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一部分   职业道德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一章道德

第一节道德概述

一、道德的基本内涵

道德:是指生活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们,对实践生活过程中必然产生和行程的人际关系、利益分配、法律制度和思想行为等进行价值判断、价值追求、价值选择和价值实现的总和,是人们行为活动的规范或行为准则,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对于道德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内容,我们应着重把握一下基本方面:1、价值(道德中最高层次的内容,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2、原则(仅次于价值的评价标准)3、规则(评价人们行为和内心活动的最直接的标准,有事原则的具体化)4、感觉和态度(构成了社会道德舆论和日常道德观点的基础)

二、道德的起源与发展

“道德”在汉语中追溯至我国先秦思想家老子著作《道德经》一书。

“道德”二字连在一起用最早见于荀子的《劝学》篇“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一)传统道德起源论:(1)、神意说。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或天的旨意;(2)人性说。认为道德起源于“人性”的本身。两种看法:1、道德是人天生就有的理性(孟子、宋代明理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2、道德起源于人的感觉和欲望。(宋代词人陈亮、明清哲学家戴震、西方近代唯物主义思想家霍布斯、爱尔维修、费尔巴哈)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起源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和方法论原则,认为道德归根结底都是当时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由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方式和简单的社会关系决定。

1、劳动是道德起源的历史前途

2、社会关系为道德起源提供了基础。

三、道德的基本特征:(一)、调节手段的特殊性(二)道德作用的广泛性(三)道德规范的多层次性(四)道德内容的阶级性(五)道德形态的继承性

四、道德的主要功能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对产生它的社会经济关系,包括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和完善的功效及其意义。道德的功能表现为:一、道德是社会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二、道德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精神力量。

道德的主要功能表现为:1、道德的认识功能(理性与情感、直觉与自觉、实在与应有)2、道德的规约功能(外在和内在)3、道德的调节功能(范围广泛性和对象的特殊性、方式的独特性、多样性)4、道德的教育功能(灌输是道德教育所采取的特殊形式,道德教育不同于道德说教,道德不是一蹴而就和一劳永逸)5、道德的激励功能

第二节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依据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素养:1、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诗经》最早记载,“兴天下之利”《墨子惊上》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是最大的“义”)2、仁者爱人,先人后己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4、修身自律,躬行实践5、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

第三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应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1、回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的需要,

2、塑造国民积极、健康、科学的价值观的需要,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需要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

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居于最高层次。富强:国富民器,是现代化国家经济建设的应然状态,民主:是人类社会的美好诉求,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集中体现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生动局面。

(二)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自由:是指人的意志自由、存在和发展的自由,是人类社会的美好向往,也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平等:是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公正:是国家、社会应然的根本价值理念。法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三)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主义新兴人际关系:互相尊重、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和谐友好。

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由、公正”的价值理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统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

习题:1、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

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道德起源的第一个历史前提是:劳动。

3、与法律相比,道德适用范围更广。

4、在一定条件下,道德与法律能够相互作用、相互转化。

5、道德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是调节功能。

6、“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有德就有才。

7、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是:社会关系的形成。

8、对一种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关键看其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规范。

9、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定位,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10、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了爱国主义传统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1、道德的主要功能包括:认识功能、调节功能、教育功能、激励功能。

12、道德调节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13、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道德,主要有:仁爱、恪守诚信、慎独、内省。

14、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需要:加强对中华传统美德的挖掘和阐发,用中华传统美德滋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吸收借鉴人类文明的有益道德成果。

15、在对待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问题上,要反对的两种错误思潮是:文化复古主义、历史虚无主义。

16、道德最初源于人们约定俗成的风俗习惯。

17、法律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要做到“法以诛恶,德以劝善”,二者功能互补、相辅相成。

18、所谓“民无信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一诺千金”等,强调诚信。

19、子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熟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另不从”这说明中华民族历来很重视领导者的榜样作用。

20、“位卑未敢忘忧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重伦理的中国传统文化理念。

21、中国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基本内容:(1)、公而忘私,国而忘家(2)仁者爱人,先人后己(3)、自强不息,厚德载物(4)、修身自律,躬行实践(5)、正确对待中华民族道德传统2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方面的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都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的丰富思想文化成果中提炼和概括出来的精华,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刻内涵的科学揭示,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的旗帜和主心骨。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4、怎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与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自由,公正的价值理想蕴含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的之一,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承担着为政府机关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重任,必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认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责任。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行动。要善于从小事做起,在细微处着力。平淡、平凡、平常、做小事,是日常生活的常态。善于做小事是成就大事业的前提,这是任何事业取得成功的一个规律,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

第二章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伴随社会分工登上历史舞台。

一、职业道德的含义: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相联系的,体现职业特征的道

德活动现象、道德意识现象和道德规范现象,是社会道德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在职业生活中处理和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准则。职业道德由三部分组成,即职业道德活动、职业道德意识和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道德活动:是指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进行的,可以用善恶观念评价的群体活动和个体活动。职业道德意识: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并影响职业道德活动的各种具有善恶评价的思想观念和理论体系。职业道德规范:是指评价和指导人们职业活动行为准则、要求和善恶标准。

二、职业道德的特征:1.行业性2.多样性3.明确性4.群体性5.继承性6.实践性

三、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及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客观基础: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引发的社会大分工。(一)萌芽社会早期不存在职业道德,原始社会处于萌芽阶段

(二)形成努力社会统治者比较重视上层社会人们的职业道德(三)发展封建社会得到初步发展资本主义社会获得充分发展近现代新型的职业道德。

四、职业道德的作用:1.能够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2.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3.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4.有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

第二节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

职业理想:是指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在一定的职业和从业者人格上的实现,是从业者对符合自己意愿的职业工作种类以及所要达到的成就的追求和向往。

职业态度:是指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评价和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是从业者对其他职业和广大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

职业责任:就是职业团体和从业者被赋予的职权、职责及对社会、对人民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要求。

职业技能:是指从业者完成本职工作,承担职业责任所必须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技术能力。

职业纪律:是调整从业者与他人、单位、社会以及职业生活中局部与全局关系的重要形式。习题:1.职业道德从一个侧面反应人的道德素质

职业道德与职业技能的关系: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具有统领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发挥具有支撑作用,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3.古人所谓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要求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做到勤勉。

4.职业道德对职业技能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

5.职业道德修养是从业人员的立身之本、成功之源。

6.职业态度是指从业者对所从事职业的评价和表现出的行为倾向,是从业者对其他职业和广大社会成员履行职业义务的基础。

7.职业道德组成包括:职业道德活动、职业道德意识、职业道德规范。

8.影响职业态度的职业因素包括:发展机会、工作环境、工资待遇。

9.道德调节赖以发挥作用的力量是: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

第三章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第一节爱岗敬业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主要规范,是对从业人员工作态度的一种普遍要求。

1、乐业喜欢自己的专业,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社会价值,树立正确的社会职业观,二是要热爱本职、扎实工作,三是要对自己的工作抱有浓厚的兴趣。

2、勤业就是勤奋学习专业,钻研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到勤业一要勤奋、二要刻苦、三要顽强。

3、精业就是使自己的本职工作的技术、业务水平不断提高,精益求精。

第二节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立事之基、为政之根。是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

一、加强学习,经常反二、讲究质量,信守合同三、忠诚集体,维护信誉

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第二节办事公道是处理职业内外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对从业人员提出的更高层次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办事公道要求从业人员做到:一、热爱真理,追求正义二、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三、照章办事,平等对待四、不计个人得失,不怕各种权势

五、要有较高的识别能力

第四节服务群众是为人民服务精神更集中的表现。

一、心中有群众,真情待群众二、尊重群众,方便群众三、文明服务,创新服务

四、勇于向人民负责

第四节奉献社会是一心为社会做贡献,是为人民服务精神的最高体现。

奉献社会的突出特征:一是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完全为了增进公共福利而积极劳动,二是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竭尽全力。三是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

奉献社会要求从业人员做到:一、坚定信念,履行尽责二、义利相融,重在奉献三、艰苦奋斗,勤奋工作。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习题:1.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2.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五个要求”中最基本和核心的要求是:爱岗敬业。

3、敬业是人们对从业人员的最根本、最核心的要求;是职业活动的灵魂,是从业人员的安身立命之本;是一个人做好工作、取得事业成功的保证。

4.跳槽对每个人的发展既有积极意义,也有不利影响,应慎重。

5.要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思想。

6.当前企业在选择员工是非常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

7.尊重、尊崇自己的职业和岗位,以恭敬和负责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工作专心,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尽职尽责,有强烈的职业感和职业义务感,以上描述的职业道德规范是:敬业。

8.从业人员做到爱岗敬业,就必须做好刻苦努力的准备。对待工作绝对不能忽冷忽热,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仅凭一时的热情、冲动。以上观点说明了敬业精神的特征是:持久。

9.关于爱岗和敬业关系的说法:爱岗和敬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爱岗是敬业的体现,敬业是爱岗的升华;不爱岗的人难以敬业;不敬业的人,也难以爱岗。

10.职业选择与爱岗敬业不矛盾;孔子所说的“敬事而信”,包含着爱岗敬业的观念。

11.诚实守信:遵守承诺和契约,产品货真价实。

12.诚信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诚信是企业创业成功的秘诀,也是守业的根本;诚信有助于提高企业效益;诚信能够给个人职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会。

13.诚信是人们职业获得成功的要求,是人们获得某个职位的必然有求。

14.奉献社会的突出特征包括:自觉自愿地为他人、为社会贡献力量;有热心为社会服务的责任感;不计报酬,完全出于自觉精神和奉献意识。

第四章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节机关事业单位工勤人员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任务和内容

职业道德修养的目标反映着从业者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要求和追求,预示着职业道德修养的方向和结果。

根本目标:要求工勤人员自觉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提高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

总目标: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符合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需要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建设者。

根本任务:逐渐养成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品质,发扬大公无私先公后私的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精神,克服自私自利的思想影响,在工勤岗位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达到社会主义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知识点汇总

职业道德知识点 第一章概论 一、道德的一般含义:道德就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老子在《道德经》中阐述:“道”是本源、“道”是规律、“道”是道路。“德”是对“道”的遵从。 二、道德的意义: 第一版本: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文史出版社陈老师) 第二版本: 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的工作 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 4、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社会和谐进步 5、学习职业道德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三、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 1、产生的时间不同 2、依靠的力量不同 3、作用范围不同 四、道德和法律的联系 1、作用上互相促进 2、内容上部分重叠 3、关系上部分互相转换 五、中华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 4、任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敌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六、职业道德: 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七、职业道德的特征 一是范围上的有限性 二是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三是形式上的多样性 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影响 正面影响: 1、自主观念的影响 2、竞争观念的影响 3、利益并重观念的影响 4、创新观念的影响 负面影响 1、利己主义影响 2、享乐主义影响 3、拜金主义影响 九: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 1、抓领导 2、抓系统 3、抓结合 4、抓建构 5、抓制度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企业发展 一、企业文化的含义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二、企业文化的内容 1、企业环境 2、企业制度 3、企业价值观 4、企业经营之道 5、企业目标 6、企业作风 7、企业礼俗 8、职工素质 9、企业形象 三、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价值 1、自律功能 2、导向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四、职业道德与企业凝聚力处理好三个关系 1、有利于协调职工同事关系 2、有利于协调职工与领导之间的关系 3、有利于协调职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五、职业道德与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系 1、职业道德有利于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 2、职业道德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3、职业道德可以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4、职业道德有利于实现企业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5、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树立良好形象和品牌

教师职业道德-第六章2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第六章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20题,每小题1.5分,合计30分)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在() 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大 C 十五大 D 十七大 2我国在()规定每年9月10日这教师节 A 1980年 B 1985年 C 1990年 D 2000年 3教师的灵魂是() A信念B知识C能力D师德 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 A《论语》B《孟子》C《道德经》D《大学》 5把教师的职业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是() A孔子B孟子C韩愈D蔡元培 6 “四有”新人的目标的首要目标是() A有文化B有纪律C有道德D有理想 7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最基础性的工作是() A制度B教育C监督D约束 8 教师工作的核心是() A良好的教学设施B良好的生活条件C良好的师生关系D良好的科研平台 9 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制度中,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的是()

A国家政策B学校规章C行业章程D国家法规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 1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通过的时间是() A1990年B1993年C1995年D1998年 12 师德建设的关键途径是() A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B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C深化教育改革D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 13 师德评议最重要的环节是() A自我评议B领导评议C社会评议D学生评议 14 从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的根本途径是() A经济B政治C教育D家庭 15 师德的核心是() A爱岗敬业B热爱学生C为人师表D为人民服务 16 提出“把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具体化规范化,使之成为全体教师普遍认同的行为准则”的文件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D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 17 20世纪60年代正式制定并通过《教育职业伦理准则》的国家是()A英国B美国C法国D日本 18师德属于()的范畴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职业道德)

特岗教师招考: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职业道德) 第四篇教师职业道德 一、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教师的职业特征,既带有历史遗传的色彩,又反映时代变迁的影响。总体来看,当代我国教师的职业特征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职业形象的准公共性。教师虽然不像政治家、演艺人员那样是完全的公众人物,但也相当多的时候暴露于学生、家长、社会的注视之下,因此教师必须善于塑造并维护自己的积极形象。 第二,职业环境的相对封闭性。教师的工作环境主要在学校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 第三,工作绩效的模糊性。教师的劳动成果不能以经济指标衡量。 第四,职业待遇的福利性。教师的劳动待遇带有相当的福利性。所谓福利性,一是教师的待遇相对不高;二是教师的待遇相对稳定。 第五,师生关系的隐蔽不平等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现代流行的概念。教师专业发展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这是教师自身反省和反思并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态度上的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另一方面是促

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这是学校或其他部门开展的各种提升专业的学习活动或培训活动,以期促使教师达到教师专业标准,促进教师专业成熟。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教师职业道德,简称师德,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调节和处理和他人、社会、集体、工作关系中所应遵守的基本行为规范或行为准则,以及在这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教育职业道德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独特性,说明了它是教师这一职业所特有的,是和教师这种职业密切联系的,是教师在其现实职业生活中应遵守的和应具备的。 二是揭示了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内涵,说明教师职业道德不只是教师在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行为准则,还包括教师在这些规范或准则中内化而成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 四、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 教师职业道德的认识功能是指教师正确认识自己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对他人、集体、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判断能力。

职业道德知识点部分

职业道德(提纲摘要)道德: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由社会经济关系决定的,依靠内心信念、社会舆论、风俗习惯等方式来调整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及、自然之间的关系的特殊行为规范的总和。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弥补法律约束的不足,比法律更基本,适用范围更广。 2.法律调节具有强制性、滞后的特点;道德有明显的自觉性、事前性特点。 3.二者相辅相成,内容上有重叠现象。 4.评价上,法律多从事情结果上去评判,道德多从主体的是非、荣辱等去评判 道德三大领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 1.社会公德①.职业道德②.家庭美德 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的共同要求: 文明礼貌勤俭节约爱国为民崇尚科学 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也是职业道德的核心) 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集体主义 公民道德基本行为准则: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四个方面]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行为准则职业道德: 从业人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性质: 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这种生产关系决定的分配上以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方式,人与人之间基本上实现了团结、友爱、平等合作的关系。体现着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有机统一

职业道德特征:[行业间相比较] 1.鲜明行业性; 2.适用范围上的有限性; 3.表现形式多样性; 4.一定强制性; 5.相对稳定性; 6.利益相关性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特征:[社会间相比较] 1.继承性与创造性统一; 2.阶级性和人民性相统一; 3.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 国外职业道德主要经验做法: 1.道德立法:1987年美国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从政职业法》英国《荣誉法典》 2.信用档案; 3。岗前岗位培训: 国外职业道德精华: 1.社会责任至上; 2.敬业; 3.诚信; 4.创新 我国传统道德的精华: 1.公忠为国的社会责任感;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内容 2.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孔子称敬业为“执事敬”竭尽全力精益求精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的拼搏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以礼待人的和谐精神;“仁”是儒家道德核心,礼是仁的外在表现 5.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孔子把信提升到关乎国家存亡高度。“民无信不立” 6.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价值取向;孔子“见利思义”荀子主张“以义取利”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已规定: 1.职业道德作为岗前和岗位的重要培训 2.职业道德作为考核奖惩的重要内容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义务职业纪律职业良心职业荣誉职业作风职业道德的具体功能: 1.导向功能; 2.规范功能; 3.整合功能; 4.激励功能; 职业活动中内在的道德准则: 忠诚:从业人员忠实于服务对象并认真负责、以寻求实现职责最优效果的强烈态度和意向。忠诚是基本准则,具有忠诚度的人是自律的人,是“慎独”型具有强烈职业荣誉感的人。当听话与职责发生冲突时应当把职责放在首位。 [慎独:在无人见证、监督的情形下,言行也要谨慎不苟,仍按道德规范做事] 审慎:选择最佳手段以实现职责最优结果,并努力规避风险。注重过程和结果。

教师职业道德习题第五章

第五章黄倍哲 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部由我国最高权力机构制定的专项教育法是(A )。 A《学位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2、对我国整个教育全局起着宏观调控作用的教育基本法是(B )。 A《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3、法律效力仅次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D《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法的表现形式来看,属于(A)。 A基本法律 B非基本法律 C行政规章 D行政法规 5、《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由教育部签发,在教育法律法规性质上属于( C)。

A单行教育法 B教育行政法规 C部门教育规章 D地方性教育法规 6、教育法律关系内容由( D)构成。 A教师和学生 B规范和原则 C组织和个人 D权利和义务 7、下列不属于教育法律关系客体的表现形式有(D )。 A各种教育行为 B举办教育事业的物质 C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精神产品 D教师与学生 8、小明今年10岁了,属于( B),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 A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完全行为能力人 D合法公民 9受害当事人只有在侵害其教育权益的不法行为发生之后,方能寻求相应的教育权益法律救济,这指的是教育法律救济的( B)原则。 A平等公正 B事后救济

职业道德综合案例分析

职业道德综合案例分析 1.每桶33元” 有这样一位销售员,每走一个地方,都要把所销售的润滑油品牌、价格写到留言簿、台历及其他凡能记录的地方,同行们为此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每桶33元”。他的执著的行为感动了客户,也感动了总裁,几年后,他成为这家公司的总裁接班人。 请问:这位销售员表现出了什么样的职业道德精神? 答:体现了该员工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坚持不懈)的精神 2.供电所长退“红包” 某供电公司五星供电所刘所长将一个红包交到了公司纪检专责手中。红包里除了1000元现金,还有一封信,信中写道“全村干部、群众一心请求刘所长马上实施农网改造,特表示一点心意,请收下吧,这代表着石头村全体村民的心意。”原来由于没有进行网改,全村电网安全隐患较多,因变损等原因造成电价偏高,群众意见较大,工作不好开展,村主任,村支书请求电力公司能将该村尽快安排为第三期重点改造村社,还将一个红包塞进刘所长口袋。刘所长一遍~遍地将农网改造的相关政策耐心地向村干部作解释,坚决不收红包,可怎么也拗不过.无奈之下,刘所长只好于第二天一早,将红包当面交给了公司纪检专责。 请问:刘所长的行为体现了电力职业道德的哪些规范? 答:体现了电力职业道德的以下规范 1、清正廉洁的作风(不为利益所动,维护企业形象 2、严守纪律的作风(遵守服务规范,履行服务承诺 3、人民电业为人民(牢记“四个服务”的宗旨) 3.小林与他的抄表软件 小林是某供电所的抄表员,以前,因轮换台区的抄表员字迹潦草,造成接班的抄表员辩认困难,导致打印电费发票效率降低。“怎么才能规范抄表卡呢?”小林也一直在苦苦探索,“用电脑打印出客户名称及客户号码等基本信息,建一本美观、整洁的抄表本不是很好吗?”但是,怎样录入客户的基本信息呢?如果用最原始的办法,只能在常用的EXCEL制表软件上,一户一户输入信息,然后将他们一一打出。“这样的进度太慢,有没有能更快更方便的方法呢?”小林又在“捣鼓”了。他利用自己平时累积的计算机知识,终于找到一种利用现有资源来完成这项工作的简便方法,该方法突出的优点在于利用供电所已建立的计量及用户基本信息台账,无需手动再次输入信息,可一次性打印出所有客户用电抄表卡片,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该方法在供电局所属16个供电所均已推广使用,小林为规范供电所管理立了一功。请问:小林的行为体现了电力职业道德的哪些规范? 答:1、体现了电力职业道德的以下规范 1)爱岗敬业:(或:热爱本职工作、无私贡献,自我超越,忠于职守) 2)钻研业务:(或:钻研业务,提高技能,不断探索、学习) 3)勇于创新:(或:能结合岗位实际要求改进管理、改善生产、提高效率) 4.电灯情暖徐老太2005年10月19日,家住某市某区钟鼓村12社的徐仁明老人再一次告别了油灯相伴的日子。 徐仁明老人今年80岁,由于儿子去世,媳妇在离家出走时竟然把电表电线都拆走了,老人孓然一身,无奈中只好重新找出已弃置多年的煤油灯照明。在9月份的一次营业普查中,乡供电所任所长来到徐老太家,被眼前的情景深深地刺痛了:“在我们供区内居然还有人用煤油灯。这是我们的失职。改,马上改,哪怕是所里职工自己掏钱也要让老人用上电。”19日这天,任所长带着供电所职工捐资所买来的电表、电线、灯泡,只用了一个小时就让徐老太家恢复了光明。 请问供电所任所长是如何实践“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的?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点教学内容

职业道德 绪论 一、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之间、个人和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2.道德是区别人与动物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 3.由于经济关系、阶级利益的不同,存在统治阶级的道德和被统治阶级的道德。 4.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二、法治与得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1.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2.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两者区别:1)从道德和法律的产生、发展来看,道德要比法律的产生早的多,而且最终将代替法律,成为唯一的行为规范。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二者也不同。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并由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则不是由国家强制执行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两者关系:1)从作用上看,德治于法制,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内容上有相互重叠部分。3)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 三、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2.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7)修身为本,严于律己。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市场经济是一种手段,它在经济发展中主要起一种资源配置的作用。 2.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3.特征:范围上的有限性;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1)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它激励人们最大限度地发挥自主性,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2)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它激励人们积极进取,从而增强了人们的自主性道德观念,从而增强了人们的竞争道德观念。社会主义提倡在竞争上合作、在合作基础上鼓励竞争的道德观念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从而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它要求人们不断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这就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5.如何加强职业道德建设:1)抓职业道德建设,关键是抓各级领导干部的职业道德建设2)是一总体工程,要在全社会各行各业抓好职业道德建设,在总体上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职业道德建设迎合个人利益挂钩4)要站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抓职业道德建设5)把职业道德建设同建立和完善职业道德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并和相应的奖罚、教育措施相结合。 职业道德与企业的发展 职业道德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企业文化:它是一个企业的经营之道、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目标、企业作风、企业礼俗、员工科学文化素质、职业道德、企业环境、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形象等的总和,是在一定环境中,全体职工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物资成果和精神成果的表

《综合知识》必看考点题库解析《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2021年最新版)

《综合知识》必看考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2021年最新版) 精选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

《综合知识》必看考点《社会公德与职业道德》 (2021年最新版) 1、多选题;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表现在_____。 A: 公私分明,不谋私利 B: 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C: 热爱本职、扎实工作 D: 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参考答案: BCD 本题解释: [解析]公私分明,不谋私利是办事公道的基本要求之一,故应排除A。其余三项都是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2、多选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是公正的化身及楷模,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己任。基本的“公正”包括_____。 A: 交换公正 B: 分配公正 C: 规则公正 D: 权利与义务对等 参考答案: ABCD 本题解释:

[解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应是公正的化身及楷模,以维护社会公正为己任。基本的“公正”包括:交换公正、分配公正、规则公正、权利与义务对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维护社会公正为价值取向,提高行政能力及效率,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的优化整合,实现社会公正。3、单选题;行政伦理的最低要求是_____ A: 一切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B: 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C: 不损害集体利益 D: 成为高尚道德的模范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参考答案:B 4、单选题;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的特点的是_____ A: 基础性 B: 强制性 C: 全民性 D: 相对稳定性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答案】B。 5、单选题;下列关于爱岗敬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 市场经济鼓励人才流动,再提倡爱岗敬业已不合时宜 B: 即使在市场经济时代,也要提倡“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C: 要想做到爱岗敬业就应一辈子在岗位上无私奉献 D: 在现实中,爱岗敬业的观念阻碍了人们的择业自由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释: [解析]爱岗敬业,是指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努力钻研,提高业务水平,爱岗敬业并不是要限制人们自由择业,而是要求“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本题正确答案是B。 6、单选题;当前我国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_____的,党中央大力推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成效是十分显著的。 A: 复杂、多元、稳定 B: 正常、稳定、发展 C: 多层、正常、变化 D: 积极、健康、向上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释: [解析]当前我国思想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党中央

职业道德的基本知识

职业道德内容概要 绪言 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1道德的内函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 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2.1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2.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3.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3.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 1、从社会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服种手段。 2、从所有制来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主体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3、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

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道德知识部分经典归纳讲课教案

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道德知识点 总结 辅导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结合一些例题,讲解《职业道德教程》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主要内容要点 二是根据《职业道德考试指导》并结合以前的考卷,作一些分析说明 三是进行一些课堂练习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道德及其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道德,是社会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和人、个人和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道德是人区别动物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道德始终被社会所重视,将其看作是做人的根本 道德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作用 道德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它是从伦理学的意义上,提出做人的准则,即规范个人行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 如果有人突破了道德规范,就要受到批评教育、舆论谴责或自责 道德的约束主要靠自律 根据道德的表现形式,将道德分为家庭美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三大领域。 二、道德和法律的区别与联系 (一)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区别 一是在调节范围上:道德适用范围广,而法律的适用范围相对窄。 二是调节主体上:法律代表国家意志,通过国家司法部门强制执行,

道德主要靠社会舆论、风俗和人们的良心来指导和约束 三是调节方式上:法律具有强制性和滞后性 道德主要通过改变人们的内心信念和思想觉悟—改变态度和言行,具有自觉性和事前性 (二)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的联系 一是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和法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二是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三是道德和法律都是国家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是人们依据一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是非、善恶判断,表明自己态度和价值倾向的活动。(扩散性和持久性的特点) 三、职业道德 (一)职业 社会分工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演变而得到不断的丰富和发展。 职业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职业是人们谋生的手段和方式。 第二,通过职业劳动使自己的体力、智力和技能水平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第三,通过自己的职业劳动,履行对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承担特定社会责任是职业的本质。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维持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素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范畴及规范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是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所应遵循的最根本的指导准则,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对教师在执业活动中提出的最根本的道德要求。 注意: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具有▲指导、统帅和裁决作用。 2、忠于人民教育事业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最根本的指导原则(指导); (2)最根本的道德要求(统帅); (3)是衡量教育工作者个人行为和品质的最高道德标准(裁决) 3、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与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关系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范畴都是由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派生出来的,是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展开、补充和具体化。 4、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1)教书育人原则; (2)为人师表原则; (3)依法从教原则; (4)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即现代教育区别于维护人的依赖关系的封建教育的标志之一。 5、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确立的依据 (1)必须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关系和阶级利益的根本要求 (2)必须符合一般社会道德原则的基本要求 (3)必须反映教师必须反映教师的活动特点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1、教师职业道德范畴:是指那些概括和反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体现一定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要求,并成为教师的普遍内心信念,对教师的行为发生影响的基本道德概念。 2、教师职业道德主要范畴 ★(1)教师义务。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正反两个方面。正面:教书育人;反面:“不要误人子弟” ★(2)教师良心。 ①是一种内在的而道德信念,对教师的道德活动和道德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作用。 ②教师良心与其他职业良心相比,有两个主要的特点:层次高、教育性强。 ③教师良心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教师道德自律的最高实现形式。 ★(3)教师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重要标志。 ①最基本的内容:公正对待全体学生 ②核心:对学生的公正

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如何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的职业道德知识、情感、意志、信念支配下所采取的自觉活动。对这种活动按照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有意识、有目的训练和培养,称之为职业道德行为养成。养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贯彻落实到职业活动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进而形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并达到崇高的职业道德境界。 职业道德行为如何养成: (一)在日常生活中培养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职业道德行为的最大特点是自觉性和习惯性,而培养人的良好习惯的载体是日常生活。因此,要紧紧抓住这个载体,有意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久而久之,习惯就会成为一种自然,即自觉的行为。 “培养”意为按照一定的目的长期地教育和训练,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职业道德行为应做到: 1.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是指在行为方面的约定促成或明文规定的标准、准则,它告诉人们该怎样做,不该怎样做。凡小事做起,严格遵守行为规范。例如学生证、干部证、文明监督岗的佩戴,遵守校纪、班纪、宿舍纪律等,在点点滴滴方面按照职高生的各种规范来要求自己。

2.从自我做起,自觉养成良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人终身受益的资本,不好的习惯则是人的一生羁绊。每一位同学要从自我做起,从行为规范要求入手,从行为习惯训练抓起,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良好的习惯。 (二)在专业学习中训练 专业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是形成职业信念和职业道德行为的前提和基础。职业道德行为的养成,离不开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提高。 “训练”意为有计划、有步骤地使之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在专业学习中训练职业道德行为的要求是: 1.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 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求职择业和职业劳动的各种认识的总和,它是职业活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 职业规范是指某一职业或岗位的准则。包括操作规程和道德规范。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要在专业学习和实习中增强职业意识,遵守职业规范,这是未来干好职业、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前提。 2.重视技能训练,提高职业素养 作为职校的老师,对每位同学都要重视技能训练,向劳动模范、先进人物学习,刻苦钻研,培养过硬的专业技能,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三)在社会实践中体验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知识点整合.doc

第一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职业道德的特征与作用 1)特征:实践性、职业性、规范性、多样性和稳定性 2)作用:促进职业活动的进行,提高职业活动的效果 提升本人的职业形象,乃至所服务机构及行业的形象 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与特征 概念:在管理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提现管理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管理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特征:1.具有职业性和实践性 2.具有公众利益的符合性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对管理会计师个体的作用 1、指导作用 2、对管理会计师职业道德遵守的促进和评价作用 对单位的作用 1、是单位实现管理会计目标的重要保障 2、是单位总体道德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职业规范体系的作用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之间的协同关系 1、两者目的相同 2、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以会计法律制度为基础 3、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重要补充 4、法律法规将成为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和工作的方向指引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相关法律制度的区别 1、两者性质不同:会计法律制度具有强制性、代表国家的意志。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没有国家行政司法体系作为保障,是管理会计师自律性要求,代表的是管理会计职业群体以及社会公众的要求或期待,其执行要求和监督来自于社会监督或自律性组织的监督 2、两者作用范围不同 3、两者表现形式不同:会计法律由国家立法部门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和颁布,有明确的法律条款、实施细则。 管理会计职业道德可以形成文字,也可以不形成文字,是一种思想深处的自律

第二章:管理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职业认知和价值观、能力、达成业绩的努力程度) 职业认知和价值观 1、热爱管理会计职业(1.正确认识管理会计职业,认识管理会计职业特点。2.热爱管理会计职业,通过做好管理会计工作创造价值) 2、诚信从业(1.不弄虚作假,不为利益或其他目的而造假。2.实事求是,无隐瞒,不为谋取私利或其他目的人为选择信息或有选择性的工作) 3、客观公正(1.从主观上,客观公正推进工作。2.从客观上顶住各种不正当压力。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包括财税方面的法律法规、准则等>,推动单位向政策和法律法规所鼓励和引导的方向发展) 4、保密(1.保守工作中的秘密,2.不利用工作中所获得的相关信息为自己或者相关人员谋利) 5、廉洁自律(1.不行贿、2.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或受贿、3.不持他人行贿受贿或谋取私利,并推动单位的监控体系进行防范、4.推动积极正面的价值观) 能力准备与自我提高 1、充足的专业技能准备(熟悉法律法规,财税法规及规则、具备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职业道德复习资料 绪言 第一节道德是做人的基础 1.1道德的内涵 人类脱离的动物界,人就有了道德。早期原始社会,便生产了道德的萌芽。 道德是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抽象的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向人们提出的处理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一种特殊的行为规范。 1.2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人生在世,最重要的有两件事:一是学做人,一是学做事。 第二节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治国的重要方略 2.1道路是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人类社会在其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两大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保障个人与社会正常秩序的第二道防线。 2.2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的区别:1、从生产、发展来看,道德比法律产生的早的多,而且最终将替代法律,成为唯一的规范。道德在原始社会就有了,而经过了几十万年以后,社会分裂为统治阶级才产生了法律。任何被统治阶级都不可能有自己的法律。阶级社会的历史上:一种法律体系独立,多种道德体系并行。2、从依靠的力量来看,法律是依靠国家强制执行的,道德是依靠社会舆论、人们良心、教育感化、典型示范等唤起人们的知耻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力来进行调控的。3、道德和法律作用的范围不同。法律只干涉人们的违法行为,而道德对人行行为所干涉的范围要广泛得多、深入的多。 2.3把道德和法律、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结合起来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1、从道德和法律的作用来看,德治与法治,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从道德和法律的内容来看,二者有相互重叠的部分。 3、道德和法律有相互转换、相互作用的关系。从道德和法律产生发展来看,奴隶社会刚出现时,有些法律规范就是从原始社会的道德习惯转化来的,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互相转化的现象更为普遍。 第三节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传统美德的民族 3.1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 3.2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1、父慈子孝,尊老爱幼。 2、立志勤学,持之以恒。 3、自强不息,勇于革新。 4、仁以待人,以礼敬人。 5、诚实守信,见利思义。 6、公忠为国,反抗外族侵略。 7、修身为本,严于律已。 第四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4、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区别: 1、从社会性质上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一种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一种体制服种手段。 2、从所有制来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其主体是私有制经济,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 3、从分配制度上看,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实行的是以按资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形式;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形式。 4、从生产目的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以获取最大利润为自己的最终目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也国获得最大利润,但它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需要,即服从于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4.2职业道德的内涵和特征 职业道德:它是指从事一定职业劳动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和劳动中以其内心信念和特殊社会手段来维系的,以善恶进行评价的心理意识、行为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人们在从事职业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 职业道德的特征:1、范围上的有限性。2、在内容上的稳定性和连续性。3、在形式上的多样性。 4.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正面影响: 1、市场经济是一种自主经济,增强了人们的自主道德观念。 2、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经济,增强了人们竞争道德观念。 3、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利益导向的经济,要求人们义利并重,增强了人们义利并重的道德观念。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极为重视科技的经济,要求人们不为更新知识、学习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学习创新的道德观念。 4.4市场经济对职业道德的负面影响: 1、市场经济的利益机制,容易诱发利己主义。 2、市场经济过分强调金钱价值,容易诱发拜金主义。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是判断人们职业行为优劣的具体标准,也是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反映。《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规定了我们今天各行各业都应共同遵守的职业道德的五项基本规范,即“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规范,它是贯穿于全社会共同的职业道德之中的基本精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集体主义。因为集体主义贯穿于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的始终,是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关系的最根本的准则,也是衡量个人职业行为和职业品质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获得成功的保证。 一、道德 道德是一定社会、一定阶级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之间各种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这种规范是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教育和内心信念来维持的。它渗透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既是人们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又是对人们思想和行为进行评价的标准。 二、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就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符合职业特点所要求的道德准则、道德情操与道德品质的总和,是人们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内在的、非强制性的约束机制。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具体化,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标准和要求,而且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1.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与一般的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有自己的特征。第一是行业性,即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第二是连续性,具有不断发展和世代延续的特征和一定的历史继承性。第三是实用性及规范性,即根据职业活动的具体要求,对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用条例、章程、守则、制度、公约等形式做出规定。第四是社会性和时代性,职业道德是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职业佬",不是离开阶级道德或社会道德而独立存在的。随着时代的变化职业道德也在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当时社会道德的普遍要求,具有时代性。 2.职业道德的社会作用 职业道德具有重要的社会作用。它能调节职业交往中从业人员内部以及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间的关系;从业人员良好的职业道德有助于维护和提高本行业的信誉;员工的责任心、良好的知识和能力素质及优质的服务是促进本行业发展的主要活力,并且对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发挥重要作用。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一种新型的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伴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而产生、形成和发展,是社会主义职业活动不断完善和经验的总结。

《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案

《遵守职业道德是从业之本》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职业道德的作用 职业道德对社会、企业与个人发展有很重要意义。人们通过职业活动才能正常生存,而职业活动离不开职业道德。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促进个人职业的发展,反之,会阻碍个人职业发展。弄清楚职业道德的作用,学生才会接受对职业道德的学习。 2)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中职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是重点学习内容。中职学生自觉践行职业道德规范有重要意义,个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离不开良好的职业道德。

2.教学难点 1)职业道德特点 职业道德特点具有抽象性,在讲解中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认同这些抽象的知识和观点是教学难点;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生活经验不足,这些都会影响他们对本课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突破此教学难点的方法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总结,从而得出职业道德特点。 2)践行职业道德规范 践行职业道德规范需要学生亲自实践。如何避免空洞的理论说教?采取怎样的教学方式?建议学生怎样践行职业道德规范?这些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讲解此知识点时,应从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细节入手,引导学生践行职业道德规范,如清洁教时如何践行值日生道德?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案例分析、讲授相结合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职业道德与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 2)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3)理解职业道德的作用 4)理解行业道德规范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合作探究方法的运用,让学生理解职业道德的特点 2)体验和感悟职业道德的作用和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践行职业道德的自觉性,端正职业目的,树立积极的职业态度

职业道德(第三版)学习笔记(飞哥完整版)

职业道德(第三版)学习笔记(飞哥完整版) 绪论: 一.学习职业道德有哪些意义? 1.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自己工作。 (1.)有利于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有利于考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2.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企业发展。 3.学习职业道德有利于行风建设。 4.学习职业道德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党全国人民提出的要求。 总结:学习职业道德,对于个人工作、企业发展、行风建设、社会和谐进步、党中央发展战略的时限都有重大作用,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好职业道德这门课。 二.本职业道德教材有哪些主要特点? 1.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2.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3.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4.针对性强,创新点多。 三.本职业道德教材包括哪些内容? 1.绪论。 2.职业道德概述。 3.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 4.职业道德行为规范。 5.职业道德修养。 四.学习职业道德这门课有哪些好方法? 1.业余学习与集中面授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联系实际相结合。 3.个人修养与学习榜样相结合。 4.把握特点与掌握重点相结合。 5.知行统一与四德兼备相结合。 第一章:职业道德概述 一.为什么要学习职业道德? 答:因为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执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与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通过从业者的职业活动以确认评价、选择和知道自身或他人的职业行为,达到协调人与人之间,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使之和谐健康发展。所

以我们要学习职业道德。 二.什么是职业道德? 答:职业道德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符合自身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规范,是人们通过学习实践养成的优良职业品质,它涉及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 三.什么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原则? 答:1.职业道德的核心为:为人民服务: (1.)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 (2.)为人民服务是区别其他社会形态“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 (3.)每一位从业人员要努力实践为人民服务。 2.职业道德的原则为:集体主义(指导原则) (1.)含义:①强调以集体利益为基础,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②集体利益强调个人、集体、国家三者利益统筹兼顾,和谐发展; ③在维护和发展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的情况下,要充分满足个人正当利益。 (2.)原因:①集中反映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关系的基本原则。 ③集体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区别于其它阶级社会形态道德的本质特征之一。 (3.)坚持:①提倡正确的利益观。 ②正确认识和区分个人主义与个人利益、个人努力奋斗,集体主义与小团体主义。 ③要用集体主义的观点和集体主义的精神认识、处理职业人际关系。 四.浅谈在工作中怎样做到为人民服务。 答: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各行业各领域的从业人员都要忠于职守,努力为人民谋利益,通过辛勤劳动将自己的知识、智慧奉献于社会。 五.职业道德有哪些特征? 答:1.职业性。2.普遍性。3.自律性。4.他律性。5.鲜明的行业性和多样性。6.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7.很强的实践性。 六.职业道德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答:1.规范全社会职业秩序和劳动者的职业行为。 2.提高劳动的质量,效益和确保职业安全卫生。 3.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 4.提高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 5.促进企业文化建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