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列表

中国通史列表
中国通史列表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史知识整理 第一部分先秦 【阶段特征】从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前是我国的先秦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三个历史时期。由于原始社会的内容不列入高考范围,故本单元主要涉及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的建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完成期间的历史变化。其间依据社会性质的变化,划分为两个时期,其特点有:1、夏朝、商朝和西周(公元前2070年──前771年)这是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夏朝实行王位世袭制,表明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商朝奴隶制文明有新的发展;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奴隶制国家走向强盛。2.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前221年)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王室衰微。新兴地主阶级势力上升,展开广泛的变法,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逐步建立。B大国争霸。统一的封建国家在形成之中。C分封制瓦解。D 民族融合。(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使用,使得私田扩大A 井田田制瓦解。B 以土地私有制为基础的封建剥削制度得以确立,社会经济因之得到发展。C 封建经济初步繁荣。(3)文化上,社会思潮相当活跃,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也取得一系列成就。

第二部分秦汉【阶段特征】从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到公元220年曹丕建魏的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和首次出现大一统局面的时期(基本特征):1.政治上:A秦统一后首次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到西汉武帝时期,得到巩固,封建大一统局面出现了。B 封建中央和地方官制初步建立。C 统治思想:秦朝是法家思想,西汉初年是道家思想,至汉武帝时期用儒家思想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加强中央集权。(秦朝的措施和西汉的“王国问题”解决及东汉地方豪强地主势力的膨胀)E 选官制度的进步:废除世卿世实禄的制度。秦朝:按军功授爵;两汉是察举制和皇帝征召。2.经济上:①基本特征:封建经济初步发展;②秦朝实现国家统一,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经济发展,但暴虐统治又破坏了生产力发展,两汉实行休养生息政策;③经济发展主要是在黄河流域的北方地区(经济重心在北方);④对外贸易开始:丝绸之路。 ⑤经济发展的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市。3.民族关系:A 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国家的版图大大开拓。B 中原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北方:主要是与匈奴的关系,以战争为主。西方:与西域的关系,开始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南方和西南:主要是越族和西南夷,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4.对外关系:A 对外交往初步发展,

清华大学学生必读书目

清华大学所列的大学生应必读的书籍 博通类(总计280种) 一、必读(40种) *《共产党宣言》 《国家与革命》 《毛泽东选集》 *《邓小平文选》 *《鲁迅选集》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 *《国史大纲》钱穆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陈旭麓《古代汉语》王力主编 *《美的历程》李泽厚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乡土中国》费孝通

《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 *《走向世界——近代中国知识分子考察西方的历史》钟书河《陈寅格的最后二十年》陆健东 *《中国:传统与变革》费正清与赖肖尔 《剑桥晚清史》 *《现代化新论》罗荣渠 《古诗源》沈德潜 *《史记选》王伯祥 《傅译传记五种》 *《荒芜英雄路》张承志 *《孤独的狂欢——数字时代的交往》吴伯凡 《经济学》斯蒂格利茨 *《科学史》丹皮尔 *《世界史纲》韦尔斯 《第三帝国的兴亡》威廉.夏伊勒

*《光荣与梦想》曼彻斯特 *《西方哲学史》罗素 *《精神分析引论》弗洛伊德 《理想的冲突》宾克莱 *《展望二十一世纪》汤因比与池田大作 《权力的转移》阿尔温;托夫勒 *《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里夫金与霍华德 *《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王雨田主编《社会心理学》时蓉华 《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霍金 《唐吉河德》塞万提斯,杨绛译 *《莎士比亚悲剧四种》卞之琳译 《幻灭》巴尔扎克,傅雷译 二、选读(80种) 《网络创世纪》郭良

*《数字化生存》尼葛洛庞帝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企业之魂》乔治.吉尔德 《庄子浅注》曹础基 《论语译注》杨伯俊 《诗经注析》程使英、蒋见元 《世说新语校笺》徐震愕 《中古文人风采》何满子 《宋诗选注》钱钟书 *《宋词赏析》沈祖荣 《中国古典小说导论》夏志清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走出中世纪》朱维挣

第2讲古代中国通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古代中国通史 ——(先秦时期、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宋元、明清) 第2讲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 【课前预习案】(25分钟) 阅读教材回答识记下列问题: 一、秦朝时期 1、秦朝统一全国的时间、主要原因? 时间:公元前221年。主要原因:①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各地区的经济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②长期饱受战乱之苦的广大人民渴望统一③秦国商鞅变法最为彻底,秦国国力增强④秦王嬴政的才能。 2、秦朝建立后,确立了什么政治制度巩固统一?简述其主要内容和突出特点?除了上述的政治制度之外,秦朝还采取了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结合选修史课本) P7页。巩固措施:①经济上,沿用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统一度量衡、文字。 ②思想上,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 3、郡县制起源于何时?它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有何历史的进步性? 起源时间:春秋后期。如何: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地控制。 进步性:①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以及社会的稳定②促进了经济发展③从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二、汉朝时期: 1、材料创业的工作一旦完成,创业者们就面临组成一个帝国的问题。他们或是把大片土地委托给他们的支持者并给予一定的独立性,或是把全部领土、官署和权力置于中央政府的直接和有效的控制之下。结果七年的混乱时期之后,采用后一条路线就有了可能;但是直到公元前154年和前122年的叛乱被粉碎后,消灭闹独立性的潜在根源的过程才基本上得以完成。—《剑桥中国秦汉史》依据上述材料回答,西汉初年实行的政治制度,并说明其实行的原因、后果? 地方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原因:为了稳定天下,巩固统治。后果:地方割据势力膨胀,带来王国问题,引发“七国之乱”。 2、汉武帝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作用?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评价? 政治措施:①实行“推恩令”,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②酎金夺爵③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统治秩序。 经济措施:继续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盐铁官营(盐铁专卖)。 思想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评价:积极:是中国政治史和思想史上的一件大事①儒学在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有利于巩固大一统国家和稳定统治秩序②儒学成为各级学校必修的重要内容和朝廷选官的考查标准,从而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③对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形成产生了积极影响。 消极:文化专制,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 3、为什么说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与发展? 继承:继承先秦儒学的“仁”“礼”“仁政”“民本”“教化”。 发展:①来源:以先秦儒学为基础,融和了阴阳家、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 ②内容:形成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具有神学色彩的新儒学体系,强调“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③地位:从不受重视的民间学说发展为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学说。 3、汉代在科技、文化方面分别取得了哪些成就? 科技:四大发明之一: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 天文学:东汉张衡发明了浑象仪,候风地动仪 数学:东汉的《九章算术》标志着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医学:西汉《黄帝内经》,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系统论述了“四诊”疗法,同时期的华佗发明“麻沸散”和五禽戏 文化:书法:秦篆、汉隶文学:汉赋。 【课堂探究案】(20分钟) 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始皇构建了大帝国的框架,组装了硬件,汉武帝确定了大帝国的中枢运作机制,加上了软件。——金克木《风流汉武两千年》材料二皇权为了维系自身权力的专制性,就必须创建出能够突破甚至凌驾于这类束缚和侵蚀力量之上的制度性手段;这种反制衡除了表现为一些非常规性的举措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_种根本性的制度建设,这就是:不断在常规的国家行政官职体系之外,设立由它取代可能限制皇权的外朝官制体系而执掌国家核心机密和极高权力,使皇帝能够通过亲自掌握这一秘书机构并赋予它巨大的权力,从而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王毅《中国皇权制度研究》材料三明代政治暴戾已是人所尽知的事实,廷杖、诏狱、流徙乃至日常的薄俸,人主对士大夫的施虐几乎无所不在。然而,在明代二百七十多年历史上,却从未有过士大夫谋反的确凿记录。如果说士人有所反抗,则主要是以言论的方式体现为某种精神表达,其实际意义往往是在伦理道德上对皇权表示否决。李庆西《最后的儒者》(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秦始皇给中华帝国组装了哪些“硬件”?汉武帝添加了哪些“软件”?(4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唐朝和清朝皇帝是如何对外朝常规官制体系施以强大的反制衡的。(4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三中这么奇怪的现象。(6分)

最新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填空训练---中国古代史

最新中考历史基础知识填空训练---中国古代史 第1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北京人生活在北京西南________的山洞里,距今约___________年,过着______生活,能够制造和使用________,会使用________火,还会保存火种。 2.距今约________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__流域,住________房屋,过着定居生活,使用________石器,用________耕地,种植________。 3.距今约________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________流域,住___________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种植________,使用________石器,会制造________陶。 4.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_______和______的国家。 5.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________流域的部落首领,后来黄帝联合炎帝部落在涿鹿一战中大败蚩尤。从此,炎帝、 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________。 6.相传,黄帝建造_______,制作______,还教人们挖井,发明________,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 。 称________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__________” 第2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________。周天子把________和平民、奴隶,分给________、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________,平时镇守疆土,战时________随从天子作战。西周通过分封诸侯,开发了________ 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_______和_______两个时期。 3.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________、大发展时期。具体表现:经济上,________和________的推广,推动了________的发展。政治上,争霸和变革。 (1)春秋时期:________逐步瓦解,________地位下降,大的诸侯势力崛起,诸侯________局面出现,齐桓公是春秋 第一个霸主。 (2)战国时期:形成____、楚、燕、韩、赵、魏、____七雄并立的局面。 (3)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思想上,出现_________局面,是思想大解放的时期。 4.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的出现,新兴__________开始登上历史舞台;秦孝公初期,秦国比较落后, 秦孝公广纳人才,变法图强。 5.公元前356年,商鞅在________支持下开始变法。经济上,国家承认________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_______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统一________。政治上,奖励______,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 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____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________得到发展,

方案-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积极探索——评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积极探索——评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 中国高等院校的文科教材建设,涉及到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一直是 系统和学术界备受关注的问题。最近几年,在与国际学术接轨的大背景下, 学、管 、 等 科学方面的教材不断翻新,各种冠以“21世纪”、“新世纪”等标志的教材琳琅满目,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历史学的教材出版显得冷寂,尤其是缺少适用性较强的中国通史或中国古代史教材。所以,全国高校历史系中,还有不少在推荐学生使用基本框架形成于1960年代的由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这一方面说明经过不断修订的《中国史纲要》仍然具有其作为教材的价值,但是,它之所以无法完全被取代,也说明当前中国通史教材建设的滞后。此外,陆续翻译出版的剑桥中国史,也成为许多历史系或其它专业文科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重要途径,在某种意义上起到了教科书的作用。这从每年硕士研究生复试时的情况可以反映出来。问题是,《中国史纲要》在今天作为历史系或非历史专业中国通史课程的教材,已经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新的学术进展无法纳入。剑桥中国史可以作为重要的教学参考书,但不可能真正作为教材使用,不仅其中很大部分内容滞后于当今学术的,其编写的角度也不适合在中国作为大学讲授中国通史的教材。于是,高教系统对中国通史教材的更新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近来有一些中国通史教材陆续出版,体现了史学界在这方面进行探索的努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张帆《中国古代简史》(以下简称《简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中国通史教材之一。该书是为大学公共选修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编写的教材,在1997年获得国家教委“九五”重点教材立项,由多年在北京大学开设“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公共选修课的张帆独立撰著。 作者在后记中说明,对本书编写影响较大的著作主要是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钱穆《国史大纲》和《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中国历史卷。对于《中国史纲要》,作者特别强调它“是建国后较早编定的通史教材,出于名家之手,结构严谨,内容连贯,叙事完备,凝练,学术价值很高,在北大和其他许多高校历史系长期使用”。可见作者对这部教材充满着崇敬和美好的回忆。我想,这其实也是许多1980年代在北大历史系通过《中国史纲要》通史教学体系完成大学学业的人所共有的感受。当时承担中国通史课程的教师,主要还是《中国史纲要》的编写人员,如吴荣曾、田余庆、吴宗国、许大龄等。而且,与《中国史纲要》配套使用的《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资料选》和《中国古代史教学参考选》,也都一起发给学生。《中国史纲要》作为教材,提供的主要是完备和连贯的基本知识。它大体按照编年加记事本末的体例,适当照顾 ,注重前后贯通,史实的考辩很严谨,观点性不特别突出,这是它持久生命力的重要前提。一些深度的内容和学术争鸣、学术动态,则有赖于参考资料选和参考论文选来提供。这样一班人马和一套教学用书,应该成为北大历史系甚至是新中国高校历史教学发展史上的一个典范。但是,学术在前进,教学体制也在更新,在《中国史纲要》通史体系下成长起来的教师,已经不可能完全依照他们自己的学习路径来从事中国通史的教学。而要在历史系的教学中建立一套全新的中国通史教材和课程体系,操作起来难度会很大。于是,就有几位新生代的教学骨干如阎步克、丁一川、张帆等,首先在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中进行探索。这是《简史》产生的另一个具体背景。 以上两个背景,决定了《简史》的努力方向,这就是力求保持《中国史纲要》注重贯通的特点,同时又尽量体现出学术界普遍接受和采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其中也包括作者自己长期科研积累的史识。全书40余万字的篇幅,相对于中国古代史的庞大内容来说,确实是一部《简史》,许多史实只能点到为止。在内容的安排上,则体现为唐代以前(即中国古代史

(完整版)央视纪录片《中国通史》解说词第16集诸子百家

第16集:诸子百家 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有一个时期至关重要,公元前500年左右,东方西方,群星璀璨,孔子、释迦牟尼、苏格拉底均在这个时期诞生,中国、印度、希腊,三大古典文化中心最终形成,其所产生的文化,至今仍深深影响着人类的思想与生活。这个时代,是人的发现和觉醒的时代,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称其为轴心时代。中国的哲学时代就是春秋战国时期,这一时期,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墨子、荀子、韩非子等一大批思想家蓬勃而出。在战国时代,被称为诸子百家的各个学派、各种思想交错碰撞,即彼此批评博弈,又相互吸收交融,形成了为后世所称到的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写下了最为灿烂的篇章。 这里是山东省邹城市的孟庙,庙宇里正在进行的是成年加冠礼,在集体叩首之后,老者主持加冠仪式,少年加冠之后便正式成年,千百年来,殿堂里的亚圣孟子注目着无数后辈少年加冠成年,孟子是孔子的弟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对儒家的创始人孔子推崇备至,孟子遗憾自己不能亲自倾听孔子的教诲,只能成为私淑弟子,但孟子却坚定地视自己为孔子的直接继承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人之初,性本善,中国古代的启蒙教材《三字经》开头的这句话,就是孟子思想的基础。孟祥居老人是孟子的74代孙,也是中华孟氏宗亲会的名誉会长。 孟祥居: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来讲都是善良的,他认为就是说老百姓就能享受到帝王的仁义和慈爱,他才能真心实意地拥护你,才能爱戴你,你的江山才能够坐的稳,所以说得人心者得天下。 这里是位于河南开封的游梁祠,2014年夏季,河南孟氏宗亲会在这里举行了一场规模不大的祭祀仪式,仪式里有一项告祖的内容,孟氏后人准备重修游梁祠。和孔子一样,孟子也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宣传他的仁政主张,但和孔子困厄陈蔡惶惶如丧家之犬不同,孟子在各国都受到了统治者的厚待,享有丰厚的待遇。当年,孟子生平出游第一事就是游梁说惠王,在魏国国都大梁,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段对话流传至今。国君说:先生您不远千里而来,将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利益呢?孟子却毫不客气的回答:王为什么一定要说利呢,只有有仁义就足够了,在儒家历史地位仅次于孔子,被后人尊称为亚圣的孟子第一次向一国之君阐述行仁义、兴王道,后人为此专门修建游梁祠,纪念孟子。梁惠王虽然多次向孟子请教,但他只想通过战争使魏国扬威天下,与孟子所主张的仁政爱民,不嗜杀,省刑罚,减免赋税的思想格格不入。因而孟子的仁政主张很难被统治者真正接受,孟子最终对梁惠王绝望了,生气地说梁惠王望之不似人君,然后离开魏国。 孟氏宗亲的祭奠过后,游梁祠重归平静,世代在这里看守的后人细心地打扫着院落,实际上,游梁祠大部分已毁,所剩殿宇也被改造成了工厂厂房,祠内仅存的两方石碑,一方为康熙二十八年,阎兴邦《重修由梁祠书院碑》,另一方为嘉庆年间之碑,碑上面的字迹剥落模糊,游梁祠的魄罗情形,仿佛就是当年盛名之下的孟子,在宣讲仁义之说时的遭遇,离开魏国后,孟子转赴齐国,他对齐国抱有很大的希望,尤其想尽快到达稷下学宫。轴心时代的东方,有一所群贤聚集,思想之火无比璀璨的学术中心,它既是我国最早的官办大学,也是战国时期政治咨询和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这里汇聚了当时了最著名的学者,他们收徒讲学,交流论辩,各种思想交流碰撞,成为诸子百家争鸣的最重要的场所。 韩伟东:这是一个稷下学宫的一个标志碑,稷下学宫的具体的位置呢,根据史书记载,应当是在齐国都城宫城西墙的南门,它南边正好有稷山,现在都湮没在这些田地之下了。韩伟东,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文物局局长,稷下学宫的兴衰是生活在稷山下的所有人最为感慨的。对于稷下学宫,郭沫若曾高度评价说,这稷下之学的设置,在中国文化史上实在是有划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答案

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过关(一) 1、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是目前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在北京周口店发现的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 位于黄河流域的半坡聚落,种植粟,建造半地穴式房屋。位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聚落,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炎帝号称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后人尊称黄帝、炎帝为“人文始祖”。相传尧舜禹是通过禅让制当选部落首领的。 2、禹建立夏,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3、西周为了巩固统治,实行分封制。 4、春秋五霸:__齐桓公__;___宋襄公__;__晋文公__;___秦穆公__;___楚庄王___。首先称霸的是:____齐桓公____ 。首先称霸的原因:①任用___管仲__为相改革内政,齐国很快富强起来;②提出了“___尊王攘夷__”口号,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标志:公元前651年,在___葵丘___举行诸侯盟会,确立了霸主地位。 战国七雄:东___齐___;西、___秦___;南、____楚__;北、___燕___;中间、__赵魏韩_____。 5、大思想家家、大教育家、儒家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他的弟子把他的言论收集在《论语》一书①思想: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仁政”、“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②教育:创办私学,主张“温故而知新”、“有教无类无类”等。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儒家家代表人物孟子主张“施仁政于民”。道家代表人物庄子主张“道法自然”。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主张“法治”、中央集权。 6、商鞅得到秦孝公的支持,开始变法,称为商鞅变法。 背景: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领域出现_铁器牛耕________引发社会变革,地主______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主要内容有:体现顺应历史潮流的措施是:承认土地私有;体现法家思想的是:编制户口、加强刑罚、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富国的措施是:奖励生产、承认土地私有;强兵的措施是:奖励军功。 影响:秦国通过变法富强起来,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坚实的基础。 7、公元前 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秦朝。秦朝建立中央集权的措施:

【历史】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材料题(附解析)

一、七年级下册综合题辨析题论述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一中人物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什么?他是否“只识弯弓射大雕”?说出依据。 (2)图二中人物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请你依据所学知识,提供史实加以印证。 材料二:世祖皇帝建元中统以来,始采取故老诸儒之言,考求前代之典,立朝廷而建官府,辅相者曰“中书省”……夫外之郡县,其朝廷远者,则镇之以行中书省…… ——摘自《经世大典序录官制》(3)元代是否设立了今山东省?为什么?当时今南海地区称为什么?今台湾地区当时归哪一行政机构管辖? 【答案】(1)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不是。成吉思汗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起司法机构,创制了蒙古文字,故以“只识弯弓射大雕”称之,并不准确。 (2)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没有山东省。这一地区在当时归中书省直辖。万里石塘。澎湖巡检司。 【解析】 【详解】 (1)图一中人物是铁木真,铁木真被称为“一代天骄”的原因是1206年,成吉思汗完成了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成吉思汗建立了军事、行政、生产相结合的制度;建立了万人的护卫部队;还建立起司法机构,创制了蒙古文字,故以“只识弯弓射大雕”称之,并不准确。 (2)图二中人物是忽必烈,忽必烈是元朝历史上少有的有作为的君主,他接受汉族儒臣提出的“行汉法”“行仁政”“不嗜杀”的建议,施行“治国安民”的方略,广开言路,整顿吏治,注重农桑。 (3)元代没有山东省,山东、山西和河北在元朝被称为腹里地区,在当时归中书省直辖。当时今南海地区称为万里石塘。今台湾地区当时归澎湖巡检司管辖。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行政事务,下设六部,分管各项事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军事事务;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在地方设行省,行省下辖路、府、州、县等。边疆,设宣政院管辖今西

历史常识--中国古代史基础知识

中国古代史 一、先秦时期 考点一:原始社会时期 (一)旧石器时代 1.元谋人:云南元谋县,距今约170万年,已知的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 2.山顶洞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山顶上的山洞里,懂得人工取火。 (二)新石器时代 1.母系氏族 ①半坡遗址:陕西西安。 ②河姆渡遗址:浙江余姚。 2.父系氏族公社(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①龙山文化遗址:也称为“黑陶文化”,分布在黄河中下游广大地区。 ②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泰安地区大汶口,已出现私有财产,有明显的贫富分化。考点二:夏商周时期 (一)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中国由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 夏历:是我国最早的历法,以正月为岁首的记历分法,流传至今。 家天下: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采用父子兄弟相传的世袭制。 二里头文化:青铜爵是目前所知的中国最早的青铜容器。 (二)商朝(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 甲骨文: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商朝。 后母戊鼎:中国殷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770年) 定都镐京(今西安)。牧野之战:中国最早的一次以少胜多的战役。 分封制:西周的政治制度。 井田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 周公吐脯: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烽火戏诸侯:周幽王——褒姒。

考点三:春秋战国时期 (一)春秋(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五霸: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城濮之战:晋文公为解救宋国之围,在城濮击败了楚成王的军队。 退避三舍:晋文公。 卧薪尝胆:勾践。 楚王问鼎:楚成王。 (二)战国(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奖励军功,按功授爵;建立县制;奖励耕织,禁止弃农经商。变法使秦国逐渐成为七国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柔然汗国发展简史

柔然汗国发展简史 第一章柔然汗国的发展简史 《中华姓氏通史》中云:“茹姓,望出河内,源自柔然”。 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称柔然是“北朝北境外的强国。”是的,让我们跨越遥远的时空,去回溯1600多年前中国纷争的南北朝时期,生活在长城之外,大漠南北的柔然人,在万里苍苍的蓝天下,茫茫草原上曾创立了雄据北方的柔然汗国,它的疆域之大可与当年匈奴并论,它的时间之 长也有150余年之久,它是当时中国历史的天空中,闪烁于北方的一颗巨星。柔然—茹姓的氏民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它曾经悲壮和辉煌的历史,不仅是中华历史的一部分,也是世界历史的一部分。 第一节柔然民族的形成 据《通鉴》、《通史》与诸多权威经典史书所载而译: 始祖木骨闾 三世纪中叶,在北魏建国〔公元386年〕前的100多年时,北魏皇帝拓拔鲜卑的先祖神元皇帝力微〔卒于公元277年〕任部落首领时的后期,其部下的骑兵在一次战斗中捕获一个不知道自己姓名的幼童作奴隶,因其头秃,故给起名叫木骨闾。木骨闾长大后,身材魁伟体格健壮,勤奋吃苦,后被免去奴隶,升为骑兵。 公元308年猗卢作为拓拔鲜卑的首领被晋封为代国王统领三部时〔公元304—316〕,木骨闾不甘心为鲜卑卖命,被迫找机会逃走,并在先后于广漠溪谷间集合逃亡者一百余人一起投奔漠北,后又到阴山之北的意辛山一带投依纥突邻部,还在那里当上了一名军官,并娶妻生子。 木骨闾的后世子孙,因“郁久闾”是“木骨闾”的变声,音相近,故以“郁久闾”为姓,此姓为柔然王族,源于拓拔鲜卑。 二世郁久闾车鹿会 木骨闾去世后,他的儿子车鹿会勇健,始有部众,自立一部,号称“柔然”。 柔然”部落自此而立。当时的部落首领称为大人。“柔然”一词,意为“聪明,贤明,法则。”今还可引申为温柔、和谐、自然之美。 柔然是柔然人的自称,其他如“芮芮”、“柔蠕”“蠕蠕”都是外族人对其的贬称。 当时,柔然役属于北魏,每年向北魏岁贡“马畜貂皮”“冬则徒度漠南,夏则还居漠北”。〔《魏书》〕三世郁久闾吐奴愧 车鹿会去世,其子吐奴愧立。 四世郁久闾跋提 吐奴愧去世,其子跋提立。 五世郁久闾地粟袁 跋提去世,其子地粟袁立。 六世,一分为二:郁久闾匹候跋 郁久闾蕴纥提 地粟袁去世,其长子匹候跋居东部,所统柔然之原游牧地区,约为今内蒙河套东北阴山以北一带。次子蕴纥提居西部,所统河套以北以西,并扩展到今甘肃额济纳河流域。后蕴纥提转投附于前秦符坚所属刘卫辰部。 公元385年秋,前秦部将刘眷大破柔然别帅胏渥掠“获牛羊数十万头”。 公元386年,拓拔珪建立北魏。 公元391年冬,北魏主拓拔珪向柔然发动一次大规模进攻,因粮尽而杀副马为食,在大碛南床山〔今蒙古国境内的席勒山〕大破柔然,“虏其半部”〔《魏书》〕,魏将长孙嵩在平原川大破柔然别帅屋击,掳而杀之。魏将长孙肥追匹候跋至漠北涿邪山〔今蒙古国南部的尼赤金山〕,匹候跋率部降魏。长孙肥还掳蕴纥提的儿子曷多汗及曷多汗兄诘归之、社仑、斛律等宗族数百人。蕴纥提在上郡跋那山〔今内蒙包头西〕降于魏。〔《魏书》〕 后魏主拓拔珪将蕴纥提及其诸子迁入云中,将其部众分配诸部〔《魏书》〕而将匹侯跋部宽大的仍

中国通史(1)第一次形成性作业及答案

中国通史(1)第一次形成性作业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北京猿人的婚姻形态处在: ①杂交时期②血缘婚时期③族外婚时期④对偶婚时期 2、北京猿人身体各部发展不平衡,进化最快的是: ①手②脚③大脑④腿 3、著名的文化遗存——半坡遗址是处于: ①母系氏族公社初期②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③古人时期④母系氏族公社发展、繁荣时期 4、在西周的诸侯国中,建都商丘的是: ①齐②鲁③燕④宋 5、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人类化石是: ①蓝田人②元谋人③北京人④山顶洞人 6、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①父权制国家②封建领主制国家③封建地主制国家④奴隶制国家 7、西周共和行政元年是公元前何年: ①771年②770年③841年④403年 8、我国古代的法家创始人是: ①韩非②申不害③李悝④李斯 9、母系氏族公社开始于: ①距今十万年前②距今五万年前③距今二十万年前④距今一万年前 10、商朝的建立者是: ①伊尹②盘庚③成汤④武丁 11、弭兵运动的发动国是: ①宋国②楚国③晋国④卫国 12、道家的创始人是: ①老子②荀子③庄子④李悝 13、西周“国人暴动”中的“国人”多是指的: ①奴隶②平民③中小领主④农奴

14、马陵之战的交战国是: ①魏与齐②楚与齐③楚与晋④魏与赵 15、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文集是: ①《春秋》②《左传》③《仪礼》④《尚书》 16、《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①孙权②孙武③孙膑④孙坚 17、废除“禅让制”,确立王位世袭制的是: ①禹②益③启④汤 18、商朝最强盛的时期在: ①成汤时期②盘庚时期③武丁时期④商纣王时期 19、商朝盘庚时期,将国都由奄迁至: ①朝歌②镐京③亳④殷 20、我国最早的一条人工运河是: ①灵渠②邗沟③郑国渠④白渠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时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有时候也被认为是汉字的书体之一,也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 春秋五霸秋时期,诸侯国不再听命于天子,相互兼并,于是出现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情况,这样的大国称为“霸主”。各大国都争当霸主,于是就出现了大国争霸的局面。一般认为,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为“五霸”。实际上宋襄公想称霸却未做到。而吴、越两国却相继到中原争霸,影响较大。 李悝改革李悝是我国古代法家的创始人,于公元前400年左右被魏文侯任用为相,在魏国进行改革。主要内容为:削弱世卿世禄制度,选贤任能。“尽地力”;“善平籴”;制定《法经》。这些改革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使魏国成为战国前期最强大的国家。 文景之治刘邦的儿子文帝和孙子景帝统治时期,由于社会稳定,广大农民积极生产,;也由于他们父子进一步改善政策,减轻了人民的负担,使社会经济由

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描述差异之根源及教学应对之道_以_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_为例

!" 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描述差异之根源 及教学应对之道 ———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为例 史 平 #嘉兴市教育研究院,浙江嘉兴!$%&&&’ 李德藻先生的《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比较》 ($) 一文,抓住“对西周分封制描述的差异”“关于皇帝制度描述的差异”“关于‘君’‘相’关系描述的差异”作了比较。这种案例分析确能给人较大启发,尤其 是提出“在新课改中一定要抛弃以教材为本的观念,使用 任何一种教科书都要有自己的教学处理”($) ,这是很有价 值的。美中不足的是,李先生没有对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进行探讨,而在笔者看来,这种探讨应当是更有意义的,它至少可以为新课程实施者提供应对之思路。由于四种版本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依据均是新课标, 不妨先把新课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表述实录如下:($)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 政治制度的特点。(*)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上述文本,是编写教科书相关章节的指导思想,问题在于,教材编者可以有不同解读,由此高中历史教师们不得不面对,在一些重大问题上陈述明显不同、甚至观点迥异的教科书。 就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而论,中国古代社会经历过哪些主要的社会形态?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新课标并没有给出明确结论,这就既给新教科书的编写者以很大的自由,也给关注这一问题的人们留下了较大的争议空间。四种版本的主编者学术观点不同,对新课标的解读也就不同。各自编成的教科书对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这一重大问题的描述也就出现了明显差异。 人民版与岳麓版对新课标的解读结论大体相同,换 言之,其主要学术观点是一致的,因而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描述也大体相同:完全回避了 “五种社会形态说”,不再将“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两个历史发展阶段加以叙述。 众所周知,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我国史学界出现了一 个引人注目的新趋势:不少学者“日益重视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来研究历史。……这一趋势在高等教育中已蔚 然成风”(*) 。如在上个世纪+&年代中期,国家教育委员会高教司决定组织编写两部新的中国通史教材,其中北京 大学张岂之教授主编的五卷本《中国历史》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主编的五卷本 《中国通史教程》正在由复旦大学出版社陆续出版。这两部高校教材均没有沿用“五种社会形态说”,而是根据中国文明演进所特有的历程作出了新的划分(!)。张教授曾明确指出:“一部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中国文明史。具体来说,这是中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制度文明的演进 历史。”(%)对中学历史教育而言,更有决定性意义的是,这种趋势不但已在开始试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与社 会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得以体现,而且也开始在高考的文综测试中得到体现,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撰写的对*&&%年高考文综试卷 的评价报告明确指出, “*&&%年历史试题凸现了这一特点(指从文明演进角度来研究历史———笔者注)”(*) 。 【收稿日期】*&&,-&"-*, (关键词)四种教科书,描述差异根源,新课程实施,应对建议(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0"-,*%$#*&&,’&+-&&!"-&! 历史教学123456789:;<2=>总第0$%期?@A B5C 0$% *&&,年+期B5C +D *&&,关注新课改

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概讲(二轮复习必备)

中国古代史通史概讲 通史坐标 通史综述 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鼎盛。 宋元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一、先秦时期(从远古时期到公元前221年) [史实要点] 先秦时期是我国由原始社会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是国家产生和完善,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

1.政治上,启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西周确立嫡长子继承制,传承制度臻于完善。 (1)夏、商时期初步建立了地方管理制度,西周实行分封制,这种以宗法制为基础的政 治制度,把国家管理与血缘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扩大了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2)中央和地方权力秩序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也有利于整个社会的稳定。 (3)春秋战国时期,争霸战争和各国变法,打破了旧的权力秩序,分封制逐渐崩溃。2.经济上 (1)农业经历了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青铜时代和铁犁牛耕等阶段,农业耕作方式不断 改进并趋于成熟;土地制度经西周时期的国有(井田制),再到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土地私有,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2)手工业与农业分离后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夏、商、西周时期为官府垄断,春秋战 国时期逐渐形成了官营、民营、家庭三种经营形态,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 (3)商业出现,并逐渐由官府垄断走向民间。 3.思想文化上 (1)“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 基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在文学领域,诗歌是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诗经》、楚辞)。 (3)文字产生,商朝的甲骨文已是较为成熟的文字。 [解题探究] (2013·江苏高考,节选)家训宗规伦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通过家国意识同构,旨在实现社会和谐,体现了民族传统道德思想与规范。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材料二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 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即同宗相处,须要安分守己,尊莫凌卑,强莫欺弱;卑幼者不许冒犯长上,富贵者宜怜穷困。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何兹全《中国文化六讲·训约十四条》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仁的根本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有关仁的 政治主张。 (2)历代许多家训体现了以仁为核心的儒家伦理。据材料二,归纳儒家伦理的主要内容。[解题思路] 审材料材料大意是推崇、强调家庭成员间“孝悌”、“伦理等级观念”。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公共基础知识之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司母戊大方鼎 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绪论

绪论 一、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 1,含义: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具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它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换句话说,政治制度寓国家本质与形式于一体,是国体与政体的总和。而政治制度史,则是研究国体与政体的起源、形式及演变规律的科学。 2,范畴:国体、政体、国家机关的组织结构形式以及各专项典章制度 二、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1,以高度膨胀的皇权作为中央集权专制政治的轴心,以皇帝作为最高统治权力的执掌者和象征。 2,历代封建王朝都大力宣传“君权神授”,以“奉天承运”作为论证本身统治合理性的根据。 3,政治制度与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学术思想对中国封建政治制度有过持久的影响。 4,体现地主阶级专制政权对广大人民的压迫,官僚政治是封建政治制度的本质表现。 其他,如人治、社会等级的不平等性、宗族组织、因俗而治等等,都是政治制度史的基本特征。

三、中国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及其参考书 1、早期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礼记》、《仪礼》、《尚书》; 《史记》中礼、乐、律、历、天官、封禅、河渠、平准,所谓的“八书”, 《汉书》的《百官公卿表》和律历、礼乐、刑法、食货、郊祀、天文、地理、沟洫、艺文“十志”, 《九通》、《会典》、《律例》。 2、近现代中国政治制度史学科的研究 3、建国后十多年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始于20世纪前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论等方法的传入,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开始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在近半个世纪里,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断代史等都取得不少成绩,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不足方面言,主要表现在研究范围较窄,研究方法单一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其它学科一样,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自1950年至1965年这十几年的时间里,由于解放前社会的战乱、动荡,经济的落后,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一样百废待兴。所以,我们称此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为继承恢复期。据统计,本时期,中国大陆有关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论文约有180篇,专著约有10部。此时的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与以往相比有了新的特点,这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了相当重要的奠基作用。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成为此时期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的主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如果说,建国前马克思主义理论已被有的学者运用还属个别,而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则逐渐被许多研究者采用,并进而成为研究者的指导思想。尤其是阶级分析方法被广泛使用,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从而将中国政治制度史研究推上一个新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