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重点大集合(1)

马基重点大集合(1)
马基重点大集合(1)

马基期末重点

期末考试题型:

单选10×1’

判断题10×1’

简答题4×5’

材料分析(30’)——胡老师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其他两位老师出十九大报告相关

论述或小论文(30’)——十九大报告相关

平时分占比30%,期末占比70%

期末复习主要知识点:

【from胡老师 】

只考:绪论至第四章,后面三章不考

一二三都是重点,第三章的马哲是重中之重,绪论和第四章只考小题

不考的内容:第一章第三节,第二章所有关于价值的内容和第三节,第四章第一节第三点,第二节第三和第五点,第三节全部,剩下五六七章都不考

简答题常考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内容(p22)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1)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2)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客观实在,即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简述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p24-25)

答:(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p108)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从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社会存在三要素(p103-104)

答:(1)?自然地理理环境

(2)?人?口因素

(3)物质?生产?方式

【from舒前毅老师&水法哥#♂】

(知识点后边的阿拉伯数字是该知识点所在页码)

绪论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些基本观点主要包括:……,等等3。

答:(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主要包括:关于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的观点;关于事物矛盾运动规律的观点;关于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的观点;关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观点;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7。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11。

答: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也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征。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11。

答: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鲜明的政治立场12。

答: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13。

答: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崇高的社会理想15。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章

哲学的基本问题22。

物质的概念24。

答: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

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存在形式25-26。

答: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是时间和空间。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28-29。

答:(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在做材料分析题时,不一定要把这四个小点全写上去,把符合材料意思的点写上去即可)

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30。

答:(1)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2)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社会历史趋向与主体选择的关系31。(这个知识点我不是很确定23333)

答:(1)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具体阶段上,都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客观趋势和可能性,而人则需要确定自己对待它们的态度并作出选择。

(2)主体选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在于主体选择必须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愿望。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34。

补充说明: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于物质(2)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还体现在,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中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想问题和办事情的根本立足点。

事物的普遍联系34-35。

补充说明: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善于分析事物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事物的永恒发展—新事物、旧事物36。

补充说明: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对立统一规律是发展的根本规律39-40。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0-42。

答:(1)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又称矛盾的斗争性,矛盾的统一性又称矛盾的同一性。 (2)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4)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5)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性力量。

(6)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指导实践,还要正确把握和谐对事物发展的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42-43。

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2)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主要矛盾在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矛盾的性质。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的矛盾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质量互变规律43-44。

答: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补充说明: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否定之否定规律44-45。

补充说明:事物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的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根本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三个阶段,形成一个周期。

答: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行和曲折性的统一。前进性体现在:每一次否定都是质变,都把事物推进到新阶段;每一个周期都是开放的,前一个周期的终点是下一个周期的起点,不存在不被否定的终点。曲折性体现在回复性上,其中有暂时的停顿或倒退,但是经过曲折终将为事物的发展开辟道路。

按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48-49。

答: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矛盾分析法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根本的认识方法。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分析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战略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底线思维53。

答:(1)战略思维能力是高瞻远瞩、总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2)历史思维能力是以史为鉴、知古鉴今,善于利用历史眼光认识发展规律、把握前进方向、指导现实工作的能力。

(3)辩证思维能力是承认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善于抓住关键、找准重点、洞察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4)创新思维能力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5)底线思维能力是客观地设立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能力。

第二章

实践的三项基本要素59。

答:实践的主体,实践的客体和实践的中介是实践的三项基本要素。

实践的基本特征60。

答: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实践的三种基本类型61。

答: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62-63。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能动的反映论66。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不但是具有再现客体内容的反映性特征,而且具有实践所要求的主体能动性的、创造性特征,认识是主体以实践为基础对客体能动的、创造性的思维再现。

(1)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

(2)能动的反映具有创造性。

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67-71。(这里也不是很确定)

答:(1)认识运动的辩证过程,首先是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即在实践基础有感性认识能动地飞跃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2)认识运动的第二个过程是从认识到实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

真理74。

答: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补充说明:(1)关于真理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真理是观念与主体感觉相符合;真理存在于观念之中;真理是思维与它的先验形式相一致。

(2)关于真理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真理是某种超验的,永恒的理念;真理是绝对理念的自我显现。

(3)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真理的形式是主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75-76。

答:(1)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内容表明了主客观统一的确定性和发展的无限性。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二是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

(2)真理的相对性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事物的客观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度的。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二是真理所反映的对象的正确程度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3)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是辩证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包含。

补充说明: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向绝对性转化过程中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规律。

真理与谬误78-79。

答: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真理和谬误是人类认识中的一对永恒的矛盾,它们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1)就认识确定的对象和范围来说,真理和谬误是互相对立的。

(2)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又是相对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相互转化。真理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谬误,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81-83。

补充说明: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来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

(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83-84。

答:(1)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 (2)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条件性。

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88-89。

答:价值的功能:(1)价值评价作为人们对自身的客观需要的主观反映,作为人们对价值现象的认识,是推动实践不断实现价值的精神驱动力量。(2)价值评价作为实践的主体尺度,是实践活动发展的规范因素,它要求实践活动必须服从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即服从于实践满足人们客观需要这一根本目的。(3)价值评价作为实践活动的目标,是实践活动发展的导向因素,它引导实践活动朝着更充分、更全面、可持续性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方向发展。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必须勇于创新93。

补充说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96;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97。

补充说明:坚持实事求是,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第三章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02。

社会存在103。

答: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社会意识104。

答: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意识形态105。

答:意识形态是指反映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自然科学和语言学、形式逻辑等一部分社会科学不具有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性质,不反映特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不服务于特定经济政治制度和特定阶级,因而属于非意识形态。)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107。

答: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108。

答: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根本上受到社会存在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在: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和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其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13。

答(1)?生产?力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不适合?生产?力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阻碍?生产?力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115。

答: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总和。

上层建筑116。

答: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116。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18-119。

答: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辩证统一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社会形态120。

答: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是三者历史的、具体的统一。

社会形态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20-121。

答: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

但是就某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发展的历程而言,情况就不一样了。有些国家在发展中经历了几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典型过程,也有些国家在发展中超越了一个甚至几个社会形态而跨越式地向前发展…所有这些,体现了社会形态的多样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前进行与曲折性121-122。

答:(1)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主要是指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过程和规律是客观的,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确定不移的。

(2)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包含三层意思: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主体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3)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是指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趋势,其历史过程是一个扬弃的过程。

(4)一种新社会制度取代旧社会制度,有时并不是从旧社会制度发展较为充分的典型国家开始,而更易于在旧制度发展不很完善或者很不充分的地方突破,这体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曲折性。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24。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24。

补充说明: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34。

答:(1)科技革命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人们的劳动形式和社会经济结构。

(2)科技革命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

(3)科技革命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及其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40-142。

答:(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十八大提出的“五位一体”建设: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142。

第四章、第五章(因为绝大部分同学已学或必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故不作为考试重点)

劳动价值论153。

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55-157

剩余价值论174。

第六章

科学社会主义251。(不会考)

四个全面、四个自信、五大发展理念、一带一路等十九大报告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75。(不会考)加十九大报告材料。

关于十九大的知识点:

十八大以来的主要成就;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目标;新征程;党建新要求。

如有其他重点欢迎补充,马基加油加油!!!

马基考试重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 重要性: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 1.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 2.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 3.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结合十二无规划确定定级发展目标,论述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马基试卷8(选择题)

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过程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社会精神文明包括 A.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 B.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C.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D.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4.时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B.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 5.国家的职能是由 A.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B.国家的大小强弱决定的 C.国家的形式决定的 D.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6.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的 A.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7.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8.阶级对立的根源是由于人们之间的 A.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 B.价值观念的根本对立

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D.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9.风俗、习惯、乡土观念,它们是 A.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B。高水平的社会意识 C.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正确反映 D.对社会生活过程的错误反映 10.事物的度是 A.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度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质要求量达到的高度 D.量要求质达到的深度 11.历史上存在的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是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B.君主立宪国家和民主共和家 C.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2.物质的肯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 D.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A.17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15.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 A.一元论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于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6.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17.列宁说,唯物主义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辨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段话揭示了 A.矛盾的客观性 B.矛盾的主观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8.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人们收入的来源忽然收入的多少

西方社会思想史重点解读

1. 学习和研究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学科史与学科修养; “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这一洞见也是研究社会思想史的主要理由。 2、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学科史就是学科; “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就是哲学这门科学。”(黑格尔) 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包括学科史。 2. 西方社会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城邦制度——城邦社会学——城邦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城邦公民行为(善的问题) 世纪帝国——世界主义社会学——世界公民观念;世界主义理想 基督教团契——基督教会社会学——信念共同体;人与上帝的关系 工业社会组织——工业社会社会学——市民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组织 3. 研究社会思想史的途径和方法 (1)即我们力求通过对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的研究,寻求社会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我们要问:“创始人说了些什么?” (2)英克尔斯说的第二条途径是经验主义的途径,即我们对现代的社会学著作加以研究,以期发现这门学科最关心的是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问:“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些什么?” 解释学的方法;以傅伟勋先生提出的“创造的解释学”为示例: (a)原谓,即“原作者(或原思想家)实际上说了什么?” (b)意谓,即“原作者真正意谓什么?” (c)蕴谓,即“原作者可能说什么?” (d)当谓,即“原作者本来应该说什么?” (e)层次自问:“做为创造的解释学家,我应该说什么?” 意识形态的批判方法;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在社会思想史的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原则:社会地位对于塑造思想家的思想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这一思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学的永久财富。与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的名字联在一起的“知识社会学”方法就是在受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有力影响下形成的。知识社会学坚持个别思想家所表达的不是个人的观点,而是某个集团或集体的观点,他的著作表达外在的社会潮流,知识具有集体的性质,这是全部认识论的基本点。 反思社会学的方法;美国社会学家古尔德纳的“反省的社会学”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社会分析方法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主张用社会学的方法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进行批判性的社会学分析。 4. 智者文化 智者文化是公元前5—4世纪流行于希腊的一种社会思潮。他们把早期而向认识自然的宇宙论研究转向主要研究社会和人事,把逻各斯作为自然的“真理”转而关联于社会、法律等人文的“德性”,并试图以此来克服爱利亚学派和拯救现象者那里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 智者(Sophistes,来自Sophia“智慧”)一词,意思应该是“具有智慧的人”。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专门指称那些传授各种知识、收取报酬、擅长逻辑学和修辞学的职业教师。智者不是为了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他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即培养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 5.关于城邦国家的论述,主要在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了解)。 在探讨城邦的起源时,柏拉图的切入点还是伦理道德问题。他是从讨论什么是“社会正义”开始的。在对什么是“正义”的问题作了一番检讨以后,柏拉图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即“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

§1: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1-3 二、产生和发展p4-13: (一)时代产物: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二)阶级实践基础 (三)马克思继承和创新 (四)实践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际结合;把马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p28 1)哲学的产生&意义——通过劳动分离人&自然;两大现象(物质&精神);两大活动(认识&改造世界) 2)其他思潮&马恩诞生 3)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意识;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 4)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

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6)世界怎样存在(联系发展or孤立静止) 7)马哲的解答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p30 1)科学物质观、物质范畴、物质唯一特性 存在意识之外,可被意识反映 2)意识&物质(作用&反作用);意识发展阶段;社会实践(劳动)决定性作用 3)意识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p32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p32 1)运动&物质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4)绝对的运动,相对的静止 5)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马哲之前的物质观 7)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p35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具体形式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p37 1)把握两大方面 2)实践分化&统一人&自然; 3)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科学说明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 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5、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为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湖边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饭凑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阐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阐述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其发展过滤为以下三点: 1、 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 六、什么是改革?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哪里?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

马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复习重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的客观实在 2,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 根本规律 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 动的规律 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4,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 为资本 5,资本主义所有制 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 危机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 变化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 本特征的认识 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 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 性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 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情况 1,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2,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 3,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 4,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马基考试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⑴马克思主义哲学,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⑶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历史形态:(实物、结构、系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物质的定义的意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文明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意识的本质、能动作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实质、核心⑴内因、外因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⑶质量互变规 律⑸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补充: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内因、外因: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西方法律思想史期末复习重点

西方法律思想史 一、西方法律思想史的主要内容及学习。 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归纳为两个文化起源,一个思想核心,三大法学流派和多元的法学思想运动。 两个文化起源,古希腊罗马的法律遗产和中世纪基督教法律传统。 一个思想核心是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们的古典自然法学。 第一,自然状态,说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人类生活在一种自然状态之下,第二,自然权利说,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想要不变的自然权利, 第三,自然法在自然状态下,人们普遍遵循一定的法则, 第四,社会契约论。人类通过社会契约的方法,从野蛮的自然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第五分权原则,为了防止权力的滥用,保障人民的自由权利,权利必须分立和制约。 第六,法治原则,政治的通知必须以法律为基础,法律就是以非暴力的方式协调人们之间的冲突, 第七,法律平等,要求法律公正对待。 19世纪的,法理学的形成与西方法学流派的出现为标志,主要流派有三,第一,哲理法学派,是指用形而上学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现象,认为法哲学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二,分析法学,注重对法律概念法律结构法律体系的研究, 第三,历史法学派,用历史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法律现象。 20世纪,西方法律思想呈现多元的特征。 第一,法律社会,社会法学是以社会学的方法研究法律现象,他强调法律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第二,法律规则,法律是规则或规范的体系, 第三,法律道德,认为法律与道德不可分,第四,法律政治,批判法学运动研究法律的内在政治意识形态,认定法律是乔装打扮后的政治。 学习意义: 第一,学习和研究西方法律思想史,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思考,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学习西方法律思想史是培养高层次法律伦理人才的需要。 第三,有利于提高法律实践水平。 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 他主张法治优于一人之治。 第一,法律不会感情用事,而任何人都不免有感情。 第二,法律不会在政治中加入偏向,而任何个人也不免有热诚,会在其执政之中加入个人的偏向。 第三,集体智慧胜过一个人的智慧。 第四,法治不易腐拜,一人之治易于腐败。

马基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主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主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是关于无产 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主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 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也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个对立派别)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列宁对物质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和唯心主义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空间及其特征: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体积、空间位置。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概念)。 社会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含义 ①马主哲学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 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马主哲学坚持辩证的唯主一元论立场 认为是姐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只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联系又具有多样性,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普遍联系原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适应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1.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生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迎合客观条件的变化。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②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西方思想史整理

苏格拉底主要思想极评价:政治思想:(1)治理国家的人应当是懂得治国艺术的人,应当由掌握政治知识的人来治理国家,即贤人政治。(2)判断真理要靠知识,而不能靠多数。(3)公民必须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法律如契约,遵守法律就是遵守契约,破坏法律就是破坏契约。(4)反对主专政、豪富专政,主张贵族政体和贤人政治。(5)城邦应注重教育,通过教育来培养公民的美德。评价:不是系统的政治理论,但他的思想对后来他的学生柏拉图等以及整个西方的政治思想产生深远的影响.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美德”:1、归纳论证和普遍定义;个人与城邦的善。(1)人的本质及主体性在于理性知识而非感性意见(2)知识带来效用和成功(3)知识具有道德的和社会的意义(4)通过教育知道什么是善,进而“认识你自己”;2、反对民主制3、把道德提高到知识的水平,使伦理学科学化4、知识与道德相统一5、贤人治国理念 城邦社会学:背景、视野及其局限 背景:希腊哲学家“是从城邦的角度来观察宇宙的,他认为反映在城邦中的就是整个宇宙”,希腊思想局限于城邦视野的主要原因乃是城邦制度本身。 1)城邦是规模有限的社会;城邦有特定的尺度或规模;独立的地方共同体 2)城邦是社会结构复杂的社会;社会阶层繁复;不同阶级社会地位差异悬殊;自由民/公民奴隶、外侨; 3)城邦更多表现为一种藉出身而享有政治参与权利的特权者的共同体;谋生方面的“个人主义者”;生活与人性实现方面的“社群主义者”; 城邦社会学的视野及其局限: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学洞见;由于政治生活和社区生活紧密融合,希腊思想家很少区分国家与社会,形成一种城邦狭隘性。 马基雅维利 1权力政治观(非道德政治观) 研究政治问题的出发点:历史和现实;人性论是其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关于国家的起源人性的需要;国家的核心问题:政权;人性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是邪恶的,一改古希腊罗马人性善的观点,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政治学理论,从而成为近代第一个使政治学独立,使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思想家。 权力政治观:(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由人组成的共同体,人的本性对国家的本质有重大影响。马基雅维利认为国家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的邪恶本性。国家与政治的产生,不仅与道德无关,而且恰恰是人类非道德的产物。国家的产生和存在的价值与目的,不是为了那种先验的正义和道德的良善,更不是救赎所谓堕落的人类。(2)权力是政治的核心,政治是人与人之间实力的较量,只有不择手段地使自己增强实力,并取得权力,才能在斗争中成为强者。国家的根本问题就是统治权的夺取与维持。权力既是政治研究的对象又是政治追求的目标。 权力的基础:法律、军队 意义:“已经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了,他们都是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出国家的自然规律。” 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有三个特征:1 是一个由社会分工形成的功能-等级系统 2 是一个实行财产公有及全面管制的集权体系3 是一个围绕“圣哲之王”形成的贤人政治 亚里士多德“人是政治的动物”: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是政治的动物,因为人总是处在一定的家庭、部落国家之中。从时间上讲,国家起源于家庭,因为先有建立在夫妻和主奴关系基础上的家庭,然后才由家庭结合成村社,由村社结合成国家。但是,从性质上讲看,国家并非家庭和村社的机械的总和,国家高于个人,家庭、村社的个人与国家的关系犹如有机体的部分与整个有机体一样,个人只有在国家之中,作为国家的一部分,才能实现他自己。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国家是本质,是根本,政治是最高的东西,政治权力是最优越的权力,社会生活是人来生存的目的。一个人如果脱离社会与国家,那他就不成其为人,就或者是野兽,或者是神。 宗教改革:是指基督宗教在16世纪至17世纪进行的一次改革,是资产阶级披着宗教外衣的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改革

管理心理学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 第一章绪论 1.引导案例讲的是福特公司五美元的故事 2.管理心理学特定的研究对象是组织中的人 3.管理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群体心理、个体心理。 4.管理心理学的学科特点,它是一门(应用)学科,又是一门(交叉)学科。 5.管理心理学高度相似的学科是(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可以互称姊妹的是(社会心理学) 6.在算理心理学酝酿阶段,管理理论的发展以(泰勒)的(科学)管理 7.在管理心理学兴起阶段,行为管理学派的(梅奥)主持的(霍桑)实验对管理心理学的兴起产生了积极影响 8.管理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1958年,(莱维特)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9.(情景模拟法)也称为评价中心法,是研究者把被试者置于一个(模拟)的工作环境中,来观察、分析、评价个体心理素质和能力,以便研究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一般适用于选拔、评估高级人才。 10.安排被试同“模拟下级”谈话的测试方式被称作(角色扮演);将被试分成小组,给出讨论题目,要求被试自由讨论的测试是(无领导小组测验) ●各种常用研究方法的特点 1.观察法 ?是指通过感官或仪器,按行为发生的顺序进行系统观测、记录和分析的研究方法。 分为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心 优点:方便易行 缺点:难于揭示现象的本质或规律 2.访谈法 是指通过面对面的谈话,以口头信息沟通的方式,直接了解被访谈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分为结构化访谈和非结构化访谈 ?需要注意:对访谈者要求较高 3.问卷调查法 ?是指通过事先拟定的一系列问题,针对某些心理品质和其他相关因素,收集信息并加以分析的方法。 ?分为:是非式、选择式、等级排列式、开放式 ?优点:短时间大量数据 ?缺点:数据质量不高,真实性存在问题 4.测量法 是指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的心理品质或行为的研究方法。 分为:能力测验、性格测验、工作价值观测验、组织公民行为测验等

马基期末考试单项选择题(重点)!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B) A.唯物主义思想 B.辩证法思想 C.可知论思想 D.决定论思想 【答案】B 【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教材6页。2.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C) A.广延性 B.存在性 C.物质性 D.可知性 【答案】C 【解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教材39页。3.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物质和时空的关系问题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答案】A 【解析】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材35页。 4.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D) A.联系的 B.精神的 C.发展的 D.实践的 【答案】D 【解析】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教材48页。 5.唯物辩证法有两个总特征,一个是普遍联系的观点,另一个是(B) A.质量互变的观点 B.永恒发展的观点 C.对立统一的观点 D.辩证否定的观点 【答案】B 【解析】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教材51页。 6.提示事物发展趋势和道路的规律是(A)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答案】A 【解析】唯物辩证法是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其他范畴构成的体系。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教材56页。 7.在客观规律面前,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D) A.人可以创造规律 B.人可以消灭规律 C.人可以改变规律 D.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答案】D 【解析】规律具有客观性。人们不能任意地创造或消灭规律,也不能任意地改变规律。人们只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教材78-79页。 8.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C) A.唯物论的观点 B.辩证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可知论的观点 【答案】C 【解析】列宁指出“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教材89页。9.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B) A.认识中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答案】B 【解析】人的认识能力和作为认识的结果的知识,都只能来源于实践。强调实践是认识和知识的唯一来源,并不否认可以从他人和书本获得知识。直接经验是认识中“源”,间接经验认识中的“流”。教材95页。 10.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D) A.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B.真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答案】D 【解析】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自由落体实验,证明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是错误的认识。教材118页。 11.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D)

中国海洋大学杨生照马基 重点

绪论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多维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 ①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阶级属性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基本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3、马克思主义的二重内涵: 狭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贡献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4、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大题,见最后) 5、如何学习和对待马克思主义(大题)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流派划分 1、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①思维和存在的地位问题:谁是世界的本源(本体论) 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认识论) 2、流派: i. 本体论: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机械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ii. 认识论:可知论(马克思) 不可知论(休谟) 2、物质的定义和特征 1、物质的定义: 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我们就用这种简称把感官可感知的许多不同的事物依照其共同的属性概括起来。 2、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