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各历史时期的演变

中式家具各历史时期的演变
中式家具各历史时期的演变

中国家具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在其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出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中国家具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是全世界的共同财富。

家具,通常指“桌椅板凳”之类,中国各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决定了中国家具发展的方向。魏、晋时代人们习惯席地而坐,因此家具多为低矮型,室内以床为主,地面铺席;再后来出现屏、几、案等家具,床既是卧具也是坐具,在此基础上又衍生出榻等。到商、周、秦、汉、魏各时期,没有太多变化,有凳、桌出现,但不是主流;直到汉代,胡床进入中原地带,到南北朝时期,高型坐具陆续出现,垂足而坐开始流行;到唐朝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变革,人们开始坐高,双足悬起,高的桌、椅、凳等已被人所使用,中国垂足家具逐渐兴起,经五代十国至宋代垂足家具才定型,各种配合高坐的家具也应运而生,垂足家具完全取代席地家具,制作工艺也基本成熟;到了明清时期,中国家具达到鼎盛时期,对家具的生产、设计要求精益求精,真正将中国家具推向艺术顶峰。

中国历代家具的特质,在于它不仅仅通过各历史时期的演变,完善其服务于人类的使用价值,同时还凝聚出在其特定环境里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在现存的明清家具中,比较集中的体现出精湛的工艺价值、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沉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就使家具成为中华民族值得骄傲并珍视的文化遗产之一。

春秋、战国

中国在商代进入青铜文明时期,在日常生活当中,祭祀活动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礼器也成为这一时期最重要的器物,其中有部分器物可视为早期的家具,起到置物、储存等作用。如“禁”,是商周时期放酒器的台子,造型浑厚,纹饰多为恐怖的饕餮纹。商代已出现了比较成熟的髹漆技术,并被运用到床、案类家具的装饰上。从出土的一些漆器残片上,可以看到丰富的纹饰,其技术达到了很高水平。

春秋到战国时期生产力水平大有提高,家具的制造水平也有很大提高。由于冶金、炼铁技术的改进给木材加工带来了突飞猛进的变革,出现了丰富的加工器械和工具,为家具的制造带来了便利条件。这个时期人们的生活习惯是坐、跪于地上,所以主要的家具品种是几、案等。

商周时期开始有使用屏风的记载,它起到分割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春秋、战国时期,其制作和髹饰都已相当精美。

秦始皇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政治、经济、文化都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汉代以席地而坐为主,室内生活以床、榻为中心,床的功能不仅供睡眠,用餐、交谈等活动也都在床上进行,大量的汉代画像砖、画像石都体现了这样的场景。床与榻略有不同,床高于榻,比榻宽些。设置于床上的帐幔也有重要作用,夏日避蚊虫、冬日御风寒,同时起到美化的作用,也是显示身份、财富的标志。

几在汉代是等级制度的象征,皇帝用玉几,公侯用木几或竹几,几置于床前,在生活、起居中起着重要作用。案的作用相当大,上至天子,下至百姓,都用案作为饮食用桌,也用来放置竹简、伏案写作。

随着对西域各国的频繁交流,胡床传入我国,这是一种形如马扎的坐具,以后被发展成可折叠马扎、交椅等,更为重要的是为后来人们的“垂足而坐”奠定了基础。

从魏晋六朝至宋元时期,中国人的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佛教日益盛兴,促进了大规模地建设庙宇、石窟,其中的陈设、用具也都受到外来影响,出现了墩、椅、凳等高型家具;在装饰方面,浮雕配件或绘画图案也都与佛教有很大关系。

隋朝在家具方面没有什么变化,真正的繁荣时期是在唐代。唐代初期就出现了蓬勃进取的精神风貌,人们的生活热情得以爆发,“贞观之治”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和文化上的空前繁荣。唐代的家具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显现出浑厚、丰满、宽大、稳重的特点,体重和气势都比较博大,但在工艺技术和品种上都缺少变化。豪门贵族们所使用的家具比较丰富,尤其在装饰上更加华丽,唐画中多有写实体现。这一时期的家具出现复杂的雕花,并以大漆彩绘,画以花卉图案。

从唐代敦煌壁画上除了可以看到鼓墩、莲花座、藤编墩等,还可以见到形制较为简单的板足案、曲足案、翘头案等。文人多追求素雅洁净,所以这一时期的立屏、围屏多素面无饰。床榻类无多变化,沿袭上代形制,以箱式床、架屏床、平台床、独立榻为主。

晚唐至五代,士大夫和名门望族们以追求豪华奢侈的生活为时尚,家具已发展的初步完善,有直背靠背椅、条案、屏风、床、榻、墩等家具,完整简洁的形式也为中国历史家具的最完美阶段打下了基础。

《中国历史地理》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的关系

2011-2012年第一学期《中国历史地理》科目作业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政治制度、经济发展、中国文化发展、历史地名之间的关系 第一,古代政区演变与中国自然环境的关系。 古代政区的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依山川形便,将自然环境与行政区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政区与自然区的重合,有利于加强管理。比如说元明清以来的省制和自然环境就有很大的关系,比如说,河南省指黄河以南,山西指太行山以西,湖南湖北一洞庭湖为分界线等等,以此作为分界线不仅有利于管理,而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和抵御自然灾害,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第二,古代政区演变与政治制度的关系。 政区划分的变化与历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关系密切相关,主要行政区划的变化与政权交替都有着密切关联。最为行政区划中的第一等级的政区,经常会变化很大,这与政治制度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古代社会里,君主权力一直处于不断的加强的趋势,这就要求地方权力的不断的削弱,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权,这必然导致社会权力的重新划分,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政区演变必然是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皇权强化趋势一致,换句话说,政区演变服从于政治制度。举个例子,周朝实行的是分封制,在刚开始时这种制度还是行之有效的,但到了春秋末期,这样的国中之国的政区却失去了他原来的效果,到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为了各自的利益而不断的进行攻伐,使得这种分封这种中央统治地方的方式受到了彻底的破坏,直至秦始皇统一全国,这种与加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相违背的政区被废除,代之而起的是郡县

制。 第三,古代政区演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农业经济区的划分与土壤、山河、气候等影响与自然区相吻合,一般来说一级行政区与经济区在元代以前是相吻合的,但元代以后受到政治影响,但县级政区在大多少数地方都与经济区相吻合。地方行政区的最大的职能是解决职能,替中央或上级机构在一定区域内组织经济生产和征收税负的任务。在许多的情况下一级政区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便于中央收缴赋税。聚敛财富,而且,政区的划分大多是以经济指标来划分的。人口是古代社会里面一个很重要的划分政区以及行政等级的依据。举个例子宋代时设立的一个监云安监是为了生产盐业而设立的一个行政区域,这样的政区的设立其实是为了生产的需要,为的是进行经济活动。 第四,政区演变与中国文化发展的关系。 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往往会考虑不同的文化的影响,往往会把同一种文化的的地方划分在同一个政区里面,换句话说就是在进行政区划分是得考虑文化的认同感。从另外一面出发,政区一旦划定了,就会在这个政区里面形成一定的文化,或者是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得到了加强。民俗是政区划分的一个重要原则,假如在一个政区内存在着不同的几种文化,几种认同感,假使有一两种文化在认同感上是冲突的,那么会造成政区内的不稳定,甚至爆发械斗之类的事件,这不利于政区的统治和统治者的意愿,因此在划分时会尽量的避开不同文化划分在同一政区内的决策。举个例子,中国有七大方言区,因此在政区划分时尽量避开。清代时期,广东设立的十个府里面有潮州府和其他府,是不会把讲潮州话的县置于讲粤语,或是讲客家话所管辖的州府的统治下,这不仅加强了潮州府内的文化认同感,也避免了不同文化在同一政区内的冲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 引言 自古至今,许多历史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王朝兴衰,朝代更替等问题都会考虑到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手段,统治的经济基础,被统治阶级的生活等方面,而且,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的时候,都会采取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三步分析法。至于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会被人忽略。张全明先生认为,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人”本身的因素,其二是地理环境的因素。笔者并非“环境决定论”的信奉者,但纵观中国历史,我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影响不是绝对的,就如张全明先生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联系实在复杂,当然,这结论放在中国也是适用的。 在诸多地理环境因素中,我想重点讨论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人讲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取胜的关键。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对整个社会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农业很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天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甚大。本文将试图通过探究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影响,探索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 1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概述 气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气温,降水和风等因素,由于我国降水地域差异较时空差异明显,不易分析,因此,本文把气温作为气候变迁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冬季的温度。至于对中国历史气候的气候变迁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已有许多学者为之贡献一己之力,当然,提到前后变迁,不得不参考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丰碑之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氏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把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史分为四个时期:“一,考古时期, 大约公元前3000至1100年, 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刻在甲骨上的例外;二,物候时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 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 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三,方志时期,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地写的而时加修改的方志;四,仪器观测时期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 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他还划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当然,他对具体分期的准确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将以张全明先生等学者对四暖四寒分期的具体时间为主要参考,具体分期如下:第一温暖期是人类社会从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大致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第一寒冷期为西周中期至西周后期,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第二温暖期从春秋时期起,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约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第二寒冷期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时间约为公元初—公元600年。第三温暖期为隋-唐-五代十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图形的起源与发展 图形的发展可以说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息息相关。早在原始社会,人类就开始以图画为手段,记录自己的思想、活动、成就,表达自己的情感,进行沟通和交流。当时绘画的目的并非是为了欣赏美,而具有表情达意的作用,被作为一种沟通交流的媒介,这就成为最原始意义上的图形。 在人类社会的言语期与文字期中间其实还存在着一个图形期,如法国南部的洞穴艺术,据推测,洞穴中的图形要比埃及和中国的象形文字早3万多年。那时的人们为了在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中进行信息传递,设计了许多图画标记,以视觉符号的方式表达思想,并逐渐进行改良简化、相互统一,使它日趋完美。在北美洲印第安人的岩洞壁画当中,我们可以看到非常简练、具有标志化特征的图形符号。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图形标志也逐渐统一和完善起来,这时,文字产生了。文字的出现使信息可以跨越时间、空间进行广泛而准确地传播,使人类的文明得以传承和发展。大约在公元前30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就创造了利用木片在湿泥板上刻画的所谓“楔形文字”,基本属于象形文字。我国的中文汉字也是源于图画的象形文字,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一些陶器上,已经出现了类似文字的图形,如:日、月、水、雨、木、犬等等,与其代表的物象非常相似。古埃及也发明了以图画为核心的象形文字,这是原始图形向文字发展的一次质的飞跃。随后,单纯的象形文字逐渐不能满足人类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为表现更广泛、更抽象的含义,人们开始采用表音、表意等其它

手法来创造更多内容的文字,形成了自己独立的文化体系。 与此同时,图形的发展空间却更加扩展了,各种标识、标记、符号、图样的产生,丰富了图形的内容。从西班牙古代摩尔人留下的建筑和镶嵌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虚实相生”的图样。中国的“太极图”是流传至今的典范图形。在我国民间还出现了多种多样、形式丰富的吉祥图形,如:双喜、四喜、连年有余、五福捧寿……印刷术和造纸术的发明更给现代图形带来了广阔的天地,使其真正实现表述信息的广泛传播。 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立体派绘画大师毕加索创作的《和平的面容》利用同构手法将和平的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同处一个时代的荷兰著名版画家埃舍尔更是对绘画的可能性作了大量的探索,以极大的兴趣研究和再现交错型图形,使一些语言无法表现的思想得以再现,创作了许多“智力图像”,如:曲面带、魔镜、天与水、昼与夜、瀑布、上升与下降等,对形态虚实的共存互换、平面和立体的空间转化、变形与写实的交错语言等形象进行了创造,扩展了视觉艺术的表现空间,表现出埃舍尔特有的视像思维的才能。 图形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超现实的自由创造,在版面设计中展现着独特的视觉魅力。在国外,图形设计已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图形设计师的地位已伴随着图形的表达方式所引起的社会作用,日益被人们所认可。20世纪中期,世界各国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图形设计大师,如日本的福田繁雄、等等,他们的作品充满了智慧、促进了视觉语言的多元化发展。

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1、中国海岸带变迁的原因 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沿海城市的高速开放和大规模建设以及衍生的一系列连锁因素让海岸带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然而,海岸带的变化随着地势差异、发展模式不同,甚至气候影响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 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如填海造陆。如天津市临港工业区一期20平方公里的围海造陆工程环境影响通过国家工程院专家评估,一期围海工程已经正式启动。此项围海造陆工程最终将造陆50平方公里,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围海造陆扩张工程。一期工程位于塘沽海河入海口南侧滩涂区域,西侧以海防路为界,北侧以海河口南治导线为界,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4公里,围填面积20平方公里,形成可使用陆地6.5平方公里。再如广东珠江口等地,80年代以来共围海造陆近两万公顷,广州市番禺区有80%的土地是历代围海形成的。 另一个影响较大的就是生活或工业排污。例如海南,工业和生活排污不仅改变了海滩的地貌形态,另一方面也改变了海岸的环境质量,从而剖坏了三亚宝贵的旅游资源。据调查,三亚湾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和无机磷,由于三亚湾的水体自净能力较弱,所以常有水体发黑的现象。 当然,人为建筑的影响对海岸带也不弱。如三亚市

整个建在三亚沙坝上,沿海岸的人为建筑破坏了海岸的整体形态,改变了海岸海滩的动力条件,使完整的自然滩脊型海滩转变为背脊型海滩;人工建筑与岸路成为堤坝,阻挡了进流翻越,从而形成强有力的退流冲刷海滩上部;人为建筑切断了沙坝向海滩供沙的通道,从而影响了海滩的发育。 对于个人来说,养殖业对海岸带的影响可能更熟悉。海水养殖的污染类型复杂。由于养殖过程中的投饵、投药的物质种类丰富,富余量大,污水又经过多次物化、生化反应,所含污染物类型复杂,影响近岸土壤、近岸海域水质、生物多样性等。比如青岛夏季总会周期性的爆发赤潮,这与周边发达的养殖是脱不了关系的。 与之前不同的是,随着人们意识逐渐加强,人工海滩,人工湿地也越来越多,为自然环境和生态多样性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例如青岛,有好几个海滩都是人造的,虽然其目的可能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但多一条靓丽的风景又何乐而不为呢?人工湿地的积极作用就比较明显了。例如海边的红树林,具有防风护岸,维护和改善海湾、河口等地区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且红树林也为大量物种提供了栖息地,对生态起着平衡作用,算是对人类破坏的补偿吧。 总而言之,中国海岸线的变迁实际上是人类活动的

中国历史地理蓝勇版课后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

中国历史地理名词解释and简答 【沿革地理】记述并考证历史时期疆域和政区等的沿袭与变革的领域,是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前身。沿即沿袭,革即变革,沿革地理主要研究历代疆域、政区制度、地方名称和方位、水道名称和流经的沿袭和变革。沿革地理在我国有古老的传统,作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发展到清代乾嘉时成为一门显学,出现钱大昕、王鸣盛、赵翼等名家,清末杨守敬则是传统沿革地理学的集大成者,其主编的《历代舆地图》代表了二千年来沿革地理的最后终结。 第一章历史时期中国的气候变迁 1.简述近1万年来中国历史气候变化的大势(可参考名词解释) 概括起来可以说是四暖四冷,即划分为四个温暖时期与四个寒冷时期: 温暖期:1、第一个温暖期是距今8000年——前11世纪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8000-5000)因为距今5000年左右有一个由温暖逐渐转向相对寒冷时期。 2、前770年——公元初年,春秋战国秦汉 3、公元600——1000年,隋唐时代 4、公元1200——1300年,元朝初期 寒冷期:1、公元前1000年——前850年,周代初期 2、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 3、公元1000——1200年,南宋时代 4、公元1400——1900年,明清宇宙期从第四纪冰后期以来的全新世的这一万多年来,相对于冰川期,地球上气候总的来看是温暖的。具体在这个一万年中,气候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温度、湿度等气象要素方面,即幅度的波动现象。一方面,温暖期愈来愈短,温暖程度也愈来愈低;从气象的另一要素湿度上,这一万年来的主要表现为降水日趋减少,气候的干燥性加强。 2.举例说明历史气候变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两次气候温暖期, 中唐以后中原王朝失去西域的控制权, 也是与气候变化分不开的。事实上, 隋唐温暖期于中唐后结束。我们后来的研究证明, 中唐后期的较寒冷阶段是短暂的, 大约维持了一年。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短期的寒冷事件, 对中原势力退出西域起了决定性作用。两次气候温暖期, 即两汉温暖和隋唐温暖期, 对应于强大的中原王朝, 这种王朝, 至少在其前期将它的势力范围有效地伸展到了中国的西域及中亚。中原王朝势力的伸展与气候关系的一种合理解释是在较稳定的温暖气候条件下, 今干旱气候的西域变得温暖, 因而东域与西域的道路较为通畅, 东域、西域的文化交流增多, 中原王朝伸展到西域在政治上是必要的。其次, 气候湿润使得东部军队可能开辟西域。东汉年间, 中原国队经居延海北侧西进, 其行军路线, 今天已经变得极为严酷, 如果依今天的环境条件如此行军, 已无可能。至唐代, 西域驻军, 屯田是维持驻军的主要方式, 如无相应的气候条件, 屯田是不可能的。再次, 气候温湿期, 中国人口、政治重心位于西安附近, 人口、政治中心的西偏使得中原王朝后勤上可能及时支援西域的中原军队, 政治上也易于控制。 【全新世大暖期】距今8000年至5000年,世界进入一个温暖湿润的时期,特别有利于古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大暖期的鼎盛阶段,古代人类文化飞速发展,这在许多人类文化的出现都有明显的体现。河姆渡文化、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都是其代表,同时许多无人区也出现了人类。 【冰后期】第四纪在距今1万年左右进入全新世时期,这个时期是在经历一个第四纪第四次冰期后的一个间冰期,气候日趋转暖,称为冰后期,这时期,人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 【中世纪温暖期】是指处于600年到1000年左右间的一个相对温暖湿润的时期。这是一个由温暖湿润转向寒冷干燥的转折时期。 【南宋寒冷期】1100年至1200年的寒冷时期,这次12世纪的气候转寒标志着中世纪温暖期的结束,以后气候虽有反复,但总体看来是以寒冷为主。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与综合治理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与综合治理 何起祥1,2)刘守全1) 周永青1)刘健1,2) 1)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266071 2) 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研究中心,青岛,266071 内容提要中国大陆东西地形差异和南北气候分带,构成了中国海岸带的宏观地质背景,也决定了其物质平衡的脆弱性。中国海岸类型多样,其稳定性是确保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全球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内陆开发引起的沉积物收支平衡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对环境条件的影响,是中国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三大挑战。多学科的海岸带综合治理是一项以解决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主要目标的系统工程,是一个以地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技术集成。本文提出了确保我国海岸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关键词海岸带地质特征海岸带综合治理可持续发展 广义的海岸带包括从沿海低地到陆架坡折带的广大地域,是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和大气圈相互作用的交汇地带,也是人类经济活动最活跃、人为环境影响最严重的地区。由于人口增加、资源开发和社会发展带来的压力,海岸带的环境形势日趋严峻。因此,海岸带综合治理(ICZM)已被历史地提上了日程。 海岸带综合治理是以解决海岸带尖锐的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寻求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为主要目标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以地学为基础的多学科的技术集成,已经受到沿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公共舆论的普遍关注。 我国政府一贯关注海岸带的综合治理,建国以来多次组织海岸带的综合与专项调查。但其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海岸带的综合治理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即使与我国整体地质调查水平相比,也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本文试图在分析我国海岸带地质特征和所面临的挑战的基础上,探讨中国海岸带开发的基本战略,以确保海岸带的可持续发展。 1. 中国海岸带的地质特征 1.1 中国海岸带的宏观地质背景 中国大陆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北仓河口,全长超过18,000 km,大小岛屿6,500座,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长达32,000 km。 中国海岸带背靠西部大陆,面向全球规模最大的西太平洋边缘海,其形成和演化是海陆相互作用的物质表现和历史结果。 自从冈瓦纳古陆解体后,印度板块不断向北漂移。在白垩纪以后的65 Ma内,向北总移距达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专题一中国古代主流思想的演变与发展 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断的精神实质较为接近的是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B.民为根本 C.天下为公D.民贵君轻 2.五四运动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把李贽当作反孔的先驱,冯元仲称赞他“手辟洪蒙破混茫,浪翻古今是非场。通身是胆通身识,死后名多道益彰。”以下哪一项观点最有可能是他的主张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虽孔夫子亦庸众人类也 C.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D.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3.李贽认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这表明他 A.坚决反对孔子的主张B反对以孔子的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 C.不愿与孔子同流合污D极力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 4.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工商皆本”,从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看,两人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实质B都反映了小生产者的要求 C.都有利于当时经济的发展D都有利于加强封建统治 5.李贽称赞汉朝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起义的农民。上述材料主要反映了李贽 A.揭露道学家的虚伪面目 B.反对男尊女卑的观念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封建纲常礼教 6.张岱年在《中国文化概论》中指出:“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这里的“先天不足”是指 A.知识分子群体不够强大B.当时我国资本主义经济不够充分 C.民众的公民意识尚未觉醒D.专制集权体制顽固持久 8.明清之际三位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更近,由此形成什么思想 A.经世致用思想B.批判君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D.重农抑商思想 10.法家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人们应该按照现实需要进行政治改革”。与法家这一思想最为相近的思想家是 A.朱熹B.陆九渊C.李贽D.王夫之 11.黄宗羲说:“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自三代以后,有以不仁得天下者,则日食、地震应之,再不仁者则自遭陨灭。”其主要的观点是 A.“天人感应”B.“仁”对社会治乱的重大影响 C.君主是天下之大害D.“天行有常” 12.王夫之提出“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批判“去人欲,存天理”,还要求富民大贾成为“国之司命”。这些思想主张 A.反映了农民阶级建立平等社会的愿望B.反映专制主义制度逐渐动摇 C.是早期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反映D.反映工商业发展后市民的一些要求 13.李贽说:“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他认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见;若无私,

海岸带变迁

渤海湾西部贝壳堤与古海岸线问题 王颖,1964,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贝壳堤:贝壳堤是由具壳物质所堆积成的沿岸沙堤(或称沿岸堤,滩脊等),是发育在海滩上与海岸线平行排列的自然陇岗,形成在开阔的海岸段落,是激浪活动的产物。波浪在近岸浅水区破碎,形成激浪,激浪对海底具有强烈的冲刷扰动作用,因此往往掀起滩底泥沙,把它们向岸边搬运,堆积在高潮线附近。这样长期地作用,岸边泥沙逐渐堆积加高而形成沿岸沙堤。 贝壳堤形成的基本原理:贝壳堤是形成在缺少混浊淡水汇入的、沿岸海底繁殖有大量具类的、以激浪作用为主的开阔的粗粉砂与细砂质海岸带。 广东全新世海岸线变迁 李平日,方国样,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991 本文讨论全新世海岸线变迁,主要根据下述证据: 1、海滩岩海滩岩是公认的海岸沉积物,依据不同时代的海滩岩出露位置,可以复原当时的海岸线。笔者在研究华南全新世海滩岩时,曾提出广东某些岸段的海岸线变迁问题〔1〕。 2、滨岸沙坝滨岸沙坝也是获得普遍承认的海岸变迁证据。笔者曾将华南全新世沙坝划分为6个形成期,并认为存在从陆往海由老至新的序列〔2〕,可以反映海岸线的变迁。 3、贝壳堤贝壳堤是很好的海岸线变迁证据。前人在渤海湾沿岸已作了大量工作〔3、4〕。笔者在粤东曾依据贝壳堤的年代和位置,推断韩江三角洲的海岸线变迁〔5〕。 4、贝丘贝丘为人类堆积,多数含咸水或咸淡水种贝类的贝丘位于当时海岸附近,可推测岸线概位。广东有数十座新石器中、晚期贝丘,可凭借它们推断海岸变迁〔6〕。 5、海陆交互相沉积物海陆交互相沉积物一般为潮间带或海岸、河口的堆积,虽不能指明海岸线的确切位置,但结合其它标志(例如微地貌、线状分布的典型堆积物等,常可判断或追索某时期海岸概位。例如牡妨层常在海岸或河流入海口附近出现。我们曾以之作为珠江三角洲海岸线变迁的一种证据〔7〕。 6、海蚀遗迹海蚀崖、海蚀洞、海蚀平台等皆为当年波浪侵蚀海岸的遗迹,可反映某一时期相对稳定的海岸位置。例如广州七星岗海蚀遗迹,是中全新世海岸线的一段〔8〕。 7、历史记载中全新世晚期至晚全新世已有文字记载,尤其是在秦汉以后,历史记载渐趋完备。海岸线变迁是环境变化的大事,史籍不乏记述。例如广州“历来初地”为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达摩禅师从西天竺凉海至此登陆建庵之地,可作为梁代珠江江岸位置的证据〔9〕。 各种证据相互印证、综合分析,常可获得比较符合实际的海岸线变迁认识。 三、海岸线变迁的内外动力条件分析 1、构造升降对海岸线变迁的宏观制约作用 总的来说,构造沉降区海岸线外伸速度快,序列较清楚,可以划分出多期岸线(例如韩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梅陇平原)。隆起区(包括后期抬升区)则仅在局部小海湾有一列沙坝可作为岸线标志,外伸速度慢,甚至在晚全新世遭受侵蚀后退。构造升降对海岸线变迁起着重要的宏观制约作用。 2、海平面变化对海岸线变迁的主导作用 广东全新世海平面变化有三个阶段早全新世至中全新世早期前段(距今约12000-6000年)为迅速上升阶段;中全新世早期后段至中全新世晚期前段(距今约6000-4000年)

设计图形的起源和发展

设计图形的起源和发展 图形的产生 图形是伴随着人类产生而产生的,源于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需要,由人类劳动生活的记事符号开始当人类祖先在他们居住的洞穴和岩壁上作画时,图形就成为了联络信息、沟通、表达情感和意识的媒介,这一点贯穿于图形从产生到今天的每一个时期和阶段。 图形的历史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远古时期人类的象形记事性原始图画为第一个阶段。原始人的图画式符号是图形的原始形式,也是文字的雏形。第二个阶段为由一部分图画式符号演变而形成文字。图画式符号与记事性图画的区别在于其形象的抽象性更强,更为减化当记事性图画在实用中不断减化后就形成了图画文字。第三个阶段为文字产生后带来的图形的发展。文字这一视觉传达形式使人类的沟通和交往更加密切,而能综合复杂信息内容且又极易被领会的图形形式更为人类所重视和利用。(图1-2一图4 ) (2)图形革命 图形的发展经历了三次重大革命。 第一次革命是原始符号演变成为文字。文字的出现使符号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规范,成为记事和识别的重要于段,并使信息得以在一定范围内传播。 第二次革命是源于中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诞生。纸的发明促进了文字和图画的传播与应用,印刷术的发明使视觉信息得以批量化的复制。图画成为了固定意义的符号 交流的姚介面向的受众史多,传播的范圈更加广泛。 第三次革命始于19世纪的科技和下业的变革,最具表性的是摄影的发明和山此带来的制版方式及印刷技术的革新。传播的广泛性进一步扩展,图形真正成为

了一种世界性语言。今天的电子技术等高科技使图形传播超越了时间的局限和空间的距离,传播的速度奇快,而范围己达世界的每一个地区,信息受众己为每一个人。图形革命伴随着图形设计的飞速进步,以让图形设计适应传播的需要。特别是视觉原理和规律的发现以及印刷业的产生,使图形设计更具科学性的设计技巧合多样化的艺术效果,图形设计开始走向市场。激烈的竞争使图形设计得以空前的发展,也促成了专业图形设计人员和机构的出现。正是经历了三次重大革命和无数次变革,图形进入了设计的学科领域,图形设计产生了巨大的飞跃。人类要交流思想,互通信息;设计师要表达计划和设想,一与受众沟通,这一切都离不开视觉形象和山视觉形象表述的视觉语言。这就是图形。图形是视觉传达设计表现的基础,或者说图形是构成视觉传达设计系统中最基本的因素。 图形概念释义 (1)图形概念的由来“图形”一词的由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中国传统的概念,认为“图形”即是图样(见宋《宋书?礼志?四》)。 几何学中的概念,认为“图形”是几何图形的简称。 设计艺术中的“图形”概念,是来自于英文“Graphic",指图形艺术作品。它源于拉丁文“Graphicus”和希腊文“Graphlkos"。图形概念的确定直到现代设计出现才产生,即是随着市场对视觉艺术的需求,设计师们在追求图形的视觉冲击力度和反常规、反常理的表现形式的过程中,形成了对图形概念的明确指向。20世纪20年代初,正式形成了图形设计并诞生了图形设计学科。 在本书中指的主要是在视觉传达设计范围内使用的图形形象。 (2)图形概念的界定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图形概念与设计学科中的图形概念存在一定的差别。视觉艺术中的“图形”概念与信息和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原来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一) 汉字的形体,即字体,指汉字的书写体态。汉字从产生到现在,虽没有跳出表意文字的圈子,但文字的形体一直按从鳘到简的规律发展演变。主要出现了八种字体: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行书。再到现在的印刷字体。 一、甲骨文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是牛肩胛骨上的文字)。它是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最旱的成体系的相当成熟的汉字材料。这种文字是清末光绪年间(公元1889年)在县城西北五里路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发现的。 1、产生 这个地方曾是殷商王朝都城的遗址,是从盘庚迁到殷地(即小屯)。一直到纣王灭亡的年间的都城。所以,我们知道甲骨文是殷商时代的文字,距今约有3000年的历史。殷商社会,科学文化很不发达,人们对各种自然现象不能解释,认为是鬼神操纵,掌握着自然的变化,而死去的祖宗的灵魂得以预知未来的事情,可以决定人们的命运。因此,殷王朝统治者十分迷信,非常崇拜神,从国家大事到日常生活,如祭祀,征战,畋猎,天气,安危疾病,男女生育等,都要事先占卜,问神以知吉凶,再决定行止。占卜的方法,先将龟甲或兽骨剖开,然后在背面凿出椭圆形的小槽或钻成小孔,再用火烧烤。甲骨片受热后自然在正面裂出各种条纹。史官便按照条纹的不同形状来判断吉凶祸

福,占卜后由占卜人在甲骨上刻下占卜的月日,贞人,占卜的容,结果(即兆头,所示吉凶),以及事后的应验的情况。作为档案保存。 这些记录就是甲骨文字,由于多是占卜的记录,就容说叫“卜辞,贞卜文字”又由于用尖锐的东西刻的,又叫“契文”,又由于是在殷商的故都废墟发现的,又叫“殷墟文字”。2、发现 卜辞的发现,完全是偶然的。1898年与此同时1899年之交,农民犁田时,时常发现刻有图文的甲骨,农民不知道这些甲骨的来历,但以为年代久远,可以治病,就收集起来卖给药商,称“龙骨”。据说,1899年,当时北大校长,金石专家王懿荣因生病吃药,首先发现甲骨上刻的是古代文字,才开始收集。 从发现起,经过80年的不断收集整理,挖掘,到目前为止已发现了十六,七万片。从甲骨记录来看,当时的统治者几乎天天在占卜。根据上面提到的帝王和占卜人的名字,结合所刻的文字容。我们知道了这些甲骨刻载了从盘庚到纣王的12个帝王的273年间的大小事情。据统计,甲骨文单字总数在4500左右,但已认识的还不到1/3。不认识的大多是族名,人名,地名等专用的字。大量的甲骨片的发现,是研究汉字发展与古代汉字文化的珍贵史料。 3、特点 a 瘦弱纤细的风格。由于这种文字受到书写工具的限制,所以笔道都是直的,有时与圆转相同。故而字形瘦长,线条细而硬,瘦且直,呈平直,瘦劲的风格。b形体结构还没有完全定型。一个字刻怎样去写,还没有完全固定下来,并保留着浓重的描画物象的色彩。如字形

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

中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 陈兴龙 安树青 李国旗 程晓莉 (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南京 210093) 张纪林 沈邦勤 (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江苏省东台林场) 摘 要 我国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种类十分丰富,约有115科359属517种具有经济潜力的耐 盐植物,其中药用资源植物436种,芳香资源植物46种,纤维资源植物83种,油脂及树脂资源 植物50种,饲草资源植物152种,此外还有蜜源植物和观赏植物。作者对其进行了分类评 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盐土农业 中图分类号 S7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006(1999)04-0081-04 The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 Resources o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Chen Xinglong An Shuqing Li Guoqi Cheng Xiaoli (Deparment of Biolog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Nanjing 210093) Zhang Jiling (Forest Research Institute of Jiangsu Province ) Shen Bangqin (Dongtai Forest Farm of Jiangsu Province ) A bstract There are abundant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s o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They mainly include the salsuginous plants screened by the coastal saline environment and the salt -enduring species bred with intentional 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 .There are 517species which belong to 115families and 359genera of salt -tolerant plants that have a potential economic value .Of them 436species are medical plants ,83are fibrous plants ,50are oil and res in plants ,152are forage grasses .Besides those ,there are some honey plants and ornamental plants on the coastal zone of China .On the basis of review of the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 resour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advice for th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them ,hopin g to provide some basic data and scientific basis for further exploit -ing salt -tolerant plant res ources ,developin g the saline soil agriculture and makin g full use of the tidal flat resources in China .Key words Coast ;Economic salt -tolerant plant ;Saline soil agriculture 海岸带是一种特殊的国土类型,其外界在15m 左右的水深线一带;内界河口部分为海水入侵的上界,我国海岸带面积为34万km 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1 29[1]。海岸带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特别是滨海盐土植物资源具有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因而受到沿海各国的高度重视。国外对海岸带耐盐经济植物资源的研究报道很多[2,3],国内学者对局部海岸带地区植物资源的调查研究均有报道[4~20]。作者根据对我国沿海的实地考察及各种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初 收稿日期 1999-02-25 修改稿收到日期 1999-06-23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96-007-03-05)  第一作者简介:陈兴龙,男,南京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硕士研究生。 第23卷第4期 1999年7月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Vol .23No .4Jul .1999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文字的演变发展史 中国汉字源远流长,据传汉字最早在黄帝时候就已经出现。传说黄帝时期,有一位叫仓颉的大臣,他可以画出许多的图形符号,各种的图形符号代表了各不相同的意义,后来他创造的符号就逐渐发展为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国自古就有仓颉造字的说法,大概就是源于此,而仓颉也被后人尊称为“文字神”。但是,文字的繁大,造字绝不是一时一人就能完成的。其实,早在仓颉以前,各部落应该就已经有了许多表意的符号,只是各不相同罢了,仓颉应该只是加以统一与整理,而后人则说是仓颉造字。这样中国的文字就产生了,这样看来中国文字的产生已有五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可以看见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之后依序大致是金文、籀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与行书。 甲骨文是刻在动物骨头上的文字,是现在可见的最早的中国文字。它反映了中国古代最原始的文明方式和生产力水平。正是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所以人们把文字记录的载体选择为动物的骨头,而这同时也是中国人就地取材的这一个思想方式的反映。这些甲骨文在后世被人们当做龙骨来医治疾病,尽管这种方式被我们现代人看作是迷信,但是这一思维的确延存了数千年。这些“龙骨”在清代被欧洲考古学家发现,当时就引发世界轰动,到今天也是中国最早的文明见证物。 金文是指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因为中国从夏朝开始就进入青铜器时代,而现在出土的很多青铜器上都刻有一些文字,又因为周朝人把铜叫金,所以现在就叫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它的使用持续到秦国末年,随着籀文的出现而渐渐淡出历史舞台。籀文,就是大篆,是战国晚期秦国使用的文字。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其原有的大篆文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后的全国统一使用的文字。后来因为小篆写起来的一些缺点,带来的不方便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一种较易书写的新字体:隶书,起初隶书在下层和民间流传,后来则逐渐取代了小篆的位置在社会上流行开来。小篆

最新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概况word版本

教案首页 课序:2 (2学时) 课题:第二章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概况 目的要求:(1)掌握中国传统图案的特点 (2)掌握中国民间图案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3)了解外国图案的特点 教学内容: 装饰图案艺术发展演变,中国传统图案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早在几千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先民们就开始运用图案来装饰自己的生活,利用装饰语言来表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生活条件、生产方式的变化,对美的追求也在变化。几千年来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创造了各个时代的生活制品,每个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中国传统图案、中国民间图案及外国图案都是我们学习,借鉴的优秀作品,对学习图案是非常重要的。 重点难点:重点:中国传统图案的特点,中国民间图案的概念、种类和特点 难点:外国图案的特点 教学方法及手段:课堂讲授和外出采风,包括历史博物馆、户县、凤翔等地点。 复习提问题:图案的概念和特性 作业题目:收集中国古代传统图案纹样和陕西民间艺术纹样 预习内容:中国历代传统图案 装饰图案的历史演变概况 第一节中国传统图案 一、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图案 新石器时期的彩陶分布很广,造型极为丰富,常见的器型有碗、盆、壶、瓶、鼎等生活用品。这些丰富的器物配上不同的图案装饰显得充实完美。这一时期的图案以简洁、概括、充满活力为特征,内容主要有:动物、植物、人物、几何形四种。

二、商周时期青铜器图案 商、周两代是青铜器艺术的鼎盛时期,其装饰图案和造型为世人所瞩目。受当时奴隶社会的影响,其图案风格沉重、神秘、威严、凶猛。由幻想的、恐怖的动物为主,如龙、凤、怪兽等。 二、战国时期的装饰图案 由于手工业分工越来越细,工艺逐渐成熟,随着时间的推移,图案越来越接近生活,以弧线、斜线为主的灵巧结构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形象活泼、生动。出现了以叙事为主的图案形式 三、汉代装饰图案 汉代工艺品很多,每个品种由不同形式的装饰图案构成,共同形成了汉代浑厚、宏大又活泼的装饰风格。瓦当尤为典型。 四、唐代装饰图案 盛唐时期,国家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对外交流与贸易频繁,由于思想解放,博取众长、使唐代的装饰艺术更加丰富、丰满、富丽、华贵。在装饰内容方面,除动物外,植物花卉也开始发挥主体装饰作用。 六、宋元装饰图案 宋代是古代陶瓷艺术的高峰,清秀大方的图案代表了这一时期高雅、凝重的艺术风格。图案造型构图完美,以花卉为主要内容。 七、明清装饰图案 明清经过不断的技术革新,图案工艺提高,品种多样化。出现了中西结合的景泰蓝,图案风格华丽、丰富、密集,同时又由于过分追求装饰性显得纤细,艳俗和做作。 第二节民间图案 一、民间图案的概念 民间图案在历史上是相对宫廷、官方而言的,是庶民的生活用品上的各类图案。是由各民族的民间生产者自己制作和欣赏的一种艺术。 二、民间图案的特点 (1)与民俗活动相关连 (2)装饰内容生活化 (3)寓意和联想 三、民间图案的种类剪纸、蓝印花布、蜡染、刺绣、泥玩具、木版画等

知识点测试:海岸与海岸带

知识点测试:海岸与海岸带 一、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长江入海口附近历代海岸线变迁示意图,回答1~2题。 1.此处主要的地貌类型及形成原因是 A.滩涂海水侵蚀B.沉积平原海浪搬运 C.三角洲河流沉积D.冲积扇河水冲积 2.有关海岸线变迁及其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历史上河流北侧陆地增加的速度比南侧慢 B.河流中上游地区防护林的建设,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C.三峡水库的蓄水,加快了海岸线向东推进 D.形成沿海低地,可作为滨海宝贵的湿地环境资源 3.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专属经济区的开发受到广泛的重视。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家拥有的海洋专属经济区范围是 A.从领海基线向外12海里B.从领海基线向外200海里 C.从领海区边界线向外200海里D.联合国规定的若干海域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如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据此完成4~5题。

4.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B.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涨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D.退潮时海浪堆积、河流堆积 5.若此后潟湖演变成淡水湖,原因可能是 A.大规模海退B.大规模海进C.河流改道入海D.沙坝面积缩小2011年6月渤海发生重大溢油事故,造成了严重的海水污染。据此回答6~8题。 6.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A.北部湾B.台湾海峡 C.琼州海峡D.黄海 7.我国四大海域蕴藏丰富石油的共同地质条件是 A.大陆架B.沉积盆地 C.大陆坡D.浅海 8.为防止污染范围扩大,当地渔政、海监部门必须掌握渤海海区的海况,其中首要的是 A.风向和潮汐B.风力和海浪 C.潮汐和风力D.海浪和潮汐 2012年9月10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国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的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的领海基线。据此回答9~10题。 9.《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领海宽度为 A.12海里B.22海里C.100海里D.200海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