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3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3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3

七年级科学透镜和视觉课后习题精选(含答案)3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面是对凸透镜成像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只能成实像

B.凸透镜只能成虚像

C.凸透镜只能成放大的像

D.凸透镜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

【答案】D

2.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门镜的作用于一个:()

A.照相机镜头B.幻灯机镜头

C.凹透镜和凸透镜D.放大镜

【答案】C

3.蜡烛放在凸透镜的1.5倍焦距的地方,当它向离透镜3倍焦距的地方移动时,它的像()

A.先成放大的像后成缩小的像

B.先缩小后放大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答案】AD

4.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以会聚光线

B.凹透镜可以发散光线

C.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焦点

D.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到主轴上的点一定是焦点

【答案】D

5.下列对于凸透镜特点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中央比边缘厚

B.两个焦点与透镜中心的距离相等

C.有一个实焦点和一个虚焦点

D.把光源放在焦点上可得到平行光线

【答案】C

6.从酒瓶子侧面看到瓶子里的人参,看到的人参是:()

A.放大的、正立的虚像

B.放大的、正立的实像

C.放大的、倒立的虚像

D.放大的、倒立的实像

【答案】A

7.下列光学设备中,应用的原理与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相同的是()

A.照相机B.老花镜

C.幻灯机D.放大镜

【答案】A

8.下列光学元件中对光起发散作用的是:()

A.凸透镜B.潜望镜

C.凹透镜D.平面镜

【答案】C

9.为了获得一束平行光,某班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方法,你认为可行的方法是:()A.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焦点上

B.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上

C.选用凹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凹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D.选用凸透镜,并把一个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二倍焦距处

【答案】B

10.“大黄鸭”来到中国,下列能正确表示“大黄鸭”在水中所成倒影的是()

A.

B.

C.

D.

【答案】C

11.把一根筷子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里,从正面看过去的情形和图中哪个图相符()A.

B.

C.

D.

【答案】B

12.目前光污染越来越严重,白亮污染是普遍的一类光污染,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和各种涂料都能造成白亮污染,形成白亮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A.光沿着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有能量

D.光的反射

【答案】D

13.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答案】A

14.下列成语所反映的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镜花水月B.坐井观天C.立竿见影D.海市蜃楼【答案】D

15.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是()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日食的形成

D.海市蜃楼

【答案】D

16.仔细观察图中的眼镜,可知它()

A.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B.属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C.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远视眼

D.属于凹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答案】B

17.我们通常所说的蓝眼睛是指人的眼球中()

A.角膜是蓝色的

B.虹膜是蓝色的

C.晶状体是蓝色的

D.玻璃体是蓝色的

【答案】B

18.物像落在盲点上不能形成视觉的原因是()

A.没有视神经

B.不能成像

C.感光细胞过于集中

D.没有感光细胞

【答案】D

19.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照相机B.投影仪

C.放大镜D.汽车后视镜

【答案】A

20.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镜架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多选)()

A.用手摸镜片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近视镜

B.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

C.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

D.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

【答案】AC

21.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产生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大脑

C.视网膜、大脑

D.大脑、视网膜

【答案】C

22.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物体放在此凸透镜前20厘米处,则可得到一个()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A

23.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小柯注意到:若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A.20厘米B.30厘米C.40厘米D.50厘米

【答案】A

24.某科学实验小组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记下了物距和像距的一些对

应数据,并依次描点画出了如图所示的曲线。请你结合凸透镜成像规律观察分析该曲线,由此确定实验所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

A.30厘米

B.15厘米

C.40厘米

D.无法确定

【答案】B

25.2013年5月12日上午,央视五台直播了“中国万达”2013黄河口(东营)国际马拉松赛。此次比赛首次启用航拍,向国内外全方位展示了赛事盛况,展现了东营市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的发展成果。已知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航拍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关于航拍成像的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大、正立的实像

B.放大、倒立的实像

C.缩小、正立的实像

D.缩小、倒立的实像

【答案】D

26.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如图所示),为使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大些,下列调节方法可行的是

A.将蜡烛适当远离透镜,光屏适当靠近透镜

B.将蜡烛适当靠近透镜,光屏适当远离透镜

C.将蜡烛、光屏均适当靠近透镜

D.将透镜适当靠近光屏

【答案】B

27.如图所示,鱼缸中只有一条小鱼,而眼睛从A点可以观察到两条,一条鱼的位置变浅,另一条鱼变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大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大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两者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两者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答案】C

二、简答题

28.请仔细阅读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________、缩小的实像,而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10厘米。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晕脑涨、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约为25厘米。(1)请把文中像的性质补充完整。

(2)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____来获得清晰的像,晶状体的弯曲程度的调节是通过________的收缩或放松引起的,当我们看清近处物体时该肌肉处于________(填“放松”或“收缩”)状态。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________使像变得清晰。

(3)根据上文,你认为正常人的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0~10厘米

B.10~25厘米

C.10厘米至极远处

D.0~25厘米

(4)如何预防眼睛疲劳,请你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倒立

(2)焦距(或弯曲程度)睫状肌收缩像距

(3)C

(4)让物体与眼睛的距离为25厘米(或不要长时间看书、中间要适当休息,多做眼保健操等,合理即可)

三、探究题

29.小宇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其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所示。a、b、c、d、e是主光轴上的五个点,F点和2F点分别是凸透镜的焦点和二倍焦距点。

(1)把烛焰放在___点上,可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属于____原理。

(2)把烛焰放在___点上,光屏上所成的像最小。

(3)把烛焰放在___点上是属于照相机原理。

(4)把烛焰放在___点上是属于投影仪原理。

【答案】e放大镜a a、b c、d

30.小军同学在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时,发现折射角会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但增加的角度并不相等,谁的增加量更大呢?小军想通过实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半圆形玻璃砖放在标有角度的圆盘上,使二者的圆心重合,如图所示。

②将一束激光射向圆心O,激光在O处发生折射;

③读出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④逐渐增大入射角,重复②③步骤数次;

⑤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比较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得出结论。(1)图中光线的入射角大小为_______,折射角大小为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入射角增加量与折射角增加量的大小,谁的更大呢?。(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一定还会有所发现,请写出两点。;。

【答案】(1)200 140(或150均可)

(2)入射角增加量更大

(3)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不变

31.在利用光具座进行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探究中:

(1)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图可知,凸透镜对光线具有______作用,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厘米。

(2)调整后,把蜡烛固定在15厘米刻度线位置时(如图乙),光屏应在________(填

“Ⅰ”“Ⅱ”或“Ⅲ”)区域内左右移动,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___的实像;如果将蜡烛在图乙的基础上远离透镜,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会聚15 Ⅱ缩小靠近

32.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将一块厚度为0.5厘米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所示。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_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组数据: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方法中的错误在于:____________。(3)该实验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应选用较______(填“厚”或“薄”)的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使用。

【答案】P 测量像距错误,应该将测出来的像距再加上玻璃板的厚度测量像距错误,应该将测出来的像距再加上玻璃板的厚度

33.如图所示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

(1)当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如图甲所示的A、O、B位置时,烛焰的中心在光屏上C处会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烛焰像的性质是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_就是根据这个规律制成的。

(2)当用另一支较短的蜡烛替换原蜡烛,则烛焰的中心可能在光屏上______(填“C”“D”或“E”)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3)在第(1)步实验光屏上获得清晰的像后,小明取了一副近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如图所示),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应该将光屏向______(填“左”或“右”)移。

【答案】倒立、缩小照相机 D 右

四、填空题

34.用____透镜会聚太阳光,在____处可点燃火柴。把光源放在凸透镜的____处,通过凸透镜后会成为一束平行光线。光线射入平面镜会发生____现象,光线通过透镜会发生____现象。

【答案】凸透镜焦点焦点反射折射

35.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___(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现在的中学生患近视眼的很多,矫正的方法是佩戴一副由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

【答案】前凹

36.投影仪是根据凸透镜能成____像的光学原理制成的。在投影时由于屏幕上的画面太小,同学们看不清楚,需让画面再大些,调节的方法是,向____调镜头(填“上”或“下”),同时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要____。

【答案】放大、倒立实下增大

37.人的眼睛是一种“神奇的照相机”关于眼睛,请你填写下面的问题:

(1)如图所示中____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它能将光线____(填“会聚”或“发散”)在视网膜上,视网膜相当于照相机的____。

(2)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___、___的___像。眼睛与普通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

________________。

(3)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___cm,叫做明视距离。某人视力正常,当他用平面观察自己的脸部时,应当把镜子拿到离眼睛___cm处最为合

适。

【答案】晶状体会聚底片倒立缩小实(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变,通过改变像距得到清晰的像)人眼成像时像距不变,改变晶状体的焦距25 12.5

38.在鉴定文物时,常用放大镜观察文物的细微部分,这时他看到的像是___、___、___。要想使看到的像更大些,应该将放大镜离裂纹____。

【答案】正立放大虚远些

39.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___,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___像。

【答案】凸透镜虚

40.小明向平静的湖面看去,鱼儿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看到的鱼儿是由于光的______射形成的虚像;若湖中的水深3m,则白云形成的像到水面的距离_________3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折射大于

41.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o,则反射角_______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_______水面。

【答案】30o远离

42.2011年1月8 日,在寒冷的吉林,天空出现了“三个太阳”的罕见“幻日”奇观。这是由于在寒冷的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小冰晶,当太阳光通过这些小冰晶时,发生了光的________形成的。

【答案】折射

43.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达60%,居世界首位,并且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如图所示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患者看不清________处的物体,可以戴装有________透镜片的眼镜加以矫正。(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块明亮的玻璃。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__。

(3)在眼球的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睛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 ]________。(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 ]________,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传到________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5)眼睛是获得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预防近视、爱护眼睛要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请列出两项预防近视的措施: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远凹角膜②晶状体③视网膜大脑读书姿势要正确不要长时间看电视、上网

44.人的眼睛和照相机的结构非常相似,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物体成像在________上。下列示意图中,属于近视眼的是________,矫正时应戴的眼镜镜片是

________(填“丙”或“丁”)。

【答案】视网膜甲丁

45.眼球的折光系统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相当于一个________,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________。

【答案】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凸透镜晶状体

46.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________(填字母,下同),属于凹透镜的是________。

【答案】CDF EG

47.假期到了,公园里游人如织。其中四位游客在同一地点,分别用不同型号的甲、乙、丙、丁相机(焦距不同),对着同一景物——亭子各拍了一张照片,如图A、B、C、D 所示。我们可以判定:照片______是用甲拍摄的,照片______是用乙拍摄的,照片______是用丙拍摄的,照片______是用丁拍摄的。(填字母)

【答案】D A C B

48.用凸透镜观察书上的字,先把凸透镜紧贴书上的字。看到的字是放大的吗?________(填“是”或“不是”)。将凸透镜逐渐远离书,通过凸透镜观察到的字有什么变化?

________;当继续远离时,还能看到字吗?________(填“能”或“不能”)。

【答案】不是逐渐变大能

49.据调查,我国青少年的近视发病率高达60%,并且还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这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下图是近视成像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近视患者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可以配戴用______透镜制成的眼镜加以矫正。(2)如果把眼睛比喻成心灵的窗户,那么结构①是窗户上那明亮的玻璃。结构①的名称是______。

(3)在眼球成像过程中,对进入眼球的光线起折射作用的结构主要是[②]______。(4)眼球的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似,相当于胶卷的眼球结构是[③]______。该结构上的一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到______的一定区域,产生视觉。

【答案】凹角膜晶状体视网膜大脑

部编七年级生物上册 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面对不同风格的老师,我们要 ①承认老师之间的差距,接纳每位老师的不同 ②无论什么风格的老师,我们都要尊重 ③学会与不同风格的老师相处 ④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著名音乐家胡赫曾对贝多芬说:“你不应该成为第二个莫扎特,你应该成为一个贝多芬。”这句话() A.告诫贝多芬一定要模仿莫扎特 B.告诫贝多芬生命是短暂的 C.说明了莫扎特在音乐方面没有什么成就 D.说明了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有不同的人生道路,每个人的生命都不可替代 3.“上网”“报班”“学习压力大”——“00”后的孩子,呈现出新的“成长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该 ①相互理解、信任、体谅和包容 ②各持已见,互不礼让 ③顺其自然,各行其是 ④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欣赏下面的漫画“与学生同乐的乡村教师”。漫画反映 ①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②老师的责任心不强,忽视对学生的知识教育 ③老师是我们的陪伴者,这些学生不尊重老师 ④我们要与老师平等交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5.国务院印发《全民健康计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将青少年作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重点人群,大力普及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提高青少年身体素质”。国家鼓励青少年进行体育活动是因为

①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②生命以身体为基础 ③青少年不爱惜自己的生命与健康 ④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雷锋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他的生命显然定格在22岁,但他平凡事迹铸成的“雷锋精神”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因此,从生命接续方面看,人的生命包括 () ①身体的生命②社会关系中的生命③精神信念上的生命④其他人的生命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7.近几年我国的春运,每年都是一场约30亿人次的大迁徙。不管离家有多远,人在路途中, 亲人在心里,“回家”是春节每一个在外打拼的中国人的共同主题。这表明 ①“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②子女只有在父母身边才能表达孝心 ③家是血脉相连充满亲情的生活共同体 ④回家过年是我国每个子女的法定义务 A.②④B.②③ C.①③D.①④ 8.七年级学生小李总是为自己个子不如班级的同学而感到没面子,进而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如别人。这表明小李 A.能不断从别人身上吸收优点B.能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C.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我D.能客观认识自己的内在素质 9.“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培根的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学习有利于完善、提高自我 ②学习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品格 ③只要多读书就一定能够成长 ④人是在不断学习中造就自己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成功总是属于那些备尝艰辛、异常顽强的人,属于那些在挫折中愈奋愈勇、勇敢站起来的人。这启示我们() A.生命是不可逆的,生命是艰难的B.经历的挫折越多,越有利于成功 C.挫折让我们消沉,产生负面情绪D.面对困难不低头,增强生命韧性 11.下列选项中,对下图所示情况认识正确的是()

七年级科学下册《眼和视觉》同步练习6 浙教版

第六节眼和视觉 1、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 A、u<f B、u=2f C、u>2f D、f<u<2f 2、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3、用照相机给某人拍完半身像后,改拍全身像,应 () A、缩短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增大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B、增大镜头与人的距离,同时减小镜头与底片间的距离 C、只需要增大照相机与人间的距离 D、只需要减小照相机与人的距离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折射 B、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反射后折射 C、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折射后反射 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反射 5、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6、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 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7、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该像是 () A、缩小的 B、等大的 C、放大的 D、无法判断 8、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 A、无法成像 B、只能成部分的像 C、只能成虚像 D、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9、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 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 10、关于放大镜、幻灯机、照相机的使用,有下列说法,其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 A、应该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放大镜焦点以内 B、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以内 C、应该将幻灯片放在幻灯机镜头的焦点和2倍焦距之间 D、应将被拍照物体放在照相机镜头的2倍距离以外 11、用照相机拍摄景物时,要使胶片上能够成清晰缩小的像,物距u应满足 () A、u2f 12、测绘人员绘制地图时,需要在高空的飞机上向地面照相,称航空摄影。若航空摄影使用 的照相机的镜头的焦距为50毫米,则胶片与镜头间的距离为() A、100毫米以外 B、50毫米以内 C、略大于50毫米 D、恰为50毫米 13、某人照完全身像后,再利用同一架照相机照一张半身照,则 () A、人远离相机,并使胶片远离镜头 B、人远离相机,并使胶片靠近镜头 C、人靠近相机,并使胶片远离镜头 D、人靠近相机,并使胶片靠近镜头 14、放映幻灯时,要使银幕上所成的像再变大些,应采取下面哪种方法? () A、减小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B、增大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 C、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增大 D、将银幕与镜头的距离和幻灯片与镜头的距离同时减小 15、老奶奶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为了看到更大的清晰的像,应 () A、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远一些 B、报纸与眼睛不动,放大镜离报纸近一些 C、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近一些 D、报纸与放大镜不动,眼睛离报纸远一些 16、有四种不同焦距的凸透镜,如果要使距凸透镜15厘米的物体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那么 凸透镜的焦距应为 () A、5厘米 B、10厘米 C、15厘米 D、30厘米 17、物体放在凸透镜12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当物体距凸透 镜8厘米时,所成的像 () A、一定是倒立放大的实像 B、可能是倒立缩小的实像

七年级科学下册2.6透镜和视觉1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2.6 透镜和视觉( 1) 1. 晴朗的夏日中午,往树或花的叶子上浇水,常会把叶子烧焦,其原因是(D) A. 水滴蒸发,带走叶子的热量 B. 水滴在阳光下温度升高,把叶烫焦 C. 水滴容易透过阳光 D. 水滴会使阳光会聚,把叶子烧焦 2. 如图是一个球形透镜太阳能系统,通过透镜聚光之后再发电,此透镜是一个(A) (第 2 题) A.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B.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C.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D. 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3. 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厘米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 体放在此透镜前20厘米处,则可得到一个(A)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4. 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小强注意到当把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50厘米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D) A. 50厘米 B.40厘米 P72—P73

C.30厘米 D.20厘米 5. 如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两个焦点,A B'为物体AB的像,则物体AB在(C) ]II F …——+… [\o …何… III IV [ V- V --- ? (第 5 题) 8.如图所示是6个透明的玻璃元件,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①⑤⑥ (第8 题) A.图中I区域,比B'大,箭头方向向上 B. 图中n区域,比B'大,箭头方向向下 C. 图中川区域,比B'大,箭头方向向上 D. 图中W区域,比B'小,箭头方向向下 6. 判断下图方框中各是什么光学元件,并完成光路图。 (第6题) 7. 完成下列光路图。 (第7题) 【解析】 1 、VI ■_ /X. ?尸、 7 \1 甲乙 (第7题 解)

透镜和视觉-练习题知识点

第二章第六节透镜和视觉 知识建构: 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称为_____,对光有____作用;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称为______, 对光有______作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 2.光学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成___立、____的____像。放大 镜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成_____立、_____的_____像。 3.眼的结构中,主要的折光结构是晶状体,它相当于一枚______。虹膜中有______,可以 调节进光量,光变强的时候,它会_____以减少进光量。 4.` 5. 6.人的视觉是在_________________中形成的。 7.人类的视觉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具体表现为近点、_____和_______。 近视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像于_________,可佩戴________矫正,远视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像于________________,可佩戴_______矫正。 7 .色盲是一种______性色觉障碍 基础练习: 1.透镜是利用光的_____现象制成的,凸透镜对光线有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作 用。 2.平行光通过凸透镜后将会聚成一点,这一点称为凸透镜的_____,该店到凸透镜的距离 称为________。 3.,

4.下列光学元件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一组的是() A.凸面镜、凹面镜B.凸透镜、凹透镜 C.凸透镜、凹面镜 D.凸面镜、凹透 镜 4. 请画出如图所示光路图的折射光线。 … 5.请画出如图所示光路图的折射光线。 6. 一束光由空气射向凸透镜,则折射光线 ( A.一定是平行光线B.一定是发散光线 C.一定是会聚光线D.比入射光线会聚 些 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在实验探究前对实验器材的摆放及调整方面的要求是: ①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桌面或光具座上,并保证三者在 ________ ②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 ___________ (2)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于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左侧如图位置,在右侧适当位置的光屏上会成像(填完整的像的性质),这一规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有 _______(写出一种器材即可)。 (3)把图中的蜡烛向左移动一定距离,则要想使光屏上重新出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方向移动,光屏所成像的大小与上一次相比 ______(选填“变小”、“变小”或“不变”)。 (4)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当给“眼睛”戴上一个近视眼镜,这时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_________(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

七年级生物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七年级生物试题 兰波广超 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学号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亲爱的同学们: 这份试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连线题、填空和简答题。希望这份试卷能够伴你度过紧张、充实、愉快的90分钟,祝你成功! 一、选择题:(下列每题均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写在下面的答题栏内。每小题2分,共50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宋代诗人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中的诗句,它主要描写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鸭生活的影响?() A. 阳光 B. 江水 C. 温度 D. 空气 2.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 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C. 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3.下列食物链中,正确的是() A. 草→蚱蜢→食草虫→蛇→鹰 B. 蚱蜢→草→食草籽的鸟→鹰→狐 C. 狐→鹰→食草虫→蚱蜢→草 D. 草→蚱蜢→食草虫→鹰→蛇 4.在研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所用的鼠妇的数量是()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十只以上 5.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下列各项能说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 夏天大雨过后,蚯蚓常常会爬出地面 B. 大树底下好乘凉 C. 鸟类迁徙 D. 沙漠中的仙人掌,叶退化成刺 6.西藏野牦牛休息时,体态与岩石相似,有利于捕食和御敌。这种现象体现了() A. 生物适应环境 B. 生物依赖环境 C. 环境改变生物 D. 生物改变环境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七年级科学6月学科质量检测试题 浙教版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初级中学2011-2012学年七年级科学6 月学科质量检测试题浙教版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俗话说“良药苦口”,为了减少吃药丸(未包裹糖衣)时的苦味,在吞咽前应避免把药丸 放在(▲) A.舌尖 B.舌根 C.舌的两侧中部 D.舌的两侧前部 2、“是谁带来远古的呼唤,是谁留下千年的企盼……”这就是李娜的经典名曲《青藏高原》,每次听这首歌,我们的心都会被李娜天使般的声音带入那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其实很多人喜欢这首歌,但是无法学唱,因为音调太高了。根据你学过的知识可以知道这是因为(▲) A.学唱者的气力不行,跟不上 B.学唱者不懂基本的乐理知识 C.学唱者的音色太差了 D.学唱者声带单位时间内振动次数太少,达不到要求 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民间皮影戏的“皮影”;湖岸景色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春游时的“摄影”等。以下列出的“影”与科学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 ...的是(▲) A.手影——光的反射 B.皮影——光的直线传播 C.倒影——平面镜成像 D.摄影——凸透镜成像 4、下图的四幅图,分别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和近视眼矫正做法的是(▲) ①②③④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5、 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 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下列问题不是 ..该实验所研究的是(▲) A.蝙蝠飞行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 B.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C.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 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 6、下列数据是小明对身边的一些物理量的估计,其中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人淋浴的水温大约是37C B.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为1.2m/s C.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班中某男同学的体重为50牛 7、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要经历的场所依次是(▲) ①卵巢;②睾丸;③输卵管;④子宫;⑤输精管;⑥阴道 A. ①④⑥ B. ①③④⑥ C. ①④⑥ D. ③④⑥ 8、如图所示,人沿水平方向拉牛,但没有拉动。其中说法正确 的是( ▲ ) A.绳拉牛的力与牛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测试题(带答案)

七年级期末生物试题 1.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绝大多数生物都具有细胞结构,下列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A.艾滋病病毒 B.山羊 C.柳树 D.草履虫 2.自然界中生物的形态和特征多种多样,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逐年增粗、长高的小树 B.漫天飞舞的雪花 C.恐龙化石 D.溶洞中长高的石笋 3.某小组将调查的生物进行分类:鲫鱼、金鱼、水草、螃蟹、荷花等归为一类,松、柏、鼠、苍蝇等生物归为一类。他们分类的方法为 A. 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 B. 按照生物的用途 C. 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 D. 按照生物的数量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你认为描写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光 B.水 C.温度 D.湿度

5.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在下列吃与被吃的生物关系中,构成食物链的是 A.白菜→菜青虫→食虫鸟 B.阳光→牧草→牦牛 C.蝗虫→青蛙→蛇→鹰 D.水分→牧草→绵羊→牧民 6.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7.“当你置身于一片树林中,你会看到高大的树木,不知名的花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枝叶间透过的阳光;你会听到微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不远处溪水淙淙、虫鸣鸟唱,此起彼伏……”文中描述的树、花、草、虫、鸟、阳光、微风、溪水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叫 A.生物圈 B.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生态系统 8.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最大的显微镜是 A.目镜5×,物镜8× B.目镜10×,物镜40×

C.目镜15×,物镜10× D.目镜20×,物镜15× 9. 用显微镜对光时,如果视野内光线较强,应选择下列哪项来进行调节? ①较大的光圈②较小的光圈③反光镜的平面④反光镜的凹面 A.①③ B.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10.在观察黄瓜果皮的表皮细胞时,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些绿色的颗粒状结构,该结构最可能是 A.细胞核 B.叶绿体 C.线粒体 D.液泡 11.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B.苹果的果肉细胞 C.菠菜的叶片细胞 D.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2.植物的根既能吸收土壤中的氮、磷、钾等营养物质,又能把其他不需要的物质挡在外面,这主要是由于 A.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的功能

浙江省泰顺县新城学校七年级科学《眼和视觉》学案(1)(无答案)

[知识准备] 1、一种物质斜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出现象。 2、光的折射中,光路是的。 3、一颗葡萄放入盛有较多水的圆柱形玻璃杯中,从侧面看去,你会发现葡萄发生了什么变化? 4、你会使用放大镜吗?很简单!只要将放大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通过放大镜就可观察到放大的像,你试着用放大镜看远处的景物,看到的仍是放大的像吗? 5、你知道吗?在南极的一支探险队由于丢失了火种,面临着寒冷、饥饿和死亡的威胁,这一切都靠了一块冰,使得探险队重新得到了火种。你猜猜,探险队所用的那块冰能对光起什么作用?是会聚还是发散? 疑难点:老师,我想问您:。[目标扫描] 1、两种透镜的定义。(7) 2、两种透镜对光的作用。(8、14、19) 3、凸透镜成像实验与规律。(6、9、10、11、13、15、16、17、18) [化解重难点] 6、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条件是物距() A、u<f B、u=2f C、u>2f D、f<u<2f 7、下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都有两次折射 B、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反射后折射 C、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先折射后反射 D、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两次反射 9、用一个凸透镜成像时,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B、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是放大或缩小的 C、实像可成在光屏上,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 D、实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而虚像不是 10、一束平行光线沿着主光轴射到凸透镜上,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透镜另一侧主光轴上距透镜中心12厘米的地方,若把点燃的蜡烛分别置于主光轴上距透镜15厘米和6厘米处,两次成的像() A、都是放大的像 B、都是正立的像 C、都是实像 D、都是虚像 11、物体距凸透镜20厘米时,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距镜30厘米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 A、缩小的 B、等大的 C、放大的 D、无法判断 12、在凸透镜成像实验中,如果用的凸透镜破损了一部分,此时() A、无法成像 B、只能成部分的像 C、只能成虚像 D、还能成像,但成像亮度暗些 13、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S是发光点,Sˊ是S经凸透镜后所成的像,MN是凸透镜的主光轴,其中哪一种不可能是凸透镜成像的结果?()

七年级生物期末测试卷

2008——2009学年度上学期阶段检测题(一) 七年级生物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一选,我来明辨。每小题只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面 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括号中(每小题1分,共20分) 1、我国大陆第一个试管婴儿的缔造者是 ( ) A .袁龙平 B .张丽珠 C .达尔文 D .李时珍 2、下列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 ) A.竹子和阳光 B.熊猫和箭竹 C.空气和水分 D .土壤和蚯蚓 3、下列不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 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 .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C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4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 A .光 B .水 C .温度 D .湿度 5、生物圈中能飞翔的昆虫和鸟类所位于的圈层是 ( ) A.大气圈 B. 水圈 C.岩石圈 D.土壤圈 6.枯叶蝶的身体极像一片树叶,这属于 ( ) A.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B.生物适应环境 C.生物影响环境 D.环境对环境的制约 7、下列现象中是描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 A. 香蕉适于在热带地区栽种,柑橘适于在亚热带栽种 B.玉米在水、肥充足的土壤中长得茂盛 C.两条狗为争夺骨头而斗争 D.绿色植物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 8、沙漠中的仙人掌,扁平宽大的块茎可贮藏水分,刺状叶可减少水分的蒸腾散 失,它说明了 ( ) A .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依赖环境D .生物与环境无关 9、.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A根深叶茂 B大树底下好乘凉C大雁南飞D秋风扫落叶10、下列属于捕食关系的是()A.东亚钳蝎在缺食时自相残杀B.蛔虫从人肠道中获取养料C.真菌从藻类植株上获得有机物D.鱼类以浮游藻类为食 11、蚯蚓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蚯蚓的活动还可以改良土壤,这可以说明( ) A.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B.生物必须适应环境 C.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D.生物的生活影响看环境 1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生态系统()A.一块草块 B.草地上的蚁群C.一片森林 D.一片沼泽地 13、蚂蚁、蜜蜂等昆虫往往成百上千只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大“家庭”,这个大“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 竞争关系 B. 捕食关系 C. 寄生关系 D. 合作关系 14、下列哪个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A .草原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 1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A 所有变量都相同 B 所以变量多不相同 C 实验变量相同 D 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变量都相同 16、构成生物圈的是()A.动物和环境 B.植物和环境C.植物和微生物 D.生物和环境17、下列哪一个图能正确表示草原生态系统中鹰、兔子和草类的数量关系() 鹰鹰鹰草 兔兔兔兔 草草草鹰 A B C D 18、我们凌海市地区没有下列哪种生态系统()A.森林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海洋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19、按照正确方法对同一地区内的裸地、草地和茂密的灌丛测量湿度,三处湿度大小的关系是()A.裸地>草地>茂密的灌丛B.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C.草地>茂密的灌丛>裸地D.茂密的灌丛=草地>裸地 20、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已知这些农药不容易在体内 分解,易在生物体内积累)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眼和视觉》教学设计

第六节眼和视觉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实验了解凸透镜成像的特点 2、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3、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部分的功能,能说出视觉的形成过程 4、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和远视的矫正方法 5、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以上1和3 教学难点:以上2和3 三、教学器材:凸透镜、凹透镜、放大镜、人眼球模型、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人们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眼睛是我们重要的感觉器官,人的90%的信息来自眼睛。哪你们知道眼睛是如何看见物体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眼睛以及语言竟相关的知识。先让我们来学习一些透镜的知识。 一、透镜 1、介绍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外形,使学生能识别。(实物和课件) 2、讲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情况。使学生知道凸透镜的会聚光作用,凹透镜的发散光作用,以及焦点和焦距。知道平行光经凸透镜和凹透镜后的光路。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并懂得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照相机、放大镜和幻灯机(课件演示)课件演示2。

过度:人的眼睛在结构上和照相机非常相似,下面我们就来了解学习我们自己心灵的窗户——眼睛。 二、眼睛 1、老师出示人眼的眼球模型,由外向内介绍眼球的结构。 2、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眼球结构及其功能。 中膜 内膜 3、介绍眼球的折光系统及视觉的形成。 眼的结构 脉络膜:起营养、吸收多余光线作用 虹膜:环形,中有瞳孔,是光线进入的通 道,并能调节进入光线强度。 眼肌、结膜、眼睑、泪器等 外膜 巩膜:白色、坚固 角膜:透明、有丰富神经末梢 睫状体:环形,调节晶状体曲度 视网膜、有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产生兴奋 房水 (提供营养、保持眼内压力) 晶状体 (起到视觉的调节作用) 玻璃体(是浓稠透明的胶状液体) (2)视觉的形成 (1)、眼球的折光系统: 由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共同构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光学作图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光学作图练习 https://www.360docs.net/doc/2217699445.html,wor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mpany.2020YEAR

1、下列各组中均属于凸透镜的是……………………………………( ) 2、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够使平行光发散的是()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均可 3、上题中,能够使平行光会聚的是()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均可 4、一滴水在水平放着的塑料贺卡的字上,人看到水滴下面的字是() A.等大的实像 B.等大的虚像 C.缩小的实像 D.放大的虚像 5、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像看得见,虚像看不见 B.实像总是倒立的,虚像总是正立的 C.实像总是缩小的,虚像总是放大的D.实像和虚像都可能放大或缩小 6、一个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在透镜的另一侧光屏上:() A.成正立放大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倒立、缩小的像 D.不成像 7、凸透镜所成实像一定是() A.像比物大 B.像比物小 C.像与物位于凸透镜两侧 D.像总是正立的 8、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不能形成烛焰的像,其原因可能是() A.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 B.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2倍焦距处 C.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外 D.蜡烛放在了凸透镜的焦距以内 9、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缩小的像,然后他把燃烧的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这时光屏上 ( ) (A)成倒立缩小的像 (B)成倒立放大的像 (c)成正立放大的像 (D)不能成像 10、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出现“F”画面,则幻灯片的插法应该选取 ( ) 11、凸透镜能成实像,若用硬纸板遮住一半透镜,则………………( )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苏教版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 选择题(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35分) 1.将松树和桃树这两种植物相比较,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松树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B、松树没有果实,种子裸露着 C、松树的松球果包被着果皮 D、松树的松球果有鳞片 2.根能够不断地生长,主要是因为: A、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新细胞 B、分生区细胞不断生长,根冠细胞不断的进行分裂 C、成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D、分生区的细胞不断地分裂,同时伸长区的细胞不断伸长 3.将一根枝条插入滴有红墨水的瓶中,放在太阳下一段时间后,将枝条纵切开来,用放大镜可看出哪一部分被染红了 A、韧皮部中的筛管 B、木质部的导管 C、韧皮部和木质部之间的行成层 D、韧皮部中的导管 4.粮库中为了将储存的粮食保持更长的时间,可采取以下条件的哪一项? A、低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B、高温、干燥、增加氧气浓度 C、低温、干燥、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D、低温、潮湿、增加二氧化碳浓度 5.下列人类的哪一种活动是与植物的呼吸作用没有直接关系的? A、不随意践踏草坪 B、合理密植农作物 C、给路边的大树根部留有空隙 D、储存蔬菜的地窖留有通风孔 6.在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绿色植物所起的作用是: A、加快水循环的进行速度 B、增加空气的氧气含量 C、吸收地球上过多的水分 D、使大气中的氧气含量保持不变 7.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 B、针叶林 C、沼泽地 D、热带雨林 8.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是: A、胚根 B、胚芽 C、胚轴 D、胚乳 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是大家都熟悉的歌咏春风绿柳的诗句。其实,万条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发育成的: A、种子 B、芽 C、叶 D、花 10.植物在白天可进行: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以上三种都有 11.在下列植物中,属于裸子植物的是: A、银杏 B、卷柏 C、牡丹 D、海带 12.实验中,天竺葵的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中含有大量的: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6节 透镜和视觉》教案A

《第6节透镜和视觉》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成像的特点。 2、通过实验探究人的视觉上的限制。 3、应用凸透镜模型解释照相机、放大镜和人眼球的作用。 4、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个部分的功能。能说处视觉的形成过程。 5、知道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6、了解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并知道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及成像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我们眼睛的功能,并发现人类视觉上的限制。 3、通过观察,发现生活中对透镜的利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体会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理念。 2、树立保护眼睛和用眼卫生的意识。 3、了解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在生产、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知道目前人类对近视、远视的矫正方法,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实验探究。 2、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的应用。 3、视觉的形成与用眼卫生意识的逐步树立。 三、教学难点 1、凸透镜成像规律的理解与应用。 2、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方法。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刻度尺、照相机、放大镜、光具座、蜡烛、火柴光屏、眼球结构模型、变色卡、有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设问:显微镜为什么能够看到微小的物体?人眼为什么能够看见物体?照相机为什么能够照相?照相机照相原理和人眼看物体的原理有相似之处吗? 新课讲解: 一、透镜 常见的光学仪器: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 实验1: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 实验2: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观察思考:看到什么现象?说明凸透镜具有什么性质?凹透镜又有什么性质? 结论:凸透镜具有会聚的性质;透镜具有发散的性质。 设问:平行光线从右侧射入,经凸透镜折射后会会聚吗? 焦点: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焦点。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透镜的光心与主轴:透镜的中心叫光心O;通过透镜两边圆心的直线O1O2。 焦距: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用f表示。 虚象与实象:能够在光屏上得到的像叫实象;不能在光屏上接受到的像叫虚象。 物距、像距:物体到透镜的距离叫物距,像到透镜的距离。 思考:你能用瓶取火吗? 再设疑:放大镜能够用来看较小的物体,照相机能够照相,他们都是凸透镜,都能成像,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 研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提出问题:凸透镜成像有什么规律?(成像的大小、倒正、远近与什么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教师引导学生熟悉实验器材,说明各器材的作用:光具座上面放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前面的刻度尺测量物距、像距,告知焦距,从左至右依次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光屏是用来接受像的,点燃的蜡烛烛焰作为成像的物体,注意:应该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探究过程: 移动蜡烛,使它与透镜的距离,再移动光屏,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观察像的倒与正、放大与缩小、虚与实的情况,并侧此时的物距、像距,将观察情况记入表内。 移动蜡烛,使物距,重复以上步骤,将观察到的结果填入表内。

2017七年级下第二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

2017七年级下第二学期科学第二单元检测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卷的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姓名、座位号。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罝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 1.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 B.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 C.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 D.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2.[2013·枣庄]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 身上,观众看到她() A.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B.上衣、裙子都呈红色 C.上衣呈白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裙子都呈黑色 3.电动车的反光镜是用来观察车后情况的平面镜,在某次行驶时,发现左侧反光镜中看到的是车后 的树梢和天空,却看不到路面的情况,为确保行驶安全, 左侧反光镜的镜面应该() 4.如图所示,将甲手机挂在玻璃罩内,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能听到甲 手机响亮的振铃声,同时也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如果用抽气机不断地抽取玻璃 罩内的空气,再用乙手机拨打甲手机,听到甲手机的振铃声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到振 铃声,但仍能看见甲手机来电指示灯闪烁。这个实验说明() A.声音和光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声音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光不能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声音不能 5.[2013·眉山]下列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6.[2014?日照]如图所示,分别是音叉和钢琴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 声波()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和音色均不同 7.[2014?郴州]如图,F是透镜的焦点,其中正确的光路图是() 8.[2014?泰安]日晷仪是古代人们可用来计时的一种工具,通过观察直杆在太阳下的影子所在位置可 知道时间,如图日晷仪计时利用了光的() A.反射B.折射 C.直线传播D.色散 9.[2014?金华]下列关于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光不能在水中传播 B.近视眼可用凸透镜矫正 C.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8 m/s D.路灯下的人影是光的反射造成的 10.在视觉的形成过程中,物象和视觉的形成部位分别是() A.视网膜、大脑B.大脑、视网膜 C.视网膜、视神经D.视神经、大脑 11.[2014?槐荫区一模]济南市在进入城区的主干道上都悬挂了如图所示的汽车“禁鸣”标识。下列方 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 A .上下楼梯要轻声慢步 B.在道路旁设置隔音板 C.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 D.上课时关闭教室门窗 12.如图所示,将凸透镜看作是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是眼睛 的视网膜,烛焰看作是眼睛观察的物体。拿一个近视眼镜给“眼 睛”戴上,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近视眼镜则烛焰的像变得模糊。那么在拿走 近视眼镜后,下列操作能使光屏上重新得到清晰像的是 A.将光屏适当远离凸透镜B.将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C.将光屏适当移近凸透镜或将蜡烛适当移近凸透镜 D.同时将光屏和蜡烛适当远离凸透镜 13.如图所示,向透明塑料袋内吹气后,将袋口扎紧,再在袋口下挂一重物,将它放入盛水的玻璃容 器中,就成了一个“空气凸透镜”。当平行光束射到这个“空气凸透镜”上时,射出的光束将成为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七年级生物期末考试试题 致同学: 本次考试满分为100分。试卷中提供了200分的题目(其中带★标记的为难度较小的题目,带★★标记的为难度适中的题目,带★★★标记的为难度较大的题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些题目做答。答错不扣分。如果你答对的题目超过了100分,本次考试成绩也一律记为100分。祝你成功! 试题 从小学到中学,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这半年的时间是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和你一起度过的。我们学习了“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三个部分。请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在这次的学习过程中,作出最好的选择。相信自己,你是最好的。 一、选择题 1. ★今日的地球,森林正在减少;海洋、河流、湖泊受到污染;荒漠在蔓延;湿地在缩小;大气中,二氧化碳在增加;臭氧层遭到破坏;生物种类减少的速度加快……人类面临着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A.地理 B.生物 C.物理 D.化学 2. ★1996年,世界上诞生了第一只克隆羊──多莉,你知道它是哪个国家的吗? A.中国 B.法国 C.德国 D.英国 3. ★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家袁隆平培育的新型生物是: A.杂交水稻 B.杂交小麦 C.克隆羊 D.转基因鱼 4. ★宋代诗人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 B.温度 C.水 D.空气 5. ★秦汉时期我国的一部解释词语的著作《尔雅》记载了590多种动物和植物。在17世纪之前,人们一直试图回答动物和植物到底是由什么组成的,直到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虎克发现了细胞。生物界,除了病毒,其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你一定知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都包括: A.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叶绿体、细胞核 C.细胞膜、液泡、细胞核 D.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 6. ★你想没想过土壤中的水分被参天大树的根吸收后,是下列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子上去的。 7. ★将来的你,如果和宇航员一起乘坐宇宙飞船飞向太空旅行。那时,你已经脱离了生物圈这个圈层,但你必须从生物圈中带上足够维持你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这些物质最起码应该包括:

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学案二 浙教版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1.6眼和视觉》学 案二浙教版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透镜及其分类,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2、学会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特殊的光线及光路图。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归纳他们的特点,并通过练习作图,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进一步体会凸/凹透镜结构与凸/凹透镜功能相适应的基本理念。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凸/凹透镜的结构特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学习难点】:凸/凹透镜特殊光线的要求 【课前自学、课中交流】 一、透镜的分类 放大镜:它是透明的,是透镜。常见的光学仪器有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望远镜.显微镜内部都有透镜。 请对它们进行分类。 ( 1 )( 2 )(3 )( 4 )(5 )( 6 ) 中间比边缘厚的透镜有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有____________,叫作______________。 透镜不一定是由玻璃制成的,可以由一切透明的物质制成,比如塑料、水、冰等。请观察自己戴的近视眼镜是哪一种镜。() 这些透镜有什么作用呢? 二、透镜的作用 1、凸透镜的作用: 实验1: 让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拿一张白纸在它的另一侧来回移动,直到纸上的光斑变的最小、最亮。 实验2:换用凹透镜再做上面的实验,纸上还能得到最小最亮的光斑吗?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__________作用,也叫会聚透镜。 介绍: 1、凸透镜能将平行光线会聚一点,这点叫做凸透镜的 _______________。(有两个实焦点);焦点到凸透镜中 心的距离叫做_____________。 2、透镜的光心与主轴:透镜的中心叫光心,记作“O”; 通过透镜两边圆心的直线O1O2。

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20km 衢 州 A B C D 七年级科学第二学期阶段性检测试卷 温馨提示: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刻9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用钢笔或圆珠笔(作图使用铅笔)写在答卷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多选、 错选、不选均不给分) 1.在下面几幅交通标志牌中,能表示环境爱护的是( ) 2.使用弹簧秤前,应先调剂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再观看其量程。若指针指在 零刻度线下方而没有及时调剂就开始测重力,则所测得的重力大小与真实值 相比将 ( ) A .偏大 B .偏小 C .相同 D .不能确定 3.某人坐汽车会晕车,要紧缘故是( ) A .汽油味太重 B.车速过快 C .汽车的震动 D.内耳前庭及半规管过敏 4.用撬棒撬石头,手握在撬棒的末端比握在撬棒的中间要更容易些,这说明力 的作用成效与下列有关的一项是( ) A .力的大小 B .力的方向 C .力的作用点 D .施力物体 5.假如没有重力,下列哪些现象可不能发生 ( ) A .飞扬的尘土就可不能落回地面 B . 茶杯里的水就倒不到嘴里 C .人头撞到墙上可不能感到疼痛 D .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6.星期天,徐老师带着亲小孩到千岛湖去钓鱼,亲小孩专门兴奋,当看到水中 有专门多鱼游来时,便大声地叫喊:爸爸、鱼来了!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叫声 吓跑了,这说明 ( ) 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 B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 C .水不能传播声音 D .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 7.如图所示,甲、乙两人分别站立于一面墙 的两边,若要在墙上开一个窗使两人彼此 都能看到对方的全身,则所需的最小窗的 位置应为( ) A .ae B .ad C .bc D .bd 8.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速飘过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 正在建设着的一幢高为291.6米的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 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定的失误,是由于观看者选用 的参照物是( ) A. 彩云 B.地面 C .观看者自己 D .大楼 9.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下图说明不正确... 的是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