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论(数学)必做作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称(必做)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所属章节

∙专题3 数学学习理论简介

作业要求

作业:专题中提到了“行动研究”这一概念,查阅有关文献,了解何谓行动研究、行动研究的优势以及怎样开展行动研究。

要求:提交有关行动研究的阅读体会以及对自己的启示。

学号:姓名:

1.何谓行动研究

2. 行动研究的优势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4.行动研究对自己的启示

1.何谓行动研究

含义: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一种以实践工作者为主体进行的研究,它以研究自己实践中的问题,改进实践为其本质。

(一)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涵义

教育行动研究的概念来自于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1)教育行动研究特别指在教育情景中,由教育专业工作者(通常指教师)进行,用以改善教育专业实践,并达成教育理想或目标的行动研究。(陈惠邦,1998)(2)行动研究是对社会情景的研究,是以改善社会情景中行动质量的角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种研究取向。(艾略特J.Elliot,1991)(3)由社会情景(教育情景)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Husen:《国际教育百科全书》,1985)

2.行动研究的优势

该研究法是克服以往教育理论脱离教育实践弊端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要求教育实践者担任主角,在实践过程中,选择实践中的某一问题开展研究,研究的成果也就是问题得到了初步解决,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了。

行动研究法应用范围比较灵活,可以是针对个别学生、特定事件的研究,可以是班级集体内或整个学校内某个突出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是一个学区、一个城镇(市、乡)、一个县、一个省范围内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的研究。

3. 行动研究怎么做:行动研究的步骤

勒温(K.Lewin)的螺旋循环模式;凯米斯行动研究模型(1985)

计划

“计划”是指以大量事实和调查研究为前提,制订“总体计划”和每一步具体行动计划。

包含三方面:(1)计划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它要求研究者从现状调研、问题诊断入手(2)计划包括总体设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步骤(3)计划必须有充分的灵活性、开放性。

行动

“行动”就是指计划的实施,它是行动者有目的、负责任、按计划的行动过程。实际工作者和研究者一起行动。重视实际情况的变化,会不断调整行动。

观察

观察”是指对行动的过程、结果、背景以及行动者的特点的考察。行动研究鼓励使用各种有效研究技术。

反思

反思包括整理资料、对行动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评价,对有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解释

行动研究的过程

发现问题

调查研究

重新确认问题

制定行动计划或措施

实施计划

观察收集数据

反思与评价效果

撰写研究报告

4.行动研究对自己的启示

在日后的工作中要: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改变自己的工作方式,在“研究”的状态下工作;发现和发展自己的实践性知识。1.教师要本着研究精神,以解决教学的具体问题为主。2.要在实际课堂中进行研究。教师要坚持反省思考,撰写研究日志,并把新的行动策略渗透于实际教学过程,以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为原则。3.教师要有客观的态度,并重视螺旋验证。教育行动研究强调教学的实用性,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采用的行动策略,目的都在解决特殊的实际问题。因此,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的行动策略都要保持充分的弹性。并及时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修正行动策略。

专题7

学号:姓名:

1.提交某个数学概念的理论分析以及基于APOS理论的教学设计

数轴指具有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一条直线。

第一阶段:活动阶段

通过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温度计,去了解刻度线的构成,去读数,看看不同位置的数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第二阶段程序阶段

通过之前的观察,读数体验,分析出数周构成的要素,总结出数周

的定义。

第三阶段对象阶段

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明确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特点第四阶段图式阶段

如何利用借助数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专题10

中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研读体会及感悟

姓名:学号:

最近这段时间,我仔细研读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定稿)》,尤其针对自己所带的初中数学课程对应的阶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合自己将二年来的教学经验和感悟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总结,对出现的困惑和问题在标准中探索及其寻找答案。现体会如下: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并且要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要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课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既要有能力把问题简要的阐述清楚,同时也要有能力引导学生去探索,自主学习。素质教育理念下的数学课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数学课程标准要不断地吸收实践中的经验,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

数学教材是实现数学课程目标、实施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在数学课程改革实施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数学教材的发展对数学课程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新课程数学教材在时代性、典型性、多样性、可接受性方面较以往的教材均有显著改进,更关注数学的思想性和人文精神。面对新课程,教师要首先转变角色,确认自己的教学身份。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