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 醇 酚(2)-1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 醇 酚(2)-1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5 醇 酚(2)-1教案

教案

主要教学活动

1.介绍苯酚的组成与结构

2.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苯酚物理性质的学习

(1)纯净的苯酚是无色晶体,久置的苯酚往往是粉红色的,这是由于部分苯酚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对苯醌的缘故。(2)苯酚具有特殊的气味,熔点为43℃,沸点为182℃。

(3)苯酚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

(4)室温下,苯酚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是当温度高于65℃,能与水混溶。

(一)性质预测

1.从苯酚结构入手结合已有的知识预测苯酚的化学性质

(羟基和苯基直接相连)

2.依据醇的性质(官能团—羟基)和苯的性质(烃基—苯基)

3.

类比甲苯分子内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

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进一步预测苯酚的取代反应

(二)实验探究 1.苯酚的取代反应 【实验1】

向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 无色的苯酚稀溶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饱和溴水,振荡。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有大量的白色沉淀生成。

结论:苯酚与饱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羟基确实增强了与其相连的苯环的活性。 2.苯酚的酸性 【实验2】

向盛有少量苯酚晶体的试管中加入2mL 蒸馏水,充分振荡得到苯酚浊液。继续向试管中滴加5%氢氧化钠,振荡。

通过类比甲苯分子内基团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苯酚的结构特点,进一步预测苯酚的取代反应,提升类比迁移能力。

通过实验探究苯酚的

溴代反应,证实了对苯酚取代反应的预测。体悟到化学学科观念“有机化合物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现象:

苯酚浊液变为澄清溶液。

结论:苯酚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还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剂水将苯酚溶解了呢?

【实验3】

取两只规格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2mL 苯酚浊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少量 5%的NaOH 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与NaOH 溶液等体积的蒸馏水,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加蒸馏水的试管中依然浑浊,而加NaOH 溶液的试管中,苯酚浊液变为澄清溶液。

结论:苯酚与氢氧化钠发生中和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钠盐——苯酚钠;苯酚具有酸性。 【实验4】

向上述反应得到的澄清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澄清溶液变浑浊

结论:苯酚的酸性比盐酸弱,苯酚具有弱酸性。 【实验5】

向澄清的苯酚钠溶液中持续通入一定量的CO 2气体,一段时间后,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澄清溶液变浑浊

结论:苯酚钠与CO 2和水反应得到了苯酚;苯酚的酸性比碳酸弱。 问题1:苯酚钠与CO 2和水反应除了生成苯酚以外,还有什么产物呢?

问题2:数据分析可推知,苯酚和碳酸钠理论上是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的,二者是不能大量共存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通过改进教材中的实验设计,应用对比的实验方法,提升设计实验的能力。

理论与实验相结合,加深对“强酸制弱酸”反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能描述和分析苯酚的重要反应,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

6

取两只规格相同的试管,分别加入2mL 苯酚浊液,向其中一支试管中逐滴加入少量 少量1mol/L 的Na 2CO 3溶液,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与Na 2CO 3溶液等体积的蒸馏水,观察实验现象。

现象:加蒸馏水的试管中依然浑浊,而加Na 2CO 3溶液的试管中,苯酚浊液变为澄清溶液。

结论:苯酚的酸性介于碳酸和碳酸氢根的酸性之间。 (三)理论解释

(四)性质小结

通过对比苯和苯酚的取代反应,提升分析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加深对苯酚取代反应的理解。

通过对比乙醇和苯酚中羟基的活性,提升分析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加深对苯酚具有弱酸性的理解。 站在化学观念“有机化合物中基团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高度,梳理苯酚重要的化学性质。

(一)实际应用

1.苯酚有毒,如果不慎沾到皮肤上,如何处理?

2.做完苯酚实验的试管如何清洗?

3.含有苯酚的废水如何处理?

……

(二)课堂小结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