多物理知识,但都是理论知识,没有究其学物理的原因和对物理学所研究的本质的思索并为涉及,可以说是学物理的遗憾,还好现在经过了学习,加深了印象,可以说是受益匪浅。一学期

下来,我对这门课程的总体感受是受到了一次感性与理性的熏陶,一次文理思想的交融,一次以全新的视角看事物的方法,一次用哲学联系的思想来认识学科、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的更新。 物理与艺术的关系,认为它们相对立、分离的观点比较普遍,即使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也有人很早就注意到了物理与艺术之间存在共同点,人们发现,其实在人类早期,物理与艺术就是结合的,有着其内在的联系的。物理与艺术相互关联,他们在审美方面交会,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每个物理作品同时也是艺术作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对思维物理研究的进展,人们越来越发现物理和艺术有其相通、互补的一面。物理与艺术,就如同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以一个共同的基本点紧密地关联在一起,那就是真理的普遍性和人类揭示真理的创造力。在我们过去的认识中好像二者是不相干的两门学科,其实二者只是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艺术主要是图形和比喻,物理则表现在数字和方程上。 乔托在绘画这一平面艺术中,第一次按照自然的法则通过拉开人物之间、人物与背景之间的距离将三维的世界展现在二维的画像上,这种透视画法使艺术家有了一个优先参照点,并以此为基准开始丈量世界。而物理学的参照系就是观察物体运动的“落脚点”,相当于艺术家的“优先点”。二者虽在不同领域,但意义却都是划时代的,它们改变了所在领域的表现世界和观察世界的方式,为更好的了解自然、探索真理拓宽了道路。牛顿和达·芬奇两位巨人分别引领了现代科学革命和现代美术革命。虽然生于不同时代,处于不同领域,但二

给予女性新希望的学校 斯克利普斯学院热门专业推荐

给予女性新希望的学校斯克利普斯学院热门专业推荐 斯克利普斯学院(Scripps College)是一所小型私立女子文理学院,成立于1926年,位于美国西部加州小城克莱蒙特,仅开设有本科课程。 教育特色   斯克利普斯学院(女校)有一个三学期的人文科目的核心课程,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斯克利普斯学院(女校)是加州克来蒙特地区5所顶尖文理学院联盟之一,学生可以享受其他学校的资源和在其他学校选修课程。 斯克利普斯学院(女校)是克莱蒙特联校成员,学生的生活不局限在本校,更多是围绕着五个学院,这五校分享学生食堂,图书馆,以及整个校园蔓延接壤的其他设施。所有五个学院都是克莱蒙特大学联盟的一部分。 任何学生参加斯克利普斯学院(女校)可以报名参加注册其他四个学院的课程。这是一般在五所学校所有的学术政策。让学生享受小班的文理学院贵族教育,同时拥有了一个综合性大学的资源和社区。 核心课程   为了如格言所说培养一位独立自主思考的女性,学院注重博雅教育。毕业要求要求包括美术,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数学,外语,女性研究和种族研究课程。斯克里普斯还需要一年级的学生参加写作课程,因为写作是思维的体现和成功的必须。每个毕业学生必须完成毕业论文或项目。它与其他成员的克莱蒙特联盟学校,拥有联合科学系和联合音乐系。 斯克里普斯最具特色的是核心课程,有三个学期,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辩证性挑战。第一个学期,它向学生介绍塑造现代世界的主要概念。第二个学期,研讨会的核心集中在核心我介绍了具体的设想和是由两位教授在不同的领域,如物理与艺术教授组成。第三类的结论鼓励讨论核心的第一学期大二和批判性思维,做独立的项目。 专业设置   专业名称 专业英文名 专业名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