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三单元知识检测题

一、积累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学者必有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而耻学于师

D人非生而知之者小学而大遗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B.七十者衣帛食肉

C.外连横而斗诸侯D.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3.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君子生非异也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尽心焉耳矣B.古之学者必有师

C.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D.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5.下列各组句子中,“所以”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B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C圣人之所以为圣D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6.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申之以孝悌之义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C.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7、下列各句中“胜”字的含义与“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中“胜”字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C、日出江花江胜火

D、引人入胜

8、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危(高)乎高哉凡六百一十六言(字)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做动词,游水)也

C、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

D、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动词)取汉中

二、文言文阅读:(共38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19分)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9.下列各句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五亩之宅

B.王道之始也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鸡豚狗彘之畜

10.与“申之以孝悌之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D.非我也,兵也

11.下面对文意的表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孟子认为,如果想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就必须做到粮食与鱼鳖吃不完,材木不能用得尽。

B.孟子认为,让百姓按时栽种农桑,畜养牲畜,不随意耽误百姓农时,百姓就能免于饥寒,国君就能够称王天下。

C.对于社会混乱、哀鸿遍野的局面,不加以改变,却归罪于年成不好,这无异于拿刀杀人却归罪于兵器。

D.本段文字从实行王道谈起,层层深入,有力地阐明了使民归附的原因、道理和措施。

1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0分)

(1)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2分)

(2)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3分)

(3)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19分)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

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13、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14、以下六句话全都与晏子治理东阿正确做法有关的一组是()

①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②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③属托不行,货赂不至。④并会赋敛,仓库少内。

⑤当此之时,民无饥者⑥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A.①③⑥B.②③④C.③⑥D.②⑤

15、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16、翻译下列句子:(10分)

(1)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

(2)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

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

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月韩偓

辛夷①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②,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4分)

(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它。(4分)

四、名句填空(7分):

(1)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2)_________,朽木不折;___________,金石可镂。

(3)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朝避猛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杀人如麻。

五、表达与创新:(13分)

1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有同学临近考试仍然用大量时间阅读小说,老师一问,回答是为了写好作文才花大量时间看小说。这个理由可谓是冠冕堂皇。

B.汉武帝时,匈奴不断入侵,边境不宁。汉朝北击匈奴,连年征战,人力物力消耗严重,使天下百姓肝脑涂地,暴尸荒野。

C.我每次向学校的校报《晨曦》投稿时,稿子一到编辑老师那儿,就被完璧归赵地退回来了。看来我还得在写作上多下功夫!

D.英国首相戈登?布朗在背后称工党的一位选民为“偏执狂”,因麦克风未关闭遭媒体曝光。最终布朗被迫去选民家中负荆请罪。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条广告语的好坏,不仅在于文字的精致,构思的巧妙,还要考虑群众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等因素。

B.《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不仅对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习惯提出重点要求,而且对营造良好的校园风气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

C.中央电视台2011年“感动中国”的评选活动中,一个个真实的人和事以及背后所包含的精神,曾让整个中国为之感动。

D.现在,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过于急切,总是对自己孩子提出一些过高的要求,其结果常常是弄巧成拙。

2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我们一直在选择,谨慎地选择。选择博爱,__________;选择回忆,__________;选择诚信,__________;选择坚强,__________;选择关爱,我们因几颗心同时跳动而愉悦不已。

①我们品味多样的人生②我们感受苦尽甘来的喜悦

③我们度量往事的厚重④我们畅享生命的真真切切

A.②①③④B.①③④②C.④③②①D.③①②④

21、仿照划线语句的结构,另写两个句子,使其与划线语句句式相同,前后连贯。(4分)

这使我喜欢在秋天读诗,那种“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凄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诗句总让我沉浸在悲秋与赞秋的意境里,让我在茫然里伤感,在挫折中振奋。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某著名外企要招聘一名资深会计,一位女大学生去应聘,因为没有工作经历而被拒绝了,她再三要求及坚持得以参加了笔试并拿了第一。于是人事经理亲自复试,女孩坦言唯一的工作经验只是在学校掌管过学生会财务。经理失望了:“以后有消息我会通知你的。”女孩点点头,掏出两块钱给经理,说:“不管有没有被录用,请都打电话给我。”“如果没有录用,你想知道什么呢?”“请告诉我,我有什么地方没有达到你们的要求,我好改进。”“那两块钱……”女孩笑道:“给没有录用的人打电话不属于公司的正常开支,所以我付电话费。请你一定打!”经理笑了:“请你把钱收回,我现在就通知你——你被录用了。”

要求:

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