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

神州通电子科技

温室大棚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神州通电子科技

2015 年月

目录

前言 (2)

1、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3)

2、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在农业应用中的意义 (3)

2.1、促进农业三个方面的发展: (3)

2.2、社会经济效益: (5)

3、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6)

3.1、系统设计原则 (6)

3.2 系统功能特点 (6)

3.3 系统组成 (6)

3.4 系统示意图 (7)

4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功能 (8)

4.1 环境信息采集系统 (8)

4.2 视频监控系统 (9)

4.3 智能控制系统 (11)

4.4 信息展示系统 (12)

4.5 管理平台 (14)

4.6 公司资料 (17)

前言

物联网信息技术在2006 年被评为未来改变世界的十大技术之一,是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

次产业升级,是十年一次的产业机会。总体来说,物联网是指各类传感器和现有的互联网相互

衔接的新技术,物物相连,相互感知,若干年后,地球上的每一粒沙子都有可能分配到一个确

定地址,它的各种状态、参数可被感知。

2009 年8 月温家宝总理在提出“感知中国”,物联网开始在中国受到政府的重视和政

策牵引。

2010 年国家发布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其中第十三章“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第

一节“构建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中明确提到:推动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和在重点领域的应用

示。

在第五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第二节“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中提出:加快发展

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促进

水产健康养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

推进现代农业示区建设。第三节“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中提出:推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

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加快农业生物育种创新和推广应用,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加强

高效栽培、疫病防控、农业节水等领域的科技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实施水稻、小麦、玉米等

主要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农业信息

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水平。

物联网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更加是国家重点推动的关键示应用。

1、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我国是农业大国,而非农业强国。近30 年来农业高产量主要依靠农药化肥的大量投入,

大部分化肥和水资源没有被有效利用而随地弃置,导致大量养分损失并造成环境污染。我国农

业生产仍然以传统生产模式为主,传统耕种只能凭经验施肥灌溉,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也对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构成严重威胁,对农业可持续性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我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耕地面积只占世界耕地面积的7%,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与人口剧增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我国加入

世贸组织后,国外价格低廉的优质农副产品源源不断的流入我国,这对我国的农产品市场构成

极大威胁。因此,如何提高我国农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如何对大面积土地的规模化耕种实

时信息技术指导下科学的精确管理,是一个即前沿又当务之急的科研课题。而现实情况是,粗

放的管理与滥用化肥,其低效益和环境污染令人惊叹。

传统农业产生的物质技术手段落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和各种手工工具以及一些简单机

械。在现实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农业科技含量、装备水平相对滞后

(2)农业生产存在污染和浪费,据农业、水利部门测算,我国每年农业所消耗化肥、农药

和水资源量都在飞速增长,数据惊人,农业的污染问题困扰着不少乡村,不少农民群

众饮水安全受到影响

(3)农业产出少、农民收入低

(4)农产品的品种少

2、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在农业应用中的意义

目前,我国大多数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工经验管理,缺乏系统的科学指导。设施栽培技术

的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的影响。设施栽培为解决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和农民

增收,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发挥了重要作用,温室种植已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实现

高水平的设施农业生产和优化设施生物环境控制,信息获取手段是最重要的关键技术之一。物

联网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我们从农产品生产不同的阶段来看,无论是从种

植的培育阶段和收获阶段,都可以用物联网的技术来提高它工作的效率和精细管理。具体有如

下社会经济效益。

2.1、促进农业三个方面的发展:

?增产增收

相关资料表明,在可自动控制室的温度、湿度、灌溉、通风、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的温室中,

每平方米温室一季可产番茄30kg~50kg,黄瓜40kg,相当于露地栽培产量10 倍以上。其他各类作物在这种环境下的产量也将得到明显的提升。

?节约能源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可以准确采集温度、湿度、土壤含水量、光照度、雨雪天气、风速等参数,并将室温、光、水、等诸多因素综合直接

协调到最佳状态,据计算,可有效节水、节肥、节药,使整体能耗降低15%~50%。

?作物多样化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对室温生产环境的改善,可以使得一些在此前的耕作条件下较难种植的作物得以生长,并为新品种作物的培育提供更好的条件,这有利利于推广高附加值得经济作物,提升单位面积的农业经济产值,促进农户增产增收。

2.2、社会经济效益:

(1)合理施用化肥,降低生产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采用因土、因作物、因时间全面平衡施肥、彻底扭转传统农业中因经验施肥而造成的三多

三少(化肥多,有机肥少;N 肥多,P、K 肥少;三要素肥多,微量元素少),N、P、K 比例失调的状况,因此有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2)减少和节约水资源

目前传统农业因大水漫灌和沟渠漏对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40%左右,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可根据作物动态监控技术定时定量供给水分,可通过滴灌微灌等一系列新型灌溉技术,使水的消耗

量减少到最低程度,并能获取尽可能高的产量。

(3)使农作物的物质营养得到合理利用,保证了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各类传感器和智能控制设备,对农作物的生产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控制,并根据其结

果采用相应的措施。

总而言之,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能大大的提高生产管理效率,节省人工(例如:对于大型农场

来说,几千亩的土地如果用人力来进行浇水施肥,手工加温,手工卷帘等工作,其工作量相当

庞大且难以管理,如果应用了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手动控制也只需点击鼠标的微小的动作,前后不过几秒,完全替代了人工操作的繁琐;),而且能非常便捷的为农业各个领域研究等方面提供强大的科学数据理论支持,其作用在当今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社会中是不言而谕的。农业示园区作为最新的农业技术的应用与推广载体,是现代农业的集中体现,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在农

业中最先应用的场合。

3、温室大棚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概述

3.1、系统设计原则

从需求情况分析系统,制订设计原则,以指导我们的方案设计:

先进性原则

采用先进的设计思想,选用先进的软硬件设备,保证项目整体在未来一定时期的技术领

先性。

开放性原则

方案的设计及选型遵从国际标准及工业标准,使项目具有高度的开放性和所提供设备在技

术上的兼容性。

可扩展性原则

项目设计在充分考虑当前情况的同时,必须考虑到今后较长时期业务发展的需要,留有

充分的升级和扩充的可能性。

可靠性原则

项目的设计必须贯彻可靠性原则,使系统具有很高的可用性。

经济适用性原则

在考虑必要的扩展性原则下,使用功能适度的软硬件产品。

3.2 系统功能特点

超低功耗,节能环保

低功耗设计,在供电需求不方便的地域采用太阳能供电的方式完全可以满足大部分设备的需要。

采用无线技术

采用Zigbee,3G 等无线技术,安装方便,携带方便,降低建设成本、减少改造成本,

避免了布线带来的火灾隐患,突破了有线只能在本地计算机进行查看和浏览的劣势,

用户可以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的了解生产现场状况。

多种显示方式

采用LED 显示屏,液晶电视,电脑,手机等不同的显示方式,适合在示园区不同地

方使用,充分体现现代农业与现代光电信息技术的融合。

完全自动化

现有大型农业生产企业、农业示园区的信息化改造,用自动化的技术手段替代了用户现

有的定期数据采集工作,提升了数据采集的准确度和可靠度,让用户可以将精力专注在数据的

分析和整理上。

3.3 系统组成

针对现代农业需求而开发的自动化系统整体解决方案,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信息采集、设

备的自动控制、信息的发布与智能处理组成。信息采集包括温室空气温湿度信息监测、土壤信

息监测、视频信息采集等。设备控制包括灌溉控制、卷帘电机控制和遮阳板电机控制等。信息

的发布与数据处理包括LED 信息发布系统、中央控制室的管理平台和意外信息的手机报警处理

等功能。

3.4 系统示意图

以下为示园区温室大棚控制系统拓扑结构图:

4 温室大棚控制系统功能

4.1 环境信息采集系统

主要是前端的传感器、采集仪等硬件设备,通过后端的蔬菜生长环境信息监测管理系统软

件,实现农业环境信息的在线管理与控制。在监测点安装环境温湿度等传感器或室外气象站(,监测的该区域的环境信息,包括空气温度、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参数,将该信息展现给管理人员。同时数据也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传输至监控中心管理系统,为作物生长管理提供精准监测和科学依据。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