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大捷真相

平型关大捷真相
平型关大捷真相

平型关大捷真相

平型关大捷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被打破,真相是这样

1937年秋,南口前线的部队正英勇抗击着日军板垣师团。就在这时,日军的东条纵队也加紧进攻张家口。当时的守军第二十九军刘汝明部仓皇而逃,阎锡山的第61军由于反攻不利,最后张家口失守,南口命悬一线。1937年8月28日,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为了表示自己抗日的决心,他把行营设在了雁门关下的岭口村的窑洞中,而且与八路军总政委周恩来经过协商制定了《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

9月3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将八路军划归第二战区统辖。阎锡山在得知这一消息之后,便发电给朱德、彭德怀,要求八路军火速开往平型关前线。这个时候,平型关的前线已经集合了各路人马,一支支中国军队开始奔赴沙场。与此同时,从9月10日起,日军坂垣第五师团就开始攻击灵丘,数战之后,日军击败了晋军73师,正一步步逼近平型关。由于73师死伤惨重,阎锡山派遣孟宪吉率独立八旅火速赶往平型关进行支援。同时,包括八路军115师在内的多支中国部队开始向平型关集中,也开始向进攻平型关的日军发起反攻。

9月10日,八路军115师接到命令,从五台山出击,潜行至平型关东南部,对敌人的后方进行攻击。在当时林彪对此作战方案并不支持,可是周恩来却坚持主张,而且毛泽东也主张第八军不宜在正面战场与日军进行决战。9月17日,毛泽东电告周恩来、朱德:“红军此时是支队性质,不起决战的决定作用。”但是此时,八路军已经不能后退了。

在日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的主力猛攻平型关及团城口时,由于情况紧急,八路军撤退到关右山区的杨镇,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占领了河南镇北部一个制高点,这样就封锁了日军的后路,另外派出一支部队从关沟进出,以便与友军进行紧密的配合。9月23到24日,日军开始进攻,对15军造成了严重的打击,第二营官兵伤亡最重,幸得第一营的部队及时支援,牵制住了日军火力,与第二营形成夹角之势,这才逼迫日军撤退。

9月25日,处于隐秘位置的第115师林彪将军收到一个消息,日军第5师团第21旅团第21联队第三大队大概有400多人正向我师开来,只有少数人拿着步枪,于是决定对其进行围歼。9月25日凌晨,日军的第一辆汽车进入八路军的埋伏圈,聂荣臻传令:“沉住气,没有

命令不许开火。”就这样,等敌人的汽车、大车进入伏击圈后,115师某团5连首先向敌人进行冲杀,用手榴弹炸毁敌人的最后一辆汽车。此时,敌人的退路已经被斩断,于是进行拼命冲杀,反复争夺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之后,敌人的争夺失败,这也表明被围歼的灭顶之灾,于是日军企图冲破独8旅阵地进行逃命,而独8旅把一线配备改为纵深配备,进行着无畏抵抗。

这样激烈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27日的白天,日军最终没能冲破包围,日军的板垣师团21旅第21联队第三大队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此次战役,中共击毙日军1000余人,击毁汽车100余辆,马车200余辆,缴获步枪1000余支,机枪20余挺,火炮1门,以及大批军用物资,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以来中国军队的第一个大胜利。八路军首战告捷,有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真实李云龙:识文断字平型关大捷立战功

李云龙(1919-1965):福建长汀人。1933年加入赤军,1936年进党。加入了长征。抗日战争期间,任八路军115师343旅686团宣扬员,八路军115师教二旅5团营教诲员,鲁南军区5团政治处主任等职。解放战争期间,任华东野战军8纵间谍团、教诲团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华东野战军34军100师政治部主任、华东野战军33军100师副政委等职,加入了莱芜战争、孟良崮战争、淮海战争、渡江战争。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成立后,任高炮第63师政委,船嵊要塞区岱山

守备区政治委员、船嵊要塞区政治部副主任等职。加入了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与年夜校军衔。1965年因病去世,埋葬于雨花台好事园。

说起李云龙,良多人会立即联想到电视剧《亮剑》中阿谁正直刚强的男主角。电视剧里的人物固然是虚构的,不外,在抗日战争期间息争放战争期间的中华年夜地上,确切有过很多“李云龙”。他们当中,有一名刚好与电视剧的男主角同名——也叫李云龙。

从14岁加入赤军走上革命道路,到1965年因病归天,李云龙平生与戎行结缘。从一个不谙世事的红小鬼,到成长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李云龙的故事是一部真实版的“亮剑”。

客家少年加入赤军,识文断字当上宣扬员

1944年李云龙和夫人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

1919年,李云龙诞生在福建长汀县,是客家人,祖辈一向很正视文化。小手产业者身世的李家,固然经济前提其实不好,但仍是将李云龙送进私塾进修。

长汀是福建的边远山区,但因为地处闽、粤、赣三省的边境冲要,地舆位置很是主要。1929年3月,赤军进长汀,在这一带建起了苏维埃当局。遭到革命思惟的影响,少年李云龙萌生了加入赤军的设法。1933年2月,14岁的李云龙来不及与亲人辞别,就随着红全军团走了。这一走就是20多年。

在红全军团里,李云龙曾担负过司号员。后来,由于他上过私塾,还

写得一手好字,就被放置往当宣扬员。1934年头冬,赤军计谋转移,分开中心苏区。李云龙也跟从红全军团北上。

长征途中,李云龙印象最为深入的是湘江战争。湘江战争产生在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心赤军苦战五日夜,从广西全州、兴安间抢渡湘江,冲破了国平易近党军的第四道封闭线,破坏了蒋介石围歼中心赤军于湘江以东的诡计。可是,中心赤军也为此支出了极其惨痛的价格,军队指战员和中心机关职员由长征动身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余人。

宗子李冀闽记得,父亲生前曾跟他谈起过湘江战争,“说起那些牺牲的战友们,说起被鲜血染红的湘江,他那种凝重肃穆的脸色我永久没法健忘。”

万水千山只轻易,拉着马尾巴走出草地

长征途中,李云龙跟从红全军团加入了遵义战争、土城战役、会理战役等很多主要战争。除惨烈的战争和战役,长征途中,李云龙还时刻要筹办与病魔奋斗。军队进进四川今后,因为前提卑劣,再加上不服水土,李云龙全身溃烂,几近掉往了步履能力。可是,固执的毅力一向支持着李云龙。

1935年8月底,军队进进了情况邪恶的草地,《第全军团史》中如许记录草地行军的情形,“天空不见飞鸟,地上没有走兽,处处是一丛丛野草,一个个泥潭,一片片披发腐臭气息的玄色污水。时而烈日似火,热浪袭人;时而浓雾满盈,暗无天日;时而暴风四起,年夜雨滂湃;时而漫天飞雪,冰雹骤降。红全军指战员就是在如许卑劣的地舆和蔼

象前提下,艰巨地在草地上行进。稍一失慎,踩进泥潭,就很难拔出脚来,有的指战员乃至被泥潭淹没,献出了贵重的生命。”

这类强度的行军,对瘦小体弱的李云龙来讲,更显得艰辛,时任十团政委的杨勇,就“号令”李云龙拉着他的马尾巴一步一步向前挪,终究挪出了草地。

1935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顺遂竣事,李云龙地点的红全军团编进中国工农赤军第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第四师,为实现新的使命而战役。此时的李云龙,固然年仅16岁,但战争和磨难已将他锤打成一位优异的甲士。而长征途中的艰巨困苦,也化作了“万水千山只轻易”的革命乐不雅主义精力。1936年,也就是在达到陕北的第二年,李云龙如愿以偿插手了中国共产党。

平型关战争立军功,胸部中弹名誉负伤

1937年8月25日,按照中共中心军委的号令,中国工农赤军第一军团、第十五军团和第七十四师合编而成115师,李云龙成为115师的一员,于1937年8月30日由陕西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进进山西抗日火线。

那时,沿平绥路西进的侵华日军,在占据年夜同后,分兵两路向雁门关、平型关一线进攻,诡计进逼太原。为了共同友军作战,反对日军的攻势,115师在师长林彪、副师长聂荣臻批示下,受命开抵平型关地域集结待机。

9月25日零时起头,兵士们顶着暴风暴雨,涉急湍山洪,在破晓前达到了指定地域,把全师主力安插在平型关到东河南镇10余里长的

公路南侧山地边沿。343旅的686团位于白崖台四周,左边是685团,右边是687团,口袋底是第33军的自力8旅,115师第344旅、687团断敌退路并打援敌,688团作为豫备队。这一摆设使得进攻平型关的仇敌完全处于包抄圈伏击当中。

25日晨5时半摆布,敌第一辆汽车进进伏击圈,聂荣臻传令:沉住气,无号令不准开仗。等板垣师团第21旅团千余人及汽车、年夜车300余辆进进伏击圈后,115师某团5连连长曾贤生率全连起首向敌冲杀,用手榴弹炸毁仇敌最后一辆汽车。仇敌拼命冲杀,频频争取公路两侧制高点——老爷庙。剧烈的战役延续到27日白日,板垣师团21旅遭消灭性冲击。

平型关战争中,李云龙跟从115师343旅686团2营参战,在剧烈的战役中,他不幸胸部中弹。战役竣事后,李云龙被送到后方治疗。因为医疗前提有限,大夫为了避免伤口传染,就将纱布塞进他的胸腔消毒,如斯反频频复,直到伤口终究愈合。

组建炮兵第63师,抗美援朝击落233架敌机

解放战争中,李云龙曾担负100师政治部主任、副政委等职务。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100师师部与淞沪戒备司令部高射炮批示所归并改编为上海城防高炮第3师。1951年1月,以高炮第3师机关及直属队和华东高炮第12团为根本,弥补其他单元和军队组建炮兵第63师。

1951年3月,63师接到告急进朝的号令,李云龙带领63师的兵士们,分开了富贵的年夜上海一路北上,达到朝鲜后便担负了捍卫永柔机场

的使命。4月7昼夜里,军队方才进进阵地,就击落了一架美式B-26轰炸机。首战告捷,使全师上下士气年夜振。4月8日,63师又击落敌机五架,击伤二架。

尔后,为捍卫我交通运输,上级命令将高炮63师调往中坪和阁岩一线履行防空使命。在这里,63师一样超卓地完成了使命。

1952年3月,63师转战“东线”,再次与敌人的“空中绞杀战”展开较量,一举击落敌机13架,击伤95架。4月24日,配合20兵团参加“夏季战役”,击落敌炮兵校正机六架。63师在战斗中越打越硬,越打越强,取得了击落敌机233架的辉煌战绩。

亲人的回忆

少年离家参军

与母亲一别二十年

回忆起父亲,长子李冀闽感慨,与父亲相聚的岁月实在太短,“我的童年时代,父亲南征北战,无暇照顾家庭。到了十几岁,我外出求学,与他也是离多聚少。”

李冀闽对父亲的记忆定格在1965年。那一年父亲46岁,李冀闽20岁。

如今距离父亲去世已经整整48年了,但让李冀闽觉得安慰的是,父亲的形象从来不曾模糊,“他说过的话,他走路的样子,他微笑的样子,我都清晰地记得。”

空暇的时间,李冀闽搜集着和父亲有关的点点滴滴,他将那些资料收集起来,一段一段拼接起来,不经意间,竟然也有十几万字了。每读

这些文字,李冀闽都仿佛看到了父亲——那个瘦弱的福建少年,怀着革命理想参加了红军,从此,他一往直前、义无反顾,在经历了九死一生之后,终于盼来了革命的胜利。他写信到千里之外的家乡,询问亲人的消息。年迈的母亲得知儿子还活着,顾不上写一封信,便千里迢迢跋山涉水赶来团聚。见面时,千言万语却都化作了静默和泪水……

平型关大捷:十里乔沟布口袋阵“打蛇”

1937年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取得平型关大捷,这里是战斗最激烈的地点——乔沟。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后,八路军乘胜追击,进入平型关城楼。新华社发

2015年4月11日,山西,平型关城楼进行重新修缮。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2015年4月11日,山西平型关战役纪念馆,八路军取得平型关大捷时所穿的草鞋。新京报记者侯少卿摄

启示录

南口、张家口战役后,日军一路沿平汉线南下寻找在保定的中国主力

决战,板垣征四郎同时把战场扩大到华北屋脊的山西。由于“山西王”阎锡山判断失误,日军连续拿下广灵、灵丘、浑源等要地。此时,板垣征四郎把目光放在了平型关上。

刚完成改编的八路军以第115、第120、第129师紧急驰援平型关、雁门关、五台山配合作战。9月25日,八路军115师在“十里乔沟”布下口袋阵,歼灭1000多名日军,击毁日军汽车60余辆,缴获九二步兵炮1门、七三、七五山炮弹2000余发、步枪300余支、机关枪20余挺。

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挫伤了日军最精锐的第5师团不可一世的狂妄气焰,迟滞了日军的进攻势头,打乱了日军第5师团企图翼侧迂回包抄平汉线方面中国军队的计划。这场布置周密的伏击战,涵盖中国古典伏击战术经典要诀。我军总体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但在局部战斗中,却以多吃少,以强击弱,集中精力打歼灭战。

除了军事上的胜利,此次大捷的政治意义尤为重要。平型关大捷前,日军在华北长驱直入,中国军队节节败退,日本狂妄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而中国国内“亡国论”甚嚣尘上的情况下,八路军出师首战大捷,大大振奋了全国的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

特约顾问:魏碧海(军事科学院研究员)

器与术

布鞋:高地争夺战制胜法宝

没人能想到,一向以装备简陋著称的八路军,在平型关战斗的高地争

夺战中,布鞋却意外成为制胜利器。

115师师长林彪在战后总结称,日军笨重的皮鞋、皮靴在战斗中严重阻碍了其机动性,加之暴雨刚过,山地泥泞,步兵穿着皮鞋爬山速度很慢。虽然他们已经爬到半山,我们还在山脚,但结果我们先抢了上去,给他们一顿猛烈的手榴弹,日军只好像葡萄一样滚下去。

除了布鞋,这场战役的“功臣”中还有一种“秘密武器”———铡刀。平型关大捷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要在设伏地困住日军的汽车,这样一来,日军进入伏击圈后就很难逃走。让汽车瘫痪的最好办法是弄爆它的轮胎。但是,如果用埋地雷、破坏公路的方法,就会提前暴露伏击计划。如果用匕首、菜刀割破汽车轮胎,很容易使执行任务的战士暴露在日军的优势火力之下。最终,我军指战员想到了个好办法:埋设铡刀。

铡刀又称铡草刀,彼时在农民家中十分普及。这种铡刀刀锋锋利、刀背宽,很适宜道路埋设。战士们连夜在日军必经之路预先挖好一些浅沟,把收集来的铡刀刀刃朝上,露出地面约50毫米,或横或竖地埋好,并在上面作好精心的伪装。9月25日,日军的汽车碾上了铡刀后,并没有发出多大声响,就被困在了我军预设的伏击圈内。

平型关关口东5公里,一座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庙,灰瓦红墙被粉刷的簇新,香火鼎盛。

这座供着关公像的小庙被当地人称为老爷庙。每有游人前来,导游或村民讲得更多的,却是77年前的那场战斗。

1937年9月20日,林彪对着这尊关公像默默站了许久。八路军115

师多位将领后来回忆,自9月中旬跨过黄河进入山西,彼时尚不满30岁的师长林彪心中一直焦虑。国共合作抗日后,八路军如何首战告捷?直到前往平型关一带进行侦察,在看过了白崖台一带的地形后,林彪突然觉得发现了有利战机,“在这里设伏,条件不错。”

【策口袋】

三面出击分割敌军

平型关,先秦时期曾被称为“瓶形寨”,金代称“瓶形镇”。顾名思义,这里的地势像瓶子形状,口小肚子大。乔沟是瓶肚子,这里绵延十余里,是从涞源、灵丘方向前往太原的必经之路。

如今,“十里乔沟”早已不再行车走人,沟旁山梁上建起了一条柏油马路。站在附近高地俯瞰,乔沟内宽仅10余米,两侧则是高达20米左右的陡崖,除了一条狭窄土路,沟内没有任何可以躲藏之处。在不远处的半山腰上,林彪曾长久驻足思考的老爷庙就是“瓶形镇”的瓶口。115师计划在这个瓶形地带布下一个“口袋阵”,而伏击歼敌的主战场就是乔沟。

9月23日,115师连级以上干部齐集上寨村一所学校的操场。时任115师686团团长李天佑、687团政治部主任谭普仁等在回忆录里写道,百余人席地而坐,听候师部下达作战任务。

“口袋阵”,这个战场上十分常见的伏击阵型成为了八路军抗日首战的选择。根据作战部署,685团设伏在关沟、老爷庙一带,是口袋阵的袋底。战斗打响后,迅速占领辛庄北侧和关沟北侧、西侧的高地。685团团长杨得志得令:“不许让敌人把口袋捅漏了”。

686团是袋身,设伏在老爷庙至小寨村,即乔沟两侧,任务是割裂围歼进入沟内之敌。687团隐蔽在小寨村至蔡家峪以南地区,将敌军放入口袋后,即刻穿过乔沟,占领东河南镇以北的高地,扎紧袋口,切断敌人退路。杨成武的独立团和刘云彪的骑兵营分别向平型关东北和平型关东边开进,执行打援任务,配合主力作战。

林彪把进入伏击口袋的敌军比作一条蛇,下令“杨得志一定要将蛇头打烂,让它不能自如行动,李天佑负责把蛇身斩成一截一截,再分别吃掉”。此外,战斗打响的顺序最好是袋底685团先开火,然后是袋口687团,最后是686团。

【设口袋】

雨夜冒险穿插敌阵

如何去敌后区设口袋阵,成了115师的难题?

“115师布阵设伏的乔沟地区,在当时属于敌占区。”研究平型关战役十余年的灵丘本地学者高凤山介绍,1937年9月21日,有“钢军”之称的板垣征四郎第5师团派遣粟饭原秀大佐率两个步兵大队,绕过国民党军15个旅依险设防的平型关关前重地,突然出现在平型关左侧背后,致使数万国军仓皇后撤。于此同时,朝平型关正面推进的日军第21旅团占领了紧邻平型关的灵丘城。

穿插敌阵设伏的决定是一招险棋。李天佑、杨得志等人回忆,林彪之所以敢做这个部署,是因为他在两支敌兵中间,发现了30公里的真空地带。

去敌人身后设伏,师部一再告知各团指战人员,“暴露与否,是成败

的关键”。24日深夜,115师各团趁着夜色出发,行军路线是最难行走的毛毛道。是夜,除了摸黑急行,115师遇到了暴雨引发的山洪。前一分钟才没过脚面的山溪,瞬间变成齐腰深的山洪,几个想要强渡的战士刚跳进水中,一下子就被湍急的洪水卷走。“这样趟渡,只能送命”,686团副团长杨勇命令,“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形成密集队形趟涉。”

685团、686团、687团勉强通过后,688团几次试图强渡,均被激流阻断。聂荣臻建议,“我看688团不必强渡,向南转移隐蔽待命吧,否则徒增牺牲。”

25日拂晓前,685团、686团、687团全部到达预设位置完成战斗部署。经过一夜风雨,埋伏在乔沟两侧坡上谷底里的战士已变成泥人,与阵地浑然一体。此外,暴雨还将连夜行军的痕迹冲刷干净,敌军难以侦察到蛛丝马迹。

【扎口袋】

日军“尾巴”钻进再打

115师宣传部长肖向荣的日记,详细记载了日军进入口袋阵的情景。“约莫八时半光景,从小寨至老爷庙约五里路之间的马路上,开来了敌军载重汽车八十余辆,马车百余辆,连接成一线。汽车上有约千名的敌军,后面跟着少数的骑兵,押送着车辆,正由东向西,往东跑池输送。”

或许是因为之前经历的战斗太过顺利,或是认为行军区域已被占领,这支日军进入“口袋”前连侦察、开路的尖刀班都未派出。

对比敌军的轻率,首战日军的八路军在情报工作上尤为重视。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建将军介绍,当时共产党对日军的情报工作已有成效。从灵丘传回的情报显示,日军25日计划在凌晨出发,赶到团城与另一队日军会合。

当日军钻进115师设立的口袋时,聂荣臻命令:“沉住气,无命令不许开火。”八路军研究会会长陈知建将军说,“我们武器差,要打赢必须距离三十米之内,还不能让敌人发现。”

日军辎重队的总行军长度约4000米左右。林彪设想的最好开战情景是,当敌军“脑袋”到达老爷庙,“尾巴”正好在小寨村附近时再开火,这时敌军大部分已进入乔沟峡谷,歼灭起来最为轻松。

687团副团长田守尧看见日军辎重队全部通过了蔡家峪,大半个身子钻进了乔沟里,认为时机已到,下令开始攻击。687团3营9连副连长郭春林打响第一枪的瞬间,整个乔沟都响起炸豆般的枪声和手榴弹的爆裂声,公路南面山崖上的八路军,喊着震耳的杀声,向沟里的日军冲杀过来。

等待已久的“口袋阵”终于扎紧。

【收口袋】

抢占老爷庙肉搏制胜

时任115师独立团团长的杨成武回忆称,部队开拔前往战场时,村里的一位老汉十分忧心,“连门炮都没有,咋个跟日本人打。”

这位老汉的担忧并不意外。平型关大捷纪念馆就位于乔沟南侧约一公里处的山坡上,众多缴获战利品在馆内展出。从展出的武器可以看出,

与配有三八大盖、轻重机枪、九二式步兵炮等精良武器的日军相比,以汉阳造、大刀、土手雷为主要武器的八路军装备显得过于简陋。

陈知建将军说,“八路军普通士兵打大仗每人有十几发子弹,打小仗才发三五发子弹。只有手榴弹是给足了的,一个人四枚。剩下就是刺杀,大刀、长矛。”

遭伏击的日军虽然是辎重运输部队,却并不好打。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极强,甚至八路军最为拿手的刺刀战,也未占到多少便宜。

双方激战时,日军6架战机一度抵达战场上空支援,但此时,双方官兵已搅在一起,展开肉搏。日军飞机无法投弹和扫射,盘旋了一会儿后离开战场。115师一些指战人员后来回忆,一方面弹药不足,另一方面为躲避日军炮轰和飞机轰炸,与日军展开白刃战就是最后的办法。687团3营9连副连长郭春林回忆,日军被挤在乔沟之中,人活动不开,重火力无法发挥,便拼死想要抢占乔沟两侧的山头。一股敌人偷偷地爬上了一个小山头,在那里架起了一挺机枪,向八路军扫射。研究平型关战斗的一些学者对比日军史料判断,占领小山头的正是这支日军的指挥官桥本顺正少佐。

老爷庙所处的山梁被称作老爷庙梁,是整个战场的制高点,如若日军控制老爷庙梁一带,不但难以围歼,甚至115师师部指挥所都会暴露在日军射程范围内。日军部分人员占领老爷庙高地后,战场形势一度变得紧张。

高凤山称,为了夺回老爷庙,686团3营营长邓克明、副团长杨勇先后负伤,几个营反复冲击多次均未成功。1营3连绕到老爷庙岭北边

一个更高的高地,居高临下发起突然冲击。郭春林命令2排长秦二愣端掉这挺机枪。为缩小目标,秦二愣带着排里仅剩的十来个人,从山上滚下去,滚到敌机枪阵前扔出一束手榴弹,将机枪炸掉。3营乘机发起冲击,终于拿下了老爷庙高地。115师占领老爷庙高地后,战场形势立变,山沟里的日军只能到处躲藏,多次组织反扑老爷庙亦被打退。

“宛如地狱图画的悲惨场景”,《滨田联队史》这样描述日军在乔沟受伏后的战场,“行进中的汽车惨遭烧毁,每隔约20米,倒着几辆汽车残骸。公路上有新庄中佐等无数死亡者,以及被烧焦躺在驾驶室里的尸体。从岭上向峡谷一看,公路被辎重车辆、层层叠叠人马的尸体堵塞。”

新京报记者石明磊山西报道

更多详细新闻请浏览新京报网https://www.360docs.net/doc/222732021.html,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