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为例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为例

摘要:乡村旅游发展发展迅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速度不想匹配的问题。为此,在以径山乡村旅游发展

的模式为例的情况,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就产生的

相关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径山;游客接待;旅游收入;交

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初孕育出的新型旅游模式,以乡村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食、民居为核心,吸引城市

居民为目标客户群体,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疫情期间,

国门不能出,人群密集的热门景点、室内活动等更是避之不及,这也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三年疫情以来,旅游模式

悄然发生改变,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休闲旅游新时尚。我国

乡村旅游出现时间较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规模扩大

迅速,已开始呈现转型速度快、多层次、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一众旅游景区中接踵而出。

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接下来我们将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目

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所遭遇的瓶颈,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径山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径山地处余杭区西部,东连瓶窑镇,东南、南接余杭街道,西界临安市青山湖街道,西北与鸬鸟镇相邻,北与黄湖镇毗连,东北仍与瓶窑镇接壤,距余杭城区43千米,总面积157.08平方千米。

2016年,在大径山推进办(政府机构)的推动下,大径山区域实施了径山绿道及沿线驿站、大径山美丽乡村建设、径山花海、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作为旅游配套设施。径山区域的道路、外立面整治、绿化等旅游配套设施已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景点也由最初的径山寺、双溪漂流发展到现在的径山花海、小古城村、禅茶第一村、双溪绿道等,民宿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径山旅游产业链发展氛围已经形成。

二、径山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接待量

1.径山景区总体游客接待概况

据统计,径山区域游客接待量由2019年394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514万人次。四年间游客接待量增长30%。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径山整体旅游接待量大幅度下滑。从2021年开始,游客接待量恢复到407万人次,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接待水平。2021-2022年游客接待量开始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为26%。(数据来自径山镇统计)

图1:2022年度径山花海景区游客接待情况示意图

2.径山花海景区游客接待概况

2022年径山花海共接待游客29.85万人次,其中网络票5.8万人次,团队2.23万人次,市民卡刷卡9.37万人次,免票2.9万人次。散客和市民卡刷卡游客仍占花海游客的主力,其次是网络票。

图2:2018-2022年径山花海游客接待量对比图

2018-2022年,径山花海景区游客接待量由16.48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29.85万人次,五年间增长了81%。2018-2020年景区游客接待量基本保持稳定。疫情期间,花海景区游客接待未有影响,反而在2021年和2022年大幅上涨。至

2022年,花海游客接待量已接近国家4A级景区(30万人次)的要求。(数据来自径山花海景区统计)

3.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接待概况

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自2018年开始免费接驳,上下山游

客接待从2018年63.5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88.7万人次,

五年间增长81%。疫情期间略有下降,但2021年上下山游客

接待量反弹幅度较大,达到105%。2021-2022年上下山游客

接待量有小幅下降。(数据来自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统计)图3: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2018-2022年上下山游客接待

对比图

(二)径山乡村旅游收入概况

1.径山景区旅游收入2019年度

2.41亿元,2020年因疫

情影响,大幅度下降,2021年逐步上升到2.61亿元,2022

年增长到3.49亿元。近年来,径山景区旅游业收入仍然处于稳步增长状态,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径山花海营业收入结构

2022年芸径公司营收1424.08万元(含洪源旅行社368.16万元),径山花海景区营收1055.92万元。其中,小火车135.54万元,自行车27.47万元,门票556.05万元。

图4:径山花海2022年营收结构图

三、乡村旅游发展的特征及存在的问题

(一)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1.乡村旅游投资多元化。乡村旅游发展利益共享的关键点在于建立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合理均衡的利益分配机制(马静,舒伯阳 2020)。乡村旅游在初始期,一般由当地有实力、有前瞻性的个体户进行投资。随着乡村旅游市场的日益拓展,投资主体逐渐转型,由个体户转为既有国有企业、合伙经营,也有村集体投资经营。此外,一些颇具实力的企业也参与到了乡村旅游开发。平衡企业之间竞争、当地农民的利益,在多元化的经营中,经历市场的调整后,仍需政府机制的保障。

2.乡村旅游业发展的产业化。产业兴旺是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重点,要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和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旅游产业的贡献度(黄震方,张圆刚,贾文通,洪学婷,余润哲 2021),需要将本土旅游事业做大做强,引入高品质、品牌化企业参与竞争和运营。将乡村旅游业发展拉上更高层次。

3.乡村旅游地方政府主导化。目前,各地区政府将大多数乡村旅游纳入旅游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作为乡村旅游业产业布局的指导(姚旻,赵爱梅,宁志中2021)。一些地方政府如杭州市余杭区还专门成立了一级国有文旅集团。目的是加快补齐乡村旅游公共服务短板,也是推动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张新成 2021)

(二)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1.游客转化率低

从接待量上看,径山花海景区历年来游客接待量约占径山游客接待总量的4-5%,变动幅度不大;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接驳的游客主要是往返径山寺,每年游客接待量占径山游客接待总量的10%左右,且大多是一日游。2019年,全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量已达32亿人次(姚旻等 2021),如何将每年大量前来乡村的游客基数转化为消费游客以及留在乡村过夜的渠道和方式尤为重要。

2.二次消费项目少

根据花海统计数据,2022年花海游客以散客和市民卡刷

卡游客为主,约占63%。而散客则以亲子游为主。但是景区

内二次消费项目少,自主经验的二次消费项目仅有自行车、

小火车项目,2022年两项游乐项目收入占16%,所景区二次

消费收入占比较低。如何合理在乡村景区内合理布局,增加

景区内的亲子游乐项目、餐饮、住宿等项目以提高二消收入。

3.交通压力大

乡村景区大部分地处偏僻,远离城区。道路交通条件有限,旅游旺季来临时,难免引起交通拥堵、停车难等问题。如大

径山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接驳工作自2018年开展以来,接驳压力一直较大,特别是节假日和佛教重要节日,一般节假日需

约80辆/天才能完成接驳任务。节假日期间,径山作为知名

旅游景区,进出车辆陡增,山道的交通压力不言而喻。每年

游客投诉基本都集中在接驳游客等候时间太长,交通拥堵、

停车难等问题。为此,乡村旅游解决交通拥堵、停车问题是

目前最亟待解决的问题。

4.规模化酒店无

乡村景区民宿云集,基本都是单打独斗。如径山,成规模的酒店只有陆羽君澜一家,房间225间,大部分都是民宿,

接待能力有限。人数超千的大型团队基本无法解决接待问题,为此,大型团队过夜一般都会选择周边城区住宿。此情况,

乡村旅游普遍存在无规模性酒店主导区域旅游住宿行业。因

而近年来团队客户一直处于流失状态。

5.宣传渠道单一

乡村旅游因宣传资金、渠道有限,宣传媒体比较单一。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网络票增长势头较猛,2022年,网络

票游客约占19%,远超团队接待量。这与此前芸径公司在抖音、小红书等网红平台上宣传紧密相关,该两个平台投入了

小额的宣传费用,吸引了数名网红达人慕名前来,且网红平

台散播速度快,散客吸引力强大。如何合理利用网红平台,

小成本投入而扩大景区口碑宣传渠道是为不错的选择。

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凝心聚力,布局酒店产业

抓住乡村旅游发展高速期,在区域内规划2-3个特色酒店,抓住亲子类客户群、休闲商务类客户群等,分层次、分类别

的布局酒店,树立乡村旅游酒店行业标杆,提高景区整体的

住宿接待能力,提升乡村旅游住宿品质。力求涵盖旅游六大

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服务游客,满足各类游客群体

的消费需求。

(二)以节促旅,拓展市场影响力

通过策划执行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节庆活动,营造节日氛围,并在

合作的网络平台基础上,新增抖音、小红书等网红平台,开启预销售模式。网络

营销成本与传统的媒体宣传费用相比,占比较低。此外,抖音、小红书等网红平

台的口碑宣传效应巨大,慕名前来的散客络绎不绝。未来乡村旅游可在原有节庆

活动的基础上,因地制宜举办富有当地文化特色的节庆活动内容,多渠道,多方

位的拓展宣传渠道,特别是地铁、知名的网红APP、网站(19楼、天涯)等,扩

大宣传面,外塑形象。

(三)拓展渠道,紧抓市场机遇

2022年底疫情结束后,年底各大知名景区旅游井喷式发展,旅游形势一片向好。但是因接待能力、接待专业性方面,对于乡村本土旅游地接而言,是极大的

挑战。为此,在现有的旅行社地接业务基础上,立足本土业务的同时:一是拓展

销售新渠道,继续与网红APP、知名网站合作,邀请网红达人打卡,拓宽网络票

渠道。二是开发旅游新线路。在本土线路基础上,积极拓展组团外输团队,开拓

省外、甚至是组团出国线路,灵活机动的适应市场需求。三是拓展新市场。逐步

拓展区外、市外、省外等渠道。吸引外部市场。特别是一直以来作为杭州旅游主

要客户群体来源地的江苏、上海、安徽等地。与周边地区的旅行社加强合作,吸

引更多游客前来。

(四)创新增收,丰富景区经营项目

1.丰富乡村的游乐项目。据往年的统计,径山花海景区的游客以休闲打卡的年轻人、亲子游的游客为主,而花海景区

目前现状是二次消费的项目屈指可数,游客选择空间少,且

品质略低,亟待提升。2021年,景区尝试了引入四轮自行车、烧烤等小型项目,游客反响良好,基本上该项目当年即实现

了经营利润。在此基础上,一方面可尝试在花海部分建设用

地上因地制宜的引入网红型亲子游乐项目,自主经营;一方

面改进景区内的小木屋,增加景区的经营项目类别,丰富景

区内旅游服务项目,提升整个景区的形象和档次。

2.丰富乡村的购娱项目。乡村旅游产业链中的购、娱两大要素长期以来较为缺乏,且无规模化的规划集中的购物、夜

间娱乐街区。因此,游客即使留在径山过夜,夜生活枯燥、

单一。为此,有条件的情况开辟乡村特色购物+娱乐商城,丰富游客和本地居民的生活。

(五)整合资源,缓解接驳压力

疫情前,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接驳工作每年游客接驳量约60万人次,疫情放开后接驳游客呈直线上升状态,2021年已超90万人次。且游客接驳的高峰期集中在节假日即佛教重要节日。最多时每天需要150辆接驳车循环接送,一般节假日

也需要约80辆接驳车才能满足群众需求。而径山山脚通往径山寺的道路只有双向两车道,山路狭窄,会车困难,为此堵车、停车难、等车久等问题凸显。解决乡村旅游旺季交通问题,一是与交通管理部门紧密联动,发挥智慧化网络平台分

流作用,提前做好可实施性较强的交通缓解预案;二是另辟

蹊径,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如尝试建设径山索道,方便群众,缓解交通压力;三是加快实施径山山顶游客集散中心的建设,增设停车场,缓解停车难问题。山顶停车场地理位置特殊,

为减少自主驾车上山的游客,可在物价允许的范围内设定最

高收费价格。

(六)发挥优势,推广地方特色餐饮

径山茶宴,诞生于余杭区径山镇径山万寿禅寺,始于唐,盛于宋,一直流传。2011年5月23日,径山茶宴经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径山特色之一,在探索径山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期,可以

在径山尝试开设茶宴餐厅,用径山茶宴款待游客,吸引游客

前来体验。在“吃”上弥补当地旅游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五、结论

综上所述,围绕着旅游六大要素“吃住行游购娱”,乡村旅游产业

链的发展从最初的“低小散”形式的农家乐发展到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经

历着产业转型调整过程。期间,乡村旅游资源的自发性整合、产业升级、突出优势,是乡村旅游发展重要的一环。与此同时,产业发展需要有适当的产业政策加

以推动,乡村旅游是以农户为主体的乡村非农服务业,政策在其发展过程中一直

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疫情后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资源整合、规划性指导、基

础设施完善方面,需要地方政府在旅游产业政策予以优化和倾斜,在旅游公共服

务基础设施方面加大投入,改善乡村的人居环境,提高农村经济。

参考文献:

1.黄震方,张圆刚,贾文通,洪学婷,余润哲.中国乡村

旅游历程与新时代发展趋向[J].自然资源学报,2021,

36(10):2615-2633.

2.姚旻,赵爱梅,宁志中.中国乡村旅游政策:基本特征、

热点演变与“十四五”展望[J].中国农村经济,

2021(5):2-17.

3.张新成.中国乡村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时空演化及成因分

析[J].旅游学刊, 2021, 36(11):26-39.

4.马静,舒伯阳.中国乡村旅游30年:政策取向、反思

及优化[J].超星.期刊,2020(4):116-122.

余杭区生态景点及环境污染治理调查(精)

余杭区生态景点及环境污染治理调查环境保护概论海洋技术0601班章杰学号 200601640126 余杭区地理位置优越,具有江南水乡特有的妩媚风景,近年来区政府为了创建“生态城区”,又大力开发了旅游资源,一个个具有人文内涵的休闲胜地应运而生。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几个比较受国内外游客欢迎的景点:径山茶园,山沟沟景区,双溪漂流景观及陆羽 山庄。 一径山风景区 径山,位于余杭区径山镇境内,系天目山脉东北峰,因径 通天目而得名,总面积26.9平方公里。山上存有年代久远的 唐代古刹。曾经到过那里,印象深刻,径山之内,古木参天, 修竹叠翠,泉水淙淙,主要景点有:松源天风、灵岩喝石、 吊桥溪歌、龙鼻喷泉、龙呤垂钓等。 名茶、良泉、水煮笋,是径山三宝。径山云雾茶为全国名茶,闻名中外。 径山东北双溪亦产茶,质佳,相传唐茶神陆羽曾在此了解茶情,撰写茶经,现留有陆羽泉。 径山正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秀丽的景色吸引着无数游客。本人也曾经和家人一起游玩过,那 庙宇内还有一口极大的撞钟。 二山沟沟景区 杭州山沟沟旅游区地处杭州西北四十公里的“浙江省蜜梨之乡”余杭区鸬鸟镇,旅游区内资源丰 富,生态环境优良,动植物种类丰富,有国家珍稀植物千年红豆杉群,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等。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还有汤坑茅塘。 山沟沟旅游区由“汤坑”和 “茅塘”两大景区组成的。 汤坑为峡谷型生态旅游区, 峡谷全长2公里,落差380多米。 茅塘为高山平台型休闲观 光度假景区,主要以农居休闲为 主。这里除秀美的自然风光外还 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有保存完好 的新四军被服厂旧址、古私塾旧 址,让游人追溯山村旧时农家的 生产生活场景。游人可以尽情地 在这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 一回山里人。 西部有个九寨沟,杭州有个 山沟沟。深爱旅游的朋友们,相 信你们一定不会错过这样一个放松心情的好地方! 三双溪漂流景区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为例

关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为例 摘要:乡村旅游发展发展迅速,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相关产业发展速度不想匹配的问题。为此,在以径山乡村旅游发展 的模式为例的情况,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就产生的 相关问题提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乡村旅游;径山;游客接待;旅游收入;交 通 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初孕育出的新型旅游模式,以乡村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食、民居为核心,吸引城市 居民为目标客户群体,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疫情期间, 国门不能出,人群密集的热门景点、室内活动等更是避之不及,这也为乡村旅游创造了条件。三年疫情以来,旅游模式 悄然发生改变,乡村旅游已成为一种休闲旅游新时尚。我国 乡村旅游出现时间较短,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规模扩大 迅速,已开始呈现转型速度快、多层次、品牌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知名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在一众旅游景区中接踵而出。 但是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接下来我们将以杭州市余杭区径山乡村旅游发展为例分析目

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及所遭遇的瓶颈,并尝试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一、径山乡村旅游业发展的背景 径山地处余杭区西部,东连瓶窑镇,东南、南接余杭街道,西界临安市青山湖街道,西北与鸬鸟镇相邻,北与黄湖镇毗连,东北仍与瓶窑镇接壤,距余杭城区43千米,总面积157.08平方千米。 2016年,在大径山推进办(政府机构)的推动下,大径山区域实施了径山绿道及沿线驿站、大径山美丽乡村建设、径山花海、大径山旅游集散中心等项目作为旅游配套设施。径山区域的道路、外立面整治、绿化等旅游配套设施已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景点也由最初的径山寺、双溪漂流发展到现在的径山花海、小古城村、禅茶第一村、双溪绿道等,民宿更是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径山旅游产业链发展氛围已经形成。 二、径山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 (一)旅游接待量 1.径山景区总体游客接待概况 据统计,径山区域游客接待量由2019年394万人次增长到2022年514万人次。四年间游客接待量增长30%。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径山整体旅游接待量大幅度下滑。从2021年开始,游客接待量恢复到407万人次,基本回到疫情前的接待水平。2021-2022年游客接待量开始有较大幅度增长,增长幅度为26%。(数据来自径山镇统计)

余杭区美丽乡村提升1410示范创建行动

余杭区美丽乡村提升1410示范创建行动 实施方案(2019-2021年) (征求意见稿)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美丽”建设总体部署,为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彰显特色内涵,厚植发展优势,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大花园建设行动,围绕全域创新、全域美丽、全域治理,坚持“规划引领、突出重点、串珠成链、注重特色、软硬并重”,集中力量实施美丽乡村提升示范创建行动,以农文旅聚合、产村人融合发展为方针,以促进农民创业增收和满足居民休闲旅游消费为核心,按照生态原真、环境极致、工程精美和建设、运营、管理并重的要求,深化全域环境整治,做优乡村景观风貌,强化人文内涵展现,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营造文明和谐乡风,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农村新型产业,以全域景区化理念打造大径山核心区,以产业、文化为重心打造精品主题游线和示范村,着力营建“五美与共”的美丽乡村大花园,争创新时代发达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的余杭样板。 二、工作目标 立足推进城乡融合互动和共建共享,着眼全区重大平台建

设,串联小城镇与美丽乡村,构建城镇与乡村融合发展体系,发挥乡村独特的自然山水、人文风情、农副产品、历史文化等优势,主动承接城市功能疏导和溢出效应,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城市后花园”,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未来一个时期的总体目标是,以塘栖镇丁山河湿地水乡至运河街道北片区域为临平城区构建后花园,以仁和街道北片渔公桥和三白潭区域为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构建后花园,以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核心向东西沿伸至瓶窑集镇和良渚集镇区域为杭州大城北构建后花园,以中泰慢谷片和余杭街道永安片稻香小镇为未来科技城构建后花园,以大径山生态区为全区和杭州主城的后花园。 从今年起,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全区重点建成“一核四线十点”,即大径山美丽乡村核心样板区,西部访茶寻幽线、塘栖水乡风韵线、中泰慢谷风光线、良渚文化风情线等4条精品游线和10个产业链条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多样、业态丰富的示范村,带动引领全区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 三、建设内容 (一)一核:大径山美丽乡村核心样板区 1.总体要求。按照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理念,围绕“环境极致、禅意精致”的要求,依托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建设,结合国家级径山农业产业园创建,实施全域景区化连片提升,实现美丽乡村、农业园区、新型业态与旅游开发衔接呼应,打造美丽乡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措施分析——以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乡村振兴视角下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困境及改进措施分析——以杭 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 乡村旅游业发展对乡村经济建设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发展旅游业可以实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现。乡村旅游业指的是以农户为经营主体、以乡村自然风光和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产业。实践证明,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它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基于此,本文以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为例,从乡村振兴的视角出发,探究了乡村旅游业在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改进措施。 标签:乡村振兴;乡村旅游业;发展困境;改进措施 1、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困境 1.1萧山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概况 由于2022年亚洲运动会在杭州举办,近几年杭州市政府非常重视城市整体单元建设,萧山区推出众多小城镇综合治理规划,其中萧山区几乎所有的村庄都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每个村庄都展开了详细规划设计,截止2020年5月,萧山区大部分村庄都已实施了美丽乡村改造工程与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引导。 1.2萧山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规模的增加,开发不当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萧山乡村旅游发展也不例外,具体来说,第一是存在乡村旅游业产品开发同质化的现象,不同村庄的旅游产品大同小异,缺乏特色。与此同时,各村经营的项目都比较单调,很多村民认为乡村旅游就是提供农家饭和农家屋,没有进行深层次的开发,这导致了可供游客体验的乡村旅游项目比较少。在发展的过程中,还有部分村镇的乡村旅游出现了相互模仿和恶性竞争的情况。在开发过程中则出现了开发不当和过度商业化的情况,这导致乡村旅游业失去了其原有的藝术性。第二是部分乡村旅游项目在开发的过程中没有做好市场论证和前期调研工作,并不了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就急功近利地进行项目开发,这导致项目在开发后期前瞻性和可行性都比较差,造成大量旅游资源的浪费。第三是在一些村镇开发乡村旅游业的时候出现了开发过度的情况,他们不顾及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情况下进行盲目开发,导致优美的自然生态景观遭到了破坏,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1.3萧山区乡村传统文化过度解读 在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文化内涵是不容忽视的,这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文化产业已经实现了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融合,能够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游客对旅游产品当中的文化内涵表现出了兴趣,而乡村传统文化也成为了乡村旅游

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

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 乡村振兴:激活乡土文化生命力 棠棣无处不逢花。位于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棠棣村,以花命名、因花闻名。在古朴整洁的村道上漫步,富有浓浓文化味的墙绘引人瞩目。“兰生深山中,馥馥吐幽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关于兰花的诗句和画作扮靓村庄,彰显着“春兰故乡”的深厚底蕴。 端午节前走进该村文化礼堂,几位村民欢快地包着粽子。“有红枣馅粽,也有肉粽,包好了就给村里的独居老人送去。”村民诸亚飞指着包好的粽子,语气里充满自豪,“我们村,歌咏会、广场舞、拔河、兰花展评……每年100多场文化活动,四季不重样,生活挺精彩的!”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文明培育、文化发展,更多身有所栖的美好家园成为心有所依的精神家园。从农闲时节无事可做,到一年四季生活充实;从文化活动乏善可陈,到文化礼堂人气满满……如今,在文化滋养下,村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实践证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仅物质生活要富裕,精神生活也要富足。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同传承优秀农耕文化结合起来。千百年来,棠棣村居民世代采兰、养兰、卖兰,涵养了独特的兰文化。在棠棣村,地里长、路边种、墙上绘,兰花元素随处可见;“别漾花海”“缤纷乐园”等村居工程充分运用兰花元素,为村民带来美的享受。文化不仅要上墙,更要入心。兰花被不少人视为“君子之花”,映照着人勤春早的精神、花好人和的乡风。如今,棠棣打造“兰乡有礼”乡风文明特色品牌,评选“最美家庭榜”“乡贤参事榜”等榜单,让善意不断传递,正气愈发充盈,文明之花开满山村。民俗节庆、良好家风、传统技

艺等蕴含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提振农民精气神,增强群众凝聚力,孕育社会好风尚。 推动乡村文化建设,必须紧扣乡村实际、着眼群众需求。在安吉县,名为“余村印象”的农家图书馆坐落在青山环绕中。村民俞佳慧赞赏道:“无论看书,还是参加讲座、交流会,每次来都有收获。”“余村印象”不限于提供阅读服务,还包含乡村文创、教育研学、产业展陈等多个功能区,成为综合文旅驿站,为村民带来多样文化体验。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坚持效果导向,不断提供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才能吸引群众深度参与。 文化为产业赋能,产业为文化强基。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村,“径山茶宴”非遗项目展演现场人头攒动。依托茶资源,径山村村民不仅种茶、制茶,更发展茶旅游、弘扬茶文化,让小茶叶成为大产业。从棠棣村的兰花,到径山村的茶叶,一个个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产品叫得响、传得远,创造出可观经济效益。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计划。”找准文化与产业的结合点,有利于激发产业发展的潜力,激活乡土文化的生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正能量。 细述乡土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中国的乡土文化源远流长,它包含民俗风情、传说故事、古建遗存、名人传记、村规民约、家族族谱、传统技艺、古树名木等诸多方面。 对乡土文化的保护和延承也必须覆盖物质、非物质的各个领域,而且保护始终在第一位。 即使要利用它发展旅游等产业也要突出“保护第一”的原则。对乡土文化最有效的保护是积极的全方位的延承。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得以繁衍发展的精神寄托和智慧结晶,是区别于任何其它文明的唯一特征,也是民族凝聚力和进取心的真正动因。乡土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都是不可替代的无价之宝。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

农村经济发展趋势的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一、背景介绍: 中国是一个拥有庞大农村人口的国家,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一直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然而,农村经济仍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如农业产能过剩、农产品销售难、农民收入低等问题。因此,通过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将农村经济发展引入新的阶段,显得尤为重要。 二、产业升级的必要性: 1. 提高农业效益: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的需求,通过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方式,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推动农民增收:产业升级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的劳动价值,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3. 实现农村一体化发展:农业是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通过产业升级可以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融合,实现农村一体化发展。 三、农村经济产业升级的模式: 1. 农业全面升级:推动农村农业由传统的种粮、养殖向现代化、科技化的农业转变,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2. 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利用农村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吸引游客和投资,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3. 特色农产品发展:发挥农村地域特色和优势,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品质和附加值。 四、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途径:

1.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淘汰落后产能,优化农村经济产业结构,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2. 农村电商发展: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推广农产品,实现农村电商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转型。 3. 农村金融支持: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五、农村经济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的困难与挑战: 1. 技术难题:农村经济产业升级需要引进新技术和管理方式,但农民技术更新的速度较慢,技术难题是产业升级和转型的一大困难。 2. 资金难题: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但是农村资金来源有限,资金难题是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的另一个困难。 3. 人才难题:农村产业升级和转型需要有一支具备现代化管理水平的专业人才队伍,但是农村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人才难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六、农村经济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1. 加强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经济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的政策,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2. 推动科技创新:鼓励农村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技术与管理创新,提高农业产能和产品质量。 3. 提供金融支持:加大农村金融的支持力度,为农村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帮助解决资金难题。 七、农村经济产业升级与转型升级的实践案例:

余杭径山寺附近的旅游景点

余杭径山寺附近的旅游景点 1.引言 1.1 概述 概述: 余杭径山寺附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旅游区域,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该地区以其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而闻名,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余杭径山寺附近的一些著名旅游景点,让读者们深入了解这个迷人的地区。 从壮丽的水景到宁静的山谷,余杭径山寺附近的旅游景点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无论您是追求自然风光的爱好者,还是对历史与文化感兴趣,这里都能满足您的胃口。通过细节的描绘和丰富的描述,我们将向读者展示这些景点的独特之处以及值得一游的原因。 此外,通过文章的编写,我们的目的是为读者们提供一份全面而详尽的旅游指南,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规划自己的行程。我们将不仅仅介绍每个景点的位置和基本信息,还将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与读者们分享一些有趣的故事和传说。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逐一介绍余杭径山寺附近的旅游景点,包括第一个旅游景点和第二个旅游景点。对于每个景点,我们将详细描述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各种特色活动。通过这些描述,读者们将能够更好地了解每个景点的特点和游览方式,以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进行游览。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整个文章进行总结,并展望余杭径山寺附近旅游景点的未来发展。我们将回顾本文所提及的景点,并提供一些建

议和想法,以进一步提升这些景点的吸引力和旅游体验。 总而言之,我们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能够为读者们提供一次全面而深入的旅游之旅,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余杭径山寺附近的旅游景点,挖掘其独特之处,并融入其中,收获难忘的旅行体验。 1.2文章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本文将介绍余杭径山寺附近的两个旅游景点,并对其进行详细描述和特色分析。首先,我们将描述第一个旅游景点,包括它的位置、建筑风格、历史背景等。其次,我们将介绍第二个旅游景点,包括它的景观、文化内涵等。通过对这两个景点的介绍,读者可以了解其独特之处以及吸引游客的原因。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并展望余杭径山寺附近旅游景点的发展前景。 文章的正文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描述第一个旅游景点和第二个旅游景点。每个小节将包括描述和特色分析两个部分。在描述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景点的位置、规模、建筑风格等特点,使读者能够形象地了解景点的外观和环境。在特色分析部分,我们将探讨景点的独特之处,如历史文化底蕴、自然景观、旅游活动等,以及吸引游客的原因和特色体验。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余杭径山寺附近旅游景点的发展前景。我们将讨论这些景点在文化传承、旅游服务等方面的发展潜力,并提出一些建议和展望,以促进该地区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通过本文的阐述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有关余杭径山寺附近旅游景点的全面了解和参考。

城市基层党建——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以党建引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打造“三三三”共富治理体系

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以党建引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打造“三三三”共富治理体系 一、基本情况 余杭区以径山镇为例,形成以民主协商为法宝的“三三三”社会治理体系,通过“三全”助“三变”、通过“三变”促“三美”。 二、主要做法 十余年来,余杭区径山镇探索推进全主体参与、全领域覆盖、全过程规范的“三全”协商机制,实践破解治理共识不齐、治理统筹不均、治理效率不高三大问题。 一是全主体参与协商,破解治理共识不齐问题。积极打破行政区域治理壁垒,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发挥小古城、径山、前溪3个核心村辐射带动作用,以“1+X”模式联动其他村建立3个乡村新社区。积极打破治理信息隔阂,全面推进“云上径山”数字驾驶舱特色应用场景建设,成功开发“众人议事厅”APP,完善线上预警预判、流转处置、指挥调度、结果反馈的工作闭环。

二是全领域覆盖协商,破解治理统筹不均问题。有效覆盖治理内容,从党建引领、环境提升、平安护航、集体经济与民生工程等五大方面推出治理“径和指数”,细化“平安三色图”,动态掌握治理重点。有效覆盖治理类型,在村、社、园区、企业等地建立协商阵地,以党组织为主心骨、固定参加人为主的议事团,分类型分行业针对性治理难题。 三是全过程规范协商,破解治理效率不高问题。切实规范协商程序,不断提升协商成效,在实践中持续优化完善“四议六步法”。以“四议”明方向,通过完善民主议事目录明确议什么、通过搭建民主议事平台明确谁来议、通过规范民主议事程序明确怎么议、通过全过程监督问效提升议的效力;以“六步”明举措,工作由“群众提”、议题由“支部审”、方案由“网格议”、决策由“代表决”、过程由“专人督”、结果由“群众评”。 三、实施成效 余杭区径山镇通过“三全”协商,真正推动由“干部干群众看”变“干部群众一起干”,由“政府主动、百姓被动”变“政府引导、百姓主动”,由“要我商量”变“我要商量”,实现社会美、环境美、产业美。 一是社会美不断彰显。建成启用民主协商展示馆,建立“1+3+N”三级联动“矛调中心”,挂牌成立“共享法庭”。近三年无一起安全伤亡事故,2021年

关于推动乡村民宿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动乡村民宿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向往回归自然,追求纯净的乡村生活。 这时候,乡村民宿经济就应运而生,成为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乡村民宿经济不仅可以 满足人们对乡村生活的向往,而且还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那么,如何推动乡村民宿 经济的发展呢?以下是几点思考。 首先,需要加强对乡村民宿的规范管理。在中国,乡村民宿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缺 乏一定的监管是难以避免的。加强对乡村民宿的管理,不仅有利于打造完善的乡村民宿产 业生态,而且还可以对经营者进行规范性的引导,加强其职业操守和责任意识。此外,对 于部分不符合规定的乡村民宿,应加大处罚力度,让不良的经营者有行不通的感觉。 其次,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作为产业的管理方,应该为乡村民宿业提供必要 的政策支持和补贴,从而帮助乡村民宿业快速成长和发展。比如,可以为需要的经营者提 供一定的贷款优惠政策,减缓其发展资金上的压力。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乡村民宿行 业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民众进入乡村民宿行业,让这种产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 第三,需要注重产业的培训和人才的引入。在发展乡村民宿经济的过程中,尤为重要 的是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乡村民宿行业的重点是服务,因此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沟通 能力等方面的优秀人才。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加大在产业培训和人才引入方面的投入力度,从而保证乡村民宿行业的专业性和竞争力。 最后,需要发挥乡村文化优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和乡村旅游 密不可分。要推动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乡村文化的优势,打造出富有特色 的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应该在场景的设计、游玩的互动、文化的传承等方面体现出特色, 以此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前来参观和体验。 综上所述,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对于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 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加大对乡村民宿经济的支持力度,打造出更加规范和有竞争力的产业 生态,相信乡村民宿经济的发展前景将会非常广阔。

乡村旅游发展新出路:基于新型城镇化平台的嵌入式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新出路:基于新型城镇化平台的嵌入式发 展 【摘要】 乡村旅游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型城镇化平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嵌入式发展模式成为了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策略。该模式注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融入乡村旅游资源,借助新型城镇化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升级。通过案例分析和实施指南,发现嵌入式发展模式对乡村旅游业的推动作用巨大,未来将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基于新型城镇化平台的嵌入式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乡村旅游业的进一步繁荣,更有望为乡村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新的发展路径,乡村旅游业将在嵌入式发展模式下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 乡村旅游、新型城镇化平台、嵌入式发展、发展趋势、旅游业、推动作用、发展空间。 1. 引言 1.1 乡村旅游的重要性 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传承乡土文化、改善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乡村旅游可以带动农村经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产业结构日益

单一,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提供就业机会, 促进当地农产品销售,增加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旅 游有助于传承乡土文化。农村是传统文化的存留之地,通过乡村旅游,游客可以了解乡村的传统风俗、民俗文化,促进文化传承与保护。乡 村旅游可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改善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乡村旅游的重要 性不容忽视,应该进一步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实现农村振兴。 1.2 新型城镇化平台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 新型城镇化平台对乡村旅游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新型城镇化平台为乡村旅游提供了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服务方式。通过 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乡村旅游资源能够更好地对外展示,游客可 以通过手机App等平台实时查询信息、预订门票和住宿,提前规划行程,大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感和满意度。新型城镇化平台为乡村旅游 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通过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乡村旅游业可以 更加精准地定位目标客户群体,并进行个性化营销和推广,吸引更多 游客前来体验乡村的风土人情。新型城镇化平台还为乡村旅游业提供 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合作可能。各地政府和企业可以通过平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推动乡村旅游业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实现资 源优势互补,共同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新型城镇化平台对乡 村旅游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将为乡村旅游业带来更多的机遇与 挑战。 2. 正文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 “这里大变样了!”最近,不少杭州余杭市民漫步在赭山港边的小道,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属于上塘河水系的赭山港经过整治,又重现岸绿水清的优美生态。在余杭西部的鸬鸟镇雅城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稳步推进,沿街店面正在撤换下破旧的卷闸门,街道变得更加整洁清爽。径山镇经过集中治理,街头曾经林立的电线杆不见了,头顶上纵横交错、杂乱无序犹如“蜘蛛网”般的电线也消失了。大径山建乡村国家公园今年,余杭区全面启动了“美丽余杭” 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打造“两美浙江”示范区、“美丽中国” 先行生态样板区,探索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位于杭州主城西北,区域范围包括余杭西部径山镇、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及瓶窑部分区域,是余杭区委区政府确立的“三城三镇+ 大径山生态区”战略规划布局的重要建设板块,区域面积381 平方公里。每到周末时光,大径山便成为自驾游、徒步游、骑行游天堂,游客成群结队,在大径山各地感受美丽乡村的民风民俗、民食民宿。今年4 月,径山镇全域A 级景区创建启动。“美丽余杭”建设行动计划战略布局,从水环境治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清洁家园、美丽公路建设、风景田园、美丽乡村建设等多个方面对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提出了更高要求,成为大径山发展的新

契机。整治环境打造“美丽经济” 在此基础上,大径山因地制宜开展个性提升改造,打造具有不同特色主题的美丽乡村精品。通过精品示范村的带动效应,用3 年时间实现大径山区域“美丽乡村”全覆盖,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 村一韵”的美丽格局。同时,大径山生态区内各农业园区、美丽乡村、现代民宿、杭派民居等与H 形游线衔接贯通,实现主线与支线,主题公园与美丽乡村、特色农业、农村新型产业、农村文化等相互呼应、相辅相成,走出了一条依托“美丽乡村”带动“美丽经济”的绿色发展之路。“我们围绕大径山核心道路、旅游设施建设及周边环境,实施开展了12 项大径山电力迁改‘上改下'工程,织好地下电网,为打造绿水青山构筑生态画卷增色。”余杭区供电有限公司径山供电服务站站长张佳说。今年以来,余杭区推进“三路一环”工程涉及电力迁改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九峰环境能源”项目配套建设。累计完成配网改造资金3.38 亿元,新投产10 千伏线路41 条、53 公里,台区1100 个。创建全市首个“国际慢城” 鸬鸟镇地处杭州最西北山区,位于余杭区西部,鸬鸟镇建立于1993 年,是余杭区唯一没有工业的区块。这里是余杭区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余杭旅游热点和慢生活体验地。然而长期以来,交通条件、地理环境制约了当地发展。近年来,鸬鸟镇结合杭州市创建“世界休闲之都”、大力推进旅游西进这个千载难逢的契机,结合自身优美的自然

乡村振兴背景下IP创新在城乡规划的实践意义

乡村振兴背景下IP创新在城乡规划的实 践意义 摘要:当前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越发受到重视,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发 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IP创新作为一种知识产权的创新方式,是企业和国家提高 竞争力、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在城乡发展中,IP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推动乡村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发展和增强创新能力。IP创新在城 乡规划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一种趋势,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在积极探索和推动。未来,IP创新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IP创新,城乡规划,乡村振兴 引言 过去十年,乡村建设普遍存在同质化与趋于城市化的现象。过去的城乡规划 往往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两个独立的空间,忽视了城乡之间的联系与互动,以及乡 村文化的地方与民族特色,导致镇镇雷同、村村相似的情况屡见不鲜。 乡村是国之根本,乡村的发展需要立足于乡村,这意味着要注重乡村的特色 与优势,发挥乡村的潜力。乡村文化代表了乡村的历史和文化传承,是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IP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 当前,中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IP创新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越来越 受到重视,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 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中指出,推进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打 造以版权、专利、商标、地理标志植物新品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支撑的乡村产业,鼓励和支持IP创新在城乡规划与乡村振兴中的应用。未来,IP创新将成为 推动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力量。 一、乡村IP创新的含义

IP创新是指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创新和整合知识产权资源,开发 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新服务、新模式的过程,其中知识产权的创造、应用、保护和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创新方式之一。 乡村IP创新是基于乡村自身的特色资源、历史文化、特色产业、自然环境、村落风貌等优势提炼出来的具有当地特色的知识产权,将其转化为商业价值的过程。它能够与乡村基础设施、业态、活动、产品、生活、环境等结合,在乡村的 发展过程中持续运营变现,发挥传承和创新乡村文化血脉、优化和重塑乡村产业 体系、推动乡村品牌价值提升、吸引消费者重复消费等作用,形成乡村IP创新 生态圈与绿色经济产业链。 二、IP创新在城乡规划中的作用 目前,IP创新已经从文创领域推广至旅游行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乡 村经济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依托于乡村旅游的IP创新正在蓬勃发展。IP创新在 城乡规划中的有以下作用: 2.1促进经济发展:IP创新,可以开发出更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相关产品和城 乡服务,提高城乡经济效益。 2.2增加居民收入:IP创新可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进 而增加当地居民收入。 2.3推动乡村文化发展:IP创新思维有利于挖掘和传承乡村文化打造特色化 乡村品牌,提高乡村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 2.4促进社会发展:IP创新可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改善城乡社会生活条件。 2.5增强创新能力:IP创新可以吸引创新人才,提高城乡创新动能,推动产 业升级和转型。 三、IP创新在乡村振兴中的实践案例——以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为例 大径山乡村国家公园位于杭州市余杭区,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拥有高达70% 的森林覆盖率、四季分明,素有“禅茶文化摇篮,休闲旅游圣地”的美誉,是余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 作者:宋帅 来源:《南方企业家》2018年第04期 摘要: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本质上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充分激发乡村活力的一套机制。乡村治理要共建共治就是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组织、村民各自的作用,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乡村旅游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产业途径,一方面为乡村治理水平提升提供了契机,另一方面也催生了乡村治理水平提升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全域旅游视角;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乡村要振兴,治理要先行。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建立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基础。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行之有效的乡村治理体系本质上是能够提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充分激发乡村活力的一套机制。建立和完善治理体系,以产业发展促进治理提升是一条主要途径。 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第一,从产品层面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分散粗放,产品结构单一,功能简单,规模小、层次低、景点分散、缺乏特色、同质化严重,基本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初级阶段。游客需求强烈的高品位、多功能、参与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教育认知型、健康养生型产品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休闲旅游需求。而政府主导的和一些下乡资本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过于追求标准化、现代化,产品雷同、内容泛化,丧失了乡村性。特别是民宿,内部装修与城市宾馆无异,失去了乡村特色,有的民宿动辄一晚上千的费用,成为小众化消费。 第二,从市场层面看,市场结构单一,营销手段不足,缺乏系统的营销策略,未能形成统一的产品推广、市场开发、宣传营销模式和手段。资金投入不足、客源市场有限。旅游景点各自为阵,大多是等客上门的局面,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第三,从产业层面看,乡村旅游产业链过短过窄,产业间横向联系和合作较少,融合程度低,导致产业发展水平低。乡村旅游主要着重于经济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复合型产业的作用。加上缺乏龙头企业带动,集约经营、标准化管理的休闲旅游区域较少,品牌建设滞后,难以形成深度开发的系列产品体系和产业集群。 全域旅游视角下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思考 发展乡村旅游改变了乡村地区的生存文化

杭州市乡村研学旅行资源与环境分析

杭州市乡村研学旅行资源与环境分析 一、研学的意义 研学,顾名思义即研究与学习,研学又称研学教育,是指不同层次、不同年龄的学生通过校外集体旅行的方式,在与平常不同的生活中拓宽视野、丰富知识,加深与自然和文化的亲近感,以促进学生个体综合素质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通过不同主题和类型的研学,学生还可以获得更多的关于自然、国家、民族、历史文化知识与社会价值的感悟,增强爱国情操,树立主人翁精神,脚踏实地,自觉地肩负起国家与民族的重任,成为合格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二、研学的发展 研学主要的方式是研学旅行,研学旅行是户外体验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通过校外旅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研学旅行目的是促进学生跨学科学习,融研究、学习、体验、探索等综合实践为一体,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 在我国古代,人们历来倡导“知行合一”,认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在国外,人们认为研学旅行项目是实施教育及扩展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译为教育旅游,指以教育与学习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我国政府历来非常重视研学,从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提出“逐步推行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到2019年10月份,教育部公布文件,将“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列为《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9年增补专业。由此可见,研学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教育内容与方式之一。 三、杭州乡村研学旅行资源 杭州作为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具有诗画江南的美丽风光,还具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杭州市区不仅有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科普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市郊和广大的乡村更是有大量乡土

余杭旅游景点

余杭旅游景点 余杭区,隶属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于杭州市西、北部。位于杭嘉湖平原南端,东临京杭大运河,西倚天目山,南濒钱塘江,中贯东苕溪,东面与临平区,中部与拱墅区毗连,西部与临安区、富阳区、西湖区、安吉县相接。总面积940平方千米。余杭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和浙西丘陵山地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大致以东苕溪一带为界,西北为山地丘陵区,属天目山余脉,海拔500米以上山峰大都在此。余杭地处北亚热带南缘季风气候区。冬夏长春秋短,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余杭旅游景点 1径山花海、小古城村景区、良渚文化村、甘岭水库、杭州南湖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杭州樱花园、杭州宝寿山景区、东明山森林公园、山沟沟旅游区等。 2、推荐余杭区景点自驾游行程路线:余杭区-杭州宝寿山景区-杭州南湖公园-甘岭水库-小古城村景区-径山花海-山沟沟旅游区-杭州樱花园-东明山森林公园-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文化村-余杭区 3、推荐余杭区景点自驾游行程安排 第一站,余杭区-杭州宝寿山景区 余杭区自驾至杭州宝寿山景区交通路线:余杭区-景腾路-荆余路-里东路-杭州宝寿山景区。全长14公里,车程约30分钟。 【杭州宝寿山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留漫巷与留和路交叉口西北1公里。一期空谷长滩项目占地650亩,已建成12万平方米人造海滩、6万平方米山泉浴场、2500米生态游步道、3000平方米游客服务中心。二期建设有拓展训练基地、度假酒店、艺术创意文化村,复建千年古刹-宝寿寺。自

然景观有爱情湾、神龟呈瑞、圣象出山、滴水岩、侏罗纪时代造山运动遗迹、浴佛岩瀑布、观音坐莲等,人文景点有宝寿禅寺、杭徽古道公园、丁丙、丁申墓等。 第二站,杭州宝寿山景区-杭州南湖公园 杭州宝寿山景区自驾至杭州南湖公园交通路线:杭州宝寿山景区-留和路-天目山西路-南湖东路-杭州南湖公园。全长16.2公里,车程约34分钟。 【杭州南湖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南湖路与新桥路交叉口西南150米。古时为滞洪围筑而成,因上游建了青山水库,南湖的滞洪作用相对减小。近年在南湖东北角建了公园,考虑到滞洪作用,公园没建亭台楼阁,只有道路、石凳、草地和树木。一年四季,南湖成了摄影人的外景地。 第三站,杭州南湖公园-甘岭水库 杭州南湖公园自驾至甘岭水库交通路线:杭州南湖公园-南湖路-235国道-甘岭水库。全长8.5公里,车程15分钟。 【甘岭水库】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余杭镇大禹谷,是离杭州非常近但鲜为人知的自然秘境。每到秋冬交替时节,绕过碧波潋滟的水库,穿过青翠茂盛的竹林,一直进入长乐林场红叶区,一路醉人的景色以及铺满地的落叶把这里装点得如童话世界般。 第四站,甘岭水库-小古城村景区 甘岭水库自驾至小古城村景区交通路线:甘岭水库-235国道-龙皇路-小古城村景区。全长13.4公里,车程21分钟。 【小古城村景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金钟山农庄北50米(潘金线西)径山镇东北部,是余杭区级文明村、生态村、文化村、安全村。小古城村系 2003 年 9 月由吴山、钱家滩、

杭州市余杭区“农家乐”发展调研报告

我区“农家乐”发展现状与分析 杭州市余杭区风景旅游局 农家乐是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农业、农村、农事为主要载体,以利用环境资源,农村活动及农民生活,体验农村生活为特色,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农家乐”为主要内容,以旅游经营为目的的乡村旅游实体。在旅游逐步成为一种文化生活而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发展“农家乐”旅游已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同,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重视和关注,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特点,成为繁荣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安置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重要载体。因此,积极引导、保护开发,规范发展农家乐是摆在我区旅游业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区“农家乐”发展现状、趋势和特点 近年来,随着我区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市场消费日趋丰富和多样,以进农家院、品农家菜、喝农家酒、饮农家茶、干农家活、住农家屋、采农家果为特色的“农家乐”休闲旅游在我区快速兴起。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区共有“农家乐”经营户230多户,各类经营点250多处,有农家客房1800余间,拥有床位数4000多张,直接从业人员1200余人,直接受益农户750多户。2006年,农家乐各经营点

共接待游客50万人次以上,直接经济收入4000余万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观我区几年来农家乐发展历程,主要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和特点: (一)发展地域上的内展处延和开发经营逐步规模化。90年代初,我区各主要景点邻近地区,一些农户利用自家空闲房屋,依托景区景点发展,开办一些餐饮、住宿设施,进行接待经营活动,标志着我区“农家乐”开始起步。当时,我区农家乐经营户大都集中在西部主要景区(点)内或附近农村(如径山、双溪漂流、超山等景点)。近年来,我区各主要乡镇都有加大了对交通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并在村庄整治,生态建设过程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和生态条件,注重农村传统文化和农事节事的挖掘和培育,积极开发具有本地特色的农业休闲旅游产品,使得各类经营点不断增多,经营地域上不断扩大,呈现出由原来依托景点兴起逐步向各城镇农郊发展延伸的趋势。在我区的鸬鸟、黄湖、百丈、塘栖、仁和、运河、五常等地区的农郊也兴起了“农家乐”旅游(如鸬鸟梨采摘、塘栖休闲农庄及枇杷游,五常湿地垂钓、三白潭水上人家等)。同时,农家乐开发经营逐步规模化,通过引导“农家乐”经营户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合体,实现规模经营,我区已形成了几个农家乐试点村和农家乐特色村(如鸬鸟山沟沟、塘栖李家桥村、径山径山村、百丈半山村)使原先在农户自发经营阶段中存在的具有规模上

关于进一步发展径山茶产业的若干政策意见

关于进一步发展径山茶产业的若干 政策意见 为进一步发展和做精做强径山茶产业,切实推进“径山茶板块”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区委[2009]62号)和《关于批转<余杭区发展提升径山茶产业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余政办[2009]100号)精神,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 径山茶是我区历史文化名茶,凭借其优异的品质、规范的管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名符其实的余杭农产品“金名片”。径山茶自恢复开发30多年来,通过实行“统一行业监管、统一品牌宣传、统一基地认证、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标识、统一市场营销”的“六统一”管理模式,初步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生产体系和管理机制,促进了径山茶产业健康发展,并在2004年、2009年已连续两届获得“浙江省十大名茶”称号。但是,在径山茶产业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产业化程度不高、规模不大、辐射带动力不强等问题。各有关部门和镇乡要认清径山茶产业提升发展所面临的形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以径山茶原产地保护区域为范围,走“精品高端茶饮品”路线,形成集生产、营销、文化、休闲于一体的径山茶产业经济板块。 二、发展思路与主要目标

1.发展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提品质、升品牌、树品位”目标,进一步提高径山茶生产规模化、品牌知名化、产品无公害化、技术标准化、加工机械化水平,加快径山茶资源的战略性开发,挖掘禅茶文化与休闲旅游文化内涵,完善产业经营结构,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增强品牌竞争力与辐射力,做大做强做优径山茶产业。 2.主要目标:到2015年,径山茶茶园面积稳定5.5万亩,产品产量9500吨(含径山蒸青系列),总产值达到10亿元(其中生产加工6亿元,茶文化休闲4亿元);径山茶证明商标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全面实行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实现茶叶生产、加工、销售全程质量控制,无公害基地面积保持100%,有机茶生产面积达2万亩,良种覆盖率达80%以上。 三、实施内容 1.生产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我区生态资源优势,走绿色产业之路,到2015年建成省(市)级示范园区2个,径山茶功能区9个(其中径山镇3个、中泰乡1个、黄湖镇2个、余杭镇2个、鸬鸟镇1个);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8个(其中径山镇15个、黄湖镇3个、余杭镇3个、中泰乡2个、百丈镇1个、鸬鸟镇1个、瓶窑镇1个、闲林镇2个);每个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至少有1户科技示范户。 2.经营主体培育。进一步提高径山茶组织化程度,增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